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晶[1](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张峰,殷秀清[2](2020)在《劳动力供给要素变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统计检验》文中提出文章在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要素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从全国及主要经济带双维度实证检验劳动力供给要素变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劳动力规模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正向弹性效应,但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呈负向的抑制效应,劳动力质量弹性系数与劳动力规模呈相反表征状态,而劳动力成本弹性检验中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敏感程度最高。在各经济带检验中,泛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的劳动力规模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生正向效应,而各经济带的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分别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显着正向与负向效应,并揭示了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制造业向技术、资本以及"跨越式"转型模式的偏向性选择。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已初步形成对低端制造业的倒逼机制,但倒逼强度偏弱。
彭雄亮[3](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胡续楠[4](2019)在《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材料产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国情背景特殊,区域产业竞争激烈,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发展效率低下、粗放型发展等问题。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既是提高新材料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和构建了衡量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基于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探索了产业集约化理论。产业集约化理论是从中观层面上研究一系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包括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产业集约化的关联要素和动力机制等,以丰富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尽管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但是仍旧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仍然较小,缺乏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已经出现严重的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采用SFA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新材料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研究发现,新材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50%,属于粗放型发展。产业整体和各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剧烈波动,并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技术进步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效率不显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效率低下都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低的主要因素。探索了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上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第三,构建了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选择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打分,通过统计处理方法对专家意见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专家意见的可信度较高。根据专家打分构造两两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2005—2017年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逐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正向集约化发展转型升级;所建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第四,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政策、现状、机制与方式。研究发现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新材料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科技创新,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不断提升对新材料高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第五,提出了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路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方面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通过加大关键技术的科研力度、推广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发展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完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构建集约型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和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最终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第六,对我国如何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该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战略、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宋洋[5](2019)在《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在区域空间布局的演变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自发形成的产业空间组合形式变化的动态过程。横向来看,受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市场环境、政策制度、历史沿革等因素差异的影响,产业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状态和组合形式会有所差异;纵向来看,区域内影响因素随时间的改变,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和运动轨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另外,不同类型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也存在显着差异。详细了解产业空间分布演变的规律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高效利用区域内资源、协调区域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有序、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提高,制造业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制造业大规模地向东南沿海省份集聚,造就了一个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借助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以及国家区域政策的特殊待遇,获得了大量海外投资,并通过“三来一补”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承接了大批来自港、澳及海外的加工制造企业(生产部门)的转移,制造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一跃成为全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内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如今,珠三角地区已经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发展更加趋于集约化、高端化、智能化,传统落后制造产能逐渐被淘汰或转移。而粤东、西、北地区则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仍是以初级产品加工业、纺织、冶炼等低端制造业为主,而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较低。广东省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就了广东特色的制造业空间布局,占全省土地面积30%的珠三角区域集聚了全省80%的制造业企业,产业集聚程度远远高于粤东、西、北地区。珠三角制造业的高度集聚虽然能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生产运作效率,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每况愈下,劳动力、能源等各种要素价格飞速上涨、工业用地资源日益稀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产业升级压力等一系列问题陆续涌现,迫使一些对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需求较高的企业或生产部门想要向珠三角以外地区转移。粤东、西、北地区虽然一直积极承接来自珠三角以及海外的产业转移,但由于受各地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市场环境、政策支持度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各地区对不同类型制造业的集聚能力有较大差异,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变形态。本文以广东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东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利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区域产值份额变动图、区域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空间分散度指数的变化态势,分析制造业在广东省内各区域分布的演变情况,并且进一步实证分析在广东省不同区域范围内影响制造业分布状况的因素差异情况,对比2000—2007年和2008—2017年两个时间段,实证分析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适合广东省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议。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6章,各章简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2章,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对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分别从产业布局的概念和指向、产业区位理论、产业集聚相关理论、产业扩散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本章首先对广东省工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发现在1990—1995年和2001—2007年两个时间段广东省的工业增长经历了两次高峰期,2010年以后广东的工业增长率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其次,研究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各时期广东省制造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趋势;再次,本章分析了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中地位的变化情况,从广东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各制造行业占全国产值份额的变化、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变化三个角度,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及比较优势行业的演变;最后,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从专业镇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制造业省内区域间发展差距悬殊、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4章,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本章首先采用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分析广东省内四个区域之间和各地市之间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广东省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制造业结构差异明显,尤其以珠三角和其他非珠三角区域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差异较大,具有良好的产业分工的基础,广东各城市之间的专业化水平有所上升,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其次,珠三角仍然是广东省制造业集聚的核心区,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呈现出从珠三角地区向外扩散的态势,主要从珠三角地区向粤东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扩散,体现为从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向珠三角其他城市(佛山、东莞、惠州)转移,相较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分布仍比较集中;广东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不断提高,高度集中在珠三角七个城市(除肇庆和江门)。最后,利用空间分散度指数对制造业各行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从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视角分别分析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趋势,珠三角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呈扩散态势,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呈集聚的态势;粤东地区在空间上形成集聚趋势的行业既有纺织业、食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也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现代制造业;粤西地区的石油加工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有所提高;粤北地区的纺织业和服装业的空间集中趋势比较明显,但多数行业还是呈比较分散的分布态势。第5章,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政府行为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因素,在对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由于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悬殊,且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设立了全省范围、珠三角区域、非珠三角区域三个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发现,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效果相似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需求、外部性和技术创新能力,而在区域上有显着差异的影响因素是拥挤效应、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支持度三项因素。在比较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由于制造业类型不同,对其空间布局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也存在显着差异,本文以2008年为分水岭,分别实证分析了2000—2007年和2008—2017年两个时间段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差异。第6章,结论与对策建议。首先对前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综合归纳,提取本文的核心观点,然后,依据上述结论提出广东制造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付金朋[6](2019)在《沿海城市群绿色转型效率测度与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转型是城市对内外环境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表现为城市系统的自我修复直至蜕变。这一过程非但不以适应环境为目的,反倒是环境会因城市转型而得到明显的改善趋优,从而更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国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于城市转型的相关研究,既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诉求,更是让城市发展回归本真的可行之径。基于这样的理解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之下,本文从绿色转型切入,将研究对象设定为沿海城市群的97个城市,以效率作为城市(群)绿色转型效果的衡量依据,并对其实现机制作进一步研究。首先,文中构建了统一于环境、经济、社会维度之下的城市绿色转型概念模型,以此限定研究范围并统领全文结构。其次,文中设计了城市绿色转型效率测度模型,应用混合超效率(窗口)模型对97个城市进行测算,同时还计算了省域及城市群的效率均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力模型来获取单个城市对其所在城市群整体的影响(贡献)程度,以此为权重进一步计算城市群绿色转型效率的加权平均值。再次,为了检验城市群绿色转型加权平均效率的准确性,同时也是为了确认城市绿色转型效率测度模型的合理性,文中尝试使用Logistic模型和Dendrinos-Sonis模型进行辅助研究,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效率的合理性检验。最后,基于城市绿色转型概念模型,文中依次从物理空间、资本技术以及利益相关者等三个层面析出相关指标,进而对城市(群)绿色转型效率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城市(群)绿色转型的实现机制。本文得到的一般结论(政策启示)包括:一是,无论城市规模大小,均可以实现较高的绿色转型效率,但长江以南城市的绿色转型效率相对更优;二是,大城市群绿色转型效率相对更优,这与群内城市之间合作互补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三是,水、能源、废气的节能潜力最大,是整体效率被拉低的关键,但水和废气的要素效率有向好的趋势发展,能源则反之;四是,城市化率对绿色转型效率的影响存在“U”形抛物线关系,而目前沿海城市群中绝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化率仍位于抛物线的左半侧,也就是说,尽管这些地区城市化水平有量上的积累,但城市化的整体质量并不理想,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品质优先,其次才是考虑推进速度;五是,偏离资源禀赋的产业多样化或专业化发展均是城市产业布局的大忌,一般而言,首位城市应当率先发展各类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总部经济以强化其在群内的辐射广度及带动效应,而中小城市则应与首位城市在产业布局上形成呼应,确保城市价值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六是,推动城市(群)绿色转型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即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落实责任制度和监督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参与环境问题治理,打造“高效服务型”政府,推动全社会绿色化价值取向的逐渐形成。本文可能存在的贡献主要包括:基于混合超效率方法构建了城市绿色转型效率测度模型;通过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群绿色转型的实现机制。
张峰,薛惠锋,史志伟[7](2018)在《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会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视角,在梳理解析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内涵及理论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要素的动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全国层面及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内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面层面资源禀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呈正向作用,环境规制在短期内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呈负向冲击效应,并能对资源禀赋弹性产生抵消作用,但长期来看则能释放资源比较优势的发挥,并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呈"U"型关系;在各经济带检验中,资源禀赋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呈差异化影响,其中资源禀赋在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绿色发展中表现为负向效应,环境规制在环渤海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中呈正向效应,长期内环境规制在泛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中呈现为"U"型关系。
冯怡康[8](2018)在《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协同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我国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加快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道路。本文从资源优化配置视角研究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也对其他区域的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效应和启示作用。本文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个层面研究资源优化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对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对资源优化和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进行构建,系统分析了交通类、产业类和生态环境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机理。然后利用改进的距离协同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进行测量,详细分析了各项指标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并应用ArcGIS技术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城镇规模和结构的演化规律,探索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各项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和演化博弈论模型论证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首先,只有构建科学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能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区域经济和环境两个系统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和环境构建起来的协调体制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产业资源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目前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经济总量不够、区域发展失衡,产业结构趋同,比较优势不明显,资源环境制约等等。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和改进的距离协同模型计算可知,虽然京津冀地区各个子系统内部发展良好,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综合有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有效程度并不高,导致区域的综合协同发展度较低。其中,京津冀的交通系统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拉动因子最大,产业次之,环境排列最后。该地区需要加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提升区域整体的实力,快速强化京津冀发展的综合协同。第三,借助ArcGIS方法和区域空间布局对比测度方法将京津冀区域规模、结构及其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显示: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双核城市的绝对人口规模虽然仍在增长,但人口相对比重却在不断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天津、北京—保定—石家庄、北京—唐山—秦皇岛等交通轴线的中小城市则不断发育,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出从极核辐射向轴线带动、进而向网络互动的发展趋势。本文的创新成果如下:第一,提供新的视角,探索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提出区域资源可由传统资源形态被整合划分为三大类,即基础支撑类、承载能力类和主导动力类,分别对应着交通类资源、环境类资源和产业类资源,使之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价值性和可利用性,摒弃原有的无价值资源,激发区域更强的经济发展潜力,试图从全新的视角解读资源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揭示新的机制,采用NEG模型,将交通类资源配置效应引入冰山成本,将政企关系因子引入支付函数,求解消费者效用和异质区域所属企业的福利最大化状态,揭示企业跨区域交易的约束条件以及产权改革的区际贸易效应,刻画交通升级引发区际资源流动的作用新机制以及市场化转型的区际关系演化新模式。采用演化博弈论,将区际环境治理协作模型化为区际环境治理费用分配博弈,求解复制动态演化均衡条件,揭示协同组织监督的协同均衡点引力扩充效应。第三,突破新的难度,完善了复杂系统协同程度的评价模型。基于TOPSIS思想和灰色关联理论,引入最优规划向量以及最劣方案向量,利用相对距离度量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并利用各个子系统内部的灰色关联度确定相应拉动因子,突破了一般距离协同模型无法衡量系统的实际状况和理想状况的真实差距,以及在区域系统中的适应性比较有限的局限性。第四,寻找新的工具,采用了区域系统空间资源的重构方法。尝试采用ArcGIS方法对京津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演化进行计量分析,引入位序规模法等科学方法图形化分析京津冀空间结构演化趋势,进而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资源优化配置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用这种新方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空间重塑和新的空间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调整提供决策新工具。
杨宇,由翌[9](2015)在《从整合发展到全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新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和各时期区域规划演进的脉络分析,讨论了发展模式转型与规划变革的互动情况。文章认为,对于珠江三角洲这类从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转为城镇连绵发展,直至今天努力推动区域一体化以实现共创世界级城镇群的现代化地区,其中除了自下而上的自发发展之外,自上而下的区域规划引领统筹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内容及方式的创新,规划的创新也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转型。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规划发展的互动,对于研究当前我国规划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
张志元[10](2013)在《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借鉴——以制造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的发达经济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由地方政府推动的以发展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这种模式创造了经济奇迹,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需要通过及时调整,实现地区经济稳步增长。而东北地区制造业遭遇"东北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僵化、观念滞后、市场化程度低。因此,借鉴珠三角地区先进经验,合理定位地方政府职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主要对策。
二、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新材料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发展效率的研究 |
1.2.3 关于产业集约化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产业集约化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
2.1.1 马克思的集约化经营理念 |
2.1.2 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3 马克思的协作化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
2.2.1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技术创新理论 |
2.3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及动力机制 |
2.3.1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 |
2.3.2 产业集约化与相关概念 |
2.3.3 产业集约化的动力机制 |
2.4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
2.4.1 新材料产业的内涵、行业特点与分类 |
2.4.2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特殊性 |
2.4.3 国际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态势 |
第3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
3.1.2 产业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缺失 |
3.1.3 产业发展效率低,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
3.2 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原因 |
3.2.1 微观层面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
3.2.2 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 |
3.2.3 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4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 |
4.1.1 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动力 |
4.1.2 要素有效利用是主要特征 |
4.1.3 产业经济效益是重要保证 |
4.1.4 产业组织优化是关键途径 |
4.1.5 可持续发展是必要条件 |
4.2 确立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4.3 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可靠性分析 |
4.3.1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2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应用TOPSIS法评价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 |
4.5.1 TOPSIS法的理论与方法 |
4.5.2 案例分析——以江苏省新材料产业为例 |
第5章 国外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 |
5.1.1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1.2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1.3 美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1.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2 日本 |
5.2.1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2.2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2.3 日本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2.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3 德国 |
5.3.1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3.2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3.3 德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3.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4 韩国 |
5.4.1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4.2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4.3 韩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4.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实现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 |
6.1.1 技术创新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 |
6.1.2 以提高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为核心的技术发展目标 |
6.1.3 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
6.2 构建集约型新材料产业组织结构 |
6.2.1 培育大型新材料企业集团 |
6.2.2 兼并重组新材料中小企业 |
6.2.3 构建新材料产业联盟 |
6.3 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优化 |
6.3.1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 |
6.3.2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思路 |
6.3.3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主要内容 |
6.4 打造基于循环经济的新材料绿色产业链 |
6.4.1 新材料产业链的构成 |
6.4.2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原则和思路 |
6.4.3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主要路径 |
第7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 |
7.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7.3 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 |
7.4 加强新材料人才培育和引进战略 |
7.5 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3.2 产业集聚与扩散相关研究综述 |
1.3.3 产业空间布局演变研究综述 |
1.3.4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布局的概述 |
2.1.1 产业布局的基本概念 |
2.1.2 产业布局指向 |
2.2 产业区位理论 |
2.2.1 古典区位理论 |
2.2.2 近代区位理论 |
2.2.3 现代区位理论 |
2.3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集聚 |
2.3.2 产业地理集中 |
2.3.3 地区专业化 |
2.3.4 产业集群 |
2.4 产业扩散的相关理论 |
2.4.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业转移 |
2.4.2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产业扩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
3.1 广东省工业的总体发展态势 |
3.2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3.2.1 以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时期(1978—1991 年) |
3.2.2 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时期(1992—2000 年) |
3.2.3 制造业重型化发展阶段(2001—2008 年) |
3.2.4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阶段(2009—2012 年) |
3.2.5 高端制造业发展阶段(2013 年至今) |
3.3 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
3.3.1 广东省的主要工业产品在全国的地位 |
3.3.2 广东省制造业各行业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 |
3.3.3 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
3.4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3.4.1 专业镇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
3.4.2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 |
3.4.3 区域间制造业发展悬殊 |
3.4.4 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较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 |
4.1 广东省各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 |
4.1.1 广东省各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分析 |
4.1.2 广东省各市的地区相对专业化水平 |
4.2 制造业产值份额的空间分布演变 |
4.2.1 制造业各行业最高产值份额所属地的变化分析 |
4.2.2 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产值份额的空间分布演变 |
4.3 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1 全部制造行业产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 |
4.3.2 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 |
4.4 广东省制造业各行业空间集中度的变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5.1.1 资源禀赋 |
5.1.2 劳动力成本 |
5.1.3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 |
5.1.4 外部性 |
5.1.5 拥挤效应 |
5.1.6 政府行为 |
5.2 广东省分区域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5.2.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5.2.4 分区域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结论分析 |
5.3 广东省分类型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5.3.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3.4 分类型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促进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 |
6.2.2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有机联系 |
6.2.3 运用比较竞争优势、建设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极 |
6.2.4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6.2.5 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沿海城市群绿色转型效率测度与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转型的概念方法 |
1.2.2 城市转型的实践模式 |
1.2.3 城市转型的影响因素 |
1.2.4 城市转型的研究述评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1.3 城市代谢原理 |
2.1.4 聚集经济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城市与城市群 |
2.2.2 城市绿色转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绿色转型的效率测度 |
3.1 基本研究思路 |
3.2 测算方法 |
3.2.1 基础SBM模型 |
3.2.2 非期望产出SBM模型 |
3.2.3 混合效率模型 |
3.2.4 方法优选与改进 |
3.3 指标选取及数据特征 |
3.3.1 指标识别原则 |
3.3.2 投入指标选取 |
3.3.3 产出指标选取 |
3.3.4 效率测度模型 |
3.3.5 数据统计性描述 |
3.4 城市及城市群绿色转型效率 |
3.4.1 窗口分析 |
3.4.2 效率测算结果 |
3.4.3 要素效率指数与节能潜力 |
3.4.4 基于引力模型的效率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转型效率的合理性检验 |
4.1 基本研究思路 |
4.2 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分析 |
4.2.1 Logistic模型 |
4.2.2 稳定性分析——基于方向场 |
4.2.3 稳态共生的生态经济学含义 |
4.2.4 发展绩效与转型效率的关系 |
4.3 城市共生关系分析 |
4.3.1 Dendrinos-Sonis模型 |
4.3.2 似不相关回归分析 |
4.3.3 定性分析及结果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群绿色转型的实现机制 |
5.1 基本研究思路 |
5.2 影响因素识别及数据检验 |
5.2.1 指标及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3.1 方法及模型设定 |
5.3.2 面板固定效应回归 |
5.3.3 组别回归与讨论 |
5.4 实现机制的提出与解读 |
5.4.1 区域结构转型 |
5.4.2 投入结构转型 |
5.4.3 产业结构转型 |
5.4.4 排放结构转型 |
5.4.5 制度结构转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区域发展政策 |
6.2.2 产业发展政策 |
6.2.3 社会制度安排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6.4.1 研究局限 |
6.4.2 未来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绿色转型效率 |
附录B 似不相关回归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会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论解释与研究假设 |
2.1 资源禀赋与制造业绿色发展 |
2.2 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绿色发展 |
2.3 资源禀赋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 |
3 模型与变量、数据设定 |
3.1 模型构建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1 总体样本估计 |
4.2 经济带样本估计 |
5 结论与启示 |
(8)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主流经济学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
2.1.1 资源的类型划分 |
2.1.2 资源配置方式 |
2.2 区域发展理论中的资源优化配置 |
2.2.1 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2 区位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3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与资源优化配置 |
2.2.4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理论 |
2.3 协同学理论 |
2.3.1 协同学的概念 |
2.3.2 协同学的基本特征 |
2.4 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
2.4.1 基于区际带动关系的区域协同研究 |
2.4.2 基于多极协调发展的区域协同研究 |
2.4.3 基于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协同研究 |
2.5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
2.5.1 京津冀经济布局研究 |
2.5.2 京津冀协同度测度研究 |
2.5.3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研究 |
2.6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外区域经济协同:现状与经验 |
3.1.1 北美自由贸易区 |
3.1.2 欧盟 |
3.1.3 东盟 |
3.2 国内区域经济协同:历程与做法 |
3.2.1 长三角城市群 |
3.2.2 珠三角城市群 |
3.3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与问题 |
3.3.1 历史沿革 |
3.3.2 基础设施建设 |
3.3.3 协同成绩 |
3.3.4 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联性分析 |
4.1 资源的限定 |
4.1.1 交通类资源 |
4.1.2 环境类资源 |
4.1.3 产业类资源 |
4.2 资源优化配置 |
4.2.1 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
4.2.2 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征 |
4.2.3 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4.2.4 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 |
4.3 交通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理论基础 |
4.3.2 理论模型构建 |
4.3.3 协同机制分析 |
4.4 环境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4.1 理论基础 |
4.4.2 理论模型构建 |
4.4.3 协同机制分析 |
4.5 产业类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4.5.1 理论基础 |
4.5.2 理论模型构建 |
4.5.3 协同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优化配置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5.1 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协同发展 |
5.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资源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
6.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应用 |
6.2 京津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 |
6.2.1 京津冀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化分析 |
6.2.2 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的演化分析 |
6.3 基于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促进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2 基于生态环境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3 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2.4 基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京津冀都市圈建设 |
7.2.5 基于政府功能优化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借鉴——以制造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效应评析 |
(一) 运行绩效概说 |
(二) 制约因素表现 |
1.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2.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 |
3.产业结构趋同, 产品附加值低 |
4.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
三、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对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借鉴与思考 |
(一) 理性的地方政府至关重要 |
(二) 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联地区制造业水平 |
(三) 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有赖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四) 充分发挥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
四、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劳动力供给要素变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统计检验[J]. 张峰,殷秀清. 统计与决策, 2020(04)
- [3]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 胡续楠. 吉林大学, 2019(02)
- [5]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D]. 宋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6]沿海城市群绿色转型效率测度与实现机制研究[D]. 付金朋.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7]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会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J]. 张峰,薛惠锋,史志伟. 科学决策, 2018(05)
- [8]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 冯怡康.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1)
- [9]从整合发展到全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区域规划新趋势[J]. 杨宇,由翌.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5(03)
- [10]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借鉴——以制造业为例[J]. 张志元. 兰州学刊,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