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tol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腹腔化疗的观察护理(摘要)

Iitol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腹腔化疗的观察护理(摘要)

一、艾妥和顺铂用于卵巢癌腹腔化疗的观察护理(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侯晓蒙[1](2021)在《腹腔化疗在卵巢上皮性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顺铂腹腔化疗与卡铂腹腔化疗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患者资料,共计101例,根据他们是否接受过腹腔内化疗,分为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的研究组和单纯静脉化疗的对照组,其中61人在研究组和对照组40例。其次,根据腹腔内化疗药物的不同将研究组分为顺铂腹腔化疗组和卡铂腹腔化疗组。化疗前组间行年龄、FIGO分期、手术方式、病理结果、Ca125、Ca199、HE4、CEA等比较,化疗后组间行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影响、骨髓抑制情况情况比较,随访结束后比较组间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结果:治疗前,两类分组根据病人的年龄、FIGO分期、手术方式、Ca125、HE4等一般性的临床数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联合腹腔化疗的研究组与单纯静脉化疗的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胃肠反应、骨髓细胞抑制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肝肾功能损伤情况存在差异,治疗后两组的PFS比较存在差异(19.08VS14.82)。联合腹腔化疗组依据使用腹腔化疗药物不同分为顺铂组和卡铂组,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化疗药毒性反应和生存情况分析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方案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联合腹腔化疗并未增加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和3年总生存期,但具有更长的PFS。比较顺铂腹腔化疗组和卡铂腹腔化疗组,卡铂腹腔化疗组虽未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期,但也没有增加患者毒副反应。可推荐于临床运用。

丰颖[2](2021)在《小剂量雷公藤多苷对人上皮性耐药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作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显示,上皮性卵巢癌总体缓解率在10%-35%之间,且缓解期相对短暂。尽管在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进展,但大多数晚期疾病患者仍然难以避免地经历了复发,最终由于化疗耐药而导致死亡,其中以铂耐药发生率最高。临床上,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和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此外,上皮性卵巢癌的耐顺铂往往表现出多因素的机制,耐药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被完全了解和认识。因此,现阶段治疗铂耐药/铂难治卵巢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序贯单药化疗来维持生活质量和缓解症状,目前的难题仍需要通过创新疗法的临床试验来实现突破。导师带领的课题组一直以来都在中药领域探索,尝试从中药宝库中挖掘出能辅助治疗和改善这些卵巢癌患者疗效的有效中药或中药复合物,期望可以用于这些晚期或耐药卵巢癌的治疗。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中药用于耐顺铂卵巢癌的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将小剂量雷公藤多苷(GTW)作用于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株,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小剂量GTW对人上皮性耐药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并揭示GTW抑制上皮性耐药卵巢癌的作用机制,为GTW临床应用于辅助治疗晚期或上皮性耐药卵巢癌提供实验数据和体内体外评价模型。第一部分GTW对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细胞的作用目的尝试从细胞水平评价GTW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1.A2780/DDP细胞的培养、冻存及计数:将A2780/DDP细胞放置在含有链霉素、10%胎牛血清、青霉素的培养液内进行培养。培养条件:环境温度37℃,5%CO2,90%空气湿度,换液周期为2-3d。当细胞贴壁率达90%左右时,进行细胞消化传代。当细胞形状变为圆形时,加入RPMI-1640培养基,并停止消化。取出上清液,得到细胞沉淀物。按9:1的比例,分别加入胎牛血清900μl和DMSO 100μl制作成细胞冻存液1ml,调节细胞浓度。将调节后的冻存液和细胞沉淀均匀混合后冻存。在细胞沉淀物中加入10%胎牛血清等,打散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悬液密度至5×104/ml后进行细胞计数。2.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GTW、DDP作用于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株的细胞存活率,并计算GTW、DDP作用于A2780/DDP细胞后的IC50测定。3.采用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TW对A2780/DDP细胞进行干预前后的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分组同前。实验重复3次,取穿膜细胞均值作为反映细胞迁移能力指标。4.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或双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均值表示±SD。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果1.查阅文献、进行了大量的预实验,并借鉴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案,我们选择如下不同浓度梯度的GTW(50μg/ml、200μg/ml、800μg/ml、1600μg/ml、3200μg/ml)作用于A2780/DDP细胞24h,GTW最低的有效抑制浓度为200μg/ml。随GTW浓度的升高,各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呈进行性降低趋势(P<0.05),GTW对A2780/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且IC50为882.1 ug/ml。说明GTW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2780/DDP细胞增殖的作用。2.不同浓度DDP(0.625μg/m L、1.25μg/m L、2.5μg/m L、5μg/m L、10μg/m L、20μg/m L)作用A2780/DDP细胞24h,DDP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1.25μg/m L(P<0.05)。随DDP浓度的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P<0.05)。DDP作用于A2780/DDP细胞上的IC50为1.891μg/m L。表明DDP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A2780/DDP细胞增殖的作用。3.小剂量GTW对A2780/DDP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强。浓度为200/800/1600/3200μg/m L时,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W对A2780/DD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第二部分GTW通过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GTW是否能够通过抑制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来抑制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增强DDP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及耐顺铂作用。方法1将A2780/DDP细胞进行基本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GTW组、DDP组和GTW+DDP组。分别用si RNA-ILK、si RNA-Slug、AKT抑制剂、GSK3β抑制剂作用于各基本分组后,并通过Transwell实验对细胞的变化(侵袭、迁移)情况进行检测。2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in、ILK、AKT、p-AKT、GSK3β、p-GSK3β、slug的表达情况。3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或双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均值表示±SD。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DP组、GTW组、GTW+DDP组能够有效抑制Slug的表达,并且GTW+DDP组抑制作用明显(P<0.005)。转染si RNA-Slug后,N-cadherin的表达进一步下调,而E-cadherin表达进一步上调,以GTW+DDP组尤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说明si RNA-Slug协同增强了GTW+DDP组对A2780/DDP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P<0.005)。2.在si RNA-ILK转染后,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DP组、GTW组以及GTW+DDP组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以GTW+DDP组抑制作用明显(P<0.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转染前,各组ILK、p-AKT、p-GSK3β和Slug的表达下调。尤其在GTW+DDP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转染si RNA-ILK沉默ILK后,ILK、p-AKT、p-GSK3β和Slug的水平下调更为显着,N-cadherin的表达进一步下调,而E-cadherin的表达进一步上调,以GTW+DDP组尤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说明si RNA-ILK协同增强了GTW+DDP组的抑制作用。3.AKT抑制剂(MK2206)可抑制A2780/DDP细胞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AKT抑制剂协同促进了GTW、DDP和GTW+DDP对A2780/DDP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AKT抑制剂促进了GTW组、DDP组和GTW+DDP组的p-AKT、p-GSK3β、ILK蛋白水平的进一步下调。促进了各组A2780/DDP细胞的E-cadherin水平的上调及N-cadherin水平的进一步下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4.GSK3β抑制剂可抑制A2780/DDP细胞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GSK3β抑制剂协同促进了GTW、DDP和GTW+DDP对A2780/DDP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以GTW+DDP组抑制作用最为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GSK3β抑制剂诱导了GTW组、DDP组和GTW+DDP组slug、p-GSK3β水平的上调,但不影响p-AKT、ILK。GSK3β抑制剂协同促进了各组细胞的E-cadherin水平上调、N-cadherin水平下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TW可协同DDP抑制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加A2780/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2.GTW通过靶向调控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对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产生有效抑制。通过靶向调控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水平上调,N-cadherin、ILK、p-Akt、p-GSK3β和Slug的水平下调,以GTW+DDP组尤为明显,说明GTW可通过ILK/AKT/GSK3β/Slug途径靶向抑制肿瘤细胞的EMT来增强对DDP的敏感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耐顺铂作用。第三部分GTW抑制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裸鼠体内成瘤作用的研究目的通过构建荷耐顺铂人上皮性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尝试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GTW可通过抑制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抑制EMT,从而抑制肿瘤细胞EMT相关转移及化疗耐药(DDP-耐药)。方法1.取4~6周龄体重15~20 g的雌性裸鼠48只,按每组12只,随机分为四组,驯化一周。2.取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常规培养,在裸鼠腹腔建模时候,取0.2ml的细胞悬液进行接种,密度控制在每ml细胞数量为2×107个。接种满96 h后,在裸鼠尾静脉处抽血0.2ml,离心后吸出血清,-80℃保存,备用。抽血完毕后,当肿瘤体积达到50mm3时,接受以下处理:(1)对照组:每隔一天取生理盐水0.2 ml对裸鼠进行灌胃处理,持续10次。(2)GTW组:1 mg/kg/d GTW生理盐水稀释成终体积0.2 ml,腹腔注药,持续14次。(3)DDP组:顺铂4 mg/kg/d,腹腔注射给药,第1、8天给药,总共用药2天。(4)GTW+DDP组:1 mg/kg/d GTW生理盐水稀释成终体积0.2 ml,腹腔注药,持续14次。在第1天、第8天,按照4 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DDP,总共用药2天。3.接种后,每天观察荷瘤裸鼠的活动情况、肤色、精神状态,并在接种的第7天起,对荷瘤裸鼠的体重、腹围进行隔日观察,当荷瘤裸鼠的腹围增大时,认为腹腔转移瘤产生。实验截止到最后一次给药后第二天。每周测量两次肿瘤体积,并称重小鼠。实验第22天时,每组取3只小鼠进行安乐死后解剖,观察腹腔成瘤、成瘤位置,统计肠系膜上肿瘤的数量,取下肠系膜以及上面的腹腔转移瘤进行称重。同时留取移植瘤标本,保持无菌,-80℃保存。其余小鼠用于评估生存曲线。4.采用ELISA法检测GTW、DDP及两者联用治疗荷瘤裸鼠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水平的变化5.用Western Blot检测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in、ILK、AKT、p-AKT、GSK3β、p-GSK3β、slug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6.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或双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以均值表示±SD。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果1.裸鼠腹腔内成瘤后,各组肿瘤体积及重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各组瘤体积:对照组平均为1916.463±52.491mm3,DDP组平均为1014.021±52.553mm3,GTW组平均为1196.322±51.681mm3,DDP+GTW组平均为680.321±33.652mm3。对照组的肿瘤体积最大,DDP组、GTW组及联合组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DP+GTW组的减小程度最明显。而GTW组和DDP组瘤体积次之(P<0.05)。各组瘤重:对照组平均重0.8210±0.1260g,DDP组平均重0.4797±0.0054g,GTW组平均重0.5413±0.049g,DDP+GTW组平均重0.2777±0.0046g。对照组的肿瘤重量最大,GTW组、DDP组及联合(DDP+GTW)组瘤重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DP+GTW组瘤体重量的减小程度最明显。而GTW组和DDP组瘤重次之(P<0.05)。2.各组瘤生存期方面,对照组的肿瘤生存期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34.6天、37天,DDP组的肿瘤生存期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1.4天、44天,GTW组的肿瘤生存期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39.8天、40天,联合(DDP+GTW)组的肿瘤生存期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6.6天、49天。DDP+GTW组的生存期最长,生存期最长可以达到50天。3.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中的CA125、HE4水平时发现:和对照组进行比较,GTW组、DDP及GTW+DDP组使得荷瘤裸鼠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水平明显下降,以GTW+DDP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in、ILK、AKT、p-AKT、GSK3β、p-GSK3β、slug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显示:GTW组和DDP组移植瘤组织中的E-cadherin水平均上调,N-cadherin、ILK、p-AKT p-GSK3β和Slug水平均下调。DDP+GTW对肿瘤组织中上述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实验再一次证实:GTW可通过抑制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抑制EMT,从而抑制肿瘤细胞EMT相关转移及化疗耐药(DDP-耐药)

文婷婷[3](2021)在《安五脂素通过调控let-7c-3p/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将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A549和H460)以及A549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安五脂素(Anwuligan,ANW)对NSCLC生物学功能产生的影响和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阐明其在NSCLC治疗中的重要性,重点研究了ANW对NSCLC细胞中let-7c-3p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抑制let-7c-3p表达对于ANW抗NSCLC作用中的影响。本实验共分为3个部分:1、ANW抑制NSCLC细胞生长和转移本研究首先通过CCK-8实验检测到低于50μM的ANW对于正常肺细胞系(Beas 2B和MRC-5)无明显毒性,说明低于50μM浓度的ANW对于正常肺细胞来说是安全的。因此本研究将不同ANW(DMSO(control)、0μM(vehicle)、5μM、20μM、50μM)处理的A549和H460细胞分成五组进行实验,首先经CCK-8比色实验证实ANW处理24h即可杀伤NSCLC细胞,并且浓度越高,杀伤能力越强,说明ANW(≤50μM)对于NSCLC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并且进一步经Edu实验、成克隆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检测(PI染色)发现ANW可明显抑制NSCLC细胞系(A549和H460)的存活和增殖能力,且为浓度依赖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的结果显示20μM的ANW即可显着抑制NSCLC细胞系(A549和H460)的转移和侵袭能力,且呈浓度依赖性,收集ANW处理24h后的5组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NW可减弱TGF-β诱导EMT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的影响,说明ANW可以延缓NSCLC的进展;顺铂是常见的肿瘤化疗药物,但其临床应用受到耐药性和毒性的限制。CCK-8比色法显示中浓度(20μM)ANW即可显着增强顺铂的抗NSCLC生长能力,细胞流式仪(A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发现20μM的ANW与顺铂联合处理诱导A549和H460细胞凋亡的能力明显强于二者单独处理,收集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联合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7/9)活化也相对增强,这些结果表明ANW和顺铂联合用药可增强抗NSCLC作用。综上,ANW对NSCL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成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成分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2、ANW上调NSCLC细胞中的let-7c-3p的表达本研究在第一部分明确了ANW对NSCLC细胞的抑制作用,接下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先通过Deep Sequencing技术检测到经ANW(50μM)处理24h后A549细胞中多种mi RNA表达发生变化,其中22种mi RNAs水平变化最为明显,8种上调,14种下调,尤以let-7c-3p升高最为明显,并经q RT-PCR进一步明确ANW处理后A549和H460中let-7c-3p表达增加;本研究通过生信分析结果发现let-7c-3p主要与3-磷酸肌醇生物合成相关。众所周知,PI3K是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和自噬中起重要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W(分3组:0、20、50μM)处理后,20μM和50μM的ANW可抑制A549和H460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说明ANW可调控NSCLC细胞中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PIK3CA是PI3K的催化亚单位,对维持PI3K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大作用。本研究预测分析PIK3CA 3’UTR序列可能是let-7c-3p的靶基因,通过双荧光酶基因报告系统检测发现let-7c-3p mimic可显着抑制PIK3CA3’UTR序列荧光素酶活性,对PIK3CA 3’UTR的突变序列无影响,此外,scramble对PIK3CA 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说明let-7c-3p的确可以与PIK3CA 3’UTR序列结合,并且进一步通过q 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et-7c-3p可以直接抑制PIK3CA表达。重要的是,本研究构建并获取了携带PIK3CA基因的慢病毒,根据不同的转染物质以及慢病毒感染情况,分别将A549和H460细胞分成四组:mimic NC、let-7c-3p mimic、let-7c-3p mimic+vector和let-7c-3p+PIK3CA,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et-7c-3p+PIK3CA可以减弱let-7c-3p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为了研究let-7c-3p在NSCL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将let-7c-3p mimic、scramble转染到A549和H460细胞中,外加空对照(control组),进行克隆形成实验、Edu荧光检测,证实过表达let-7c-3p可以抑制A549细胞和H460细胞的生长,并且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证明过表达let-7c-3p可以抑制A549细胞和H46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综上,本部分研究发现ANW处理A549和H460细胞后可上调let-7c-3p,并且let-7c-3p的靶基因为PIK3CA 3’UTR序列,可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过表达let-7c-3p可抑制NSCLC的发生和发展。3、let-7c-3p是ANW发挥抗NSCLC作用的必须靶点那么let-7c-3p是否是ANW发挥抗癌作用所必须的呢?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我们将let-7c-3p inhibitor及inhibitor NC分别转染到A549和H460细胞中,以此分为两组:inhibitor组和inhibitor NC组。随后用ANW(50μM)处理细胞,进行实验。在第一部分实验研究中,我们证实ANW对NSCLC细胞具有抑制生长、转移、侵袭以及促凋亡的作用。因此本部分研究首先通过CCK-8比色法实验、成克隆实验、Edu实验、细胞周期检测证实抑制let-7c-3p可减弱ANW对NSCLC细胞存活和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接着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证实抑制let-7c-3p可减弱ANW对NSCL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最后通过细胞流式实验(AV/PI双染)检测两组细胞凋亡的数量,结果显示抑制let-7c-3p表达可减弱ANW对NSCLC促凋亡作用。收集两组细胞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抑制let-7c-3p表达后,可以逆转ANW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并且抑制let-7c-3p表达,可以减弱ANW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7/9以及对EMT相关标志蛋白的影响。本研究还建立了A549细胞的裸鼠异种移植模型,按照对裸鼠进行腹腔注射及瘤内注射不同药物,将其分为四组:control组、ANW组、ANW+inhibitor NC组和ANW+let-7c-3p inhibitor组,裸鼠肿瘤体积监测及肿瘤称重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ANW处理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而抑制let-7c-3p表达可消除ANW对NSCLC的抑制作用(P<0.01),即本研究进一步通过体内实验证实了ANW通过上调let-7c-3p发挥抗肿瘤作用,即let-7c-3p是ANW作用NSCLC的靶标。并且对安乐死后裸鼠的肝、肾、心的切片进行HE染色后分析表明ANW对于正常组织细胞无明显毒性,说明作用于机体是较为安全的。综上,本部分研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了let-7c-3p在ANW抑制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抗NSCLC的研究提供了新靶标,为NSCLC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杨鸣[4](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王一同[5](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王佩佩[6](2020)在《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多种不同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辅助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甄别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干预治疗癌性腹水的优势品种。2研究方法2.1传统Meta分析以主题词“癌性腹水”、“中药注射液”、“随机”等及其相关自由词制定文献检索表达式,全方位检索2019年12月31日以前的中英文数据库相关文献,且使用灰色文献检索、引文检索等,收集所有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RCT研究。严格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评价最终纳入的RCT文献质量,提取纳入研究的基线资料、文献信息、结局指标等数据资料,运用Stata 16.0软件及RevMan5.3进行卡方检验及汇总效应量,并根据研究特征预先设置亚组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相关变量因素进行回归分析。2.2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检索关于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所有研究(含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的直接比较),纳入符合基本假设的RCT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假设检验,评估其迭代收敛性,基于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效应模型进行网状Meta分析,运用R软件gemtc包、WinBUGS及Stata 16.0软件对各RCT结局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绘制各治疗措施比较的网状证据图及贡献图,计算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在各结局指标的排序概率及累计概率,进一步统计曲线下面积,预测不同中药注射液在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排序的可能性。3研究结果3.1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DDP)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Meta分析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35项,共计癌性腹水患者2490例,对照组1224例,治疗组1266例,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低偏倚风险≥3的研究约占20%。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顺铂腹腔灌注相比,中药注射液联合DDP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Meta分析汇总的效应量及其可信区间分别为:临床总有效率OR=3.38(95%CI[2.79,4.09]),Z=12.57(p<0.00001)、KPS 评分改善率 OR=3.58(95%CI[2.73,4.69]),Z=9.22(p<0.00001)、骨髓抑制事件发生率 OR=0.36(95%CI[0.28,0.47]),Z=7.50(p<0.00001)、恶心呕吐事件发生率 OR=0.33(95%CI[0.26,0.42]),Z=8.92(p<0.00001)、肝肾功能受损事件发生率 OR=0.36(95%CI[0.20,0.64]),Z=3.40(p=0.0007)、发热事件发生率 OR=0.42(95%CI[0.26,0.70]),Z=3.40(p=0.0007)、腹痛事件发生率OR=0.52(95%CI[0.21,1.31]),Z=1.39(p=0.16)。除在降低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结局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癌性腹水原发灶不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对胃癌、肝癌、卵巢癌等原发灶引起的相关腹水均具有明显疗效,各个亚组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肝癌组、卵巢癌组不同亚组之间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异质性(p=0.90)。不同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亚组分析提示:与单纯DDP灌注相比,艾迪注射液+DDP灌注组、康艾注射液+DDP灌注组、康莱特注射液+DDP灌注组、榄香烯注射液+DDP灌注组、复方苦参注射液+DDP灌注组、猪苓多糖注射液+DDP灌注组、香菇多糖注射液+DDP灌注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DDP灌注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DDP灌注组9个亚组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不同中药注射液的亚组间无明显异质性(p=0.93)。与单纯DDP灌注相比,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腹腔灌注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降低肿瘤标志物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该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经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的不同、疗程及用药频率、用药剂量、样本量等多因素对本研究结果影响较小。以临床有效率为例Egger法检验提示本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3.2不同中药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最终纳入符合同质性假设的定量分析研究31项,共涉及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猪苓多糖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8种中药注射液分别联合DDP腹腔灌注及单纯DDP腹腔灌注9种干预措施,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DDP+榄香烯(70.8%)>DDP+复方苦参(67.8%)>DDP+康莱特(65.9%)>DDP+鸦胆子油乳(58.6%)>DDP+猪苓多糖(57.1%)>DDP+艾迪(48.4%)>DDP+香菇多糖(41.7%)>DDP+康艾(39.2%)>DDP(0.5%);②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DDP+猪苓多糖(75.7%)>DDP+艾迪(59.8%)>DDP+康莱特(56%)>DDP+鸦胆子油乳(54.2%)>DDP+复方苦参(53%)>DDP+香菇多糖(50.9%)>DDP(0.5%);③在降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DDP+艾迪(89.6%)>DDP+鸦胆子油乳(57.6%)>DDP+复方苦参(57.5%)>DDP+猪苓多糖(57.5%)>DDP+康莱特(55.7%)>DDP+香菇多糖(47%)>DDP+榄香烯(46.9%)>DDP+康艾(28.9%)>DDP(9.4%);③在降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DDP+艾迪(75.2%)>DDP+榄香烯(66%)>DDP+复方苦参(58.5%)>DDP+康莱特(58.1%)>DDP+猪苓多糖(57.3%)>DDP+鸦胆子油乳(56.7%)>DDP+康艾(48%)>DDP+香菇多糖(24.3%)>DDP(5.9%);④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相对综合优势;复方苦参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恶心呕吐事件发生数方面具有相对综合优势;康莱特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艾迪注射液在同时降低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占相对优势。且与康艾注射液+DDP相比,艾迪注射液+DDP(OR=0.19,95%CI[0.04,0.78])可明显降低骨髓抑制事件发生率,两两间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图提示不同结局指标可能存在小样本发表偏倚。4研究结论与单纯DDP腹腔灌注治疗相比,中药注射液联合DDP腹腔灌注可显着提高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胃癌、肝癌、卵巢癌等不同原发灶相关腹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具有显着疗效。同时可改善恶性肿瘤相关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事件的发生率。其中榄香烯注射液在提高近期疗效方面可能具有相对优势,艾迪注射液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对优势可能性较大,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综合优势。

杜娟[7](2020)在《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TC方案治疗阳虚血瘀型卵巢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TC方案对阳虚血瘀型卵巢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体力状况、血清CA125的影响,同时观察中药对化疗的减毒作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TC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TC方案化疗),每组各30例。化疗采用21天方案,连续观察2个周期,中药口服从化疗第一天开始,日3次各100m1早中晚分服,连服6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肿瘤标志物CA125及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恶心、呕吐等指标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与50.00%;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小于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KPS评分: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比较,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肿瘤标志物CAl2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小于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4.毒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后血常规三项以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谷丙转氨酶及肌酐比较上,P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可改善阳虚血瘀型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KPS体力状况,降低血清CA125水平,同时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且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沈明敬[8](2020)在《PD-L1调控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的功能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居恶性肿瘤之首。铂类药物特别是顺铂(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DDP)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会产生耐药。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factor ligand-1,PD-L1)具备多种生物学效应,但在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未完全阐明。本文旨在探讨PD-L1调控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的功能意义。方法:通过用小剂量顺铂长期反复刺激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57亲本细胞株(A549P和H157P),培育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Cis R和H157Cis R)。通过Western Blot、q PCR、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TM、MEK/ERK、JAK1,2/STAT3、FASN、TGF-β1、PD-L1等多种基因m RNA转录及蛋白翻译。通过慢病毒转染si RNA基因沉默或过表达、中和抗体、蛋白分子抑制剂、人重组蛋白多种方法增强或降低ATM、MEK/ERK、JAK1,2/STAT3、FASN、TGF-β1、PD-L1等多种蛋白表达。通过MTT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通过从健康人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分离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及NK-92细胞系与肿瘤细胞共培养模拟肿瘤微环境。通过LDH定量检测、流式细胞术、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不同情况下N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免疫查杀。最后,通过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研究肿瘤转移,通过注射荧光素的活体图像系统(IVIS)检测肿瘤生长转移,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顺铂的IC50比亲本细胞高6-8倍,确定成功构建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较亲本细胞显着低表达钙黏蛋白E(E-cadherin),显着高表达钙黏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Twist、VEGF和Snail,迁移和侵袭能力显着增强,较亲本细胞表现出更强的上皮间质转化和转移潜能。ATM/JAK1,2/STAT3基因信号通路位于上游正向调控PD-L1表达,在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显着高表达,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和转移潜能。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研究结果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细胞实验结果一致,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通过EMT促进转移。与亲本细胞相比,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可以显着逃逸NK细胞的肿瘤免疫查杀,与其高表达PD-L1有关。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后可以诱导NK细胞表达PD-1促进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亲本细胞则不具有该功能。MEK/ERK/PD-L1信号通路及FASN-TGF-β1-PD-L1正反馈闭合环特异性存在于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促进逃逸NK细胞的肿瘤免疫细胞查杀。与PD-1/PD-L1负性免疫调控点作用功能相反的NKG2D配体包括ULBP1、ULBP2、ULBP3、MICA和MICB与NKG2D构建NKG2DL/NKG2D正性免疫调控点,亦接受MEK/ERK基因信号通路以及FASN-TGF-β1正反馈通路闭合环的调控。运用TGF-β1抑制剂或ERK抑制剂与Anti-PD-L1中和抗体联合免疫治疗法逆转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的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结论:PD-L1在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中显着高表达,促进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转移及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ATM/JAK1,2/STAT3、MEK/ERK及FASN-TGF-β1基因信号通路位于上游正性调控PD-L1表达,靶向抑制上述基因信号通路可以显着逆转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转移及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运用TGF-β1抑制剂或ERK抑制剂与Anti-PD-L1中和抗体联合免疫治疗法逆转顺铂耐药NSCLC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的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张芹[9](2019)在《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经积极的彻底的癌细胞减灭手术和初次化疗后,仍有相当多的病例复发,卵巢癌的预后取决于及时诊断和是否获得适当的手术和系统治疗,到目前为止,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上皮性卵巢癌一线药物治疗是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对于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铂类药物(顺铂或卡铂)仍是一线治疗方案中最重要的药物。卡铂作为第二代铂类化疗药具有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少的优点。本文通过比较顺铂联合紫杉醇(TP方案)和卡铂联合紫杉醇(TC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近期临床效果、CA125、VEGF和MMP-2水平变化以及毒副反应来进行讨论评价。目的:为了比较顺铂联合紫杉醇和卡铂联合紫杉醇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差异,评价两种药物的优缺点,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择了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00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这些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为III期和IV期,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TC方案),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TP方案),所有患者都是经过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手术治疗后,术后病理提示为上皮性卵巢癌。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足量的6个疗程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标准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1.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有1例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对照组中未见完全缓解的患者,仅有17例部分缓解。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4.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34.00%(p=0.044)。2.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治疗后,上述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CA125、VEGF和MMP-2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平均为453.46±72.88 d,对照组为411.28±65.26d,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32)。4.观察组共有13例(26.00%)发生远处转移,对照组为14例(28.00%),两组患者的癌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5.观察组14例(28.00%)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48.00%)为24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39)。观察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在骨髓抑制,而胃肠反应、神经毒性和肾毒性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1.卡铂联合紫杉醇(TC)化疗方案与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TP)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均有效。2.TC方案较TP方案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生活质量相对更高。3.TC方案较TP方案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25、VEGF和MMP-2水平。

阮正一[10](2019)在《Oct4影响卵巢癌侧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卵巢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经手术、化疗、放疗可清除临床上显着的肿瘤,但其五年生存率仍低于45%。肿瘤干细胞常被认为是包括卵巢癌在内许多肿瘤转移后复发的根源。同时Oct4作为维持胚胎干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自我更新和多潜能分化能力的重要转录因子,也常在卵巢癌肿瘤细胞的中表达增高,然而,其在卵巢癌进展中潜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作为CSC标志物之一的Oct4在卵巢癌进展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通过进行体内外实验分析的方式,发现Oct4在卵巢癌进展中起到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阐明其在调控上皮性卵巢癌侧群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侵袭能力,细胞迁徙,凋亡等多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Hoechst侧群细胞分离鉴定技术,分离来自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和A2780细胞系的SP细胞及NSP细胞,并用于本研究。2、分析Oct4在SP及NS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在SP细胞中下调Oct4表达,在NSP细胞中过表达Oct4,随后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等体外功能检测技术,研究Oct4对于卵巢癌侧群细胞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化疗耐药等多方面的影响。3、通过对下调/过表达上皮性卵巢癌Oct4后引起的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差异,应用免疫印迹等方法进一步研究JAK/STAT信号通路在Oct4对肿瘤细胞功能调控中发挥的作用。4、通过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进一步通过动物体内实验研究验证Oct4/JAK/STAT通路在卵巢肿瘤细胞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1、与NSP细胞相比,Oct4在SKOV3和A2780细胞的SP细胞中呈现高表达。下调基因Oct4的表达水平能够抑制SP细胞活力、影响肿瘤发生和降低肿瘤细胞的化疗耐药性,并诱导SP细胞G2/M期阻滞,而Oct4的上调则会增加NSP细胞恶性特征和促进其侵袭能力。2、上调NSP细胞中Oct4的表达,将显着增加了JAK和STAT家族中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特别是对于JAK1和STAT6。此外,当加入泛通路抑制剂peficitinib时,可有效逆转Oct4诱导产生的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活力,侵袭性和肿瘤发生的作用结论:1、Oct4在SKOV3/A2780的侧群细胞亚群中高表达。2、下调Oct4的表达可显着降低SP细胞的细胞活性,致瘤性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上调Oct4表达则赋予NSP细胞增强的恶性表现。3、Oct4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加速卵巢癌的进展,表明Oct4/JAK/STAT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卵巢癌的新的治疗靶点,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二、艾妥和顺铂用于卵巢癌腹腔化疗的观察护理(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艾妥和顺铂用于卵巢癌腹腔化疗的观察护理(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化疗在卵巢上皮性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随访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组与单纯静脉化疗组
    2.2 顺铂腹腔化疗组与卡铂腹腔化疗组
3 讨论
    3.1 静脉联合腹腔化疗的优势
    3.2 腹腔化疗方案选择
    3.3 腹腔化疗毒性反应和相关并发症
    3.4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化疗在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小剂量雷公藤多苷对人上皮性耐药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1部分 GTW对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2 结果
        2.1 不同浓度GTW对A2780/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2 不同浓度DDP对A2780/DD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3 小剂量GTW对 A2780/DDP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2.3.1 Transwell迁移实验
        2.3.2 Transwell 侵袭实验
    3 讨论
    4 结论
第2部分 GTW通过ILK/AKT/GSK3β/Slug信号通路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结果
        2.1 转染si RNA-Slug沉默Slug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
        2.2 转染si RNA-ILK沉默ILK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
        2.3 应用AKT抑制剂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
        2.4 应用GSK3β抑制剂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第3部分 GTW抑制人上皮性耐顺铂卵巢癌裸鼠体内成瘤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结果
        2.1 GTW、DDP及两者联用治疗对荷瘤裸鼠生长情况以及肿瘤大小重量的影响
        2.2 GTW、DDP及两者联用治疗对荷瘤裸鼠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 水平的影响
        2.3 GTW、DDP及两者联用后,肿瘤组织中IL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总结与展望
    总结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上皮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 铂耐药上皮性卵巢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安五脂素通过调控let-7c-3p/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篇 综述 天然产物治疗肺癌的前景与争议
    1 背景
    2 按来源分类的抗肿瘤药物
        2.1 来源于植物
        2.2 来源于动物
        2.3 来源于微生物
        2.4 来源于海洋生物
    3 抗肿瘤的机制
        3.1 诱导凋亡
        3.1.1 诱导ROS
        3.1.2 诱导内质网应激
        3.1.3 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凋亡
        3.2 诱导自噬
        3.3 抑制PI3K/AKT途径
        3.4 抑制NF-κB信号途径
        3.5 阻滞细胞周期
        3.6 调控表观遗传学
        3.7 调控其他机制以及多种机制联合作用
    4 天然产物使用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5 总结
第2篇 实验研究
    第1章 ANW抑制NSCLC细胞生长和转移
        1.1 实验材料
        1.1.1 仪器设备
        1.1.2 试剂
        1.2 细胞复苏及培养
        1.3 实验方法
        1.3.1CCK-8 实验测定细胞活力
        1.3.2 成克隆实验
        1.3.3 EDU实验
        1.3.4 细胞流式实验
        1.3.5 细胞划痕实验
        1.3.6TRANSWELL实验
        1.3.7 WESTERN BLOT
        1.3.8 统计学分析
        1.4 实验结果
        1.4.1 ANW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
        1.4.2 ANW抑制NSCL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1.4.3 ANW增强顺铂对NSCLC的抗肿瘤作用
        1.5 结果讨论
    第2章 ANW上调NSCLC细胞中的LET-7C-3P表达
        2.1 实验材料
        2.1.1 仪器设备
        2.1.2 试剂
        2.1.3 引物序列
        2.2 实验方法
        2.2.1 DEEP SEQUENCING检测细胞准备及RNA提取
        2.2.2 LET-7C-3P靶基因预测
        2.2.3 LET-7C-3P检测
        2.2.4 构建及获取携带PIK3CA基因的慢病毒
        2.2.5 MIRNAS转染A549和H460细胞
        2.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基因测定
        2.2.7 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2.2.8 QRT-PCR检测PIK3CA MRNA水平
        2.2.9 LET-7C-3P对NSCLC细胞的影响
        2.2.10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ANW上调NSCLC细胞中的MICRORNA HSA-LET-7C-3P
        2.3.2 ANW抑制NSCLC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
        2.3.3 LET-7C-3P通过直接靶向PIK3CA来抑制PI3K/AKT/MTOR通路
        2.3.4 LET-7C-3P可抑制NSCLC细胞增殖和转移
        2.4 结果讨论
    第3章 LET-7C-3P是ANW发挥抗NSCLC作用的必须靶点
        3.1 实验材料
        3.1.1 仪器设备
        3.1.2 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分组
        3.2.2 检测下调LET-7C-3P后细胞增殖
        3.2.2 检测下调LET-7C-3P后细胞侵袭和转移
        3.2.3 细胞流式实验检测下调LET-7C-3P后细胞凋亡
        3.2.4 WESTERN BLOT检测下调LET-7C-3P后细胞内相关蛋白表达
        3.2.5 建立裸鼠异种移植模型及分组
        3.2.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3.2.7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抑制LET-7C-3P可以抵消ANW的抗NSCLC细胞增殖作用
        3.3.2 抑制LET-7C-3P可以抵消ANW的抗NSCLC细胞转移和侵袭作用
        3.3.3 抑制LET-7C-3P可以抵消ANW的促NSCLC细胞凋亡作用
        3.3.4 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证实了ANW通过上调LET-7C-3P发挥抗肿瘤作用
        3.4 结果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1. 前言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治疗癌性腹水的进展
        1 概述
        2 病理机制
        3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癌性腹水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内治法
        3 外治法
        4 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疗法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方案
        3.1 技术路线图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3 文献来源与检索
        3.4 文献筛选
        3.5 资料提取
        3.6 质量评价
        3.7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文献检索策略及结果
        4.2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4.3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4.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5 传统Meta分析结果
        4.6 网状Meta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总体研究结果概述
        5.2 腹腔灌注疗法
        5.3 中药注射液结果分析
        5.4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的具体标准
    附录2 改良Jadad评分量表
    附录3 WHO癌性腹水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4 CBM数据库检索策略及步骤
    附录5 贝叶斯MCMC模型有效率代码
    附录6 不同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图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TC方案治疗阳虚血瘀型卵巢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1.2.5 分组方法
        1.2.6 一般资料比较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方法
        2.3 观察指标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
    2.KPS评分
    3.肿瘤标志物
    4.毒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4.1 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抑制情况进行比较
        4.2 两组患者治疗后化疗毒性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讨论
    1.西医对卵巢癌的认识
        1.1 卵巢癌的病理分型
        1.2 卵巢癌的高危因素与早筛预防
        1.3 卵巢癌的西医治疗概况
        1.4 卵巢癌的疗效评价与随访
    2.中医学对卵巢癌的认识
        2.1 卵巢癌病名及病因病机
        2.2 卵巢癌辨证分型
        2.3 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现状
    3.中西医结合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恶性肿瘤
        3.1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本质
        3.2 益气温阳活血法抗癌机制研究
    4.益气温阳活血方药探讨
        4.1 方药组成及配伍
        4.2 药理研究
    5.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5.1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5.2 中医疗效评定
        5.3 KPS评分
        5.4 肿瘤标志物CA125
        5.5 骨髓抑制
        5.6 化疗毒性反应
        5.7 安全性评价
    6.临证体会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上皮性卵巢癌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表

(8)PD-L1调控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的功能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顺铂耐药是目前肺癌临床治疗难点之一
    顺铂耐药NSCLC通过EMT促进肿瘤转移
    顺铂耐药NSCLC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ATM/JAK1,2/STAT3 基因信号通路调控PD-L1 影响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转移潜能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细胞培养
        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培育
        慢病毒转染基因沉默及过表达ATM细胞株
        MTT实验
        划痕实验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小鼠体内实验
        RNA提取与定量实时PCR(real-time PCR,q PCR)分析
        Western blot
        免疫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统计学分析
    结果
        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EMT和转移潜能显着高于亲本细胞
        顺铂促进亲本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达ATM并在顺铂耐药株中显着高表达
        抑制ATM可显着降低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EMT和转移潜能
        ATM通过上调PD-L1 增强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EMT和转移潜能
        ATM通过JAK1,2/STAT3 通路上调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达PD-L1
        肿瘤原位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验证抑制ATM表达减少肿瘤转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EK/Erk/PD-L1 信号通路调控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细胞培养
        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培育
        顺铂细胞毒性实验
        NK细胞分离与培养
        NK细胞毒性实验(基于LDH释放)
        单细胞克隆集落形成实验
        流式细胞术
        体内异种移植瘤动物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RNA提取和定量实时PCR(q-PCR)分析
        Western Blot
        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亲本NSCLC细胞相比,顺铂耐药细胞显着逃逸NK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
        PD-L1在顺铂耐药肺癌细胞中显着高表达
        与亲本NSCLC细胞相比,顺铂耐药细胞NKG2D配体表达显着下调
        较亲本NSCLC细胞,顺铂耐药肺癌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后显着诱导NK细胞表达PD-1
        抑制PD-L1/PD-1 免疫调控节点可显着逆转顺铂耐药肺癌细胞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查杀
        与亲本 NSCLC 细胞相比,顺铂耐药细胞中 JAK/STAT、MAPK/ERK 多条信号通路被激活,其中 MEK/ERK 信号通路是顺铂耐药肺癌细胞中 PD-L1 表达上调的主要原因
        MEK/ERK抑制剂可逆转顺铂耐药肺癌细胞表达NKG2D配体
        MEK/ERK抑制剂和PD-L1 抗体的联合应用显着提高NK细胞对顺铂耐药肺癌细胞的肿瘤免疫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FASN-TGF-β1-PD-L1 通路环调控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细胞培养
        顺铂耐药细胞株的培育
        油红染色实验
        慢病毒转染建立FASN基因沉默细胞株
        健康供体来源的原代NK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NK细胞毒性实验(基于乳酸脱氢酶释放)
        体内异种移植瘤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RNA提取与定量实时PCR(real-time PCR,qPCR)分析
        Western blot
        统计学分析
    结果
        顺铂耐药NSCLC细胞较亲本细胞显着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
        顺铂耐药NSCLC细胞亲本细胞显着高表达FASN
        抑制FASN可显着逆转顺铂耐药细胞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
        抑制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FASN表达可显着下调PD-L1 和上调NKG2D配体表达
        FASN-TGF-β1 信号通路调控顺铂耐药细胞中PD-L1 表达
        FASN-TGF-β1 信号通路差异性调控顺铂耐药细胞和亲本细胞PD-L1/NKG2D配体表达
        TGF-β1 抑制剂与PD-L1 抗体联合免疫治疗顺铂耐药NSCLC肿瘤免疫逃逸优于单一用药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综述一,PD-1/PD-L1免疫调控节点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自然杀伤细胞在肺癌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综述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主要的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附件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学习期间主持的课题
    博士学习期间获得的荣誉
    博士学习期间获批的专利
    附件
致谢

(9)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案
    2.3 疗效判定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125、VEGF和 MMP-2 水平
    3.3 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3.4 两组患者的肿瘤转移情况
    3.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4.讨论
    4.1 化疗药物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
    4.2 联合化疗的配伍选择
    4.3 卵巢癌的化疗途径
    4.4 TC 方案与 TP 方案疗效分析
    4.5 肿瘤标记物在卵巢癌中的意义
    4.6 研究中的不足
5.结论
6.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Oct4影响卵巢癌侧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第一章 Oct4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侧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引言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的冻存复苏及传代培养
        2.2 流式细胞术分选SKOV3或A2780 中的SP细胞及NSP细胞亚群
        2.3 shRNA干扰下调SKOV3或A2780 分选的SP细胞Oct4 表达水平
        2.3.1 shRNA合成
        2.3.2 shRNA转染
        2.4 慢病毒感染在SKOV3或A2780中NSP细胞亚群过表达Oct
        2.4.1 pCDNA3.1(+)-Oct4 质粒构建
        2.4.2 质粒转化和提取
        2.4.3 慢病毒颗粒包装
        2.4.4 慢病毒感染
        2.5 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KOV3和A2780中Oct4 基因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检测
        2.5.1 RNA的提取
        2.5.2 RT-PCR测定Oct4 的表达水平
        2.5.3 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株中Oct4 蛋白的表达量
        2.6 细胞计数kit-8(CCK-8)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
        2.7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2.8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
        2.9 细胞周期分析
        2.10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2.11 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建立
        2.12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Oct4在SKOV3/A2780 上皮性卵巢癌的侧群细胞亚群中高表达
        3.2 Oct4 的下调表达削弱了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抑制了卵巢癌SP细胞的细胞增殖和肿瘤发生
        3.2.1 sh-Oct4 下调基因表达
        3.2.2 Oct4 表达下调后对SKOV3/A2780 SP亚群细胞增殖及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3.2.3 Oct4 表达下调后对SKOV3/A2780 SP亚群细胞周期的影响
        3.2.4 异种移植瘤模型研究Oct4 表达下调后对SP亚群细胞肿瘤发生的影响
        3.3 Oct4在NSP细胞亚群过表达对细胞增殖力和耐药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3.3.1 慢病毒转染在NSP亚群中过表达Oct
        3.3.2 过表达Oct4对SKOV3/A2780NSP亚群细胞增殖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
        3.3.3 过表达Oct4对SKOV3/A2780 NSP亚群细胞周期的影响分析
        3.3.4 过表达Oct4对SKOV3/A2780 NSP亚群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3.3.5 过表达Oct4对SKOV3/A2780 NSP亚群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Oct4 通过激活上皮性卵巢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功能
    引言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的复苏及传代培养
        2.2 Westen blotting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2.3 CCK-8 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
        2.4 克隆形成能力测定
        2.5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
        2.6 细胞周期实验
        2.7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2.8 免疫荧光检测
        2.9 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建立
        2.10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过表达Oct4 激活卵巢癌NSP细胞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
        3.1.1 过表达Oct4 增高JAK/STAT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
        3.1.2 过表达Oct4 促进STAT6 蛋白入核
        3.1.3 过表达Oct4 促进Cyclin D1、c-Myc和 Bcl-2 表达
        3.2 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可逆转过表达Oct4 的促瘤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四、艾妥和顺铂用于卵巢癌腹腔化疗的观察护理(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化疗在卵巢上皮性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D]. 侯晓蒙.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小剂量雷公藤多苷对人上皮性耐药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丰颖. 南昌大学, 2021(01)
  • [3]安五脂素通过调控let-7c-3p/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发展[D]. 文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5]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D]. 王佩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TC方案治疗阳虚血瘀型卵巢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D]. 杜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PD-L1调控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逃逸NK细胞肿瘤免疫的功能意义[D]. 沈明敬. 苏州大学, 2020(06)
  • [9]卡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D]. 张芹.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10]Oct4影响卵巢癌侧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D]. 阮正一.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Iitol联合顺铂治疗卵巢癌腹腔化疗的观察护理(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