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证券市场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蒙[1](2019)在《航空运输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基于E-Topsis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基于航空运输业上市公司201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采用E-Topsis方法,对航空运输业公司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公司提升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李俊杰[2](2018)在《资本市场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历经三十余年,逐渐形成和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我国的资本市场已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也推动和改变了无数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生态,其中也包括关系国家盛衰兴亡和国计民生的教育产业。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当前的国家教育投入依然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资金不足成为诸多教育领域办学的重要制约因素。有鉴于此,国家日益认识到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扩宽教育筹资渠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种背景下,资本市场和教育产业的结合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研究的视角放到资本市场和我国教育产业的关系上,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在论文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和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做好了理论铺垫;其次分析了资本市场参与教育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从发展现状、特点面临的风险和投资价值等方面对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再次,本文探究了我国教育政策变革和我国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本文还以美国为例,对教育资本市场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其对中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除了理论上的研究和分析,还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做了进一步的验证和说明,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从本文的研究结论来看,资本市场和我国教育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具备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既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又对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教育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和我国教育产业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纵观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相比于活跃在资本市场的其他产业,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特别的,我国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的关系与国家政策关联密切,具备很强的政策敏感性。同时也指出,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的联姻起步晚,发展仍然不成熟,未来有进步和完善的空间。本文在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跨学科的视角,综合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赵显亮[3](2010)在《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文中指出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走过二十余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贡献是巨大的,从证券市场总市值,上市公司数目,证券化率等可见一般。我们用较短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资本市场发展阶段,既带给我们繁荣,也留下了诸多问题。所以,我国证券市场曾出现多次较为集中的并购重组浪潮,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证券公司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较量。通过总结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在90年代主要存在证券公司定位不清晰,监管机制不健全,相关法规不足的问题。当市场行情偏好的时候,有些证券公司为寻求高收益往往会从事违规经营,或投资高风险产品;当行情转向后,证券公司前期的违规问题,高风险投资问题逐渐暴露,甚至发生流动性危机,资不抵债,直接面临目标重组的危险。当然,除了证券公司自身问题导致的并购重组外,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更是直接引发了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如90年代中期的银证分离,21世纪初期的信证分离,2004年—2007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以及2009年“一参一控”政策的实施等等。本文以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个视角研究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问题,探讨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影响因素、模式及两种模式的绩效,通过比较分析,以期得出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应采取何种模式更为科学合理,更符合我国的国情。首先我们从影响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因素出发,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发现宏观因素,如国家经济政策改变,监管政策改变等,对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产生显着影响,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并购重组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证券公司自身的品牌,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三章有详尽的论述。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在本文的第四章,我们主要运用模型分析法,对政府主导证券公司重组并购的三种不同类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析。其中,通过对危机救助模型的分析发现征收惩罚性的再贷款利率是政府救助问题证券公司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除此之外,我们还针对证券公司并购重组中产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在第五章的市场主导部分,我们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并购重组中的经理人行为、政府行为、股东行为,并从动态博弈的角度,观察市场主导并购重组的机理。其分析认为,如果利用含机会成本的每股收益率衡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能更有效的反映成本因素在市场主导的并购重组中的影响。同时,我们针对市场主导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些许建议。另外,在这两章的论述中,我们分别通过具体案例,一个从政府主导模式的实践中总结出政府行政接管、央行再贷款、中央投资公司注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重组等四种实施路径;另一个从市场主导模式实践中总结出整体收购、部分业务收购、新设合并、吸收合并四种方式。在进行了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理论研究后,运用具体数据对二者的区别做进一步比较则是势在必行的。因此,在第六章我们主要运用财务分析法,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并购重组模式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并购重组在短期内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市场主导的并购重组长期效果更好。这符合部分政府主导并购重组案例的现实情况,政府行为具有短视性。当然,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样本不多,而且财务数据的收集非常困难,所以,不排除研究结论存在局限性的可能。最后,我们对全篇的研究情况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收获以下结论: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特定条件下,政府应对危机证券公司进行选择性救助;市场主导的并购重组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购重组是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如果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结论及建议中的任何一部分能对证券业从业人员,证券业监管人员,或相关研究人员有所启发,笔者将深感欣慰。。
董美霞[4](2009)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推向深入,以及近年来因为内部控制缺失或无效导致的企业失败案例的不断出现,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已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美英加致力于建立和完善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管机制。总体来说,虽然美英加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位存在差别、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存在分歧;但都基于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重视监管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意义,寻求合适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并重视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我国目前已经重视并着手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2005年1月和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黄菊连续两次对借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作出批示,同意由财政部牵头,国资委和证监会配合,加快研究并制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指引。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规定了内部控制的稽核、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以及鼓励公司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并提交评价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述指引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具有指导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而且对于如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缺少规范。2006年7月15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2008年6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2009年1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征求意见稿修订后重新征求意见。结合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现状,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完善和充实了内部控制评价理论;通过基于风险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推行提供可操作的框架。本文植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理论,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依据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实施细则的制定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发展历程的述评,并通过对比分析最新的2008年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探讨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政策规范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保证机制待加强;缺乏权威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规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鉴美英加等国家的做法,立足我国实际,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从风险入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包括了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有效性的评价。依据契约理论、控制论、风险理论以及哲学的相关理念,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界定;以风险为切入点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本文在此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政府指导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中国联通为例进行检验;并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和程序以及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内部控制评价应该是全面评价,即以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为核心,企业内部和外部保证机制为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发挥提供保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因为制度安排“嵌在”制度结构中,所以它的效率还取决于其他制度安排实现它们功能的完善程度。因此,为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的效能,应建立内外保证机制。内部保证机制包括将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整合;内部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通过平衡记分卡对接;并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内部控制评价。詹森(1993)指出,内部控制机制是现代公司中控制管理者的行为偏离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四种机制之一,由于内部控制经常失效需要外部控制机制的保证。外部保证机制包括注册会计师受托或依据法律的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鉴证以及相关监管主体利用其权威性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鉴证进行外部监督检查。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是为了通过评价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从而促使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因此应该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的评价结果披露给各利益相关者。为了充分利用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披露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管信息,包括对内披露和对外披露,对内披露主要满足企业改善内部控制的信息需求,对外披露是利用利益机制由外部力量推动内部控制评价的推行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对内披露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由企业自主决定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对外披露则要由相关监管主体规定统一的格式和披露内容,并形成具体的规范。本文分为六章予以阐述。第一章,引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综述了相关研究文献,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述评。通过对美英加等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规定进行综述,阐述其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和理论研究加以综述,并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统计对比分析探析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政策现状的分析,认清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内涵、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检验,并探讨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比较美英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状况进而提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内部保证机制。从前提、事后保证和技术保证三个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保证机制,即将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相整合,内部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相对接,并以IT技术推动内部控制评价,同时注意利用IT技术评价内部控制时的风险和防范。第五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外部保证机制。本章主要研究相关监管主体的外部监管体系。通过对比中美内部控制评价监管机制,提出了改进我国各相关监管主体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效果的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展望。本章通过对企业内部评价体系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外部保证机制的分析,提出了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局限性,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研究,本文有如下突破:第一,通过中美2008年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对比统计分析,明确地指出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美国上市公司和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的最新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从披露广度和披露深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比较时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规定。通过最新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准确把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立足风险的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即要评价内部控制是否起到了合理保证的作用,是否将风险控制在了风险容量之内。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切入点放在风险视角,从风险入手研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即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指标时,抓住可能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控制点作为评价点。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供可操作的指南,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兼顾政府监管部门的指导作用和企业的自主性,保证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既具有普遍适用性,又能满足不同企业的需要。本文以中国联通为例检验所构建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证实了其可操作性。第三,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保证机制的加强相结合,提出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本文认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的运行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其他制度配合作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和保证机制相辅相成。本文通过与美英加比较,构建了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界定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和方法。这是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核心。评价体系的效能发挥依赖于内外保证机制的建立,应通过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管理、将内部控制评价和业绩评价对接以及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恰当应用IT技术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提供内部保证;同时,通过与美国内部控制监管机制的比较,对我国内部控制监管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通过由相关监管主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系统的监管体系、严格问责机制等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提供外部保证。本文认为,基于评价体系和保证机制的配合以及评价体系要素的全面性构成了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第四,提出以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对内和对外披露推动内部控制评价,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本文通过对比2008年中美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发现,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和内部控制评价是不可分割的,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可促使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而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开展可提高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质量,内部控制评价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逐渐驱使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对内披露可帮助相关控制主体和评价主体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内部控制提供依据;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对外披露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而推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有助于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更有助于监管主体推动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但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文中存在不足之处。
张弘林[5](2006)在《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西方股票投资理论的范畴和框架进行了精练,提出股票投资理论一般包含价值论、行为论、方法论和外部效应论四部分。价值论主要回答股票有无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决定,价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等问题,是股票投资理论的基础。行为论主要讨论投资者是否理性,市场是否有效,股价是否存在反应过度等关于投资者行为和市场行为方面的问题。方法论给出具体的投资方法,主要是讨论投资者应该主动投资还是被动投资,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注重买价还是注重市场趋势等基本问题。外部效应论探讨股票市场与股票投资的外部性,探讨股票投资对资产配置、总需求与总供给、资本成本与利息的影响等问题。在深入研究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将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分为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基本分析和现代理论金融四大投资流派,对不同投资流派代表人物的股票投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对主要代表人物的原着进行系统研读的基础上,笔者重点归纳分析了查尔斯·道(Charles Dow)、艾略特(R.N.elliott)等人提出的技术分析理论,杰西·利费佛(Jessy Livermore)、凯恩斯(R.M.Keynes)、乔治.索罗斯(Soros)和丹尼尔·卡恩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的心理分析投资理论,埃德加·史密斯(E.L.Smith),本杰明·格雷厄姆(B.Graham)、约翰·威廉姆斯(John.B.Williams)、菲利普·费雪(P.fisher)、沃伦·巴菲特(W.Buffett)和马丁·怀特曼(M.Whiteman)等人的提出的基本分析投资理论,哈里·马克威茨(H.Markowitz)、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莫迪里亚尼(F.Modigliani)和墨顿·米勒(M.Miller、威廉·夏普(W.Sharpe)、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等人发展出的现代理论金融投资理论。本论文结合西方经济发展史、货币金融史、股票市场发展史,研究不同股票投资理论的起源、争论、代表人物和投资思想的历史演变。论文对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探索性的剖析和大胆的评价,提出了西方股票投资思想在历史上出现了五次重大历史飞跃的观点。1900年代,道氏提出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理论,打破了股票市场是操纵市场的迷信,把投机者放到股票市场的中心,代表了股票投资思想的第一次突破。1924年,由埃德加·史密斯的投资理论提出了股票是最好长期投资工具和股票价值决定于它的成长性的两项洞见,是股票投资思想史第二次伟大的飞跃,这一理论发现了股票长期投资相对于债券投资的溢价,也孕育了后期成长投资的基本思想,从理论上,把长期投资者推倒了股票投资舞台的中央。20世纪30年代,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新古典价值投资理论和约翰·威廉姆斯提出的投资价值理论代表了西方证券投资理论的第三次突破。格雷厄姆提出了基于内在价值的投资、基于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控制性投资等革命性思想,他的证券分析和评估方法建立了华尔街关于股票价值的“概率信念”,从理论上宣告由内幕交易和投机主导了100余年的旧式华尔街投资的终结。威廉姆斯的投资价值理论首次提出了企业价值分析的范式。20世纪中叶,哈里·马克威茨、威廉·夏普和林特纳等提出的组合管理、资产选择和资本资产定价等现代理论金融的投资理论丰富了投资者对风险、收益和金融市场效率的认识,实现了由只重视个别股票投资的传统投资理论向注重系统地进行组合管理的现代投资理论的转变,凸显了资产配置型的金融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显着位置,代表了股票投资思想的第四次重大理论突破。西方投资理论的第五次突破,出现在1980和1990年代。以丹尼尔·卡恩曼为代表的行为金融的投资理论深化了人们对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基本规律的认识,暴露了传统的“二分的投资理论”的缺陷,也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投资者行为对投资的重大影响。以马丁J·怀特曼为代表的现代价值投资的基本理论试图打破股票投资与实业投资,股票市场与商品市场,资产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界限,强调企业的资产转化和分离价值,鼓励投资者利用不同市场进行风险套利,实现资源的更有效的配置,这种思想为现代投资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代表了投资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本论文还对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散户投机为主、机构操纵猖獗和投资思想真正萌芽三个历史阶段,提出了在上证指数1300点左右的现时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基本的投资价值,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思想仍然是以投机为主的基本判断。结合西方股票投资理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现实,笔者提出了股票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相对两分,投资者行为具有多样化,投资者行为理性进化,两分的风险论等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新见解。笔者认为大力发展以股票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体系有助于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改善社会资本结构,揭示被掩盖的金融风险,主张大力发展股票市场。
杨胜华[6](2006)在《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香港中资企业是指资本来自内地并在香港注册和经营运作的企业群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香港中资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香港中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横跨香港和内地,受到两地不同制度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导致香港中资企业在快速成长的同时,暴露出了不少内部治理和国家监管方面的问题。因此,研究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可为完善中资企业及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和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借鉴。 本文主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的三大机制,发现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主要存在着“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多重制肘的董事会和“行政官员式”的经理层等特点。本文还对香港中资企业与香港华资企业、内地国有企业之间的内部治理模式及国际经验做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内部治理功能趋同的观点。并对香港中资企业大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三方进行了博弈分析,进一步理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理论框架下,本文以2002~2004年72家香港中资上市公司,50家香港华资企业和200家内地深市和沪市国有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及经理层激励三个维度,对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及绩效展开经验研究,既发现了国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如股权集中度高、制衡度低,高管利益趋同与壕沟防守效应等;也发现了香港中资企业的特色激励——股票期权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此外,本文还分别对香港中资企业、香港华资企业和内地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状况及治理绩效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香港中资企业的治理水平优于内地国有企业,劣于香港华资企业。 最后,本文指出: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试点的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和市场认可程度仍有待提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肖云祥[7](2005)在《转型期资本市场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但从新世纪开始,股票市场一直萎靡不振,一些深层次问题困扰着股市的规范和发展。对于资本市场的深化,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大多着眼于局部、微观的问题,从全局、宏观的角度去探讨的比较少,研究得好的就更少。本文试图从功能的视角切入,对资本市场的深化进行研究。功能方法源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金融学家罗伯特·莫顿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功能观点”,他用功能观点替代传统的“机构观点”来研究全球金融体系。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共六章。前一部分侧重理论研究,论述“一个完善的、健全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什么样的”,由第一章、第二章组成;后一部分针对转型期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剖析了中国资本市场功能实现的现状、问题、制度障碍以及对策和出路,由后四章组成。 在前一部分中,本文首先阐述和评析了马克思有关资本市场功能的论述、西方学者关于资本市场功能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资本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深化的方法:功能方法。这一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机构方法”,从根本上看,它既是一种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又类似于社会学中的“功能——结构”范式。文中指出,功能方法的好处是,既可以从整体、全局去考虑如何规范和发展中国现存的资本市场,又可以纠正长期以来人为的、误入歧途的“功能观”。并以此构建分析资本市场的一个新框架。 接着对功能方法这一新的分析框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文中把资本市场界定为长期的资金融通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股票、债券以及衍生产品,资本市场的功能是在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并且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过程。而功能效率是衡量一个资本市场功能的实现程度的大小,在一个市场经济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它比单纯的信息有效更全面、更客观地恒量资本市场的效率。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指出资本市场最基本的五项功能,即转移资源、资金分割、风险管理、价格信号、激励机制。然后研究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的资本市场实现形式以及内在机制和质量要求。在中国等一些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阻碍资本市场功能的实现往往是因为市场本身的机制不健全。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在质量上要求具有流动性、公平性、安全性、透明性等特点。 在后一部分中,本文首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进行定位和实证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资本市场是同步的。中国的资本市场既要符合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规律,又有其自身的“中国特色”。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不仅包括了一般资本市场的五项基本功能,还应该加入体制转换的功能。在实证分析中,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数量、以及体制转换上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效率低下,并存在着资源劣化配置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发现,长期以来的错误、人为的功能观是造成目前资本市场功能效率低下的历史根源,原因是体制转轨中的政治理念制约和过多的行政干预。然后阐明了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第四章揭示了造成中国资本市场功能劣化的
祁飞[8](2005)在《我国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证券市场效率的一般理论及前人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工作,并指出有效率市场理论对我国特定的证券市场效率不具备完全解释能力。并取效率最基本的经济学涵义——资源配置这一角度来考察我国证券市场效率问题,从资源配置这一角度列出衡量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几个指标,通过理论的构建和实证分析,说明一个有目共睹各学者观点一致的事实,即我国证券市场是低效率的。然后探索导致低效率一状况的深层次的根源——制度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改善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提出建设性的观点。
刘畅[9](2005)在《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文中指出金融业的发展与繁荣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也越来越明显,一国的保险公司不可避免地融入世界保险市场,进行着无法回避的国际竞争。中国的保险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保险公司,这离不开对于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利于增强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并为保险公司制定竞争战略提供发展方向。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时至今日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关于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的研究却很少。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乃至提升,离不开理论支持,目前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这些是关系到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的关键性问题。本论文以此作为基点,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对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现状的分析,提出培育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 (1)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涵义。界定了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指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能力或技能,而是由不同层次、主辅相助的能力体系组成。(2)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框架。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特点,得出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是由风险管理能力、险种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四个要素构成的系统。(3)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基础。指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了正确的发展观念和战略思想;创新理论是培育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所依赖的核心思想;风险管理理论为保险公司在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如何管理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企业竞争力理论是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对完整理解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提供了的支持。模糊评价理论为定量分析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4)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现状分析。表明中资保险公司在战略管理意识上、技术创新能力上、营销手段和核心资源等方面均缺乏竞争力,反映出核心竞争力的不足。(5)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出险种研发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市场开拓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保证。(6)在有关险种研发上做了实证研究。以森林保险为例对险种研发能力中保单内容进行了研究。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以及体系框架是培育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通过本项研究,希望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人们可以在这个框架下,使用相同的概念、分析手段进行可以沟通的研究工作,为不同解决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个判断标准,以此推动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展开。
叶俊英[10](2005)在《证券投资基金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金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 年中国基金黑幕、2003 年美国基金丑闻以及香港基金黑幕等事件,使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对基金进行深入反思。现有对基金治理的研究绝大多数着眼于基金治理结构、具体的治理机制等方面。基金治理固然是基金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但在研究基金的治理之前,应先弄清楚基金究竟是什么,基金为什么存在,其所有权配置应如何安排等本源性问题。为此,应首先对基金的经济法律性质进行深入研究,方能对基金治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基金产生的根源以及基金的经济法律性质,探讨了基金治理安排的理论基础。鉴于很多文章将基金治理与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混为一谈,本文对基金治理与基金管理公司治理进行了区分,专题研究了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总体上看,本文对基金的性质、基金治理安排的理论基础、基金治理机制以及基金管理公司治理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思考。本文共有六章,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缘由、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概括了各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第 1 章.契约经济学分析框架。本文主要以契约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对基金进行经济分析。目前契约理论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契约理论主要是体现在企业理论中,本章通过评述企业理论,提炼出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主流的企业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可概括为:(1)企业的契约性;(2)契约的不完全性;(3)契约不完全性导致的企业所有权配置的重要性。现代契约经济学主要的研究逻辑是:契约的不完全性(世界的不确定性、人的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契约的不完全导致了契约权利配置的重要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问题);契约的优化问题(即最优契约问题)。企业理 2论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实质上是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契约不完全性的一个具体例证;产权理论是契约权利配置理论的一部分;企业理论中委托代理理论也就是契约的优化问题。契约不完全性的原因主要有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人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分布,机会主义倾向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基金契约的不完全性决定了基金契约权利配置的重要性,契约的核心问题是契约权利的配置问题,而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如何在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中配置取决于双方博弈的结果,这种权利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契约权利配置最终决定于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力。 第 2 章.基金的经济分析。本章对基金进行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指出基金在本质上是不特定的非人力资本的集合与法人化的人力资本团队之间的一组特殊契约。基金契约的经济性质应该从三个层次上去把握:一是金融契约,二是关系契约,三是非人力资本与法人化的人力资本团队之间的特别契约。在基金管理公司中,人力资本居于重要地位,非人力资本并不能真正起到承担风险、向基金持有人提供担保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基金持有人可以同时也是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基金之所以存在,是投资者追求低信息成本的结果,是证券投资中缓解信息直接定价困境的产物。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尽可能对应,这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在基金契约中,却不遵循这样的原则。基金所有权配置的基本特征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分离,而这种分离的根源在于基金持有人极度分散,申购赎回机制则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另外,基金持有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基金持有人是委托人,基金管理人是代理人,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由基金持有人承担和享有。第 3 章.基金契约的法律分析。本章对基金契约进行了法律分析。基金契约的法律性质就是信托,基金作为信托的一种,属于营业信托。公司型基金适用与契约型基金不同的法律,但并没有改变基金契约的信托性质。基金属于信托,但又是一种特殊的信托方式,其特殊性体现在委托人人数众多,信托资产规模大,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地位较一般信托更加不对等,信息在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更加不对称。因此, 3除一般的信托法外,还要有专门的法律对这一特殊的信托形式加以规范,以进一步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防止基金受托人的权利滥用和道德风险。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托管人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受托人关系,基金管理人是管理受托人,托管人则是保管受托人。基金招募说明书的法律性质是要约邀请。基金合同是典型的标准格式合同,即合同内容已由一方拟好、双方无需经过谈判即可签订的合同。从基金作为集合投资方式的特征看,由监管部门制定强制性的标准格式——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基金合同与托管协议,在法律上是主合同与从合同的关系,后者以前者为依据,以前者生效为生效条件,前者的解除亦意味着后者的解除。 第 4 章.基金治理Ⅰ:缘由与模式。本章在对基金契约进行经济法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基金治理的有关问题,着重探讨了基金治理的模式选择。基金治理产生的根源在于基金的委托代理问题、基金契约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以及?
二、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证券市场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证券市场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论文提纲范文)
(1)航空运输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基于E-Topsis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实证分析 |
(一) 权重的确定 |
(二) Topsis方法排序 |
四、提升航空运输业上市公司竞争能力的建议 |
(2)资本市场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主要文献回顾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1 解决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与教育产业的概念界定 |
2.1.2 资本市场和教育资本市场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2.2.3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
3.2 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可行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
4.1.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阶段 |
4.1.2 我国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影响 |
4.1.3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4.2 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模式与路径分析 |
4.3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4.3.1 我国教育创投产业发展概况 |
4.3.2 我国教育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 |
4.3.3 我国新三板教育行业的发展概况 |
4.3.4 总结 |
第5章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特点、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
5.1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特点及成因 |
5.1.1 当前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
5.1.2 我国教育产业自身特点在资本市场的体现 |
5.2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
5.2.1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
5.2.2 对我国教育资本市场风险防范的思考 |
第6章 我国教育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6.3 实证研究结果 |
6.3.1 主板市场及新三板市场行业间对比研究结果 |
6.3.2 新三板教育上市公司实证分析结果 |
6.4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7章 教育政策变革与我国教育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分析 |
7.1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教育产业的主要教育政策变革梳理。 |
7.1.1 影响教育资本市场的民办教育政策变革梳理 |
7.1.2 影响教育资本市场的其他教育政策变革梳理 |
7.2 教育政策变革与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双向联动机制 |
7.2.1 教育政策变革与我国教育资本市场发展双向联动机制的表现 |
7.2.2 教育政策变革与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双向联动机制的成因和政策启示 |
7.3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我国教育资本市场的短期影响—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
7.3.1 问题的提出 |
7.3.2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
7.3.3 实证研究结果 |
7.3.4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8章 教育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以美国为例 |
8.1 美国教育产业和资本市场联姻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8.2 案例分析:美国着名教育上市公司—阿波罗教育集团发展历程研究 |
第9章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和局限 |
9.2.1 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 |
9.2.2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9.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外关于并购重组的研究 |
1.2.3 国内关于并购重组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2.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特征与类型 |
2.1 境外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特征与类型 |
2.1.1 境外证券公司并购重组基本情况 |
2.1.2 国外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特征 |
2.1.3 启示和借鉴 |
2.2 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特征、动因、模式 |
2.2.1 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及并购重组的重要阶段 |
2.2.2 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重要特征 |
2.2.3 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 |
2.2.4 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类型 |
2.2.5 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主要模式 |
2.2.6 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整合 |
2.3 本章小结 |
3.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宏观影响因素 |
3.1.1 宏观经济政策 |
3.1.2 监管政策变化 |
3.1.3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3.2 中观影响因素 |
3.2.1 证券市场运行环境 |
3.2.2 券商行业状况 |
3.2.3 行业技术进步 |
3.3 微观影响因素 |
3.3.1 公司治理结构 |
3.3.2 公司规模及品牌声誉 |
3.3.3 经营状况及发展战略 |
3.3.4 公司的风险程度 |
3.4 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
3.4.1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 |
3.4.2 数据获取与问卷设计 |
3.4.3 因素分析 |
3.4.4 主成分分析结论 |
3.5 影响因素与并购重组模式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政府主导模式 |
4.1 政府主导并购重组动因与模型分析 |
4.1.1 政府主导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4.1.2 政府主导并购重组理论分析模型 |
4.2 政府主导并购重组模式的主要方式与路径 |
4.2.1 政府行政接管 |
4.2.2 央行再贷款 |
4.2.3 中央投资公司注资 |
4.2.4 投资者保护基金重组 |
4.3 政府主导并购重组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4.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改进措施和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5.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市场主导模式 |
5.1 市场主导并购重组历史背景及现状 |
5.1.1 市场主导并购重组的历史背景 |
5.1.2 市场主导并购重组的现实状况 |
5.2 市场主导并购重组博弈模型分析 |
5.2.1 微观机理 |
5.2.2 经理人行为博弈分析 |
5.2.3 股东行为博弈分析 |
5.2.4 政府行为博弈分析 |
5.3 市场主导并购重组模式的主要方式及案例 |
5.3.1 整体收购 |
5.3.2 部分业务收购 |
5.3.3 新设合并 |
5.3.4 吸收合并 |
5.4 市场主导并购重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4.2 改进措施及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绩效比较分析 |
6.1 并购重组绩效分析指标选取 |
6.1.1 财务状况 |
6.1.2 治理结构 |
6.1.3 风险管控能力 |
6.1.4 创新能力 |
6.2 两种并购重组模式财务状况实证比较分析 |
6.2.1 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
6.2.2 运营能力比较分析 |
6.2.3 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
6.3 两种并购重组模式其他方面比较分析 |
6.3.1 治理结构比较分析 |
6.3.2 险管控能力比较分析 |
6.3.3 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1.1 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
7.1.2 特定条件下政府应对危机证券公司进行选择性救助 |
7.1.3 市场主导并购重组模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7.1.4 并购重组是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 |
7.2 建议 |
7.2.1 建立危机应急机制及风险证券公司救助和退出机制 |
7.2.2 优化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和完善证券公司治理机制 |
7.2.3 构建证券公司市场主导并购重组监管政策及法律法规环境 |
7.2.4 优质证券公司应通过市场主导模式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和保证机制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2 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述评 |
2.1 国外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其特点 |
2.1.1 内部控制评价在美国的发展 |
2.1.2 内部控制评价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
2.1.3 相关国际组织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规定 |
2.1.4 国外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成果的特点 |
2.2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综述 |
2.2.1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综述 |
2.2.2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政策现状述评 |
2.3 中美内部控制评价现状比较分析 |
2.3.1 美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2.3.2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2.3.3 中美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对比 |
2.4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问题分析 |
2.4.1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
2.4.2 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保证机制待加强 |
2.4.3 缺乏权威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规范 |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
3.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界定分析 |
3.2.1 评价主体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关系 |
3.2.2 评价主体的全面性 |
3.2.3 评价主体的层次性 |
3.2.4 评价小组的构成 |
3.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客体的确定 |
3.4 着眼于风险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构建分析 |
3.4.1 评价标准的含义和特征 |
3.4.2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比较 |
3.4.3 着眼于风险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构建 |
3.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2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3.5.3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5.4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应用举例 |
3.5.5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局限性 |
3.6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和程序 |
3.6.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选择 |
3.6.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程序 |
3.7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分析 |
3.7.1 评价信息披露的驱动力分析 |
3.7.2 评价信息披露方式和内容 |
3.7.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比较分析 |
4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内部保证机制分析 |
4.1 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整合分析 |
4.1.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 |
4.1.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的现有研究及启示 |
4.1.3 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整合的途径思考 |
4.2 内部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对接分析 |
4.2.1 内部控制与业绩评价关系分析 |
4.2.2 内部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对接措施 |
4.3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 |
4.3.1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
4.3.2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风险 |
4.3.3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的防范 |
5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外部保证机制分析 |
5.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外部监管体系分析 |
5.1.1 相关监管主体内部控制监管范围的界定分析 |
5.1.2 相关监管主体内部控制监管内容的确定 |
5.1.3 相关监管主体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和方式分析 |
5.2 相关监管主体加强内部控制监管的配套措施建议 |
6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6.1 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 |
6.1.1 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的内涵 |
6.1.2 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的特点 |
6.2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
6.2.1 研究的创新点 |
6.2.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的未来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A 67家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内部控制信息统计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
二、本论文的突破与创新 |
三、本论文基本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西方股票市场的历史演变与制度变迁(以美国为例) |
一、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至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 |
二、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情况非常严重 |
三、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29年大萧条以后至1954年,这一时期美国的股市开始进入重要的规范发展期 |
四、第四个历史时期从1954年至今,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美国股票市场进入现代投资时代 |
第三章 技术分析理论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
一、道氏理论:技术分析理论的产生 |
二、道氏理论的发展:艾略特的波浪理论 |
三、技术分析的进一步发展:摆动指数与形态理论 |
四、对技术分析的简要评价 |
第四章 心理分析投资理论及其历史演变 |
一、利费佛的投资思想 |
二、凯恩斯的群体心理投资理论 |
三、尼尔的相反意见理论 |
四、索罗斯的反身理论 |
五、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理论 |
第五章 基本分析流派的投资理论及其演变 |
一、史密斯的股票投资理论 |
二、格雷厄姆的新古典价值投资理论 |
三、威廉姆斯的投资价值理论 |
四、费雪的成长投资理论 |
五、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思想 |
六、怀特曼的现代价值投资理论 |
第六章 理论金融流派投资理论及其发展 |
一、理论金融流派投资理论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 |
二、马克威茨的资产组合理论 |
三、托宾的分离理论与Q理论 |
四、莫迪里亚尼和米勒(MM)定理 |
五、夏普的市场模型与CAPM |
六、罗斯的套利理论 |
七、珐玛等人的有效市场假说(EMH) |
第七章 中国股市的研究与股票投资的若干新见解 |
一、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 |
二、笔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基本判断及对股票投资的若干见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香港中资企业 |
1.2.2 内部治理机制 |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逻辑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香港中资企业 |
2.1.2 关于公司外部治理 |
2.1.3 关于公司内部治理 |
2.1.4 评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3. 公司内部治理的三大机制 |
3.1 股东治理 |
3.1.1 控股股东 |
3.1.2 机构股东 |
3.1.3 中小股东 |
3.2 董事会治理 |
3.2.1 有关董事的产生及类型 |
3.3.2 董事会的表决机制 |
3.2.3 董事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3.2.4 独立董事制度 |
3.3 经理层治理 |
3.3.1 经理的选聘机制 |
3.3.2 经理层激励 |
4.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的演变分析 |
4.1 香港中资企业发展路径 |
4.2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的双重制度约束 |
4.2.1 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
4.2.2 香港公司法与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
4.3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现状 |
4.3.1 “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
4.3.2 多重制肘的董事会 |
4.3.3 “行政官员式”的经理层 |
5. 香港中资企业大股东、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关系的博弈分析 |
5.1 文献回顾 |
5.1.1 国外文献回顾 |
5.1.2 国内文献回顾 |
5.1.3 小结 |
5.2 大股东与董事会的博弈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模型的设立 |
5.2.3 相关讨论 |
5.3 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博弈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模型的设立 |
5.3.3 相关讨论 |
5.4 小结 |
6.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
6.1 香港中资与华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比较 |
6.1.1 香港华资企业内部治理模式 |
6.1.2 内部治理模式比较 |
6.2 香港中资与内地国企内部治理模式比较 |
6.2.1 内地国企内部治理模式:特殊的双元制模式 |
6.2.2 内部治理模式比较 |
6.3 内部治理的国际经验 |
6.3.1 英美模式:强管理者、弱所有者 |
6.3.2 德国模式:双重委员会制度 |
6.3.3 日本模式:主银行的相机治理 |
6.3.4 东欧模式:内部人控制 |
6.4 结论:公司内部治理的功能趋同 |
7. 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绩效的实证分析 |
7.1 相关研究回顾 |
7.1.1 关于股权治理 |
7.1.2 关于董事会治理 |
7.1.3 关于经理层激励 |
7.1.4 简要评述 |
7.2 变量定义与样本描述 |
7.2.1 变量选择 |
7.2.2 样本和数据说明 |
7.3 实证分析I:香港中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
7.3.1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7.3.2 董事会与公司绩效 |
7.3.3 经理层 |
7.4 实证分析II:与香港华资上市公司的比较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相关性分析 |
7.5 实证分析III:与内地国有上市公司的比较 |
7.5.1 描述性统计 |
7.5.2 相关性分析 |
7.5.3 回归分析 |
7.6 小结 |
8.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1.1 内部治理水平 |
8.1.2 市场认可程度 |
8.1.3 国有企业改革的试点 |
8.2 主要政策建议 |
8.2.1 采用多元化、混合型的股权结构 |
8.2.2 完善董事会制度,增强董事会的决策独立性 |
8.2.3 适当加大股权激励,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
8.2.4 完善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8.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转型期资本市场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的研究和本文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 |
第一章 资本市场研究的功能视角 |
第一节 马克思有关资本市场功能的论述 |
一、关于货币、资本、信用的功能 |
二、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 |
三、评述 |
第二节 西方学者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论述 |
一、西方学者有关资本市场深化的理论进展 |
二、罗伯特·莫顿的功能观点 |
第三节 功能方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的提出 |
一、机构方法和功能方法 |
二、功能方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
三、功能方法的具体化 |
第二章 功能方法的内容体系 |
第一节 资本市场功能的基础性研究 |
一、资本市场的定义 |
二、 资本市场功能的形成和特点 |
三、资本市场功能的内容及体系结构 |
四、 功能效率:资本市场功能的度量 |
第二节 资本市场功能的具体实现形式 |
一、金融系统的范式变化 |
二、市场和中介的关系 |
三、对新范式的推崇 |
第三节 资本市场功能的实现机制和质量要求 |
一、资本市场功能的实现机制 |
二、资本市场的质量要求 |
第三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和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 |
一、资源转移 |
二、资金分割 |
三、风险管理 |
四、价格信号 |
五、激励机制 |
六、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效率的实证分析 |
一、配置资金的数量分析 |
二、配置资金的质量分析 |
三、体制改革功能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劣化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过程 |
二、资本市场功能异化的两大历史根源 |
第四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模式 |
一、经济规律和中国特色 |
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未来模式 |
第四章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劣化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资本市场功能效率的决定机制分析 |
一、资本市场功能效率的决定因素 |
二、中国资本市场供求决定机制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缺陷的内容 |
一、资本市场的主体机制缺陷 |
二、资本市场的运行手段缺陷 |
三、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 |
四、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缺陷 |
第三节 产权问题是资本市场制度缺陷的核心 |
第四节 中国股票市场的矛盾及其出路 |
一、中国股票市场的矛盾表现 |
二、中国股票市场矛盾的解决 |
第五章 产权改革:资本市场功能转换的核心 |
第一节 股权分置对资本市场功能劣化的影响 |
一、股权分置造成不同股东之间利益的冲突 |
二、股权分置是融资结构不合理的根源 |
三、股权分置引发市场信息的失真现象 |
四、股权分置导致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行为 |
五、股权分置使流通股股东单独承担风险 |
第二节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回顾 |
第三节 从理念创新上推进产权改革 |
一、基本理念上的困惑与突破 |
二、劳动者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典型实现形式 |
第四节 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
一、大力发展混合股份制经济 |
二、适时推进公有股的流通 |
第六章 结构创新:资本市场功能转换的现实途径 |
第一节 资本市场需求方面的制度创新 |
一、为长期性资金入市创造制度条件 |
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
第二节 资本市场供给方面的制度创新 |
一、积极发展债券类产品 |
二、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 |
三、逐步推出做空机制 |
第三节 资本市场监管方面的制度创新 |
一、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
二、加快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体制安排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证券市场效率理论及其局限性 |
第一节 证券市场效率理论 |
第二节 证券市场效率理论的局限性及本文的分析视角 |
第二章 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评价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三章 制度缺陷——我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根源 |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陷 |
第二节 制度缺陷的现实表现 |
第三节 制度缺陷的主要影响 |
第四章 制度创新——改善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尝试 |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创新的战略思路 |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创新的演进路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系框架 |
2.1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
2.1.1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
2.1.2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
2.1.3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
2.2.2 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2.2.3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
2.3 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运行机理 |
2.3.1 险种研发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
2.3.2 市场开拓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2.3.3 组织学习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 |
2.3.4 整体风险管理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
2.4 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指导思想 |
2.4.1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
2.4.2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与企业战略高度协同 |
2.4.3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要以企业核心理念为导向 |
2.5 本章小结 |
3 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基础 |
3.1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创新理论 |
3.3 风险管理理论 |
3.4 企业竞争力理论 |
3.5 模糊评价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4 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现状分析 |
4.1 中资保险公司发展状况 |
4.1.1 中资保险公司主体发展状况 |
4.1.2 保险产品及保险营销方式状况 |
4.1.3 高新技术发展状况 |
4.2 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4.2.1 战略意识缺乏 |
4.2.2 研发水平低 |
4.2.3 资金运用率低 |
4.2.4 保险服务落后 |
4.2.5 核心资源稀缺 |
4.2.6 偿付能力普遍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5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险种研发能力 |
5.1 险种研发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
5.2 险种研发能力的培育 |
5.2.1 中资保险公司在险种设计时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
5.2.2 险种研发领域的拓展 |
5.2.3 培育研发能力要注意对研发人员的激励 |
5.3 培育险种研发能力的实证研究:森林保险险种的研发 |
5.3.1 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主要风险 |
5.3.2 森林保险现状分析 |
5.3.3 开展森林保险 |
5.3.4 森林保险险种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市场开拓能力 |
6.1 市场开拓能力的提高依赖于保险服务创新 |
6.2 保险服务创新的内容 |
6.2.1 服务创新的定位 |
6.2.2 营销方式创新 |
6.2.3 发展保险延伸服务 |
6.2.4 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 |
6.3 银保合作有利于市场开拓能力的深化 |
6.3.1 银保合作战略的优势 |
6.3.2 促进我国银保险发展的一些思考 |
6.4 市场开拓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6.4.1 建立市场开拓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6.4.2 保险公司市场开拓能力评价指标 |
6.5 本章小结 |
7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组织学习能力 |
7.1 培育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是组织学习能力 |
7.2 培育中资保险公司组织学习能力的基本理念 |
7.2.1 树立学习为本理念 |
7.2.2 树立快速学习理念 |
7.2.3 树立共同合作和团队学习的理念 |
7.3 中资保险公司组织学习能力的培育 |
7.3.1 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能力 |
7.3.2 中资保险公司组织学习能力培育中的企业文化构建 |
7.4 基于模糊数学的保险公司组织学习能力效果评价 |
7.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7.4.2 保险公司组织学习能力效果模糊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整体风险管理能力 |
8.1 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的界定 |
8.2 培育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的发挥 |
8.3 中资保险公司提高整体风险管理能力的策略选择 |
8.3.1 以内部控制为基础 |
8.3.2 以风险投资为主导 |
8.3.3 以风险融资为保证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证券投资基金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本文的研究对象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4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0.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契约经济学分析框架 |
1.1 企业理论综述 |
1.1 -1.企业为什么存在? |
1.1 -2.委托权如何在企业成员中分配? |
1.1 -3.委托人控制代理人的最优契约安排 |
1.2 契约经济学研究逻辑 |
1.2 -1 契约的不完全性 |
1.2 -2 契约的权利配置 |
1.2 -3 契约的优化——最优契约安排 |
1.3 本章小结 |
第2 章基金的经济分析 |
2.1 基金是什么?——基金的经济性质 |
2.1 -1 基金是不特定的非人力资本集合与法人化的人力资本团队之间的特别契约 |
2.1 -2 基金的人力资本 |
2.2 基金为什么存在? |
2.2 -1 基金存在根本原因——交易成本 |
2.2 -2 基金契约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 |
2.2 -3 基金的投资生产功能 |
2.2 -4 基金的边界 |
2.3 基金权利配置的独特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完全分离 |
2.4 基金的委托代理分析:基金契约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 基金契约的法律分析 |
3.1 基金契约的法律性质 |
3.1 -1 信托的内涵与特征 |
3.1 -2 基金的法律性质属于信托 |
3.1 -3 信托对委托人和受益人的保护制度 |
3.1 -4 对基金法律定义的再思考 |
3.1 -5 基金的两种基本法律关系 |
3.2 基金契约的法律制度安排 |
3.2 -1 基金契约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
3.2 -2 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3.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法律问题 |
3.3 -1 招募说明书的法律性质及其与基金合同的关系.. |
3.3 -2 基金合同与托管协议的关系 |
3.3 -3 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法律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 章 基金治理Ⅰ:缘由与模式 |
4.1 基金治理: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 |
4.2 基金治理的缘由 |
4.3 基金治理模式选择:外部治理模式 |
4.3 -1 公司治理模式的演变 |
4.3 -2 基金内部治理外部化 |
4.3 -3 外部治理模式 |
4.3 -4 基金外部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
4.4 基金治理的制度化、法律化 |
4.4 -1 基金治理制度化分析的基础和假设前提 |
4.4 -2 制度的本质和构成 |
4.4 -3 基金治理制度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强制性制度变迁 |
4.5 本章小结 |
第5 章 基金治理 Ⅱ:外部治理模式的机制分析 |
5.1 申购赎回机制 |
5.1 -1 基金投资业绩表现与基金净资产规模正相关 |
5.1 -2 基金管理费对基金管理人的影响 |
5.1 -3 基金申购赎回的交易成本 |
5.1 -4 小结 |
5.2 声誉机制 |
5.2 -1 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机理 |
5.2 -2 基金的双重声誉机制 |
5.2 -3 声誉机制的强化 |
5.3 强制信息披露机制 |
5.3 -1 基金信息披露的成本分析 |
5.3 -2 基金信息披露的收益分析 |
5.3 -3 基金信息披露的目标和原则 |
5.4 独立董事制度 |
5.4 -1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
5.4 -2 基金董事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 |
5.4 -3 独立董事的有效性分析 |
5.4 -4 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 章 基金管理公司治理:一个需要深化认识的问题 |
6.1 人力资本主导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 |
6.1 -1 人力资本主导的基金管理公司的现状分析 |
6.1 -2 人力资本主导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成因 |
6.2 非人力资本主导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 |
6.2 -1 新的金融混业格局的形成 |
6.2 -2 金融混业格局下基金管理公司的现状 |
6.2 -3 非人力资本占主导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的成因.. |
6.3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 |
6.3 -1 中国金融业的分业与混业 |
6.3 -2 混业经营条件下中国基金业的格局与特点 |
6.3 -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现状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6.3 -4 改进中国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证券市场跨世纪发展的重大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航空运输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基于E-Topsis方法[J]. 张蒙. 市场周刊, 2019(02)
- [2]资本市场与中国教育产业发展关系研究[D]. 李俊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3]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D]. 赵显亮. 江西财经大学, 2010(06)
- [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 董美霞.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5]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D]. 张弘林. 复旦大学, 2006(02)
- [6]香港中资企业内部治理研究[D]. 杨胜华. 暨南大学, 2006(06)
- [7]转型期资本市场的功能研究[D]. 肖云祥.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8]我国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研究[D]. 祁飞. 湘潭大学, 2005(04)
- [9]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 刘畅.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10]证券投资基金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D]. 叶俊英.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投资论文; 并购重组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论文; 内部控制缺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