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农垦场乡体制改革的基本实践与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秀[1](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罗慧[2](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肖伊然[3](2020)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华侨农场归难侨的生活现状为切入点,梳理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关注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过程及其后续发展。文章以龙海市双第华侨农场为个案研究,以华侨农场历史文献档案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实地接触归难侨群,希望由点到面探究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和归难侨群体的社会融入之路。1960年,双第华侨农场确定为接待安置归侨基地,由公私合营转为国营华侨农场。之后,双第华侨农场共经历了三次领导体制变化。2007年,国家针对华侨农场体制改革长期难以突破困境的背景下,提出“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目标,推动华侨农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特殊的体制模式已不复存在,归难侨群体的场员身份意识逐渐转变为村民、居民。双第华侨农场的体制改革呈现了华侨农场从建制到“消亡”的历史过程,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变迁和归难侨群体社会生活变迁的方方面面。文章从“三融入”体制改革的目的出发,通过体制融入模式、地方治理、归难侨社会保障、侨居工程建设、归难侨生活现状等方面评析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执行状况。双第华侨农场纳入地方规划之后,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优势,由“环境促工业”的发展观念转变为“不再下达工业指标,建设生态旅游”。并逐步解决归难侨群体的住房问题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地方治理,归难侨群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明显,对于全国华侨农场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华侨农场在后续发展仍然面临着共性问题。在涉及农场干部队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有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归难侨子女社会融入等方面,需要开展更深入的工作。华侨农场作为制度性产物,成功“融入”的关键仍然依靠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的根源在于体制创新,建立一套保证华侨农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引导华侨农场干部创新观念,提高归难侨群体自身素质,注重华侨农场文化建设等路径,增强华侨农场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实现彻底融入。
董德洲[4](2020)在《山西省国营农场与地方社会研究(1949-1984)》文中认为集体化时代农村农业领域历来为学界所广泛关注,但这类研究多以自下而上的互助合作这一路径进行阐释,研究对象也集中在互助组、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当中,忽视了国营农场这一自上而下,由国家创办并嵌入地方社会的农业企业。本文将国营农场作为研究对象,以山西省为考察范围,通过对农场企业、事业和社区属性的剖析以及对农场扎根地方社会这一过程性考察,进而揭示了集体化时代农场融入地方社会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场社双方在农业技术推广、资源纠纷与协作、生产生活等层面的诸多实践面向。通过把握实践背后场社关系勾连,特别是场社关系走向中,农场主动性的发挥,以进一步审视农场企业、事业和社区属性在农场扎根地方社会这一过程中,具体职能的发挥及其效用。此外,农场融入地方社会过程中场社间的诸多实践,也是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重要面向和组成部分,这些面向的展示,不仅有利于整体把握农业集体化发展历程,也将丰富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领域的研究图景。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的创办和发展不仅壮大了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也示范并带动了集体所有制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场毗邻农村社区这一地缘条件下,场社双方在资源纠纷、协作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互动不断。从山西省国营农场发展实践来看,首先农场依靠其技术、组织等层面的优势,发展成为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实体,依靠直接示范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职能的发挥,农场直接或间接参与并具体指导基层群众提高技术,发展生产。尽管推广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群众对农场的接受和认同也经历了曲折,但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农业生产变革和农业集体化进程。其次,场社资源纠纷与协作可以看作是农场扎根地方社会过程中,场社关系互动的常态。纠纷展现了农场融入地方社会面临的困难,而纠纷的解决以及场社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协作,则具体反映了农场融入地方社会过程中的主动适应与积极实践。再次,农场通过诸多“办社会”实践,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场办社会事业不仅满足并保障了农场职工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辐射并便利了当地群众,此外也塑造了职工新的生活方式,在塑造与适应的过程中,农场职工也加深了对企业和社区的认同和归属。
朱晓萌[5](2020)在《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农垦作为农业国有经济的主要形式,是国有农业经济的核心和代表,是加快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力量。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从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减轻农垦负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产业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农垦改革保驾护航,给农垦发展改革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激励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能否有效的开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展示出员工的聪明才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市场长久生存和发展。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尤其是针对国有农垦企业,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伴随着农垦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农垦企业在国家“三农”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有效优化、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实现企业组织目标的进程。NYH农场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国有农垦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公司业务的影响非同小可。由于企业的国有性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体制问题,使得激励手段的运用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着企业发展,使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进而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最大潜能,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效益,影响了NYH农场有限公司的健康发展。本文先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经典的激励理论和激励机制理论,在此基础上,再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以NYH农场有限公司的员工的激励机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本人的实地调研,结合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体制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方法,从薪酬体系、绩效考核、奖惩管理、就修培训、企业文化等方面对现有的激励机制分析研究并进行效果评价,总结出存在的薪酬激励效果不明显、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缺少晋升淘汰机制、培训激励作用有限、沟通渠道不畅通四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有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激励形式不够丰富,并从考虑员工需求实行差别激励制度、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同时指出了优化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实施保障为:保持激励体系的动态性、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激励监督机制和创新多样化激励形式和手段,为该国有农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王倩[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垦区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发展道路的“先行者”,在中国农业建设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农业建设贡献巨大。基于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方位,在改革全面深化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其中一脉相承的逻辑主线。本文从这一逻辑主线出发,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法、依据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分阶段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改革开放以前(1945-197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集体化”和“机械化”初步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揭开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序幕。改革初探阶段(1979-1995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加强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深化阶段(1996-2012年),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中央领导围绕“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教兴农”,立足垦区农业实现第一次飞跃后的新发展实际,深入推进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3-至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规模化”与“科技兴农”为重点领导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开创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历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下,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基于对历史的梳理得出现实启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加强党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坚守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相比于既往研究,本文着重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中国共产党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的逻辑主线出发,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其次,在研究内容上,丰富了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实践的内容。
张冬[7](2020)在《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大荒文学”既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地理、人文内涵的区域文学现象,又是深度参与共和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简言之,北大荒文学既在空间意义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历史意义上毫无疑问地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生和发展的生成性要素。建国不久,十万转业官兵刚下战场即开赴北大荒,从战争到建设,这本身就带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天辟地的象征意味;而此后北大荒社会主义大农场的建设,经过与其同步的文学生产的形象加工,迅速成为全国人民想象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资源。新时期伊始,北大荒文学又以知青文学等别样的姿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变革和思想革新,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书写。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大转型中,北大荒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沉寂下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走向深化阶段,更为复杂的历史语境和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使人们对于文学的社会使命与自身品格,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都展开了更为辩证和富有历史性的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何应对当下文学和文化变局中的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尤其是新时期以前的三十年文学经验及其变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紧要课题。这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我们走出相对窄闭的纯文学迷思,在社会结构中重新理解和建构文学的历史功能和人文价值。毫无疑问,新世纪以来文学生产的巨变,尤其是网络文学以及更多新媒介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生态和文化格局已经或正在展开,在新的互联网媒介资本已经占据大部文学市场份额,而新的总体性前景未明的时刻,重新回顾、梳理北大荒的文学生产,分析、反思这一带有明确总体性意识的文学生态,自然就具有浓厚的当下性。北大荒文学生产是由人民群众的文艺实践推进,并得到社会主义大农场这一典型社会主义集体倡导和推动的文学事业,简言之,是典型的带有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性质的人民文学的生产。就此来说,始终内在于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北大荒文学,以其与民族文化、国家发展路径及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其制度探索和话语实践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构建的紧密关联,而在当下显示出重要的参照意义。论文第一章从总体上简要缕述了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阐明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以此来阐明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历史与人文基质。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文学生产相关理论的梳理也在这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回溯,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本文阐明了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及其性质。论文第二章从北大荒时空场域的社会主义想象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展开,指出北大荒文学生产是通过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图景化、意象化,以“解放”“平等”“开创”的社会主义想象完成自身的意向表达,并由此而参与特定社会关系形态的书写和塑造。着重强调北大荒文学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提出北大荒文学的社会主义想象与书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探索的文学生产制度性实践的意义。论文第三章着重从制度设计、媒介、社团与文艺活动几个层面,对北大荒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制度实践的探索与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论文从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学政策、规划、制度入手,整理分析了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并对涉及文学社团的组建、征文、研讨等各类文学活动的历史文献进行了考察,以更清晰、更全面地总结北大荒文学生产,为进一步分析北大荒文学生产的主体、内容、自身定位、艺术传播以及潜在问题等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探讨了北大荒作家群体不同构成部分在文学实践中身份意识的调整、转换和认同,对作家队伍的来源、性质以及生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北大荒作家队伍结构肌理的复杂性,指出了老作家的分化与移位、新作者的成长与培养,同时阐述了群众作者群体的生成和壮大。北大荒文学的作家群虽有内部分殊,但更有意识与记忆的共相。论文第五章从具体的文学文本出发,寻绎北大荒文学作品社会主义想象与话语实践的表征方式,论述北大荒文学生产语境下的作家和作品特征。着重阐述北大荒文学作品将客观现实和观念现实揉合到文学生产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寻找平衡,以此为基础,北大荒文学作品展开了它的三重面相,即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和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论文第六章在总结社会主义阶段性完成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与成果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北大荒文学生产在不同时代特别是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的语境中面临的现状,指出潜流化的现实,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北大荒文学生产置于多元现代性的语境之中,探索其在失位和复位之间寻求突围的途径。
王赫赫[8](2020)在《南汇公产纠纷下的绅权嬗变(1906-1933)》文中指出清末到民国中期,南汇公产纠纷层出不穷,“绅”分别与“官”、“学”、“民”因公产的分配与处理产生冲突。通过处理南汇劝学所公产的问题,官绅之间展开对地方教育权力的争夺。民国七年,南汇劝学所恢复,南汇士绅再次获得了参与教育事务的权力。因恢复后的劝学所仍处于县政府附属地位,士绅在筹集教育经费、处理教育公产等事上受到掣肘。南汇士绅希望通过处置教育公产,以维护自身在地方教育上的话语权。政府则以维护公产的名义干预地方教育事务,对士绅进行打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都展现出了焦虑的情绪以及对对方的不信任。最终,政府干预地方教育事务的尝试失败,只能无奈妥协。在民国建立后的七年时间里,南汇西半县的绅学界人士与东半县的学界人士就观涛小学的归属问题展开了争夺,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对西半县教育的控制权。最终,在省政府的斡旋下,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妥协。东半县的学绅在与西半县学绅与传统士绅联合下的对抗中,获取了西半县部分教育权。从清末到民国,在对普济堂公产的争夺,绅民关系因官方态度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清末,在普济堂租佃中形成了“善堂——董佃——小佃”三级租佃关系。董佃成为了普济堂公产控制权的有力争夺者。在官方的支持下,南汇士绅驱逐了企图与之争夺普济堂公产控制权的董佃,并将小佃变成了自己的佃户,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1920年代,佃户通过诉讼途径与士绅对抗,希望通过购买将公产产权收归己有,均告失败,此时官方仍然倾向士绅一方。1930年代,官方态度出现转变,倒向民众一方,绅民关系也因此出现反转。最终在官与民的合力反对下,士绅权力消退。在这几对关系中,“绅”是核心,所有的公产纠纷都是围绕士绅阶层发生的。“官”作为国家力量的代表,则始终贯穿其中,与其他几个阶层有合作有冲突也有调和。在南汇公产纠纷之下,“绅”与“官”、“学”、“民”,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既合作又冲突的复杂关系,士绅权力也在与其他几方的合作与冲突中不断消涨。
王瑶[9](2020)在《发展农垦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文中提出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农垦与农村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农民合作经济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这是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农业农村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助力乡村振兴是农垦改革发展的大逻辑。
杨美慧[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与现实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西双版纳农垦自创立以来,为云南省直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保障国家天然橡胶资源的安全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云南高度重视农垦事业,农垦改革发展的步伐时刻砥砺前行。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西双版纳农垦事业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有改革就会有问题,改革因问题而起。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当前,全省农垦发展定位不够准确、管理体制有所缺失、经营机制不够灵活、农场法人实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国有资产功能性不强、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部分农场经营还比较困难,部分职工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农垦区水电路田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这些问题既需要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来解决,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共识,打牢思想基础。经济实现发展的思想基础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农场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和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就外部环境而言,在当前中国新形势下,农场职工政治思想观念的转变,经济利益的不断调整,价值呈现多样化的转变,必然会给国有农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较过去传统式的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内容、方式和工作对象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怎样才能在这空前的社会改革浪潮中,面对瞬息万变的新情况以及新挑战,积极探求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向、新内容、新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写作的思路和框架建立在国有农场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读,对西双版纳国有农场走访调查,梳理出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对农场提出的要求,最终提出加强和改进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写作来为西双版纳国有农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北京农垦场乡体制改革的基本实践与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农垦场乡体制改革的基本实践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萌芽阶段(1980-1995年) |
二、发展阶段(1996-2006年) |
三、深入阶段(2007年至今) |
第三节 文献资料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地域 |
一、行政区划 |
二、自然环境 |
第二章 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提出和实施 |
第一节 华侨农场的缘起 |
一、东南亚排华 |
二、国内安置 |
第二节 华侨农场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次领导体制变化(1950—1977年) |
二、第二次领导体制变化(1978-1985年) |
三、第三次领导体制变化(1985年至今) |
四、“三融入”体制改革的背景 |
第三节 “三融入”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内容 |
一、体制融入地方 |
二、管理融入社会 |
三、经济融入市场 |
第三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 |
第一节 “三融入”之前的双第华侨农场 |
一、场员安置 |
二、生产与经营管理体制 |
三、社会职能管理 |
四、场员薪资福利 |
第二节 体制融入模式 |
第三节 地方治理 |
一、发展布局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节 归难侨社会保障 |
第五节 侨居造福工程 |
一、实施背景 |
二、实施过程 |
第六节 归难侨生存现状 |
第四章 双第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农场干部队伍建设 |
一、理顺体制机制 |
二、优化农场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归难侨子女的社会融入 |
第三节 土地利用 |
第四节 华侨农场未来发展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论文资助项目 |
(4)山西省国营农场与地方社会研究(1949-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说明 |
四、研究资料、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国营农场起源、职能及发展概况 |
一、国营农场起源 |
(一)农垦传统 |
(二)苏联模式 |
(三)制度安排 |
二、国营农场类型及其职能 |
(一)国营农场类型 |
(二)国营农场职能 |
三、山西省国营农场发展概况 |
(一)建国前发展概况 |
(二)建国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国营农场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
一、技术需求与输出 |
(一)农业技术需求 |
(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体系的建立 |
二、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以良种普及为考察对象 |
(一)良种普及计划及农场角色 |
(二)山西省国营农场良种普及概况 |
三、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的途径 |
(一)到场参观、组织座谈 |
(二)试验示范地的建设与指导 |
(三)试验示范人员的培养 |
四、群众反映及推广问题 |
(一)群众反映 |
(二)推广问题 |
第三章 :场社资源纠纷与协作 |
一、场社插花地纠纷及其解决 |
(一)插花地纠纷的产生及后果 |
(二)影响插花地纠纷解决的因素 |
(三)插花地纠纷的解决措施及其影响 |
二、场社协作 |
(一)劳力、技术协作 |
(二)产业联合 |
第四章 :国营农场“办社会”实践 |
一、场办福利及保障事业—以忻定农牧场为例 |
(一)生活设施及部门建设 |
(二)医疗卫生及文化娱乐事业 |
(三)职工子弟就学与就业 |
二、农场职工生活方式及身份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农垦企业 |
2.1.2 激励 |
2.1.3 激励机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型激励理论 |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
2.2.3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分析与效果评价 |
3.1 NYH农场有限公司基本概况和人力资源现状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3.1.3 人力资源情况 |
3.2 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
3.2.1 薪酬体系方面 |
3.2.2 绩效考核方面 |
3.2.3 奖惩管理方面 |
3.2.4 进修培训方面 |
3.2.5 企业文化方面 |
3.3 NYH农场有限公司现行激励机制的效果评价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被调查员工的基本情况 |
3.3.3 员工对公司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NYH农场有限公司农场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4.1.1 薪酬激励效果不明显 |
4.1.2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
4.1.3 缺少晋升淘汰机制 |
4.1.4 培训激励作用有限 |
4.1.5 沟通渠道不畅通 |
4.2 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 |
4.2.2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
4.2.3 激励形式不够丰富 |
4.3 本章小结 |
5 完善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及实施保障 |
5.1 完善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1 考虑员工需求实行差别激励制度 |
5.1.2 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
5.1.3 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
5.1.4 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5.2 优化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实施保障 |
5.2.1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5.2.2 保持激励体系的动态性 |
5.2.3 建立激励监督机制 |
5.2.4 创新多样化激励形式和手段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个体化”到“集体化”、“机械化”: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1945-197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 |
第三章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改革初探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79-1995)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实现农业“第一次飞跃” |
一、“包、定、奖”责任制的恢复与改进 |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推广 |
三、家庭农场掀起农业生产关系改革高潮 |
第二节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 |
一、第一批农业现代化试点的建立 |
二、垦区科研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三、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四章 “规模化”、“产业化”与“科教兴农”:改革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96-2012) |
第一节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探索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稳步推进 |
二、新的土地承包制度的陆续出台 |
三、农业产业化局面的逐渐形成 |
第二节 科技引领下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一、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提出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装备工程的实施 |
三、“科教兴农”战略的纵深发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五章 以“规模化”和“科技兴农”为核心:改革全面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2013-至今)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冲刺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部署 |
二、农工(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
三、土地承包制度的逐渐完善 |
第二节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
一、“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落实 |
二、“藏粮于地”战略的有序实施 |
三、数字农业的迅速兴起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展望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新时期展望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 |
二、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 |
三、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 |
四、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加强党对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
二、坚守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 |
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
(一)对北大荒文学的总体性研究 |
(二)对北大荒文学的微观研究 |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
三、论文基本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开发北大荒与北大荒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开发北大荒:历史与社会的透视 |
(一)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 |
(二)北大荒开发的阶段进程 |
(三)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作为生产的北大荒文学 |
(一)文学作为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性质 |
第二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与社会主义想象 |
第一节 解放、平等与开创:北大荒时空场域内的社会主义想象 |
(一)革命的浪漫理想与解放的激情 |
(二)集体劳动与身份平等 |
(三)面向未来的新世界 |
第二节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 |
(一)文学的意象化与意向性 |
(二)北大荒文学的现实意象与社会意向 |
第三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制度性实践 |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党性原则与去专业化写作 |
第二节 报刊杂志与文学生产空间的开辟 |
(一)《北大荒文艺》与北大荒文学的军旅气质 |
(二)《北大仓文艺》与文学作品的文化空间 |
(三)生产与生活的战歌:《农垦报》的文学副刊 |
第三节 群众性文艺活动与北大荒精神认同 |
(一)群众创作氛围的形成 |
(二)北大荒气质与北大荒精神 |
第四节 文学生产与集体主义的生成 |
第四章 北大荒作家群体的结构生成 |
第一节 结构肌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
(一)北大荒作家队伍的人员构成 |
(二)作家队伍的结构重塑 |
(三)两个时期的作家队伍生产 |
第二节 分殊与共相:新老作家的发展曲线 |
(一)老作家的改造与移位 |
(二)文学生产制度下的新作家养成 |
(三)共相:意识与记忆的共同体 |
第三节 群众作者队伍与新型文学生产 |
(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学生产方式 |
(二)与时事政策相呼应的文学生产 |
(三)与农场群众性文艺活动结合的生成方式 |
第五章 现实与浪漫:北大荒文学作品的三重面相 |
第一节 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 |
(一)互文性概念的内涵 |
(二)北大荒文学互文性的表征与价值 |
第二节 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人物、结构与风格 |
(一)塑造与记录:把捉“时代新人”的典型元素 |
(二)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
(三)追求崇高: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美学风格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 |
(一)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美学产品的意识形态规定性 |
第六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经验、潜流与问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想象的阶段性完成 |
(一)新社会个体自觉的文学塑造 |
(二)社会主义文化氛围的形成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时代效应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制度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潜流与暗礁: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中的局限 |
(一)过度依赖特殊的历史语境 |
(二)平白的艺术表现方式 |
(三)刻板的政治宣传 |
第四节 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 |
(一)后革命时代的新问题 |
(二)突围与重生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南汇公产纠纷下的绅权嬗变(1906-193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南汇历史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一节 地理区位与建制沿革 |
第二节 东西乡的经济差异 |
第三节 沙田的租佃与赋税征收 |
一 沙田的租佃情形 |
二 沙田赋税与补价制度 |
第四节 “习浮华”与“尚壮健” |
小结 |
第二章 绅官之争——以南汇劝学所公产纠纷案为例 |
第一节 绅官双方矛盾初现 |
第二节 围绕处理公产之分歧 |
第三节 绅学两界与县公署的权势博弈 |
第四节 官方的妥协与士绅权力的恢复 |
小结 |
第三章 绅学之争——以南汇观涛小学公产争执案为例 |
第一节 观涛小学公产争议由来及双方的初步较量 |
第二节 主张乡有一方扩大诉求 |
第三节 主张县有一方回击 |
第四节 县乡之争背后的东西对立 |
第五节 省政府调解与绅学妥协 |
小结 |
第四章 绅民之争——以普济堂公产争执案为例 |
第一节 道咸同光时期南汇沙田情形 |
第二节 清末士绅与董佃的公产管理权之争 |
第三节 民初士绅与小佃的公产产权之争 |
第四节 绅民纠纷继续与官方态度的转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发展农垦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垦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 |
二、农垦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
三、农垦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
(一)推进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兴旺。 |
(二)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宜居。 |
(三)推进文化兴垦,实现乡风文明。 |
(四)推进党建创新,实现治理有效。 |
(五)推进精准帮扶,实现生活富裕。 |
(10)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与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困难与应对之策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国有农场历史回顾 |
一、我国国有农场的发展历程 |
二、西双版纳国有农场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农场思想政治工作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农场思想政治工作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农场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章 新时代对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
第一节 农场职工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内容创新的要求 |
一、农场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表现 |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必须围绕农场职工群众的需求来进行创新 |
第二节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调动职工群众主体性的新要求 |
一、调动职工群众的主体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完善“五个机制”的建设 |
二、农场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 |
第三节 解决现实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方式方法创新的要求 |
一、解决现实问题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
二、解决现实问题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
第四章 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身兼多职”,职能弱化 |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能适应新要求 |
三、农场企业化改革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复杂化 |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思想、生活、工作实际脱节 |
五、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化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场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发生变化 |
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有所调整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第一节 提升农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管理水平 |
一、思想政治队伍建设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
二、强化农场工作人员和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观念意识 |
三、加大对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力度 |
第二节 正确定位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 |
一、农场干部 |
二、农场职工 |
第三节 创新农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
一、做好宣传,增强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 |
二、做好调查研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
三、做好信息公开,增强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透明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北京农垦场乡体制改革的基本实践与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2]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华侨农场“三融入”体制改革研究 ——以双第华侨农场为例[D]. 肖伊然. 华侨大学, 2020
- [4]山西省国营农场与地方社会研究(1949-1984)[D]. 董德洲. 山西大学, 2020(01)
- [5]NYH农场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 朱晓萌.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D]. 王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D]. 张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南汇公产纠纷下的绅权嬗变(1906-1933)[D]. 王赫赫.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发展农垦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J]. 王瑶. 中国农垦, 2020(01)
- [10]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与现实问题研究[D]. 杨美慧.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垦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