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人语音翻译的几个问题

关于宋人语音翻译的几个问题

一、宋人音释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来[1](2018)在《20世纪音韵学研究成就概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音韵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丰富多彩,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不仅各个时段的音系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而且汉语语音史的框架已初步搭起。除了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等韵学研究以及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研究机构、学会组织、国际交流以及学术刊物所取得的成就之外,本文着重概述:一、语音史分期、语音通史以及方音史研究;二、音韵学史研究及学科发展研究;三、材料整理及工具书编纂;四、典籍整理与出版;五、理论与方法研究等方面的成就。

曹珊珊[2](2018)在《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研究》文中认为书卷字指现代汉语普通话口语中没有既成读音的字,大都已被注上了今音。这些已注之今音大都是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两岸歧异现象。本文以大陆的《汉语大字典》和台湾的《中文大辞典》这两部收字、注音最多,最有代表性的辞书爲窗口,列举若干组书卷字歧异今音展开有关考论。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分别説明书卷字歧异今音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引例方面的有关情况。第二部分概述书卷字今音歧异现象的主要种类。在划分歧异种类的同时揭示各类歧异问题的成因。第三部分是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的整理。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概述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整理的一般情况,包括整理的简要程序和基本原则。第二,列举若干例两岸书卷字歧异今音,就整理方面展开考论,初步揭示整理方面的有关要领。第三是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整理断想。列举若干例两岸书卷字歧异今音,就“整理难”这一情况展开考论,进一步揭示整理方面的有关特点。

叶晓芬[3](2017)在《《旧五代史》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隋唐五代这一块的史书语言展开研究,目前国内还是较为薄弱的,因此,本论文选取《田五代史》为研究对象,并辅助以《新五代史》,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的方法对《旧五代史》的词汇首次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通过系统的阅读及梳理,得出如下一些结论:第一,《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为记载五代历史的两部正统史书,二书描写史事大体相同,但在人物列传的取舍、细节的描写等诸多方面仍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尤其是在语言风格方面更是如此。本文通过细致深入的阅读和比较,从而发现《旧五代史》所载口语通用词明显多于《新五代史》。在第二章“口语词”章节中,我们将口语通用词分为三大块进行较为详实的描写,分别是:名词型、动词型及形容词型。其中名词型的口语词是非常丰富的,具体来说又涵盖了这样一些内容:构词语素为“儿”型、“夫”型”、“头”型、“蕃”型,词头为“阿”型,词尾为“家”型与“子”型。再就是亲属称谓、一般称谓、职业称谓以及时间名词等。第二,在研究中本文还采用二史对同一人物的描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细致的比较可看到《新五代史》更多的是选用较为偏僻的古语词,而《旧五代史》用词则相对通俗易懂,但在具体的双音节词对中,却又有些细微的差异。譬如《旧五代史》用到“落拓”、”色黔”、“徇地”等这样一些晦涩之词,而《新五代史》与之相对的则是“落魄”、“色黑”、“略地”。故我们不能单一的认为《旧五代史》的通俗词就是一俗到底,在具体的比较中还得注意细微的差异。另外,通过双音词的对比,我们发现很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譬如:“辞避”、“徇地”、“略地”、“遁还”、“奔归”、“翌日”等。第三,在单音词释义一章中,我们主要是基于“是否释义正确、义项齐全、例证恰当、收词完备”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对照几部大型工具书的同时,整理出相当多的具有特色的单音节词。它们或是词典漏收、或是书证滞后,另有部分不乏存在着异体字或是通假字等多种情况。譬如“斵、桉、侄、欸、尅”等。另外,“来”字的用法亦很有特色,可以组成“向来”、“比来”、“素来”等不同的词。我们认为“向来”一词是“向”与“来”先分别经过了语法化,然后再固定成词。第四,《旧五代史》尽管作为正统史书,但却不乏生动的口语,表现在句法上亦是如此,尤以“来”字作为时体助词的出现为特色。再者,量词的使用亦非常频繁。譬如“联”同数词“五百”搭配,则是借助了修辞上的借代手法来直接充当句子的成分。“贯”由穿钱的绳索引申为量词,亦属转喻的用法。它们在现代汉语中或是继续使用,或是已经消亡。第五,通过对频率类词的考察,我们认为部分频率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广为使用是与它们的核心义密不可分的。在“攻打类”这一组语义场中,有这样一些词汇:“攻”、“破”、“击”、“取”、“拔”及“略”。以“攻”为例,它不仅可出现于“围而攻之”的句式中,而且也可组成“攻击、攻下、攻围、攻击、攻逼、攻迫、攻定”等。可以说,动结式的发展加速了词汇的双音化。此外,通过对“频率”类、“攻打”类及“逃跑”类词汇的历时分析,我们还进一步印证了《旧五代史》反映的口语程度明显要高于《新五代史》,但也不乏在《新五代史》中出现部分口语成分的词语。第六,对《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新词新义的比较,我们可看出《大词典》失收《旧五代史》的词语是相当多的,所占的比例也最高。《大词典》首证为《旧五代史》或同于、晚于《旧五代史》等不同情况的词语亦有一定的数量。与此同时,《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数量就远远少于《旧五代史》,但仍存在着《大词典》缺乏书证或是书证滞后等多种情况。从二史新词新义在数量上的悬殊,我们可总结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有外部因素,而且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宋初的文学风气使然;内部因素主要是词汇的双音化。而词汇的双音化又与音变构词的消亡、双音叠韵词的产生及动结式的发展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第七,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各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多种多样的词汇孕育而生。譬如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词汇便有“文解”、“取解”、“拔解”等;公文用语有“注官”、“磨勘”、“考限”等;与经济生活相关的词汇有“货泉”、“帑廪”、“省耗”等;与建筑相关的词汇有“别业”、“苫庐”、“闉闳”等;动植物有“虮虱”、“猬毛”、“葵藿”、“葭芦”等;日常器用有“縿”、“茵幕”、“缣缃”等;反映祭祀与丧葬的词汇如“朝飨”、“郊禋”、“麤缞”等。第八,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亦是非常密切的,佛教继续影响中原文化。各种与佛教相关的词汇也在不同的场合继续使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军事战争的影响,相继出现大大小小的职官名称,而这些职官名称无疑反映了五代时期社会的主流便是尚武。在具体的论述中,我们主要是从类词缀的使用以及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五代的职官名称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述。

赵杰[4](2015)在《《群经音辨》音注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经音辨》成书于宋初。作者贾昌朝根据《经典释文》,把群经中同形异音异义词汇集起来,加以辨析,整理成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此书中的有效音注,整理出其所反映的音系结构,探究宋初书面正音系统。全文共三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与《群经音辨》一书相关的史实,包括作者、成书过程、版本情况及全书的内容和体例。此外还对《群经音辨》一书音注的特点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并由此确定了对音注材料取舍的原则。第二章研究了《群经音辨》音注的声母系统。整体来看,《群经音辨》音注的声母系统与《切韵》音系是比较接近的,不同之处在於《群经音辨》中的唇音已经分为重唇和轻唇两类了。第三章研究了《群经音辨》音注的韵母系统。《群经音辨》音注的韵母系统基本上还是《切韵》系统。第四章研究了《群经音辨》音注的声调系统。《群经音辨》音注中仍然保存平、上、去、入四声。第五章是同音字表。最後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概括总结。《群经音辨》音注的音系是属於《切韵》系统的,如果把《群经音辨》音注音系看作宋初的书面正音,那麽可以说宋初书面正音仍然和《切韵》系统保持一致。此外,《群经音辨》中的“例外”音注可以反映宋代实际口语的一些情况,宋代实际口语与《切韵》音系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接近於《中原音韵》音系。本文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分析《群经音辨》一书音注的来源、性质等内容,总结了《群经音辨》一书音注的特点。2.通过对《群经音辨》音注的分析,我们发现其所反映的宋代书面正音系统仍然与《切韵》系统保持一致。这种书面语远离口语,是复古的、保守的,通行于纸面,供人查证字音、区别字义,查证时只知其音类,但并不读出其音。3.根据《群经音辨》中的“例外”音注,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宋代实际口语的特徵。宋代属於早期官话时期,其实际语音接近《中原音韵》音系,与《切韵》音系相差甚远。

廖秋华[5](2014)在《《史记》三家音注与《资治通鉴音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注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这些材料很大部分来自经史的注解。注解类材料往往是大宗材料,但由於其随文注音的性质,它们大多不成系统。有的大宗材料也可能覆盖整个音系,但由於历史音系的傅承性,单纯系联或比较反切还不能充分反映捂音演燮的全部信息。反切系联或比较只注意音颊的分合而无法关注切合关系,它们对诸如声韵如何配合、介音的归属以及这种切合关保所蕴涵的语音学意义等关注不够。反切结构分析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通过分析切上、下字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问的搭配阴保,不仅能捕独傅统研究中容易忽略的语音信息,而且能探寻语音发展演变的事实舆规律。本文主要运用反切结构分析法封《史记》三家音注以及《资治通鉴音注》造行分析比较,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史记》三家音注内部反切结构的异同;《史记》三家音注舆《资治通鉴音注》在反切结构上的异同;各家自注音切与前人音切的关保;《史记》三家音注舆《资治通鉴音注》中的重纽问题。本文的初步结论主要有:首先,《史记》三家反切结构的内部比较:一是切上字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被切字的阴合、洪细与等第,且历畴地看这种表现能力越来越强;二是切上字跟被切字韵类一致时遵循“同韵异调”的原则,切上字跟被切字调类一致峙大多遵循“同调异韵”的原则,个别情沉下可以出现切上字与被切字韵颊、调颊完全一致的反切;三是切下字的声母除去本身外,主要集中在见、晓组和来母,很少出现庄组;四是切下字的声母大体可以分成两组,根据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可大致推出被切字的类别;五是切下字声母可以跟被切字同组,但一般要避免完全一致。其次,《史记》三家音注舆《资治通鉴音注》反切结构的比较:一是都有遇半的切上字能表现被切字的阴合、洪细与等第;二是历时地看,切上、下字表现被切字阴合的能力都越来越强,切上、下字在开合上越来越和谐;三是屋峙地看,切上字表现被切字洪细、等第的能力有所削弱,而切下字表现被切字洪细、等第的能力基本持平;四是都出现佃别切上字与被切字的韵类、调类完全一致的反切,甚至出现切上字典被切字反切用字完全一致的反切;五是《资治通鉴音注》中切下字的声母分怖情沉跟《史记》三家音注的情沉基本一致。再者,各家自注音切舆前人音切的阴保方面:一是三家封前人的音切大多不再加注,封其徵引的反切大体持肯定态度;胡氏封前人的音切大体肯定,但并不是抄袭,他直接借鉴前人音切的数量非常少,封於前人音切大多采取更换反切用字的方式,但大多不影警它们的音韵地位;三是胡氏封司爲贞《索隐》、张守节《正羲》中的反切则大体持肯定意见。最後,《史记》三家音注和《资治通鉴音注》中的重纽问题表现基本一致:一是重纽现象在《切韵》之後并未消失,个别重纽仍存在封立;二是当切上字爲A或B类时,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重纽蹄属;切下字的声母频型也能区分重纽,且切下字声母类型的匾分率要速高於A、B类上字的匾分率;三是重纽舌齿音的蹄属支持黄笑山的意见。

高美燕[6](2013)在《宋代六种音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历代的古籍中,音释资料都大量存在着,这也成为音韵学上研究古代语音的重要材料之一。而宋代作为汉语语音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宋音的研究也尤为重要。但是综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宋人韵书韵图的研究和宋人词韵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相对而言,在对宋代音释资料的系统研究上还不全面,从而不能更加充分合理的展现宋代历史语音面貌。本文共选取《绍兴重雕大藏音》《柳河东集》《别本韩文考异》《胡氏春秋传》《律文音义》《太玄经释文》6本书籍中所收录的宋人音释资料,通过与《广韵》(《广韵》未收入的,选择《集韵》)的切音进行比较,对其中能够反映宋代语音特点的音注材料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宋代语音面貌及其发展的一些规律。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简述对宋代音注材料进行研究的概况和意义,论文材料来源,如何处理音注材料以及在处理材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二章,对6家音注材料进行整理校勘后,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分别对6家音注材料进行横向的描写,判断其间反映的语音现象和音变现象,归纳各家音释的语音特点。第三章,对6家音注材料进行系统的比对,各家都有一些重要的语音特点,结合宋之前的语音研究成果,通过纵向比较,我们发现6家音注材料有以下特点:第一,收录的音切主要有三类,一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韵书(如《广韵》、《集韵》)、字书(如《说文》、《玉篇》)的音切。各家音释中,这类音切占绝大多数。二是依据当时通语音而定的音切。这类音切在各家音释中均有相当数量,说明宋时通语语音对宋人音释亦有重要影响。三是依据诸家方音而定的音切,这类音切在各家音释中比较少见。第二,六家音释各自所反映的通语音面貌大体一致:①声类上:全浊声母清化已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轻重唇分化和舌音的分化基本完成;知、章、庄三组声母合流;精组与知庄章部分合流;影、以、云三母合流等等。②韵类上:同摄内部各韵大量合并,止摄、遇摄、效摄、流摄、通摄五摄内部各韵合并现象非常普遍;蟹摄、臻摄、山摄、梗摄、咸摄五摄内部各韵因洪细不同而分为两类。不同韵摄之间也有合流现象,止蟹两摄混切,曾梗两摄混切,咸山入声也已合并。六家音释在韵类上大量简化。③在声调上,全浊上声变去声现象已经出现。第四章,结语。总结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论文研究价值。通过论文的写作,提出本人进行下一步研究的看法。本文立足于材料,用事实说话,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充分发挥音释材料在宋代语音研究中的作用。

谢维维[7](2012)在《汉语音变构词研究》文中认为音变构词的研究经历了从纯粹语义的考辨到语义考辨兼及语法意义的探索再到重点关注形态考察的发展过程。传统研究注重辨析异读词的音义关联,初步有了“动静”、“施受”之类的概念。至近代有了语法概念之後,又明确了“内动/外动”、“自动/他动”“主动*被动”、“使动*意动”等构词类型,语义上的“内向/外向”、“尊卑上下”等也得到了关注,而“可控与否”、“行为状态”等也逐渐成为新的观察视角。学者们或侧重於语义层面、或着眼於句法功能,或试图将二者结合,对音变构词现象作出了描写和分类,在音变构词类型的归纳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对於同样的异读现象,人们往往分析角度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含”有平、去二音,平声表示“衔也”;去声表示哄物(珠玉之属)实死者之口,引申为实死者口之物(字或作“珍”、“哈”)。“含”是生者的动作,逝者不能发出“含”的动作,是他人使之含。所晓对二者区别的描写和归类就分别有过“有生/无生”、“尊/卑”(逝者为尊,死者为大)、“主动/被动”、“自动/使动”等几种解释。能否对不同的分析结论做出相对统一的关照,从而得出更具概括力的归纳,更简明地总结出音变构词一致的规则或规律来,本文做了一些尝试。在语料的选择上,我们仍然是哄《经典释文》为主,因为其中异读村料丰富,是记录历史上音变构词语料的集大成者;同时辅之哄《慧琳音义》,因为其中不乏异读现象,且口语特徵较弦,又处於形态的衰微时期。在探求音变构词的类型、语音形式与深层的“句法一语义”层面的对应关系以及解释语音形式的标记功能等诸多问题上,後者可队为前者提供佐证。二者结合,有助於我们从整体上观察音变构词产生、发展和衰微的历时擅变。我们在对前人研究过程的梳理中慢慢意识到,仅仅从词汇意义或语法功能上来观察,很难得出合乎汉语音变构词整体面貌的结论。因此我们尝试选择新的观察角度,即运用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题元理论对汉语音变构词材料作了尝试性的分析和探讨。徐烈炯、沈阳(1998)指出,题元是句法和语义的接口(interface)成分;题元研究是句法成分分析的扩展,也是语义成分分析的抽象。将其应用於音变构词研究之中,能够帮助我们将语音形式和深层的句法一语义联系起来,更加便於从形态上考察音变构词现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取语音、句法、语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句法学、语义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学者关於上古汉语语音、形态以及二者之问关联的公认度比较高的成果进行校验和重新解释。将形态研究与句法、语义研究紧密结合,从论元整合的角度认识音变构词,考察了语音、句法、语义三个层面的配合关系,揭示出相对简约的语音手段在标记相对复杂的语法意义时的内部一致性,初步建构起题元理论观照下的上古汉语形态体系。具体研究过程和初步结论如下:首先,我们依据上古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了题元角色。并将音变构词材料从“句法一语义”层面分为11类,即:“致使”类、“意使”类、“方向”类、“被动”类、“承受”类、“对象”类、“源点/目标”类、“工具”类、“度量”类、“动/名转指”类、“状态”类。其次,分别对这11类音变构词材料的源词和派生词的论元结构作了对比分析,屋清了每一类音变构词中语音、句法、语义三个层面的配合关系。第三,通过队上研究,我们揭示出了纷繁复杂的音变构词现象在深层的句法一语义层面上的实质,即论元整合。主要有三个类型:论元增容、论元消减、题元角色的所指发生转换。由此,我们对上古汉语形态研究提出了新的解释框架:源词由非去声或清辅音变读去声或浊辅音产生的派生词,或指派论元、或消减论元或导致题元角色的所指发生转换。从分布上来看,去声多以标记指派或凸显论元的情况为常,浊辅音多以标记消减论元的情况为常。进而解释了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相关问题,揭示了去声在一系列纷繁复杂甚至看似相互矛盾的音变构词现象中所标记的句法、语义功能的严整的一致性。此外,文中还讨论了两个相关的专题:1.提出了“转指构词”一说,从语义角度归纳出“动/名”、“名/动”两类转指构词的类型,整理出上古汉语转指构词词表,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中的转指比例队及两类转指数量上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简要阐释;并将词汇研究中“从隐含到呈现”的规则应用於音变构词研究,讨论了两种“隐含”、“呈现”的异同之处;从本质上讲,动、名互转的构词模式应是“隐含一呈现一转指”。2.结合语音、词汇、语义的互动发展分析了音变构词的消亡原因,并从词语的历时演变与更替、单音词复音化趋势的影响以及新兴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手段的产生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其代偿机制。

吕胜男[8](2012)在《《唐书释音》声母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书释音》为宋人董冲所撰,成书于北宋年间,其音注必然对宋代的实际语音现象有所体现。宋代正处于汉语语音由中古音系向近代音系转变的过渡阶段,通过对《唐书释音》声母系统的详尽研究,运用系联法、反切比较法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这个音系相对于通过诗词用韵及宋代韵图考出的宋代通语语音而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即主流为宋代通语音系。但较之宋代中原通语,这个音系相对保守,也就是说,其语音演变发展的趋势同于中原通语,但发展速度则比较慢。

崔洋[9](2012)在《唐五代音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释作为一种训诂方法,大量出现在我国历代古籍之中,成为音韵学研究古代语音面貌的主要材料之一。与其他反映古代实际语音的材料相比,音释材料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大量学者在对古音的研究中用到这种材料。但综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系统、合理的运用这种材料上还是有很多遗憾,这必然导致某些研究成果和历史语音原貌有一定的偏差。唐五代正是处于汉语语音发展历程的中古阶段,上承先秦两汉上古语音、下启宋元明清近代语音,在语音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音释材料也在这个时期大批量出现。本文力求对这个时期的音释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收集整理,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剔出传存前代音释的旧音、提取有效音切考证当时各地的语音存留,更科学的分析辨别这类材料,从中发现更接近于历史语音原貌的事实。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五代音释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摘录和逐一辨析,择选出《史记索引》、《史记正义》、《晋书音义》、《列子释文》四家有代表性的音释材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将音释着作的音切与陆德明《经典释文》音切进行比较,剔除传承的旧音,取有效音切跟《广韵》的音切进行对比,《广韵》未收之字则取《集韵》相应反切对比。将对比出的音韵地位不同的音切进行分析,判断其间反映的语音现象和音变现象,归纳各家音释的语音特点,系统论述四家音释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异同之处。全文主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上述考辩方法单独就四家音释材料从声、韵、调三方面进行横向描写和论述。第二部分四家音释从声、韵、调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比对。四家音释中,有些重要的语音现象,我们还结合唐五代之前和之后的语音的对比分析从纵向比较。在这种比较中我们发现四家音释表现出的一些特点:1.传承旧音。这里旧音包括《切韵》系韵书、《经典释文》、以及前代各家音释。2.语音演变受时间地域影响。如:《晋书音义》浊音清化的系统性、轻重唇音分化与舌音分化没有其他三家分化程度大,云以两母合并;《列子释文》知章庄合流更系统;《史记正义》中并没有出现大量韵摄内部合并现象等。3.四家音释共同的语音特点有:全浊声母清化已经有系统性趋势;轻重唇分化与舌音分化在进行中没有完成;知章在晚唐时合并且庄组部分与知章合流;船禅中晚唐时在部分方言中合并;部分精组与知章庄有合流迹象;云以晚唐时在部分方言中合并;止摄、遇摄内部除《史记正义》外已经出现有系统的合并;东一等韵与钟韵在《史记正义》外的三家出现合并趋势;真谆、魂痕、寒桓、仙元先、覃谈、咸衔、严凡在中晚唐时期已经合并,并且有相应入声的合并现象;韵摄间的合并大部分是存古现象;全浊上声归去声现象已经出现。通过横向纵向两个方面的深入比较,更加彻底的还原这个时期的语音面貌,充分发挥了这类语音材料在唐五代语音研究中的作用。

段勇义[10](2011)在《《楚辞补注》音切声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宋代洪兴祖的《楚辞补注》音切声类进行研究。通过穷尽性的对洪氏《补注》全书的音切进行观察,逐一与《广韵》音切进行对照和比较;在进行词的音切比较之前,我们首先是要根据文义来厘定其准确的读音以达到比对正确的目的。通过全面细致地考察,我们得出《楚辞补注》的声母系统的主要特征是:1、轻重唇分立;2,照组分为庄、章两组;3,清浊声母存在混切现象。而且通过对音切材料的考察,我们可以校出《楚辞补注》音切中刊刻的一些错误,这在文中也得到了体现。

二、宋人音释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人音释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书卷字今音研究综述
        (一) 书卷字今音概说
        (二) 学术背景
        (三)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辞书版本及引例说明
        (一) 引书版本
        (二) 引书体例
第二章 书卷字今音歧异的主要种类及其成因
    一、对等性歧异
        (一) 各取其音所引发的对等性今音歧异
        (二) 改读所引发的对等性今音歧异
        (三) 历史音变綫索模糊所引发的对等性今音歧异
    二、正误歧异
        (一) 不明历史音变綫索所引发的今音正误歧异
        (二) 语音异变所引发的今音正误歧异
        (三) 音义搭配失误所引发的今音正误歧异
        (四) 多重原因引发的今音正误歧异
第三章 书卷字今音歧异的整理
    第一节 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整理概述
    第二节 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整理述例
        一、对等性歧异今音的整理
        二、正误对立性歧异今音的整理
    第三节 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整理断想
参考文献
致谢

(3)《旧五代史》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1.1 《旧五代史》简介
    1.1.1 《旧五代史》的成书背景
    1.1.2 作者的生平
    1.1.3 “五代十国”社会概貌
1.2 《旧五代史》的体例、价值及研究情况
    1.2.1 《旧五代史》的体例
    1.2.2 《旧五代史》的价值
    1.2.3 《旧五代史》的研究概况
1.3 《旧五代史》词语研究的意义、方法及目标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标 第二章 《旧五代史》中的口语词
2.1 名词性
    2.1.1 有标类
    2.1.2 无标类
    2.1.3 其他
2.2 动词性
2.3 形容词性 第三章 《旧五代史》单音词研究
3.1 《旧五代史》单音词概况
3.2 《旧五代史》单音词释义
3.3 《旧五代史》的“来”
    3.3.1 “来”字的用法
    3.3.2 “向来”的历时演变
3.4 《旧五代史》的量词 第四章 《旧五代史》语义场研究
4.1 频率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4.1.1 共时情况描写
    4.1.2 历时情况考察
4.2 攻打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4.2.1 共时描写情况描写
    4.2.2 历时情况考察
4.3 逃亡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4.3.1 共时情况描写
    4.3.2 历时情况考察 第五章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及雅俗差异
5.1 《旧五代史》复音词概貌
    5.1.1 复音词的判定
    5.1.2 《旧五代史》复音词概述
5.2 《旧五代史》的新词新义
    5.2.1 只有一个义项的新词
    5.2.2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5.3 《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
    5.3.1 只有一个义项的新词
    5.3.2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5.4 新词新义出现的原因探析
5.5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的雅与俗 第六章 《旧五代史》词汇反映的社会文化
6.1 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
    6.1.1 五代的节日与习俗
    6.1.2 五代的科举考试
    6.1.3 五代的公文用语
    6.1.4 五代的经济社会
    6.1.5 五代的建筑风貌
    6.1.6 五代的动植物
    6.1.7 五代的日常器用
    6.1.8 五代的祭祀与丧葬
    6.1.9 五代的宗教信仰
6.2 职官文化
    6.2.1 《旧五代史》的职官结构
    6.2.2 《旧五代史》的职官语义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基本结论
7.2 创新点
7.3 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群经音辨》音注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群经音辨》的研究价值
    三、《群经音辨》的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与《群经音辨》有关的史实
    第一节 贾昌朝的生平
    第二节 《群经音辨》的成书和版本
    第三节 《群经音辨》的内容和体例
    第四节 《群经音辨》的音注
        一、音注的体例
        二、音注的内容
        三、音注的来源
        四、音注的性质
    第五节 本文音注材料的取舍
第二章 《群经音辨》音注声母研究
    第一节 唇音
        一、帮母和非母
        二、滂母和敷母
        三、并母和奉母
        四、明母和微母
    第二节 舌音
        一、端母和知母
        二、透母和彻母
        三、定母和澄母
        四、泥母和娘母
        五、来母
    第三节 齿音
        一、精组
        二、庄组
        三、章组
        四、日母
    第四节 牙音
    第五节 喉音
        一、影母
        二、云母和以母
        三、晓母
        四、匣母
    第七节 有关声母的一些问题
        一、浊音清化
        二、《音辨》音切反映宋代时音的声母变化
    第八节 声母表
第三章 《群经音辨》音注韵母研究
    第一节 果摄
    第二节 假摄
    第三节 遇摄
    第四节 蟹摄
    第五节 止摄
    第六节 效摄
    第七节 流摄
    第八节 咸摄
    第九节 深摄
    第十节 山摄
    第十一节 臻摄
    第十二节 宕摄
    第十三节 江摄
    第十四节 曾摄
    第十五节 梗摄
    第十六节 通摄
    第十七节 有关韵母的其他问题
        一、入声韵
        二、唇音字的开合
        三、《音辨》音切反映宋代时音的韵母变化
    第十八节 韵母表
第四章 《群经音辨》音注声调研究
    一、平声未分阴阳
    二、浊上与去相混
    三、入声不变
第五章 同音字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後记

(5)《史记》三家音注与《资治通鉴音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史记》三家音注与《资治通鉴音注》的概况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材料和方法
    1.4 其他相关说明
第2章 《集解》反切的结构特点
    2.1 裴駰、徐广音类的比较
    2.2 《集解》反切中切上下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2.3 《集解》的重纽及其与舌齿音的关系
第3章 《索隐》的反切结构特点
    3.1 《索隐》音注声韵系统的特点
    3.2 司马贞自注反切与徵引前人反切的比较
    3.3 《索隐》反切中切上下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3.4 《索隐》的重纽及其与舌齿音的关系
第4章 《正义》的反切结构特点
    4.1 《正义》音注声韵系统的特点
    4.2 《正义》反切中切上下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4.3 《正义》的重纽及与舌齿音的关系
第5章 《资治通鉴音注》反切的结构特点
    5.1 胡三省自注音切与徵引前人音切的比较
    5.2 《音注》反切中切上下字与被切字的关系
    5.3 《音注》的重纽及其与舌齿音的关系
第6章 《史记》三家音注反切结构的比较
    6.1 被切字的比较
    6.2 切上字的比较
    6.3 切下字的比较
    6.4 切上、下字与被切字情况一致的比较
    6.5 重纽反切结构特点、重纽舌齿音归属的比较
第7章 《史记》三家音注与《资治通鉴音注》反切结构的比较
    7.1 切上字的比较
    7.2 切下字的比较
    7.3 切上、下字与被切字一致情况的比较
    7.4 重纽反切结构特点、重纽舌齿音归属的比较
第8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史记》三家音注的特殊反切类型
作者简历

(6)宋代六种音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论文所选用的具体材料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六家音释研究
    第一节 《绍兴重雕大藏音》音切分析
        一、声类的分合
        二、韵类的合并
        三、全浊上声变去声
    第二节 《别本韩文考异》音切分析
        一、声类的分合
        二、韵类的合并
        三、全浊上声变去声
    第三节 《柳河东集诂训》音切分析
        一、声类的分合
        二、韵类的合并
        三. 全浊上声变去声
    第四节 《胡氏春秋传》音切分析
        一、声类的分合
        二、韵类的合并
        三、全浊上声变去声
    第五节 《律文音义》音切分析
        一、声类的分合
        二、韵类的合并
        三、全浊上声变去声
    第六节 《太玄经释文》音切分析
        一、声类的分合
        二、韵类的合并
        三、全浊上声变去声
第三章 六家音释总论
    第一节 声类讨论
        一、全浊声母清化
        二、轻重唇的分化
        三、舌音的分化
        四、知庄章合并
        五、精组与知庄章
        六、影云以合流
    第二节 韵类讨论
        一、同摄内部的合并
        二、不同韵摄之间的合并
    第三节 声调
第四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7)汉语音变构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凡例
上编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音变构词的研究现状
        1.2.1 音变构词研究的渐次展开
        1.2.2 研究领域的拓宽
        1.2.3 前人的研究给我们的啓发
        1.3 音变构词的研究意义
        1.4 本课题的整体设计
        1.4.1 整体设计
        1.4.2 现阶段拟要完成的工作
        1.4.3 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1.5 研究重点及难点
        1.6 语料说明
    第2章 传统视角下的汉语音变构词研究及题元理论的应用
        2.1 传统视角下的汉语音变构词研究
        2.2 基於题元理论的分析框架
        2.2.1 理论介绍
        2.2.2 本文对题元角色的确定和基本句式的描写
        2.3 句法—语义层面的汉语音变构词分类
    第3章 论元整合:音变构祠的深层认识
        3.1 致使类音变构词
        3.1.1 “使动”说的提出
        3.1.2 区别使动用法和致使构词
        3.1.3 致使结构的深层语义分析
        3.2 意使类音变构词
        3.3 方向类音变构词
        3.3.1 “内外方向”频音变构词
        3.3.2 “上下方向”频音变构词
        3.4 被动类音变构词
        3.5 承受类音变构词
        3.6 对象类音变构词
        3.7 源点/目标类音变构词
        3.8 工具类音变构词
        3.9 度量类音变构词
        3.10 状态类音变构词
        3.10.1 完成体构词及其两种发展路径
        3.10.2 状态类音变构词的论元结构
        3.11 动/名转指类音变构词
    第4章 形态标记和相关问题阐释
        4.1 论元整合的结果:增容、转换、消减
        4.1.1 “动作/客体”类音变构词
        4.1.2 “动作/状态”类音变构词
        4.2 相关的形态标记
        4.2.1 去声
        4.2.2 浊声母
        4.2.3 变镇去声、清浊交替两种形态标记的“不完全互补”之势
    第5章 专题讨论
        5.1 转指构词
        5.1.1 转指构词的提出
        5.1.2 动/名转指构祠
        5.1.3 名/动转指构词
        5.1.4 有标记的“隐含—呈现—转指”
        5.2 音变构词的消亡原因和代偿机制
        5.2.1 音变构词的消亡原因
        5.2.2 音变构词消亡後的代偿机制
    第6章 结语
        6.1 本文的创见
        6.2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6.3 问题与思考
下编
    期
    喜
    思
    祝
    降(夅)
    操
    钞(抄)
    膏
    号
    挑
    聚
    属(嘱)
    处
    酤
    去
    汤(烫荡荡)
    丧
    障、塞
    行
    繋
    稹
    刺
    生、产
    盛
    听
    迟
    书(烬荩)
    引
    坏
    敦
    隐
    先、後
    吹
    折
    断
    贯(田惯)
    传
    援
    含(唅唅)
    减
    任
    监(监鍳)
    砭
    渐
    厌(猒懕餍魇压)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唐书释音》声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唇音声母
    (一) 轻重唇的分合问题
    (二) 非、敷二母的分合问题
    (三) 并、奉母的清化问题
二 舌音声母
    (一) 舌头音、舌上音的分合问题
    (二) 定、澄母的清化问题
三 牙音声母
四 齿音声母
    (一) 船、禅母的分合问题
    (二) 庄、初母的分合问题
    (三) 全浊声母的清化问题
五 喉音声母
    (一) 影、喻母的分合问题
    (二) 匣、云、以的分合问题
    (三) 匣母的清化问题
六 半舌音和半齿音声母

(9)唐五代音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的学术意义
    三、本课题所用材料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四家音释分析
    一、《史记索引》音切分析
        (一) 声类的分合
        (二) 韵类的合并
        (三) 全浊上声归去声
    二、《史记正义》音切分析
        (一) 声类的分合
        (二) 韵类的合并
        (三) 全浊上声归去声
    三、《晋书音义》音切分析
        (一) 声类的分合
        (二) 韵类的合并
        (三) 全浊上声归去声
    四、《列子释文》音切分析
        (一) 声类的分合
        (二) 韵类的合并
        (三) 全浊上声归去声
第三章 四家音释总论
    一、声类讨论
        (一) 全浊声母的清化
        (二) 轻重唇音的分化
        (三) 舌音的分化
        (四) 知章庄的合并
        (五) 船禅合并
        (六) 精组与知章庄相混
        (七) 云以合并
    二、韵类讨论
        (一) 同摄内部的合并
        (二) 不同韵摄之间的合并
    三、声调讨论
第四章 结语
附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楚辞补注》音切声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内部互证法
        二、音义互联法
        三、参照、对比分析法
第二章 《楚辞补注》概述
    第一节 作者介绍
        一、生平简介
        二、相关着作
    第二节 成书背景
    第三节 内容体例
第三章 《楚辞补注》异读字读音厘定
第四章 声类
    第一节 唇音
        1.1 帮(非)类
        1.2 滂(敷)类
        1.3 并(奉)类
        1.4 明(微)类
    第二节 舌音
        2.1 端类
        2.2 知类
        2.3 透类
        2.4 彻类
        2.5 定类
        2.6 澄类
        2.7 泥类
        2.9 娘类
        2.10 来类
    第三节 齿音
        3.0 精类
        3.1 清类
        3.2 从类
        3.3 心类
        3.4 邪类
        3.5 日类
        3.6 庄类
        3.7 初类
        3.8 崇类
        3.9 生类
    第四节 正齿音
        4.1 章类(照三)
        4.2 昌类
        4.3 船类
        4.4 书类
        4.5 禅类
    第五节 牙音
        5.1 见类
        5.2 溪类
        5.3 群类
        5.4 疑类
    第六节 喉音
        6.1 影类
        6.2 喻类
        6.3 晓类
        6.4 匣类
        6.5 云类
    第七节 声类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宋人音释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音韵学研究成就概观[J]. 张玉来.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 2018(02)
  • [2]两岸书卷字今音歧异研究[D]. 曹珊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旧五代史》词汇研究[D]. 叶晓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4]《群经音辨》音注音系研究[D]. 赵杰. 南京大学, 2015(06)
  • [5]《史记》三家音注与《资治通鉴音注》的比较研究[D]. 廖秋华. 浙江大学, 2014(12)
  • [6]宋代六种音释研究[D]. 高美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7]汉语音变构词研究[D]. 谢维维. 浙江大学, 2012(05)
  • [8]《唐书释音》声母系统研究[J]. 吕胜男.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4)
  • [9]唐五代音释研究[D]. 崔洋.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 [10]《楚辞补注》音切声类研究[D]. 段勇义.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关于宋人语音翻译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