一、雪鲷的饲养繁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芳,张秀梅[1](2021)在《温流水养殖彩虹鲷高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1—4月利用国家级青岛罗非鱼良种场热电厂的余热水在16口面积为50.2 m2的圆形流水池中养殖彩虹鲷,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重点研究彩虹鲷的不同放养规格和不同放养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彩虹鲷的平均放养规格在115 g/尾左右,净产量较高,单养可达47.75 kg/m3。池中混养少量淡水白鲳,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养殖期间水化测试结果表明:温流水循环养殖技术既能很好地满足养殖水质标准,又减少了污水排放,节约了用水。对养殖中的主要管理技术进行总结,认为温流水养殖彩虹鲷的关键管理技术在于精心投喂,定期排污,洗刷充气管和疾病防治。
黎雨轩,徐浩,张翼,张辉,徐献明,李圣法[2](2014)在《环境因子对大黄鱼耳石钡元素富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通过设计3个温度(18℃、22℃、26℃)×3个盐度(17、25、34)×3个锶(Sr)元素组(低、中、高)来研究环境因子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耳石中钡(Ba)元素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和锶元素含量对耳石钡分配系数具有显着的影响,盐度的影响最大,锶元素的影响其次,温度的影响最小,温度和盐度对耳石钡分配系数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在所有试验组中,耳石钡分配系数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水中Ba/Ca值的增加而减少,而耳石Ba/Ca值随着水中Ba/Ca值的增加而增加。盐度是影响大黄鱼耳石Ba/Ca值的主要因素,温度和锶元素的影响都很小,盐度对耳石Ba/Ca值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水中Ba/Ca值随盐度的降低而增加。所有试验组中耳石Ba/Ca值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盐度与耳石Ba/Ca值的定量关系就可以反演大黄鱼所经历的盐度史。
董婧[3](2014)在《肉碱对鲤鱼幼鱼脂肪酸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鱼类脂类代谢调控已成为营养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脂肪酸是鱼类机体组织主要能量来源,而肉碱对脂肪酸的正常代谢极为重要。线粒体外膜上被活化的长链脂肪酸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进行β-氧化,只能通过肉碱介导进入,该过程是线粒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一个重要调节位点。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 I)被认为是线粒体脂肪酸氧化过程中的关键调节酶。肉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在线粒体脂肪酸氧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对调控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已知的鱼类CPT I基因序列非常少,鱼类肉碱水平与CPT I活性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关于肉碱对水产动物CPT I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有关肉碱对鱼类脂肪酸代谢相关酶基因调控关系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养殖鱼类鲤鱼为材料,从表观性状、组织表现、细胞调控等不同层面,系统研究肉碱调控鲤鱼幼鱼的生长、体组成、血浆生化指标、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变化、肉碱含量、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细胞内脂肪酸代谢信号分子的变化,探讨肉碱作用下鲤鱼线粒体内肉碱对脂肪酸代谢的调控作用。通过下列试验设计,经过系列试验,得到如下结果:(1)通过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和400mg/kg L-肉碱,饲喂平均体重(2.5±0.5)g的鲤鱼(Cyprinus carpio)幼鱼60d,测定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背肌营养组成和游离肉碱水平、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白蛋白、尿素氮等指标,研究肉碱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生化组成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饲料中肉碱的添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肉碱的添加量为200mg/kg时,鲤鱼幼鱼的平均末尾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着提高,饲料系数显着降低(P<0.05),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随肉碱添加量的增加,背肌粗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添加200mg/kg时,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增加了11.18%,粗脂肪降低了12.65%,差异均显着(P<0.05),但与添加400mg/kg试验组比,无显着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肉碱可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的含量,增加白蛋白含量。添加150mg/kg肉碱时,总胆固醇含量最低,与对照组比降低了36.08%,差异显着(P<0.05),而添加50mg/kg肉碱时,与对照组比较,甘油三酯含量下降了50.28%,差异显着(P<0.05);随肉碱添加量增加,鲤鱼幼鱼血浆中尿素氮含量显着下降,白蛋白含量显着增加(P<0.05)。当添加量为200mg/kg时,尿素氮含量最低,白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3.49mmol/L和9.12g/L,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了17.49%和增加了32.56%,差异均显着(P<0.05),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当添加量为150,200,400mg/kg时,鲤鱼幼鱼背肌游离肉碱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并且这三个处理组之间也差异显着(P<0.05)。说明鲤鱼幼鱼背肌中游离肉碱含量随肉碱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肉碱可促进鲤鱼幼鱼生长,显着增加组织中游离肉碱含量,显着降低组织与血浆中脂肪含量。建议鲤鱼幼鱼期肉碱最适添加量为200mg/kg。(2)取鲤鱼背肌、肝胰脏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研究肉碱对鲤鱼背肌、肝胰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肉碱对鲤鱼背肌、肝胰脏脂肪酸组成有显着影响(P<0.05),随饲料中L-肉碱添加量的增加,∑SFA和∑MUFA脂肪酸含量显着升高(P<0.05),∑PUFA、EPA、DHA、∑n-3和∑n-6脂肪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肉碱添加量为150mg/kg时,显着影响鲤鱼幼鱼背肌、肝胰脏脂肪酸组成,肉碱的添加使鲤鱼幼鱼背肌中PUFA、EPA、DHA的利用大于合成,脂肪酸代谢增强,丰富了肉碱对淡水杂食性鱼类脂肪酸代谢理论。(3)取鲤鱼幼鱼肝胰脏样品,测定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研究肉碱对鲤鱼幼鱼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添加150mg/kg肉碱时能显着降低肝胰脏中FAS活性,显着增加了脂蛋白脂酶、肝脂酶活性、总脂酶和CPT I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肉碱使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的脂肪分解酶活性和CPT I活性升高,促进了线粒体脂肪酸氧化,脂肪酸代谢增强,肉碱可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来维持机体脂肪酸代谢的动态平衡,进一步探究肉碱对脂肪酸代谢调控作用。(4)提取鲤鱼背肌总RNA,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克隆鲤鱼CPT I基因部分序列,对其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首次获得了鲤鱼CPT I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JQ361077),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序列长度为857bp,试验获得的片段同GenBank上发表的斑马鱼和虹鳟的CPT I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分别为89%和79%。表明所得CPT I基因片段有较高的保守性。本试验获得的鲤鱼CPT I基因与斑马鱼等鱼类的CPT I基因聚类在一起,随后共同聚类为CPT IB群,推测其为CPT IB亚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CPT I的功能、脂肪酸跨膜转运及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5)提取鲤鱼肝胰脏、心脏、红肌、白肌、肾脏和肠6个组织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CPT I基因在鲤鱼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此外饲养试验结束后取鲤鱼背部白肌样品,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CPT I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CPT I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研究肉碱对鲤鱼背肌CPT I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该基因在检测的肝脏、心脏、红肌、白肌、肾脏和肠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心脏表达最高,背部红肌和肾脏次之,背部白肌、肠和肝脏表达量最低;CPT I基因在鲤鱼饲喂L-肉碱浓度为150mg/kg表达丰度最高,是对照组的4倍。研究表明该基因在鲤鱼高能量需求及线粒体丰富的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并其表达受到饲料中肉碱添加量的调控。综上所述,随肉碱添加量的增加,肌肉组织中游离肉碱的含量增多、CPT I酶的活性及基因的mRNA表达量升高,长链脂肪酸代谢增强,表明CPT I基因mRNA表达量与其活性的改变是平行的,作为酶作用底物的肉碱增加了,能够促进CPT I基因转录水平的上调,使酶活性增加,将更多的长链脂肪酸转入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本研究为阐明肉碱对脂肪酸代谢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淡水鱼类脂肪酸代谢调控理论,指导鱼类养殖业对肉碱的合理利用,为配合饲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及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理论和指导意义。
郑伟[4](2010)在《环尾天竺鲷的生物学特性及家用水族箱饲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环尾天竺鲷的形态、繁殖习性、水族箱设置、鱼的选择、水质指标控制、饲料投喂以及病害防治等,为观赏鱼爱好者饲养环尾天竺鲷提供技术参考。
陆建学,辛俭,周凯,楼宝,夏连军,毛国民[5](2007)在《黄鲷刺激隐核虫的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鲷幼鱼在培养期间,由于受到刺激隐核虫的感染而导致出现极高死亡率。实验发现,使用福尔马林和硫酸铜可有效地治愈黄鲷刺激隐核虫;实验表明,2 mg/L硫酸铜和200 mg/L福尔马林比较适合治疗黄鲷的刺激隐核虫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治疗病鱼刺激隐核虫病没有明显的副作用。黄鲷病鱼治疗后放回海水暂养,恢复正常,活动良好,无死亡现象。
王鸣[6](2006)在《不同蛋白源饲料在黑鲷日粮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的重要营养成分。本研究以黑鲷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生长、鱼体常规营养成分、组织生化指标,以及消化酶活性等的影响。选取同一放养批次、体质健康的黑鲷4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平均体重45.50±0.21g,进行为期9wks的饲养试验。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对其投喂含69%鱼粉的对照饲料(Control Diet,对照组);另外三组为试验组,分别对其投喂含43%大豆浓缩蛋白(Soy Protein Concentrate,SPC)和25%鱼粉(Diet-1,试验组-1)、含43%SPC(添加植酸酶2500U/Kg SPC)和25%鱼粉(Diet-2,试验组-2)的试验饲料以及杂鱼试验饵料(Diet-3,试验组-3)。养殖试验结束后,分析、计算黑鲷的饲养指标和饲料指标,并宰杀所有试验鱼,采集全鱼、肝脏、消化道、肌肉和血浆样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生化指标和肝胰脏、消化道组织主要消化酶等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各组黑鲷成活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黑鲷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以对照组最高。试验组-3黑鲷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试验组-1和试验组-2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黑鲷肥满度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黑鲷的肝体指数显着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可以改善黑鲷的生长和饲料指标。添加植酸酶的试验组-2黑鲷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优于试验组-1,但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2黑鲷肝体指数显着低于试验组-1(P<0.05)。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全鱼水分含量没有影响;对照组、试验组-2和试验组-3黑鲷全鱼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试验组-1(P<0.05),而对照组和试验组-3全鱼粗脂肪含量却显着低于两个大豆浓缩蛋白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黑鲷全鱼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试验组-3(P<0.05)。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肌肉水分、粗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大豆浓缩蛋白试验组黑鲷肌肉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3(P<0.05)。试验组-3黑鲷肝脏水分含量为最高,比最低的试验组-1高出20.24%;黑鲷肝脏粗脂肪含量以试验组-1最高,比最低的试验组-3高52.59%。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全鱼、肌肉、肝脏粗灰分和钙磷含量有一定影响。试验组-1黑鲷全鱼粗灰分和钙磷含量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试验组-2黑鲷肌肉粗灰分和磷含量显着低于其它组,但钙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黑鲷肝脏粗灰分含量以试验组-1最高(P<0.05)。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血浆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葡萄糖(GLU)含量及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有一定影响。对照组和试验组-3黑鲷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大豆浓缩蛋白试验组(P<0.05)。试验组-3黑鲷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最低,为4.82mmol/L。各试验组血浆葡萄糖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黑鲷血浆中两种转氨酶活性没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3的谷草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为最低。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肌肉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风味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肌肉蛋氨酸和赖氨酸占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也无明显差异。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肝胰脏、胃和肠三种消化酶活性有一定影响。试验组-1黑鲷胃蛋白酶活性最低,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试验组-2黑鲷各组织中都有比较高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试验组-2黑鲷胃、中肠的脂肪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基于黑鲷生长情况,肉质影响,饲料成本,饲料原料市场供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应用于黑鲷日粮有比较好的综合效益。
钟建兴,郑惠东,陈有铭[7](2004)在《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生长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道了 2 0 0 3年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成鱼饲养过程与结果。在水温 2 5 .4~ 31.4℃、盐度 19.6~2 3.4条件下 ,川纹笛鲷仔鱼经 36d培育 ,平均全长 5 .3cm ,平均体重 3.2g。在室内水泥池 ,川纹笛鲷经 7个月饲养 ,平均全长为 14 .7cm ,平均体重为 113.7g。此外 ,对养殖期间水温不同阶段的生长进行了观察。
顾新国[8](2003)在《雪鲷的饲养繁殖技术》文中研究说明 雪鲷(Labidochromis sp.)体色纯白,眼睛鲜红,是白化观赏鱼中的极品。该鱼原产于非洲马拉威湖,属慈鲷科。成鱼体长在8~14 cm,最大者可达17 cm;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极限低温为12℃,水温降至18℃就停止摄食;一年可多次繁殖,为卵生口孵鱼。
二、雪鲷的饲养繁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雪鲷的饲养繁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温流水养殖彩虹鲷高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养殖设施与试验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鱼池构造 |
1.2 进回水系统 |
1.3 增氧设备 |
1.4 鱼种放养 |
1.4.1 鱼种来源 |
1.4.2 鱼种放养 |
1.5 饵料投喂 |
1.6 水质测定 |
1.7 主要管理技术 |
1.7.1 精心投喂 |
1.7.2 定期排污 |
1.7.3 经常洗刷充气管 |
1.7.4疾病防治 |
2 结果分析 |
2.1 总体养殖效果 |
2.2 彩虹鲷放养规格对产量的影响 |
2.2.1 单养条件下放养规格对产量的影响 |
2.2.2 混养条件下放养规格对产量的影响 |
2.3 放养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2.4 水质测试分析 |
2.4.1 平均水温 |
2.4.2 溶解氧及酸碱度 |
2.4.3 其它水化指标 |
3 讨论与结论 |
(2)环境因子对大黄鱼耳石钡元素富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实验设计 |
1.3 元素分析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境因子对耳石钡分配系数的影响 |
2.2 环境因子对耳石Ba/Ca值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耳石中Ba元素富集与水环境中Ba元素含量的对应关系 |
3.2 锶对耳石钡元素富积的促进作用 |
3.3 盐度的影响 |
3.4 温度的影响 |
3.5 温度、盐度和锶元素对耳石钡元素富积的交互作用 |
3.6 耳石Ba/Ca值达到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
(3)肉碱对鲤鱼幼鱼脂肪酸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肉碱的生物学特性 |
1.2 鱼类脂肪代谢 |
1.3 肉碱棕榈酸转移酶 I(CPT I) |
1.4 肉碱调控脂肪代谢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肉碱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生化组成、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肉碱对鲤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肉碱对鲤鱼幼鱼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鲤鱼 CPTⅠ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CPTⅠ在鲤鱼各组织中表达及肉碱对其基因表达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英文缩写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黄鲷刺激隐核虫的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鱼来源及诊断 |
1.2 防治实验 |
1.2.1 药浴 |
1.2.2 淡化浸洗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3.1 硫酸铜药浴浸泡 |
3.2 福尔马林药浴浸泡 |
3.3 降低盐度, 淡化浸洗 |
3.4 黄鲷刺激隐核虫病的预防措施 |
(6)不同蛋白源饲料在黑鲷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前言 |
1.1.黑鲷的生物学特性 |
1.2.国内外黑鲷的养殖概况 |
1.3.国内外黑鲷的研究现状 |
1.3.1.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现状 |
1.3.2.其他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大豆浓缩蛋白及植酸酶在鱼类中的研究进展 |
1.4.1.大豆浓缩蛋白的来源 |
1.4.2.大豆浓缩蛋白作为水产饲料蛋白源的功能特点 |
1.4.3.植酸及植酸盐的抗营养作用 |
1.4.4.植酸酶的种类和性质 |
1.4.5.植酸酶对鱼类的营养作用 |
1.5.杂鱼饵料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
1.6.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研究目的 |
1.6.2.研究内容 |
2.材料和方法 |
2.1.试验材料 |
2.1.1.试验动物 |
2.1.2.试验饲料 |
2.2.试验方法 |
2.2.1.饲养试验 |
2.2.2.饲养指标和饲料指标的测定 |
2.2.3.样品的收集和保存 |
2.2.4.黑鲷体组成成分分析 |
2.2.4.1.全鱼、背肌、肝脏粗蛋白和水分含量测定 |
2.2.4.2.全鱼、背肌、肝脏粗脂肪含量测定 |
2.2.4.3.全鱼、背肌粗灰分、钙和磷含量测定 |
2.2.4.4.全鱼钙、磷含量测定 |
2.2.5.黑鲷组织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
2.2.6.黑鲷肝胰脏、胃、肠主要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
2.2.7.植酸的测定 |
2.2.8.试验数据处理 |
3.结果 |
3.1.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生长的影响 |
3.2.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饲料利用效果的影响 |
3.3.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1.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全鱼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2.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2.1.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2.2.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3.3.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肝脏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1.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3.4.2.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血浆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3.5.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肝胰脏、胃、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5.1.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5.2.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3.5.3.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4.讨论 |
4.1.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生长的影响 |
4.2.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营养成分的影响 |
4.3.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全鱼灰分和钙磷含量的影响 |
4.4.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5.不同蛋白源饲料对黑鲷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6.配合饲料与杂鱼养殖黑鲷的综合评定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7)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生长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育苗池 |
1.2 仔鱼来源及运输 |
1.3 仔鱼的处理及放养 |
1.4 土池生态培育 |
1.5 川纹笛鲷饲养与观察 |
1.5.1 饲养池 |
1.5.2 实验幼鱼来源及饲养管理 |
2 结果 |
2.1 人工育苗 |
2.2 仔、稚、幼鱼发育 |
2.3 川纹笛鲷生长 |
2.3.1 仔、稚、幼鱼生长 |
2.3.2 成鱼生长 |
3 讨论 |
(8)雪鲷的饲养繁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繁殖池准备 |
二、亲本选择 |
三、饲料 |
四、繁殖 |
五、育苗 |
六、出售和留养 |
七、病害防治 |
1. 鱼虱、水蜈蚣等甲壳类敌害 |
2. 车轮虫 |
3. 指环虫 |
4. 水霉及细菌性病害 |
四、雪鲷的饲养繁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温流水养殖彩虹鲷高产试验研究[J]. 杨芳,张秀梅. 江西科学, 2021(04)
- [2]环境因子对大黄鱼耳石钡元素富积的影响[J]. 黎雨轩,徐浩,张翼,张辉,徐献明,李圣法. 海洋渔业, 2014(05)
- [3]肉碱对鲤鱼幼鱼脂肪酸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D]. 董婧.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 [4]环尾天竺鲷的生物学特性及家用水族箱饲养技术[J]. 郑伟. 水产科技情报, 2010(05)
- [5]黄鲷刺激隐核虫的防治研究[J]. 陆建学,辛俭,周凯,楼宝,夏连军,毛国民. 渔业现代化, 2007(02)
- [6]不同蛋白源饲料在黑鲷日粮中的应用研究[D]. 王鸣. 浙江大学, 2006(03)
- [7]川纹笛鲷人工育苗及生长的初步观察[J]. 钟建兴,郑惠东,陈有铭. 福建水产, 2004(04)
- [8]雪鲷的饲养繁殖技术[J]. 顾新国. 水产科技情报,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