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码相机配电脑——外出拍摄的黄金搭档(论文文献综述)
四郎曲措[1](2021)在《2019年出版的三部汉藏对照新词术语词典对比研究》文中认为
肖慧[2](2018)在《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既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和载体,语言与社会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换言之就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变现象。社会的嬗变促使语言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充分体现在构成语言体系的各个环节及因素中。与印欧、拉美语系不同,汉语是集音、形、义三要素为一体的、内蕴最为丰富的符号表意系统,而词汇(也可称为语汇)又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变异因素。语言对社会嬗变的变异对应正是来自词汇的敏感反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词汇的大量产生,正是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乃至新观念的集中反映。透过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语言的变异现象可以全面梳理并了解社会各阶段不同的发展形态及深层的变化原因。因此,研究语言的词汇、语义及语法的变异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语言本身的变异性是语言所独有的最本质的特征。随着我国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变化,现代汉语在词汇、语义、语法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变异现象。在这些变化中,最突出的就是词汇或者说语汇的变异。而词汇(或语汇)的变异功能又体现在词汇的增与减上,即:新词语的强势传播以及传统词语的弱化与隐退这两个方面。根据其来源,.新词语可以分为外来词、新造词及方言词三种形式。从其构成方式来看,新词汇可分为自源性新词和他源性新词。从构成新词汇的语素来看,外来语素又占绝对优势。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新词素的大量出现,使得新词汇较传统的汉语语汇有了以下明显的特点:一是新的缩略词语的广泛传播与使用;二是在音节上向多音节方向转变;三是外来词与异族词显着增多;四是外来的字母代词的使用频率加大。现代汉语变异的第二个特征就体现在现代汉语共同语系统中语义,或者说词素的变异上。新时期汉语语义的变异是指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新义位的增加,以及对原词义理解与使用上的偏移。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就词汇(或语汇)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微小构成单位的词素来说,新时期汉语中产生的新词素并不多,且大都是音译外来词成分的语素化。通过汉语本身延伸而产生的新词素数量极少,且多是地方方言语素的加入,比如广东及港澳台等地区。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语义变异具有单义新词新增比例大、词义的组合性强,且词义分布地域广等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变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的聚合;二是词汇的组合。目前,汉语中广泛使用的ABB或者AABB重叠式表达、语汇中类词缀的大量出现和表现在词的游移性方面的现象都属于聚合的范畴。组合式变异,包括两类:一是指出现的新的语法构成现象,二是指存在但偏离于传统语法组合规则的新语言现象。现代汉语语法在组合上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结构方面:“被X”结构”、“有+VP”结构以及“副+名”的新造词组合、动宾复合词带宾语等表达形式。这些语法变异现象的产生和兴起的深层原因正是源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乃至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不仅折射着新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凸显了语言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语言的变异是内、外诱因合力的结果。内因包括语言结构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语言类推机制的作用;外因则包括社会变化、语言的认知与交际功能以及语用心理因素等等。新时期汉语大量新结构、新词族的出现,通常是先创造一个新词语或新结构,然后便进入了批量化的类词族、类结构“生产模式”。现代汉语中词汇、语义及语法的变异,似乎使汉语完全进入一个混沌、无序的发展状态,但汉语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正是通过其语言内部和外部的调节与变异,不断地推动着汉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完美走向完美。随着社会的变化又会出现新的无序和不完美,语言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总之,就汉语自身的发展变化及社会功能来看,其自身变异的存在既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合理性,这一矛盾体在汉语的发展变异过程中会得到完美的统一。
严歌苓[3](2012)在《补玉山居》文中指出周在鹏一共有三个。第一个是个瘦子,是个作家,跟补玉握手时,笑不露齿,因为他认为自己那一口浅黑的牙是不配露给补玉的;第二个是个胖子,是个由作家变成的老板,牙变得煞白,笑呵呵的没一句实话,因为补玉后来发现他来她的山居住宿并不是生意太忙偷空歇歇,而是为了躲债;第三个是个小老头儿,是个除了补玉之外人人都知道的电视剧编剧,见了补玉就往树丛后、墙拐角躲,因为他怕补玉发现他住进别人的现代化度假庄园不住她的山居。
金玉萍[4](2010)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电视使用——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受众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端以来基本都是在发展传播学的视野下展开,采用以量化为主的实证主义研究路线,个别使用民族志方法进行的研究则是针对相对封闭、电视刚刚进入的村民社会,与新受众研究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受众、电视与身份认同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现状存在很大不同。本文把研究聚焦于社会急剧变迁中的维吾尔族受众,运用民族志方法考察他们的电视实践、对日常生活的重构及其表征的身份认同。本文建立在日常生活实践理论基础之上,既肯定受众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宰制之下,又强调能够通过日常实践活动创造出自己的意义空间。所以,论文的核心问题是托台维吾尔族受众日常生活电视使用的实践逻辑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细化为以下具体问题:托台维吾尔族受众在电视技术的采纳与使用方面有什么特点?他们是否利用媒介技术实现自己的某些特殊需求?托台受众如何接触和解读具体的电视文本?电视是否被用来建构托台人的某种身份和认同?如果确实如此,其特征是什么?研究发现:一、在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下,托台村的电视技术使用形成无线电视的普及,有线电视在经济制约下缓慢发展和卫星电视在政策缝隙中快速成长的格局。在托台家庭中,受电视物理空间位置的影响,家庭收视关系以父母为中心,这决定着电视技术的使用特点。家庭中主张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通常是男性家长,技术的采纳者是父辈而不是年轻人,新技术被用来维系族群传统。这一发现质疑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二、托台受众通过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挪用和改造,巩固着族群传统文化,也建构着对国家的观念,是一种日常生活战术原则的灵活运用。主要表现为:把汉语节目挪用为学习工具,通过外语节目实现族群文化和宗教认同,在节目解读中形成对不同行政层级国家政权的不同态度。在这种状况下,主流意识形态所期望的“把党的声音传下去”,在受众那里是被挪用和改造的。而挪用和改造之后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性的程度又取决于政府给村民带来的实际利益,基层政权的建设效果以及村民追求自己利益的方式。三、托台受众的电视接触和解读与其所处的语境存在密切关系。托台是一个深受族群传统影响的人们之间联系密切的稳定共同体,国家力量对托台村民的影响是有限的、割裂的和悬置的。现实生活中,国家、族群都利用媒介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形成既合作又争夺的关系。通过以上经验研究发现:托台电视实践的特点表现为电视技术使用与节目接触受族群文化规范的显着影响、受众接收的去意识形态化和文本解读中国家观念的层次性。这种电视实践融入日常生活,创造出流动的社会空间界限,重构了村民的仪式化生活并提供了新的安全感来源,为托台人建构认同提供了新素材。由此表征的认同体现为族群认同的强大和国家认同的疏离与分散。这与托台日常生活中国家和族群力量的分布状况非常相似。两种认同何时在何种层面上得以表现,主要取决于行为的目的和表现的场景。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发现了日常生活实践背后存在一定的逻辑性,是对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的修补与发展。在现实层面,研究表明托台电视实践及其表征的认同不能孤立于语境之外来看待,而是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历程及当地社会环境产生互动的结果。虽然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存在矛盾和张力,但二者并不必然是对抗关系。国家是一个抽象概念,村民只能通过具体的行动以及某些象征才能够感知、认识和理解国家,建构起国家的形象与观念。国家认同的提高需要从社会环境建设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两方面入手。这样才可能达到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存。
陈宏林[5](2003)在《Pocket PC潜能挖掘行动(二)——移动上网技巧》文中提出 (一)浏览网页 在上期,我们已经逐步学会了将Pocket PC掌上电脑通过GPRS手机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这些步骤不可谓不繁琐,若不熟悉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整个移动上网方案就无法顺畅搭建起来。此时,当Pocket PC很快地接入GPRS网后,您最先想到的应用很可能是打开Pocket PC上的Internet Explorer(下面简称IE),迫不急待地进入网上冲浪。 我们不反对您这样做,不过,鉴于当前Pocket PC上的IE浏览器代码未做
梁雪松[6](2003)在《数码相机配电脑——外出拍摄的黄金搭档》文中研究指明 从我第一次拿起照相机开始进行摄影创作已有20余年了。使用中画幅相机和专业黑白感光材料进行拍摄,进而在传统暗房里追寻黑灰白影调曾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 当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的拍摄兴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单纯的黑白风光进入到记录人类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更广泛的摄影领域。今年春节为了拍摄蒸汽机车乘务员的工作场景,我带了几套135单反机,虽然使用起来比120中画幅相机轻便多了,抓拍也十分得心应手,但后期整理制作时却感到效率不高,费时费力。
苗长水,陈杰[7](2001)在《往来香港的军车》文中研究表明 春天的光辉照耀着闪闪发光的深圳河,早晨——这一天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深圳与香港相接的皇岗——落马洲口岸的灰黑色钢铁大桥,滚滚驰过的货柜车和私家车流,发出震撼大地的轰响。宽阔清澈的深圳河水在震颤着,轰响声不停地扑来,带着冲击,如同重磅炮弹在一声跟着一声地剧烈起爆,雷击而来,不停地破碎你寻求片刻安宁的梦想,激起你心中奔涌喧嚣的潮水,感受这世
二、数码相机配电脑——外出拍摄的黄金搭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相机配电脑——外出拍摄的黄金搭档(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2.1.2 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实证研究现状 |
2.3 语言变异原因、定义及分类 |
2.3.1 语言变异的原因 |
2.3.2 语言变异的定义 |
2.3.3 语言变异的分类 |
第3章 汉语词汇变异现象 |
3.1 基于词汇学的词汇变异分析 |
3.1.1 词语长度 |
3.1.2 词语构成材料 |
3.1.3 结构方式 |
3.1.4 词性分布 |
3.2 词汇变异的表现分析 |
3.2.1 具有明显的词族特点 |
3.2.2 双音节、三音节合成词的变异特点 |
3.2.3 ABB式叠词的变异特点 |
3.2.4 “被”字短语的变异特点 |
3.2.5 外来词的变异特点 |
3.2.6 新词产生 |
3.2.7 社会阶层方言形成 |
3.2.8 民族方言演进 |
3.2.9 普通话发展 |
3.3 词语变异的个案研究 |
3.3.1 成语变异分析 |
3.3.2 贬义词语褒义化变异分析 |
3.4 词汇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3.5 小结 |
第4章 汉语语义变异现象 |
4.1 语义变异的类型 |
4.1.1 理性意义的变异 |
4.1.2 感情色彩的变异 |
4.2 语义变异的方式 |
4.2.1 认知主体的体验性 |
4.2.2 不同领域间的比较 |
4.2.3 不同领域间的互动 |
4.2.4 语义变异的激活方式 |
4.2.5 情感化的过程 |
4.3 词义变异 |
4.3.1 词义引申法产生的变异 |
4.3.2 语音模拟法产生的变异 |
4.3.3 缩略法产生的变异 |
4.4 语义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4.4.1 变异的合理性 |
4.4.2 变异的不合理性 |
4.4.3 变异的规范化使用 |
第5章 汉语语法变异现象 |
5.1 语法变异的分类 |
5.1.1 聚合方式产生的变异 |
5.1.2 组合方式产生的变异 |
5.1.3 语言渗透产生的变异 |
5.2 句法推动下的语法变异 |
5.2.1 句法成分的变异 |
5.2.2 语序的变异 |
5.2.3 特殊格式的句法变异 |
5.3 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 |
5.3.1 网络语言语法变异的类型 |
5.3.2 词性的随意活用 |
5.3.3 语气、人称等代词的生造 |
5.3.4 混合句的大量使用 |
5.3.5 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特点 |
5.4 语法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5.4.1 规范性原则 |
5.4.2 规范性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 |
6.1 语言自身的发展因素 |
6.1.1 语言的功能因素 |
6.1.2 语用变化因素 |
6.1.3 语言类推因素 |
6.2 外界环境的因素 |
6.2.1 政治因素 |
6.2.2 科技因素 |
6.2.3 经济因素 |
6.2.4 媒体因素 |
6.2.5 文化因素 |
6.2.6 特定事件因素 |
6.3 内外因素的碰撞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发现 |
7.2 应用启示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电视使用——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追寻生活情境中的受众:研究缘起及新受众研究述评 |
一、研究缘起 |
二、新受众研究的兴起:回归生活情境的受众 |
三、新受众研究的发展:身份认同研究与技术转向 |
四、中国受众研究:发展传播学的路径与局部突破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选题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问题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受众研究中的民族志:方法及应用 |
一、受众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发展及对本文的适用性 |
二、受众研究中关于民族志方法的争论 |
三、本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运用 |
第四节 国家、族群与权力关系:研究路径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电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视野 |
第一节 理解日常生活 |
一、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研究 |
二、文化理论与日常生活 |
三、日常生活的智慧: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 |
第二节 电视与日常生活 |
一、电视:时间与空间的中介物 |
二、本体安全与转换客体:电视安全感的来源 |
三、秩序的支撑:电视与惯例、仪式、传统 |
四、日常生活、电视研究与权力关系 |
第三节 托台:日常生活中电视实践的场景 |
一、托台村概况 |
二、托台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分层 |
三、社会变迁中的托台村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整体观视域下的托台村电视使用:物、技术与媒介 |
第一节 电视、家与家庭生活:作为物的电视 |
一、托台村电视机的出现与普及 |
二、"家"的空间布局与电视 |
三、电视与托台村家庭生活 |
第二节 无线、有线与卫星:作为技术的电视使用 |
一、三种电视接收技术的共存 |
二、经济、政治/政策与电视接收技术 |
三、有线与卫星:经济制约下的屈从者与政策缝隙中的抵制者 |
第三节 联系、安全以及分离的需要:托台村民眼中的电视媒介 |
一、认知功能:家庭生活空间的延伸 |
二、情感体验:日常生活安全感的维持 |
三、阶层划分:闲暇时间与电视 |
四、被拒绝的电视:道德约束及其他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托台受众的电视节目接触和解读:选择、挪用与改造 |
第一节 电视接触与年龄、性别、节目语言 |
一、代际关系角度下家庭收看模式中的文化传统 |
二、电视收看的性别差异 |
三、节目语言:界限、学习工具与突破的边界 |
第二节 国内电视节目接触 |
一、研究中新闻、专题、电视剧文类的确定 |
二、新闻节目接触:权力来自遥远的地方 |
三、专题节目接触:对族群文化传统视角节目的偏爱 |
四、电视剧(电影)接触:族群伦理道德观支配下的观看 |
第三节 外语电视节目接触 |
一、国外电视频道接触概况 |
二、卫星电视接收技术的采纳:传统与现代框架下父辈与年轻人的置换 |
三、收看外语电视节目的偏好: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的寻求 |
第四节 选择、挪用与改造:托台受众的日常电视实践 |
一、节目语言:划分边界、工具性挪用与寻求文化归属感 |
二、节目解读:以参照式与身份认同解读为主导 |
三、新闻节目:接触与解读中国家的层级性 |
四、专题、电视剧、外语电视节目:族群观念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托台受众电视节目观看风格及谈话 |
附录一 研究方法说明 |
附录二 新闻节目的观看风格及谈话 |
附录三 专题节目的观看风格及谈话 |
附录四 电视剧的观看风格及谈话 |
注释 |
第四章 托台社会环境及媒介使用:族群传统、国家力量与事件媒介化 |
第一节 族群传统与托台日常生活 |
一、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并重的社会 |
二、作为日常生活联系纽带的伊斯兰教:共享仪式与清真寺 |
三、族群集体记忆的延续:木卡姆与坎儿井 |
第二节 基层政权与意识形态的国家在托台 |
一、缺席的存在与割裂的位置:村庄有形空间中的国家权力 |
二、有限的国家福利支持 |
三、潜在断裂与再组织化:基层政权和"准政府"村委会的组织方式 |
四、悬置的村庄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 |
第三节 国家、族群与事件媒介化 |
一、大众媒介使用及族群观念建构的替代性补偿 |
二、农民麦西莱甫:和谐主题下族群文化的彰显和国家的隐匿 |
三、甜瓜拍卖会:发展主题下国家的在场和对族群文化的征用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电视实践、日常生活重构与认同 |
第一节 托台日常生活电视实践图景 |
一、族群文化规范下的电视技术使用与节目接触 |
二、受众接收的去意识形态化 |
三、文本解读中国家观念的层次性 |
四、日常电视实践与道德、工具和情感 |
第二节 电视实践与日常生活重构 |
一、电视实践与日常生活特性 |
二、创造流动的社会空间界限 |
三、重构村民的仪式化生活 |
四、提供新的安全感来源 |
第三节 电视实践与认同 |
一、媒介与认同研究 |
二、需要澄清的几个概念: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族群认同 |
三、认"同"与求"异":电视实践表征下边界的形成与变动 |
四、时空维度中的电视与认同:使用与影响之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实践中的电视使用:理论修补与现实思考 |
一、受众、电视实践与认同:研究发现及意义 |
二、日常生活实践背后的逻辑:对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的一点修补 |
三、论文存在的不足、后续研究与研究结论的适用性 |
四、现实思考:增强国家认同的可能路径 |
注释 |
附录 |
附录一 托克逊县地名图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农民麦西莱甫侧记 |
附录四 甜瓜拍卖会 |
附录五 田野调查图片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数码相机配电脑——外出拍摄的黄金搭档(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出版的三部汉藏对照新词术语词典对比研究[D]. 四郎曲措. 西藏大学, 2021
- [2]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D]. 肖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3]补玉山居[J]. 严歌苓.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5)
- [4]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电视使用——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研究[D]. 金玉萍. 复旦大学, 2010(12)
- [5]Pocket PC潜能挖掘行动(二)——移动上网技巧[J]. 陈宏林. 微电脑世界, 2003(02)
- [6]数码相机配电脑——外出拍摄的黄金搭档[J]. 梁雪松. 中国摄影家, 2003(01)
- [7]往来香港的军车[J]. 苗长水,陈杰. 中国作家,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