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脂中甾醇的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腾飞,应晓国,张宾,邓尚贵,马路凯,朱立学,程威威,彭镰心[1](2021)在《大黄鱼鱼油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新鲜大黄鱼为原料,通过石油醚(沸程30~60℃)提取大黄鱼鱼油,并对大黄鱼鱼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脂肪酸组成、生育酚、胆固醇、角鲨烯、挥发性成分及磷脂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黄鱼鱼油得率为(31.25±3.66)%;大黄鱼鱼油酸值(KOH)为(0.59±0.05)mg/g,过氧化值为(5.50±0.76)mmol/kg,茴香胺值为0.30±0.06,共轭二烯值为22.32±1.09;大黄鱼鱼油中共检出17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7.27%,其中油酸占(31.03±0.10)%、亚油酸占(12.21±0.07)%、DHA占(7.21±0.12)%、EPA占(4.48±0.03)%;大黄鱼鱼油中检出4种生育酚,主要是α-生育酚,含量为4.18 mg/100 g,β、γ、δ-生育酚含量均小于0.12 mg/100 g;大黄鱼鱼油中角鲨烯含量为40 mg/100 g,胆固醇含量为380 mg/100 g;大黄鱼鱼油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酮、醇、烷烃类;大黄鱼鱼油中磷脂含量较高的组分为PG(30∶0/16∶0)(19.61 mg/g)和PG(28∶0/16∶1)(10.87 mg/g)。
曾丽媛[2](2021)在《异种油脂掺杂临场化辨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郭咪咪,周文红,李秀娟,杨茜,段章群[3](2021)在《大豆豆脐油脂品质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大豆豆脐资源的高效利用、延长大豆加工产业链,以大豆加工副产物——大豆豆脐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浸提法提取油脂,研究豆脐油脂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所得豆脐油脂酸价、过氧化值、总酚、角鲨烯、生育酚、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2.10 mgKOH/g油、0.026g/100 g、7.72 mg GAE/kg、87.6 mg/kg、4 442.6 mg/kg、43 028 mg/kg,其中,角鲨烯、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分别约为大豆油的3倍、4倍和34倍;豆脐油脂中亚麻酸含量高达22.2%,约为大豆油的2~5倍;豆脐油脂的主要甘油三酯及含量分别为LLLn(17.89%)、LLL(13.12%)、PLL(11.85%)、PLLn(11.36%)、LLnLn(9.66%)。通过对豆脐油脂品质特性分析,以期为大豆豆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刘玉兰,黄会娜,马宇翔,张振山,王戬东[4](2021)在《两级分子蒸馏深度脱除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文中研究说明对3-氯丙醇(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GEs)含量超标幅度大的1个玉米油和2个稻米油样品分别进行两级分子蒸馏,研究两级分子蒸馏对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脱除效果,同时测定其对油脂中VE、甾醇和谷维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油脂样品中3-MCPD酯含量为6.169~16.008 mg/kg,超出欧盟建议限量(1.25 mg/kg)的3.94~11.81倍,GEs含量为7.004~56.399 mg/kg,超出欧盟限量(1.00 mg/kg)的6.00~55.40倍;经一级分子蒸馏,油脂中3-MCPD酯的脱除率为49%~68%,GEs脱除率为42%~90%;经二级分子蒸馏,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3%~96%和91%~98%,含量分别降低至0.368~0.932 mg/kg和0.545~0.900 mg/kg,均明显低于欧盟限量;经二级分子蒸馏,3个油脂样品VE保留率为11%~14%,甾醇保留率为59%~75%,稻米油中谷维素保留率为88%~89%。采用两级分子蒸馏能实现油脂中高含量3-MCPD酯和GEs的深度脱除,但同时也会造成油脂中VE、甾醇等活性成分的较严重损失。因此,可根据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超标程度合理选用一级分子蒸馏或两级分子蒸馏。
刘辉[5](2021)在《火锅用油制备及品质的研究》文中提出火锅用油(hot pot oil),是火锅底料过滤得到的油脂,根据油脂类型主要分为牛油型与清油型。由于缺少火锅用油品质的系统研究,导致火锅用油市场没有生产指导依据,未见以营养和安全为导向的火锅用油研究。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市售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品质的调研,基于感官评价、理化性质、危害物质、营养成分的综合检测分析,开发以营养和安全为目标的高品质火锅用油配方,为火锅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系统比较了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12个牛油火锅底料与清油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的感官得分、含油率、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理化指标、危害物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火锅底料的含油率为38.3~58.2%。牛油火锅底料以牛油、棕榈油为主,常温下呈固态,感官得分为7~8.5分,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56.32~64.12%,氧化诱导时间为12.08~13.16 h,反式脂肪酸(TFA)含量为0.97~4.15%,生育酚含量93.98~330.31 mg/kg,甾醇含量264.54~505.75 ppm,极性组分最高为11.83%,苯并(a)芘(Ba P)含量最高为3.82μg/kg,3-氯-1,2-丙二醇酯(3-MCPD ester)最高为1.87 mg/kg。清油火锅底料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为主,常温下呈液态,感官得分为4~6分,不饱和脂肪酸为81.71~97.31%,氧化诱导时间为5.38~6.14 h,TFA含量0.51~2.09%。生育酚含量最高为1276.17 mg/kg,甾醇的含量3837.05~6110.37 ppm,极性组分最高为11.83%,Ba P最高为4.43μg/kg,3-MCPD ester最高为2.58 mg/kg。牛油样品的感官较好,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氧化稳定性好,但营养成分少;清油样品的感官较差,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氧化稳定性差,但营养成分高;牛油与清油品质差异极大,需要分开研究。然后,以脂肪酸组成为目标值,使用MATLAB软件,计算火锅用油配方,分别得到以牛油为基油,调配羊油、棕榈油、花生油的4种牛油火锅用油配方,和以菜籽油为基油,调配棕榈油、鸡油、芝麻油的4种清油火锅用油配方。检测了8种配方油的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理化指标、危害物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调配后制备出的火锅用油改善了市场现有产品的不足。以牛油为基油制备的火锅用油SFA含量为44.94~48.31%,生育酚含量为145~293 mg/kg,甾醇含量为251~1028.33 ppm,以菜籽油为基油的火锅用油氧化诱导时间为7.31~8.34 h,感官得分为6.8~7.7分,生育酚含量为898.88~916.14 mg/kg,甾醇含量为4660~5760 ppm。火锅用油的极性组分含量最高为7.33%,Ba P含量最高为1.54μg/kg,3-MCPD ester的含量最高为0.75mg/kg,调配后降低了火锅用油中危害物质含量,提高了营养物质含量,改善了火锅用油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最后,将配方火锅用油进行连续熬煮验证试验,检测其理化指标、危害物质及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连续熬煮8 h后,配方火锅用油的极性组分最高为8.2%,Ba P最高为2.5μg/kg,3-MCPD ester最高为1.34 mg/kg,生育酚最高为489.82 mg/kg,甾醇最高为5629 ppm,油脂中危害物质含量更低,营养物质更高。通过对配方火锅用油的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总排名结果分别显示以牛油和浓香菜籽油为基油制备出的火锅用油的综合优势,其中牛油火锅用油的最佳配比为:牛油60%、羊油10%、棕榈油20%、花生油10%;清油火锅用油的最佳配比为:浓香菜籽油60%、棕榈油20%、鸡油10%、芝麻油10%。综上,本论文对市售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基于牛油火锅底料和清油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了优质火锅用油的配方,为实现火锅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张月江,张新永,李艳娇,邢江艳,林奇,包媛媛[6](2021)在《美藤果油中甾醇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测定美藤果油中甾醇含量,β-谷甾醇和豆甾醇是美藤果油中甾醇的主要成分,美藤果油中豆甾醇含量为(68.74±0.46) mg/100 g,β-谷甾醇含量为(156.47±0.46) mg/100 g;将甾醇标准品(按照美藤果油β-谷甾醇和豆甾醇比例为2∶1)加入核桃油,同时与柠檬酸、维生素E、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对照,测定过氧化值和酸值,探究甾醇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甾醇添加量为200 mg/kg时,加速氧化后,其过氧化值和酸值与空白核桃油结果差异显着(P<0.05);说明添加甾醇对核桃油能延缓氧化。5种抗氧化剂对核桃油抗氧化作用效果依次为:TBHQ>BHA>甾醇>维生素E、柠檬酸,发现甾醇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效果优于维生素E和柠檬酸。添加量为200 mg/kg甾醇、163.63 mg/kg柠檬酸、174.66 mg/kg维生素E,复配后其过氧化值为14.44 mmol/kg,接近添加BHA过氧化值,说明甾醇与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柠檬酸)复配对核桃油有延缓氧化效果,但协同增效作用不显着。
吕晶,方欣欣,邵泓,郑璐侠,陈钢[7](2021)在《中国药典2020年版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增订内容解析及反式脂肪酸检测实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解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713"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增订内容。方法将增订项目与国外药典比较,介绍增订项目的概念、测定原理及应用,并应用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对大豆油(供注射用)进行测定。结果增订的不皂化物、碱性杂质、脂肪酸组成、甲氧基苯胺值、甾醇组成和反式脂肪酸体现了近年来中国脂肪与脂肪油测定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系列典型反式脂肪酸甲酯在20~45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8 0),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10.2%,检出限为5~10μg·mL-1,定量限为15~34μg·mL-1。20批大豆油(供注射用)归一化法测定结果与内标法基本一致,国内企业产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高于国外企业。结论本版通则紧跟国际先进药典的发展趋势,同时实现了自我革新和突破,其实施有益于更好地提高酯类物质检验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可用于大豆油(供注射用)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黄颖,郑畅,葛正法,刘昌盛[8](2020)在《制油工艺对芝麻油脂肪酸和抗氧化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比较分析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芝麻木脂素、总酚及氧化诱导期等质量指标,探讨低温压榨、微波冷榨、传统热榨3种制油方式对芝麻油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制油工艺所得芝麻油的脂肪酸含量差异显着(p<0.05),其中传统热榨油中反式脂肪酸最高,同时其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平均低于另两类工艺油(69.02 mg/100 g和4.75 mg/100 g)。在总酚含量测定上,微波冷榨油优势显着,分别高于传统热榨油(5.86%)、低温压榨油(28.3%);其氧化稳定性也最强,可达到17.75 h,是热榨油的1.10倍,低温压榨油的1.54倍。然而芝麻素、芝麻林素类热敏性物质易在高温下发生转化,会造成微波/热榨油中含量减少。不同工艺条件下芝麻油品质不同,以微波冷榨最佳。
张园[9](2020)在《动植物油脂在平底锅煎炸中的品质变化及甾醇氧化物的细胞毒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煎炸食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同时煎炸油的营养和安全问题也备受消费者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煎炸过程中煎炸油品质的变化、使用寿命和煎炸食品的品质安全缺乏科学的认识。本研究通过对两种植物油:棕榈液油(Palm olein)、玉米油(Corn oil)以及两种动物油:猪油(Lard)、巴沙鱼油(Basa fish oil)在180℃进行平底锅煎炸实验,探究在煎炸过程中油脂的品质变化及功能性成分的变化。植物甾醇作为油脂功能性成分的一种,其含量将影响煎炸油品质及稳定性。但其化学检测繁琐且耗时,本研究使用了傅里叶衰减全反射(ATR-FTIR)手段结合化学计量法建立高效的甾醇物质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为探索甾醇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甾醇在平底锅煎炸过程中可能会氧化生成植物甾醇氧化物(POPs)和胆固醇氧化物(COPs),这对煎炸油的品质及消费者的健康将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对COPs的生物效应研究已很充分,但对POPs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热氧化制备的POPs、COPs进行细胞体外实验,研究POPs的细胞毒性作用。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以鸡块为煎炸对象,棕榈液油、玉米油、猪油和巴沙鱼油作为实验用油,分别在油温180℃平底锅煎炸10个批次条件下,四种油脂的主要理化指标(酸值、全氧化值、总极性化合物和甘油三酯聚合物)、主要成分(甘油酯和脂肪酸组成)以及油脂功能性化合物(总酚、生育酚、植物甾醇和胆固醇)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理化指标结果可以看出四种煎炸油中在煎炸过程中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煎炸10个批次后,酸值均没有超过国家限定指标,但全氧化值均超过了行业限定标准;除巴沙鱼油外,棕榈液油、玉米油、猪油的总极性化合物均超过国家限定标准27%。脂肪酸结果表明棕榈液油、猪油、巴沙鱼油的脂肪酸含量相似,玉米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不利于煎炸稳定性,且巴沙鱼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其他三种煎炸油降解更慢,可认为是一种较稳定的新型煎炸动物油。此外,生育酚含量在煎炸过程中下降显着,而总酚与甾醇无明显降解趋势。(2)甾醇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油中,由于气相检测繁琐、耗时且有损于样品,本研究通过ATR-FTIR结合化学计量法建立一种无损高效的检测方法定量分析煎炸油中的总甾醇含量。首先以气相色谱(GC)测定得到的煎炸油中的真实总甾醇含量与煎炸油样品的ATR-FTIR光谱相结合分析,将整个光谱的中红外区(4000-600 cm-1)和甾醇的特征区(1800-800 cm-1)的光谱数据分别被用作定量分析的研究对象。其次,通过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可变标准化和光谱归一化对所选光谱进行预处理。最后,通过协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Si PLS)构建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模型预测总甾醇含量,发现其与GC分析获得的甾醇含量具有高度相关性。结果表明,甾醇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预测相关系数(Rp)分别为RMSEP=977.4578 mg/kg,和Rp=0.9680。证明了所使用的ATR-FTIR光谱结合Si PLS用于快速无损预测煎炸油中总甾醇的分析可行性。(3)甾醇在煎炸过程中可能生成甾醇氧化物,本研究以7-酮基β-谷甾醇氧化物(7K-sito)、热氧化β-谷甾醇(POPs)和热氧化胆固醇(COPs)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Hep G2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三种氧化物分别作用于Hep G2细胞后,在不同作用浓度下,氧化物对Hep G2细胞的毒性强度依次为7K-sito>COPs>POPs,说明Hep G2细胞系对7-酮基系列氧化物要比热氧化混合物更敏感。三种被测氧化物都能明显降低Hep G2细胞活力,尤其是7K-sito显示出高活性,降低细胞活力最为显着。同时被测氧化物均具有浓度依赖性,会增加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并导致细胞积累在S期。
李晓静[10](2020)在《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文中提出油脂是与脂质代谢紊乱型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食用原料,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科学的选择及合理的摄入油脂变得尤为重要。脂肪酸作为主要油脂组分,被普遍认为对油脂功效性起决定性作用,而随着油脂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油脂微量伴随物的功效性。本论文将油脂体外消化与细胞试验相结合,探究了油脂种类及烹调方式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同时,利用多元数据组分析建模方法,探究油脂中改善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脂肪酸和微量伴随物)组分,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深入了解油脂组分的营养功效、为脂质代谢紊乱高危人群食用油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猪油、大豆油、米糠油、棕榈油、初榨椰子油、普洱茶茶籽油、初榨橄榄油和亚麻籽油等八种食用油脂为原料,通过油脂体外消化与细胞试验相结合,探究不同油脂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发现橄榄油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38.36 mg/kg和26.57 mg/kg。米糠油中总甾醇、角鲨烯和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最高,而茶油中豆甾-3,5-二烯和帕克醇含量远高于其他七种油脂。八种油脂样品处理HepG2细胞后,细胞内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水平均有所升高,但不同油脂作用效果不一,以浓度为200μmol/L(以脂肪酸浓度计)的油脂样品处理细胞,猪油组甘油三酯(TG)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71.79%,而椰子油组仅提高了10.17%,茶油组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内TG含量略有下降。随着油脂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内脂质积累程度加剧,但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当油脂浓度增加至500μmol/L时,椰子油和茶油组细胞内仍仅有少量脂质积累。猪油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着高于其他油脂样品组,当处理浓度为200μmol/L时,猪油组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加了9.97%和94.45%,而茶油、橄榄油和亚麻籽油组ROS和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并且茶油和橄榄油组细胞内四种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程度显着低于其他油脂样品组。分析和比较了热炒(160°C,5 min)、热煎(170°C,5 min)和热炸(180°C,3 min/次,每隔0.5 h煎炸一次,共3次)等高温烹调方式对不同油脂的组成成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其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烹调后,尤其是热炸处理后,食用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极性组分等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差,热炸处理后,亚麻籽油过氧化值提高了44.44%,极性组分含量达11.50%。另外,高温烹调油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伴随物含量均显着下降,其中,米糠油中麦角甾-4,7,22-三烯-3酮及椰子油中多酚和总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在热炸处理后,损失率高达99%以上。细胞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处理浓度下,高温烹调油脂较未处理油脂细胞毒性增强,且对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更为显着,但不同油脂作用程度不一。以浓度为200μmol/L的油脂样品处理细胞,高温烹调油脂组细胞内TG和胆固醇(TC)含量均显着高于未处理油脂组。高温烹调茶油组细胞内TG含量在所有油脂样品组中最低,但热炸茶油组TG含量相较于未处理茶油组提高了101.03%,热炸亚麻籽油组TG含量较未处理亚麻籽油组提高了104.24%。热炸处理后,猪油组细胞内ROS含量(较未处理猪油组)增长率最高,为35.93%。热炸茶油和亚麻籽油组MDA含量增长率最高,分别为62.92%和60.78%,且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最为显着。同时,利用多元数据组回归建模方法探究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发现油脂微量伴随物对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显着高于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脂质积累的关键脂肪酸组分为cis UFA、C18:3cis、C20:1cis、C12:0和C14:0,关键微量伴随物组分为帕克醇、(3β,22E)-麦角甾-7,22-二烯-3基、环阿屯醇、二氢-顺-α-古巴烯-8-醇、角鲨烯和α-生育酚。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显示关键微量伴随物的重要投影值和回归系数均高于脂肪酸组分,证明其对细胞脂质积累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且油脂中改善细胞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为角鲨烯、帕克醇、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等微量伴随物。选取茶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大豆油、橄榄油、米糠油和亚麻籽油等七种不皂化物含量较高的食用油脂,通过皂化反应提取不皂化物,油酸诱导建立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模型。利用乳清蛋白水解物/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稳定的纳米乳液体系将食用油脂不皂化物导入细胞,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油脂不皂化物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并探究了不皂化物中改善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发现,纳米乳液运载法相较于常规DMSO溶解导入法,不皂化物的细胞吸收率显着提高。橄榄油和米糠油不皂化物对细胞脂质积累的改善作用最为显着,其较模型对照组细胞内TG含量分别下降了83.19%和84.61%,TC含量分别下降了78.18%和80.37%。茶油、米糠油和亚麻籽油不皂化物对细胞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最为显着,其较模型对照组MDA含量分别下降了36.14%、39.22%和32.69%,而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6.87%、53.72%和52.17%,远高于其他四种油脂样品组。食用油脂不皂化物中改善细胞内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为γ-生育三烯酚、二氢-顺-α-古巴烯-8-醇、角鲨烯和帕克醇。最后,对关键组分—帕克醇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有效作用浓度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转录组学相关技术探究了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帕克醇的有效作用浓度为15-20μmol/L。当处理浓度为20μmol/L时,帕克醇的摄入有效抑制了HepG2细胞的脂肪酸合成,促进了脂肪酸氧化、糖酵解、能量代谢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等。通过调节FASN、ACSL1、CPT1A、PIK3CB等基因的表达,改善了HepG2细胞的脂质积累;通过调节NQO-1、PRXL2A、NF-kB2、TXNRD1等基因的表达,改善了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同时,帕克醇调控了细胞内谷胱甘肽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固醇合成、衰老、寿命、AMPK以及Fox O等信号通路。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表明油脂微量伴随物相较其脂肪酸组分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γ-生育三烯酚、二氢-顺-α-古巴烯-8-醇、角鲨烯和帕克醇等微量伴随物为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
二、油脂中甾醇的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脂中甾醇的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大黄鱼鱼油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原料预处理 |
1.2.2 大黄鱼鱼油提取 |
1.2.3 脂肪酸组成测定 |
1.2.4 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
1.2.5 角鲨烯含量测定 |
1.2.6 生育酚含量测定 |
1.2.7 胆固醇含量测定 |
1.2.8 挥发性成分测定 |
1.2.9 磷脂含量测定 |
1.2.10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黄鱼鱼油得率 |
2.2 大黄鱼鱼油的脂肪酸组成(见表1) |
2.3 大黄鱼鱼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见表2) |
2.4 大黄鱼鱼油的脂溶性物质含量(见表3) |
2.5 大黄鱼鱼油的挥发性成分(见表4) |
2.6 大黄鱼鱼油的磷脂种类及含量(见表5) |
3 结 论 |
(3)大豆豆脐油脂品质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豆脐油脂提取 |
1.3.2 豆脐油脂甘油三酯组成及含量分析[3,4] |
1.3.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1.3.2.2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1.3.3 豆脐油脂中总酚含量分析[5] |
1.3.4 其他品质特性测定方法 |
1.3.5 油脂氧化稳定性计算值(Cox)[6]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豆脐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 |
2.2 豆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
2.3 豆脐油脂的甘油三酯组成 |
2.4 豆脐油脂的营养伴随物 |
2.4.1 多酚 |
2.4.2 角鲨烯 |
2.4.3 生育酚 |
2.4.4 植物甾醇 |
3 结论 |
(4)两级分子蒸馏深度脱除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分子蒸馏脱除 |
1.2.2 油脂中3-MCPD酯和GEs含量的测定 |
1.2.3 油脂中VE组分及含量的测定 |
1.2.4 油脂中甾醇组分及含量的测定 |
1.2.5 稻米油中谷维素含量的测定 |
1.2.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子蒸馏对油脂中3-MCPD酯和GEs的脱除效果 |
2.2 分子蒸馏对油脂中活性成分的影响 |
3 结 论 |
(5)火锅用油制备及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火锅用油的研究现状 |
1.1.1 火锅用油 |
1.1.2 火锅用油调和油 |
1.2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
1.2.1 氧化反应 |
1.2.2 水解反应 |
1.2.3 聚合反应 |
1.3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油脂品质的评价方法 |
1.3.1 理化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
1.3.2 危害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
1.3.3 营养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市售火锅底料中火锅用油的品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熬煮过程及样品采集 |
2.3.2 火锅底料综合感官评分 |
2.3.3 理化指标的测定 |
2.3.4 危害指标的测定 |
2.3.5 营养物质的测定 |
2.3.6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7 多酚的测定 |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的基础指标 |
2.4.2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
2.4.3 市售火锅底料的感官评分 |
2.4.4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在熬煮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 |
2.4.5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在熬煮过程中危害物质的变化 |
2.4.6 市售火锅底料中油脂在熬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
2.4.7 市售火锅底料样品中油脂的多酚含量 |
2.4.8 市售火锅底料样品中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
2.5 本章小结 |
3 火锅用油配方及其品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火锅用油的制备 |
3.3.2 火锅用油感官评分 |
3.3.3 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 |
3.3.4 危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
3.3.5 营养物质的检测方法 |
3.3.6 清除自由基样品的制备 |
3.3.7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3.3.8 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3.3.9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火锅用油的调配 |
3.4.2 火锅用油的感官评分 |
3.4.3 火锅用油制备前后油脂理化指标的变化 |
3.4.4 火锅用油制备前后油脂危害物质的变化 |
3.4.5 火锅用油中的营养物质 |
3.4.6 火锅用油制备前后油脂清除自由基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火锅用油配方验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及样品采集 |
4.3.2 理化指标的测定 |
4.3.3 危害物质的测定 |
4.3.4 营养物质测定 |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 |
4.4.2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危害物质的变化 |
4.4.3 火锅用油熬煮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
4.4.4 主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6)美藤果油中甾醇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美藤果油制备 |
1.3.2 美藤果油中甾醇提取 |
1.3.3 美藤果油中甾醇的测定 |
1.3.3.1 色谱条件 |
1.3.3.2 标准品溶液配制 |
1.3.3.3 标准曲线绘制 |
1.3.3.4 样品溶液配制 |
1.3.3.5 样品含量测定 |
1.3.4 甾醇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1.3.5 复配甾醇抗氧化剂对核桃油抗氧化效果 |
1.3.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美藤果油中甾醇含量研究结果 |
2.1.1 美藤果油甾醇标准曲线的确定 |
2.1.2 精密度结果 |
2.1.3 加标回收率结果 |
2.1.4 美藤果油甾醇含量的确定 |
2.2 甾醇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 |
2.2.1 过氧化值的分析 |
2.2.1.1 不同添加量甾醇对核桃油过氧化值结果 |
2.2.1.2 甾醇与不同抗氧化剂对核桃油过氧化值结果 |
2.2.2 酸值的分析 |
2.2.2.1 不同添加量甾醇对核桃油酸值结果 |
2.2.2.2 甾醇与不同抗氧化剂对核桃油酸值结果 |
2.2.3 甾醇与柠檬酸、维生素E复配研究结果 |
2.2.3.1 响应面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
2.2.3.2 验证试验 |
3 结论 |
(7)中国药典2020年版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增订内容解析及反式脂肪酸检测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增订项目及与国外药典比较 |
2 主要增订项目解析 |
2.1 甲氧基苯胺值 |
2.1.1 概念 |
2.1.2 测定原理 |
2.1.3 应用 |
2.2 甾醇组成 |
2.2.1 概念 |
2.2.2 测定原理 |
2.2.3应用 |
2.3 反式脂肪酸 |
2.3.1 背景 |
2.3.2 测定原理 |
2.3.3 应用 |
3 反式脂肪酸检测实例探讨 |
3.1 仪器与试药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色谱条件 |
3.2.2 溶液的制备 |
3.2.3方法学考察 |
3.2.3.1线性范围、检出限与定量限 |
3.2.3.2重复性试验 |
3.2.3.3内标法结果比较 |
3.2.4 样品测定结果 |
3.3 限度建议 |
4 总结 |
(8)制油工艺对芝麻油脂肪酸和抗氧化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与试剂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芝麻油制备 |
1.2.2 测试方法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制油工艺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2 制油工艺对生育酚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影响 |
2.3 制油工艺对芝麻木酚素及总酚含量的影响 |
2.4 制油工艺对芝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3 结论 |
(9)动植物油脂在平底锅煎炸中的品质变化及甾醇氧化物的细胞毒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煎炸概述 |
1.2 煎炸油 |
1.3 煎炸油的品质变化 |
1.3.1 酸值的变化 |
1.3.2 全氧化值的变化 |
1.3.3 极性组分和聚合甘油三酯的变化 |
1.3.4 油脂主要成分 |
1.3.5 油脂微量成分 |
1.4 甾醇的检测 |
1.4.1 甾醇传统检测方法 |
1.4.2 ATR-FTIR |
1.5 甾醇氧化物的生物效应研究 |
1.5.1 植物甾醇的氧化途径 |
1.5.2 植物甾醇氧化物的毒理学效应 |
1.5.3 植物甾醇氧化物在生物体中的吸收与代谢 |
1.6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动植物油脂在平底锅煎炸中的品质和功能性成分变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煎炸鸡块 |
2.2.2 品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酸值的变化 |
2.3.2 全氧化值的变化 |
2.3.3 总极性化合物和甘油三酯聚合物的变化 |
2.3.4 甘油酯组成分析 |
2.3.5 脂肪酸的变化 |
2.3.6 维生素E的变化 |
2.3.7 总酚的变化 |
2.3.8 胆固醇及植物甾醇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合SiPLS的 ATR-FTIR光谱定量分析煎炸油中的总甾醇含量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准备 |
3.2.2 方法和原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气相检测甾醇含量 |
3.3.2 光谱结果分析 |
3.3.3 SiPLS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氧化甾醇氧化物对HepG2细胞的生物活性评价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甾醇氧化物的测定 |
4.2.2 甾醇热氧化物制备 |
4.2.3 细胞培养与处理 |
4.2.4 细胞活力 |
4.2.5 台盼蓝染色及形态学观察 |
4.2.6 细胞凋亡 |
4.2.7 细胞周期 |
4.2.8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4.2.9 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煎炸过程中生成的甾醇氧化物 |
4.3.2 谷甾醇的热氧化物纯度 |
4.3.3 POPs、COPs、7K-sito对 HepG2 细胞活力的影响 |
4.3.4 POPs、COPs、7K-sito对 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5 POPs、COPs、7K-sito对 HepG2 细胞周期的影响 |
4.3.6 POPs、COPs、7K-sito对 HepG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7 POPs、COPs、7K-sito对 HepG2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肝脏脂质积累与氧化应激 |
1.1.1 肝脏脂质积累 |
1.1.2 肝脏氧化应激 |
1.1.3 肝脏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研究方法 |
1.2 食用油脂加工及其消化代谢 |
1.2.1 食用油脂组分 |
1.2.2 提取及精炼过程对食用油脂组分的影响 |
1.2.3 烹调过程对食用油脂组分的影响 |
1.2.4 食用油脂的消化代谢 |
1.3 食用油脂组分对肝脏脂质积累与氧化应激的影响 |
1.3.1 食用油脂组分对肝脏脂质积累的影响 |
1.3.2 食用油脂组分对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
1.3.3 食用油脂关键组分探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 多元数据组分析建模方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食用油脂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食用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2 食用油脂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2.3.3 食用油脂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3.4 食用油脂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2.3.5 食用油脂甾醇和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
2.3.6 食用油脂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测定 |
2.3.7 食用油脂消化产物的制备 |
2.3.8 细胞的基础培养 |
2.3.9 细胞的传代培养 |
2.3.10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2.3.11 细胞存活率测定试验 |
2.3.12 油脂消化产物对细胞的处理试验 |
2.3.13 油红O染色试验 |
2.3.14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2.3.15 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2.3.16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
2.4.2 不同食用油脂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 |
2.4.3 不同食用油脂中β-胡萝卜素含量 |
2.4.4 不同食用油脂中甾醇和角鲨烯含量 |
2.4.5 不同食用油脂中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 |
2.4.6 不同食用油脂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7 不同食用油脂对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影响 |
2.4.8 不同食用油脂对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
2.4.9 不同食用油脂对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烹调食用油脂对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食用油脂高温烹调方法 |
3.3.1.1 热炒处理 |
3.3.1.2 热煎处理 |
3.3.1.3 热炸处理 |
3.3.2 食用油脂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
3.3.3 食用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3.3.4 食用油脂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3.3.5 食用油脂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3.6 食用油脂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3.3.7 食用油脂甾醇和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
3.3.8 食用油脂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测定 |
3.3.9 食用油脂消化产物的制备 |
3.3.10 细胞的基础培养 |
3.3.11 细胞的传代培养 |
3.3.12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3.3.13 细胞存活率测定试验 |
3.3.14 油脂消化产物对细胞的处理试验 |
3.3.15 油红O染色试验 |
3.3.16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3.3.17 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3.3.18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高温烹调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
3.4.2 高温烹调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
3.4.3 高温烹调油脂中总多酚和黄酮含量 |
3.4.4 高温烹调油脂中β-胡萝卜素含量 |
3.4.5 高温烹调油脂中甾醇和角鲨烯含量 |
3.4.6 高温烹调油脂中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含量 |
3.4.7 高温烹调油脂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4.8 高温烹调油脂对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影响 |
3.4.9 高温烹调油脂对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 |
3.4.10 高温烹调油脂对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 |
4.1 引言 |
4.2 数据分析方法 |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2.2 OPLS回归建模方法 |
4.2.3 O2PLS回归建模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关键脂肪酸组分 |
4.3.2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关键微量伴随物组分 |
4.3.3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关键组分 |
4.3.4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关键脂肪酸组分 |
4.3.5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关键微量伴随物组分 |
4.3.6 食用油脂中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关键组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的提取 |
5.3.2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成分的测定 |
5.3.3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的制备 |
5.3.4 纳米乳液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的测定方法 |
5.3.5 纳米乳液的乳化稳定性测定 |
5.3.6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
5.3.7 细胞的基础培养 |
5.3.8 细胞的传代培养 |
5.3.9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5.3.10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的细胞摄取性测定 |
5.3.11 细胞存活率测定试验 |
5.3.12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对细胞的处理试验 |
5.3.13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5.3.14 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5.3.15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食用油脂不皂化物的成分及含量 |
5.4.2 纳米乳液的乳化稳定性 |
5.4.3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的细胞摄入性 |
5.4.4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纳米乳液的稳定性 |
5.4.5 油酸处理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5.4.6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5.4.7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对HepG2细胞脂质水平的影响 |
5.4.8 不同油脂不皂化物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5.4.9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的关键组分 |
5.4.10 食用油脂不皂化物中改善HepG2细胞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帕克醇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细胞的基础培养 |
6.3.2 细胞的传代培养 |
6.3.3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6.3.4 细胞存活率测定试验 |
6.3.5 帕克醇对细胞的处理试验 |
6.3.6 细胞内脂质积累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6.3.7 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试验 |
6.3.8 细胞内RNA提取 |
6.3.9 HepG2 细胞RNA-seq测序 |
6.3.10 转录组测序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6.3.11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帕克醇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6.4.2 帕克醇对HepG2细胞内脂质水平的影响 |
6.4.3 帕克醇对HepG2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6.4.4 待测序RNA的质量评估 |
6.4.5 转录组测序的质量评估 |
6.4.6 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6.4.7 脂质积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4.8 氧化应激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4.9 基因的GO显着性富集分析 |
6.4.10 基因的GO功能注释分析 |
6.4.11 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6.4.12 基因的KEGG功能注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油脂中甾醇的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黄鱼鱼油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J]. 赵腾飞,应晓国,张宾,邓尚贵,马路凯,朱立学,程威威,彭镰心. 中国油脂, 2021(10)
- [2]异种油脂掺杂临场化辨识技术研究[D]. 曾丽媛.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3]大豆豆脐油脂品质特性的研究[J]. 郭咪咪,周文红,李秀娟,杨茜,段章群. 中国粮油学报, 2021(10)
- [4]两级分子蒸馏深度脱除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J]. 刘玉兰,黄会娜,马宇翔,张振山,王戬东. 中国油脂, 2021(06)
- [5]火锅用油制备及品质的研究[D]. 刘辉.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6]美藤果油中甾醇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 张月江,张新永,李艳娇,邢江艳,林奇,包媛媛. 中国粮油学报, 2021(07)
- [7]中国药典2020年版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增订内容解析及反式脂肪酸检测实例[J]. 吕晶,方欣欣,邵泓,郑璐侠,陈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1(05)
- [8]制油工艺对芝麻油脂肪酸和抗氧化物的影响[J]. 黄颖,郑畅,葛正法,刘昌盛. 食品工业, 2020(08)
- [9]动植物油脂在平底锅煎炸中的品质变化及甾醇氧化物的细胞毒性评价研究[D]. 张园. 暨南大学, 2020(03)
- [10]食用油脂中改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的关键组分研究[D]. 李晓静.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