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砼梁板后张法张拉控制值的近似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童童[1](2021)在《上跨既有建筑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对现代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空间布局要求不断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正在逐渐被广泛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梁结构截面尺寸往往很大,施工期在楼盖自重、施工荷载的作用下承受非常大的荷载,极容易产生挠度变形,而在楼盖张拉预应力之前,全部的荷载由梁体下部的临时模板支撑系统独自承担,因此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过程中,结构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以石家庄某高校上跨既有建筑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施工为背景,针对该楼盖在施工时梁底与既有建筑屋面距离过小的特点,完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模板支撑方案,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施工期间楼盖结构变形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该工程施工特点对既有建筑物现场考察,分析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施工时下部可搭设模板支撑的空间及如何搭建模板支撑体系,确定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分区支模施工方案。(2)结合施工方案对支撑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为保证既有建筑不被破坏,对其结构构件进行了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模板体系支撑方案安全可行。(3)利用Midas Gen软件对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结构建立施工期模型,分析了各区楼盖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位移变形,分析得到预应力张拉对楼盖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预应力大小,使得楼盖各部分变形差在较小范围之内,同时还分析了框架柱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应力前后及上部楼层荷载施加后柱顶位移的变化规律。(4)总结了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楼盖结构各构件的模板支撑流程、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时的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缝处理方法。
郭文龙[2](2021)在《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裂缝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常见病害,带裂缝截面的受拉区混凝土一般无法承担拉应变增量。本文针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主梁现存应力状态难以准确掌握,带闭合裂缝截面在临界消压状态前受力机理不明确,以及由于截面现存应变估算误差带来的后加固材料应变增量推算结果的误差传递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外试验等方法,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和总预加力的评定方法,闭合裂缝和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基于钢束应力测试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提出主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测定的“跨丝同丝”法。结合加固过程中受拉区钢束数量本身需要增加的特点,根据预应力钢绞线芯丝和缠绕丝的构造特点,提出“跨丝同丝”的应力释放法,推导出由钢绞线缠绕丝偏轴测试应变推求其轴向拉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钢绞线保护层混凝土凿除时的有限元细部分析结果,最终形成主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的局部有损评定方法。该方法可对任意结构型式桥梁控制截面钢束的应力状态进行测试,现场裸钢绞线的总测试误差不超过2.8%,简便易行、测试成本低。(2)提出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和受拉区钢束总有效预加力的无损测定方法。根据分段线性函数突变点导数奇异的数学原理,通过建立中间变量—截面抗弯模量Wzi与曲线斜率K的相关性,提出基于试验荷载—受拉区钢筋应力变化速率曲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截面临界开裂状态,以及带闭合裂缝预应力混凝土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高灵敏度判定方法。并基于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结果,推导出受拉区钢绞线有效预加力的计算公式,形成在役桥梁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判定和有效预加力的无损评定方法。实现了静定结构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和钢束预加力的无损测试评定。(3)探索了闭合裂缝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机制。根据断裂力学中I型裂纹应力场分析原理,通过引入考虑应变弱不连续问题的扩展有限元方法,对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判定结果,以及消压前后截面纤维的应变变化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带闭合裂缝截面的临界消压弯矩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以及室内模型梁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但受拉区跨裂缝处钢筋和钢绞线的应力增量,比相同荷载作用下的未开裂构件明显增加。并给出典型截面公路桥梁,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前受拉区力筋应力增量的损伤影响系数,为桥梁荷载试验或健康监测时,带闭合裂缝截面跨裂缝力筋应力增量理论值的确定提供依据。(4)揭示了预加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截面受力性能影响的规律。对于未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分别推导出考虑和不考虑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绞线无应力长度差异影响的、换算截面抗弯刚度的解析解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二者无应力长度差异时,有效预应力的增加对主梁抗弯刚度略有提高,但量值有限。对于带裂缝截面,当截面内力未达到临界消压状态前,钢绞线有效预应力的变化对受拉区力筋的应力增量无显着影响;当闭合裂缝截面内力超过临界消压状态后,有效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有显着影响,受拉区力筋的应力增量和控制截面挠度均随有效预加力的提高而显着降低。(5)深化了主梁预应力损失和抗弯承载力的加固设计方法。针对旧桥加固时,预应力混凝土截面现存应变估算和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无明确规定的问题,根据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结果,提出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的等效消压弯矩法和等效法向应力法。同时,根据旧桥加固中新旧材料分阶段受力的特征,提出按照有效预加力评定结果,计算控制截面最外缘纤维的实际现存应变大小,进而推算后加固材料的应变增量,以及考虑新旧材料协同受力的被加固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形成基于主梁力筋有效预加力评定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为旧桥加固时,后加固钢束位置、面积和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本文从钢束应力状态评定方法、预应力和裂缝损伤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及基于现场评定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等方面,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带裂缝桥梁的检测、评定和加固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主梁钢绞线应力状态评定结果的在役桥梁技术状态评定和加固设计方法。
李强[3](2017)在《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高强钢筋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但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高强非预应力钢筋与预应力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工作性能。目前,国内有关600 MPa钢筋配置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还尚属空白,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进行了配置600 MPa非预应力钢筋的有粘结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试验梁的受力特征和破坏形态,以及裂缝和挠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梁的受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塑性变形能力良好。600 MPa钢筋与钢绞线协同受力性能较好,600 MPa钢筋的强度和延性能够充分发挥。(2)基于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配置600 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性能、变形性能、延性、开裂荷载和受弯承载力等受弯性能的特点,结果表明: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裂缝间距及宽度、抗弯刚度、开裂荷载和受弯承载力可以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公式计算,并提出了最大裂缝宽度和抗弯刚度计算修正系数。荷载准永久组合或频遇组合效应下试验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可以满足规范限值要求,荷载标准组合效应下的最大裂缝宽度不能满足规范限值要求。(3)对比研究了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有粘结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结果表明: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两类试验梁裂缝分布均匀,挠度发展平稳,正常使用阶段有粘结试验梁的裂缝宽度和挠度更小。通过配置600 MPa钢筋及提高其配筋率,均能有效提升两类试验梁的受弯承载力,且有粘结试验梁的提升幅度更大,其极限受弯承载力平均高于无粘结试验梁3.20%。无粘结试验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和曲率延性系数分别平均高于有粘结试验梁7.34%和10.02%。(4)通过理论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配置600 MPa非预应力钢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并通过相关验算证明了该公式适用范围合理,计算准确性较好。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以混合配筋指数为变量的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给出了600 MPa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5)进行了配置600 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应变、600MPa钢筋应变和挠度等随疲劳荷载次数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疲劳试验梁和静载对照梁的受弯性能。结果表明:疲劳加载阶段600 MPa钢筋应变和钢绞线应力等增幅较小;静载破坏阶段与对照梁相比,疲劳试验梁的600MPa钢筋应变和受弯承载力没有明显变化,跨中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更大。探讨了混凝土和600 MPa钢筋疲劳应力幅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提出了600MPa钢筋的疲劳应力幅限值。
张皓[4](2017)在《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现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约束混凝土结构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性能,提高构件的强度和延性。基于以上两种结构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端板螺栓连接的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完成了14个新型组合件和1个现浇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对其破坏形态、强度、刚度、延性、耗能能力、节点分类标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件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延性和耗能能力与现浇节点接近,组合件节点为刚性。(2)对该种新型组合件的连接及高强箍筋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计算得到的普通纵筋墩头焊接连接可靠,采用坡口焊焊接的焊板安全储备很高,在端板局部焊接钢板条可有效提高其抗弯性能。当高强与普通箍筋的单价之比小于2且平均约束应力接近时,采用高强箍筋更为经济。(3)基于修正变角桁架+拱模型,考虑螺旋箍筋及预应力约束作用,推导得到包含等效矩形箍筋腹筋夹角α’、剪跨比λ、约束混凝土强度fcck、拱受压区高度x等系数在内的梁受剪承载力理论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该理论公式进行简化,简化公式为Vu=ρsvbfsvhs+(1-ββ’)Vfcckbζh。结合高强箍筋梁受剪破坏试验资料对该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实用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王雷雷[5](2017)在《某混凝土框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分析》文中指出伴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大空间、大跨度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促使现在的建筑物在建造时大都采用大跨结构体系。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解决大跨度混凝土梁的刚度问题还可以很好地控制构件的裂缝,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因而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和对裂缝有较高要求的框架结构中。然而在钢筋混凝土大跨框架结构,设计和施工中还时常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给钢筋混凝土大跨框架结构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不精准、预应力损失过大等。本文围绕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在设计与施工中时常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工作:(1)收集国内外有关预应力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动态。(2)基于预应力理论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张拉双控技术、造成预应力损失的因素及反拱值的计算进行分析研究,给出减少预应力损失的具体措施与建议。(3)以邯郸市某后张法预应力框架结构工程实例为背景,选取屋面层7/A-R轴的预应力框架梁YKWL3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后张法张拉控制应力、伸长值,以及各项预应力损失和框架梁在支座、跨中处的应力计算分析;利用Midas Gen软件对该预应力框架梁进行模拟分析,为预应力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4)结合邯郸市某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施工,对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给出相应预防和补救的具体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孙琦[6](2015)在《有粘结预应力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结构也逐渐向高层、大跨度方向发展。同时人们对材料的充分利用、耐久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利用高性能材料、现代设计理论和先进施工工艺设计建造起来的高效结构。与非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比,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仅具有跨越能力大、受力性能好、使用性能优越、耐久性高、轻巧美观等优点,而且较为经济、节材、节能。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建造高层建筑、大跨度大空间结构和重载结构以及特种结构及特殊用途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型式之一。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并在单层、多层大跨度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以苏州某办公楼建筑为例,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有粘结预应力后张法施工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具体本工程实例通过对其内容、特点、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的研究,着重介绍了该工程预应力梁在跨度大、单孔预应力束较多并且较长、张拉所需较大千斤顶、预应力柱和梁采用变角度张拉等施工中所遇到的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一套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大跨度连续梁后张法具体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对大跨度连续梁有粘结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工艺中的材料选用,孔道的预留,预应力筋的制作、穿束、张拉、孔道灌浆等工序在施工工艺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探讨了一系列较符合施工实际要求及经济效益较好的施工工艺,在材料选择、工具构件、单项施工组织计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为以后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子昂[7](2016)在《新型张拉工艺下早龄期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由于自身材料的特性,需要一定长度的养护时间和相应的养护条件才能达到结构的强度要求。而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润,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过分强调缩短工期,加快了施工速度,许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完毕后的早龄期就要进行搅拌、振捣密实和脱模等操作,而此时的混凝土结构尚处于早龄期的养护阶段,结构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发展程度尚且未能完全达到相关要求,因而在早龄期阶段过早的承受施工荷载,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等对结构裂缝、刚度和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大跨度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也在进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于处于早龄期阶段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张拉工艺的研究就比较少,而研究早龄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张拉对于减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提高结构使用年限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针对混凝土结构在早龄期阶段进行预应力张拉的相关试验还比较少,早龄期的预应力张拉对其后期的承载能力、刚度变化、变形和挠度大小等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尚且不足。本文新提出了一种预应力分期二次张拉工艺,对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使用这种新型张拉工艺在早龄期对3根混凝土梁进行分期张拉预应力,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对其进行受弯性能试验,探究新型张拉工艺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刚度、变形和挠度性能的影响与改善;使用Abaqus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模型,并在单向静力荷载作用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以进一步了解早龄期初张拉及分期二次张拉对试件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拉龄期越早,试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就越高,相同挠度下的承载力越强,刚度越大。张拉龄期对试件梁屈服后的承载能力和挠度的改善并不明显。Abaqus混凝土梁的建模分析能够比较精准的模拟试验所得结论,且操作比较简便,具有很高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周亚栋[8](2013)在《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传统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提高梁的预应力度和减小梁的徐变上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高速铁路对桥梁结构安全性、线路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这一对矛盾在高速铁路桥梁中更加突出,如何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成为高速铁路桥梁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提出把具有良好控制结构徐变上拱变形能力的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应用到高速铁路桥梁中,以结构设计为切入点,以更经济合理的方案解决高速铁路桥梁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在总结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控制方法和二次预应力组合梁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本文对高速铁路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把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应用到高速铁路桥梁中,对相同条件下(结构尺寸、预应力筋配置、非预应力筋配置、施工方法、各类荷载值均相同)常规预应力混凝土梁和二次预应力组合梁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分析两种结构的受力性能、变形性能和技术经济性,论证了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应用到高速铁路桥梁中的可行性和技术经济优势;(2)以跨径32m的有碴轨道简支箱梁为例,按相同条件制作常规预应力混凝土梁和二次预应力组合梁1︰3大比例试验模型梁,进行了两根模型梁从施工到静载破坏各阶段受力性能、变形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施工阶段正截面应力与上拱变形、裂缝的开展与分布规律、极限承载力、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水平结合面混凝土应变等;(3)进行了为期26个月的常规预应力混凝土梁和二次预应力组合梁1︰3大比例模型梁的徐变效应对比试验,采用四次幂函数曲线按拟合的方法,并考虑先浇梁长度指标β的影响,推导了更具有普遍意义的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上拱变形的计算公式;(4)模拟高速铁路二次预应力组合梁水平结合面的受力状态,考虑结合面抗剪钢筋配筋率、两期混凝土龄期差、结合面应力差三个因素,采用正交方法制作推出试件,进行了45个推出试件结合面静载抗剪性能试验和7个推出试件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结合面静载抗剪性能和疲劳抗剪性能,提出了结合面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5)研究分析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二次预应力混凝土的两种新概念,第一种概念是:二次施加预应力的目的是把梁跨中段底部混凝土变为抗拉强度高的弹性材料,第二种概念是:二次施加预应力的目的是提高高强度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效率;(6)提出了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先浇梁三个设计参数的概念,即先浇梁高度指标α、先浇梁长度指标β和先浇梁一期预应力筋指标γ;提出了一套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实用设计方法及相应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消压弯矩、开裂弯矩的计算;截面尺寸的估算;一期预应力筋面积、二期预应力筋面积的估算;先浇梁强度和稳定性验算;正截面强度、斜截面抗弯强度、斜截面抗剪强度、水平结合面静载与疲劳抗剪强度的计算;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正截面抗裂性的验算;先浇梁锚固区抗弯强度和抗裂性的验算;徐变上拱的计算;截面开裂后挠度的计算等。
苏健[9](2012)在《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梁力学性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在一些有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认识和研究结论。对一些基本问题的不同观点和认识,直接影响着预应力结构的设计理念和应用技术,有必要对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细致研究。因此,本文对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主要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国内外学者对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所持的不同观点,对两种预应力梁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对比研究。通过试验,定量地描述了两种预应力梁在承载力、延性与耗能等方面的差异。在耗能和承载力方面,有粘结情况优于无粘结情况,等效粘滞系数平均高出29.2%,承载力高出7.4%;而在延性和变形恢复能力方面有粘结情况不如无粘结情况,延性系数平均降低8.8%;2.针对国内外学者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自振频率与张拉力关系的不同研究结论,通过动力特性试验和数值模拟,对自振频率与张拉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证实了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受结构参数影响,单纯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结论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同一试件在不同张拉力下亦可能存在正负相关关系的拐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自振频率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识别方法;3.深入探讨了两组试件的孔道摩阻损失规律,比较了两组试件张拉反拱值的差异,在分析研究了张拉伸长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张拉伸长值的简化测量与计算方法,简化算法可以有效准确地计算张拉伸长值;4.就有粘结预应力情况进行了灌浆试验。研究了灌浆材料及灌浆工艺对灌浆质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灌浆质量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灌浆质量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在耗能、延性、承载力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黄文雄[10](2012)在《基于新型弯起器的折线配筋先张梁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采用了与结构受力特点相适应的布筋方式,解决了先张梁跨度较小的不足,避免了后张法在施工工艺和耐久性能等方面的缺憾,是一种同时具备先张法与后张法结构优点的新型结构。本文基于折线配筋先张梁本身力学特性,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详细分析了其折点部位局部应力分布状况,针对性的研制了改善并适应局部应力特点的新型先张折线预应力筋弯起器,并采用试验方法研究对比了新型弯起器与传统弯起器对预应力钢绞线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弯起器摩阻预应力损失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用新型弯起器与传统弯起器的折线配筋先张梁整体力学性能与局部受力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对比,多方面证实了新型弯起器对先张梁局部力学状态与整体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折线配筋先张梁局部应力分析与折点半径优选:以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为基础,以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详细分析了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折点部位的局部力学性能与应力分布特点,得出折线预应力筋折点半径是影响折点部位应力分布规律与应力集中现象的主要因素的结论;进而对其进行优选,得出折线预应力筋合理折点半径。2、新型弯起器的研制及其对钢铰线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基于优选的折点半径,设计研制了构造简洁、拼装灵活的新型折线配筋先张梁弯起器;并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新型弯起器与传统弯起器对预应力钢绞线力学性能的影响,证实了新型弯起器的科学性;同时以试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了考虑不同导向半径R影响的弯起器摩阻预应力损失的统一计算公式。3、折线先张试验梁的设计制作与施工监测:根据研究目的对8根试验梁的结构与配筋进行了设计与制作,并对其各项力学参数进行施工监测,为后期试验提供了测试初值;同时监测了折线预应力钢绞线的各项预应力损失,讨论了考虑反向摩擦阻力影响的锚具变形钢筋回缩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验证了考虑不同导向半径R影响的弯起器摩阻预应力损失统一计算公式的科学性与适用性。4、静力荷载作用下折线先张梁力学性能研究:完成了5根折线配筋先张梁的单调静力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试验,通过试验实测数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试验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延性性能等力学性能,以及荷载—挠度、荷载—应变等发展规律,观测了试验梁裂缝、挠度发展规律及试验梁破坏形态;着重对比了相同结构采用不同弯起器的先张梁力学性能之间的异同,得出新型弯起器将大大改善折线配筋先张梁的极限变形能力与延性性能的结论。5、折线配筋先张梁局部应力的监测与精细化有限元分析:基于折线先张梁本身力学特性,以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采用子模型法建立了折线配筋先张梁弯起器部位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采用新型弯起器与传统弯起器的先张梁其弯起器所在部位的局部应力分布状态,对比了采用不同弯起器时先张梁局部应力分布的异同,验证了新型弯起器对先张梁局部应力状态的改善作用;同时基于自主设计的混凝土局部应变测试元件,对静载试验过程中先张梁局部应变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着重对比了相同结构采用不同弯起器的先张梁局部力学性能之间的异同,证实了新型弯起器对先张梁局部应力状态的改善作用。6、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折线先张梁力学性能研究:完成了2根相同结构采用不同弯起器的折线先张梁等幅疲劳荷载试验及后期静载破坏试验,分析了疲劳荷载重复作用对试验梁承载能力、挠度、延性,以及混凝土、钢绞线、普通受拉钢筋、弯起器部位混凝土局部应变的影响规律,着重对比了疲劳荷载重复作用对采用不同弯起器先张梁力学性能影响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新型弯起器将大大改善折线先张梁的抗疲劳性能,再次证实了新型弯起器对先张梁局部应力状态与整体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
二、预应力砼梁板后张法张拉控制值的近似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砼梁板后张法张拉控制值的近似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上跨既有建筑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1.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 |
1.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1.2.3 预应力结构设计与施工 |
1.3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施工支模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2 预应力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相关计算 |
2.1 模板支撑设计及计算 |
2.1.1 模板荷载及分项系数 |
2.1.2 荷载组合 |
2.2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 |
2.2.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2.2.2 预应力等效荷载法 |
2.2.3 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模板支撑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1.1 既有建筑结构概况 |
3.1.2 新建结构概况 |
3.1.3 楼盖特点及施工要求 |
3.2 模板支撑体系选型及选材 |
3.3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模板计算 |
3.3.1 参数信息 |
3.3.2 梁侧模板计算 |
3.3.3 梁底模板计算 |
3.4 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模板计算 |
3.4.1 梁侧模板计算 |
3.4.2 梁底模板计算 |
3.4.3 立杆内力计算 |
3.4.4 工字钢梁计算 |
3.5 楼板模板支撑计算 |
3.5.1 参数信息 |
3.5.2 模板面板验算 |
3.5.3 模板支撑方木验算 |
3.6 I区混凝土楼盖支撑体系设计 |
3.6.1 施工方案 |
3.6.2 施工阶段荷载 |
3.6.3 原建筑结构梁截面承载力验算 |
3.6.4 钢构件支撑承载力验算 |
3.6.5 组合桁架验算 |
3.7 II区混凝土楼盖支撑体系设计 |
3.7.1 施工方案 |
3.7.2 钢构件支撑承载力验算 |
3.7.3 组合桁架验算 |
3.8 III、IV区混凝土楼盖支撑体系设计 |
3.8.1 施工方案 |
3.8.2 钢构件支撑承载力验算 |
3.8.3 组合桁架验算 |
3.9 楼板浇注时混凝土梁承载力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数值模拟 |
4.1 Midas Gen在有限元中的应用 |
4.2 材料本构关系 |
4.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4.2.2 钢筋的本构关系 |
4.2.3 预应力筋本构关系 |
4.3 计算参数选取 |
4.3.1 截面参数 |
4.3.2 材料参数 |
4.3.3 预应力筋布置 |
4.4 预应力张拉对混凝土楼盖变形的影响 |
4.4.1 Midas Gen建模过程 |
4.4.2 预应力张拉次序对楼盖变形的影响 |
4.4.3 预应力大小对楼盖变形的影响 |
4.4.4 施工过程对框架柱变形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 |
5.1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 |
5.1.1 模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
5.1.2 施工技术要点 |
5.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 |
5.2.1 施工工艺 |
5.2.2 技术要点 |
5.3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在役桥梁现存(实际)应力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3 桥梁加固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梁受拉区典型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的局部释放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力筋保护层混凝土凿除仿真分析 |
2.2.1 计算参数与单元划分 |
2.2.2 不同开槽长度对钢绞线应力影响分析 |
2.3 钢绞线跨丝同丝机械切割时温度及扰动误差影响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测点布置与控制参数 |
2.3.3 温度及扰动误差影响 |
2.4 缠绕丝偏轴效应及不同方法的拉力试验机对比验证分析 |
2.4.1 钢绞线缠绕丝偏轴效应分析的解析解 |
2.4.2 试验验证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在役桥梁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方法研究 |
2.5.1 不同测试方法裸钢绞线拉力值的对比验证分析 |
2.5.2 钢绞线实际拉力值计算方法 |
2.6 钢束应力状态评定方法的工程检验 |
2.6.1 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方法操作步骤 |
2.6.2 实桥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临界消压状态试验的钢束预加力无损评定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应力变化速率的临界开裂(消压)状态判定的数学原理 |
3.2.1 临界开裂(消压)状态试验判定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特征 |
3.2.2 分段线性函数突变点高效判定的数学方法 |
3.3 传统开裂弯矩试验方法的优点及其适用性 |
3.3.1 传统未损伤构件开裂弯矩试验方法 |
3.3.2 传统方法对判定带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适用性试验 |
3.4 基于受拉区钢筋应力变化速率的开裂(消压)弯矩试验研究 |
3.4.1 试验目的及控制参数 |
3.4.2 测点布置与传感器型号 |
3.4.3 未损伤受弯构件开裂弯矩对比试验分析 |
3.4.4 相同预加力条件下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 |
3.4.5 不同预加力条件下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 |
3.5 基于消压弯矩试验结果的钢束有效预加力评定方法 |
3.5.1 带闭合裂缝预应力混凝土梁消压弯矩计算方法 |
3.5.2 受拉区钢束有效预加力的确定 |
3.6 有效预加力及消压弯矩的验证和工程应用 |
3.6.1 有效预加力的室内模型梁验证试验 |
3.6.2 消压弯矩试验法的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断裂力学的临界消压状态判定及跨缝力筋应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扩展有限元法分析原理 |
4.2.1 扩展有限元方法的控制方程 |
4.2.2 断裂问题的离散方程 |
4.2.3 裂缝的水平集表示 |
4.3 带I型闭合裂缝截面仿真分析计算参数 |
4.3.1 单元划分与材料物理参数 |
4.3.2 起裂参数 |
4.4 I型裂缝对混凝土截面临界消压状态评定结果影响分析 |
4.4.1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仿真分析 |
4.4.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仿真分析 |
4.4.3 XFEM法与梁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4 临界消压试验荷载对比分析 |
4.5 I型裂纹对截面力筋应力场增量影响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
4.5.1 I型裂缝对临界消压状态前截面钢筋测点应变变化影响分析 |
4.5.2 I型裂缝对受拉区钢绞线与混凝土应变相关性的影响分析 |
4.5.3 I型裂缝对主梁受拉区钢筋应力增量影响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 |
4.5.4 I型闭合裂缝对常用公路桥梁结构力筋应力增量影响仿真分析 |
4.6 带I型闭合裂缝截面现存应力(变)实用修正计算方法 |
4.6.1 消压前正截面混凝土(或钢筋) |
4.6.2 消压前正截面钢绞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束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影响分析与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预加力对未开裂截面抗弯刚度影响的解析解 |
5.2.1 不考虑无应力长度差异的截面抗弯刚度的解析解 |
5.2.2 考虑无应力长度差异的截面抗弯刚度修正的解析解 |
5.2.3 预加力对未损伤构件抗弯刚度影响试验研究 |
5.3 预加力对带裂缝截面受力性能影响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
5.3.1 预加力对带裂缝截面应力变化影响仿真分析 |
5.3.2 预加力对带闭合裂缝梁应力及挠度变化影响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结果的桥梁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桥梁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2.1 基于截面消压弯矩评定结果的等效消压弯矩法 |
6.2.2 基于钢束应力测试结果的等效法向应力法 |
6.2.3 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试验验证 |
6.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截面抗弯承载力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3.1 旧桥加固中的通用计算方法和一般规定 |
6.3.2 粘贴钢板加固设计方法 |
6.3.3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设计方法 |
6.3.4 有粘结主动加固设计方法 |
6.3.5 无粘结主动加固设计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高强钢筋的研究进展 |
1.2.1 600MPa钢筋的特点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1.3.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与制作 |
2.1 试验梁的设计 |
2.2 试验材料 |
2.2.1 预应力钢绞线 |
2.2.2 非预应力钢筋 |
2.2.3 混凝土 |
2.3 试验梁的施工制作 |
2.3.1 试验梁制作要点 |
2.3.2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固 |
2.4 试验方法 |
2.4.1 试验装置 |
2.4.2 加载方案 |
2.5 量测内容及量测方法 |
第三章 静力荷载作用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现象及受力变形特征 |
3.2.1 试验现象 |
3.2.2 受力变形特征 |
3.3 非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应变分析 |
3.3.1 非预应力钢筋应变分析 |
3.3.2 混凝土应变分析 |
3.4 裂缝开展及发展规律分析 |
3.5 预应力钢绞线应力分析 |
3.6 预应力损失计算分析 |
3.6.1 预应力损失 |
3.6.2 有效预拉应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静力荷载作用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分析 |
4.2.1 开裂荷载计算方法 |
4.2.2 开裂荷载计算分析 |
4.3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分析 |
4.3.1 裂缝间距 |
4.3.2 裂缝宽度 |
4.3.2.1 正常使用极限荷载 |
4.3.2.2 最大裂缝宽度 |
4.3.2.3 裂缝宽度限值 |
4.3.3 关于裂缝控制的建议 |
4.4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形分析 |
4.4.1 反拱计算 |
4.4.2 跨中挠度计算分析 |
4.4.2.1 短期跨中挠度计算方法 |
4.4.2.2 短期跨中挠度计算分析 |
4.4.2.3 长期跨中挠度计算分析 |
4.4.3 挠度影响因素分析 |
4.5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延性分析 |
4.5.1 延性的评价指标 |
4.5.2 延性影响因素分析 |
4.5.2.1 设计变量对延性的影响 |
4.5.2.2 综合配筋指标对延性的影响 |
4.5.2.3 预应力筋粘结形式对延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及受弯承载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国内外极限应力计算方法 |
5.2.1 国外计算公式 |
5.2.2 国内计算公式 |
5.3 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分析 |
5.3.1 国内外计算公式对比分析 |
5.3.2 本文公式计算分析 |
5.3.2.1 提出本文公式 |
5.3.2.2 讨论本文公式的适用性 |
5.3.3 应力增量影响因素分析 |
5.4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 |
5.4.1 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5.4.1.1 计算方法 |
5.4.1.2 计算分析 |
5.4.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5.4.2.1 计算方法 |
5.4.2.2 计算分析 |
5.4.3 基于混合配筋指数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5.4.3.1 计算方法 |
5.4.3.2 计算分析 |
5.4.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4.4.1 设计变量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影响 |
5.4.4.2 预应力筋粘结形式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疲劳荷载作用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研究概述 |
6.2.1 国外研究 |
6.2.2 国内研究 |
6.3 疲劳试验设计 |
6.3.1 试验梁的设计与制作 |
6.3.2 试验方法 |
6.3.2.1 加载系统 |
6.3.2.2 数据量测及采集 |
6.3.2.3 加载方案 |
6.4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6.4.1 试验现象 |
6.4.2 混凝土应变分析 |
6.4.2.1 受压区混凝土应变 |
6.4.2.2 受拉区混凝土应变 |
6.4.2.3 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 |
6.4.3 600MPa钢筋应变分析 |
6.4.4 预应力钢绞线应力分析 |
6.4.5 挠度分析 |
6.4.6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 |
6.5 疲劳强度分析 |
6.5.1 混凝土疲劳强度分析 |
6.5.1.1 混凝土疲劳应力幅分析 |
6.5.1.2 混凝土疲劳强度验算 |
6.5.2 600MPa钢筋疲劳强度分析 |
6.5.2.1 600MPa钢筋疲劳应力幅分析 |
6.5.2.2 600MPa钢筋疲劳强度验算及应力幅限值建议 |
6.5.2.3 600MPa钢筋疲劳寿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装配式建筑结构 |
1.1.2 约束混凝土结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梁柱组合件研究现状 |
1.2.2 约束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试件组成特点 |
2 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件介绍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验加载装置 |
2.2.3 试验测量内容 |
2.2.4 试验加载制度 |
2.3 试件制作 |
2.3.1 钢筋骨架绑扎 |
2.3.2 焊板及端板焊接 |
2.3.3 局部挤压螺旋环制作 |
2.3.4 应变片粘贴 |
2.3.5 柱钢板箍焊接 |
2.3.6 焊板与普通纵筋墩头焊接 |
2.3.7 预埋管布置 |
2.3.8 混凝土浇筑及试件成型 |
2.3.9 施加预应力 |
2.3.10 试件组装 |
2.4 试验材料性能 |
2.4.1 混凝土 |
2.4.2 钢筋与钢板 |
2.4.3 灌浆料 |
2.5 试验过程及现象 |
2.6 本章小结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抗震性能 |
3.2.1 滞回曲线 |
3.2.2 骨架曲线 |
3.2.3 柱顶位移延性 |
3.2.4 梁端转角延性(第二批) |
3.2.5 强度降低及强度退化 |
3.2.6 累积位移延性系数 |
3.2.7 平均割线刚度及环线刚度 |
3.2.8 梁端塑性铰区弯曲刚度 |
3.2.9 柱钢板箍应变 |
3.2.10 耗能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4 梁与柱组合件连接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连接分析 |
4.2.1 普通钢筋墩头焊接 |
4.2.2 焊板与端板焊接(第二批) |
4.2.3 预应力及端板螺栓连接 |
4.3 高强箍筋的经济性 |
4.4 组合件节点分类标准 |
4.4.1 新型端板螺栓连接 |
4.4.2 试验M-θ关系曲线 |
4.4.3 新型组合件节点类型判别 |
4.5 本章小结 |
5 梁受剪承载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梁端受剪承载力理论分析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桁架+拱模型的剪切受力分析 |
5.2.3 桁架+拱模型中相关参数确定 |
5.2.4 桁架+拱模型受剪承载力实用公式 |
5.2.5 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某混凝土框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1.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意义 |
1.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价值 |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与施工分析 |
2.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
2.2 预应力筋的张拉方式 |
2.2.1 先张法预应力 |
2.2.2 后张法预应力 |
2.3 张拉预应力筋的双控技术 |
2.3.1 张拉预应力筋应力控制 |
2.3.2 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的控制 |
2.4 引起损失的因素分析及减少损失措施 |
2.4.1 锚固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4.2 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4.3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4.4 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2.4.5 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
2.5 预应力的反拱挠度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设计参数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及伸长量计算 |
3.2.1 张拉应力的计算 |
3.2.2 预应力筋伸长值的计算 |
3.3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
3.3.1 锚固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
3.3.2 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
3.3.3 预应力筋应力松弛损失的计算 |
3.3.4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
3.4 施工阶段框架梁的应力计算 |
3.4.1 框架梁支座位置应力计算 |
3.4.2 框架梁跨中位置应力计算 |
3.5 Midas Gen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
3.5.1 Midas Gen建模过程 |
3.5.2 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分析 |
3.5.3 预应力钢束的应力损失分析 |
3.5.4 框架梁中的应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框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前的质量控制研究 |
4.1 波纹管及螺旋筋、锚垫板的安装控制 |
4.2 预应力张拉系统及操作平台研究 |
4.3 预应力筋的穿束 |
4.4 框架梁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性能检测 |
4.4.1 混凝土浇筑方法 |
4.4.2 框架梁线型及混凝土性能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法分析 |
5.1 预应力筋的张拉及锚固 |
5.1.1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控制 |
5.1.2 张拉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控制 |
5.1.3 张拉过程中的人工监测 |
5.1.4 预应力筋的锚固 |
5.1.5 张拉过程中出现问题及防治措施 |
5.2 孔道灌浆 |
5.2.1 孔道灌浆的工艺要求 |
5.2.2 孔道灌浆时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
5.3 预应力筋的切割封锚 |
5.4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人为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有粘结预应力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工程概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预期成果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材料性能 |
2.1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材料 |
2.1.1 混凝土 |
2.1.2 预应力钢材 |
2.1.2.1 预应力筋应力-应变关系 |
2.1.2.2 对预应力钢筋的要求 |
2.1.2.3 预应力钢筋的分类 |
2.1.3 锚具 |
2.1.4 波纹管 |
2.1.5 端部承压板及螺旋筋 |
2.2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材料的材性试验 |
2.2.1 混凝土的材性试验 |
2.2.2 钢绞线的材性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结构设计基本理论 |
3.1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 |
3.2 承载能力分析 |
3.3 预应力损失的种类 |
3.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计算 |
3.4.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3.4.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3.5 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
3.6 应力验算 |
3.7 主梁变形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控制 |
4.1 支撑与模板 |
4.2 普通钢筋绑扎 |
4.3 预应力筋铺设 |
4.3.1 铺管穿筋前准备 |
4.3.2 波纹管铺放 |
4.3.3 埋件安装 |
4.3.4 穿束 |
4.3.5 灌浆孔的位置 |
4.3.6 铺设质量检验 |
4.4 混凝土浇筑 |
4.4.1 浇筑预检 |
4.4.2 浇筑和振捣 |
4.5 张拉预应力筋 |
4.5.1 张拉前期工作 |
4.5.2 张拉顺序 |
4.5.3 校验预应力筋张拉效果 |
4.6 孔道灌浆及封锚施工 |
4.6.1 灌浆 |
4.6.2 锚具封堵 |
4.7 施工设备 |
4.7.1 张拉设备 |
4.7.2 供电设备 |
4.7.3 其他施工设备 |
4.8 施工人员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框架梁应力及变形分析 |
5.1 施工效果 |
5.2 有限元分析 |
5.2.1 Midas模拟分析过程 |
5.2.2 Abqus模拟分析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型张拉工艺下早龄期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张拉工艺 |
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1.4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预应力简支梁的早龄期分期张拉试验和受弯试验 |
2.1 试验目的 |
2.2 材料性能试验 |
2.2.1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2.2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
2.2.3 混凝土劈拉强度试验 |
2.2.4 非预应力钢筋材料性能试验 |
2.2.5 预应力筋的材料性能试验 |
2.3 试验梁的设计 |
2.4 试验梁模板的制作 |
2.5 早龄期阶段的张拉试验 |
2.5.1 早龄期阶段的张拉方案 |
2.5.2 新型张拉工艺的介绍 |
2.5.3 养护阶段的测量方案 |
2.5.4 张拉试验小结 |
2.6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 |
2.6.1 加载方案 |
2.6.2 测量内容和方法 |
第三章 早龄期分期张拉预应力梁的受弯试验结果分析 |
3.1 试验破坏现象的描述和对比分析 |
3.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的描述 |
3.3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的对比分析 |
3.4 梁的挠度曲线的对比分析 |
3.5 试件梁延性的对比分析 |
3.6 截面应变的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baqus简支梁模型的建模与分析 |
4.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 Abaqus模型的建立 |
4.3 简支梁模型计算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高速铁路桥梁的技术特征和关键技术问题 |
1.1.1 高速铁路桥梁的技术要求 |
1.1.2 高速铁路桥梁的特点 |
1.1.3 高速铁路桥梁的关键技术问题 |
1.2 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控制 |
1.2.1 我国普通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现状 |
1.2.2 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上拱控制方法与评述 |
1.3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发展概况 |
1.3.1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构思与基本原理 |
1.3.2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特点 |
1.3.3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 小结 |
第2章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在高铁桥梁中的应用研究 |
2.1 高速铁路二次预应力组合梁设计实例 |
2.1.1 设计思路 |
2.1.2 设计基本资料 |
2.1.3 先浇梁截面尺寸和预应力筋配筋方案 |
2.2 高速铁路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受力分析 |
2.2.1 特征截面位置与截面属性 |
2.2.2 正截面应力分析与强度验算 |
2.2.3 斜截面强度验算 |
2.2.4 水平结合面受力分析 |
2.3 高速铁路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上拱分析 |
2.3.1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上拱计算方法 |
2.3.2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上拱分析 |
2.4 高速铁路二次预应力组合梁技术经济分析 |
2.4.1 与常规梁对比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2.4.2 与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标准图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2.4.3 与无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标准图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静载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梁设计 |
3.1.1 试验梁设计思路 |
3.1.2 试验梁设计基本资料 |
3.2 试验梁制作 |
3.2.1 常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 |
3.2.2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的制作 |
3.2.3 试验梁制作与加载时间参数 |
3.3 试验梁加载与测量方案 |
3.3.1 测量阶段、内容、方法和特征截面 |
3.3.2 变形测量测点布置 |
3.3.3 应变测量测点布置 |
3.3.4 应力测量测点布置 |
3.4 施工阶段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3.4.2 正截面应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3 上拱变形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加载破坏阶段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加载方案 |
3.5.2 加载开裂与破坏描述 |
3.5.3 消压、开裂与破坏状态的含义 |
3.5.4 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5 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
3.5.6 荷载—应变曲线分析 |
3.5.7 水平结合面混凝土荷载—应变曲线分析 |
3.6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现有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6.1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现有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
3.6.2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现有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
3.7 小结 |
第4章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效应试验研究 |
4.1 混凝土徐变理论 |
4.1.1 混凝土徐变基本概念 |
4.1.2 混凝土徐变机理 |
4.1.3 混凝土徐变影响因素 |
4.1.4 混凝土徐变表示方法 |
4.1.5 混凝土徐变系数表达式 |
4.1.6 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 |
4.2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效应分析 |
4.2.1 基本假定 |
4.2.2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应力分布 |
4.2.3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应力分析 |
4.2.4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上拱计算 |
4.2.5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效应分析程序开发 |
4.3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效应试验 |
4.3.1 试验梁设计、制作和试验方案 |
4.3.2 徐变系数和老化系数的确定 |
4.3.3 试验梁温度、湿度观测结果与分析 |
4.3.4 预应力筋锚下应力损失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5 徐变上拱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6 徐变应变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
5.1 混凝土叠合梁的叠合面抗剪性能分析 |
5.1.1 叠合面型式及特点 |
5.1.2 叠合面抗剪性能研究进展 |
5.1.3 叠合面破坏特点 |
5.1.4 叠合面抗剪机理分析 |
5.1.5 叠合面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5.2 混凝土叠合梁的叠合面抗剪计算方法 |
5.2.1 几种典型规范的计算方法 |
5.2.2 我国学者提出的几种计算方法 |
5.3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结合面抗剪推出试件设计与制作 |
5.3.1 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思路 |
5.3.2 推出试件构造设计 |
5.3.3 推出试件参数设计 |
5.3.4 推出试件制作 |
5.4 推出试件结合面静载抗剪性能试验 |
5.4.1 静载推出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案 |
5.4.2 静载推出试验过程与破坏描述 |
5.4.3 结合面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4 结合面抗剪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5 结合面滑移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推出试件结合面疲劳抗剪性能试验 |
5.5.1 疲劳推出试验试件设计 |
5.5.2 疲劳推出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案 |
5.5.3 疲劳推出试验过程与破坏描述 |
5.5.4 结合面疲劳开裂寿命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5 疲劳加载后结合面开裂荷载、破坏荷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6 结合面疲劳滑移值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设计方法研究 |
6.1 二次预应力混凝土的两种概念 |
6.1.1 第一种概念 |
6.1.2 第二种概念 |
6.2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各阶段受力特点和计算要求 |
6.2.1 施工阶段受力特点和计算要求 |
6.2.2 正常使用阶段受力特点和计算要求 |
6.2.3 破坏阶段受力特点和计算要求 |
6.3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截面设计 |
6.3.1 先浇梁尺寸拟定——先浇梁高度指标与长度指标 |
6.3.2 全截面尺寸拟定 |
6.4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钢筋面积估算 |
6.4.1 预应力筋面积估算 |
6.4.2 先浇梁预应力筋指标 |
6.4.3 非预应力筋面积估算 |
6.5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先浇梁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
6.6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强度计算 |
6.6.1 正截面强度计算 |
6.6.2 斜截面抗弯强度计算 |
6.6.3 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 |
6.6.4 水平结合面抗剪强度计算 |
6.7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预应力损失计算 |
6.7.1 预应力损失计算特点 |
6.7.2 预应力损失组成 |
6.7.3 预应力损失计算 |
6.7.4 有效预应力计算 |
6.8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
6.9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一期预应力筋锚固区强度和抗裂性验算 |
6.9.1 一期预应力筋锚固区控制截面的确定 |
6.9.2 一期预应力筋锚固区强度验算 |
6.9.3 一期预应力筋锚固区抗裂性验算 |
6.10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徐变上拱计算 |
6.11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挠度计算 |
6.12 二次预应力组合梁桥计算示例 |
6.13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专利) |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梁力学性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概述 |
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评定 |
1.3.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定 |
1.3.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动力特性评定 |
1.4 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1 国外预应力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2 国内预应力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3 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争论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节 |
第2章 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梁抗震性能比较试验设计 |
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
2.1.1 试件的设计 |
2.1.2 试件的制作 |
2.2 试件材料性能参数测试 |
2.3 实验方法 |
2.3.1 拟静力试验方法 |
2.3.2 动力特性试验方法 |
2.4 试验加载技术及设备 |
2.4.1 液压加载技术 |
2.4.2 冲击力加载技术 |
2.4.3 加载辅助设备 |
2.5 试验量测技术 |
2.5.1 应变的测量方法 |
2.5.2 力的测量方法 |
2.5.3 位移的测量方法 |
2.5.4 裂缝的测量方法 |
2.5.5 数据采集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梁抗震性能比较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试验概况 |
3.3 试验现象描述 |
3.3.1 试件HY的试验现象 |
3.3.2 试件HW的试验现象 |
3.3.3 试件HY与试件HW试验现象比较分析 |
3.4 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
3.4.1 滞回曲线比较 |
3.4.2 极限荷载比较 |
3.4.3 耗能能力比较 |
3.4.4 延性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梁动力特性比较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试验介绍 |
4.2.1 试件设计 |
4.2.2 加载设计 |
4.2.3 测点布置 |
4.2.4 数据采集系统 |
4.3 动力特性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不同张拉力下无粘结试件的动力特性结果分析 |
4.3.2 相同张拉力下无粘结与有粘结试件动力特性比较分析 |
4.4 动力特性试验的数值模拟分析 |
4.4.1 ANSYS计算过程 |
4.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基于动力特性与神经网络方法的预应力识别 |
4.5.1 神经网络方法 |
4.5.2 实验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粘结和无粘结试验梁张拉试验比较研究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介绍 |
5.2.1 试件设计 |
5.2.2 张拉试验设计 |
5.2.3 测点布置 |
5.2.4 数据采集系统 |
5.3 张拉应力损失试验研究 |
5.3.1 理论计算 |
5.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 张拉反拱试验研究 |
5.5 张拉伸长值试验研究 |
5.5.1 试验方法及实测结果 |
5.5.2 公式分析及简化 |
5.5.3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灌浆质量对预应力砼梁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6.1 试验目的 |
6.2 灌浆材料对灌浆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
6.2.1 试验设计 |
6.2.2 试验结果分析 |
6.3 灌浆速度对灌浆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
6.3.1 试验简述 |
6.3.2 试验结果分析 |
6.4 不同灌浆质量的预应力砼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6.4.1 试验设计 |
6.4.2 试验现象比较分析 |
6.4.3 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新型弯起器的折线配筋先张梁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其张拉工艺 |
1.2 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研究应用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2 折线配筋先张梁局部应力分析与折点半径优选 |
2.1 前言 |
2.2 折线配筋先张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2.3 折线配筋先张梁局部应力分布 |
2.4 折线配筋先张梁折点半径优选 |
2.5 相关参数对折线配筋先张梁局部应力分布的影响 |
2.6 弯起器的初步模拟及其对先张梁局部应力分布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新型弯起器研制及其对钢铰线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新型弯起器的设计 |
3.3 新型弯起器对钢绞线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试验方案 |
3.4 试验现象与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折线先张试验梁的设计、制作与施工监测 |
4.1 前言 |
4.2 试验梁的设计 |
4.3 试验梁的施工制作 |
4.4 施工阶段监测 |
4.5 预应力损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静力荷载作用下折线先张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
5.1 前言 |
5.2 静载试验方案 |
5.3 基本试验结果 |
5.4 不同参数先张梁受力性能对比及静载作用下受力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折线配筋先张梁局部应力的监测与精细化有限元分析 |
6.1 前言 |
6.2 基于子模型法的折线先张梁精细化有限元局部应力分析 |
6.3 折线配筋先张梁弯起器部位局部应变的监测 |
6.4 本章小结 |
7 折线配筋先张梁等幅疲劳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
7.1 前言 |
7.2 等幅疲劳荷载试验方案 |
7.3 试验梁疲劳强度分析 |
7.4 试验梁疲劳受力性能分析 |
7.5 疲劳加载后的试验梁受力性能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 |
附录3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横向科研与工程项目 |
四、预应力砼梁板后张法张拉控制值的近似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上跨既有建筑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施工技术研究[D]. 王童童.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2]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D]. 郭文龙. 长安大学, 2021
- [3]配置600MPa非预应力钢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D]. 李强.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4]新型预制预应力砼梁与柱组合件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 张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 [5]某混凝土框架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分析[D]. 王雷雷. 河北工程大学, 2017(06)
- [6]有粘结预应力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 孙琦.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3)
- [7]新型张拉工艺下早龄期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研究[D]. 李子昂. 天津大学, 2016(09)
- [8]二次预应力组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 周亚栋. 湖南大学, 2013(09)
- [9]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梁力学性能比较研究[D]. 苏健.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8)
- [10]基于新型弯起器的折线配筋先张梁力学性能研究[D]. 黄文雄.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