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陶瓷材料中的铁和钛(论文文献综述)
任远[1](2020)在《二氧化钛基材料电化学合成氨研究》文中提出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以氨为原料制造的化学氮肥提高了全球农作物产量,解决了数十亿人的粮食供应问题。目前,工业合成氨工艺主要为Haber-Bosch法,但是该方法是资金和能源密集型工艺,同时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者们正在寻找温和条件下合成氨的新途径,电化学法合成氨(EAS)可直接利用可再生电力,是极有应用前景的技术方案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N2分子的化学性质极其稳定,EAS催化剂需要具备较强的N2活化能力。通过催化剂结构设计,构建能够特异性吸附N2分子的活性位点或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从而增强催化剂的EAS催化活性,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二氧化钛类材料性质稳定且制备过程可调控,被广泛应用于异相催化领域,是理想的EAS候选催化剂。本论文以水解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 TiO(OH)2和金属掺杂的二氧化钛(TiO2-M)作为催化剂在水溶液体系中开展了 EAS研究,基于离子色谱法建立了严格的电解液中微量氨的定量检测方法,以合成氨速率(RNH3)和法拉第效率(FE)为标准评价了催化剂的合成氨效果,并初步探究了 EAS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水解法制备的A-TiO(OH)2晶格中存在大量的Ti3+及氧空位,这些缺陷有利于N2的吸附与活化。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负载量和阴极电位等条件会影响合成氨效果。在0.01 mol L-1 K2SO4电解液中,阴极电位为-1.55 V(vs.Ag/AgCl,下同)时获得最大的RNH3为1.27×10-11 mol s-1cm-2;FE在阴极电位为-0.55 V时取得最大值,为35%。(2)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M(M=Cu,Mn,Pd)中金属原子以不饱和配位形式(-O-M-O-)存在于催化剂表面,这些金属原子位点能够吸附并活化N2。实验结果表明:RNH3排序为TiO2-Pd>TiO2-Cu>TiO2-Mn,而FE排序为TiO2-Cu>TiO2-MnTiO2-Pd。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TiO2-Pd具有较强的N2吸附能力,但其析氢反应(HER)催化活性也很强;而TiO2-Cu和TiO2-Mn的HER催化活性较弱,因而表现了较高的FE。(3)对TiO2-Cu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阴极电位为-0.75V时,RNH3达到最大值,为1.68×10-11 mols-1 cm-2,FE为5.51%;阴极电位为-0.55V时,RNH3为9.77×10-12 mol s-1cm-2,FE取得最高值,为15.33%。DFT计算表明:N2分子可分别以端位与侧式构型在Cu位点有效吸附并活化。基于基元反应自由能变化计算确认了以交替形式加氢的类酶缔合机理是最可能的EAS反应途径。
徐伟冬[2](2020)在《电芬顿氧化降解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机物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采过程不可避免产生大量采出废水,有机物降解难、残留时间长和含盐高,直接回注地下或者就地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页岩气开采过程采出水的资源化利用与达标排放是页岩气开发利用的瓶颈。采用电芬顿技术对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达标处理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页岩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课题在四川宜宾、遂宁、长宁等页岩气采出水现场、开展了多批次采样工作,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水样开展水质常规分析和进行有机物鉴别工作。结果表明,页岩气采出水多呈酸性,体系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和少量钙镁等二价离子,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BOD5/CODcr的值小于0.3,属于难生物降解高盐废水。通过有机物鉴别发现页岩气采出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为烷烃类、酸酯类、醇类、酚类、胺和喹啉类化合物等。其中较难降解的有机物有芳香族化合物和硅氧族化合物。通过多种类芬顿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机物初步探索及综合效能分析比较,优选了电芬顿法降解有机污染物。通过二维电芬顿处理页岩气采出水工艺优化,确定二维电芬顿法的最佳条件:即采用石墨为阴极,钛涂二氧化钌为阳极,电流密度为187A/m2、曝气量为3L/min、Fe2+的投加量15mmol/L;电芬顿反应3h时,CODcr的去除率达到45.1%,废水可生化性BOD5/CODCl*值由0.28提高到了 0.57,生物降解性能大大提高。利用电芬顿过程产生的废弃污染物铁泥为原料,制备了铁泥粒子电极,考察粒子电极制备工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最终确定的工艺为以陶土为粘结剂、以35%陶土与铁泥及少量铁粉为原料,加水混合后经压片成型,950℃高温焙烧。在此基础上开展三维电芬顿处理工艺单因素影响,获得了三维电芬顿的操作参数,即以石墨为阴极,钛涂二氧化钌为阳极,电流密度相应为250A/m2,电解质浓度为30g/L、曝气量为2L/min。反应2h时,CODcr去除率即可达到45.7%;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电流、二价铁投加量和初始pH进行了优化,获得最佳条件即初始pH值为3.23、二价铁投加量为14.07mmol/L、电流为0.65A,CODcr去除率50.72%。论文还对三维电芬顿反应过程对有机物降解机理进行初步探索,推测电解液中的H2O和Cl-发生电子转移后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中间体游离氯和.OH,而这些物质可以高效的降解有机物。通过活性的物质测定实验表明氧化降解有机物的主要活性物质为游离氯和·OH。经过电芬顿工艺处理后,页岩气采出水可生化性BOD5/CODcr值由0.28提高到了 0.43,可生化性显着提高,为后续达标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廖翔[3](2018)在《提钒废水中钒、铬及氨氮的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建龙钢铁企业的提钒废水为研究对象,使用半干法烟气脱硫灰作为一种还原剂,通过化学还原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钒和铬,得到副产物石膏和含铬污泥。除此之外,使用MgCl2·6H2O和Na3PO4作为反应药剂,通过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得到磷酸铵镁(MAP)沉淀。具体内容如下:(1)化学还原沉淀法去除提钒废水中的钒和铬。研究了主要操作参数(反应pH、脱硫灰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重金属去除的影响,提出了该处理技术的主要反应机理,并确定出了最佳的实验条件。Cr(VI)和V(V)的最佳还原条件如下:反应pH为2.5、脱硫灰投加量为5.9 g(29.5 g/L)、反应时间为15 min、反应温度为25℃。总Cr和V的最佳去除条件如下:反应pH为7.5、反应时间为15 min。在最佳条件下,Cr(VI)、总Cr和V的残余浓度分别为0.17 mg/L、0.40 mg/L和0.16 mg/L;(2)化学沉淀法去除提钒废水中的氨氮。研究了主要操作参数(反应药剂的组合、反应pH、Mg2+:NH4+:PO43-的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提出了该处理技术的主要反应机理,并确定出了最佳的实验条件。氨氮的最佳去除条件如下:反应药剂为MgCl2·6H2O和Na3PO4、反应pH为9.5、Mg2+:NH4+:PO43-的摩尔配比为1.1:1:1、反应时间为15 min、反应温度为25℃。在最佳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为95.54%,氨氮和磷的残余浓度分别为133.60 mg/L和5.00 mg/L;(3)使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光谱仪(SEM-EDS)和热重分析(TGA)分别表征实验中产生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分别是石膏(CaSO4·2H2O)、含铬污泥和磷酸铵镁(MgNH4PO4·6H2O)。最后,提出了副产品石膏,含铬污泥和磷酸铵镁的资源利用方式。副产物石膏可用于烧结或者水泥的制作,含铬污泥可以作为一种铬资源,通过在1000℃焙烧生成Cr2O3(Cr2O3含量约为83.79%),磷酸铵镁可用作缓释肥。总的来说,本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半干法烟气脱硫灰的资源利用方法,而且为提钒废水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技术。
古海妮萨·麦合木提(Guhainisa Mahemut)[4](2016)在《抗氧化活性检测试纸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一种微量样品羟自由基(·OH)的检测方法和用试纸条检测羟自由基(·OH)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具有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活性能力。方法:⑴采用Mn2+-H2O2-EBT法,系统中,设定测定为560nm,在2mL的比色皿中,取缓冲溶液(NaB4O7-NaOH)300μL、EBT120μL、Mn2+300μL、H2O2150μL,将体系体积用水补充至2.0mL。Mn2+-H2O2-EBT法可作为检测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活性的有效可行方法之一,为验证该方法对微量样品抗羟自由基(·OH)活性实时检测的可行性,以抗坏血酸对照。⑵利用Fenton反应的原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优化了羟基萘酚蓝(HNB)、钙羧酸指示剂(NANA)、4-(2-吡啶偶氮)-简苯二酚(PAR)、茜素红、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镉黑T(EBT)、5-Br-PSAA等吡啶偶氮类化合物的最大波长、显色剂的浓度、pH、金属离子和[H2O2]等条件,并测定产生的羟自由基产生量。按照显色剂的优化条件的试管实验移动到试纸条上,进一步优化试纸反应的条件,试纸插入2min后取出,自然干燥以后加H2O2,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为验证该方法可行性,以维生素C、硫尿、甘露醇为对照。结果:⑴建立的Mn2+-H2O2-EBT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一种简便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新疆葡萄树伤流液、金银花茶、罗布麻茶、茉莉茶和竹叶茶等均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OH)的生物活性功能,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剂。⑵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来考察和优化六种显色剂,并优化出来的条件移动试纸条上,最终得到的试管反应和试纸反应结果一致,用试纸法可以检测具有抗氧化物质的羟自由基能力。结论:⑴微量样品抗羟自由基检测方法可行,实现吸光度测定的同时,对少量样品进行实时、恒温及震荡在线检测,连续观察吸光度的变化。本试验中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中Mn2+-H2O2体系能产生较强的羟自由基(·OH),可用于抗氧化物质的清除率羟自由基(·OH)活性的测定。⑵所建立的试纸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可用于现场抗氧化物质清除率羟自由基(·OH)活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邱淼淼[5](2011)在《电子级钛酸钡中主次元素含量的能量色散X荧光法同时测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子行业,钛酸钡由于其特殊的电性能,在电子元器件中被广泛应用。钛酸钡的生产成本较低、合成方法简单、掺杂改性容易,是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的精细化工产品。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不仅敏感元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且对材料理化指标的要求也趋向多元化,更加全面。加之现代制造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普遍建立,对电子元器件原材料生产的可追溯性以及应用的质量可控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就化学指标而言,钛酸钡中杂质含量指标越来越向微量甚至痕量的方向发展,因此,相应简便、快捷、可靠的分析方法的建立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课题。根据最新化工行业标准,电子级钛酸钡化学指标的检测有化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以及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完成钛酸钡化学指标的检测不仅需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这种国内材料及元器件行业中普及率不高的大型仪器,而且这些检测方法的样品分解与前处理均十分繁琐,需要昂贵的铂金坩埚;基体效应较为严重,Al、Si、Fe、Sr等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都有待提高;完成所有化学指标的检测费时费事,周期长。本文以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采用粉末压片制样,对钛酸钡中Ba、Ti、Fe、Sr进行了同时分析。在准确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避免了繁琐的化学前处理以及分析过程,缩短了分析周期。对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灵敏度不能满足的轻元素Al、Si的测定,本文采用了萃取分光光度法,实现了铝、硅的连续测定,灵敏度较高,基体干扰小,结果准确可靠。本论文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痕量元素的检测灵敏度不是特别高,本文研究了各元素最佳激发条件,通过调整管电压、加滤光片等手段,使得杂质元素Fe、Sr得到有效激发,使元素的检测限大大降低。2)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样是一种相对分析法。目前我国无市售的具有一定成分含量梯度的BaTiO3标准样品系列,本文根据钛酸钡样品中主次成分的含量范围,用在高纯钛酸钡样品中加入梯度量各杂质元素标准溶液的方法制作校准样品系列,解决了无钛酸钡标准样品的问题。3)在分析Ti这样原子序数比较靠前的元素时,钛酸钡的基体效应影响比较大。本文用dj法和康普顿散射线内标法分别对其进行了基体效应的校正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解决了基体效应的问题,并得出了dj法优于康普顿散射线内标法的结论并分析了原因。将dj法应用到钛酸钡样品的实际测定中,Ba、Ti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14%,杂质元素Fe、Sr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3%,0.0011%。4)现有电子级钛酸钡行标中硅和铝分析的准确度、精密度都略显不足,本文对钛酸钡中Si、Al元素的分析实现了萃取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简化了分析过程,缩短了分析周期,方法准确度灵敏度都令人满意。本文采用正丁醇萃取硅钼蓝的方法,摩尔吸光系数由不经萃取时的8.0×103 L/(mol·cm)提高至1.8×104 L/(mol·cm);对于铝的分析,摩尔吸光系数由不经萃取时的1.4×104 L/(mol·cm)提高至6.1×104 L/(mol·cm),铝和干扰基体Ti实现了有效分离。将该方法用于钛酸钡的实际分析中,数据结果准确可靠,硅的加标回收率为94.3108.0%,铝的回收率为95.0106.3%。
方婷[6](2009)在《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及钛酸钡中铝的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钛酸盐类功能粉体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合成方法简单、掺杂改性容易等优点,是一系列高附加值,发展前景广阔的精细化工产品。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敏感元件的生产需要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电子元器件原材料质量可控性要求越来越高,钛酸盐类功能粉体原材料中杂质含量的测定指标越来越向痕量甚至超痕量方向发展,因此,相应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的建立就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目前痕量铝的分析测定主要采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然而在测定钛酸盐中杂质铝含量时,由于大量基体干扰,方法灵敏度大大降低,测定值很不可靠。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可以较好的解决方法灵敏度低,选择性差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单纯形优化实验,得出四元显色体系Al-CAS-CPC-OP的最佳测定条件,该法灵敏度高,Al含量在0~0.2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就各种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根据Zeta界面电位的测定结果,得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体系增稳作用的机理,是由于它的加入使原来带负电的体系呈现电中性,因而使体系趋于稳定。激光光散射的分析结果证实了显色体系摩尔吸光系数ε与显色质子有效吸光截面积成正比。结合几种仪器的测定结果,实验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前后,对显色体系的增敏效果并不相同。其与Al-CAS络阴离子之间,有两种作用力存在,正是这两种作用力共同影响了显色体系,使之最大吸收波长与摩尔吸光系数分别发生大幅度的增加。研究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与增敏的关系,并总结了相关规律: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直链比支链增敏效果好;长链比短链增敏效果好;不同亲水基团的增敏效果按以下顺序由强到弱排列:吡啶基>苄基铵>三甲基铵。本论文在进行样品测定时首先考察了一些掩蔽剂对基体钛干扰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杏仁酸抑制基体钛干扰的效果相对较好。实验将表面活性剂的增敏作用与苦杏仁酸的掩蔽作用同时应用于钛酸钡中铝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线性范围0~0.32mg/L,检出限为0.014mg/L,加标回收率为94.4%-103.4%。
白洪彬[7](2008)在《1257工程部分分析项目研究》文中认为核电在中国的大规模发展使得今后数十年内,核燃料的供应量将快速增长。在众多核燃料中,二氧化铀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几乎所有的水堆燃料都是二氧化铀陶瓷块。核电用的二氧化铀中杂质元素的质量指标是有严格要求的,一般应小于5×10-6,因此,二氧化铀中杂质的检测成为重要的分析项目。在大力发展核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同时,对核燃料的循环利用是相当重要的,在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乏燃料后处理又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铀中微量硝酸根基于硝酸根离子对靛蓝二磺酸钠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的二氧化铀产品中硝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波长在610nm处,硝酸根离子在0.20~1.00μg/mL范围内与靛蓝二磺酸钠吸光度的减小值(△A)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76X-0.0586,R2=0.9989,相对标准偏差(RSD)优于10%,加标回收率在90.0%~106.7%之间。因此,该方法可用于测定二氧化铀产品中硝酸根离子,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可以满足测定要求。2.分光光度法测定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料液中亚硝酸根在稀盐酸介质中,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与二盐酸-1-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该染料在酸性介质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8~548nm,据此建立了在酸性介质中测定亚硝酸根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后处理工艺料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波长在540nm处,亚硝酸根离子在0~0.64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形回归方程为Y=0.037X+0.0011,R2=0.9997。方法用于模拟样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优于5%,加标回收率在96.3%~105.7%之间,可满足后处理工艺模拟料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要求。3.液闪法测定二氧化铀中微量99Tc建立了在碱性介质中,一个利用2,6-二甲基吡啶萃取分离,液体闪烁测量二氧化铀样品中微量99Tc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讨论了取样体积、萃取液用量、硝酸加入量、铀加入量等因索对99Tc测定的影响。工作曲线在所分析的99Tc质量范围(0.004~0.7μg/0.5mL)内,99Tc的加入量与计数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工作曲线线性方程为:Y=18.352X-15.943,R2=0.9999。加标回收率在103~113%,RSD为2.76%。可以满足二氧化有产品中微量99Tc的测定要求。
李凤超,周振华,王厚德[8](2008)在《双试剂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硅石中的铁和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以邻二氮菲(Phen)和二安替比林甲烷(DAM)为显色剂同时测定硅石中的铁和钛,在pH值为0.99~1.26的酸性条件下,Phen和DAM可分别与铁和钛生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分别在波长510nm和390nm测其吸光度,用双波长计算法,同时测定试液中的铁和钛。铁量在0~100μg/(50mL),钛量在0~150μg/(50mL),符合比耳定律。铁和钛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8%~101.3%和98.8%~101.6%。
张志东[9](2007)在《二氧化铀中微量硝酸根及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料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核电在中国的大规模发展使得今后数十年内,核燃料的供应量将快速增长。在众多核燃料中,二氧化铀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几乎所有的水堆(轻水堆,重水堆)燃料都是二氧化铀陶瓷块。核电用的二氧化铀中杂质元素的质量指标是有严格要求的,一般应小于5×10-6,因此,二氧化铀中杂质的检测成为重要的分析项目。在大力发展核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同时,对核燃料的循环利用是相当重要的,在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乏燃料后处理又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铀中微量硝酸根基于硝酸根离子对靛蓝二磺酸钠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的二氧化铀产品中硝酸根离子的测定方法。波长在610nm处,硝酸根离子在0.20~1.00μg/mL范围内与靛蓝二磺酸钠吸光度的减小值(△A)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2975x+0.0205,r=0.9993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104L·(mol·cm)-1,相对标准偏差(RSD)优于10%,加标回收率在93%~106%之间。因此,该方法可用于测定二氧化铀产品中硝酸根离子,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可以满足测定要求。2.分光光度法测定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料液中亚硝酸根在稀盐酸介质中,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与二盐酸-1-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该染料在酸性介质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8~548nm,据此建立了在酸性介质中测定亚硝酸根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后处理工艺料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波长在540nm处,亚硝酸根离子在0.10~0.5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形回归方程为y=0.95571x+0.00524,r=0.9997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104L·(mol·cm)-1,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优于10%,加标回收率在96%~104%之间,可满足后处理工艺料液中压硝酸根的测定要求。
马冲先,吴诚[10](2006)在《金属材料分析》文中指出评述了2002年7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国内在金属材料分析领域的现状及进展概况。内容包括标准和标准样品、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ICP-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法、气体元素的分析、电化学方法等,涉及文献621篇。
二、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陶瓷材料中的铁和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陶瓷材料中的铁和钛(论文提纲范文)
(1)二氧化钛基材料电化学合成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温和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类型及所用催化剂 |
1.2.1 生物固氮 |
1.2.2 化学链合成氨 |
1.2.3 光化学合成氨 |
1.2.4 电化学合成氨 |
1.2.4.1 电化学合成氨的理论研究 |
1.2.4.2 电化学合成氨催化剂的设计策略 |
1.3 电化学合成氨反应机理 |
1.4 二氧化钛在电(光)催化合成氨领域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4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5 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2.5.1 线性扫描伏安法 |
2.5.2 计时电流法 |
2.5.3 计时电压法 |
2.6 评价装置 |
2.6.1 双室电解槽 |
2.6.2 单室电解槽 |
2.7 电化学合成氨实验过程 |
2.7.1 Nafion-117膜的预处理 |
2.7.2 电化学合成氨实验操作 |
2.7.2.1 双室体系 |
2.7.2.2 单室体系 |
2.7.3 产物氨与副产物肼的检测 |
2.8 合成氨反应速率与法拉第效率的计算方法 |
2.8.1 双室体系 |
2.8.2 单室体系 |
第三章 微量氨的定量检测及其干扰因素分析 |
3.1 前言 |
3.2 产物氨的检测——离子色谱法 |
3.3 肼的检测——Watt-Chrisp方法 |
3.4 检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
3.4.1 支持电解质中阳离子的影响 |
3.4.2 实验材料中氨背景值的影响 |
3.4.2.1 Nafion膜洗脱液和电解液中氨背景值的影响 |
3.4.2.2 原料气和电解装置中氨背景值的影响 |
3.4.3 增加吸收液的必要性 |
3.4.4 可能存在的含氮物种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解法制备TiO(OH)_2及其电化学合成氨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2.1 A-TiO(OH)_2的制备 |
4.2.2 M-TiO(OH)_2的制备 |
4.2.3 两种催化剂制备方法的比较 |
4.3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4.3.1 A-TiO(OH)_2、M-TiO(OH)_2和TiO_2的XRD分析 |
4.3.2 A-TiO(OH)_2、M-TiO(OH)_2和TiO_2的FT-IR分析 |
4.3.3 A-TiO(OH)_2和M-TiO(OH)_2的SEM分析 |
4.3.4 A-TiO(OH)_2和M-TiO(OH)_2的HRTEM分析 |
4.3.5 A-TiO(OH)_2、M-TiO(OH)_2和TiO_2的XPS分析 |
4.4 催化剂的电化学合成氨性能评价 |
4.4.1 评价装置的优化——单/双室电解槽的选择 |
4.4.2 A-TiO(OH)_2、M-TiO(OH)_2和TiO_2的电化学合成氨性能对比 |
4.4.3 催化剂负载量对电化学合成氨性能的影响 |
4.4.4 阴极电位对电化学合成氨性能的影响 |
4.4.5 A-TiO(OH)_2合成氨性能稳定性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M及其电化学合成氨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5.3 DFT模拟计算 |
5.3.1 锐钛矿型TiO_2-M模型的建立 |
5.3.2 N_2分子吸附能的计算方法 |
5.3.3 基元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方法 |
5.3.3.1 EAS过程中基元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方法 |
5.3.3.2 HER过程中基元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方法 |
5.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5.4.1 TiO_2和TiO_2-M的XRD与HRTEM分析 |
5.4.2 TiO_2-M的XPS分析 |
5.4.3 LSV测试分析 |
5.5 催化剂的电化学合成氨性能评价 |
5.5.1 TiO_2-Cu、TiO_2-Mn和TiO_2-Pd的电化学合成氨性能对比 |
5.5.2 阴极电位对电化学合成氨性能的影响 |
5.5.3 TiO_2-Cu合成氨性能稳定性测试 |
5.6 催化剂的电化学合成氨反应机理研究 |
5.6.1 N_2分子的吸附与活化 |
5.6.2 TiO_2-M催化剂的HER催化活性 |
5.6.3 TiO_2-Cu催化剂的EAS反应历程 |
5.7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2)电芬顿氧化降解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机物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页岩气简介 |
1.1.2 页岩气采出水简介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采出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1.2.2 废水中有机物降解技术概论 |
1.2.3 电芬顿在高盐废水有机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页岩气采出水水质分析 |
2.1 实验水样、药品 |
2.2 水质常规分析 |
2.2.1 分析仪器和方法 |
2.2.2 常规水质分析结果 |
2.3 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机物分析 |
2.3.1 水样预处理 |
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维电芬顿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研究 |
3.1 药品、仪器及分析方法 |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 |
3.2 类芬顿技术处理页岩气采出水初探 |
3.2.1 紫外芬顿实验 |
3.2.2 微电解-芬顿实验 |
3.2.3 电芬顿实验 |
3.2.4 效能综合比较分析 |
3.3 电芬顿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工艺研究 |
3.3.1 阳极材料的影响 |
3.3.2 曝气量的影响 |
3.3.3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3.4 Fe~(2+)投加量的影响 |
3.3.5 初始pH的影响 |
3.4 二维电芬顿过程中有机物降解机理初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电芬顿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研究 |
4.1 三维粒子电极的制备 |
4.1.1 实验药品、仪器与成型设备 |
4.1.2 实验方法及分析方法 |
4.1.3 制备工艺影响因素 |
4.2 三维电芬顿法处理页岩气采出水工艺的研究 |
4.2.1 初始pH的影响 |
4.2.2 电流密度的影响 |
4.2.3 曝气量的影响 |
4.2.4 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
4.3 响应曲面法优化三维电芬顿工艺条件 |
4.3.1 试验设计 |
4.3.2 响应曲面分析 |
4.4 三维电芬顿过程中有机物降解机理初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提钒废水中钒、铬及氨氮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钒、铬废水的处理技术和研究现状 |
1.2.1 离子交换法 |
1.2.2 膜分离法 |
1.2.3 吸附法 |
1.2.4 化学沉淀法 |
1.2.5 电解法 |
1.2.6 萃取法 |
1.2.7 生物法 |
1.3 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和研究现状 |
1.3.1 吹脱法 |
1.3.2 膜分离法 |
1.3.3 吸附法 |
1.3.4 化学沉淀法 |
1.3.5 折点加氯法 |
1.3.6 化学氧化法 |
1.3.7 生物法 |
1.4 半干法烟气脱硫灰的处理现状与研究现状 |
1.4.1 半干法烟气脱硫灰的处理现状 |
1.4.2 半干法烟气脱硫灰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钒、铬离子达标排放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测定方法 |
2.2.1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计法测六价铬浓度 |
2.2.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总铬浓度 |
2.2.3 钽试剂萃取分光光度法测总钒浓度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最佳还原酸化反应pH的选择 |
2.3.2 最佳脱硫灰投加量的选择 |
2.3.3 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 |
2.3.4 最佳反应温度的选择 |
2.3.5 最佳沉淀反应pH的选择 |
2.3.6 最佳沉淀反应时间的选择 |
2.4 沉淀物的分析 |
2.4.1 沉淀物Ⅰ的分析 |
2.4.2 沉淀物Ⅱ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氮去除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测定方法 |
3.2.1 方法原理 |
3.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3 待测样品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最佳沉淀剂的选择 |
3.3.2 最佳反应pH的选择 |
3.3.3 最佳摩尔配比的选择 |
3.3.4 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 |
3.3.5 最佳反应温度的选择 |
3.4 沉淀物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抗氧化活性检测试纸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 |
1.光纤传感微量样品抗羟自由基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
1.1 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3 讨论 |
2.测抗氧化活性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
2.1 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电子级钛酸钡中主次元素含量的能量色散X荧光法同时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酸钡及其主要化学指标 |
1.2 X 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
1.2.1 X 射线的产生及X 射线光谱 |
1.2.2 X 荧光的产生 |
1.3 X 荧光光谱法的定量分析 |
1.3.1 基体效应 |
1.3.2 X 荧光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 |
1.4 能量色散(EDXRF)与波长色散(WDXRF)X 荧光分析 |
1.4.1 能量色散型X 荧光光谱仪与波长色散型X 荧光光谱仪的比较 |
1.4.2 能量色散X 荧光分析(EDXRF)的基本原理 |
1.4.3 能量色散X 荧光分析系统 |
1.5 X 荧光光谱分析中试样的制备 |
1.5.1 粉末样品的主要误差来源 |
1.5.2 试样的制备 |
1.5.3 标准样品的制备 |
1.6 粉末压片X 荧光光谱法的进展 |
1.6.1 粉末样品制备方法的进展 |
1.6.2 粉末压片X 荧光光谱法的应用进展 |
1.7 铝、硅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8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
1.8.1 立题依据 |
1.8.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能量色散X 射线荧光法测定钛酸钡中钡、钛、铁、锶 |
2.1 制样方法的研究 |
2.1.1 引言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结果与分析 |
2.2 校准样品制备的研究 |
2.2.1 引言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 X 荧光测量条件的选择 |
2.3.1 引言 |
2.3.2 分析线的选择 |
2.3.3 管电压管电流的选择 |
2.3.4 初级滤光片的选择 |
2.3.5 测定气氛的选择 |
2.4 校准曲线的绘制 |
2.4.1 引言 |
2.4.2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4.4 X 射线强度的标准化 |
2.5 电子级钛酸钡主要化学指标的测定 |
2.5.1 引言 |
2.5.2 方法的精密度评价 |
2.5.3 方法的准确度评价 |
2.5.4 检测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钛酸钡中硅和铝萃取分光光度法的连续测定 |
3.1 引言 |
3.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试验仪器 |
3.3 硅和铝显色及萃取条件的研究 |
3.3.1 溶液配制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样品测定 |
3.4.1 试验步骤 |
3.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3 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及钛酸钡中铝的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酸钡及其主要性质 |
1.1.1 电子级钛酸钡的主要理化指标 |
1.1.2 钛酸钡中氧化铝杂质含量的测定 |
1.2 表面活性剂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应用进展 |
1.3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铝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
1.3.1 概述 |
1.3.2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铝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
1.4 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作用机理探讨 |
1.4.1 单分子增敏 |
1.4.2 胶束增敏 |
1.4.3 两种形式共同参与增敏 |
1.4.4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机理 |
1.5 存在问题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增敏效应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溶液配制 |
2.3.2 单因素实验 |
2.3.3 单纯形优化试验设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吸收曲线 |
2.4.3 单纯形优化试验设计 |
2.4.4 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增敏效应机理探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界面张力仪 |
3.3.2 Zeta 电位仪测定原理及方法 |
3.3.3 激光光散射动态粒径分析原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界面张力仪测定CPC 临界胶束浓度 |
3.4.2 胶束带电量与增敏关系探讨 |
3.4.3 显色质点粒径大小与增敏能力 |
3.4.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敏机理分析 |
3.4.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与增敏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钛的掩蔽及样品测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相关溶液的配制 |
4.3.2 样品处理 |
4.3.3 工作液的配制 |
4.3.4 样品测定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掩蔽剂对钛的掩蔽效果 |
4.4.2 样品测定 |
4.4.3 样品分析及加标回收率 |
4.4.4 显着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1257工程部分分析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二氧化铀的用途及二氧化铀中杂质测定研究进展 |
1.2.1 二氧化铀的用途及优缺点 |
1.2.2 二氧化铀中杂质测定研究进展 |
1.2.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
1.2.2.2 电感耦合等离体质谱法(ICP-MS) |
1.2.2.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1.2.2.4 蒸馏催化极谱法 |
1.2.2.5 光度法 |
1.2.2.6 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 |
1.3 核燃料循环 |
1.3.1 乏燃料后处理的任务 |
1.3.2 后处理的重要性 |
1.3.3 后处理的发展过程 |
1.4 普雷克斯流程(Purex Process) |
1.4.1 Purex流程中亚硝酸根的行为 |
1.4.2 亚硝酸在Purex流程中的作用 |
1.5 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分析简介及难点 |
1.5.1 分析项目 |
1.5.2 复杂的样品体系 |
1.5.3 后处理分析的难点 |
1.6 我国目前对后处理分析的研究概况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编写说明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铀中微量硝酸根 |
2.1 引言 |
2.2 硝酸根测定的研究进展 |
2.2.1 光度法 |
2.2.1.1 常规分光光度法 |
2.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2.1.3 荧光法 |
2.2.1.4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
2.2.2 离子色谱法 |
2.2.3 离子选择电极法 |
2.2.4 液相色谱法 |
2.2.5 氧化还原滴定法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仪器与试剂 |
2.3.1.1 实验仪器 |
2.3.1.2 实验试剂 |
2.3.1.3 溶液的配制 |
2.3.2 实验原理 |
2.3.2.1 萃取 |
2.3.2.2 测量 |
2.3.3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 |
2.4.1.1 波长的确定 |
2.4.1.2 反应时间的确定 |
2.4.1.3 靛蓝二磺酸钠用量的确定 |
2.4.1.4 氯化钠体积用量的确定 |
2.4.1.5 浓硫酸体积用量的确定 |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干扰离子的影响 |
2.4.4 分析样品的制备 |
2.4.4.1 样品的溶解 |
2.4.4.2 萃取 |
2.4.5 样品的测定 |
2.4.6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料液中亚硝酸根 |
3.1 引言 |
3.2 亚硝酸根测定的研究进展 |
3.2.1 光度法 |
3.2.1.1 常规分光光度法 |
3.2.1.2 催化光度法 |
3.2.1.3 分子荧光法 |
3.2.1.4 计算光度法 |
3.2.2 化学发光法 |
3.2.3 电化学分析法 |
3.3 实验部分 |
3.3.1 仪器与试剂 |
3.3.1.1 实验仪器 |
3.3.1.2 实验试剂 |
3.3.1.3 溶液的配制 |
3.3.2 实验原理 |
3.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1.1 波长的确定 |
3.4.1.2 显色时间的确定 |
3.4.1.3 二盐酸-1-萘乙二胺体积用量的确定 |
3.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3 干扰离子的影响 |
3.4.4 样品制备与稀释 |
3.4.5 模拟料液的测定结果 |
3.4.6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3.4.7 验证试验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铀样品中微量~(99)Tc |
4.1 引言 |
4.2 ~(99)Tc测定的研究进展 |
4.2.1 萃取-放射化学法 |
4.2.2 萃取-分光光度法 |
4.2.3 离子交换-放射化学法 |
4.3 实验部分 |
4.3.1 仪器与试剂 |
4.3.1.1 实验仪器 |
4.3.1.2 实验试剂 |
4.3.1.3 溶液的配制 |
4.3.2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1.1 ~(99)Tc的含量与~(99)Tc测量计数率的关系 |
4.4.1.2 取样体积对测定~(99)Tc的影响 |
4.4.1.3 硝酸加入量对测定~(99)Tc的影响 |
4.4.1.4 铀加入量对测定~(99)Tc的影响 |
4.4.2. 2,6-二甲基吡啶从碱性介质中萃取~(99)Tc |
4.4.2.1 铀的去污 |
4.4.2.2 萃取剂用量的选择 |
4.4.2.3 工作曲线 |
4.4.3 加标回收实验和方法精密度测定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双试剂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硅石中的铁和钛(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方法原理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及测定波长 |
2.2 显色体系的pH值 |
2.3 显色剂用量 |
2.4 配合物的稳定性 |
2.5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6 回收试验 |
2.7 样品分析 |
(9)二氧化铀中微量硝酸根及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料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二氧化铀的用途及二氧化铀中杂质测定研究进展 |
1.2.1 二氧化铀的用途 |
1.2.2 二氧化铀中杂质测定研究进展 |
1.2.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
1.2.2.2 电感耦合等离体质谱法(ICP-MS) |
1.2.2.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1.2.2.4 蒸馏催化极谱法 |
1.2.2.5 光度法 |
1.2.2.6 高温水解-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 |
1.3 核燃料循环 |
1.3.1 后处理的重要性 |
1.3.2 后处理的任务 |
1.3.3 后处理的发展过程 |
1.3.4 后处理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分析简介及难点 |
1.4.1 分析项目 |
1.4.2 复杂的样品体系 |
1.4.3 后处理分析的难点 |
1.5 普雷克斯流程(Purex process) |
1.5.1 Purex流程中亚硝酸根的行为 |
1.5.2 亚硝酸在Purex流程中的作用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编写说明 |
第二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铀中微量硝酸根 |
2.1 引言 |
2.2 硝酸根测定的研究进展 |
2.2.1 光度法 |
2.2.1.1 常规分光光度法 |
2.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2.1.3 荧光法 |
2.2.1.4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
2.2.2 离子色谱法 |
2.2.3 离子选择电极法 |
2.2.4 液相色谱法 |
2.2.5 极谱法 |
2.2.6 氧化还原滴定法 |
2.2.7 尿素-甲醛法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仪器与试剂 |
2.3.1.1 实验仪器 |
2.3.1.2 实验试剂 |
2.3.1.3 溶液的配制 |
2.3.2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 |
2.4.1.1 波长的确定 |
2.4.1.2 反应时间的确定 |
2.4.1.3 靛蓝二磺酸钠用量的确定 |
2.4.1.4 氯化钠体积用量的确定 |
2.4.1.5 浓硫酸体积用量的确定 |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干扰离子的影响 |
2.4.4 样品分析 |
2.4.5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2.5 结论 |
第三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乏燃料后处理 Purex流程中亚硝酸根 |
3.1 引言 |
3.2 亚硝酸根测定的研究进展 |
3.2.1 光度法 |
3.2.1.1 常规分光光度法 |
3.2.1.2 催化光度法 |
3.2.1.3 分子荧光法 |
3.2.1.4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
3.2.1.5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 |
3.2.1.6 计算光度法 |
3.2.2 化学发光法 |
3.2.3 电化学分析法 |
3.3 实验部分 |
3.3.1 仪器与试剂 |
3.3.1.1 实验仪器 |
3.3.1.2 实验试剂 |
3.3.1.3 溶液的配制 |
3.3.2 实验原理 |
3.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1.1 波长的确定 |
3.4.1.2 显色时间的确定 |
3.4.1.3 对氨基苯磺酸体积用量的确定 |
3.4.1.4 二盐酸-1-萘乙二胺体积用量的确定 |
3.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3 干扰离子的影响 |
3.4.4 样品分析 |
3.4.5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3.5 结论 |
第四章 |
1. 二氧化铀中微量硝酸根的测定 |
2. 乏燃料后处理 Purex 流程料液中的亚硝酸根的测定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金属材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标准和标准样品 |
2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
3 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 |
4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
5 原子发射光谱法 |
6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RFS) |
7 金属材料中气体元素的分析 |
8 电化学及其他方法 |
四、钛铁试剂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陶瓷材料中的铁和钛(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氧化钛基材料电化学合成氨研究[D]. 任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电芬顿氧化降解页岩气采出水中有机物过程研究[D]. 徐伟冬.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提钒废水中钒、铬及氨氮的处理研究[D]. 廖翔. 东北大学, 2018(02)
- [4]抗氧化活性检测试纸及检测方法的研究[D]. 古海妮萨·麦合木提(Guhainisa Mahemut).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5)
- [5]电子级钛酸钡中主次元素含量的能量色散X荧光法同时测定研究[D]. 邱淼淼. 江南大学, 2011(08)
- [6]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的影响及钛酸钡中铝的测定方法研究[D]. 方婷. 江南大学, 2009(05)
- [7]1257工程部分分析项目研究[D]. 白洪彬. 兰州大学, 2008(S1)
- [8]双试剂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硅石中的铁和钛[J]. 李凤超,周振华,王厚德. 化学分析计量, 2008(01)
- [9]二氧化铀中微量硝酸根及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料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方法研究[D]. 张志东. 兰州大学, 2007(04)
- [10]金属材料分析[J]. 马冲先,吴诚. 分析试验室,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