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后——山东军区救助“11.24”海难遇难者的纪录片

海难后——山东军区救助“11.24”海难遇难者的纪录片

一、特大海难发生之后——山东省军区救援“11.24”特大海难受害人员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段芳[3](2016)在《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渔业、运输、动力能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由海洋孕育出的壮阔、悠久的海洋文明,为人类社会增添了无尽的神秘与想象,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就中国而言,海洋文明萌生于新石器时代,起源于古人对海洋的向往与憧憬。他们对神秘莫测的海洋不断地揣测与琢磨,想象着海洋里存在着另一个与人类社会极为相似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亦如人类社会一样,存在等级与家族。海神家族中不仅管辖海洋世界,而且对人类社会亦有监管责任,他们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等级分配不同的职责,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海神体系。封建社会早期,对海神的崇拜仅限于抽象的、模糊的信仰。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完善与巩固,具体的海神形象被创造出来,于是出现了偶像崇拜,古代海神祭祀仪式便应运而生。海神祭祀仪式在唐朝之前,仅是望祭。自唐朝建立以来,逐渐确立了岳镇海渎祭祀体系,海神祭祀有了定制。宋朝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民间海神形象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最为典型代表为天后妈祖。中国古代海神祭祀大致经历了由盲目、零散向系统、完善的转变,到元明清时趋于稳定。但进入近代,海洋崇拜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挑战。首先,是来自西方现代化海洋文明的挑战。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海洋文明的先进性,海权、海防思想不断萌生。自上而下的宣传与鼓动,国民的海洋意识也不断觉醒。尤其是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开办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兴办的事业等都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崇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沉重打击。其次,是来自中国国内的反抗力量。在西方先进海洋文明的冲击上,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变革中国传统的海洋崇拜才会实现中国海洋文明的现代化。于是,不同阶层的人士均对中国传统海洋文件提出了诸多反抗意见,如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清政府预备立宪;民国时期,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等。面对来自内外全方位、多角度的冲击与挑战,中国传统海洋崇拜做出了适时的调整与回应。妈祖由于兴起于民间,有牢固的民众基础,来自国内外的冲击并没有对妈祖信仰产生多大影响,信仰妈祖的民众采取“阳奉阴违”的方式,躲过了近代政府的一次次打压,暗地里向国内外不断传播。近代的青海湖祭祀非常隆重,不仅没有受到政策的镇压,而且到了民国时期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国民政府安抚民心,维护民族团结的强有力的纽带与手段。但青海湖祭祀相比较古代,虽然得以保留和提倡,但其形式与实质都发生了质变。东海神由于其战略地位和功能不能满足近代的需求,总体上趋于没落。南海神由于位于广州沿海,是中国与外国交流贸易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近代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中国传统海神文化崇拜除了海神祭祀之外,还存在其他诸多形式。最为典型的有海洋文学、海洋音乐、海洋建筑,这是古代民众对海洋崇拜在外在形式上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近代的变迁与转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海洋文明的近代化。纵观中国近代传统海洋文化崇拜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几个共同特质。第一,海洋文化崇拜的多样性,这主要从民众信仰海神的数量及海神的职能两方面进行的概括。第二,海洋文化崇拜的简约化。中国传统海洋祭祀仪式十分繁杂,程序之多、参加人员之众、耗时之久、耗资之巨都是近代中国海洋祭祀无法企及的。第三,海洋文化崇拜的科技化。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为中国海洋文化崇拜提供了转变契机,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发展与壮大,使民众对海神信仰有了多视角、实时了解。第四,海洋文化崇拜的实用化。古代海洋崇拜多是停留在信仰层面,到了近代海洋崇拜日趋经济化、利益化。以上四点,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近代化转变的最重要四个方面,也是质的变化。梳理了中国海洋文化崇拜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我们对中国海洋文化崇拜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这对当今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启示。我们要十分重视海防、海权、海军的建设与维护,维护我国海疆的稳定与安全,同时要注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再次,我们要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净化,不能竭泽而渔、污染破坏。针对我国现在海洋文化的现状,我们要合理地展望,要积极恢复传统的海神祭祀典礼及海神庙,主要从保存优秀传统祭海文化、发展海洋经济、开展海洋学术活动等方面入手,紧抓实干。总之,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即保留了传统海洋文化中的一些合理成分,又吸收了西方先进海洋文明的有意因素。在这种“变”与“不变”的交织中,不断前行,为当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建设指明了方向。

张俏[4](2016)在《习近平海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海洋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提高对海洋地位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海洋纳入自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当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海洋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各国对海洋发展的重视及开发和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国逐渐加强了对海洋的关注和控制,开始将海洋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范围内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与管控的新局势,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将我国对海洋的经略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关于海洋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海洋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海洋思想,这是党和国家关于经略海洋的理论结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的指导思想。认真梳理、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海洋思想是学术研究的迫切任务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习近平海洋思想提出的背景与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分析了习近平海洋思想提出的国际海洋大环境。通过总结我国经略海洋的历史教训和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习近平海洋思想对国家当前与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习近平海洋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对习近平海洋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和梳理,将其概括为五个主要部分,即建设海洋强国、构筑强大的海上力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和谐海洋、发挥海洋在两岸关系中纽带作用。对习近平海洋思想的作用对象全面把握,深入探讨,系统总结。第四章,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海洋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出发,对国家发展海洋的重要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和前瞻性的构想,在指导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个人鲜明执政特色和体现国家阶段性特征海洋思想。本章通过归纳习近平海洋基本特征特色,深入分析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事业建设的本质属性。第五章,习近平海洋思想的时代价值。本章阐述习近平海洋思想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海洋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习近平海洋思想在推动国家海洋事业建设中的重大现实价值。第六章,落实习近平海洋思想的路径选择。本章提出以习近平海洋思想为根本指导,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基本着力点,借鉴国外海洋发展的成功经验,从顶层设计、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海洋意识培育全方式视域,加快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对策思路。

李沛[5](2014)在《现代汉语“向”字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向”为研究对象,从“向”字结构入手,涉及“向”字结构以及“向”字句及其相关的语言现象,通过考察“向”介引的宾语、搭配的动词、“向”后接“着”、“了”以及嵌入其它句式里等情况,紧密联系语言事实,在“小句中枢说”的理论背景下,运用“小三角”的研究方法结合“句管控”以及“主观视点”的理论全面系统地研究介词“向”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以及对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和解释。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对介词和介词“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词由于其功能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介词的研究也从最初的对介词词类的不确定发展到现在对许多介词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介词“向”的研究在语义、功能、语法化、与相关介词的比较、语言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对介词“向”的研究仍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系统性,对“向”字句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然后该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对研究内容进行界定。本文的理论依据是在“小句中枢说”的理论背景下,运用“小三角”的研究方法结合“句管控”以及“主观视点”的理论对介词“向”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第二章是对“向”后介引的宾语进行考察。首先对体词性宾语进行归类,分为三类:无条件进入的NP,有条件进入的NP以及不能进入的NP。无条件进入的NP有方位名词、处所名词、指人名词、指物名词以及某些抽象名词和代词。有条件进入的NP,即需要一定的语法手段才能与“向”搭配,这样的NP有身体部位类名词、作品类名词、某些时间名词和某些抽象事物类名词。无法进入的NP有事件名词以及某些时间名词等。其中有条件进入的NP中用到的语法手段有:一是在名词前加修饰语或限定成分作定语,使之具有确指性或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这样的名词有:单纯意义的器官名词、某些抽象名词。二是由于受到语音搭配的制约,需要在后面加上词缀构成双音节词语才能作“向”介引的宾语,这样的名词有:单音节的器官名词。三是在名词后面加上方位词语使之凸显处所义,这样的名词有:身体部位名词。四是受到“句管控”的规约,使词义具有确指性或隐喻性,这样的名词有:单纯意义的器官名词、作品类名词、某些时间名词和某些抽象名词。然后总结了影响NP进入“向+NP”结构的因素有:空间性、确指性和隐喻性。这三条性质中至少具有一条,NP即可作“向”的宾语。其次分析了“向”后谓词性宾语的情况,根据语言事实纠正了前人认为位于动词前作状语的“向”后面不能接形容词、动词作宾语的说法。最后重点分析了“走向”后接“非NP”作宾语的情况,归纳了“非NP”进入的条件,运用“主观视点”的理论,并结合语言事实对“从失败走向失败”的说法不及“从胜利走向胜利”常用的现象作出解释。第三章是对与介词“向”搭配的VP进行考察。当“向”位于动词前构成“向+X+VP”时,按照“向”的功能来进行分类描写,一种是当“向”表动作方向时的VP,一种是当“向”表动作对象时的VP,还有一种是当“向”表行为目标时的VP。本文认为“向”有表目标义的功能,这是对以往辞书中介绍的“向”的功能的一个补充。表目标义的“向”是从表方向义的“向”中区分出来的,鉴定格式为“向X+VP”结构中,V可以与“到”搭配组成“V到X”,且X不为方位词或方位词短语,此时介词“向”就是表行为目标的。这样的划分能细分出“向”表动作方向功能与表行为目标功能时所搭配的VP的不同,能更全面地描写出VP的全貌。当“向”位于动词后时,把VP分为位移动词和非位移动词来进行归类描写。然后把两种结构中的动词进行对比,归纳出哪些动词既可用于“向”前也可用于“向”后,哪些动词只能用于“向”前,哪些动词只能用于“向”后。比较了两种结构语义重点的不同,“V向+X”较“向X+VP”在语义上更侧重表达行为的目标。还分析了介词“向”对选择VP的影响,从“向”语法化的历程中找出“向”自身语义对选择VP的影响以及介引对象对选择VP的影响。最后谈到了“V向”词汇化的问题,从历时的角度梳理了“V向”的发展轨迹,总结了“V向”词汇化的表现以及造成“V向”词汇化的机制和动因。论证过程中表现出“小句的中枢地位”和“句法的管控作用”在语法化和词汇化中也有着具体的体现。第四章重点考察在“向X+VP”以及“V向+NP”两个结构中介词“向”后搭配时态助词“着”、“了”的情况。在“向着X+NP”中,首先对“向着”进行了历时研究,通过对“向着”所处的四种格式的描写,结合现代汉语中“向着”搭配动词及宾语的情况,认为“着”并不是时态助词,而是已经成为“向着”的词内成分;并分析了“向着”的语法地位,“向着”是区别于“向”的另一个虚词,在现代汉语中处于一个多层次并存的局面,有时候“向着”是动词,有时候是介词,有时候处于半动半介的状态,其原因在于“向着”一词并未彻底虚化。还通过对比总结出了“向着”与“向”在表义、时体、语法功能三方面的不同。在“V向着+X”结构中,以往研究认为当“向”用于动词后时,“向”后不能接“着”只能接“了”。本节用语言事实证明了“V向着+X”结构的合法性,并分析了动词进入的情况,对进入的动词进行分类并排列出不同类的动词进入的难易情况。最后考察了介词“向”后搭配“了”的情况:“向了+X+NP”中,“向了”是介词用法,是由“介词+时态助词”构成,这里的“了”是体标记,表示实现义。这种用法只出现在近代小说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己消失,但在语言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某些方言中这种说法还是有些残留。“V向了+NP”是动介通过跨层结构结合成复合动词“V向”后再接时态助词“了”,“了”是体标记。第五章是在“小句中枢说”理论的背景下,将“向”字结构置于“把”字句的句法环境中,希望能够对“向”字结构有更全面的认识。嵌入“向”字结构的“把”字句一共有三种句式。按这三种句式的分类分别对各句式中的谓语动词和“向”与“把”的带宾情况进行细致地描写。然后分析出三式可转换的情况以及转换后的语用差异,运用“句管控”和“主观视点”的理论分析了三式的语用差异表现为:凸显的内容不同,表达的时序性不同,信息接收的顺序不同。然后将三种句式不能互相转换的情况分为六类进行分别讨论,总结出制约三式相互转化的因素。一是受“向”字短语中VP的制约,二是受“向”字短语和“把”字短语中介引的宾语的制约。最后分析了“向”与相似介词“朝”、“往”在“把”字句中的异同。第六章是将“向”字结构置于另一个特殊句式——“被”字句的句法环境中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向”与“被”的五种句法形式,根据研究目的将其中的两式作为研究对象。对这各句式中的谓语动词和“向”与“被”的带宾情况进行细致地描写,总结出搭配规律。第七章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总结了本文的几个基本结论,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针对本文的不足提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李爽[6](2010)在《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心理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突发灾害事件救援行动已经成为我军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内容,救援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国内外对于灾后心理干预的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是以救援官兵为干预对象的研究还较少。突发灾害事件可分为自然性灾害和非自然性灾害两类,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十分巨大,国内外心理学界在灾后心理干预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缓解了受灾人群的心理创伤。突发灾害事件军队救援行动,具备要求紧迫、任务危险和保障困难等特点,救援官兵是突发事件心理受灾的二级人群,属于心理高危人群。军队战场心理干预体系建设的成果,促进了灾后救援官兵心理干预的发展。文章以若干汶川地震救援官兵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结果为依据,来探讨不同应激阶段、不同救援任务以及不同救援人群的心理反应特点,并详细阐述了救援官兵在救援行动各阶段易发的心理问题。在深入研究了救援官兵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我军组织指挥体系的特点和心理学人才建设的现状,将对救援官兵的心理干预分为初阶和高阶两个层次。初阶心理干预是指个人层面、集体层面的心理自救行为,高阶心理干预则是由具备一定心理学专业素养的人员实施的,更高专业水平的心理干预行为。本文以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的针对性研究,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笔者应用元分析方法,对一系列调研了我军参与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文献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给出一个较为综合、客观的结果,为本文研究打下基础。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实施方案,为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行动指导。

孙云潭[7](2010)在《中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总结我国海洋灾害发生特点与规律,分析海洋灾害的作用机理与灾害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应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归纳了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与存在不足。总结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历史经验,借鉴国际上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成功模式,从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及预案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路、对策与措施,提出了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性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想。并以青岛市为例,对有关原则与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索。我国是海洋灾害频发的国家,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海洋灾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大。我国常见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赤潮灾害、海冰灾害、绿潮灾害等。其中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风暴潮灾害,伤亡(失踪)人数最多的是海浪灾害。本文介绍我国海洋灾害的概况,描述了我国常见海洋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概括了海洋灾害的主要特征、发生过程和分级标准,总结我国主要海洋灾害的发生规律。对海洋灾害的成灾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海洋灾害成灾链理论。本文回顾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的有关基础理论,包括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理论、应急管理有关理论、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等。结合海洋灾害的特点,应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有关理论,研究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与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海洋灾害应急体系进行介绍,总结国际上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分析国际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系统回顾了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从海洋灾害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体系四个方面,结合有关实例,对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本文从海洋灾害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和提升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想。包括组建综合性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国家海洋灾害应急委员会,建立由海洋灾害应急指挥中心、专项应急指挥部和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的海洋灾害应急指挥体系,组织专业人员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指挥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灾前预防、预报预警、应急处置、持续管控、灾后恢复等各个环节,完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特别是提高在综合保障机制、灾害应急教育与演练、灾害信息共享、快速反应机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灾害评估与问责等方面的能力;构建覆盖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各方面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健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本文还应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以青岛市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符合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规律和当地实际的海洋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马珂[8](2008)在《领事保护与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安全问题正趋于多元化,呈现出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的局面。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经商、投资、旅游、求学、务工,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焦点,如何更好的确保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成了领事业务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本文重点论述领事保护在维护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主要分析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原因及类型。第三章主要论述领事保护的基本概念,对象和法律依据及我国领事保护机制的发展,领事保护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第四章主要论述领事保护与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本章针对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问题,结合领事保护,重点论述解决中国公民在海外安全问题的对策。根据不同性质,海外中国公民领保案件主要分为针对出国务工人员的领保事件、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领保事件、针对出境游客的领保事件,针对华商的领保事件四大类。要真正保护好中国公民的利益,国家的富强、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最根本的保障。而另一方面,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国公民在海外的自爱,自尊,自律,自强,也是做好领事保护工作的一个前提条件。做好领事保护工作,有利于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合法利益,有利于促进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体系,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磊[9](2007)在《中国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责任保险是财产保险中重要险种,主要是转嫁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责任保险长期以来发展缓慢,与之相关的市场、法律环境又不够完善,考虑到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公众(第三方)利益,有必要在一些领域实行强制责任保险。结合《国务院关于发展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制责任保险的研究显现出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布雷耶尔模式,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原理,主要应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强制责任保险进行研究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责任保险与强制责任保险的概念、属性及特性,并探讨强制责任保险的未来发展;第二部分主要是基于公共强制理论,结合契约不完善理论及法律不完善理论,分析我国实行强制责任保险之必要性;第三部分应用博弈方法,研究强制责任保险的边界;第四部分具体阐述强制责任保险的对象,并提出高危行业雇主责任保险、公众场所责任保险、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应当实行强制保险;第五部分探讨强制责任保险的实施原则,主要是价格机制及避免强制保险泛滥。强制责任保险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很多问题都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对于强制责任保险研究的新颖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首次将Shleifer的公共强制理论引入保险监管,通过公共强制理论中社会控制策略的四个层次,说明引入强制责任保险的原因及必要性。第二,首次将完全信息动态的非合作博弈运用于保险监管,并且运用博奕论探讨强制保险存在的边界。第三,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我国应当实施强制责任保险的具体险种,并阐述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艾有福[10](2005)在《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审思》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次较高、损失较重的国家之一。灾害与中国历史的形成相连相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轨迹与建构。灾害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政治、经济、管理、历史等视角研究灾害,而从伦理的视角研究灾害特别是突发性灾害救助的学者和成果很少。事实证明,突发性灾害救助中存在着诸多的伦理问题,有些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灾害救助的效果,迫切需要我们加大伦理研究力度。 本文试图以伦理的视角,从个体、政府和社会三个救灾主体入手,紧紧围绕突发性灾害救助中的伦理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一至第三章,最后一部分为结语。论文的主要章节按照“灾害伦理理论——灾害伦理规范——灾害伦理德性”的内在逻辑层次进行构思。 引言部分在分析古今中外灾害救助和灾害研究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灾害与伦理之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相关性,灾害特别是突发性灾害救助除了需要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保障外,还离不开道德的支持。随着各种突发性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开展突发性灾害救助伦理研究势在必行。鉴于国内外从伦理的视角研究突发性灾害救助的学者和成果很少,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补白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章在概说灾害和突发性灾害定义、分类和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对灾害的二重性进行了伦理分析,认为灾害在成因、影响两个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二重性:从成因上来看,它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影响上看,它主要在给人类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次,围绕灾害救助的三大主体——个体、政府和社会,阐述了个体道德、社会道德包括民族伦理精神在突发性灾害救助中的作用。第三,对灾害救助的道德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当前的突发性灾害救助中,不论是个体、政府还是社会,均存在着一定的道德缺失,迫切需要加强救灾主体自身的道

二、特大海难发生之后——山东省军区救援“11.24”特大海难受害人员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大海难发生之后——山东省军区救援“11.24”特大海难受害人员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3)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简介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古人眼中的海神家族与海洋祭祀
    第一节 古代人眼中的海洋与海神家族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海洋祭祀
第二章 中国近代海洋文化崇拜的历史挑战
    第一节 西方现代化海洋文明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挑战
    第二节 晚清政府及有识之士对传统海洋信仰的冲击
    第三节 民国政府及知识分子对传统海洋信仰的批判
第三章 近代海洋文化崇拜的转型
    第一节 海洋文化崇拜的多样化
    第二节 海洋文化崇拜的简约化
    第三节 海洋文化崇拜的科技化
    第四节 海洋文化崇拜的实用化
第四章 近代妈祖崇拜
    第一节 近代妈祖官方祀典
    第二节 近代妈祖所受封赏
    第三节 近代妈祖民间信仰
    第四节 近代天后宫的损毁与修缮
    第五节 近代妈祖信仰的内传与外扬
第五章 近代东海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东海神国家祭祀
    第二节 近代东海神庙的命运
    第三节 近代东海神庙民间崇拜
第六章 近代南海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南海神庙祀典
    第二节 近代南海神庙修建
    第三节 近代南海神庙波罗诞
    第四节 近代名人与南海神庙
第七章 近代青海湖祭海大典
    第一节 晚清青海湖祭海
    第二节 民国青海湖祭海
    第三节 晚清与民国青海祭海的变迁
    第四节 近代青海海神庙的变迁
    第五节 近代青海祭海之作用
第八章 近代中国海洋崇拜的其他形式
    第一节 海洋文学
    第二节 海洋音乐
    第三节 海洋建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4)习近平海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习近平海洋思想提出的背景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背景
        2.1.1 海洋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2.1.2 我国对海洋经略的历史教训
        2.1.3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提出新要求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思想
        2.2.2 列宁的海洋思想
        2.2.3 中国共产党其他主要领导人的海洋思想
第3章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建设海洋强国
        3.1.1 建设海洋强国的必要性
        3.1.2 海洋强国的价值
        3.1.3 科技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核心价值
    3.2 构筑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3.2.1 以“海军梦”筑“强军梦”
        3.2.2 海军建设思想的时代转变
    3.3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3.1 海上新丝路提出的时代背景
        3.3.2 海上新丝路建设的主要任务
        3.3.3 海上新丝路建设的主要途径
    3.4 构建和谐海洋
        3.4.1 朝鲜问题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
        3.4.2 由钓鱼岛问题引发的中日海洋主权之争
        3.4.3 南海问题是域内域外国家权益焦点
    3.5 各国海洋利益给两岸关系带来的影响
        3.5.1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定因素
        3.5.2 推动两岸关系稳步前行
        3.5.3 两岸关系迎来历史时刻
第4章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基本特征
    4.1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和平性
        4.1.1 和平崛起是习近平海洋思想的战略选择
        4.1.2 和平崛起是习近平海洋思想的根本目标
    4.2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全局性
        4.2.1 树立全球发展的海洋意识
        4.2.2 建立全面发展的海洋格局
    4.3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生态性
        4.3.1 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开发的关系
        4.3.2 海洋生态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4.3.3 坚持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4.4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包容性
        4.4.1 用“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
        4.4.2 对“搁置争议”思想的新解读
第5章 习近平海洋思想的时代价值
    5.1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海洋观
        5.1.1 与马克思主义海洋观一脉相承
        5.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5.2 引领海洋强国的顶层设计
        5.2.1 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根本目标
        5.2.2 建设海洋强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5.3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模式典范
        5.3.1 “一带一路”对解决国家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5.3.2 “一带一路”促进新格局的形成
        5.3.3 “一带一路”是和谐世界的践行
    5.4 赋予海军新内涵
        5.4.1 海军强军梦逐步成为现实
        5.4.2 引导海洋军事力量“走出去”
        5.4.3 赋予海军新使命
    5.5 为国际海洋争端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5.5.1 努力维护朝鲜半岛局势稳定
        5.5.2 坚决扞卫钓鱼岛的国家权益
        5.5.3 主动构建解决南海问题新框架
        5.5.4 积极寻求中美两国最大共识
    5.6 为两岸关系稳步前行坚定了目标和信心
        5.6.1 海洋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桥梁
        5.6.2 在“九二共识”基础上达成四个“坚定不移”共识
        5.6.3 致使美国对两岸关系影响力趋弱
第6章 落实习近平海洋思想的路径选择
    6.1 国际大环境背景下海洋战略的借鉴——以美、日、英为例
        6.1.1 以强大海军为海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美国
        6.1.2 以完善的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划海洋——日本
        6.1.3 以变革推动各时期海洋发展——英国
        6.1.4 发达国家海洋强国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6.2 将海洋强国建设摆在国家战略突出地位
        6.2.1 科学理解习近平海洋思想对海洋强国的指导作用
        6.2.2 把海洋工作放在国家经济政治建设大局中
        6.2.3 创新国家经略海洋的模式
    6.3 建立和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6.3.1 完善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6.3.2 保证国家海洋法与国际海洋法原则相一致
        6.3.3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立法体系
    6.4 建设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
        6.4.1 提高对海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6.4.2 加强海洋人才队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6.4.3 重视海洋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容与模式
    6.5 注重培养国民海洋意识
        6.5.1 培养国民正确的海洋观
        6.5.2 普及国民海洋基本知识
        6.5.3 打造与国民生活贴近的海洋文化产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现代汉语“向”字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介词研究综述
    1.2 介词“向”的研究综述
        1.2.1 介词“向”的语义、语法功能研究
        1.2.2 介词“向”的语法化研究
        1.2.3 介词“向”与相关介词的比较研究
        1.2.4 介词“向”在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
        1.2.5 存在的不足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的界定及意义
        1.3.2 本文框架
        1.3.3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3.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向+X”结构中对X的选择
    2.1 “向+NP”结构中NP进入情况考察
        2.1.1 “向+NP”结构中无条件进入的NP
        2.1.2 “向+NP”结构中有条件进入的NP
        2.1.3 “向+X”结构中无法进入的NP
    2.2 影响NP进入的因素
        2.2.1 空间性
        2.2.2 确指性
        2.2.3 隐喻性
    2.3 “向+非NP”结构中非NP进入情况考察
        2.3.1 非NP为动词和动词短语的情况
        2.3.2 非NP为形容词的情况
    2.4 论“走向+非NP”
        2.4.1 “走向+非NP”的构成情况及句法功能
        2.4.2 非NP的限制条件
        2.4.3 关于“从\由A走向B”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向X+VP”与“VP向+X”中VP进入情况考察
    3.1 用于“向X+VP”结构中的VP
        3.1.1 “向”表动作方向时的VP
        3.1.2 “向”表动作对象时的VP
        3.1.3 “向”表行为目标时的VP
    3.2 用于“VP向+X”的VP
        3.2.1 VP为位移动词
        3.2.2 VP为非位移动词
    3.3 “向X+VP”与"VP向+X”中VP的比较
        3.3.1 仅能用于“向”后的VP
        3.3.2 仅能用于“向”前的VP
        3.3.3 “向”前、后均可用的VP
    3.4 介词“向”对选择VP的影响
        3.4.1 “向”语义的影响
        3.4.2 介引对象的影响
    3.5 “V向”结构的词汇化
        3.5.1 “V向”的发展轨迹
        3.5.2 “V向”词汇化的表现
        3.5.3 “V向”的词汇化机制和动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态助词与“向”的搭配情况
    4.1 “着”与“向”的搭配情况
        4.1.1 “向着”的历时研究
        4.1.2 现代汉语中“向着”的语法地位
        4.1.3 “向着X+VP”的情况考察
        4.1.4 “V向着+X”的情况考察
    4.2 “了”与“向”的搭配情况
        4.2.1 关于“向了”
        4.2.2 现代汉语中的“V向了+X”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嵌入“向”字结构的“把”字句
    5.1 嵌入“向”字结构的“把”字句的动词考察
        5.1.1 “把”在“向X+VP”前
        5.1.2 “把”在“向X+VP”后
        5.1.3 “把”在“V向+X”前
    5.2 嵌入“向”字结构的“把”宇句的宾语考察
        5.2.1 “把”在“向X+VP”前
        5.2.2 “把”在“向X+VP”后
        5.2.3 “把”在“V向+X”前
    5.3 三种句式转换的条件及制约因素
        5.3.1 可转换的情况及语用差异
        5.3.2 不可转换的情况及制约因素
    5.4 “向”与相关介词在“把”字句里的异同
        5.4.1 “向”与“往”在“把”字句里的异同
        5.4.2 “向”与‘嘲”在“把”字句里的异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嵌入“向”字结构的“被”字句
    6.1 嵌入“向”字结构的“被”字句的动词考察
        6.1.1 “被”在“向X+VP”前
        6.1.2 “被”在“V向+X”前
    6.2 嵌入“向”字结构的“被”字句的宾语考察
        6.2.1 “被”在“向X+VP”前
        6.2.3 “被”在“V向+X”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6)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军日益重视官兵心理健康问题
        1.1.2 突发灾害事件容易诱发心理问题
        1.1.3 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心理干预研究相对较少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发展趋势
        1.4.1 从广泛性干预模式到针对性干预模式
        1.4.2 从反应性干预模式到预防性干预模式
        1.4.3 从自发性干预模式到专业性干预模式
    1.5 研究方法
        1.5.1 元分析方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系统分析法
    1.6 论文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1.6.1 论文结构
        1.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突发灾害事件心理干预发展概述
    2.1 突发灾害事件的类型
        2.1.1 自然性灾害
        2.1.2 非自然性灾害
    2.2 国内外突发灾害事件心理干预体系
        2.2.1 国外灾害心理干预体系
        2.2.2 国内灾害心理干预体系
    2.3 突发灾害事件军队救援行动
        2.3.1 突发灾害事件军队救援行动的概念界定
        2.3.2 我国突发灾害事件军队救援行动的历史
        2.3.3 突发灾害事件军队救援行动的特点
    2.4 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心理干预体系
        2.4.1 灾后救援官兵心理干预与战场心理干预的关系
        2.4.2 战场心理干预体系建设的成果
        2.4.3 灾后救援官兵心理干预的发展
第三章 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常见心理问题
    3.1 对汶川地震救援官兵SCL-90 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3.1.1 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1.4 结论
    3.2 救援官兵心理反应的特点
        3.2.1 不同应激阶段的心理反应特点
        3.2.2 不同救援任务的心理反应特点
        3.2.3 不同救援人群的心理反应特点
    3.3 救援官兵在不同阶段易发的心理问题
        3.3.1 救援准备阶段
        3.3.2 救援行动前期
        3.3.3 救援行动中期
        3.3.4 救援行动后期
第四章 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初阶心理干预的实施
    4.1 个人层面的心理干预
        4.1.1 平时的预防性心理干预
        4.1.2 执行任务时的应急性心理干预
    4.2 集体层面的心理干预
        4.2.1 平时的预防性心理干预
        4.2.2 执行任务时的应急性心理干预
第五章 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高阶心理干预的实施
    5.1 心理干预实施人员的确定
        5.1.1 心理干预实施人员的基本组成
        5.1.2 心理干预实施人员的专业素养
    5.2 心理干预实施对象的确定
        5.2.1 临床表现的评估
        5.2.2 应激水平的评估
        5.2.3 评估常用量表
    5.3 心理干预的核心措施
        5.3.1 确定主要问题
        5.3.2 提供安全环境
        5.3.3 给予心理支持
        5.3.4 提出应对策略
        5.3.5 制定行动计划
        5.3.6 得到当事人的承诺
    5.4 心理干预的关键技术
        5.4.1 救援行动前期心理干预的关键技术
        5.4.2 救援行动中期心理干预的关键技术
        5.4.3 救援行动后期心理干预的关键技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A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附录B DSM-IV-TR急性应激障碍诊断标准
附录C DSM-IV-TR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

(7)中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
1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突发公共事件
        1.1.1 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1.1.2 突发公共事件的机理特征
        1.1.3 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
        1.1.4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1.1.5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
    1.2 应急管理
        1.2.1 应急管理的概念
        1.2.2 应急管理的机理分析
        1.2.3 应急管理的过程
        1.2.4 应急管理体系框架
    1.3 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
        1.3.1 危机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关系
        1.3.2 危机管理
        1.3.3 风险管理
2 我国主要海洋灾害
    2.1 海洋灾害概述
        2.1.1 海洋灾害
        2.1.2 我国海洋灾害概况
        2.1.3 我国海洋灾害的分布
        2.1.4 我国海洋灾害的致灾途径
    2.2 我国主要海洋灾害类型
        2.2.1 风暴潮灾害
        2.2.2 海浪灾害
        2.2.3 海冰灾害
        2.2.4 海啸灾害
        2.2.5 赤潮灾害
        2.2.6 绿潮灾害
        2.2.7 其他海洋灾害
    2.3 我国海洋灾害的特点
3 海洋灾害的机理分析
    3.1 海洋灾害的灾害特征分析
        3.1.1 海洋灾害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特征
        3.1.2 海洋灾害的作用过程
        3.1.3 海洋灾害的分级
    3.2 海洋灾害的成灾机理分析
        3.2.1 海洋灾害致灾因子与承灾体
        3.2.2 海洋灾害成灾链
        3.2.3 风暴潮灾害成灾链分析
        3.2.4 海浪灾害成灾链分析
        3.2.5 海冰灾害成灾链分析
        3.2.6 海啸灾害成灾链分析
        3.2.7 赤潮灾害成灾链分析
        3.2.8 小结
4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国际经验
    4.1 美国的海洋灾害应急体系
        4.1.1 专门的管理机构
        4.1.2 先进的预警体系
        4.1.3 高效的运转机制
        4.1.4 完善的法规体系
    4.2 日本的海洋灾害应急体系
        4.2.1 灾害管理体制
        4.2.2 防灾基础研究
        4.2.3 预警体系建设
        4.2.4 防灾抗灾投入
    4.3 国际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趋势
    4.4 国际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4.1 完善应急体制,夯实基础保障
        4.4.2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处置能力
        4.4.3 理顺应急机制,动员社会力量
5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5.1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发展历程
    5.2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现状
        5.2.1 法制
        5.2.2 体制
        5.2.3 机制
        5.2.4 预案
    5.3 我国当前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5.4 典型案例分析
        5.4.1 青岛浒苔灾害
        5.4.2 福鼎8.10海难
    5.5 小结
6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建
    6.1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组织的构建原则
    6.2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思路
        6.2.1 高效的海洋灾害管理组织结构设计
        6.2.2 明确的海洋灾害管理各级权责定位
        6.2.3 有力的海洋灾害管理问责评价体系
    6.3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设计
        6.3.1 海洋灾害应急体系的组织结构
        6.3.2 海洋灾害应急指挥体系
        6.3.3 海洋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7 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7.1 灾前预防
        7.1.1 强化综合保障机制建设
        7.1.2 规划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7.1.3 加强宣传教育机制建设
        7.1.4 完善预案演练机制建设
    7.2 预报预警
        7.2.1 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7.2.2 建立灾害信息共享平台
    7.3 应急处置
        7.3.1 建立灾害快速应对机制
        7.3.2 迅速启动灾害应急预案
    7.4 持续管控
        7.4.1 科学实施应急管理措施
        7.4.2 优化灾害信息传播机制
    7.5 灾后恢复
        7.5.1 做好灾后安置重建工作
        7.5.2 建立应急管理评估机制
        7.5.3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8 完善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和预案体系
    8.1 健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8.1.1 目标
        8.1.2 原则
        8.1.3 主要思路
        8.1.4 具体内容
    8.2 完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预案体系
        8.2.1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构成
        8.2.2 海洋灾害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9 实证研究:青岛市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9.1 青岛市概况
        9.1.1 自然地理
        9.1.2 气象水文
        9.1.3 海域生物学特征
        9.1.4 海域环境特征
    9.2 青岛市海洋灾害风险评估
        9.2.1 主要致灾因子
        9.2.2 主要承灾体
        9.2.3 主要海洋灾害风险评估
    9.3 青岛市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9.3.1 构建理念
        9.3.2 青岛市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组织架构
        9.3.3 青岛市海洋灾害应急指挥体系
        9.3.4 青岛市海洋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9.3.5 青岛市海洋灾害应急法规体系
        9.3.6 青岛市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论文创新之处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8)领事保护与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事件的类型和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事件类型
    第二节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事件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新发展
    第一节 领事保护的概念、对象和法律依据
    第二节 领事保护的内容和条件
    第三节 我国领事保护机制的发展
第三章 领事保护与中国公民海外安全
    第一节 针对出国务工人员的领保事件
    第二节 针对中国留学生的领保事件
    第三节 针对出境游客的领保事件
    第四节 针对华商的领保事件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 研究的新颖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责任保险与强制责任保险
    2.1 责任保险属性及现状
        2.1.1 责任保险概念
        2.1.2 责任保险的法律基础
        2.1.3 责任保险的特点
        2.1.4 责任保险的发展与现状
    2.2 强制责任保险的特性
        2.2.1 强制责任保险及其强制性
        2.2.2 强制责任保险经济学分析——发挥政府经济职能
        2.2.3 强制责任保险公益性——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公共利益
    2.3 强制责任保险发展与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制责任保险的理论解析
    3.1 自由市场与公共强制
        3.1.1 契约自由与合同的不完备
        3.1.2 公共强制理论概述
    3.2 实行强制责任保险的理论分析
        3.2.1 市场竞争机制与强制保险
        3.2.2 法律的不完备与强制保险
    3.3 政府干预与强制责任保险
        3.3.1 政府监管的积极意义
        3.3.2 政府干预的制度设计
        3.3.3 强制责任保险是政府干预的重要方式——以矿山雇主责任险为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制保险边界的数学分析
    4.1 强制保险的经济原理
        4.1.1 强制保险的经济原理与分析方法
        4.1.2 强制保险的博弈模型
    4.2 强制保险的数学分析
        4.2.1 一般保险市场
        4.2.2 责任保险市场
        4.2.3 责任保险成为强制保险的数学条件
    4.3 强制险边界的现实意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强制责任保险的对象选择
    5.1 关于强制的进一步思考
    5.2 高危行业雇主强制责任保险
    5.3 公众场所强制责任保险
    5.4 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
        5.4.1 国际船舶油污责任保险的发展及现状
        5.4.2 我国船舶油污责任保险的现状
        5.4.3 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实践探讨
    5.5 强制医疗责任保险
        5.5.1 我国医疗纠纷现状
        5.5.2 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方向——强制医疗责任保险
        5.5.3 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强制责任保险的实施原则
    6.1 强制责任保险的立法原则
    6.2 强制责任保险的监管原则——公平正义原则
    6.3 强制责任保险的定价原则
        6.3.1 国内外的交强险定价机制
        6.3.2 浮动费率机制
        6.3.3 加强强制责任保险价格听证机制
    6.4 避免强制责任保险羊群效应原则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10)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诉求与作用
    1.1 灾害与突发性灾害概说
        1.1.1 灾害与突发性灾害的界定
        1.1.2 突发性灾害的基本特征
        1.1.3 灾害二重性的伦理分析
    1.2 突发性灾害救助的道德现状及诉求
        1.2.1 救灾主体道德缺失
        1.2.2 灾害伦理研究力度不够
        1.2.3 灾害救助呼唤道德干预
    1.3 道德在突发性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1.3.1 个体道德的作用
        1.3.2 社会道德的作用
        1.3.3 民族伦理精神的作用
2. 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原则、规范与德性
    2.1 突发性灾害救助的基本伦理原则
        2.1.1 生命关怀优先性原则
        2.1.2 损失最少化原则
        2.1.3 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原则
        2.1.4 尊重灾害知情权原则
        2.1.5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2.2 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规范
        2.2.1 个体的伦理规范
        2.2.2 政府的伦理规范
        2.2.3 社会的伦理规范
    2.3 突发性灾害救助的德性诉求
        2.3.1 个体德性
        2.3.2 集体德性
        2.3.3 制度德性
3. 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路径与对策
    3.1 提高突发性灾害救灾主体的伦理意识
        3.1.1 “天人合一”意识
        3.1.2 灾害防范意识
        3.1.3 趋利避害意识
        3.1.4 风险担当意识
    3.2 制定突发性灾害救助的道德法律规范
        3.2.1 健全道德法律规范
        3.2.2 建立伦理应急机制
        3.2.3 制定科技伦理规范体系
    3.3 培育突发性灾害救灾主体的德性
        3.3.1 救灾队伍组织的伦理要求
        3.3.2 救灾队伍训练的伦理要求
        3.3.3 救灾队伍的德性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原创性声明

四、特大海难发生之后——山东省军区救援“11.24”特大海难受害人员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近代中国海洋文化崇拜研究[D]. 段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4]习近平海洋思想研究[D]. 张俏.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5]现代汉语“向”字句研究[D]. 李沛.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6]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官兵心理干预研究[D]. 李爽.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2)
  • [7]中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 孙云潭.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8]领事保护与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研究[D]. 马珂. 暨南大学, 2008(03)
  • [9]中国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 张磊. 厦门大学, 2007(07)
  • [10]突发性灾害救助的伦理审思[D]. 艾有福.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海难后——山东军区救助“11.24”海难遇难者的纪录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