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DP达到934.6亿元(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然[1](2021)在《我国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提出
朱名辉[2](2021)在《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之间在各项税收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税收竞争。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将部分财政征管权力和支出权力下放到地方。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税收征收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自2016年来,我国这5年内一直推行减税降费措施,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因此进一步缩减。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与之相对的地方财政支出却不减反增,地方所面临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加。为了弥补地方财政赤字,缩小财政缺口,地方政府之间开始展开税收竞争模式,例如通过税收优惠等财政手段,获得政府财政收入。但是,政府间这种非合作竞争模式,是在财政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这种恶性的税收竞争手段不仅会加剧各地方财政压力,而且也不利于区域间的技术创新。在良性的税收竞争模式下,各地政府为争夺税基,利用不同形式的税收竞争手段来增加政府收入,政府将部分收入投入到该区域的技术创新领域,有利于本地区技术创行升级。为防止政府采取恶性税收竞争手段,规范政府税收竞争行为,本文主要以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政府税收竞争对技术创新升级的影响。由于各地方政府应对财政压力危机时首先使用的是税收竞争手段,本文先通过面板模型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发现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能够相应的促进本地区的技术创新。考虑到技术创新这一公共品的供给是受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双重影响,本文主要通过运用空间经济计量计算模型,深入分析我国税收竞争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分解为总效应、直接作用效应和间接作用效应来研究,同时通过空间计量分析得出了我国30个省份17年的全局莫兰指数。研究结果发现各个地区间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呈明显正向的推动和促进效应,而对其他邻近地区的技术创新影响则是呈显着负相关性,但总体上税收竞争对技术创新在现阶段下还是一直呈现正相关性。当各地区间税收竞争模式呈“逐低竞争”模式时,这不利于各城市间未来发展。依据研究结果,本文为规范政府间的税收竞争行为、促进我国地区间技术创新提供了建议和启示。
朱翠明[3](202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阶段、新的矛盾、新的表现,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来,我们再一次面对的新时代转折的关口,这个关口不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作为普遍性的问题更是世界各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在现代化进程中“率先突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将抓住“全面超越的历史机遇”,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起到前导与示范作用。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简称,本文将老龄化作为问题的研究出发点,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研究在社会不同的阶段下,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变动特征的原因,只有找寻出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释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形成的原因,进而对老龄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做出应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连续转变,而使人与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结果。因此,需要将现代化与老龄化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尤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侧重点与前期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区别,虽然分析侧重的角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为客观认识和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确实无法脱离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所发生的连续转变,而孤立地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社会与人对立统一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度挖掘。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变化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探寻社会中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而从“因”着手,找到最为准确和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为早日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助力。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了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其次,对国内外关于老龄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老龄化的研究现状。老龄化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多,但在老龄化的理论发展方面还比较薄弱。最后,指出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由于研究侧重角度的不同,得到了一些较为有新意的见解,提出了未来人口衡定论,推测出人口年龄结构呈铅笔型形态等。第二章是文章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主要的基础理论。主要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为介绍国外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着手,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共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总结了在不同人类社会阶段下体现出的不同人口特征,阐述了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深层挖掘归纳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在世界步入老龄化背景下,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人口关系变动情况及老龄化形成历程,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得出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关系变动的原因,总结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原因,以及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老龄化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五章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得到实际数据支撑,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黄金分割规律,推论出现代化进程中未来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并预测了中国至2050年各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同时,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第六章基于对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优化人口政策、完善养老制度、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等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策略、措施。
平忠霸[4](2021)在《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核算是环境经济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研究遵循《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SEEA-2012)》,提出并建立了一套估算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货币化成本的综合模型框架。具体包括:使用边际机会成本法来估算矿产资源耗竭成本,采用收益还原法估算耕地耗竭成本;采用人力资本法估算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损失成本,使用直接市场法核算酸雨造成的农业损失成本、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和渔业损失成本,采用治理成本法核算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成本。使用以上综合模型核算2003-2016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并得出我国绿色GDP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2003年至2016年,中国绿色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4.76%,而资源环境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11.90%(16304.7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16年的5.72%(42602.0亿元人民币),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可持续,环境更加友好;(2)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占资源环境总成本的年平均比重超过80%,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消耗;(3)资源环境总成本随着时间呈倒“U”型,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矿产资源耗竭成本和水污染成本都分别与人均GDP呈倒“U”型特征,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规律;(4)尽管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中国在调整工业和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污染等方面的努力,资源环境总成本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5)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环境保护政策对中国绿色GDP发展的影响。推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等一系列绿色积极政策的实施对GDP的绿色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晓峰[5](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王珏[6](2021)在《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规制作为潜在的外在约束力量,能否助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山东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如何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扣住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建设黄河流域国家中心城市,对山东省的“环境规制”和“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提出新要求,因此探究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变得意义重大。然而,现有研究就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并且缺乏从宏观角度分析环境规制对特定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鉴于上述问题,本文在论述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山东省16地市2006-2018年相关指标数据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及评价。运用熵值法基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指标测算环境规制强度,并从整体、地市、区域三个层面出发对山东省环境规制水平开展综合评价。二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测度及评价。在数据包络分析(DEA)框架下,实现对绿色发展效率的科学测度,并从整体、地市、区域三个层面出发对山东省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开展综合评价。三是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深入探究长期效应及短期效应下,山东省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四是在对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实证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合理引导山东省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山东省各地市环境规制强度差距较大,区域差异也较为显着。2006-2018年山东省各地市的环境规制强度在0.045-0.091之间,其中尤以淄博、济南、滨州3个地市的环境规制强度相对较高,威海的环境规制强度相对较低,总体呈现出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此外,从区域层面看,整个样本考察时期内,省会经济圈的环境规制强度依次领先于鲁南经济圈、胶东经济圈。(2)山东省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实现增长,但增长幅度相对较低。2006-2018年各地市绿色发展效率在0.576-0.690之间,其中尤以青岛的绿色发展效率值相对较高,日照、滨州、菏泽的绿色发展效率亟待提升,总体呈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不断上升”的演进态势。此外,从区域层面看,整个样本考察时期内,胶东经济圈的绿色发展效率水平依次领先于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3)山东省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无论是长期效应还是短期效应,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均表现出显着的正向空间溢出。此外,相对于长期效应而言,短期效应下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间接效应更加显着。在短期内,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这一结果表明本地区环境规制对经济相邻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更大。(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分析得出地方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及选择环境规制工具时,应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对经济相邻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影响。地方政府在不断优化环境规制标准,强化环境规制举措的同时还要防止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此外,还要进一步促进本地区与经济相邻地区间环境规制良性竞争,实现环境规制效果常态化,以实现本地区及经济相邻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协同提升。
章红,党海丽,梁艳彬[7](2020)在《金融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四市金融规模、效率、结构与经济增长比较》文中认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本文基于西安、成都、郑州、武汉2010年-2019年面板数据,对四市金融发展与其经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四市金融资源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力度不断增强,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与其他三市相比,西安市金融效率有了较大提升,其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财政政策的优化也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而金融规模的扩张、金融结构的改善短期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显现,技术创新、投资水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较弱。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快建设大西安、推动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利用科教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等政策建议。
孔维菡[8](2020)在《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能否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生态管理。加强政府生态管理,提升政府生态管理绩效,首先必须科学评价其绩效水平。本文在对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的内涵、方法选择、影响因素、其他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2010年-2017年的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进行测度。第一,在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理论研究和辨识度冗余度筛选的方法,建立了中国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DEA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省域政府以及代表省域北京市、贵州省、河南省、吉林省地市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进行测算。第二,绩效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普遍提升;2012年“十八大”以来,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上升趋势更加明显;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分排名一直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西部地区政府生态管理绩效增长较快。第三,选取了可能影响到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的人均GDP、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城镇化率、本底生态环境质量为自变量,以各省市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分为因变量,建立了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得到了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线性、非线性相关关系。第四,由回归模型可以看出人均GDP、城镇化率、生态环境质量与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存在U型非线性相关关系,产业结构与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存在倒U型非线性相关关系;人口密度与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发展与省域政府生态管理之间不是矛盾冲突关系;政府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底条件可以提高生态管理绩效水平。第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中国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要有针对性制定政府生态管理政策,切实缩小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差距;要理性认识并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发展、本底生态环境质量与政府生态管理的关系。
吴晓庆[9](2020)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变化耦合协调度评价 ——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强烈,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时代背景下,特殊贫困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国家重点扶持的连片特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甘肃省临夏州为研究区域,基于人机交互解译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2010-2018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及各县区土地类型分布特征,利用极差标准化和熵权法多因素构建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发展指标关联度矩阵,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土地利用-贫困动态变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结合研究区资源、环境、政策等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临夏州的土地资源结构优化和脱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人机交互解译提取用地信息,对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和各县区土地利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2010-2018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 147.41km2,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分别减少了 47.5km2、100.15km2;相比2010-2014年,2014-2018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占总增加面积58.1%,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幅度增大,占总减少面积67.68%;临夏州各县区土地利用率普遍较低,尤其是属于偏远山区的永靖县和东乡县,未利用地面积达50%以上。(2)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贫困指标的相关性。通过计算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与贫困指标的相关系数可知,建设用地与贫困指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农用地规模和未利用地规模与贫困指标整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人均粮食占有量、农产品产量与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在正向和负向上都没有显着的相关性。(3)利用灰色关联度测算土地利用变化指标与贫困动态变化指标间的关联度矩阵,并对关联度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指标序列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且2010-2018年关联度逐渐增大,综合关联度值达到0.7547;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3类土地利用指标与各贫困指标关联度较高,而设施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与工业占GDP比重对贫困指标产生较低的影响,关联度均在0.5以下;不同县区两者指标的关联度有所差异,但整体上关联性逐渐增强,且处于中高等关联。(4)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土地利用-贫困动态变化系统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变化系统耦合度C、耦合协调度D和综合评价指数可知,2010-2018年整体上处于协调发展阶段,耦合协调度和综合指数逐年增大,由初级耦合协调到良好耦合协调,两个系统由低水平协调发展转为高水平协调发展;早期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快于贫困动态变化,后期发展程度逐渐协调,两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有所增强;合理规划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同时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两者共同协调发展。
罗浚朗[10](2020)在《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收缩是当今国际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用于形容由于去工业化而导致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的城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由于郊区化、去工业化、全球化导致的产业转移等原因普遍出现了城市收缩现象,而近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时代走向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部分城市和地区也相应地出现收缩现象。《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求其“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中小城市的精明收缩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广东省作为快速城镇化、高度工业化的典型地区,在经济普遍增长的同时,近年来部分地区也发生人口流失的现象。本文将这种“增长中的收缩”定义为半收缩现象,并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识别、城市用地扩张特征、演变及其机理展开研究,以期对半收缩地区的治理提供参考。首先,研究针对半收缩地区的识别、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变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收缩城市的界定标准包括数据来源、指标选取、研究尺度等方面进行梳理,选择针对广东省118个县区级行政单元和56个镇级行政单元(东莞、中山)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广东省城市化发展历程以人口、经济维度划分为快增长、慢增长、半收缩及双重收缩四种类型,最终使用2005-2018年数据识别出54个半收缩单元。在空间分布上,半收缩地区呈现“双圈层”结构,即广东省外围城市的外环及珠三角外围县区的内环;在社会经济上,半收缩单元呈现人口规模小、经济规模小、但增长快的特征,可以称之为后发地区的领跑者。通过对两个阶段半收缩地区分布的时空演变分析发现,2010年后广东省半收缩地区出现外环消退、内环减半的现象。其次,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在2011-2018年期间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发现,在城镇用地规模上半收缩地区占比不大为12.3%,但其扩张速度最高,其中县区级半收缩地区在2011-2018年间城镇用地规模增长32.9%,明显高于其他三类增幅。在用地结构上,半收缩地区工矿低、住宅高特征明显,而2010年后城市扩张由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拉动。在用地效率上半收缩地区水平低且增速最低,快速用地扩张带来的要素稀释效果明显。再次,以惠州市龙门县作为典型案例、针对半收缩地区城镇用地扩张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增长极外围地区的区位特征、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珠三角退二进三产业外溢的产业发展环境等,都成为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用地快速扩张的原因。这种扩张还伴随着生态资源对地区发展的正反作用、以及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抗冲击能力差等效应。最后,基于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及空间扩张机理分析,借鉴精明收缩等理念以及国外城市收缩治理的案例,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框架内提出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规划响应策略,通过差异化规划、全省统筹的方式确定半收缩地区的分布,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以促进半收缩地区在收缩中合理发展,以及通过绿色折抵等制度创新为半收缩地区提供发展机遇。
二、GDP达到934.6亿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DP达到934.6亿元(论文提纲范文)
(2)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2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对区域创新的理论分析 |
2.1 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分析 |
2.1.1 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概念 |
2.1.2 地区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形式 |
2.1.3 税收竞争分类 |
2.2 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
2.2.1 税收竞争对技术创新研发支出的作用机理 |
2.2.2 税收竞争对技术创新溢出的外部性作用机理 |
第3章 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3.1 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况 |
3.2 我国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3.2.1 基于产出视角下的我国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2.2 基于产出视角下的区域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2.3 基于投入视角下的我国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2.4 基于投入视角下的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第4章 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推导 |
4.1 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的理论推导与假设 |
第5章 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基于随机前沿面分析方法的地方税收竞争模型建立与测算 |
5.2.1 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测算 |
5.3 地方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取 |
5.3.3 基准模型设立 |
5.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地方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 |
5.4.1 门槛模型的设定 |
5.4.2 门槛效应检验 |
5.4.3 面板门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4.4 面板门槛模型回归稳健性检验 |
5.5 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 |
5.6 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分析 |
5.6.1 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理论和模型建立 |
5.6.2 空间权重构建 |
5.6.3 空间自相关检验 |
5.6.4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
5.6.5 空间计量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5.6.6 空间计量的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制定科学的财税利益协调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6.2.2 深化税制改革、规范税收竞争,强化税收服务竞争意识 |
6.2.3 规范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引入非税收歧视竞争原则 |
6.2.4 加强税收法治建设,均衡税收优惠政策 |
6.2.5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行创新合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现代化概述 |
2.1.2 人口老龄化 |
2.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主要内容 |
2.2.1 “两种生产”理论 |
2.2.2 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理论 |
2.2.3 人口再生产理论 |
2.2.4 人与社会关系理论 |
2.3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2.3.1 中国领导人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2.3.2 国内学者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2.4 国外关于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理论 |
2.4.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
2.4.2 保罗·埃里奇的人口爆炸论 |
2.4.3 兰德里的人口转变理论 |
第3章 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
3.1 工业革命促成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 |
3.1.1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
3.1.2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人口向老龄化转变 |
3.2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
3.2.1 死亡率和出生率变化是表层原因 |
3.2.2 人与社会关系变化是深层原因 |
3.3 现代化进程中老龄化问题的共性影响 |
3.3.1 导致人口生育率降低 |
3.3.2 使人与社会矛盾尖锐 |
3.3.3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3.3.4 将促使生产关系调整 |
3.4 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不足 |
3.4.1 使人的生产屈从于物质资料生产 |
3.4.2 强调老龄化措施作用忽略根本矛盾 |
3.4.3 忽视中产阶层对人口结构调整作用 |
3.4.4 社会资源过于集中造成生育率低迷 |
第4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
4.1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与老龄化的形成历程 |
4.1.1 1950-1970 年:农业经济形态人口进入爆发增长期 |
4.1.2 1971-1980 年:工业经济形态人口与社会发展协调 |
4.1.3 1981-2010 年:人口增速下降并向老龄化趋势过渡 |
4.1.4 2011-2020 年:服务经济形态促使老龄化程度加深 |
4.2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特殊性原因 |
4.2.1 50-60 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4.2.2 计划生育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转化 |
4.2.3 可支配收入低造成生育欲望下降 |
4.2.4 主体经济结构变化促老龄化形成 |
4.3 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 |
4.3.1 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
4.3.2 社会与家庭负担加重 |
4.3.3 加速社会养老保险枯竭 |
4.3.4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分化 |
4.3.5 社会文化逐渐趋于保守 |
4.4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4.4.1 将对传统经济增长依存点产生强烈消极影响 |
4.4.2 促使区域间发展失衡加速贫富两极分化程度 |
4.4.3 长期看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蝶变 |
第5章 人口结构隐含规律与中国老龄化走势及展望 |
5.1 基于“两种生产”理论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黄金分割 |
5.1.1 “两种生产”理论决定了人口黄金分割的必然 |
5.1.2 人口黄金分割揭示了死亡率与出生率博弈关系 |
5.1.3 人口黄金分割解释了现代化国家的繁荣与衰退 |
5.1.4 人口黄金分割失衡对“两种生产”产生反作用 |
5.2 以人口黄金分割推论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 |
5.2.1 过去-人口扩张型的金字塔形态 |
5.2.2 现在-出生率收缩型的菱形形态 |
5.2.3 未来-人口衡定型的铅笔形形态 |
5.3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
5.3.1 2021-2025 年老龄人超过0-14 岁人口 |
5.3.2 2026-2035 年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
5.3.3 2036-2050 年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阶段 |
5.4 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的目标和原则 |
5.4.1 老龄化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目标 |
5.4.2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原则 |
第6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
6.1 优化人口政策 |
6.1.1 提倡适度放开生育政策 |
6.1.2 以人口黄金分割结构平衡为调整基准 |
6.1.3 政策需考虑与社会各因素的动态匹配 |
6.1.4 追求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 |
6.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
6.2.1 统筹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互补 |
6.2.2 改进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多渠道增值 |
6.2.3 健全企业年金制度以降低运营风险 |
6.2.4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拓宽保障覆盖面 |
6.3 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 |
6.3.1 改变生养抚育造成的财富挤出效应 |
6.3.2 提升人口素质以弥补人力资源缺口 |
6.3.3 扶持“成人二次教育”推动多维就业 |
6.3.4 建立就业公共信息体系提供引流服务 |
6.4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
6.4.1 推动以信息科技化为载体O2O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
6.4.2 建立含医疗、教娱、关爱及监控的综合服务中心 |
6.4.3 建立社区互助体系鼓励适龄老年人发挥就业余热 |
6.4.4 发展以基层社区为主干线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
6.5 深化社会养老服务 |
6.5.1 多渠道扶持与支撑家庭养老模式 |
6.5.2 建立居家养老“三级”服务体系 |
6.5.3 注重综合性福利养老服务体建设 |
6.5.4 培育和推动民间组织的养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资源消耗成本价值量核算 |
2.1 数据来源 |
2.2 核算方法 |
2.2.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2.2.2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 |
2.3.2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分析 |
2.3.3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 |
2.3.4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污染成本价值量核算 |
3.1 数据来源 |
3.2 核算方法 |
3.2.1 大气污染损失核算 |
3.2.2 水污染损失核算 |
3.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损失核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大气污染损失成本 |
3.3.2 大气污染损失分析 |
3.3.3 水污染损失成本 |
3.3.4 水污染损失分析 |
3.3.5 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成本 |
3.3.6 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环境总成本分析和绿色GDP |
4.1 中国资源环境总成本和绿色GDP的时间变化 |
4.1.1 2003-2016 年间中国资源环境总成本和绿色GDP的变化分析 |
4.1.2 中国资源环境成本的发展趋势预测 |
4.2 资源环境总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1 GDP价格调整 |
4.2.2 不变GDP产值对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本核算模型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自然资源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1 矿产资源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2 耕地资源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 环境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1 大气污染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2 水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资源环境代价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 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2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 环境污染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1 大气污染损失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2 水污染损失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关键概念说明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本要素估计 |
1.5.2 替代弹性估计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
2.1.2 产业关联理论 |
2.1.3 生产要素理论 |
2.1.4 一般均衡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
4.3.1 推动力系数 |
4.3.2 影响力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
7.1.2 SAM编制 |
7.2 CGE系统搭建 |
7.2.1 生产模块 |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
7.2.3 价格模块 |
7.2.4 国际贸易模块 |
7.2.5 均衡闭合模块 |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
7.3.2 模拟说明 |
7.3.3 经济形势模拟 |
7.3.4 产业政策模拟 |
7.3.5 复合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附录H |
附录I |
附录J |
附录K |
附录L |
附录M |
附录O |
参考文献 |
(6)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环境规制的相关研究 |
1.2.2 绿色发展效率的相关研究 |
1.2.3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环境规制的相关理论 |
2.2.2 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2.3.1 遵循成本效应 |
2.3.2 创新补偿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及评价 |
3.1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方法 |
3.2 山东省环境规制强度的评价 |
3.2.1 整体评价 |
3.2.2 地市层面 |
3.2.3 区域层面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省绿色发展效率的测度及评价 |
4.1 绿色发展效率的测度模型 |
4.1.1 生产性可能集的构建 |
4.1.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局超效率SBM模型 |
4.2 样本数据 |
4.2.1 投入变量 |
4.2.2 产出变量 |
4.3 投入产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等张性检验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等张性检验 |
4.4 山东省绿色发展效率的评价 |
4.4.1 整体评价 |
4.4.2 地市层面 |
4.4.3 区域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省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计量模型设定 |
5.2 变量的选择、数据来源及说明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控制变量 |
5.2.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1 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2 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实证检验 |
5.4.1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7)金融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四市金融规模、效率、结构与经济增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金融规模、效率与经济发展质量方面 |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方面 |
三、四市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情况现状分析 |
(一)西安市经济发展情况及与成都市、郑州市、武汉市对比 |
(二)西安金融发展情况及与成都市、郑州市、武汉市对比 |
1、从金融业增加值绝对值看,2010年—2018年,西安市从236. |
2、分行业来看,一是银行业发展现状。 |
四、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1、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指标的选取 |
2、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 |
3、控制变量 |
(二)描述性分析 |
(三)实证分析 |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从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来看,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成都、武汉、西安、郑州。 |
2、从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优先序依次为郑州、西安、武汉、成都。 |
3、金融效率影响经济增长的回归结果显示,西安市的金融效率领先其他三市。 |
4、从各个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一是技术创新水平优先序依次为武汉、郑州、西安、成都,与武汉市差距最大。 |
(二)政策建议 |
1、加快建设大西安,保持金融规模稳步扩大。 |
2、大力培育企业发展,保持社会融资结构合理。 |
3、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全面提升金融效率。 |
4、充分利用科教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 |
(8)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的内涵 |
1.2.2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相关研究 |
1.2.3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的方法选择 |
1.2.4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框架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 |
2.1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
2.1.1 政府管理绩效评估 |
2.1.2 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 |
2.1.3 我国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
2.1.4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相关理论 |
2.2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方法 |
2.2.1 DEA方法 |
2.2.2 熵值法 |
2.2.3 Tobit回归 |
2.3 评估方法适用性 |
2.3.1 Bootstrap-DEA方法 |
2.3.2 熵权法结合DEA方法 |
2.3.3 Tobit回归模型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科学客观与全面性 |
3.1.2 定量化与可行性 |
3.1.3 权威规范与典型性 |
3.2 评估指标的选择 |
3.2.1 评估指标的初选 |
3.2.2 现有评估指标的梳理 |
3.3 数据处理和指标筛选 |
3.3.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3.3.2 辨识度冗余度筛选 |
3.4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 评估指标的确定 |
3.4.2 评估指标的分类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评估 |
4.1 各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水平评估 |
4.1.1 指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1.2 熵值法确定二级指标 |
4.1.3 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实证评估 |
4.1.4 绩效评分聚类分析 |
4.1.5 绩效评分地图可视化 |
4.2 代表省域生态发展现状 |
4.2.1 土地利用结构状况 |
4.2.2 城镇化率 |
4.2.3 经济发展状况 |
4.2.4 产业结构 |
4.2.5 能源消耗 |
4.2.6 三废排放量 |
4.3 代表省域地市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 |
4.3.1 吉林省地市绩效评估 |
4.3.2 贵州省地市绩效评估 |
4.3.3 河南省地市绩效评估 |
4.3.4 北京市绩效评估 |
4.4 结果分析 |
4.4.1 省市两级政府生态管理绩效综合评估结果 |
4.4.2 四类省域政府生态绩效水平关系阐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5.1 自变量的选择 |
5.1.1 自变量初选 |
5.1.2 数据来源和自变量的确定 |
5.2 Tobit回归模型 |
5.2.1 提出假设 |
5.2.2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5.2.3 模型的建立 |
5.3 结果分析 |
5.3.1 线性相关模型结果 |
5.3.2 非线性相关模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结果 |
6.1.2 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结果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少数民族聚集区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变化耦合协调度评价 ——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土地利用数据 |
2.2.3 社会经济数据 |
2.3 本章小结 |
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3.1 遥感影像解译 |
3.1.1 建立解译标志 |
3.1.2 遥感影像解译流程 |
3.1.3 解译精度评价 |
3.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现状 |
3.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3 县区域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变化相关性分析 |
4.1 贫困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4.1.1 地区贫困现状 |
4.1.2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
4.1.3 县区域贫困差异及变化特征 |
4.2 贫困动态变化指标的确定 |
4.3 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相关性分析 |
4.3.1 建设用地与贫困动态相关性分析 |
4.3.2 农用地与贫困动态相关性分析 |
4.3.3 未利用地与贫困动态相关性分析 |
4.4 土地利用与地区贫困动态相关性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变化模型评价 |
5.1 模型评价方法 |
5.1.1 熵权法 |
5.1.2 灰色关联度 |
5.1.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构建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
5.3 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变化的关联度 |
5.3.1 关联度测算矩阵 |
5.3.2 关联度空间变化分析 |
5.4 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变化的耦合协调度评价 |
5.4.1 协调性评价结果 |
5.4.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3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5.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缓贫分析 |
5.5.1 土地利用变化结构调整与脱贫实践 |
5.5.2 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反贫困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附录一 |
(10)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发展出现收缩现象 |
1.1.2 广东省城市存在普遍增长和局部收缩并存的现象 |
1.1.3 收缩背景下的精明管治策略亟需应对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半收缩地区 |
2.1.1 城市收缩的定义和界定标准 |
2.1.2 半收缩地区的定义 |
2.1.3 研究单元——以县区为主 |
2.2 研究综述 |
2.2.1 城市收缩的识别 |
2.2.2 我国收缩地区的空间分布 |
2.2.3 我国收缩地区的形成机制 |
2.2.4 城市收缩的规划应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空间识别与时空演变 |
3.1 半收缩地区的空间识别 |
3.1.1 2005-2018年广东省县区单元人口变化特征 |
3.1.2 半收缩地区的界定标准 |
3.2 半收缩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1 数量特征——半收缩单元占三成 |
3.2.2 空间特征——双圈层分布 |
3.3 半收缩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
3.3.1 人口规模小,变化缓和 |
3.3.2 经济规模小,增长快 |
3.3.3 社会经济特征总结 |
3.4 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分析 |
3.4.1 第一阶段:2005-2010年 |
3.4.2 第二阶段:2011-2018年 |
3.4.3 2010年前后两个阶段的时空演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四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扩张特征分析 |
4.1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规模特征 |
4.2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扩张特征 |
4.2.1 按等级区分的增长特征 |
4.2.2 按地域区分的增长特征 |
4.3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结构特征 |
4.3.1 用地结构的现状特征 |
4.3.2 城镇用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 |
4.4 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效率特征 |
4.4.1 用地效率的现状特征 |
4.4.2 用地效率的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用地扩张机理研究:以惠州市龙门县为例 |
5.1 广东省城市化发展背景 |
5.1.1 人口城市化发展特征 |
5.1.2 产业经济发展特征 |
5.2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案例研究——龙门县概况 |
5.2.1 地理特征——外围生态山区 |
5.2.2 人口特征——多次负增长 |
5.2.3 产业发展特征——农业旅游大县 |
5.3 龙门县城镇用地扩张分析 |
5.3.1 用地规模与增长特征 |
5.3.2 用地结构与变化特征 |
5.3.3 用地效率与变化特征 |
5.4 半收缩地区用地扩张机理分析——以龙门县为例 |
5.4.1 区位条件:位于增长极外围地区,经济增长有保障,但人口受到中心城区的吸引外流 |
5.4.2 发展阶段:后发地区发展阶段存在滞后,工业化中期到工业化成熟期 |
5.4.3 政策环境:增长极珠三角核心地区退二进三,带来产业外溢 |
5.4.4 市场环境:内需和外需共同推动用地扩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规划响应 |
6.1 研究结论 |
6.1.1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6.1.2 广东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特征 |
6.1.3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扩张机理 |
6.2 半收缩地区的规划响应策略 |
6.2.1 全省尺度:差异化规划,全省统筹 |
6.2.2 城市群尺度:打造增长极,区域协同发展 |
6.2.3 县市尺度:集约化发展,提高效率,建立绿色折抵机制 |
6.2.4 地块尺度:土地混合利用,盘活闲置土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四、GDP达到934.6亿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刘晓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1
- [2]税收竞争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朱名辉. 上海海关学院, 2021(02)
- [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D]. 朱翠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D]. 平忠霸. 广西大学, 2021(12)
- [5]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王珏.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金融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四市金融规模、效率、结构与经济增长比较[J]. 章红,党海丽,梁艳彬. 西部金融, 2020(12)
- [8]省域政府生态管理绩效评估研究[D]. 孔维菡.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9]少数民族聚集区土地利用与贫困动态变化耦合协调度评价 ——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D]. 吴晓庆.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D]. 罗浚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