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1例(论文文献综述)
方荔菁[1](2021)在《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近远期血压控制与肾脏参数相关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及肾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术式的比较和预后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肾动脉狭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或血管重建是否从中获益尚有争议。本研究拟探索影响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后近远期血压的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纳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接受单侧肾动脉腔内治疗的肾动脉狭窄患者,收集患者重要的临床信息包括人口学信息、合并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影像资料等,并在腔内治疗术前和术后进行了 FD-PBV灌注检查。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随访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近远期血压控制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男性患者占67.5%,平均年龄为53.1±16.79岁,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85%)。吸烟史患者45%,饮酒史患者27.5%;合并高血压(100%),高脂血症(22.5%)、高同型半胱酸血症(20%)、脑卒中(17.5%)、肾功能不全(17.5%)、冠心病(15%)、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2.5%)。近期高血压治愈率为17.5%,改善率为22.5%,无效率为60%。通过PBV确定灌注参数,将可能影响近期血压控制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肾脏RI和肾脏术后体积增加是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其中患侧肾脏RI越高的患者,越不利于近期血压的控制(OR<0.001,95%CI(0.000,0.224),p=0.018)。患肾在开通血管后体积的增加则是近期血压下降的保护因素(OR=1.101,95%CI(1.004,1.208),p=0.040)。共 28 人纳入远期血压控制分析,将可能影响远期血压控制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肾术前RI是影响远期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患肾RI值越大,越不利于围术期血压控制(OR<0.001,95%CI(0.000,0.457),p=0.033)。结论:本研究评价了肾脏参数与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患者近远期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患肾RI值是近期血压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患肾术后体积的增加是近期血压良好控制的保护因素。患肾RI是远期血压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目的:肾动脉型大动脉炎可以导致难治性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不全。随着技术进步,腔内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腔内治疗有着创伤小、可反复治疗的优势,而开放手术的远期通畅率较好。目前关于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受累领域的对照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对比这两种术式的通畅率,并对影响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地收集从2013-201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初次接受血管重建的患者信息,收集的信息包括人口学信息、合并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内科用药、外科治疗以及随访的一期通畅率等。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来比较两种术式的一期通畅率并分析与血管再狭窄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例患者,29例次,1例患者两侧肾脏分别接受了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共处理40个病变。女性患者85.7%,89.3%的患者起病年龄在40岁以下,合并高血压(100%)、心衰(10.3%)。血管重建后平均动脉压从102.32±15.33mmHg 下降到 95.47±14.92mmHg(p=0.004)。腔内治疗 20 例患者,处理25个病变,单纯球囊扩张16例,合并球扩支架置入9例;中位住院时间1 1天,并发症4例(2例伤口部位少量瘀斑、1例穿刺点血肿、1例左上腹疼痛)。开放手术治疗9例患者,处理15个病变,自体大隐静脉搭桥12例,人工血管搭桥2例,Roland弓-肾动脉吻合1例;中位住院时间25天,并发症6例(1例腹膜后血肿、1例切口部位明显瘀斑、1例切口疼痛不适、1例冠脉痉挛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腓总神经麻痹、1例发热合并胰腺炎及中度贫血)。腔内治疗组中位住院时间与手术并发症显着低于开放手术组(p<0.001和p=0.043)。腔内治疗组中位随访时间11月,1/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75.3%和60.2%,再狭窄率为52%;开放手术组中位随访时间28月,1/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0%和66%,再狭窄率为33%;二者均无显着差异。单纯球囊扩张组中位随访时间16月,1/3年一期通畅率为76.2%和61%,再狭窄率为62.5%;球囊扩张合并支架置入组中位随访时间18月,1/3年一期通畅率为75%和60%,再狭窄率为33.3%;二者均无显着差异。本研究未发现影响血管重建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均对血压有良好的控制作用。腔内治疗组住院时间少,操作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开放手术组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腔内治疗组与开放手术组1/3年一期通畅率无明显差异。单纯球囊扩张组与合并支架置入组的1/3年一期通畅率也无明显差异。
胡超[2](2021)在《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比应用阿替普酶(Human 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和仅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CWS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同时探究CWS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并按照Donnan等提出的CWS诊断标准进一步筛选出CWS患者。收集所有入组CWS患者的人口学统计学资料、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数据,记录应用rt-PA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治疗后的疗效及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在所有纳入的43例CWS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74.4%),女性11例(25.6%)。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47±12.92岁,其中年龄最大值为85岁,最小值为26岁。在基础疾病方面,24例(55.8%)有高血压病史,13例(30.2%)伴有糖尿病史。超过半数的患者23例(53.5%)有长期吸烟史,而仅有7例(16.3%)有饮酒史。6例(14.4%)患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超重的患者有22例(51.2%)。2.CWS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运动功能障碍(16,例,60.5%)。合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有24例(55.8%),伴有脑白质脱髓鞘的患者同样有24例(55.8%)。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有27例(62.8%)。而在所有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CWS患者中,梗死部位在内囊的患者占比最高(17例,63.0%),其余的梗死部位包括脑干(5例,18.5%)、半卵圆中心(3例,11.1%)、丘脑(2例,7.4%)。35例(81.4%)患者存在明显的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存在高脂血症的患者有17例(39.5%),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24例(55.8%)。1例患者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心房颤动。3.将所有患者依据是否应用rt-PA治疗分为rt-PA组(13例)和非rt-PA组(20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入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出血相关并发症。经rt-PA治疗的患者中有6例(46.15%)出现了症状复发,而非rt-PA组有22例(73.33%)。在rt-PA组中10例(76.92%)患者最终完全缓解,未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在非rt-PA组中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占比为63.33%(19例)。同时,rt-PA组中有7例(53.85%)患者可在颅脑DWI上发现新发脑梗死病灶,在非rt-PA组中则有20例(66.67%)进展为急性脑梗死。rt-PA组患者相比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获得良好疗效的几率,并且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几率同时降低,但上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rt-PA组患者中,12例(92.31%)患者在发病3个月后得到了良好的预后,而在非rt-PA组患者中,得到良好预后的患者为26例(86.67%)。尽管应用rt-PA的CWS患者可能有更高的获得良好预后的概率,但是与非rt-PA组患者相比,其预后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者依据DWI影像分为新发脑梗死组(n=27)和无新发脑梗死组(n=16)。在新发脑梗死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较高(22例,81.49%),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7例,62.96%)、多发腔隙性脑梗死(17例,62.96%)的概率也更高,但上述危险因素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症状发作次数及是否伴有脑白质脱髓鞘的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后提示脑白质脱髓鞘(相对危险度=7.372,95%可信区间=1.701-31.949,P=0.008)是CWS患者最终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CWS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运动功能障碍,大部分CWS患者通常伴有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2.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于CWS患者来说可能是安全的,但并未比仅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预后。3.脑白质脱髓鞘是CWS患者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桂香,崔会分,任娜[3](2020)在《继发性高血压误诊原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SH)的误诊原因,提高SH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例SH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18.87%,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就诊,血压160~210/90~120 mmHg,并伴有心悸、胸闷、头痛、多汗、恶心头晕、多饮多尿、发作性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腰痛、轻度下肢水肿等症状。病初均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后经详细问诊,进一步的医技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皮质醇增多症各4例,多囊肾3例,肾动脉狭窄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各2例。误诊时间0.5~3.0年。20例确诊后给予手术治疗16例和药物保守治疗4例,随访1年血压控制平稳。结论 SH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由于部分临床医生对SH缺乏认识,诊断经验欠缺,极易导致误诊。
王国敏[4](2020)在《167例住院高血压患儿病因分析及其靶器官损害》文中认为目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有增高趋势,儿童高血压与成人高血压紧密相关,拟总结分析住院高血压患儿病因特点及其靶器官损害,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的不同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电子病例系统回顾性总结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至2019年于儿科住院的高血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素、血管紧张素、心脏超声,诊断标准参考国内及美国公认的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病因将住院高血压患儿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求高血压危险因素。结果:1.本组高血压患儿共计167例,原发性高血压55例(32.93%),男性44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4:1,年龄2岁~14岁,平均(10.98±2.28)岁,BMI(25.39±6.06)kg/m2;继发性高血压112例(67.06%),男性75例,女性37例,男女比例2.02:1,年龄1月~15岁,平均(9.87±3.41)岁,BMI(20.62±5.57)kg/m2。2.继发性高血压中,肾性高血压74例(66.07%),内分泌性高血压5例(4.46%),神经系统性高血压5例(4.46%),心血管性高血压3例(2.67%),药物性高血压2例(1.78%),直立性高血压16例(14.28%),其他未归类系统高血压7例(6.25%)。3.经单因素分析,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阳性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BMI越大,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的高血压患儿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患儿,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大。4.经单因素分析,尿蛋白阳性、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谷丙转氨酶、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继发性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因素(P<0.05),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蛋白异常的高血压患儿,患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为原发性的12.5倍。结论:1.儿童高血压以继发性高血压为主,其中以肾性高血压最多见。2.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中,男性较女性多见。3.高血压家族史阳性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4.尿蛋白异常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尿蛋白异常的高血压患儿患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是原发性高血压的12.5倍。
王阳[5](2019)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探讨大动脉炎的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规律,并评价中医通脉法对疾病的疗效;探讨中医药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1.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纳入大动脉炎患者共442例,依据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两组:A组为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B组为大动脉炎未累及冠状动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1.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研究:纳入大动脉炎合并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125例(A组),以年龄为匹配条件1:1选取同期住院的无TA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5例(B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检查,计算Gensini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腔内影像学OCT成像的差异,检测ESR、hs CRP、Scr、TC、LDL-C、HDL-C、TG水平,利用CKD-EPI方程估算e GFR。记录出院后发生MACE情况: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差异。1.3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研究:纳入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125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A组为药物治疗组,B组为介入治疗组,C组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通过电话随访或门诊复诊及住院病历系统方式进行随访。记录出院后发生MACE情况: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再狭窄、冠脉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相关危险因素。2.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TA的系统评价2.1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外文文献检索Pub Med和Cochrane图书馆。中文检索词为:“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英文检索词为:Takayasu,Maibi,Wu Mai Zheng,Vascular arthralgia。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7月1日。手工检索:检索《医学衷中参西录》、《叶天士医案》、《中现代名医医案》等书籍。纳入文献中有关于“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的中医或中西医辨证、分型、治法且符合中西医大动脉炎诊断的文献,探讨大动脉炎的证型分型及中医药治疗规律。2.2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Meta分析:纳入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通脉法为基础治法方药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中医通脉法对疾病的疗效。使用Jadad评分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Cochrane系统综述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评估,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3.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选雌性SD大鼠60只,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激素组。按照2mg/kg/d的剂量灌胃己烯雌酚悬液90d,2次/d。正常组大鼠每日按2mg/kg/d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灌胃90d,2次/d,制作大鼠大动脉炎模型。通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大动脉形态学变化情况以及HE染色结果,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进行给药,予温阳通脉汤,每日清晨固定时间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余各组相应干预药物,连续干预30d,2次/d。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血后剪取胸主动脉,经生理盐水冲洗,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4℃保存。检测ESR,Elisa法检测CRP、TNF-α、IL-6含量。主动脉标本予石蜡包埋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并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LRP3I及L-18的表达。结果: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1.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1.1.1 442例TA患者,其中累及冠状动脉病变者125例,占28.2%。男性共80例,女性共362例,男女比约为1:4.5。与TA未累及冠状动脉者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者年龄更大(52.54±11.17vs37.73±12.72,P<0.001)、TA发病年龄更晚(42.21±11.46vs32.74±13.13,P<0.001)、TA病程更长(5.0vs1.0,P<0.001)、BMI更大(24.17±3.31vs22.99±3.92,P=0.002),并且吸烟、饮酒比例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征方面心脏杂音、血管杂音比例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 GFR水平明显降低(91.96±25.71vs106.49±24.59,P<0.001)、UA及TG水平明显增高,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以TA是否累及冠状动脉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TA发病年龄、TA病程、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疾病活动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纳入受试者结果显示TA发病年龄(OR=1.143,95%CI:1.007~1.298,P=0.039)、TA病程(OR=1.165,95%CI:1.025~1.324,P=0.020)、BMI(OR=1.100,95%CI:1.021~1.185,P=0.013)均为TA累及冠状动脉的危险因素。1.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1.2.1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女性比例更高,而BMI吸烟、饮酒、糖尿病比例及DBP、MAP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征方面心脏杂音、血管杂音比例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用药方面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氯吡格雷药物应用比例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水平、UA水平、TG水平及LDL-C水平明显减低,HDL-C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2冠脉病变的特点及分布情况: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共发现狭窄病变237处,其中开口及近段冠状动脉受累最为常见,共153处(64.56%),开口病变59处(24.9%)。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开口病变比例明显增高(24.9%vs8.7%,P<0.001),冠脉中段及远段病变比例均明显减低,分别为(32.5%vs48.3%,P<0.001)、(3.0%vs7.6%,P=0.018)。1.2.3血管腔内影像OCT成像特点: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OCT成像特点为冠脉病变处有严重的纤维内膜增厚,成像为高反射、强信号,低衰减,质地均一;可见片状的比周围组织更强的信号区,后方有放射状阴影,提示为巨噬细胞;并可见管腔不相通的无信号的管腔结构,提示为微通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OCT成像特点为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成像为低反射、信号较弱,高衰减、不透光,质地均一,界限不清。1.2.4预后情况:与冠心病组比较,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组再发心绞痛比例(28.5%vs14.9%,P=0.010)、发生心力衰竭比例(8.1%vs2.5%,P=0.049)及总体MACE发生率(42.3%vs22.3%,P=0.001)均明显高于冠心病组。1.3 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1.3.1 125例患者其中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患者55例,约占44.0%;接受PCI术患者57例,约占45.6%;接受CABG术患者13例,约占10.4%。CABG组发病年龄大于药物治疗组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BG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及药物治疗组ESR水平高于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再发心绞痛比例、再狭窄比例及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ABG组而冠脉血运重建比例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及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2 MACE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活动度(OR=13.056,95%CI:3.835~44.455,P<0.001)、TA病程(OR=1.065,95%CI:1.023~1.109,P=0.002)、介入治疗(OR=3.475,95%CI:1.324~9.121,P=0.011)均为TA累及冠状动脉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2.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TA的系统评价2.1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2.1.1文献检索结果:通过检索后共关于“大动脉炎”、“脉痹”、“无脉症”、“血痹”的文献共整理出109篇文献,涉及的主要证型13个、主要方剂10首、主要中药18味以及其他治疗方法2种。2.1.2辨证分型:大动脉炎的辨证分型中虚证以阳虚内寒证最多,出现的频数(频率)为14(2.54%),阴虚内热证最少,频数(频率)为9(1.63%);实证以湿毒血瘀证最多,频数(频率)为75(13.59%),其次为湿热郁阻证和气滞血瘀证,频数(频率)分别为69(12.50%),63(11.41%);虚实夹杂证以阳虚寒凝证最多,频数(频率)为64(11.59%),气虚血瘀证次之,频数(频率)为54(9.78%),阴虚痰阻证、阴虚阳亢证出现频数最小,频数(频率)为14(2.54%),10(1.81%);其他证型出现较少,频数(频率)共为4(0.72%)。2.1.3方剂统计:筛选出的文献中主要方剂为9首成方,自拟方和经验方共7首,所列方剂总以温阳通脉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出现的频数(频率)分别为89(24.25%),81(22.07%);阳和汤、补阳还五汤次之,频数(频率)分别为为49(13.35%),41(11.17%);随后为血府逐瘀汤、四妙勇安汤频数(频率)分别为28(7.63%),20(5.45%);活血通脉方、镇肝熄风汤及天麻钩藤饮频数(频率)分别为18(4.90%),16(4.36%)以及12(3.27%);最后为归脾汤频数频率为7(1.91%);其他方剂出现较少,频数频率共为6(1.63%)。2.1.4中药统计:文献中出现中药共20余味,总频次为693次。出现最多为甘草,频数频率为358(13.29%);其次为黄芪,频数(频率)为298(11.07%);然后为当归、桂枝、赤芍出现的频数都在200之上,频数(频率)分别为261(9.69%),225(8.35%),213(7.91%)。2.1.5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有效率:109篇文献中,共5182例患者,其中包括试验组1927例、对照组1756例以及自身前后对照1499例,男2314例,女1834例,年龄(41.85±10.42)岁,疗程(11.24±5.82)天。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治愈率结果显示对照试验中,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5.16%,无效率为14.8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21%,无效率为34.79%。自身前后对照的有效率为86.99%,无效率为13.01%。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大动脉炎临床总体有效率为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自身前后对照的无效率(P<0.01),说明中医药在治疗大动脉炎方面有明确疗效。2.2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Meta分析:共纳入9项研究438例受试者,通脉法对改善患者大动脉炎的临床症状有效率OR(95%CI)为2.85[1.60,5.08];血沉疗效MD(95%CI)为-4.11[-5.31,-2.91];C反应蛋白疗效MD(95%CI)为-3.65[-4.30,-3.01];抗“O”疗效MD(95%CI)为-50.78[-52.62,-48.95]。3.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3.1模型评价: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管壁存在增厚、变硬改变,内膜表面凹凸不平,有斑块状隆起。HE染色情况:光镜下主动脉外膜管壁增厚,全层动脉壁有炎性细胞浸润,中膜出现黏液样变性,内弹力板断裂、消失。3.2 HE染色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可见动脉壁炎性细胞浸润,中膜黏液样变性、弹力板破坏,故较正常组有明显改变;激素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主动脉弹性膜排列较为规则,部分外膜增厚,中膜出现黏液样变性,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内膜稍不平整,故激素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较正常度差异不大,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中药中、低剂量组大鼠主动脉内、中、外膜大部分部位出现病变,与正常组、激素组及中药高剂量组有明显病变,但较模型组有好转。3.3 NLRP3及IL-18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降低(P﹤0.01,P﹤0.05);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NLRP3及IL-18表达增强(P﹤0.01)。3.4 ESR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ESR明显增快(P﹤0.01,P﹤0.05),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ESR显着下降(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ESR含量显着增快(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ESR显着增快(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ESR显着增快(P﹤0.05)。3.5 CRP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CRP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5)。3.6 IL-6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IL-6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5)。3.7 TNF-α结果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IL-6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激素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ESR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中药低、中剂量组CRP含量显着升高(P﹤0.01,P﹤0.05);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IL-6含量显着升高(P﹤0.05)。结论:1.TA患者TA发病年龄越晚、病程越长、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传统危险因素越多者,易发生冠状动脉受累,并且可能与临床上疾病活动度不相关;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冠状动脉的开口及近段;OCT成像可精确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鉴别冠状动脉狭窄病因;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较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再发心绞痛及心力衰竭多见;PCI治疗TA累及冠脉病变的再狭窄率、冠脉血运重建比例及MACE发生率均高于CABG术,TA累及冠状动脉病变预后不良与TA病程、疾病活动度及PCI治疗相关;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为TA主要致死原因。2.大动脉炎辨证分型可分为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以实证分型居多,其中湿毒血瘀证最多。中医药治疗主要以温阳通脉法为主;中医药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疗效确切,具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疏通血管,纠正机体的炎性反应,提高临床有效率的作用。3.实验成功建立大鼠大动脉炎模型,温阳通脉汤可改善大动脉炎病情,其机制与调节大动脉炎大鼠免疫平衡,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吴海涛[6](2016)在《大动脉炎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累及大动脉及主要分支全层,引起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形成。该病发病率亚洲高于西方国家,女性高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孕龄。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迁延,易反复,其治疗主要以内科药物治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为主,受累动脉出现严重狭窄或闭塞,使供应重要脏器的动脉出现严重缺血症状及高血压药物控制不理想者,考虑行外科干预(转流手术治疗和腔内血管介入治疗),并辅以长期内科治疗。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及行外科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手术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回顾性分析于宣武医院行外科治疗的66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腔内治疗组。诊断标准采用1996年Sharma等制定的大动脉诊断标准(改良的Ishikawa标准),随访并分析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影像学表现。结果:共有患者66例,共处理129处病变部位,女性54例,男:女=1:4.9,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24.06±12.45)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28.91±13.06)岁。22例患者接受转流手术,共处理45处病变部位;48例患者接受腔内治疗,共处理84处病变部位,其中单纯球囊扩张70处,支架植入14处,3例患者先后接受转流手术和腔内治疗,1例患者腔内治疗失败后行转流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131个月,平均(52.50±39.53)个月,随访患者52人,转流手术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7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4.4%、94.4%、83.3%、76.9%、70.5%、54.1%;腔内治疗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7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2.7%、64.5%、55.7%、51.6%、47.1%、47.1%(P=0.0377),腔内治疗中,肾动脉的3个月、6个月、1年、3年一期通畅率为85.7%、85.4%、56.4%、50.1%;锁骨下动脉的3个月、6个月、1年、3年的一期通畅率为77.8%、66.7%、53.3%、40%;颈动脉的3个月、6个月、1年、3年的一期通畅率为72.7%、63.6%、36.4%、36.4%。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出血1例,急性血栓形成2例,胸腔积液3例,肺部感染1例,脑过度灌注1例,晚期并发症:脑出血2例,脑梗死1例,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转流手术中77.8%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改善,腔内治疗中73.5%的患者术后症状较前缓解。结论:腔内治疗和手术治疗均能够有效、安全的改善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转流手术在总体通畅率方面优于腔内治疗,外科干预的同时均应辅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以期降低复发和再狭窄发生率。
林玉慧[7](2016)在《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针对当前麻木中医药治疗研究系统性不够、深度不高的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古今医家论治麻木的理论文献和诊治经验,提出以气血不足、痰瘀痹阻为基本病机,根据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研制蠲痹通络方,以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麻木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治法方药。方法临床收集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120例,包括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腕管综合征麻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蠲痹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0.5mg、维生素B110mg,每日3次,每次各1片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观察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控制麻木发作、减轻麻木程度、改善麻木相关症状等方面的差异,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并观察评价其对不同病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结果(1)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个月疗程时,痊愈率12.7%,显效率21.8%,总有效率70.9%。2个疗程时,痊愈率46%,显效率34%,总有效率92%。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1,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对照组1个疗程时痊愈率5.6%,显效率14.8%,总有效率42.6%;2个疗程时痊愈率20.4%,显效率22.4%,总有效率69.3%。.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5,也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提示,治疗麻木,不管采用中、西药物,治疗疗程均以2个月为佳。两组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后2个月,痊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甲钴胺、维B1对照组。(2)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程度:Levi法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组麻木程度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麻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VAS法结果显示,治疗后不同疗程两组VAS评分比较,P均<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程度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两组不同疗程均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且以2个疗程更为明显,蠲痹通络方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4)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重滞感、针刺感以2个疗程疗效更为明显;对于灼热感、蚁行感则只需要1个疗程就能明显改善。西药对照组对于改善酸、胀、痛、肿、针刺感亦以2个疗程为佳;对于重滞感则只需1个疗程就有显着疗效;对于清冷感、灼热感、蚁行感则无明显疗效。(5)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蠲痹通络方治疗2个月后,伴随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得以改善。其中,治疗组对于改善乏力、形寒怕冷、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的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6)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统计治疗2个月后,两组对不同疾病麻木疗效,结果显示:末梢神经炎麻木:治疗组痊愈率50%、显效率29.2%、总有效率91.7%,对照组分别为24%、12%、60%。两组比较,P<0.05。神经根压迫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1.2%、显效率52.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10%、30%、75%。两组比较,P<0.05。腕管综合征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4.4%、显效率11.1%、总有效率77.7%,对照组分别为50%、25%、100%。两组比较,P>0.05。表明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治疗有明显疗效,尤其是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结论: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维B1对照组,能有效减轻麻木程度,减少发作频率,疗程以2个月为佳;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的同时,亦能有效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灼热感、重滞感、针刺感、蚁行感等麻木相关症状及乏力、形寒怕冷、怕风、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烘热汗出等麻木伴随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乔红波[8](2015)在《大动脉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大动脉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3例大动脉炎并发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中位数为30.3岁(2438岁)。病程9小时至3年。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均为头臂干型和混合型,2例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1例患者于大动脉炎诊断后8个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大动脉炎可以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会导致严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
现丽妮,丁云川,王庆慧,尹帆,刘蕙,陈剑[9](2015)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影像科14例经临床证实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周围血管和心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1)病变段动脉内膜-中层弥漫性增厚,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段与非病变段分界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2)受累心脏心腔增大,室壁增厚、运动减弱,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受累血管及心脏的病变性质、范围和程度,是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苏莉,黄厚斌[10](2014)在《1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眼底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眼底改变的视网膜微血管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1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6.0±9.0)岁,所有患者均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照相。12例行FFA,重点观察FFA表现,分析其眼底病变的特点。结果15例患者中发病29眼(占97%),正常1眼(占3%),其中表现为缺血性眼底改变24眼(占80%),表现为高血压性眼底改变5眼(占17%)。微动脉瘤是缺血型眼底病变的早期表现,且具有一些特征性的分布:广泛分布于周边部或中周部,大小基本一致,分布均匀,有向周边部分布更加密集的趋势。无灌注区广泛,从周边向视盘进行性发展。无灌注区边缘出现广泛的动静脉吻合,呈特征性的花冠状。晚期容易出现视盘新生血管,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性眼底病变主要表现为缺血性眼底病变和高血压性眼底病变,以前者多见,这种慢性视网膜缺血具有一些特征性的眼底改变。2种病变也可同时表现于一眼眼底。
二、多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近远期血压控制与肾脏参数相关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及肾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术式的比较和预后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近远期血压控制与肾脏参数相关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肾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术式的比较和预后的探索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受累患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2)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继发性高血压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实验室检查 |
1.4 误诊及确诊疾病 |
2 结果 |
2.1 诊断经过 |
2.1.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例: |
2.1.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 |
2.1.3 皮质醇增多症4例: |
2.1.4 多囊肾3例: |
2.1.5 肾动脉狭窄2例: |
2.1.6 多发性大动脉炎2例: |
2.2 治疗与预后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4.1 SH病因 |
4.2 疾病诊断分析 |
4.2.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4.2.2 嗜铬细胞瘤: |
4.2.3 皮质醇增多症: |
4.2.4 多囊肾: |
4.2.5 肾动脉狭窄: |
4.2.6 多发性大动脉炎: |
4.3 误诊原因分析 |
4.3.1 缺少原发病典型临床表现,表现缺乏特异性: |
4.3.2 SH诊断经验欠缺: |
4.3.3 对SH缺乏认识,对少见病因警惕性不高: |
4.3.4 影像学检查因素: |
4.4 诊断线索分析 |
4.5 典型病例分析 |
4.6 防范误诊措施 |
4.6.1 提高对SH的认识: |
4.6.2 重视鉴别诊断: |
4.6.3 选择针对性医技检查: |
4.6.4 重视随访: |
(4)167例住院高血压患儿病因分析及其靶器官损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 |
1.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2.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及血管腔内影像学特点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3.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大动脉炎中医药治疗规律的文献研究及通脉法治疗大动脉炎的系统评价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温阳通脉汤对大鼠大动脉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动脉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大动脉炎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定义 |
1.4 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
1.5 随访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课题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麻木的文献回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麻木发病机理的认识与治疗研究概况 |
1.1 麻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有密切关系 |
1.2 慢性压迫、缺血、营养缺乏、炎症、中毒等都可导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 |
1.3 西药治疗麻木因其缺乏针对性而存在争议 |
2 中医对麻木的认识及其流派 |
2.1 先秦至三国时期为麻木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期 |
2.2 晋唐以荣卫不和,风寒入于肌肉立论 |
2.3 宋辽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初步区分麻与木 |
2.4 明代充实麻木理论,治疗方法更加丰富 |
2.5 清代医家继承前人经验,在理论与治疗上均有突破 |
2.6 现代中医继承先辈智慧经验,发病学说渐成体系,辨证方法日臻完善 |
第二章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理论研究 |
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立论依据 |
1.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古代文献依据 |
1.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依据 |
1.3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麻木的重要治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评价 |
1 诊断标准与病例纳入标准 |
1.1 麻木中医诊断依据 |
1.2 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诊断依据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终止标准、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观察指标 |
2.1 麻木病程 |
2.2 麻木部位 |
2.3 麻木发作频率 |
3 统计学方法 |
4 临床资料 |
4.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4.2 两组病例脱落情况 |
4.3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4.4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4.5 两组患者既往病史 |
4.6 两组患者个人史 |
4.7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4.8 两组患者麻木诱发或加重因素 |
4.9 两组患者麻木部位 |
4.10 两组患者麻木程度 |
4.11 两组患者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
4.12 两组麻木不同疾病分布情况 |
5 治疗方法 |
5.1 治疗组 |
5.2 对照组 |
5.3 合并治疗处理 |
6 疗效评定 |
7 治疗结果 |
7.1 两组总疗效比较 |
7.2 两组治疗后麻木改善程度比较 |
7.3 两组治疗后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
7.4 两组不同病种麻木疗效比较 |
7.5 两组患者麻木相关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
7.6 两组患者伴随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麻木病因病机探讨 |
1.1 麻木虽有外感、内伤之分,而以内伤为常见 |
1.2 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 |
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 |
3 临床常用加减药物功效分析 |
3.1 桂枝 |
3.2 肉桂 |
3.3 细辛 |
3.4 桑枝 |
3.5 羌活 |
3.6 秦艽 |
3.7 葛根 |
3.8 片姜黄 |
3.9 白附子 |
3.10 川牛膝 |
3.11 防己、天仙藤 |
3.12 桑寄生、杜仲 |
3.13 地鳖虫 |
3.14 生地黄 |
3.15 赤芍 |
4 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发病特点分析 |
4.1 中老年女性多发 |
4.2 高血压病患易患麻木 |
4.3 肢体静止、寒冷刺激是麻木主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
5 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分析 |
5.1 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
5.2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改善麻木程度 |
5.3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 |
5.4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 |
5.5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 |
5.6 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大动脉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 1 选择 |
1. 2 诊断标准 |
1. 3 病情活动指标 |
2 结果 |
2. 1 一般情况3 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 ~ 38 岁,平均30. 3 岁( 24 ~ 38 岁) 。病程9 小时至3 年。 |
2. 2 临床症状及体征 |
2. 3 实验室检查 |
2. 4 影像学检查 |
2. 5 治疗及预后 |
3 讨论 |
(9)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血管检查 |
2.2 心脏检查 |
3 讨论 |
四、多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近远期血压控制与肾脏参数相关性的前瞻性观察研究及肾动脉型大动脉炎患者术式的比较和预后的探索[D]. 方荔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D]. 胡超.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继发性高血压误诊原因分析[J]. 陈桂香,崔会分,任娜. 临床误诊误治, 2020(04)
- [4]167例住院高血压患儿病因分析及其靶器官损害[D]. 王国敏.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疾病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温阳通脉法的干预作用[D]. 王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大动脉炎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D]. 吴海涛. 首都医科大学, 2016(11)
- [7]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D]. 林玉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大动脉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分析[J]. 乔红波.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12)
- [9]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 现丽妮,丁云川,王庆慧,尹帆,刘蕙,陈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02)
- [10]1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眼底观察[J]. 苏莉,黄厚斌.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