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自然资源状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唐家凯[1](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刘晓跃[2](2020)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下,通过督促各级行政主官严格履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职责,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探索实施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其目的是通过审计制度的刚性约束,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履职。这项制度在中国是一项崭新的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该项制度在其推行过程中存在怎样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为何?未来如何更好地通过这项制度促使领导干部认真履职?这些问题都尚待研究。本文试图以近年来的真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文本和对审计机关人员的访谈为基础,深入研究上述问题,为我国进一步完善此项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论文主要以受托责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展开研究。一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阐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找出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因素;二是采取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涉及的河南、湖南、山东等9个省的相关审计资料进行分析,阐释审计实施结果反映的领导干部履职存在的问题;三是通过访谈,从基本框架、组织实施、数据基础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审计成效发挥的核心因素。最后,从“健全审计框架”、“完善审计实施”、“充实审计数据”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这一审计模式的实操性和效用性,通过负向约束提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杨瑞[3](2020)在《山东省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属于效率主导型省份。能源利用效率、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物质生活相对丰裕。但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威胁人们健康的环境污染。“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显示,山东省生态文明指数(Ecology Civilization Index,ECI)为0.73,综合排名在30个省市区中位于第11位,其中生态效率层面的排名位居第8位、环境层面的排名位于第16位。如何在保持较高生态效率水平的同时,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山东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资源与环境利用的过程中,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增大、经济和福利损失的加大等问题逐渐显现并呈加剧态势。以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范式,构建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福利水平三个维度的山东省市域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运用PCA-Super-SBM模型综合测度2000—2017年山东各市生态福利绩效水平,测算泰尔指数及σ收敛、绝对β收敛研究山东省区域差异性,并通过构建Tobit模型对市域生态福利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从发展现状看,青岛、菏泽、临沂、威海、济宁、潍坊、烟台、济南8个城市位于效率前沿面,其余城市为DEA无效率状态;东部市域集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高于中西部市域集群;总体来看,山东属于“高福利、高消耗”发展模式,且呈持续态势。(2)从发展差异性看,山东省各市生态福利绩效差异在波动中呈下降态势,区域内差异是整体差异波动的主要原因;各市具有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趋势,但存在波动性及不稳定性;此外,东部市域集群内部分化较严重,中西部市域集群具有收敛性。(3)从影响因素看,经济规模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环境规制则显着促进生态福利绩效。适度控制经济规模,提升环境规制力度,充分发挥青岛、烟台等城市的带头和辐射作用,以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黄灵海[4](2020)在《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着,已经日益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最大空间、最大动能。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视察时首次提出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在全球海洋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深走实、海洋经济在国内经济地位日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战略指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国内外向海经济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理论,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相关工具模型,对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向海经济研究,在实践上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根据当前国内外关于向海经济概念的研究和讨论,结合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生态补偿、循环经济、海陆统筹、高质量发展等绿色发展相关理论,本文将向海经济的概念界定为:以陆域经济为基础、以海洋经济为依托、以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将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界定为:向海经济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沿海地区海陆空间为空间载体,以“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沿海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其次,为及时掌握当前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动态,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国际方面,基于地域分布平衡和国家体制差别的考虑,主要以美国、日本、欧盟为典型,分别对其向海经济发展经验进行概述,得出“注重海洋战略引领”“注重海洋科技创新”“注重完善海洋法律体系”“注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条经验启示。国内方面,主要以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是否纳入国家战略为依据,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5个省市列为中国沿海先进地区,并分别从“注重发挥组织领导”“强化海洋顶层谋划”“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基于本文对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重点运用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评价模型,分别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7~201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等公开文献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在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2006~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有稳步提高的趋势,平均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值由2006年的1.78增加到2015年的2.40,年均提高0.62%。与此同时,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之间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差距波动较大,且差距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在整体上并不均衡。在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方面,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状况大致符合上海、广东、山东、天津、浙江、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广西、海南的排列顺序,基本与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总体经济实力呈正向相关,且省份均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方面,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系统对陆域经济发展的助推效应总体偏低,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变化幅度不明显;海陆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在2008年有所下降,之后又呈缓慢上升趋势,且省际差异逐步缩小,总体向协调范围转变,但进程极为缓慢;2013、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分布特征,其他年份在空间上基本表现出离散分布特征;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负自相关特征,从离散分布状态向集聚分布状态转变。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当前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短板进行总体判断,在认真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就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出“坚持以陆海统筹为战略引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六条政策建议,为中国沿海地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对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提出下一步展望。从总体上看,本文研究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上。本文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首次构建了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提出了以“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二是方法上。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特征,分别使用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评价模型,多角度对“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的准确度。三是实践上。本文根据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结果,在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就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沿海地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王月菊[5](2020)在《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同时也是最模糊的当代范式之一。持续什么与发展什么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追问与人—地关系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一致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类福祉,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对人类福祉也具有重大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剧烈扰动,已经引发了人类世这个新的地质时代的争论。目前在全球范围对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不仅危害环境状况、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等,而且有害于人类健康和今世后代的福祉。以往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对客观福祉的度量上,较少关注微观个体的主观福祉。本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福利地理学、福利三角、复杂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从人类福祉的视角切入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提出可持续福祉这一新的概念,首先在微观尺度上构建了主观可持续福祉的“双核”(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模型框架,提出了主观可持续福祉的“钻石”评价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截面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居民主观可持续福祉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此,采用“自下而上”的分层加权法,将微观尺度的主观可持续福祉进行宏观集成,获得宏观尺度的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的水平值。通过构建绿色人类发展指数对客观可持续福祉进行度量。然后在宏观尺度上对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的时间变化速率和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利用网络DEA对中国25个地区的可持续福祉效率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微观尺度上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水平的贡献最大,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保障对主观可持续福祉环境水平的贡献最大;从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的纵向变化来看,两者均存在马太效应。就影响因素而言,在个体特征层面,已婚和未婚人口之间、城乡人口之间的福祉状态水平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之间的福祉环境水平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收入的增加会对福祉状态水平产生负向影响,却对福祉环境水平产生微弱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变化会对福祉状态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在宏观尺度上,2012-2018年间中国25个地区的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的评价水平整体上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但可持续福祉环境的评价水平却在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空间分布具有离散型特征,福祉环境的空间差异大于福祉状态。客观可持续福祉的空间格局从2012年的东、中、西差异格局开始转换成2018年的南北差异。通过对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的对比发现,主观与客观可持续福祉之间在宏观上存在错位现象,即客观可持续福祉水平高的地区,其主观可持续福祉较低,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之间在宏观尺度上表现出一种权衡关系(Trade-off),可持续福祉的客观表现和主观感知之间还未出现协同关系。中国25个地区的可持续福祉效率值总体上水平不高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空间分布具有离散化特点,空间重心逐步由西向东移动。
闫佑宁[6](2020)在《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人类社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愈发严峻、矛盾更加激化。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生产产值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在这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要注重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进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产生的破坏降到最低、把自然资源的浪费降到最低,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意义;其次对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并对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最后探索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在进行工业循环经济评价研究时所采用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工业循环经济研究理论概述。首先阐述了资源环境效率、工业循环经济和生态效率三个方面的概念在本文中的内涵,然后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三个方面进行概念阐述。第三部分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评价。运用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相关指标,根据生态效率测度模型,对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大部分地市的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在测算时间中,呈现缓慢的上升态势,威海和枣庄的生态效率水平呈下降趋势,十八年间,大部分地市的生态效率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升级。第四部分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影响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的各项因素和发展机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运用Stata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节能环保支出与企业研发投入在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对工业循环经济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3)财政分权对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4)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对工业循环经济的影响不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促进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对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简单阐述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马骏[7](2020)在《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海洋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广阔的空间资源。随着我国陆地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以及经济的深度调整,海洋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促进海洋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山东是我国的海洋大省,占有全国1/6的海岸线,海域面积与陆地面积相当,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海洋科技力量深厚,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其提升策略进行研究,对丰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推动山东省及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梳理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各子系统的发展与两两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网络结构与特征,提出了促进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海洋生态经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社会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构建了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在指标内容设计方面,共包含24个评价指标;在指标权重方面,海洋生态经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社会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占比大致分布比例为13:11:9。(2)测算了山东省海洋生态经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社会各子系统得分及其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成效持续改善。其中,海洋生态社会子系统发展提升最大,其次是海洋生态经济子系统,海洋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提升则较为缓慢。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都基本经历从低度协调到中度协调,最终走向高水平协调的发展历程,但海洋生态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社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较低。(3)分析了山东省海洋经济类、海洋环境类及海洋社会支持类政策的网络特征。结果显示,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制定主体较为多元化,但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不高,政策制定以单独决策模式为主。在政策内容方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着力点较多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与海洋支持类政策相关的海洋科技创新政策点相关度不高,且海洋经济类政策还是主要着眼于渔业、养殖业等传统产业,对海洋经济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涉及不多,有待改进。(4)从政府管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在政府管控方面,提出要完善海洋政策法规体系,推进依法治海有效实施;创新海洋生态文明评价,健全政府绩效考评制度。在产业发展方面,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统筹推进海陆环境治理,实施入海排放总量控制;落实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海洋环境协同治理。在社会支持方面,要打造海洋人才培养高地,全面推进科技兴海工作;加强海洋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海洋文化建设发展。
孙冀萍[8](2019)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研究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国家保护自然资源资产、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环节。随着该项审计试点在全国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对其研究并洞悉其导致的领导干部意识行为变化及政策后果,对于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职能,促进领导干部受托资源环境责任的履行以及实现地区资源环境“善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我国政治制度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各项部署和要求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理性选择。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新兴审计制度,凭借其独立性、专业性、技术性,通过监督、评价与鉴证资源环境管理权力运行过程,并提供相关履责信息,具有约束和激励领导干部意识和行为,促使其更好地履责的功能。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更多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而对其有效性的检验缺乏应有的关注。根据情绪认知理论,个体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通常会发生心理和生理变化,从而影响其思考与行为。那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提出及试点工作的开展,无疑向被审计领导干部传递出某种信号,增加了其“感知压力”,促使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意识发生改变。一般地,人在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行为,伴随被审计领导干部意识的改变,地方政府资源环境管理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地方政府资源环境治理投资增加,一方面直接修复生态环境损害,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的环保投资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非政府环境治理行为。而地方政府资源环境监管力度加强,直接预防和控制环境风险与损害的同时,也会有效遏制企业的环境污染机会主义行为。地方政府资源环境投入行为和监管行为的改变,会对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状态及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也给属地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动机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结合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践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环境刺激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导致后果以及宏观影响微观”的政策后果系统分析框架,并从领导干部个人层面、地区层面及企业层面实证检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政策后果。本文的主要发现有:第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展显着增加了领导干部在资源环境治理方面的注意力分配,并进而增加了当地政府资源环境方面的制度供给,因此,本文得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展显着提高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意识的结论。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法制化程度不同地区的进一步探讨,本文发现较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及偏重于工业产业结构的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展的政策效应更为显着。第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展显着加大地方政府对地区资源环境治理的投资,并强化了对地区资源环境的监管,具体表现在地区污染治理投资额增加,环境监管机构增多等,故而,本文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展对地方政府资源环境管理行为具有显着影响。进一步地,实证检验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管理行为的影响,是经由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意识提高实现的,且政策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第三,以土地、水、林木以及矿产资源资产状况、水资源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本文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展与试点地区土地资源资产状况、矿产资源资产状况间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且试点地区废水排放量减少、万元工业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大气环境质量及水环境质量得到显着改善。因此,本文得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可以显着影响属地资源环境质量,且这一政策后果与地方政府资源环境管理行为存在显着关系的结论。将地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部分,本文发现该项审计对东部地区资源环境质量影响更为显着,且显着降低了该地区的单位地区生产能耗,提高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最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开展,带来地区环境遵守成本、环境标准的严格程度及环境管制强度的变化,促进属地企业扩大环保投资规模,特别是显着增加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投资规模。因此,本文得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显着增加属地企业环保投资规模的结论。本文利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的研究过程中,主要的创新有以下四点:(1)本文第一次按照“环境刺激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后果”的逻辑创造性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丰富了现有文献的理论边界。(2)第一次以实证方法系统检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现有相关研究较多地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缺乏应有的关注与检验。本文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分阶段分步骤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为新的视角,利用双重差分方法深入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这一外部冲击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意识、行为及其后果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科学深入地理解该项审计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3)创新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意识的度量方式。本文通过引入注意力与政府决策相关理论,以政府工作报告中资源环境管理相关文字所占比重来解释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意识的变化,这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4)本文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环境规制效应的相关研究。已有文献主要从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结构、地区绿色绩效、企业行为及竞争力等视角展开研究,与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考察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并进而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此外,本文在变量选取及数据收集、研究深度以及研究方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瑕疵和不成熟之处。随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继续推进以及资料的后续获得,还应继续深入地从多角度来进行研究,以使研究结论更具稳定性。
仓萍萍[9](2019)在《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2年中国开创“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以来,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北到辽宁省南到福建省,尤其在黄渤海地区有了大规模养殖,其中山东、辽宁两省集聚程度较高。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养殖年产量4.17万吨,占养殖总产量83.73%。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以流水养殖为主,养殖水体占养殖总水体99%,养殖产量占总养殖量94.5%,循环水养殖不足1%,养殖产量占总养殖量5.5%。工厂化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主要区别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污染排放方面。基于物料平衡法,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流水养殖的氮排放量为0.136千克,磷排放量为0.018千克。以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年养殖量4.17万吨计,氮磷量排放量分别5660吨和749吨。该估算结果基于全程投喂配合饵料的假设。实际情况是冰鲜饵料投喂量是配合饵料的3.5倍左右,故上述氮磷排放的估算值小于实际值。冰鲜饵料能导致更高的“二次污染”。2019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严格限制冰鲜杂鱼等直接投喂。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虽然目前多数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备性能还不太完善,不能做到完全“零排放”,但污染物排放低。第二是资源消耗方面。流水养殖资源消耗大。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流水养殖,水资源消耗分别30立方米/千克和17立方米/千克。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流水养殖年用水量8.29×108立方米。假设采用循环水养殖,用水总量2.52×107立方米,水资源耗用前者是后者33倍。随着竞争加剧,养殖规模扩大,工厂化流水养殖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1)资源高开采低使用。地下水资源无序开采,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低;(2)污染高排放低治理。养殖尾水排放缺乏标准,集约化大规模养殖造成局部水域氮磷污染超标,“二次污染”的水源对养殖产生严重危害。大菱鲆流水养殖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线性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堪忧。鉴于此,本文以大菱鲆养殖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选择“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为研究课题。采用完全成本法、数据包络法分析大菱鲆流水养殖负外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之后用生态足迹指数法论讨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验证生态足迹指数法的研究结论,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总结并提出转型机制和进一步研究方向。全文共分八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论文的观点和创新点等。第二章文献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及评价启示。第三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基础理论和经济模型。第四章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现状。阐述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养殖规模布局及主要问题,环境友好型大菱鲆养殖模式推广存在的主要障碍。第五章中国大菱鲆流水养殖环境负外部性原因分析。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其一,负外部性外因分析,核算体系需优化,资源环境要素未纳入传统成本核算体系,水产品价格未体现所有要素的价值,低估成本高估收益,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二,负外部性内因分析,大菱鲆流水养殖效率需提高,饵料、人工、设备等要素投入过多,降低了经济效益,饵料过度投入会加重“二次污染”。第六章中国大菱鲆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比较分析。采用生态足迹指数法对中国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和流水养殖的可持续性展开评价,结论认为循环水养殖环境压力相对较小,为弱可持续发展,流水养殖已超出生物容量,环境压力较大,表现为生态赤字。在此基础上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验证上述结论,结论一致。本章节研究为养殖模式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完全成本和效率问题的研究旨在说明流水养殖的不足和转型的必要,定性说明流水养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接着用生态足迹指数法定量研究,说明流水养殖环境压力较大,呈生态赤字,不可持续,大菱鲆流水养殖转型势在必行,之后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结论,结论一致,循环水养殖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七章转型机制与主要结论。归纳总结上述章节研究的主要结论,对大菱鲆养殖模式的转型机制提出思路。第八章总结与展望。总结当前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后续科学研究提出设想和展望。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地域养殖优势存在差异。电力成本方面:辽宁省4.45元/千克,山东省6.00元/千克,辽宁是山东的74.17%;水资源耗用方面:辽宁省17立方米/千克,山东省30立方米/千克,辽宁是山东56.67%,辽宁省资源使用效率高于山东省。山东、辽宁两省地下水资源价值分别:0.08 RMB/m3,0.11 RMB/m3,资源价值不等,体现了资源稀缺性。按传统成本核算,大菱鲆流水养殖成本山东省略低于辽宁省,纳入资源环境因素之后,大菱鲆流水养殖成本山东省比辽宁省高2.35元/千克。说明: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后,辽宁省大菱鲆养殖存在较强优势。(2)不同养殖模式资源消耗存在差异。工厂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资源耗用量2.52立方米,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养殖耗用量0.6立方米。工厂化流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资源耗用量17立方米以上。不同养殖模式水资源耗用差异较大,流水养殖是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近7倍,是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近30倍。半封闭循环水是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4倍。(3)流水养殖规模不经济。虽然有些养殖户生产规模较大,但距规模经济仍有差距。诸多资源利用不充分,如,流水养殖面积均值4116平方米,有效养殖面积3636平方米,养殖水域投入过度,饵料过度投放、人工使用不足、固定资产部分闲置,距离帕累托最优有一定差距,有较大改进空间。(4)循环水养殖优势逐步显着。随着对养殖资源环境逐步重视,水土资源成本和污染处理成本不可回避,当外部成本引入成本核算体系后水产养殖成本会有显着提高。另外,随着科技进步,工艺完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运营成本与目前相比会进一步下降。两者成本差距逐步缩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优势逐步突显。循环水养殖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资产使用率高。养殖周期缩短,各项资产周转速度快;二是养殖风险低。盈亏平衡结果显示,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安全边际率39.23%,流水养殖安全边际率26.27%,说明循环水养殖经营风险低于流水养殖。因为水质稳定,管理科学,鱼病发生率低,养殖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三是食品安全性高。科学监控养殖环境,严格消毒、清池等环节,产品质量达标品质好,食品安全风险降低;四是有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源低消耗,环境低污染,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平衡水产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较少受自然资源约束,可以平衡水产养殖结构性问题,满足消费者需求。(5)中国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属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生态足迹指数(EFI=13%),属于弱可持续养殖。饲料、能源、基建生态足迹指数贡献最大,循环水养殖能有效降低饵料系数,既降低养殖经济成本又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大菱鲆不同规模养殖效率的对比研究未有涉及,本研究丰富了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大菱鲆产业经济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发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成果。研究内容集中在大菱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市场贸易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经济收益及效率研究等方面。对不同规模养殖效率的对比研究未有涉及。(2)养殖水资源的价值研究鲜有涉及,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养殖水资源的定价问题研究。资源定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自然资源,水资源作为水产养殖重要的生产要素有必要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促进资源有效利用。(3)大菱鲆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环境压力的定量研究未有涉及,本研究丰富了生态足迹小尺度领域研究。2011年,近十年前有学者倡议大菱鲆养殖转型,但没有展开这方面的定量研究。大菱鲆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的环境压力有多大?有没有超出生态承载范围?有没有可持续性?可持续性达到什么程度?尚未有定量研究。
潘世磊[10](2019)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大幅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传统的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近年来城市污染不断向农村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逐渐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堪忧,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水平较低,效果不明显,农业生态资本存量减少。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农村的“绿水青山”能否以及如何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为主线,注重在保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进行开发利用,将其转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因此,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保障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为研究主题,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益贫效应及其与精准扶贫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673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中生态资本的投资绩效评价与投资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1804196)所做的延伸和拓展。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产生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以期为通过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来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全文技术路线;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生态资本等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现有理论进行评析。第三部分分析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实现机理以及构建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分析框架。第四、五和六部分为本文核心内容。第四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分析。首先构建农村生态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分别测算分析不同省份以及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状况。然后采用PSTR模型对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的生态效应的非线性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五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首先建立农村经济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各省份和四大经济区对农村经济状况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接着采用PSTR模型从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两个不同方面研究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并分别对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第六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分析。首先就农村社会状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分别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采用PSTR模型研究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考察指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空间检验方法检验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被动型投资和农村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分析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基于以上较为系统的研究内容,论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平均来说能降低沙化土地面积占比,提高自然生态环境质量。(2)考虑空间作用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总体上无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显着提高沙化土地面积占比值,且跨区域差异明显。(3)整体上,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的生态作用的非线性和空间效应已然显现,且存在差异,同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二、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将显着非线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在较高水平上将不利于农村恩格尔系数所代表的农村经济发展。(2)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整体上无益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考虑空间作用的情形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无明显影响。三、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在较高水平时能明显提高农村社会发展程度,但同时也提高人口增长率,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的大幅提高。(2)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仅在其较低水平时能显着降低自然灾害救济费,促进农村社会发展。(3)考虑空间作用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的增加将不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的增加将显着降低农村医疗设施发展水平,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整体上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非线性作用明显,而空间效应不明显。综上所述,本文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创新:(1)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视角研究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选题上具有创新性和原创性,同时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的分析框架,拓展和延伸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理论和农村发展理论体系。现有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理论主要探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或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关于农村发展的研究大多数主要关注于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抑或是农民收入增加,鲜有直接涉及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2)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划分为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研究,并对其投资水平进行探索性测算。现有关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研究主要探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内涵、功能等,由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理论尚处于发展初期以及直接以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为统计项的统计内容与数据缺失,因此现有研究鲜有涉及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水平的测算。(3)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线性结构识别与验证;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作用的空间效应识别与检验。以上分析及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提供参考。
二、山东省自然资源状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自然资源状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源环境审计定义 |
1.2.2 资源环境审计体系 |
1.2.3 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指标 |
1.2.4 国内外文献的总体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产生、概念、框架及理论 |
2.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产生 |
2.2 相关概念 |
2.2.1 概念界定 |
2.2.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其他审计模式的关系 |
2.3 审计框架 |
2.3.1 审计类型 |
2.3.2 审计程序 |
2.3.3 审计报告 |
2.4 相关理论研究 |
2.4.1 受托责任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3 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
2.4.4 综述 |
3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离任审计试点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保护离任审计试点现状 |
3.2 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 |
3.3 遵守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
3.4 重大决策方面的问题 |
3.5 目标未完成方面的问题 |
3.6 监管不到位方面的问题 |
3.7 工程和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
3.8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离任审计试点情况的整体评价 |
4 制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效能发挥的原因分析 |
4.1 审计框架存在缺陷 |
4.1.1 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
4.1.2 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保障 |
4.1.3 责任认定缺乏依据和支撑 |
4.2 组织实施存在困难 |
4.2.1 实施方案不够完整和具体 |
4.2.2 对各责任主体的要求不够清晰 |
4.2.3 审计力量相对薄弱 |
4.3 数据获取存在障碍 |
4.3.1 基础数据不够完整 |
4.3.2 数据整合存在难度 |
5 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策与建议 |
5.1 健全审计的整体框架 |
5.1.1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法和配套法规 |
5.1.2 重新构建独立、完整的实施体系 |
5.1.3 完善责任认定的支撑及相关配套 |
5.2 完善审计的组织实施 |
5.2.1 制定完整、具体的审计方案 |
5.2.2 明确对各责任主体的任务和要求 |
5.2.3 不断补齐审计队伍的力量和素质缺口 |
5.3 破除数据的获取障碍 |
5.3.1 组织开展基础数据摸查 |
5.3.2 科学整合基础数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 B 访谈问题提纲 |
附录 C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文件一览表 |
附录 D 审计发现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E 审计发现遵守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F 审计发现重大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G 审计发现目标未完成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H 审计发现监管不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附录 I 审计发现工程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览表 |
致谢 |
(3)山东省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生态福利研究进展 |
二、生态福利绩效研究进展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福利绩效发展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稳态经济相关理论 |
一、稳态经济的内涵 |
二、稳态经济包含的三组关系 |
第三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相关理论 |
一、资源稀缺性理论 |
二、环境外部性理论 |
第四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理论 |
一、“两山”生态理念 |
二、“生命共同体”理念 |
三、“绿色发展”理念 |
第五节 福利经济相关理论 |
一、旧福利经济理论与新福利经济理论 |
二、阿玛蒂亚·森福利经济理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东省生态福利绩效的测度研究 |
第一节 测度方法 |
一、方法介绍 |
二、评价指标 |
三、数据说明 |
第二节 山东省层面的结果分析与效率评价 |
一、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 |
二、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结果 |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计算结果 |
第三节 山东各市域层面的结果分析与效率评价 |
一、各市域生态福利绩效整体评价 |
二、各市域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趋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
第一节 差异性分析法 |
一、泰尔指数 |
二、收敛分析法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一、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测算结果 |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择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一、回归结果估计 |
二、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的路径选择 |
一、发挥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
二、强调市场要素在绿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三、调动公众在绿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倡导绿色生活 |
第二节 促进生态福利绩效发展的保障机制 |
一、加强政府环境管理机制 |
二、完善市场驱动机制 |
三、推动公众参与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与评价模型 |
2.1 向海经济相关理论 |
2.1.1 向海经济概念的讨论 |
2.1.2 向海经济概念的界定 |
2.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2.5 生态补偿理论 |
2.2.6 陆海统筹理论 |
2.2.7 高质量发展理论 |
2.3 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相关评价模型 |
2.3.1 基于DEA的绿色发展评价模型 |
2.3.2 基于耦合协调度与空间自相关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3.1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综述 |
3.1.1 海洋经济效率方面的研究 |
3.1.2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
3.1.3 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方面的研究 |
3.1.4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选择方面的研究 |
3.2 陆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综述 |
3.2.1 关于海岸带生态问题的研究 |
3.2.2 关于沿海经济带发展问题的研究 |
3.3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综述 |
3.3.1 海洋经济对沿海区域经济、陆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
3.3.2 海陆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研究 |
3.3.3 海陆关系形成动因阐释研究 |
3.3.4 海陆经济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3.5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
3.3.6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第四章 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 |
4.1 国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
4.1.1 美国:强化海洋战略引领 |
4.1.2 日本:以海立国 |
4.1.3 欧盟:积极培育蓝色经济增长极 |
4.1.4 经验与启示 |
4.2 国内先进省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
4.2.1 注重发挥组织领导 |
4.2.2 强化海洋顶层谋划 |
4.2.3 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 |
4.2.4 加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 |
4.2.5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五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 |
5.1.2 DEA对指标选择的要求 |
5.2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陆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具体原则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3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4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1 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 |
5.4.2 评价指标选择的要求 |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4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第六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6.1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指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1.1 海洋捕捞产量 |
6.1.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
6.1.3 港口货物吞吐量 |
6.1.4 工业废水排放量 |
6.1.5 R&D经费支出 |
6.1.6 固定资产投入 |
6.1.7 运输路线长度 |
6.1.8 涉海就业人数 |
6.1.9 地区GDP |
6.1.10 人均GDP |
6.1.11 海洋生产总值 |
6.1.12 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GDP比重 |
6.1.13 海洋环境保护区数量 |
6.1.14 海域使用权确权面积 |
6.2 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6.2.1 调整投入前的结果 |
6.2.2 随机前沿分析的结果 |
6.2.3 调整投入后的结果 |
6.3 中国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6.3.1 超效率DEA模型结果分析 |
6.3.2 回归分析结果 |
6.3.3 中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绿色发展优劣势分析 |
6.4 中国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
6.4.1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的助推效应评价 |
6.4.2 海陆经济协调性分析 |
6.4.3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性的空间格局演变 |
6.4.4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趋势判断与政策建议 |
7.1 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 |
7.1.1 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7.1.2 当前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 |
7.2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坚持以陆海统筹为战略引领 |
7.2.2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7.2.3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7.2.4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7.2.5 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7.2.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世——人类永续发展是否可能 |
1.1.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新型人地关系 |
1.1.3 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福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1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
2.1.2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
2.1.3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
2.1.4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生活方式 |
2.2.3 空间和地方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福祉概念框架 |
3.1 可持续发展与福祉的内涵及关系 |
3.1.1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内涵 |
3.1.2 福祉与福利关系辨析 |
3.1.3 可持续发展与福祉的关系 |
3.2 可持续福祉概念框架 |
3.2.1 基本概念及原理 |
3.2.2 可持续福祉的构成要素 |
3.3 小结 |
第四章 微观可持续福祉的评价 |
4.1 评估框架 |
4.1.1 目标和范围界定 |
4.1.2 评价指标 |
4.1.3 评价模型 |
4.1.4 数据说明 |
4.2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截面分析 |
4.2.1 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结果分析 |
4.3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纵向分析 |
4.3.1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纵向变化 |
4.3.2 资本变化对纵向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宏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与效率分析 |
5.1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 |
5.1.1 微观向宏观集成方法 |
5.1.2 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的时空变化 |
5.2 客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 |
5.2.1 客观可持续福祉衡量方法 |
5.2.2 客观可持续福祉(GHDI)的时空变化 |
5.2.3 主观与客观可持续福祉的对比分析 |
5.3 可持续福祉效率及其时空变化 |
5.3.1 可持续福祉效率评价模型 |
5.3.2 可持续福祉效率时空变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方法分析 |
1.2.2 国外生态效率分析进展 |
1.2.3 国内生态效率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
2.1 工业循环经济相关概念 |
2.1.1 资源环境效率 |
2.1.2 工业循环经济 |
2.1.3 生态效率 |
2.2 工业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
2.2.1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章 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评价 |
3.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
3.1.1 构建生态效率度量模型 |
3.1.2 构建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2 生态效率计算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横向”分析 |
3.3.2 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纵向”分析 |
3.3.3 生态效率评价分析 |
第4章 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4.2 模型假定及基本形式 |
4.3 结果分析 |
4.3.1 简单线性相关性分析及多重共线性诊断 |
4.3.2 平稳性检验 |
4.3.3 模型形式的选择 |
4.3.4 模型估计结果 |
4.3.5 影响因素分析 |
4.4 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
1.2.2 海洋生态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海洋政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文明 |
2.1.2 海洋生态文明 |
2.1.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公共政策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3.1 海洋经济发展 |
3.1.1 海洋资源禀赋及其生产活动 |
3.1.2 海洋经济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
3.2 海洋环境质量 |
3.2.1 直排海污染源排放情况 |
3.2.2 海水质量及生物多样性 |
3.2.3 赤潮、绿潮等环境灾害 |
3.3 海洋社会支持 |
3.3.1 涉海人口规模与结构 |
3.3.2 海洋科技投入与产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体系设计过程 |
4.2.2 指标释义及数据来源 |
4.3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3.1 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简介 |
4.3.2 层次分析法下的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3.3 熵值法的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3.4 最终权重计算 |
4.4 小结 |
第五章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实证分析 |
5.1 评价结果分析 |
5.1.1 整体评价结果分析 |
5.1.2 海洋生态经济分析 |
5.1.3 海洋生态环境分析 |
5.1.4 海洋生态社会分析 |
5.2 海洋生态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分析 |
5.2.1 耦合协调模型简介 |
5.2.2 海洋生态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分析 |
5.2.3 海洋生态社会与环境的耦合分析 |
5.2.4 海洋生态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网络分析 |
6.1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政策及其制定主体梳理 |
6.1.1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政策梳理 |
6.1.2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政策分类 |
6.1.3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政策制定主体分析 |
6.2 政策文本内容协同分析 |
6.2.1 政策文本的选择 |
6.2.2 政策样本关键词词频分析 |
6.2.3 政策社会网络图绘制及节点中心性分析 |
6.2.4 政策社会网络总体结果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管控层面 |
7.1.1 完善海洋政策法规体系推进依法治海有效实施 |
7.1.2 创新海洋生态文明评价健全政府绩效考评制度 |
7.2 产业发展层面 |
7.2.1 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7.2.2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发展 |
7.3 环境保护层面 |
7.3.1 统筹推进海陆环境治理实施入海排放总量控制 |
7.3.2 落实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海洋环境协同治理 |
7.4 社会支持层面 |
7.4.1 打造海洋人才培养高地全面推进科技兴海工作 |
7.4.2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海洋文化建设发展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文附表目录 |
英文附表目录 |
中文附图目录 |
英文附图目录 |
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列表 |
致谢 |
学位申请者简介 |
(8)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研究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自然资源及自然资源资产 |
1.2.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
1.2.3 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及其责任 |
1.2.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涵及其要素的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主要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基本理论文献回顾 |
2.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策后果文献回顾 |
2.2.1 经济责任审计与权力的监督、制约 |
2.2.2 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责任履行 |
2.2.3 经济责任审计与政府治理 |
2.3 环境规制效应的文献回顾 |
2.3.1 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
2.3.2 环境规制对地区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 |
2.3.3 环境规制对地区相关企业行为及竞争力的影响 |
2.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的文献回顾 |
2.4.1 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管理行为影响的文献回顾 |
2.4.2 对地区资源环境质量影响的文献回顾 |
2.4.3 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文献回顾 |
2.4.4 对地区相关企业价值影响的文献回顾 |
2.4.5 对审计主体行为影响的文献回顾 |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3.1 制度背景 |
3.1.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小范围试点 |
3.1.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大范围试点 |
3.1.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全面推行 |
3.1.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实施效果 |
3.2 理论基础 |
3.2.1 意识、行为与后果相关理论 |
3.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4 外部性理论 |
3.2.5 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
3.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分析框架 |
3.3.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 |
3.3.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要特点归纳 |
3.3.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的作用路径 |
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影响领导干部资源环境意识的实证检验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2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意识及相关变量的度量 |
4.2.3 模型设定 |
4.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领导干部意识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单变量分析 |
4.3.3 相关性分析 |
4.3.4 双差分回归结果分析 |
4.3.5 进一步分析 |
4.3.6 稳健性检验 |
4.4 主要结论 |
5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影响地方政府资源环境行为的实证检验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2.2 地方政府资源环境管理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度量 |
5.2.3 模型设定 |
5.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单因素分析 |
5.3.3 相关性分析 |
5.3.4 回归结果分析 |
5.3.5 进一步检验 |
5.3.6 稳健性检验 |
5.4 主要结论 |
6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影响属地资源环境质量的实证检验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6.2.2 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状况及生态环境效果及相关变量的度量 |
6.2.3 模型设定 |
6.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地区自然资源状况及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回归结果分析 |
6.3.4 进一步检验 |
6.3.5 稳健性测试 |
6.4 主要结论 |
7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影响属地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实证检验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7.2.2 企业环保投资规模及其他变量的度量 |
7.2.3 模型设定 |
7.3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影响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回归结果分析 |
7.3.4 进一步检验 |
7.3.5 稳健性测试 |
7.4 主要结论 |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针对国家政策制定部门层面的政策建议 |
8.2.2 针对审计部门层面的政策建议 |
8.2.3 针对被审计责任主体层面的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内容 |
1.1.4 研究方法 |
1.2 研究思路及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结构 |
1.3 论文观点及创新 |
1.3.1 论文观点 |
1.3.2 论文创新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回顾 |
2.1.1 水产养殖成本收益研究 |
2.1.2 水产养殖生产效率研究 |
2.1.3 水产养殖生态经济研究 |
2.2 评价与启示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2 基础理论 |
3.2.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3.2.2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
3.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经济模型 |
3.3.1 自然资源定价理论及运用 |
3.3.2 生产效率理论及运用 |
3.3.3 生态足迹理论及运用 |
3.3.4 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及运用 |
第4章 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现状 |
4.1 大菱鲆养殖业发展具备的优势 |
4.2 大菱鲆养殖规模布局及主要问题 |
4.2.1 规模布局 |
4.2.2 主要问题 |
4.3 环境友好型大菱鲆养殖的障碍 |
4.4 本章结语 |
第5章 大菱鲆流水养殖环境负外部性原因分析 |
5.1 环境负外部性外因分析-基于完全成本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结果 |
5.1.4 研究结论 |
5.1.5 讨论 |
5.2 环境负外部性内因分析-基于DEA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5.2.2 研究结果 |
5.2.3 研究结论 |
5.2.4 讨论 |
5.3 本章结语 |
第6章 大菱鲆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比较分析 |
6.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3 研究结论及验证 |
6.3.1 研究结论 |
6.3.2 结论验证 |
6.4 本章结语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转型机制 |
7.1 主要结论 |
7.2 转型机制 |
7.3 本章结语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附件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生态资本研究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研究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关系研究 |
四、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业生态资本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生态资本理论 |
二、资本投资理论 |
三、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理论评析与思考 |
一、生态资本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的思考 |
第二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实现机理及效应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
二、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实现机理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实现机理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实现机理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实现机理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分析框架 |
一、生态效应 |
二、经济效应 |
三、社会效应 |
第三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 |
一、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方法 |
二、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 |
三、生态效应水平测度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模型原理与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原理与方法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社会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社会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二、空间相关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山东省自然资源状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2]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晓跃. 暨南大学, 2020(07)
- [3]山东省生态福利绩效评价研究[D]. 杨瑞. 青岛大学, 2020(02)
- [4]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黄灵海.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D]. 王月菊. 兰州大学, 2020(12)
- [6]山东省工业循环经济评价[D]. 闫佑宁. 鲁东大学, 2020(01)
- [7]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马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后果研究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 孙冀萍.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9]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D]. 仓萍萍.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10]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D]. 潘世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多宝鱼论文; 承载力论文; 离任审计论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