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桑园套种芥菜栽培技术

冬闲桑园套种芥菜栽培技术

一、冬闲桑园套种榨菜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明[1](2018)在《榨菜套种模式》文中指出榨菜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栽培面积大,适应性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农业增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榨菜不同的种植模式,有很多研究报道,作者简要就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杨俊生[2](2017)在《对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蚕桑生产发展思路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受主客观等因素影响,传统蚕桑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必须要强化科技创新,抢抓发展机遇,适应新常态、创新新模式、探索新机制,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严相顺[3](2016)在《抓好桑园管理建成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文中研究指明从东台市蚕桑生产取得的成绩出发,总结了取得成效的工作基础是抓好桑园管理,措施主要是区域规划、病虫防治、肥水管理、树型养成,保证桑叶产量质量稳定、进而保证蚕茧优质高产的经验做法。针对桑园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规范桑园管理措施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邹瑞昌,王远全,王爱民,冉瑞碧[4](2016)在《万州山地幼龄果园套种榨菜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万州玫瑰香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香橙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如何有效利用果园空闲土地,减少前期投入成本呢?经过不断摸索,发现山地幼龄果园内套种榨菜生态效益明显,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增加农户收益,经计算,每667 m2可种植6 8007 000株,产量2 000 kg左右,平均收益1 000元。

魏亚凤,李波,汪波,薛亚光,刘建[5](2015)在《南通市桑园冬季间作高效模式及综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围绕桑园综合开发利用,开展桑园冬季间作试验示范研究,研发出适合南通地区桑园冬季间作的3型(产品增收型、桑园培肥型和农牧结合型)4类(间作蔬菜类、间作草莓类、间作绿肥类和间作牧草类)共20种主体种植模式;针对确定的主体模式进行适宜品种筛选及更新技术;集成配套桑园冬季间作优质高产、轻简增效和病虫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推进桑园冬季间作标准化管理。根据南通市不同区域生产特点与市场需求,研究并确立了基于盐渍加工类蔬菜、速冻保鲜类蔬菜、超市型鲜品类果蔬、用于畜禽饲草和培肥改土类绿肥5个目标市场的模式优势区域,旨在对推动南通市蚕桑、蔬菜等主导产业持续高效协调发展,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桑园综合开发利用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谭松林,周莉,周先容,尚进,刘小琴[6](2015)在《桑树根浸提液对茎瘤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文中指出采用生物室内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桑树根水浸提液对2个茎瘤芥品种(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桑树根水浸提液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2个茎瘤芥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的化感效应。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永安小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抑制作用,而对"涪杂2号"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则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对2个茎瘤芥品种幼苗根和茎长都有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永安小叶"对桑树根浸提液的敏感性强于"涪杂2号",幼苗生长强于种子萌发,根强于茎;幼苗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综合桑树根浸提液对2个茎瘤芥品种的化感效应分析,在茎瘤芥与桑树套作时应优先选择"涪杂2号",并与桑树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

卢鸿,李祥兵,李忠娣,张明,贲坤杰,顾光银[7](2014)在《东台市富安镇挖掘桑园增效潜力的做法》文中研究表明推行桑园品种优良化、种植多元化、管理规范化等综合增效措施,建立"桑-蚕"良性循环生态收获系统,能有效拓展蚕农增收空间,增加蚕农经济收入,是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沈炜[8](2014)在《海宁市蚕桑产业高效生态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蚕桑产业是海宁市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2013年全市桑园面积5264.3hm2,养蚕农户6万余户,蚕种饲养量142609张,蚕茧总产量6329t,蚕茧总产值2.4亿元。虽然,蚕桑产业不仅对环境无污染,而且产生的蚕沙、蚕蛹、蚕蛾、桑枝、桑果等副产物均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长期以来海宁市延续着“栽桑—养蚕—结茧—缫丝—织绸”这样一条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蚕农主要依靠出售蚕茧获得收益,随着蚕桑比较效益的下滑,生产规模逐年萎缩。因此,如何全面有效地利用蚕桑副产品资源开发产品,拓展功能用途,整合蚕桑资源,延长产业链,达到物尽其用,实现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增加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已成为近年来行业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的问题。论文在简要阐述海宁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海宁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主要内因有:蚕桑产生模式单一、蚕桑生产规模固化、蚕桑劳动力老龄化、技术创新能力削弱;外因主要有:养蚕环境恶化、生产风险加大,工业化进程推进、桑园面积骤减,比较效益低下、产业优势渐失。论文综合分析了全国蚕桑产业桑园立体种养、蚕桑资源循环利用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三大方面的主要模式,提出了适合海宁市蚕桑地域环境、符合海宁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与海宁市蚕桑产业特色相契合的海宁市蚕桑产业高效生态发展模式。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海宁市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蚕桑资源利用模式单一、蚕桑资源的龙头企业缺乏、蚕桑资源的科技应用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学习,转变传统发展思路、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各镇特色,推动产业优势聚集、传承生态文明,争取政府政策支持、重视产业融合,积极培育生产主体、深化规模效应,坚持工业化经营理念等促进海宁市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效生态发展的对策建议。

金向阳,刘腊仙[9](2012)在《合理桑园间作 提高桑田效益》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蚕茧价格下跌,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农民养蚕积极性受挫。为了保桑稳桑增加桑田效益,可采取桑园套种蔬菜种植模式。桑园套种是在不影响桑树生长的前提下,利用桑树生长的空闲季节,套种蔬菜等作物,使其耕地资源、光照资源、土壤养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产出率。桑园套种

唐筱春[10](2012)在《晚稻套种冬榨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榨菜(茎瘤芥)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茎用变种,在我国四川盆地分化出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浙江省的榨菜自四川引入以来,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主产区,并形成浙江东部、北部的春榨菜类型和浙江南部的冬榨菜类型。目前,温州地区为浙江省唯一的冬榨菜产区,基本采用晚稻套种栽培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农民按照自己的传统习惯种植,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问题:一是农民不了解晚稻品种对冬榨菜的生长有哪些影响,对晚稻品种的选择没有针对性;二是农民对冬榨菜的种植密度存在随意性,有三行稻两行菜和四行稻两行菜,不同选择直接影响了晚稻和冬榨菜的种植密度,从而对产量和效益产生了影响;三是播种期的早迟直接影响了与晚稻共生的时间,导致对榨菜病毒病的预防作用,也会导致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农民越来越追求早熟而求得高价,盲目地提早播种时间,导致了病毒病发生重、产量低等一系列问题;四是冬榨菜生长中的其他问题,比如冬季防冻害、防空心、商品性差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瑞安冬榨菜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状况。研究以瑞安晚稻套种冬榨菜方面存在的这些栽培技术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冬榨菜播种期试验、晚稻品种和稻菜比试验、植物生长延缓剂应用于冬榨菜试验等,收集了大量试验数据和资料,经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试验结果:一是播种期对冬榨菜产量有明显影响,9月10日左右是瑞安地区比较十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过早,会降低成活率和商品性,引发侧芽萌发;适当延迟播种并延迟采收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会降低品质;二是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冬榨菜植株生长、瘤状茎性状有明显影响,45ppm喷施一次效果最佳;三是晚稻品种和稻菜面积比对冬榨菜产量有明显影响,晚稻品种应选择植株较高、叶片较窄的类型,种植3行稻2行菜是最佳模式,最适宜的稻菜面积比是1:1;四是榨菜采收时间对产量有明显影响,应根据市场行情适时采收。根据这些试验总结形成晚稻套种冬榨菜关键技术要点,并指导于生产,提高晚稻套种冬榨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加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冬榨菜种植积极性,发展和提升瑞安冬榨菜产业。

二、冬闲桑园套种榨菜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闲桑园套种榨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榨菜套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果园套种榨菜
    1.1 梨树套种榨菜
    1.2 葡萄套种榨菜
    1.3 橘园套种榨菜
    1.4 桑树套种榨菜
2 苎麻套种榨菜
3 稻田套种榨菜
4 绿肥套种榨菜
5 油菜套作榨菜
6 辣椒、棉花、榨菜套种
7 生姜、丝瓜、榨菜立体套种

(2)对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蚕桑生产发展思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树牢环保优先意识, 进一步降低产业发展潜在风险
2 抓好消毒防病工作, 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健康水平
    2.1 狠抓蚕前消毒
    2.2 勤抓期中消毒
    2.3 严抓回山消毒
3 严格桑病虫防治措施
    3.1 明确防治方法
    3.2 加强桑药管理
    3.3 掌握治虫适期
    3.4 科学配制药液浓度
    3.5 喷药方法要恰当
    3.6 选准喷药时间
    3.7 力求统一治虫
4 探索蚕桑综合利用, 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4)万州山地幼龄果园套种榨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山地幼龄果园套种榨菜的效益
    1.1 生态效益
    1.2 经济效益
2 山地幼龄果园套种榨菜的栽培技术
    2.1 播种育苗
    2.2 适时移栽
    2.3 肥水管理
    2.4 病虫害防治
    2.5 适时采收
    2.6 茎叶返园

(5)南通市桑园冬季间作高效模式及综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发出适合于桑园冬季间作的3型4类20种种植模式
    1.1 围绕产品增收, 研究开发出桑园间作蔬菜和间作草莓共15种主体种植模式
    1.2 围绕桑园培肥, 研究开发出桑园间作绿肥共4种主体种植模式
    1.3 围绕农牧结合, 研究开发出桑园间作黑麦草主体种植模式
2 引进筛选优良品种, 推广优势模式及优质高产的品种更新技术
    2.1 筛选并确立5类目标市场的桑园冬季间作优良品种51个
        2.1.1 用于盐渍加工类的蔬菜优良品种6个以盐渍类加工企业为支撑, 推广桑园间作榨菜、桑园间作雪菜等模式。筛选出的优良品种有:榨菜品种‘浙桐1号’、‘余缩1号’等;雪菜品种‘小叶雪里蕻’‘、黄叶雪里蕻’、‘九头鸟雪里蕻’‘、金丝雪菜’等。
        2.1.2 用于速冻保鲜类的蔬菜优良品种12个以蔬菜类速冻保鲜企业为主体支撑, 同时也可面向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提供鲜菜产品, 推广桑园间作豌豆、桑园间作荠菜、桑园间作菠菜、桑园间作花椰菜、桑园间作香葱等模式。筛选出的优良品种有:豌豆有豆苗专用品种‘无须豆尖1号’、‘上海豌豆苗’, 苗荚兼用型品种‘中豌4号’、‘中豌6号’, 甜豌豆品种‘奇珍76’;荠菜品种‘板叶荠菜’;菠菜品种‘日本大叶菠菜’等;花椰菜品种‘龙峰系列或南苜系列180天、200天’等特晚熟型;香葱品种‘兴化香葱’‘、兴葱21’和‘四季米葱’等。
        2.1.4 用于作畜禽饲草的优良品种3个
        2.1.5 用于培肥改土的绿肥品种4个
    2.2 确立桑园间作的区域优势模式, 实现优良品种的全面更新与推广
        2.2.1 桑园间作盐渍加工类蔬菜
        2.2.3 桑园间作超市型鲜品类果蔬主导模式有间作荠菜、间作甜豌豆、间作菠菜、间作青菜 (以黑塌菜) 、间作芫荽、间作大蒜、间作莴苣和间作草莓等, 分布的主体区域为城郊型桑园区和产销网络健全的桑园区, 重点乡镇为如皋市的桃园、磨头、东陈、柴湾和搬经, 海安县的海安镇、城东、角斜、李堡、西场和南莫, 如东县的掘港和苴镇等。一方面依托城郊区位优势, 生产的青菜、大蒜、菠菜等常规蔬菜以及草莓鲜果, 供应城镇农贸市场;另一方面依托产销健全的网络优势, 生产的荠菜、青豌豆等供应上海、南京等超市, 或依托上海光明集团、上海超大集团公司实现订单式生产。
        2.2.4 桑园间作牧草主导模式有间作黑麦草等, 分布的主体区域为禽畜业发达的桑园区, 重点乡镇为如皋市的吴窑、东陈、雪岸等乡镇, 海安县的大公和如东县的河口等乡镇。通过种草养羊 (鸡) , 做强羊 (鸡) 产业, 提高综合效益。
        2.2.5 桑园间作绿肥主导模式有间作黄花苜蓿、间作豌豆等, 分布的主体区域为地力水平较低部分桑田, 一方面可采收鲜嫩头上市增加经济收益, 同时还可培肥以改良土壤。
3 集成关键技术, 推进桑园冬季间作标准化管理
    3.1 集成配套桑园冬季间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1.1 时空优化配置技术
        3.1.2 起垄覆盖栽培技术起垄覆盖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防止渍害、增加土温, 促进作物早熟优质增产, 应用重点是间作草莓、甘蓝等果蔬作物。以草莓为例, 在桑园行间施肥后起垄 (垄高15~20 cm) 、垄面上定植, 地膜覆膜时间在日平均气温降至10℃左右进行。定植时苗质较好, 或栽后管理较好, 长势强健的草莓边盖膜边掏洞破膜将茎叶抠出。瘦苗缺肥迟栽的可在进入12月盖膜后封闭式覆盖一段时间, 至翌年2月中下旬再破膜提苗, 草莓采收后除去残膜, 把桑园内的破损膜块、地膜絮片全部清除干净。桑园间作的垄作地膜草莓, 一般从4月上旬开始采摘, 4月中下旬收获量较大, 至5月上旬收获结束, 实现了早莓优质、早熟和丰产。
    3.2 集成配套桑园冬季间作轻简增效管理技术
        3.2.1 穴盘育苗技术在花椰菜等蔬菜育苗时, 8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10月中旬定植, 夏秋高温季节培育优质花菜种苗, 用传统育苗方式困难, 为此重点推广了实用省力遮阳网覆盖穴盘育苗技术, 用遮阳网覆盖要防幼苗徒长形成高脚苗, 遮阳网覆盖时间, 晴天从上午9时至下午16时, 早晚揭网, 阴天不盖。通过穴盘育苗定植, 无缓苗期, 可增产10%, 每公顷可节约人工成本9 0 0 元。
        3.2.2 网架替代技术在桑园间作甜豌豆模式中, 将传统的豌豆棚架竹片改为尼龙网, 取得显着的降本增效作用。据如皋高明等地示范应用, 每公顷可降低成本7 5 0 0 元, 而且尼龙网使用年限长, 保管好可用6年, 竹片一般只能用3年。另外使用尼龙网还能增加光照, 提高产量12%, 并便于豌豆采摘, 可减少人工。综合增产降本等环节, 每公顷增加效益11700~127 5 0元。
    3.3 集成配套桑园冬季间作病虫综合防控技术
        3.3.1 覆网育苗隔虫控病技术在桑园间作的榨菜、雪里蕻等蔬菜, 采用育苗移栽方式, 苗床育苗时过早播种, 病毒病重;过迟播种, 则生长期不足, 或幼苗太小, 在寒冷的冬天易受冻害。因而在生产全面推广采用防虫网覆盖隔离育苗, 以减少蚜虫为害, 从而防控病毒传播。采用防虫网育苗时, 播种密度要适当降低, 并定植前7天左右撤除防虫网。通过覆网育苗, 有效地控制了蚜虫和病害病的发生与为害。
        3.3.2 轮作换茬生态优化技术根据互不传染病虫害、改良土壤结构、吸收土壤营养不同、根系深浅不同的原则建立桑园冬季间作轮作换茬体系。对于特定区域而言, 确定2~4种主导型桑园间作模式, 而对于特定桑田而言则避免将同科蔬菜连作, 每年调换种植管理性质不同的蔬菜, 从而使病虫失去寄主或改变生活条件, 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3.3.3 桑园养鸡生物控防技术利用桑园良好的生态环境, 饲养蛋肉两用的本地草鸡, 通过饲料结构的调整 (野外昆虫、杂草) , 提高草鸡品质, 推出桑园鸡品牌。桑园养鸡既能增加桑园附加值, 又能帮助桑园减少虫害及杂草, 增加桑园土壤肥力, 一举多得, 形成良性循环。如皋市高明晓庄村创办绿洲家禽养殖有限公司, 千亩桑园养鸡工程总投资500万元, 一期工程33.3 hm2桑园养草鸡25000只, 并与农户签订合同, 采用“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运行模式, 带动周边群众800户, 户均增收1800元。通过桑园养鸡与桑园冬季间作周期性的轮换, 构建了桑园种养结合生态型高效利用循环农业模式。
4 结语

(6)桑树根浸提液对茎瘤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2.1桑树根浸提液的制备
        1.2.2种子发芽试验
        1.2.3幼苗生长试验
        1.2.4测定指标与方法
        1.2.5数据统计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桑树根浸提液对茎瘤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2.2桑树根浸提液对茎瘤芥幼苗生长的影响
    2.3桑树根浸提液对丙二醛的影响
    2.4桑树根浸提液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7)东台市富安镇挖掘桑园增效潜力的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推广优良品种丰产栽培模式
    1. 1 选栽优良品种
    1. 2 坚持合理布局
    1. 3 重视水系建设
2 推广桑园高效管理模式
    2. 1 把好桑园施肥关
    2. 2 把好科学治虫关
    2. 3 把好土壤挖翻关
    2. 4 把好桑树修剪关
    2. 5 把好桑叶增产提质关
        2. 5. 1 推广桑树摘芯
        2. 5. 2 坚持养用结合
        2. 5. 3 推广隔行采叶
        2. 5. 4 推广合理剪梢
3 推广桑园复套种植模式
    3. 1 桑—蚕—蔬菜
    3. 2 桑—蚕—草
    3. 3 桑—蚕—鸡
    3. 4 桑—蚕—草莓
    3. 5 几点体会
        3. 5. 1 培植典型示范户
        3. 5. 2 扶持农民经纪人
        3. 5. 3 打造服务新平台
4 推广桑树枝条综合利用模式
5 几点好处
    5. 1 优化结构
    5. 2 规避风险
    5. 3 互惠互利

(8)海宁市蚕桑产业高效生态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桑园立体种养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1.1.1 桑园立体种养的意义
        1.1.2 我国桑园立体种养的发展现状
        1.1.3 桑园立体种养的技术原则
    1.2 蚕桑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1.2.1 蚕桑资源循环利用的理论基础
        1.2.2 我国蚕桑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现状
    1.3 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模式
        1.3.1 蚕体副产品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3.2 桑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1.4 研究方法论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资料数据来源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4.4 主要研究方法
2 海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海宁市蚕桑产业现状分析
    2.2 制约海宁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内因
        2.2.1 蚕桑生产模式单一
        2.2.2 蚕桑生产规模固化
        2.2.3 蚕桑劳动力老龄化
        2.2.4 蚕桑技术创新能力弱
    2.3 制约海宁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外因
        2.3.1 养蚕环境恶化,生产风险加大
        2.3.2 工业化进程推进,桑园面积骤减
        2.3.3 比较效益低下,产业优势渐失
3 海宁市蚕桑资源高效生态发展模式的现状
    3.1 海宁市桑园立体种养模式现状
        3.1.1 桑园套种榨菜为主,辅以零星蔬菜
        3.1.2 桑园养鸡为主,缺乏规模效益
    3.2 海宁市蚕桑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现状
        3.2.1 桑基稻田模式
        3.2.2 桑—菌循环模式
    3.3 海宁市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现状
4 海宁市蚕桑产业发展模式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4.1 海宁市蚕桑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
        4.1.2 蚕桑资源的利用模式单一
        4.1.3 蚕桑资源的龙头企业缺乏
        4.1.4 蚕桑资源的科技应用薄弱
    4.2 海宁市蚕桑产业高效生态发展的对策分析
        4.2.1 总体思路
        4.2.2 发展目标
        4.2.3 强化宣传学习,转变传统发展思路
        4.2.4 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2.5 发挥各镇特色,推进产业优势集聚
        4.2.6 传承生态文明,争取政府政策扶持
        4.2.7 重视产业融合,积极培育生产主体
        4.2.8 深化规模效应,坚持工业化经营理念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合理桑园间作 提高桑田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 桑园间作蔬菜的主要技术措施
    1.1 桑园间作莴苣栽培技术
    1.2 桑园间作大蒜栽培技术
    1.3 桑园间作菠菜栽培技术
2 桑园间作蔬菜注意事项
    2.1 明确桑树与间作物的关系
    2.2 明确间作物与市场的关系
    2.3 认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3 桑园间作效益分析

(10)晚稻套种冬榨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榨菜
        1.1.1 榨菜的起源与栽培历史
        1.1.2 榨菜的主要产区
        1.1.3 榨菜产业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1.1.4 榨菜产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2 榨菜栽培模式
        1.2.1 重庆榨菜栽培模式
        1.2.2 浙北春榨菜栽培模式
        1.2.3 江苏榨菜栽培模式
        1.2.4 湖南榨菜栽培模式
        1.2.5 江西黄瓜—杂交晚稻—榨菜栽培模式
        1.2.6 安徽榨菜栽培模式
    1.3 榨菜的研究现状
        1.3.1 芥菜分类研究
        1.3.2 榨菜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
    1.4 温州榨菜产业发展概况
        1.4.1 温州榨菜品种及栽培模式
        1.4.2 温州榨菜经济效益及产品去向
        1.4.3 温州榨菜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1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前景
        1.5.2 研究的主要目的
第二章 冬榨菜播种期试验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播种期对榨菜植株成活率及病毒病发生率的影响
        2.2.2 播种期对榨菜瘤状茎及叶片生长的影响
        2.2.3 播种期对榨菜瘤状茎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植物生长延缓剂应用于冬榨菜试验
    3.1 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晚稻品种和稻菜面积比试验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晚稻品种和稻菜面积比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4.2.2 晚稻品种和稻菜面积比对榨菜植株生长的影响
        4.2.3 晚稻品种和稻菜面积比对榨菜产量的影响
        4.2.4 晚稻品种和稻菜面积比对单位面积栽培效益的影响
        4.2.5 榨菜采收时间对榨菜瘤状茎产量的影响
    4.3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晚稻套种冬榨菜关键栽培技术总结
    5.1 适宜晚稻品种和稻菜面积比的确定
    5.2 适时播种榨菜、培育壮苗,提高定植质量
    5.3 提高晚稻收割质量,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适时叶面喷施多效唑
    5.4 根据冬榨菜瘤状茎生长情况及当时的市场行情适时采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冬闲桑园套种榨菜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榨菜套种模式[J]. 王文明. 吉林蔬菜, 2018(04)
  • [2]对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蚕桑生产发展思路的思考[J]. 杨俊生. 江苏蚕业, 2017(02)
  • [3]抓好桑园管理建成优质蚕茧生产基地[J]. 严相顺. 江苏蚕业, 2016(02)
  • [4]万州山地幼龄果园套种榨菜栽培技术[J]. 邹瑞昌,王远全,王爱民,冉瑞碧. 长江蔬菜, 2016(11)
  • [5]南通市桑园冬季间作高效模式及综合栽培技术[J]. 魏亚凤,李波,汪波,薛亚光,刘建. 农学学报, 2015(11)
  • [6]桑树根浸提液对茎瘤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J]. 谭松林,周莉,周先容,尚进,刘小琴. 种子, 2015(08)
  • [7]东台市富安镇挖掘桑园增效潜力的做法[J]. 卢鸿,李祥兵,李忠娣,张明,贲坤杰,顾光银. 江苏蚕业, 2014(04)
  • [8]海宁市蚕桑产业高效生态发展模式的研究[D]. 沈炜. 浙江大学, 2014(05)
  • [9]合理桑园间作 提高桑田效益[J]. 金向阳,刘腊仙. 农业装备技术, 2012(06)
  • [10]晚稻套种冬榨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唐筱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标签:;  ;  ;  ;  ;  

冬闲桑园套种芥菜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