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名词与曾用名词对照(论文文献综述)
刘晗[1](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社会,在实学导向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探求天意、编写历法的工具。西方天文科学自明末入华以来,与中国本土天文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博弈,直至晚清,二者在以《谈天》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着作的翻译中达成会通,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本研究在翻译文化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的观点,构建翻译摄动论。作者以《谈天》1859和1874版译本,及其1851和1869版底本Outlines of Astronomy(直译为《天文学纲要》)为一手资料,通过文本细读、比对,从译法选择、概念理解和译名废立,研究西方天文学概念的引入和科学思想的容受,分析西方天文学的翻译如何使中国古代天文思想偏离其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天文学新轨道,并探讨其中的翻译摄动作用。研究发现,中西天文思想的博弈经历了激烈对垒、反复较量、吸收融会三个阶段。阻碍其翻译和传播的原因,有学科差异产生的天文知识的断层、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天人关系的矛盾、西学中源和夷夏之辨等主流社会思潮的抵制。即使在18世纪译有《崇祯历书》等着作,天文仍仅作修改历法之用,无法摆脱皇权的辖制。直至晚清,敏感于新学的士大夫与崇尚科学的新教传教士延续并发展了自明末以来的“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以李善兰为代表的秉笔华士调节儒学价值观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删述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西方近代天文学集大成之作Outlines of Astronomy译成适于国人了解新天文学前沿的《谈天》。在新概念的翻译上,译者沿袭旧词或创立新词,在天算、天官、天文、天学等与astronomy的意义有所交叉的词语中选择“天文”为译名,以除旧立新;又新译nebulae为“星林”、gravitation为“摄力”,引入恒星天文学和天体力学两门新学问。本文认为,以《谈天》为中心的近代天文学译作体现了晚清学者在中西天文博弈和中国新旧天文思想承接上审慎的批判和选择。译者以翻译为媒介,引入新的研究范式,细化学科分类,在理论上满足重建天文学科的必要条件;在关键译名的确立上,以客观实体的“天”取代天人映射的研究主题,一方面解构实学,改变天文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动摇天道观的哲学传统,在思想上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此后,官民合力兴建学堂普及天文教育,在物质上符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于开设新学科的要求。晚清译介西方近代天文学,借它山之石,使中国天文学思想发生了近代转向。
汪瑞[2](2021)在《《中医对外翻译传播研究》第一章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对外翻译传播研究》将中医翻译对外传播的整个历史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其中还整理了中医术语英译的国内外流派、理论、原则与方法,对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标准化发展着重进行了介绍,是李照国教授对中医翻译历史、翻译研究成果的所有学术精华之作。《中医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不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从中医翻译研究价值来看,都有利于中西方学者和译者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医翻译历史和处理中医术语英译问题。笔者翻译了本书中的第一章,希望促进更多有利于中西方学者和译者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医对外翻译传播历史和处理中医术语英译问题。翻译材料是以中医学科为背景的学术类文本。本文在基于学术文本理论研究以及中医翻译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以了解中医翻译对外传播历史为前提,分析原文文本的语言特点和了解英语语言中学术文本的语言特点,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语篇层面这三个方面探讨翻译原则、策略和具体翻译方法,其中词汇层面从学术专有名词和中医术语名词两个方面展开,重点探讨了中医术语英译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句子层面主要对无主句和长难句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语篇层面主要对语句间的衔接和段落之间的衔接两个方面来分析。作者希望在针对中医术语英译和学术文本翻译的具体实践中,为促进学术翻译研究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给中医翻译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以借鉴和启发。
范杨阳[3](2020)在《基于内涵梳理的常用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诊断学是中医的主干学科,其中存在大量症状术语,当前中医症状与术语英译有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因此中医症状术语研究及其英译研究都极有意义。本研究深入挖掘中医汗出症状术语及其内涵,探讨当前存在问题,并与西医汗出相关术语进行比对,探讨如何借鉴西医英语术语翻译中医术语。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开展术语英译对比研究,结合专家访谈,最终提出推荐性英译。探讨中医症状术语英译研究规律与方法,以期推进中医症状术语英译的规范化。内容与方法1.中医汗出症状中文术语相关研究。从多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英译标准、中医词典与症状学书籍、中医内、外、妇、儿、骨伤科学教材中提取书中全部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整理术语,合并同义词。再从中选取常见术语开展内涵对比研究,术语内涵主要提取自多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词典与中医症状学书籍。针对内涵对比分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家访谈。2.西医出汗相关术语内涵及与中医相关症状术语的关联性研究。梳理西医出汗机理,选取常见西医汗出相关术语与中医相关症状术语进行关联性研究,探讨中医、西医相关术语的内涵一致性,进而讨论如何借鉴西医出汗相关英语术语翻译中医术语。3.常用中医汗出症状术语英译研究。从中医术语英译标准、词典、《中医药学名词》中提取相关术语英译,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开展英译对比研究,初步提出推荐性英译。针对英译对比研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初步提出的推荐性英译向专家进行咨询。结合英译对比研究与专家访谈,最终提出常用中医汗出症状术语的推荐性英译。结果1.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梳理与内涵总体认知。在术语提取梳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术语一词多义、多词一义、词汇表述相似程度极高术语内涵,文献中记载有分歧。而在术语内涵研究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定性词汇的不统一且含义有一定模糊性,细节描述性词汇的不统一,症状与病证界限有一定不确定性,同一术语,不同书上记载的内涵有一定分歧。2.如何借鉴西医出汗相关英语术语翻译中医术语。通过梳理西医出汗机理以及进行西医、中医汗出症状关联性分析,探讨如何借鉴西医出汗相关英语术语翻译中医术语,本研究观点如下:认真比对中医与西医汗出相关术语对于中医术语翻译有其必要性,中医与西医汗出相关术语一致性较高时可直接借鉴西医英语术语,中医与西医汗出相关术语内涵不一致时可考虑借鉴西医术语英语语言结构。3.常用中医汗出症状术语英译总体认知。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医汗出症状术语英译对比分析,初步提出中文术语的推荐性英译。发现如下重点难点:中医汗出症状术语的英译应基于中医中文术语的理解,理解西医汗出症状术语对于正确英译中医汗出症状术语有其必要性,谨慎应对多词一义与一词多义现象,中医特色与跨文化的英译存在诸多难点。在针对英译对比研究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初步推荐的英译征询专家意见的过程中,发现英译研究应注意下述3点:保持中医术语特色,sweating与sweat词性的选择是基于中文术语概念,以及从英译标准化的角度考虑,应注意统一内涵相同但表述不同词条的英译。结论当前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英译存在如下问题:多词一义现象,多版本中文内涵存在一定差异性,英译版本不能正确传递中医术语的内涵与特点,西医术语英语借鉴不当。针对上述现象,提出汗出相关症状术语英译思路如下:1)明确术语中文内涵,并通过多版本内涵对比,明确内涵要点。2)明确中医汗出术语与西医汗出术语的关联性,进而确定如何借用西医英语术语翻译中医术语。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适合指导中医症状术语的英译。4)从研究方法而言,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英译涉及中医术语,内涵,西医相关术语,英译,译文反馈等多个环节的研究。
胡庭尧[4](2020)在《气血病机术语英译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在中医术语词典中遴选气血病机术语,在形式对等理论和术语规范化原则指导下,对比分析六部中医术语英译国际标准/词典中气血病机术语的译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医术语英译策略,并提供气血病机术语的参考译文,以期为中医药术语英译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为中医英译词典和教材的编撰提供参考,期望借此丰富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中医药学名词》病机部分的术语作为语料来源,遴选出中医气血病机术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语的词法结构对气血病机术语进行分类。同时从目前六部中医术语英译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标准/词典中找出气血病机术语的对应译文,在形式对等理论指导下,以朱建平及其团队提出的术语英译规范化原则作为考量依据,厘清术语的内涵、词法结构和语义逻辑关系,对比分析各类术语在六个版本中的英译特点,总结术语译法,探讨中医术语的英译策略,在此基础上提供参考译文。研究结果:1)气血病机术语的词法结构分类:《中医药学名词》中病机部分的气血病机术语共有77个,按照术语的词法结构分为体词性(28个)、谓词性(41个)和其他(8个)三类,其中,谓词性气血失常病机术语数量最多,达41个。在体词性和谓词性术语中,体词性结构又分为(定+中)偏正结构(23个)和联合结构(5个),谓词性结构又分为主谓结构(23个),主谓宾结构(15个)以及连动结构(3个)。2)气血病机术语的英译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六部词典发现气血病机术语英译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第一,一些术语未充分挖掘术语的实际内涵,望文生义导致误译;第二,一些术语未按照术语的同义词、近义词、术语的同级和上下层级对术语的译文进行系统翻译,翻译时选词无序或随意,导致译语表达的概念不清或混乱;第三,没有厘清术语的内在逻辑关系,仅从字面翻译而造成误译;第四,有的译本过度依赖音译法而导致译文的可读性。3)气血病机术语不同版本英译的特点:李照国教授、方廷钰教授与谢竹藩教授是国内深具影响力的中医翻译专家,魏乃杰教授是国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医翻译专家,国内中医翻译家的翻译理念各有特色。李照国译本内容丰富全面,表述准确,译文多采用拉丁文词素翻译法和仿造法,借用拉丁名翻译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以期便于外国读者理解这一与西方医学不同的医学概念;方廷钰版和谢竹藩版多用释译法和增译法,以期便于外国读者对原文内涵的理解;魏乃杰版以源语为导向,重视中医哲学和文化层面的翻译,原则上强调回译性,译法上多用字对字译法翻译,提倡直译和音译法,避免用意译法;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是众多中医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协作推出的两大术语国际标准,结合了当前中医翻译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引导性。研究结论:中医术语的英译首先应在准确把握术语内涵的基础上,选择对应的译文;其次,要分析术语的词法结构,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术语的结构形结构形式;同事,要根据术语的内涵理解术语间所隐含的语义逻辑关系,在译文中通过恰当的逻辑连接词翻译出这一逻辑关系。本文从术语的词法结构入手,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气血病机术语的英译,提出各词法结构气血病机术语的英译模板和英译方法如下:体词性(定+中)偏正结构:建议译为“定语+中心语”或“中心语+of/in+定语”的结构,如“心肺气虚”建议译为lung-heart qi deficiency,“血分热毒”建议译为heat toxin in blood phase。体词性联合结构:建议根据据内在逻辑关系译为N and N或N due to N的结构,如“津枯血燥”建议译为liquid desiccation and blood dryness,“胆虚气怯”建议译为qi timidity due to gallbladder deficiency。谓词性气血病机术语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和连动结构,翻译的重点都在于谓语动词的翻译,动此的翻译要一词一译,以保持动词翻译的对应性、系统性和回译性。谓词性主谓结构:建议译为N(主)+Ving/N(谓)或Ving/N(谓)+of/in+N(主)两种形式,如“血瘀”建议译为blood stasis,“脾气下陷”建议译为sinking of spleen qi。谓词性主谓宾结构:建议译为S+Ving+O 的形式,如“肝气犯脾”建议译为liver qi invading spleen。谓词性连动结构:建议译为N+following+N+Ving/N格式,如“血随气逆”建议译为 blood following qi counterflow。其他类气血病机术语建议译为B due to A的格式,如“悲则气消”建议译为qi disperse due to grief。同时,在已有中医术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通过对77个病机术语英译的对比分析,本研究认为,对应性和系统性均为中医术语翻译的首要原则,异化是当前和今后中医术语英译的主导策略。创新点:1)扩展了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病机术语中气血病机术语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内容。2)进一步探讨了奈达形式对等翻译理论和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原则对中医术语译的指导。3)对中医术语翻译原则和策略提出新的见解:对应性和系统性均为中医术语翻译的首要原则,异化是当前和今后中医术语英译的主导策略。局限性:研究对象的遴选:学术界没有明确定义气血病机术语,加之中医术语本身的文学性、多义性和模糊性,增加了本研究分类的难度,因此本研究虽然参考了多本中医术语词典和中医教材,最后确定从相对而言更为系统和严谨的《中医药学名词》的病机部分选取气血病机术语,但术语的选取仍难以尽善尽美。
许天虎[5](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何娟[6](2018)在《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在世界各地勃然兴起,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及医学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医药的理论和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仍停留在一知半解、以偏概全的层面。在西方国家中,中医药被公认为“补充医学”,在大多数国家中仍没有获得合法地位。自中医药西传研究的论题出现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但是目前该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书籍对中医药西传的研究主要处于史料收集阶段,侧重于知识的普及。一些文章只是从某个方面、某个角度,对中医药西传进行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实施性较强的传播模式。明末清初的西方医学入华,如同当代的中医药西传一样,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异质文化和异质医学体系在异域文化中的输入和接受问题,同样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和医学思维方式等差异。西方医学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传入中国并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定有符合传播学的规律可寻。探寻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可以为当代我们破解中医药西传的困境提供借鉴。本文基于传播学相关理论,运用文献学、比较研究、描述性、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切入点,再结合当代中医药西传自身的特点来探讨中医药西传的模式,并基于这一模式,进一步探讨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医药西传的历史概况,主要梳理了中医药西传的代表人物、内容、效果等等,分析了中医药西传的历史特征以及启示,旨在以史为鉴,借鉴成功经验;接着,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当代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传播现状,分析了中医药西传的促进和阻碍因素,重点论述了造成目前中医药西传困境的主要原因,为研究中医药西传的模式和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提供史料支撑。论文第二部分,首先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原因、内容、影响及意义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并根据传播学“7w”模式,深入剖析了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的接受之路,总结了其传播模式。重点阐述明末清初的西方医学是在基督教神学的框架下传入中国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传播目的,传教士采取了以中国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策略,即传播者、传播情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分别与受众进行协调,从而减少了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阻力,提升了传播效果。接着本文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对当今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当今中医药西传的“9w”模式。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根据中医药西传的“9w”模式,进一步探讨了当代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重点论述了以传播目的为基准来协调各个传播要素;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积极吸纳受众的反馈;以临床经验技能的传播来带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中医药西传策略选择等等。
刘慧[7](2017)在《汉俄语术语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观点认为,术语翻译是围绕术语语义进行的。然而,通过深入观察术语的概念、名称、其所指客体之间的联系,论文作者认为,术语语义并不是影响翻译的唯一因素。与一般翻译活动相比,术语翻译特殊之处在于,其涉及因素较多。首先是语言层面,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其次是概念层面,包括术语的专业概念意义和定义等。术语翻译,还要考虑术语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和标准化组织对术语工作的要求等。术语具有“三位一体”性。术语语言表达符号、它的所指客体对象及其所指概念,上述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术语概念内容,并决定其定义,定义又影响着翻译。术语的“三位一体性”特征是所有术语工作的基础,也是术语相关概念产生的理据,研究术语翻译无法回避“三位一体性”。系统地认识术语翻译与标准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译者更准确地翻译术语。术语译者应遵循基本流程。译者务必熟悉国际、原语及译语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规则及其对于术语标准的要求等,且要遵循术语翻译工作的标准化途径,最后才是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术语翻译应该规范化,否则其结果不具备公信力。规范翻译术语,首先需区分已标准化了的术语和未经过标准化的术语。我们将翻译中的已标准化术语分为两类:完全规范术语和半规范术语。完全规范术语指的是,原语和译语中都已经经过标准化的术语。翻译中的半规范术语指的是,仅在原语或者译语中规范了的术语。术语构词主要根据形态和句法原则,俄语术语构成,主要遵循形态原则;而汉语则较多倚重句法原则。构词差异只是表层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汉俄两国人民的普遍认知习惯差异和思维差异。思维差异体现出民族认知方式和特点不同。术语翻译是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切换交互,汉俄两种思维方式在术语构成中均有投射。人文社科术语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其客体对象的复杂;人文社科术语的专业概念意义和普通语言意义难以区分。完善人文社科术语体系是积极应对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的有效途径。术语是思想的基石,可协助我们构建自身“文化话语权”体系,获得和其他文化平等对话的权力。因此,术语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付明明[8](2016)在《中医英译史梳理与存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传统医学,是现今世界各民族所保存下来的最丰富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医学体系。中医早在300年前就被译成英文传播到了欧洲各国。为了有效地推动当下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我们有必要回顾历史,梳理中医英译的发展过程,以史为镜,归纳总结中医英译的成功经验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查找影响中医英译发展的要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英译在文化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部分主要是对中医英译作品进行整理,其时间上按照出版的先后顺序,空间上按照中国人的作品和外国人的作品分开来进行归纳。与此同时,对不同时期中外出现不同英译作品的原因以及不同时期英译作品的特点加以分析,结合时代背景,给出合理的总结,为下篇的进一步理论分析提供材料和依据。下篇重点分析中医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一些对未来中医英译发展的构想。目前,中医英译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主要就是翻译的信息失真问题。其中会产生对中英两种语言动态的对比,翻译者必须透过中医语言结构的表层,深入的研究中医文本的真正内涵。不论是个人翻译,还是集体翻译,从中医原文到英译文的转换都只能在个人的大脑中进行,这就会出现翻译时随机的现象,想要完全实现中英之间的对等翻译就相当困难,信息失真也就在所难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医学术及其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从中医学术具有特殊性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中西医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是巨大的。中西医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始源性的,是从中西医学起源开始就注定了各自发展的类型的。从客观的地理环境,到主观的宗教形式,哲学思想,无一例外的展示出二者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是导致中医英译出现困难的原因所在。再者,中医理论非科学而经验却超科学,中医的理论知识既不具有普遍性也不具有可检验性,中医的经验知识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可检验性。中医这样复杂的知识体系给英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导致中医英译历经数百年仍进展缓慢。对于中医语言文字特殊性问题的研究方面,要结合英译作品从翻译学、语言学、社会符号学等多重角度进行分析。从翻译学角度来讲,中医英译活动由来已久,它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无可厚非。对于这项与人类文化、思想交流密切相关的活动,首先需要一个全面的、本质的、科学的认识。中医英译的实质是什么?英译的标准是什么?英译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是导致中医英译中出现问题和障碍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语言学途径来说,比较中医原文与英译文的语言成分是重点。如何把这种途径运用于中医英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用哪种语言学的理论模式。这种途径主要针对于两方面的对应。一是语法范畴的对应;二是词汇范畴的对应。与此同时,还应当考虑从社会符号学途径来研究中医文献的英译工作,因为语言具有社会符号性,既然中医学理论是极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那么中医学理论自然与中国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在英译中医文献时,自然要考虑也应当从社会符号学途径来进行研究才更全面。中医英译这段历史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跨度都较大,加之语言上的基本障碍,研究起来相对较难。梳理这段历史是研究的基本,但研究历史不可能就单纯的局限于研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更多的是发生的具体内容。本文对中医英译史的研究就是要整理这段历史的史料,并从史料记载中分析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能够更好的续写这段历史的方法。要实现中医的国际化,做到像西医那样无障碍的全世界传播,中医英译工作不容小觑。想要让未来中医英译的发展更加完善,就要从英译人员本身、培养英译人才的基地高校,以及国家与社会的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黄兵[9](2016)在《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文中指出术语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于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理论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术语学研究呈现出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多元化特点,内部出现了诸如计算术语学、社会术语学、文本术语学、术语学交际理论和社会认知术语学等新的研究方向。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对术语学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至20世纪末已出现了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俄罗斯术语学派和捷克布拉格术语学派,加拿大魁北克术语学研究方向和北欧术语学研究方向等。我国术语学研究相对来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国外术语学理论引介与评述和国内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阶段。从历时角度看,我国的术语学研究正沿着“引介”、“结合”与“创新”的路径发展。术语是专业领域内概念的符号指称,每个科学领域或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术语体系。术语存在的价值在于传播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跨语际传播和交流尤为重要。目前,汉语中除了本土已有的术语外,其余大部分术语主要从英语翻译引介而来。关于英语术语的引介研究主要涉及到术语翻译方法、翻译原则、术语翻译标准及译名规范化的研究。总的来讲,这些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及全面的协调性。虽然我国译名审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某些学科专业仍然存在术语定名不规范,甚至混乱的局面。本文着重解决当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包括术语误译、术语译名同实异名现象、异实同名现象、英语缩略术语汉语定名、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及术语定名后的推广与应用等实践性问题。本文旨在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误译术语的定名问题。术语误译违背了术语的科学性原则,减少术语误译是当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英语术语汉语定名过程中,由于常常将实质上并不等价的英汉术语视为等价术语,或按照术语的字面意义进行概念转换,或者对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理解错误或理解不透彻而造成术语误译。术语误译的种种情况可归结为对原术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违背了术语学研究中概念先于术语的原则。针对术语误译现象,本文提出应在充分理解原术语所称谓的概念的基础上,更新旧译名,完善欠妥译名,纠正错误译名,使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应适当兼顾约定俗成原则。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术语(能指)与概念(所指)之间的单参照性关系决定了在一定的学科专业领域或某一特定学科的分支学科内术语具有单义性。然而,术语的单义性原理在术语实践中常常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尤其表现为表达同一概念的源语术语在译语中有多个译名形式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造成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不统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翻译主体作为理解者的认知水平、不同翻译方法的选取、概念特征的多维性以及地域差异引起的。减少术语定名的同实异名现象是术语标准化,也是外来术语定名规范化的任务之一。本文从确定正名与异名、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加强地域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不同标准术语定名工作和研究的协作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减少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存在的同实异名现象。本文旨在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异实同名现象。术语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多义术语和同音异义术语违背了术语的单义性原则。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称谓不同概念且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以及英语中的相对同义术语在同一学科领域内定名为同一汉语术语是造成术语异实同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如下解决异实同名术语定名的策略:英语多义术语和同音术语定名应根据不同专业领域或学科范围表达的概念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某一专业或学科领域内应根据汉语中表达的不同概念分别定名:表达不同概念且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英语术语在同一专业领域里应分别定名;英语相对同义术语应根据语义差异分别定名;正确把握术语元素的多义现象有助于术语的准确定名。本文旨在解决的第四个问题是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问题。相对来讲,英语缩略术语的表意性较为抽象,不利于术语的推广及其承载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如何在把握英语缩略术语的形式特点、语义内容及所表达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汉语定名是我国目前术语工作的任务之一。本文分别针对由截干法、首字母缩略法和拼缀法构成的不同形式的英语缩略术语提出了不同的定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名的优选序列,即音义完美融合的定名>全义定名>形义定名/音义定名>全音定名>全形定名。在探讨如何解决英语术语汉语定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本文着重从翻译学、语体学、语言学、美学和社会文化学几个视角阐述了英语术语汉语定名应遵循的标准。从翻译学来讲,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遵循极似标准,具体体现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三个层面;语体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除了应遵循单义性、科学性外,还应遵循专业性、准确性、系统性和简明性标准;语言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用字规范、造字规范、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性,使定名具有理据性:美学上,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在准确反映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具有听觉美、视觉美和意象美:社会文化学方面,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应受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汉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等语言外因素的制约。本文最后针对某些公共文化领域规范使用术语意识不强或滥用术语等现象,提出了应从加强政府部门的干预与主导职能、加大媒体的宣传与引导力度以及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三个方面来解决术语,尤其英语术语汉语定名推广运用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开放性的。如何建立华语圈的术语关联,如何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加强术语管理,对外来术语作动态的记录和描述,以及如何加强译者术语能力的培养,减少术语定名的混乱现象,从而提高术语工作效率等都是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德力格玛[10](2016)在《《智慧之源》蒙医名词术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蒙古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民族。由于地域辽阔,蒙古族同胞有着各自的方言及文字。历史上蒙古族共用过近十种文字,其中以回鹘蒙古文、托忒蒙古文、现代蒙古文、斯拉夫蒙古文和阿里咖喱文字的使用最为广泛。《智慧之源》是1742年以回鹘蒙古文印刻的作品,是一部为了统一包括蒙医学在内的各学科名词术语而着的综合性辞典。《智慧之源》将各种方言记载的蒙医理论及病症的名词术语进行了统一规范化,是蒙医药史上首部名词术语规范标准,为后人更好的学习、应用、继承和发展蒙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医药政策的扶持与民族文化的发展,蒙医药理论文献的搜集整理、蒙医传统医疗技法的规范化系统研究及广泛应用、蒙药资源的保护、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均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汉语出版的蒙医药相关文献和着作与日俱增,然而由于缺乏名词术语的统一标准,蒙医药的专业术语翻译多为不规范、不标准的,甚至出现随意翻译的现象,亟需一个蒙汉翻译对照的统一标准;并且,蒙医药学经历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很多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各种名词术语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智慧之源》作为涉猎多学科名词术语规范标准的综合性词典,其中很多学科都有相对成熟和完善的研究体系,而医药学科领域却鲜少有人研究。本文将以《智慧之源·医方明部》为蓝本,对其中部分名词术语的概念、内涵进行探索研究,并甄订其最佳的汉语翻译标准,以期对蒙医药学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应用起到指导性作用。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法和比较研究法,查阅古今文献中相关名词术语的释义,将其中的异同和翻译中存在的不准确、不规范等问题加以总结,进行探索研究以校订最佳的汉语翻译标准。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首次采用古印度阿育吠陀医学文献《医经八支》的18世纪木刻蒙文版和如今的汉文翻译版为参照,与现代蒙医药理论的释义对比,校订谬误。主要内容1考订每个名词术语的内涵本文对《智慧之源·医方明部》蒙医基础理论、赫依病、宝如病、痼疾、痼疾、脏腑病等部分的135个名词术语追根溯源、校订内涵,以便蒙医学能够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2标注国际音标本文对每个名词术语均进行了国际音标的标注,便于各个民族的研究人员参考。3制定汉语翻译最佳版本本文搜集以往的翻译版本,结合每个词条的内涵,尽量进行意译;对以往翻译认同的维持原翻译词;有多个释义的可从字面意思、疾病症状表述等方面入手,选择最为贴切的一个;如有音译词,将其翻译成汉语;若没有十分理想的释义则重新翻译,做出新词标准。翻译时要服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订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结合国家对语言、文字的有关规定,使用规范字,贯彻单义性的原则;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国际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尽量少收入其他学科渗入、借用、音译的名词术语,预期形成本学科概念体系的部分专有名词术语的汉语翻译版。结论1本文重新考订了《智慧之源·医方明部》中135个蒙医学名词术语的科学内涵释义。参考古印度阿育吠陀三大经典着作《妙闻集》《阁罗迦集》《八支心髓集》和相关蒙医名词术语注释文献,对《智慧之源·医方明部》医学名词术语的内涵进行一一考订,校订谬误、曲解。2本文整理规范了《智慧之源·医方明部》中135个蒙医学名词术的语汉语翻译,并在汉语名词术语后标注国际音标,以便各个民族医药学者参考。本文通过对《智慧之源·医方明部》中部分名词术语的概念、内涵进行探索研究考订,并甄订其最佳的汉语翻译规范,为各民族医药研究学者提供一份参考,以期对蒙医药学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应用起到指导性作用。
二、医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名词与曾用名词对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名词与曾用名词对照(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译史研究:文史学的贡献 |
2.1.1 专着类 |
2.1.2 期刊类 |
2.2 译者研究:宗教学的贡献 |
2.3 译文研究:天文学的贡献 |
2.4 问题和缺憾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基础:翻译文化史观 |
3.2 新解: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 |
3.3 建构:翻译摄动论 |
第4章 中西天文博弈历程 |
4.1 钩沉:域外天文入华 |
4.1.1 印阿天文中译 |
4.1.2 西方天文中译 |
4.2 冲突:天文传统对垒 |
4.2.1 中国天文 |
4.2.2 西方天文 |
4.3 较量:明末接受与拒斥 |
4.3.1 概述 |
4.3.2 《崇祯历书》 |
4.3.3 拒斥之因 |
4.4 会通:晚清翻译终成 |
4.4.1 概述 |
4.4.2 《西国天学源流》 |
4.4.3 《谈天》 |
4.4.4 其他译作 |
4.5 小结 |
第5章 《谈天》翻译研究 |
5.1 译者剖析 |
5.1.1 新教传教士译者 |
5.1.2 秉笔华士 |
5.1.3 翻译模式 |
5.2 译介动机 |
5.2.1 最初原因:“道”“器”之辩 |
5.2.2 最终原因:时代因素 |
5.2.3 形式原因与效率原因:译者的使命 |
5.3 译法探究 |
5.3.1 预翻译 |
5.3.2 七条基本规则 |
5.3.3 删述 |
5.4 小结 |
第6章 核心译名与概念建构 |
6.1 译名的沿用与创立 |
6.1.1 沿用旧词 |
6.1.2 创译新词 |
6.2 学科名称翻译:定义中国近代天文 |
6.2.1 术语的历史考察 |
6.2.2 “天学”与“天文” |
6.2.3 “天文”的学科意义 |
6.3 学科名词翻译:搭建天文话语空间 |
6.3.1 星林词群:恒星天文学诞生 |
6.3.2 摄力词群:天体力学的萌芽 |
6.4 小结 |
第7章 天文学译介的影响 |
7.1 学界接受考察 |
7.2 知识体系:学科重心转移 |
7.3 治学理念:实学传统解构 |
7.4 哲学基础:天道观念嬗变 |
7.5 物质资源:台站仪器投建 |
7.6 教育准备:教材科普编译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贡献 |
8.1.1 译史梳理 |
8.1.2 史料发现 |
8.1.3 译本分析 |
8.1.4 译名挖掘 |
8.2 研究创新 |
8.2.1 扩展翻译史研究范畴 |
8.2.2 提出翻译摄动论假说 |
8.2.3 增添学科史研究视角 |
8.3 后续研究 |
附录1.《谈天》沿用的中国古代汉语词 |
附录2.《谈天》借用古汉语词形构建的新词 |
附录3.《谈天》创建的新词 |
附录3.1 《谈天》新创译名中发生更改的部分 |
附录3.2 《谈天》新创译名中延续使用的部分 |
参考文献 |
(2)《中医对外翻译传播研究》第一章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项目简介 |
1.1 翻译背景 |
1.2 项目来源 |
1.3 翻译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文本分析 |
2.1.2 平行文本 |
2.1.3 术语表制作 |
2.2 过程描述 |
2.3 译后工作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 |
3.1.1 专有名词 |
3.1.2 中医术语英译 |
3.2 句子层面 |
3.2.1 无主句的翻译 |
3.2.2 长句的翻译 |
3.3 语篇层面 |
3.3.1 语句连贯 |
3.3.2 段落连贯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启发与收获 |
4.2 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译文对照 |
附录Ⅱ 术语表 |
致谢 |
(3)基于内涵梳理的常用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中医诊断学症状、体征术语英译研究现状 |
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研究 |
3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医英译领域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提取与梳理 |
第一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术语提取参考书籍 |
2 术语提取 |
3 术语排除 |
第二节 结果 |
1 《中医药学名词》与《中医诊断学》术语提取 |
2 术语汇总与分类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内涵对比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无汗 |
2 有汗 |
3 自汗 |
4 盗汗/寝汗 |
5 大汗/大汗出 |
6 多汗/汗多 |
7 绝汗/脱汗 |
8 油汗/黏汗/汗出如油 |
9 黄汗 |
10 红汗/汗出如血/血汗/汗血 |
11 冷汗 |
12 热汗/阳汗 |
13 战汗 |
14 头汗/头部汗出/但头汗出 |
15 心胸汗/心胸汗出/胸汗 |
16 半身汗/半身汗出/汗出偏沮/偏沮 |
17 半身无汗 |
18 手足心汗/手足汗/手足汗出/手足心汗出 |
19 腋汗 |
20 阴汗/阴部汗出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西医汗出相关术语内涵及与中医相关症状术语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盗汗night sweat |
2 发汗diaphoresis |
3 多汗症hyperhidrosis |
4 色汗症chromhidrosis |
5 血汗症hematidrosis |
6 无汗症anhidrosis |
7 偏身多汗hemihyperhidrosis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英译对比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无汗 |
2 有汗 |
3 自汗 |
4 盗汗/寝汗 |
5 大汗/大汗出 |
6 多汗/汗多 |
7 绝汗/脱汗 |
8 油汗/黏汗/汗出如油 |
9 黄汗 |
10 红汗/汗出如血/血汗/汗血 |
11 冷汗 |
12 热汗/阳汗 |
13 战汗 |
14 头汗/头部汗出/但头汗出 |
15 心胸汗/心胸汗出/胸汗 |
16 半身汗/半身汗出/汗出偏沮 |
17 半身无汗 |
18 手足心汗/手足汗/手足汗出/手足心汗出 |
19 腋汗 |
20 阴汗/阴部汗出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英译的专家访谈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访谈对象 |
2 访谈提纲的制定 |
3 访谈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被访谈者基本信息 |
2 被访谈者意见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推荐性翻译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无汗 |
2 有汗 |
3 自汗 |
4 盗汗 |
5 大汗/大汗出 |
6 多汗/汗多 |
7 绝汗/脱汗 |
8 油汗/汗出如油/黏汗 |
9 黄汗 |
10 红汗/汗出如血/血汗/汗血 |
11 冷汗 |
12 热汗/阳汗 |
13 战汗 |
14 头汗/头部汗出/但头汗出 |
15 心胸汗/心胸汗出/胸汗 |
16 半身汗/半身汗出/汗出偏沮 |
17 半身无汗 |
18 手足心汗/手足汗/手足汗出/手足心汗出 |
19 腋汗 |
20 阴汗/阴部汗出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汗出相关症状中文术语框架图 |
附录2 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英译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气血病机术语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现状 |
1.1 中医术语英译相关理论 |
1.2 中医术语翻译原则 |
1.3 中医术语翻译策略和方法 |
1.4 中医术语翻译研究对象 |
1.5 小结 |
2 奈达对等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1 形式对等 |
2.2 动态对等 |
2.3 功能对等 |
2.4 奈达形式对等理论对中医术语英译文的启示 |
3 奈达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医术语英译研究 |
4 奈达翻译理论与中医术语英译原则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问题 |
4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 |
1 研究材料 |
1.1 气血病机术语的概念 |
1.2 气血病机术语的遴选和分类依据 |
1.3 气血病机术语英译版本的选择 |
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1 体词性气血病机术语英译对比分析 |
2 谓词性气血病机术语英译对比分析 |
3 其他类气血病机术语英译对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5)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概述 |
1 选题意义与研究角度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角度 |
2 相关概念界定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中医药西传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1 中医西传的历史概况 |
1.1 早期的中医药西传 |
1.2 明清时期的中医药西传 |
1.3 近代的中医药西传 |
1.4 中医药西传的特征 |
1.5 中医药西传的历史启示 |
2 中医药西传的现状分析 |
2.1 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传播情况 |
2.2 中医药在西方国家发展的特点 |
2.3 当代中医药西传的促进因素 |
2.4 当代中医药西传存在的问题 |
第二部分 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 |
1 传教士将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原因 |
1.1 基督教与西方医学的密切关系 |
1.2 基督教行医传教的传统 |
1.3 文艺复兴后西方医学的发展 |
1.4 行医传教对中国社会的适应 |
2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内容 |
2.1 传教士对西方医学知识的介绍 |
2.2 传教士在华的医事活动 |
3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影响及意义 |
3.1 中医界对西方医学知识的接受 |
3.2 “类同化”现象分析 |
3.3 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意义 |
4 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模式 |
4.1 在基督教神学的框架下传入中国 |
4.2 以受众为中心,以提升传播效果 |
5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对当今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 |
5.1 可行性分析 |
5.2 差异性分析 |
5.3 中医药西传模式初探 |
第三部分 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 |
1 以传播目的为基准来协调各个传播要素 |
2 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积极吸纳受众的反馈 |
3 以临床经验技能的传播来带动中医药文化的西传 |
4 以受众为中心的中医药西传策略选择 |
4.1 以受众分析作为开展中医药西传的前提 |
4.2 多传播主体协调合作逐步深化受众对中医药的认知 |
4.3 营造良好传播情景,调动受众的主动性 |
4.4 根据受众所需选择传播内容 |
4.5 全方位整合传播媒介,拓宽受众接触面 |
结语 |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7)汉俄语术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术语翻译研究综述 |
1.1 术语定名和术语规范化研究 |
1.2 术语翻译研究的学科视角 |
1.3 术语翻译研究的普遍视角 |
1.4 俄罗斯相关问题研究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术语翻译和术语的对象客体、概念及其符号 |
2.1 术语的对象客体、概念和符号 |
2.1.1 术语的对象客体 |
2.1.2 术语的概念 |
2.1.2.1 关于概念理论 |
2.1.2.2 术语概念的定义 |
2.1.2.3 术语的概念特征 |
2.1.3 术语符号 |
2.1.4 术语对象客体、概念、符号的对应关系类型 |
2.2 术语学相关概念与术语翻译 |
2.2.1 术语定义 |
2.2.2 狭义术语和广义术语 |
2.2.3 术语、专业词汇和普通词汇 |
2.2.4 术语系统 |
2.2.5 术语命名原则 |
2.2.6 术语场 |
2.3 术语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术语翻译与术语标准化 |
3.1 术语翻译的特殊性 |
3.1.1 术语的标准化 |
3.1.2 术语翻译作为术语标准化的组成部分 |
3.2 术语翻译标准化的框架 |
3.2.1 术语学研究对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影响 |
3.2.2 术语翻译原则 |
3.2.2.1 术语翻译的一般原则 |
3.2.2.2 术语翻译的美学原则 |
3.2.3 术语标准化原则对术语翻译的影响 |
3.2.3.1 国际术语标准化组织对术语翻译的要求和影响 |
3.2.3.2 中国术语标准化工作原则 |
3.2.3.3 俄罗斯术语标准化工作原则 |
3.3 术语翻译规范化操作步骤 |
3.3.1 术语规范翻译的基础 |
3.3.2 已标准化的术语翻译 |
3.3.3 未标准化术语的翻译 |
3.4 术语翻译标准化的译者因素 |
3.4.1 术语译者的主体性 |
3.4.2 译者的术语能力 |
3.4.3 术语译者的翻译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俄术语对比与翻译 |
4.1 汉俄术语语法对比与翻译 |
4.1.1 术语的基本语法特点 |
4.1.2 术语词的构词分析 |
4.1.3 术语词的构成模式对比与翻译 |
4.2 汉俄术语中的思维方式对比与翻译 |
4.2.1 个体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相互转换 |
4.2.2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
4.2.3 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 |
4.2.4 理性思维与朴素辩证法思维 |
4.2.5 解构与圆道 |
4.2.6 思想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特征 |
4.3 汉俄术语翻译中的视域转换 |
4.3.1 文化差异 |
4.3.2 原语和译语上下文语境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文社科术语范畴及其翻译 |
5.1 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 |
5.2 人文社科术语的特征与翻译 |
5.3 人文社科术语的功能与文化软实力 |
5.4 软实力、话语权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
5.5“文化走出去”框架下的中华文化术语翻译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8)中医英译史梳理与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中医英译史梳理 |
第一阶段:以外国人为英译主体的中医西传(17世纪--1840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主要成就 |
1. 中医专着英译情况 |
2. 中医经典着作英译情况 |
(三) 翻译特点 |
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切入点 |
2. 主要采用异化法进行翻译 |
3. 音译和意译相结合 |
4. 以普及中医文化、培养读者兴趣为目的 |
第二阶段:中医英译的实践探索阶段(1840年--1949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主要成就 |
1. 中医英译专着 |
2. 中医英译经典古籍之《本草纲目》 |
3. 中医英文期刊 |
(三) 翻译特点 |
1. 西方人以归化法翻译为主的中医英译 |
2. 中医英译中止了拉丁语的使用 |
3. 中医英译以对应翻译为主 |
4. 直译或音译+汉语+注释的方式英译 |
第三阶段:中医英译理论研究初显端倪(1949年--1989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主要成就 |
1. 中医专着英译情况 |
2. 中医经典着作英译情况 |
3. 中医英文词典 |
4. 中医英文期刊 |
(三) 翻译特点 |
1. 关注中医背后的中国文化背景 |
2. 翻译时异化法增多,归化法减少 |
3. 中国人参与翻译,使翻译更接近原意 |
4. 中国人编着的辞书增多,标准化翻译迫在眉睫 |
第四阶段:中医英译“百花齐放”(1990年--至今) |
(一) 历史背景 |
(二) 主要成就 |
1. 国外注重基础理论书籍编写 |
2. 国内高校中医教材日趋完善 |
3. 标准化形势下中医辞书大量出版 |
4. 中医古籍整本英译数量空前 |
5. 中医学术期刊日渐增多 |
(三) 翻译特点 |
1. 中医英译标准化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
2. 翻译时更强调原汁原味 |
3. 借用西医与中医相关对等词语来翻译 |
4. 翻译人群增多 |
五、上篇小结 |
下篇 中医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构想 |
第一部分:从历史语言学角度看中医英译信息失真的普遍性 |
一、汉语基本词根语素保留率问题 |
二、中医同源词汇与非同源词汇 |
(一) 中医同源词汇的衍生发展 |
(二) 中医同源词汇存在的原因 |
1. 中医学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深远 |
2. 法古观念对中医学语言文字的影响 |
(三) 中医非同源词汇的衍生发展 |
(四) 中医非同源词汇出现的原因 |
1. 疾病与患者的变化因素 |
2. 西医学的强势入侵 |
三、中医词汇英译时信息失真的普遍性 |
(一) 古今同源词汇的英译问题 |
1. “五行”的英译问题 |
2. “气”与“血”的英译问题 |
(二) 古今非同源词汇的英译问题 |
1. 创造中医新的英文词汇 |
2. 归化翻译 |
3. 异化翻译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从中医学特殊性研究中医文献英译史 |
一、中西医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史的影响 |
(一) 中西医起源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
1. 西医的起源 |
2. 中医的起源 |
3. 中西医文化起源对比中西医学差异 |
4. 中西医文化起源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
(二) 地域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
1. 东方文明的自然条件 |
2. 西方文明的自然条件 |
3. 中西方地域差异对中西医学的影响 |
4. 中西方地域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
(三) 宗教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
1. 东方宗教思想 |
2. 西方宗教思想 |
3. 中西方不同宗教思想对医学的影响 |
4. 中西方不同宗教思想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
(四) 哲学思想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
1. 西方哲学思想起源 |
2. 西方哲学思想对西医的影响 |
3.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起源 |
4.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医的影响 |
5.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英译中的影响 |
(五) 小结 |
二、中医学术特殊性问题——理论非科学,经验超科学 |
(一) “科学”的定义 |
(二) 中医学术特殊性 |
1. 中医理论形式非科学 |
2. 中医实践经验超科学 |
(三) 小结 |
第三部分:中医英译的研究途径 |
一、翻译学研究途径 |
(一) 中医英译的实质 |
(二) 中医英译的标准 |
(三) 中医英译的方法 |
1. 对应法 |
2. 音译法 |
3. 创新法 |
二、语言学研究途径 |
(一) 语法范畴的对应 |
1. 中医术语英译词汇首字母大小写不统一 |
2. 连字符的使用 |
3. 单复数的使用 |
4. 语态的处理 |
5. 语言结构的处理 |
(二) 词汇范畴的对应 |
三、社会符号学研究途径 |
(一)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在中医文献英译时的应用 |
1. 形态描述 |
2. 位置描述 |
3. 具体物质性描述 |
4. 直觉体悟 |
5. 借喻 |
6. 隐喻 |
(二)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中医词汇的翻译 |
1. 指称意义不符的情况 |
2. 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都不相符的情况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中医英译未来发展构想 |
一、强化英译人才的核心作用 |
(一) 重视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 |
(二) 彰显中国传统文化 |
(三) 尽力总结中医翻译理论 |
(四) 进一步完善中医标准化翻译 |
二、高校的能动作用 |
(一) 高校对教师的培养 |
(二) 高校对教师的要求 |
(三)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 |
(四) 高校对学生的要求 |
三、国家政策支持 |
(一) 中医高等学校现状 |
(二) 解决办法 |
(三) 中医英译的科研现状 |
(四) 解决办法 |
四、社会的通力协作 |
五、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9)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价值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术语定名的研究历程 |
2.1 术语的界定 |
2.2 术语学的学科性质 |
2.2.1 学科综合性 |
2.2.2 术语学的研究内容 |
2.2.3 术语学内部的研究方向 |
2.3 国外术语学研究概述 |
2.3.1 国外术语学发展史 |
2.3.2 国外术语学派 |
2.4 国内术语学研究 |
2.4.1 国外术语学理论的引介与评述 |
2.4.2 术语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2.4.3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概述 |
2.5 我国术语译名审定的历史钩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误译术语的定名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与术语定名相关的核心概念 |
3.1.2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联 |
3.1.3 概念之概念 |
3.2 术语误译分析 |
3.2.1 假等义术语 |
3.2.2 误读造成的术语误译 |
3.2.3 字面翻译造成的术语误译 |
3.3 误译术语的定名 |
3.3.1 更新旧术语译名 |
3.3.2 完善翻译欠妥译名 |
3.3.3 纠正错误译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2 辞书、期刊中的术语同实异名现象 |
4.3 术语同实异名现象溯源 |
4.3.1 翻译主体 |
4.3.2 翻译方法 |
4.3.3 概念特征的多维性 |
4.3.4 地域差异 |
4.4 同实异名术语的定名 |
4.4.1 确定正名与异名 |
4.4.2 学科协调 |
4.4.3 地域协作 |
4.4.4 术语标准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2 术语译名的异实同名现象 |
5.3 异实同名术语的定名 |
5.3.1 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定名 |
5.3.2 分离同一学科领域内的异实同名术语 |
5.3.3 识别异实同名的术语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语缩略术语的定名研究 |
6.1 理论基础 |
6.2 英语缩略术语的构成方式 |
6.2.1 截干法 |
6.2.2 首字母缩略法 |
6.2.3 拼缀法 |
6.3 英语缩略术语的特点 |
6.3.1 形式的简洁性 |
6.3.2 语义的多义性 |
6.3.3 语用的广泛性 |
6.4 英语缩略术语的汉语定名 |
6.4.1 截干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2 首字母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4.3 拼缀缩略术语的定名方法 |
6.5 缩略术语定名的优选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标准研究 |
7.1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翻译标准 |
7.1.1 从多元翻译标准到一元翻译标准 |
7.1.2 术语翻译的“极似”标准 |
7.2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专业标准 |
7.2.1 专业性 |
7.2.2 准确性 |
7.2.3 系统性 |
7.2.4 简洁性 |
7.3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呈现标准 |
7.3.1 定名的用字规范 |
7.3.2 定名的造字规范 |
7.3.3 定名的理据性 |
7.4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美学标准 |
7.4.1 定名的音韵美 |
7.4.2 定名的形态美 |
7.4.3 定名的意蕴美 |
7.5 定名的社会文化学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英语术语汉语定名的推广与运用 |
8.1 我国术语推广运用的现状 |
8.2 术语规范使用的措施 |
8.2.1 行政干预与主导 |
8.2.2 媒体宣传与引导 |
8.2.3 学术规范与辞书倡导 |
8.3 字母词形式术语的使用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9.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9.2 本文的局限性与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智慧之源》蒙医名词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智慧之源》与蒙医药学词典 |
一 《智慧之源》 |
二 蒙医药学词典 |
第二节 蒙医药学注释文献 |
一 阿育吠陀医学文献 |
二 蒙医学注释文献 |
第三节 编写说明 |
第一章 蒙医基础理论名词术语 |
第一节 赫依 |
一 赫依(?) |
二 司命赫依(?) |
三 上行赫依(?) |
四 遍行赫依(?) |
五 调火赫依(?) |
六 下清赫依(?) |
第二节 希拉 |
一 希拉(?) |
二 消化希拉(?) |
三 着色希拉(?) |
四 造作希拉(?) |
五 视觉希拉(?) |
六 染色希拉(?) |
第三节 巴达干 |
一 巴达干(?) |
二 能依巴达干(?) |
三 腐熟巴达干(?) |
四 味觉巴达干(?) |
五 能足巴达干(?) |
六 能合巴达干(?) |
第四节 元气 |
一 元气(?) |
二 三秽(?) |
第五节 病理学名词术语 |
一 致病内因(?) |
二 致病外因(?) |
三 疾病分布途径(?) |
四 三病素的居所(?) |
五 三病素运行路径(?) |
六 年龄与病素关系(?) |
七 环境对三病素的影响 (?) |
八 三病素发病时机(?) |
九 九种危症(?) |
十 疾病转变原因(?) |
第二章 赫依病与宝如病 |
第一节 赫依病 |
一 赫依性驼背(?) |
二 后仰症(?) |
三 前俯症(?) |
四 颊衰症(?) |
五 口吃症(?) |
六 侧弓症(?) |
七 脉痉挛症(?) |
八 半身麻木症(?) |
九 全身麻木症(?) |
十 僵直挛缩症(?) |
十一 臂瘫症(?) |
十二 手痉挛(?) |
十三 跛行症(?) |
十四 腿僵症(?) |
十五 赫依性狼头症(?) |
第二节 宝如病 |
一 宝如病(?) |
二 散型宝如病(?) |
三 盛型宝如病(?) |
四 滞留型宝如病(?) |
五 瘀积型宝如病(?) |
第三章 痼疾名词术语 |
第一节 消化不良症 |
一 消化不良症(?) |
二 精华消化不良症(?) |
三 糟粕消化不良症(?) |
四 粘液性消化不良症(?) |
五 消化不良性木僵症(?) |
六 消化不良性呃逆症(?) |
七 消化不良性中毒症(?) |
第二节 痞瘤症 |
一 食积痞(?) |
二 腹部痞瘤(?) |
三 结石痞(?) |
四 赫依性痞(?) |
五 希拉性痞(?) |
六 血痞(?) |
七 脉管痞(?) |
八 纤毛痞(?) |
九 虫痞(?) |
十 水痞(?) |
十一 脓痞(?) |
十二 外痞(?) |
十三 间生痞(?) |
十四 内痞(?) |
第三节 水肿 |
一 肺浮肿(?) |
二 肝浮肿(?) |
三 脾浮肿(?) |
四 赫依性浮肿(?) |
五 水肿(?) |
六 赫依性水肿(?) |
七 希拉性水肿(?) |
八 血性水肿(?) |
九 巴达干性水肿(?) |
十 水臌病(?) |
十一 扩散型水臌(?) |
十二 渗漏型水臌病(?) |
十三 淤积型水臌(?) |
十四 中毒性水臌(?) |
十五 积水八位(?) |
第四章 脏腑病名词术语 |
第一节 心系疾病 |
一 心悸症(?) |
二 心刺痛症(?) |
三 心热症(?) |
四 黄水性心脏病(?) |
五 心迷症(?) |
六 心肌虫病(?) |
第二节 肺系疾病 |
一 赫依性干咳(?) |
二 肺水肿病(?) |
三 肺热症(?) |
四 肺溢水症(?) |
五 肺痈(?) |
六 肺痨(?) |
七 肺扩张症(?) |
八 肺脓肿症(?) |
第三节 肝系疾病 |
一 肝热症(?) |
二 肝肿大症(?) |
三 肝中毒症(?) |
四 肝失水症(?) |
五 肝血溢症(?) |
六 肝失润症(?) |
七 肝损伤症(?) |
八 肝赫依病(?) |
九 肝衰症(?) |
十 肝浮肿病(?) |
第四节 脾系疾病 |
一 脾热症(?) |
二 脾血臌(?) |
三 脾赫依病(?) |
四 脾巴达干病(?) |
五 脾寒性腹泻(?) |
第五节 肾系疾病 |
一 肾赫依病(?) |
二 肾痨症(?) |
三 肾水肿(?) |
四 肾热症(?) |
五 肾失水症(?) |
六 肾痹症(?) |
七 肾佝偻病(?) |
第六节 胃系疾病 |
一 胃扩散热症(?) |
二 胃紊乱热症(?) |
三 胃中毒症(?) |
四 胃痧症(?) |
五 胃赫依病(?) |
六 胃巴达干病(?) |
第七节 小肠系疾病 |
一 肠鸣症(?) |
二 肠阻症(?) |
三 肠梗阻(?) |
四 肠刺痛症(?) |
第八节 大肠系疾病 |
一 大肠胀症(?) |
二 大肠热症(?) |
三 大肠消渴症(?) |
四 大肠水散症(?)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医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名词与曾用名词对照(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D]. 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中医对外翻译传播研究》第一章英译实践报告[D]. 汪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基于内涵梳理的常用中医汗出相关症状术语的英译研究[D]. 范杨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气血病机术语英译研究[D]. 胡庭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D]. 何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汉俄语术语翻译研究[D]. 刘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8]中医英译史梳理与存在问题研究[D]. 付明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英语术语的汉语定名研究[D]. 黄兵.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10]《智慧之源》蒙医名词术语研究[D]. 德力格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