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点源污染物细粒沉积物的絮凝-分散

非点源污染物细粒沉积物的絮凝-分散

一、非点源污染物细颗粒泥沙的絮凝-分散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姜欣[1](2019)在《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悬浮物在自然水体环境中无处不在,获取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水库成为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的水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流域内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随径流进入水库的同时,悬浮物颗粒与污染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也对水库的水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碧流河水库开展分层水质及悬浮物调查与分析研究,构建分层水库悬浮物采样与多尺度分析方法体系,探讨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水库建成后,水动力条件改变,水环境复杂变化大,且水库中悬浮物存在含量少、结构松散和密度低等特点,深层悬浮物样品的采集分析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发和设计了一系列悬浮物原位保真采集设备。通过多级过滤和辅助搅拌的方式富集样品,提高了过滤效率;采用多种传感器实时获得水深、浊度等条件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上位监控平台进行设备动作命令操作。与原有设备相比,具备采样水深准、采样效率高、过滤通量大、滤膜不易堵塞和操作轻便快捷等优点。(2)受限于常规分析手段的精度和分辨率,目前研究对水库环境中的絮凝悬浮物的赋存状态和微观特征所知甚少。本文构建了基于原位摄像-光学显微-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的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水库中絮凝悬浮物的中细微尺度的环境特性。采用水下摄像实现了絮凝悬浮物的原位观测,比常规重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时效性更高,解决了浊度传感器对絮状悬浮物不敏感的缺陷,发现水库在水深超过15 m的水域底层普遍存在大量絮凝悬浮物。基于光学显微以及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在微观尺度上观测碧流河水库的絮凝悬浮物的结构,观测结果表明碧流河水库的絮凝悬浮物是由胞外聚合物将各种微小的悬浮颗粒包裹成的多孔絮凝体,孔隙度在34%~49%之间。(3)水库中许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都必须有微生物的参与,悬浮颗粒吸附着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自由生活(FL)细菌群落和颗粒吸附(PA)细菌群落的系统发育组成和生态功能对水质的影响并不清楚。本文通过两种孔径滤膜提取的细菌16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PCoA、NMDS和LEfSe等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表明,PA细菌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显着高于FL细菌,种类组成存在显着差异。FAPROTAX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FL细菌和PA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差异相比,生态功能的差异更能反映其对水质的影响差异。(4)以往的研究认识到水库水温分层使底部形成厌氧环境,引起沉积物中的铁和锰释放到水体中,但并没有考虑悬浮物行为在铁和锰的迁移转化过程中作用。本文在优化改进悬浮物中磷、铁和锰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分析深水型水库中悬浮物以及颗粒态磷、铁和锰在不同水温分层时期的动态特性,着重研究了碧流河水库中铁和锰在水-悬浮物-沉积物之间的迁移规律,揭示了不同时期悬浮物行为的变化对水库中铁和锰迁移规律的影响。同时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建立水源水库多维监测与预警的初步框架。考虑悬浮物对碧流河水库水质的影响,提出分层供水、深层曝气、多源供水、生态削减以及流域管理等适用于碧流河水库的管理对策。

李旺[2](2019)在《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磷吸附释放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泥沙淤积及水环境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对于库区来说,其水体流速较低,大量泥沙在进入库区后由于水体条件的改变而落淤,并且这些泥沙在不断地落淤过程中会吸附水体中的营养盐物质,造成各水库底泥成为氮、磷的贮备库,使得水体内源污染增加。这些变化不仅会对湖库通航、水库调水防洪能力等造成影响,还会对湖库的水质、水域生态环境等都产生负面影响。为研究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对磷等污染物的吸附/释放特性,采集了三峡库区典型弯道河段(忠县段)的泥沙样本,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各因素下三峡库区泥沙的絮凝特征及磷的吸附/释放规律,得出了以下结论:(1)剪切率值对泥沙絮体的粒径分布有较大影响,随剪切率值增大(35.5s-1255.8s-1)粒度分布曲线发生左移,大粒径絮体体积分数明显降低,小颗粒泥沙体积分数逐渐增大。在剪切率G值较高时,曲线明显变宽,峰值降低,说明随剪切率的增加,泥沙颗粒发生了明显分散,粒径较大的泥沙絮体含量减少,同时细微颗粒泥沙含量增幅加大,泥沙的粒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2)不同浓度下(0.5g/L-2.0g/L)的泥沙颗粒在絮凝平衡后其絮体级配有明显差异。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能够增大泥沙颗粒的碰撞效率,级配曲线明显右移,粒径分布范围减小,大颗粒絮体占比增大,泥沙絮凝程度呈增加的趋势。颗粒粒径对于絮凝也有较大影响,以泥沙絮凝度Fn随特征粒径dn的变化来研究颗粒絮凝情况,发现随着特征粒径的增大,泥沙颗粒的絮凝度不断减小,即泥沙颗粒粒径越小,泥沙颗粒的絮凝效果越好。泥沙絮凝度Fn与特征粒径dn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随特征粒径dn的增加,絮凝度Fn呈指数型减小。絮凝实验结果显示,随有机质浓度的升高,细微颗粒泥沙占比明显减小,而大颗粒絮体占比增加。说明有机质可以促进颗粒间的架桥作用,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升高,颗粒间的絮凝效果增强。(3)泥沙对磷的吸附及释放呈明显的先快后慢过程。泥沙浓度越高,泥沙对磷的总吸附量越大,而且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0.5g/L-2.0g/L),吸附普遍趋于更早达到平衡,但单位泥沙的磷吸附量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存在“固体浓度效应”。另外,泥沙浓度越高,磷的总释放量越高,但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其单位泥沙的磷释放量发生下降,认为在低泥沙浓度下,单位泥沙有更大的吸附量和更强的吸附性能以阻碍自身所携带磷的释放。平衡吸附量与扰动强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扰动的增加,泥沙吸附/释放能力变强,平衡吸附/释放量及最大吸附/释放容量增加。有机质的存在能够影响泥沙颗粒的表面形态及微孔特性,从而影响单位泥沙颗粒对磷的吸附量,有机质含量越高,单位泥沙吸附量越高,且吸附时间越长,其差异越明显,但在释放实验中发现且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其磷释放量随之减小。无论是用来模拟动力学过程的Pseudo-first-order、Pseudo-second-order、Elovich模型,还是用来模拟等温吸附过程的Langmuir、Freundlich、Tempkin模型,都能够较好地对泥沙颗粒吸附/释放磷的过程进行模型,并对泥沙颗粒的最大吸附容量、平衡吸附容量等数据进行预估,但各模型之间对于反应趋势的判断及终点预估存在差异。

曹晶[3](2015)在《鄱阳湖藻类时空分布及颗粒物对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湖泊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频发,目前鄱阳湖已处于轻度富营养化,但并未爆发大面积蓝藻水华,研究者猜测可能与鄱阳湖悬浮颗粒物有关。本文对鄱阳湖藻类及水质展开了调查,对藻类生物量与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针对悬浮颗粒物这一重要影响因子,采集鄱阳湖沉积物为悬浮颗粒物,研究了其细颗粒成分(60目~300目)对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菱形藻3种典型藻类生长及絮凝的作用。探讨鄱阳湖悬浮颗粒物对藻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鄱阳湖藻类共有7门92属,藻类生物量低,以硅藻为优势种。鄱阳湖藻类时空分布差异显着。时间分布上表现为高水位期大于低水位期;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湖体南部区>中部区>北部区。使用SPSS对鄱阳湖藻类生物量与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生物量与悬浮颗粒物浓度呈显着负相关,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利用500 mL玻璃锥形瓶为小型、光照均一体系,湖泊富营养化模拟装置为大型、光照不均一体系,研究了悬浮颗粒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在小型光照均一体系中,20 mg/L(鄱阳湖颗粒物低浓度)和80 mg/L(鄱阳湖颗粒物高浓度)颗粒物对3种藻类的生长影响均较小;大型湖泊模拟实验表明,悬浮颗粒物通过影响藻类光合作用抑制藻类生长。使用混凝试验搅拌仪研究了颗粒物粒径、浓度和体系pH及湖泊水动力(静置时间、扰动强度、扰动时间)对颗粒物絮凝沉降藻细胞的影响。絮凝沉降效率:蓝藻>绿藻>硅藻。60~300目粒径范围和0.02~1.28 g/L浓度范围内,颗粒物粒径越小、浓度越大,絮凝沉降作用越明显。pH 6~10范围内,pH越大,蓝藻、绿藻的絮凝沉降作用越差,硅藻则变化不大。静置时间不宜过长,30 min为宜,长时间的静水状态不利于絮凝沉降。2 s-1~40 s-1扰动范围均促进藻类的絮凝沉降。扰动时间不宜过长,15~30 min最佳。鄱阳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但未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与鄱阳湖悬浮颗粒物含量高有关。颗粒物通过影响藻类光合速率和絮凝沉降藻细胞减少藻类生物量,降低水华发生风险。

刘瑾[4](2013)在《农田土壤水分散性胶体磷的赋存形态、活化机制及阻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土壤胶体以巨大的比表面积,强大的吸附性能及多样的表面官能团,在污染物赋存形态、迁移转化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胶体易化磷素运移已成为农业面源磷污染的重要发生形式,土壤胶体磷在土-水界面的活化是胶体易化磷素运移的前提。本研究以土壤胶体磷为核心,以东苕溪流域为例调查了典型河段水体磷素粒径分布特征及东苕溪代表性流域(漕桥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能及其与土体土壤不同活性磷组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当地典型的菜地和稻田土壤深入表征土壤胶体磷及土体土壤磷分子形态,阐明了土壤胶体磷及土体土壤磷分子形态的差异;同时结合浙江省农田土壤酸化的实际环境问题,进一步探究pH变化对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的影响机制;最后还探讨了聚丙烯酰胺(PAM)对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的阻控效果。本研究可丰富当前在农田土壤磷赋存形态、流失机制及阻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结果如下:1)东苕溪典型河段水体磷素粒径组成以颗粒态磷为主(0.020-0.492mg L-),真溶解态磷次之(0.034-0.109mg L-1),胶体磷含量最少(0-0.025mg L-I),颗粒态磷是东苕溪向太湖输送的主要磷形态;从东苕溪上游到下游,颗粒态总磷和颗粒态钼蓝反应磷(MRP)含量激增,真溶解态总磷及真溶解态MRP下降,而胶体磷及胶体MRP含量在全流域保持相对稳定;MRP在胶体上的分配系数随胶体浓度升高而降低,表现出胶体的颗粒浓度效应;以上大流域尺度的研究结果符合“胶体泵”理论,推测在磷素从真溶解态向大颗粒态运移的动态过程中,胶体作为中间介质可能起到维稳缓冲作用,其在水体磷素粒径分布中的作用不容忽视。2)在漕桥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稻田、茶园、菜地、苗木和竹林)中,胶体磷的流失潜能以菜地和竹林土壤最大,稻田和苗木次之,茶园最小;除茶园土壤外,胶体磷均是总磷(<1μm)流失的主要形态(55.1-80.9%),流失风险不容忽视。供试不同利用类型农田中土壤胶体磷均以MRP为主(59.6-96.8%);供试土壤磷库中不同活性磷组分的分布特征各异,所有供试土壤中均以中等活性的氢氧化钠提取态磷为主(41-53%),稻田、菜地、竹林土壤中第二大磷组分为活性的水提取态磷及碳酸氢钠提取态磷,而茶园及苗木土壤中第二大磷组分为非活性的盐酸提取态磷和残留磷;土壤胶体MRP的流失潜能分别与土壤水提取态磷、碳酸氢钠提取态无机磷、氢氧化钠提取态总磷三种组分含量极显着正相关,与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和盐酸提取态磷组分的含量显着正相关,而胶体钼蓝非反应磷(MUP)的流失潜能与土壤不同磷组分含量之间无显着相关性。3)选择漕桥溪小流域典型的稻田和菜地土壤,以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及磷-31核磁共振(P-NMR)光谱技术深入表征土壤胶体磷及土体土壤磷的分子形态,结果表明铁氧化物结合态磷是两种供试土壤胶体磷(61.1-70.4%)和土体土壤磷(64.6-65.3%)的主要形态,揭示了土壤胶体MRP的流失潜能与土壤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组分含量显着正相关的内在原因;与土体土壤相比,羟基磷灰石在两种供试土壤胶体中的比例显着升高,活性钙磷比例下降,并且稻田土壤胶体中铝氧化物结合态磷较土体土壤中升高,而正磷酸二酯与正磷酸单酯比值降低,表明土壤胶体较土体土壤更易富集稳定性高的磷形态。4)供试菜地和稻田土壤在pH~3.0时胶体磷释放量均最低,而高pH(~7.0)可显着促发土壤胶体及胶体磷流失,同时伴随胶体zeta电位的逐渐降低,说明静电斥力增加促进了土壤胶体及胶体磷的活化;菜地和稻田土壤中胶体MRP流失潜能98.8%和99.3%的变异性均可由胶体总有机碳的流失潜能加以预测,表明胶体MRP很可能以有机质-金属-磷酸盐(OM-M-MRP)的三元复合物存在;进一步结合磷的K边XANES结果,推测供试土壤胶体MRP在pH~5.0时很可能通过外配层络合作用形成有机质-钙-磷酸盐(OM-Ca-MRP);并在pH调控下发生形态转化,在pH~7.0时主要以铁氧化物结合态磷和羟基磷灰石赋存。5)PAM可显着抑制供试菜地和稻田土壤胶体及胶体磷的流失潜能,0.1%的PAM为阻控菜地土壤胶体及胶体总磷流失的最佳剂量;而PAM对稻田土壤胶体及胶体总磷流失潜能的抑制效果随PAM施用量增大而增强,0.2%的PAM可分别抑制75.0%和88.1%的土壤胶体和胶体总磷流失。PAM对土壤胶体MRP流失的阻控效果与其对胶体总磷的阻控效果呈相似规律。而PAM施用对真溶解态磷无明显抑制效果,还可能促进真溶解态磷的流失潜能,其影响与供试土壤土地利用类型和PAM的施用量有关。

周崧,和树庄,胡斌,余晓飞,孔艳,何云龙[5](2013)在《滇池柴河小流域暴雨径流氨氮的输移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氨氮通过暴雨径流的冲刷和土壤颗粒物的携带进入水体,对受纳河流、湖泊造成污染。以柴河小流域为单元,从输出源、输移过程、河道汇集过程这几个方面对2011年7、8月2场暴雨径流中的氨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氮主要是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进行输移,所以土壤颗粒流失是氨氮流失控制的关键;氨氮浓度跟沉降时间的Pearson相关性均在-0.855(P<0.05)之上,呈显着负相关;2场暴雨中,均是颗粒物粒径小于0.000 8 mm的水样的氨氮浓度较大,说明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对氨氮的吸附量较大;氨氮的入河系数与污染源及输移过程氨氮含量的Pearson相关性在0.914(P<0.05)以上,说明入河系数与污染源及输移过程含量密切相关。氨氮的入河系数为0.120.22,说明研究区域80%以上的氨氮被边坡、沟渠截留,效果良好,值得认真对待。

丁武泉,李强,李航[6](2010)在《表面电位对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测定了三峡库区紫色土细颗粒的表面电荷性质,用吸管法研究了K+和Mg2+体系对细颗粒泥沙静水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1)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细颗粒在Mg2+体系中的表面电位分别为-0.156,-0.171,-0.192V,在K+体系中约为其2倍;(2)当离子浓度为0.10molm-3时,三种紫色土细颗粒在Mg2+和K+体系中的泥沙平均沉降速度ω珚分别为1.56、1.47、1.35cmmin-1和1.05、1.01、0.99cmmin-1,表现为细颗粒泥沙表面电位值越大,其泥沙平均沉降速度越小;(3)在Mg2+离子体系和Na+离子体系中,三种紫色土细颗粒泥沙平均沉降速度ω珚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大而加快。并且,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在Mg2+和K+体系中均存在一个浓度临界点,在Mg2+体系中约为0.1molm-3,在K+体系中约为0.25molm-3。

袁宇[7](2009)在《稀疏数据条件下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的估算》文中研究说明为防止流域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首先应该弄清流域及其近岸海域的污染现状。掌握河流和河口地区的污染物通量是准确确定入海通量、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基础。依据我国目前或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水环境监测条件,可获得的河流或河口断面进入海域污染物的数据相当有限,且存在代表性差、数据不配套、误差大等所谓数据稀疏问题,这无疑给准确估算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带来极大困难。本课题便是基于这一思路,旨在综合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值分析等理论,对河流入海通量估算方法进行研究,以解决稀疏数据情况下河流及河口断面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的实际问题。通常稀疏数据插值方法习惯用Lagrange插值多项式,这类解析函数的致命缺点是其解析延拓不稳定,即当原始数据出现微小误差,就可能因误差的积累、传递而导致计算结果失真;在数据稀少的条件下,这种现象将更加严重。本课题遵循实用性、可行性、简洁性、适应性、现实性的基本原则,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采用稀疏数据平滑化处理的相关理论,根据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估算所需监测数据普遍不足的情况,针对现有估算模型算法上的缺陷引入了更加稳定的计算方法,即首次采用三次样条函数对稀疏数据进行插值、并辅以B样条函数对函数拟合进程进行校正,建立了应用双样条校正模型处理稀疏数据条件下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估算的方法。同时,根据现有的污染物时段通量的估算原理,构建了一系列时段通量预估模型——加权平均预估模型、几何平均预估模型,并将这些模型与现有的时段通量估算模型和双样条校正模型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和优选,最终提出了优化处理稀疏数据条件下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当今先进的数学处理平台——-MATLAB、MATHEMATICA、SPSS软件,编制出河流污染物入海通量计算模型的相关程序。以辽东湾流域为例,针对进入辽东湾的大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河口断面的污染物通量,以COD、高锰酸盐、总磷、氨氮为指标,进行了稀疏数据条件下污染物时段通量的估算。经辽宁省环境统计数据及辽河流域长期管理实践相关调查资料验证,其估算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易莉[8](2007)在《湖泊水环境治理及生态工程干预可行性研究 ——以新疆青格达湖为例》文中认为人类自古就逐水而居,或者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建立水库,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水域。这种影响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城市周边的湖泊、水库,大量存在。它的发展又造成水域污染与人居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的研究对象新疆青格达湖是典型的城市周边湖泊,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水的排入使得青格达湖水质恶化,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严重影响着湖区景观,下游灌溉和渔业养殖。传统的水环境治理方式:1.源头治理,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2.全湖治理,投资较高,常规的生态工程方法速度较慢,在某些地区并不适用。文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天然的自净资源,尝试定义一个湖泊水环境治理的新思路。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室泥沙吸附沉降试验和工艺设计探讨青格达湖围堰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尝试采取河口治理的方式:在青格达湖的主要污染源水磨河入湖口设置围堰工程,利用泥沙吸附作用,将污染物截留在湖区外部,划分一部分治理单元,牺牲一小部分湖面的水域,带来湖泊整体水质改善。头屯河泥沙吸附沉降试验结果表明:头屯河泥沙是可以利用的天然自净资源:(1)悬浮泥沙对水中COD影响明显,泥沙对COD具有很较强的吸附作用,随着水中泥沙颗粒物的沉降,水中的COD值随之降低。(2)泥沙对水中重金属总铬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各个沙样的平均去除率达到了62.88%。(3)悬浮的泥沙对水中藻类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4)泥沙的加入会暂时造成水体浊度增加,在沉降24h后,水中悬浮物浓度降低到未加泥沙时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值,这时水体浊度降低,说明泥沙的加入不会对水体景观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在河口围堰工程技术支持下的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对于湖泊水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程江[9](2007)在《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张,高强度人类活动剧烈改变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形成不同于自然地表的“城市第二自然格局”,对城市地表水文过程产生深刻影响。城市LUCC水文响应是体现人类活动对城市水文循环影响的理想研究对象。论文选择位于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的上海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环境学、生态学及水文学的交叉视角,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城市化地区长时间尺度LUCC特征和演变过程研究为切入点,围绕LUCC导致的水量和水质效应两条主线,探讨了上海中心城区LUCC的环境水文效应,并尝试构建了基于“生态排水”理念的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优化策略。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上海市中心城区50余年来,主导土地利用类型经历了一个从水域(包含农田)、城市住宅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逐步向城市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绿化用地转化的多变过程,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差别减小,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增强。对小尺度城市汇水域的案例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发展,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尺度城市汇水域的LUCC过程存在较大分异,对城市水文过程产生深刻影响。中心城区50余年来水域面积大量减少导致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显着下降,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加速与人口增长是主要驱动力。(2)从区域河网水系演变、土壤含水率与持水能力、土壤稳定入渗速率、降雨径流过程等层面深入探讨了LUCC对上海中心城区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显示:①受人类活动显着影响,50余年来中心城区LUCC导致大量河道阶段性集中被填没,使得中心城区河流水系分枝比锐减、水系结构破坏、河网水系分维数异常,河道槽蓄容量较50余年前减少超过70%,河网水系调蓄能力削弱加大了区域防洪排涝压力;②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与高程对土壤含水率、土壤调蓄降雨径流能力影响显着,有覆被植物土壤含水率绝大部分超过无覆被植物的裸土,低势草坪(下凹式绿地)土壤含水率和调蓄降雨径流的能力均优于高势绿地和普通高程绿地;③土地利用方式、覆被类型和土壤表层结皮是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存在显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④LUCC对中心城区降雨径流过程影响深刻,导致2000年至2003年径流系数有增加趋势。由于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在城市LUCC过程中,小尺度城市汇水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存在显着差异,导致汇水域内降雨径流过程的存在较大差异。以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9.13%和27.36%的对照研究组为例,增加约10%的绿化覆盖率能对削减城市降雨径流总量和延时降雨径流洪峰产生较明显效应。⑤下凹式绿地和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具有显着的环境水文效应。在适宜土壤稳定入渗速率(5.0×10-7~5.0×10-5m/s),修建适当下凹深度(0.1~0.3 m)、面积比例(10~30%)的下凹式绿地可以基本削减3年一遇设计暴雨重现期,连续1 h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结合上海市多年降雨特点、区域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以及城市绿化覆盖率现状的分析显示,在上海中心城区和新城市化区域新建或改建适当比例的下凹式绿地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对设定边界条件的城市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的雨水径流蓄渗能力计算亦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环境水文效应。(3)上海中心城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具有强烈的时空分异特性,TSS和CODCr是降雨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质。中心城区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存在明显初期效应,是造成雨后城区地表水体遭受冲击性污染的主要原因。室内外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削减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实验表明,城市绿地具有显着的削减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物的效应:①室内有覆被植物和无覆被植物两种条件下,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削减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论文限定的实验边界条件下,高度1 m左右的土壤柱对服务面积1.09~2.75倍于绿地面积汇水域内,在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年、1年、3年和5年,连续降雨1 h条件下形成的低、中和高污染物浓度的城市降雨径流具有良好的削减效应,CODCr、NH3-N和TP总体平均削减率分别达到35.27%、60.12%和65.37%。土地覆被、污染物浓度、土层厚度以及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运行效率的主要因子。②室外覆被植物土地对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实验表明,CODCr、NH3-N和TP平均削减率分别达到52.21%、48.98%和47.35%,较室内有覆被植物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CODCr削减率提高约20%,NH3-N和TP分别下降约10%和16%。由于降雨径流进入绿地后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导致CODCr、NH3-N和TP的去除机理主要是渗滤介质的机械过滤与吸附等物理作用,上述物理作用与微生物较弱的降解作用共同造成室外CODCr、NH3-N和TP的削减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污染物进水浓度对其削减率的影响不显着。降雨强度对污染物削减效率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小雨和中雨的污染物削减率要高于大雨时。(4)基于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城市降雨径流利用和管理经验,从降雨径流“零增长”和径流污染物“减量化”两个角度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生态排水”理念,强调采取工程性与非工程管理性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增加城市降雨径流就地入渗量、削减径流污染物,以“生态排水”的方式达到维持城市水文过程良性循环的目的。基于城市“生态排水”理念,以优化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和格局为基础,从削减水量和控制水质两个层面构建了城市“生态排水”的最佳管理措施,通过生态化、非工程强排水型措施促进城市降雨径流生态型排水。尝试构建了以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机制、经济杠杆的激励机制、技术手段的运用机制和管理制度的调控机制为主体框架的“生态排水”型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张文胜[10](2006)在《水源地安全可靠性研究 ——以望虞河水源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实施了大量的调水项目,因此水源地保护及安全也变得日益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并以引江济太水源地作为研究区域,从水量,水质,当地经济发展,水源地河势、岸线及河床稳定性,流速场,泥沙场等方面出发,对水源地保护及安全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旨在为日后其他水源地保护及安全论证提供技术支持。 首先,本文对研究区域水环境现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长江水域水质背景值远较长江本底值为差,由此可见水源地水质受岸源污染较为严重。运用2003年及2004年实测水质资料,对水源地沿岸各条长江支流及沿岸5km范围内工业污染源计算分析,结果同样证明研究区域岸源污染不容乐观,各支流监测断面水质单因子评价结果均为劣V类,沿江污染企业超标排放严重。此外对水源地水质逐月分析可知,水源地汛期水质劣于非汛期水质,由此可以说明沿岸非点源污染也是水源地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基于上述对水源地水环境状况的分析可知,沿岸点源及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源地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水源地附近岸源污染进行深入的计算分析。在前人有关有限体积法建立数模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研究区水环境特点,根据前人运用有限体积法和黎曼近似解对浅水方程和水质对流—扩散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的基础上,考虑降雨引起的面源污染以及点源污染,对方程组重新进行了推导,并建立适应本区域特点的平面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研究区沿岸形成的二维污染混合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岸线污染负荷总量超标严重,且某些直接排污入水源地或者距离水源地较近的支流所形成的污染混合带对水源地水质影响较大,经分析发现,造成该段岸线污染混合带超标除岸源污染较重这一因素之外,水源地所在长江河势、河床及岸线对其影响也不容忽视。 水源地所在地长江河势变化剧烈,主流偏向北岸,南岸水流相对滞缓;同时南岸淤积相对也较为严重,河床较高,水深较浅;这些因素造成南岸长江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加剧了岸源污染负荷对水源地的影响。此外,根据对水源地岸

二、非点源污染物细颗粒泥沙的絮凝-分散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点源污染物细颗粒泥沙的絮凝-分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相关的概念
        1.2.2 悬浮物的采样与测定方法
        1.2.3 悬浮物的环境特性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4 悬浮物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悬浮物样本采集及环境特性分析
    2.1 水库悬浮物基本特征
    2.2 悬浮物原位保真采集设备研发与应用
        2.2.1 基于粒径分级分仓存储的悬浮物原位浓缩装置
        2.2.2 基于搅拌过滤的悬浮物原位富集装置
        2.2.3 基于LabVIEW上位机的悬浮物采集自动控制方法
    2.3 悬浮物环境特性分析方法
        2.3.1 絮凝悬浮物图像分析方法
        2.3.2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分析方法
        2.3.3 悬浮物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碧流河水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碧流河水库悬浮物调查方案
        3.1.1 碧流河水库概况
        3.1.2 水动力环境特点
        3.1.3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 悬浮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3.2.1 总悬浮物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2.2 相关性分析
        3.2.3 悬浮物中磷铁锰含量
    3.3 絮凝悬浮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3.1 絮凝悬浮物的分布特征
        3.3.2 絮凝悬浮物的定量分析
        3.3.3 絮凝悬浮物的成因与来源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库絮凝悬浮物微观尺度环境特性分析
    4.1 水库絮凝悬浮物微观结构与类型
        4.1.1 微观结构与组成
        4.1.2 絮凝悬浮物类型
        4.1.3 孔隙结构分析
    4.2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
        4.2.1 测序结果质量分析
        4.2.2 FL和PA细菌群落OTU比较
        4.2.3 FL和PA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3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与功能比较
        4.3.1 FL和PA细菌群落间系统发育组成差异
        4.3.2 FL和PA细菌群落间LEfSe分析
        4.3.3 FL和PA细菌群落间生态功能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水库水温分层与悬浮物行为对铁锰迁移的影响
    5.1 水库水温季节性分层特征与水质影响
        5.1.1 水温季节性分层特征
        5.1.2 水温分层的稳定性
        5.1.3 底层溶解氧对水温分层的响应
        5.1.4 底层水体污染物对水温分层的响应
    5.2 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铁和锰的变化特征
        5.2.1 悬浮物中铁和锰的富集效应
        5.2.2 深水区悬浮物与表层沉积物中铁和锰的含量
        5.2.3 铁和锰浓度的垂向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
        5.2.4 铁和锰浓度与其他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5.3 考虑悬浮物作用的铁锰迁移对水质的影响
        5.3.1 分层期
        5.3.2 混合期
        5.3.3 冰封期
    5.4 本章小结
6 水源水库悬浮物的监测及管理建议
    6.1 考虑悬浮物的水源水库监测与预警
        6.1.1 水库长期运行的累积效应
        6.1.2 悬浮物的监测体系
    6.2 悬浮物影响下的碧流河水库管理建议
        6.2.1 依据分层规律供水
        6.2.2 采用深层曝气技术
        6.2.3 优化供水联合调度
        6.2.4 削减库滨区污染物
        6.2.5 控制入库污染源管理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磷吸附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泥沙的絮凝行为
        1.2.2 吸附与释放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方案
        2.1.1 絮凝实验
        2.1.2 吸附-释放实验
    2.2 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
        2.2.1 泥沙参数测量方法
        2.2.2 吸附释放参数测量及计算方法
第三章 泥沙颗粒絮凝影响因素分析
    3.1 含沙量对泥沙絮凝的影响
    3.2 扰动强度对泥沙絮凝的影响
    3.3 泥沙粒径对泥沙絮凝的影响
    3.4 有机质含量对泥沙絮凝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沙对磷吸附-释放特性研究
    4.1 扰动对泥沙吸附-释放磷的影响
        4.1.1 动力学吸附
        4.1.2 等温吸附
        4.1.3 动力学释放
    4.2 含沙量对泥沙吸附-释放磷的影响
        4.2.1 动力学吸附
        4.2.2 等温吸附
        4.2.3 动力学释放
    4.3 有机质含量对泥沙吸附-释放磷的影响
        4.3.1 有机质与泥沙颗粒性质
        4.3.2 动力学吸附
        4.3.3 等温吸附
        4.3.4 动力学释放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3)鄱阳湖藻类时空分布及颗粒物对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
        1.1.1 水体富营养化
        1.1.2 蓝藻水华
        1.1.3 蓝藻水华的危害
        1.1.4 蓝藻生长的影响因素
        1.1.5 蓝藻水华的形成机理
    1.2 鄱阳湖概况
        1.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1.2.2 社会经济状况
        1.2.3 富营养化情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藻种及培养基
        2.1.2 悬浮颗粒物
        2.1.3 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模拟装置
        2.1.4 主要药品及试剂
        2.1.5 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采样时间及点位布置
        2.2.2 野外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3 悬浮颗粒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2.2.4 自然絮凝实验
        2.2.5 室内实验指标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鄱阳湖藻类时空分布特征
        3.1.1 藻类群落结构及优势种
        3.1.2 藻类的时间变化
        3.1.3 藻类的空间变化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鄱阳湖藻类与环境因子关系
        3.2.1 结果
        3.2.2 讨论
        3.2.3 小结
    3.3 颗粒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3.3.1 小三角瓶实验
        3.3.2 大型湖泊模拟装置实验
        3.3.3 讨论
        3.3.4 小结
    3.4 悬浮颗粒物对藻类絮凝沉降的影响
        3.4.1 藻细胞及颗粒物-藻细胞絮体形貌
        3.4.2 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
        3.4.3 颗粒物粒径对藻细胞絮凝沉降的影响
        3.4.4 颗粒物浓度对藻类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
        3.4.5 悬浊体系pH对藻类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
        3.4.6 讨论
        3.4.7 小结
    3.5 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藻类的动力学研究
        3.5.1 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
        3.5.2 静置沉降时间对藻类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
        3.5.3 扰动强度对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藻细胞的影响
        3.5.4 扰动时间对悬浮颗粒物絮凝沉降藻细胞效果的影响
        3.5.5 讨论
        3.5.6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4)农田土壤水分散性胶体磷的赋存形态、活化机制及阻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农业面源磷污染
        1.1.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2 农业面源磷污染
    1.2 土壤磷的赋存形态
        1.2.1 土壤磷素循环与周转
        1.2.2 土壤磷赋存形态的表征
    1.3 胶体促发的土壤磷流失
        1.3.1 土壤胶体及其活化机制
        1.3.2 土壤胶体易化的磷素运移
        1.3.3 土壤胶体磷赋存形态
    1.4 农业面源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
        1.4.1 农业面源磷污染阻控技术
        1.4.2 农田土壤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
        1.4.3 聚丙烯酰胺原位控磷技术
    1.5 全文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东苕溪磷素粒径分布特征及胶体的维稳缓冲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与采样点
        2.2.2 胶体分离与磷测定
        2.2.3 胶体颗粒浓度效应分析
    2.3 结果
        2.3.1 东苕溪磷素粒径分布特征
        2.3.2 东苕溪磷素组分分布特征
        2.3.3 胶体颗粒浓度效应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与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3.2.2 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测定
        3.2.3 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不同活性磷组分分布
    3.3 结果
        3.3.1 土壤胶体及胶体磷流失潜能
        3.3.2 土壤不同活性磷组分分布特征
        3.3.3 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与不同活性磷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土壤胶体及胶体磷流失潜能
        3.4.2 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磷组分分布特征
        3.4.3 土壤胶体磷释放潜能与土壤不同磷组分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土壤胶体磷形态表征及其与土体土壤磷形态的差异性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土壤胶体提取及元素含量测定
        4.2.2 磷的K边XANES分析
        4.2.3 液相P-NMR分析
    4.3 结果
        4.3.1 土体土壤磷分子形态表征
        4.3.2 土壤胶体磷分子形态表征
    4.4 讨论
        4.4.1 土体土壤磷分子形态
        4.4.2 土壤胶体磷分子形态
        4.4.3 土壤胶体磷与土体土壤磷形态的差异性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pH对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的影响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样采集及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5.2.2 试验设计
        5.2.3 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测定
        5.2.4 土壤胶体元素含量分析
        5.2.5 磷的K边XANES分析
    5.3 结果
        5.3.1 pH促发的土壤胶体及磷素活化
        5.3.2 土壤胶体磷形态表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聚丙烯酰胺对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的阻控效果初探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土样采集及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6.2.2 PAM处理土壤的胶体磷流失潜能测定
        6.2.3 土壤胶体形貌表征
    6.3 结果
        6.3.1 不同用量PAM对土壤磷流失潜能的阻控效果
        6.3.2 不同用量PAM对土壤水分散性胶体流失潜能的阻控效果
        6.3.3 土壤胶体及胶体磷流失潜能对PAM施用量的回归分析
        6.3.4 土壤胶体形貌表征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1.1 东苕溪磷素粒径分布特征及胶体的维稳缓冲作用
        7.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研究
        7.1.3 土壤胶体磷形态表征及其与土体土壤磷形态的差异性分析
        7.1.4 pH对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的影响机制
        7.1.5 聚丙烯酰胺对土壤胶体磷流失潜能的阻控效果初探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INDEX OF FIGURES
表索引
INDEX OF TABLES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同撰写的文章及奖励

(5)滇池柴河小流域暴雨径流氨氮的输移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区概况
    1.2 布点与采样方案
    1.3 样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沉降时间段氨氮浓度变化
        2.1.1 暴雨期各沉降时间段氨氮的浓度变化
        2.1.2 暴雨期和枯水期各沉降时间段氨氮的浓度对比
        2.1.3 沿程各采样点位的氨氮变化
    2.2 径流中氨氮浓度与土壤粒径的关系
    2.3 氨氮在暴雨径流中的输移过程
        2.3.1 输移过程 (入沟系数)
        2.3.2 汇入河道的过程 (入河系数)
3 小结

(6)表面电位对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种紫色土细颗粒在不同电解质类型和电解质浓度的表面电位值
    2.2 K+和Mg2+絮凝能力的比较
    2.3 电解质浓度对三种紫色土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
3 结 论

(7)稀疏数据条件下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的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河口通量估算方法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稀疏数据条件下河流通量估算的理论研究
    2.1 数据平滑化的定义与离散平滑公式
    2.2 基型插值公式的平滑理论
    2.3 LAGRANGE插值多项式定义
    2.4 基函数L(X)的误差估计
    2.5 RUNGE振荡现象
    2.6 三次样条函数的M及M表达式
        2.6.1 M表示式:三次样条函数的二阶导数
        2.6.2 m表示式:三次样条函数的一阶导数
    2.7 三次样条函数的边界条件
    2.8 三次样条函数的唯一性
    2.9 三次样条函数的误差分析
    2.10 三次样条函数的收敛性分析
    2.11 B样条函数的引入
    2.12 第Ⅰ个N+1阶规范B样条函数定义
    2.13 三次B样条函数的计算
    2.1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稀疏数据条件下多种时段通量预估模型的构建
    3.1 对稀疏数据的预处理
    3.2 多种通量估算方法的计算
        3.2.1 双样条函数校正法
        3.2.2 加权平均预估法
        3.2.3 几何平均预估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时段通量预估模型的最优论证
    4.1 方差分析原理
    4.2 多种时段通量预估模型的初选
    4.3 时段通量预估模型的优选
        4.3.1 模型的单向分组多重比较方差分析
        4.3.2 模型的实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时段通量预估模型在辽东湾的应用
    5.1 大辽河三岔河断面通量估算
    5.2 大凌河西八千断面通量估算
    5.3 辽河曙光大桥断面通量估算
    5.4 小凌河西树林断面通量估算
    5.5 对通量估算结果的验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湖泊水环境治理及生态工程干预可行性研究 ——以新疆青格达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人类活动对城市周边水环境的影响
        1.1.2 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控制污染物输入湖泊的技术
        1.3.2 生态工程技术控制湖泊污染
    1.4 存在问题
        1.4.1 对生态工程的认识问题
        1.4.2 技术问题
        1.4.3 速度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
    2.1 青格达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2.2 青格达湖生态环境受损与污染现状
        2.2.1 水环境概况
        2.2.2 水环境现状评价
        2.2.3 污染源现状调查
        2.2.3.1 水磨河
        2.2.3.2 头屯河
        2.2.3.3 乌鲁木齐河
    2.3 青格达湖湖区物理生态工程水环境治理设想
3、泥沙吸附沉降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研究
    3.1 天然水体中泥沙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
        3.1.1 泥沙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3.1.2 泥沙的物理化学性质
        3.1.2.1 泥沙吸附污染物的原理
        3.1.2.2 泥沙吸附污染物影响因素分析
    3.2 头屯河泥沙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去除作用
        3.2.1 试验方法
        3.2.2 泥沙吸附实验
        3.2.2.1 主要实验仪器、试剂
        3.2.2.2 实验方案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2.3.1 泥沙吸附沉降对水中 COD 的影响
        3.2.3.2 泥沙吸附沉降对水中总铬的影响
        3.2.3.3 悬浮泥沙对水中藻类滋生的抑制作用
        3.2.3.4 泥沙沉降实验
        3.2.4 小结
4、青格达湖生态工程干预的技术体系
    4.1 工程概况
    4.2 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4.2.1 设计思路
        4.2.2 青格达湖生态功能修复工程总体设计
    4.3 方案工艺与初步设计
    4.4 工程可行性分析
        4.4.1 技术可行性
        4.4.2 经济可行性
5、青格达湖水环境治理管理措施研究
    5.1 管理的必要性
    5.2 青格达湖水环境治理管理措施
6、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名目录
表名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3 论文基础、内容与框架
        1.3.1 论文基础
        1.3.2 论文内容
        1.3.3 论文框架
2.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资料来源
        2.2.1 LUCC资料
        2.2.2 泵站演变、排水系统资料
        2.2.3 城市下垫面地表径流调蓄资料
        2.2.4 污染物削减资料
3.上海中心城区LUCC过程和特征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
        3.1.1 国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
        3.1.2 国内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
        3.1.3 本文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
    3.2 上海中心城区LUCC特征和过程
        3.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和结构特征
        3.2.2 LUCC过程
        3.2.3 案例研究——以中心城区城市小尺度汇水域为例
    3.3 LUCC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3.3.1 LUCC的生态影响与生态服务功能的类型划分
        3.3.2 生态服务的计算方法与依据
        3.3.3 上海中心城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3.4 LUCC驱动力
        3.4.1 LUCC驱动力因子定性分析
        3.4.2 LUCC驱动力因子定量分析
    3.5 本章小结
4.LUCC对城市化地区水文过程的影响
    4.1 LUCC对区域河网水系调蓄能力影响
        4.1.1 上海市中心城区河网水系变化
        4.1.2 河网水系消亡对城市水文环境的影响
        4.1.3 河网水系消亡对城市排水安全的影响
    4.2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对土壤含水率和持水能力影响
        4.2.1 实验区域与方法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对土壤入渗能力影响
        4.3.1 实验区域与方法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对上海中心城区降雨径流过程影响
        4.4.1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对降雨径流过程影响
        4.4.2 案例研究——以绿地系统对降雨径流的削峰、延时效应为例
    4.5 本章小结
5.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环境水文效应——以城市绿地系统为例
    5.1 下凹式绿地的环境水文效应
        5.1.1 下凹式绿地设计理念
        5.1.2 下凹式绿地蓄渗能力影响因素和设计参数选择
        5.1.3 下凹式绿地建设可行性分析
        5.1.4 下凹式绿地环境效益估算
    5.2 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的环境水文效应
        5.2.1 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生态排水理念
        5.2.2 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生态排水计算方法
        5.2.3 多功能水绿复合调蓄系统生态排水实证
    5.3 本章小结
6.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及其削减效应
    6.1 城市化地区地表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
        6.1.1 城市化地区地表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特征及环境影响
        6.1.2 城市化地区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初期效应
    6.2 室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降雨径流污染削减效应
        6.2.1 实验方案
        6.2.2 实验结果
        6.2.3 分析和讨论
    6.3 室外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降雨径流污染削减效应
        6.3.1 实验方案
        6.3.2 实验结果
        6.3.3 分析和讨论
    6.4 本章小结
7.基于"生态排水"理念的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优化策略
    7.1 城市化地区"生态排水"理念
        7.1.1 降雨径流量"零增长"
        7.1.2 降雨径流污染"减量化"
    7.2 "生态排水"型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优化措施
        7.2.1 城市"生态排水"最佳管理措施(BMP)
        7.2.2 水量BMP
        7.2.3 水质BMP
    7.3 "生态排水"型城市化地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7.3.1 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
        7.3.2 经济杠杆的激励机制
        7.3.3 技术手段的运用机制
        7.3.4 管理制度的调控机制
    7.4 本章小结
8.结论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10)水源地安全可靠性研究 ——以望虞河水源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水源地研究进展
        1.2.2 水流水质模拟研究进展
        1.2.3 泥沙模拟研究进展
        1.2.4 河床演变以及岸线研究进展
        1.2.5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望虞河水源地水环境现状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背景
        2.1.2 研究区主要河道基本情况
        2.1.3 社会经济
    2.2 水环境现状分析
    2.3 望虞河口长江水源地水质现状分析
        2.3.1 单因子评价结果
        2.3.2 水质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
    2.4 污染物排放现状评价
        2.4.1 评价方法、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
        2.4.2 沿江工业污染源统计
        2.4.3 主要污染因子的确定
        2.4.4 研究区沿江主要工业污染源的地区分布评价
        2.4.5 研究区主要工业污染企业排污量排序
    2.5 支流排污口现状分析评价
        2.5.1 支流水环境现状分析评价
        2.5.2 排污口概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望虞河水源地水质可达性分析
    3.1 问题的提出
    3.2 基本原理
        3.2.1 基本方程
        3.2.2 FVM基本方程的一维化处理
        3.2.3 黎曼问题的求解
    3.3 模型应用的关键技术
        3.3.1 内部单元交界面问题
        3.3.2 边解条件问题
        3.3.3 水质边界条件
        3.3.4 动边界技术
    3.4 平面二维水量水质模型的率定
        3.4.1 二维模拟区域概化
        3.4.2 网格生成
        3.4.3 糙率选取
        3.4.4 模型计算水质部分的参数选择
        3.4.5 计算时段和初值的选取
        3.4.6 边界条件
    3.5 平面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的率定以及验证
    3.6 岸线现状污染负荷量可达性分析结论
    3.7 典型年二维污染混合带的计算
        3.7.1 设计条件选取
        3.7.2 排污混合带计算结果
        3.7.3 排污混合带长、宽与排污量关系曲线的建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望虞河水源地岸线稳定性分析
    4.1 水文泥沙特征
        4.1.1 径流
        4.1.2 潮位和潮流
        4.1.3 泥沙
    4.2 地质地貌及河床边界条件
    4.3 研究区长江岸线近期整治工程
    4.4 取水口现状岸线评价分类
        4.4.1 常熟段长江岸线分析
        4.4.2 研究区长江主流河床演变分析
        4.4.3 福山倒套演变分析
        4.4.4 望虞河口水源地岸线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望虞河水源地水沙演变的安全性综合分析
    5.1 概述
        5.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1.2 本次泥沙模拟前提条件
    5.2 EFDC简介
        5.2.1 EFDC模型系统整体介绍
        5.2.2 EFDC泥沙及有毒污染物质传输
    5.3 基本方程
        5.3.1 三维水动力方程的坐标变换
        5.3.2 水动力方程
        5.3.3 悬移质泥沙方程
    5.4 泥沙的沉降速度的确定
        5.4.1 非粘性泥沙的沉降速度
        5.4.2 粘性泥沙的沉降速度
    5.5 河床与水体的泥沙交换
        5.5.1 非粘性泥沙的交换
        5.5.2 河床粘性泥沙的交换
        5.5.3 EFDC对于河床变形的处理
    5.6 模型的建立
        5.6.1 模型的预处理
        5.6.2 模型的率定以及验证
    5.7 假设不利工况条件下福山倒套来水来沙预测分析
    5.8 水源地水沙模拟结论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科研工作:
    发表论文:

四、非点源污染物细颗粒泥沙的絮凝-分散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D]. 姜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2]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磷吸附释放特性研究[D]. 李旺.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鄱阳湖藻类时空分布及颗粒物对其影响研究[D]. 曹晶.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5)
  • [4]农田土壤水分散性胶体磷的赋存形态、活化机制及阻控技术研究[D]. 刘瑾. 浙江大学, 2013(01)
  • [5]滇池柴河小流域暴雨径流氨氮的输移过程研究[J]. 周崧,和树庄,胡斌,余晓飞,孔艳,何云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01)
  • [6]表面电位对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J]. 丁武泉,李强,李航. 土壤学报, 2010(04)
  • [7]稀疏数据条件下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的估算[D]. 袁宇. 东北大学, 2009(07)
  • [8]湖泊水环境治理及生态工程干预可行性研究 ——以新疆青格达湖为例[D]. 易莉. 新疆大学, 2007(06)
  • [9]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 程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水源地安全可靠性研究 ——以望虞河水源地为例[D]. 张文胜. 河海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非点源污染物细粒沉积物的絮凝-分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