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误区剖析及应对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吴雅琴[1](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过程研究 ——基于15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深度访谈》文中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作为就业群体的一部分,其就业过程必然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同时,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一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专业发展也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就业形势与专业形势的双重影响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就业选择的、产生了哪些就业结果就成为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就业形势及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双重背景,选取了 15名2020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进行研究,并运用有限理性选择理论和就业过程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即通过就业过程理论框架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划分为就业准备期、就业筛选期以及职业确定期,并结合有限理性选择理论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各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和个人体验。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过程是一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共同影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有限理性选择过程。研究最后在对其就业整体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限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了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力的启示:通过线上焦虑缓解互助小组改善就业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高专业能力;通过个案化的指导服务提高职业规划能力;通过政策倡导缓解群体层面就业竞争、改善就业环境。
李尧利[2](2020)在《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塔里木大学本科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体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择业观是关乎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核心要素,树立正确、合理的择业观对于促进就业、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特质因素理论、职业动机理论、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对塔里木大学582名本科生开展实证调查,对25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深入访谈;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了解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在择业认知、择业动机、择业期望、择业态度等四个维度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中的相异之处,探析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五个层面对影响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和完善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路径和对策。实证分析显示,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学生的性别、家庭所在地(乡村或城镇)、生源地、家庭经济条件、个人身份(是否为党员或学生干部)、不同年级、来疆就读原因,所填志愿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的择业观整体状况较好,但部分学生的择业观与新疆高校的办学理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择业认知不够全面,择业动机中存在动机冲突,择业期望不够合理,择业态度不够积极等。针对以上问题,国家要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社会要增强社会保障力度,强化对用人单位与人才市场的约束与规范,加强舆论的监督;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促进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家庭中家长需更新认知,改善教养方式;学生自身要提升综合素养。
王瑛琪[3](2020)在《黑龙江省H市独生子女硕士毕业生择业的理性选择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这一群体,恰好又是在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是家庭关注的焦点,在升学、就业的各个人生阶段无不受到家庭的影响。运用理性选择理论,揭示这一群体在家庭影响下,充分利用资源并采取最优策略的过程,可以为独生子女硕士毕业生提供启示和经验,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200名独生子女硕士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中选取了10名调查对象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首先,独生子女硕士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会受到家庭观念、家庭资源和家庭养老问题的影响;其次,在职业选择背后,既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又有因外来思想文化传入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最后,试图探索独生子女硕士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规律、分析这一群体择业的理性选择行为以及理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等等。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家庭资源方面,家庭可以提供稀有社会关系资源的择业者,要懂得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获得家庭帮助的就业者,可在高等教育阶段扩大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自主积累社会资本并降低家庭影响。在家庭养老问题方面,可以以自我实现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对应对方案及时作出调整。
章剑飞[4](2019)在《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研究 ——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涉农领域尤其是乡村人才的缺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另一方面,我国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尽管我国相关部门针对大学生涉农就业提出了众多优惠政策,但是到涉农部门尤其是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仍然少之又少。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到涉农领域就业,尤其是深入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这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人力资本理论、择业动机理论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简要的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的600名毕业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采用调查资料,运用统计性描述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对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同时通过整合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现状,从宏观层面概述本研究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论证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行为学科的相关理论入手,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就业的分析模型,并对其意愿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相关机制因素。第四部分,构建促进大学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有效路径,第五部分为结论。经过研究后发现:影响大学毕业生进行涉农就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其中,户口所在地、家庭年收入、农村就业福利政策、工作环境等因素是影响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的显着性因素。由此,提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强化政府宏观引导与调控;二是强化高校的引导培养;三是坚持社会积极舆论引导;四是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并提高就业能力。
梁晓芳[5](2019)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研究生整体规模的发展,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凸显。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与择业观念密切相关,其择业观状况如何,关系到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本研究以江西省四所高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择业观的四个维度择业动机、择业认知、择业期望和择业态度来设计问题,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体进行调查,了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的现状,试图找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探索引导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合理择业观的策略。通过调查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动机较为强烈;择业意识清晰,定位富有弹性;择业期望较高,总体上比较理性,注重个体的满足;择业态度比较积极,但对未来职业发展比较模糊。在影响因素上,根据均值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排在前十二位的因素为:自身能力水平、个人价值观、个人知识水平、就业供求市场、学科专业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就读学校声誉、国家政策导向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并列第八)、成长环境和社会实践经历(并列第九)、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维度之间对择业观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要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和社会方面应加强政策保障,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注重择业观教育;家庭要转变思想,合理期望,了解就业形势,注重引导;个人要通过主观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念。
曹雪梅[6](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四川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新思想、明确了新目标、开启了新征程,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为党和国家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作为与新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享受着新时代提供的发展机遇与人生出彩契机,也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与现实责任,需要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建功立业。落实在职业选择的具体实践中,要树立“择己所长”与“择世所需”相结合、成长成才与奉献社会相统一的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科学择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然而在现实择业中,不少大学生因择业观念滞后与偏异造成不同程度的择业困境与问题,“有业不就”式的“就业难”现象大为存在。鉴于此,论文在全面深入查阅及分析相关文献、国家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做了全面概述,并借助统计软件,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最后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论文也因此形成了以下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以马克思择业观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为理论基础。从马克思择业观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全面剖析了择业是什么、青年在择业时应该遵循的要求。围绕青年属性、青年发展、青年教育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的主要内容。从而为论文研究找到了理论依据与借鉴根源。第二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概述。在论述大学生择业观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的特殊背景,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含义、时代内涵和现实要求作了分析和概述。并在马克思择业观的理论基础上,把大学生择业观的内部结构创新划分为:择业认知(什么是择业)、择业动机(为什么择业)、择业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择业伦理(怎样选择职业)。第三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四川省内六所高校623份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认知上对择业主体和客体认识较清晰,但对择业环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择业动机上物质动机、精神动机明显,但价值动机不足;在择业价值取向上虽倾向个人发展型和奉献社会型,但服务基层的意识还不够以及部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过高;在择业伦理上能遵循基本的道德价值要求,但诚信、平等意识有待加强。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新加入了朋辈及用人单位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研究。第四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策略的思考。立足于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基于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的目标及原则,着重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提升个人观念、完善个体塑造、积累个人资本对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观引导对策,并从社会、高校、家庭、朋辈、用人单位五个方面,分析了客观方面的引导对策。
闫鹂[7](2018)在《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影响择业行为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能达到820万人,达到历史毕业生人数最高点。临至毕业,大学生普遍会为是否能够顺利找到一份工作而感到紧张、焦虑。择业焦虑指的就是个体在面对求职、就业等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安和紧张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一般是强烈而持久的。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的是择业焦虑对择业行为的影响。本着为高校毕业生面对择业焦虑时提出教育建议与措施的目的,本研究首先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择业焦虑的研究现状,然后自编访谈提纲,从质性访谈入手,运用个案研究方法与扎根理论方法探究高校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对择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50名高校毕业生,包括10名高职毕业生,2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20名应届硕士毕业生的访谈,经过编码分析,得出了121条意义单元,12个概念词,分别是选择的困惑与盲目、确定目标、提前准备、转化为动力、促进学习、积极备考、抗压能力、效率下降、抓紧时间、关注信息、不知所措、惧怕尝试,最后归纳为2个核心类别,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为择业焦虑对高校毕业生既具有积极影响,又具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可分为确定目标、提前准备、转化为动力、促进学习、积极备考、抗压能力、抓紧时间、关注信息。消极影响包括选择的困惑与盲目、效率下降、不知所措、惧怕尝试。
何一澜,陈丽敏,黄端一[8](2017)在《大学生求职择业调研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现实性课题。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发展、高校改革和稳定、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研究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培养大学生的正确择业观,做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每一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王旭辉[9](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郭晓冉[10](2017)在《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较为普遍存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发展下行导致就业岗位不足、人才市场机制不够规范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但大学生自身在择业观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观原因,许多时候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的择业观存在问题。当前不少文科大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地去报考公务员就体现了“学而优则仕”对择业观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缺乏限制了大学生择业渠道的多元化。“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国家发展之本,为促进大学生充分而顺利就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树立符合自身发展、国家政策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择业观。虽然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众多,但现有研究成果在系统性、层次性、条理性、理论性上均有待提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当前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中缺乏一致性的标准或规范,学者们在研究中往往各行其是,由此难以对研究成果进行合理比较。有鉴于此,本文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理论,结合择业观教育的特殊性,建构起了择业观教育的“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分析模式,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对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进行研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建国以后的择业观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计划经济时期、转轨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本文依据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要素对上述三个时期的择业观教育进行了概括。就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经过制定教育目标、确立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探索教育方法以及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显见成效,教育目标更加合理,教育主体逐渐多元,教育客体积极变化,教育方法渐趋丰富,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当前我国在择业观教育当中取得成绩固然值得肯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值得关注。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能看出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上的应然要求,与上述应然要求相比,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上都存在差距,这就是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必须找到问题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本文认为,导致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择业观教育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第二,择业观教育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及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第三,择业观教育客体在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与择业实现上存在问题;第四,择业观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第五,择业观教育环境存在负面影响。鉴于上述原因,为改进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需要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个要素入手。第一,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本文根据层次高低、时间跨度和内容维度等三重标准来对目标进行解构。根据层次高低,可以将目标划分为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根据时间跨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内容维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第二,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对择业观教育的应然主体进行了阐释,主要是从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家庭主体等维度来展开分析,并明确了各主体的职责作用。第三,明确择业观教育的客体要求。根据本文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维度分解即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和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客体要求划分为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以及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第四,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交往式”教育,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等七种方法。第五,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择业观教育不仅处在一定环境中且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作为教育者能够主动选择并优化环境。根据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标准,本文依次从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家庭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择业观教育环境的对策建议。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误区剖析及应对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误区剖析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过程研究 ——基于15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深度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不同视角下就业的相关研究 |
1.2.2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相关研究 |
1.2.3 新冠肺炎疫情下就业的相关研究 |
1.2.4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1.3.1 核心概念 |
1.3.2 就业过程理论的应用 |
1.3.3 有限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质性研究取向 |
1.4.2 研究对象选择及情况介绍 |
1.4.3 样本选取与资料获取方法 |
1.4.4 资料分析方法 |
1.4.5 受访对象基本信息 |
第2章 限制与挤压: 疫情下的就业准备 |
2.1 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得 |
2.1.1 专业受限下的就业信息搜寻 |
2.1.2 疫情引发的招聘信息全面线上化 |
2.1.3 疫情下社会资本的助推作用 |
2.2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就业信息的评价与筛选 |
2.2.1 专业价值伦理影响下的“有所不为” |
2.2.2 社会工作强相关领域的优先选择 |
2.2.3 疫情下行业发展以及企业价值的考量 |
2.3 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准备期的特征 |
2.3.1 疫情与专业的双重作用 |
2.3.2 专业的“弃”与“留”并存 |
2.4 小结 |
第3章 调整与抉择: 疫情下的就业筛选与被筛选 |
3.1 疫情下用人单位招聘与筛选方式的调整 |
3.1.1 疫情引发招聘需求的缩减 |
3.1.2疫情导致就业时间的滞后 |
3.1.3 网络媒介在线上测试与筛选中的广泛使用 |
3.2 疫情影响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就业筛选中的行动与变化 |
3.2.1 回归社会工作领域增加就业机会 |
3.2.2 调整就业方向与就业需求 |
3.2.3 价值满足与理性选择矛盾显着 |
3.2.4 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
3.3 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筛选期的特征 |
3.3.1 妥协与坚守并存 |
3.3.2 焦虑与迷茫并存 |
3.3.3 利益竞争与资源博弈显着 |
3.4 小结 |
第4章 尘埃落定: 疫情下的职业选择结果 |
4.1 坚定的社会工作者 |
4.1.1 专业认同的驱使 |
4.1.2 专业教育的“不浪费” |
4.1.3 就业与偏好的匹配 |
4.2 回流的社会工作就业者 |
4.2.1 专业领域的优势与拉力 |
4.2.2 专业价值的“非抛弃” |
4.2.3 疫情中非对口岗位竞争激烈 |
4.3 求变的非社工就业者 |
4.3.1 升学与就业的衡量 |
4.3.2 疫情中“求变”与“求稳”的抉择 |
4.4 “过渡性”就业者 |
4.4.1 疫情下先“保底就业”观念的影响 |
4.4.2 目标缺失下的暂时性选择 |
4.5 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确定期的特征 |
4.5.1 理性与专业价值共同作用 |
4.5.2 就业流动意向不稳定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力的启示 |
5.2.1 线上焦虑缓解互助小组改善就业心态 |
5.2.2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升专业能力 |
5.2.3 通过个案化的指导服务提高职业规划能力 |
5.2.4 通过政策倡导缓解群体层面就业竞争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访谈提纲 |
(2)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塔里木大学本科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职业 |
2.1.2 择业观 |
2.1.3 内地生源大学生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 |
2.2.2 职业动机理论 |
2.2.3 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 |
2.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3.3 研究思路 |
2.4 创新之处 |
2.4.1 研究对象和区域的拓展 |
2.4.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2.5 样本分析 |
3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与问题 |
3.1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情况 |
3.1.1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认知的基本情况 |
3.1.2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动机的基本情况 |
3.1.3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期望的基本情况 |
3.1.4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态度的基本情况 |
3.2 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择业认知不够全面 |
3.2.2 择业动机存在冲突 |
3.2.3 择业期望不够合理 |
3.2.4 择业态度不够积极 |
4 影响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 |
4.1 国家层面 |
4.1.1 国家就业政策和制度的影响 |
4.1.2 区域文化与民族特征的影响 |
4.2 社会层面 |
4.2.1 市场供求方面的影响 |
4.2.2 社会舆论的影响 |
4.2.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环境的影响 |
4.3 学校层面 |
4.3.1 学校教育环境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影响 |
4.3.2 学校声誉方面的影响 |
4.3.3 教师以及校友、同学的影响 |
4.4 家庭层面 |
4.4.1 家庭经济条件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
4.4.2 家庭文化观念、教养和认知方面的影响 |
4.5 个人层面 |
4.5.1 学生认知程度的影响 |
4.5.2 学生自身条件及能力素养差异方面的影响 |
5 改进和完善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的对策建议 |
5.1 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5.1.1 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 |
5.1.2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5.2 努力增强社会在提供保障、规范市场、舆论导向中的力度 |
5.2.1 增强社会的保障力度 |
5.2.2 强化对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约束与规范 |
5.2.3 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
5.3 充分发挥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
5.3.1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
5.3.2 注重对学生的培养 |
5.3.3 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
5.4 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 |
5.4.1 更新家长认知 |
5.4.2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
5.5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
5.5.1 提升自身的择业认知 |
5.5.2 端正自身的择业动机 |
5.5.3 合理调整自己的择业期望 |
5.5.4 保持积极的择业态度 |
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调查问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 |
附录 C:被访者信息 |
致谢 |
(3)黑龙江省H市独生子女硕士毕业生择业的理性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依据 |
第二节 理论框架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变量测量 |
一、自变量“家庭影响”的测量 |
二、中间变量“个人择业优势”的测量 |
三、因变量“职业选择结果”的测量 |
第二节 资料收集方法 |
一、调查地点的选择 |
二、调查样本的选取 |
三、问卷设计与访谈提纲 |
第三节 资料分析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理性选择与家庭生活 |
一、自身归属感的实现 |
二、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 |
三、家庭养老问题的解决 |
四、家庭影响理性择业的基本情况 |
五、家庭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理性选择与文化观念 |
一、本地就业 |
二、异地就业 |
三、文化观念影响就业的结果 |
第三节 理性选择与职业前景 |
一、激烈竞争影响下的理性行动 |
二、充分利用资源的理性选择 |
三、效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
四、个人的自我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独生子女硕士毕业生择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家庭资源影响方面 |
二、家庭养老影响方面 |
第二节 对策分析 |
一、家庭资源影响方面 |
二、个人择业方面 |
第三节 讨论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问卷调查 |
附录二:访谈大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研究 ——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二元Logistic回归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涉农就业概念界定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框架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 择业动机理论 |
2.3 就业理论 |
2.4 相关的理论分析 |
3 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调查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3.3 高校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现状分析 |
3.3.1 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
3.3.2 涉农就业区域选择分析 |
3.3.3 涉农就业单位选择分析 |
3.4 总结 |
4 影响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的因素分析 |
4.1 个体因素与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
4.2 家庭因素与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
4.3 社会因素与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
4.3.1 农村政策对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
4.3.2 就业政策对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
4.3.3 对农村的认知及社会舆论对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
4.3.4 人才培养需求错位 |
4.4 影响大学毕业生涉农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1 模型设定 |
4.4.2 变量说明 |
4.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 引导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策略分析 |
5.1 联合当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
5.1.1 明确落实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 |
5.1.2 完善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 |
5.2 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农村就业的引导与培养 |
5.2.1 加大农村就业政策福利宣传 |
5.2.2 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
5.2.3 营造校园“助农”文化氛围 |
5.2.4 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
5.2.5 加强就业求职技能指导培训 |
5.3 改善社会舆论导向 |
5.3.1 转变家庭观念 |
5.3.2 新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1.1.2 择业观在个体职业发展中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学 |
2.1.2 教育学研究生 |
2.1.3 择业 |
2.1.4 择业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特质—因素理论 |
2.2.2 理性选择理论 |
2.2.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问卷设计与统计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1.2 测量维度设计 |
3.1.3 问卷设计 |
3.1.4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3.1.5 数据分析方法 |
3.2 问卷试测 |
3.2.1 信效度分析 |
3.2.2 题项适切性检验 |
3.3 问卷的正式施测 |
3.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4.1 问卷描述性统计 |
3.4.2 关于择业动机的分析 |
3.4.3 关于择业认知的分析 |
3.4.4 关于择业期望的分析 |
3.4.5 关于择业态度的分析 |
第4章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择业观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
4.2 社会因素分析 |
4.3 学校因素分析 |
4.4 家庭因素分析 |
4.5 个人因素分析 |
第5章 对策建议 |
5.1 国家和社会方面: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
5.1.1 优化外部就业环境 |
5.1.2 避偏见重能力 |
5.2 学校方面: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 |
5.2.1 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 |
5.2.2 加强择业观教育 |
5.2.3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
5.3 家庭方面: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
5.3.1 转变传统的观念 |
5.3.2 加强引导 |
5.4 个人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
5.4.1 学会自我规划,提升能力水平 |
5.4.2 分清价值分类,端正择业价值取向 |
5.4.3 树立适应时代和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3.1 主要拟定创新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择业观 |
2.1.1 马克思择业观的基本含义 |
2.1.2 马克思择业观的基本要求 |
2.2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 |
2.2.1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属性的思想 |
2.2.2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思想 |
2.2.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教育的思想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概述 |
3.1 大学生择业观及其特征 |
3.1.1 大学生择业观的含义 |
3.1.2 大学生择业观的特征 |
3.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科学内涵 |
3.2.1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含义 |
3.2.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时代内涵 |
3.2.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现实要求 |
3.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结构划分 |
3.3.1 择业认知 |
3.3.2 择业动机 |
3.3.3 择业价值取向 |
3.3.4 择业伦理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问卷调查设计 |
4.1.1 调查形式与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4.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分析 |
4.2.1 择业认知现状 |
4.2.2 择业动机现状 |
4.2.3 择业价值取向现状 |
4.2.4 择业伦理现状 |
4.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社会因素 |
4.3.2 高校因素 |
4.3.3 家庭因素 |
4.3.4 个人因素 |
4.3.5 朋辈因素 |
4.3.6 用人单位因素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策略的思考 |
5.1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的目标 |
5.1.1 树立“择己所长”与“择世所需”相契合的择业观 |
5.1.2 树立成长成才与奉献社会相统一的择业观 |
5.2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的原则 |
5.2.1 方向性与导向性并重的原则 |
5.2.2 大局性与主体性并重的原则 |
5.2.3 持久性和系统性并重的原则 |
5.2.4 普遍性与差异性并重的原则 |
5.3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引导的对策 |
5.3.1 发挥个人能动性的自我引导作用 |
5.3.2 增强社会保障的宏观引导作用 |
5.3.3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引导作用 |
5.3.4 加强家庭过程性教育的基础引导作用 |
5.3.5 提升朋辈示范效应的间接引导作用 |
5.3.6 完善用人单位再教育的后续引导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7)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影响择业行为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文献综述 |
1.1 焦虑及择业焦虑的研究进展 |
1.1.1 焦虑的概念 |
1.1.2 焦虑的理论 |
1.1.3 焦虑的类型 |
1.1.4 择业焦虑的概念 |
1.1.5 择业焦虑的测量 |
1.1.6 择业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7 择业焦虑的干预研究 |
1.2 择业行为研究综述 |
1.2.1 择业行为概念界定 |
1.2.2 择业行为影响因素 |
2.问题提出 |
2.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2.1.1 缺乏对择业焦虑积极影响的关注与研究 |
2.1.2 研究方法的局限 |
2.2 问题提出 |
2.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研究意义 |
3.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访谈法 |
3.2.2 扎根理论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Nvivo软件、Excel软件 |
3.3.2 研究者 |
3.3.3 访谈提纲 |
3.4 研究过程 |
3.4.1 编制访谈提纲 |
3.4.2 预访谈 |
3.4.3 .正式访谈 |
3.4.4 访谈录音的转录 |
3.4.5 访谈文本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开放编码结果 |
4.2 主轴编码结果 |
4.3 选择编码结果 |
4.4 编码的信度分析 |
4.4.1 开放编码一致性系数 |
4.4.2 主轴编码一致性系数 |
4.5 典型个案分析 |
5.讨论 |
5.1 毕业生择业焦虑对择业行为的积极影响 |
5.2 毕业生择业焦虑对择业行为的消极影响 |
6.结论及教育建议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教育建议 |
6.2.1 正视焦虑,善于利用焦虑的积极影响 |
6.2.2 提高心理弹性,规避焦虑的消极影响 |
6.2.3 积极面对择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
6.2.4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成立职业生涯准备互助小组 |
7.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大学生求职择业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1. 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看法。 |
2. 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 |
3. 大学生的择业标准。 |
4. 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 |
5. 大学生的择业心态。 |
6. 大学生认为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 |
7. 大学生认为对就业影响最大的人。 |
8. 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得渠道。 |
9. 大学生如何求职的诚信问题。 |
1 0. 大学生认为违约的主要原因。 |
四、结论与对策 |
1. 大学生的应对策略。 |
2. 高等院校的应对策略。 |
3. 政府的应对策略。 |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10)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概念厘定与辨析 |
1.3.1 概念厘定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1 马克思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2 恩格斯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3 列宁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 新中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1 毛泽东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2 邓小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3 江泽民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4 胡锦涛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3 其它学科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1 马斯洛价值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2 认知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3 个体社会化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分析模式设计 |
3.1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3.1.2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
3.1.3 遵循大学生择业观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
3.2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基本结构 |
3.2.1 基本要素构成 |
3.2.2 要素之间关系 |
3.3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具体验证 |
3.3.1 科学性验证:该模式相比现有分析模式更为合理 |
3.3.2 合理性验证:该分析模式符合大学生、家长、高校和社会需要 |
3.3.3 可行性验证:在现有条件下该分析模式切实可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
4.1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2 转轨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2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基本做法 |
4.2.1 制定择业观教育目标 |
4.2.2 确立择业观教育主体 |
4.2.3 引导择业观教育客体 |
4.2.4 探索择业观教育方法 |
4.2.5 改善择业观教育环境 |
4.3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成效 |
4.3.1 择业观教育目标更加合理 |
4.3.2 择业观教育主体逐渐多元 |
4.3.3 择业观教育客体积极变化 |
4.3.4 择业观教育方法渐趋丰富 |
4.3.5 择业观教育环境不断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择业观教育目标方面的原因分析 |
5.1.1 应然要求:促进目标全面实现 |
5.1.2 实然状况:目标实现具有片面性 |
5.1.3 问题原因: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 |
5.2 择业观教育主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2.1 应然要求:发挥各主体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
5.2.2 实然状况:教育“合力”未有效形成 |
5.2.3 问题原因:社会、高校及家庭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5.3 择业观教育客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3.1 应然要求:大学生树立合乎国家要求的择业观 |
5.3.2 实然状况:大学生择业观达不到国家要求 |
5.3.3 问题原因:大学生择业观五个维度存在问题 |
5.4 择业观教育方法方面的原因分析 |
5.4.1 应然要求:积极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
5.4.2 实然状况: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且效果较差 |
5.4.3 问题原因: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 |
5.5 择业观教育环境方面的原因分析 |
5.5.1 应然要求:营造良好的择业观教育环境 |
5.5.2 实然状况:择业观教育环境中存在负面因素 |
5.5.3 问题原因: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存在负面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改进策略 |
6.1 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 |
6.1.1 按照层次高低:个体目标、社会目标 |
6.1.2 按照时间跨度: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
6.1.3 按照内容维度: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 |
6.2 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 |
6.2.1 促进社会主体的作用发挥 |
6.2.2 促进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发挥 |
6.2.3 促进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 |
6.3 加强择业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 |
6.3.1 大学生应建构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 |
6.3.2 大学生应树立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 |
6.3.3 大学生应坚持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 |
6.3.4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 |
6.3.5 大学生应促成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 |
6.4 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
6.4.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6.4.2 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6.4.3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4.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
6.4.5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
6.4.6“交往式”教育 |
6.4.7 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 |
6.5 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 |
6.5.1 优化社会环境 |
6.5.2 优化高校环境 |
6.5.3 优化家庭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误区剖析及应对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过程研究 ——基于15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深度访谈[D]. 吴雅琴.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新疆高校内地生源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塔里木大学本科生为例[D]. 李尧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省H市独生子女硕士毕业生择业的理性选择研究[D]. 王瑛琪.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研究 ——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章剑飞.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D]. 梁晓芳.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6]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以四川为例[D]. 曹雪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影响择业行为的质性研究[D]. 闫鹂.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3)
- [8]大学生求职择业调研报告[J]. 何一澜,陈丽敏,黄端一.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8)
-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10]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 郭晓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