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JRY型船舶主机遥控装置投入批量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朱小辉[1](2015)在《基于3600DWT供油船机舱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机舱控制系统是集船舶发电机控制系统和主机控制系统于一体的机舱监控系统。船舶机舱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站及电能的自动控制管理系统,主推进装置的遥控自动控制系统等,其附带的系统随着船舶向大型化、高速化和多用途的发展,船舶机舱控制系统规模、容量更大、结构更复杂,同时对船舶机舱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及自动化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船舶机舱控制系统对保证船舶安全,经济航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船舶机舱控制系统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厂建造的3600DWT供油船,分析了船舶机舱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基本参数,分别介绍了3600DWT供油船发电机控制系统和主机控制系统特有的功能、组成,从整体上对船舶机舱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并参照《《CCS钢制海船入级规范》的标准,对船舶机舱控制系统进行了模块化、功能化和系统化的设计设计。具体研究完成的工作如下:对船舶机舱发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进行了设计研究。完成了柴油发电组和配电装置的系统研究,得出了一套完整的供电系统和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理论算术算法。结合3600DWT供油船对其特有的“逆向供电”功能进行了研究应用。对船舶机舱主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进行了设计研究。完成了船舶动力系统和主机自动遥控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套完整的机舱动动力系统和主机自动遥控系统的理论算术算法。以3600DWT供油船为例,对其特有的“单机双齿轮箱”驱动控制进行了研究应用。以3600DWT供油船为例,对机舱控制系统的理论算术算法进行了效用,并结合3600DWT供油船特有的“逆向供电”、“主/应电并车”以及“单机双控”驱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以及实际效用,最后理论算术公式结合实际应用对3600DWT供油船机舱控制系统的创新应用给予了肯定的答案。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在3600DWT供油船上得到了推广应用,同时也为我国船舶机舱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对船舶机舱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卓成[2](2008)在《船舶主机遥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造船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设计能力落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大量电子设备和核心装备依赖进口,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主机遥控系统是船舶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而国内船舶主机控制系统大部分以模拟量组合单元仪表为主,这类控制系统所需要的仪表控制器件数量多,大部分采用手动操作,数据显示精度低且控制困难,还有很多控制系统采用气动控制方式,因此无法实现控制系统的故障监测诊断。针对国内主机遥控系统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套数字化船舶主机遥控系统,提出了遥控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网络化控制技术,将控制系统分为现场级、集控室级和驾驶室级三层结构,实现对船舶主机的本地控制和远程监控,解决了以往的控制系统无法实现远程遥控的弊端。三层控制网络之间利用冗余以太网进行通信,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专门设计了一套独立的安全保护系统,可以实现在主机遥控系统遇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的时候利用该安全保护系统完成对主机的紧急控制。该主机遥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分别设计了动力系统控制模块和监测传输模块,其中动力系统控制模块主要完成柴油机转速采样、转速误差及调速运算,齿轮箱输出控制,PWM输出,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阻抗变换以及柴油机超速保护等功能。监测传输模块主要完成控制系统工作模式采集、实时监测与记录柴油机控制系统运行参数,绘制重要参数实时曲线,故障信息显示功能的实现。模块之间通过双端口RAM实现内部信息的交换。本文还设计了多种参数数据库,可以满足多种型号主机的控制需求,增加了控制系统的通用性。最后,本文选用塑料封装作为控制器的抗腐蚀涂层,并且提出了包括电路方面,结构方面的抗电磁干扰的措施。本文设计的主机遥控系统实现了针对船舶主机的数字化监控功能,达到了海上环境以及机舱现场对控制系统防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的特殊要求。解决了当前主机遥控系统大部分以模拟量组合单元仪表为主带来的弊端。
张栋[3](2008)在《船舶主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微型计算机在船舶主机控制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既能满足常规控制系统的所有功能,又能适用于对各种机型遥控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船舶机舱自动化和主机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当前目标船的使用背景和技术的要求,提出了主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控制系统核心部件,通过柴油机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主机的控制。本文详细设计了主控箱、机旁监控箱、驾控室操纵台的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和柴油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并介绍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根据主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编写了PLC的梯形图程序,实现了指令的传输与处理以及硬件的控制;详细研究了PLC与遥控台的通信原理,利用通信协议宏最终实现了与遥控台的通信,确保对主机的实时、可靠控制。为了检验主机控制系统的性能、验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考核系统的可靠性,对主机控制系统进行了联合调试和试航等一系列试验。各项试验的顺利完成证明了主机控制系统功能齐全、性能稳定、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验证了系统响应的准确性和运行的可靠性,表明主机控制系统真正的实现了对船舶的远距离无线遥控。
戴京涛[4](2007)在《一种双功水面船主机遥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主机遥控系统是机舱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机遥控系统是指远离机旁,在驾驶室或集控室借助自动控制装置,操纵主机的一种装置。出于实际使用的需求,一种双功型水面船要求能够实现距离不小于100km的无线远距离遥控。传统的主机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为实现船舶无线遥控航行功能,全新设计了可与船舶上遥控台通信,具备机旁、驾控、遥控功能的主机遥控系统,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在分析了传统主机遥控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双功型水面船主机遥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性能特点,确定了双功水面船主机的控制模式,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系统主控制器,数字式电子调速器为柴油机控制设备,主控制器控制电子调速器,实现对主机的速度与方向的控制。研究了数字式电子调速器的功能与结构,设计了以单片机80C196KC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其数字量输入/输出电路与主控制器的CompoBus/D器件网进行对接,与主控制器进行指令传送。针对该船航行功能要求设计了控制流程并编制了程序。设计了主控制器与遥控台间的通信系统,采用通信协议宏通信方式,主控制器接收主控站发给遥控台的指令操控主机,并将柴油机与齿轮箱状态传送给遥控台,可实现船舶的真正无人遥控航行。设计了系统的主控制箱、机旁监控箱和驾控室操纵台面板。研制出一套主机遥控系统试验样机。该试验样机与柴油机控制系统进行了联调,并与上位控制计算机进行了模拟通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效果良好。
张平[5](2016)在《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文中认为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作为一家在船舶机舱自动化领域国内领先的科研单位,长期从事船舶海洋领域的军民品自动化装备的开发和生产。但是,由于外部整体经济环境低迷、市场竞争激烈,同时由于内部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导致事业部核心技术优势逐渐丧失,发展遇到了瓶颈,特别是事业部未来的技术创新目标不明确,尚未找到保障船海业务和非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的有价值且可行的技术创新方向。为了帮助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走出增长的困境,本文首先对企业所在行业进行了现状和趋势分析;接着分析了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的业务和技术创新管理现状,找出问题点;并运用包括五力分析和SWOT等分析工具对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的技术创新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和制订了事业部总体,以及船舶机舱自动化业务和工业自动化业务的技术创新战略;最后,本文还针对问题点梳理了具体的管理改进措施,包括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组织优化、创新人才激励、创新资金保障、技术创新考核指标等方面,并提出了改善建议。面对经济的持续低迷,各经济组织都在积极寻找新的技术创新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解决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其他科技型企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
杨建华[6](2007)在《船舶集成自动化》文中认为船舶自动化技术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集成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被全世界造船业所使用,而在造船业位居世界第二但自动化水平仍然低下的中国,集成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刻不容缓,如何提高船舶工业配套水平特别是附加值高的自动化配套水平,不仅仅是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也是中国能否真正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关键。本文研究了船舶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实现与应用接口,分析了船舶集成自动化系统中的几个核心系统,以及为实现系统集成的补充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PC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对主机、发电机及辅助设备进行监测控制,为实现船舶机舱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薛雷[7](2020)在《大型船舶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约束博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船舶的制造隶属于复杂产品系统制造,此类产品系统结构、制造过程、管理流程和生产技术都非常复杂,其生产过程主要通过多企业战略合作联盟开展的协同生产。大型船舶制造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关系表现为“主制造商-供应商”合作的生产模式,主制造商负责产品的设计、构建高效供应链以及为其供应商制定相关质量要求,供应商需提供符合要求的高质量船舶配套产品或零部件。由于大型船舶产品系统涉及的合作企业众多,且企业间的系统关联性大,其对各个系统中配套设备、材料、部件、零件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控制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而达到最终控制大型船舶产品整体质量,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质量优势和竞争地位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现有研究虽然关注了一般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也对一般类型产品的质量管理博弈做了相关研究,但是从研究空隙来看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已有的研究不能体现出复杂产品系统,特别是大型船舶制造行业的特点,因此针对此类产品系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分析;同时现有的博弈模型虽然考虑到供应商质量管控不力而导致的惩罚措施,但是所有研究中该项惩罚措施仅仅是从博弈模型的外生给定变量来分析,并没体现出主制造商对供应商的博弈策略判断特性而导致的惩罚措施的动态变化,亦未体现出考虑供应链协同因素的质量提升收益共享机制。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重点解决大型船舶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以及主制造商如何有效约束和激励供应商采取质量管理措施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就下列几个方面做出了研究。首先,在对35家大型船舶配套供应商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将大型船舶制造的质量影响因素划分为“外部压力”“供应链协同”“能力基础”三个核心范畴。在三个核心范畴的指引下,根据每个核心范畴所包含的主范畴,确定出具体的13个主要影响因素。最终将这13个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取Grey-DEMATEL的数据,来分析因素的关键程度和相互关系,最终确定出“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和船东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要求”、“管理者质量意识”是主要原因因素,会影响其他因素。“供应链产品质量管控方式”和“质量管控能力”是结果因素,是造船供应链产品质量提升过程中原因因素对产品质量提升实践产生作用的媒介。在关键程度方面,“管理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管控能力”位列前两位,对供应商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最大,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关键因素的识别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大型船舶质量演化博弈模型,旨在引导主制造商对供应商质量管控实现约束。博弈模型表明在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对供应商采取固定惩罚措施的条件下,虽然存在三个单方的演化稳定策略,但是双方混合策略的质量控制博弈系统演化过程为一个围绕起始点做周期运动的闭轨环线,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质量控制和提升策略发生的概率不定;当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将惩罚措施与供应商采取质量提升策略的概率动态相结合时,双方的质量控制和提升策略的发生概率随着博弈次数和时间的增加趋向稳定,整个博弈系统的演化轨迹呈现螺旋收敛趋势并具有演化稳定策略。由此可见,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可以通过调整惩罚最大力度来选择博弈最优策略。相比于固定惩罚机制,大型船舶主制造商选择动态惩罚机制会更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管控。最后,为了实现质量提升的有效激励方式,本研究分析了在大型船舶主制造商和供应商都采取质量提升策略的情境中,在集中式供应链方式下主制造商和供应商都可以各自确定一个最优的质量提升努力水平和市场价格,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效应。但是如果在批发价契约下,双方虽然都可以找到满足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质量提升努力水平,但是却不能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效应。基于批发价契约的不足之处,本研究提出了考虑供应链协同因素的一个大型船舶主制造商与供应商质量提升激励收益共享契约博弈模型。在双方约定收益分享比例后,相应确定出质量提升成本分担比例,在此前提下,主制造商和供应商各自都可以确定出同时满足自身利润和整体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质量努力水平以及市场价格。本研究补充完善了现有复杂产品系统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了复杂产品系统质量博弈研究成果,也是对现有复杂产品系统供应链协同理论的深化,为主制造商和供应商有效控制和提升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进而为其他类型复杂产品系统提升项目制造质量提供参考。
杨伟[8](2019)在《内河船舶柴油机油改气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作为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在完成大量货物运输的同时,对我国沿海及长江沿岸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我国内河水体环境污染也不断恶化。船舶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主要包括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将使这一现状改善,液化天然气(LNG)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之一,与柴油相比在排放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船舶发动机油改气是内河航运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本文根据贵州省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某500吨内河多用途集装箱船舶进行的油改气项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改装方案优缺点对比,提出可行性高、改装成本低、对原船改动小的实施方案。确定柴油机选用进气歧管多点喷射的改装技术方案,选择船舶艉部布置C型LNG储罐的船体改装方案,分别对船舶动力部分和船体部分实施改装,改装过程中依据规范要求,增加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船舶改装后安全航行。对改装后的发动机开展外特性试验和推进特性试验研究工作,并根据采集数据分析双燃料发动机在两种模式下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的性能差异。由分析可得:双燃料模式下的发动机动力性和原机基本相当,满足内河船舶发动机动力要求;燃料平均有效消耗率低于原机,达到经济性目标要求;NOX排放量低于原机,HC、CO排放量高于原机,碳烟排放明显降低,总体上的排放性能得到改善。完成对改装船舶的安全验证后,对船舶进行试航,并采集相关数据。对改装后船舶的营运效益进行分析,相比船舶纯柴油模式,双燃料模式下船舶航行燃料费用平均每小时节省127.1元,燃料费用节约率达到25.6%。结合实际情况,船舶运营4.69年可收回改装所需的投资费用,15年可节约燃料费用182.7万元,实际运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内河小吨位船舶改装提供技术参考,本船是贵州省内河第一艘成功实施油改气的营运船舶,为贵州发展内河绿色航运指引了方向。
刁志航[9](2011)在《船用主机遥控操作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船舶自动化是衡量船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提高船舶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减小国产船舶自动化相关产品在智能性、可扩展性等方面与国外产品之间的差距,本课题在参考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一套数字化船用主机遥控操作系统,使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而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及良好的通用性。本课题源于某科研项目,在分析系统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总体功能。对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接口方式、通信技术进行详细设计,确立本遥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现场总线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选用CAN总线作为模块间的通讯标准来组建遥控系统,以满足数据准确、可靠、高效的传输。遥控操作系统的硬件部分采用MC9S12XEP100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对主机遥操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相应设计,包括对MCU的选型、模拟量、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串行通信接口、冗余CAN总线通信接口电路等,充分考虑实际应用中的电磁兼容和环境适应问题。为便于进行参数的修改和监测柴油机工作状态,使用组态软件对遥控操作面板上的可触摸式人机界面进行开发,使其可以对柴油机主要状态参数实时显示、对柴油机运行状态和报警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具有命令发送等功能。为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实时性,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完成了系统软件设计。借助各种调试工具对软硬件进行了调试试验以验证整个方案的合理性。
杨国兵[10](2008)在《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船业经过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船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造船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同日韩等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由造船方式的落后带来的。很多产业的实践证明,模块化与模块化制造网络是应对复杂产品系统的组织与过程的有效方式。所以,转变造船模式,大力发展模块化造船是进一步提升我国造船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对世界船市供大于求且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途径。模块化造船方式的不断应用,将带来我国造船业产业组织范式的伟大转变,形成造船业的模块化制造网络。因此,研究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文献阅读与整理的基础上,论文首先梳理了产业组织演化与产业集群理论、复杂产品系统理论、复杂性科学中关于演化的理论、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相关理论,并对产业集群、复杂产品系统、模块、模块化、模块化制造网络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从造船模式的转变、模块化网络出现的动因、我国造船业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面临的挑战以及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理,对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FPSO的建造分析了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物质、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发生变化,制造网络也在不断地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是长期的,从而构成了制造网络的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来讲,研究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发展主要就是要研究产业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演变。本文在纵向结构分析中,介绍了制造网络纵向组织的表现和纵向增值过程,以及产业链中的物流模型,建立了供应链战略选择及敏捷供应联盟盟员选择模型,并结合45000吨化学品船(成品油船)阐述了造船业纵向结构关系。在横向结构的分析中,分析了制造网络中的横向组织表现,产业中的竞争网络,以及产业中的竞争合作网络。从空间维度来讲,本文在阐述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船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并通过对长三角船舶产业集群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演变形态为产业集群。最后本文构建了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模型。首先设计了针对造船业的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规模与效益、产业运营效率、产业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四个方面的指标;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仿真。提出限制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限制因素:造船业产业结构问题、造船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方面的问题、造船业的信息化能力薄弱问题、缺乏能力强的规则设计者或系统集成商的集成能力不足、军民无法统一限制了军用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提升我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相应对策。
二、CJRY型船舶主机遥控装置投入批量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JRY型船舶主机遥控装置投入批量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600DWT供油船机舱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船舶机舱控制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
1.1 机舱控制系统的设备配置 |
1.2 机舱控制系统的功能特性 |
1.2.1 发电机控制系统概述 |
1.2.2 主机控制系统概述 |
1.3 基于3600DWT供油船机舱控制系统概述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船舶发电机控制系统的分析 |
2.1 发电机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概述 |
2.2 船舶发电机供电系统的设计 |
2.2.1 柴油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 |
2.2.2 柴油发电机组的主要技术指标 |
2.2.3 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设计 |
2.3 船舶发电机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
2.3.1 船舶配电装置的组成 |
2.3.2 船舶配电系统的基本参数 |
2.3.3 船舶配电板的设计 |
2.4 基于3600DWT供油船发电机控制系统分析 |
2.4.1 供电系统的选配设计 |
2.4.2 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选配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船舶主机控制系统的分析 |
3.1 船舶主机控制系统发展历史与概述 |
3.2 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 |
3.2.1 船舶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 |
3.2.2 船舶动力系统的选型计算 |
3.3 船舶主机自动遥控系统设计 |
3.3.1 船舶主机自动遥控系统的常见配置 |
3.3.2 船舶主机自动遥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
3.3.3 船舶主机自动遥控系统的设计 |
3.4 基于3600DWT供油船主机控制系统的分析 |
3.4.1 船舶动力系统的选配设计 |
3.4.2 主机自动遥控系统的选配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舱控制系统的联调实现 |
4.1 系统的完整性概述 |
4.1.1 发电机控制系统的完整性 |
4.1.2 主机控制系统的完整性 |
4.2 联调测试验证分析 |
4.2.1 发电机控制系统联调验证 |
4.2.2 主机控制系统的联调验证 |
4.3 基于3600DWT供油船机舱控制系统联调分析 |
4.3.1 应急供电系统和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联调 |
4.3.2 主供电系统和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联调 |
4.3.3 动力系统的联调 |
4.3.4 主机自动遥控系统的联调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2)船舶主机遥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发展概况 |
1.2 船舶主机遥控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
1.2.1 主机遥控系统的组成 |
1.2.2 主机遥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
1.2.3 主机遥控系统中的其他限制 |
1.3 国外现有船舶自动控制系统产品 |
1.3.1 SIMOS IMAC 55 |
1.3.2 MCS 2200 |
1.3.3 Mega-Guard |
1.4 国内主机遥控系统发展趋势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课题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工作 |
1.6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主机遥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
2.1.1 基于PLC的主机遥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2 船用主机电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3 船舶主机转速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4 基于专用控制器的主机遥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5 遥控系统信号采集原理 |
2.1.6 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 |
2.1.7 控制器信号输出 |
2.1.8 主机遥控系统实现的功能 |
2.1.9 报警监控器的控制面板设计 |
2.2 主机遥控系统需要满足的船级社认证要求 |
2.3 集成电路的抗腐蚀及抗电磁干扰设计 |
2.3.1 集成电路抗腐蚀能力的设计 |
2.3.2 集成电路抗电磁干扰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机遥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通用型船舶主机遥控系统硬件框架 |
3.1.1 通用条件 |
3.1.2 硬件设计思路 |
3.2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主机遥控系统硬件框架 |
3.2.1 动力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
3.2.2 监测传输模块设计 |
3.3 柴油机控制系统动力控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3.1 转速与位置反馈信号调理与采样电路设计 |
3.3.2 功率输出与保护电路设计 |
3.4 主机遥控系统监测传输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4.1 开关量采集电路设计 |
3.4.2 I/O口扩展电路设计 |
3.5 冗余以太网通讯方案设计 |
3.5.1 冗余通信系统结构 |
3.5.2 热冗余实时运行方法的实现 |
3.5.3 自适应选择数据传输模式的冗余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机遥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通用型主机遥控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4.2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主机遥控系统软件结构 |
4.2.1 主机遥控系统功能的软件实现 |
4.2.2 转速控制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
4.2.3 模式、指令检测与齿轮箱控制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
4.2.4 人机对话单元模块软件设计 |
4.2.5 数据的接收和处理 |
4.3 主机遥控系统逻辑程序控制 |
4.3.1 正车起动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
4.3.2 慢转控制程序设计 |
4.3.3 重复起动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
4.3.4 停车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
4.3.5 转速逻辑控制程序设计 |
4.3.6 故障处理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3)船舶主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船舶主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船舶主机遥控系统概述 |
1.3.1 气动控制系统 |
1.3.2 电—气结合的主机遥控系统 |
1.3.3 微型计算机组成的遥控系统 |
1.4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在主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船舶主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主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2.2.1 主机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2.2.2 主机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目标 |
2.3 主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1 主机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
2.3.2 主机控制系统控制模式 |
2.4 主机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2.4.1 操纵方式及操纵方式转换功能 |
2.4.2 状态指令切换功能 |
2.4.3 监测主机及齿轮箱状态功能 |
2.4.4 故障信息报警及安全保护功能 |
2.4.5 应急操纵功能 |
2.4.6 主控制器与遥控台通讯功能 |
2.4.7 安全智能行驶功能 |
2.4.8 辅助车钟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主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框图 |
3.2 主控制箱 |
3.2.1 主控制箱内的主要硬件组成 |
3.2.2 主控制器(PLC)的选型 |
3.2.3 主控制器 |
3.2.4 电源 |
3.2.5 电源滤波器 |
3.3 机旁监控箱 |
3.4 驾控台 |
3.4.1 架控台面板 |
3.4.2 主车钟 |
3.4.3 控制方式转换开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CX-P软件 |
4.2 PLC程序设计方法 |
4.3 I/O地址的分配 |
4.4 主程序及各程序段设计 |
4.4.1 系统主程序 |
4.4.2 控制模式的选择与转换 |
4.4.3 安全保护与故障报警及处理 |
4.4.4 通信端口的工作方式 |
4.4.5 通信失败的保护处理 |
4.4.6 遥控模式的通信方式 |
4.4.7 主机启动 |
4.5 通信系统分析 |
4.5.1 数据传输方式 |
4.5.2 线路传输方式 |
4.5.3 传输速率 |
4.5.4 传输介质 |
4.6 主控器与遥控台通信系统设计 |
4.6.1 系统的构成 |
4.6.2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
4.7 主控制器与遥控台通信协议 |
4.8 通信协议宏 |
4.8.1 通信协议宏特点 |
4.8.2 通信协议宏指令 |
4.9 与遥控台通信协议的实现 |
4.9.1 主控器与遥控台之间热备通信 |
4.9.2 CX-Protocol协议宏一般设置 |
4.9.3 通信协议宏的实现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柴油机控制系统 |
5.1 柴油机控制系统功能 |
5.2 系统结构方案 |
5.3 柴油机控制系统驱动电路设计 |
5.3.1 转速与位置反馈信号调理与采样电路 |
5.3.2 PWM信号输出电路 |
5.4 柴油机控制系统监测传输电路设计 |
5.4.1 开关量采集电路 |
5.4.2 编码输入与输出电路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机控制系统的试验 |
6.1 主机控制控制系统试验目的 |
6.2 陆上联合调试试验 |
6.2.1 试验内容 |
6.2.2 联调后发现的问题及改进 |
6.3 电磁兼容试验 |
6.3.1 试验背景及试验项目 |
6.3.2 主机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
6.4 主机控制系统与柴油机控制系统接口试验 |
6.5 柴油机控制系统配机试验 |
6.6 试航试验 |
6.6.1 试验内容 |
6.6.2 试验结果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一种双功水面船主机遥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机遥控系统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主机遥控系统中的应用 |
1.4 数字式电子调速器在主机遥控系统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主机遥控系统功能与结构设计 |
2.1 主机遥控系统功能设计 |
2.2 主机遥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2.1 主机遥控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
2.2.2 驾控室操纵台 |
2.2.3 主控制箱 |
2.2.4 机旁监控箱 |
2.3 主机遥控系统部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
3.1 主控制器PLC的选型 |
3.2 主控制器硬件设计 |
3.2.1 主控制器结构设计 |
3.2.2 CJ1M PLC的硬件模块及选型 |
3.3 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
3.3.1 I/O地址的分配 |
3.3.2 CPU的工作原理 |
3.3.3 主程序及各程序段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式电子调速器 |
4.1 电子调速器的功能 |
4.2 电子调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4.2.1 电子调速器结构 |
4.2.2 电子调速器工作原理 |
4.3 电子调速器的硬件设计 |
4.3.1 转速采集电路 |
4.3.2 PWM输出电路 |
4.3.3 开关量输入电路 |
4.3.4 齿条位置反馈采集电路 |
4.3.5 电磁执行器 |
4.3.6 与主控制器的通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控制器与遥控台通信的实现 |
5.1 通信系统分析 |
5.1.1 数据传输方式 |
5.1.2 线路传输方式 |
5.1.3 传输速率 |
5.1.4 差错控制 |
5.1.5 传输介质 |
5.2 主控制器与遥控台通信系统设计 |
5.2.1 系统通信方案设计 |
5.2.2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比较 |
5.2.3 通信条件 |
5.2.4 通信流程 |
5.2.5 帧校验码FCS的计算 |
5.3 主控制器与遥控台通信协议的实现 |
5.3.1 通信协议宏特点 |
5.3.2 通信协议宏指令 |
5.3.3 CX-Protocol协议宏设置 |
5.3.4 通信协议宏的实现 |
5.4 主控制器与遥控台的模拟通信试验 |
5.4.1 主控制器与遥控台通信协议 |
5.4.2 计算帧校验码FCS |
5.4.3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技术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相关管理理论 |
2.1 技术创新管理的概念 |
2.2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理论 |
2.2.1 五力分析模型 |
2.2.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2.2.3 SWOT分析 |
2.2.4 平衡计分卡-战略管理工具 |
第3章 事业部所在行业分析 |
3.1 船舶机舱自动化行业分析 |
3.1.1 总体情况分析 |
3.1.2 船舶机舱自动化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差距分析 |
3.2 陆用工业自动化行业分析 |
3.2.1 总体情况分析 |
3.2.2 电子制造自动化行业分析 |
第4章 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现状分析 |
4.1 QY研究所简介 |
4.2 自动化事业部简介 |
4.3 自动化事业部业务现状分析 |
4.3.1 军品业务效率亟待提升 |
4.3.2 民用船海业务成长缓慢 |
4.3.3 非船业务技术发展方向不明 |
4.4 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分析 |
4.4.1 技术创新战略 |
4.4.2 技术创新组织架构 |
4.4.3 创新人才激励 |
4.4.4 科研投入 |
4.4.5 技术创新考核 |
4.4.6 问题总结 |
第5章 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
5.1 自动化事业部总体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
5.1.1 SWOT分析 |
5.1.2 内部环境分析 |
5.1.3 总体技术创新战略 |
5.2 船舶机舱自动化业务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
5.2.1 SWOT分析 |
5.2.2 内部环境分析 |
5.2.3 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
5.3 陆用工业自动化业务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
5.3.1 外部环境分析 |
5.3.2 内部环境分析 |
5.3.3 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
第6章 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技术创新管理措施 |
6.1 技术创新战略实施管理 |
6.1.1 实施途径 |
6.1.2 实施内容 |
6.2 组织优化措施 |
6.3 创新人才激励措施 |
6.4 创新资金保障措施 |
6.5 技术创新考核指标优化措施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船舶集成自动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船舶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
1.2 船舶自动化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
1.3 船舶集成自动化总述 |
第2章 船舶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
2.1 现代先进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
2.1.1 现代先进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架构 |
2.1.2 现代先进集成自动化系统的覆盖范围 |
2.2 现代先进集成自动化系统的基于网络的平台架构 |
2.2.1 基本构架 |
2.2.2 自动化系统结构示例 |
第3章 船舶集成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
3.1 53000吨散货自动化系统项目 |
3.1.1 项目总体要求 |
3.2 机舱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架构设计 |
3.2.1 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架构 |
3.2 53000吨散货轮监测报警系统实例设计 |
3.2.1 监测点的统计 |
3.2.2 主要部件的确定 |
3.2.3 监测报警系统接口的计算方法 |
3.2.4 系统软件 |
3.3 主机遥控系统 |
3.3.1 主机遥控系统设计思想 |
3.3.2 设计思想 |
3.3.3 主机遥控系统扩展功能 |
3.3.4 主机遥控系统的分步设计 |
3.3.5 电子调速系统的设计 |
3.3.6 调速系统设备清单 |
3.4 电站管理系统 |
3.4.1 电站管理系统要求 |
3.4.2 电站管理实例设计 |
3.4.3 电站配电板的设备清单 |
3.5 其它可集成的系统 |
3.6 系统整合 |
3.6.1 系统整合方法 |
3.6.2 系统整合框图 |
3.6.3 系统整合的电源分配与UPS |
3.6.4 系统整合的硬件分布 |
3.6.5 控制台的布置 |
3.6.6 系统整合后的内部网络 |
第4章 调试 |
4.1 调试准备 |
4.2 调试注意事项 |
4.3 调试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7)大型船舶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约束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的确定 |
1.4.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指导理论 |
1.5.1 演化博弈理论 |
1.5.2 供应链协调理论 |
1.6 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大型船舶与复杂产品系统供应链与质量管理方法相关研究 |
2.1.1 大型船舶制造与复杂产品系统供应链 |
2.1.2 大型船舶与复杂产品系统质量管理 |
2.2 大型船舶制造质量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1 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
2.2.2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2.3 产品质量博弈模型相关研究 |
2.3.1 信号博弈 |
2.3.2 Stackelberg博弈 |
2.3.3 演化博弈模型 |
2.4 产品质量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
2.4.1 数据来源、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
2.4.2 文献可视化结果分析 |
2.4.3 产品质量研究可视化结论与展望 |
2.5 文献综述总结 |
3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3.1 影响因素识别的研究框架 |
3.2 基于质性分析的质量影响因素范畴划分 |
3.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3.2.2 数据收集 |
3.2.3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数据分析 |
3.3 基于DEMATEL方法的质量影响关键因素识别 |
3.3.1 核心范畴指引下大型船舶制造质量的具体影响因素归纳 |
3.3.2 Grey-DEMATEL方法的引入 |
3.3.3 Grey-DEMATEL方法的典型实例分析 |
3.3.4 Grey-DEMATEL方法的识别结果总结 |
3.3.5 关键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3.4 关键因素识别结果总结 |
4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管控约束的演化博弈分析 |
4.1 质量管控约束演化博弈策略模型的构建 |
4.1.1 模型中主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基本假定 |
4.1.2 策略组合的成本收益设定 |
4.1.3 演化博弈策略模型设计 |
4.2 质量管控中博弈双方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 |
4.2.1 供应商单方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 |
4.2.2 主制造商单方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 |
4.2.3 主制造商与供应商混合策略演化稳定性分析 |
4.3 主制造商动态惩罚策略下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1 动态惩罚机制策略的引入 |
4.3.2 动态惩罚策略下演化博弈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
4.3.3 动态惩罚策略下演化博弈的均衡点趋势分析 |
4.4 演化博弈策略的仿真分析 |
4.5 质量管控激励约束博弈策略的综合分析结论 |
5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升激励的收益共享博弈分析 |
5.1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升特征分析及模型选择 |
5.1.1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升特征分析 |
5.1.2 大型船舶产品质量提升模型选择 |
5.2 质量提升激励博弈模型的前提假定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模型前提假设 |
5.3 不采取质量提升策略下的博弈分析 |
5.3.1 分散式决策博弈状况分析 |
5.3.2 集中式决策供应链中的最优状况分析 |
5.4 采取质量提升策略下的收益共享契约博弈分析 |
5.4.1 集中式大型船舶制造供应链中的最优状况分析 |
5.4.2 分散式大型船舶制造供应链博弈状况分析 |
5.4.3 大型船舶制造供应链中企业间合作的收益共享契约 |
5.5 质量提升激励博弈模型的实例分析 |
5.5.1 实例数据收集 |
5.5.2 实例数值分析结果 |
5.6 质量提升激励的收益共享博弈策略的综合分析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型船舶质量影响因素范畴识别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大型船舶配套供应商产品质量影响因素范畴识别三级编码表 |
附录C 大型船舶质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内河船舶柴油机油改气技术经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500吨内河船舶油改气技术实施方案 |
2.1 船舶油改气预期目标 |
2.2 改装方案比选 |
2.3 GC6138 柴油机改装 |
2.3.1 双燃料发动机改装要求 |
2.3.2 天然气供给系统 |
2.3.3 水浴式汽化器 |
2.3.4 燃气阀件单元(GVU) |
2.3.5 燃气共轨装置 |
2.3.6 天然气喷射阀 |
2.3.7 燃油系统 |
2.3.8 控制系统 |
2.4 船体改装 |
2.4.1 船体改装要求 |
2.4.2 LNG储罐安装 |
2.4.3 燃气管路布置 |
2.4.4 通风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燃料发动机台架试验 |
3.1 试验对象介绍 |
3.2 试验仪器 |
3.2.1 烟度计 |
3.2.2 废气分析仪 |
3.2.3 天然气流量计 |
3.2.4 燃油流量计 |
3.2.5 转速测量仪 |
3.2.6 测功机 |
3.3 台架试验方法 |
3.4 试验数据理论分析 |
3.5 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分析 |
3.5.1 功率对比分析 |
3.5.2 扭矩对比分析 |
3.6 双燃料发动机经济性分析 |
3.6.1 燃料消耗对比分析 |
3.6.2 燃油替代率分析 |
3.7 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分析 |
3.7.1 NOX排放量对比分析 |
3.7.2 CO排放量对比分析 |
3.7.3 HC排放量对比分析 |
3.7.4 烟度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燃料动力船舶安全性分析 |
4.1 双燃料动力船舶安全规范要求 |
4.1.1 LNG储存要求 |
4.1.2 天然气供应要求 |
4.1.3 气体燃料发动机安全保护要求 |
4.1.4 船舶机舱要求 |
4.2 船舶改装安全措施 |
4.2.1 LNG储罐安全措施 |
4.2.2 LNG燃料供应安全措施 |
4.2.3 发动机安全保护措施 |
4.2.4 船舶机舱安全措施 |
4.3 船舶安全性验证 |
4.3.1 安全信号采集分析 |
4.3.2 安全性验证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燃料动力船舶营运效益分析 |
5.1 船舶基本情况 |
5.2 船舶试航 |
5.2.1 试航准备 |
5.2.2 试航过程 |
5.3 船舶营运效益分析 |
5.3.1 船舶改装成本 |
5.3.2 船舶预期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船用主机遥控操作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机遥控操作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主机遥控操作系统的发展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主机遥控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遥控操作系统的设计要求 |
2.1.1 主机遥控系统总线的选择 |
2.1.2 微处理器的选择 |
2.1.3 主机遥控系统的结构及具体功能 |
2.2 主机遥控操作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2.3 主机遥控操作系统总体设计 |
2.3.1 遥控系统主控制器的设计 |
2.3.2 驾驶室、集控室遥控单元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遥控系统主控制器电路设计 |
3.1.1 电源电路 |
3.1.2 BDM接口电路 |
3.1.3 开关量输出电路 |
3.1.4 4~20mA电流输出电路 |
3.1.5 CAN通信电路 |
3.1.6 遥控系统主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及实物图 |
3.2 遥控操作面板控制器电路设计 |
3.2.1 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及4~20mA电流信号采集电路 |
3.2.2 开关量采集电路 |
3.2.3 按键输入电路及指示输出电路 |
3.2.4 RS-485通信电路 |
3.2.5 遥控操作面板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及实物图 |
3.3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通信协议的制定及软件设计 |
4.1 CAN总线的特点 |
4.2 CAN节点通信协议的设计 |
4.2.1 CAN的帧结构 |
4.2.2 信息标识符分配方案 |
4.2.3 应用层信息帧的组装与解析 |
4.2.4 报文滤波机制的利用 |
4.3 CAN节点基本通信的软件设计 |
4.3.1 CAN控制器初始化 |
4.3.2 CAN总线发送程序 |
4.3.3 CAN总线接收程序 |
4.3.4 CAN报文的解析与组装 |
4.3.5 CAN通信应用 |
4.4 主机遥控系统控制程序 |
4.4.1 转速控制程序设计 |
4.4.2 安全保护与故障报警及处理程序 |
4.5 人机界面的设计 |
4.5.1 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主要功能 |
4.5.2 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组成 |
4.5.3 人机界面的设计 |
4.6 软件调试 |
4.6.1 RS-485串口调试 |
4.6.2 CAN的自发自收试验 |
4.6.3 CAN的通讯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块化和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现状 |
1.2.2 模块化造船的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相关基本理论 |
2.1 产业组织演化与产业集群理论 |
2.1.1 产业组织演化理论 |
2.1.2 产业集群理论 |
2.2 复杂产品系统理论 |
2.2.1 复杂产品系统的提出 |
2.2.2 复杂产品系统的特点 |
2.2.3 复杂产品系统的供应网络 |
2.2.4 复杂产品系统制造给产业组织带来的挑战 |
2.2.5 复杂性科学中关于演化的理论 |
2.3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相关理论 |
2.3.1 模块的定义 |
2.3.2 模块的分类 |
2.3.3 模块化的内涵 |
2.3.4 模块化制造 |
2.3.5 模块化制造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成因分析 |
3.1 造船业造船模式的发展 |
3.1.1 舰船设计原则的变化 |
3.1.2 造船业造船模式发展的五个阶段 |
3.1.3 世界先进国家的造船模式分析 |
3.1.4 我国造船模式的发展情况 |
3.1.5 船舶模块的层次划分 |
3.2 模块化及模块化网络出现的动因分析 |
3.2.1 模块化的价值分析 |
3.2.2 模块化网络对生产成本的降低 |
3.2.3 模块化造船的优越性 |
3.3 我国造船业面临的挑战 |
3.3.1 世界造船业的供求关系将发生逆转 |
3.3.2 我国造船业与日韩的差距 |
3.4 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 |
3.4.1 传统的资源整合模式及其缺陷 |
3.4.2 造船方式模块化与组织模块化 |
3.4.3 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分析 |
3.5 造船业FPSO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 |
3.5.1 FPSO的含义与发展历程 |
3.5.2 FPSO的构成 |
3.5.3 FPSO模块化制造网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组织结构与模式分析 |
4.1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演变模式分析 |
4.1.1 制造网络演变的RAA模型 |
4.1.2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组织模式分类 |
4.1.3 模块化制造网络中集成商整合的方法 |
4.2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纵向结构分析 |
4.2.1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纵向组织 |
4.2.2 制造网络的纵向增值过程 |
4.2.3 产业链中的物流 |
4.2.4 纵向模块化组织的供应链战略选择 |
4.2.5 敏捷供应联盟盟员选择模型 |
4.2.6 45000吨化学品(成品油船)纵向供应链的构成 |
4.3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横向结构分析 |
4.3.1 制造网络中的横向组织 |
4.3.2 产业中的竞争网络 |
4.3.4 产业中的合作竞争网络 |
4.3.5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横向结构例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空间演变的集群分析 |
5.1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 |
5.1.1 产业集群的特征与组织结构分类 |
5.1.2 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空间演变形态为产业集群 |
5.1.3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 |
5.1.4 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分析 |
5.2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集群组织分析 |
5.2.1 造船业的产业集聚现象 |
5.2.2 船舶产业集群结构与特点分析 |
5.2.3 长江三角洲船舶产业集群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 |
6.1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含义 |
6.2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网络绩效评价的BP网络模型 |
6.2.1 BP网络模型结构 |
6.2.2 BP网络的计算原理 |
6.2.3 BP网络学习算法 |
6.3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绩效的模拟评价 |
6.3.1 训练样本数据 |
6.3.2 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及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及对策 |
7.1 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 |
7.1.1 我国造船业产业组织结构方面的限制分析 |
7.1.2 造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缺乏良好的产品平台 |
7.1.3 我国造船业的信息化能力薄弱 |
7.1.4 系统集成商的集成能力不足 |
7.1.5 军民分割限制了军用技术与舰船的发展 |
7.2 推动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发展的对策 |
7.2.1 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业 |
7.2.2 加强自主创新、强化船型开发、塑造自主品牌 |
7.2.3 加快中国造船业的信息化步伐 |
7.2.4 尽快建立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工业结构 |
7.2.5 大力支持区域船舶集群发展 |
7.2.6 切实加快我国造船企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步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CJRY型船舶主机遥控装置投入批量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600DWT供油船机舱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朱小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6)
- [2]船舶主机遥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吴卓成. 浙江大学, 2008(08)
- [3]船舶主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4]一种双功水面船主机遥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戴京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4)
- [5]QY研究所自动化事业部技术创新管理研究[D]. 张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6]船舶集成自动化[D]. 杨建华. 大连海事大学, 2007(06)
- [7]大型船舶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产品质量激励约束博弈研究[D]. 薛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8]内河船舶柴油机油改气技术经济分析研究[D]. 杨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船用主机遥控操作系统的设计[D]. 刁志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10]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D]. 杨国兵.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