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15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15例临床分析

一、乳腺囊性增生病手术治疗1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梁慧智[1](2021)在《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经络能量值和五大系统(最大/最小、上/下、阴/阳、左/右、体能)比值,探析乳腺增生病的经络特点,同时总结本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中医认识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选穴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中医经络检测。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型号:SHXK-JL-100F),以经络原穴为主,取双侧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太白、太冲、太溪、丘墟、冲阳、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穴、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穴进行信号采集,经系统处理转换后得出经络能量值、五大系统情况和体质类型。最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客观评价乳腺增生病患者的十二经络状态和五大系统比值,分析乳腺增生病经络特点,总结乳腺增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结果:1.一般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12例,30~34岁者29例(25.89%),25~29岁者26例(23.21%),40~44岁者17例(15.18%),35~39岁者16例(14.29%),45~49岁者15例(13.39%),50~55岁者4例(3.57%)20~24岁者4例(3.57%),年龄<20岁者1例(0.89%)。2.经络检测结果:(1)异常频次在10%以上的经络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61次(12.79%)、足少阳胆经54次(11.32%)、足太阴脾经51次(10.69%)、手太阳小肠经49次(10.27%)、手少阴心经48次(10.06%)。(2)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两侧经络能量值均值比较,双侧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名经除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3.五大系统结果:自律神经系统异常(最大/最小)占整体的67.86%、代谢状态(阴/阳)异常占整体的31.25%、精神状态(上/下)异常占整体的53.57%、运动系统(左/右)异常占整体的63.39%,体能异常占整体的58.93%,4.血瘀体质46例(41.07%)、湿热体质24例(21.43%)、阴虚体质16例(14.29%);气虚体质11例(9.82%);痰湿体质9例(8.04%);阳虚体质4例(3.75%);气郁体质2例(1.79%)。结论:1.乳腺增生病高发于25~49岁,血瘀体质发病率高。2.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经络存在明显的左右失衡,右侧经络异常程度较高;存在明显的上下失衡,足部经络异常程度较高。3.五大系统比值进一步提示乳腺增病患者处于阴盛阳虚,上实下虚的状态。4.乳腺增生病应重视背部腧穴的应用,多角度考虑,从心论治、从三焦论治、从血论治。

韦春燕[2](2021)在《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文中研究说明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于乳腺增生症的一种,为女性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多发于30~50岁中年妇女,因癌变率较其他良性乳腺疾病高,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临床上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治也非常多见,现就近几年来对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文献报道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1病因病机乳腺囊性增生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将该病归于"乳癖"范畴,《疡医大全·乳痞门主论》说:"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中医外科学[1]认为该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发病不外乎气、血、痰的病变。

刘彩凤[3](2020)在《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1.1对中医软坚散结法或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以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三种疾病为例)的近况进行定量分析,为客观评价软坚散结法治疗常见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提高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常见结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1.2对治疗肝经结节性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每种疾病的高频用药、核心用药组合,发掘核心方剂,总结软坚散结法治疗每种疾病的临床运用规律。1.3探索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三种疾病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同时发生在相同患者的中医辨治规律。2研究方法:2.1 Meta 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fang、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软坚散结法或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依据改良版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Revman5.3作为分析辅助工具,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森林图模型展示分析结果,绘制漏斗图使纳入文献发表偏倚情况一目了然。2.2数据挖掘搜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方剂药物稀疏矩阵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进行基础数据分析。应用Clementine12.0建立Apriori模型进行数据关联规则分析。应用IBM Statistic23软件进行R型聚类分析,挖掘软坚散结法治疗每种疾病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组合、核心方剂,并挖掘新的有效方剂。3研究结果:3.1软坚散结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结果(1)甲状腺结节:研究共纳入34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小甲状腺结节大小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2)乳腺增生症:研究共纳入40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乳腺增生结节大小、结节硬度、相关激素(E2、P)水平、乳房疼痛积分等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子宫肌瘤:研究共纳入29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医疗法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相关激素(FSH、LH、E2、P)水平、乳房疼痛积分等方面均优于西医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2数据挖掘结果(1)甲状腺结节:共筛选处方96首,药物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5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夏枯草、浙贝母、柴胡、莪术、牡蛎。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夏枯草、郁金;莪术、浙贝、夏枯草;夏枯草、陈皮(莪术、浙贝母、牡蛎并列第3)。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郁金、夏枯草、陈皮、甘草、茯苓、连翘;C2方:三棱、莪术、青皮;C3方:海藻、昆布、半夏、当归。C4方:浙贝母、牡蛎、玄参。(2)乳腺增生症:共筛选处方112首,药物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5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柴胡、香附、当归、白芍、浙贝母。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柴胡、香附;柴胡、当归;柴胡、白芍;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三棱、莪术、青皮、王不留行、海藻、昆布、牡蛎;C2方:浙贝母、瓜蒌、穿山甲、夏枯草、延胡索、丹参;C3方:白术、茯苓、白芍、当归;C4方:枳壳、甘草、川芎、柴胡、陈皮、香附。(3)子宫肌瘤:共筛选处方70首,药物使用频次在35次以上的共2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莪术、三棱。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三棱、莪术;三棱、莪术、夏枯草;三棱、莪术、桃仁。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三棱、莪术、香附、丹参;C2方:夏枯草、牛膝、牡蛎、海藻、昆布、荔枝核;C3方:鸡内金、山楂、黄芪、党参、白术;C4方:柴胡、白芍、土鳖虫、鳖甲、水蛭;C5方:桃仁、穿山甲、赤芍、川芎、当归、桂枝、茯苓、丹皮。4研究结论:4.1 Meta分析结论软坚散结法单独或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在改善病灶大小、硬度、总有效率、及相关激素水平等方面较单纯使用西医常规疗法有一定优势,并且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4.2数据挖掘结论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用药以化痰散结药为主,配合理气药、化瘀药,夏枯草、浙贝母的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海藻玉壶汤、消瘰丸为主。可见人体上部甲状腺结节病理变化以痰凝为主,可伴血瘀和气滞,消瘿散结、化痰行气为主要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用药以疏肝理气药为主,配合养血活血药、化痰散结药,柴胡、香附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为主。可见人体中部乳腺增生症病理变化以肝郁气滞为主,伴有血虚、血瘀、痰凝等特点,疏肝理气、养血柔肝为主要治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用药以活血破血消症药为主,莪术、三棱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为主。可见人体下部子宫肌瘤病理变化以血瘀为主,破血消症软坚散结为主要治法。若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可根据患者的整体表现判断患者以痰凝、气滞、血瘀中的何种病理变化为主,以此为处方用药的基本依据,病灶所在人体的上、中、下部位为辅助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三种疾病的常用中药具有多靶点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灵活选择中药。

郭海凌[4](2020)在《乳管冲洗配合内服逍遥二至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头溢液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乳管冲洗配合内服逍遥二至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头溢液(病理性非肿瘤性)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优势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病理性非肿瘤性乳头溢液的患者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乳腺专科门诊就诊符合冲任失调型乳头溢液(病理性非肿瘤性)的120例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乳管冲洗配合内服中药农本方逍遥二至丸治疗,对照A组予内服逍遥二至丸加减,对照B组则予单纯乳管冲洗。通过对比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乳头溢液量(等级评估)、溢液孔乳管镜下表现、乳房疼痛及中医证候(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月经情况)积分变化、总有效率来评估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再次复查、评分,评估复发率。所有数据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A组较治疗前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乳头溢液量、溢液孔乳管镜下表现、乳房疼痛及中医证候(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月经情况),P均小于0.05;在乳房疼痛、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及月经情况的改善方面,对照B组不能改善患者的上述症状(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A组不仅能改善患者乳房疼痛及中医证候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对比P均小于0.05),且疗效相当(P>0.05);在减少乳头溢液量方面,三组均有疗效(P<0.05),且疗效不同,经两两比较得出治疗组>对照A组=对照B组;在减轻溢液孔镜下表现方面,三组亦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B组疗效相当(P>0.05),均优于对照A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复发率10.8%;对照A组总有效率86.5%,复发率24.3%;对照B组总有效率80.1%,复发率36.1%。而且在试验实施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受损等情况。结论:乳管冲洗配合内服逍遥二至丸加减治疗冲任失调型乳头溢液(病理性非肿瘤性)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治疗方法安全,执行方便,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丁晓锋[5](2020)在《理气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对理气散结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客观性评价,应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文献中涉及理气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与方法:检索2010-2020年期间,在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等各大权威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理气散结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文献,根据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再运用Excel、SPSS 25.0软件建立纳入文献的数据表,对理气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1.本研究共检索了367篇文献,最终纳入19篇中文文献,共有2092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有19篇文献研究了总有效率,结果显示:RR=1.24,95%CI(1.20,1.29),P<0.00001,有13篇文献研究了治愈率,结果显示:RR=1.66,95%CI(1.47,1.89),P<0.00001,有8篇文献研究了不良反应,结果显示:RR=0.31,95%CI(0.23,0.43),P<0.00001,有2篇文献研究了复发率,结果显示:RR=0.27,95%CI(0.11,0.64),P=0.003,有4篇文献研究了肿块大小,结果显示:MD=-2.54,95%CI(-4.07,-1.01),P=0.001,有3篇文献研究了血清雌激素E2,结果显示:MD=-100.75,95%CI(-225.69,24.18),P=0.11,有2篇文献研究了促黄体激素LH,结果显示:MD=5.65,95%CI(0.42,10.87),P=0.03,有3篇文献研究了孕酮P,结果显示MD=1.90,95%CI(1.60,2.20),P<0.00001。2.本研究依据第一部分初筛后的367篇的文献,经过再次筛选后,最终获得80篇文献,其中包含102味中药,总用药频次为934次,其中频次≥10次的为高频药物,共有30味,从高到低依次是柴胡、当归、香附、白芍、郁金、浙贝母、牡蛎、夏枯草、甘草、川芎等;药性频数分析前三味分别是寒(43.33%)、温(26.33%)、平(23.33%);药味前三位分别是苦(42.00%)、辛(28.00%)、甘(18.00%);归经主要为肝(30.13%)、脾(17.80%)、胃(12.31%)三经。30味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可分为以下几个药对:海藻和昆布,白术和茯苓,三棱和桃仁,川楝子和橘核,枳壳和山慈菇,瓜蒌和穿山甲,延胡索和赤芍、莪术,柴胡和香附、白芍。结论:1.理气散结中成药联合西药常规在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控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理气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中药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柴胡、当归、香附、白芍、郁金、浙贝母、牡蛎、夏枯草、甘草、川芎等,药性以寒性药为主,药味以、辛、甘居多,多数药物归经主要为肝、脾、胃三经,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一些关联性药对。

王蓉,古文倩,黄自明[6](2020)在《小金胶囊(0.35 g/粒)在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小金胶囊(0.35 g/粒)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Mammotome病检证实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患者3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10例,分别给予小金胶囊(0.35 g)、他莫昔芬片、乳癖消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3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A组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C组(90.9%VS 69.1%,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VS 89.1%,P>0.05);A组乳房VAS评分及肿块大小评分显着高于C组(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B组(1.8%VS 24.5%,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VS 4.5%,P>0.05)。结论:小金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孟博博,芮苒,尹诺男,董夏,方艳,潘艳芳,应小平[7](2020)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全文数据库,纳入自建库始至2018年11月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关键词为:"中医药治疗"AND"乳腺癌癌前病变OR巨乳症OR乳晕湿疹OR乳腺囊性增生病OR乳管内乳头状瘤OR乳腺纤维腺瘤OR乳腺腺瘤",采用Review Manger 5. 3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4 731例乳腺癌癌前病变患者。所纳入文献质量评分为1~7分。Meta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临床总体有效率[OR=0. 21,95%CI(0. 17,0. 25),P <0. 000 01]、复发率[OR=4. 87,95%CI(3. 66,6. 47),P <0. 000 01]、不良反应率[OR=4. 75,95%CI(2. 84,7. 94),P <0. 000 01]、乳房肿胀率[MD=0. 98,95%CI(0. 49,1. 48),P=0. 000 01]、乳房疼痛情况[MD=2. 84,95%CI(1. 38,4. 30),P=0. 000 1]、乳房皮肤红肿情况[MD=1. 77,95%CI(0. 81,2. 73),P=0. 0003]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OR=-18. 43,95%CI(-20. 39,-16. 48),P <0. 000 01]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疗效较好,在治愈率及总体有效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复发率较少,安全性较高。

朱雅静[8](2019)在《经乳管灌注序贯手术与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经乳管灌注序贯手术与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乳腺囊性增生病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中医周期疗法治疗,观察组行经乳管灌注序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症状评分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经乳管灌注序贯手术用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敖燕飞[9](2019)在《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探讨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优势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入选乳腺囊性增生病(肝郁痰凝型)患者8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雷火灸);对照组(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口服中成药小金丸),每组各40例。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总积分改善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患者乳房疼痛、囊肿大小、胸胁胀满、口苦、心烦易怒情况(P<0.05)。其中,在改善乳房疼痛、口苦、心烦易怒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囊肿大小和胸胁胀满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相当(P>0.05)。而在改善失眠方面,治疗组有着显着疗效(P<0.05),对照组则对改善失眠没有良好效果(P>0.05)。总疗效指数: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其中痊愈14例(37.8%),显效17例(45.9%),有效4例(10.8%),无效2例(5.4%);对照组总有效率88.6%,其中痊愈10例(28.6%),显效12例(34.3%),有效9例(25.7%),无效4例(11.4%)。结论:B超定位下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效果显着,方法安全,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月月[10](2019)在《深刺会阴穴组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深刺会阴穴组对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疗效以及雌孕激素的影响,为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疗法。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44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深刺会阴穴组及常规穴针刺组各22例,即治疗组及对照组。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静脉血测定雌激素(E2)、孕激素(P)的含量及治疗前后乳腺彩超的变化,观察深刺会阴穴组的临床疗效。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81.82%,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上述两种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确切,且疗效相当。两组均可缓解乳腺囊性增生患者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症状,且对伴随症状如腰膝酸软、月经异常、瘀血症状等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两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雌孕激素水平自身前后比较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通过乳腺彩超在乳房肿块(大小、范围)的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性(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深刺会阴穴组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并缓解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对雌孕激素水平变化、彩超显示的结构改变有一定影响。

二、乳腺囊性增生病手术治疗1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囊性增生病手术治疗1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实验方法
        2.1 器材准备
        2.2 检测方法与步骤
        2.3 检测指标
        2.3.1 经络能量值
        2.3.2 所得测量值柱状图报告的中医判读
        2.3.3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2.3.4 五大系统数值判定标准
        2.4 资料分析与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3.2 经络检测研究结果
        3.2.1 异常经络频次统计情况
        3.2.2 十二经络左右侧配对比较
        3.2.3 十二经络同名经比较
        3.3 五大系统结果
        3.3.1 五大系统总体异常情况
        3.3.2 五大系统不同程度异常情况
        3.4 体质分布情况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2 经络与乳房的关系
        2.1 经络异常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2.2 十二经络与乳房的关系
        2.3 左右两侧经络值比较、同名经经络值比较结果分析
    3 五大系统结果分析
    4 中医体质分布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1.1 病名的由来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方法
    2 针灸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概况
        2.1 针刺疗法
        2.2 罐法
        2.3 灸法
        2.4 刮痧
        2.5 穴位埋线
        2.6 耳穴贴压
        2.7 穴位贴敷
        2.8 推拿
    3 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3.1 病名的由来
        3.2 流行病学
        3.3 发病机制
        3.4 治疗方法
        3.4.1 临床常用药
        3.4.2 手术治疗
    4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发展概况
        4.1 中医体质的分型
        4.2 有关乳腺增生病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
    5 经络检测研究发展概况
        5.1 经络穴位低电阻的发现
        5.2 经络检测仪在临床中的运用概况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断
    2.1 临床表现
    2.2 辅助检查
    2.3 诊断
3 中医药治疗近况
    3.1 内治法
        3.1.1 中医药治疗
        3.1.2 中西医结合治疗
    3.2 外治法
    3.3 内外兼治法
4 讨论

(3)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循证医学和数据挖掘相关概念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Meta分析的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研究一 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组方配伍规律的研究
    研究一 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论
附录
创新点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4)乳管冲洗配合内服逍遥二至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头溢液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2.1 乳头溢液病因诊断
        1.2.2 乳头溢液量的评估
        1.2.3 中医诊断标准
        1.2.4 乳管镜下表现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病例
        1.7 停药指征
        1.8 安全性评定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组
        2.2 对照 A 组治疗方法
        2.3 对照 B 组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方法
        2.7 伦理及知情同意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临床资料均衡性比较
    2 脱落病例及原因分析
    3 疗效观察
        3.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乳头溢液量(等级)比较
        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溢液孔镜下表现积分比较
        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积分比较
        3.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膝酸软积分比较
        3.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疲乏力积分比较
        3.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积分比较
        3.7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素水平比较
        3.8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情况比较
        3.9 疗效指数比较
        3.10 近期随访情况
        3.11 统计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乳头溢液的认识
        1.1 西医病因病机
        1.2 乳头溢液的诊断
        1.3 西医治疗
    2 中医对乳头溢液的认识
        2.1 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辨证分型
        2.3 中医治疗
    3 本课题立题依据
    4 乳管冲洗意义与药物分析
    5 逍遥二至丸组方依据
    6 逍遥二至丸药物组成及分析
    7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综述 乳头溢液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5)理气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气散结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理气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小金胶囊(0.35 g/粒)在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6 治疗方法
        1.6.1 观察组(A组)
        1.6.2 对照组(B组)
        1.6.3 对照组(C组)
    1.7 观察指标
        1.7.1 临床疗效比较
        1.7.2 乳房疼痛评分与分级比较
        1.7.3 乳腺肿块大小评分与分级比较
        1.7.4 观察治疗期间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8 疗效判断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乳房疼痛及肿块大小评分比较
    2.3 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7)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1.1 文献纳入标准
        1.1.2 文献排除标准
    1.2 资料数据提取
    1.3 质量评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 结局指标分析
        2.3.1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总体有效率的Meta分析
        2.3.2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复发率
        2.3.3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3.4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乳房肿胀情况分析
        2.3.5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乳房疼痛情况分析
        2.3.6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乳房皮肤红肿情况分析
        2.3.7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
        2.3.8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8)经乳管灌注序贯手术与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方法
    1.4评价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2.2症状积分
3 讨论

(9)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传统医学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认识
        1.1 乳癖概述
        1.2 乳癖病因病机
        1.3 乳癖的临床表现
        1.4 乳癖的辨证分型
    2 现代医学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认识
        2.1 乳腺囊性增生病概述
        2.2 乳腺囊性增生病病因
        2.3 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表现
        2.4 乳腺囊性增生病病理表现
        2.5 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癌变问题
    3 治疗方法
        3.1 现代西医治疗
        3.1.1 内分泌治
        3.1.2 手术治疗
        3.1.3 穿刺治疗
        3.2 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
        3.2.1 中草药治疗
        3.2.2 中成药治疗
        3.2.3 针灸、推拿治疗
        3.2.4 其他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1.1 病例来源
        1.1.2 病例分组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出标准
        1.6 停用雷火灸指征
        1.7 脱落病例
        1.8 安全评定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
        2.2.2 对照组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4.1 西医疗效评定标准
        2.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2.6 紧急情况处理
        2.7 伦理及知情同意
    3 研究结果
        3.1 临床资料均衡性比较
        3.1.1 两组年龄、病程比较
        3.1.2 两组囊肿大小分布情况比较
        3.1.3 两组治疗前各项平均分比较
        3.2 脱落病例及原因分析
        3.3 疗效观察
        3.3.1 乳房疼痛积分比较
        3.3.2 囊肿大小积分比较
        3.3.3 中医证候(胸胁胀满)积分比较
        3.3.4 中医证候(失眠)积分比较
        3.3.5 中医证候(口苦)积分比较
        3.3.6 中医证候(心烦易怒)积分比较
        3.4 总疗效指数比较
        3.5 统计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 本课题研究背景
    2 本课题应用雷火灸治疗原理及疗效分析
    3 本课题的展望与不足
        3.1 展望
        3.2 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评分标准表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典型临床病例(配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10)深刺会阴穴组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乳腺增生的临床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乳腺囊性增生病手术治疗1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D]. 李梁慧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 韦春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01)
  • [3]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D]. 刘彩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乳管冲洗配合内服逍遥二至丸治疗冲任失调型乳头溢液的临床观察[D]. 郭海凌.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理气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D]. 丁晓锋.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小金胶囊(0.35 g/粒)在乳腺囊性增生病中的应用价值[J]. 王蓉,古文倩,黄自明. 世界中医药, 2020(02)
  • [7]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Meta分析[J]. 孟博博,芮苒,尹诺男,董夏,方艳,潘艳芳,应小平. 中医学报, 2020(02)
  • [8]经乳管灌注序贯手术与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朱雅静. 辽宁医学杂志, 2019(05)
  • [9]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 敖燕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深刺会阴穴组对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的临床研究[D]. 张月月.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手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15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