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柱椎体高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肖忠洲,刘家明,黄山虎,刘志礼[1](2021)在《新型防神经根损伤双螺纹椎弓根螺钉解剖学依据》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测量正常人双侧的胸椎及腰椎椎体解剖学参数,为新型防神经根损伤双螺纹椎弓根螺钉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仰卧位CT片上测量胸椎T1~12及腰椎L1~5椎弓根螺钉进钉路径的分段长度(椎体段、椎弓根段和椎板段)、进钉外展角及椎弓根峡部宽度和高度。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结果纳入胸椎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腰椎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胸椎组螺钉椎体段长度为左侧(19.09±2.36)mm,右侧(19.77±2.54)mm;螺钉椎弓根段长度为左侧(7.67±1.19)mm,右侧(8.17±1.16)mm;螺钉椎板段长度为左侧(9.94±2.02)mm,右侧(9.06±1.71)mm;进钉外展角为左侧(8.61±2.57)°,右侧(8.44±2.71)°;椎弓根峡部宽度为左侧(8.44±2.71)mm,右侧(5.95±1.16)mm;椎弓根峡部高度为左侧(11.76±1.86)mm,右侧(11.79±2.24)mm。腰椎组螺钉椎体段长度为左侧(26.99±3.37)mm,右侧(27.06±3.24)mm;椎弓根段长度为左侧(10.00±1.58)mm,右侧(10.37±1.53)mm;椎板段长度为左侧(12.74±2.16)mm,右侧(13.96±2.46)mm;进钉外展角为左侧(16.16±2.93)°,右侧(16.31±3.05)°;椎弓根峡部宽度为左侧(9.72±1.59)mm,右侧(9.45±1.84)mm;椎弓根峡部高度为左侧(14.50±2.83)mm,右侧(14.05±2.39)mm,胸椎与腰椎螺钉椎体段长度、椎弓根段长度、椎板段长度、进钉外展角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L5椎弓根峡部高度分别与椎弓根峡部宽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正常人群胸椎及腰椎椎骨较为细致的相关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新型双螺纹椎弓根螺钉的较准确依据。
唐小勇[2](2021)在《下腰椎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正常成年人下腰椎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进行影像学测量,为脊柱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1月至2019年01月在我院均行腰椎侧位片和CT检查的患者,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300例正常成年人,用Pacs系统自带的测量工具分别对L4、L5和S1的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对其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CT影像学测量结果:上关节突内侧缘磨除宽度:左侧测量数据平均为L4:5.66±0.65mm、L5:5.36±0.54mm、S1:4.66±0.64mm;右侧测量数据平均为L4:5.62±0.61mm、L5:5.30±0.57mm、S1:4.62±0.63mm;测量数据表明,在轴位面上从L4~S1上关节突内侧缘根部与椎弓根内侧缘的距离(宽度)逐渐减小,同一椎体左侧和右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侧位片影像学检查结果:(1)上关节突长度:测量数据平均为L4:13.63±1.25mm、L5:13.07±1.22mm、S1:12.68±1.28mm;(2)上关节突可磨除宽度:测量数据平均为L4:9.59±1.00mm、L5:8.94±0.98mm、S1:8.67±0.99mm;测量数据表明,在腰椎侧位上从L4~S1上关节突长度和可磨除宽度逐渐减小,不同椎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间孔下半部分宽度:测量数据平均为L4:9.45±0.85mm、L5:8.45±1.17mm、S1:7.49±1.23mm;(4)椎间孔下半部分高度:测量数据平均为L4:5.18±0.87mm、L5:4.61±0.81mm、S1:3.10±0.93mm;在腰椎侧位上从L4~S1椎间孔下半部分宽度和高度逐渐减小,不同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椎间孔下半部分面积:测量数据平均为L4:42.59±8.78mm2、L5:33.97±7.69mm2、S1:27.69±7.51mm2;(6)上关节突可磨除面积:测量数据平均为L4:45.89±8.71mm2、L5:42.16±7.86mm2、S1:39.42±7.79mm2;在腰椎侧位片上从L4~S1椎间孔下半部分面积和上关节突可磨除面积逐渐减小,不同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柱内镜在下腰椎椎间孔入路时,磨除上关节突腹侧39.42±7.79mm2不会破坏脊柱稳定性;2、脊柱内镜在下腰椎椎板间入路时,磨除上关节突内侧缘4.64±0.63mm可充分暴露侧隐窝和椎弓根内侧缘,且不破坏脊柱稳定性;3、在下腰椎椎间孔下半部分不能通过直径为7.5mm的工作套管。
孙素鹏[3](2021)在《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差异,探究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寰枢椎半脱位受试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两组受试者运用松解手法后予以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旋转扳法为主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组予以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所有受试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以及寰齿前间距(atlanto dental interval,ADI)、寰齿侧间隙差值(variance of bilateral lateral ailanto dental space,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和颈椎曲度等影像学数据的测量,治疗结束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评价治疗前后各组数据的差异。结果:1.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VAS评分和颈椎治疗成绩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I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手法。2.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可以调整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的ADI、VBLADS和枢椎棘突偏移度,且对于VBLADS和枢椎棘突偏移度的调整作用优于传统推拿手法。3.脊柱微调正骨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对于寰枢椎半脱位患者颈椎曲度可能没有调整作用。
方鹏忠[4](2021)在《PVP、PKP与BFMCs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成本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收集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随访,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骨填充网袋(Bone filling mesh container,BFMCs)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成本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椎体强化治疗的OVCFs患者共17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VP组、PKP组与BFMCs组,其中PVP组51例,PKP组61例,BFMCs组59例,均为胸腰椎单椎体新鲜骨折。对比患者基本信息,手术相关资料,依据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期内VAS评分、ODI评分、Barthel指数、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评估其有效性,根据骨水泥渗漏情况评估其安全性,对患者入院前、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内诊疗总费用进行统计,结合术后1年ODI评分改善程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三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01),术后3月-1年与术后3天对比又有进一步改善(P<0.001),同期对比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而PKP组与BFMCs组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改善程度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PVP组(19/51,39.25%)、PKP组(12/61,19.67%)、BFMCs组(5/59,8.47%),BFMCs组渗漏率更低(P<0.05);三组住院时间、入院前费用、住院期间药品费、出院后各项费用对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医用材料费用、住院总费用与总支出差异显着(P<0.001);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年ODI评分比术前每降低1%,医疗支出PVP为637.02元,PKP为722.77元,BFMCs为824.36元;与PVP相比,ODI评分每多降低1%所需支出PKP为2083.65元,BFMCs为3537.34元。结论:对于急性症状性OVCFs患者,三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快速缓解疼痛,显着提升活动功能,但PKP与BFMCs对畸形的矫正效果显着优于PVP,并且BFMCs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由于BFMCs与PKP治疗费用高昂,PVP更具卫生经济学优势。
陈飞飞[5](2020)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脊柱领域常见病、多发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后,我们往往会采取开放手术的治疗方式。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经典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临床实践表明,腰椎融合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脊柱的失平衡状态,维持手术节段的稳定性,促进椎间隙的融合。但是,坚强的内固定会使病变节段原有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代偿性增加运动幅度,进而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小关节应力分布异常,加速相邻节段退变。与此同时存在的创伤大、出血多、花费高、恢复时间长、术后残留下腰痛等缺点,不容小视。当今,脊柱手术整体向微创方向发展,从最开始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到目前从韩国引进的大热的UBE技术,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脊柱微创的发展,同样也存在“假微创、真开放”、“大通道、多通道”、“多切口、大切口”、“减压、融合与固定独立分开、各自为战”、“需要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方式”、“术中需要变换手术体位”、“开放大cage,不能撑开、不能固定”等特点。针对目前脊柱微创领域的技术现状,我们课题组设想能否根据胸椎根外固定的思路、启示,借助于目前的脊柱微创内镜技术,借鉴颈椎零切迹钢板、可膨胀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灵感,发明一种手术技术或者匹配的脊柱微创器械,在目前常规椎间孔镜单一 7.5mm通道下通过安全三角(kambin’s triangle),完成腰椎间减压、融合、固定三大任务的一站式完成,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创技术。目的:1、受到胸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启示,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通过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通过影像解剖、神经影像学的测量、评估,评价其解剖可行性及神经安全性。2、为下一步研发新技术相关的脊柱微创器械(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提供解剖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1、早期对45具胸椎干骨标本进行测量,重点测量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相互关系,即测量横突中线与椎体的解剖对应关系、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以及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得到启发,是否可寻找腰椎椎弓根根外固定的新方法,即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2、为证实该技术的解剖可行性,分别收集山东省立医院60名(男性22人,女性38人)进行腰椎CT扫描的志愿者,将扫描信息传至GEAW4.4工作站。测量腰椎体后角(P点)到对侧前角相应靶点(A:对侧前中1/3中点;B:对侧前中点;C:对侧中中点;D:对侧前中1/3上点;E:对侧前上点;F:对侧中上点)的距离及各径线分别在矢状位、横断位与相应椎体终板平行线的夹角(a1、a2、a3、b1、b2、b3、c1、c2、c3),并做统计学分析。3、该技术的入路是经由安全三角来实现的,安全三角区域能否为该技术提供技术可行性,不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出口神经根产生损害。对60名志愿者(男性27人,女性33人)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腰椎MR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数据上传至飞利浦(Achieva 1.5 T MR)工作站。预设三个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工作靶点(P1、P2、P3),分别测量它们在冠状位、矢状位上到达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上下终板平面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并做统计学分析。4、新技术的实现对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提出了迫切需求。我们根据新技术特点设计了一款可在单一常规7.5mm套筒下实现减压、融合与固定一站式完成的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同时对此款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进行有限元分析,间接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1、男女标本解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横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横突中线位于椎弓根上、下边界的范围内。横突中线在T6[(1.36±1.20)mm]和T7[(0.82±1.01)mm]处更接近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在T11[(4.96±0.89)mm]和T12[(5.09±0.99)mm]处远离椎弓根中线。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上缘的距离由T1[(4.32±1.28)mm]逐渐增大至T12[(12.31±1.03)mm]。横突中线至椎弓根下缘的距离由T1[(-6.60±1.02)mm]逐渐减小至T12[(-1.87±1.02)mm]。横突中线位于T1至T9椎弓根下缘上方约4mm处。横突中线位于T10到T12椎弓根下缘约1-2 mm。为了研究横突与肋骨的解剖关系,肋骨在胸横突的前外侧从T1到T8重叠。但是肋骨在T9到T12的横突中有一小部分重叠。横突与肋间重叠高度由T1[(5.32±1.08)mm]到 T12[(0.31 ±0.66)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0.92±1.22)mm]处达到最大值。对于横突与椎体的相对位置,横突中线对应于椎体上1/3或中1/3的下半部分。横突中线至椎体上缘的距离由T1[(4.99±0.65)mm]逐渐增大至T12[(10.11±1.43)mm]。横突中线到椎体下缘的距离由 T1[(10.17±1.36)mm]到 T12[(9.18±0.93)mm]先增大后减小,在T5[(11.96±0.91)mm]处达到最大值。椎体横突中线到椎体中线的距离变化不大,在2mm-4mm之间波动。在椎弓根与肋骨的解剖关系上,椎弓根在前外侧T1-T6之间完全重叠,在T7-T9之间大部分重叠(约4/5)。但从T10到T12,肋骨部分重叠(约3/4)。椎弓根与肋骨重叠高度由T1[(6.12± 1.18)mm]到T12[(3.90± 1.04)mm]先升高后降低,在T5[(11.12±1.22)mm]时达到最大值。2、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过程中各路径可分为两组,中份组中,PC路径最短,PA路径和PB路径差距不大(P=0.123),无统计学意义。全长组中,PF路径最短,PD路径和PE路径差距不大(P=0.177),无统计学意义。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从L1到S1整体呈现依次增大趋势,其中以PA路径、PD路径最明显,PB路径、PE路径次之;PC路径、PF路径先增大后减小。PE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最理想的路径,其上行路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L3处到达最高;其下行路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L5处下降最低。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各路径在矢状位上的夹角a1、a2、a3、b1、b2、b3以及横断位上的夹角c1、c2、c3差异较大(P=0.000),有统计学意义;即 a1>a2>a3、b1>b2>b3、c1<c2<c3。矢状位下行路径的角度中b1、b2、b3变化明显且一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在L3处最小,S1处最大;矢状位上行路径的角度中a1、a2变化一致,呈现增大趋势,a3先减小后增大,在L4处最小,L5处最大。横断位路径角度中c1、c2、c3变化一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其中cl、c2在L2处最大,c3在L3处最大,均在S1处最小。3、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到同侧出口神经根、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c1、c2、c3、c4、c5、c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各靶点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c1、c2、c3、c4、c5、c6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自L1/2逐渐增大,L4/5最大,后L5/S1稍减小。随着靶点P1,P2,P3沿着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向外侧移动,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逐渐增大、到出口根的距离逐渐减小。靶点P1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大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靶点P3到出口根的距离明显小于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二者相差约1-3mm;而靶点P2到出口根的距离和到硬膜囊/行走根的距离各节段相差不大,均数相差均在1mm以内。上、下终板平面水平出口神经根到硬膜囊/行走神经根的距离d1、d2均逐渐增大(P<0.0001),且下终板平面数值均大于上终板平面(P<0.05)。各节段分别在上下终板平面左右两侧数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在L1/2-L5/S1各节段,各靶点(P1,P2,P3)切面水平上、下位椎体后下、上角投影点到出口神经根的距离s1、s2、s3、s4、s5、s6双侧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同节段双侧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双侧合并进行均值的计算。矢状位上,随着靶点(P1,P2,P3)切面的外移,s1,s3,s5逐渐减小,即s1>s3>s5;s2,s4,s6逐渐减小,即s2>s4>s6;在各个节段,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L1/2节段最小,L5/S1节段最大。4、我们根据新技术对于脊柱微创器械的迫切需求,早期设计了四项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一种自导向撑开镜下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一种自导向四面可撑开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一种可自控保护神经血管的腰椎间孔镜工作套筒、一种自导向可镜下植骨椎间融合器。5、建立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 6.14-4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Model A(8mm融合器)共有223281个节点551584个单元,ModelB(10mm融合器)共有223413个节点552141个单元,Model C(12mm融合器)共有223507个节点552497个单元。约束L5椎体下表面的自由度为0,在L4椎体上表面向终板施加负荷为400N的垂直于水平面压力模拟正常人腰椎承载重力,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的方向上分别施加7.5Nm的纯扭矩,分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左右侧曲等6种运动状态加载。记录不同手术模型中椎体、固定螺钉、融合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值。结论:1、胸椎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是一个三维解剖结构。椎弓根、横突、肋骨不在同一平面上,在不同节段中相对位置不同。椎弓根-肋骨复合体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可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有效补充。2、经Kambin’s三角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即PET0FPC技术)具有解剖可行性,同时为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和制作提供解剖学参数。3、Kambin’s三角可作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工作区域,但实际安全区域比理论上的范围要小。椎弓根中内1/3纵垂线与椎间盘后缘水平中线的交点(P2)为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最优“靶点”。实现脊柱内镜下单一通道彻底减压、融合固定一站式完成,具有神经安全性。4、以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应的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器械被设计研发出来,其中四项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他专利正在积极申报过程中。5、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从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中表明,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人体腰椎活动的负荷,并且不会破坏邻近终板造成融合器沉降,能够很好的实现椎间融合。
李选[6](2020)在《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腰椎椎板下棘的形成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5月30日于我院因腰部不适等原因,需要对腰椎椎体进行CT检查的患者,共计400例,将其400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三组,青年组:20-40岁;中年组:41-60岁;老年组:61岁以上,对照患者腰椎椎板下棘的发生率。对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进行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这400例患者中发现存在椎板下棘的患者197例,男77例,女120例,年龄20-86岁,平均年龄(58.2±3.8)岁。统计其不同脊柱节段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分别比较椎板下棘发生率的高低,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所有存在椎板下棘的患者分为稳定性脊柱组与不稳定性脊柱组(脊柱侧弯者、脊柱有外伤史者、小关节不对称者、腰椎滑脱者等),统计稳定性脊柱(对照组)与不稳定性脊柱(观察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比较它们椎板下棘的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椎板下棘的形状、走行、位置及其与椎间黄韧带的毗邻关系。结果依照年龄段分组中,椎板下棘主要发生在中年组及老年组的患者中,中年组及老年组患者椎板下棘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青年组(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患者的椎板下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椎板下棘可出现于T11椎体-L5椎体,按照椎板下棘发生率高低排序,由高至低分别为T12椎体、T11椎体、L1椎体、L5椎体、L2椎体、L4椎体、L3椎体,发生率有显着的差异(P<0.05);脊柱不稳定组(观察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脊柱稳定组(对照组)椎板下棘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下棘的边缘位置与椎间黄韧带外侧缘相一致,位于腰椎椎板前下外侧缘、椎弓根下切迹的外侧,突起尖端朝下,参与构成椎间管内口和椎管的骨性后壁。结论通过对脊椎进行CT冠状位、矢状位及斜位重建及三维图像重组,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椎板下棘的形态、位置及其与椎间黄韧带的毗邻关系;椎板下棘的形成可能与脊椎的退行性变、脊柱的应力作用以及韧带骨化及受力有关,这与椎间黄韧带的退变因素相吻合,因此认为椎板下棘的形成很可能是在椎间黄韧带劳损、退变、反复修复、增生的基础上进一步骨化最终形成的骨性突起。
徐燕笑[7](2020)在《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腰椎退行性变是常见的一种腰椎退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腿部的不适及疼痛。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其趋势愈加年轻化,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手术并不是其首选的方法,因为手术并发症较多,其长期疗效尚不明确。但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手术治疗仍是腰椎退行性变的最佳治疗方案。腰椎后部结构的解剖形态改变是否足以压迫神经、脊髓,从而引起腰腿痛的症状,及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目的]通过测量分析腰椎后部的解剖结构,以期为临床腰椎退行性变的治疗及改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分别在腰椎上进行骨性测量及影像学测量,并进行以下研究:①腰椎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②成人腰椎椎间孔的骨性测量。③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解剖形态学分析及临床意义。[结果]1.两侧的腰椎椎弓根的长度、两侧腰椎侧隐窝的长度从L1到L5呈递减趋势;腰椎椎管的正中矢状径和腰椎椎管的横径L1~4递减。两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与相对应的腰椎侧隐窝长度在L3、L4、L5节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L3~4腰椎椎间孔平均高度依次为(19.27±1.78)mm,L4~5为(17.45±1.88)mm,L5~S1为(14.01±1.38)mm;L3~4腰椎椎间孔的最小矢状径为(9.39±1.45)mm,L4~5为(8.33±1.60)mm,L5~S1为(10.16±2.09)mm;L3~4腰椎椎间孔最大矢状径为(11.14±1.28)mm,L4~5为(10.95±0.85)mm,L5~S1为(11.13±1.17)mm。在L3~4、L4~5、L5~S1,椎间孔高度为轻度和中度的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时,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3~4、L4~5、L5~S1,腰椎椎间孔最小矢状径在正常高度椎间盘和发生退行性变化的椎间盘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将腰椎上、下终板分为3型:Ⅰ型,凹形;Ⅱ型,平型;Ⅲ型,凸型。在L1、L2、L3,上、下终板主要以凹型为主,在L5,上终板则以凹型和凸型为主要类型。在上终板L2,LLu、LRu、LMu与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下终板L3,LLL、LRL与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L3、L4、L5,腰椎椎弓根长度与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有关,而与腰椎椎管的正中矢状径、腰椎椎管横径关系不明显。2.腰椎椎间孔最小矢状径的大小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较大;而腰椎椎间孔最大矢状径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较小。3.L1~4上、下终板的主要类型为凹型,而L5上终板主要为凹型和凸型,下终板主要为凸型。
章戈[8](2019)在《腰椎皮质骨通道螺钉进钉角度的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CT测量腰椎皮质骨通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进钉方向与椎板切线的夹角及其与棘突轴线的夹角,为腰椎CBT螺钉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腰椎CT平扫+冠矢状重建检查的100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男女各50例。使用PACS影像软件系统分别测量腰椎CBT螺钉进钉方向在矢状面上与椎板切线的夹角即腰椎CBT螺钉头倾角,和横断面上与棘突轴线的夹角即腰椎CBT螺钉外倾角,统计分析测量结果在同一序列椎体左右两侧间、不同性别间、不同节段间进钉角度的差异。结果:腰椎同一序列各节段椎体的头倾角和外倾角在左、右两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节段的头倾角和外倾角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1-L5节段头倾角分别为(51.29±3.88)°、(50.68±3.37)°、(49.69±2.27)°、(49.09±2.49)°、(48.24± 2.49)°,从L1-L5头倾角逐渐减小,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1-L5节段外倾角分别为(8.84±1.50)°、(8.92±1.56)°、(9.08±1.37)°、(9.11±1.40)°、(9.06±1.28)°,从 L1-L5 节段外倾角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椎板切线和棘突轴线作为腰椎CBT螺钉技术的参考标志,其各节段间存在差异,该角度可为腰椎CBT道螺钉置钉提供参考。
阮闻洋[9](2019)在《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观测单节段L4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 lolisthesis,DLS)患者椎旁肌的MRI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变化,同时探究其相关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DLS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335例)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通过查找随机数表,抽取60例病例为滑脱组;同法从同时期我院仅有局部下腰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而行影像学检查,但结果并无明显阳性发现的患者(共377例)中挑选60例病例为对照组。使用我院PACS系统获得该120例患者(滑脱组60例,对照组60例)的腰椎MRI图像,并选取横断面上第4腰椎下终板层面T2加权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逐个绘制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和L4椎体的轮廓,并测量其CSA。对每例患者均分别测量双侧多裂肌、双侧竖脊肌、双侧腰大肌CSA并取其平均值。同时以该扫描层面L4椎体CSA作为基准值,使用椎体左右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CSA平均值与L4椎体CSA的比值来反映肌肉萎缩的程度,若该比值越小,则意味着其萎缩程度越严重。研究结果:1.滑脱组双侧多裂肌平均CSA为7.81±1.06cm2,对照组双侧多裂肌平均CSA为8.61±0.81cm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双侧腰大肌平均CSA为13.06±1.92cm2,对照组双侧腰大肌平均CSA为13.73±1.77cm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双侧竖脊肌平均CSA为15.31±2.97cm2,对照组双侧竖脊肌平均CSA为15.00±2.61cm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比较多裂肌、腰大肌C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滑脱组显着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竖脊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滑脱组多裂肌比值为0.54±0.05,对照组多裂肌比值为0.60±0.04,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腰大肌比值为0.89±0.04,对照组腰大肌比值为0.95±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竖脊肌比值为1.04±0.08,对照组竖脊肌比值为1.03±0.0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对比两组组内不同年龄段双侧多裂肌CSA平均值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一步经过两两比较得40-50岁人群>50-60岁人群>60-70岁人群,其余指标组内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相同年龄段各指标比较,对照组40-50岁人群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50-60岁人群多裂肌平均CSA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60-70岁人群多裂肌平均CSA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着大于滑脱组(P<0.05)。4.各年龄段滑脱组多裂肌CSA平均值和多裂肌比值的减小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即随着年龄的增加,滑脱组多裂肌萎缩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滑脱组腰大肌萎缩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多裂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具有相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DLS能加剧多裂肌的退变萎缩;2.腰大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具有相关性,而随着年龄的增加,DLS未能明显加剧腰大肌的退变萎缩;3.竖脊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代照荣[10](2019)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和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1例因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9例患者接受了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网袋组),62例患者接受了常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组)。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标准胸腰椎正侧位片,CT和MRI检查。比较手术前后穿刺椎体在X线正侧位片上的影像学参数,包括矢状位上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中线高度及cobb角,冠状位上椎体穿刺侧高度、非穿刺侧高度、中线高度及cobb角。并对两组术中骨水泥渗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矢状位上,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中线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获得显着恢复(P<0.05),各方位椎体高度与cobb角恢复程度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冠状位上,两组术后椎体穿刺侧高度、非穿刺侧高度、中线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获得显着恢复(P<0.05),各方位椎体高度与cobb角恢复程度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网袋组发生骨水泥渗透1例,骨水泥渗透率5.3%,PKP组发生骨水泥渗透9例,骨水泥渗透率14.5%(P=0.298)。结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两者对伤椎的撑开效果无明显差别,但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透率较低,提高了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
二、脊柱椎体高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柱椎体高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防神经根损伤双螺纹椎弓根螺钉解剖学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选取志愿者 |
1.2 研究方法 |
1.2.1 拍摄胸椎/腰椎CT图像 |
1.2.2 椎骨相关解剖参数测量 |
1.2.3 新型防神经根损伤双螺纹椎弓根螺钉的设计理念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胸椎椎骨相关解剖参数 |
2.2 腰椎椎骨相关解剖参数 |
3 讨论 |
(2)下腰椎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柱椎间融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内容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伦理学审批 |
2.3 随机化分组 |
2.4 治疗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6 安全性控制 |
2.7 观察指标 |
2.8 统计学处理 |
3.研究结果 |
3.1 病例入选及试验完成情况 |
3.2 基线资料比较 |
3.3 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
3.4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
3.5 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
3.6 总疗效比较 |
3.7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 |
1.1 寰枢椎半脱位的病因病机 |
1.2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寰枢椎半脱位的命名与定义 |
2.3 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机制 |
2.4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 |
3 寰枢关节的运动与解剖结构 |
3.1 骨性稳定结构 |
3.2 关节连接 |
3.3 神经、血管 |
3.4 运动与关节 |
4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的理论基础 |
4.1 脊柱推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
4.2 脊柱整体理论 |
4.3 脊柱枢纽理论 |
4.4 脊柱半脱位理论 |
4.5 脊柱“微调”理论 |
5 结果分析 |
5.1 基线资料 |
5.2 总有效率 |
5.3 影像学指标 |
5.4 量表评分 |
5.5 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的比较 |
5.6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的作用机制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影像学数据记录表 |
附录4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
附录5 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
文献综述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PVP、PKP与BFMCs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成本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背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设备和材料 |
2.4 患者处理及手术方式 |
2.4.1 术前准备 |
2.4.2 体位及麻醉 |
2.4.3 手术步骤 |
2.4.4 术后处理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线资料对比 |
3.1.1 基本信息 |
3.1.2 手术椎体分布 |
3.2 手术资料对比 |
3.3 术后疗效对比 |
3.3.1 VAS评分、ODI评分及Barthel指数 |
3.3.2 伤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 |
3.4 安全性 |
3.5 成本效果分析 |
3.5.1 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费用 |
3.5.2 院外相关费用 |
3.5.3 CER与ICER |
第四章 讨论 |
4.1 适应症与禁忌症 |
4.2 改善疼痛与矫正畸形 |
4.3 改善活动功能 |
4.4 并发症 |
4.5 骨水泥材料的选择 |
4.6 抗骨质疏松治疗在OVCFs治疗中的重要性 |
4.7 经济学评价 |
4.8 不足与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椎弓根-肋骨复合体中骨性结构间的解剖关系研究及启示 |
前言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1.5 启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的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三部分 经Kambin's三角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神经影像学评估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附图表 |
References |
第四部分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相应的一系列脊柱微创器械的研发 |
前言 |
专利简介 |
第五部分 新型一体化可固定椎间融合器经Kambin's三角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综述: 腰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课题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1 |
外文论文2 |
(6)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检查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2. 腰椎退行性变的不同类型 |
2.1 腰椎管狭窄 |
2.2 腰椎间孔狭窄 |
2.3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
3. 本课题的科学假说和研究构想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腰椎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标本 |
2 观察、测量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1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及腰椎椎管的矢状径、横径 |
2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的长度及双侧腰椎侧隐窝长度的相关性 |
3 L_(1~5)双侧腰椎椎弓根长度与腰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实验讨论 |
1. 腰椎弓根的长度 |
2. 腰椎管的大小 |
3. 侧隐窝的长度 |
4. 腰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相关性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人腰椎椎间孔的骨性测量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观测指标 |
3. 椎间孔的测量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1 椎间孔高度 |
2 椎间孔最小矢状径 |
3 椎间孔最宽处 |
第三节 实验讨论 |
1. 腰椎间孔 |
2 腰椎间盘高度 |
3 国内外对腰椎间孔狭窄的相关研究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解剖形态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仪器与方法 |
3 测量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1 终板不同节段后缘冠状面分型 |
2 性别与终板形态的相关性 |
3 上、下终板间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实验讨论 |
1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
2 国内外有关椎间盘假体及终板的研究 |
3 本研究的意义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腰椎皮质骨通道螺钉进钉角度的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1.1 退变性腰椎滑脱概述 |
1.2 DL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纳入标准 |
2.1.2 病例排除标准 |
2.1.3 一般资料 |
2.1.4 病例分组 |
2.2 实验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观测指标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两组多裂肌、腰大肌、竖脊肌平均CSA比较: |
3.2 两组多裂肌、腰大肌、竖脊肌平均CSA与 L4 椎体CSA的比值比较 |
3.3 各年龄段多裂肌平均CSA |
3.4 各年龄段多裂肌比值 |
3.5 各年龄段腰大肌平均CSA |
3.6 各年龄段腰大肌比值 |
3.7 两组不同年龄段双侧椎旁肌CSA平均值及其与L4 椎体CSA比值比较 |
4.讨论 |
4.1 DL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4.1.1 三关节复合体 |
4.1.2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 |
4.1.3 髂腰韧带与髂骨高度 |
4.2 椎旁肌因素在DL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
4.2.1 多裂肌 |
4.2.2 腰大肌 |
4.2.3 竖脊肌 |
4.3 本文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致谢 |
(10)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和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手术方式 |
2.1 PKP术式 |
2.2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式 |
2.3 影像技术与评估 |
3.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1. 术后失状位上两组椎体高度与成角恢复情况 |
2. 术后冠状位上两组椎体高度与成角恢复情况 |
3. 失状位两组椎体高度与成角恢复程度比较 |
4. 冠状位两组椎体高度与成角恢复程度比较 |
5. 骨水泥注入量及渗透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1.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人群分布特点 |
2.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对病椎的撑开效果 |
3.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优势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脊柱椎体高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防神经根损伤双螺纹椎弓根螺钉解剖学依据[J]. 肖忠洲,刘家明,黄山虎,刘志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05)
- [2]下腰椎上关节突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D]. 唐小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3]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D]. 孙素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PVP、PKP与BFMCs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成本效果分析[D]. 方鹏忠. 兰州大学, 2021(12)
- [5]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体后角斜向固定技术的可行性研究[D]. 陈飞飞. 山东大学, 2020(11)
- [6]腰椎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D]. 李选. 青岛大学, 2020(01)
- [7]腰椎后部解剖结构形态分析与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性研究[D]. 徐燕笑.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腰椎皮质骨通道螺钉进钉角度的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 章戈. 苏州大学, 2019(04)
- [9]椎旁肌横截面积与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分析[D]. 阮闻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和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的比较[D]. 代照荣. 厦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