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3个毒株VP2高变区的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宇[1](2021)在《广西IBDV的分离鉴定及其两种变异株全基因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最重要的免疫抑制病之一。IBDV共有四种主要的致病型(pathotypes),分别为经典毒株(classical IBDV,c IBDV)、变异株(variant IBDV,vIBDV)、超强毒株(very virulent IBDV,vvIBDV)及新型变异株(novel variant IBDV,nvIBDV),其中新型变异株为近年来在中国首先新发现的致病型。不同致病型的毒株间存在着致病性与抗原性的差异,给IBD的防控带来困难。因此及时跟踪和了解IBD的流行情况以及毒株的致病型及其特性对于疾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对广西各地2017年-2019年间临床上疑似IBD的病例通过采集病料、接种鸡胚进行IBDV的分离与鉴定,最终成功获得13个IBDV分离株。通过对毒株基因组A节段的vVP2以及B节段的VP1-b基因的扩增及其序列的分析,确定2017年-2019年广西同时存在有vvIBDV(9株)、弱毒株(1株)和nvIBDV(3株)的流行。13个分离株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的基因型,即基因Ⅱ型(A节段为弱毒株,B节段为超强毒株)、基因Ⅳ型(A节段为超强毒株,B节段为Uniq-B)、基因Ⅹ型(A节段为新型变异株,B节段为Uniq-B)和基因Ⅺ型(A节段为新型变异株,B节段为新型变异株)。首次确定广西存在有nvIBDV(QZ191002和QZ191003)和新型变异重排毒株(novel variant reassortant IBDV,nvrIBDV)(YL190623)的流行,其中nvrIBDV为国内首次发现。课题选取2016年-2019年的nvIBDV毒株QZ191002和QZ191003以及nvrIBDV毒株YL160304和YL190623,利用蚀斑技术进行纯化,然后对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发现YL160304、YL190623、QZ191002和QZ191003毒株的A节段均与nvIBDV参考株SHG19等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4.4%-98.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同属一个分支,且与SHG19的A节段抗原相关的氨基酸残基的相似性最高(85%-100%)。nvrIBDV毒株YL160304和YL190623的B节段与我国近年来优势流行毒株HLJ-0504(属于vvIBDV)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7.6%-97.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同属一个分支,且与HLJ-0504的B节段关键氨基酸残基的相似性最高(100%)。nvIBDV毒株QZ191002和QZ191003的B节段与参考株SHG19等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7.2%-97.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同属一个分支,且与SHG19的B节段关键氨基酸残基的相似性最高(88%)。课题选取nvIBDV毒株QZ191002及nvrIBDV毒株YL160304分别在三黄鸡上进行了致病性研究。实验选用出壳的三黄鸡商品鸡雏共30只,在隔离条件下饲养至35d龄,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周采鸡的血清,并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抗体,待试验鸡的血清抗体水平变成阴性后,随机分成三个组,每组10只鸡。在28d龄分别用毒株QZ191002和YL160304以105.0 TCID50/0.2ml的感染剂量,口服感染A组和B组,C组为不感染对照组。每天记录鸡的表现及死亡情况。在试验结束的时候(35d龄)对各组的鸡只进行称重并采集血清,剖杀所有鸡只及试验期间死亡的鸡只,分别采集脾脏和法氏囊,分别进行IBDV病毒载量的检测,计算囊重比、囊指数及脾脏/体重比。结果表明,nvIBDV毒株QZ191002不引起IBD的典型症状,无死亡,能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囊指数为0.46;nvrIBDV毒株YL160304可引起IBD的典型症状,死亡率为10%(1/10),法氏囊萎缩程度更加严重,囊指数为0.35;法氏囊和脾脏的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以及法氏囊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均表明,nvrIBDV毒株YL160304的致病力显着高于nvIBDV毒株QZ191002。课题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2019年广西鸡群同时存在有vvIBDV、弱毒株和nvIBDV的流行,并首次发现2016年即开始有nvIBDV和nvrIBDV毒株的流行。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也首次揭示了这两类新型变异毒株A、B片段的不同进化关系。三黄鸡的致病性研究结果证明nvrIBDV与nvIBDV所引起的病变特征是囊的萎缩,而且nvrIBDV毒株所引起的囊的萎缩程度要高于nvIBDV。
秦颖[2](2021)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及不同系统表达VP2蛋白免疫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又称甘布洛病(Gumboro disease),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感染3-6周龄雏鸡,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变异株主要变现为法氏囊萎缩,虽不致死,但导致鸡的严重免疫抑制。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由相对独立的两个节段组成,其不同毒株重组的可能性极高,导致不同毒株之间重组病毒的出现。超强毒株持续流行,变异株以及重组病毒的不断出现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分离鉴定了两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其进行遗传进化树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针对VP2蛋白通过原核表达以及杆状病毒表达两种表达系统分别进行表达,将表达产物粗提纯后免疫SPF鸡,验证其免疫原性,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以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数据参考。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本研究从临床上发生严重法氏囊萎缩的送检病料中用鸡胚接种分离出两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该病毒可以在鸡胚上增殖;利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特异性引物对其中一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对另一株VP1及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遗传进化树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株分离株一株为新型重组病毒,一株为新型变异株。分离的新型重组病毒VP2基因属于超强毒株分支,而VP1基因属于非超强毒株分支。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分离株VP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具有超强毒株所特有的氨基酸序列,和超强毒株同源性最高(99%-99.4%),VP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具有弱毒株所特有的氨基酸序列,和弱毒株同源性最高(99.3%-99.8%),遗传进化树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超强毒株和弱毒株的重组病毒。分离的新型变异株和中国分离的新型变异株同属于新型变异株分支,与新型变异株同源性达96.2%-98.2%,氨基酸序列分析该分离株具有新型变异株同源性氨基酸序列。本研究分离的两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趋势以及防控提供了参考。2不同表达系统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防控主要依赖于疫苗免疫预防,疫苗的研发是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分别表达VP2蛋白,将VP2基因成功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以及杆状病毒表达质粒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P2和重组杆状病毒re-Bac-1-GP67-VP2,两种表达系统均成功表达了 VP2蛋白,原核表达系统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裂解后的沉淀中,表达量约占蛋白总量的33%,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以可溶性形式分泌到培养上清中,表达量约占总蛋白量的11%,优化表达条件后收集表达的蛋白,表达的蛋白均可与VP2单抗发生反应,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为后续免疫原性试验提供了基础。3两种VP2重组蛋白免疫原性比较将上述重组蛋白大量表达,经粗提纯后混合佐剂制备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免疫SPF鸡,免疫后采血测血清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21天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剖检观察法氏囊大体变化,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法氏囊病理变变化,测定排毒量和病毒载量。试验结果表明,杆状病毒表达重组蛋白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蛋白免疫效果,其法氏囊病理损伤程度较低,血清学抗体水平高于原核表达产物免疫的抗体水平,病毒载量和排毒量相较于原核表达产物免疫较低,免疫程序对免疫效果也有明显影响,免疫两次效果优于免疫一次。本研究结果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了数据参考。
陈果[3](2019)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新型疫苗的研究》文中提出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危害青年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可直接造成鸡只发病死亡,更重要的是雏鸡的早期感染将引起严重的长期的免疫抑制,导致继发其他疾病及疫苗应答水平降低。因此,该病对养禽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目前,免疫预防是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IBDV根据抗原性和致病性的不同,分为致弱毒株(Attenuated)、经典毒株(Classical)、变异毒株(Variant)和超强毒株(vv IBDV)。由于病毒基因组的突变和毒株间的重组,导致IBDV的流行出现新的特点,给免疫防控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本研究对2012-2015年广西IBDV流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阐明广西IBDV的流行情况。在此基础上,选取1990-2017年分离自中国的IBDV流行株进行时空动态进化分析,以阐明IBDV在中国的时空进化特点。最后,针对IBDV流行的优势基因型毒株进行了新型疫苗的研究。1.2012-2015年广西IB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在2012年9月-2015年12月间从广西疑似IBD发病鸡群中分离鉴定IBDV分离株29株。对IBDV分离株的v VP2基因、VP1b基因进行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29株分离株v VP2、VP1b基因序列间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89.6%(nt)、≥92.4%(aa))。比较v VP2基因序列,29株分离株中有27株分离株与vv IBDV参考毒株间的相似性(≥94.9%(nt)、≥97.5%(aa))高于non-vv IBDV(Variant、classical、attenuated)参考毒株间的相似性(≤94.1%(nt)、≥96.8%(aa))。比较VP1b基因序列,29株分离株与vv IBDV参考毒株间的相似性(86.8%-98.2%(nt)、93.7%-99.6%(aa))和non-vv IBDV参考毒株间的相似性(89.4%-99.9(nt)、95.3%-100%(aa))没有显着差异。基于v VP2、VP1b基因序列绘制系统进化树,29株分离株可以分为4个基因型:vv-A/Att-B、vv-A/Uniq-B、Classical-A/Uniq-B和Att-A/Uniq-B。其中以vv-A/Uniq-B为优势基因型占75.9%(22/29)。2.中国IBDV流行株时空进化分析本研究通过Gen Bank数据库查询、查阅文献、结合本研究第1部分获得的29株IBDV分离株v VP2基因序列,构建了一个包含1990-2017年国内255株IBDV v VP2基因序列的数据集。运用贝叶斯法对该数据集进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55株IBDV v VP2基因序列被分为3个大的进化分支。Cluster 1包含217株毒株,为vv IBDV株。Cluster 2包含15株毒株,又细分为2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为variant株,另一个分支为classical株。Cluster3包含23株毒株,为attenuated株。同时,经分析IBDV v VP2基因的碱基替代速率为7.9001×10-4碱基替代/位点/年。基于IBDV v VP2基因序列数据集绘制的种群动态分布图(Bayesian skyline plots),IBDV种群经历了平缓(1950-1988)、快速增长(1989-1992)、平缓增长(1993-2008)、极速下降(2009-2012)和再平缓(2013-2017)的过程。3.泛素介导的IBDV及IBDV-IBV二联核酸疫苗的研究本研究将泛素基因(Ub)与广西IBDV优势基因型毒株NN1172的VP2、VP1基因以及广西IBV优势基因型毒株GX-YL5的N、S1基因融合获得重组质粒p VAX1-VP2,p VAX1-Ub-linker-VP2,p VAX1-Ub-linker-VP2-VP1和p VAX1-Ub-linker-N-S1-VP2。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和序列测定进行了鉴定。4个重组质粒经体外转染Vero细胞对其m RNA和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RT-PCR检测表明4个重组质粒瞬时转染Vero细胞均能够正确表达目的基因的m RN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表明4个重组质粒能够正确表达目的蛋白。动物试验表明,4个重组质粒免疫组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B淋巴细胞数量、抗IBDV抗体水平以及p VAX1-Ub-linker-N-S1-VP2免疫组抗IBV抗体水平均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和PBS对照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p VAX1-Ub-linker-VP2免疫组可以抵御IBDV的攻击,p VAX1-Ub-linker-N-S1-VP2免疫组可以同时抵御IBDV和IBV的攻击。4.IBDV B87疫苗株反向遗传学改造及拯救本研究对IBDV B87疫苗株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获得了IBDV全基因组的c DNA克隆。通过多片段融合的方法获得了B87疫苗株基因组A、B节段真核表达质粒,基因组节段的两端分别引入了锤头状核酶结构(Ham Rz)和丁肝病毒核酶结构(Hdv Rz)。随后分别在B87疫苗株基因组A、B节段引入了分子标签Eco R V和Pst I,获得感染性克隆p VAX1-m B87A和p VAX1-m B87B。将重组质粒共转染CEF细胞,经SPF鸡胚传代、RT-PCR、IFA和测序鉴定获得拯救病毒r B87。采用多片段融合的方法,对B87基因组B节段进行了改造,最终获得了5个拯救病毒r B87A-NN1172B、r B87A-NN1172VP1、r B87A-NN1172VP1N、r B87A-NN1172VP1M和r B87A-NN1172VP1C。所有拯救病毒均能使CEF产生CPE、SPF鸡胚死亡。所有拯救病毒感染CEF后,经IFA鉴定均能检测到绿色荧光。体外复制动力学分析表明亲本病毒B87、r B87和r B87A-NN1172VP1C在CEF上的复制曲线相似。r B87A-NN1172VP1在CEF上的平均滴度最高,其次为r B87A-NN1172VP1M。r B87A-NN1172VP1C在CEF上的平均滴度最低。结论:广西IBDV流行株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排的方式进化。广西IBDV流行株优势基因型为vv-A/Uniq-B基因型。IBDV种群动态经历了平缓-快速增长-平缓增长-极速下降-平缓的过程。泛素介导的IBDV核酸疫苗可以有效抵抗IBDV的攻击。泛素介导的IBDV-IBV二联多基因核酸疫苗可以同时抵抗IBDV和IBV的攻击。vv IBDV基因组B节段VP1基因能够增强病毒复制能力。
陈玲,蒋桃珍,李润,孙晔,陈光华[4](2019)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A株、CF株和B87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价活疫苗种毒毒株之间的抗原差异性,将CA株、CF株和B87株分别以104.0ELD50/0.1 mL、103.0ELD50/0.1 mL和104.0ELD50/0.1 mL免疫3周龄SPF鸡制备单特异血清。用制备的三种单特异血清与三株病毒进行交叉中和试验,根据中和试验结果计算三个毒株之间的R值均低于0.4;设计引物扩增VP2片段,对3个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3个毒株的VP2片段处于不同分支,且特征性氨基酸位点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IBDV-CA、CF和B87毒株之间的抗原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三个毒株属于不同的血清亚型。
詹丽娥,陆冰洋,刘华栋,王彩先,唐娟,詹海杰,丁树荣[5](2018)在《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文中指出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实验从山西省不同地区疑似法氏囊病鸡中分离到法氏囊病毒,经鸡胚培养繁殖、电镜观察、提取RNA、设计引物、c DNA的PCR扩增、电泳、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比对,最后鉴定其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株。
冯金芳,何海汛,孙国鹏,王选年[6](2018)在《1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文中认为为了解河南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流行特征,研究了分离于河南新乡地区某发病鸡场的1株IBDV(XX511毒株)VP2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根据Gen Bank公布的IBDV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于新乡某发病鸡场的IBDV野毒株XX511的VP2高变区进行克隆及分析,并将XX511毒株的VP2高变区中与毒力相关的2个亲水区及七肽区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绘制进化树。结果显示,XX511毒株与超强毒株D49706、AJ878898的VP2基因高变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6.8%,与广东地区JQ911703毒株具有100%的同源性。与参照的经典毒株相比,XX511毒株在第一亲水区发生了1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通过与国内外(包括河南地区)其他流行毒株的比对及进化分析发现,XX511毒株与2012年广东流行JQ911703毒株处于同一分支。
陈淑莲[7](2017)在《IBDV-FJ02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c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c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对雏鸡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IBDV易发生抗原性和毒力的变异,导致免疫的失败,因此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IBDV-FJ02株是本课题组分离鉴定的本地区流行毒株之一,为了研究此毒株的遗传进化规律和毒力变异情况,本试验首先根据NCBI已公布的IB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八对引物对IBDV-FJ02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然后运用生物学软件对其A、B两个节段基因与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进化树以及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分析,最后通过SPF鸡胚与动物试验对此毒株的致病力进行初步研究,以明晰IBDV-FJ02毒株的遗传进化规律以及临床致病情况,为临床IBD的防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如下:1.IBDV-FJ0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IBDV-FJ02株A片段基因长度为3257 bp,包含2个开放性阅读框(ORF),ORF2(450bp)编码VP5蛋白,ORF1(3039bp)编码VP2-4-3多聚蛋白;B片段基因长度为2823 bp,包含1个完整的ORF(2640 bp),编码VP1蛋白。2.IBDV-FJ02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进化树以及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分析结果显示:(1)IBDV-FJ02毒株A节段与美国变异株E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5.7%,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A节段的VP2蛋白与美国变异株E毒株同属一个分支,且A节段VP2-4-3多聚蛋白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第213位的N、222位的T、249位的K、318位的D以及323位的E均符合变异株的特征;(2)IBDV-FJ02毒株B节段与美国经典株IM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6.5%,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在一个独立的小分支上,B节段编码的VP1蛋白保守性氨基酸位点除了 147位的D和506位的K,其余均与经典毒株以及变异株保持一致。3.IBDV-FJ02毒株致病性研究结果为:(1)对7日龄SPF鸡胚每枚接种0.2 mLIBDV病毒液,181 h后鸡胚开始出现死亡,直至337 h全部死亡(均未出壳),病死胚呈现胚体幼小、水肿且出血、脾肿大、肝有点状出血和斑驳状坏死等特征,晚期死亡的鸡胚还出现肝脏萎缩、心肌苍白、水煮样病变特征;(2)对SPF雏鸡接种0.2 mL IBDV病毒液后进行同居感染,①临床症状观察结果显示,攻毒组和同居感染组鸡只的临床症状以亚临床感染为主,未引起法氏囊的炎症反应,但出现明显脾脏肿大和鸡法氏囊迅速萎缩,与标准变异株的致病性特征类似;个别鸡只胸肌腿肌有出血;②根据组织病理切片的观察结果显示,IBDV-FJ02毒株感染雏鸡可以引起主要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其中法氏囊淋巴细胞的损伤较为严重,而胸腺和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较轻微;③荧光定量PCR检测IBDV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同居感染组在攻毒后3~21 d均为IBDV阳性,攻毒组鸡只主要免疫器官中IBDV的带毒时间长短不一,其中法氏囊与胸腺带毒时间较长,分别在攻毒后21 d和17 d均检测为阳性,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带毒相对较短,在攻毒后14 d已经测不到病毒。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IBDV-FJ02毒株在基因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以及临床致病特点方面均与标准变异株比较接近,但在致病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李松[8](2015)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IBDV主要是侵害鸡法氏囊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使B细胞数量减少,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进而导致免疫失败和诱发继发感染。近几年来,IBD流行毒株不断产生新的变异。本研究从福建某地区疑似IBD病鸡的法氏囊、脾脏等组织中成功地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鸡胚培养、RT-PCR检测、基因测序、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对这株病毒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1.经绒毛尿囊膜接种该分离病毒,鸡胚头部、四肢末端等出血,其鸡胚半数致死量(EID50)为10-4.5/0.2mL。2.动物回归试验中,感染该病毒的SPF雏鸡大腿肌和胸肌出血,法氏囊、脾脏肿大出血。3.通过测序比对分析发现,该分离病毒株与参考的中等偏强毒力疫苗株的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分别为98.7%-99.0%,99.0%-99.5%,七肽区均为SWSASGS,毒力相关位点的氨基酸相同,在遗传进化关系上也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近,可能存在相同的来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分离的病原为IBDV,具有较强的毒力。
于雷[9](2012)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高变区和BC6/85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直接引起鸡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导致感染鸡免疫抑制。本实验对IBDV不同毒株VP2基因高变区和BC6/85株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原核表达载体制备亚单位疫苗,获得了以下的结果:(1)以实验室保存的IBDV超强毒株、经典毒株及弱毒株为研究对象,对其VP2高变区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毒株VP2氨基酸序列有规律的变化。根据VP2高变区核苷酸序列(435bp)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所有的血清I型均由同一祖先序列演化而来;除BC6/85等4毒株外,其余毒株分为三个大进化群,第一进化群包括弱毒株和变异毒株,第二进化群为经典毒株,第三进化群为vvIBDV。(2)首次克隆了IBDV标准攻毒株(BC6/85株)的全基因组,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发现在A、B节段核苷酸与经典毒株、变异株和弱毒株同源性较高,与超强毒株同源性较低;与己发表的三大进化群参考毒株的A、B片段氨基酸序列分析比较,BC6/85株共有21个特有氨基酸,VP1有3个,VP2有11个,VP5有3个,VP3有1个以及VP4有3个;与VP2氨基酸序列比较,VP1、VP3、VP5和VP4氨基酸序列较为保守。(3)将BC6/85株VP2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成功构建了VP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VP2。表达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宿主菌中,能够与鸡IBDV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将包涵体及变性复性处理后的蛋白以不同剂量免疫接种3周龄SPF鸡,并于首免后14天翅下静脉采血检测血清抗体,21天后攻毒。结果显示:免疫组的血清抗体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处理组(分别为160μg、320μg和640μg)和包涵体组(720μg和1440μg)保护率均达100%,包涵体360μg组保护率为90%,对照组保护率为0%,与免疫组差异极显着。
刘迪,覃健萍,陈峰,鲁俊鹏,刘君,唐亚东,严专强,谢青梅,毕英佐[10](2011)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广东株VP2基因序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广东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毒株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及RT-PCR方法对6株IBDV分离株的VP2基因高变区进行了扩增、克隆,测序后与参考毒株进行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6个分离株与国内外IBDV超强毒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高,并且与超强毒株VP2高变区内的特征性氨基酸相符合,在遗传进化树上,它们均属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表明广东目前流行的仍以vvIBDV为主,应成为当前IBDV防制的重点。本研究分离株与国内常用疫苗株B87(in),D78,2512株的亲缘关系较远;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的VP2抗原决定簇的两个亲水区氨基酸变异较大,这些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可能导致病毒的毒力增强,可能是目前鸡群免疫失败主要原因之一。
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3个毒株VP2高变区的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3个毒株VP2高变区的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IBDV的分离鉴定及其两种变异株全基因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所用英文缩略词列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概述 |
1.1.1 IBDV病原学 |
1.1.2 IBDV基因组结构及其序列特征 |
1.1.3 IBDV的主要病毒蛋白及其功能 |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 |
1.2.1 IBDV流行病学研究 |
1.2.2 IB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2.2.1 基于vVP2与VP1-b基因的基因分型 |
1.2.3 IBDV血清学研究 |
1.3 IBD的诊断 |
1.3.1 临床诊断 |
1.3.2 血清学诊断 |
1.3.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4 IBDV致病性的研究 |
1.4.1 IBDV致病机理 |
1.4.2 IBDV致病性的研究方法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广西地区2017-2019 年IBDV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 |
2.1.1 病料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方法 |
2.2.1 病料的处理 |
2.2.2 病料中IBDV的 RT-PCR检测 |
2.2.3 病毒分离与鉴定 |
2.2.4 vVP2、VP1-b基因序列的扩增及测定 |
2.2.5 vVP2、VP1-b基因序列分析 |
2.3 结果 |
2.3.1 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 |
2.3.2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
2.3.2.1 vVP2 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 |
2.3.2.2 VP1-b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 |
2.3.2.3 vVP2 基因中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 |
2.3.2.4 VP1-b基因中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 |
2.3.3 系统进化树分析 |
2.3.3.1 vVP2 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
2.3.3.2 VP1-b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
2.3.4 基于vVP2 基因与VP1-b基因系统进化树基因分型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IBDV新型变异株及新型变异重排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
3.1 材料 |
3.1.1 IBDV毒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 方法 |
3.2.1 IBDV分离株接种HD11 细胞上的特性生长 |
3.2.2 病毒的蚀斑纯化 |
3.2.3 全基因组分段扩增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4 IBDV基因组A、B节段分段扩增 |
3.2.5 连接、转化与鉴定 |
3.2.6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3 结果 |
3.3.1 IBDV分离株感染HD11 细胞产生的CPE |
3.3.2 蚀斑纯化结果 |
3.3.3 分离株A、B节段分段扩增结果 |
3.3.4 分离株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
3.3.5 A节段核苷酸序列与参考毒株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 |
3.3.6 B节段核苷酸序列与参考毒株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 |
3.3.7 基于分离株全基因A节段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
3.3.8 基于分离株全基因B节段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
3.3.9 分离株全基因A节段氨基酸位点突变分析 |
3.3.9.1 VP5 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分析结果 |
3.3.9.2 VP2-VP4-VP3 蛋白氨基酸位点突变分析结果 |
3.3.10 分离株全基因B节段氨基酸位点突变分析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及新型变异重排毒株的致病性研究 |
4.1 材料 |
4.1.1 病毒、试验动物和细胞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病毒的增殖 |
4.2.2 病毒毒价的测定 |
4.2.3 IBD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3.1 引物设计与样品质粒的构建 |
4.2.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3.3 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 |
4.2.4 致病性试验分组情况 |
4.2.5 血清中IBDV抗体水平的检测 |
4.2.6 试验鸡临床症状指数观察 |
4.2.7 法氏囊病变 |
4.2.7.1 试验鸡法氏囊损伤记录 |
4.2.7.2 试验鸡免疫器官比重(法氏囊和脾脏)及囊病变指数的统计 |
4.2.8 试验鸡法氏囊和脾脏组织病毒载量检测 |
4.2.9 试验鸡法氏囊组织病理学病变指数观察 |
4.3 结果 |
4.3.1 病毒增殖结果 |
4.3.2 病毒毒价的测定结果 |
4.3.3 IBD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 |
4.3.3.1 所获得质粒的拷贝数结果 |
4.3.3.2 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获得 |
4.3.3.3 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 |
4.3.4 试验鸡血清中IBDV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 |
4.3.5 试验鸡临床症状指数观察结果 |
4.3.6 法氏囊眼观病变图 |
4.3.7 试验鸡免疫器官比重(法氏囊和脾脏)及囊病变指数的统计结果 |
4.3.8 试验鸡法氏囊和脾脏组织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
4.3.8.1 试验鸡法氏囊组织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
4.3.8.2 试验鸡脾脏组织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
4.3.9 试验鸡法氏囊组织病理学病变指数观察统计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及不同系统表达VP2蛋白免疫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文献综述 |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病原学 |
1.1 病毒形态 |
1.2 基因组结构 |
2 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病学 |
2.1 易感动物 |
2.2 流行特点 |
2.3 临床症状 |
2.4 IBDV分子流行病学 |
3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 |
3.1 临床诊断 |
3.2 实验室诊断 |
4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 |
5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研究进展 |
5.1 传统疫苗 |
5.2 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1.4 病料信息 |
2 实验方法 |
2.1 病毒RNA的提取 |
2.2 RT-PCR检测病毒 |
2.3 NT2020-8株VP2基因及VP1部分基因片段扩增及载体连接 |
2.4 NP2104株全基因测序 |
2.5 遗传进化树分析 |
2.6 氨基酸变异分析 |
2.7 同源性分析 |
2.8 病毒在鸡胚上培养 |
2.9 动物回归实验 |
3 结果 |
3.1 病料RT-PCR检测结果 |
3.2 NT2020-8株VP2及VP1部分基因扩增结果 |
3.3 NT2020-8株VP2及VP1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 |
3.4 NT2020-8株VP2及VP1部分基因编码氨基酸变异分析结果 |
3.5 NT2020-8株同源性分析结果 |
3.7 NP2104株全基因扩增结果 |
3.8 NP2104株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
3.9 NP2104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
3.10 NP2104株同源性分析结果 |
3.11 鸡胚培养结果 |
3.12 NP2104株动物回归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表达系统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 |
1 材料 |
1.1 主要化学试剂 |
1.2 主要试剂配制 |
1.3 主要生物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IBDV超强毒株JS株总RNA的提取 |
2.2 原核表达VP2基因的扩增 |
2.3 VP2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 |
2.4 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小量诱导表达及鉴定 |
2.5 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1-GP67-VP2的构建 |
2.6 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转座DH10 Bac感受态细胞 |
2.7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的提取 |
2.8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鉴定 |
2.9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转染sf9细胞 |
2.10 收获P1代重组杆状病毒及鉴定 |
2.11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鉴定 |
2.12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条件优化 |
2.13 重组杆状病毒大量表达及收获蛋白 |
3 结果 |
3.1 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P2酶切鉴定 |
3.2 原核表达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及最佳表达菌株的筛选 |
3.3 原核表达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
3.4 原核表达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
3.5 大量诱导表达及包涵体提取效果 |
3.6 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1-GP67-VP2的酶切鉴定 |
3.7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的鉴定 |
3.8 P1代重组杆状病毒的收获及鉴定 |
3.9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鉴定 |
3.10 测定重组杆状病毒TCID50 |
3.11 重组杆状病毒表达条件优化 |
3.12 重组杆状病毒优化表达条件后蛋白表达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两种VP2重组蛋白免疫原性比较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毒株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生物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免疫原制备 |
2.2 SPF鸡免疫方案 |
2.3 IFA抗体检测 |
2.4 中和抗体检测 |
2.5 琼扩抗体检测 |
2.6 攻毒保护试验 |
2.7 法氏囊组织病理学评价 |
2.8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法氏囊病毒载量及泄殖腔排毒量 |
3 结果 |
3.1 血清IFA抗体效价 |
3.2 血清中和抗体效价 |
3.3 血清琼扩抗体效价 |
3.4 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
3.5 法氏囊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 |
3.6 法氏囊病毒载量及肛拭子排毒量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新型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概述 |
1.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病原学 |
1.1.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 |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2.1 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病学 |
1.2.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
1.2.3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重建 |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
1.3.1 传统疫苗 |
1.3.2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
1.3.3 免疫复合物疫苗 |
1.3.4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
1.3.5 核酸疫苗 |
1.3.6 反向遗传重组疫苗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2012-2015年广西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 |
2.1.1 鸡胚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临床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2.2 病毒RNA的提取及RT-PCR鉴定 |
2.2.3 病毒分离与鉴定 |
2.2.4 vVP2与VP1b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 |
2.2.5 vVP2与VP1b基因序列分析 |
2.2.6 vVP2与VP1b基因重组分析 |
2.2.7 vVP2与VP1b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
2.3 结果 |
2.3.1 病毒分离与鉴定 |
2.3.2 基因序列分析 |
2.3.3 系统进化树分析 |
2.3.4 vVP2与VP1b基因重组分析 |
2.3.5 vVP2、VP1b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中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株时空进化分析 |
3.1 材料 |
3.1.1 毒株序列信息来源 |
3.1.2 数据处理软件 |
3.2 方法 |
3.2.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序列数据集的构建 |
3.2.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序列数据集最佳核苷酸替代模型分析 |
3.2.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序列数据集系统进化和种群动态分析 |
3.3 结果 |
3.3.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序列数据集重组分析及饱和度检测 |
3.3.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序列数据集最佳核苷酸替代模型检测 |
3.3.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序列数据集碱基替换速率分析 |
3.3.4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系统进化分析 |
3.3.5 中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种群动态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泛素介导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二联核酸疫苗的研究 |
4.1 材料 |
4.1.1 毒株、疫苗与单克隆抗体 |
4.1.2 鸡胚及试验动物 |
4.1.3 细胞、菌株、载体及质粒 |
4.1.4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
4.1.5 主要生化试剂及标准阳性血清 |
4.1.6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引物设计 |
4.2.2 Ub、Ub-N-S1、VP2和VP1 基因的扩增 |
4.2.3 Ub-linker-VP2 基因的扩增 |
4.2.4 pVAX1-VP2, pVAX1-Ub-linker-VP2, pVAX1-Ub-linker-VP2-VP1和pVAX1-Ub-linker-N-S1-VP2重组质粒的构建 |
4.2.5 重组质粒体外转染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
4.2.6 重组质粒免疫应答效果的检测 |
4.2.7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Ub、Ub-N-S1、VP2和VP1 基因扩增结果 |
4.3.2 Ub-linker-VP2 基因扩增结果 |
4.3.3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4.3.4 重组质粒体外瞬时转染VP2基因的表达 |
4.3.5 重组质粒体外瞬时转染N-S1基因的表达 |
4.3.6 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B87疫苗株反向遗传学改造及拯救 |
5.1 材料 |
5.1.1 质粒、病毒、鸡胚和细胞 |
5.1.2 载体和菌株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B87疫苗株全基因组扩增 |
5.2.2 B87疫苗株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5.2.3 引入分子标签 |
5.2.4 B87疫苗株基因组B节段改造 |
5.2.5 病毒拯救 |
5.2.6 鸡胚感染 |
5.2.7 拯救病毒RT-PCR及测序鉴定 |
5.2.8 拯救病毒IFA鉴定 |
5.2.9 拯救病毒复制动力学分析 |
5.3 结果 |
5.3.1 B87疫苗株全基因组克隆 |
5.3.2 B87疫苗株全基因组感染性克隆 |
5.3.3 B87疫苗株全基因组分子标签鉴定 |
5.3.4 B87疫苗株基因组B节段改造 |
5.3.5 B87疫苗株基因组B节段重组病毒的拯救 |
5.3.6 拯救病毒感染SPF鸡胚 |
5.3.7 拯救病毒RT-PCR鉴定和序列分析 |
5.3.8 拯救病毒IFA鉴定 |
5.3.9 拯救病毒复制动力学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A株、CF株和B87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SPF鸡及鸡胚 |
1.2 IBDV CA、CF和B87株病毒液 |
1.3 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
1.4 主要试剂 |
1.5 单特异血清的制备 |
1.6 采血 |
1.7 中和试验 |
1.7.1 细胞中和试验 |
1.7.2 鸡胚中和试验 |
1.7.3 毒株的抗原相关性(R值) |
1.8 引物设计 |
1.9 VP2序列测定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免疫后21 d采血检测 |
2.2 细胞中和试验结果 |
2.3 鸡胚中和试验结果 |
2.4 三个毒株的抗原相关性(R值) |
2.5 VP2基因的扩增及克隆鉴定 |
2.6 VP2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 |
2.7 VP2高变区氨基酸位点的差异 |
2.8 三个毒株遗传进化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5)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鸡胚及雏鸡 |
1.2 病料采集处理及病毒纯化繁殖 |
1.2.1 病料的采集处理 |
1.2.2 病毒纯化 |
1.3 试剂及诊断液 |
1.4 菌株及载体 |
2 方法 |
2.1 病料采集处理及病毒纯化繁殖 |
2.1.1 病料的采集处理 |
2.1.2 病毒纯化 |
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 病毒RNA的提取 |
2.4 分离株VP2序列分析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毒纯化繁殖结果 |
3.2 VP2基因扩增结果 |
3.3 T-VP2酶切鉴定结果 |
3.4 IBDV同源性分析结果 |
3.5 IBDV VP2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
3.6 IBDV VP2遗传进化分析 |
4 讨论 |
(6)1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动物病料来源与处理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3 法氏囊组织总RNA的提取和VP2高变区的PCR扩增 |
1.4 IBDV分离毒株VP2高变区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BDV分离毒株VP2高变区的PCR扩增结果 |
2.2 IBDV分离毒株VP2高变区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2.2.1 VP2高变区氨基酸序列推导及同源性分析 |
2.2.2 VP2高变区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
2.2.3 VP2亲水区序列比对结果 |
2.2.4 XX511毒株与国内外毒株进化树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7)IBDV-FJ02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文献综述 |
1.1 IBDV的病原学 |
1.1.1 形态结构特征 |
1.1.2 基因组结构 |
1.1.3 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1.2 IBD流行病学 |
1.3 IBDV致病机制 |
1.4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1.5 IBD的诊断 |
1.6 IBD的防控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IBDV-FJ02分离株全基因组的测定及其序列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IBDV毒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IBDV-FJ02全基因组序列的克隆与测定 |
2.2.1 总RNA的提取 |
2.2.2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2.2.3 目的基因的克隆 |
2.2.4 测序及序列拼接 |
2.3 IBDV-FJ02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IBDV-FJ02全基因组分段扩增结果 |
3.2 IBDV-FJ0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 |
3.3 IBDV-FJ02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3.1 A节段的序列分析 |
3.3.2 B节段的序列分析 |
3.3.3 IBDV-FJ02病毒株特征氨基酸位点的比较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IBDV-FJ02分离株致病性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IBDV毒株,SPF种蛋与SPF鸡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IBDV-FJ02毒株鸡胚接种试验 |
2.2 IBDV-FJ02毒株动物接种试验 |
2.2.1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2.2.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观察及样本采集 |
2.2.3 各组鸡主要免疫器官的IBDV阳性检测 |
2.2.4 免疫器官指数的统计分析 |
2.2.5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与观察 |
3 结果 |
3.1 鸡胚接种试验结果 |
3.2 动物接种试验结果 |
3.2.1 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
3.2.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2.3 同居感染组鸡只及攻毒组主要免疫器官IBDV的阳性检测 |
3.2.4 免疫器官指数的统计分析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常用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二 IBDV-FJ02的全基因组序列 |
1. IBDV-FJ02的A节段 |
2. IBDV-FJ02的B节段 |
致谢 |
(8)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研究历史 |
1.2 病原学 |
1.2.1 分类地位 |
1.2.2 形态特征及其结构 |
1.2.3 理化特性 |
1.2.4 培养特性 |
1.3 IBDV基因组 |
1.3.1 IBDV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
1.3.2 IBDV编码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 |
1.4 流行病学 |
1.5 发病机理 |
1.6 临床症状 |
1.7 病理变化 |
1.8 血清型 |
1.9 IBDV研究展望 |
1.10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试验仪器 |
2.1.3 其它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料的处理 |
2.2.2 病毒的分离 |
2.2.3 鸡胚接毒试验 |
2.2.4 鸡胚半数致死量(ELD_(50))的测定试验 |
2.2.5 SPF雏鸡攻毒试验 |
2.2.6 RT-PCR扩增 |
2.2.7 VP2基因序列克隆和测定 |
3 试验结果 |
3.1 病毒的分离与鸡胚接毒试验结果 |
3.2 ELD_(50)的测定试验结果 |
3.3 SPF雏鸡攻毒试验结果 |
3.4 RT-PCR鉴定结果 |
3.5 VP2基因的克隆 |
3.5.1 RT-PCR扩增 |
3.5.2 纯化的PCR产物电泳鉴定 |
3.5.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3.6 VP2基因序列测定及其序列分析结果 |
3.6.1 VP2基因序列、同源性及进化树分析 |
3.6.2 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病毒的分离与鸡胚接毒试验 |
4.2 流行病学 |
4.3 IBDV宿主 |
4.4 IBD的预防 |
4.5 IBD疫苗 |
4.6 VP2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高变区和BC6/85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简介 |
1.2 病原学 |
1.2.1 病毒形态 |
1.2.2 IBDV的分型 |
1.2.3 IBDV的基因组结构 |
1.2.4 IBDV基因组编码蛋白 |
1.3 IBDV历史及流行病学 |
1.3.1 IBDV历史 |
1.3.2 IBDV分子流行病学 |
1.4 IBDV的致病机制 |
1.5 IBDV造成的免疫缺陷性 |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 |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 |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研究的进展 |
1.8.1 常规疫苗 |
1.8.2 新型疫苗研究 |
1.9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IBDV不同毒株的VP2高变区基因序列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毒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毒RNA的提取 |
2.2.3 IBDV VP2基因扩增 |
2.2.4 纯化产物的连接 |
2.2.5 转化,克隆及筛选 |
2.2.6 质粒提取 |
2.2.7 质粒测序 |
2.2.8 IBDV VP2基因序列分析 |
2.2.9 IBDV遗传进化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RT-PCR结果 |
2.3.2 IBDV VP2基因高变区的序列分析 |
2.3.3 IBDV遗传进化分析 |
2.4 讨论 |
2.4.1 IBDV VP2基因高变区的同源性 |
2.4.2 高变区内特异性氨基酸 |
2.4.3 不同类型IBDV毒株的鉴别分析 |
2.4.4 IBDV遗传进化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BC6/85株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毒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病毒RNA的提取 |
3.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3 RT-PCR |
3.2.4 PCR |
3.2.5 PCR纯化产物的连接 |
3.2.6 转化,克隆及筛选 |
3.2.7 质粒提取 |
3.2.8 质粒测序 |
3.2.9 BC6/85株基因组序列分析 |
3.3 结果 |
3.3.1 RT-PCR结果 |
3.3.2 序列测定结果 |
3.3.3 BC6/85株基因组序列分析 |
3.4 讨论 |
3.4.1 IBDV A节段非编码区对病毒毒力影响 |
3.4.2 IBDV蛋白对病毒毒力影响 |
3.4.3 关于BC6/85株与其它毒株的亲缘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毒株及质粒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病毒RNA的提取 |
4.2.2 IBDV VP2基因扩增 |
4.2.3 纯化产物的连接 |
4.2.4 转化,克隆及筛选 |
4.2.5 质粒提取及测序鉴定 |
4.2.6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2的构建及鉴定 |
4.2.7 重组菌的诱导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
4.2.8 重组蛋白的变性复性处理 |
4.2.9 油乳剂疫苗的制备及动物免疫实验 |
4.3 结果 |
4.3.1 IBDV VP2基因的扩增 |
4.3.2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4.3.3 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 |
4.3.4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鉴定结果 |
4.3.5 重组蛋白的变性复性结果 |
4.3.6 油乳剂疫苗的制备 |
4.3.7 动物免疫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4.1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
4.4.2 关于表达载体的选择 |
4.4.3 重组蛋白的变性复性 |
4.4.4 重组蛋白的免疫剂量 |
4.4.5 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
4.5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对本研究的下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3个毒株VP2高变区的基因扩增与序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IBDV的分离鉴定及其两种变异株全基因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D]. 黄宇. 广西大学, 2021(12)
- [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及不同系统表达VP2蛋白免疫原性分析[D]. 秦颖. 扬州大学, 2021
- [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新型疫苗的研究[D]. 陈果. 广西大学, 2019(02)
- [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A株、CF株和B87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研究[J]. 陈玲,蒋桃珍,李润,孙晔,陈光华. 中国家禽, 2019(20)
- [5]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J]. 詹丽娥,陆冰洋,刘华栋,王彩先,唐娟,詹海杰,丁树荣. 中国动物保健, 2018(05)
- [6]1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 冯金芳,何海汛,孙国鹏,王选年. 河南农业科学, 2018(01)
- [7]IBDV-FJ02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的研究[D]. 陈淑莲.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8]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 李松.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9]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高变区和BC6/85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亚单位疫苗的研究[D]. 于雷.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012(11)
- [10]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广东株VP2基因序列分析[A]. 刘迪,覃健萍,陈峰,鲁俊鹏,刘君,唐亚东,严专强,谢青梅,毕英佐. 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