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析邓小平的法治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艾野[2](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法治国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焦点内容和重要命题,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新方向,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光辉成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及人们的对法治的意识和认知,推动了世界领域的法治文化交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整体把握、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我国未来的法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依法治国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对我国法治发展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强调要继续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申和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治国理政的深刻革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和人民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制度体系,并将《决定》定为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永恒追求,也是总结前人经验后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将其动态的治理理念和方式融入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之中,将其时代内涵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我国建设的每一个阶段中。依法治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中的地位和治国理政的作用。本文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为目标,深入地研究了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牢牢把握习近平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对我国法治发展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这是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理论研究的重要推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指明方向。本文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法,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视角高度概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与实践,对依法治国的理论渊源进行系统整理,并对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主要内容、成就、特征、经验、优势、挑战和完善路径进行了全面研究,努力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研究提供理论素材。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组成,具体来讲:第一部分,绪论。重点分析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效用,通过剖析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成果,形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体认识,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的思路,阐述研究方法,从而搭建本研究的基本架构,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节首先从法治相关的概念进行概述,分别对法治、法制、人治、德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系统分析。其次从依法治国的内涵入手,对依法治国进行了整体概述,对其理论、核心和本质特征分别进行了论述。从整体的机构上为后续的研究做了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这一部分首先,深入了解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法治思想为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法治思想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我们准确的认识法治思想来源。其次,研究列宁斯大林对法制的探索和教训,研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的形成与失败的教训,这部分能有效地为我国法治实践提供依据。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法治思想进行研究,对我国法治从无到有进行整体分析。最后从我国的传统法治入手,分别对古代法制思想、近代社会法制思想展开论述。阐述了我国古代、近代法治的弊端与发展,从而对新时代依法治国产生启示作用。第四部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入新时代。本章是该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深入地对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地进行了概述,从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次,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就进行论述,这部分以法治过程中的实质转变为主要成就的依据,通过向更好的方式转变、更具体的实践操作、更先进的治理模式和更高的目标作为成就的主要表现。最后,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特征展开论述,明确依法治国在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深化时代赋予的内涵。第五部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实践价值。本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历史地位,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发扬,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补充和丰富。其次阐述了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实践价值,分别从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人类的法治文化的角度对新时代依法治国进行了有效的定位和评价,从而体现出其在我国社会发展全过程中的价值。第六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基本经验和优势。在基本经验上,以法为主要研究目标,分别对其与党、权、民主、依规治党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党的领导、权力、民主自由、法规制度都与法无法分割,其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监督、促进和相统一的。国外法治实践的经验对中国而言是宝贵的,但对经验的学习依然要建立在我国的发展实际上,没有国情为基础的借鉴学习所得到的结果可能与所想背道而驰。在优势上,依法治国发挥出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党的领导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大体现,人民主体、以德治国、人人平等和中国实际出发都是依法治国的在新时代的优势,依法治国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公平正义,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最优结合,保持中国实际为基本准则才能把握依住依法治国的优势和未来法治发展的前景。第七部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性思考。理性的分析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所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正视存在的问题,是促进依法治国再进步的最佳途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给依法治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对依法治国潜力深层挖掘的契机。通过理性思考,从八个方面完善新时代依法治国的路径,集中地将“十一个坚持”主要内涵融入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实践当中,从而将问题和挑战转化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总之,通过系统地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论文主要提出以下创新观点:一是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时代内涵,从社会发展中蕴含的古今的哲学智慧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经验和中国实践。二是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从社会主要矛盾、法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新时代依法治国完善路径,深入研究我国依法治国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三是从新时代依法治国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实践逻辑的阐释,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提出科学的指南和正确的价值引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蒋文韬[3](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法治探索的第一百个年头。在过去一百年当中,中国共产党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出发,开展了行政法治探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作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的政党,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政法是约束和制约行政机关行政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得以实现规范的集合。因此在百年法治探索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行政法治的探索和研究视为党法治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法治建设和探索的成果,做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梳理,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同时,将其作为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研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本文按照行政法治编年史的记述顺序,将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治探索分为十三个时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时期、江泽民时期、胡锦涛时期和习近平新时期,以中国共产党每个发展时期的行政法律制度、主张、政策以及党重要领导人讲话中涉及的行政法思想和内容为切入点,运用法理学和行政法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从该内容的历史背景、内容阐述与分析以及该内容的行政法治创新价值进行详尽的研究,并将不同时期的法治意义予以概括,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行政法思想探索的历程,最后将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治发展规律的探究作为论文的落脚点。
孙雪菲[4](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宪法乃九鼎重器。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明确了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特别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信念。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自觉“尊宪、学宪、守宪、用宪”,不断增强宪法意识。在各类社会群体之中,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是全面推进依宪治国战略实施的后备力量,其宪法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依宪治国战略的实施、关乎法治中国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本文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分析选题目的和意义、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础上,沿着“深化理论阐释——探寻问题成因——明确指导遵循——确立主要内容——提出培育路径”的研究思路,分五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深化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相关理论阐释。首先考察了宪法及其发展变迁。在此基础上,厘清宪法意识及其相关概念,并结合宪法的内容和意识的构成阐释了宪法意识的内涵,从而明晰了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的边界,为达成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深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列宁的宪法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系统阐释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主要包括:宪法作为母法保护公民权利,宪法作用因社会发展而改变,批判资本主义宪法“把不平等当作平等”以及无产阶级宪法的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发展”。列宁的宪法思想主要包括:通过实行新宪法来掌握和保持政权,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的实质在于与现实相一致。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宪法的制定要以党的领导为原则,宪法享有绝对的权威,宪法要保障人民的权益以及宪法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等。第二部分探寻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成因。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结果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整体上积极向好,表现为大学生普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能够自觉遵守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能够运用宪法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宪法理论掌握不足、宪法情感较为淡漠、宪法信仰不够坚定等。究其原因,我们将其归纳为高校相关课程培育宪法意识不到位、宪法意识培育实践活动开展不充分、大学生增强宪法意识主动性有待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尚需充盈等,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第三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首先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主要包括: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及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等。其次,还要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教育引导规律、适应和促进法治社会发展规律、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相关政策。第四部分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以宪法的内容和意识的构成两个维度为依据建构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即以意识构成为分层标准,融合宪法的内容,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确立为宪法知识理念教育、宪法信仰教育、宪法权威教育。其中,宪法知识理念教育主要包括宪法是根本法的意识教育,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教育,人民主权意识教育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教育;宪法信仰教育主要包括宪法认同意识教育,宪法敬畏意识教育和宪法忠诚意识教育;宪法权威教育主要包括遵守宪法教育、服从宪法教育和维护宪法教育。第五部分探究了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路径。立足新时代提出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可行路径:一是发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培育作用,并将二者紧密结合,推进协同育人有效进行;二是组织大学生开展提升宪法意识的实践活动,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加大大学生宪法实践活动支持力度,创新宪法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三是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自我教育功能,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宪法相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宪法实践活动;四是营造宪法至上的社会风尚,构建学习宪法的网络空间,形成依宪治校的校园氛围,充盈遵守宪法的家庭气氛。
杨颜吉羊[5](2021)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对我国社区法治建设的启示》文中提出
王渊[6](2020)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建党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一目标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为大学生法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学生法治教育也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人才支持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重要功能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公民的需要,也是亟待提升的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需要。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大学培养方案普遍对法治素养不重视;高校没有开设单独的法治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学法治教育与中小学的法治教育衔接不紧密;高校开展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较少;教育从业者的法治素养参差不齐。造成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薄弱环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困境,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可以从法治教育方案、法治教育环境、法治教育团队三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要科学制定大学生法治教育方案,应该将法治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并且建议单独开设法治教育公共必修课,促进大中小学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使全面依法治国真正落实;要发挥校园环境、社会力量、网络环境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和学科的引领作用;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还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既要切实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水平,加强法治教育公共课教师的法治教育水平,提高各个专业课教师的法律素养,也要努力提高校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法律素养,发挥辅导员、高校行政人员的作用,让法治教育专业教师和辅助团队共同发挥作用。
吴婷[7](2020)在《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了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次伟大尝试。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实践和理论基础,更是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系统阐述,使其理论思想更加成熟。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保障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法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论述,阐述了其理论渊源,研究了经典法治思想核心中国历代领导人法治思想观点,解释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产生的必然性。其次,对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核心内涵、根本方向、政治前提、总体目标以及战略地位进行具体论述,归纳总结了其五大特点,从理论内容层面分析其制度的创新性,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论述其真理科学性,从宏观层次分析其体系的整体性,从实施推进方式展现其相对的公正性,从历史观的角度展现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最后,对理论价值和实践路线进行剖析,论证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治理论,推动了人类法治理论的发展。关于实践路径主要从依法执政、法治改革和人民主体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方法。
王莹[8](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文化支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支撑,其现状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机制体制不完善、普法氛围不浓厚、自觉自信不充分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建设也面临着历史文化传统局限性传承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多样性、地域人口因素现实性差异性等多方面制约,尚不能充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因此,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渊源和理论依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实施路径,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原理和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旨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依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经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原因,提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和前瞻性思考,以期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科学内涵的理解,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的经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论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从源头上探究了法治文化,辨析了法治文化相关概念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内涵的研究中,涵盖了对其主客体的甄别,对其特征属性的描述,并从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重结构探究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对其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其战略价值所在。第二章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并不是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法治文明则是其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有关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学理依据。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中的优秀法治文化建设思想,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三章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基本经验。重点阐述了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进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展现出不同特点。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在强化实践基础、深化法治理论以及人民法治认同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同时,本章还阐释了法治文化建设在坚持基本国情,发挥改革创新精神,正确处理党与法、权与法、情理法三个方面的关系和不断坚持两个“三位一体”的重要经验。第四章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分析。主要是从现实状况出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找寻不足,以全面反映法治文化建设的全貌。在发展水平、体制机制、普法氛围、法治信仰等方面探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瓶颈,指出其主要制约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意识形态斗争、地域人口因素上的影响。直面法治文化建设的问题根源所在,为下一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五章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前瞻思考。基于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瓶颈与制约因素,围绕思想、制度、实践、文化、资源和国际六方面提出了路径选择,还从多元动力、责任监督、普法传播、文化创新、人才培育和法治评估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最后,从目标取向、实践要求、拓展方向阐述了对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展望。
陈开菊[9](2018)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研究对象,追溯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其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原则,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基本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政治思想、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探索、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理论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历的挫折是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邓小平政治建设思想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本文将抗战时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作为邓小平对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在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关于扩大民主、改善党的领导、反对封建主义等重要思想。对于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起点。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邓小平鲜明地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年多时间的酝酿,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不仅标志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而且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集大成。《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紧迫性,深刻地剖析了原有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官僚主义现象等,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并提出以这三个要求作为检验党和国家的制度是否完善的标准。讲话还提出了改革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加强党的领导,改革要分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这篇重要讲话成为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决定其他一切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照搬西方。要有秩序地推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博大精深。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包括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目标。长远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近期目标是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有领导、分步骤、有秩序地开展,坚持立足本国国情。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包括实事求是的唯物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以及事物在运动变化并具有多种形式的发展观。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使人们深入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通过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我们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即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
徐志超[10](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开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回首过去近40年的历史,通过坚决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均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升,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高。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向我们证明,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进步。因而,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必然要始终不移的坚持文化开放。自世界市场建立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以来,各种、各类、各色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就从来没有停歇过。在全球性的文化场域之中,各国家、民族的文化扬弃了过去的封闭、保守,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开放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上述时代背景,在领导人民进行深入拓进文化开放领域,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文化开放实践的一系列正确观点和理论的体系。这一思想建基于过去人类对于文化开放的正确认识之上,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开放的实践而不断成熟,并将在人类社会的永恒发展中持续深化。本文旨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化对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的核心要义、逻辑进路的认识,并通过揭示文化开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明确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历史继承性,从而深入挖掘党文化开放思想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并为在新时代环境下全面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提供更具学理性的知识支撑。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现状,并评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开放研究所取得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党提出的文化开放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首先吸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们在文化理论方面的经典描述并直接继承了毛泽东的文化开放思想;其次,提升文化开放水平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对时代潮流、时代要求的精准把握。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历史历程。该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的探索阶段,党形成了对外开放与精神文明相适应等理论,廓清了人们对于文化开放的思想疑虑,文化开放思想开始萌芽;从十四大到十六大的起步阶段,党形成了先进文化、文化创新与文化开放相结合等一系列思想;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的成熟阶段,党部署了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正式提出了文化开放的思想;从十八大至今的深化阶段,党形成了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与文化开放之间的深度结合,进一步发展了文化开放思想。第四章主要从地位与作用、性质与方向、目标与任务、方针与原则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基本内容。其主要内容有: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着力点;以马克思主义统领我国文化开放的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开放的目的等等。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转折点,如何立足时代特点、时代需要,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具体路径。提出了要做好新时代文化开放的制度构建、做好新时代文化开放的战略部署、做好新时代文化开放的环境建设的观点。
二、析邓小平的法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析邓小平的法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难点 |
1.4.1 创新之处 |
1.4.2 论文难点 |
第2章 依法治国的相关概念 |
2.1 系列概念 |
2.1.1 法治 |
2.1.2 法治与人治 |
2.1.3 法治与德治 |
2.1.4 法治与法制 |
2.2 依法治国的内涵 |
2.2.1 依法治国的概述 |
2.2.2 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 |
2.2.3 依法治国理论的本质特征 |
2.3 依法治国的核心 |
2.3.1 依宪治国 |
2.3.2 依法执政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治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
3.1.2 列宁斯大林对法制的探索和教训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法治国理论 |
3.2.1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端 |
3.2.2 从法制到法治建设 |
3.2.3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 |
3.2.4 依法治国理论体系的建立 |
3.3 中国传统法制思想 |
3.3.1 中国古代法制思想 |
3.3.2 中国近代法制思想 |
第4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入新时代 |
4.1 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概述 |
4.1.1 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形成 |
4.1.2 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主要内容 |
4.2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就 |
4.2.1 从治国基本方略转变为全面推进 |
4.2.2 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 |
4.2.3 从依法管理向治理现代化 |
4.2.4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建设 |
4.3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特点 |
4.3.1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性 |
4.3.2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创新性 |
4.3.3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性 |
4.3.4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性 |
第5章 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实践价值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历史地位 |
5.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
5.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5.1.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理论地位 |
5.1.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现实意义 |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论的实践价值 |
5.2.1 新时代依法治国为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
5.2.2 新时代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最集中体现 |
5.2.3 新时代依法治国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 |
5.2.4 新时代依法治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5.2.5 新时代依法治国为人类法治文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基本经验和优势 |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基本经验 |
6.1.1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法的关系 |
6.1.2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法与权的关系 |
6.1.3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
6.1.4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
6.1.5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立足国情与借鉴中外法治经验的关系 |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优势 |
6.2.1 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最大特色和优势 |
6.2.2 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力量源泉和重要保障 |
6.2.3 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客观要求 |
6.2.4 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为实现路径 |
6.2.5 以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为重要原则 |
第7章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性思考 |
7.1 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7.1.1 法治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整体法治水平的提升 |
7.1.2 法治发展不充分难以发挥法治的功能 |
7.1.3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依法治国的影响 |
7.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完善路径 |
7.2.1 科学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键 |
7.2.2 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 |
7.2.3 公正司法是现代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防线 |
7.2.4 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 |
7.2.5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
7.2.6 依法治国、依法治党、依法治军全盘考虑 |
7.2.7 全面贯彻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 |
7.2.8 国家、地方、个人协调一致共同发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3)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共产党的创立及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1921 年-1937 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公民权利及其保障基本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行政组织制度的初创 |
一、代议制度中代表的产生与撤换 |
二、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三、实行直接选举的原则 |
四、建立行政法思想监督制度 |
第四节 党员干部选任的制度化 |
第五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27 年-1937 年) |
第一节 行政组织制度之新 |
一、议行合一思想应用 |
二、条线结合的行政组织体系 |
第二节 行政职能法定化 |
一、细化了行政机关的管辖区划 |
二、明确了行政机关的职权 |
第三节 行政法制化思想 |
一、行政管理科学化 |
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
第四节 人权保障之新 |
一、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
二、人权保障内容的多样性 |
第五节 党与政府关系的初探索 |
第六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37 年-1945 年) |
第一节 党的主要领导人行政法思想的主要理念 |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思想的体现 |
二、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思想 |
三、行政机关职权法定的思想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法律制度中的行政法治思想 |
一、党对政府的领导地位 |
二、人事行政管理思想 |
三、廉洁政府建设 |
四、行政程序化思想 |
第三节 行政法治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45 年-1949 年)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行政法思想之新 |
一、人民权利保障和实现 |
二、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
第二节 党的重要领导人新行政法思想的创新 |
一、加强行政法思想监督 |
二、加强行政立法 |
第三节 行政法的价值与意义 |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行政法思想(1949 年-1956 年) |
第一节 “五四”宪法中行政法思想的创新 |
一、行政机关管理权威性的法制化 |
二、公民宪法权利实现行政约束 |
三、行政法治的统一 |
第二节 部门行政管理的创新 |
一、以实在法规范部门行政管理 |
二、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部门管理的制度保障 |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56 年-1966 年) |
第一节 关于央地关系的探索 |
第二节 完善行政立法、坚持依法行政 |
第三节 行政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
第八章 改革开放起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78 年-1989 年) |
第一节 邓小平思想中的新型行政法思想 |
一、完善行政立法 |
二、推进合法行政 |
三、实现党政关系法制化 |
第二节 “八二”宪法中的新型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责任制 |
二、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一、邓小平行政法思想的意义 |
二、八二宪法的时代价值 |
第九章 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1989 年-2003 年)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法理念的创新与转变 |
第二节 江泽民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决策法治化 |
二、行政权力监督制度化 |
三、干部人事制度法治化 |
四、行政管理法治化 |
五、转变政府职能 |
第三节 重要行政法律制度中的行政法思想之新 |
一、行政诉讼制度中的行政法思想之新 |
二、《国家赔偿法》之新 |
三、《行政处罚法》之新 |
第四节 行政法制建设成就 |
第五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2003 年-2013 年) |
第一节 胡锦涛依法治国方略中的行政法思想 |
一、行政组织法治化思想 |
二、坚持权责一致原则,完善行政法思想监督机制 |
三、关于行政法制监督 |
四、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质量 |
第二节 重要行政法律制度中的创新—《行政许可法》之新 |
一、关于许可设定权 |
二、许可的程序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的行政法思想探索(2013 年-) |
第一节 党政关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
第二节 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 |
一、严格执法 |
二、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
三、全面贯彻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 |
第三节 行政法意义 |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
第一节 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发展 |
第三节 行政权被严格限制之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相关理论阐释 |
2.1 宪法及其发展变迁 |
2.1.1 宪法 |
2.1.2 宪法的历史变迁 |
2.1.3 新时代的宪法 |
2.2 宪法意识及内涵 |
2.2.1 宪法意识及相关概念辨析 |
2.2.2 宪法意识的内涵 |
2.3 以马克思主义宪法思想为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宪法思想 |
2.3.2 列宁的宪法思想 |
2.3.3 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思想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宪法意识 |
3.1.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 |
3.1.2 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
3.1.3 遵守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
3.1.4 运用宪法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
3.2 部分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表现 |
3.2.1 宪法理论掌握不足 |
3.2.2 宪法情感较为淡漠 |
3.2.3 宪法信仰不够坚定 |
3.3 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高校相关课程培育宪法意识不到位 |
3.3.2 宪法意识培育实践活动开展不充分 |
3.3.3 大学生增强宪法意识主动性有待提升 |
3.3.4 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尚需充盈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 |
4.1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
4.1.1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4.1.2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
4.1.3 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4.1.4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
4.2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4.2.1 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教育引导规律 |
4.2.2 遵循适应和促进法治社会发展规律 |
4.2.3 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
4.2.4 遵循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相关政策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
5.1 宪法知识理念教育 |
5.1.1 宪法是根本法的意识教育 |
5.1.2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教育 |
5.1.3 人民主权意识教育 |
5.1.4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教育 |
5.2 宪法信仰教育 |
5.2.1 宪法认同意识教育 |
5.2.2 宪法敬畏意识教育 |
5.2.3 宪法忠诚意识教育 |
5.3 宪法权威教育 |
5.3.1 遵守宪法教育 |
5.3.2 服从宪法教育 |
5.3.3 维护宪法教育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路径 |
6.1 发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培育作用 |
6.1.1 发挥“思政课”培育宪法意识的关键作用 |
6.1.2 提升“课程思政”培育宪法意识的协同作用 |
6.2 组织大学生开展提升宪法意识实践活动 |
6.2.1 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
6.2.2 加大大学生宪法实践活动支持力度 |
6.2.3 创新宪法实践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 |
6.3 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自我教育功能 |
6.3.1 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6.3.2 主动学习宪法相关理论知识 |
6.3.3 积极参加各种宪法实践活动 |
6.4 营造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环境 |
6.4.1 营造宪法至上的社会风尚 |
6.4.2 构建学习宪法的网络空间 |
6.4.3 形成依宪治校的校园氛围 |
6.4.4 充盈遵守宪法的家庭气氛 |
结束语 |
附录一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基本概念 |
2.1.1 法治 |
2.1.2 大学生法治教育 |
2.1.3 全面依法治国 |
2.2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
2.2.2 新中国历任领导人的法治思想 |
2.3 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 |
第三章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
3.1 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
3.2 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重要功能的需要 |
3.3 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公民的需要 |
3.4 亟待提升的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需要 |
第四章 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薄弱环节和原因分析 |
4.1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薄弱环节 |
4.1.1 大学培养方案普遍对法治素养不重视 |
4.1.2 没有开设单独的法治教育公共必修课 |
4.1.3 大学与中小学的法治教育衔接不紧密 |
4.1.4 开展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较少 |
4.1.5 教育从业者的法治素养参差不齐 |
4.2 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学校教育方面 |
4.2.2 社会环境方面 |
4.2.3 学生自身方面 |
第五章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 |
5.1 科学制定大学生法治教育方案 |
5.1.1 将法治教育的内容纳入到各专业培养方案中 |
5.1.2 建议单独开设法治教育公共必修课 |
5.1.3 大学的法治课程体系要与中小学相衔接 |
5.2 优化高校法治教育环境 |
5.2.1 发挥校园环境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陶冶作用 |
5.2.2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
5.2.3 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中的渗透作用 |
5.2.4 发挥法学专业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
5.3 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团队建设 |
5.3.1 切实提升法治课教师专业水平 |
5.3.2 努力提高校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法律素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论文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出场语境和理论渊源 |
一、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出场语境 |
(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需要 |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法治保障 |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二、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 |
(二)列宁的法治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法治思想 |
第二章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一、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核心内涵:“新十六字方针” |
(二)政治前提:坚持党的领导 |
(三)根本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四)总体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五)战略地位:习近平新时代“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之一 |
(六)基础前提:以德治国,以道德滋养法治 |
二、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 |
(一)创新性 |
(二)科学性 |
(三)整体性 |
(四)公正性 |
(五)时代性 |
第三章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路径 |
一、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
(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
(三)丰富了世界法治理论 |
二、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
(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强化制度优势 |
(二)推进法治领域改革,确保司法公正 |
(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概念界定 |
(一)法治与文化 |
(二)法治文化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客体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特征属性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结构内容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 |
(一)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重要支撑 |
(二)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显着优势的内在动力 |
(三)开创管党治党新局面和开辟党的建设新境界的迫切需要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治观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中国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思想的演变 |
(二)中国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建设的特点 |
三、西方历史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思想 |
(一)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思想的主旨 |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文化建设的要义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经验审视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进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治文化建设的源起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法治文化建设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强化了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
(二)促进了法治理论的逐步深化 |
(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认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法治文化建设应符合现实基本国情 |
(二)法治文化建设应体现改革创新精神 |
(三)法治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 |
(四)法治文化建设要坚持两个“三位一体”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实瓶颈 |
(一)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不均衡 |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
(三)法治文化建设的普法氛围不浓厚 |
(四)法治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不充分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
(一)历史文化传统局限性的制约 |
(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
(三)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性的制约 |
(四)地域人口现实差异性的制约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前瞻思考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
(一)增强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 |
(二)健全法治体系、提升法治能力 |
(三)强化依法行政、营造法治氛围 |
(四)积淀法治底蕴、培育法治自信 |
(五)统筹法治资源、实现科学发展 |
(六)树立法治形象、彰显法治实力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
(一)强化法治文化建设的多元动力机制 |
(二)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责任监督机制 |
(三)健全法治文化建设的普法传播机制 |
(四)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创新机制 |
(五)优化法治文化建设的人才培育机制 |
(六)实施法治文化建设的评价评估机制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前瞻 |
(一)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取向 |
(二)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
(三)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拓展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文章情况 |
(9)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成果评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主要创新点 |
五、概念界定 |
(一) 体制 |
(二) 政治体制 |
(三)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述要 |
第一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
一、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学说 |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探索 |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论 |
第二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据 |
一、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得失 |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三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实践依据和时代背景 |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二、改革潮流在社会主义国家兴起 |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
五、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邓小平对政治建设的初步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扩大民主的思想 |
一、发扬党内民主 |
二、扩大群众民主 |
第二节 关于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 |
一、关于党的领导原则 |
二、加强和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 |
三、共产党要接受民主监督 |
四、改善党的作风 |
五、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有机统一 |
第三节 关于培养、选拨和管理干部的思想 |
一、干部的选拨问题 |
二、干部要能上能下 |
三、加强干部的管理和培养 |
四、培养和选择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 |
第四节 关于全面整顿的思想 |
一、党的整顿是全面整顿的核心 |
二、编制就是法律 |
第五节 关于政治建设的思考 |
一、不盲目效仿他国 |
二、反对封建主义、官僚主义 |
第三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起点 |
一、政治生活亟待发扬民主、解放思想 |
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
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
四、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 |
五、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酝酿 |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
二、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 |
三、建立退休制度,对机构进行“消肿” |
四、改革组织路线 |
五、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
六、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第三节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标志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 |
一、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紧迫性 |
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 |
三、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目标 |
四、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法步骤 |
五、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前提 |
第四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的新论述 |
一、政治体制改革决定其他一切改革能否成功 |
二、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三、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
第二节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内容的新论述 |
一、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
二、集中统一领导下的权力下放 |
三、党政职能分开要放在第一位 |
四、干部“四化”标准的提出 |
第三节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法步骤的新论述 |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步骤 |
第五节 关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新论述 |
一、加强党的建设 |
二、建立强有力有核心的领导集体 |
三、加强中央的宏观管理 |
四、建设廉洁政治 |
五、改善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
第六节 关于维护政治体制改革的环境的新论述 |
一、稳定压倒一切 |
二、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 |
三、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第五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
一、党政职能分开 |
二、权力下放 |
三、精简机构 |
四、转变政府职能 |
五、组织人事制度改革 |
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
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
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 |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 |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辩证统一 |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法论 |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论 |
第四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与评价标准 |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 |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评价标准 |
第六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一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
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深刻揭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必然联系 |
二、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
三、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准确区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与具体政治制度 |
四、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规律的认识 |
第二节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
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
二、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找到了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
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 |
四、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为政治体制改革寻找突破点 |
第三节 学习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几点启示 |
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
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
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开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归纳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形成的基本条件 |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交往”理论 |
(二)列宁的文化开放思想 |
(三)毛泽东的文化开放思想 |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实践基础 |
(一)文化从“唱戏”走向“搭台” |
(二)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 |
(三)在世界的关注中和平发展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发展进程 |
一、探索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大开放思想中的文化开放 |
(二)对外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理论的提出 |
(三)以“两个开放”理论指导文化开放 |
二、起步阶段:从十四大到十六大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发展 |
(一)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指导文化开放 |
(二)以文化开放繁荣为方向,提出一系列文化开放原则、方针 |
(三)文化开放是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 |
三、成熟阶段:从十六大到十八大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发展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文化开放格局的明确 |
(二)“和谐世界”理念下的文化开放 |
(三)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与党文化开放思想的正式提出 |
四、深化阶段:从十八大至今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发展 |
(一)高举文化开放旗帜,不断提升文化开放水平 |
(二)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开放 |
(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文化开放,以更具活力的文化开放彰显文化自信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文化开放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文化开放思想的性质与方向 |
二、文化开放思想的目标与任务 |
三、文化开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动力 |
(三)提升综合国力的主抓手 |
四、文化开放思想的方针与原则 |
(一)坚持“二为”方向 |
(二)积极融入,共存共进 |
(三)继承发扬“双百”方针、“两用”原则 |
第五章 新时代推进党文化开放思想发展的实践进路 |
一、做好新时代文化开放的制度建构 |
(一)建构文化综合创新制度 |
(二)建构文化交流互动制度 |
(三)建构文化安全保障制度 |
二、做好新时代文化开放的战略部署 |
(一)持续深入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 |
(二)强化文化外交战略 |
(三)重视人才培养战略 |
三、做好新时代文化开放的环境建设 |
(一)营造良好的文化开放法治环境 |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开放媒介环境 |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开放市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析邓小平的法治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究[D]. 艾野.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共产党百年行政法思想探索研究[D]. 蒋文韬. 兰州大学, 2021(02)
- [4]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 孙雪菲. 辽宁大学, 2021
- [5]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对我国社区法治建设的启示[D]. 杨颜吉羊. 长江大学, 2021
- [6]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 王渊.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7]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研究[D]. 吴婷. 大理大学, 2020(06)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D]. 王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 陈开菊.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开放思想研究[D]. 徐志超.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6)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法治国家论文; 法治政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