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成瑞雪[1](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提出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潘海莉[2](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刘芳[3](2018)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慢性心肺疾病防治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新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疾病流行现状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现状。分析新疆慢性心肺疾病现状,结合新疆卫生实际工作,为制定新疆慢性心肺疾病防治规划提出策略建议。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以新疆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四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分别在新疆自治区内按城乡分为2层,在每层内采用与容量大小成比例的概率(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PPS)抽取所需数量的区/县;在被抽中的区/县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SRS)方法抽取2个街道/乡镇;在被抽中的街道/乡镇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居/村委会;在被抽中的居/村委会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调查个体。文献分析法:搜集查阅新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疾病流行病学现状,了解新疆地区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防控措施及政策状况。专家访谈法:通过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定性访谈,了解新疆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了解专家对新疆地区慢性心肺疾病现有政策、措施的评价及对下一步防控政策的建议。结果:1.慢性心肺疾病患病率情况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新疆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35%,城市地区患病率为20.25%,农村地区患病率为17.16%;南疆地区患病率为9.75%,北疆地区患病率为21.5%。冠心病患病率为0.36%,其中男性人群患病率为0.5%,女性患病率为0.22%,男性高于女性;南疆地区患病率为0.34%,北疆地区患病率为0.37%。脑卒中患病率为0.80%,其中男性人群患病率为0.92%,女性患病率为0.68%;城市地区患病率为1.68%,农村地区为0.25%;南疆地区患病率为0.06%,北疆地区患病率为1.09%。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为18.66%,其中男性人群患病率为22.75%,女性患病率为14.63%,男性高于女性;南疆地区患病率为7.73%,北疆地区患病率为 21.42%。新疆35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6.27%,其中男性人群6.68%,女性5.85%,南疆地区患病率为6.62%,北疆地区患病率为5.11%。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2.35%,男性、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7.31%、17.35%,性别有差异。南疆地区患病率为22.51%,北疆地区患病率为22.11%。2.新疆慢性心肺疾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新疆18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为31.90%,其中男性超重率为34.45%,女性超重率为28.93%,男性高于女性;城市地区超重率为36.92%,农村地区超重率28.51%;南疆地区超重率为19.34%,北疆地区超重率为36.47%。肥胖率为17.52%,其中男性肥胖率为18.67%,女性肥胖率为16.16%;城市地区肥胖率为18.93%,农村地区肥胖率为16.49%;南疆地区肥胖率为6.32%,北疆地区肥胖率为 21.69%。新疆18岁及以上吸烟率为21.92%,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2.01%,女性吸烟率为1.4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地区吸烟率为26.57%,农村地区吸烟率为19.05%;南疆地区吸烟率为17.75%,北疆地区吸烟率为23.52%。饮酒率为8.75%,其中男性饮酒率为16.4%,女性饮酒率为0.9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地区饮酒率为14.12%,农村地区饮酒率为5.43%;南疆地区饮酒率为2.89%,北疆地区饮酒率为11%。3.新疆慢性心肺疾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相关分析项目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既往吸烟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既往吸烟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超重、既往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吸烟尤其是既往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突出危险因素,与其它同类研究结果相同。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新疆慢性心肺疾病现状以及文献、资料查询分析总结新疆慢性心肺疾病有如下特点:1.新疆慢性心肺疾病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突出;2.新疆慢性心肺疾病民族间差异明显;3.新疆慢性心肺疾病区域间差异明显;4.高血压应成为新疆慢性心肺疾病防控重点;5.控烟应成为新疆慢性心肺疾病防控重要手段。结论:本研究显示,慢性心肺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新疆地区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结合新疆慢性心肺疾病特点以及当地卫生状况、政策措施特点,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新疆慢性心肺疾病防治规划提供建议:1.改变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2.根据南疆、北疆差异,采取有针对性措施;3.以高血压为慢性心肺疾病防治切入口;4.加强控烟工作;5.加强早期预防,降低重点人群发病风险;6.充分利用示范区等现有工作平台;7.坚持防治结合,促进全程健康管理;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9.完善保障政策,减轻群众疾病负担。
龙国仁[4](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伊犁社会经济专题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在晚清协饷中断后,新疆财政难以为继,到民国之时,内地军阀混战不断,中央政府则无力西顾。在此情况下,新疆当局者为维持边疆地区稳定,要么“闭关”以堵“祸水”,要么仰赖外力以撑时局。本文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考察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全文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第一、二两章),从纵向的角度,宏观考察了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状况,并将民国时期伊犁(1912-1937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12-1930年为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期,这一阶段包括整个杨增新时期和金树仁主政前期。在“无为而治”的“愚民”政策作祟下,伊犁社会经济未能实现应有的发展。1931-1933年为第二阶段——全面衰落期,这一阶段为金树仁主政后期且以“哈密事变”为大致分界线,伊犁社会经济遭受战乱影响而全面衰落。金树仁倒台后,为了夺取新疆最高统治权,伊犁张培元联合马仲英发起反盛之战。由此之故,伊犁成为直接战场,致使大批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34-1937年为第三阶段——快速恢复与发展期,这一阶段为盛世才主政前期。在苏联的支援下,盛世才政府实行了“六大政策”,伊犁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在1935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期三年计划,其社会经济取得较大成绩,实现了快速恢复与发展。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与主政者的决策智慧不无关系。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否,关乎经济发展之全局。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在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不同的历史抉择。其中交往层面上的封闭与开放、技术层面上的守旧与革新、教育层面上的愚民与开智,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左右着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下篇(第三至八章),以横向的角度,从社会经济政策与措施、社会经济建设、屯田与民族关系、社会经济纠纷、生存风险与社会保障、教育经费等不同切面阐述和分析了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状况,尤其是盛世才主政初期的伊犁社会经济。社会经济政策与措施,是基于社会经济客观现状,政府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当时政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财政收支矛盾,即赤字问题。从三年计划、禁烟、安置归化军等经济政策和措施中可以看出,政府试图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做大经济“蛋糕”,增加财政收入,以期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但因受限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策服务对象的阶层性,最终蛋糕虽有所增大,却仍然无法弥补收支失衡。在生存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官争民利就不可避免。社会经济建设方面,本文选择了水利建设和监狱建设,以点带面地考察和认识民国时期伊犁近代化建设的相关问题。由此说明,近代化成为当时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近代化表明了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结点;另一方面,近代化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结果造成了财政危机。尤其是人的近代化的远未完成,成为近代化的藩篱。屯田对近代伊犁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和民族关系变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朝重新统一新疆后,为保障驻军粮食的供应,在伊犁实行屯田。屯田的持续推进,逐渐改变了以牧业为主的经济生态,形成了农耕、游牧、商业等多种民族经济并存的局面,从而奠定了近代伊犁民族分布的格局。屯田还使近代伊犁民族关系呈现出从隔离到接触,再从碰撞到交融的发展特征,形成了从多元到一体的区域性融合。社会经济纠纷产生于基层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看似细小却事关社会秩序和稳定大局。近现代以前的传统社会,纠纷的解决主要依赖于民间习俗和惯例,但民国以后,国家权力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民间习俗和惯例在化解社会纠纷的作用中逐渐减弱,由此,国家权力进一步向基层社会延伸。生存风险与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其一,盛世才政府为军公教人员提供较为优厚的社会保障,尤其在物价飞涨、物资短缺等现实困难下,使军公教及其家属生活有最低限度的保障,这对政治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其二,对广大农牧民,政府却几乎没有制度性的社会保障措施出台,一般只是临时性的政策应对。更有甚者,对军公教人员较为优厚的社会保障是以牺牲广大农牧民的利益为代价。因此,对军公教人员的恩泽其实是对普通民众的榨取和掠夺。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确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民国时期伊犁教育实现了从宗教教育向学校教育的演进,从民族学校向国民学校的转变。以国民教育培育国家意识,对整合边疆具有特殊作用。同时,也应警惕教育对民族分裂意识的另类觉醒。下篇所选取的历史切面,是为了回答全面抗战前伊犁社会经济的微观内容,试图揭示后来社会动荡,乃至三区革命爆发的社会经济动因。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新疆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民众认同的复杂化。正处于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成与建构期的新疆各族,其认同的复杂化,成为民国乃至当代中国新疆长治久安的隐患。
谭淳月[5](2017)在《成吉思汗祭祀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教育既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又肩负着促进民族现代化的伟大而又沉重的使命。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民族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人们的观念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式微现象。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在具备现代性的同时保持民族性,是民族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民族教育有学校教育与学校外教育之分,现代民族学校教育不具备完善地传承民族文化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功能,还需要借助民族学校外多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完成。通过深度田野考察发现,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族最高的祭祀仪式。该仪式涵盖了几乎所有蒙古族文化要素,是“活态”蒙古文化教科书。祭祀过程是教育过程,其目的和功能就在于文化的认同与强化。蒙古族学生参与祭祀的过程就是接受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只有民族教育学视角和田野考察法的介入才能把教育学、民族学、文化学和人类学贯通起来,填补以往成吉思汗祭祀研究的不足,进而深入挖掘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认同教育功能。论文首次引入教育学学科视角,运用族群认同理论,以蒙古族学生和部分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考察法、调查法、文献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在城镇化背景下成吉思汗祭祀对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的教育功能。论文采用文献法从理论上奠定了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界定了文化认同及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回答了文化认同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其目标和必要条件。通过仪式、文化认同与教育三者逻辑关系的分析,梳理了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教育、成吉思汗祭祀三者的关系。论证了成吉思汗祭祀是一种教育活动,具有文化认同的教育内涵和功能。论文以成吉思汗祭祀为田野考察场域,对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状况的考察分为祭祀前、祭祀中和祭祀后三个阶段:祭祀前,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考察了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族源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的现实情况。目的在于对蒙古族学生参加祭祀前的文化认同背景及问题进行了解和诊断。调查结果发现,尽管鄂尔多斯蒙古族具有非常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但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开始逐渐减弱。祭祀中,在前期掌握翔实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考察法亲身体验和参与观察了蒙古族学生参加成吉思汗祭祀中在认知、情感、态度上的表现和变化。考察记录了成吉思汗祭祀的整个过程。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分析发现,成吉思汗祭祀的教育过程要素齐全,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者、教育内容、适切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整个教育过程结构完整,有纵向和横向结构、认知和主体结构。同时,教育过程的阶段分明,目的和任务明确,教育特征明显。祭祀后,采用比较分析法,调查和评价了蒙古族学生在祭祀中文化认同的教育结果。对参加与未参加成吉思汗祭祀的蒙古族学生,进行了有关文化认同程度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目的是比较二者在文化认同程度上的差异,以验证蒙古族学生参加成吉思汗祭祀后文化认同程度的变化。通过比较,不参加祭祀仪式的学生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认知层面,而参加祭祀学生的文化认同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都有所体现。论文还将参加成吉思汗祭祀的蒙古族和汉族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进行跨文化比较。以便考察和分析两个不同民族的学生参加同一个祭祀活动,其教育结果的不同。通过比较发现,由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学生文化背景和所受教育的不同,蒙古族学生参加祭祀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的认同和归属,而汉族学生参加祭祀突出表现在知识的认知水平上,情感和行为认同表现相对较弱。论文通过前期田野考察的呈现,分析了成吉思汗祭祀对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认同教育的优势在于其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域。第一,祭祀以隐形认同为特点,学生在祭祀环境中视觉、听觉、触觉得到互动,在无形之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第二,学生主动的情感和行为认同表现较为突出,能够积极参与到祭祀的教育环节中去;第三,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呈现,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接近和了解民族文化。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认同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相比,局限主要表现在知识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和针对性,导致学生认知认同程度较低。祭祀所呈现的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形式,现代认同教育功能较少。学生如果对祭祀的主观理解有偏差,不排除消极认同的可能性。那么,学校文化认同教育也存在着其优势与局限。学校教育能够弥补成吉思汗祭祀教育中的不足:第一,将成吉思汗祭祀相关活动作为学校教育课程资源,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第二,现代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性,弥补II祭祀文化中现代性的缺失;第三,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民族观,克服祭祀中的消极认同。现代学校教育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对于民族文化的教学更多的停留在书本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更加缺乏情感和行动上的互动,这是民族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综上,论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成吉思汗祭祀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的观点。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祭祀活动的优势,正确理解二者的互动关系。论文的结论是:成吉思汗祭祀是“活态”的教育形式,是城镇化背景下提升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程度的有效教育模式之一。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成吉思汗祭祀对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所产生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祭祀中文化认同教育的有限性。学生文化认同的教育,学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注意避免祭祀教育的“万能论”和“无用论”倾向。祭祀仪式教育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对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效果更为显着。诚然,民族教育的使命,就是既要传承又要改革,博采众家之长,独具一家之秀,民族教育在矛盾和互补中协调发展。教育改革必须符合中国特色,要扎根中国历史与实际,办“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通过成吉思汗祭祀对蒙古族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也是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放眼于未来,成吉思汗祭祀中文化认同教育的研究任重道远。
米瑞华[6](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汪海霞[7](2014)在《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开发和消除贫困的第一必要条件。新疆贫困地区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新疆贫困地区自我能力的提升绝不是靠简单的“大面积的开发”、“大范围的开采”所能解决。扶贫绩效不显着、返贫率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贫困地区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而所造成的表象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只能缓解短暂之痛,治标不治本,治理贫困必须从源头做起,即最终消除区域性贫困必须落脚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上。首先,文章以发展观的演变为基础,对发展理论的演变,能力发展观、能力方法的应用及学者们对能力方法的评价与补充做了系统的研究。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视角,把能力分析方法引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根据区域发展的投入要素视角,认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体现为区域发展要素的数量和要素的生产率,这些要素大体可区分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等,所以本文认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一个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体体现,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这样的发展能力强调的是区域发展的自身基础和造血功能,但它不排斥外部力量对这一区域经济社会等发展的推动作用。为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本文的研究是以对新疆扶贫开发历程及经验的反思与认识为前提的。对新疆扶贫开发战略的演变路径和发展阶段做了深入地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扶贫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贫困问题已经显现出了新的特征。从区域范围来看,贫困地区空间分布集中,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的束缚明显,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提升贫困区自我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和紧迫。本文以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从经济、地理区位、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新疆贫困地区发展的现状,归结呈现出的特征;并结合新疆贫困地区的自有特征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成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重点是在能力理论基础上,探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内涵,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内外动力以及形成路径,认为要素聚集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基础,而要素的分工与匹配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动力。通过深入分析区域自我发展理论的各组成要素,构建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体系的各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体系对新疆30个贫困县的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高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集聚程度、初始发展条件、城镇化进程、科学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很大的相关性。对新疆贫困县域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发展潜力的预测,针对性地制定培育政策,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举措。以全面分析与分类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从自我发展能力的不同层面针对性的提出了实现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建议对策。
陈作成[8](2014)在《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落后并且生态环境脆弱,是影响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殊地区。生态脆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耦合导致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很难兼顾,存在着“生态不经济”与“经济不生态”的矛盾,加快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体现,也是新疆十二五期间及以后亟待解决的现实重大问题。本文旨在进一步完善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配套保障措施,实现生态补偿机制的高效运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绿色发展。本文首先对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基础理论,界定论文的研究范围为新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并识别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对生态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然后介绍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现状与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新疆生态补偿发展历程、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现状以及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状况,并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特殊性。其次,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分析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涵及内在需求、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机制、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生态补偿模式选择机制、生态补偿监管约束机制以及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与评价。然后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问卷数据测度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绩效,然后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应,依次分析整体经济效应、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经济效应以及缓贫效应,最后评价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果,检验生态补偿的民生目标是否挤压生态目标。再次,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缺陷。依次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主体确立机制、生态补偿客体甄别机制、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生态补偿方式选择机制与生态补偿约束机制存在的缺陷,最后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系统耦合性缺陷。然后,总结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得出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启示。最后,完善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提出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原则,明晰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基本思路,分析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阶段性,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进行目标定位,最后阐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并从体制、政策、法制、财政等四个方面提出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高效运行的配套保障措施。
伊力扎提·伊力夏提[9](2014)在《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以辽宁省支援塔城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加快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2010年3月29至30日,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会议中做了题为“统一思想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讲话,2010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共中央、国务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做了题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重要讲话。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和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座谈会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借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模式,建立起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对口援助新疆的有效机制,实现新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次对口援疆工作是对口支援政策正式提出以来,中国历史上支援地域最广、资金投入最大、所涉人口最多、援助领域最广泛的一次。对口援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支援的优先位置,力争经过5年努力,在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确保新疆在十年内实现初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论文以在新形势下新疆的跨越式发展为视角,研究概括塔城地区的发展现状,并且总结出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对塔城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重点研究对口支援政策在塔城地区的实施取得的成就、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的侧重点以及如何有效推动对口支援政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最后在小结中,从自力更生以及中央宏观调控方面升华对口支援这一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政策,以期对新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意见及建议。
齐新伟[10](2014)在《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棘球绦虫感染及人群细粒棘球蚴病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棘球绦虫感染流行现状与人群细粒棘球蚴病危险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包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六个乡(牧场)的居民进行整群抽样,抽取1857人并进行问卷调查、B超腹部扫描及血清学抗体检查并对细粒棘球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剖检38只犬,粪抗原ELISA法检测入户收集的126只犬的粪样本,粪抗原PCR法检测其中阳性标本。B超筛查绵羊180只。结果: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6.40%(119/1857),其中细粒和泡型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6.19%(115/1857)和0.21%(4/1857),血清阳性率为11.79%(219/1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及民族可能是血清阳性危险因素。剖检犬的感染率52.63%(20/38)。犬粪抗原阳性率为39.68%(50/126),粪抗原PCR法检测50份阳性标本,阳性结果有26份。126只犬总体平均驱虫率只有49.20%(62/126)。羊的感染率为15.55%(28/180)。结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和血清阳性率,犬的感染率,羊的感染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当地的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
一、调出方(卖方) |
二、调入方(买方) |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沙毕纳尔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一)文献 |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
四、田野点的选择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行政区划 |
三、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人口情况 |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
三、寺领集团——集赛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
一、宗教信仰历程 |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结论 |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慢性心肺疾病防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新疆自然环境 |
1.2 新疆经济发展 |
1.3 新疆卫生事业发展 |
1.4 新疆慢性心肺疾病概况 |
1.5 新疆慢性心肺疾病调查及防治规划制定的必要性 |
1.6 项目情况介绍 |
2 研究目的 |
第一部分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2.1 抽样方法 |
1.2.2 样本量估计 |
1.2.3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2.4 统计分析 |
1.3 疾病及诊断标准说明 |
1.3.1 疾病研究范围 |
1.3.2 疾病诊断标准说明 |
2 研究结果 |
2.1 新疆慢性心肺疾病患病率情况 |
2.2 新疆慢性心肺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分布状况 |
2.3 新疆慢性心肺疾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新疆慢性心肺疾病及行为危险因素患病率分析 |
3.1.1 高血压 |
3.1.2 糖尿病 |
3.1.3 血脂异常 |
3.1.4 冠心病 |
3.1.5 脑卒中 |
3.1.6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
3.1.7 超重和肥胖 |
3.1.8 吸烟和饮酒及其他生活方式 |
3.2 新疆慢性心肺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
3.2.1 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 |
3.2.2 糖尿病行为危险因素 |
3.2.3 血脂异常行为危险因素 |
3.2.4 冠心病行为危险因素 |
3.2.5 脑卒中行为危险因素 |
3.2.6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行为危险因素 |
第二部分 防控策略研究 |
1 数据来源及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方法 |
1.2.1 文献分析法 |
1.2.2 专家访谈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新疆死因构成 |
2.2 新疆预期寿命情况 |
2.3 新疆经济发展情况 |
2.4 新疆卫生工作现状 |
2.4.1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
2.4.2 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
2.5 专家访谈 |
3 讨论 |
3.1 新疆慢性心肺疾病控制分析 |
3.2 新疆疾病谱分析 |
3.3 新疆卫生人力资源分析 |
3.4 新疆医疗机构慢性心肺疾病救治能力 |
3.5 新疆现有政策措施 |
结论 |
政策建议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慢性心肺疾病防治规划建议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民国时期新疆伊犁社会经济专题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一) 研究区域 |
(二) 时间选段 |
(三) 研究意义 |
二、主要史料来源 |
(一) 档案史料 |
(二) 地方志 |
三、学术回顾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上篇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概要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及特点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
一、自然地理基础 |
二、经济结构基础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
一、农牧比重进一步倾斜 |
二、经济近代化进程加速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分期述评 |
第一节 1912-1930年:缓慢发展期 |
一、农业 |
二、牧业 |
三、工业 |
四、药业 |
五、贸易 |
六、交通 |
第二节 1931-1933年:全面衰落期 |
一、区域内外情形 |
二、战争的破坏 |
第三节 1934-1937年:迅速恢复与发展期 |
一、财政金融的改进 |
二、近代化因素的增长 |
小结: 统与变革中的历史抉择 |
下篇 民国时期伊犁社会经济专题研究 |
第三章 社会经济政策与措施 |
第一节 第一期三年计划 |
一、出台的背景 |
二、计划的内容 |
三、发展成效与不足 |
第二节 禁烟的经济措施 |
一、禁烟的经济背景 |
二、禁烟经济措施的内容 |
三、禁烟经济措施的评价 |
第三节 归化军土地安置 |
一、土地安置的原因 |
二、土地来源与划拨数量 |
三、土地安置的衍生问题 |
四、土地安置的影响 |
小结: 赤字困局下的官争民利 |
第四章 社会经济建设 |
第一节 水利建设 |
一、建设背景 |
二、建设内容 |
三、困境及其应对 |
第二节 监狱建设 |
一、监狱建设的动因 |
二、监狱建设的内容 |
三、监狱建设的局限 |
小结: 近代化的藩篱 |
第五章 屯田与民族关系 |
第一节 屯田与民族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 |
一、农耕民族 |
二、游牧、商业民族 |
第二节 屯田与民族关系的变迁 |
一、从隔离到接触 |
二、从碰撞到交融 |
小结: 从多元到一体的区域性融合 |
第六章 社会经济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
第一节 土地纠纷 |
一、土地纠纷的原因分析 |
二、土地纠纷的解决机制 |
第二节 农田水利纠纷 |
一、水案举要 |
二、水利纠纷的解决 |
三、水利纠纷的特殊性 |
小结: 国家权力的扩张 |
第七章 生存风险与社会保障 |
第一节 生存困境 |
一、农民 |
二、牧民 |
三、公教人员 |
第二节 致困的因素 |
一、生产力落后 |
二、物价上涨 |
三、税收过重 |
四、自然灾害与瘟疫 |
第三节 贫困的危害 |
一、危害政治风气:贪污腐败 |
二、危害经济秩序:抗不纳税、拖欠粮款 |
三、危害社会安定:匪盗猖獗 |
第四节 社会保障措施 |
一、军公教的社会保障 |
二、农牧民的社会保障 |
小结: 恩泽中的榨取 |
第八章 教育及其经费问题 |
第一节 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朝末期:从宗教教育到学校教育的演进 |
二、民国前期:教育的曲折发展 |
三、民国后期:从民族学校到国民学校的转变 |
第二节 教育经费困境及其应对 |
一、教育经费不足及其原因 |
二、教育经费筹措的多元化 |
小结: 边疆整合之纽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成吉思汗祭祀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 成吉思汗祭祀研究 |
(二) 蒙古族学生参加祭祀研究 |
(三) 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
(四) 已有研究之局限与新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计划与进程 |
五、论文内容与框架 |
(一) 论文内容 |
(二) 论文框架 |
六、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重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文化认同概念的界定 |
(一) 文化认同的内涵 |
(二) 文化认同的定位 |
(三) 文化认同的类型 |
(四) 文化认同的发展特点 |
(五) 文化认同的认定原则 |
二、文化认同教育概念的界定 |
(一) 文化认同教育的内涵 |
(二) 文化认同教育的类型 |
(三) 文化认同教育的特点 |
三、文化认同与文化认同教育的关系 |
(一) 文化认同与教育的互动 |
(二) 文化认同理论为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
四、文化认同教育的当代价值 |
(一) 有利于文化群体生存和发展 |
(二) 有利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
(三) 有利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
五、文化认同教育目标与必要条件 |
(一) 文化认同教育的目标 |
(二) 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条件 |
六、成吉思汗祭祀与文化认同教育的关系 |
(一) 成吉思汗祭祀的教育特征 |
(二) 成吉思汗祭祀的文化认同教育价值 |
(三) 文化认同是成吉思汗祭祀与教育的结合点 |
第二章 祭祀前: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背景的前期考察 |
一、蒙古族文化认同的生成语境 |
(一) 蒙古族文化认同嬗变 |
(二) 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认同嬗变 |
(三) 蒙古族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
二、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概况 |
(一) 文化认同教育取得的成就 |
(二) 蒙古族中小学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反思 |
(一) 城镇化背景下文化认同教育的弱化 |
(二) 文化认同意识的薄弱 |
(三) 文化认同知识基础的陈旧 |
(四) 文化认同教育多重思潮的辨析 |
四、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
(一) 文化认同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性质要求 |
(二) 文化认同教育是民族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 |
(三) 文化认同教育是蒙古族学生的认知过程 |
五、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途径的思考 |
(一) 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局限 |
(二) 蒙古族学校教育的不足 |
(三) 蒙古族社会教育的有力补充:成吉思汗祭祀 |
第三章 祭祀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情况的田野考察 |
一、文化认同教育要素的考察 |
(一) 教育目的 |
(二)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
(三) 教育场所与内容 |
(四) 教育方法与手段 |
二、文化认同教育结构的考察 |
(一) 纵向结构 |
(二) 横向结构 |
(三) “三维”结构 |
(四) 主体结构 |
三、文化认同教育过程的考察 |
(一) 宏观层面 |
(二) 微观层面 |
四、文化认同教育特征的考察 |
(一) 内与外的教育 |
(二) 主与客的教育 |
(三) 自我与他者的教育 |
第四章 祭祀后: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结果的调查与评价 |
一、参加祭祀的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情况调查 |
(一) 蒙古族小学生 |
(二) 蒙古族中学生 |
(三) 蒙古族大学生 |
(四) 学校教师的评价 |
(五) 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结果的总体评价 |
二、未参加祭祀的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情况调查 |
(一) 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概况 |
(二) 学生文化认同现状 |
(三) 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参加与未参加祭祀的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程度的比较 |
(一) 文化认知程度不同 |
(二) 情感归属程度不同 |
(三) 行为态度程度不同 |
(四) 有主动认同与被动认同的差异 |
四、参加祭祀汉族学生文化认同情况调查 |
(一) 鄂尔多斯东胜区第一小学概况 |
(二) 汉族学生参加祭祀的调查和评价 |
五、参加祭祀的汉族学生与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差异的分析 |
(一) 汉族学生和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
(二) 蒙古族和汉语学校的教育背景不同 |
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结果的总体评价 |
(一) 祭祀时间体系夯实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 |
(二) 祭祀空间转换提升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 |
(三) 祭祀过程的参与促进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 |
(四) 祭祀中的符号、教育与文化认同感 |
(五) 达尔扈特人的虔诚激发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 |
第五章 成吉思汗祭祀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优势与困境 |
一、成吉思汗祭祀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优势 |
(一) 有效的教育途径 |
(二) 多样的教育类型 |
(三) 充分的教育条件 |
二、成吉思汗祭祀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困境 |
(一) 偏重精神认同和行为认同 |
(二) 个体认同为主 |
(三) “民族性”为导向 |
(四) 精神文化认同程度的下降 |
(五) 提倡主动认同 |
(六) 强调隐形认同 |
(七) 消极认同的可能性 |
第六章 城镇化进程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整体优化 |
一、学校教育中蒙古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的表现 |
(一) 注重认知认同 |
(二) 集体认同为主 |
(三) “现代性”为导向 |
(四) 物质文化认同的局限 |
(五) 提倡被动认同和引导认同 |
(六) 强调显性认同 |
(七) 消极认同隐患 |
二、学校教育对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认同教育困境的破解 |
(一) 弥补祭祀教育中认知认同不足 |
(二) 弥补祭祀教育中集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不足 |
(三) 弥补祭祀教育中现代认同不足 |
(四) 弥补祭祀教育中精神文化认同不足 |
(五) 弥补祭祀教育中引导认同不足 |
(六) 弥补祭祀教育中显性文化认同不足 |
(七) 克服祭祀教育中的消极认同 |
三、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认同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路径 |
(一) 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的整合 |
(二) 个体认同、集体认同和社会认同的交融 |
(三) 传统认同和现代认同的共存 |
(四) 物质文化认同与精神文化认同的结合 |
(五) 主动认同、被动认同和引导认同的交叉 |
(六) 显性认同与隐性认同的转换 |
(七) 消极认同向积极认同的引导 |
四、正确理解成吉思汗祭祀与学校教育二者的互动关系 |
(一) 以文化认同为教育理念打破学校与祭祀仪式各自为界的局限 |
(二) 学校、祭祀仪式二者以文化认同为共同教育目的 |
(三) 以文化认同为视角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与祭祀仪式教育之间的关系 |
结语 |
一、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认同教育是蒙古族学生的重要教育模式 |
(一) 蒙古族学生参加成吉思汗祭祀的重要性 |
(二) 成吉思汗祭祀教育的本质 |
(三) 成吉思汗祭祀教育的功能 |
(四) 成吉思汗祭祀教育功能的优化 |
二、成吉思汗祭祀中文化认同教育万能论及其危害 |
三、成吉思汗祭祀中文化认同教育无用论及其危害 |
四、文化认同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不是对立的 |
五、成吉思汗祭祀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一) 本研究的结论对蒙古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的启示 |
(二) 成吉思汗祭祀中文化认同教育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 |
二、专着 |
三、论文 |
四、译着与外文 |
五、研究报告 |
附录 |
附录一:考察提纲 |
一、成吉思汗祭祀研究实地考察提纲 |
二、文化认同考察提纲 |
三、仪式教育的考察提纲 |
四、学生调查问卷 |
五、学生访谈提纲 |
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考察图片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6)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
1.2.3 研究区域概况 |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3 成果述评 |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
4.1.1 格网化方法 |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
4.4.1 指标分析方法 |
4.4.2 变量选取 |
4.4.3 结果分析 |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4.5.1 因子分析方法 |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
4.5.3 因子解释 |
4.5.4 聚类分析方法 |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
6.1.2 系数设定方法 |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3 小结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自我发展能力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发展理论研究的演变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 |
2.2 能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2.1 Amartya Sen的能力理论 |
2.2.2“能力理论”的评价及发展 |
2.3 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模型 |
2.3.2 区域竞争力分析模型 |
第三章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机制 |
3.1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及主体界定 |
3.2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内外动力及影响因素 |
3.2.1 内生动力 |
3.2.2 外生动力 |
3.2.3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3.3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路径 |
3.3.1 要素集聚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基础 |
3.3.2 要素分工与匹配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动力 |
3.3.3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主题是发展 |
第四章 新疆贫困地区发展及扶贫开发概况 |
4.1 新疆概况 |
4.1.1 地理及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 |
4.1.3 人口状况 |
4.1.4 新疆民族概况 |
4.1.5 新疆经济发展状况 |
4.2 新疆贫困县、乡、村的确定 |
4.2.1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确定 |
4.2.2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确定 |
4.2.3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乡的确定 |
4.2.4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村的确定 |
4.3 新疆贫困地区分布 |
4.3.1 新疆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分布 |
4.3.2 贫困乡的分布 |
4.3.3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分布 |
4.3.4 按人口分布 |
4.4 新疆贫困地区发展现状与特征 |
4.4.1 新疆贫困地区自然生态概况 |
4.4.2 新疆贫困地区社会发展概况 |
4.4.3 新疆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概况 |
4.4.4 新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4.5 新疆贫困地区扶贫工作进程 |
4.6 新疆扶贫开发工作方式的战略转变 |
4.7 新疆扶贫开发工作总体评价 |
4.7.1 新疆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
4.7.2 新疆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4.8 新疆贫困地区亟需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
第五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 |
5.1 自然因素 |
5.1.1 地理位置 |
5.1.2 水资源多少和利用状况 |
5.1.3 自然灾害大小及频率 |
5.2 社会因素 |
5.2.1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5.2.2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 |
5.2.3 文化 |
5.2.4 制度安排 |
5.3 人力因素 |
5.3.1 人口数量 |
5.3.2 人口素质 |
5.4 经济因素 |
5.4.1 经济基础 |
5.4.2 产业结构 |
第六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 评价指标建立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6.2 各系统评价指标 |
6.2.1 自然资本评价指标 |
6.2.2 社会资本评价指标 |
6.2.3 人力资本评价指标 |
6.2.4 经济资本评价指标 |
6.3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发展评价方法 |
第七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
7.1 数据的收集及标准化 |
7.2 总体评价及分析 |
7.2.1 自然子系统主成分提取及解释 |
7.2.2 社会子系统主成分提取及解释 |
7.2.3 人力子系统主成分提取及解释 |
7.2.4 经济子系统主成分提取及解释 |
7.2.5 结论分析 |
7.3 各子系统评价及分析 |
7.3.1 自然生态子系统排名及分析 |
7.3.2 社会子系统排名及分析 |
7.3.3 人力子系统排名及分析 |
7.3.4 经济子系统排名及分析 |
第八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聚类分析及潜力预测 |
8.1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聚类分析 |
8.2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潜力分析 |
8.2.1 新疆贫困地区GDP产值分析 |
8.2.2 新疆贫困地区GDP的Logistic曲线模型分析 |
8.3 小结 |
第九章 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 |
9.1 指导思想和原则 |
9.1.1 指导思想 |
9.1.2 原则 |
9.2 贫困类型视角 |
9.2.1 带头型贫困地区 |
9.2.2 潜力型贫困地区 |
9.2.3 弱势型和滞后型的贫困地区 |
9.3 发展要素视角 |
9.3.1 提升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自然资本 |
9.3.2 提升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社会资本 |
9.3.3 提升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人力资本 |
9.3.4 提升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于经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8)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2.1 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 |
1.2.2 关于生态补偿评价和效应的研究 |
1.2.3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1.2.4 关于新疆生态补偿的研究 |
1.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补偿 |
2.1.2 生态补偿机制 |
2.1.3 重点生态功能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资本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2.2.4 区域发展空间均衡理论 |
2.2.5 区域管治理论 |
2.3 研究范围界定 |
2.4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识别 |
2.4.1 中央政府 |
2.4.2 地方政府 |
2.4.3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当地居民 |
2.5 生态利益相关者博弈 |
2.5.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差异与环境政策失灵 |
2.5.2 东、西部地区参与生态建设的博弈分析 |
2.5.3 政府、环境管理者和生态补偿实施者的博弈分析 |
第三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补偿状况 |
3.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概况 |
3.1.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现状 |
3.1.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损失性境遇分析 |
3.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状况 |
3.2.1 新疆生态补偿发展历程 |
3.2.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现状 |
3.2.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状况 |
3.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特殊性 |
3.3.1 生态重建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叠加 |
3.3.2 生态重建与民族地区的空间叠加 |
第四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分析 |
4.1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涵及内在需求 |
4.1.1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涵 |
4.1.2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内在需求 |
4.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责任确立机制 |
4.2.1 生态补偿主体结构与定位 |
4.2.2 生态补偿客体 |
4.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 |
4.3.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受偿者标准 |
4.3.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补偿者标准 |
4.3.3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确立框架 |
4.4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选择机制 |
4.4.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总体构想 |
4.4.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分类 |
4.4.3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式创新 |
4.5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监管约束机制 |
4.5.1 生态补偿资金监管 |
4.5.2 环境保护和治理监测 |
4.5.3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监测 |
4.6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应分析及评价 |
4.6.1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应分析 |
4.6.2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率分析 |
第五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果实证分析 |
5.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评价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1.2 综合评价指标设置及评价测算 |
5.1.3 运行状况评价结论 |
5.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效应分析 |
5.2.1 面板数据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整体经济效应 |
5.2.4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经济效益分析——基于不同主体功能 |
5.2.5 生态补偿对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地区的减贫效应分析 |
5.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果评价 |
5.3.1 基本公共服务视角 |
5.3.2 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视角 |
5.3.3 生态补偿双重目标:民生目标挤占环保目标 |
第六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缺陷分析 |
6.1 生态补偿主体确立机制的缺陷 |
6.1.1 纵向生态补偿主体单一化 |
6.1.2 开发型区域横向补偿缺位 |
6.1.3 社会公众生态补偿参与度不高 |
6.2 生态补偿客体甄别机制缺陷 |
6.2.1 补偿客体模糊 |
6.2.2 补偿客体错位 |
6.3 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的缺陷 |
6.3.1 补偿标准偏低 |
6.3.2 标准“由上而下”制定 |
6.4 生态补偿方式选择机制的缺陷 |
6.4.1 生态补偿方式单一 |
6.4.2 补偿方式偏重“输血型” |
6.5 生态补偿途径选择机制的缺陷 |
6.5.1 以政府“强制性政策介入”为主 |
6.5.2 政府“诱致性政策介入”尚待完善 |
6.6 生态补偿监管约束机制的缺陷 |
6.6.1 法制监管制度缺失 |
6.6.2 缺少激励机制 |
6.6.3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组织管理差 |
6.6.4 生态补偿资金管理缺陷 |
6.7 生态补偿机制的系统耦合性缺陷分析 |
6.7.1 生态补偿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6.7.2 生态补偿管理机构不健全 |
6.7.3 生态补偿启动程序规定缺失 |
6.8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缺陷成因 |
6.8.1 组织管理体制原因 |
6.8.2 政策设计及动力机制原因 |
6.8.3 生态补偿各主体行为积极性因素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
7.1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经验 |
7.1.1 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模式 |
7.1.2 政府引导型生态补偿模式 |
7.2 国内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经验 |
7.2.1 浙江样本生态补偿实践 |
7.2.2 广东样本生态补偿实践 |
7.2.3 陕西秦岭样本生态补偿实践 |
7.3 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经验对新疆的借鉴 |
7.3.1 国外经验借鉴 |
7.3.2 国内经验借鉴 |
第八章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
8.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思路和原则 |
8.1.1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思路 |
8.1.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的原则 |
8.2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阶段性 |
8.3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目标定位 |
8.3.1 总体目标设计 |
8.3.2 阶段目标设计 |
8.4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
8.4.1 生态补偿主体确立机制建设 |
8.4.2 生态补偿客体甄别机制建设 |
8.4.3 生态补偿标准量化机制建设 |
8.4.4 生态补偿方式选择机制建设 |
8.4.5 生态补偿途径选择机制建设 |
8.4.6 生态补偿监管约束机制建设 |
8.5 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高效运行的配套保障措施 |
8.5.1 体制保障 |
8.5.2 政策保障 |
8.5.3 法制保障 |
8.5.4 财政保障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附表四 |
附表五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导师评阅表 |
(9)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以辽宁省支援塔城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三) 对口支援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综述 |
(四)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对口支援政策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
(一) 对口支援政策是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
(二) 国家高度重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 |
二、 辽宁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政策实施现状 |
(一) 塔城地区概况 |
(二) 辽宁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政策实施现状 |
三、 当前对口援疆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园区产业同质化严重 |
(二) 部分援疆项目对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力不够 |
(三) 干部人才援疆周期短,“传、帮、带”力度有待深化 |
(四) 牧民定居及牧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四、 对对口援疆政策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尽快建立市场化的企业协作机制 |
(二) 要处理好自我发展和援助扶持的关系 |
(三) 合理规划援疆干部人才工作周期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受援地人才储备 |
(四)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多途径加快牧民定居点的建设 |
五、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10)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棘球绦虫感染及人群细粒棘球蚴病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地点 |
2. 研究对象及材料 |
2.1 人群的调查 |
2.2 中间宿主-羊的调查 |
2.3 终末宿主-犬的调查 |
3. 研究的材料 |
3.1 主要仪器 |
3.2 主要试剂 |
3.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 检测方法 |
4.1 人群样本的血清学检测 |
4.2 人群的影像学检查 |
4.3 中间宿主-羊的影像学检查 |
4.4 终末宿主-犬的检查 |
5. 质量控制 |
5.1 设计阶段 |
5.2 实施调查阶段(现场质量控制) |
6. 伦理学要求 |
6.1 自愿参加和知情同意 |
6.2 尊重原则 |
6.3 隐私的保护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慢性心肺疾病防治规划研究[D]. 刘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4]民国时期新疆伊犁社会经济专题研究(1912-1937)[D]. 龙国仁.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成吉思汗祭祀中蒙古族学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D]. 谭淳月. 西南大学, 2017(05)
- [6]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7]新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 汪海霞. 石河子大学, 2014(12)
- [8]新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陈作成.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9]新一轮对口援疆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以辽宁省支援塔城地区为例[D]. 伊力扎提·伊力夏提. 新疆大学, 2014(03)
- [10]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棘球绦虫感染及人群细粒棘球蚴病危险因素分析[D]. 齐新伟.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3)
标签:文化认同论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论文; 蒙古文化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