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_2p/Al-Mg复合材料的研究

SiO_2p/Al-Mg复合材料的研究

一、SiO_2p/AI-Mg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峥,何晓,蔡辉东,吴海霞,冯庆革[1](2021)在《Fe3O4/SiO2/P25的超声制备及对罗丹明B降解特性》文中认为采用超声法,以稻壳灰为硅源,P25为钛源,引入磁性纳米Fe3O4,制备了Fe3O4/SiO2/P25磁性光催化材料。通过FESEM、XRD、XPS、FTIR、TGA-DTA、VSM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配比对罗丹明B(RhB)染料的光降解性能。结果显示,Fe3O4/SiO2/P25复合材料中Fe3O4表面被中间层SiO2包裹良好,形成了Si—O—Ti键,并显示出良好的磁分离效果。以m(Fe3O4/SiO2)∶m(P25)=0.3制备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效果最佳,光催化降解RhB溶液的最佳pH=7,最佳初始浓度为10μmol/L,最佳投量为0.6 g/L,其最高降解率可达99.90%。

陈汀杰[2](2016)在《硅铝溶胶—凝胶增强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是一种可自然降解和多次重复利用的环保材料,它可应用于缓冲包装和墙体材料等领域。该材料虽具有吸音防震和保温隔热等优良特性,但其力学性能较差,这大大降低了该材料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针对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以硫酸铝和硅酸钠水玻璃为无机组分,利用传统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硅铝/木质纤维基超轻质复合材料。设计从制备工艺学原理、硅铝无机质在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中的分布与界面状态、性能改性及评价,以及木质纤维和硅铝无机质的复合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Sol-Gel法制备硅铝溶胶-凝胶的方法比分开添加法更能有效地改善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化得出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用硅铝溶胶-凝胶的制备工艺为:硅铝摩尔比为2:1、聚硅酸活化pH值为8.0和制备温度为50.0℃。此时,材料的内结合强度为10.23kPa, PASS的平均粒径为7.52μm。针对硅铝无机物脆性大的缺点,以聚乙烯醇(PVA)为有机试剂来改性硅铝溶胶-凝胶,研究发现PVA与硅铝溶胶-凝胶存在化学键联接和物理交联两种结合方式。PVA自身良好的成膜性和粘结性,以及能够改善硅铝无机质在木质纤维材料的分布均匀性,有效地改善了木质纤维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试验中发现,硅溶胶有效地改善了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优化得到的最优制备工艺为:硅铝溶胶-凝胶添加量为500.0 mL,PVA和硅溶胶的添加量分别为硅铝溶胶-凝胶添加量的30.0%和4.0%。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内结合强度为14.33 kPa,平均吸声系数为0.858,接触角为127.0°,导热系数为0.042 W/m·K。综合运用SEM-EDS、TEM、NMR、XRD、FTIR、 XPS和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硅铝无机质与木质纤维的界面及复合机理。结果表明,硅铝溶胶-凝胶能够在木质纤维的表面及细胞腔内壁上分别形成一层厚度为300-400 nm和小于100 nm的硅铝无机膜。木质纤维与硅铝溶胶-凝胶存在两种结合方式,一是硅铝溶胶-凝胶以氢键连接的形式吸附在木质纤维的表面,或以物理填充的形式存在于木质纤维的细胞腔中;二是硅铝溶胶-凝胶与木质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羰基反应形成共价键连接,使木质纤维与硅铝无机质达到“分子水平”的复合。

杨建林,李永靖,龙律位,田一彤,王俊杰,戴长毅[3](2015)在《SiO2(p)增强Al-Cu-Mg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耐磨性》文中指出为研究添加SiO2(p)对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不同SiO2(p)含量的Al-Cu-Mg基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布氏硬度计、ML-10型磨损试验机对样品的组成成分、表面形貌、硬度、耐磨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中形成了Al2Cu、Mg2Si硬化相;随SiO2(p)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密度降低,硬度及耐磨性先增加后降低;SiO2(p)含量为5%时硬度最大,为62 HBW;SiO2(p)含量为20%时,样品耐磨性最好。

丁祥[4](2015)在《Fe2O3-CaO-SiO2系铁酸钙(SFC)生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Fe2O3-CaO-SiO2系铁酸钙SFC,作为烧结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相,它为复合铁酸钙的形成提供了结构基础,对其进行研究,在促进复合铁酸钙生成上,具有完善烧结理论和优化烧结生产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SFC生成机理,论文通过基础实验,弄清Si02参与反应形成SFC路径、SFC晶格构建过程以及SFC在Fe2O3-CaO-SiO2系形成低熔点矿物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1000℃左右时Si02开始与中间产物CaOFe2O3(CF)反应,形成2CaOSiO2(C2S);当温度达到1100℃左右,C2S开始与Fe203、CF反应形成SFC;其中,Fe203与CF摩尔比接近1:0.55时,SFC生成量最多。其次,通过Si02与CF-Fe2O3反应,结合Rietveld结构精修,明确了SFC生成途径和晶格构建过程,即Fe203量较充足时,通过Fe203与CF反应形成斜方结构Ca2.5Fe1s.5O25二元铁酸钙,随着Si4+和Ca2+取代该二元铁酸钙(0018)晶面上八面体中的Fe3+后,逐渐向三斜结构SFC转变。进一步,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对SFC进行研究发现,Si4+固溶与SFC晶体结构中Ca通道(Ca八面体堆砌而成)密切相关,Si4+主要占据邻近Ca通道上下Fe-O四面体的中心位置,随着Si4+固溶量增加,Ca通道中Ca-Ca键长增大,决定着SFC结构的稳定性。Al2O3、MgO对SFC生成影响研究表明,A1203固溶进二元铁酸钙,引起八面体内Fe-O键键长增大,促进了Si4+固溶,使二元铁酸钙(Ca2.5Fe15.5O25)容易向SFC转变,但由于固溶极限的原因,加入1.72wt%A12O3时,SFC生成量最多。而MgO加入,在固相反应阶段,不利于SFC生成。正相反,MgO更倾向与铁氧化物接合,形成Mg2+固溶的Fe304相。最后,通过高温烧结反应,结合DSC分析,探讨了SFC在Fe2O3-CaO-SiO2系形成低熔点矿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F中加入3.0wt%SiO2时,在空气气氛下、1200℃混合烧结4h后出现的液相量最多,与50wt%CF-50wt%SFC组成相一致。通过DSC实验发现,加入Si02含量在3.0wt%时,能将CF的熔化温度降低35℃;CF与50wt%的SFC混合后,熔化温度相对于CF要降低34℃,这可认为是CF与SFC两者形成共晶组织所导致的。

李军成[5](2015)在《熔渣中钒、钛和铈化合物超重力分离技术基础》文中提出我国钒钛磁铁矿、稀土铁矿目前主要采取高炉一转炉流程进行使用,Ti、V、RE分别集中在含钛高炉渣(Ti02=22%-29%)、钒渣(V203=12%-21%)、稀土渣(RE2O3=12%-18%)中。由于炉渣中富Ti、V、RE相“分散”且“细小”,使其选矿回收技术难度大,分离难度较高。本论文基于“选择性富集-选择性长大-选择性分离”的技术路线,以钛渣中钙钛矿、钒渣中含钒尖晶石、稀土渣中铈磷灰石为富集相,通过调整炉渣成分,同时控制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促使炉渣中的Ti向钙钛矿(CaTiO3),V向含钒尖晶石[(Mn,Fe)(V,Cr)2O4],RE向铈磷灰石((Ca3Ce2[(Si,P)O4]3F))相富集并长大,随后将富集相充分结晶的熔渣在超重力场中进行分离。在“选择性富集-选择性长大-选择性分离”的技术路线中,“选择性富集-选择性长大”是该工艺路线顺利实施的前提,所以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索了五元钛渣(CSTAM)熔体冷却过程中物相结晶规律,获得了钙钛矿的结晶量和颗粒尺寸同时达到最大值的温度区间。由于“选择性分离”技术目前仍然是传统的选矿方法(重选、浮选或磁选),均是一次资源处理方法的简单移植,难以实现炉渣中细小、分散的富集相有效分离。所以本论文首次利用超重力分离技术对五元钛渣(CSTAM)熔体中钙钛矿相在等温与非等温条件下进行了富集,均得到分层的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分层试样中钙钛矿相沿超重力方向呈现粒度梯度分布,该现象可以由Stokes方程进行解释。最后对分层的试样进行XRD与XRF分析,获得试样的矿相组成及钛的回收率。由于超重力富集后精矿中Ti02的品位仍偏低,为了提高精矿中Ti02的品位,分别对一次富集精矿及五元渣(CSTAM)熔体在等温条件下进行了超重力分离,分离后精矿中Ti02品位为50%左右,钛的回收率高达80%以上。虽然五元钛渣(CSTAM)为攀钢现场含钛高炉渣的主要成分,然而攀钢现场含钛高炉渣成分复杂且不稳定,所以本论文在五元钛渣(CSTAM)熔体中钙钛矿相超重力富集与分离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现场钛渣熔体中钙钛矿相进行了超重力富集与分离,分离后精矿中Ti02品位为46.36%,钛的回收率高达78.17%。超重力环境下熔体中固相颗粒迁移速度可以由式Vr=d2△ρ/18nω2r进行计算,从式中可以看出,熔体中固相颗粒迁移速度与粘度成反比,即熔渣粘度的改变会影响熔渣中富集相的分离效果。所以本论文以有价元素富集相选择性析出与长大的最佳温度区间内粘度差异较大的两种冶后熔渣(转炉提钒渣与高炉稀土渣)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超重力场中分离熔渣中的有价元素富集相,结果表明:在精矿中有价元素富集相品位及有价元素回收率同时达到最大值的前提下,粘度较大的转炉提钒熔渣中含钒尖晶石相分离过程中对应的重力系数G=1050,而粘度较小的稀土熔渣中铈磷灰石相分离过程中对应的重力系数G=500。基于超重力技术在分离钛渣熔体中钙钛矿相、钒渣熔体中含钒尖晶石相以及稀土熔渣中铈磷灰石相研究,以共生/伴生复杂铁矿熔渣分离为例,本论文提出了熔渣中有价组分超重力分离的工艺技术路线,并对超重力分离工艺装置进行了概念设计和原理验证。

张明琪[6](2014)在《核—壳结构MgO@Y2O3:Eu3+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发光材料在很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如照明、成像显示、辐射探测、应急指示、建筑装饰和工艺美术等领域。Y2O3:Eu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稀土发光材料,其发光效率高且有较高的色纯度和光维持特性。作为节能荧光灯用红色荧光粉,Y2O3:Eu3+是目前不可替代的。从Y2O3:Eu3+红粉的组成来看,由于钇、铕化合物原料的价格差距较大,降低产品中铕的含量能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中高价原料的消耗,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因此,寻求降低铕含量的方法与技术,成为研究者研究与开发Y2O3:Eu3+红粉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就Y2O3:Eu3+红粉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做了一些相关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用价格低廉的Mg0作为内核原料,运用沉淀法制备了单分散的Mg0微球。2、设计并制备了MgO@Y2O3:Eu3+核-壳结构红色荧光材料,通过将Y2O3:Eu3+颗粒中紫外线不能深入的部分替代为氧化镁,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了Y2O3:Eu3+红粉生产中铕的用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龙浩[7](2014)在《氧化锌基双异质结及多量子阱电致发光器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锌(ZnO)是一种II-VI族直接带隙半导体,室温下具有3.37eV的宽禁带和60meV的高激子束缚能,同时具备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原料易得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实现室温下短波长高效激子发光和低阈值半导体激光器的理想材料。然而,受制于ZnO材料的本征缺陷和自补偿效应,实现稳定可靠的ZnO p型导电仍然是目前公认的难题,制约了ZnO在发光器件领域的应用。于是,采用其他p型导电材料与ZnO复合形成异质结电致发光器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选方案。目前,ZnO基异质结发光器件普遍存在发光效率偏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其电致发光机理和自由激射机制等科学问题仍不明确。本论文以ZnO材料研究为基础,设计并制备了ZnO基单异质结(Single Heterojunction)、双异质结(Double Heterojunction)和多量子阱(Multiple Quantum Well, MQW)等结构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和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提出了提高器件发光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案,系统研究了ZnO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首先,采用与ZnO物理性质相近的GaN作为衬底和电子注入层,通过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制备n-ZnO和p-NiO薄膜形成n-ZnO/p-NiO单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在ZnO/NiO之间引入i-ZnMgO电子阻挡层,将电子限制于ZnO/ZnMgO界面,使得电子-空穴对主要在ZnO中进行复合,从而让ZnO材料宽禁带和高激子束缚能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器件370nm左右的紫外电致发光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并且观察到了自由激射现象。为获得更加优异的发光性能,进一步改进器件结构,设计了基于MgZnO/ZnO/MgZnO双异质结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相对于常规p-GaN/i-ZnO/n-ZnO pin结构发光器件,引入了双异质结结构的p-GaN/MgZnO/i-ZnO/MgZnO/n-ZnO发光二极管发光强度得到了增强,但仍为深能级可见发光。将i-ZnO替换为结晶质量更为优异的ZnO纳米杆,有效改善了层间应力释放问题,减少了有源层中的缺陷,同时利用纳米杆中光波导效应,使得器件发光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获得了370nm和380nm左右的双峰紫外电致发光。在8小时持续工作后,该器件发光强度衰减低于3%。在上述结构中,因MgZnO与nZnO界面依然存在过大的导带带阶,对n-ZnO向i-ZnO的电子注入产生了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的非对称双异质结结构Ta2O5ZnO/HfO2,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发光二极管器件,同时对比研究了电子阻挡层和空穴阻挡层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a2O5/ZnO/HfO2非对称双异质结结构发光二极管能更有效的将载流子限制于 i-ZnO有源层中,同时抑制GaN的发光。稳定性测试表明器件在光衰为30%时的寿命为160小时,在已报道的ZnO基发光二极管中处于较高水平。受已经商业化GaN基发光二极管结构的启发,为进一步获得高效ZnO发光,引入多量子阱结构到ZnO基发光二极管中,获得了纯净的紫外自由激射发光,系统研究了其微形貌和发光特性与机理。以p-NiO和n-GaN分别作为空穴和电子注入层,设计并制备了基于ZnO/MgZnO多量子阱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透射电镜照片显示量子阱界面良好。电致发光光谱显示该器件获得了阂值电流密度低至4.7A/cm2的370nm左右的电致紫外自由激射发光。该结果的获得与多量子阱结构的量子限域效应有关。自由激射的产生源自于光在有源层晶粒边界处散射形成的闭合回路,当光增益大于损耗时,产生了激射现象,而这种回路是随机的,因而产生的激射也是随机的。本论文的研究为ZnO基发光器件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实验经验和科学参考。期待ZnO基发光器件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应用、走向市场。

谭国强[8](2014)在《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重点综述了固态化锂电池及相关电极与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具有比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更高的比能量,且由于电池中几乎不含有液态电解质,对解决液态锂离子电池在非常规环境下可能产生的漏液、易燃、易爆等安全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固态化电解质的应用能简化电池结构,使电池的形状尺寸具有更灵活的可设计性。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对高能量、高功率和高安全性需求的发展,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已成为国际研发的热点之一。开发新型薄膜电极和固态化电解质材料,优化电池结构设计是发展高性能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基础。本文从开发制备新型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入手,结合它们的物化特性,优化设计出新型固态化电池构造,首次制备出高安全性的固态化锂离子电池,继而研制出高比能和高安全性的固态化金属锂电池,实现了从固态化锂离子电池到固态化金属锂二次电池的技术转化;研究新材料,探索新概念,开发新体系,发展新技术,推动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发展,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全固态锂二次电池奠定技术基础。本文围绕开发新型高性能固态化锂二次电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阶段性成果和进展。(1)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新型三元电极薄膜,用作固态化锂电池正极。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在高纯氩气或氧-氩混合气中制备了三元正极薄膜,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时间,生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晶度和欠锂化学组分的薄膜。预沉积薄膜为无定型态,具有高的化学扩散系数,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这种薄膜电极适应于小电流微型电子设备,可应用于薄膜锂电池;高温退火薄膜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欠锂化学组成、纳米粒子生长及微米厚度设计,表现出独特且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这种薄膜电极具有高的能量密度,适用于高比能锂电池正极材料,可应用到固态化锂电池。(2)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新型玻璃态磷酸锂包覆磷酸铁锂电极,可作为固态化锂电池正极。以磷酸锂为靶,磷酸铁锂电极为基片,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制备了磷酸锂包覆磷酸铁锂复合电极,通过调节溅射功率和沉积时间,制备了一组具有不同包覆形貌的复合电极。包覆的磷酸锂薄膜是一种良好的锂离子导体,具有玻璃态结构本质,与磷酸铁锂电极形成珊瑚状多孔交联网络结构,促进了电极的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提高了界面电荷传质效率,改善了电极的结构稳定性。这类电极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功率特性,可应用于锂动力电池。(3)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出Li-Al-Ti-P-O-N薄膜电解质,用于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以NASICON结构的Li Al Ti P O化合物为靶材,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在高纯氮气中制备了新型的Li-Al-Ti-P-O-N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温度制得了一系列的薄膜。研究发现氮参杂取代了部分氧原子,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形成了更丰富的交联网络结构,促进了锂离子的传导;高温沉积提高了薄膜的结晶度,形成晶态-非晶态混合结构,同样有利于锂离子的传导。这类薄膜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可作为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用新一代电解质材料,未见文献报道。(4)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新型固态化介孔二氧化硅/离子液体复合电解质,并首次组装成固态化锂离子电池。复合电解质由多孔二氧化硅骨架原位吸附离子液体电解质组成,其中二氧化硅起支撑作用并吸附大量离子液体,离子液体被分散在孔道网络中,具有流体特征,作为锂离子的传导介质。复合电解质表现出接近液态电解质的高离子传导率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它们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成为一种新型高性能固态化电解质材料。利用复合电解质组装形成的新型固态化锂离子电池能正常工作,表现出良好的电池性能。(5)采用原位组装技术设计制备出新型固态化金属锂二次电池,完成了从固态化锂离子电池到固态化金属锂二次电池的技术转化,实现了金属锂电极的安全利用。这种固态化锂电池具有全新电池结构设计,表现出良好的电池综合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诸多优点:相比传统固态化电池体系,表现出更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具有不漏液、耐高温、抗冲击和防止锂枝晶生长等的高安全性;原料丰富,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具有灵活的可设计性,易实现规模化生产;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这种新型固态化电池构造,为固态化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并对固态化锂电池的发展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马国俊,金培鹏,王金辉,陈庚[9](2012)在《机械搅拌法制备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介绍了机械搅拌法制备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工艺及特性,综述了机械搅拌法对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在凝固过程和凝固组织中的影响。提出机械搅拌法是改善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凝固组织,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并对机械搅拌凝固细晶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何青山[10](2012)在《无压浸渗法制备SiC/Al电子封装材料》文中研究表明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电子封装技术也正不断向小型化、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这对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瓷相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结合了金属材料的高热导率及陶瓷相的比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的优异性能,是比较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其中SiCp/Al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较高的热导率、低的热膨胀系数、高的抗弯强度以及低的密度等优异性能,成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之一。但是目前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工艺都比较复杂,设备成本比较高,制约着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而无压浸渗技术由于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比较低,成为目前比较热门的SiCp/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文利用无压浸渗方法制备出双颗粒SiC增强Al基复合材料及三颗粒SiC增强A1基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相成分、界面结合状况、热导性能、热膨胀性能、抗弯强度及断面形貌的分析,制备出性能最优异的SiC增强A1基复合材料。本文使用的双颗粒SiC平均粒径分别为150gm和15gm,对双颗粒SiC预制件的体积分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SiC的体积分数都可达到65%以上。对不同颗粒配比的双颗粒SiC/A1复合材料的组织进行观察,发现SiC能够均匀分布在A1基体中,复合材料的致密性比较高,没有发现明显的孔洞,XRD分析及界面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界面处发生界面反应生成了MgAl2O4相,它的存在改善了界面的润湿性,促进了无压浸渗的顺利进行。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在(7.48-9.54)×10-6K-1之间变化,热导率介于(135-147)W/mK之间,抗弯强度在(265-335)MPa之间变化,双颗粒配比为3:2时,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8.35×10-6K-1,热导率为147W/mK,抗弯强度也能达到335MPa以上,其综合性能最好。三颗粒SiC平均粒径分别是150μm、20μm和15μm,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性及致密性没有双颗粒SiC/Al复合材料好,特别在颗粒配比为6:2:2的复合材料中发现比较多的孔洞,XRD分析及界面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在界面产生MgAl2O4相外,还发现MgO相的存在。虽然三颗粒SiC/Al复合材料的组织没有双颗粒SiC/Al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和致密性好,但其热导率及抗弯强度等性能整体上都优于双颗粒复合材料,当三颗粒配比为8:1:1时,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8.90×10-6K-1,热导率为154W/mK,抗弯强度也能达到337MPa以上,其综合性能最好。保持三颗粒配比为8:1:1,调整复合材料的浸渗工艺,研究发现,当烧结温度为1100℃,烧结时间为1h,浸渗温度为1100℃,浸渗时间为2h时,得到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热膨胀系数为8.07×10-6K-1,热导率为159W/mK,抗弯强度也能达到307MPa以上。

二、SiO_2p/AI-Mg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iO_2p/AI-Mg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Fe3O4/SiO2/P25的超声制备及对罗丹明B降解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Fe3O4/SiO2/P25的制备
        1.2.1 水玻璃的制备
        1.2.2 Fe3O4的制备
        1.2.3 Fe3O4/SiO2(FS)的制备
        1.2.4 Fe3O4/SiO2/P25的制备
    1.3 Fe3O4/SiO2/P25光催化降解RhB
2 结果与讨论
    2.1 Fe3O4/SiO2/P25复合材料表征
        2.1.1 形貌分析
        2.1.2 XRD分析
        2.1.3 XPS分析
        2.1.4 FTIR分析
        2.1.5 TGA-DTA分析
        2.1.6 磁分离分析
    2.2 不同配比制备的Fe3O4/SiO2/P25复合材料光降解效果
    2.3 Fe3O4/SiO2/P25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RhB性能
        2.3.1 初始pH对RhB的降解影响
        2.3.2 催化剂投加量对RhB的降解影响[20]
        2.3.3 溶液初始浓度对RhB的降解影响[21]
3 结论

(2)硅铝溶胶—凝胶增强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研究概况
        1.2.1 植物纤维基超轻质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构成原理
        1.2.2 植物纤维基超轻质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1.3 硅铝无机质/木质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硅铝相互作用机理
        1.3.2 硅铝化合物改善木质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木质纤维基超轻质材料用硅铝溶胶-凝胶的制备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原料
        2.2.2 试验的仪器设备
        2.2.3 试样制备
        2.2.4 性能表征
        2.2.5 材料密度及力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ol-Gel法对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3.2 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用PASS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2.3.3 PASS合成机理及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VA对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3.2.2 试样制备
        3.2.3 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VA对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3.3.2 PVA与硅铝溶胶-凝胶的反应机制
        3.3.3 PASS、PVA/Si-Al杂化物及木质纤维材料热稳定的研究
        3.3.4 PVA对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工艺优化及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4.2.2 试样制备
        4.2.3 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硅溶胶对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初探
        4.3.2 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
        4.3.3 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分析
        4.3.4 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铝/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复合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5.2.2 试样制备
        5.2.3 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木质纤维复合材料中单根纤维表面和断面的微观形貌
        5.3.2 硅铝无机质与木质纤维复合机理分析
        5.3.3 硅铝溶胶-凝胶及木质纤维复合材料晶体结构的分析
        5.3.4 硅铝溶胶-凝胶及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热稳定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6.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SiO2(p)增强Al-Cu-Mg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耐磨性(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材料与方法
2试验结果与分析
3结论

(4)Fe2O3-CaO-SiO2系铁酸钙(SFC)生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铁矿石烧结工艺简介
        2.1.1 烧结过程及意义
        2.1.2 烧结过程中物理及化学变化
    2.2 烧结矿的成矿过程
        2.2.1 固相反应
        2.2.2 液相生成
        2.2.3 冷却固结
    2.3 脉石成分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2.3.1 SiO_2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2.3.2 Al_2O_3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2.3.3 MgO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2.4 烧结矿内铁酸钙的研究进展
        2.4.1 铁酸钙的形成过程
        2.4.2 铁酸钙的结构特性
    2.5 Rietveld结构精修及XAFS分析方法
        2.5.1 Rietveld结构精修
        2.5.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
    2.6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及创新点
        2.6.1 研究背景
        2.6.2 研究内容
        2.6.3 创新点
3 Fe_2O_3-CaO-SiO_2系铁酸钙(SFC)形成过程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原料及方法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不同温度下4wt%SiO_2-Fe_2O_3与CaO反应生成SFC研究
        3.3.2 SiO_2与CF反应生成SFC研究
        3.3.3 C_2S分别与Fe_2O_3、CF反应生成SFC研究
        3.3.4 C_2S与Fe_2O_3-CF反应生成SFC研究
        3.3.5 不同含量SiO_2与Fe_2O_3-CF反应合成SFC研究
    3.4 小结
4 SiO_2对SFC晶体结构稳定性影响的XAFS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XRD分析
        4.3.2 FESEM观察
        4.3.3 Ca K-边XAFS分析
    4.4 小结
5 Al_2O_3、MgO对SFC生成影响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原料及方法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1 Al_2O_3添加对SFC生成的影响
        5.3.2 MgO添加对SFC生成的影响
    5.4 小结
6 SFC对低熔点矿物形成影响的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
        6.3.1 烧结后试样形貌及XRD分析
        6.3.2 SEM及EMPA分析
        6.3.3 DSC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熔渣中钒、钛和铈化合物超重力分离技术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钛渣利用现状
        2.1.1 钛渣的物性
        2.1.2 酸浸法
        2.1.3 碱熔盐法
        2.1.4 酸浸-碱熔法
        2.1.5 高温碳氮化-低温氯化法
        2.1.6 高温选择性结晶-相分离法
    2.2 钒渣利用现状
        2.2.1 钒渣的物性
        2.2.2 钠化焙烧-硫酸浸出-水解沉钒
        2.2.3 钙化焙烧-硫酸浸出-水解沉钒
    2.3 稀土渣利用现状
        2.3.1 稀土渣的物性
        2.3.2 稀土硅铁合金
        2.3.3 选矿选稀土
        2.3.4 氯化稀土
    2.4 超重力技术
        2.4.1 超重力制备梯度功能材料
        2.4.2 超重力去除金属熔体中杂质元素
    2.5 工艺路线提出及研究内容
        2.5.1 工艺路线的提出
        2.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CaO-SiO_2-TiO_2-Al_2O_3-MgO熔体中钙钛矿相结晶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内容及设备
        3.2.2 分析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五元钛渣熔体中物相析出规律
        3.3.2 钙钛矿的体积分数及等积圆直径
    3.4 小结
4 CaO-SiO_2-TiO_2-Al_2O_3-MgO熔体中钙钛矿相超重力富集与分离研究
    4.1 引言
    4.2 等温条件下超重力富集
        4.2.1 实验方法及分析检测
        4.2.2 试样宏观及微观形貌
        4.2.3 钙钛矿相体积分数与等积圆直径
        4.2.4 钛资源的回收率
    4.3 非等温条件下的超重力富集
        4.3.1 实验方法及分析检测
        4.3.2 试样宏观及微观形貌
        4.3.3 钙钛矿相体积分数与等积圆直径
        4.3.4 钛资源的回收率
    4.4 等温条件下超重力分离
        4.4.1 实验内容及检测分析方法
        4.4.2 一次富集精矿超重力分离实验结果
        4.4.3 五元钛渣熔体超重力分离实验结果
    4.5 小结
5 含钛高炉渣熔体中钙钛矿相超重力富集与分离研究
    5.1 引言
    5.2 含钛高炉渣的物性研究
    5.3 等温条件下超重力富集
        5.3.1 试样宏观及微观形貌
        5.3.2 钛资源的回收率
    5.4 超重力分离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试样宏观及微观形貌
        5.4.2 钛资源的回收率
    5.5 小结
6 钒渣熔体中含钒尖晶石相超重力富集与分离研究
    6.1 引言
    6.2 等温条件下超重力富集实验结果及分析
        6.2.1 实验方法及原料物性
        6.2.2 试样宏观及微观形貌
        6.2.3 含钒尖晶石相体积分数与等积圆直径
        6.2.4 钒的回收率及硅的去除率
    6.3 等温条件下超重力分离实验结果及分析
        6.3.1 实验方法及设备
        6.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小结
7 稀土渣熔体中铈磷灰石相超重力富集与分离研究
    7.1 引言
    7.2 等温条件下超重力富集实验结果及分析
        7.2.1 实验方法及原料物性
        7.2.2 试样宏观及微观形貌
        7.2.3 铈磷灰石相体积分数与等积圆直径
        7.2.4 稀土的回收率
    7.3 等温条件下超重力分离实验结果及分析
        7.3.1 实验方法及设备
        7.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7.4 小结
8 熔渣中有价组分超重力分离工艺装置概念设计及原理验证
    8.1 引言
    8.2 超重力分离工艺装置概念设计
    8.3 熔渣熔化性温度及粘度优化
        8.3.1 熔渣熔化性温度测定原理及优化方法
        8.3.2 熔渣熔化性温度优化结果及分析
        8.3.3 熔渣粘度测定原理及优化方法
        8.3.4 熔渣粘度优化结果及分析
    8.4 超重力分离工艺装置模型原理验证
        8.4.1 实验方法及检测手段
        8.4.2 超重力富集后试样宏观及微观形貌
        8.4.3 超重力富集后钛的回收率
    8.5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核—壳结构MgO@Y2O3:Eu3+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节能灯的研究背景
        1.1.1 电光源的发展
        1.1.2 稀土三基色紧凑型荧光灯(节能灯)
        1.1.3 节能灯的工作原理
    1.2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
    1.3 荧光灯粉的研究进展
        1.3.1 荧光灯粉发展简史
        1.3.2 灯用三基色荧光粉介绍
    1.4 稀土红色荧光粉的研究现状
        1.4.1 红粉Y_2O_3:Eu~(3+)的改性研究
    1.5 选题意义与依据
    1.6 本论文的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样品的制备方法
        2.2.1 沉淀法
        2.2.2 均相沉淀法
    2.3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XRD)
        2.3.2 扫描电镜测试(SEM)
        2.3.3 紫外荧光性能测试
        2.3.4 X射线能谱仪测试(EDS)
        2.3.5 阴极荧光测试(CL)
第三章 单分散MgO微球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籽晶诱发生长法合成MgO微球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物相分析
        3.3.2 形貌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核-壳结构MgO@Y_2O_3:Eu~(3+)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钇、铕浓度梯度系列
        4.2.2 煅烧温度梯度系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物相分析
        4.3.2 形貌分析
        4.3.3 发光性能分析
        4.3.4 X射线能谱仪分析
        4.3.5 核-壳结构Mg0@Y203:E3u+的形成机理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氧化锌基双异质结及多量子阱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ZnO的基本物理性质
    1.2 ZnO的电学和光学特性
        1.2.1 导电类型
        1.2.2 压电特性
        1.2.3 光学特性
    1.3 ZnO的能带结构和调控
        1.3.1 能带结构
        1.3.2 能带工程
    1.4 ZnO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1.4.1 光敏探测器
        1.4.2 场致电子发射器件
        1.4.3 电致变色器件
        1.4.4 电极和窗口材料
        1.4.5 电致发光器件
    1.5 ZnO基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
        1.5.1 ZnO基同质结发光二极管
        1.5.2 ZnO基异质结发光二极管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ZnO基pn单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和ZnMgO电子阻挡层研究
    2.1 引言
    2.2 pn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
        2.2.1 半导体和金属电极薄膜的制备
        2.2.2 器件制备及封装
    2.3 pn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
    2.4 发光机理分析及性能提升机制
        2.4.1 ZnMgO薄膜特性分析
        2.4.2 能带结构研究及器件发光特性分析
        2.4.3 自由激射发光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nO基薄膜和纳米结构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研究
    3.1 引言
    3.2 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
        3.2.1 ZnO纳米杆的制备
        3.2.2 器件制备和封装
    3.3 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
        3.3.1 光电特性
        3.3.2 稳定性
    3.4 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机理
        3.4.1 双异质结薄膜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提升机制
        3.4.2 双异质结纳米杆发光二极管相对于薄膜器件性能提升机制
        3.4.3 电致发光光谱截止边的产生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nO基非对称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研究
    4.1 引言
    4.2 非对称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
    4.3 非对称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
        4.3.1 光电特性
        4.3.2 稳定性测试
    4.4 非对称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机理
        4.4.1 高斯分峰及发光峰来源判别
        4.4.2 能带理论分析和性能提升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nO基多量子阱激光二极管研究
    5.1 引言
    5.2 多量子阱激光二极管的制备
    5.3 多量子阱的微结构分析
    5.4 多量子阱激光二极管的光电特性
    5.5 多量子阱激光二极管的发光机理
        5.5.1 低阈值发光原因及大注入电流下的效率降低原因分析
        5.5.2 自由激射发光机理探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中外文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致谢

(8)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固态化锂电池
        1.2.1 锂电池发展历史及工作原理
        1.2.2 固态化锂电池发展概况
    1.3 固态化电解质材料
        1.3.1 固态化聚合物电解质
        1.3.2 无机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1.3.3 无机固体电解质
        1.3.4 其它固态化电解质体系
    1.4 薄膜正极材料
        1.4.1 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1.4.2 钒的氧化物
        1.4.3 过渡金属硫化物
        1.4.4 其它锂金属化合物
    1.5 薄膜负极材料
        1.5.1 金属及合金
        1.5.2 碳材料
        1.5.3 氧化物
        1.5.4 氮化物
        1.5.5 其它化合物
    1.6 膜的制备方法
        1.6.1 溶胶-凝胶法
        1.6.2 磁控溅射沉积法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磁控溅射制备新型欠锂LI-CO-NI-MN-O薄膜电极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示意图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3.1.1 实验原料
        2.3.1.2 实验仪器
        2.3.2 LiCo_(1/3)Ni_(1/3)Mn_(1/3)O_2的合成
        2.3.3 LiCo_(1/3)Ni_(1/3)Mn_(1/3)O_2靶的制备
        2.3.4 Li Co Ni Mn O 薄膜的制备
        2.3.5 电池组装
        2.3.6 材料表征
        2.3.7 电池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磁控溅射成膜机理分析
        2.4.2 结构与形貌分析
        2.4.3 化学结构与组成分析
        2.4.4 电化学性能分析
        2.4.4.1 LiCo_(1/3)Ni_(1/3)Mn_(1/3)O_2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2.4.4.2 预沉积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2.4.4.3 退火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2.4.4.4 界面电荷传质机理分析
        2.4.4.5 制备条件对薄膜电化学性能影响分析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磁控溅射制备新型无定型磷酸锂包覆 LIFEPO_4电极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示意图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3.1.1 实验原料
        3.3.1.2 实验仪器
        3.3.2 LiFePO_4电极的制备
        3.3.3 Li_3PO_4靶的制备
        3.3.4 磷酸锂包覆 LiFePO_4电极的制备
        3.3.5 电池组装
        3.3.6 材料表征
        3.3.7 电池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形貌与结构分析
        3.4.2 谱学分析
        3.4.3 电化学性能分析
        3.4.3.1 容量性能与电化学阻抗分析
        3.4.3.2 循环伏安法与倍率性能分析
        3.4.3.3 电极结构稳定性分析
        3.4.3.4 电荷传输机理分析
        3.4.3.5 制备条件对电极电化学性能影响分析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磁控溅射制备新型无定型LI-AL-TI-P-O-N薄膜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示意图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3.1.1 实验原料
        4.3.1.2 实验仪器
        4.3.2 靶材制备
        4.3.3 薄膜制备
        4.3.4 性能表征
        4.3.5 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结构与形貌分析
        4.4.2 红外光谱分析
        4.4.3 XPS 能谱分析
        4.4.4 离子传导性能分析
        4.4.5 电化学稳定性分析
        4.4.6 机理分析
        4.4.7 制备条件对薄膜性能影响分析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新型固态化二氧化硅/离子液体复合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示意图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3.1.1 实验原料
        5.3.1.2 实验仪器
        5.3.2 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5.3.3 性能表征
        5.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形貌与结构分析
        5.4.2 化学组成分析
        5.4.3 热力学分析
        5.4.4 离子传导性能分析
        5.4.5 电化学稳定性分析
        5.4.6 固态化电池性能分析
        5.4.7 机理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新型固态化 LI/复合电解质/LIFEPO_4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示意图
    6.3 实验部分
        6.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6.3.1.1 实验原料
        6.3.1.2 实验仪器
        6.3.2 TNCE 膜的制备
        6.3.3 性能表征
        6.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电池结构分析
        6.4.2 TNCE 组分分析
        6.4.3 TNCE 热学性能分析
        6.4.4 TNCE 电化学性能分析
        6.4.5 固态化电池性能分析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机械搅拌法制备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机械搅拌工艺
2 机械搅拌对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作用
    2.1 搅拌器的选择对机械搅拌的影响
    2.2 机械搅拌速率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2.3 机械搅拌时间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2.4 机械搅拌温度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3 机械搅拌凝固细晶技术的发展前景
4 结语

(10)无压浸渗法制备SiC/Al电子封装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子封装材料
        1.2.1 电子封装的作用及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1.2.2 电子封装材料的分类
    1.3 金属基电子封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1.3.1 粉末冶金法
        1.3.2 挤压铸造法
        1.3.3 气压浸渗法
        1.3.4 无压浸渗法
        1.3.5 喷射沉积法
    1.4 无压浸渗SiC/Al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无压浸渗过程中Al、SiCp润湿性的改善
        1.4.2 SiC/Al电子封装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黑色α-SiC
        2.1.2 基体Al合金的选取
    2.2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2.3 实验设备及性能检测
        2.3.1 实验设备
        2.3.2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第三章 SiC/A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SiC颗粒配比的优化设计
        3.1.1 粒径比的确定
        3.1.2 粗细颗粒质量比的确定
    3.2 SiC预制件成型工艺研究
        3.2.1 压制成型工艺确定
        3.2.2 脱脂工艺设计
        3.2.3 烧结工艺的确定
    3.3 无压浸渗工艺研究
        3.3.1 合金元素含量的确定
        3.3.2 浸渗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颗粒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4.1 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及相分析
        4.1.1 复合材料金相观察
        4.1.2 复合材料的组织分析
        4.1.3 复合材料相分析
    4.2 复合材料的界面状况分析
    4.3 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4.3.1 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
        4.3.2 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性能
    4.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面分析
        4.4.1 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
        4.4.2 复合材料的断面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颗粒SiC增强铝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5.1 复合材料的组织与相分析
        5.1.1 复合材料组织分析
        5.1.2 复合材料相分析
    5.2 复合材料的界面状况分析
    5.3 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5.3.1 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
        5.3.2 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性能
    5.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面分析
        5.4.1 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
        5.4.2 复合材料的断面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SiO_2p/AI-Mg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Fe3O4/SiO2/P25的超声制备及对罗丹明B降解特性[J]. 刘峥,何晓,蔡辉东,吴海霞,冯庆革. 应用化工, 2021(03)
  • [2]硅铝溶胶—凝胶增强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机理研究[D]. 陈汀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
  • [3]SiO2(p)增强Al-Cu-Mg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耐磨性[J]. 杨建林,李永靖,龙律位,田一彤,王俊杰,戴长毅. 金属热处理, 2015(09)
  • [4]Fe2O3-CaO-SiO2系铁酸钙(SFC)生成机理研究[D]. 丁祥.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
  • [5]熔渣中钒、钛和铈化合物超重力分离技术基础[D]. 李军成.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6]核—壳结构MgO@Y2O3:Eu3+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张明琪. 兰州大学, 2014(10)
  • [7]氧化锌基双异质结及多量子阱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 龙浩. 武汉大学, 2014(06)
  • [8]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谭国强.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9]机械搅拌法制备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马国俊,金培鹏,王金辉,陈庚. 热加工工艺, 2012(14)
  • [10]无压浸渗法制备SiC/Al电子封装材料[D]. 何青山. 山东大学, 2012(02)

标签:;  ;  

SiO_2p/Al-Mg复合材料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