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甸-德钦高原屋脊上的自然美景

云南中甸-德钦高原屋脊上的自然美景

一、Natural Beauty on the Roof of Yunnan Zhongdian-Deqin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赵泽源[1](2020)在《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越来越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在改造翻新或重建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纵使相关部门已经逐步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民居改造中加入了民族传统建筑元素,但是对于民族传统元素的随意堆砌、胡乱使用以及把握不当也使得当地的建筑风貌混乱不堪,这些现象在藏文化地区尤为明显。本文将研究范围确定在香格里拉地区,以该地区藏族民居的文化要素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阅读文献、对比归纳等不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首先以数次调研为基础,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对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自然、人文环境,独特的民居类型做了详细的介绍。之后,通过分析藏族民居建筑文化几个主要的方面,得出藏族民居文化是如何在藏族民居上投射与表现的,以及归纳出这种表现与投射的媒介——藏族民居文化要素。再之后,从民居文化要素分类的色彩、装饰、空间、信仰寄托物与防御性,五个方面分别具体研究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每一类文化要素,对其相关属性进行逐一细致分析。最后,在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分析的基础上,对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特征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并分别从外部氛围、内部体验和情感需求三个大的方面进一步归类提炼当地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总体表达特征,从而更直观整体地对民居文化要素特征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也对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的当代表达的可能性做出探讨。通过对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本文希望对香格里拉地区风格建筑的设计与改建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对其他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研究产生一定的启发。

杨洋[2](2020)在《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针对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现状及其营造技术的研究,在营造技术中着重于夯土部分研究,文章中大部分内容来自现场调研及工匠访谈,以此获得切实、可靠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文章目的是通过阐释和研究当地传统夯土民居的营造技术及对应的流程、风俗等内容,从而以全面的视角记录并促进其传承与发展。本文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将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的分布位置、状况及形制、装饰现状直观的展现出来,并根据民居内部有无天井将其形制归为两类,最后总结出其样貌与形式特征。现有对当地传统夯土民居的研究主要针对类似于“三坊一照壁”这类的典型合院民居,而对于占当地绝大多数的普通夯土民居的研究反而较少,因此,本文对后者的系统研究将显得十分必要。第二部分:通过对大理地区夯土民居活态化传承的典型村落——甸头村的传统夯土民居的动态建造图景的实地调研,以梳理总结出其营造技术构成、总体与各部分营造流程、以及仪式风俗流程。其中营造流程和仪式流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为了尽可能将其阐释完整,笔者采用持续追踪记录的方式还原当地传统夯土民居的生成建造机制。第三部分:通过梳理与总结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的现存问题及挑战,从而找出提升其各方面性能的具体策略,最终达到促进其传承与发展的目的。目前关于大理传统夯土民居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而本文独创性的在夯土墙性能优化方面,加入对使用最频繁的红土与黄土的粒径分析实验,从而提出优化建议;在传承夯土民居的部分加入自身所做的方案设计,直观的表明了优化思路并为传统夯土民居的传承探索了道路。传统夯土民居目前正处于不利的发展状态,其中的营造技艺必然也会逐渐流失,与之一同流失的还包括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最重要的就是想尽办法将传统文化与智慧传承下去,不让它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

张安娜[3](2020)在《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研究 ——以景宁“居山”度假酒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人们对于度假产品的要求实现了阶段性的“质变”,在地体验成为旅游度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度假酒店作为联结在地属性与度假者之间的重要载体,不再只是一处短暂放松身心的休憩场所,而是领略特色在地文化、享受独特景观体验的理想栖居空间。传统民居空间作为多种在地要素的承载者,蕴含丰富的在地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文脉。但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在地文化的传承,使其生存的空间场景发生改变。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同时,注重在地要素的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在地要素将传统民居和度假酒店联结起来,并用一种活态保护的方式将在地性设计运用于整体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之中。在地性度假酒店不仅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础服务内容,并且是一种驱动传统民居和在地要素发展的物质空间媒介,在融合在地元素的同时丰富其自身文化内涵。在地性设计同时赋予了传统民居由居住空间向现代商业空间的价值转化。在保护在地性元素的同时形成产业效应,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附加动力,使传统民居空间重新焕发鲜活的生命力。论文首先通过大量相关资料的收集,解读传统民居空间及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的内在关联;其次分析、梳理传统民居空间的在地构成要素,探索传统民居空间在地要素适应性更新的原则;再次,以中外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的更新方式,并提出设计策略;最终将此策略运用于景宁“居山”度假酒店的实践项目中,在整理和完善理论研究的同时,充分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以期在迫切需要提升度假酒店内涵以及传统民居空间保护发展的现状下,为未来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冉孟霖[4](2020)在《传承与适应:云南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作为多民族、多宗教交汇和谐并存发展的边疆省份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汇聚并存发展的地区,其中南传佛教更为全国独有。宗教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宗教教育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佛教在传入云南的过程中根据信仰民族的文化习惯做出不同程度的本土化调整,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对云南南传佛教寺院教育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进行专门的比较研究,分析出云南佛教寺院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面向不同少数民族本土化的特殊现象,总结典型民族寺院教育优秀经验。寺院教育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为适应现代社会做出的调整、转型,针对这些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佛教寺院在没有学校的过去是唯一的文化信仰机构,扮演着学校的教育机构,同时承担着为本民族培养优秀人才和传承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功能。本文从教育学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寺院教育,对云南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典型民族寺院教育的有益经验,推动民族传统优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分析寺院教育的现代适应性,试图找出影响两派寺院教育现象异同产生的深层次因素,充分认识寺院教育在当代社会的积极性。全文共4部分。在绪论中引出了选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和价值、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一部分介绍了云南在历史文化上的独特地缘,对云南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教育进行一个历史进程的梳理。第二部分通过对寺院教育进行资料的搜集和调查访谈,对云南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现状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描述和分析,以广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视角,对寺院教育现象进行深层解读,探寻促使寺院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因,分析比对了佛教寺院的现代适应性,对其所在的社会进行的教育影响以及带来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第三部分从教育要素的角度系统分析比较了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学制等方面的异同点,总结差异、找寻规律。第四部分对佛学院形式的寺院教育进行举例,介绍了传统寺院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所做出的转变,同时对前文的比较总结分析,总结云南佛教寺院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借鉴优秀经验,针对寺院教育在新形势下所显露出来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转型路径。最后从整体上实现文化层次的深化,阐释寺院教育的当代适应性和教育价值,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和教育实际的寺院教育。

杜可风[5](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提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王舒[6](2019)在《藏传噶玛嘎孜派唐卡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卡是藏族绘画艺术的一种体裁类型,它的缘起与雪域高原独特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唐卡艺术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内容与藏民族精神信仰、生活追求相一致。一千四百多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唐卡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特征,逐渐形成了众多异彩纷呈的风格流派,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卓越的技艺在中国和世界艺术森林中脱颖而出。噶孜画派与勉塘画派、钦则画派和热贡艺术相比,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成长和传承的脉络体系,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集制作工艺和传统习俗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与西藏传统文化形成了密切的发展关系。论文以西藏三大唐卡画派之一的噶玛嘎孜画派,作为研究传统唐卡艺术的重点。采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作品分析和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唐卡艺术的传统技艺和艺术特点,认为藏民族文化的发展影响唐卡的发展,藏族文化的发展与唐卡发展相辅相成。并以文化遗产视角提出对唐卡技艺保护的观点,确立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将传统技艺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进行整体、原生态的保护,以使对传统唐卡技艺保护更具真实性,对藏族传统艺术的保护更富有生命力。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保护文化遗产已经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可,唐卡技艺具有传承的必要性。力求通过对唐卡传统工艺及其美学内涵研究,对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帮助。

张小平[7](2018)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西藏采访日记摘抄》文中研究表明摘抄说明:1978-1980年,西藏徐徐敞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西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进步的篇章开启,令世人瞩目。从1980年到1992年(是年,边疆地区全方位开放),笔者曾先后8次进藏采访,目击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西藏社会生活,以及后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里选出的樟木之行(1978年4月)、亚东之行(1980年7月)、第一次阿里之行(1980年9-10月)、边城

姚青石[8](2015)在《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川渝地区作为一个边界相对模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内部。该地区多样的地理环境、丰沛的自然资源,多元的地理文化以及历史上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使得该地区产生和发展了众多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场镇。虽历经流觞,但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具有独特空间形态和历史人文景观的传统场镇。然而,随着川渝地区的快速“城镇化”,这些广泛分布于农村地区的传统场镇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并在演进过程中暴露出“趋同化”、“变异化”、“边缘化”等诸多问题。如何全面认识、保护、延续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环境特色成为了当前重要的议题。论文借用系统分析法、类型学等研究方法,以大量的第一手调研资料,系统分析了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空间环境特色,论述了传统场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探索了传统场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对传统城镇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均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首先从区域宏观视角出发,通过对场镇分布规律的统计和分析研究,指出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在市场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网状空间结构体系,归纳了其在地理空间分布上不仅呈现出数量大、分布广,而且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川西、川东两大密集分布区域以及核心区密集、边缘区稀疏的特征,总结了“多层级”的场镇市场关系,分析了在这种结构体系之下传统场镇在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职能作用。其次从中观视角出发,论述了地理环境、经济贸易、交通运输、军事战争、宗教文化等因素是传统场镇演进的主要推动力,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与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了在其综合作用下传统场镇空间形态与类型多样化的规律特征。再次,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对场镇外部开放空间环境、建筑空间环境、场镇景观与人文空间环境的深入分析,展现出川渝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个性化地域特征。之后,基于对建国后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历史变迁的回顾,与当前场镇现状的观察与总结,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论文提出了以整体空间环境为特色的传统场镇保护理念,并对其所涵盖的“保护与发展”、“维护与塑造”、“激活与转化”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了从认识对象、分析问题,到决解问题的跨越。并从保护方法、技术措施、保障机制、发展路径出发,探索并建构了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的保护策略与方法,为探索我国在不同地域环境下传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杨宇亮[9](2014)在《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现有村落研究缺乏复杂地理环境中的大尺度、多民族比较的现状,论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研究滇西北的村落,主要内容包括村落文化景观的基本内涵、构成因子、在不同环境中的典型案例、基于GIS的全样本分析、在空间分布与时间进程中的基本规律。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凸显了自然环境与人为力量之间的持续平衡关系,有助于弥合地理、规划、建筑、人文科学在村落研究中尚显薄弱的交叉领域,具备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向度。论文以自然村为研究对象,以滇西北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地州为研究范围,根据自然地理边界划将研究区分为独龙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五大流域,基于人类学视野开展了扎实的田野调查,历时三年半,遍及五大流域的百余个村落,其中26个村落的调研工作非常深入,完成调查访谈数十次,建筑测绘11套。论文以所获得的丰富信息为基础,采用城乡规划、建筑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并将空间信息技术作为多学科研究的技术支撑。在“以村落为对象、以行政为边界、以流域为主线、以民族为辅线”的研究思路下,从村落文化景观的概念切入,通过产业为“生”、聚落为“住”、宗教为“信”的途径,将村落的地理环境、主要产业、物理空间与民居、宗教信仰等要素进行大尺度的共时性比较,以注重典型性的个案研究结合基于GIS的全体样本宏观研究的方法,系统探讨了村落文化景观在“共时状态”中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历时状态”中的演进规律。论文主要结论如下:村落文化景观是村落研究的重要范畴。滇西北的村落文化景观受到藏彝走廊与汉族走廊的双重影响,其空间分布与流域特征显着相关并有突出分异性。产业是最能反映“人—地”关系的范畴;聚落是“人—人”关系的集中体现;其产生过程既受到产业的制约,又受到文化交流与民族特征的影响;宗教是“人—神”关系的现实投影,可以在不同尺度的村落空间中发挥影响力。产业、聚落、宗教三者的空间分布是一种总体对应、局部微差的复杂渐变规律。就时间特征而言,基于限定与选择的“人—地”关系构成了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机制,此过程可以概括为平衡回归模型。

凌文锋[10](2012)在《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旨在回答何以滇藏川地区虽然有着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族群类型,但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最终还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的问题。为此,笔者选取了这一地区曾经非常活跃的物资交易通道茶马古道同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化这一课题,在梳理茶叶为主的物的生产、消费、规制过程中,分析讨论茶叶等物交流带来的表征和认同,考察在滇藏川地脉中形成的茶马古道“如何造成现在”研究中,笔者将把源于自然的茶叶视为滇藏川边疆的“人工制品”之一,将茶叶放在了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的拓展及文脉的贯通中,分析茶叶等物的流动对区域内不同地区和族群的民众之间的相互依赖、交流带来的影响,或者说滇藏川地区商脉贯通带来的多元经济与政治的文脉化过程。为此,笔者不仅要考察这一人工制品的贸易与流动情况,而且要分析这个过程中茶叶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生产与大量消费的;在茶叶的生产、消费活动背后,体现的是人们的何种心理;茶叶对产地和消费地的民众有何表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等等与生产实践、贸易规制、文化象征相关的问题。虽然茶叶只是地球上众多植物中看似非常普通的一种,但它历史上却被国人赋予了众多的内涵,不只是待人接客时的饮料,也不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媒介,它还是全国范围内好客、素朴、高雅、健康、文明等一系列文化特质的象征。就地脉而言,对茶叶重要起源地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民众而言,茶叶生产还是他们的先民在曾经严酷的生境中获得一定免疫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茶叶的大规模种植也促进了滇川两地山区农业的发展,为滇藏川地区商脉的连通奠定了基础。就商脉而言,茶叶的生产与贸易是滇藏川地区在物产上的专业性与互补性的结果之一,茶叶的消费和贸易也促进了三地区的商品往来和商脉的长途贯通。在茶叶的大规模流动过程中,以商人为载体的各地区人员及其文化在滇藏川地区开始大规模地交流,不仅改变了这一区域原有的市场布局,而且加速了区域性集散城镇的出现和扩大,推动了滇藏川地区多元经济和政治朝着文脉化的方向发展。在唐宋之前上千年的民间已有基础上,唐宋以后的政府主导的商贸往来活动,既是国家控制与管理包括滇藏川在内的边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茶叶在滇藏川和更广泛地区形成的文脉化效应的初显。对滇川藏和更广泛地区而言,茶叶的消费还为城市饮水的清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障了成都等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茶馆等场所在城镇、集市和社区中的出现,还为社区民众创造了信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性格特征,最终在西方世界中塑造了一个“温和”的东方民族形象。就文脉而言,滇藏川地区儒家和藏传佛教文脉的交汇同地脉的拓展一起,使得来自不同地区和族群之中的商人得以跨越语言和地域的障碍,为他们将茶叶等货物运销到更远的地区铺平了道路,推动着商脉的延伸。茶叶流通中产生的文脉化效应突出地体现在藏区民众对茶叶起源的集体记忆上,茶叶已经成为了他们表达认同的符号之一。而且这一看似如牵牛花般柔弱的力量在藏区等茶叶消费区同滇川等茶叶产区内部自发的、强大的凝聚力,不仅使商脉网络结成了一个类似牵牛花藤蔓网络版的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相对稳定的整体,而且还使之更为稳定、更加牢固,得以对抗外力的干扰与破坏。总体上来看,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就像滇藏川地区的牵牛花一样,根植于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土壤并穿行在这一三维一体空间之中,同时也对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引发了一系列反应,使这一区域的多元经济和政治均呈现出了强烈的文脉化趋势并凝结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今天这一交通运输网络虽然因为现代交通的发展已被弃用在了高山深谷中,但它并没有彻底消亡,而是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成为了滇藏川地区众多游客争相凝视的旅游标志符号。对这一游客凝视符号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它作为旅游景观的特性是旅游者争相凝视的重要动力,但大多数游客在茶马古道旅游中追求的都是茶马古道的“符号”,或者说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地脉、商脉交织中由茶叶、古道等有形之物形成的一套符号体系。本文的研究将把茶马古道这株牵牛花重新放回了包括茶叶产区和消费区的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的“土壤”之中,通过对茶叶等物资的表征、生产与贸易的关联、认同的产生和相关规制等问题的“解构”,梳理出茶马古道于历史和今日滇藏川地区多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中的关联效应。以期通过对茶马古道延伸和这一区域文脉化过程的梳理,说明作为中介物的茶叶在滇藏川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同时以茶马古道旅游为例说明今日旅游消费的若干特征。

二、Natural Beauty on the Roof of Yunnan Zhongdian-Deqin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atural Beauty on the Roof of Yunnan Zhongdian-Deqin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内研究概况
        1.4.2 国外研究概况
        1.4.3 相关研究评价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研究方法
    1.7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状况综述
    2.1 香格里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2.2 香格里拉地区人文地域环境
    2.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特点
        2.3.1 村落布局
        2.3.2 传统民居
    本章小结
第3章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提取
    3.1 藏族民居文化的概念界定
    3.2 藏族民居文化分析
        3.2.1 时空观文化
        3.2.2 自然崇拜观
        3.2.3 安全与领域观
        3.2.4 洁净观
    3.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生成
        3.3.1 色彩
        3.3.2 装饰
        3.3.3 空间
        3.3.4 信仰寄托物
        3.3.5 防御性
    本章小结
第4章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分析
    4.1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外部整体色彩分析
        4.1.1 整体色彩的组合与文化
        4.1.2 整体色彩饱和度分析
        4.1.3 整体色彩面积占比分析
    4.2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装饰分析
        4.2.1 装饰的基本组合
        4.2.2 装饰的分布规律分析
        4.2.3 装饰的手法与风格分析
        4.2.4 装饰的题材分析
    4.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空间分析
        4.3.1 空间的构成
        4.3.2 空间的横向平面布局分析
        4.3.3 空间的纵向文化分层分析
    4.4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信仰寄托物分析
        4.4.1 信仰寄托物的构成
        4.4.2 室内外信仰寄托物的特征分析
    4.5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防御性分析
        4.5.1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防御环境
        4.5.2 可达性分析
        4.5.3 防御构筑物分析
    4.6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与其他地区藏族民居的对比
        4.6.1 整体色彩对比
        4.6.2 装饰对比
        4.6.3 空间对比
        4.6.4 信仰寄托物对比
        4.6.5 防御性对比
    本章小结
第5章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的生成及当代表达探讨
    5.1 文化要素特征生成与当代表达的原则
        5.1.1 文化要素特征生成的原则
        5.1.2 文化要素特征当代表达的原则
    5.2 文化要素特征的生成
        5.2.1 外部整体色彩特征的生成
        5.2.2 装饰特征的生成
        5.2.3 空间特征的生成
        5.2.4 信仰寄托物特征的生成
        5.2.5 防御性特征的生成
    5.3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整体意象
        5.3.1 含蓄朴素的外部氛围
        5.3.2 亲切内聚的内部文化体验
        5.3.3 融合信仰与民俗生活的情感需求
    5.4 文化要素特征的当代表达
        5.4.1 文化要素形象的可识别性与感观特征
        5.4.2 文化要素形象的象征性表达
        5.4.3 文化要素感观特征的印象与氛围再营造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起源:对于地区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1.1.2 机缘:对于地区文化多样性调查
    1.2 选题说明
        1.2.1 研究区域界定
        1.2.2 调研选点界定
        1.2.3 夯土民居营造技艺与夯土营造技艺的概念
        1.2.4 本文研究的大理传统夯土民居的范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对于大理地区夯土民居的研究综述
        1.3.2 国外对于大理地区夯土民居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现状调查与研究
    2.1 自然地理环境及夯土民居分布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夯土民居分布
    2.2 传统夯土民居的村落调研
        2.2.1 选取调研村落
        2.2.2 村落形态
        2.2.3 典型村落调查
    2.3 传统夯土民居的形制
        2.3.1 正坊无天井类型
        2.3.2 正坊有天井类型
    2.4 传统夯土民居的装饰
        2.4.1 夯土墙的装饰
        2.4.2 门窗的装饰
        2.4.3 屋顶及围屏的装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技术与流程
    3.1 田野调查
        3.1.1 田野调查点介绍
        3.1.2 调查户介绍
    3.2 营造技术基本构成
    3.3 施工营造流程
    3.4 择址与基础
        3.4.1 择址定位
        3.4.2 基础营造
    3.5 首层土墙夯筑
        3.5.1 夯筑土壤选取
        3.5.2 传统夯土工具
        3.5.3 墙体夯筑流程
    3.6 木构架制作与安装
        3.6.1 木料选取
        3.6.2 传统木工工具
        3.6.3 木构架制作流程
        3.6.4 木构架安装流程
    3.7 二层土墙夯筑
        3.7.1 夯筑流程的改变
        3.7.2 细部交接处理
        3.7.3 当地夯土技艺评析
    3.8 屋顶营造
        3.8.1 传统工具与材料
        3.8.2 营造流程
    3.9 装修与装饰
        3.9.1 门窗装修与装饰
        3.9.2 地面装修与装饰
        3.9.3 墙体装修与装饰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仪式与风俗
    4.1 营造风俗与营造技术的关系梳理
    4.2 营造仪式的意义与流程梳理
    4.3 “动土仪式”及风俗
        4.3.1 动土仪式
        4.3.2 相关的民俗传说
    4.4 “圆木架马仪式”及风俗
        4.4.1 圆木架马仪式
        4.4.2 相关的民俗传说
    4.5 “送木气仪式”及风俗
        4.5.1 送木气仪式
        4.5.2 相关的民俗传说
    4.6 “上梁仪式”及风俗
        4.6.1 上梁仪式
        4.6.2 相关的民俗传说
    4.7 “安龙谢土仪式”及风俗
        4.7.1 “封龙口”及“安龙谢土”仪式
        4.7.2 相关民俗传说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5.1 传统夯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5.1.1 对传统夯土民居的自发性改造
        5.1.2 夯土民居传承过程中的现实挑战
    5.2 传统夯土民居的改良与优化
        5.2.1 夯土民居设计的优化
        5.2.2 夯筑土料的科学优化
        5.2.3 夯筑工具的现代化更新
    5.3 传统夯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
        5.3.1 传统夯土民居的价值保护
        5.3.2 传统夯土民居的传承与更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研究 ——以景宁“居山”度假酒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旅游消费模式的转变
        1.1.2 度假酒店的特色危机
        1.1.3 在地文化传承的迫切性
        1.1.4 国家政策对乡村文化旅游的扶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相关理论概述
    2.1 传统民居空间概述
        2.1.1 传统民居空间的定义
        2.1.2 传统民居空间的价值内涵
        2.1.3 传统民居空间的更新方式
    2.2 度假酒店概述
        2.2.1 度假酒店定义
        2.2.2 度假酒店类型
        2.2.3 度假酒店特点
    2.3 传统民居空间与度假酒店的内在关联
        2.3.1 传统民居空间对于度假酒店的价值作用
        2.3.2 度假酒店对于传统民居空间的保护与利用
        2.3.3 传统民居空间与度假酒店共融生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民居空间在地性要素分析
    3.1 传统民居空间在地环境要素分析
        3.1.1 地形要素
        3.1.2 气候要素
        3.1.3 水文要素
    3.2 传统民居空间在地文化要素提取
        3.2.1 在地物质文化要素提取
        3.2.2 在地非物质文化要素提取
    3.3 传统民居空间在地要素适应性更新
        3.3.1 传统民居空间在地要素适应性更新原则
        3.3.2 传统民居建筑空间适应性更新
        3.3.3 传统民居建筑结构材料适应性更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策略
    4.1 度假酒店对在地性要素的应用策略
        4.1.1 要素复制——以松赞精品山居环线度假酒店为例
        4.1.2 要素还原——以不丹安缦度假酒店为例
        4.1.3 要素重构——以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度假酒店为例
    4.2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策略
        4.2.1 平面规划的布局组合
        4.2.2 建筑形态的比例控制
        4.2.3 装饰色彩的提取搭配
        4.2.4 结构材料的更新运用
        4.2.5 景观环境的整体协调
        4.2.6 在地文化的特色体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实践——以景宁惠明寺村“居山”度假酒店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景宁惠明寺村区位概况
        5.1.2 惠明寺村历史沿革
        5.1.3 景宁惠明寺村旅游政策背景
        5.1.4 景宁惠明寺村度假旅游价值
    5.2 “居山”度假酒店项目定位与规划
        5.2.1 项目定位
        5.2.2 总体规划思路
    5.3 “居山”度假酒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留与更新策略
        5.3.1 “居山”度假酒店传统民居建筑现状
        5.3.2 “居山”度假酒店传统民居建筑保留原则
        5.3.3 “居山”度假酒店传统民居建筑更新策略
    5.4 “居山”度假酒店在地性要素的提取
        5.4.1 在地环境要素
        5.4.2 在地文化要素
    5.5 “居山”度假酒店新建建筑在地性设计
        5.5.1 建筑形态在地性设计
        5.5.2 建筑功能在地性布局
        5.5.3 建筑材料在地性应用
    5.6 “居山”度假酒店客房在地性设计
        5.6.1 客房在地性设计原则
        5.6.2 客房功能平面布局
        5.6.3 客房在地性色彩构成
    5.7 “居山”度假酒店景观在地性设计
        5.7.1 以水景串联新旧建筑的设计思路
        5.7.2 水景在地性设计手法表达
    5.8 “居山”度假酒店在地性体验设计
        5.8.1 在地景观体验
        5.8.2 在地文化体验
        5.8.3 在地美食体验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传承与适应:云南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更好的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深入挖掘佛教寺院中道德教育内容
        三、促进云南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四、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有前期基础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四、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南传佛教寺院教育
        二、云南藏传佛教
        三、宗教的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四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支撑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支撑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历史沿革:云南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云南的特殊区位和历史文化特点
        一、云南的特殊区位
        二、云南的历史文化特点
    第二节 云南南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民主改革前
        二、民主改革后
    第三节 云南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民主改革前
        二、民主改革后
第二章 现状分析: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现代适应性
    第一节 云南南传佛教的现代适应性分析
        一、南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概况
        二、寺院教育的社会影响
        三、寺院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云南藏传佛教的现代适应性分析
        一、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概况
        二、寺院教育带来的社会影响
        三、寺院教育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现状比较: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要素比较
    第一节 关于佛教义理的比较
        一、南传佛教的基本理论
        二、藏传佛教的基本理论
        三、相同之处
    第二节 寺院教育目的的比较
        一、南传佛教寺院教育目的
        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目的
    第三节 寺院教育内容的比较
        一、南传佛教寺院教育内容
        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内容
    第四节 寺院教育方法比较
        一、南传佛教
        二、藏传佛教
        三、寺院教育方法特点
    第五节 寺院教育制度比较
        一、南传上座部佛教学制
        二、藏传佛教学制
第四章 结论启示: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现代适应转型及启示
    第一节 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变:新时代佛学院
        一、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
        二、云南佛学院
    第二节 对寺院教育异同点比较的结果讨论
        一、相同点
        二、差异之处
    第三节 构建寺院教育现代转型路径
        一、创办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丰富寺院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三、丰富寺院教育方法
        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发挥云南佛教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 反思启示
        一、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反思
        二、文化传承对少数民族现代教育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藏传噶玛嘎孜派唐卡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噶玛嘎孜画派的形成与发展
    2.1 噶玛嘎孜画派综述
    2.2 噶玛嘎孜画派的形成
        2.2.1 地域性因素
        2.2.2 历史文化背景
        2.2.3 形成的历史必然
    2.3 噶玛嘎孜画派的发展
        2.3.1 萌芽期
        2.3.2 发展期
        2.3.3 成熟期
    2.4 小结
3 噶玛嘎孜画派的艺术特征与人文社会功能
    3.1 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艺术特征
        3.1.1 题材特征
        3.1.2 构图特征
        3.1.3 人物特征
        3.1.4 色彩特征
        3.1.5 审美特征
        3.1.6 三大画派相比较下的艺术特色
    3.2 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人文社会功能
        3.2.1 传播功能
        3.2.2 观修功能
        3.2.3 教化功能
        3.2.4 审美功能
        3.2.5 社会功能
    3.3 噶玛嘎孜画派绘画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3.3.1 价值
        3.3.2 意义
    3.4 小结
4 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工具材质及使用工艺
    4.1 绘画工具材料的制作工艺
        4.1.1 画框制作工艺
        4.1.2 笔的制作工艺
        4.1.3 画布制作工艺
        4.1.4 木炭条的制作
        4.1.5 盛器陶钵制作
    4.2 传统颜料加工制作工艺
        4.2.1 种类
        4.2.2 制作工艺
        4.2.3 配色原则
    4.3 传统颜料的开发与现代工业颜料的使用
        4.3.1 传统颜料开发
        4.3.2 现代工业原料
        4.3.3 现代工业颜料的价值
    4.4 小结
5 噶玛嘎孜派唐卡的传承与保护
    5.1 保护的必要性
        5.1.1 地位
        5.1.2 价值
    5.2 唐卡艺术现状
        5.2.1 工艺的创新
        5.2.2 主要传承人
        5.2.3 传承方式
    5.3 保护存在的问题
        5.3.1 传承后继乏人
        5.3.2 传承内容单一
        5.3.3 传承方式危机
    5.4 唐卡保护的对策建议
        5.4.1 提高传承重要性认识
        5.4.2 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
        5.4.3 丰富唐卡艺术的内容
        5.4.4 促进传承方式多元化
    5.5 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录
    表录
致谢

(7)改革开放初期的西藏采访日记摘抄(论文提纲范文)

樟木之行(1978年4月)
亚东之行(1980年7月)
第一次阿里之行(1980年9—10月)
边城行——西藏篇(1992年6—7月)

(8)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全球化与地域文化意识觉醒
        1.1.2 传统场镇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3.3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1.4.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相关研究
        1.4.2 传统场(集)镇的相关研究
        1.4.3 传统场(集)镇空间环境的相关研究
        1.4.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内容及框架
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职能
    2.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生成背景
        2.1.1 地理空间环境:巴山蜀水,山环水绕
        2.1.2 水陆交通网络:运道发达、水陆相辅
        2.1.3 自然生态资源:物博产丰,矿林并蕴
        2.1.4 地理文化现象:开放包容,多元共生
    2.2 传统场镇的空间结构特征
        2.2.1 农村场镇贸易的兴盛
        2.2.2 区域经济结构体系的形成
        2.2.3 传统场镇空间结构的“网状”特征
    2.3 传统场镇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2.3.1 空间分布特征
        2.3.2 区域地理分布特征
    2.4 传统场镇市场的“多层级”结构体系
        2.4.1 基层场镇市场
        2.4.2 中间场镇市场
        2.4.3 中心场镇市场
    2.5 传统场镇的职能结构特征
        2.5.1 环境职能
        2.5.2 经济职能
        2.5.3 社会职能
    2.6 小结
3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格局演进与类型特征
    3.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生成的历史源流
        3.1.1 早期集市场所的兴起
        3.1.2 从集市场所到集市聚居
        3.1.3 聚居制度变迁与场镇历史演进
        3.1.4 场镇时空密度演变
    3.2 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演化机制
        3.2.1 地理环境的规限与场镇空间布局
        3.2.2 经济贸易的促长与场镇的历史演绎
        3.2.3 交通运输的促变与运道上的场镇
        3.2.4 军事战争的促动与场镇空间格局演进
        3.2.5 宗教文化的促生与场镇人文景观
        3.2.6 传统场镇空间环境演化特征
    3.3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类型特征
        3.3.1 农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2 商贸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3 矿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4 交通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5 防卫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3.6 宗教型场镇及其空间环境特征
    3.4 小结
4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个性化特色
    4.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外部开放空间环境的复合性特征
        4.1.1 街巷:交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4.1.2 檐廊:居住与商业相结合的空间场所
        4.1.3 广场:聚会、娱乐、民俗活动的公共空间
        4.1.4 场口:标志性的入口空间
    4.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建筑空间环境的地缘性特征
        4.2.1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建筑类型构成
        4.2.2 场镇建筑空间环境与川渝民俗文化
        4.2.3 川渝场镇建筑营建技术与材料的适应性特征
        4.2.4 川渝场镇建筑与地方风貌特色
    4.3 传统场镇人文空间环境的社会性特征
        4.3.1 风水思想的文化遗传与实践
        4.3.2 移民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4.4 川渝传统场镇景观环境的艺术性特征
        4.4.1 山水观念下的场镇整体景观环境
        4.4.2“师法自然”的场镇景观形象
        4.4.4 画龙点睛的场镇景观小品
    4.5 小结
5 现实观察、经验借鉴与“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提出
    5.1 现实观察: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的变迁与保护
        5.1.1 建国后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的坎坷命运
        5.1.2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保护的稳步前行
        5.1.3 当前川渝传统场镇保护中的现实困境
    5.2 借鉴与启示:国外保护经验借鉴
        5.2.1 特色保护意识的觉醒:法国Z.P.P.A.U.P保护规划
        5.2.2 保护措施的科学引导:意大利热那亚保护实践
        5.2.3 保障制度体系的健全:英国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管理与控制
        5.2.4 保护与发展理念的不断前行:日本历史城镇保护
        5.2.5 小结
    5.3 突围之路:“川渝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提出
        5.3.1 保护与发展:寻求以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
        5.3.2 维护与塑造:实现场镇空间环境特色维护与塑造的并举
        5.3.3 激活与转化:推进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向优势竞争力的转化
    5.4 小结
6 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策略研究
    6.1 策略一:保护方法建构:基于场镇职能,探索多样性保护方法
        6.1.1 探索与场镇环境职能相适应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6.1.2 探索与场镇经济职能相协调的“场镇贸易环境”保护
        6.1.3 探索与场镇社会职能相结合的“场镇民俗文化环境”保护
    6.2 策略二:技术措施革新:维护场镇特色,巩固资源优势
        6.2.1 区域空间整合: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新型技术措施
        6.2.2 群体空间织补:场镇群体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基本技术措施
        6.2.3 建筑空间修复:传统场镇建筑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重要技术措施
        6.2.4 活态保护:场镇人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优化技术措施
    6.3 策略三:保障机制完善:实施战略管理,强化制度体系
        6.3.1 导入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战略管理机制
        6.3.2 完善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经济保障机制
        6.3.3 健全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
        6.3.4 强化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社会教育机制
    6.4 策略四:发展路径创新:激活场镇特色,助推场镇发展
        6.4.1 场镇旅游资源开发与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结合
        6.4.2 场镇形象塑造与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协同
        6.4.3 文化产业发展与场镇空间环境特色保护的互动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空间环境特色保护——川渝地区传统场镇复兴的必由之路
    7.1 主要结论
    7.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附图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9)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研究概况、研究背景与研究视角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论题的阐释
        1.2.1 关于“滇西北”
        1.2.2 关于“村落文化景观”
        1.2.3 关于“时空特征”
        1.3 研究的目的与立场、方法与数据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立场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数据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文化景观主要理论分析
        1.4.2 对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1.4.3 对滇西北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
        1.4.4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村落研究
        1.4.5 对现状研究的小结
        1.5 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过程
        1.5.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与地理视野
        本章引论
        2.1 地理观:四个关键词与三种影响效应
        2.1.1 四个关键词:低纬、高原、山地、坝区
        2.1.2 三种影响效应:立体、多元、边疆
        2.2 历史观:“化外”、“蛮化”、“王化”、“汉化”
        2.2.1“化外”时期
        2.2.2“蛮化”时期
        2.2.3“王化”时期
        2.2.4“汉化”时期
        2.3 民族观:藏彝走廊与汉族走廊
        2.3.1 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
        2.3.2 藏彝走廊
        2.3.3 汉族走廊
        2.4 滇西北——历史地理视野中的因缘际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研究的微观与宏观视角
        本章引论
        3.1 微观分析:构成因子
        3.1.1 自然因子
        3.1.2 人文因子
        3.1.3 耦合因子
        3.1.4 关键因子与三对研究范畴
        3.2 宏观概括:研究单元
        3.3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滇西北各流域村落文化景观 的典型案例研究
    第4章 独龙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本章引论
        4.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4.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4.2.1 人文环境
        4.2.2 历史变迁
        4.3 文化景观特征
        4.3.1 产业
        4.3.2 聚落
        4.3.3 宗教
        4.4 讨论:小民族生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怒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本章引论
        5.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5.1.1 地理环境
        5.1.2 研究范围
        5.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5.3 怒江干流:捧当—丙中洛—察瓦龙段
        5.3.1 产业
        5.3.2 聚落
        5.3.3 文化多元 :远古遗风与异质文化的交汇点
        5.4 怒江支流:秋那桶河流域与迪麻洛河流域
        5.4.1 秋那桶流域:“村—溪—田”模式
        5.4.2 迪麻洛流域:“村—山—牧”模式
        5.4.3 外来信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5 讨论:从宗教建筑看宽容与多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澜沧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本章引论
        6.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6.2 人文环境:汉藏文化边缘的多元文化带
        6.2.1 文化传播的主体:双重层面
        6.2.2 文化传播的线路:双重途径
        6.3 澜沧江干流:盐井—燕门 —维西段
        6.3.1 地理环境
        6.3.2 历史沿革:边缘与中心的叠置
        6.3.3 文化景观特征
        6.4 通甸河流域:干流支流各不同
        6.4.1 地理环境
        6.4.2 支流村落:玉狮场
        6.5 沘江流域:经济职能形成的同一性
        6.5.1 地理环境
        6.5.2 人文环境:盐与桥的相遇
        6.5.3 文化景观特征
        6.5.4 讨论: 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
        6.6 黑惠江流域
        6.6.1 凤羽河流域:跨流域同构的文化景观单元
        6.6.2 洱海流域:泱泱大村的文化景观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金沙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本章引论
        7.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7.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7.3 金沙江干流:奔子栏—巨甸段
        7.4 东旺河流域
        7.4.1 概况
        7.4.2 雪山灌溉的文化景观
        7.4.3 边缘的清凉
        7.4.4 文化遗存
        7.5 支巴洛河流域
        7.5.1 过渡性质的地缘环境
        7.5.2 垂直分层的景观分布
        7.5.3 拼贴重塑的民居特征
        7.5.4 讨论:文化交流中的尽端与通达
        7.6 硕多岗河流域
        7.6.1 高原坝区的畜牧型村落
        7.6.2 村落文化景观中的文化意义
        7.6.3 讨论:似是而非与无中生有
        7.7 漾弓江流域
        7.7.1 纳西:介于藏与汉之间
        7.7.2 顺水而下:从村到城的轨迹
        7.7.3 信仰空间:从北岳庙到三大寺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元江流域的村落文化景观研究
        本章引论
        8.1 地理环境与研究范围
        8.2 人文环境与历史变迁
        8.3 发源河段:额骨阿宝与彝族聚落
        8.3.1 探源
        8.3.2 乌栖及其附近彝族村落
        8.4 坝区河段:东莲花
        8.4.1 历史沿革
        8.4.2 产业:以商兴村
        8.4.3 聚落:水系、宗教、防卫
        8.4.4 宗教空间的多种特征
        8.4.5 文化交流的技术途径
        8.4.6 讨论:信仰回潮中的“反传统”
        8.5 峡谷河段:西河—巍山河的村落文化景观
        8.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滇西北各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总结
    第9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空间特征
        本章引论
        9.1 村落的流域分布特征
        9.1.1 高程特征
        9.1.2 坡度特征
        9.1.3 坡向特征
        9.1.4 交流特征
        9.1.5 密度特征
        9.1.6 流域特征概括
        9.2 村落文化景观的模式特征
        9.3 基本模式与关键因子的空间关系
        9.3.1 产业空间
        9.3.2 聚落空间
        9.3.3 宗教空间
        9.3.4 民族分布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逻辑
        本章引论
        10.1 村落文化景观演化的驱动因素
        10.1.1 生态资源
        10.1.2 经济发展
        10.1.3 族群流动
        10.1.4 文化环境
        10.2 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机制
        10.2.1“人地关系”中的决定与或然
        10.2.2 限定关系
        10.2.3 选择关系
        10.3 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进程
        10.3.1 演化进程类别
        10.3.2 演化进程的平衡回归模型
        10.3.3 近百年来的变化
        10.4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基本结论
        11.2 研究中的创新点
        11.3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部分建筑测绘图
附录B 本文涉及的主要村落概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课题来源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历史与现实意义
    二、关键词说明
        (一) 茶马古道
        (二) 牵牛花
        (三) 地脉、商脉、文脉及文脉化
    三、研究概况与趋势
        1. 地脉梳理——牵牛花藤蔓与生成
        2. 商脉建构——草根与国家的合力
        3. 文脉过程——牵牛花与人文化成
        4. 地脉田野——行寻牵牛花藤蔓
        小结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五、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地脉与生产
    一、初识茶叶
    二、孕育茶叶
    三、适应地脉
        1. 瘴气与云南生境
        2. 生境适应中的茶叶
        3. 一举两得
    四、奠基商脉
        1. 种植
        2. 加工
    小结
第二章 商脉与贸易
    一、地脉基础
    二、商人、商帮与商脉
        1. 商脉的开拓者:商人
        2. 茶叶与商脉
    三、商脉延伸
    四、草根与国家的合力——商脉贯通
        1. 发展历程
        2. 发展动力
        3. 以茶控边
    五、商脉节点与市场空间
    六、茶叶与城镇——以成都为例
        1. 城镇困境与茶叶
        2. 节点成都的繁荣与茶叶
    小结
第三章 文脉与共同体
    一、文脉与商脉——以儒家和藏传佛教为例
    二、牵牛花枝蔓延伸至藏区
        1. 商脉的延伸与时间
        2. 传播与普及
    三、集体记忆中的文成公主与茶叶
        1. 文成公主与茶叶
        2. 集体记忆
        3. 茶叶及其他
    四、文脉的力量——牵牛花共同体
    小结
第四章 虽枯犹荣——现代旅游中的牵牛花
    一、地脉重现
    二、旅游中的地脉
        1. 线性
        2. 跨地域性
        3. 多样性
        4. 探险性
        5. 活态性
    三、真实与符号
        1. 真实
        2. 符号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着作
    论文
致谢

四、Natural Beauty on the Roof of Yunnan Zhongdian-Deqin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D]. 赵泽源.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大理地区传统夯土民居营造研究[D]. 杨洋.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3]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研究 ——以景宁“居山”度假酒店为例[D]. 张安娜.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传承与适应:云南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比较研究[D]. 冉孟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藏传噶玛嘎孜派唐卡的艺术特征与工艺研究[D]. 王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改革开放初期的西藏采访日记摘抄[J]. 张小平. 中国藏学, 2018(S1)
  • [8]川渝地区传统场镇空间环境特色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 姚青石. 重庆大学, 2015(07)
  • [9]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的时空特征研究[D]. 杨宇亮. 清华大学, 2014(05)
  • [10]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D]. 凌文锋. 云南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云南中甸-德钦高原屋脊上的自然美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