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漠化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段娟[1](2021)在《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荒漠化防治对于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沙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加强防沙治沙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实施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加大荒漠化防治领域科技创新、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协力治沙、推进荒漠化防治履约与国际合作等,使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显着成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沙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当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大、影响广,在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建设、治理机制创新、治理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充分利用好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的成功经验,对"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推进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朱刚[2](2021)在《陕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效果分析》文中认为应用"3S"技术与土壤化学方法,对毛乌素沙地榆林市境内区域的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近45年来变化研究与生态修复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的沙质荒漠化强度以轻度、中度为主,治理方式以人工修复为主;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的分布面积与强度呈现先快速发展而后逆转的变化特征。其中,1975—2007年沙质荒漠化的发展与过度放牧、荒地开垦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及强度密切相关。2007—2019年的逆转与生态调控政策及治理工程的实施密切相关。人工修复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优于自然修复地区,在同等背景的自然修复条件下,不同成因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区别。采用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以人工修复促进植被自然修复能力,是研究区有效的生态修复方式。
储小院,杨菁,刘冰,秦晓光[3](2021)在《阿根廷荒漠化防治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荒漠化是全球范围内的问题,各国因荒漠化特征及国情的不同,防治特点、体制设计、技术手段等有所不同。介绍了阿根廷土地荒漠化现状、危害及主要成因,梳理了其荒漠化防治的相关政策和成功经验、做法,并剖析了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比我国国情和荒漠化防治现状,从法律法规、管理运行机制、防治机制、水资源管理利用、国际履约与合作等方面总结出几点启示,以期为促进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建宇,聂洪峰,肖春蕾,尚博譞,李伟,冀欣阳[4](2021)在《2010—2018年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荒漠化目前已成为威胁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我国北方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是土地沙质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以沙漠、沙地分布较广的北方6省(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获取2010—2018年研究区沙质荒漠化演化特征,并将气象、地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变化原因。遥感解译结果表明:2018年北方地区沙质荒漠化土地共35.08万km2,其中重度沙质荒漠化面积11.92万km2,中度沙质荒漠化13.54万km2,轻度沙质荒漠化9.62万km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2018年,北方地区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0.73万km2,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质荒漠化面积减少0.48万km2,内蒙古自治区减少0.19万km2,同时有2.78万km2沙质荒漠化土地程度减轻。以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为典型研究区,对比两沙地生态地质条件差异,总结了沙质荒漠化好转、加重的原因。研究认为,毛乌素沙地应降低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以自然恢复为主;科尔沁沙地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优化植被结构,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作。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参考。
朱刚,高会军,曾光[5](2021)在《近45a来黄河源区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应用"3S"技术,对黄河源区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布面积先增大而后减小、总体减小,程度先增强而后减弱、总体减弱,截止2019年底,沙质荒漠化土地在研究区仍占有较大比例,程度以中度为主;沙质荒漠化的景观多样性先增大而后减小、优势度与破碎度均先减小而后增大,景观格局的复杂程度加重,出现了分割、破碎化、缩小与消失的景观变化过程;气候条件中的升温、大风与人类活动中的超载、过牧等要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沙质荒漠化土地在2000年以前的快速发展,而在2000年以后的逐步逆转与退牧还草、封山禁牧等生态修复政策密切相关。
刘思源[6](2021)在《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北农牧交错带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农牧业交错演替,具有明显的交错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水资源紧缺性。当前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治理和利用已具规模且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若仍保持现有无序扩张的趋势,当开发规模超过水资源支持能力,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协调研究区内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针对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明确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作用,开展了水资源模拟预测;以水资源对沙地农业开发的支持能力为约束,建立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采用改进的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探索水资源调控下的沙地农业利用的适宜规模,为交错带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提升、经济社会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明确了水资源在沙地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选取了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中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农业经济、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典型指标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定量地分析了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水资源综合占比在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农林牧渔总产值、沙地面积及生态服务价值等指标中贡献度分别为94.44%、90.93%、58.86%、86.39%、70.93%,说明水资源在交错带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资源的角色,是主要影响因素和资源动力。(2)基于TOPMODEL模型和WAS模型联合模拟了交错带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对未来交错带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预测。利用TOPMODEL模型开展基于DEM的径流过程模拟,采用启发式分割算法进行历史径流资料的突变点分析,确定1979年为突变点所在年份,划分1980-2000年为率定期,2001-2018为验证期,率定期和验证期模型的效率用WAS模型对交错带供水情况进行预测,得到交错带在北京气候模式BCC-CSM1.1下RCP2.6、RCP4.5、RCP8.5三种降雨情景的2025年可供水量分别为15.14亿m3、14.46亿m3 和 14.70 亿 m3,2030 年分别为 18.84 亿 m3、18.45 亿 m3 和 18.72 亿 m3。(3)构建了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并设置了多元调控情景。根据沙地农业可用水量的区间量化原理,明确了用水上限,获得了 2018年和2025年交错带沙地农业可用水量分别为 19113 万 m3、17880.5 万 m3,2030 年 RCP2.6、RCP4.5、RCP8.5 降雨情景下分别为25571.6万m3、23928.8万m3、26390.8万m3。基于Markov模型对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2025、2030年沙地农业利用的可开发沙地规模分别为2992.41km2和2763.72km2。从水资源条件、节水措施及农作物种植结构三个角度设置调控情景,包括降雨情景(3种)、节水情景(3种)、种植情景(7种),共形成63种方案集。(4)采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和ε占优机制的oε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解了水资源调控模型。以沙地农业利用规模最大为原则,选取了 15种推荐方案,各方案下榆阳区和神木县可开发规模占未利用沙地比例最低,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最大占比分别为(18.57%,4.08%)、(7.06%,28.6%)、(5.01%,0%);占比最高的区域为府谷县和定边县,分别为(100%,31.24%)、(100%,47.82%)、(100%,100%),交错带2018年、2025年和2030年中可开发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4.54%、14.71%、29.99%。总体来看,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间低的状态。结果表明,在大量依靠引调水工程的前提下,交错带在各情境下水资源仍无法支撑未利用沙地的完全开发,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形势紧张。(5)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法研究了交错带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交错带沙地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主要分布范围是[53.07,122.14],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利用规模呈现出不匹配状态。在空间分布上,榆阳区和神木县匹配系数始终<0,呈现出地多水少、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不足现象;府谷县2018、2025、2030年指数范围分别在[1.77,1.98]、[3.36,5.84]、[-0.39,1.71],沙地农业可用水量与开发规模保持在均衡范围内,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最优;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从东北部地多水少向西南部水多地少过渡,基本与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空间分布情况相印证。沙地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县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呈现出空间差异性,节水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水土资源匹配程度,高效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仍是改善交错带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有效途径。
王树祥[7](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荒漠化等级评价的研究》文中指出荒漠化土地等级分类是土地荒漠化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科学防护的基础。针对干旱与沙地区域传统二分模型在土地荒漠化信息提取发生异常的问题,本研究以科尔沁地区1990-2015年6期的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土地覆盖产品和统计年鉴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土地荒漠化评价理论对采样样本数据统计与分析,提出了一种融合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Coverage,FVC)、去土壤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MSAVI)、增强性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三种指标的土地荒漠化提取模型。并将该模型分别与传统二分模型法以及地表反照率(Albedo)、裸土指数(Bare Soil Index,BSI)、MSAVI三指数法提取结果对比分析,评价模型的精度及适用性。最后,将该算法用于科尔沁地区近25年间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利用灰色关联度法从政治、经济、人口和环境四种因素探讨影响科尔沁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驱动力。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受土壤背景以及植被指数反演过饱和影响,传统二分模型法在低、高植被覆盖度区域荒漠化识别精度较低,本研究基于传统二分模型,引入EVI、MSAVI,提出一种融合FVC、EVI、MSAVI指数的土地荒漠化提取模型,并将该模型与传统二分模型以及Albedo、BSI、MSAVI三指数法提取结果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二分模型相比,该模型提取结果更稳定;与Albedo、BSI、MSAVI三指数法相比,该模型对于区分轻、中度荒漠化土地效果更加理想,精度更高。说明提出的模型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2)基于提出的模型对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科左后旗以及科尔沁区六个行政区旗进行土地荒漠化等级评价,得到1990-2015年六期科尔沁区土地荒漠化分布专题图,并分析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0-2015年,荒漠化土地减少3815.01 km2,其中轻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127.8km2;中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603.86 km2;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083.35 km2,该研究区域的荒漠化土地大致总体呈“扩张-快速逆转-稳定”的发展格局。(3)基于社会统计年鉴、气象等历史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土地荒漠化进程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驱动因子对科尔沁各程度土地荒漠化面积影响比重大小和程度排序,找出影响科尔沁沙地土地荒漠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政策因素(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对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具有较大的影响,说明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施行的“三北防护林”政策和二十一世纪初施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有利于减缓土地荒漠化进程,同时气候因素(年日照时数)、经济因素(牲畜存栏量)也在生态环境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杨霞[8](2021)在《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文中提出沙柳沙障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防沙治沙措施之一,在防风固沙、改良水土、促进植被恢复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铺设年限的增加沙柳沙障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破损现象,从根本上影响其防风固沙效益的发挥。本文针对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中的腐朽程度,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手段,结合化学计量分析等方法,明晰降解过程中障体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其与周际土壤环境间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真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探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分布格局的微环境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沙柳沙障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进行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随铺设年限的增加,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由外向内逐层腐朽,导管及薄壁细胞等组织均发生破碎和变形,导致细胞组织溃缩瓦解。铺设5a后,沙柳沙障的质量损失率、基本密度、含水率和体积干缩率等物理参数均有45%以下的损失,以抗弯强度为主的力学性质则有63%左右的损失;铺设年限达到7a时,抗弯强度降幅为77%,其中5a、7a是衡量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的重要时间拐点;不同坡位处降解程度由大至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沙柳沙障水分流失、化学成分的损失、化学基团的变化及内部解剖构造的变化导致其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力学强度因此受到影响,性能发生严重退化。(2)沙柳沙障在降解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引起了周际土壤水分和土壤p H降低,障体降解程度越严重,障体含水率越高,其周际土壤含水率越低;降解过程中沙柳沙障周际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变化特征对沙丘坡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坡位间差异较小;沙柳沙障周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与障体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有关。(3)不同铺设年限沙埋部沙柳沙障共注释到真菌6门21纲54目110科177属438个OTUs的物种信息,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真菌群落优势门,子囊菌门的物种丰度大于担子菌门;真菌物种数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与障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显着相关,其分布受到沙障障体微环境中众多因子的综合影响,木质素、基本密度和体积干缩率是影响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4)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物种数量(OTUs)与群落丰富度的变化规律一致,由大到小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随铺设年限的增加,沙埋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真菌群落数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不同坡位处障体真菌优势菌群均为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铺设1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障体体积干缩率和土壤p H,铺设3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土壤p H和障体基本密度,铺设5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障体木质素、纤维素和抗弯强度。(5)不同铺设年限的沙埋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包括病理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和共生营养型三大类营养模式。病理-腐生型、病理-腐生-共生型、腐生-共生型、病理-共生型四种混合营养模式,其中共包括12个单一生态功能群和33个混合生态功能群;沙丘坡位的改变对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存在一定影响;不同铺设年限沙柳沙障真菌生态功能差异性较大,坡位变化对沙柳沙障真菌群落生态功能影响较小。
哈布日[9](2021)在《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恢复研究 ——以乌拉特后旗牧区为例》文中指出草原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陆地面积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约40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1%。其中,内蒙古草原区域分布最为广泛,草地面积78.6万km2,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9.65%。内蒙古草原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态防护功能区,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内蒙古牧区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三化”的情况占90%以上,草场生产力普遍下降50%以上,草场经济和生态功能有所降低。因此研究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保护、恢复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话题。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针,运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使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方法手段,探讨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乌拉特后旗牧区近70年来人地关系演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分析生态恶化的人文影响机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乌拉特后旗70年来的人地关系演变经历了游牧的人地和谐阶段(50-58年)、农耕与定牧下的人地“摩擦”阶段(58年-83年)、工矿业发展为主的人地矛盾阶段(83年至今)等。(2)乌拉特后旗游牧文化的消失,放牧距离的缩短和放牧范围的缩小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3)开垦不宜耕种的草原,一般而言,都会造成头一年打粮,第二年减产,第三年变沙梁的结局。在荒漠草原更是如此,垦荒不仅造成土地沙漠化,更消耗地下水资源。(4)水源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荒漠草原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恶性影响。
皮伟强[10](2021)在《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的识别与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的识别与统计是草地生态监测的重要基础环节,是草原退化程度分级的重要量化参数,也是制定草原生态恢复方案的重要依据。近半个世纪以来,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地球生态系统遇到了严峻挑战,全球逾34%的陆地生态系统已处于荒漠化进程的不同阶段。草地生态系统由于群落结构简单是最易受荒漠化影响的生态景观。如今草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荒漠化的主体和沙尘暴主要发源地之一,已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当地人民的发展与生存。由于退化草地分布广泛且退化程度不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成为草原生态恢复的关键,而高效的草地生态信息统计与精准的退化程度调查是必要前提。在国家标准《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中植物群落覆盖度、草地退化指示物种相对占比、植被群落中植被组成等均是必要监测项目。而传统人工野外调查消耗大量人力,无法实现区域性动态监测;卫星遥感成像质量易受天气影响、重访周期长、空间分辨率低等原因限制,难以实现对草原细小地物的精准统计。草地生态信息统计、监测手段上的不足制约了生态恢复的进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捷、无损、高精度、可大面积进行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监测手段和识别分类方法。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的识别与分类不仅为草原退化的实时监测和评价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基于遥感的草原退化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它将为草原退化监测和研究实现高效、实时、准确和定量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和模式,为我国草原退化的防治做出贡献。本研究建立了低空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平台,该平台兼具图谱合一、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机动、灵活等优势,为草地生态信息统计与监测提供了硬件基础。采集了连续两个植物生长期的内蒙古荒漠化草原遥感影像,获得了研究区域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的底本数据。由于数据采集和分类方法的限制,目前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地物识别仍然处在大面积单一地物的识别与分类水平。而荒漠化草原地物植株细小、种群间相似度高、呈碎片化斑块状分布,识别与分类难度极大,对获取的数据质量和分类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现有的数据采集和分类方法无法解决,只有突破才能达到分类精度,研究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针对退化草原地物相似度高、难以分类的问题,结合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特性和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特性,分别基于传统图像分类方法和深度学习分类方法建立了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群落间、种群间高精度识别与分类模型,为草地生态信息统计与监测提供模型基础。本研究提出了CSI指数、CDI指数并确定分类规则,解决了草原物种相似度高,光谱差异微弱,难以区分的问题,实现了对草原退化指标地物中建群种、优势种与伴生种种群间的高精度分类。经精度评价,分类总体精度达93.12%,Kappa系数达0.91。本研究综合运用特征波段提取、PSIR指数、光谱缩放、阈值统计等方法确定了草原退化指标地物中植物群落与裸土、枯草的分类规则,实现了对草原退化指标地物中群落间的高精度分类。经精度评价,分类总体精度达95.71%,Kappa系数达0.93。深度学习分类模型泛化程度不一,目前对低空无人机高光谱高维度、高空间分辨率数据进行分类模型研究的较少,对荒漠化草原细小植株、分布随机且存在大量混合像元的地物分类模型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研究建立了轻量化DGC-3D-CNN模型并制作了无人机高光谱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群落数据集用来评价模型分类性能。研究表明DGC-3D-CNN模型充分利用了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光谱-空间联合信息,对群落数据集中草原退化指标地物展现了良好的分类潜力;通过对模型9个参数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效率与精度,同时发现DGC-3D-CNN模型中卷积核数量、Batch size、Spatial size三个参数对群落数据集的分类精度影响较大,而较轻的网络结构,较小的卷积核尺寸对细小的草原退化指标地物分类性能更好。优化后的DGC-3D-CNN模型对群落数据集的总体识别精度提升了9.14%,总体精度达98.11%,实现了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退化指标地物群落间高精度分类。本研究建立了轻量化GDIF-3D-CNN模型,针对草原植物种群间相似度高、分类难度大的问题,制作了两类无人机高光谱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种群数据集,分别为种群纯净像元数据集和种群混合像元数据集,用来评价模型分类性能。研究表明GDIF-3D-CNN模型对建群种、优势种展现了良好的分类潜力,单类分类精度均超过91%;通过对模型8个参数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效率与精度,对种群纯净像元数据集的分类总体精度达94.815%,效率提升了76.2%;对种群全部像元数据集的总体精度达92.625%,效率提升了76.5%,实现了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退化指标地物种群间高精度分类。本研究所建立的两种植被指数及分类规则和两种深度分类模型实现了对无人机高光谱数据中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的群落间、种群间的高精度分类,是基于遥感信息的荒漠化草原地物分类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为荒漠化草原实时、高效、高精度的生态信息监测与统计奠定模型基础,为荒漠化草原生态恢复手段的精准实施提供参考。
二、荒漠化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漠化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 |
(一)1949—1977年:防沙治沙工作的起步探索 |
(二)1978—2000年:防沙治沙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初步推进 |
(三)2001—2012年:防沙治沙工作快速健康稳步推进 |
(四)2012年至今:全面推进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 |
三、探索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经验与启示 |
(一)荒漠化防治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
(二)荒漠化防治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
(三)加强荒漠化防治的顶层设计是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保障 |
(四)重点生态工程的规模带动是有效治理荒漠化、实现沙区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共赢的重要途径 |
(五)科技创新是高质量推进荒漠化防治的动力源泉 |
(六)多方力量协力治沙是实现治沙与富民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 |
(七)荒漠化防治需要积极履约和多渠道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
(2)陕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卫星数据源的选取与处理 |
1.2.2 沙质荒漠化现状与变化信息的获取 |
1.2.3 沙质荒漠化土地土壤取样测试的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现状与生态修复状况 |
2.2 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1 气候变化影响分析 |
2.2.2 水文条件影响分析 |
2.2.3 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
2.3 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土壤养分条件分析 |
3 结论 |
(3)阿根廷荒漠化防治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阿根廷荒漠化现状及危害 |
2 阿根廷荒漠化主要成因 |
3 阿根廷荒漠化防治重点做法 |
3.1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为荒漠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法制保障 |
3.2 制定天然林分级制度保护荒漠原生植被 |
3.3 建设国家公园为荒漠脆弱生态系统提供有效保护 |
3.4 畜牧业管理模式减轻牧区土地荒漠化 |
3.5 农业留茬免耕措施有效预防土地荒漠化 |
3.6 水资源管理机制有效保障荒漠地区用水需求 |
3.7 制定荒漠化国家行动计划确立顶层设计 |
4 阿根廷荒漠化防治对我国的启示 |
4.1 完善荒漠化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
4.2 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并进行机制创新 |
4.3 探索荒漠化防治和生态修复新机制 |
4.4 建立适合国情的水资源分散管理体制和高效利用制度 |
4.5 履行国际公约并加强国际合作 |
(4)2010—2018年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
2.1 数据源 |
2.2 沙质荒漠化解译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沙质荒漠化土地现状 |
3.2 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特征 |
3.3 沙质荒漠化土地转移 |
4 典型地区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原因分析 |
4.1 毛乌素沙地 |
4.1.1 地质与水文因素 |
4.1.2 气象条件 |
4.2 科尔沁沙地 |
4.2.1 地质背景 |
4.2.2 成土母质与土壤 |
4.2.3 气象条件 |
5 结论 |
(5)近45a来黄河源区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卫星数据源的选取与处理 |
1.2.2 沙质荒漠化现状与变化信息的获取 |
1.2.3 沙质荒漠化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沙质荒漠化分布现状与变化特征 |
2.2 沙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2.2.1 沙质荒漠化景观镶嵌体特征分析 |
(1)沙质荒漠化景观的空间多样性分析。 |
(2)沙质荒漠化景观的破碎化分析。 |
2.2.2 沙质荒漠化景观斑块动态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6)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3.2 自然系统多变量互馈关系研究进展 |
1.3.3 水资源调控的思想演变与方法进展 |
1.4 问题提出及思考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案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
2.1 陕北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土壤植被 |
2.2.3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1 水资源分布情况 |
2.4.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5 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历程 |
2.5.1 荒漠化现状及特征 |
2.5.2 荒漠化动态演进 |
2.5.3 水土流失现状 |
2.6 区位特殊性及重要意义 |
2.6.1 交错性与过渡性 |
2.6.2 水土资源紧缺性 |
2.6.3 生态环境脆弱性 |
2.6.4 区位特殊性 |
2.7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1 VAR模型介绍 |
3.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
3.3 VAR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3.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3.3.3 模型参数估计 |
3.3.4 模型检验 |
3.4 脉冲响应 |
3.5 方差分解 |
3.6 水资源对交错带农业发展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交错带水资源预测 |
4.1 模型基本原理 |
4.1.1 TOPMODEL模型 |
4.1.2 WAS模型 |
4.2 子流域单元划分 |
4.3 TOPMODEL模型构建及校验 |
4.3.1 下垫面参数提取 |
4.3.2 模拟效果及模型参数校验 |
4.4 WAS模型构建与模拟验证 |
4.4.1 拓扑关系 |
4.4.2 数据基础 |
4.4.3 模拟验证 |
4.5 基于TOPMODEL和 WAS模型的水资源预测 |
4.5.1 规划年气候情景模式 |
4.5.2 规划年水资源量预测 |
4.6 本章小节 |
5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1 水资源调控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1 模型框架 |
5.1.2 模型原理 |
5.2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分析 |
5.2.1 可用水量区间量化 |
5.2.2 可用水量上限分析 |
5.2.3 传统行业需水预测 |
5.2.4 沙地农业可用水量潜力分析 |
5.3 可开发沙地规模预测 |
5.3.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
5.3.2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动态演变 |
5.3.3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分析 |
5.3.4 基于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
5.4 调控情景设置 |
5.4.1 多元情景分析 |
5.4.2 调控情景设置 |
5.5 水资源调控模型构建 |
5.5.1 目标函数 |
5.5.2 约束条件 |
5.6 本章小结 |
6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及空间格局变化 |
6.1 基于正交?占优策略改进的NSGA-Ⅱ算法 |
6.1.1 正交设计初始化种群 |
6.1.2 ε占优策略 |
6.1.3 NSGA-Ⅱ算法 |
6.1.4 模型求解流程 |
6.2 沙地农业利用适宜规模分析 |
6.2.1 各县区适宜规模分析 |
6.2.2 交错带适宜规模分析 |
6.3 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空间分布 |
6.4 沙地农业利用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
6.5 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基于多源数据的荒漠化等级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1.2.2 遥感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特征 |
2.1.2 社会经济特征 |
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社会经济数据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土地荒漠化等级评价方法 |
3.1.1 像元二分模型 |
3.1.2 MSAVI、Albedo、BSI三指数模型 |
3.1.3 新提出的融合多指标土地荒漠化等级评价模型 |
3.2 精度评价方法 |
3.3 土地荒漠化驱动力分析法 |
第四章 土地荒漠化等级模型构建及精度评价分析 |
4.1 光谱信息综合分析及模型构建 |
4.1.1 二分模型土地荒漠化信息提取模型构建 |
4.1.2 Albedo、BSI、MSAVI模型构建 |
4.1.3 融合多指标土地荒漠化等级评价模型构建 |
4.2 模型应用及精度分析 |
4.2.1 基于二分模型土地荒漠化信息提取结果及精度分析 |
4.2.2 基于Albedo、BSI、MSAVI土地荒漠化信息提取结果及精度分析 |
4.2.3 基于多指标融合算法土地荒漠化信息提取结果及精度分析 |
4.3 三种土地荒漠化等级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4.3.1 三种土地荒漠化等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3.2 三种土地荒漠化等级评价算法精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
5.1 土地荒漠化现状与空间分布 |
5.2 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 |
5.3 土地荒漠化驱动力定性分析 |
5.4 土地荒漠化驱动力定量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柳沙障的研究现状 |
1.2.2 沙柳沙障腐朽成因及腐朽因子研究现状 |
1.2.3 沙柳沙障的腐朽过程研究现状 |
1.2.4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真菌群落变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土壤与植被条件 |
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2.1 不同铺设年限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与障体周际土壤样品采集 |
2.2.2 不同坡位处铺设的沙柳沙障障体及障体周际土壤样品采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宏观、微观构造变化观察 |
2.3.2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定 |
2.3.3 化学组分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结晶衍射测量 |
2.3.6 土壤化学性质指标测定 |
2.3.7 样品DNA提取及PCR扩增 |
2.3.8 Illumina Miseq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沙柳沙障障体降解特性 |
3.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构造变化情况 |
3.1.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宏观构造变化情况 |
3.1.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
3.1.3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
3.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物理力学性质变化 |
3.2.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
3.2.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
3.3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化学结构变化 |
3.3.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3.3.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结构的变化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周际土壤水分养分动态变化特征 |
4.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
4.1.1 不同铺设年限水分的变化规律 |
4.1.2 不同坡位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4.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 |
4.2.1 不同铺设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 |
4.2.2 不同坡位处土壤养分分布规律 |
4.3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4.3.1 不同年限土壤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
4.3.2 不同坡位处土壤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真菌ITS测序下机数据分析及OTU注释结果 |
5.2 真菌各分类学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1 真菌OTU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2 真菌门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3 真菌纲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4 真菌目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5 真菌科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6 真菌属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3 真菌群落层级聚类分析 |
5.4 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时间分异特征 |
5.5 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时间分异特征 |
5.6 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年际变化差异物种(Biomarker)分析 |
5.7 影响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年际变化的驱动因子 |
5.7.1 环境因子对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属水平优势菌群的影响 |
5.7.2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8 讨论与小结 |
5.8.1 讨论 |
5.8.2 小结 |
6 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特征 |
6.1 真菌ITS测序下机数据分析及OTU注释结果 |
6.2 真菌各分类学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1 真菌OTU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2 真菌门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3 真菌纲、目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4 真菌科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5 真菌属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3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对沙丘坡位的响应 |
6.4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对沙丘坡位的响应 |
6.5 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
6.6 影响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的环境因子 |
6.7 讨论与小结 |
6.7.1 讨论 |
6.7.2 小结 |
7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生态功能分析 |
7.1 不同年限沙柳沙障真菌营养型和功能群组成特征 |
7.2 不同年限不同坡位处铺设的沙柳沙障真菌营养型和功能群组成特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恢复研究 ——以乌拉特后旗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草原人地关系研究 |
1.2.2 草原生态恢复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理论 |
1.5.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1.5.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 |
2.3 社会经济 |
第3章 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环境演化分析 |
3.1 乌拉特后旗牧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 |
3.2 乌拉特后旗牧区人地关系演变 |
3.2.1 牧区人口变化 |
3.2.2 牧区五畜变化 |
3.2.3 土地利用变化 |
3.3 乌拉特后旗生态环境演化 |
3.3.1 草场退化 |
3.3.2 河流断流 |
3.3.3 草原沙漠化 |
3.4 小结 |
第4章 荒漠草原生态恶化的人文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
4.1 荒漠草原生态恶化的人文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游牧文化消失的影响 |
4.1.2 山后牧区开垦的影响 |
4.1.3 水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的影响 |
4.2 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恢复建议 |
4.2.1 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牧民传统生态智慧与技能 |
4.2.2 严格杜绝开垦草原,包括大面积种植饲草料等活动 |
4.2.3 依法保障荒漠草原生态用水,节约水资源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的识别与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地面光谱数据的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基于卫星、无人机遥感数据分类研究现状 |
1.2.3 遥感影像分类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分类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2 研究区域概况、试验设备及数据采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植被特征 |
2.1.5 土壤特征 |
2.2 试验设备简介 |
2.2.1 高光谱成像仪 |
2.2.2 无人机 |
2.2.3 云台 |
2.2.4 其他仪器 |
2.3 试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
2.4 数据预处理 |
2.5 数据采集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光谱特性的草原退化指标地物分类研究 |
3.1 研究进展概括 |
3.2 草原地物光谱特性及分析流程 |
3.3 植物群落与非植物群落的阈值分类 |
3.3.1 植物群落、裸土和枯草的光谱特性分析 |
3.3.2 光谱缩放 |
3.3.3 植被群落的阈值统计与分析 |
3.3.4 裸土与枯草的阈值分类 |
3.4 植被种群的分类 |
3.4.1 建群种、优势种与伴生种的光谱特性分析 |
3.4.2 伴生种的阈值分类 |
3.4.3 建群种与优势种的阈值分类 |
3.5 精度评价 |
3.5.1 植被群落的精度评价 |
3.5.2 植物种群的精度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神经网络的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群落分类研究 |
4.1 研究背景介绍 |
4.1.1 深度置信网络 |
4.1.2 卷积神经网络 |
4.2 制作群落数据集 |
4.3 三种神经网络模型分类对比 |
4.3.1 三种神经网络模型 |
4.3.2 分类结果 |
4.4 DGC-3D-CNN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
4.4.1 构建DGC-3D-CNN模型 |
4.4.2 数据降噪降维 |
4.4.3 DGC-3D-CNN模型参数优化 |
4.5 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种群分类研究 |
5.1 研究背景介绍 |
5.2 制作种群数据集 |
5.2.1 制作种群纯净像元数据集 |
5.2.2 制作种群全部像元数据集 |
5.3 GDIF-3D-CNN模型 |
5.3.1 构建GDIF-3D-CNN模型 |
5.3.2 初始GDIF-3D-CNN模型分类结果 |
5.4 GDIF-3D-CNN模型优化 |
5.4.1 卷积核数优化 |
5.4.2 卷积核尺寸优化 |
5.4.3 Spatial Size优化 |
5.4.4 Batch size优化 |
5.4.5 其他参数优化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创新点 |
8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荒漠化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J]. 段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06)
- [2]陕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效果分析[J]. 朱刚.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06)
- [3]阿根廷荒漠化防治经验与启示[J]. 储小院,杨菁,刘冰,秦晓光. 林业建设, 2021(06)
- [4]2010—2018年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变化分析[J]. 刘建宇,聂洪峰,肖春蕾,尚博譞,李伟,冀欣阳. 中国地质调查, 2021(06)
- [5]近45a来黄河源区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J]. 朱刚,高会军,曾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12)
- [6]陕北农牧交错带沙地农业利用规模的水资源调控研究[D]. 刘思源.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7]基于多源数据的荒漠化等级评价的研究[D]. 王树祥.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8]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D]. 杨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9]内蒙古荒漠草原人地关系与生态恢复研究 ——以乌拉特后旗牧区为例[D]. 哈布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10]基于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草原退化指标地物的识别与分类研究[D]. 皮伟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