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情况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倩倩[1](2021)在《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加强心血管疾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防控关口前移需从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开始。大学生时期作为青少年到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健康行为和身体形态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对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研究目的基于国内首个大学生运动健康队列—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本研究旨在:(1)评估体育生和非体育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特征;(2)从健康行为、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身体成分、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分析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3)探究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和关联关系;(4)寻找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构建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研究方法实验一:选取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研究中数据完整的受试者共计805人(男=421,女=384),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测试;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受试者全身以及区域部位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定义为两个及以上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异常: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血糖升高。评价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各组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实验二:除实验一的测试指标外,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受试者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通过佩戴7天加速度传感器客观测量体力活动包括:静坐行为、轻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利用身体素质测试系统评价受试者握力、最大肺活量、全身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最大摄氧量、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评价各单项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相互作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实验三: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以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为自变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为因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受试者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同性别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Z分的总和)=平均动脉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空腹血糖;身体素质分数(同性别身体素质Z分的总和)=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将身体素质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前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高组,后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低组。参考诊断中国人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体脂率切点,将受试者分为低体脂率和高体脂率。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联合分为: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和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通过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四组间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的差异。采用SPSS插件PROCESS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中是否存在相互中介调节作用。实验四:以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为金标准,使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价值。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寻找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计算体脂率、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的联合预测因子,使用Z检验对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的AUC进行比较。以P<0.05具有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总体检出率为14.9%,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未见性别差异。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分别为:体重较轻(0.0%)、体重正常(11.1%)、超重(25.8%)和肥胖(47.2%);与BMI正常的同龄人相比,BMI正常但体脂率较高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较高,代谢紊乱状态趋于肥胖人群。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19.1%)显着高于体育生(11.6%);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高(23.3%),球拍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低(6.3%)。2.在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水平、身体成分以及身体素质等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方面,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单因素逻辑回归结果发现,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较高BMI(男生:OR=1.277,95%CI=1.152-1.416;女生:OR=1.239,95%CI=1.128-1.361)、体脂率(男生:OR=1.107,95%CI=1.063-1.153;女生:OR=1.095,95%CI=1.044-1.147)和Android脂肪率(男生:OR=1.083,95%CI=1.050-1.117;女生:OR=1.094,95%CI=1.052-1.139)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握力指数(男生:OR=0.524,95%CI=0.356-0.769;女生:OR=0.587,95%CI=0.391-0.880)和最大摄氧量(男生:OR=0.910,95%CI=0.866-0.957;女生:OR=0.867,95%CI=0.810-0.928)等身体素质水平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保护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发现,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相互影响心血管代谢风险的。3.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正相关,身体素质则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负相关。体脂率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而最大摄氧量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的下降。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心血管代谢风险既有独立又有联合的关联关系,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为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1.70)、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03)、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0.06)以及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54)。另外,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体脂率具有中介效应,在男生中体脂率的贡献率为85.7%,在女生中为56.7%。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身体素质的中介效应不显着。4.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均可用于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BMI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指标分别为:23.2 kg/m2(体育生男生)、22.0 kg/m2(体育生女生)、25.7 kg/m2(非体育生男生)以及23.3 kg/m2(非体育生女生);通过DXA法测量身体成分,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切点分别为16.3%(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男生)以及35.2%(非体育生女生);Android脂肪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分别为18.7%(体育生男生)、33.8%(体育生女生)、30.2%(非体育生男生)和42.1%(非体育生女生)。身体素质包括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可显着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可能存在专业和性别差异。握力指数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0.53,最大摄氧量诊断体育生男生和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分别为41.2 m L/kg/min和28.3 m L/kg/min。关于体脂率、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存在专业差异。在体育生男生中,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作用大于单独的身体素质(最大摄氧量);而在非体育生男生和女生中,体脂率、身体素质(男生:握力指数,女生: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的联合指标均可作为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有效指标,且诊断价值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有14.9%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存在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情况,且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显着高于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拍类运动可能是降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适宜运动项目。2.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包括握力和最大摄氧量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最高。提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该重视体脂率升高和身体素质下降带来的心血管代谢风险。3.确定了诊断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分别为BMI(体育生男生:23.2 kg/m2,体育生女生:22.0 kg/m2,非体育生男生:25.7 kg/m2,非体育生女生:23.3 kg/m2);体脂率(体育生男生:16.3%,非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女生:35.2%);Android脂肪率(体育生男生:18.7%,体育生女生:33.8%,非体育生男生:30.2%,非体育生女生:42.1%);握力指数(非体育生男生:0.53)以及最大摄氧量(体育生男生:41.2 m L/kg/min,非体育生女生:28.3 m L/kg/min)。为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应用于临床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提供了指导。
周浩[2](2021)在《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坚持长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活动,是获得理想锻炼效果的重要前提,也是践行“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大学生,大学阶段是他们能否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考虑到师范类大学生职业定向的特殊性,本研究以师范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基本情况,探索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的主因素,对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同类别师范生中进行比较及差异分析。首先,基于对116名师范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师范生课外锻炼影响因素预测问卷。其次,选取150名被试进行问卷的预测,运用SPSS23.0对预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确定了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的6个主要因素,在问卷信效度检验通过后,确立正式调查问卷。再次,在四川省六所高等师范院校中抽取72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数据,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不同类别师范类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最后,在问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设计访谈提纲对27名不同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的师范生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处理,对不同类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差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师范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群体(19.2%)、一般坚持群体(31.4%)、不坚持群体(49.4%)。在不同性别上,存在非常显着的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差异(P<0.01),男性坚持性水平显着高于女性;在不同年级上,存在非常显着的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大一至大二坚持人群比例增加,到了大三、大四坚持人群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的主因素有6个,分别为个性与认知因素、氛围与支持因素、环境与条件因素、目的与效果因素、课内体育教学因素、课外体育组织安排因素,这6个主因素的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62.272%。(3)在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师范生受目的与效果和课内体育教学2个因素的影响均非常显着高于女性师范生(P<0.01);在不同年级方面,大三、大四师范生受环境与条件因素的影响均非常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二(P<0.01),大一师范生受课内体育教学因素的影响显着高于大二、大三、大四(P<0.05);在不同坚持水平上,坚持群体受个性与认知、目的与效果2个因素的影响非常显着高于不坚持群体(P<0.01);不坚持群体受环境与条件、课外体育组织安排2个因素的影响非常显着高于坚持群体(P<0.01)。(4)6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如下:(1)在个性与认知方面:锻炼时不自信;缺乏对课外锻炼的兴趣;无擅长运动项目;(2)在环境与条件方面:场地设施条件不完善、空闲时间少、天气原因;(3)在目的与效果方面:锻炼目标功利化、锻炼目标不明确、缺乏愉悦锻炼体验;(4)在课内体育教学方面:体育课学习内容枯燥、体育课掌握的技能实用性差、缺乏体育教师的引导督促;(5)在课外体育组织安排方面:课外体育活动单一、缺乏专门人员指导训练;(6)在氛围与支持方面:锻炼氛围不浓;缺少运动伙伴。为此,笔者相应的提出了提升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对策:(1)培养锻炼兴趣、建立锻炼信心;(2)改善锻炼环境、优化运动条件;(3)明确锻炼目标、感知运动效益;(4)教学实用有效、教师示范引领;(5)丰富体育活动、科学指导训练;(6)营造锻炼氛围、加强外部支持。
陈鹏屹[3](2021)在《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风险感知与预防路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运动风险是指在参与某项体育运动时,由于某种运动风险因素导致运动事故的发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具有特殊性,其经常参与课上、课下大负荷、高频率的运动训练,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成为运动事故的高发人群,因此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运动的安全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事故不仅会损害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以辽宁省内设置体育专业的8所高校(辽宁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渤海大学、大连大学、辽宁财贸学院)的10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2名高校体育专业课老师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对辽宁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的运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对运动风险提出预防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辽宁省普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其损伤部位主要为:脚、踝关节、腕、指关节、大臂、小胳膊、肩膀、大腿、膝盖、小腿、髋关节、臀部等;其运动损伤类型主要为:拉、擦、扭、挫伤等。(2)辽宁省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因素类型包括七个方面:个人行为因素、个人健康状况因素、个人心理因素、技术动作因素、教师教学因素、第三者因素和环境因素。(3)体育专业大学生易发生且会造成严重后果的运动风险因素主要有:饭后剧烈运动;运动前酗酒;睡眠不足;对所使用运动器材不熟悉;缺乏自我保护常识;带病运动;带伤运动;身体疲倦运动;做超出自身能力的动作;运动项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运动前的热身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超出了本人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教师未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动作;场地器材破损老化。(4)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出现运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没有充分认识体育活动中可能造成的风险的严重性;不懂得自我保护;在醉酒的状态下进行训练;没有充分了解器材的作用;在运动时,没有穿合适的衣服;在身体没有完全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时进行训练;带病运动;带伤运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对运动风险不够重视;运动时,情绪比较亢奋;注意力分散;运动负荷或者运动量过大;运动前的热身不充分;运动时用力不当;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课堂纪律松散;教师疏于监管;教师缺少安全教育;无意犯规;有意犯规;场地器材破损老化、缺乏专业指导人员、运动场人数饱和度较高、缺乏体育活动风险讲座的宣传、天气不适宜等因素。(5)运动风险防控路径应包括体育运动前的运动风险规避、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风险控制、体育运动后的运动风险转移3个方面。建议各高校重视体育专业学生运动风险,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加大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风险防范和体育运动风险自救常识的宣传力度,降低学生运动风险发生的概率。
李胜男[4](2021)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于2002年8月颁布实施,针对高校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有效地指导了高校体育课的实践发展方向,其中要将体育课程的设置适当地调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所占比例,体育课程的设置需要体现民族特色。武术散打作为一项具有中华武术传统特色的项目,其技术成熟、动作丰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攻防理论十分全面,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方法多样,趣味性强,对大学生在青春期心理宣泄方面也有积极的帮助,其运动特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次,江西省自2008年开始就在省青少年锦标赛中增加了大学生组比赛,江西省高校组常在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中参赛队伍多、成绩突出,赢得了全国高校的好评和声誉,基于这种良好趋势应该保持武术散打在江西省高校中的优势,开展武术散打公选课特色课程,不仅推广武术散打,更能够树立民族自信和武术自信,更有利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下才能源远流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的现存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11所开展武术散打公选课高校中随机抽取了372名武术散打公选课学生和13名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教师,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对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发展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师资匮乏;2.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对武术散打的认识度不高;3.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的教学缺乏先进手段,与“互联网+”联系不够;4.江西省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散打公选课的设备设施有待提高;5.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缺乏适合的教材。针对目前江西省武术散打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以下对策促进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的不断进步和发展:1.多渠道提升武术散打师资能力;2.多途径多角度做好武术散打宣传,提高学生的认识度;3.根据武术散打的技术特点,合理安排课时学制;4.组织专家撰写武术散打公选课教材;5.全方位参加现有不同类型级别的比赛,赢得荣誉,以赛事促影响;6.提高领导重视,改善武术散打公选课的软环境和硬环境;7.“互联网+”运用武术散打公选课教学;8.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抗击新冠疫情,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但也发现目前江西省普通高校在武术散打公选课中存在一些改革的契机:1.撰写一本专门针对散打公共选修课零基础学生的适用教材,将教学经验和训练比赛经验整合成一本教材范本供武术散打公选课学生使用;2.在后疫情时代,学会利用互联网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填补武术散打专业教师随着年纪的增大,部分教师的动作技术不到位、不规范,避免教学过程中的运动损伤问题;3.将VR技术应用到目前的武术散打教学中,减少或避免武术训练过程中的意外发生,减少在进行高难度动作过程中的运动损伤,弥补在教学过程中器材设备设施不足给学习者带来的感官上缺陷。
李赟鹏[5](2021)在《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健康中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地深入推进,体医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决定着所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的质量。本文以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济宁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八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软硬件设施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这八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目前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国体医融合代表类高校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成功经验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体医融合教学的优势以及可行性,从而为山东省各高校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为山东省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这八所学校的培养方案缺少健康要素,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要求中对于“健康”很少提及。个别学校的培养目标几乎粘贴复制,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2)在课程方面,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类课程已经很完善,体医融合类课程也有涉及,但将体医融合类课程作为课程方案的一部分,并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的高校屈指可数,师范型高校比综合型高校设置的体医融合类课程更加丰富。(3)从教学师资方面,目前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师资已经具备实施“体医融合”教学的能力,但仍需要不断提高师资的职业素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还需加强对于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增加对教师有关“体医融合”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山东省各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已基本满足“体医融合”实施的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4)在实践教学方面,山东省各高校还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且论文准备时间短,不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5)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学生以及教师对于体医融合人才的培养积极性很高,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与医学院或医院达成合作意愿。这给未来山东省各高校培养体医融合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本文所得出的结论来为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1)进一步推广“体医融合”,加强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宣称力度,可利用校内广播、校园报纸、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体医融合相关知识,提高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重视程度,定期请相关专家对学生开展“体医融合”知识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体医融合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什么是体医融合,为今后的体医融合教学打下基础,从而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2)丰富“体医融合”课程,完善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课程比重,适当添加医学方面的选修课。目前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类课程很完善,体医融合类课程也正在趋于完善当中,可适当添加一些与体育康复、体育保健相关的临床医学课程。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并将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和健康教育的培养,从而培养“体育与健康”师资。(3)明确“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方案围绕着培养目标开展,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顺应国家政策做出积极改革,将健康教育纳入培养目标当中,将健康纳入培养方案中,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明确“体医融合”培养目标,制定“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师资力量,培养“体医融合”人才。(4)加强与医学院和医学部门的交流合作,要加强学术交流,可定期请专业医学专家来体育院校展开运动医学相关的知识讲座,双方也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来强强联手,合作育人,培养出符合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5)培养“体医融合”师资,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实施教学的关键一环,学校应定期组织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医学知识及体育教学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实施“体医融合”教学改革。师资力量不够的学校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同时提高师资待遇。(6)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完善场地设施。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山东省各校要积极开放现有的实验室以供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不能让现有的实验室和设备成为摆设,要加大实验室老化的设备和缺失器材的资金投入,及时做好引进和更新。有了好的实验室以及设施器械,才能为“体医融合”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边加斌[6](2020)在《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健身运动能有效改善健身者的身体机能及身体形态,近年来逐渐融入了大众的生活,加之高校开始增设健身课程,健身运动受到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了解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需求,进而引导、培养、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以期健身运动能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推广,为研究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从成都市五所大学健身房中随机选取500名在校大学生(每所学校100名),以现场问卷发放并立即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本文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对“运动动机量表”条目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制定了《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量表》以期符合调查研究的对象,最后对回收的问卷使用IBM 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比较高校大学生的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健身频率、健身年限与健身花费金额等各动机因素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1)男生和女生求刺激动机P值0.008<0.01、求知动机P值0.005<0.01、外部认同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男生和女生在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均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2)不同年级求成就动机P值0.001<0.01、求刺激动机和外部认同动机P值0.000<0.01、外部调节动机P值0.002<0.01、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各年级在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因素之间均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3)体育生和非体育生求刺激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在求刺激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均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4)大学生不同健身频率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均为0.000<0.01,各动机因素在不同健身频率上具有非常显着的差异性。(5)大学生不同健身年限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各动机因素在不同健身年限间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6)大学生不同健身消费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除了外部认同动机以外,各动机因素在大学生不同消费间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研究结论:(1)在不同性别上,男生除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因素外,其他动机因素强度均高于女生。(2)在不同年级上,大三和大四学生的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和外部认动机因素强度均强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3)在不同专业上,体育生除了求知动机和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外各动机因素强度均强于非体育生。(4)在不同健身频率上,其中每周参与健身运动3次的大学生在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和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因素中最强。(5)在不同健身年限上,随着健身年限的增加除了外部调节动机和无动机强度均在增强,其中参与健身运动2年以上的大学生在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认同动机、无动机因素强度最高。(6)在不同消费金额上,花费500元及以内的人数最多,而随着消费金额的增加,各动机因素也随着增强。
王巧巧[7](2020)在《贵州省本科院校开展花样跳绳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样跳绳是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融合了音乐、体操、跳舞等多种元素,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灵活性的特点。近年来,花样跳绳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的热爱,逐渐进入校园。花样跳绳不仅成为全民健身推广项目,而且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优化学校体育课程。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贵州省本科院校花样跳绳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从花样跳绳师资、学生参与情况、花样跳绳课程、花样跳绳训练以及比赛开展情况等五个方面调查贵州省本科院校开展花样跳绳的现状,找出影响花样跳绳开展的成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为花样跳绳在本科院校中更好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通过调查发现:在调查的院校中,教师对花样跳绳教学工作持积极态度,教师队伍比较年轻化,愿意参加培训,但部分教师缺乏赛事执裁经验;学生对花样跳绳比较感兴趣,愿意长期学习花样跳绳,但学生学习花样跳绳存在一定困难;花样跳绳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考核形式多样,场地器材能够满足教学,部分院校理论课开设不足;开设花样跳绳训练队的院校较少,但训练队情况比较乐观,队员积极参加训练,训练内容多样,队员参与比赛情况较为乐观。不足之处:贵州省本科院校花样跳绳运动氛围不浓厚;开展校园比赛频率不高;宣传力度小;缺乏花样跳绳教师;学校领导支持力度有待提升,缺乏花样跳绳系统的组织与管理体系。
孙贺[8](2020)在《哈他瑜伽对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及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女大学生锻炼意识较差,体质持续下降。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引发众多不良后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及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设计了哈他瑜伽训练手段,对天津体育学院40名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柔韧素质及情绪调节进行实验测试,并运用坐位体前屈、FMS功能性筛查及心境状态量表(POMS)等测试指标来评测干预效果。通过哈他瑜伽训练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比,探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提升柔韧素质训练手段,提升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进而更有效地指导体育课程教学和柔韧素质、情绪调节训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FMS功能性筛查检测出女大学生较差的关节柔韧性的基础上,通过14周的哈他瑜伽训练计划干预,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女大学生的柔韧素质,表现为坐位体前屈测试指标成绩以及FMS得分的显着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FMS功能性筛查得分,并检测出柔韧性较差的关节柔韧性得到改善,可以有效提升女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效果,表现为降低了女大学生的紧张、愤怒、与自我有关的情绪维度得分,显着性改善了精力维度情绪得分。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通过设计与实验验证了哈他瑜伽训练对于女大学生柔韧素质与情绪调节的有效性,建议将哈他瑜伽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作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练习手段;(2)由于哈他瑜伽训练手段设计的不同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差异,因此,在将哈他瑜伽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或者课余锻炼时,应统筹考虑练习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运动基础和练习条件等主客观因素,做好精心的训练方案设计,在实践中根据实施效果不断优化;(3)本研究尝试了将哈他瑜伽训练引入提高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及情绪调节实践中,但发展柔韧素质及促进情绪调节的手段有很多,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积极展开类似研究,以求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促进的训练方法手段体系。
孙彬[9](2019)在《河南省“华光杯”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大学生“华光杯”篮球锦标赛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篮球协会执行、由河南省各高校承办的一项重要赛事,其中本科甲组是针对河南省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赛,能客观反映出河南省普通大学生的篮球水平。由于大学生运动员的特殊性,全天的文化课学习是主流,因此本科甲组篮球队以组织课余训练的来提升运动成绩。本研究通过对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下篮球队课余训练的不足之处,同时为篮球队课余训练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有效的对策与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发挥课余训练的实效性起推动作用。本研究以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抽取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8所高校进行调查,并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从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路径:其一,教练员及运动员基本情况;其二,课余训练的计划、时间段、训练时长、训练频率、训练内容与强度;其三,运动员的选拔途径;其四,运动员训练动机及态度、参加业余比赛频次、学训矛盾、华光杯篮球赛事安排对运动员的影响;其五,主管部门资金投入情况、学校奖励机制、各级领导重视程度。经过对河南省大学生“华光杯”篮球锦标赛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教练员学历集中在硕士学历,年长教练员退居二线,导致师资队伍年轻化,缺乏带队经验。教练员选拔没有综合考究,多数教练员无运动等级且是以直接任命的方式带队,教练员专职化程度不高,教练员组成结构有待完善。运动员竞技水平不高,训练年限偏短,技能水平相对于乙组和丙组(体育专业和高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第二,大部分教练员会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但在周期训练中不能有效完成各周型所规定的训练任务。课余训练内容安排不合理,忽略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且篮球队在平时课余训练负荷安排偏小,而赛前集训期间负荷安排过大,形成明显反差易导致运动员运动损伤。第三,运动员选拔途径单一,集中在校内比赛中选拔运动员;在进行运动员选材测试指标中,没有把心理测试作为选拔运动员的评价标准之一。第四,很大比例运动员对篮球热爱程度很高,课余训练比较积极,但部分运动员参加业余比赛频次较低,缺乏比赛经验及适应大赛环境能力;部分运动员不能平衡文化课学习与训练矛盾导致运动员进行课余训练时出现缺勤现象,另一方面河南省大学生“华光杯”篮球锦标赛本科组比赛通常放在暑假7月份,导致运动员期末考试备考期与训练关键期冲突,加剧了运动员学训矛盾。第五,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经费匮乏已成为一种常态,限制了篮球队的发展。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部分高校只重视申报,轻于建设。部分高校奖励机制不健全,教练员带队训练学校不能给予相对应的报酬,严重影响了教练员组织课余训练的积极性。篮球队在赛前集训期间相关领导重视度较高,而在篮球队平时课余训练期间对其有所忽略,相关领导对篮球队重视度上有待提升。对策建议:第一,教练员选拔要全面考核,对教练选拔采用竞聘的形式,加强岗位培训,进而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对于执教教练员可适当减少教学任务安排,将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到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上。第二,教练员制定详细周期训练计划,并认真完成。教练员训练方法做到高效且有创新,并合理安排课余训练负荷,来提高训练效率。同时运动员应明确自己训练目标,杜绝盲目训练。第三,扩展运动员选拔途径,可发展高校篮球俱乐部和篮球社团建设来吸引更多有天赋运动员,利于优化运动员选材。在运动员选材测试指标中,应把心理测试作为运动员选拔标准之一。第四,合理安排河南省大学生“华光杯”篮球锦标赛赛事时间,建议安排在周六日,以主客场积分制的方式进行比赛,更有利于赛事推广和运动员参与度;运动员应制定文化课学习与课余篮球训练时间安排表,合理分配学习和训练时间;运动队要主动创造比赛条件,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来增加训练和比赛经验。第五,学校相关领导制定相应制度来保障运动队课余训练的时间、经费、篮球场地配置等问题;改善奖励机制,提高运动队课余训练积极性;鼓励运动队寻求校外赞助,充裕课余训练资金。
刘旭明[10](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指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二、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情况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情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问题的提出 |
3.研究目的 |
文献综述 |
1.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 |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2.1 心血管疾病的不可控因素 |
2.1.1 年龄与心血管疾病 |
2.1.2 性别与心血管疾病 |
2.1.3 种族与心血管疾病 |
2.1.4 家族史、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
2.2 心血管疾病的可控因素 |
2.2.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
2.2.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
2.2.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
2.2.4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
2.2.5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
2.2.6 吸烟、饮酒与心血管疾病 |
2.2.7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 |
2.2.8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疾病 |
3.心血管代谢风险 |
3.1 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评估 |
3.1.1 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标准 |
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 |
4.展望 |
第一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3.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3.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4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5 身体成分 |
1.6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检出率 |
2.3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性别差异 |
2.4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BMI差异 |
2.5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体脂率差异 |
2.6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专业差异 |
2.7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运动项目差异 |
3.分析与讨论 |
3.1 成年初期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
3.2 青年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率 |
3.3 性别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4 BMI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5 体脂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6 运动项目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4.小结 |
第二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问卷调查 |
1.3.1 健康行为 |
1.3.2 饮食习惯 |
1.4 体力活动 |
1.5 身体成分 |
1.6 身体素质 |
1.6.1 握力 |
1.6.2 最大肺活量 |
1.6.3 全身反应时 |
1.6.4 坐位体前屈 |
1.6.5 闭眼单脚站立 |
1.6.6 最大摄氧量 |
1.6.7 仰卧起坐 |
1.6.8 立定跳远 |
1.7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7.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7.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8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9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2.3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3.2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3.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4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4.1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4.2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4.3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5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小结 |
3.分析与讨论 |
3.1 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2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3 身体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4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4.小结 |
第三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身体成分 |
1.4 身体素质 |
1.4.1 握力 |
1.4.2 最大摄氧量 |
1.4.3 身体素质分数计算 |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计算 |
1.7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2.3 体脂率联合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2.4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
2.5 身体素质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
3.分析与讨论 |
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
3.2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3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中介效应 |
4.小结 |
第四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模型构建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身体成分 |
1.4 身体素质 |
1.4.1 握力 |
1.4.2 最大摄氧量 |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7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1.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1.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2.2 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2.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3 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2.4 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4.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4.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3.分析与讨论 |
3.1 体脂率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
3.2 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
3.3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局限性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
二、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
三、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
四、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五、健康行为量表 |
(2)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现实性 |
1.1.2 重要性 |
1.1.3 特殊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 |
2.1.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现状 |
2.1.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价值 |
2.1.3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
2.2 关于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研究 |
2.2.1 锻炼坚持性的内涵与外延 |
2.2.2 不同群体锻炼坚持性的现状 |
2.2.3 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基本情况 |
4.1.1 师范生每次课外锻炼时长 |
4.1.2 师范生每次课外锻炼强度 |
4.1.3 师范生每周课外锻炼频次 |
4.1.4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年限 |
4.1.5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观判断 |
4.1.6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水平分析 |
4.2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4.2.1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收集 |
4.2.2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筛选 |
4.2.3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影响因素的萃取 |
4.2.4 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命名 |
4.3 不同类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1 不同性别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2 不同年级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3.3 不同坚持水平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
4.4 不同因素对师范生课外锻炼坚持性的影响的差异分析 |
4.4.1 个性与认知因素 |
4.4.2 环境与条件因素 |
4.4.3 目的与效果因素 |
4.4.4 课内体育教学因素 |
4.4.5 课外体育组织安排因素 |
4.4.6 氛围与支持因素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风险感知与预防路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运动风险特征 |
2.1.3 风险感知概念 |
2.1.4 运动风险防控路径 |
2.1.5 体育专业大学生特征 |
2.1.6 运动风险的评估方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运动风险 |
2.2.2 风险感知 |
2.2.3 运动风险预防 |
2.2.4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风险 |
2.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特尔菲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风险因素及类别 |
4.1.1 运动风险因素选取 |
4.1.2 运动风险因素筛选 |
4.1.3 专家调查数据分析 |
4.1.4 运动风险因素终定 |
4.2 辽宁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风险感知情况分析 |
4.2.1 辽宁省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事件分析 |
4.2.2 象限分析 |
4.2.3 帕累托分析 |
4.3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风险防控路径研究 |
4.3.1 辽宁省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活动事前风险规避 |
4.3.2 辽宁省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活动中风险控制 |
4.3.3 高校专业体育生运动风险事后转移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A 特尔菲法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B 特尔菲法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 |
附件C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风险感知评估表 |
附件D 专家访谈提纲 |
在学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传统武术项目发展的必要性 |
1.1.2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发展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核心理论及概念 |
2.1.1 武术散打 |
2.1.2 散打选修课的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散打公选课的可行性 |
2.2.2 高校开展武术散打公选课的教学状况研究 |
2.2.3 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2.2.4 影响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教学质量因素的研究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4 评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师资情况分析 |
4.1.1 武术散打教师性别与年龄结构调查分析 |
4.1.2 武术散打打教师的学历与职称结构调查分析 |
4.1.3 武术散打教师的专业与运动等级调查分析 |
4.1.4 武术散打教师的科研及培训情况调查分析 |
4.2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学生现状分析 |
4.2.1 学生对武术散打的认知 |
4.2.2 学生对武术散打运动的兴趣 |
4.2.3 学生学习武术散打的目的 |
4.2.4 学生学习武术散打的基础水平 |
4.2.5 武术散打对大学生的影响 |
4.3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现状 |
4.3.1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选项课的教学目标 |
4.3.2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选项课的教学内容侧重点分析 |
4.3.3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选项课的教学方法 |
4.3.4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选项课课时分配情况 |
4.3.5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选修课开设学期安排情况 |
4.4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
4.5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的教学设施情况分析 |
4.5.1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场地条件情况分析 |
4.5.2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场地师生满意度分析 |
4.5.3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教学器材设施的使用情况分析 |
4.6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比赛频率的情况分析 |
4.7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现存问题分析 |
5.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的发展对策 |
5.1 加大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教师的师资投入力度 |
5.2 加强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教学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
5.3 改善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的场地设施 |
5.4 加大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的课时量,由学期制转为学年制 |
5.5 优化教学评价内容,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
5.6 后疫情时代鼓励武术散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5.7 将VR技术应用到江西省武术散打公选课教学活动中 |
5.8 多渠道开展散打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师资匮乏 |
6.1.2 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对武术散打的认识度不高 |
6.1.3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的教学缺乏先进手段,与“互联网+”联系不够 |
6.1.4 江西省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散打公选课的设备设施有待提高 |
6.1.5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选课缺乏适合的教材 |
6.2 建议 |
6.2.1 多渠道提升武术散打师资能力 |
6.2.2 多途径多角度做好武术散打宣传,提高学生认识度 |
6.2.3 根据武术散打技术特点,合理安排课时学制 |
6.2.4 组织专家撰写武术散打公选课教材 |
6.2.5 全方位参加现有不同类型级别的比赛,赢得荣誉,以赛事促影响 |
6.2.6 提高领导的重视,改善武术散打公选课的软环境和硬环境 |
6.2.7 “互联网+”运用武术散打公选课教学 |
6.2.8 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抗击新冠疫情,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7.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加强体医融合,培养“体育与健康”师资 |
1.1.2 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
1.1.3 体医融合能有效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2.1.1 关于体医融合的研究 |
2.1.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2.1.3 关于学校体医融合的研究 |
2.1.4 关于运动处方的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体医融合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4.1.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1.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要求分析 |
4.1.4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软硬设施分析 |
4.1.5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实践环节分析 |
4.1.6 小结 |
4.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4.2.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优势分析 |
4.2.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劣势分析 |
4.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师生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3.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3.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4 “体医融合”代表类高校人才培养优秀案例分析 |
4.4.1 成都体育学院的人才培养分析 |
4.4.2 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分析 |
4.4.3 两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
4.4.4 建设山东“体医融合”代表性高校 |
4.5 体医融合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
4.5.1 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 |
4.5.2 完善体医融合课程 |
4.5.3 构建体医融合教育平台 |
4.5.4 建立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
4.5.5 建立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Ⅱ 专家访谈问卷 |
致谢 |
(6)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需求 |
1.1.2 健身运动参与动机有关文献缺乏的需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健身运动的相关研究 |
2.1.1 健身运动的概念 |
2.1.2 健身运动的发展相关研究 |
2.1.3 健身运动在高校开展现状研究 |
2.2 参与动机的相关研究 |
2.2.1 动机的相关概念 |
2.2.2 参与动机的相关概念 |
2.2.3 关于动机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4 国内外关于运动参与动机的相关研究 |
2.2.5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动机相关研究 |
2.3 运动动机量表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测量工具 |
3.3.1 信度的检测 |
3.4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高校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4.1.1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人群的性别调查 |
4.1.2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人群的年级情况调查 |
4.1.3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人群的专业情况调查 |
4.1.4 大学生健身运动一周参与的频率情况调查 |
4.1.5 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年限情况调查 |
4.1.6 大学生花在健身运动的金额情况调查 |
4.2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各因素相关研究 |
4.2.1 关于求成就动机因素的分析 |
4.2.2 关于求刺激动机因素的分析 |
4.2.3 关于求知动机因素的分析 |
4.2.4 关于外部认同动机因素的分析 |
4.2.5 关于外部调节动机因素的分析 |
4.2.6 关于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因素的分析 |
4.2.7 关于无动机因素的分析 |
4.3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
4.4 不同年级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
4.5 不同专业大学生健身运动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
4.6 大学生健身运动不同运动频率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
4.7 大学生不同运动参与年限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
4.8 不同健身消费金额的大学生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贵州省本科院校开展花样跳绳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花样跳绳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 |
1.1.2 花样跳绳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
1.1.3 花样跳绳赛事促进花样跳绳发展 |
1.1.4 本科院校开展花样跳绳的优势 |
1.1.4.1 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
1.1.4.2 开展形式多样化 |
1.1.4.3 场地器材要求低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花样跳绳 |
2.1.2 本科院校 |
2.2 国内花样跳绳相关研究 |
2.2.1 花样跳绳的起源与分类 |
2.2.1.1 花样跳绳的起源 |
2.2.1.2 花样跳绳的分类 |
2.2.2 花样跳绳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
2.2.3 花样跳绳在高校的开展现状 |
2.2.4 花样跳绳教学研究 |
2.3 国外花样跳绳相关研究 |
3 花样跳绳赛事举办情况 |
3.1 国际花样跳绳运动情况 |
3.1.1 国际跳绳机构设置 |
3.1.2 国际花样跳绳赛事情况 |
3.2 国内花样跳绳运动情况 |
3.2.1 国内跳绳机构设置 |
3.2.2 国内花样跳绳赛事情况 |
3.2.3 贵州省花样跳绳赛事情况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2.1 问卷效度检验 |
4.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3 实地考察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4.2.5 逻辑分析法 |
4.2.6 访谈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贵州省本科院校花样跳绳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
5.1.1 教师对花样跳绳的了解渠道 |
5.1.2 教师对花样跳绳的教学态度 |
5.1.3 花样跳绳教师性别、年龄情况分析 |
5.1.4 花样跳绳教师学历、职称情况分析 |
5.1.5 花样跳绳教师的裁判员、教练员资格情况 |
5.1.6 花样跳绳教师执裁情况分析 |
5.1.7 花样跳绳教师培训情况分析 |
5.2 贵州省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花样跳绳的相关情况 |
5.2.1 学生性别、专业情况 |
5.2.2 学生对花样跳绳了解的渠道 |
5.2.3 学生对花样跳绳的学习态度 |
5.2.4 学生学习花样跳绳存在的困难 |
5.2.5 学生参与花样跳绳的途径 |
5.2.6 学生对学习花样跳绳的兴趣程度 |
5.3 贵州省本科院校花样跳绳课程开设基本情况分析 |
5.3.1 花样跳绳课开设现状、开设频率 |
5.3.2 花样跳绳教学现状分析 |
5.3.2.1 花样跳绳教学书籍参考情况 |
5.3.2.2 花样跳绳教学课时情况分析 |
5.3.2.3 花样跳绳成绩考核情况 |
5.3.2.4 花样跳绳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5.3.2.5 花样跳绳教学场地、器材情况 |
5.4 贵州省本科院校花样跳绳训练队现状分析 |
5.4.1 花样跳绳训练队基本情况 |
5.4.2 花样跳绳训练队成员基本情况 |
5.4.3 学生参与花样跳绳训练队的动机 |
5.4.4 花样跳绳队训练场地、器材现状 |
5.4.5 花样跳绳队训练内容、周期现状 |
5.4.6 花样跳绳队训练时间、频率、时长 |
5.4.7 花样跳绳队员参与比赛及获奖情况 |
5.4.8 花样跳绳队员参与裁判员、教练员培训情况 |
5.5 贵州省本科院校开展花样跳绳比赛情况 |
5.6 贵州省本科院校开展花样跳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6.1 学校领导价值认知与关照 |
5.6.2 教师配比与课程践行 |
5.6.3 竞赛表演与兴趣提升 |
5.6.4 学生认知与兴趣养成 |
5.6.5 赛事宣传与内容推介 |
5.6.6 教材的使用与开发 |
6 促进贵州省本科院校开展花样跳绳的对策分析 |
6.1 积极争取学院领导的支持 |
6.2 采取多种宣传手段,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
6.2.1 运用网络媒体宣传 |
6.2.2 通过花样跳绳赛事进行宣传 |
6.2.3 将花样跳绳与其他项目相融合 |
6.2.4 充分利用学校花样跳绳训练队 |
6.3 优化花样跳绳教师队伍 |
6.4 整合校园课程资源,开发花样跳绳校本课程 |
6.5 增加学生竞赛或表演机会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问卷 |
附录二 学生问卷 |
附录三 训练队问卷 |
附录四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哈他瑜伽对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及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哈他瑜伽的研究现状 |
2.1.1 瑜伽的定义 |
2.1.2 瑜伽的发展 |
2.1.3 瑜伽的功效 |
2.1.4 关于哈他瑜伽的研究 |
2.2 提升柔韧素质的研究现状 |
2.2.1 柔韧素质的定义 |
2.2.2 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 |
2.2.3 关于柔韧素质的研究 |
2.3 提升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 |
2.3.1 情绪调节的定义 |
2.3.2 影响情绪调节的因素 |
2.3.3 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咨询法 |
3.2.3 实验法 |
3.2.4 心理测量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的影响效果及分析 |
4.2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FMS功能性筛查得分的影响效果及分析 |
4.2.1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深蹲动作模式测试的影响分析 |
4.2.2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跨栏架动作模式测试的影响分析 |
4.2.3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直线弓箭步动作模式测试的影响分析 |
4.2.4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肩部灵活性动作模式测试的影响分析 |
4.2.5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直腿主动上抬动作模式测试的影响分析 |
4.2.6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控体卧撑动作模式测试的影响分析 |
4.2.7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转动稳定性动作模式测试的影响分析 |
4.2.8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FMS总分提高的贡献率的影响分析 |
4.3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心境状态量表(POMS)得分的影响效果及分析 |
4.3.1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紧张维度的影响分析 |
4.3.2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愤怒维度的影响分析 |
4.3.3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疲劳维度的影响分析 |
4.3.4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抑郁维度的影响分析 |
4.3.5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精力维度的影响分析 |
4.3.6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慌乱维度的影响分析 |
4.3.7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与自我有关的情绪维度的影响分析 |
4.3.8 哈他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TMD总分维度的影响分析 |
5 讨论 |
5.1 哈他瑜伽对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的影响 |
5.2 哈他瑜伽对女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9)河南省“华光杯”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课余训练概念界定 |
1.3.2 关于河南省高校篮球队发展现状相关研究 |
1.3.3 课余训练发展现状相关研究 |
1.3.4 关于篮球队课余训练开展现状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大学生“华光杯”篮球锦标赛开展现状研究 |
3.1.1 赛事简介 |
3.1.2 开展历程回顾 |
3.1.3 发展现状及意义 |
3.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
3.2.1 教练员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3.2.2 运动员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3.3 河南省“华光杯”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教练员现状分析 |
3.3.1 教练员选拔运动员现状分析 |
3.3.2 教练员课余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安排 |
3.3.3 教练员课余训练内容设置及周期安排 |
3.3.4 教练员课余训练负荷强度安排分析 |
3.3.5 教练员对运动员课余训练出勤情况满意度调查分析 |
3.3.6 教练员来源及专职化程度 |
3.4 河南省“华光杯”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运动员现状分析 |
3.4.1 运动员课余训练动机及态度 |
3.4.2 运动员课余训练目标分析 |
3.4.3 运动员每周参加课余训练次数及时间安排 |
3.4.4 运动员课余训练对学习的影响 |
3.4.5 运动员自发组织课余训练情况 |
3.4.6 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 |
3.4.7 运动员营养补充情况 |
3.5 河南省“华光杯”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保障性条件现状分析 |
3.5.1 篮球场地设施配置情况 |
3.5.2 运动队课余训练经费保障分析 |
3.5.3 领导重视度情况 |
3.5.4 参赛情况 |
3.6 河南省“华光杯”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分析 |
3.6.1 教练员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
3.6.2 运动员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
3.6.3 课余训练保障性条件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运动员问卷 |
附录 B 教练员问卷 |
附录 C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四、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情况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D]. 田倩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师范类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周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风险感知与预防路径构建研究[D]. 陈鹏屹. 沈阳大学, 2021(10)
- [4]江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公共选修课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胜男.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 李赟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调查与分析[D]. 边加斌.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贵州省本科院校开展花样跳绳的现状研究[D]. 王巧巧.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8]哈他瑜伽对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及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D]. 孙贺.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9]河南省“华光杯”本科甲组男子篮球队课余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 孙彬. 河南大学, 2019(07)
- [10]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