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春瑞滨加表柔比星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认为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徐金发,蔡清,章秀芳,张建华,童舟[2](2021)在《表柔比星分别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的预后生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表柔比星分别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生存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对照组给予表柔比星联合长春瑞滨治疗,2组患者均干预4~6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预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43.33%vs. 36.67%)、疾病控制率(90.00%vs. 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63.33%vs. 60.00%)、脱发(90.00%vs. 86.67%)、胃肠道反应(66.67%vs. 63.33%)、中性细胞下降情况(86.67%vs. 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外周静脉炎率(33.33%)低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Karnofsky的行为表现量表(KPS)评分提高率比较(80.00%vs. 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或者表柔比星联合长春瑞滨治疗,疾病治疗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均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但是表柔比星联合长春瑞滨治疗外周静脉炎率较高,治疗时要做好相应护理干预,有效预防药物发生外渗。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3](2021)在《铂类药物晚期乳腺癌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社会负担巨大。目前,化疗仍是晚期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其中铂类药物是乳腺癌化疗的常用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深入探讨晚期乳腺癌中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针对其临床适宜阶段、方案、疗效、不良反应提出合理建议,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4](2021)在《铂类药物晚期乳腺癌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研究指明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 社会负担巨大。目前, 化疗仍是晚期乳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其中铂类药物是乳腺癌化疗的常用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组织相关专家,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深入探讨晚期乳腺癌中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针对其临床适宜阶段、方案、疗效、不良反应提出合理建议, 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5](2020)在《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015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例, 死亡约7万余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 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乳腺癌患者的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 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晚期乳腺癌虽难以治愈, 但可通过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模式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以期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 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 中国乳腺癌诊疗专家组根据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更新, 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总结, 对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更新, 制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ABCC 2020), 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赵同德[6](2020)在《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是影响化疗方案执行的重要原因,本课题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以气血两虚证的肺癌、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安多霖胶囊、化疗为干预措施,监测化疗后全血细胞计数、气血两虚证积分变化,评价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进一步以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通过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因子表达等变化,探讨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的机制,为推广中成药辅助治疗肿瘤性疾病提供临床及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拟纳入8个中心260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并拟行化疗的患者,按脱落率不超过20%,拟纳入312例,中央随机按2:1的比例进入观察组(芪胶升白胶囊组)及对照组(安多霖胶囊组)。肺癌患者应用含顺铂/卡铂方案,乳腺癌应用含多西他赛/紫杉醇方案。观察组口服芪胶升白胶囊,对照组口服安多霖胶囊,两组患者均口服包装编盲药物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化疗周期(20天)。入组前3天填写一般资料,采集血常规、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指标,化疗第5±1天、10±1天、15±1天、20±1天采集血常规,第20±1天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分别使用FAS、PPS进行统计,次要疗效指标使用PPS进行统计。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苗药芪胶升白胶囊再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4ZX09301308007)。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号ECPJ-BDY-2015-09。主要疗效指标为4级、3/4级、1-4级中性粒细胞(NE)下降发生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白细胞(WBC)及NE最低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各访视点WBC、NE变化情况及复常率。根据本次化疗的疗程数、基线WBC计数、患者年龄分别进行分层统计,对影响1-4级NE下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气血两虚证积分量化,对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单项症状改善率、各项症状积分的差值,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2.实验研究:①造模:应用ICR小鼠制备白细胞减少模型。5-6周龄ICR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连续给药3天。②分组给药:以白细胞减少模型鼠为研究对象,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将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5雄5雌),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共6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芪胶升白胶囊0.5、1.0、2.0g/Kg,正常中药组为正常小鼠灌胃芪胶升白胶囊1.0g/Kg,模型组及正常空白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7天。各中药组于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芪胶升白胶囊,除正常两组外,注射环磷酰胺造模。③观察指标:给药第7天开始隔日采集血常规,第17天处死动物,眼眶取血,制备骨髓涂片,称重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观察骨髓增生程度,ELISA方法检测脾组织IL-2、IL-4、IL-6、GM-CSF以及血清GM-CS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组织GM-CSF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2016年3月-2018年3月共纳入309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的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主要疗效指标:全数据集(FAS)287例(观察组192例、对照组95例),符合方案集(PPS)共252例(观察组175例、对照组7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14.6%vs15.5%、31.2%vs 31.7%,73.2%vs 73.5%;在 PPS 中分别为 13.4%vs15.5%、29.4%vs 30.5%,71.9%vs 72.7%,FAS 及 PPS 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第1周期化疗的患者,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3/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2)次要疗效指标:①WBC、NE的最低值、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第2周期化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化疗第5±1天的WBC、NE计数(×109/L)分别为(6.29±1.87)、(4.79±1.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1.08)、(2.26±0.75),(P<0.01);③头晕眼花症状为化疗后1-4级NE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3)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肺癌患者168例(观察组114例,对照组54例),FAS中161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52例),PPS中138例(观察组98例,对照组40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6.6%vs6.1%、28.8%vs25.7%、65.5%vs 6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5±1天,观察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NE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KPS评分、头晕眼花症状。(4)乳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乳腺癌141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45例),FAS中126例(观察组83例,对照组43例),PPS中114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3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24.6%vs28.0%、34.4%vs40.0%、83.3%vs 81.5%,均无明显差异(P>0.05)。NE回升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周期及以上化疗者更为突出。≥60岁的患者,观察组WBC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获益更明显。(5)中医疗效指标,FAS共309例(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PPS共266例(观察组185例、对照组81例)。芪胶升白胶囊能显着改善气血两虚证,避免药毒损耗气血。①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②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基线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10分者: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积分回落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指标:共有309例患者进入安全性分析,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①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4次,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3次,经关联性判定“可能及以上”的人数为0。②HGB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1.0%vs81.2%;PLT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0%vs93.0%,均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研究:成功建立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6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①白细胞计数:中药给药后第7天,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白细胞(×109/L)分别为4.03±0.92、3.48±1.71、3.60±1.34、3.91±1.52、9.96±1.94、11.41±3.63,各组与正常空白组比较差异(P<0.05)。给药第15天,中药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给药第17天,中药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5)。②骨髓增生程度:以正常空白组为参照,模型组增生程度明显减低,高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已接近正常。③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④脾组织IL-2、IL-4:模型组IL-2、IL-4含量均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IL-2、IL-4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⑤脾组织GM-CSF含量:模型组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GM-CSF含量(ng/L)分别为0.99±0.14、0.81±0.1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33±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高剂量组GM-CS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⑥血清GM-CSF含量:模型组血清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 GM-CSF 含量(ng/L)分别为 358.75±20.02、350.19±28.28、323.60±34.44,均高于模型组 290.02±43.74(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有效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改善气血两虚证,通过调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复常。
冯琳迤[7](2020)在《氯氧喹对乳腺癌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氯氧喹(Chloroxoquinoline)是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的新型口服喹啉类抗肿瘤药物,临床常作为晚期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用药且以单用为主,然而,有关氯氧喹的实验室研究数据非常匮乏,阻碍了氯氧喹的临床应用。本研究拟探究氯氧喹对不同类型乳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氯氧喹联合紫杉醇或阿霉素用药对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氯氧喹处理乳腺癌细胞系(Bcap-37、MDA-MB-453,、MDA-MB-231),Annexin 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以罗丹明标记鬼笔环肽(rhodamine-pHalloidin)染色法观察F肌动蛋白(F-actin)的聚解状态,以免疫荧光法观察α微管蛋白(α-tubulin)的表达,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水平,MTT法和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氯氧喹对3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差异,其中对于MDA-MB-231细胞株主要表现为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在Bcap37和MDA-MB-453细胞株主要以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为主。进一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相比于对照组,乳腺癌细胞经氯氧喹处理后其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体积减少;F肌动蛋白和α微管蛋白染色形态不规则,荧光染色聚集成团,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氯氧喹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其作用与下调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中Rho关联卷曲蛋白激酶2(Rock2)、磷酸化蛋白激酶(Limk)、肌动蛋白解聚因子Cofilin磷酸化表达(P<0.01)有关。另外,在体外,相比于单用氯氧喹,氯氧喹联合紫杉醇或阿霉素用药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且联合用药均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平均CI值<1)。结论:氯氧喹对乳腺癌细胞系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凋亡或细胞周期阻滞;氯氧喹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F肌动蛋白聚集和α微管蛋白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骨架聚合从而抑制细胞迁移,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初步结果显示该作用可能与抑制Rho/Rho激酶信号通路相关。此外,氯氧喹联合紫杉醇或阿霉素用药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对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这可能是实现协同抗肿瘤效应的有效治疗策略。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8](2019)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文中研究指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9](2017)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文中认为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乳腺原位(内)癌治疗指南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附录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0](2015)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文中研究说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二、长春瑞滨加表柔比星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春瑞滨加表柔比星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后处理 |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
6.1.1 标本类型 |
6.1.2 标本固定 |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4. 2 取材 |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5. 2 取材 |
6.2.6 SLNB |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
6.3.1 组织学分型 |
6.3.2 组织学分级 |
6.3.3 乳腺癌的分期 |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
1 0.2.5. 1 局部处理 |
1 0.2.5. 2 全身处理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1.1随访和评估 |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诊断 |
15.3治疗原则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
附录 |
(2)表柔比星分别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的预后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1.3.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1.3.3 2组患者预后生存情况比较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2.3 2组患者预后生存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6)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 肺癌及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 |
2 常用化疗方案的血液学毒性 |
3 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
1 单味中药 |
2 中药药对 |
3 经典组方 |
4 自拟组方的临床研究 |
5 中成药 |
6 中药注射制剂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及内容 |
研究结果 |
1 入组情况及病例分布 |
2 人口学资料与基线资料 |
3 疗效指标 |
4 分病种统计-肺癌 |
5 分病种统计-乳腺癌 |
6 中医疗效指标 |
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改进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氯氧喹对乳腺癌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受以下项目资助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氯氧喹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 氯氧喹对乳腺癌细胞骨架的影响 |
3.3 氯氧喹联合紫杉醇和阿霉素的疗效观察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绘制动态增强曲线 |
4.3.2. 5 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 |
6.1 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6.2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6.2.1 一般项目 |
6.2.2 手术标本情况 |
6.3 组织病理学诊断内容 |
6.3.1 原发灶 |
6.3.1. 1 组织学类型 |
6.3.1. 2 组织学分级 |
6.3.1. 3 肿瘤大小 |
6.3.1. 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6.3.2 淋巴结状态 |
6.3.2. 1 区域淋巴结 |
6.3.2. 2 SLNB |
6.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6.5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后与局部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适应证 |
1 0.1.2. 2 禁忌证 |
1 0.1.2. 3 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Ⅵ、Ⅶ)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表5) |
1 0.1.3. 1 适应证 |
1 0.1.3. 2 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Ⅷ) |
1 0.1.3. 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适应证 |
1 0.1.4. 2 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 |
1 0.2.1. 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 0.2.1. 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
1 0.2.2 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 |
1 0.2.4 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附录Ⅵ、Ⅶ)及注意事项 |
1 0.2.4. 3 疗效评估及治疗的疗程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处理 |
1 0.2.5. 1 手术分类 |
1 0.2.5. 2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 0.2.5. 3 术后辅助治疗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 0.3.1. 1 适应证 |
1 0.3.1. 2 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内分泌药物 |
1 0.3.1. 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5 内分泌解救治疗(二线及以上)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适应证(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 0.3.2. 2 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附录Ⅵ、Ⅶ) |
1 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3. 1 适应证 |
1 0.3.3. 2 相对禁忌证 |
1 0.3.3. 3 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下文14.2章节内容) |
1 0.3.3. 6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液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 1.1 随访和评估 |
1 1.1.1 随访频率 |
1 1.1.2 随访检查项目 |
1 1.1.3 随访评估项目 |
1 1.1.3. 1 上肢功能评估 |
1 1.1.3. 2 并发疾病风险评估 |
1 1.1.3. 3 生活方式评估 |
1 1.1.3. 4 心理和社会支持评估 |
1 1.1.3. 5 性生活和生育评估 |
1 1.2 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 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 1.2.1. 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 1.2.1. 2 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 |
1 1.2.1. 3 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 |
1 1.2.2 并发疾病 |
1 1.2.2. 1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管理 |
1 1.2.2. 2 骨折风险管理 |
1 1.2.3 生活方式管理 |
1 1.2.3. 1 体质量管理 |
1 1.2.3. 2 营养与运动 |
1 1.2.3. 3 吸烟饮酒、保健食品和膳食补充剂 |
1 1.2.4 心理和社会支持 |
1 1.2.4. 1 心理支持 |
1 1.2.4. 2 社会支持 |
1 1.2.5 性生活和生育 |
1 1.2.5. 1 性生活 |
1 1.2.5. 2 生育及生育功能保留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 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 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 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 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 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 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 3.1.1 定义与分类 |
1 3.1.1. 1 LCIS |
1 3.1.1. 2 DCIS |
1 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 3.1.2. 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 3.1.2. 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 3.1.3 诊断 |
1 3.1.3. 1 LCIS的诊断 |
1 3.1.3. 2 DCIS的诊断 |
1 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 3.2.1 手术治疗 |
1 3.2.2 非手术治疗 |
1 3.2.3 预防性治疗 |
1 3.2.3. 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 3.2.3. 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 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 3.3.1 局部治疗 |
1 3.3.1. 1 手术 |
1 3.3.1. 2 放疗 |
1 3.3.2 系统性治疗 |
1 3.3.2. 1 化疗 |
1 3.3.2. 2 内分泌治疗 |
1 3.3.2. 3 靶向治疗 |
1 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 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 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 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 4.2.1 治疗原则 |
1 4.2.2 方案选择 |
1 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 4.3.1 辅助治疗适应证 |
1 4.3.2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 4.3.3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 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 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 5.2 诊断 |
1 5.3 治疗原则 |
1 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 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 5.3.3 胸壁复发 |
1 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 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 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 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 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治疗方案 |
16.4.3治疗原则 |
16.4.4放射治疗 |
16.4.5手术治疗 |
16.4.6镇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作用原理 |
16.5.1.2适应证 |
16.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用药时间 |
16.5.4.2停药指征 |
16.5.5生化标志物 |
16.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发生SRE后是否换药预防SRE再次发生的问题 |
1 7乳腺癌患者BRCA 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7.4.1检测前咨询 |
17.4.2突变检测及验证 |
17.4.3检测后咨询 |
17.4.4 BRCA1/2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指南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学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1.不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2.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附录Ⅶ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1.联合化疗方案 |
2.单药化疗方案 |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修订小组成员 |
(9)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癌筛查指南 (附录Ⅰ)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临床体检 |
1.3.3 乳腺自我检查 |
1.3.4 乳腺超声检查 |
1.3.5 乳腺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45岁 |
1.4.3 45~69岁 |
1.4.4 70岁或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6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的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的分期 |
4.1.3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做好乳腺MRI检查注意事项的解释和安抚患者的工作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4.5.2 评估是完全的 |
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4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 (附录Ⅴ) |
6.1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6.2 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6.2.1 一般项目 |
6.2.2 手术标本情况 |
6.3 组织病理学诊断内容 |
6.3.1 原发灶 |
6.3.1. 1 组织学类型 |
6.3.1. 2 组织学分级 |
6.3.1. 3 肿瘤大小 |
6.3.1. 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6.3.2 淋巴结状态 |
6.3.2. 1 区域淋巴结 |
6.3.2. 2 前哨淋巴结活检 |
6.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6.5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7.1.2. 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Ⅲ期患者 (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检查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irradiation, 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 (第8版) 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
9.4.1 常规照射技术 |
9.4.2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适应证 |
1 0.1.2. 2 禁忌证 |
1 0.1.2. 3 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适应证 |
1 0.1.3. 2 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Ⅷ) |
1 0.1.3. 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适应证 |
1 0.1.4. 2 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 |
1 0.2.1. 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 0.2.1. 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
1 0.2.2 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 |
1 0.2.4 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 (附录Ⅵ、Ⅶ) 及注意事项 |
1 0.2.4. 3 疗效评估及治疗的疗程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处理 |
1 0.2.5. 1 手术分类 |
1 0.2.5. 2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 0.2.5. 3 术后辅助治疗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 0.3.1. 1 适应证 |
1 0.3.1. 2 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内分泌药物 |
1 0.3.1. 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5 内分泌解救治疗 (二线及以上) 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适应证 (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 0.3.2. 2 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 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3. 1 适应证 |
1 0.3.3. 2 相对禁忌证 |
1 0.3.3. 3 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3. 6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液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
1 1.1 康复治疗的定义 |
1 1.2 康复治疗的内容 |
1 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 1.2.1. 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 1.2.1. 2 预防或减轻上肢淋巴水肿 |
1 1.2.2 营养和运动 |
1 1.2.2. 1 饮食营养 |
1 1.2.2. 2 运动 |
1 1.2.2. 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1 1.2.3 心理状态的调整 |
1 1.2.4 性康复指导 |
1 1.2.5 生育指导 |
1 1.2.6 术后随访指导 |
1 1.2.7 提供综合社会支持, 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 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 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 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 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 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乳腺原位 (内) 癌治疗指南 |
1 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 3.1.1 定义与分类 |
13.1.1.1 LCIS |
1 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 3.1.2. 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 3.1.2. 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 3.1.3 诊断 |
1 3.1.3. 1 LCIS的诊断 |
1 3.1.3. 2 DCIS的诊断 |
1 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 3.2.1 手术治疗 |
1 3.2.2 非手术治疗 |
1 3.2.3 预防性治疗 |
1 3.2.3. 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 3.2.3. 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 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 3.3.1 局部治疗 |
1 3.3.1. 1 手术 |
1 3.3.1. 2 放疗 |
1 3.3.2 系统性治疗 |
1 3.3.2. 1 化疗 |
1 3.3.2. 2 内分泌治疗 |
1 3.3.2. 3 靶向治疗 |
1 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 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 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 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 4.2.1 治疗原则 |
1 4.2.2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 |
1 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 4.3.1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 4.3.2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 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 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 5.2 诊断 |
1 5.3 治疗原则 |
1 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 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 5.3.3 胸壁复发 |
1 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 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 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 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 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治疗方案 |
16.4.3治疗原则 |
16.4.4放射治疗 |
16.4.5手术治疗 |
16.4.6止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作用原理 |
16.5.1.2适应证 |
16.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用药时间 |
16.5.4.2停药指征 |
16.5.5生化标志物 |
16.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发生SREs后是否换药预防SREs再次发生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10)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
1.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临床体检 |
1.3.3 乳腺自我检查 |
1.3.4 乳腺超声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 (MRI) 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49岁 |
1.4.3 50~69岁 |
1.4.4 70岁或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6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2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3 肿块密度的描述 |
2.2.2 钙化 |
2.2.2.1 类型 |
2.2.2.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1 不对称 |
2.2.4.2 球形不对称 |
2.2.4.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1肿块 |
3.4.3.1.1形状 |
3.4.3.1.2 纵横比 |
3.4.3.1.3 边界 |
3.4.3.1.4 边缘 |
3.4.3.1.5 回声模式 |
3.4.3.1.6 后方回声 |
3.4.3.2 周围组织 |
3.4.3.3 钙化 |
3.4.3.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1 三维成像 |
3.4.5.2 弹性成像 |
3.4.5.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⑴ 评估是不完全的。 |
⑵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1 记录病灶一般信息 |
3.6.3.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3 结论 |
3.6.3.4 病灶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 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的分期 |
4.1.3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检查前准备 |
4.3.1.1临床病史 |
4.3.1.2 检查前做好乳腺MRI检查注意事项的解释和安抚患者的工作 |
4.3.2 MRI检查 |
4.3.2.1设备要求 |
4.3.2.2 扫描体位 |
4.3.2.3 成像序列 |
4.3.2.4 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⑴ 评估是不完全的。 |
⑵评估是完全的。 |
5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4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 (附录Ⅴ) |
7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7.1.2.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2 Ⅲ期患者 (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保乳手术 |
7.1.6.1术前准备 |
7.1.6.2 手术过程 |
7.1.6.3 术后病理检查 |
7.2保乳标本的病理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全乳放疗 |
7.3.1.1适应证 |
7.3.1.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3 照射靶区 |
7.3.1.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APBI) |
7.3.2.1 适应证 |
7.3.2.2 技术选择 |
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 (AJCC 7th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
9.4.1 常规照射技术 |
9.4.2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 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0.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0.1.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0.1.2.1 适应证 |
10.1.2.2 禁忌证 |
10.1.2.3 治疗前谈话 |
10.1.2.4 治疗前准备 |
10.1.2.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0.1.3.1 适应证 |
10.1.3.2 治疗前谈话 |
10.1.3.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0.1.3.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Ⅷ) |
10.1.3.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 |
10.1.4.1 适应证 |
10.1.4.2 相对禁忌证 |
10.1.4.3 治疗前谈话 |
10.1.4.4 治疗前准备 |
10.1.4.5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0.2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指南 |
10.2.1 新辅助化疗的适宜人群 |
10.2.1.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0.2.1.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的可行性 |
10.2.2 新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0.2.3 新辅助化疗前的谈话 |
10.2.4 新辅助化疗的实施 |
10.2.4.1 治疗前准备 |
10.2.4.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的联合化疗方案 (附录Ⅵ、Ⅶ) 及注意事项 |
10.2.4.2.1 联合化疗方案 |
10.2.4.2.2 注意事项 |
10.2.4.3 疗效评估以及化疗的疗程 |
1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处理 |
10.2.5.1 手术分类 |
10.2.5.2 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0.2.5.3 术后辅助治疗 |
1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0.3.1.1 适应证 |
10.3.1.2 治疗前谈话 |
10.3.1.3 内分泌药物 |
10.3.1.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0.3.1.5 内分泌解救治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0.3.2.1 适应证 (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0.3.2.2 治疗前谈话 |
10.3.2.3 治疗前准备 |
10.3.2.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附件Ⅵ、Ⅶ) |
1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0.3.3.1 适应证 |
10.3.3.2 相对禁忌证 |
10.3.3.3 治疗前谈话 |
10.3.3.4 治疗前准备 |
10.3.3.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临床指南 |
10.4.1 适应人群 |
10.4.2 治疗前谈话 |
10.4.3 主要措施 |
1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0.4.4.1 疼痛 |
10.4.4.1.1 肿瘤晚期疼痛的处理应遵循三阶梯治疗原则 |
10.4.4.1.2 麻醉止痛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10.4.4.1.3 麻醉止痛剂的耐药性和依赖性: |
10.4.4.2 厌食和恶液质 |
10.4.4.3 恶心和呕吐 |
10.4.4.4 疲乏 |
10.4.4.5 昏迷 |
11 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
11.1 康复治疗的定义 |
11.2 康复治疗的内容 |
1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1.2.1.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1.2.1.2 预防或减轻上肢水肿 |
11.2.2 营养和运动 |
11.2.2.1 饮食营养 |
11.2.2.2 运动 |
11.2.2.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11.2.3 心理状态的调整 |
11.2.4 性康复指导 |
11.2.5 生育指导 |
11.2.6 术后随访指导 |
11.2.7 提供综合社会支持, 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
12 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 乳腺原位 (内) 癌治疗指南 |
1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1.1 定义与分类 |
13.1.1.1 LCIS |
13.1.1.2 DCIS |
1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3.1.2.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3.1.2.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3.1.3 诊断 |
13.1.3.1 LCIS的诊断 |
13.1.3.2 DCIS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2.1 手术治疗 |
13.2.2 非手术治疗 |
13.2.3 预防性治疗 |
13.2.3.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3.2.3.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3.1 局部治疗 |
13.3.1.1 手术 |
13.3.1.1.1 全乳切除术 |
13.3.1.1.2 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术 |
13.3.1.1.3 前哨淋巴结活检 |
13.3.1.2 放疗 |
13.3.2 系统性治疗 |
13.3.2.1 化疗 |
13.3.2.2 内分泌治疗 |
13.3.2.2.1 SERM |
13.3.2.2.2 芳香化酶抑制剂 |
13.3.2.3 靶向治疗 |
1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2.1 治疗原则 |
14.2.2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4.3.1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4.3.2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 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 诊断 |
15.3 治疗原则 |
1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5.3.3 胸壁复发 |
1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 概述 |
16.2 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 治疗方案 |
16.4.3 治疗原则 |
16.4.4 放射治疗 |
16.4.5 手术治疗 |
16.4.6 止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 作用原理 |
16.5.1.2 适应证 |
16.5.1.3 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 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 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 用药时间 |
16.5.4.2 停药指征 |
16.5.5 生化标志物 |
16.5.6 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 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 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 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 发生SREs后是否换药预防SREs再次发生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Ⅰ 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 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1.不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TAC方案 |
剂量密集AC→P方案 |
AC→P/T方案 |
TC方案 |
AC方案 |
FAC方案 |
CMF方案 |
EC方案 |
剂量密集A→T→C方案 |
FEC→T方案 |
FEC→P方案 |
2.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AC→TH方案 |
剂量密集AC→PH方案 |
TCH方案 |
DH→FEC方案 |
AC→TH方案 |
TH→FECH新辅助方案 |
附录Ⅶ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1.联合化疗方案 |
CAF方案 |
FAC方案 |
FEC方案 |
AC方案 |
EC方案 |
AT方案 |
AT方案 (Ⅱ) |
CMF方案 |
XT方案 |
GT方案 |
GC方案 |
2.单药化疗方案 |
蒽环类 |
紫杉类 |
抗代谢类 |
其他微管类抑制剂 |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5版) 》修订小组成员 |
四、长春瑞滨加表柔比星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2]表柔比星分别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的预后生存分析[J]. 徐金发,蔡清,章秀芳,张建华,童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07)
- [3]铂类药物晚期乳腺癌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 中国综合临床, 2021(02)
- [4]铂类药物晚期乳腺癌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 中华肿瘤杂志, 2021(02)
- [5]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J].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华肿瘤杂志, 2020(10)
- [6]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D]. 赵同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氯氧喹对乳腺癌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 冯琳迤. 浙江大学, 2020(07)
- [8]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9(08)
- [9]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7(09)
- [10]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