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何旭东,郑纪伟,田雪瑶,教忠意,窦全琴[1](2021)在《薄壳山核桃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基于荧光SSR标记结合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稳定、准确的薄壳山核桃基因分型体系,用以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并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与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取薄壳山核桃及其近缘种54对SSR引物进行初筛,最终确定10对标记合成荧光引物用于后续分析。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软件统计位点数据并计算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利用SSR标记间的相互组合构建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等位片段的转化对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 ]10对荧光SSR标记共扩增出68条等位片段,平均为6.8个;位点Cc19最多,有12个等位基因,位点BFU-Jr19最少,有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291 0~0.843 5(平均为0.588 3)。优选的4对核心引物Cc19、PM-GA31、PM-CIN4和PM-GA41组合能完全区分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25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62~0.99之间,并聚类成2个大的类群,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类在一起,部分品种聚类不能与遗传背景完全对应。[结论 ]与传统的显性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相比,荧光SSR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薄壳山核桃品种指纹图谱切实可行,通量大且速度快,结果稳定可靠,通过标记组合可有效的对不同品种进行区分。在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中,建议增加杂交亲本数量,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效率更高的标记,以便最大程度地揭示薄壳山核桃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真实水平。
祝令顺[2](2021)在《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薄壳山核桃因其重要的营养保健、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逐渐在汶上地区推广种植,面积逐年增大。本研究通过利用昆虫生态学的常规方法和抽样调查法,对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进行调查研究。统计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数量,确定物种组成并进行相对多度分析。计算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优势度,确定主要害虫及天敌的优势种。绘制种群动态曲线,分析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的种群动态。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主成分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特征。将调查时间进行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明确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生态学知识,科学保护天敌生存环境、抑制害虫生长繁殖,探索绿色防治技术,保障汶上及山东地区薄壳山核桃种植生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抽样调查确定了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发现主要害虫及天敌共24种,隶属于2门,3纲,10目,19科,其中害虫13种,占总种数的54.17%,天敌11种,占总种数45.83%的。对主要害虫及天敌部分类群进行比例计算和相对多度分析,明确了主要害虫相对多度高的种类有刺吸类害虫、鳞翅目食叶类害虫、地下害虫。天敌中相对多度高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捕食性螨类,食蚜蝇类等。结果表明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较少,适宜推广种植,部分天敌与害虫之间有较好的跟随现象。2.通过物种优势度分析表明,薄壳山核桃害虫的优势种有山核桃刻蚜、桃蚜、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中国绿刺蛾、烟粉虱、美国白蛾和蝽类。天敌的优势种是龟纹瓢虫、大草蛉、大灰优食蚜蝇、大腹园蛛、大赤螨和喜鹊。3.通过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数分析表明,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在展叶期内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升高,叶片停止生长后,多样性指数出现下降。随着气温的升高,害虫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重新升高并达到最高点。结合主成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在群落中的重要作用。4.通过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进行数据处理,将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划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为5月9日-6月13日,6月20日-8月8日,8月15日-9月26日,10月3日-11月14日。明确了各个时间段内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发生规律。
彭华正,金群英,汪琳悦,叶华琳,朱汤军[3](2021)在《薄壳山核桃SCAR标记开发及其在品种间的多态性》文中指出【目的】获得品种间具有多态性且稳定可靠的序列特异性标记,用于薄壳山核桃杂交育种中的分子鉴定。【方法】选取5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Van Deman、Moore、Nacono、Davis和Pawnee,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经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分别构建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仪获得每种样品的简化基因组数据。再进行序列与基因库的比对和各品种间的差异片段比对,获得差异片段和位点,设计适合特异性片段扩增的PCR引物。然后通过试验筛选这些引物,并进行多个品种的多态性分析。【结果】5个品种的基因组DNA经简化基因组测序后,共获得25 963 442个reads,合计3 816.62 Mb碱基,其(A+T)/(C+G)的值约为1.63,长度质量指标Q20%大于95%,Q30%大于90%。经初步组装、精确组装和品种序列差异比对后,共获得特异序列3 916条,在差异位点上设计3 893对引物,然后进一步分析引物扩增可靠性,包括二级结构、碱基比例等,挑选其中1 133对引物,再根据理论扩增产物与核桃基因组的同源性,挑选出扩增产物同源性最高的候选引物473对,占可用引物数量的40%。利用PCR技术,测试这473对引物在23个山核桃品种中的多态性差异,最终获得能产生多态性位点的86对引物,占被筛选引物对1/5左右。将其中80对单一条带用于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利用这些引物对的组合,可以将其中17个品种鉴定出来。基于这些多态性片段进行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结果与实际的亲缘关系有部分一致性,如揭示了Choctaw与Dependable、Moore与barton之间的亲缘关系。【结论】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方法可以挖掘出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序列特异性分子标记,运用这些标记引物的组合可以进行大量品种的鉴定。所开发的80对引物可用于山核桃杂交育种中亲本组合的选择。
杨迪[4](2020)在《沈阳地区美国山核桃引种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沈阳地区引种的美国山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物候观测、生长量测定、光合特性及抗逆性研究,通过与沈阳地区胡桃科树种胡桃楸进行对比,分析美国山核桃在沈阳地区的引种适应性,旨在为美国山核桃在我国高纬度地区的引种栽培及驯化改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引种地美国山核桃于4月下旬萌动,5月初进入展叶期,5月上旬花期开始,同时新枝开始抽枝,果实9月下旬成熟,10月下旬进入落叶期,全年生长季为195d。萌动期晚,生长期短,果实出仁率较低,雌雄花序、新枝长度稍弱于我国其他适宜区美国山核桃,但可以在引种地可以正常生长发育。(2)引种地美国山核桃日均净光合速率在6、7、9月份均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于上午10时、下午4时出现峰值。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大致相同,胞间CO2浓度呈早晚高、正午低的U型曲线趋势。7月份供试树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大于6月及9月。(3)美国山核桃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低于胡桃楸,且叶片保水能力较弱,二者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同时,胡桃楸的栅栏组织相比美国山核桃更加发达,栅海比及叶片结构紧密度更高,角质层、上、下表皮较厚。(4)引种地美国山核桃拥有更厚的木质部、更高的木质部比率及木皮比。随着温度的降低,美国山核桃、胡桃楸电导率呈S型曲线上升,美国山核桃LT50为-38.93℃,低于胡桃楸-34.46℃。二者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SOD、POD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主成分分析表明各生理指标与美国山核桃抗寒性联系紧密。相关性分析表明木质部比率与LT50、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呈显着负相关。结合生理指标、解剖结构指标分析,得出成年美国山核桃抗寒性较强,能在引种地正常越冬的结论。(5)通过对美国山核桃物候及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及抗逆性的研究表明,美国山核桃在沈阳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良好。
任重[5](2020)在《黑果枸杞遗传多样性及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果实富含丰富的花青素、多糖、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被称之为天然的抗氧化剂。黑果枸杞不仅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作为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先锋树种,还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近年来,由于黑果枸杞生长环境的恶化,加之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芽率低、人们的破坏性采摘等原因,导致黑果枸杞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破坏。目前,黑果枸杞已开始人工栽培,但在良种选育和繁殖、定向培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黑果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并建立了黑果枸杞离体快繁体系,为我国黑果枸杞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新品种的选育和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转录组数据开发并筛选出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20对SSR引物用于黑果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并对SSR-PCR扩增体系进行了优化。2.所有引物在黑果枸杞的样品中均能有效扩增,可以用于黑果枸杞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其中,基于SSR标记黑果枸杞居群的主要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等位基因平均为1.66,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1.36,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21,Shannon指数平均为0.31,观察杂合度(Ho)的平均值为0.30,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23。通过软件计算得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说明本研究中采集到的黑果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3.AMOVA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部,居群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026,说明黑果枸杞居群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4.Mantel检验黑果枸杞各群体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矩阵的关系,结果显示出较低的相关性(r2=0.037,P=0.250),这表明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特征没有明显受到地理距离隔离的影响。经BOTTLENECK软件分析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显示,黑果枸杞3个群集在遗传瓶颈的两种模型IAM和TPM下均有显着的过度杂合(P<0.01)和显着的遗传瓶颈效应(P<0.01),这表明黑果枸杞群体的遗传分布很有可能受到遗传瓶颈效应的影响。5.黑果枸杞快繁技术体系为:以无菌苗为培养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mg/L)+NAA(0.5mg/L),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最佳,出愈率达95%;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2mg/L),不定芽的增殖系数为5.6,以培养基MS+6-BA(0.2mg/L)+NAA(0.05mg/L)的配方诱导不定芽增殖成丛生芽效果最好;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 MS+IBA(0.2mg/L),生根率为80%。
黄国帅[6](2019)在《薄壳山核桃品种差异性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ch.)K.Koch)是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原产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及墨西哥,美国是薄壳山核桃的中心产区。我国已引进品种100多个,针对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展开研究,掌握各品种生物学特性,以利于品种间的配置。本研究以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分水基地收集或引进的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品种间物候期、果实性状和分子标记的差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1)连续两年对15个品种进行整个物候期观测,分析品种间物候期的差异。(2)对15个品种的果实性状进行分析,分析其果型差异(3)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SCAR标记,鉴别品种间分子水平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15个品种雌雄花开花物候具有显着差异,虽然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雌雄花开花物候有变动,但总体上各品种的开花顺序比较稳定。雄花散粉最早的是‘Caddo’,最迟的是‘Jinhua’;雌花待授粉时间最早的是‘Mahan’,最迟的是‘Oconee’。(2)通过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的变异幅度比较分析,发现15个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单果质量变异幅度最大,达到中变异型。15个品种果长、果径两个指标与单果质量均达到显着线性相关关系。以单果质量、长径比对果实进行聚类,可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三类。(3)通过上述15个品种加上品种‘Choctaw’的SCAR标记结果来看,除‘Mahan’和‘Shaoxing’外,其余14个品种可以利用开发的10对SCAR引物检测得到不同品种间的存在与缺失,进行品种鉴定。10对引物的联合鉴定中发现,SCAR6为‘Davis’品种特有,SCAR7为‘Nacono’品种特有,而SCAR5只在‘Osage’和‘Davis’品种中检测到,特异性明显。
焦思宇[7](2019)在《薄壳山核桃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两种病原菌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33份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进行ISSR-PCR分子标记,建立不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对薄壳山核桃干腐病和叶斑病进行研究,明确其致病菌,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分别建立了薄壳山核桃分子标记的最佳PCR反应体系:94℃预变性4 min,94℃变性30秒;退火温度50℃-53℃之间45秒;72℃延伸35秒,循环35次,72℃再次修复延伸10 min,扩增结束后4℃冰箱保存。2、PCR反应产物经电泳检测,共得到清晰扩增位点5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45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77.59%,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010,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182,说明薄壳山核桃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NTSYS软件计算33份薄壳山核桃各品种间UPGMA遗传距离在0.67-0.84之间,并绘制聚类分析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划分A、B、C、D、E五个类群,在这5个类群中,D类包含品种最多有14种,E类最少只包含海核桃一个品种,说明海核桃与其他品种遗传距离最远。3、分离纯化薄壳山核桃病变的枝条和病叶,得到两种菌株,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这两种病原菌均为致病菌株。结合形态学与rDNA-ITS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叶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菌。
董昂[8](2018)在《山核桃遗传图谱构建及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树种。前人研究表明,山核桃与其同属的薄壳山核桃(C.illinoensis)无论正反交均可育,存在杂种优势,且子代在表型上与母本相似。近年来的研究又揭示了山核桃中存在印迹数量性状位点(iQTL)和无融合生殖现象,传统的RAPD、AFLP、SSR等标记在山核桃中扩增多态性不佳,难以进行深入的遗传水平上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MSAP(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标记分析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及其正反交子代群体,并籍此构建山核桃遗传图谱。在此基础上,借助转录组测序,研究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及其正反交子代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以了解甲基化在山核桃性状表现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山核桃的遗传机理,同时可为林木的基础理论研究打下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73个山核桃X薄壳山核桃(正交)子代及72个薄壳山核桃X山核桃(反交)子代MSAP分析所得数据,正反交亲子代甲基化模式分析表明,在山核桃、薄壳山核桃亲本与其正反交子代中共检测到了 161476个位点,其中在亲子代间甲基化模式无变化的有1828个位点,母本遗传的甲基化位点有5357个,父本遗传的甲基化位点有1220个,子代发生去甲基化位点有4047个,亲子代间甲基化模式发生改变的位点有41 53个,子代发生从头甲基化的位点有12203个,超甲基化或突变的位点有132668个,其中超甲基化位点在实验中是无扩增产物的位点。母本遗传的甲基化位点数远高于父本遗传的甲基化位点数,表明了母本甲基化在维持源自母本基因的表达方面起着作用。因去甲基化而发现的遗传位点占非甲基化遗传位点、半甲基化位点、内部胞嘧啶甲基化位点总合的76.5%,可见甲基化对山核桃遗传位点的发现有影响。2.构建了 15个连锁群的山核桃遗传图谱,其包含7个RAPD标记、38个ISSR标记、23个SRAP标记、109个MSAP标记,覆盖染色体长度3580.2cM,平均图距为20.2cM,其中4个连锁群全部是来自MSAP的遗传标记。同时构建了包含甲基化位点在内的14个连锁群的山核桃遗传图谱,其中337个标记来自MSAP,覆盖染色体长度7742.3cM,平均图距为19.4cM,其中7个连锁群几乎全部是来自MSAP的标记。结果说明山核桃基因组较高的甲基化程度,对山核桃生长发育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3.QTL检测表明,基于遗传位点标记与苗木表型数据,在山核桃中没有发现显着QTL,而基于遗传位点、甲基化位点信息及表型值,分别发现了与2个与地径生长相关和1个与苗高生长相关的QTL。4.基于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及其正反交子代各3个时间点2个重复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获得的Unigene,主成分分析发现正交子代与山核桃母本聚在一起,反交子代与薄壳山核桃母本聚在一起,在转录组水平上验证了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正反交子代表型与母本相像。同时在山核桃叶中共发现25类甲基化相关基因,方差分析显示它们在不同的时间点表达相对稳定,但在物种间与组织器官间表达有差异。不论正反交子代,其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量与母本差异不大,而在父母本间、正反交子代间、父本与子代间差异较大。在山核桃种子发育过程中发现有22类甲基化相关基因,甲基化基因的表达量随种子的生长发育而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可见甲基化在山核桃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5.SNP分析表明,山核桃叶组织中平均有48197个SNP,山核桃种子中的SNP数量要高于叶中的SNP数量,且绝大多数为同义SNP,但个体间有差异,具有应用的潜力。SSR分析表明,山核桃叶组织中有31142个SSR位点,薄壳山核中有28574个SSR位点,正交子代中有26392个SSR位点,反交子代中有40852个SSR位点,不同物种及不同组织中SSR位点有所不同。
李晖,张瑞,彭方仁,李永荣,翟敏[9](2015)在《美国山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文中指出以161个美国山核桃品种及株系、1个核桃品种和1个山核桃品种为试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4条ISSR引物在供试品种中共扩增出56条谱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指数达98%;供试品种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66 8,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542 8;品种间相似系数范围为0.290.94,平均为0.649 6,表明这些美国山核桃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供试品种(单株)的遗传背景比较复杂,根据聚类分析可将这些品种(株系)划分为9个类群。
刘鑫[10](2015)在《美国山核桃引种适应性及花芽分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Koch)是胡桃科(Ju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 Nutt)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墨西哥北部。美国山核桃在新西兰、美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有栽培,我国江苏、上海、四川、浙江等南方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引种。美国山核桃是一种用途广,具有良好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受益时间久且生态效益明显,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优良经济树种。本研究以美国山核桃为材料,对美国山核桃引种安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在安徽省四个生态区域内生长的品种;分析了美国山核桃的光合作用及叶片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为综合利用和深入开发山核桃资源提供技术保障。为掌握美国山核桃花芽分化机理,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测定了花芽分化过程中POD酶和SOD酶两种关键酶活性,探讨其变化与花芽分化的关系;同时通过Real-Time PCR分析花芽分化过程中的重要基因CcLFY的表达情况,为研究美国山核桃成花机理和花芽分化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引种的23个美国山核桃品种在不同试验地中品种保存率不同,合肥和含山试验地中品种保存率较高,枞阳试验地次之,潜山县最低。在相对一致的栽培管理水平下,美国山核桃株高、径生长量在不同试验地中的差异不显着,不同品种间生长量均值差异显着(p<0.05)。研究表明,通过比较安徽地区的四个地区的美国山核桃的年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含山、合肥、枞阳和潜山。在所有引种品种中,合肥试验地的Magenta csv 17-14生长量最高;含山试验地生长量较大的品种为Elliott;枞阳试验地生长量较大的品种为Sdling csv 3-6和Sdling csv15-10;潜山试验地生长量较大的品种Sdling csv 13-14,Sdling csv 10-5,Forkert csv 5-5。不同试验地中美国山核桃果实性状及结实产量不同,不同品种间亦存在差异。合肥试验地较好,枞阳试验地次之,含山试验地最差。其中,合肥试验地中果实性状及结实量较好的品种为3,4号,即:James,Magenta csv 17-14;含山试验地中果实性状及结实量较好的品种为2号,即:Elliott;枞阳试验地中果实性状及结实量较好的品种为4,22号,即:Magenta csv 17-14,Moore。结合品种出苗率、移植后存活率、生长量和果实性状和结果率,我们认为Magenta csv17-14适合合肥地区种植,Elliott适合含山地区种植,Magenta csv 17-14种植和Moore适合枞阳地区种植,Sdling csv 10-5适合潜山地区种植。2、美国山核桃品种Magenta csv 17-14在生长过程中光合速率全天的日变化除早、晚低温情况下以及中午高温“午休现象”下光合速率较低外,其他时间段均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水平,能够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能够为果实增产提高较多的供应源,说明该山核桃品种具有很好的高产效果。胞间co2浓度日变化,随着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并均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所以说该供试品种的山核桃具有很好的丰产潜力。3、供试材料的花芽形态分化在4月初开始,历时一个月左右。同株不同枝条同节位花芽发育时期基本相同,同株不同枝条不同节位的雌花芽分化略有先后,同株植物相同混合芽中的雌雄花芽表现出明显的错时现象,强化了对异花传粉的高度适应性。4、供试材料的sod酶活性变化在花芽分化期间不太明显,均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pod酶活性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呈现出单峰型趋势,在分化初期增加,之后下降,且在雄蕊原基和雌花原基分化期间出现最大值,由此说明高活性pod酶以促进雄蕊原基和雌花原基的分化。5、real-timepcr检测结果表明,cclfy在雌花芽形成过程不同时期表达量有很大的差异,在3月下旬至4月5号前cclfy的表达量逐渐提高,与细胞学观察一致;在4月5日cclfy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峰。之后相对表达量相对较低。
二、美国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2)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薄壳山核桃发展研究概况 |
1.1.1 国内外薄壳山核桃发展情况 |
1.1.2 薄壳山核桃利用价值 |
1.1.3 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 |
1.1.4 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 |
1.2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研究概况 |
1.2.1 当前薄壳山核桃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2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调查情况 |
1.2.3 昆虫生态学部分研究内容概况 |
1.3 薄壳山核桃害虫的防治概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器材 |
2.3 调查方法 |
2.4 分类与鉴定 |
2.5 数据统计与处理分析方法 |
2.5.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数量统计 |
2.5.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2.5.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分析 |
2.5.4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主成分分析 |
2.5.5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与数量分析 |
3.1.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及比例 |
3.1.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
3.1.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
3.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2.1 薄壳山核桃蚜虫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2.2 薄壳山核桃蝽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2.3 薄壳山核桃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2.4 薄壳山核桃金龟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
3.2.5 薄壳山核桃害虫大青叶蝉种群动态分析 |
3.2.6 薄壳山核桃害虫烟粉虱种群动态分析 |
3.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
3.3.1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瓢虫类种群动态分析 |
3.3.2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大草蛉种群动态分析 |
3.3.3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蜘蛛类与螨类种群动态分析 |
3.3.4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大灰优食蚜蝇种群动态分析 |
3.4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分析 |
3.4.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丰富度及个体总数 |
3.4.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3.5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主成分分析 |
3.5.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的主成分分析 |
3.5.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天敌的主成分分析 |
3.6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
4 讨论 |
4.1 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
4.2 影响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和群落多样性的因素 |
4.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防治措施 |
4.4 薄壳山核桃绿色防控建议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薄壳山核桃SCAR标记开发及其在品种间的多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DNA提取 |
1.2.2 简化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
1.2.3 SCAR标记开发 |
1.2.4 PCR筛选 |
1.2.5 亲缘关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AD测序和差异分析 |
2.2 PCR引物筛选结果 |
2.3 用于品种鉴定的SCAR引物及其组合 |
2.4 SCAR标记用于品种亲缘关系的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4)沈阳地区美国山核桃引种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美国山核桃概述 |
1.1.1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
1.1.2 生态学特性 |
1.2 美国山核桃资源分布及国内引种现状 |
1.2.1 原产地资源分布 |
1.2.2 国内引种现状研究 |
1.3 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
1.4 植物抗旱性研究 |
1.4.1 解剖形态与植物抗旱性 |
1.4.2 水分生理与植物抗旱性 |
1.4.3 胡桃科植物抗旱性 |
1.5 植物抗寒性研究 |
1.5.1 低温胁迫对树木解剖形态指标的影响 |
1.5.2 低温胁迫对树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5.3 胡桃科植物抗寒性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美国山核桃物候及生长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研究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引种地与原产地气候比较 |
2.2.2 物候期 |
2.2.3 生长节律 |
2.2.4 果实性状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山核桃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光合速率(Pn)日变化、月变化 |
3.2.2 蒸腾速率(Tr)日变化、月变化 |
3.2.3 气孔导度(Gs)日变化、月变化 |
3.2.4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日变化、月变化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山核桃抗旱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片水分生理与抗旱性 |
4.2.2 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山核桃抗寒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处理及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枝条解剖结构 |
5.2.2 枝条含水量 |
5.2.3 低温胁迫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5.2.4 低温胁迫下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
5.2.5 低温胁迫下可溶性蛋白(SP)含量变化 |
5.2.6 低温胁迫下可溶性糖(SS)含量变化 |
5.2.7 低温胁迫下POD活性变化 |
5.2.8 低温胁迫下SOD活性变化 |
5.2.9 抗寒指标相关系数 |
5.2.10 主成分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黑果枸杞遗传多样性及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 |
1.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1.2 经济林树种遗传多样性 |
1.1.3 黑果枸杞的遗传多样性 |
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1.2.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方法 |
1.2.2 经济林树种组织培养技术 |
1.2.3 黑果枸杞组织培养技术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黑果枸杞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1.3 试验试剂 |
2.1.4 DNA提取 |
2.1.5 黑果枸杞转录组获取、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
2.1.6 引物设计 |
2.1.7 DNA浓度检测 |
2.1.8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2.1.9 引物的筛选 |
2.1.10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1.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12 数据处理 |
2.2 黑果枸杞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药剂 |
2.2.3 制备培养基 |
2.2.4 无菌苗培养 |
2.2.5 愈伤组织诱导 |
2.2.6 黑果枸杞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 |
2.2.7 生根培养 |
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果枸杞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 |
3.1.1 黑果枸杞DNA提取 |
3.1.2 黑果枸杞转录组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
3.1.3 黑果枸杞转录组SSR位点鉴别及引物设计 |
3.1.4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分析 |
3.1.5 引物筛选结果及多态性分析 |
3.1.6 黑果枸杞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7 黑果枸杞的群体分化和群体结构分析 |
3.1.8 黑果枸杞群体遗传距离、地理隔离和遗传瓶颈分析 |
3.2 黑果枸杞茎段组织培养体系 |
3.2.1 黑果枸杞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
3.2.2 黑果枸杞茎段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与增殖 |
3.2.3 黑果枸杞茎段愈伤组织生根诱导 |
4 讨论 |
4.1 黑果枸杞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 |
4.1.1 基于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开发黑果枸杞SSR标记 |
4.1.2 黑果枸杞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分化 |
4.1.3 黑果枸杞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的群体样本选择 |
4.2 黑果枸杞苗木组织培养技术 |
4.2.1 外植体的选择与灭菌 |
4.2.2 植物激素对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 |
5 主要结论 |
5.1 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5.2 组织培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6)薄壳山核桃品种差异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
1.1.1 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的发展研究概况 |
1.1.2 薄壳山核桃在我国的发展研究概况 |
1.2 薄壳山核桃物候期观测研究 |
1.2.1 萌芽展叶 |
1.2.2 开花物候 |
1.2.3 果实发育 |
1.2.4 落叶休眠 |
1.3 薄壳山核桃果实及苗期性状研究 |
1.3.1 果实性状研究 |
1.3.2 苗期性状研究 |
1.4 SCAR标记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薄壳山核桃物候期研究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薄壳山核桃萌芽展叶物候 |
2.4.1.1 薄壳山核桃萌芽及新枝生长特性 |
2.4.2 薄壳山核桃开花物候 |
2.4.2.1 连续两年雌、雄花的开花物候 |
2.4.2.2 雄花散粉盛期和雌花最佳授粉期的观测 |
2.4.3 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物候 |
2.4.3.1 果实的发育期 |
2.4.3.2 果实的生长规律 |
2.4.4 薄壳山核桃落叶休眠物候 |
2.5 小结与讨论 |
3 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品种果实变异特征分析 |
3.3.2 不同品种果实特性指标间的分析 |
3.3.3 不同品种果实系统聚类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4 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1.1 供试品种 |
4.1.1.2 主要试剂及引物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DNA提取及浓度测定 |
4.1.2.2 SCAR引物设计 |
4.1.2.3 SCAR-PCR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CAR-PCR检测 |
4.2.2 品种鉴定 |
4.2.3 SCAR标记聚类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薄壳山核桃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两种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征 |
1.1.1 薄壳山核桃形态学特征 |
1.1.2 薄壳山核桃枝、芽生长特性 |
1.1.3 薄壳山核桃根系生长特性 |
1.1.4 薄壳山核桃的花芽分化 |
1.1.5 薄壳山核桃雌花、雄花开花特征 |
1.2 薄壳山核桃在我国的引种发展 |
1.3 薄壳山核桃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1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1.3.2 研究进展 |
1.4 薄壳山核桃病害研究现状及防治措施 |
1.4.1 薄壳山核桃病害研究现状 |
1.4.2 薄壳山核桃病害防治措施 |
1 作好病害监测工作 |
2 选种抗病品种 |
3 加强种植管理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薄壳山核桃ISSR分析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3 DNA的提取 |
2.1.3.1 材料预处理及DNA提取试剂盒 |
2.1.3.2 提取过程 |
2.1.4 DNA浓度测定及稀释 |
2.1.4.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1.4.2 蛋白核酸测定仪定量 |
2.1.5 ISSR-PCR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2.1.6 ISSR-PCR引物的筛选 |
2.1.7 数据统计与软件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ISSR-PCR扩增结果 |
2.2.2 薄壳山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分析 |
2.2.3 山核桃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
2.2.4 品种鉴定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1.1 薄壳山核桃ISSR反应体系的探索 |
2.3.1.2 美国山核桃品种鉴定 |
2.3.1.3 薄壳山核桃品种资源在我国的现况 |
2.3.1.4 构建ISSR标记图谱对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的优势 |
2.3.2 结论 |
第三章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离与形态鉴定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供试材料 |
3.1.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1.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3.1.1.4 病原菌的致病性鉴定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发病状况及病症特征 |
3.1.2.2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的形态特征 |
3.1.2.3 薄壳山核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
3.2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1.2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鉴定结果 |
3.2.2.2 葡萄座腔菌生物学特性 |
3.3 讨论 |
3.3.1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3.3.2 薄壳山核桃干腐病的防治 |
第四章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形态鉴定 |
4.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1 供试材料 |
4.1.1.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4.1.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4.1.1.4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2.1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的病害特征 |
4.1.2.2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的形态学鉴定 |
4.1.2.3 薄壳山核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
4.2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1.2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2.1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分子鉴定结果 |
4.2.2.2 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 |
4.3 讨论 |
4.3.1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
4.3.2 薄壳山核桃叶斑病的防治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8)山核桃遗传图谱构建及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山核桃研究进展 |
1.1.1 山核桃及其相关研究概况 |
1.1.2 山核桃遗传研究 |
1.1.3 山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 |
1.2 植物无融合生殖 |
1.2.1 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及类型 |
1.2.2 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
1.3 分子标记 |
1.3.1 分子标记概念 |
1.3.2 DNA分子标记的种类与应用 |
1.4 遗传图谱的构建 |
1.5 QTL定位 |
1.6 植物DNA甲基化 |
1.6.1 表观遗传学 |
1.6.2 DNA甲基化 |
1.6.3 植物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机制 |
1.6.4 植物DNA甲基化引起的表观遗传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 |
1.6.4.1 调节基因表达 |
1.6.4.2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
1.6.4.3 植物基因组印迹 |
1.6.4.4 杂种优势 |
1.6.5 植物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
1.6.6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植物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研究 |
1.6.7 甲基化的遗传 |
1.6.8 山核桃甲基化研究进展 |
1.7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MSAP分析 |
2.2.3 MSAP数据处理 |
2.2.3.1 数据格式转换 |
2.2.3.2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亲子代甲基化模式分析 |
2.2.4 山核桃遗传及甲基化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2.2.5 正反交子代生长性状的测定 |
2.2.6 苗期生长性状相关QTL的检测 |
2.2.7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亲子代叶RNA-seq分析 |
2.2.7.1 Total RNA的提取与检测 |
2.2.7.2 cDNA文库的构建与库检 |
2.2.7.3 测序 |
2.2.7.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8 山核桃与薄壳山核桃亲子代叶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2.9 山核桃种子生长发育过程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动态变化 |
2.2.10 山核桃种子与叶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量动态变化的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正反交亲子代MSAP分析 |
3.1.1 DNA质量检测 |
3.1.2 毛细管电泳检测 |
3.1.3 正反交亲子代甲基化模式的分析 |
3.2 山核桃遗传图谱及甲基化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
3.2.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2.2 遗传图谱标记分布 |
3.2.3 甲基化遗传图谱的构建 |
3.2.4 甲基化遗传图谱标记分布 |
3.2.5 遗传图谱与甲基化遗传图谱的比较 |
3.3 苗期生长性状相关QTL的检测 |
3.4 山核桃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分析 |
3.4.1 山核桃叶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分析 |
3.4.1.1 RNA质量检测 |
3.4.1.2 测序数据分析 |
3.4.1.3 转录本拼接 |
3.4.1.4 Unigene功能注释 |
3.4.1.5 样品间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检查 |
3.4.1.6 主成分分析 |
3.4.1.7 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分析 |
3.4.2 山核桃种子生长发育过程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2.1 山核桃种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3.4.2.2 山核桃种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方差分析 |
3.4.2.3 山核桃种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动态变化 |
3.4.2.4 山核桃种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K-means聚类 |
3.4.3 山核桃种子与叶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比较分析 |
3.4.3.1 山核桃叶与种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 |
3.4.3.2 山核桃叶与种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方差分析 |
3.4.3.3 山核桃叶与种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聚类 |
3.4.3.4 山核桃叶与种子D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动态变化 |
3.5 SNP与SSR分析 |
3.5.1 正反交亲子代SNP分析 |
3.5.1.1 基于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及其正反交子代叶组织RNA-Seq的SNP分析 |
3.5.1.2 山核桃、正反交子代重复间的SNP分析 |
3.5.1.3 山核桃种子与叶组织SNP的比较 |
3.5.2 正反交亲子代SSR分析 |
3.5.2.1 基于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及其正反交子代叶组织RNA-Seq的SSR统计 |
3.5.2.2 SSR长度分布特征统计 |
3.5.2.3 SSR重复次数分布统计 |
3.5.2.4 SSR二核苷酸及三核苷酸重复单元统计 |
3.5.2.5 山核桃不同器官SSR的比较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美国山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总DNA的提取与检测 |
1.3ISSR-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1.4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引物筛选及ISSR扩增 |
2.2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
2. 3 163份美国山核桃材料的聚类分析 |
3讨论 |
(10)美国山核桃引种适应性及花芽分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美国山核桃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研究 |
1.2 美国山核桃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
1.3 美国山核桃的生理生化研究 |
1.4 美国山核桃的遗传育种技术研究 |
1.5 美国山核桃的无性繁殖研究 |
1.6 美国山核桃的成花基因研究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美国山核桃安徽省四个区域生长状况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苗期生长特性比较 |
2.2.2 不同试验地移栽成活率比较 |
2.2.3 不同生态试验区域内生长状况比较 |
2.2.4 不同生态试验区域内生长量比较 |
2.2.5 不同生态试验区域内果实性状及结实量比较 |
2.3 讨论 |
第三章 美国山核桃生长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光合生理指标测定结果 |
3.2.2 美国山核桃生长过程中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3.2.3 美国山核桃生长过程中胞间CO2浓度日变化 |
3.2.4 美国山核桃生长过程中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关系 |
3.3 讨论 |
3.3.1 美国山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产量的关系 |
3.3.2 美国山核桃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与产量的关系 |
3.3.3 美国山核桃生长过程中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关系 |
第四章 合肥地区美国山核桃花芽分化的细胞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期观察 |
4.2.2 花芽分化观察 |
4.3 讨论 |
4.3.1 美国山核桃花芽分化起止时间 |
4.3.2 同株不同枝条同节位花芽发育时期相同 |
4.3.3 同株不同枝条不同节位的雌花芽分化略有先后 |
4.3.4 相同混合芽雌雄花芽分化错时 |
第五章 美国山核桃花芽分化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美国山核桃花芽分化过程中SOD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5.2.2 美国山核桃花芽分化过程中POD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5.3 讨论 |
5.3.1 SOD酶活性变化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
5.3.2 POD酶活性变化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
第六章 美国山核桃Cc LFY基因的表达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剂和酶 |
6.1.3 仪器设备 |
6.1.4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总RNA的提取 |
6.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6.2.3 熔点曲线分析 |
6.2.4 CcLFY基因在雌花芽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美国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薄壳山核桃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J]. 何旭东,郑纪伟,田雪瑶,教忠意,窦全琴. 林业科学研究, 2021(04)
- [2]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D]. 祝令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薄壳山核桃SCAR标记开发及其在品种间的多态性[J]. 彭华正,金群英,汪琳悦,叶华琳,朱汤军. 经济林研究, 2021(01)
- [4]沈阳地区美国山核桃引种适应性研究[D]. 杨迪.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5]黑果枸杞遗传多样性及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D]. 任重.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薄壳山核桃品种差异性比较研究[D]. 黄国帅. 浙江农林大学, 2019
- [7]薄壳山核桃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两种病原菌鉴定[D]. 焦思宇. 阜阳师范大学, 2019(04)
- [8]山核桃遗传图谱构建及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 董昂.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5)
- [9]美国山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J]. 李晖,张瑞,彭方仁,李永荣,翟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0]美国山核桃引种适应性及花芽分化机理研究[D]. 刘鑫.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