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同市城区社区档案工作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武建光[1](2021)在《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视角下的筒仓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同煤气厂储焦仓改扩建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被重新定位,产业结构升级后的废旧工业园区面临改造或拆迁。如何能让脱离城市发展的旧工业建筑回归,使工业建筑承载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得到延续,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工业园区众多建筑类型中,筒仓建筑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是城市工业化历史进程的鲜活载体。那么筒仓建筑能否被再利用以及怎样再利用,成为了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本文将筒仓建筑作为研究主体,基于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理论及原则,展开对筒仓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研究,为工业遗产筒仓建筑的再利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本文以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原则为指导,以筒仓建筑改造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建筑专业网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筒仓建筑类型、特征及再利用现状进行系统认知。结合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原则与筒仓再利用现状,总结出筒仓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内部空间、外部形态、功能模式和经济性等四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从以上四方面对国内外的优秀筒仓建筑改造的实践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继而得出筒仓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四个方面的设计策略,最终用于指导大同市煤气厂储焦仓改造设计。本文创新性地将筒仓这一具体的建筑类型作为研究主体,与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原则相结合,提出四个有针对性的筒仓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为我国筒仓建筑再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既有助于完善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又为筒仓建筑的改造设计提出了新策略,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快速发展。
宋彩虹[2](2021)在《明清山西关庙现象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关庙现象存在于关庙、村庄、区域、国家乃至中华文化圈的不同层级尺度上。关庙作为区域社会的神灵奉祀场所,所传达的历史信息既包括信仰本身的内容,也包括与区域社会的互动过程。山西地方官建关庙受到国家力量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受影响程度不同。时间越早,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越大。明代是山西地区官庙发展最快的时期。直至清代前中期,才基本形成了州县皆有官方祭祀关羽场所的格局。在明万历之前,山西关庙处于一个初步发展期,从宋代到元代到明代前中期,关庙的创建呈现出了逐步增长的特点,但是增速缓慢。自万历年间,关庙的创建数量开始大量增加,且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晚明是山西地区关庙创修的第一个高峰期。清代前中期,关庙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趋势,后期创修数量均有所减少。由此可见,清朝前中期山西已经基本形成了“村村都有关帝庙”格局。晋东南地区是山西关羽信仰整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石州、泽州、孝义县、高平县、黎城县、沁水县、寿阳县、解州是目前所知关庙创修数量较高的州县。国家对关羽的重视程度、晋商对关羽信仰的传播推动与资金支持以及社会动荡是山西关庙时空分布特点形成的重要因素。关庙名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提前或延后特征。“关侯庙”、“壮缪侯庙”、“关公庙”、“关王庙”、“义勇武安王庙”、“关帝庙”、“关圣帝君庙”、“关圣大帝庙”等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封号对关庙庙称的影响。“关圣庙”、“关夫子庙”、“仁勇大帝庙”、“忠义庙”等则体现关羽的人格与神格特点。“关老爷”等俗称体现了不同地域民众对关羽信仰的理解。财神、二郎、文昌、龙王、圣母、观音、三官是山西地方社会与关羽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些神灵。山西地区常见的三类关庙创修组织为官府、村社与专门的关庙管理组织关帝会。官员、地方士绅、商人、女性、手工业者、僧人道士等多种信仰群体都存在参与关庙创修活动的情形。外省募化主要为北方区域,包括青海、甘肃、陕西、内外蒙古、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也存在江苏、湖南、福建等南方地域的募捐活动。庙宇创修经费支出主要可分为工匠费用与材料费用两大类。护佑安宁,赐福趋灾是民众对关羽最基本的信仰诉求。关庙碑刻中,常见与村社治理相关的乡约乡规事宜,主要可分为禁碑与诉讼碑两种类型。
白豆[3](2020)在《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是以山西地方文献为史料基础,尝试从普通民众的受灾经历、灾害认知、灾害应对与灾害记忆等维度对清代山西灾害社会予以深度解剖,进而系统地揭示灾害对山西社会各层面的诸多影响,展现一种整合的、全方位的清代山西灾害史。在回顾学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将地方文献应用于山西灾害史研究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分别从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灾害书写、历史语境和发掘利用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述。与官方文献的灾情记录主要侧重于灾情和赈济相比,地方文献所呈现的内容则涉及民间社会应对、粮价物价、地权流转、灾民心态、民间信仰和灾害记忆等多个方面,成为深入了解基层民众灾害经历的重要文本。其次,主要展现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灾害情况,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定量分析,在整体上把握清代山西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区域特征。在此前提下,将碑刻记录中个体的灾害重新放置于整体的灾害中做定性分析,尝试以此探究民间灾害记忆的特点,以及因此映射出的灾害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深层内涵。首先,选择灾害记录较多的碑刻资料为研究对象,分府、州等分别对其中的灾害情况进行分区讨论。其次,以碑刻记录的灾害发生地为基点,上溯至各地方志,对其中的相关灾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山西内部的区域灾害特性明显,其中影响各地的主要灾害并非完全一致,也并不都以旱灾为首。最后,结合官方文献《清实录》等对碑刻灾害记录的特点进行探讨,发现民间灾害记忆具有较明显的分层。第三,主要讨论清代山西灾害的地方应对。从其开展的相应救灾模式来看,则实际包含了官方赈济和地方自救两个层面。具体而言,地方社会的应灾手段可细致划分为神灵崇拜、村社救灾、宗族赈济、乡绅赈济、商人赈济和官民互动等多种形式,其中官民互动则是地方灾害应对中的重要特色。即便是缺乏国家赈济,地方社会同样拥有独立的一套防灾自救体系。它区别于国家荒政体系,但在特定条件下又与官员赈济和国家赈济相结合,以此共同应对地方灾害。第四,以清代山西重大灾害“丁戊奇荒”为研究个案,分别从灾民认知、灾害应对、灾民生活、地权流转和灾害记忆等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解读。首先,根据碑刻资料的相关记录,分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来“还原”基层民众认识和应对灾害的全过程。其次,以“丁戊奇荒”期间的土地交易文书来分析基层社会的地权流动以及由此展现出的灾民日常性生活,进而揭示了传统灾害史研究中“逃荒”和“救荒”话语体系之外的其它生活面向。最后,对“丁戊奇荒”的民间记忆开展长时段研究,深入分析民间灾害记忆生成和流传的基本特性,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最后,以清代静升村的民间灾赈为例,具体从受灾情况、灾赈背景、宗族赈济和村社赈济等方面展开分析,并重点考察基层社会构成、宗族和地方仓储等与村社赈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表明,旱灾及其引发的饥荒是清代静升村遭遇的主要灾害,相应的赈灾主力自清中期起由国家明显向地方下沉。其中强大的宗族势力及商化的公项管理是长久维持静升村赈济传统的重要因素。而其间救灾主体由宗族向村社的过渡,则充分体现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相互结合及宗族内部士绅对地方社会的权力渗透。地方民众的传统禳灾习俗和长时期形成的防灾减灾经验共同构成了清代山西地方社会独特的“民间”救灾传统,并逐渐生成相应的灾害记忆与独特的灾害文化。其中碑刻是民间灾害记忆传承的主要载体,而相关灾害记忆的生成则与地方社会的自我救灾能动性有很大关联。由此表现出的明显分层,则既是民间社会开展自救活动的有力印证,也是对清代官方赈济实效的侧面肯定。
赵继宇[4](2020)在《明清以来大同古城街巷格局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对象为大同古城内街巷,时间范围为明清至今,研究方法上运用历史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并在实践方面对大同古城街巷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本文在理论方法和实践基础上,结合对古城街巷文献梳理,总结大同街巷格局演变的历史特征,并分析其背后成因。研究内容依据对大同古城街巷格局演变的梳理,总结街巷形态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划分三个时期,即街巷格局形成期、历史街道建设开发期、历史文化名城复兴与街道格局式微期。在每一时期,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背景,发现其街道数量,道路网络、街道空间功能、沿街建筑布局、风格、轮廓线以及街巷名文化和古城商贸中心转移的变化。整体来看,大同古城街巷格局在明清至建国前这一阶段表现为街巷数量较少、建筑协调、肌理紧致;在1949-2008年间,街巷格局又表现为街巷数量由多到少、建筑不和谐,肌理舒张;在2008年名城复兴工程后,街巷格局表现为,街巷数量骤减、建筑逐步恢复和谐,肌理更为舒张。大同古城街道格局演变受商贸发展自发因素和政府政策主动因素交织影响,其中政策对于街巷影响较大,但有时又受到商贸发展需求的制约,适时改变。大同古城街巷格局及其街巷名文化作为古城重要文化财富,是连接古城历史与现在的纽带。本文对大同古城街巷的研究意义表现在:一方面,通过梳理大同自明清以来街巷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其演变的特征,发掘大同古城街巷的历史文化价值;另一方面,针对现在的街巷格局,提出保护意见,强调古城格局保护,以便恢复和宣传街巷名文化,增强大同人民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认同,吸引外来游客深度了解大同文化,为古城复兴工程添砖加瓦。
张艳晖[5](2020)在《推进分级诊疗的公共政策分析 ——以大同市W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一直在不断前进和探索。广大居民的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和目前不平衡医疗资源分配之间的矛盾正在加剧。分级诊疗法自主系统建立以来,目的是能够使广大居民遵循良好的就医秩序,进而形成良好的就医格局。然而,虽然我国不断推行新医改制度,经过长时间的积极实践,政府在建立分阶段诊断疗法方面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分级诊断疗法存在问题、原因、政策方面进行分析,确保分阶段有效地实施分级诊疗法。本文以公共政策分析研究为基础,把分级诊疗政策作为切入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导向,通过文献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的方法,对其存在的政策管理、资源配置、信息建设、医保支付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索分级诊疗存在的原因,最后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提出优化对策与建议。本文认为,为了建立诊断治疗的分级制度,需要需求双方共同行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转变治理理念,优化政策工具,引入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革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贴支付制度、人事薪酬考核制度、医疗卫生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医保支付和报销制度,提升人力资源“硬实力”和“软实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社区门诊对患者更具吸引力。在需方方面,需要给病人一个完整的选择,刺激医疗服务市场,创造自由竞争,有效推进分级制度诊断。要建立有效的诊断治疗分级制度,需要各国政府、医院和社会一起共同参与,为实现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分级诊疗工程获得预期效果。
席超[6](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人民对体育运动的追求随之提高。由最初的体育锻炼转化为高质量的体育运动体验与活动。并且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之下“体育+”模式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成为当下特色小镇发展的热点。但是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标准应该是什么?本研究对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目前发展中的资源配置现状根据中国体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旨在为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本研究以山西省三所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的查阅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归纳。其次,以中国体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1.0为准对山西省三所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分别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对三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发展之中的不足。并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如下:山西省三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仅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与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处于运营、建设同步状态,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由于政策、资金原因仍处于拟建状态。在最新的设计规划之中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着重以海、陆、空体育项目结合康养着力打造赛事型、康体型、产业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竞技体育打造赛事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规划之中属于康体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根据中国体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目前的发展存在着6个方面的不足:小镇所在地方的基础设施与特色小镇内部发展定位以及现有发展规模不配套;主题特色不突出、发展之中体育普及率以及普及范围低;当地针对小镇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开发商在建设之中由于资金问题导致项目停滞;小镇自身宣传力度不够、自身项目设施不具备创新性;小镇内部管理水平与运营水平不高,导致其服务质量不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针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5个方面: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挖掘新功能、培育新业态、促进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创立创新融资渠道;拓展、创新宣传渠道、提高自身影响力与竞争力;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健全人才保障制度。
韩立婷[7](2019)在《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住户居住福利改善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微观角度,以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的安置住户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棚户区改造与居住福利等相关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大同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建设情况,利用现有资料对棚户区改造前后住户的客观居住条件做对比,并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和已有文献,结合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情况,构建了包括5项功能性活动指标和28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大同市煤矿区棚户区改造住户的居住福利改善情况,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从恒安新区、文瀛湖小区和御东学府小区三个煤矿棚户区改造集中安置区获取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的客观居住条件改善情况和住户的主观满意度情况并对问卷进行整理,运用模糊评价法分析评价住户在棚户区改造前后的主客观居住福利变化。经过实证分析后发现,安置区住户在大同市煤矿棚户改造后居住福利明显变好,但居住福利水平还比较一般,其中,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功能性指标的改善情况最好,在改造后都达到了比较好的福利状态,但小区内部配套设施福利改善情况相对较差,有待进一步完善;住户发展空间这一功能性指标的福利改善情况次之,改善幅度不大且依然处于一般水平;住户的经济状况和社区生活功能性活动指标在棚户区改造后的福利隶属度有所下降,这两项功能性活动指标居住福利的恶化需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提升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住户居住福利,从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住户经济收入、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管以提高安置房质量、针对住户特点完善安置区配套设施、多方协作以提高安置区物业管理满意度和积极组织社区活动以改善安置区住户邻里关系等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首先,数据来源更合理。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了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住户改造前后的真实感受。其次,问卷设计更针对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的实际情况。在问卷设计时,作者在大量阅读文献和实地走访了大同市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后,选定了5个功能性活动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全面了棚户区改造给住户带来的居住福利变化情况。
晋丽媛[8](2019)在《大同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研究 ——以云冈区为例》文中提出调解,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群众基础,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纠纷逐渐走向多元化,政府纠纷解决压力不断增大,单靠某个部门,某种手段的传统调解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大调解机制拓宽纠纷解决途径,完善健全调解组织,有利于降低政府的信访压力和维稳成本,有利于解决群众多元化的诉求等问题。大调解是通过实践检验的纠纷化解机制,自大调解机制运行以来,全国各地的大调解机制呈不同特点,并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成效显着。山西省探索建立了自己的大调解操作模式,在山西大调解机制的模式基础上,大同市云冈区根据自身区情区况,充分利用现有调解资源,依托三级调解中心,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强化部口配合联动,共同化解矛盾。文章主要阐述大调解机制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用理论指导实践,确定大调解机制的可行性,并从概念入手明确大调解机制定位等运作模式,最后立足大同市云冈区大调解机制运行模式从大同市云冈区大调解机制的组织机构、调解队伍、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工作机制进行概述,然后分析大调解机制的成效和不足,然后运用理论知识,提出完善大调解机制的方法和对策,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大调解机制建设,是构建平安稳定社会环境的必要措施,是社会秩序得以平衡和稳定的调节器,可以更大化地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部门之间工作合力不大,工作衔接不紧密,运行模式有待完善等。完善大调解机制,就是要以规范操作、规范制度章程为手段,就是要以加强法治宣传、提高调解员专业知识水平为突破口,以构筑大调解格局为目标,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整合各种调解资源,加强相互协作,全力扎实地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有效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张杰[9](2019)在《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大同城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商贸城市,其中保留至今的大量合院民居建筑是构成整个城市人文地理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城合院民居不仅是容纳人类居住生活的空间构筑,而且还是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客观物质载体。对大同城合院民居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究和理解古代人的建筑思想、居住方式以及文化生活,同时,对于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优秀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目前学界对于合院民居的研究基础之上,聚焦于相对被前人忽视却尤为重要的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及街坊,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与测量,充分发挥已有文献与影像资料的作用,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统计学、建筑类型学以及社会人类学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历史考证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既注重基本原则的考察,也强调实物与个案的研究,分别从城市、街坊、建筑空间、结构建造四个不同的角度,由宏观到微观的对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城市尺度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受到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在街坊尺度中,合院民居与街坊会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当合院民居影响较大时,会改变原有街坊形态进而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当街坊影响较大时,会控制或引导合院建筑的组合与发展;在建筑尺度中,合院建筑的空间构成主要受到自然气候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在结构建造尺度中,合院建筑的构成主要受到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与建造技术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卓百会[10](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二、大同市城区社区档案工作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同市城区社区档案工作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视角下的筒仓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同煤气厂储焦仓改扩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建筑改造 |
1.1.2 筒仓建筑再利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筒仓建筑再利用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及筒仓再利用概述 |
2.1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相关研究 |
2.1.1 适应性再利用概念 |
2.1.2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缘起 |
2.1.3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发展 |
2.1.4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
2.2 筒仓的类型特征及再利用 |
2.2.1 筒仓的分类及发展 |
2.2.2 筒仓的形体与构成 |
2.2.3 筒仓的改造再利用 |
2.3 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在筒仓改造中的运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的影响因素探究 |
3.1 筒仓改造实践案例调研 |
3.1.1 调研范围与方式 |
3.1.2 调研对象选取 |
3.1.3 筒仓再利用的现状 |
3.2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的影响因素 |
3.2.1 筒仓内部空间方面 |
3.2.2 筒仓外部形态方面 |
3.2.3 筒仓再利用的功能模式选择方面 |
3.2.4 筒仓再利用经济性方面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筒仓的适应性再利用分析 |
4.1 筒仓内部空间的再利用分析 |
4.1.1 筒仓内部空间的整合 |
4.1.2 筒仓内部空间的重塑 |
4.2 筒仓外部形态的再利用分析 |
4.2.1 筒仓的外表面装饰 |
4.2.2 筒仓外部形态的修整 |
4.2.3 筒仓外部加、扩建 |
4.3 筒仓再利用功能模式分析 |
4.3.1 筒仓再利用为公共建筑 |
4.3.2 筒仓再利用为居住建筑 |
4.3.3 筒仓再利用为综合建筑 |
4.4 筒仓再利用经济性分析 |
4.4.1 筒仓作为工业遗产的价值 |
4.4.2 筒仓再利用改造方式的经济性 |
4.4.3 筒仓改造的现实价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
5.1 筒仓内部空间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 |
5.1.1 整合并置 |
5.1.2 翻新置入 |
5.1.3 结构改造 |
5.2 筒仓外部形态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 |
5.2.1 表皮再生 |
5.2.2 筒仓裁剪 |
5.2.3 外部加、扩建 |
5.3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功能模式设计策略 |
5.3.1 改造为公共设施 |
5.3.2 改造为居住设施 |
5.3.3 改造为综合设施 |
5.4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经济性 |
5.4.1 筒仓的改造方式选择 |
5.4.2 筒仓再利用的现实价值 |
5.4.3 工业遗产价值的体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设计实践——大同市煤气厂储焦仓改扩建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项目区位 |
6.1.3 园区规划 |
6.1.4 储焦仓现状 |
6.2 设计构思 |
6.2.1 设计理念 |
6.2.2 功能构成 |
6.2.3 储焦仓改扩建设计侧重点 |
6.3 筒仓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策略应用 |
6.3.1 储焦仓改扩建内部空间再利用 |
6.3.2 储焦仓改扩建外部形态再利用 |
6.3.3 储焦仓改扩建的功能模式选择 |
6.3.4 储焦仓改扩建的经济性体现 |
6.4 技术图纸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调研样本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附件 |
(2)明清山西关庙现象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
(二)关羽信仰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目标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目标 |
第一章 明清山西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明清政区沿革与人口概况 |
一、明清政区沿革 |
二、明清人口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关庙时空分布特点 |
第一节 官建关庙 |
第二节 关庙历史发展轨迹 |
第三节 关庙空间分布 |
第四节 关庙时空分布特点形成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关庙庙宇文化 |
第一节 关庙庙宇名称 |
第二节 关庙神灵体系 |
小结 |
第四章 关庙与区域社会 |
第一节 关庙创修 |
一、创修组织 |
二、经费来源 |
三、经费支出 |
四、佛道相关 |
第二节 庙宇功能 |
一、信仰功能 |
二、社会功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山西灾害史研究中的地方文献使用问题 |
第一节 地方文献对灾害史研究的价值 |
第二节 虚实之间:地方文献的灾害书写与历史语境 |
第三节 地方文献在灾害史研究中的发掘与利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灾害 |
第一节 清代山西行政区划 |
第二节 碑刻所见清代山西地方灾害 |
第三节 相关县志中的地方灾害 |
第四节 地方灾害在不同文本中的反映 |
第三章 清代山西灾害的地方应对 |
第一节 地方禳弭救灾 |
第二节 村社赈济 |
第三节 灾害中的官民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丁戊奇荒”中的社会生活与灾荒记忆 |
第一节 基层民众对“丁戊奇荒”的认知与反应 |
第二节 光绪初年的灾荒、地权与民生 |
第三节 “丁戊奇荒”灾害记忆的长时段考察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一个山西商镇的民间灾赈史 |
第一节 清代静升村的区域背景与受灾情况 |
第二节 清代王氏家族的灾赈实践 |
第三节 清中后期村社赈济的具体实践 |
第四节 小结——兼论个案研究的普适性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4)明清以来大同古城街巷格局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街巷格局形成期 |
2.1 社会背景 |
2.1.1 明朝前的大同古城 |
2.1.2 明清军政向民政的转变 |
2.1.3 商贸逐步发展 |
2.1.4 规划的出现 |
2.2 建筑总体布局 |
2.2.1 军政城市形成 |
2.2.2 军政机构缩减 |
2.2.3 商贸城镇的形成 |
2.3 建筑形态 |
2.3.1 平缓的建筑群轮廓线 |
2.3.2 中式建筑走向中西结合 |
2.4 街巷空间 |
2.4.1 规划整齐的十字形路网格局 |
2.4.2 张弛有度的道路尺度 |
2.4.3 混乱走向秩序的街巷空间 |
2.5 街巷名文化的形成 |
2.5.1 街巷名的分类 |
2.5.2 街巷名文化 |
2.6 小结 |
第三章 :历史街道的建设开发期 |
3.1 社会背景 |
3.1.1 商贸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 |
3.1.2 缓慢发展的城市规划 |
3.2 建筑总体布局 |
3.2.1 现代化建筑总体布局形成 |
3.2.2 文物建筑点状分布 |
3.3 建筑形态 |
3.3.1 建筑群呈现高低错落的轮廓线 |
3.3.2 古今建筑混杂 |
3.4 街巷空间 |
3.4.1 道路网由密向舒朗 |
3.4.2 街道巷空间分明 |
3.5 街巷名的合并与消亡 |
3.6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文化名城复兴与传统街巷格局式微 |
4.1 社会背景 |
4.1.1 经济转型中的大同 |
4.1.2 逐渐完备的古城规划 |
4.1.3 从旧城改造到古城复兴 |
4.2 建筑总体布局 |
4.2.1 历史街区的恢复性整治 |
4.2.2 文物建筑的面状整体保护 |
4.3 建筑形态 |
4.3.1 建筑群恢复平缓的轮廓线 |
4.3.2 传统风貌的建筑 |
4.4 街巷空间 |
3.4.1 疏松、整齐的道路网 |
3.4.2 小街巷街面空间整洁 |
4.5 街巷名的更迭与消失 |
4.6 小结 |
第五章 :街巷格局演变特征、动因分析及保护意见 |
5.1 街巷演变特征 |
5.1.1 道路结构 |
5.1.2 街巷空间 |
5.1.3 街巷建筑布局 |
5.1.4 建筑群轮廓线 |
5.1.5 街巷商业中心的转移 |
5.1.6 街巷名文化 |
5.2 街巷变化动因分析 |
5.2.1 商贸社会发展的自发性因素 |
5.2.2 政策的主动性因素 |
5.3 街巷格局保护建议 |
5.3.1 改造成的街巷 |
5.3.2 正在改造的街巷 |
5.3.3 未改造的街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推进分级诊疗的公共政策分析 ——以大同市W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分级诊疗相关概念 |
2.1.1 分级诊疗 |
2.1.2 基层首诊 |
2.1.3 双向转诊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政策理论 |
3 分级诊疗政策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3.1 分级诊疗政策的基本情况 |
3.2 分级诊疗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 W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 |
3.3.1 W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及管理模式 |
3.3.2 W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机构 |
4 分级诊疗政策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分级诊疗政策管理体制不健全 |
4.2 分级诊疗资源配置不均衡 |
4.2.1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
4.2.2 绩效分配薪酬制度不合理 |
4.2.3 个人成长及医疗技术声誉激励机制不充分 |
4.3 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落后 |
4.4 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方式不完善 |
5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地的对策建议 |
5.1 健全与规制分级诊疗的有效机制 |
5.1.1 转变治理理念,优化政策工具 |
5.1.2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构建分级诊疗长效机制 |
5.2 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 |
5.2.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5.2.2 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
5.2.3 加强个人成长及医疗技术声誉激励机制 |
5.3 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资源和信息共享机制 |
5.4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
5.4.1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报销政策 |
5.4.2 协同推进相关配套体制机制改革 |
6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 |
1.1.2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 |
1.1.3 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需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界定 |
2.1.2 资源配置的内涵 |
2.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政策简述 |
2.2.2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资源配置现状的研究述评 |
2.2.3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 |
2.2.4 基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方法的研究述评 |
2.3 现有研究思路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
4.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
4.1.1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
4.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 |
4.2 榆社县云竹镇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结果 |
4.2.1 榆社县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础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2.2 榆社县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2.3 榆社县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结果 |
4.2.4 榆社县云竹湖运动休闲特色管理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3 芮城县陌南镇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结果 |
4.3.1 芮城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础维度发展现状资源配置调查结果分析 |
4.3.2 芮城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3.3 芮城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结果 |
4.3.4 芮城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管理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4 大同市南郊区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调查结果 |
4.4.1 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础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4.2 御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4.3 御河运动休闲特色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结果 |
4.4.4 御河运动休闲特色管理维度现状调查结果 |
4.5 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现状调查结果评价分析 |
4.5.1 基于基础维度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比分析 |
4.5.2 基于特色维度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比分析 |
4.5.3 基于产业维度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比分析 |
4.5.4 基于管理维度对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对比分析 |
4.5.5 山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资源配置评价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访谈提纲 |
附录B:中国体育小镇蓝皮书,中国体育小镇评价指标体系1.0 |
附录C: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住户居住福利改善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棚户区改造的研究 |
1.2.2 关于居住福利改善的研究 |
1.2.3 关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棚户区改造居住福利改善的相关理论 |
2.1 棚户区改造的概念及意义 |
2.1.1 棚户区的内涵及分类 |
2.1.2 棚户区改造及其意义 |
2.2 居住福利改善的概念及途径 |
2.3 居住福利改善的评价方法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人居环境理论 |
2.4.2 旧城有机更新理论 |
2.4.3 社区建设理论 |
2.4.4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2.5 棚户区住户福利改善情况指标体系的构建 |
2.5.1 功能性活动指标选取 |
2.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5.3 指标的说明及测算方式 |
2.6 小结 |
第3章 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状况及安置区居住条件分析 |
3.1 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背景 |
3.1.1 棚户区住户的迫切需要 |
3.1.2 政府政策的支持 |
3.2 同煤集团“两区”改造规划改造方案 |
3.2.1 规划与土地使用政策 |
3.2.2 资金来源渠道的规定 |
3.2.3 建筑标准的规定 |
3.2.4 购房标准及价格的规定 |
3.3 同煤集团“两区”改造概况 |
3.4 安置区客观住房条件改善情况 |
3.4.1 房屋特征 |
3.4.2 小区居住条件 |
3.4.3 小区周边配套设施情况 |
3.4.4 小区的位置和交通情况 |
3.5 小结 |
第4章 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住户居住福利改善情况实证分析 |
4.1 问卷设计及样本选择 |
4.2 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
4.3 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主观指标描述性分析 |
4.4 指标的赋值及量化 |
4.5 福利函数的测算 |
4.5.1 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住户居住福利函数的设定 |
4.5.2 隶属函数的设定 |
4.5.3 指标的汇总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整体福利改善情况 |
4.6.2 各功能活动指标的居住福利结果分析 |
4.6.3 安置区福利改善状况对比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提高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住户居住福利的建议 |
5.1 从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入手提高住户的经济收入 |
5.2 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管以提高安置房质量 |
5.3 针对住户特点完善安置区配套设施 |
5.4 多方协作提高安置区物业管理满意度 |
5.5 积极组织社区活动以改善邻里关系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大同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研究 ——以云冈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1) 涵义和表现形式 |
(2) 产生与发展 |
(3) 价值意义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1) 涵义和表现方式 |
(2) 产生背景及价值 |
(3)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
3、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4、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1.1 基本概念 |
1.1.1 社会矛盾纠纷的涵义 |
1.1.2 大调解的含义和性质 |
1.1.3 传统调解的发展和困境 |
1.1.4 大调解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
1.1.5 现行大调解的运行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社会冲突理论 |
1.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云冈区大调解运行现状 |
2.1 云冈区矛盾纠纷现状分析 |
2.1.1 云冈区概况 |
2.1.2 云冈区矛盾纠纷的特点 |
2.1.3 云冈区矛盾纠纷的成因 |
2.2 云冈区大调解组织机构 |
2.2.1 三级调解中心 |
2.2.2 各类调解组织 |
2.3 云冈区大调解调解队伍 |
2.4 工作流程 |
2.5 工作制度 |
2.6 工作机制 |
2.6.1 三级调解运行机制 |
2.6.2 四大对接联动机制 |
第三章 大同市云冈区大调解机制运行成效分析 |
3.1 调解效率性分析 |
3.1.1 受理速度快 |
3.1.2 调处时限短 |
3.1.3 调解成功率高 |
3.2 资源整合度分析 |
3.2.1 案例背景 |
3.2.2 调处过程 |
3.2.3 调处效果分析 |
3.3 群众满意度分析 |
3.3.1 问卷调查设计 |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3 问卷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大同市云区大调解机制运行困境分析 |
4.1 大调解运行制度不规范 |
4.1.1 调解中心运转被动化 |
4.1.2 各类调解组织作用发挥受限 |
4.1.3 各类调解组织不健全 |
4.2 大调解资源整合不到位 |
4.2.1 联动权责不明确 |
4.2.2 调解中心“一转了之” |
4.2.3 工作合力有待加强 |
4.3 大调解机制保障不完善 |
4.3.1 调解队伍力量薄弱 |
4.3.2 工作经费难保障 |
4.3.3 宣传工作不到位 |
4.3.4 监督考核形式化 |
第五章 提升大调解机制运行成效的对策建议 |
5.1 重构大调解机制定位 |
5.1.1 明确调解中心职权地位 |
5.1.2 健全各类调解组织 |
5.1.3 树立多元纠纷化解意识 |
5.2 完善机制运行体系 |
5.2.1 明确权责范围 |
5.2.2 规范受理分流机制 |
5.2.3 落实对接联动机制 |
5.3 提高机制保障体系 |
5.3.1 加强调解队伍建设 |
5.3.2 设立调解专项资金 |
5.3.3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
5.3.4 健全考核奖惩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为何研究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大同城市与建筑历史研究概述 |
1.2.2 合院民居建筑研究概述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3.3 研究材料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清大同城市的建城环境与形态特征 |
2.1 大同城市区域的地理环境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人文地理环境 |
2.2 明代大同城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
2.2.1 大同历代主要城址的建置沿革 |
2.2.2 明代大同城的兴建与完善 |
2.2.3 军事重镇的商业化转型 |
2.3 明清大同城市形态与建筑总体布局 |
2.3.1 城市的平面结构 |
2.3.2 “主要建筑”占据的位置 |
2.3.3 居住区与商业的分布 |
2.4 明清大同城的里坊街巷结构 |
2.4.1 “四坊之城”还是“十六坊之城” |
2.4.2 北魏平城的十六里坊遗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街坊巷道与合院建筑的形态构成 |
3.1 合院建筑组合构成的街坊形态 |
3.1.1 新型街坊的生成 |
3.1.2 旧有街坊的形态构成 |
3.2 街坊结构控制下的合院建筑构成 |
3.2.1 条状街坊中的合院建筑 |
3.2.2 片状街坊中的合院建筑 |
3.3 街巷形态与宅院空间布局的关系 |
3.3.1 街道走向对宅院平面的影响 |
3.3.2 合院建筑对街巷形态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院民居建筑的空间构成与功能分化 |
4.1 合院民居的空间类型与原型 |
4.1.1 原型—单进阔院的典型范式 |
4.1.2 类型—合院住宅的构成原则 |
4.2 合院外部空间的衔接与调适 |
4.2.1 建筑方位与入口开设 |
4.2.2 庭院空间的形态分化 |
4.2.3 “弹性空间”的调节 |
4.3 宅院功能房间的等级分化 |
4.3.1 “正”与“厢”—房屋朝向与等级分化 |
4.3.2 “厅”与“堂”—宅院的核心功能房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院民居建筑的结构与建造 |
5.1 结构框架的支撑 |
5.1.1 框架的控制与稳定性 |
5.1.2 屋顶构架的分隔 |
5.1.3 结构形态的地域性 |
5.2 围护性表皮的包裹 |
5.2.1 墙体围合 |
5.2.2 屋顶覆盖 |
5.2.3 门窗开设 |
5.3 火炕—起居生活的中心 |
5.3.1 位置与尺度 |
5.3.2 系统的功能与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同城合院民居类型统计表 |
附录B 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测绘图录 |
附录C 晋系建筑与清代官式主要构件不同术语对照表 |
附录D 大同地区民居建筑的俚语和词汇 |
附录E 大同城民国年间商铺统计表 |
附录F 大同市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一览表 |
附录G 大同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巷保护规划图 |
(10)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
2.2 棕地的定义 |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
2.3 棕地的类型 |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
2.4.1 本体特征 |
2.4.2 空间特征 |
2.4.3 情感特征 |
2.4.4 美学特征 |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
3.4.1 石油:大庆市 |
3.4.2 煤炭:大同市 |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
3.4.4 铜矿:铜陵市 |
3.4.5 钢铁:攀枝花市 |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
3.5.1 土地利用问题 |
3.5.2 生态安全问题 |
3.5.3 资源保护问题 |
3.5.4 材料循环问题 |
3.5.5 空间阻隔问题 |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
4.2.1 艺术学 |
4.2.2 生态学 |
4.2.3 建筑学 |
4.2.4 环境工程学 |
4.2.5 城乡规划学 |
4.2.6 风景园林学 |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
4.3.1 城市环境类 |
4.3.2 郊区环境类 |
4.3.3 自然环境类 |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
4.5.1 生态类功能 |
4.5.2 文化类功能 |
4.5.3 教育类功能 |
4.5.4 休闲类功能 |
4.5.5 体育类功能 |
4.5.6 集散类功能 |
4.5.7 生产类功能 |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
5.2 宏观策略:“系统” |
5.2.1 “灰色系统”规划 |
5.2.2 “棕色系统”规划 |
5.2.3 “绿色系统”规划 |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
5.3 中观策略:“模式” |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
5.4 微观策略:“母题” |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6.2.1 古铜矿遗址 |
6.2.2 老工业基地 |
6.2.3 矿产资源地 |
6.2.4 码头工业镇 |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
6.6.1 舾装码头设计 |
6.6.2 车间仓库设计 |
6.6.3 钢板堆场设计 |
6.6.4 露天船台设计 |
6.6.5 车间庭园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
7.2.1 系统性 |
7.2.2 过程性 |
7.2.3 复杂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大同市城区社区档案工作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适应性再利用视角下的筒仓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同煤气厂储焦仓改扩建设计为例[D]. 武建光.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明清山西关庙现象 ——以碑刻资料为中心[D]. 宋彩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D]. 白豆. 山西大学, 2020(08)
- [4]明清以来大同古城街巷格局的演变[D]. 赵继宇. 山西大学, 2020(01)
- [5]推进分级诊疗的公共政策分析 ——以大同市W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D]. 张艳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评价研究[D]. 席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大同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住户居住福利改善状况研究[D]. 韩立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3)
- [8]大同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研究 ——以云冈区为例[D]. 晋丽媛. 广西大学, 2019(01)
- [9]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D]. 张杰. 湖南大学, 2019(07)
- [10]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