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遗产必须与促进发展并存

保护遗产必须与促进发展并存

一、保护遗产要与促进发展并存(论文文献综述)

黄去非,黄倩文,周颖,申笛笛,杨果[1](2013)在《张谷英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保护——兼论岳阳旅游文化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张谷英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课题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围绕"提升张谷英村的文化价值和处理好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创新"这一研究主旨,探讨分析张谷英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保护,以提升张谷英村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岳阳旅游业的发展。

李柯[2](2013)在《榆林明长城波罗堡保护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城沿线的堡寨是长城防御系统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长城一起在中国北方形成了一道层级分明、连续紧密的防御体系,榆林明长城属于明代九边十一镇中延绥镇,波罗堡是榆林明长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堡寨之一。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了波罗堡的保护区划,2009年陕西文化遗产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原有保护区划做了重新调整。同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完成了对现存陕西省境内长城遗址及长城沿线的大量军事防御工事的资源调查工作,实际测绘与记录了长城沿线的堡寨遗址。由于目前的保护区划对保护对象认识不足,导致波罗堡本体及所处环境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亟需对其制定进一步的保护区划。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的文献和相关课题的研究进行了大量资料收集和整理,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成果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追溯波罗堡建置沿革;对波罗堡构成进行了分类研究;以实地调研为依托,进行遗存现状评估;对波罗堡的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其次,通过对波罗堡的防御体系的研究,分析了长城与波罗堡之间的空间格局及选址特征;梳理了波罗堡城墙、角楼、道路、居住聚落等具有的防御特性,结合波罗堡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了波罗堡保护区划所保护的对象。最后,根据波罗堡文物等级的划分,结合国家有关法律及文件,针对波罗堡制定了保护区划的原则,对波罗堡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定并说明了其划定依据;对波罗堡的整体景观风貌进行了控制;以充分展示波罗堡的文化、艺术价值内涵为目的,制定了展示利用的原则与目标,提出了保护展示的建议及相保护管理的规定。论文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研究了波罗堡的保护区划,以期为明长城沿线其它堡寨的保护区划提供思路与参考。

蒋小玉[3](2010)在《北京延庆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申遗”受到学者、政府、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遗产”一词的内涵也逐渐扩展。在遗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同时,遗产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明显。本文以遗产资源丰富的北京市延庆县为例,在对延庆遗产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目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遗产资源的保护策略和发展策略。并对区内的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和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重点剖析,分别提出区内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从研究内容来看,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两章。本部分首先综述了全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与内容以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然后对全文研究将会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遗产研究理论、地质公园研究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包括第3、4章。本部分主要对延庆的区域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对区内的遗产资源进行系统归类和定性评价,在遗产资源保护现状、管理体制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延庆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的SWOT分析,提出遗产资源保护策略和开发策略。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包括第5、6章。自然型遗产资源以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分析公园遗产赋存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存在问题,探讨自然型遗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策。文化型遗产资源以八达岭长城为例,通过分析其旅游开发现状、管理体制和存在问题,提出文化型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吕德胜,段小强[4](2009)在《张掖古城的历史考述与保护开发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张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古城遗址、古寺建筑和出土文物,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旨在重点介绍张掖古城的形成与发展,以突出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和保护不够的现状,提出开发与保护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邓明艳,罗佳明[5](2007)在《英国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互动的启示——以哈德良长城为例》文中提出社区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在国内外倍受关注。英国世界文化遗产哈德良长城(Hadrian’sWall)的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较好地实现了遗产保护、旅游利用和社区发展的多赢,值得我们借鉴。通过研究哈德良长城保护与社区发展的互动机制,给予我们的启示有:加强世界遗产管理部门、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发挥解说的管理功能;在遗产保护利用中寻求遗产地城乡的发展机会;培养遗产地居民的认同感和主权感;建立相关组织和机构协调监测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

周学鹰,马晓[6](2007)在《江南水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文中提出该文在回顾已有论着的基础上,对江南水乡建筑文化保护进行了探讨,指出要保护江南水乡建筑文化遗产,首先应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保护江南水乡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土地、水网;二是文化上的自觉,并反思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得可持续发展、生态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周学鹰[7](2006)在《江南水乡旅游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文中研究指明在简要回顾已有论着的基础上,对江南水乡旅游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江南水乡旅游发展的基础在于保护以民居建筑为主体的水乡环境。这要求首先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保护江南水乡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土地、水网,二是孕育文化自觉,使可持续发展、生态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从而继承并塑造新时期江南水乡建筑文化。

纳迪亚·库里-达格尔[8](2000)在《保护遗产要与促进发展并存》文中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思路。它尽力支持以人民为基础的保护模式。“为了保护和保存文化遗迹、文化遗址、历史名胜、文化景观,有必要制订

二、保护遗产要与促进发展并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遗产要与促进发展并存(论文提纲范文)

(2)榆林明长城波罗堡保护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1.1 研究对象
        1.1.2 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方法
        1.3.1 文献综述
        1.3.2 研究方法
    1.4 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波罗堡历史与现状研究
    2.1 历史研究
        2.1.1 明长城的兴筑
        2.1.2 延绥镇中的波罗堡
        2.1.3 波罗堡的历史沿革
    2.2 考古发掘成果
        2.2.1 长城考古遗存概况
        2.2.2 波罗堡考古遗存概况
    2.3 保存现状
        2.3.1 横山县长城遗址现状
        2.3.2 波罗堡周围环境现状
        2.3.3 堡内城墙及城门遗址现状
        2.3.4 堡内重点遗址现状
        2.3.5 本体的破坏因素
    2.4 现状评估
        2.4.1 横山县长城遗址现状评估
        2.4.2 波罗堡内遗址现状评估
        2.4.3 环境现状评估
        2.4.4 展示利用现状评估
        2.4.5 保护管理存在问题
        2.4.6 现状评估的主要结论
    2.5 波罗堡的价值评价
        2.5.1 世界文化遗产评定标准
        2.5.2 波罗堡的历史价值
        2.5.3 波罗堡的艺术价值
        2.5.4 波罗堡的科学价值
    2.6 小结
3 波罗堡防御体系研究
    3.1 堡寨与长城防御的关系
        3.1.1 堡寨分布对长城走向的影响
        3.1.2 沿线堡寨对长城的防御
        3.1.3 波罗堡戍边文化的形成
    3.2 波罗堡的选址特征
        3.2.1 重视战争的作战距离
        3.2.2 据险修寨,以夺其它
        3.2.3 倚山带水,兼顾水源
    3.3 波罗堡的内部防御特征
        3.3.1 外围防御
        3.3.2 道路系统
        3.3.3 建筑布局
        3.3.4 精神防御
    3.4 保护对象的明确
        3.4.1 长城与堡寨的空间格局
        3.4.2 波罗堡的周围环境
        3.4.3 波罗堡的本体
    3.5 小结
4 波罗堡保护区划研究
    4.1 保护区划原则的制定
        4.1.1 对原有保护区划的分析
        4.1.2 根据文物等级的划分
        4.1.3 结合相关法律文件
        4.1.4 保护区划的原则
    4.2 保护区划的确定
        4.2.1 保护范围划定的依据
        4.2.2 保护范围的确定
        4.2.3 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的依据
        4.2.4 建设控制地带的确定
        4.2.5 同原保护区划的比较
    4.3 整体景观风貌控制
        4.3.1 视线的控制
        4.3.2 高度的控制
        4.3.3 建筑风貌的控制
        4.3.4 生态景观的控制
    4.4 波罗堡的展示利用
        4.4.1 展示的原则与目标
        4.4.2 展示的内容与方式
        4.4.3 展示路线的规划
    4.5 保护管理规定
        4.5.1 保护范围的管理规定
        4.5.2 建设控制地带的管理规定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图一
附表一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北京延庆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遗产与世界遗产
        2.1.2 遗产旅游
        2.1.3 地质公园
    2.2 遗产研究
        2.2.1 遗产保护
        2.2.2 遗产旅游与遗产解说
        2.2.3 遗产研究方法与遗产保护技术
    2.3 地质公园研究
        2.3.1 地质公园调查与评价
        2.3.2 地质公园规划与开发
        2.3.3 法制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延庆遗产资源概况
    3.1 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气候水文
        3.1.3 动植物和矿产资源
        3.1.4 社会经济
        3.1.2 历史沿革
    3.2 延庆遗产资源
        3.2.1 遗产资源分类
        3.2.2 自然型遗产
        3.2.3 文化型遗产
    3.3 延庆遗产资源评价
        3.3.1 遗产资源特点突出,类型多样
        3.3.2 特色鲜明,品味较高
        3.3.3 南部资源开发成熟,北部利用不足
第4章 延庆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1 遗产资源的保护现状
        4.1.1 遗产资源管理体制
        4.1.2 专项法规
    4.2 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4.2.1 遗产资源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4.2.2 遗产保护的资金倾斜和人才缺乏
        4.2.3 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待完善
    4.3 遗产旅游现状
        4.3.1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4.3.2 北京是延庆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客源市场
        4.3.3 游客分布过于集中
        4.3.4 民俗旅游兴起
    4.4 遗产发展 SWOT 分析
        4.4.1 优势(Strengths)
        4.4.2 劣势(Weaknesses)
        4.4.3 机遇(Opportunities)
        4.4.4 挑战(Threats)
    4.5 遗产可持续发展策略
        4.5.1 保护策略
        4.5.2 开发策略
第5章 自然型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案例
    5.1 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5.1.1 硅化木
        5.1.2 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简介
    5.2 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状况
        5.2.1 地质遗迹
        5.2.2 人文景观
        5.2.3 与北京其他国家地质公园的比较
    5.3 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存在问题
        5.3.1 核心景区保护力度不够
        5.3.2 景观地学价值开发不足
        5.3.3 博物馆建设有待完善
        5.3.4 科研和宣传不足
    5.4 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发展对策
        5.4.1 对公园进行分区保护
        5.4.2 加强人员培训,推广地质科普旅游
        5.4.3 建立公园管理信息系统
        5.4.4 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公众宣传
第6章 文化型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案例——八达岭长城景区
    6.1 北京长城概况
    6.2 八达岭长城概况
    6.3 八达岭长城现状及存在问题
        6.3.1 八达岭旅游开发现状
        6.3.2 管理现状
        6.3.3 存在问题
    6.4 八达岭长城保护与开发原则
        6.4.1 “真实性”原则
        6.4.2 “完整性”原则
        6.4.3 “地方性”原则
    6.5 发展对策
        6.5.1 扩大保护范围,把完整保护历史环境风貌放在首位
        6.5.2 加强长城利用的监督机制,明确管理部门的核心责任
        6.5.3 加强长城与当地社区的良性互动
        6.5.4 充分发挥解说功能
        6.5.5 修旧如旧
第7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4)张掖古城的历史考述与保护开发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掖古城历史考述
    1. 张掖古城
    2. 南古城 (觚得新城) 与北古城 (觚得旧城)
    3. 骆驼城
    4. 仙提古城
    5. 山丹城
二、张掖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和保护现状
三、张掖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1. 通过教育增强名城保护意识
    2. 加强名城保护立法建制
    3. 科学合理规划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4. 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5. 古城保护与开发要发展文化产业

(5)英国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互动的启示——以哈德良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英国世界文化遗产哈德良长城概况
2 哈德良长城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3 哈德良长城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互动机制
    3.1 利用解说促进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
    3.2 地方利益最大化
    3.3 利用世界遗产的品牌促进社区发展
    3.4 融入乡村发展的遗产保护
    3.5 加强与社区的紧密联系,培养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和主权感
    3.6 为地方教育提供各种机会
    3.7 建立各种协调机构协调遗产管理与地区发展
4 哈德良长城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互动的启示
    4.1 加强世界遗产管理部门、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
    4.2 发挥解说的管理功能
    4.3 在遗产保护利用中寻求遗产地城乡的发展机会
    4.4 培养遗产地居民的认同感和主权感
    4.5 建立相关组织和机构协调监测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

(6)江南水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保护观
    1.1 物质形态的保护
    1.2 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保护观
    1.3 从管理层面着手
2 基础工作
    2.1 保护水乡的物质基础——土地、水网
    2.2 文化自觉
结语

(7)江南水乡旅游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已有成果述要
    1物质形态的保护与更新
    2保护更新与旅游发展共赢
    3普通民众与管理层互动
二两项基础工作
    1保护生态环境——土地、水网
    2孕育文化自觉一—多元、善

四、保护遗产要与促进发展并存(论文参考文献)

  • [1]张谷英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保护——兼论岳阳旅游文化开发[J]. 黄去非,黄倩文,周颖,申笛笛,杨果.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3)
  • [2]榆林明长城波罗堡保护区划研究[D]. 李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3]北京延庆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蒋小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4]张掖古城的历史考述与保护开发思考[J]. 吕德胜,段小强. 甘肃高师学报, 2009(06)
  • [5]英国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互动的启示——以哈德良长城为例[J]. 邓明艳,罗佳明. 生态经济, 2007(12)
  • [6]江南水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J]. 周学鹰,马晓. 华中建筑, 2007(01)
  • [7]江南水乡旅游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J]. 周学鹰. 新建筑, 2006(04)
  • [8]保护遗产要与促进发展并存[J]. 纳迪亚·库里-达格尔. 科技潮, 2000(01)

标签:;  ;  ;  

保护遗产必须与促进发展并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