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系杂交早稻大面积连片抛栽高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珠琴[1](2019)在《三种栽插模式对双季稻“双超”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出湘中东双季稻区丰产节本高效技术模式。本试验早稻选用株两优819、晚稻选用H优518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3种不同栽插模式(人工抛秧、常规机插、少苗机插)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动态、产量与产量构成、产量形成、成本经济效益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与结论:1、早晚稻少苗机插秧苗素质表现优于人工抛秧和常规机插。早稻移栽时,常规机插基本苗显着高于少苗机插和人工抛秧,较少苗机插高54.2%,较人工抛秧高60.3%,但常规机插分蘖力与成穗率显着低于少苗机插。晚稻也成同样规律,少苗机插分蘖力与成穗率显着高于人工抛秧和常规机插。早晚稻生育期常规机插最短,人工抛秧次之,少苗机插最长。2、三种栽插模式中,少苗机插营养生长阶段最长,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干物质积累总量、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少苗机插干物质积累总量较常规机插高,且显着高于人工抛秧,其余各个指标也呈同样的规律。三种栽插模式处理早稻收获指数,分别为常规机插61.6%、少苗机插65.4%、人工抛秧51.4%,晚稻收获指数为,常规机插56.6%、少苗机插57.3%、人工抛秧54.4%,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增加干物质积累有利于高产,少苗机插的源、流、库均得到明显改善,最终能增加产量。3、三种栽插模式对早晚稻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影响均显着,少苗机插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显着高于较常规机插和人工抛秧。早稻实测产量少苗机插较常规机插高692kg/hm2,较人工抛秧高718 kg/hm2;晚稻实测产量少苗机插较常规机插高646kg/hm2,较人工抛秧高885 kg/hm2。4、研究了三种栽插模式对早晚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苗机插成本最低,其次是常规机插,人工抛秧成本最高。早晚稻少苗机插用种量总成本较常规机插少50%,其余各项成本基本持平;少苗机插早晚稻用种量总成本、育秧总成本、移栽总成本、追肥总成本均低于人工抛秧。少苗机插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人工抛秧,常规机插最低。
黄礼英[2](2018)在《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不断增加,这主要源于水稻单产的增加,而水稻单产的增加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培育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然而这些超高产品种通常种植在高氮环境下,它们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表现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减氮条件下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Y两优1号)、籼型杂交稻(珞优10号和川优6203)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和绿稻Q7)的产量和NUE差异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0 kg N ha-1)和减氮(N90:90 kg N ha-1)两个氮肥处理,并以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180 kg N ha-1(N180)作为高氮对照处理。在2015-2017年,我们比较了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减氮条件下(100 kg ha-1的施氮量)的产量和NUE表现。了解这些品种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机制,可为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减氮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施氮、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2014和2015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籼型常规稻高5.4%、8.4%和6.6%,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与籼型杂交稻仅在施氮处理下差异显着,在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两年平均分别比籼型杂交稻增产3.7%和8.8%。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重是籼型超级杂交稻在三个氮肥处理下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的原因。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分析,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主要归因于显着高的收获指数,在减氮处理下,主要是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高氮对照处理下主要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2)在不施氮和减氮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植株总氮积累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无显着差异,但在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具有相对较高的植株总氮积累量。在三个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NU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等有关。(3)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100 kg N ha-1下的产量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增产10.6%和19.5%。从产量构成方面分析,显着高的每穗颖花数是甬优4949产量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的主要原因,而其较高的每穗颖花数主要源于较高的干物质颖花生产效率、氮素颖花生产效率和积温颖花生产效率。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看,甬优4949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就干物质积累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较长的籽粒灌浆期、花后缓慢的叶片衰老、相对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优的冠层结构(消光系数KL小)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较大的氮素消光系数KN和KN/KL比值)是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原因。(4)就氮素积累和NUE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植株总氮积累量不占优势,但其NUE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高8.2%、6.2%和10.6%,而比黄华占分别高18.4%、17.7%和19.5%,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KN/KL值,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有关。综上所述,超高产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在减氮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且其NUE均不低于其它类型水稻品种。在减氮条件下,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对籼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和NUE起着重要作用。较大的库容、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较优的源库协调性(较高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以及良好的冠层结构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协调分布是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高产和氮高效的原因。明确这些超高产品种在减氮栽培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可为选育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和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石晓华[3](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金国胜,陈文辉,王珍[4](2017)在《超级稻推广的任务和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概述了湖北省超级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遴选的超级稻主导品种特性、6种技术模式、推广中采取的推广方法、技术措施、推广后取得的成效,为在湖北省发展超级稻、提高水稻单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吕伟生[5](2016)在《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水稻机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不明晰、配套的定量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因此,于20132015年在江西双季稻区,就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叶龄模式参数、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安全生产季节安排、壮秧形态及技术指标、基本苗定量及行株距配置、氮肥合理运筹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机插早稻主茎平均总叶片数N为10.712.2,叶数变幅1013,伸长节间数n均为4个,够苗叶龄为N-n+1。机插晚稻品种主茎平均总叶片数为14.415.2,叶数变幅1416,伸长节间数均为5个,够苗叶龄为N-n。高产类型机插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较高、穗型较大、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机插早稻生育期为110113 d,日产量7579 kg/hm2/d,每穗粒数115135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机插晚稻115120 d,日产量7882 kg/hm2/d,每穗粒数130150粒,千粒重2528 g。二、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群体总颖花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则无显着差异,以较多的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协同产出较高的总颖花量,同时保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双季机插稻高产的重要特征。高产群体表现为前期早发稳长,早稻在N-n+1叶龄期、晚稻在N-n叶龄期够苗,拔节期形成适宜的高峰苗数,具有较高的成穗率和有效穗;群体粒叶比协调,中后期吸肥力强,后期具有较高的LAI和物质生产量,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大;以适量的前期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为基础,着重提高中后期群体生长量,实现穗粒结构协调与源库协调,是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显着特点和基本规律。三、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在研究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的同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产量水平在9000 kg/hm2以上的双季机插稻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二次枝梗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定量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早稻:茎蘖数为340370万/hm2,LAI1.41.6,干物质量9201080 kg/hm2。晚稻:茎蘖数为345380万/hm2,LAI1.72.1,干物质量10501300 kg/hm2。2、二次枝梗分化期早稻:茎蘖数510575万/hm2,LAI 3.23.7,物质生产22002550 kg/hm2。晚稻:茎蘖数545635万/hm2,LAI4.85.4,物质生产40004400 kg/hm2。3、抽穗期早稻:有效穗335365万/hm2,成穗率60%以上,总颖花量4300048500万朵/hm2,LAI 6.26.7,颖花/叶0.680.77朵/cm2;干物质量82209420 kg/hm2。晚稻:有效穗335370万,成穗率55%以上,总颖花量4300050000万朵/hm2,LAI 6.57.4,颖花/叶0.630.72朵/cm2,干物质量1010011000 kg/hm2。4、成熟期早稻:LAI维持在3.54.0,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5650623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425014750 kg/hm2。晚稻:LAI维持在3.44.2,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6200650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605016800 kg/hm2。四、双季机插稻定量栽培技术1、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近30年(1984—2013)江西早稻安全播种期和移栽期提前、晚稻安全齐穗期延迟不明显、成熟期显着推迟,双季安全生产季节显着延长,安全生产季节内温度明显升高、积温显着增加、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且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从生产的安全性和温光利用的高效性来看,当前气候变化总体有利于江西双季机插稻的发展。早稻机插育秧安全播种期:赣北3月23日、赣中3月21日、赣南3月16日;早稻安全移栽期:赣北4月20日、赣中4月16日、赣南4月13日;晚稻安全齐穗期:赣北9月14日,赣中9月15日,赣南9月20日;晚稻安全成熟期:赣北10月22日,赣中10月25日,赣南10月31日。2、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在基质旱育秧条件下,合理播种密度、适龄机插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早稻机插秧龄宜控制24d(叶龄3.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杂交稻2.02.5粒/cm2、常规稻2.53.0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03.6叶,苗高1417cm,茎基宽2.7mm以上,白根数9条以上,单株干重30mg以上,壮秧指数5.0以上,成苗率75%以上,大田分蘖缺位杂交稻2.0以下、常规稻2.7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7条以上。晚稻机插秧龄宜控制在21d(叶龄4.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约2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54.5叶,苗高1518cm,茎基宽3.2mm以上,白根数13条以上,单株干重40mg以上,壮秧指数9.0以上,成苗率80%以上,大田分蘖缺位0.8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13条以上。3、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与传统“9寸”插秧机相比,采用高速乘坐式“7寸”窄行距插秧机有利于获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较高的总颖花量而实现高产;在行距25cm条件下,早稻株距以1214cm为宜,晚稻株距以14cm为宜。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5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发生较少,以1/3、2/3、1/4为主,但均不能成穗;单株分蘖成穗数杂交稻约3.1个,常规稻约2.2个。机插晚稻一次分蘖集中在主茎第37叶位,第36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在3/05/0上均有发生,但成穗1/3和1/4为主;主要依靠一次分蘖成穗,二次分蘖成穗较少;单株分蘖成穗数4.5个左右。早稻在34叶期移栽,杂交稻bn为1.71.8,a为-1.2-1.1,r约0.75,常规稻bn为2.52.7,a为-1.3-1.1,r约0.7;晚稻在4叶1心期移栽,bn=0.70.8,a=0.50.6,r=0.790.83。机插早、晚稻主茎及优势蘖位穗部性状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对群体产量贡献大。根据基本苗公式及参数计算出的基本苗处理基本达到预期穗数,且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验证了公式及其参数适合于双季机插稻基本苗的计算。4、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适量施氮可同步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扩大群体库容量,机插早、晚稻分别在施氮量为180 kg/hm2和195 kg/hm2时即可达到较高产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着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早稻8﹕2至7﹕3、晚稻7﹕3,移栽后7 d+倒2叶抽出期追施氮肥,有利于分蘖成穗,中后期维持较高的LAI和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协调,穗数充足、穗型较大、总颖花量高,并同步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
方福平[6](2016)在《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田生态系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之一。除了承载粮食生产及原材料供给之外,稻田生态系统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温度调节、固碳、蓄洪等。随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加剧,稻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评价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水稻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我国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现状评价,而对其历史变迁、影响因素以及补偿机制尚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水稻生产数据、气象数据、调查数据以及田间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历史变化;深入解析了1980-2014年期间我国稻作技术、气候变化以及种植格局演变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我国稻田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稻田生态保护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强度存在较大时空差异。1980-2014年期间,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14年四大稻区18个水稻主产省1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达到23712.5×108yuan,比1980年增加36.5%。在六种稻田生态服务功能中,固碳价值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控温和温室气体价值。控洪价值和温室气体价值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我国稻田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在7.96-11.18yuan/m2和11.21-13.63 yuan/kg之间。面积强度表现出随时间变化显着增加的态势,但是产量强度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变化而显着变化的态势。不同稻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2)我国稻作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显着影响。1980-2014年期间,全国稻田随着育秧技术的发展,在育秧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降低55.79×108yuan,其中东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西南稻区和南方双季稻区育秧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分别降低了7.3x108yuan、13.63×108yuan、11.19×108yuan和23.67×108yuan;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价值降低3051.2×108yuan。然而,移栽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价值,移栽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增加20.6×108yuan。施氮量的增加同时增加了固碳(880.9×108yuan)、制氧(274.8×108yuan)、化学污染(157.6×108yuan)和温室气体排放(471.1×108yuan)四种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但是正价值(固碳和制氧)的增加值要高于负价值(化学污染和温室气体)。因此,施氮量增加整体上增加了稻田生态服务价值。(3)水稻季气候变化增加了我国稻田系统控温价值,但降低了控洪价值。1980-2014年期间,受净辐射、气温、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我国稻田控温价值整体表现为增加态势。早、中、晚稻分别增加13.8%、45.8%和83.9%。然而,稻田控洪价值却表现为降低态势。早、中、晚稻控洪价值分别下降了91.5%、89.1%和81.5%。气候变化对稻田控温和控洪价值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北稻区控温价值呈波动变化。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均表现为增加态势,近五年均值(2010-2014)分别比30年前(1980-1984)增加了96.8%、88.2%和39.0%。从控洪价值来看,四个稻区水稻季稻田控洪价值均呈现出降低态势。东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近5年的均值(2010-2014)比30年前(1980-1984)下降了16.5%、12.5%、12.5%和12.0%。净辐射、日均温、最高温和最低温与控温价值表现出正相关性,相对湿度与控温价值呈负相关。但是,不同稻区和稻作类型控温价值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4)水稻种植格局北移降低了全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和强度,但其影响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水稻种植格局北移使全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降低15.8%。其中,固碳、制氧、控温、控温、温室气体排放和化学污染价值分别降低13.4%、13.4%、14.4%、27.7%、22.7%和13.1%。水稻北移使稻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下降14.2%。但是,水稻种植格局北移对单位产量生态服务价值并没有显着影响。种植格局北移对不同省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均呈下降态势。北移情景下,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12个省份单位面积价值呈下降态势,5个省份单位产量价值呈下降态势。(5)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激励在保障稻田生态服务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受访的383人中愿意支付的比例为90.6%:平均支付意愿WTP约为0.54yuan/kg;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以米价的形式参与支付。居住地与水田的距离、家庭党员人数、对环保概念的认知、享受到水田服务的项目数及对水田保护责任方的认知等5因素影响受访者的支付意愿,且呈正相关。性别、年龄、职业、粮食安全意识等因素对支付意愿无显着影响。(6)探讨和阐述了我国稻田生态补偿范围、基本原则、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激励机制。我国稻田生态补偿范围可划分为山地丘陵稻田、平原稻田和围垦滩涂田。稻田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要兼顾公平性、差异化、渐进性和项目制。稻田生态补偿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补偿方式,包括公共生态补偿政策和绿色技术补贴;另一类是市场补偿方式,包括收入反哺和实施碳交易。稻田生态补偿的补贴标准应该在细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基础上,依据标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与博弈,确定出合理的支付标准。在激励机制方面,应重视对农民、企业、社会公众、政府等四大群体的共同激励,提高稻田生态保护各参与者的积极性。
杨国才,周雷,刘凯,陈志军,胡刚,李三和,闸雯俊,游艾青[7](2015)在《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长江中游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4省杂交早稻生产及新品种研究与开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制约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生产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发展杂交早稻生产与研发应采取价格市场引导化、育种目标多样化、品种审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轻简化和种植区域化、板块化、规模化等措施。
谭旭生,曾跃华,刘洪,李智谋,姜守全[8](2014)在《株两优15的特征特性及盘育抛栽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认为株两优15(株1S/H98-15)是由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7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广西品种认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在湘中娄底和桂林中北部的种植表现,总结了该组合在洞庭湖双季稻区作早稻软盘育秧抛秧栽培的高产技术。
郭保卫[9](2013)在《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试验于2010-2011年在扬州大学海安试验基地及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粳型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研究材料,用434单孔塑盘和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旱育秧,分别设置摆栽、点抛、常规撒抛等抛栽方式,并以盘育毯状苗机插作为对照。秧龄均为25d,单孔秧盘每孔3苗,2连孔秧盘每连孔4苗,3连孔秧盘每连孔6苗,机插秧秧龄20d,每穴4苗。就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产量形成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分蘖特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氮素吸收利用、株型特征、抗倒伏能力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明确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优势,探索抛秧稻超高产新模式,为促进抛秧轻简化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抛栽方式的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有序摆抛栽显着高于撒抛和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产量超过11t hm-2,单孔撒抛和机插稻产量只有10-10.5t hm-2。就不同抛栽方式而言,有序摆栽和点抛群体起点质量高,发棵快,各生育时期群体叶面积、粒叶比、光合势、物质生产、积累、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物质转运均优于撒抛,后期通风透光性好,仍能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最终产量高。就不同结构秧盘处理而言,2连孔、3连孔摆栽次数较单孔减少1/3-1/2,提高了摆栽速度。2连孔稻株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能保持较强抗倒伏和群体物质生产能力,最终产量大于3连孔和单孔,3连孔和单孔稻株间差异不显着。有序摆抛栽稻群体起点质量高,活棵快,前期有着适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后期保持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积累和转运能力,是实现超级稻稳定超高产的基础,2连孔稻株整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较强的物质生产和生长优势,3连孔稻株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栽是一种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模式。2.(1)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①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一次分蘖发生在主茎1-6叶位,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是主茎3-5叶位的一次分蘖,一次分蘖占总茎蘖比例为65-70%;撒抛稻分蘖的发生叶位比摆栽和点抛高两个叶位,一次分蘖叶位也是1-6,二次分蘖发生在1/1、1/2、1/3、2/1、2/3,优势分蘖发生和成穗为主茎3-6叶位,一次分蘖比例60%多点,二次分蘖比例比摆栽、点抛稍高些。机插稻的一次分蘖叶位3-7,优势分蘖叶位4-7;南粳44一次分蘖比例介于点抛处理之间,武运粳24的一次分蘖比例高于抛栽培处理,二次分蘖比例与一次分蘖趋势相反。不同抛栽方式间一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二次分蘖呈现相反趋势。②同种栽插方式下不同连孔处理间分蘖发生叶位和成穗叶位相同,一次分蘖各叶位上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成穗数基本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二次分蘖则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比例、二次分蘖比例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分蘖对产量贡献及穗部性状:①有序摆抛栽水稻一次分蘖与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90%左右,撒抛稻主茎和一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85%左右,机插稻主茎对产量的贡献率两品种间有不同,南粳44介于撒抛和摆抛、点栽之间,武运粳24高于抛栽处理。不同抛栽方式间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单株和群体产量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②不同连孔处理间一次分蘖对产量贡献无明显变化规律,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2连孔、单孔>3连孔,不同连孔处理间穗粒数、单穗重表现为3连孔>2连孔>单孔,着生密度和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则为2连孔>单孔、3连孔。所有处理的一次分蘖发生率、成穗率和的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单穗重和着粒密度等均高于二次分蘖,主茎对产量贡献率高于20%,可见水稻有序摆抛栽主茎和低位优势分蘖优势明显。3.水稻有序摆栽和点抛后秧苗根系长度、根数、单株根重高于撒抛和机插,栽后7d3连孔稻苗优势明显,栽后15d2连孔秧苗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各生育时期群体根干重、根系冠比、根系活力表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稻株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和吸收面积比与穗后根系伤流量亦呈现相同趋势。各生育时期的根系干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及抽穗期单茎根系伤流量、根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比与产量极显着相关。齐穗15d,70%上根系分布在0-5cm,90%以上根系分布在0-10cm,各层根干重、根体积、根重密度抛栽方式间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为2连孔>3连孔>单孔,5-10cm、10-15cm、15-20cm的根系比例亦呈现此趋势。0-20cm内,各层根系干重、根系体积、根重密度与产量极显着相关,上层根系对产量贡献较大,0-10cm贡献率达90%以上。总之,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发生快,各时期活力强,后期分布合理,其良好的根系特性是其超高产形成的地下部特征和生理基础。4.(1)水稻有序摆抛栽各生育时期全株含氮率低于撒抛,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吸氮量相对较低,拔节后吸氮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撒抛,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3连孔和2连孔植株各生育时期含氮率和阶段吸氮比例较高,且前期能保持适宜的吸氮量,拔节后吸氮能力显着增强,各生育时期吸氮量、阶段吸氮量和阶段吸收比例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2)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产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氮素利用率各指标、偏生产力、氮素收获在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百公斤籽粒需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呈现相反趋势。(3)不同抛栽方式间抽穗及成熟期根系、茎鞘、叶、穗和总干重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不同抛栽方式处理穗后根系及穗部含氮率和吸氮量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茎鞘和叶片呈现相反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穗后叶片和穗中含氮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抽穗期茎鞘与成熟期根系的含氮率差异不显着。各器官中的吸氮量亦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有序摆栽和点抛稻的茎鞘与叶向穗转移的氮素量大、转运率高,且根系具有较强的吸收养分能力。茎鞘和叶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均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水稻有序摆抛栽前期有合理含氮量和积累量,各生育阶段氮素吸收能力较强,抽穗后具有较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是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的营养机理。5.(1)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抗倒伏能力差异显着,有序摆栽稻的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点抛稻抗倒伏能力其次,撒抛稻茎秆倒伏指数和群体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就不同连孔稻株而言,各抛栽方式下均表现为2孔>3连孔、单孔,2连孔稻株抗倒伏能力优势明显,3连孔和单孔互有高低。(2)抗折力与茎秆抗倒伏能力、群体抗倒伏能力极显着正相关,是影响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抗折力与株高、重心高度、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叶鞘干重、单位节间干重、节间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及弯曲力矩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3)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抗倒伏能力强,主要因为基部节间短、粗、壁厚,后期茎秆充实度好。抛栽稻高产、超高产栽培中,2连孔、3连孔有序摆抛稻株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是一种抗倒伏能力较强的高产轻简栽培方式。6.有序摆抛水稻上三叶较长,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相对较小,上三叶叶长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片叶基角、叶开角与披垂度则为2连孔<3连孔<单孔,叶长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相关,与单位面积穗数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则呈现相反的相关趋势,且部分差异极显着或显着。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较高,且下降速度慢,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衰减速度表现为单孔<3连孔<2连孔。不同抛栽方式的叶位着生高度和相对着生高度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不同连孔处理间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上三叶叶片着生高度与相对着生高度、剑叶到倒2叶的叶枕距、与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极显着或显着相关,而与有效穗数极显着负相关。穗长、穗着生密度、抽穗后茎鞘重与每穗粒数、单穗重及产量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穗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株高与产量和穗粒数显着正相关,而与秆长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相关性均不显着。7.(1)加工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间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密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不同连孔处理间2连孔>3连孔>单孔,稀植有序摆抛栽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2)外观品质。不同抛栽方式间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呈现摆栽>点抛>撒抛、机插的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则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3连孔、2连孔穴内分蘖多且竞争强,一定程度减少了穴内空间,所以其外观品质较单孔稍差。(3)蒸煮食味品质。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胶稠度、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均表现为摆栽>点抛>撒抛、机插,而蛋白质含量呈现相反趋势。不同连孔处理间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峰值黏度、崩解值表现为2连孔>3连孔、单孔,最终黏度和回复则为3连孔、2连孔<单孔。有序摆抛栽可在较多性状上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特别2连孔、3连孔有序栽插在稻米品质上有明显改善(除外观品质)。
邹应斌[10](2011)在《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的沿革和变更,为发展双季稻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区域内双季稻品种由单季稻改双季稻,由高秆稻改矮秆稻,由常规稻改杂交稻,由普通稻改超级稻的4次变革,总结和分析栽培技术的发展。随着品种的变更,双季稻栽培技术经历了多穗型栽培、穗粒兼顾型栽培和重穗型栽培3个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早稻少耕分厢撒播技术、杂交晚稻"双两大"栽培技术、双季稻起垄栽培技术、早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双季稻"旺壮重"栽培技术、双季稻抛秧栽培技术、双季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要点及适应范围。指出双季稻生产将向化肥化、轻型化和机械化发展变化,并提出了发展双季稻生产的建议。
二、两系杂交早稻大面积连片抛栽高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系杂交早稻大面积连片抛栽高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栽插模式对双季稻“双超”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不同栽插模式研究现状 |
1.1.1 直播稻 |
1.1.2 手栽稻 |
1.1.3 抛秧稻 |
1.1.4 常规机插稻 |
1.1.5 “三一”机插稻 |
1.2 双季稻品种搭配模式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
2.4 观察记载项目与标准 |
2.4.1 秧苗素质指标测定 |
2.4.2 根系活力测定 |
2.4.3 水稻分蘖动态调查 |
2.4.4 生育期记载 |
2.4.5 叶面积测定 |
2.4.6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4.7 产量构成因素考查 |
2.4.8 三种栽插模式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分蘖动态及分蘖与成穗的影响 |
3.2.1 分蘖动态调查 |
3.2.2 分蘖与成穗 |
3.3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生育期的影响 |
3.4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1 叶片干物质积累量 |
3.4.2 茎鞘干物质积累量 |
3.4.3 穗部干物质积累量 |
3.4.4 各时期地上各部位干物质积累动态 |
3.4.5 叶面积指数 |
3.5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 三种不同栽插模式对双季稻经济效益分析 |
3.6.1 成本分析 |
3.6.2 经济效益分析 |
4 总结与讨论 |
4.1 三种栽插模式对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
4.2 三种栽插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4.3 三种栽插模式对产量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
4.4 三种栽插模式对成本经济效益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 |
1.1 水稻品种类型的变化 |
1.2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1.3 水稻单产的变化 |
2 水稻产量的形成 |
2.1 水稻产量形成与产量构成因子 |
2.2 水稻产量形成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2.3 水稻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 |
2.4 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 |
3 氮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3.1 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氮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4 水稻素氮利用效率 |
4.1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
4.1.1 不设立无氮区 |
4.1.2 设立无氮区 |
4.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
4.3 水稻NUE差异 |
4.3.1 水稻NUE的品种间差异 |
4.3.2 水稻NUE的类型间差异 |
4.3.3 与水稻NUE有关的农学和生理性状 |
5 有关水稻产量和NUE还需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与NUE的农学和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进程 |
1.2.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1.2.3 光照拦截动态 |
1.2.4 SPAD值测定 |
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2.5.1 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成熟期收获指数 |
2.5.2 干物质转运特性 |
2.5.3 作物生长速率 |
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 |
2.6.1 分蘖特性 |
2.6.2 分蘖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3 叶面积生长特性 |
2.6.4 叶面积生长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5 营养生长期的光照拦截特性 |
2.6.6 花后SPAD值的变化 |
2.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1 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2.7.2 关键生育期的氮素积累 |
2.7.3 氮素转运特性 |
2.7.4 氮素利用效率 |
2.7.5 NUE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
2.7.6 NUE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特性 |
3.2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转运及NUE表现 |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NUE相关性状 |
4 结论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的农学与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期记载 |
1.2.2 叶面积和干物质 |
1.2.3 颖花分化与退化 |
1.2.4 冠层结构特性 |
1.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
1.2.6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1.3 其它数据计算 |
1.4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甬优4949 大穗的形成 |
2.3.1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3.2 颖花分化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
2.3.3 颖花分化末期至齐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 |
2.3.4 群体颖花生产效率 |
2.4 干物质生产及与干物质生产有关的植株性状 |
2.4.1 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 |
2.4.2 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
2.4.3 冠层内光照和氮素的垂直分布 |
2.4.4 LAI降低速率和绿叶面积持续期 |
2.5 粒叶比和收获指数 |
2.6 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 NUEg与 NHI、HI和成熟期叶片、饱粒氮素浓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NUE表现 |
3.2 颖花生产效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3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4 冠层特性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5 粒叶比和HI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
2.1.2 主要发文期刊 |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思路 |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3.4 研究数据 |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6.3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
7.3 模型估计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8.3 模型估计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超级稻推广的任务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推广任务 |
1.1 开展品种遴选 |
1.1.1 两优287 |
1.1.2 广两优香66 |
1.1.3 深两优5814 |
1.1.4 扬两优6号 |
1.1.5 丰两优香一号 |
1.1.6 五优308 |
1.2 进行技术组装 |
1.2.1 超级稻亩产700 kg以上高产栽培技术 |
1.2.2 超级稻集中育秧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
1.2.3 超级稻一种两收再生栽培技术 |
1.2.4 薯一稻一稻高产高效模式 |
1.2.5 油一稻一稻 (再) 高产高效模式 |
1.2.6 稻一渔共作高效种养模式 |
1.3 着力大田推广 |
2 推广方法 |
2.1 联合推动 |
2.2 示范带动 |
2.3 项目支撑 |
2.4 媒体发动 |
3 推广成效 |
3.1 经济效益显着 |
3.2 社会效益巨大 |
3.3 生态效益突出 |
4 结论 |
(5)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2.1 水稻叶龄模式 |
2.2 水稻群体质量 |
2.3 栽培技术定量 |
2.3.1 适宜播期的确定 |
2.3.1.1 最佳抽穗结实期 |
2.3.1.2 安全生产季节 |
2.3.2 育秧技术的定量 |
2.3.2.1 壮秧标准 |
2.3.2.2 适宜播量 |
2.3.2.3 机插育秧 |
2.3.3 基本苗数的定量 |
2.3.3.1 基本苗公式的建立 |
2.3.3.2 基本苗公式的应用 |
2.3.4 施肥技术的定量 |
2.3.4.1 定量施肥技术 |
2.3.4.2 氮肥的精确定量 |
2.3.5 灌溉技术的定量 |
2.3.5.1 节水灌溉技术 |
2.3.5.2 精确灌溉技术 |
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龄模式参数 |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1 机插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2 机插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2 分蘖特性 |
2.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
2.2.4 LAI及粒叶比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品种的叶龄模式参数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
3.3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
3.4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
4 小结 |
第三章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与测定方法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1.1 早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1.2 晚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2.2.1 不同产量水平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2.2.2 不同产量水平间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特点及协同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穗粒结构特征 |
4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的共性规律及定量化指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育秧基质试验 |
1.2.2 播种量试验 |
1.2.3 秧龄试验 |
1.2.4 行株距配置试验 |
1.2.5 氮肥运筹试验 |
1.2.6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验证试验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蘖动态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植株含氮率 |
1.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类型划分 |
2.2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
2.2.1 分蘖成穗特征 |
2.2.2 LAI动态与粒叶比 |
2.2.3 氮素吸收与干物质生产特点 |
2.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
2.3.1 有效分蘖临界期 |
2.3.1.1 茎蘖数 |
2.3.1.2 LAI |
2.3.1.3 干物质量 |
2.3.2 二次枝梗分化期 |
2.3.1.1 茎蘖数 |
2.3.1.2 LAI |
2.3.1.3 干物质量 |
2.3.3 抽穗期 |
2.3.3.1 有效穗及成穗率 |
2.3.3.2 总颖花量 |
2.3.3.3 LAI及粒叶比 |
2.3.3.4 干物质量 |
2.3.4 成熟期 |
2.3.4.1 LAI |
2.3.4.2 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及总干物质量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
4 小结 |
第五章 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计算方法 |
1.2.1 安全日期 |
1.2.2 各保证率的安全日期 |
1.2.3 双季安全生产季节天数 |
1.2.4 气候变化倾向率 |
1.2.5 温光资源特征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全生产日期及其变化 |
2.1.1 早稻安全播种期 |
2.1.2 早稻安全移栽期 |
2.1.3 晚稻安全齐穗期 |
2.1.4 晚稻安全成熟期 |
2.2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其变化 |
2.3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的温光资源及其变化 |
2.3.1 热量资源 |
2.3.2 光照资源 |
2.4 双季稻实际生产日期 |
2.5 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 |
3 讨论 |
3.1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温光资源的影响 |
3.2 晚稻安全齐穗临界温度 |
3.3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轻型种植方式的意义 |
4 小结 |
第六章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成苗率 |
1.2.2 秧苗形态 |
1.2.3 秧苗田间发根力 |
1.2.4 秧苗大田分蘖缺位 |
1.2.5 机插质量 |
1.2.6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3 相关指标计算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1.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1.2 育秧基质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1.3 育秧基质对产量的影响 |
2.2 秧龄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2.1 秧龄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2 秧龄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2.3 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
2.3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3.1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2 播种密度对秧苗鞘叶配置的影响 |
2.3.3 播种密度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3.4 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
2.4 机插壮秧指标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育秧基质 |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播种密度 |
3.3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移栽秧龄 |
3.4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
4 小结 |
第七章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及行株距配置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1.1 机插行株距配置试验 |
1.1.2 机插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试验 |
1.2 调查与测定方法 |
1.2.1 分蘖发生及成穗状况调查 |
1.2.2 茎蘖动态调查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行株距配置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
2.2 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特性 |
2.2.1 分蘖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
2.2.2 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 |
2.2.3 成穗茎蘖组成及其对群体产量的贡献 |
2.2.4 成穗茎蘖的穗部性状 |
2.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的确定及验证 |
2.3.1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确定 |
2.3.2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验证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茎蘖穗对产量的贡献 |
3.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 |
3.4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 |
4 小结 |
第八章 氮肥运筹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2.3 植株含氮率 |
1.2.4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3 相关指标计算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2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1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
2.2.3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LAI及粒叶比的影响 |
2.2.4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2.5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量 |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 |
3.3 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问题 |
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 |
1.1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
1.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 |
1.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 |
1.4 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
1.5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
1.6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 |
1.7 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概念及内涵 |
1.2.2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 |
1.2.3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 |
1.2.4 稻田生态补偿机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总量、结构与分布 |
3.1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及其历史变化 |
3.2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结构 |
3.3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强度 |
3.4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 |
3.5 讨论 |
3.6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稻作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4.1 育秧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4.2 移栽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4.3 灌溉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4.4 氮肥用量增加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5.1 水稻季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 |
5.2 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 |
5.3 气候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5.4 气象因子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相关性 |
5.5 讨论 |
5.6 小结 第六章 种植格局变化对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6.1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影响 |
6.2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强度的影响 |
6.3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CVM的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1 市民对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描述统计分析 |
7.2 个人特征因素对市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 |
7.3 市民对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回归分析 |
7.4 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
8.1 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
8.2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策略 |
8.3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的标准 |
8.4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 |
8.5 促进稻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对策 |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Meta分析所选文献 附表一 稻作技术调查表 附表二 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
(7)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早稻的发展历程 |
1.1长江中游双季早稻生产概况 |
1.2杂交早稻的发展历程 |
2杂交早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1生产过程中的不利气候因素 |
2.2育成品种自身缺陷 |
2.3比较效益低下 |
3发展措施 |
3.1政府要提高和落实粮补政策,职能部门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
3.2种植区域化、板块化、规模化 |
3.3育种目标多样化,品种审定标准化 |
3.4构建生产技术轻简化体系 |
(8)株两优15的特征特性及盘育抛栽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主要特征特性 |
1.1高产稳产 |
1.2生育期适中 |
1.3农艺性状好 |
1.4抗逆性较强 |
1.5稻米品质较好 |
2各地栽培表现 |
2.1在湘中娄底的种植表现[4] |
2.2在桂林中北部的种植表现[5] |
2.3在常德的种植表现 |
3株两优15盘育抛栽高产技术 |
3.1秧田管理 |
3.2大田管理 |
(9)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 研究进展 |
4.1 水稻抛秧超高产的研究进展 |
4.1.1 水稻超高产概念 |
4.1.2 水稻塑盘旱育壮秧奠定超高产基础 |
4.1.3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方式 |
4.1.4 水稻塑盘旱育抛栽超高产形成特性 |
4.1.5 水稻抛秧超高产研究展望 |
4.2 有序程度对抛秧稻高产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
4.2.1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抛栽方式 |
4.2.2 不同有序程度抛栽稻高产、超高产形成特点 |
4.2.3 水稻有序抛秧的展望 |
4.3 水稻稀植超高产模式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4.3.1 水稻稀植高产、超高产栽培的发展 |
4.3.2 水稻稀植超高产主要模式 |
4.3.3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生理基础 |
4.3.4 水稻稀植超高产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超高产与光合生产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1.4.2 剑叶光合速率 |
1.4.3 透光率测定 |
1.4.4 单穴物理学指标测定 |
1.4.5 产量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群体起点结构及质量 |
2.1.1 栽后秧苗分布 |
2.1.2 栽后稻苗素质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特性及物质生产 |
2.2.1 各生育时期物质生产与积累 |
2.2.2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及粒叶比 |
2.2.3 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和光合势 |
2.2.4 抽穗后茎鞘干重及物质转移 |
2.2.5 抽穗后剑叶光合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抗倒伏性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群体透光率 |
2.5 水稻有序摆抛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产量的方差分析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特性与稀植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分蘖发生与成穗的追踪 |
1.4.2 茎蘖动态 |
1.4.3 实收计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差异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茎蘖发生动态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成穗的茎蘖组成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对产量的贡献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各成穗分蘖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主茎分蘖发生与成穗 |
3.2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的分蘖规律与优势分蘖利用 |
3.3 不同抛栽方式水稻各叶位分蘖与产量的关系 |
3.4 关于抛栽稻合理利用分蘖成穗,进一步促进水稻超高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根系干重、根冠比 |
1.4.2 根系体积、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 |
1.4.3 根系伤流 |
1.4.4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 栽后秧苗的根系特点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活力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系吸收表面积 |
2.6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后根系伤流变化 |
2.7 水稻有序摆抛栽后期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 |
2.7.1 各层根系干重及比例 |
2.7.2 各层根系体积与根干重密度 |
2.8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 |
2.8.1 各生育期根系特征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2.8.2 根系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根形态生理系特征 |
3.1.1 根系生长特性 |
3.1.2 根系分布特性 |
3.2 稀植栽培与根系活力的关系 |
3.3 根系特征与水稻超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转运特点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1 植株全氮的测定 |
1.4.2 计产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含氮率与吸氮量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阶段吸收量与阶段吸收速率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抽穗期氮素积累、分配与转运 |
2.4.1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2 水稻有序摆抛栽成熟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分配 |
2.4.3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转运量 |
3 讨论 |
3.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氮素吸收、积累特性 |
3.2 水稻有序摆抛的氮素分配、转运与生产特性 |
3.3 氮素吸收、积累及转运特点与水稻高产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有序摆抛栽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节间农艺指标 |
1.4.2 茎干抗折力 |
1.4.3 重心高度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茎秆的抗倒伏能力 |
2.2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植株性状 |
2.3 有序摆抛栽超级稻的茎秆充实度性状 |
2.4 抗倒伏特性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关于有序摆抛栽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 |
3.2 关于水稻抗倒伏性状特征间的关系 |
3.3 关于水稻植株抗倒伏性与稀植栽插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叶面积 |
1.4.2 上部叶片倾斜角度及叶枕高度 |
1.4.3 SPAD值 |
1.4.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产量及构成 |
2.2 水稻有序摆抛栽抽穗期的叶片配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上部叶片的空间分布 |
2.4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叶面积变化 |
2.5 水稻有序摆抛栽穗后剑叶SPAD变化 |
2.6 株型指标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特征的探讨 |
3.2 关于不同抛栽方式水稻株型与产量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有序摆抛栽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产量的测定 |
1.4.2 稻米品质 |
1.4.3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的产量 |
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品质 |
2.2.1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加工品质 |
2.2.2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 |
2.2.3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 |
2.2.4 有序摆抛栽水稻稻米的RVA谱特征值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2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有序摆抛栽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4 壮苗合理栽插提高稻米品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优势 |
1.2 水稻有序摆抛栽分蘖发生利用优势 |
1.3 水稻有序摆抛栽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优势 |
1.4 水稻有序摆抛栽氮素吸收利用优势 |
1.5 水稻有序摆抛栽群体抗倒伏能力 |
1.6 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的株型特征 |
1.7 水稻有序摆抛栽品质性状特征 |
2 讨论 |
2.1 有关水稻有序摆抛稳定超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 |
2.1.1 水稻有序摆抛栽的生理生态特征及超高产机制 |
2.1.2 水稻稀植栽插与超高产轻简栽培 |
2.2 进一步提高有序摆抛水稻超高产潜力的技术关键 |
2.3 水稻有序摆抛栽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两系杂交早稻大面积连片抛栽高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栽插模式对双季稻“双超”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D]. 徐珠琴.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2]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3]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4]超级稻推广的任务和方法[J]. 金国胜,陈文辉,王珍. 湖北农机化, 2017(05)
- [5]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 吕伟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6]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方福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7]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J]. 杨国才,周雷,刘凯,陈志军,胡刚,李三和,闸雯俊,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5(02)
- [8]株两优15的特征特性及盘育抛栽高产栽培技术[J]. 谭旭生,曾跃华,刘洪,李智谋,姜守全.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4)
- [9]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 郭保卫. 扬州大学, 2013(04)
- [10]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J]. 邹应斌.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