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论文文献综述)
屈茂辉,陈灵峰[1](2021)在《《矿产资源法》修正的宏观审视与微观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法》修订在宏观方向上应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价值并加以保护,促进矿产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利用;肯认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推动矿产资源市场协调有序发展;强化"依法治矿"思维,助力矿产资源治理体系现代化;秉持体系化理念,增强改革和修法的协同一致性。《矿产资源法》修订还应关注矿业权出让、矿业权流转、矿产资源保护与矿区生态维护、对矿业权人的监管与矿产资源的管理等具体制度规则,并于立法理念、概念规范、语言表述、法律责任等层面努力提升立法的科学化水平。
邓贝西,张侠[2](2021)在《南极事务“垄断”格局:形成、实证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在某一特定机制中,具有共同利益的国家之间形成的利益集团能够使单一国家的制度性权力和话语优势得以提升和放大。在南极条约体系内也存在掌握优势地位和话语主动权的利益集团,即南极事务垄断集团。该集团由美国和历史上对南极提出过领土主张的7个国家构成,对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域资源持"封存"立场。南极事务"垄断"格局从垄断集团国家递交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工作文件的数量、划设保护区域的面积,以及实施视察的次数等实证分析中能够得以印证。本文将系统梳理《南极条约》签订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南极事务"垄断"格局的演变历程,对"垄断"现状展开实证分析,追踪垄断集团的权力来源,评估其对南极政治格局的影响,并结合当下南极政治形势探索性地提出中国在南极事务上避免政治孤立并提升影响力的可行路径。
姚晓光[3](2021)在《中国城市燃气安全供给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徐曼[4](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任建军[5](2021)在《云南省新电改背景下S发电公司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15年电改9号文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第三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启动,电力行业发生划时代转变,开始由计划发展转变为市场化交易。云南省以水电为主的独特电力结构导致省内存在严重电力增长与经济发展电力需求不协调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云南省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先试行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并且市场化交易程度最高的省份。在此环境转变影响下,对云南省内发电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营销重点由过去的“跑政府,跑电网”转变为“跑市场,跑用户”,快速适应交易市场环境并且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生存及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云南省电力市场化交易背景下的新能源发电企业为案例,首先介绍了电力营销相关概念及市场营销相关理论,阐述了国内外电力市场营销研究动态,结合外部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对S发电公司的影响,深入分析其自身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依据STP营销理论、6Ps营销理论及品牌营销理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优化建议。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S发电公司要提前判断未来电力市场发展趋势,抓住政策有利的发展机遇期,通过弯道超车实现市场领先。研究解决新能源电力稳定性差及不具备调峰调频功能缺陷的解决方案,提高发电设备的稳定性,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2.测算内部项目盈亏平衡点并重点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对客户实施分级管理并分析需求敏感度,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培养长期优质客户;3.完善自建客户管理体系,研究建立独立的售电公司及在合适的机会争取参与电力交易中心股权管理,扩大公司参与市场交易的范围及深度,提高公司在交易市场的地位及话语权;4.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政策业务联系,处理好与电网公司的日常业务关系,加强与同行业企业之间关联关系以维护整体利益,加强与外部媒体机构的联系做好企业品牌宣传。论文理论贡献是顺应市场化交易的发展趋势,对S发电公司营销策略进行优化研究,为提高市场营销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实践贡献是通过对S发电公司营销现状、问题及存在问题产生原因的全面分析,并结合相关市场营销理论提出6个方面的营销策略优化建议,为S发电公司提高市场份额及市场竞争力提供实践应用指导。
孙佳伟[6](2021)在《“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陆河连接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侧支线(“中蒙俄经济走廊”)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方支线(“冰上丝绸之路”)之间存在着广袤的地域空间,其间存在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全球指示意义,有必要对这两者之间联通的可行性展开研究,经背景梳理、路线识别、可行性探讨等工作,本文提出4条主要结论。(1)通过梳理分析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侧支线(“中蒙俄经济走廊”)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方支线(“冰上丝绸之路”)之间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识别出二者间存在可以通过陆河连接的方式进行相互连接的三条潜在路线。其中陆运方式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辅助公路运输,河运方式主要为借助大河航道进行运输。三条陆河联运路线分别为,乌鲁木齐-亚马尔萨贝塔港线(西线)、北京-泰梅尔迪克森港线(中线)、大连-北冰洋季克西港线(东线)。重点从三条陆河联运路线的政策及科研基础、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对三条路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2)西线自中国的乌鲁木齐出发,途径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3个国家,涉及10个省级地区,50余个城市。全线主要经过4个大的流域,从南到北依次是,塔里木内流区、伊犁河内流区、哈萨克斯坦内流区和鄂毕河流域。西线乌鲁木齐到鄂毕湾的陆地行驶共3287km,沿线河运共行驶2797km,整体线路的陆运段可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西伯利亚大铁路等线路进行连接。(3)中线自北京出发,全线途径中国、蒙古、俄罗斯3个国家,涉及省级地区11个,53个城市。全线主要经过海河流域、黄河流域、蒙古-内蒙古内流区、叶尼塞河流域4大流域。陆地行驶3592.5km,沿线河运行驶2267km。线路中蒙古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境内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较大。(4)东线贯穿中俄东北亚地区,线路为:大连—哈尔滨—黑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涅留恩格里—雅库茨克—季克西港。运输线全长3090km,其中运输距离3090km,河运距离1747km。勒拿河夏季7-9月的3个月时间适合航运,且在勒拿河通航段可以行驶3000 t以上的船舶,陆运段各节点已拥有成熟的运输体系。
胡锡琴[7](2021)在《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尤其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对非洲援助秉承“义利相兼”的理念,充分彰显“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的援助特征,对非洲援助的力度和深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国际对非洲援助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坚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首要目标和行动方向。虽然国际、国内社会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关注日益提高,但对其援助目的、援助效果却存在诸如“新发展经验的示范者”、“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等褒贬不一的评价。这既与援助自身的作用机理高度复杂,援、受双方异质性极其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等因素有关,也与对援助认知偏差、统计口径差异、研究方法各异等因素有关。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新世纪以来对非洲援助最多的国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呈现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的模式,具有显着的民生性和平等性,与西方主要援助国实施的“南北援助”迥然各异。因此,研究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于新世纪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具深远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研究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既是考证通过援助带来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能否为受援国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又是思考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的贸易便利化,还是审视援助能否实现中国发展减贫经验在非洲的跨国再生产和本土化,缓解和消除非洲的极端贫困状况,更是探寻援助与增长之间“黑箱效应”的有效破解路径,回归到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这一核心命题。论文以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依据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路径,遵循“总—分—总”的逻辑思路展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总论部分首先展开中国对非洲援助、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相关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随之梳理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及现实特征,然后基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视角,将援助经济增长效应分解为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以及援助流入从需求侧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以此形成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框架。分论部分首先分别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进行研究,阐释其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随后,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援助流入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宏观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体现为通过对非洲援建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中国对非国际直接投资的物流成本,其先导效应也可抑制其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并且还可通过援助有效缩短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的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对非洲援助具有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作用,且存在“门槛效应”,即在中国对非洲援助初期,基础设施领域是援助流入的重点,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为外资流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援助对投资的吸引力却并不持续。因此,援助流入不能仅重视援助流入规模的增加,而应在援助后期将工作重心放在援助分类,加强对教育、生产部门领域的援助,促进受援国制造业以及工业化体系的建立。第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表现为通过对非洲提供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的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通过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还通过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环境优化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能够促进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加大非洲对华的出口效应,以及进口效应。中非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国企业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能显着提高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在进口、出口效应中均有体现。同时,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在双边贸易效应和出口效应中均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非双边贸易往来中,非洲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商品对华出口仍占较高比重,也体现出中非贸易的资源禀赋优势互补。第三,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意味着通过对非洲援助能充分发挥中国减贫经验在非洲的国际示范效应,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缓解受援国的债务水平。实证分析表明非洲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与援助是息息相关的,援助能够促进受援国的减贫,特别是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对受援国减贫具有长期的改善作用。尽管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确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但其影响却较缓慢,这也印证了减贫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虑到援助的异质性,论文将援助分为类似于OECD界定的官方发展援助(ODA-like)和其他官方融资(Other Official Flows-like,简称OOF-like),结果显示两者均有助于受援国减贫,但就其援助效果而言,OOF-like援助效果更为明显。中国作为一个同时拥有援助国和受援国经验的发展中大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在对非洲援助实践中致力于为受援国提供高效的发展方案和发展援助,有助于构建受援国的产业体系,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对受援国政府部门实施债务减免,既减少了受援国金融风险危机爆发的可能,使政府有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受援国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其长期艰巨的减贫工程提供可持续的经济基础。最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包括援助流入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以及技术传递与外溢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目的并不仅是提供金融援助,而是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尤其是提供技术援助,从根本上培育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民生服务、技术人才、农工业合作等领域,体现出强烈的民生性和平等性。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对非洲援助通过物资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传递和溢出效应,直接促进了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是有效的,但关于援助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门槛效应,目前还不确定。同时,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对外开放程度等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相关关系,符合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推理。基于研究结论,论文对改善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建议主要有:大力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尊重受援国,提升受援国公平参与全球发展的机会;积极构建公平有效的对非洲援助新体制,从援非的实施路径、发展多元化的援助合作方式着手,提升援助的实际效果;强化援、受双方的有效沟通,增进南北援助国之间的理解,减少援助实施的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援助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为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将援助流入、受援国FDI、贸易、减贫(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视为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四轮驱动力”,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理论支撑,论文提出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框架既包含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也包括从需求侧影响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学界对OECD主要援助国对非洲援助关注较多,而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议题关注相对较少。同时,学界也多单方面关注援助有效性、政策动机,多论证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或投资,或贸易,或减贫的单方面影响。可见,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议题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分析援助对受援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援助对消除受援国贫困的作用,最后回归于探究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充分融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第二,论文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在受援国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结合系统GMM模型、分位数回归、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FGLS模型等实证方法相结合,分别检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具有明显的“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特征,呈现出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命运共生型”援助模式,切实致力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有力的驳斥了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的观点。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既有基础设施效应,也有先导效应,还具有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对受援国的贸易具有成本削减效应,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和贸易环境优化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既能发挥中国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又能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援助是否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是讨论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中心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有助于发挥对受援国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同时技术援助有显着的外溢效应,进而促进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第三,论文通过调研掌握了对非洲援助相关工作及研究人员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一手资料。调研形式为向世界银行、中非发展基金、高校从事援助非洲问题的学者等发放中英文版本的对非洲援助质量问卷。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受访对象关于对非洲援助的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认知并不统一,也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实证检验方面,论文将中国对非洲援助类型划分为ODA-like和OOF-like,并引入了援助的滞后期,通过实证检验中国援助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43个样本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以及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邱涛[8](2021)在《“印太战略”框架下澳大利亚对美政策研究——安全焦虑与“中等强国”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澳大利亚由于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和远离西方世界,其战略文化中存在明显的安全焦虑和中等强国抱负。在"印太战略"背景下,这两个因素驱动着澳大利亚的对美政策,其试图通过紧密地追随美国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美国的安全保证,维持它在该地区的"中等强国"地位。美国为筑牢遏制中国崛起的"南锚",也极力拉拢澳大利亚,赋予其所谓特殊的盟国地位。但是,"印太战略"框架下的澳美同盟具有极大的非对称性,澳大利亚面临较高的被"连累"与"抛弃"的风险,而收益与日本和印度相比却相对较低。
李小娜[9](2021)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期,然而“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理念让我们付出了生态环境资源被破坏的沉重代价。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导致了土地塌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诸多问题,要彻底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需下大力气来推进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在这样的背景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应运而生,并取得了巨大成效。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发展,为进一步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克服保证金制度的缺陷和不足,更好地推动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护,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实施了从“保证金”向“基金”转换的重大改革。如何理解该项制度,如何做到从过去的“保证金”跃迁为“基金”,如何进一步构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上加以思考,更需要在法律制度层面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当前,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立法结构以及制度内容均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从环境法学和经济学交叉视角出发,以公共物品、外部性、环境损害社会化填补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相关基本概念;系统地梳理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政策沿革;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存在的立法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完备、基金形式单一、资金来源有限、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选取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领域较为发达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为借鉴对象,考察了这四个国家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指出国外完善的基金立法结构、明确的基金使用范围和方式、丰富的基金来源和明确的提取标准、完善的基金监管机制对我国相关制度建设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最后,论文从立法原则、法律体系、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构建完善我国特色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法律制度的一些设想。
马萌婉[10](2021)在《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变暖的脚步逐渐加快。这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北极地区造成了剧烈的影响,其导致冰雪融化进而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北冰洋深处的海冰融化削减了北极航道船舶通行的季节性限制,这给北极航道的大面积通行提供了可能。但与此同时,人类对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和北极航道大规模航行则会导致北极航道水域环境污染的风险大大增加。由于北极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其海水的自洁能力远低于其他海域,所以在船舶通行于北极航道时一旦发生了船舶碰撞导致船舶溢油,哪怕是基础的船舶航行带来的船舶排污都会给北极航道水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尽管如此,北极航道的通航对于改变目前传统航道运输压力大,航道繁忙的状况仍是十分有必要的,以近期发生的“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为例,若北极航道开通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海洋运力紧张的现状,减少其他航道堵塞时的经历损失。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北极航道水域环境的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北极地区的环境逐渐从区域性保护上升为全球性保护的一个议题。正文第一部分对本文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北极航道水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以及保护环境面临的困境;对目前北极航道的国际法框架进行梳理后对我国提出“冰上丝绸之路”以及我国参与北极航道的水域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基础进行分析。正文第二部分主要对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进行了分析,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于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特殊规定、国际组织特别是北极理事会和国际海事组织对于北极航道水域环境的相关立法,以及北极国家对于航道如何行使管辖权、国际条约颁布后修改国内立法以增强本国的相关权利等。正文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北极航道在发挥效力的同时其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北极航道的利用势必会造成治理层面上的法律困境,目前硬法规制不完善且执行力不足,软法的治理模式又缺乏约束力,加之区域立法碎片化等问题,使得目前北极航道的水域环境保护困难重重。而在国际合作方面,北极航道的环境法律存在冲突及实施困境,北极国家为了自身权益制定高于国际法标准的国内法,各国际条约之间也存在冲突,使用国际条约冲突规范也难解冲突,《极地规则》作为目前最全面的解决北极航道航行问题的法律文件实施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正文第四部分针对上一部分提出的区域立法碎片化、软法和硬法各自的不足等法律问题提出了建议,同时对中国加入北极航道环境治理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充分利用软硬法优势,在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时建立软硬法兼施的模式。加强北极地区的双多边合作,为解决北极环境法律冲突的提供新的解决模式,并且努力构建北极贺航道水域环境保护的的法律体系。另外要为北极构建统一的治理模式,包括设立北极理事会作为北极水域环境冲突的争议的机构、建立海洋环境应急保护制度等。
二、《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论文提纲范文)
(1)《矿产资源法》修正的宏观审视与微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矿产资源法》制定修改的现实总结 |
二、《矿产资源法》修订的宏观审视 |
(一)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价值并加以保护,促进矿产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利用 |
(二)肯认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推动矿产资源市场协调有序发展 |
(三)强化“依法治矿”思维,助力矿产资源治理体系现代化 |
(四)秉持体系化理念,增强改革和修法的协同一致性 |
三、《矿产资源法》修订的微观设计 |
(一)总体框架 |
(二)主要制度 |
1.矿业权出让。 |
2.矿业权流转。 |
3.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矿区生态维护。 |
4.对矿业权人的监督与矿产资源的管理。 |
(三)立法目标及其他事项 |
1.立法目标和理念。 |
2.概念术语及语言表达。 |
四、结 语 |
(2)南极事务“垄断”格局:形成、实证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极事务垄断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
1.1《南极条约》原始缔约国对南极事务的早期“垄断” |
1.2形成于《马德里议定书》之际的“7+1”南极事务垄断集团 |
1.3南极事务“垄断”格局在21世纪的发展及趋势 |
二、南极事务“垄断”格局的实证分析 |
2.1工作文件 |
2.2议题主导 |
2.3南极保护区划设 |
2.4南极视察 |
三、南极事务垄断集团的权力来源及其对南极政治的影响 |
3.1南极事务垄断集团的权力来源 |
(1)垄断集团国家参与南极事务的历史遗产 |
(2)美国国家权力的外溢 |
3.2南极事务垄断集团的形成对南极政治的影响 |
(1)南极条约体系内国家依据所属政治阵营和利益联盟“选边站位” |
(2)科学和知识的作用被不断弱化 |
(3)南极与外部政治环境的联系愈来愈紧密 |
四、中国在现有南极形势下避免政治边缘化与提升影响力的路径选择 |
(4)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云南省新电改背景下S发电公司营销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及思路 |
第二章 电力营销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电力市场营销相关概念 |
一、新电改的概念 |
二、电力市场营销的概念 |
三、电力市场营销交易模式的概念 |
第二节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一、STP营销理论 |
二、6Ps营销理论 |
三、品牌营销理论 |
第三章 S发电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第一节 PEST分析 |
一、政治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第二节 微观环境分析 |
一、竞争者分析 |
二、电力消费者分析 |
三、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四章 S发电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 |
一、公司基本背景 |
二、公司组织结构 |
第二节 S发电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
一、从STP理论分析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
二、从6Ps理论分析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
三、从品牌营销理论分析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
第三节 S 发电公司市场营销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
一、电力市场份额小 |
二、新能源电力产品质量不稳定 |
三、电价缺乏需求弹性 |
四、营销渠道管理尚不成熟 |
五、促销手段单一 |
六、政府及公共关系维护缺乏深度 |
七、品牌宣传渠道狭窄 |
第五章 S发电公司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
第一节 市场定位选择策略 |
一、瞄准多能源有机统一发展的市场发展形势 |
二、强化规模化发展的理念 |
三、积极探索东南亚市场的潜力 |
第二节 产品策略 |
一、适应电网要求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
二、积极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营销实力 |
第三节 价格与促销策略 |
一、测算内部盈亏平衡点 |
二、重点实施成本领先策略 |
三、客户需求分析及客户体系管理 |
四、建立成体系的产品促销方式 |
第四节 渠道策略 |
一、自建客户管理体系 |
二、充分利用售电公司的平台优势 |
三、强化融入与电力交易中心关系 |
第五节 公共关系策略 |
一、高度重视维护政府关系 |
二、积极处理好与电网关系 |
三、加强同行业内合作关系 |
第六节 品牌策略 |
一、主动作为提升公司实力形象 |
二、拓展渠道增加媒体曝光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陆河连接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冰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大连-北冰洋季克西港”线相关研究进展 |
1.2.3 相关研究发展趋势 |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背景 |
2.1 冰上丝绸之路 |
2.1.1 中国北极政策白皮书 |
2.1.2 北极航道 |
2.1.3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北方支线 |
2.1.4 “冰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与范围 |
2.1.5 “冰上丝绸之路”沿程海域 |
2.2 “一带一路” |
2.2.1 “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侧支线 |
2.2.2 “中蒙俄经济走廊” |
2.2.3 “一带一路”的北方交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潜在线路识别 |
3.1 从“中蒙俄经济走廊”到北极东北航道 |
3.2 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 |
3.3 三条潜在线路 |
3.3.1 潜在线路 |
3.3.2 可行性分析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陆河联运路线可行性研究 |
4.1 乌鲁木齐-亚马尔萨贝塔港线(西线) |
4.1.1 可行性的客观基础 |
4.1.2 可行性的政策及科研基础 |
4.1.3 运输路线现状分析 |
4.1.4 路线自然地理因素 |
4.1.5 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
4.2 北京-泰梅尔迪克森港线(中线) |
4.2.1 可行性的客观基础 |
4.2.2 可行性的政策及科研基础 |
4.2.3 运输路线现状分析 |
4.2.4 路线自然地理因素 |
4.2.5 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
4.3.大连-北冰洋季克西港线(东线) |
4.3.1.可行性的客观基础 |
4.3.2 可行性的政策及科研基础 |
4.3.3 运输路线现状分析 |
4.3.4 路线自然地理因素 |
4.3.5 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
4.4 陆河联运路线对比 |
4.4.1 运输时间情况对比 |
4.4.2 沿线节点城市情况对比 |
4.4.3 沿线流域情况对比 |
4.4.4 转运成本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拓展讨论 |
5.1 关于中俄联合研讨与踏察的讨论 |
5.2 关于大连-北冰洋季克西港线(东线)进一步研究规划的讨论 |
5.3 关于“冰上丝绸之路”进一步研究的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活动 |
附录 |
图件索引 |
表格索引 |
(7)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对外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对外援助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 |
1.2.3 关于促贸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 |
1.2.4 关于对外援助与受援国减贫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核心概念 |
2.1.2 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2.2 国际政治学理论 |
2.2.3 国际社会学理论 |
2.2.4 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 |
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形式及特征 |
3.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规模及结构 |
3.1.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 |
3.1.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规模 |
3.1.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结构 |
3.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时代特征 |
3.2.1 中国对非洲援助进入“南南合作+援助”的机制化阶段 |
3.2.2 从意识形态输出向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转变 |
3.2.3 从政治外交单一驱动向多维动机驱动的转变 |
3.2.4 南南援助与南北援助的异质性日益凸显 |
3.3 国内外对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认知 |
3.3.1 来自国际社会的认知 |
3.3.2 来自国内社会的认知 |
4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框架 |
4.1 新世纪中国援助促进非洲受援国经济增长的路径解析 |
4.1.1 从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层面的解析 |
4.1.2 从促贸援助层面的解析 |
4.1.3 从减贫效应层面的解析 |
4.1.4 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层面的解析 |
4.2 新世纪对非洲援助宏观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 |
4.2.1 对非洲援助促进受援国资金累积的作用机理 |
4.2.2 对非洲援助改善受援国人力资本的作用机理 |
4.2.3 对非洲援助提升受援国技术水平作用机理 |
5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
5.1 中国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 |
5.1.1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持续上升 |
5.1.2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多样化 |
5.1.3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国别分布的差异化 |
5.2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作用路径 |
5.2.1 援建基础设施,降低FDI物流成本 |
5.2.2 援助的先导效应,降低FDI投资风险 |
5.2.3 援助缩短了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 |
5.3 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检验 |
5.3.1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5.3.2 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门槛效应” |
5.3.3 东道国规模差异化条件下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 |
6.1 对中非双边贸易的现实考察 |
6.1.1 中非贸易总额的变化 |
6.1.2 中非贸易的商品构成 |
6.1.3 中非贸易的地理分布 |
6.2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作用路径 |
6.2.1 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贸易成本削减效应 |
6.2.2 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 |
6.2.3 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环境优化效应 |
6.3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检验 |
6.3.1 双边贸易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3.2 援助对中非双边贸易规模促进作用的检验 |
6.3.3 援助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7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 |
7.1 对非洲贫困的现实考察 |
7.1.1 贫困人口规模及人均预期寿命 |
7.1.2 贫困人口地域分布 |
7.2 对非洲援助减贫效应的作用路径 |
7.2.1 通过援助发挥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 |
7.2.2 通过援助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 |
7.2.3 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 |
7.3 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检验 |
7.3.1 减贫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7.3.2 援助总量对受援国减贫的影响 |
7.3.3 援助异质性对减贫效应的实证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
8.1 非洲经济增长的困境 |
8.1.1 非洲经济增长的时序变化 |
8.1.2 非洲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
8.1.3 非洲经济增长的阶段位次 |
8.2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作用路径 |
8.2.1 援助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 |
8.2.2 援助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 |
8.2.3 技术援助的外溢效应 |
8.3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
8.3.1 经济增长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8.3.2 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9 提升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对策建议 |
9.1 完善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 |
9.1.1 改革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援助资源的协同整合能力 |
9.1.2 优化对非洲援助领域,提升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 |
9.2 坚持包容平等的发展援助,培育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
9.2.1 通过包容平等的对非洲援助,增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
9.2.2 坚持包容性视域下的援助,提升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
9.3 积极与利益相关主体沟通,维护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
9.3.1 增强与国际发展合作机构的资源整合和经验共享 |
9.3.2 改善援助数据透明度从而增进与其他援助国的互信 |
附件1: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件2: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英文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8)“印太战略”框架下澳大利亚对美政策研究——安全焦虑与“中等强国”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澳大利亚的安全焦虑 |
二、澳大利亚的“中等强国”梦想 |
三、美国推行“印太战略”与澳大利亚战略地位的提升 |
四、“印太战略”背景下澳大利亚强化与美国关系的举措 |
五、结语 |
(9)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环境治理恢复 |
2.1.2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 |
2.1.3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
2.2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与保证金 |
2.3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物品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环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承担 |
第3章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考察 |
3.1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1990 年-2006 年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探索时期 |
3.1.2 2006 年-2016 年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成形阶段 |
3.1.3 2016 年至今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向基金转换阶段 |
3.2 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立法不完善 |
3.2.2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规定不完备 |
3.2.3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形式单一 |
3.2.4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资金来源有限 |
3.2.5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4章 国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经验借鉴 |
4.1 国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
4.1.1 美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
4.1.2 加拿大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
4.1.3 澳大利亚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
4.1.4 日本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 |
4.2 对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启示 |
4.2.1 完善的基金立法结构 |
4.2.2 明确的基金使用范围和方式 |
4.2.3 丰富的基金来源和明确的提取标准 |
4.2.4 完善的基金监管机制 |
第5章 完善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法律制度 |
5.1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立法原则 |
5.1.1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 |
5.1.2 市场化原则 |
5.1.3 公平与效率原则 |
5.2 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法律体系 |
5.3 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规定 |
5.3.1 统一基金名称表述 |
5.3.2 多元化基金设立主体 |
5.3.3 拓宽基金资金来源 |
5.3.4 规范基金计提标准 |
5.3.5 明确基金使用范围 |
5.3.6 规范基金使用程序 |
5.3.7 严格验收标准和程序 |
5.4 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监督机制 |
5.4.1 理顺监管体制 |
5.4.2 强化内外监督 |
5.4.3 加强信息公开 |
5.5 明晰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法律责任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10)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案设计 |
第一章 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概述 |
第一节 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北极航道概念界定 |
二、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困境 |
一、北极航道水域环境污染的成因 |
二、北极航道开发的必要性 |
三、北极航道环境的脆弱性 |
第三节 北极航道环境保护的国际法现状 |
一、北极航道现有国际法体系概述 |
二、我国参与北极航道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基础 |
第二章 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
第一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极环保内容分析 |
一、《公约》第234条 |
二、《公约》第十二章其他相关内容 |
第二节 国际组织治理北极航道环境保护的条约 |
一、《北极环境保护战略》治理机制 |
二、《极地规则》立法分析 |
三、其他相关国际条约 |
第三节 加、俄两国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
一、加拿大对北极水域环保治理主要法律政策 |
二、俄罗斯对北方海航道环保法律体系 |
第三章 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体系的法律问题 |
第一节 北极区域法律困境 |
一、区域立法碎片化 |
二、软法治理模式的局限性 |
三、硬法出现治理困境 |
第二节 北极航道环境法律冲突及实施困境 |
一、国内法与国际法规则衔接冲突 |
二、法律冲突的传统解决方式在北极环境中的局限性 |
三、《极地规则》实施困境 |
第三节 设立统一的法律体系困难重重 |
一、没有统一的争端解决机制 |
二、环保机制实施受阻 |
三、清污的法律规制不完善 |
四、非北极国家诉求难以体现 |
第四章 完善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议 |
第一节 建立软硬法并行的模式 |
一、发挥软法在北极环境保护中的优势 |
二、发挥硬法的强制约束力 |
三、“软硬兼施”模式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
第二节 协商解决北极航道环境保护法律冲突 |
一、加强北极地区国际合作 |
二、利用传统方式解决北极航道环境法律冲突 |
三、完善北极水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
第三节 建立统一环境污染防治模式 |
一、北极理事会成为北极航道的环境治理平台 |
二、设立北极航道海洋应急保护制度 |
三、完善北极环境污染清污机制 |
第四节 我国参与北极航道水域环保法治的路径 |
一、积极履行国际义务 |
二、加强北极航道环保相关双多边合作 |
三、完成国内法律与相关环保条约的衔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产资源法》修正的宏观审视与微观设计[J]. 屈茂辉,陈灵峰.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1(05)
- [2]南极事务“垄断”格局:形成、实证与对策[J]. 邓贝西,张侠. 太平洋学报, 2021(07)
- [3]中国城市燃气安全供给法律制度研究[D]. 姚晓光.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4]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5]云南省新电改背景下S发电公司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任建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陆河连接可行性研究[D]. 孙佳伟. 黑龙江大学, 2021
- [7]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胡锡琴. 四川大学, 2021
- [8]“印太战略”框架下澳大利亚对美政策研究——安全焦虑与“中等强国”的视角[J]. 邱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1(03)
- [9]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 李小娜.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北极航道水域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体系研究[D]. 马萌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