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汤姆森对热力学的贡献

威廉汤姆森对热力学的贡献

一、威廉·汤姆孙对热力学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黄东[1](2021)在《从阴极射线到电子》文中提出根据经典文献综述了从发现阴极射线到确定是电子这段过程,介绍了莱纳德、佩林特别是汤姆孙的实验,以及如何认定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流的物理学史料.

于倩[2](2020)在《有限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电效应已经为人们所知了两个世纪,作为其重要应用的热电发生器因具有污染小、实用性强等优点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能够提高热电发生器的输出功率、输出功、最大功率效率等问题是优化其性能的关键。近年来,随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热力学理论的不断成熟,人们对于热电器件的研究越来越全面且更加趋于实际,而有限热源下的热电器件因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价值已成为有限时间热力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中,我们讨论了热电发生器在特定热转移定律下的最大功率时的效率问题并重点对有限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第一章中,我们简述了热力学的发展历程和有限时间热力学在热机和热电发生器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对当前有限热源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章中,我们对热电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进行了说明,并在线性不可逆热力学框架下,从昂萨格关系出发,推导出了热电发生器的热流方程。第三章中,我们研究了线性唯象定律下的热电发生器的工作性能,分别计算了系统的不可逆性源于热电发生器和热源间传热有限和热电材料内阻不可忽略时,热电发生器的最大功率效率,分析了内、外不可逆因素对热电发生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线性唯象律的热电发生器的最大功率效率范围是1/2ηC≤η≤ηC/2-ηC。第四章中,我们将有限热源和热电发生器结合,在强耦合假设下,构建了一个工作于有限热源下的外可逆热电发生器模型。我们分别研究了高温热源有限、低温热源无限和低温热源有限、高温热源无限两种情况下,热电发生器的最大功率和对应的总输出功,讨论了内阻、内部焦耳热流向两热源情况、外部负载对其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随内部热电材料产生的焦耳热流向低温热源比例的增加,高温热源有限下的热电发生器的最大功率减小,但低温热源有限下的热电发生器的最大功率增加。并且无论哪一端热源尺寸有限,最大功率随热电材料内阻增加而减小。但对于最大功率时的输出功而言,总是随焦耳热流入低温热源端比例增加而减小,并且与内阻无关。当焦耳热完全被无限热源吸收时,我们解析计算出了热电发生器在最大功率处的输出功是其对应(?)的一半,对应效率是以准静态过程工作效率的一半。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冯珊珊[4](2019)在《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扮演着科学知识传播者的重要角色,翻译出版了很多着作、创办报刊、开办学堂等,为我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查阅原始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法,旨在考察这一时期通过传教士着作传入的热学知识的内容水平、翻译情况、存在的问题、特色、以及影响等。此外,还探讨了传教士着作对清末民初我国物理学教科书编写的影响。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较为完整的收集和分析了晚清来华传教士翻译出版的物理学着作及报刊,介绍了这些译着的底本信息、原作者、译者、出版背景和缘由等,将其所载热学知识分为热本质、传热学、胀缩知识、量热学、相变等几部分,并对比了中译本与底本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差异。2.考察了传教士对热本质问题的介绍。其中,《博物新编》的作者持热质说观点,《格致启蒙》较早引入了热动说。重点分析这两部着作对热本质的论证,并结合其他着作论述传播特点。研究认为,晚清传入的热学内容很多是陈旧的、不完善的,以现在的认知水平看,还有不少错误,这是当时科学传播的特点之一。3.考察了胀缩知识传播的特点。《物体遇热改易记》是晚清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热学着作,原着是19世纪下半叶西方重要的化学辞典。在掌握一些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对原书的作者与底本、内容和特色、翻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书中的胀缩实验和计算,指出了实验和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此外,还考察了晚清期刊及着作对温度计的介绍,分析了温度计在原理、制作、类型等方面的特点。认为晚清传入的温度计知识非常全面,是当时西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温度计知识对清末民国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当时民众学习、认识科学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研究表明,像温度计这类简单、实用、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科学知识较那些需要高等数学才能解决的物理难题来说,更适宜在晚清的社会及知识背景下传播。4.考察汉语热学概念和术语的形成及演变情况。热学中如温度、热量、潜热、热值、比热容等核心概念是较难理解的、极易混淆的。早在西方量热学发展初期,将这些概念区分开就用了很长时间。晚清来华传教士最早创立了热学相关译名,曾出现过表述上不合理、不恰当、不一致的情况。对此进行研究有益于了解晚清汉语科学语言形成及统一工作的重要性。5.考察了传教士译书工作的意义和影响。法国教育家阿道夫·迦诺的《基础物理学》在晚清有三个中译本,分别是赫士的“揭要”系列物理教科书、李杕的《形性学要》、伍光建的《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首先介绍《基础物理学》原着的风格和特点,其次考察了李杕的《形性学要》和伍光健《最新中学教科书》使用的底本及在晚清的编辑出版情况。最后以热学为例,分析了中译本与底本在内容和翻译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传教士译书对清末国内学者编写教科书的影响。6.文章从内容的来源、内容的时效性、内容的优缺点等三方面概述了传教士译书的特点,并整理了叶企孙、王冰、胡化凯等学者对传教士译书工作的评价。通过与清末译自日本的教科书做对比,认为从大纲内容看两者相差不多,教授的知识范围基本一致。传教士着作不如日译教科书印刷精美、书写规范、层次感强。综上,来华传教士的汉译近代西方科技书籍的工作促进了晚清科学思想的启蒙,对中国物理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深远。

田川[5](2019)在《物理课本中的汤姆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现电子的汤姆孙"、"开尔文原名汤姆孙"、"焦耳——汤姆孙效应"、"吉布斯——汤姆孙系数"、"戴维孙和汤姆孙获得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课本中数次出现汤姆孙,这些汤姆孙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证相关文献理清其中的关系.

曾丹凤[6](20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厘清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相关概念和关系,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思维方式及其演进动力和阶级因素的相关论述,揭示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趋势和动力以及中西方资产阶级的不同境遇和作为对中西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影响;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分析,更是揭示了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演进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具有了理论基础。以自然科学在技术发明和工业生产中的自觉应用为界限,把技术思维方式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类型;把握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一般趋势和态势,并以此为参照系,对比明清至民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在中西方演进的不同态势以及1949年以后它在中国的演进态势,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问题由此得以凸显,即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在1949年以后呈现出了不同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演进态势。其根源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通过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技思想体系(思想领导)、领导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技术活动主体开展技术实践活动(组织领导),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不断地向前演进。其中,1949—1976年,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后继续发展为第二个形态。尽管期间经历了曲折,而且第三个形态在中国的兴起也受到了阻碍,但1977—1988年,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三个形态开始在中国的兴起。1989—2012年,在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三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后快速发展为第四个形态,而且还具有了伦理意蕴。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推动下,第四个形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孕育着新的形态,伦理意蕴日益浓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技术活动主体推动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演进的六十多年里,前三十年,历史性突破与不足并存,后三十多年,实现历史性转折后取得了重大跨越。同时,这一演进进程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的发展和融合以及中国技术发展态势的转变,助推中国跻身第四个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潮头以及创新型强国前列,还有助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实现。

刘珣[7](2016)在《基于汽车尾气余热的热电发电系统热传递研究》文中提出热电转换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温差发电特性,将低品质的热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电能,是当前国际材料应用研究的热点技术问题。目前汽车内燃机的热能利用率仅在30%40%之间,热电发电系统回收并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尾气余热,可以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因此,热电技术在汽车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热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材料的ZT值以及改进高性能热电器件的制备技术,而在汽车领域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还不多见,纵观少数大型汽车公司的应用研究,由于缺乏对车载热电发电器内部热传递机制的理性认识和实验验证,一些研究成果仅停留在初步建模和理论公式推导阶段,未能从实验的角度进行验证。因此,本文基于热电发电器内部传热机理和导热机制,通过热阻模型和热网络图对热电发电器内部热传递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热电单元三维稳态的多物理场数学模型和汽车尾气热电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同时,结合实验平台对传热机理和热阻分布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搭载一套成熟的包括热电转换材料、废热通道、冷却液循环、结构悬置及减震、压紧机构等的车载热电发电系统,并对车载热电发电系统进行台架测试和实车测试。论文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以热电发电器的热能传递规律为出发点,通过理论建模、计算机仿真和科学实验,建立多重因素下的热电发电器的热学模型和热阻网络,推导出热电发电器的热传递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热电发电器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热电单元的三维多物理场数学模型,将多物理场耦合热电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相对比,比较分别使用常物性参数和变物性参数的热电器件模型的输出特性。其次,通过实验测试了接触压力对热电发电器的输出特性以及瞬态响应特性。选取不同接触介质,探讨热电器件与冷热源固固耦合面之间的接触状况,分析不同接触介质下导热热阻和接触热阻对热电器件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在热阻模型基础上,对热阻解析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分别选取空气自然对流、低速强制对流、高速强制对流以及水冷这四种不同散热方式,通过不同散热方式分析其对热电发电器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热电发电器内部传热机理和热传递规律。通过散热方式的改变,热电器件的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自然对流散热方式下,热电器件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远小于另外三种散热方式,其中以水冷散热方式的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为最佳。随着热源温度的不断提升,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差距逐渐扩大,自然对流散热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散热要求,最理想的散热方式还是水冷。最后,建立了包括汽车尾气热源、冷却水冷源和热电器件三者耦合的车载热电发电系统数学模型,通过该数学模型重点讨论了当热源和冷源入口条件不同时,车载热电发电系统的热传递规律,并通过研究揭示出汽车尾气温度的不均匀性会影响热电系统整体的性能。最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车载热电发电装置,同时以某越野车作为车载平台,建立了高度集成的“四TEG”车载热电发电系统,并同时进行了台架测试实验、道路测试实验及转毂实验。

朱安远[8](2015)在《英国的国家荣誉制度及英国功绩勋章得主概览(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家荣誉制度的国家之一,其荣誉称号与爵位制度和勋位制度密切相关。文章简略地介绍了英国的历史、行政区划、海外领地、人文特色、政治体制、司法体系、宗教体系、高等教育和世界遗产等,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其爵位制度和勋位制度。与其他勋章相比,英国功绩勋章因不倾心于权贵和授勋领域宽广而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文章重点从多个视角对192位功绩勋章得主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类分析和研究。功勋荣誉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英国家荣誉制度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对构建和完善中国的国家荣誉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鲁长安[9](2013)在《乔尔·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乔尔·科威尔是在中国鲜为人知的美国生态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2001年和2009年,他和法国的迈克尔·洛威(Michael LOwy)合作,先后发布了《生态社会主义宣言》和《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2002年,科威尔在其绿色经典着作《自然的敌人:资本主义的终结还是世界的终结》中,指控资本是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鲜明地提出了“资本是自然的敌人”这一着名观点。进而,他通过深刻剖析“自然的控制”这一思想根源,预想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图景:“生产者的自由联合”。本文旨在通过对科威尔有关资本的生态批判进行系统性解读,发掘其中蕴含的的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这有利于中国学人和健在的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展开学术交流对话,减少隔膜,共同开发人类思想宝库,回应时代课题,携手建设生态文明。本文的构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除导论外,将论文的主体划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人生历程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全面考察科威尔的学术生涯和政治生涯,准确定位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即: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生态女性主义和本体论,并厘清奥康纳与福斯特对科威尔的影响及关系。第二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对资本的批判。通过考察共同结构性力量所展示的双重维度的现象:全球性生态危机与社会崩溃性危机,剖析并批判自然的敌人与人类的刽子手:资本,揭示资本的反生态本质与资本主义的癌性增长,从而得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资本主义世界体制正在历史性地走向崩溃。第三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关于控制自然的思想。主要考察生态学与人类自然、自然的性别分歧以及资本与自然的控制。第四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生态政治学的思想。他主要从批判新亚当·斯密主义和社区经济学等绿色经济学;批判深层生态学、生物区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生态学等生态哲学;批判民主、民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三个方面展开批判。第五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关于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路径的思想。其具体内容包括:批判传统社会主义、阐述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一般模式、生态社会主义动员的四种类型和生态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等等。第六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预想。其主要观点包括:关于弟兄会团体社区的案例分析、对生态社会主义中使用价值至上和生态中心生产的预想、阐述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原则等等。第七章主要阐述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评价与当代价值。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系统建构了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理论局限主要在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阐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预想具有绿色乌托邦色彩;对生态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设想不一定具有可行性。其当代价值主要在于: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侯立平[10](2013)在《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形态与中国文化形态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世界文化转型所彰显的时代精神,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依据。文化转型对课程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课程既是文化的因变量,又是文化的自变量。作为文化的因变量,课程必然地对文化转型作出相应的反应;作为文化的自变量,课程自身的创造性又促进着文化的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范式由“课程开发范式”向“课程理解范式”的变革,既反映了文化转型对课程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中国设计教育在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历程中,教育价值观与课程设计因应着中国文化转型和世界文化转型历经变革,现代设计教育思想逐渐形成,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于中国教育的骤然转型而引起了教育价值的殒失和办学方向的迷茫,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由于历史的根源和现实的诱因而产生了诸多问题,反之,这些问题形成了课程变革的内在动力。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当今的时代精神,探讨中国当今教育价值观的变革以及相应的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和课程实施的变革方案。

二、威廉·汤姆孙对热力学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廉·汤姆孙对热力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从阴极射线到电子(论文提纲范文)

1 在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
2 佩林实验确定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
3 将阴极射线从放电管中引出来(莱纳德窗口)
4 汤姆孙的实验和结论
5 确认电子

(2)有限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热电发生器(TEG)的理论基础
    2.1 热电效应
    2.2 热电发生器工作原理和基本模型
3 基于线性唯象律的热电发生器的最大功率效率
    3.1 热电发生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3.2 内可逆热电发生器的最大功率效率
    3.3 外可逆热电发生器的最大功率效率
4 有限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
    4.1 有限高温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
        4.1.1 有限高温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模型
        4.1.2 有限高温热源下热电发生器的性能分析
        4.1.3 固定负载时,有限高温热源下热电发生器的性能分析
    4.2 有限低温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
        4.2.1 有限低温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的性能分析
        4.2.2 固定负载时,有限低温热源下热电发生器的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思路和框架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热学着作概述(1855—1902)
    2.1 着作统计
    2.2 传教士自编的着作
        2.2.1 合信与《博物新编》
        2.2.2 丁韪良的《格物入门》及其修订本
        2.2.3 傅兰雅的《热学图说》和《热学须知》
    2.3 传教士翻译的着作
        2.3.1 最早的蒸汽机译着《汽机发轫》
        2.3.2 最早的格致学译着《格致启蒙》
        2.3.3 其他热学译着
    2.4 小结
第3章 热本质说与传热学在晚清的传播
    3.1 热本质说在晚清的传播
        3.1.1 热本质说历史概述
        3.1.2 《博物新编》对“热质说”的诠释
        3.1.3 《格致启蒙》较早论证“热动说”
        3.1.4 传教士对热本质的认识
        3.1.5 小结
    3.2 传热学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3.2.1 传热学历史概述
        3.2.2热传导的理论与实验
        3.2.3热对流的理论与实验
        3.2.4热辐射的理论与实验
        3.2.5 小结
第4章 胀缩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4.1 胀缩理论专着《物体遇热改易记》研究
        4.1.1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原作者和底本
        4.1.2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内容及特色
        4.1.3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翻译
        4.1.4 小结
    4.2 晚清传入的胀缩理论及计算
        4.2.1 胀缩理论历史概述
        4.2.2 固、液、气的胀缩原理
        4.2.3固、液、气的胀缩实验
        4.2.4 固、液、气的胀缩计算
    4.3 胀缩理论的应用:温度计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4.3.1 温度计的原理
        4.3.2 温度计的制作
        4.3.3 温度计的种类
        4.3.4 小结
第5章 量热学与相变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5.1 历史概述
        5.1.1 量热学的早期发展
        5.1.2 古代对气象的观测
        5.1.3 “永久气体”的液化
    5.2 比热容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5.2.1 《博物新编》首先提出“本热”概念
        5.2.2 《格物入门》最早表达“比热”涵义
        5.2.3 比热容概念的翻译
        5.2.4 比热容实验及应用
        5.2.5 清末教科书中的比热容
    5.3 相变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5.3.1 相变的内涵与本质
        5.3.2 相变术语的形成
        5.3.3 相变潜热
        5.3.4 水的相变与气象成因
        5.3.5 小结
第6章 传教士译作的影响及评价
    6.1 影响:以迦诺《基础物理学》的译介为例
        6.1.1 《基础物理学》的成书背景及特色
        6.1.2 《基础物理学》中译本的底本及出版情况
        6.1.3 《基础物理学》中译本的翻译
        6.1.4 小结
    6.2 传教士热学译作(1855—1902)评析
        6.2.1 内容特点及影响
        6.2.2 翻译特点及影响
        6.2.3 实验特点及影响
        6.2.4 晚近学者的评价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物理课本中的汤姆孙(论文提纲范文)

1 父子双诺奖, 桃李满天下
2 电缆册爵士, 一生传佳话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思维方式概念和形态的研究
        2、关于技术思维的研究
        3、关于技术思维方式的研究
        4、关于中国思维方式演进的研究
    (三)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相关概念与关系的厘清
        1、技术的涵义及其与科学和工程的关系
        2、技术与思维的内在逻辑关系
        3、技术思维方式及其要素和形态的时代性
        4、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点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1、马克思对近代机械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2、马克思对大工业初期技术思维方式的相关论述
        3、马克思恩格斯对技术思维方式未来走向的预言
    (二)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1、马克思对18世纪末以前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2、马克思恩格斯对18世纪末以后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3、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国家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动力的相关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对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阶级因素分析
        1、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产阶级作用的分析与启示
        2、马克思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困境的剖析与启示
        3、恩格斯毛泽东对中国各阶级革命力量的分析与启示
    小结
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逻辑关系
    (一)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演进的一般态势
        1、中西方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依据
        2、传统与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类型的划分及其界限
        3、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一般态势:首个形态形成后持续演进
    (二)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百年困局与破局
        1、明末清初: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核心要素在西方孕育和成长
        2、清末民国:首个形态在西方形成后持续演进
        3、明清至民国的困局:各要素在中国有萌芽但未整合成形
        4、困局之源:中国资产阶级无力整合和推动
        5、破局之本: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肩负使命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新演进态势的内在关系
        1、1949 年以后: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总体上持续演进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演进态势的根本保证
        3、新演进态势: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演进的领导方式与作用
        1、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为对改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影响及启示
        2、中国共产党的三种基本领导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3、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政治领导及作用
        4、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思想领导及作用
        5、中国共产党对演进的组织领导及作用
    小结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曲折发展(1949—1976)
    (一)1949—1976 年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及时代背景
        1、大科学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第二个形态快速形成
        2、思维工具的革新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新旧时代成功转换
        3、新技术浪潮助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第三形态的兴起
        4、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推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三个形态在中国兴起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思想领导
        1、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方式:发展毛泽东技术思想
        2、毛泽东技术思想的早期建构(1937 年)
        3、1949—1965 年毛泽东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政治领导
        1、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方式:领导制定两个科技发展规划
        2、《1956—1967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3、《1963—1973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4、两个科技发展规划的演变:追赶战略和措施的演变
    (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实践基础的组织领导
        1、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世界前沿和高尖端技术研制
        2、中国共产党对技术实践活动的早期探索(1937-1949)
        3、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4、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两弹一星”的研制
    (五)1949—1966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1、1949—1958:现代技术思维方式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
        2、1959-1965:首个形态在中国发展为第二个形态
    (六)1957—1976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遭遇的曲折及其根源
        1、首个形态在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及其根源
        2、第三个形态在中国的兴起受阻及其根源
    小结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的历史转折(1977—1988)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历史转折的思想领导
        1、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前提
        2、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思想领导的根本
        3、历史转折中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
    (二)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转折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两个科技规划
        1、《1978—1985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2、《1986—2000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3、两个科技规划的制定:技术创新意识从无到有
    (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发展环境的改善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工作者历史地位的尊重和科学定位
        2、中国共产党对科教机构及其工作的恢复和调整
        3、中国共产党科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对规律的尊重
        4、中国共产党启动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
    (四)中国共产党推动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新形态的兴起
        1、邓小平将中国技术实践活动引到创新的方向上来
        2、中国共产党领导系列科技计划的启动实施
    小结
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持续发展(1989—2012)
    (一)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的思想领导:建构和发展科技思想体系
        1、科技创新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2、科技伦理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3、工程科技思想的建构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三个科技发展规划
        1、《1991-2000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2、《中国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3、《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基本内容
        4、三个科技发展规划的意义:中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演变
    (三)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之人才基础的培育与聚合
        1、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三大主体
        2、对技术研发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3、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4、对宏观调控主体的培育及其成长发展
        5、对三大主体的聚合
    (四)中国共产党对持续发展之实践基础的组织领导
        1、持续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信息和高铁技术创新
        2、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信息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3、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高铁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五)1989—2012 年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以创新为内核持续发展
        1、江泽民“创新思维”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技术领域的应用
        2、1989—2002:第三个形态的形成及伦理倾向的呈现
        3、2003—2012:向第四个形态快速发展及其伦理意蕴
    小结
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的展望与评价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新发展与展望
        1、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的思想领导:完善科技思想体系
        2、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的政治领导:领导制定体系化的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3、中国共产党对新发展之实践基础的领导:组织领导智能制造活动的推进
        4、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要素与形态的新发展
        5、对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要素和形态发展的展望
    (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历程的评价
        1、1949—1976:历史性突破与不足并存
        2、1977—1988:实现历史性转折
        3、1989—2017: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演进意义的评价
        1、促进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想理论的发展与融合
        2、助推中国技术发展态势的转变
        3、助力中国跻身第四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潮头
        4、助力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5、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基于汽车尾气余热的热电发电系统热传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课题来源及目的
    1.3 半导体热电发电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1.3.1 工业领域余热回收发电
        1.3.2 汽车余热回收领域
    1.4 热电发电器传热机理与规律研究现状
        1.4.1 热电发电器热力学领域研究
        1.4.2 热电发电器热导热阻研究
    1.5 研究内容简述
第2章 热电发电和传热原理研究
    2.1 热电发电基本原理
        2.1.1 塞贝克效应
        2.1.2 帕尔贴效应
        2.1.3 汤姆逊效应
        2.1.4 开尔文关系
        2.1.5 焦耳效应
        2.1.6 傅里叶效应
    2.2 热电发电装置的性能参数分析
        2.2.1 热电发电装置的转换效率
        2.2.2 热电材料性能评估准则
        2.2.3 热电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和输出功率
    2.3 热电发电器传热基本理论
        2.3.1 传热基本方式
        2.3.2 热传递热阻定义
        2.3.3 固固耦合面的接触热阻
        2.3.4 影响固固耦合面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2.4 热电器件
    2.5 热电发电器接触热阻及等效热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电发电器热模型与热电耦合研究
    3.1 热电发电器等效热阻模型
        3.1.1 热电发电器建模假定
        3.1.2 热电器件热阻模型
        3.1.3 热电发电器热阻模型
        3.1.4 热电发电器热阻模型(含辐射)
        3.1.5 减小热阻影响的方法
    3.2 热电器件的热电耦合研究
        3.2.1 热电器件三维物理模型
        3.2.2 不同温度下的热电器件输出特性
        3.2.3 热电器件的温度适温区
    3.3 热电发电器变物性影响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电发电器热传递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接触压力对热电器件性能影响
        4.1.1 实验系统
        4.1.2 接触压力对热电器件性能测试影响分析
        4.1.3 接触效应对热电发电器瞬态响应的影响规律
    4.2 不同接触介质对热电器件性能测试影响分析
    4.3 热电发电器热阻网络及实验测试台架
        4.3.1 实验测试台架
        4.3.2 实验步骤
        4.3.3 热阻网络分析
        4.3.4 结果与讨论
        4.3.4.1 热电器件稳定性研究
        4.3.4.2 热电发电器热阻分布规律
        4.3.4.3 不同散热方式对热电器件输出性能影响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载热电发电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
    5.1 车载热电发电器模拟系统
        5.1.1 车载热电发电器物理模型
        5.1.2 控制方程
        5.1.3 运算方法
        5.1.4 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
    5.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冷却水流速下系统热传递分析
        5.2.2 不同尾气流速下系统热传递分析
        5.2.3 不同尾气温度下系统热传递分析
        5.2.4 不同入口条件下系统性能分析
    5.3 车载热电发电系统设计
        5.3.1 热交换器设计
        5.3.2 冷却装置设计
    5.4 车载热电发电系统实验研究
        5.4.1 热电发电系统台架试验测试
        5.4.2 热电发电系统道路试验测试
        5.4.3 热电发电系统转毂平台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8)英国的国家荣誉制度及英国功绩勋章得主概览(下)(论文提纲范文)

3 英国功绩勋章
    3.1 功绩勋章授勋概况
    3.2 功绩勋章受勋者之最
    3.3 功绩勋章中的现任成员
    3.4 功绩勋章中的女性得主
    3.5 功绩勋章中的名誉成员
    3.6 功绩勋章中的诺贝尔奖得主
    3.7 功绩勋章中的皇家学会会长
    3.8 功绩勋章中的国家学术院院长
    3.9 功绩勋章中的桂冠诗人
    3.1 0 有关功绩勋章方面史料的更正、辨析和澄清
4 结束语

(9)乔尔·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2 乔尔·科威尔的人生历程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
    2.1 乔尔·科威尔的学术生涯和政治生涯
        2.1.1 科威尔的学术生涯
        2.1.2 乔尔·科威尔的政治生涯
    2.2 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
        2.2.1 马克思主义
        2.2.2 自然哲学
        2.2.3 生态女性主义
        2.2.4 存在论
        2.2.5 奥康纳与福斯特对科威尔的影响及关系
3 乔尔·科威尔对资本的批判
    3.1 全球性生态危机与社会崩溃性危机:共同结构性力量
        3.1.1 全球性生态危机
        3.1.2 社会崩溃性危机
        3.1.3 共同结构性力量
    3.2 自然的敌人与人类的刽子手:资本
        3.2.1 博帕尔事件
        3.2.2 资本的力场
        3.2.3 资本的积累
    3.3 资本的反生态本质与资本主义的癌性增长:资本主义历史性崩溃
        3.3.1 生活世界的渗透
        3.3.2 时间的加速
        3.3.3 全球化的扩张
4 乔尔·科威尔关于控制自然的思想
    4.1 生态学与人类自然
        4.1.1 “ecology”的含义与生态学思维的概念
        4.1.2 生命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4.1.3 人类自然的概念及其要点
        4.1.4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崩溃
    4.2 自然的性别分歧
        4.2.1 “自然的性别分歧”的产生
        4.2.2 阶级、国家与“自然的性别分歧”
    4.3 资本与自然的控制
        4.3.1 自然之癌的病理学分析
        4.3.2 资本的崛起与自然的控制
        4.3.3 资本主义的改良与自然的控制
5 乔尔·科威尔对资本义生态政治学的批判
    5.1 乔尔·科威尔对绿色经济学的批判
        5.1.1 乔尔·科威尔对新亚当·斯密主义的批判
        5.1.2 乔尔·科威尔对社区经济学的批判
    5.2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哲学的批判
        5.2.1 乔尔·科威尔对深层生态学的批判
        5.2.2 乔尔·科威尔对生物区域主义的批判
        5.2.3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批判
        5.2.4 乔尔·科威尔对社会生态学的批判
    5.3 乔尔·科威尔对民主、民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5.3.1 乔尔·科威尔对民主的批判
        5.3.2 乔尔·科威尔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5.3.3 乔尔·科威尔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6 乔尔·科威尔关于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路径的思想
    6.1 乔尔·科威尔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批判
        6.1.1 乔尔·科威尔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生态反思
        6.1.2 生态社会主义的应然状态
    6.2 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一般模式
        6.2.1 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一般模式
        6.2.2 走向整体的平民共同体
    6.3 生态社会主义动员的四种类型
        6.3.1 新奥尔良灾后中的平民重建
        6.3.2 非洲的公民社会中心
        6.3.3 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生态社会主义革命
        6.3.4 加维奥塔斯生态社区
    6.4 生态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
        6.4.1 乔尔·科威尔对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和列宁主义政党的批判
        6.4.2 乔尔·科威尔对美国绿党的批判
        6.4.3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社会主义政党的建构
7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预想
    7.1 关于弟兄会团体社区的案例分析
        7.1.1 弟兄会团体社区的概况
        7.1.2 弟兄会团体社区的特点
        7.1.3 弟兄会团体社区的预想
    7.2 使用价值至上
        7.2.1 奥康纳关于交换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的观点
        7.2.2 乔尔·科威尔关于使用价值至上的思想
    7.3 生态中心的生产
        7.3.1 奥康纳关于生产性正义的观点
        7.3.2 生态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产中心生产
        7.3.3 生态中心生产的主要内容
        7.3.4 生态中心生产的生态女性主义基础
    7.4 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原则
        7.4.1 尊重地球的用益权
        7.4.2 恢复使用价值
        7.4.3 集体使用、享受和改善人类共同的地球
        7.4.4 生产者的自由联合
        7.4.5 真实民主的内部发展和生产性社区的解放
        7.4.6 生态社会主义革命的四个阶层力量
        7.4.7 生态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步骤
8 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评价与当代价值
    8.1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8.1.1 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
        8.1.2 系统建构了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8.1.3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8.2 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8.2.1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阐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
        8.2.2 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预想具有绿色乌托邦色彩
        8.2.3 对生态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设想不一定具有可行性
    8.3 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8.3.1 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8.3.2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设美丽中国
        8.3.3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乔尔·科威尔(JOEL KOVEL)先生与鲁长安通信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课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概念的厘清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运思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转型概述
    第一节 世界观的变革
    第二节 社会现实的变革
    第三节 知识型的变革
    小结
第三章 文化转型与课程变革
    第一节 文化转型与课程变革的关系
    第二节 20世纪以来美国课程范式的变革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课程设计的变革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设计的变革
    第一节 培养目标设计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设计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设计的变革
    第四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目标设计的变革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变革
    第一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课程内容设计的依据
    第三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变革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变革
    第一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现状
    第二节 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变革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实施的变革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第二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实施的变革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文化转型与课程变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第二节 世界文化转型对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变革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在课题研究期间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四、威廉·汤姆孙对热力学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从阴极射线到电子[J]. 黄东. 物理通报, 2021(08)
  • [2]有限热源下的热电发生器[D]. 于倩.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D]. 冯珊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5]物理课本中的汤姆孙[J]. 田川. 物理教师, 2019(01)
  •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现代技术思维方式的演进研究[D]. 曾丹凤.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7]基于汽车尾气余热的热电发电系统热传递研究[D]. 刘珣.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8]英国的国家荣誉制度及英国功绩勋章得主概览(下)[J]. 朱安远. 中国市场, 2015(49)
  • [9]乔尔·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鲁长安. 武汉大学, 2013(07)
  • [10]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 侯立平.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8)

标签:;  ;  ;  ;  ;  

威廉汤姆森对热力学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