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效应”不容忽视

“桶效应”不容忽视

一、“木桶效应”不容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翟梁皓[2](2021)在《油页岩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能源对于国民经济而言意义非凡,国家安全很大程度上与能源安全直接挂钩,不容忽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并迅速蔓延,给原本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市场带来更为剧烈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因此,在维持传统能源稳定生产、确保进口油气供给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寻求能够替代原油的非常规能源,形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可替代原油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页岩气、煤层气、油砂与油页岩,我国目前共有7199.37亿吨已探明的油页岩资源,这巨大的资源储量背后隐含着约476.44亿吨油页岩油,因此,油页岩被认为是石油资源的最可靠的替代能源之一,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与常规油气资源不同,油页岩需要通过低温干馏使内部的干酪根裂解产生油页岩油,开发方式主要有地面干馏技术与原位转化技术,后者就是直接在地下对油页岩地层进行加热,从而达到裂解干酪根的目的,相比地面干馏技术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原位转化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占地少以及能够开发深部油页岩资源等优势。然而,油页岩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导热效率极低,需要储层改造技术为原位转化过程中的加热介质和裂解油气的运移提供必要通道。本文以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为研究背景,结合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压裂具有泄流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等特点,综合运用数值模拟、水力压裂试验与理论计算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水平井射孔完井条件下汪清油页岩内部水力裂缝的起裂与扩展机理。本文从常用的岩石破坏准则入手,通过分析射孔壁面的应力状态,结合油页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和样品内部的射孔参数,计算各射孔截面处对应于不同破坏准则的临界流体压力,并根据“木桶效应”建立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以及起裂位置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与压裂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证明油页岩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裂缝的起裂位置位于水平井井筒与射孔的交汇处。以水平井裸眼完井或沿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射孔时,宜使用张拉破坏准则计算起裂压力值;当射孔方向为最大地应力方向时,Mohr-Coulomb准则计算的起裂压力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以高粘度压裂液进行水力压裂时,Drucker-Prager准则计算的起裂压力值与试验值接近。基于粘结单元法和自主开发的网格节点分离程序,建立了致密油页岩地层多场耦合的水力压裂模型。重点讨论了射孔参数和压裂液参数对近井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高相位射孔或低密度射孔宜采用高排量、高粘度的泵注方式可显着提高水力压裂效果,低相位射孔时宜采用高排量、低粘度的泵注方式,高密度射孔时适合采用低排量、高粘度的泵注方式。初始射孔方向为最大地应力方向时可有效降低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和弯曲度,促使累计裂缝长度和最大裂缝宽度的增加。随着射孔长度增加,最大水力裂缝宽度增加,储层的起裂压力和累计裂缝长度降低。为了研究断裂构造区域油页岩地层内部发育的构造裂缝对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的影响,使用自主开发的随机结构面生成程序建立构造裂隙发育型油页岩地层双重介质多场耦合的水力压裂模型,利用正交试验对压裂液排量、初始射孔方向和长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压裂液排量对累计裂缝长度和最大裂缝宽度具有显着影响;初始射孔方向对累计裂缝长度具有一定影响,对最大裂缝宽度无显着影响;射孔的长度对累计裂缝长度和最大裂缝宽度均无显着影响。压裂液排量的单因素分析表明:压裂液排量为0.0005m3/s时,油页岩内部水力裂缝的起裂和扩展被岩石基质和内部结构面的滤失作用所限制;水力压裂效果与压裂液排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当以0.01m3/s的排量泵注压裂液时,模型内部同时存在水力裂缝、层理缝与分支裂缝,促使模型内部形成了复杂的裂缝网络;当压裂液排量为1m3/s时,射孔附近产生高密度径向裂缝,严重限制了模拟区域水力裂缝的扩展。此外,通过统计各排量下的累计水力裂缝长度和最大水力裂缝宽度发现,当压裂液排量超过0.008m3/s后,累计裂缝长度与最大水力裂缝宽度几乎不再随着压裂液排量升高而增加。当初始射孔方向偏离最大地应力方向后,裂尖局部地应力的影响将使模型内部水力裂缝向最大地应力方向转向和延伸,造成水力裂缝弯曲度以及缝内流体的流动阻力升高。综合分析后认为,压裂液排量为0.008m3/s,射孔方向为最大地应力方向,射孔长度为0.6m是针对本文汪清地区构造裂隙发育型油页岩水力压裂模型的最优压裂参数。最后,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系统的支撑下对带有预置射孔的汪清油页岩样品展开室内水力压裂试验,系统分析了水力裂缝的起裂与扩展行为与压裂液参数、射孔参数的相关性,获得如下主要结论:与水平井裸眼完井相比,射孔完井水力压裂能够有效降低油页岩试样的起裂压力,促进层理面的张开和激活,增强试样内部裂缝网络的连通性;射孔方向与最大地应力方向夹角的增加迫使水力裂缝尖端在地应力作用下转向,试样的起裂压力显着升高并产生形态扭曲且表面粗糙的水力裂缝;射孔长度减小将导致油页岩试样的起裂压力增大;射孔直径变化对起裂压力和裂缝形态影响较小。此外,压裂液排量的增加促进水力裂缝、分支裂缝和层理缝的产生和扩展,模型内部三种裂缝相互交叉提高了缝网的复杂程度;压裂液粘度增加使试样的起裂压力陡增,形成的水力裂缝穿过层理面而不引起层理面的激活,极大降低了试样内部裂缝的复杂程度。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室内水力压裂试验与理论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压裂工况条件下油页岩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机理,建立相应的起裂压力与起裂位置的理论计算模型,为我国油页岩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吴新春[3](2020)在《STS视域下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长江九江段决堤,鄱阳湖全线告急,湖南省娄底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同样遭受重大损失。娄底市在此后的汛期应急管理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介入对“防灾、减灾、救灾”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使得大数据的工具理性功能得到有效施展,并促进大数据技术自身的发展与创新,这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实质上便是科技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互动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大数据技术介入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并对这一经验展开反思。目前,研究大数据和汛期应急管理的学者很多,但在STS视域下将二者置于一起研究其社会效应的少之又少。本文基于STS视角,采用学科交叉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展开论述。选取大数据这一技术在汛期应急管理上的应用,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对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进行STS视角解析,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需要“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引,以什么样的技术为基础、以什么样的制度为保障”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关于STS、大数据和汛期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综述,说明了研究方法、思路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介绍了STS的基本内容,界定了大数据、汛期应急管理、社会效应等相关概念;第二章阐述了大数据技术与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相互关系,并从科学技术和社会视角解析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现状及内在联系;第三章主要论述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双重境遇,归纳其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从技术维度、伦理维度和社会维度分析其产生的共性影响,并依据娄底市汛期应急大数据应用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第四章是归纳STS视角下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与对策,围绕其衍生的社会效应归纳出思想转变的示范效应、技术发展的聚合效应、技术应用的扩散效应等三个正效应,以及技术应用的马太效应、技术监管的滞后效应和技术教育的木桶效应等三个负效应,并就消解负效应提出解决路径,即强化STS整体观点的指导、坚持技术与主体意识的协调发展和坚持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以此促进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持续发展。

徐影秋[4](2020)在《基于“样带-地理探测器”的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陆桥通道沿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绿地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成区绿地率作为表征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幅提升。然而,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等要素迥异,市域间建成区绿地率异质性和非均衡性显着。在新时代高质量城镇化进程中,科学认识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是构建高品质人居环境、实现城镇化“绿色”转型的重要前提。本文选取陆桥通道沿线样带为研究区域,遵循“构建研究基础→厘清差异特征→因素地理探测→提出调控策略”逻辑主线展开研究:利用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方法,廓清沿线样带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格局;在其基础上,引入地理探测器方法,构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制度”多维地理探测因子集,探究1996~2017年沿线样带139个县级市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的主导因子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结论有:(1)区域差异测度表明:陆桥通道沿线样带市域建成区绿地率总体水平逐年提升,但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递减的梯度特征。样带建成区绿地率分异呈现东西部两头低、中部高的倒“U”型格局,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水平高的样带东部城市绿地建设最为均衡,西部分异将成为样带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2)因素地理探测显示:沿线样带城市绿地建设区域差异是“自然-经济-政策”多因素非线性或双因子耦合作用的结果。(1)因子探测:自然因素起根本性和长期性影响,突出表现为年均温因子,地类要素“后发性”作用力凸显,年均降水量影响逐渐削弱;社会经济和政策制度因素具阶段性特征,“园林城市”政策、人均二三产业产值等为主要解释力。(2)交互探测: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政策制度因素有协同增强效应,其交互影响力显着强于单一类型因素交互力。分区域探测显示经济、政策和自然类因素分别在样带东部、中部、西部占绝对优势,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入占比、建成区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的影响依次在三大区域得到较大体现。(3)影响因素分析总结:陆桥通道沿线样带市域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政策导向、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土地供给和产业支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自然地理本底作为“天然制约力”,起基础支撑作用,沿线样带的自然梯度奠定了其全局性、稳定性影响。(2)政策制度是“有形的手”,是引导宏观调控城市绿地建设的关键环节。(3)沿线样带形成一定梯度的陆桥经济带,经济基础水平成为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格局的直接推动力。(4)基础设施是抓手,用地供给是基本立地条件,产业结构是支撑,三者均是区域差异的外部主导动力。研究能定量化呈现自然因素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的大尺度、长期性影响;探测“自然-经济-政策”多维因素的综合作用,更精准地对城市绿地建设分“类”施治,是典型区域和典型方法在学科领域的一次尝试,以期为制定差异化城市绿地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陈文林[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凌胜利,王彦飞[6](2019)在《木桶效应:“印太”视域下的印澳合作》文中指出"印太"概念近期已成为热议话题,美日澳印四国也加强了在"印太"框架下的合作。不过,印太战略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四国之间的多边合作,而最薄弱的双边关系将会对"印太"合作产生"木桶效应",制约印太战略的效果。通过对四国之间的六组双边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印澳合作是四国合作的短板。本文分析了印澳各自对"印太"的认知、参与、原因和问题,梳理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三大领域的合作情况,并对两国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印澳合作目前还相对比较薄弱,相互之间的战略关注有限,"印太"合作能否促进印澳合作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印澳合作却极有可能对印太战略产生"木桶效应"。随着印太战略雏形初现,中国也需要加强对印太战略的关注,既需要关注对印太战略积极推动的美日两国,也需要考虑能够形成"木桶效应"的印澳关系。

李汉祥[7](2019)在《盐城市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渔业作为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洋产业,是中国尤其是沿海省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渔业不仅丰富了人类食物供应体系,还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通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海洋捕捞强度加大,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沿海海洋渔业资源萎缩明显。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压减渔船数量,提高渔业船员准入标准和法律意识,被认为是保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海洋渔业船员,尤其是职务船员是渔业从业人员的核心,船员业务素质水平和法律意识高低直接影响着渔船生产效益和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的实施,切实做好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管理已经成为海洋捕捞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海洋渔业的科学内涵,分析了海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和近年来海洋渔业捕捞方式的变化,指出了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管理在海洋捕捞管理中的重要性。以盐城市为例,统计了海洋渔业船员发展情况及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结构,进行了 SWOT分析,阐述了盐城市渔业船舶对职务船员的约束和规制。进一步研究了盐城市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管理的价值,引入木桶效应分析了影响职务船员这一海洋渔业的短板,提出了解决当前海洋渔业职务船员问题的思路,提出了优化海洋渔业职务船员队伍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黄静[8](2019)在《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大众健康逐渐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特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打造健康中国”;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撰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国家采取的上述措施体现了健康传播被寄予了新的期待,愈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重视健康问题,健康传播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新媒体的发展,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以一种全新的健康传播方式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与渴望,逐渐成为健康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为了挖掘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潜力,改善健康传播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本文以传统媒体类、医疗机构类、互联网类、草根类为代表的共12家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为例,以微信公众号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推送的文章内容为研究样本,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数据,阐明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剖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研究设计若干具体的优化策略。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结合相关研究综述梳理文章研究框架,提出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健康传播与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概述。首先界定健康传播的概念并说明健康传播在媒介时代的发展历程,然后从概念界定、传播特征、传播价值三个方面展开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研究。第三部分为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研究。根据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四个维度来分析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第四部分为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实证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立足于知信行模式,调查用户对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的阅读反馈,探讨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从而剖析微信健康传播存在的不足所在。第五部分为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启示及建议,在前文的研究分析和结论中进一步总结思考,指出具体的建议。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四种研究方法,并将相关理论与调查数据相结合,总结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优势及不足之处,以期为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在健康传播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经验借鉴。

周彬男[9](2019)在《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研究 ——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区域活动对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但是,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不高,仅仅处于最低要求的水平,与良好水平状态有着较大差距,令人担忧。虽然此间存在着地域、班级、师资、互动、课程和材料等众多因素的交织影响,但是倘若撇开这些较为表面的因素,儿童视角和教师视角的二元对立乃是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较低的突出矛盾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现状如何?两者之间有何差异?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关注点分别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不同?本研究选取H市G区十所公办幼儿园30个大班的60名儿童和60名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个班级随机抽取1名幼儿园教师,共计30名幼儿园教师作为访谈对象,综合运用马赛克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现状及其关注点进行调查,并且使用SPSS21.0量化分析软件和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和编码分析,进一步比较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现状及其关注点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总体得分均值是3.48分,具体得分均值范围是3.37-3.67,介于合格和良好水平状态之间;2.基于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总体得分均值是3.94分,具体得分均值范围是3.83-4.1,基本达到了良好水平状态;3.无论是总体得分情况还是具体得分情况,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均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存在显着相关性,且儿童视角的得分情况明显低于教师视角的得分情况。4.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关注点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体验、区域材料、重要人物、区域环境和区域空间。5.基于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关注点从高到低依次为:儿童表现、区域材料、重要人物、区域类型及区域时间与空间。6.当前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质量不容乐观,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试图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存在的人与发展的人、内在天性与外在目标三个方面出发,对儿童视角与教师视角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讨论与分析,进而厘清儿童视角、教师视角与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之间的深层关系,以期突破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发展瓶颈。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依托马赛克方法的研究,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倾听儿童的声音;警惕盲目的儿童崇拜,明确幼儿园区域活动需要教师专业引领;注意规避“木桶效应”,建立儿童视角和教师视角的对话关系。

李卓琦[10](2019)在《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文中指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些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无法解决,而使其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和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脉络中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中国何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可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二是关于中国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三是关于研究习近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整体研究框架从问题剖析、理论阐释、解决路径、未来展望、重大意义五个层面具体展开。绪论主要阐明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总结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主要特点,阐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并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及其相关重要概念进行说明。第一章阐述习近平对中国必须而且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判断和现实依据。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新的战略目标。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但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备稳定的国家体制和治理体制,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动力,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这是我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从发展进程和发展要求看,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基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从发展大国走向发展强国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到第六章针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矛盾和困境,全面深入地阐述并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如何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基本思路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方式。一是关于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发展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解决发展质量不高和动力不足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二是关于通过推进协调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与对策问题。三是关于通过实行绿色发展来破解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思路和对策问题。四是关于通过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避免封闭僵化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五是关于通过共享发展以破解发展不公和贫富悬殊的思路和对策问题。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继续发展以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路。主要分析未来30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论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结语部分阐述了对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阐明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既是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学指引,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途径。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与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开辟了一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顺利实现现代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木桶效应”不容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桶效应”不容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油页岩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内原油供需形势与发展趋势
        1.1.2 油页岩资源概况
        1.1.3 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简述
        1.1.4 汪清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 水力压裂研究现状
        1.2.1 水力压裂理论与室内试验研究现状
        1.2.2 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压裂起裂压力与起裂位置理论模型研究
    2.1 水平井井筒及射孔孔眼周围的应力场分析
        2.1.1 基本假设
        2.1.2 应力坐标转换
        2.1.3 水平井裸眼完井井眼周围应力场分布及起裂角分析
        2.1.4 水平井射孔完井射孔孔壁周围应力场分布及起裂角分析
    2.2 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裂缝起裂机理
        2.2.1 射孔孔壁岩石基质张性破裂
        2.2.2 天然弱面剪切破裂
        2.2.3 天然弱面张性破裂
    2.3 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裂缝扩展机理
        2.3.1 基于应力强度因子的水力裂缝扩展判别准则
        2.3.2 基于能量释放率的水力裂缝扩展判别准则
    2.4 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裂缝起裂压力及起裂位置计算模型
        2.4.1 破坏准则选取
        2.4.2 水平井射孔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压力与起裂位置理论计算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汪清致密油页岩地层射孔压裂起裂压力与扩展形态数值模拟研究
    3.1 CZM方法的线弹性力学本构模型及裂缝内流体流动模型
        3.1.1 基于牵引-分离准则的CZM线弹性力学本构模型
        3.1.2 CZM裂缝单元内流体的流动模型
    3.2 CZM裂缝的损伤起始及损伤演化准则
        3.2.1 CZM裂缝的损伤起始准则
        3.2.2 CZM裂缝的损伤演化准则
    3.3 致密油页岩地层射孔压裂起裂压力和扩展形态数值模拟
        3.3.1 致密油页岩地层多场耦合作用下射孔压裂模型及参数选择
        3.3.2 射孔相位对水力裂缝的扩展形态的影响
        3.3.3 射孔密度对水力裂缝的扩展形态的影响
        3.3.4 初始射孔方向对水力裂缝的扩展形态的影响
        3.3.5 射孔长度对水力裂缝的扩展形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造裂隙发育型油页岩地层射孔压裂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
    4.1 构造裂隙发育型油页岩地层数值模型建立及参数选择
    4.2 正交试验基本参数简述
        4.2.1 正交试验试验因素及评价指标确定
        4.2.2 正交试验分析中常用的统计量
    4.3 基于正交试验原理的水力压裂参数影响分析
        4.3.1 水力压裂效果的极差法分析结果
        4.3.2 水力压裂效果的方差法分析结果
    4.4 具有显着性影响的压裂参数的单因素分析
        4.4.1 基于压裂液排量的单因素分析
        4.4.2 基于射孔方向的单因素分析
    4.5 构造裂隙发育型油页岩地层水力压裂参数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汪清地区油页岩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压裂的模拟试验研究
    5.1 试验系统及原理
        5.1.1 试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1.2 试验系统主要组成设备及性能介绍
    5.2 研究目标及试验设计
        5.2.1 研究目标
        5.2.2 尺度分析
        5.2.3 试验设计
    5.3 试验过程
        5.3.1 油页岩样品
        5.3.2 油页岩试样加工和铸模
        5.3.3 压裂液配置及粘度测试
        5.3.4 工业CT性能简介
        5.3.5 油页岩室内水力压裂试验操作
    5.4 水力压裂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不同完井方式对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5.4.2 射孔方向对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5.4.3 射孔直径对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5.4.4 射孔长度对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5.4.5 压裂液排量对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5.4.6 压裂液粘度对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
    5.5 油页岩水平井射孔压裂起裂压力与起裂位置理论模型的试验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STS视域下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STS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
        1.2.2 大数据在汛期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1.2.3 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系统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
    1.4 STS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STS的理论渊源
        1.4.2 STS的研究对象
        1.4.3 相关名词概念界定
第2章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STS视角解析
    2.1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相互关系
        2.1.1 大数据技术推动汛期应急管理水平提升
        2.1.2 汛期应急管理为大数据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2.1.3 大数据技术科研与应用的有机统一
    2.2 大数据介入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的社会视角解析
        2.2.1 娄底市汛期自然灾害概况
        2.2.2 汛期应急管理响应机制
        2.2.3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
    2.3 大数据介入娄底汛期应急管理的科学技术视角解析
        2.3.1 海量化汛期数据需要大数据技术应对
        2.3.2 大数据技术发展需要汛期应急管理积累经验
        2.3.3 大数据研究促进汛期应急管理现代化
第3章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双重境遇
    3.1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发展要素
        3.1.1 大数据技术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引擎
        3.1.2 大数据技术驱动应急管理机制改革转型
        3.1.3 大数据应用为汛期应急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3.2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产生的共性影响
        3.2.1 技术维度的影响
        3.2.2 伦理维度的影响
        3.2.3 社会维度的影响
    3.3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个性问题及其原因
        3.3.1 技术应用建设具有局限性
        3.3.2 技术应用缺乏STS整体观点指导
        3.3.3 技术应用与社会预警体系不相适应
第4章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及对策
    4.1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正效应
        4.1.1 思维转变的示范效应
        4.1.2 技术发展的聚合效应
        4.1.3 技术应用的扩散效应
    4.2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负效应
        4.2.1 科技应用的马太效应
        4.2.2 科技监管的滞后效应
        4.2.3 科技教育的木桶效应
    4.3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负效应的对策
        4.3.1 强化STS整体观点的指导
        4.3.2 坚持技术与主体意识协调发展
        4.3.3 坚持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样带-地理探测器”的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陆桥通道沿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样带
        1.2.2 建成区绿地率
        1.2.3 区域差异
    1.3 研究指标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指标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范围与单元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对象与单元
    1.6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样带-地理探测器”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框架
    1.7 研究方法与手段
        1.7.1 影响因素探测方法:地理探测器
        1.7.2 区域差异测度方法:标准差、变异系数、锡尔系数
        1.7.3 文献查阅法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样带研究综述
    2.2 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地理探测器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陆桥通道沿线样带市域建成区绿地率时序演变和区域差异分析
    3.1 样带基本概况
    3.2 沿线样带建成区绿地率水平演变特征分析
        3.2.1 样带整体水平分析
        3.2.2 样带区域水平分析
    3.3 沿线样带建成区绿地率时序差异演变特征分析
        3.3.1 样带整体绝对差异分析
        3.3.2 样带整体相对差异分析
    3.4 沿线样带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分析
        3.4.1 样带总体差异、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分析
        3.4.2 样带三大区域组内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线样带市域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分析
    4.1 探测影响因素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类型划分
        4.1.1 影响因素选取
        4.1.2 影响因素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4.1.3 影响因素类型划分方式
    4.2 样带总体市域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的因素地理探测
        4.2.1 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4.2.2 交互探测结果分析
    4.3 样带分区域市域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的因素地理探测
        4.3.1 样带东部区域
        4.3.2 样带中部区域
        4.3.3 样带西部区域
    4.4 样带市域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基础因素:自然环境的“天然制约力”
        4.4.2 关键环节:政策制度导向
        4.4.3 直接推动力:经济发展水平
        4.4.4 外部主导动力:基础设施、用地供给和产业支撑
        4.4.5 区域特定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陆桥通道沿线样带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调控对策
    5.1 尊重城市绿地建设自然客观规律和地域差异格局
    5.2 重点发挥政策引导和经济“牵引”作用
    5.3 加强基础设施、土地集约和绿色产业等外部手段调控
    5.4 发展城市绿地差异化建设发展策略,分“类”施治、因“市”制宜
        5.4.1 样带东部区域:绿化投资主导型
        5.4.2 样带中部区域:设施建设主导型
        5.4.3 样带西部区域:自然环境主导型
    5.5 集聚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政策制度交互影响力综合调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公式及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1 历史的方法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1.5 基本概念
        1.5.1 公正
        1.5.2 公正观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2.2.2 腐败问题
        2.2.3 民生问题
        2.2.4 生态正义问题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4.1.1 经济依据
        4.1.2 制度依据
        4.1.3 文化依据
        4.1.4 社会依据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5.2.2 远期目标论
        5.2.3 阶段性目标论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5.3.1 发展经济论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5.3.3 “三位一体”论
        5.3.4 共享论
        5.3.5 短板论
        5.3.6 兜底论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5.4.1 城乡区域公平
        5.4.2 收入分配公平
        5.4.3 教育公平
        5.4.4 社会保障公平
        5.4.5 公民权利公平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5.5.2 制度保障论
        5.5.3 法治保障论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5.6.1 共识论
        5.6.2 改革论
        5.6.3 环境论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木桶效应:“印太”视域下的印澳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印度的“印太”构想
    (一)印度对“印太”概念的认知
    (二)印度对“印太”合作的参与
    (三)印度参与“印太”合作的原因
    (四)印度参与“印太”合作的问题
二、澳大利亚的“印太”构想
    (一)澳大利亚对“印太”概念的认知
    (二)澳大利亚对“印太”合作的参与
    (三)澳大利亚参与“印太”合作的原因
    (四)澳大利亚参与“印太”合作的局限
三、印澳合作的现状
    (一)印澳彼此的战略定位
    (二)印澳两国合作的主要原因
        1.地理空间层面:“印太”的包容性提升双方的区位优势
        2.地缘安全层面:两国拥有共同的安全利益
        3.地缘政治层面:中国崛起的压力和美国霸权护持的拉力
        4.地缘经济层面: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和印澳合作的潜力
    (三)印澳合作的进展
        1.政治方面:首脑互动相对频繁但不对等
        2.经济方面:经贸合作稳步增长但总量有限
        3.安全方面:合作程度较深并逐渐制度化
        第一,双方高层互访促进安全合作。
        第二,双边军事演习走向机制化。
        第三,双边安全对话机制逐渐形成。
四、印澳合作的问题和前景
    (一)印澳合作的问题
        1.内部困难:印澳合作的脆弱性和滞后性
        第一,印澳合作面临印度战略的不确定性。
        第二,印澳经济合作滞后且谈判进展缓慢。
        第三,印澳政治和安全合作存在多重障碍。
        第四,印澳存在战略文化差异,地位不对等。
        2.双边之外:印澳合作的外界张力
        第一,中印关系决定印澳难以联手围堵中国。
        第二,印澳合作面临中美之间的选边困境。
    (二)印澳合作的大体前景
结 语

(7)盐城市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论文研究理论意义
        1.2.1.1 海洋捕捞是渔业生产的重要方式
        1.2.1.2 科学管理海洋捕捞关系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1.2.1.3 海洋渔业产业管理的现代化
        1.2.1.4 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管理是海洋捕捞管理的重要环节
        1.2.2 论文研究实践意义
        1.2.2.1 加强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管理符合海洋渔业发展要求
        1.2.2.2 提高海洋渔业职务船员准入是加强海洋捕捞管理的客观需要
        1.2.2.3 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管理事关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的实施
        1.2.2.4 加强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管理是实现海洋捕捞经济效益的关键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海洋渔业船员发展现状
    2.1 海洋渔业船员与职务船员
        2.1.1 海洋渔业船员分类
        2.1.2 海洋渔业职务船员分类
    2.2 中国海洋渔业船员发展现状
        2.2.1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情况
        2.2.2 中国海洋渔业船员统计分析
    2.3 江苏省海洋渔业船员发展现状
        2.3.1 江苏海洋渔业发展情况
        2.3.2 江苏海洋渔业船员统计分析
    2.4 盐城市海洋渔业船员发展现状
        2.4.1 盐城市海洋环境状况
        2.4.2 盐城市海洋渔业发展情况
        2.4.3 盐城市海洋渔业船员统计分析
        2.4.4 盐城市东台市弶港镇蹲门村渔业职务船员调查
3 盐城市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结构与存在的问题
    3.1 船员年龄构成及存在问题
        3.1.1 按照年龄分布统计分析
        3.1.2 船员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
    3.2 船员性别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3.2.1 按照性别统计分析
        3.2.2 性别构成存在的问题
    3.3 船员证书等级分布及存在的问题
        3.3.1 按照证书等级统计分析
        3.3.2 证书等级分布存在的问题
    3.4 船员证书职务分布及存在的问题
        3.4.1 按照证书职务统计分析
        3.4.2 证书职务分布存在的问题
4 盐城市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的规制及发展趋势
    4.1 按船舶长度规制
    4.2 按船舶主机功率规制
    4.3 按船舶吨位规制
    4.4 盐城市海洋渔业职务船员SWOT分析
    4.5 木桶效应理论在盐城市海洋渔业船员中的应用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对策建议
        5.1.1 研究制定《船员法》,充分保障渔业船员权益
        5.1.2 鼓励建立渔业船员中介机构,建立统一的渔业船员需求平台
        5.1.3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升级
        5.1.4 加大财政投入,将渔业船员培训纳入专项资金覆盖范围
        5.1.5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扩大船员市场容量,增加渔业行业吸引力
    5.2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健康传播与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概述
    第一节 健康传播概述
        一、健康传播的概念界定
        二、健康传播在媒介时代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健康类微信公众号概述
        一、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产生与界定
        二、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征
        三、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价值
第二章 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
    第一节 传播主体分析
        一、健康传播定位明确
        二、传播者向专业化方向靠拢
    第二节 传播内容分析
        一、主题内容丰富,科普健康知识为主
        二、重视标题制作,呈现形式多样化
        三、转换话语风格,日常生活化叙事
    第三节 传播渠道分析
        一、基于垂直类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
        二、“1+N”微信矩阵传播格局的形成
        三、重构社会关系网络,创建健康社群
    第四节 传播受众分析
        一、细分受众,巧用大数据提供精准传播
        二、打造移动医疗平台,有效获取潜在用户
        三、优化信息互动方式,注重培育忠诚粉丝
第三章 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实证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一、调查对象
        二、评价指标
        三、问卷设计
        四、问卷发放与回收
    第二节 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一、基本使用情况
        二、受众信任情况
        三、媒介影响与传播情况
    第三节 实证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
        一、粘性相对较高,健康新闻关注低
        二、信任程度偏低,半信半疑是主流
        三、影响因素多样,行动效果不明显
第四章 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启示及建议
    第一节 传播者改善是主导
        一、培养兼具医学背景和传播素养的人才
        二、秉持科学传播精神,加强把关力度
        三、遏制伪健康传播,成立专门辟谣平台
    第二节 内容把控是核心
        一、重视开发利用权威健康信息资源
        二、提升健康信息的原创性与专业性
        三、创新内容形式,定期制造健康话题
        四、增添心理健康议题,构建情感关联
    第三节 渠道拓展是保障
        一、警惕利益链条侵蚀,树立健康品牌
        二、深入挖掘互动方式,做好口碑传播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现媒体联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微信用户对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9)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研究 ——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令人担忧”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
        (二)儿童视角的缺失与成人视角的充盈
        (三)研究兴趣与实践困惑的“碰撞共生”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儿童视角
        (二)教师视角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
        (四)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
    三、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研究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现状研究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的提升策略
    二、国内外关于儿童视角的研究
        (一)儿童视角的基本内涵
        (二)儿童视角的研究方法
        (三)儿童视角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关于教师视角的研究
        (一)教师视角的基本内涵
        (二)教师视角的相关研究
    四、国内外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一)厘清相关概念的内涵,明确研究的关键概念
        (二)借鉴研究方法和工具,奠定研究的坚实基础
        (三)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提供研究的发展空间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儿童被试
        (二)教师被试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文献法
        (二)马赛克方法
        (三)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观察法
    三、研究工具的选用
        (一)《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观念调查问卷(教师版)》
        (二)Nvivo11 质性分析软件和SPSS21.0 量化分析软件
    四、研究资料的编码
        (一)开放编码:建立自由节点
        (二)主轴编码:建立树状节点
        (三)选择编码:建立核心节点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不同视野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现状
        (一)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现状
        (二)基于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现状
        (三)儿童视角与教师视角得分情况的比较分析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关注点
        (一)区域体验
        (二)区域材料
        (三)重要人物
        (四)区域环境
        (五)区域空间
    三、基于教师视角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关注点
        (一)儿童表现
        (二)区域材料
        (三)重要人物
        (四)区域类型
        (五)区域时间与空间
第五部分 讨论与分析
    一、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现状与发展瓶颈
        (一)儿童视角与区域活动质量
        (二)教师视角与区域活动质量
        (三)视界融合与区域活动质量
    二、儿童视角与教师视角存在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
        (二)存在的人与发展的人
        (三)内在天性与外在目标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不同视野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现状
        (二)不同视野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关注点
    二、研究建议
        (一)依托马赛克方法研究,运用多样化的方式真正倾听儿童的声音
        (二)警惕盲目的儿童崇拜,明确幼儿园区域活动需要教师专业引领
        (三)注意规避“木桶效应”,建立儿童视角与教师视角的对话关系
    三、研究反思
        (一)对研究对象抽样的反思
        (二)对研究内容分析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观念和评价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B 儿童访谈提纲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若干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
        (一)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
        (二)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决策
    二、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思路的重大意义与基本框架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三、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与原因
        (二)国际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四、若干重要概念说明
        (一)中等收入陷阱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现代化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全面小康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共同富裕
第一章 中国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
        (二)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目标
    二、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要前提
    三、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
        (一)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
        (三)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
        (一)稳定的领导体制和治理体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保障
        (二)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基础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动力
        (四)抵御风险的强大能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保证
第二章 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低质的困境
    一、创新水平是关系能否“爬坡过坎”的根本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发展动能的根本性转换
        (三)创新发展是主导国家命运的一场深刻变革
    二、中国创新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二)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三)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四)科技开放合作力度不够
    三、通过创新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一)赶超创新:以“非对称”路径实现引领式发展
        (二)协同创新:以“政产学研用”模式构建高效创新体系
        (三)系统创新:以“两轮驱动”释放最大创新活力
        (四)开放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站位
第三章 协调发展:跨越发展失衡的困境
    一、协调发展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
        (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
        (二)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补齐短板与激发潜力的统一
        (三)协调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支撑
    二、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协调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
        (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三、通过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第四章 绿色发展:跨越环境污染的困境
    一、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一)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二)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三)绿色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消耗增大
        (二)环境污染严重
        (三)生态破坏明显
    三、通过绿色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加快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三)用系统工程思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五章 开放发展:跨越封闭僵化的困境
    一、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开放发展的实质是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三)开放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全面开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世界经济增长复苏乏力
        (二)贸易霸凌主义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
        (三)全球经济治理滞后
    三、通过开放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体制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拓展发展新空间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第六章 共享发展:跨越贫富悬殊的困境
    一、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一)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共享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三)共享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和归宿
    二、我国共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三)社会保障公平性不足
    三、通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一)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三)完善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
第七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继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进入富有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进入和谐有序美好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三)进入两个文明并重发展的行稳致远阶段
        (四)进入发展地位跃升与世界强国地位确立阶段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发展阶段:开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二)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进
        (一)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项部署
        (二)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
        (三)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结语 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三、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伟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清单
致谢

四、“木桶效应”不容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油页岩水平井射孔完井水力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机理研究[D]. 翟梁皓. 吉林大学, 2021
  • [3]STS视域下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研究[D]. 吴新春. 湘潭大学, 2020(02)
  • [4]基于“样带-地理探测器”的建成区绿地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陆桥通道沿线为例[D]. 徐影秋.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木桶效应:“印太”视域下的印澳合作[J]. 凌胜利,王彦飞. 南亚研究, 2019(03)
  • [7]盐城市海洋渔业职务船员结构优化研究[D]. 李汉祥. 苏州大学, 2019(06)
  • [8]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D]. 黄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研究 ——基于儿童和教师视角[D]. 周彬男.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D]. 李卓琦.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桶效应”不容忽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