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争光金矿——黑龙江北部新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高品位金矿(论文文献综述)
赵忠海,陈俊,乔锴,崔晓梦,孙景贵,李成禄,杨逾[1](2021)在《小兴安岭西北部永新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与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证据》文中指出永新金矿是近年在小兴安岭西北部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由于研究程度较低,该矿床的成因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为了准确限定永新矿床的成因类型,文章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永新金矿床矿石矿物主要包括自然金、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少量黄铜矿等,其中,自然金主要以裂隙金和包裹金形式赋存在黄铁矿中。围岩蚀变类型主要包括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局部冰长石化,其中硅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对永新金矿床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稳定同位素(S、Pb、H和O)测试,结果表明,永新金矿床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从成矿早期到晚期各阶段平均成矿温度由305℃→237℃→202℃→162℃,逐渐降低;盐度w(NaCleq)由7.5%→3.4%→2.9%→1.7%,逐渐减低;流体密度由0.78→0.84→0.89→0.92 g/cm3,微弱增高,但整体均较低。成矿流体为典型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流体,成矿深度小于1.1 km,形成于浅成环境。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流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见少量CO2,基本不含有CH4和H2。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并与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水-岩反应;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与赋矿火山-次火山岩关系密切,具有成因联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典型矿床对比分析,确定了永新金矿床为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同一地区的众多早白垩世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可能共同形成于区域性伸展构造背景下。
徐智涛[2](2020)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额尔古纳地区,大兴安岭成矿带西坡得耳布干成矿带内东北段,地处中亚造山带东部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交汇地带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得尔布干断裂中段西侧,是我国重要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的得耳布干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内从西南至东北沿得耳布干深大断裂依次发育着东珺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小型)、下护林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型)、二道河子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得耳布尔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比利亚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了深入探讨该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和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本次研究在前人的工作与科研基础之上,选择研究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二道河子、得耳布尔和比利亚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矿区、矿床地质调研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岩(矿)相学、流体包裹体、矿物同位素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工作,深入探讨矿床成因、成岩成矿时代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地质过程,并建立了研究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岩与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和“成矿地质模式”,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如下:1.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揭示,二道河子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中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晚侏罗世石英斑岩及早白垩世安山玢岩与晚侏罗世石英斑岩接触带附近,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其次为透镜状、角砾状,具有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侧方再现特征;得耳布尔铅锌多金属矿床赋矿围岩为中侏罗世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玛尼吐组安山岩和晚侏罗世石英斑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其次为扁豆状、角砾状,具分支复合和侧方再现特征明显;比利亚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具有分支复合和侧向再现特征。整体上,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均赋存于NE向得耳布干深大断裂与NNE向吉尔布干深大断裂交汇处的次一级NW向张扭性断裂体系中;在成矿体系中,发育着石英斑岩、安山玢岩和碱性侵入岩体二长斑岩,前两者与矿体共伴生产出,后者穿切矿体。2.野外地质观察和矿相学研究揭示,二道河子矿床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泥化、萤石化、青磐岩化,并可见冰长石、蛋白石、方解石;与二道河子相类比而言,得耳布尔矿床的萤石化、蛋白石化及青磐岩化低温蚀变尤为明显。而比利亚矿床中绢云母化、萤石化、蛋白石化及青磐岩化围岩蚀变相对较为发育;三座矿床与铅锌多金属矿化有密切关系的围岩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类型主要为铅锌矿石,其次为银铅锌矿石和铜铅锌矿石;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其次为团块状、细脉状、角砾状构造等;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乳滴状结构等;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以及表生金属氧化矿物褐铁矿、铜蓝等,含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萤石、蛋白石、绿泥石等;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表生期和热液成矿期两个期次,其中热液期为主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期次,所对应的矿化阶段划分为3个主成矿阶段和7个亚阶段。综上,研究区内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浅成低温低硫化型的矿床地质特征。3.对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围岩)、次火山岩或斑岩体和晚期侵入岩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测年和成矿热液期主阶段的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开展的Rb-Sr同位素测年工作揭示:(1)二道河子矿区内石英斑岩成岩年龄为160.3±1.4Ma,安山玢岩成岩年龄为133.9±0.9Ma,热液期成矿主阶段金属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0.5±3.6Ma;(2)得耳布尔矿区内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凝灰岩成岩年龄为164.0±1.6Ma,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年龄为167.0±2.0Ma;玛尼吐组安山岩成岩年龄为140.2±2.6Ma;穿切矿体的碱性侵入岩体二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25.2±1.1Ma;(3)比利亚矿区内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成岩年龄为163.7±1.1Ma,热液期成矿主阶段金属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1.3±2.4Ma;(4)研究区内塔木兰沟组中基性岩浆与满克头鄂博组酸性岩浆喷溢发生在167164Ma,两期岩浆活动作用时间相近,限定铅锌多金属矿化时间于晚侏罗世(160Ma)与早白垩世之间(125Ma),精确成矿时代应发生在早白垩世(130131Ma),与早白垩世安山质岩浆作用有密切关联。4.研究区内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或斑(玢)岩体的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分析研究揭示:(1)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含矿围岩)具有高铝富碱,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且具低的(87Sr/86Sr)i(0.7050070.705240)、εNd(t)值(+0.6+1.7)和较老的Nd模式年龄(699883Ma),结合其全岩中铅同位素数据,综合认为其成岩岩浆具有下地壳和亏损型地幔混合或造山带混合源区,为新元古代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并由增生中元古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而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火山岩则表现为弱负铕异常(δEu平均为0.64)和明显的Sr元素亏损,176Hf/177Hf在0.282721-0.282870,所对应εHf(t)值变化范围在1.7-6.8(均大于0),所对应锆石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693-985Ma,指示了其成岩岩浆应为中元古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研究区内酸性火山岩喷发作用是伴随塔木兰沟组火山喷发作用逐渐减弱的过程发生,两者在区域上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作用”特征。(2)晚侏罗世石英斑岩属酸性、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列,早白垩世安山玢岩属中性、强过铝质、钾玄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U、K和LREE,相对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等,亏损Sr、Ba、Ti等元素,成岩岩浆均具有火山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属性。并且它们的εHf(t)特征值分别为5.78.0和3.15.8,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9201130Ma和11061343Ma,176Hf/177Hf值均落于亏损型地幔与下地壳之间,指示了它们成岩岩浆应主要来源于具有亏损型属性的地幔物质部分熔融了中元古界从亏损型地幔新增生的年轻下部大陆地壳(部分熔融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并在岩浆上侵或成岩过程中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5.在以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之上,区内火山岩、次火山岩或斑(玢)岩体中成矿元素中的Cr、Ni、Co、Cu、Pb、Zn,它们普遍持有相近的元素含量特征值。相对原始地幔标准化元素成分值而言,均普遍亏损亲铁元素或相容元素Cr、Ni、Co,强烈富集亲硫元素或大离子亲石元素Pb,双重属性元素Cu(即亲铁又亲硫)和亲硫元素Zn与原始地幔成分值接近或相同。它们普遍持有≥100数量级以上的Pb元素含量(与Cu和Zn相比),Cu与Zn元素特征值与原始地幔中成分值相匹配。这可能说明了它们在成岩过程中所持有的岩浆热液均具有提供成矿物质Pb、Zn、Cu或受到成岩后期含Pb、Zn、Cu热液作用的特征,这些分析结果为区域矿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6.对应热液期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特征、流体包裹体、金属硫化物中铅-铷-锶同位素、石英脉和萤石脉中氢-氧同位素综合分析表明:(1)区内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W型)为主,含少量CO2三相包裹体;初始含矿流体具有中低温、高低盐度共存、中低密度含少量CO2的H2O-NaCl(富含Fe2+、Zn2+、S2-等)以中性还原为主的多相流体体系;主阶含矿流体为有大气降水混入的低温、高低盐度共存、低密度少量CO2的H2O-NaCl±CH4(富含Fe2+、Zn2+、Pb2+等)中性还原流体体系;晚阶段残余含矿流体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H2O-NaCl(富含Ca2+、Cl-、F-1等)富液相或纯液相中性还原体系。(2)初步研究认为含矿流体弱沸腾或局部沸腾与不同源流体等温混合或流体不混溶是区内(银)铅锌多金属热液期成矿重要机理。(3)锶-钕-铅-铪同位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热液期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元古界新生下地壳,并有少量亏损型地幔源成矿物质加入,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7.综合以上分析研究,并与区域上其他(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类比分析,我们初步认为究区内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与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低硫化型的金属矿床;区域上与“双峰式火山岩”成岩相关的岩浆可能为铅锌多金属成矿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为区域上的大规模银、铅锌的成矿作用奠定了基础;区内酸性岩浆大规模活动与浅成就位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160Ma)古太平洋俯冲后伸展环境,成岩岩浆起源于亏损型地幔部分熔融了新增生的玄武质下地壳;中性岩浆侵位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早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奇)俯冲后伸展环境,成岩岩浆起源于增生下地壳拆沉引发的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部分熔融新生下地壳过程;成矿动力学背景是在古亚洲洋闭合、新生中元古界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流纹质岩浆(160.3Ma±1.4Ma)基础上,转入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奇)俯冲挤压背景下的弧后伸展环境导致残余新生下地壳拆沉作用,地幔物质上涌与残留新生中元古界下地壳相互作用形成了富含铅锌多金属成矿物质的岩浆热液,可能是该区形成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根源;基于上述研究,系统建立了研究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岩与成矿动力学模型”和“成矿模式”,以期为该领域成矿理论深化和深度找矿提供理论基础
蔡文艳[3](2020)在《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铜—钼—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宝山矿集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北段,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多金属矿集区,主要包括大-小型斑岩型铜-钼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等。该矿集区成矿年龄具有从奥陶纪至侏罗纪超过300Ma的时间跨度,在东北亚地区没有任何一个矿集区可以达到如此巨大规模和复杂程度,因此多宝山矿集区的成矿作用、成岩成矿关系以及保存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次研究选取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三矿沟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以及争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矿床学及地质年代学研究,探讨各典型矿床的成矿作用、成岩-成矿年代学、岩浆成因及构造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a)加里东期铜-钼-(金)、(b)印支期金-(铜-钼)和(c)燕山期铁-铜三期成矿模式。通过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铅-铼同位素研究,对四个典型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演化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约束。多宝山和铜山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均发育气液两相、CO2-H2O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亦显示包裹体中含有CO2及少量N2等成分。早阶段成矿流体为一高温、中-低盐度CO2-H2O-NaCl体系,成矿过程中发生了不混溶作用,而晚阶段流体则为一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多宝山和铜山矿床初始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的特征,晚阶段存在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及多宝山组,显示壳幔混源的特征。三矿沟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成矿流体早期为一高温、高盐度H2O-NaCl体系,中期为一中高温、中高盐度CO2-H2O-NaCl体系,晚期为一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三矿沟矿床发育气液两相、CO2-H2O及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亦显示包裹体中含有CO2及少量N2、CH4等成分,成矿流体发生了明显的不混溶作用。三矿沟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晚期混入了部分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但不排除少量多宝山组参与,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争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仅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的特点。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来源,但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多宝山组及深部岩浆,且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地质年代学研究显示多宝山矿集区共存在七期岩浆作用:(a)中-晚寒武世(506491 Ma)、(b)早-中奥陶世(485471 Ma和462 Ma)、(c)晚奥陶世(450447Ma)、(d)早石炭世和晚石炭-早二叠世(351345 Ma和323291 Ma)、(e)中-晚三叠世(244223 Ma)、(f)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178168 Ma和150 Ma)和(g)早白垩世(112 Ma)。其中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a)早奥陶世(478474 Ma)、(b)中三叠世(246239 Ma)和(c)中侏罗世(174173 Ma)及晚侏罗世(可能为150 Ma)。此外,铜山和争光矿床存在多期矿化叠加事件。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多宝山矿集区花岗岩类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石、正常岛弧岩石及二者之间过渡岩石的地球化学属性,其中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主要与埃达克质岩石相关。该类岩石的Sr/Y、Sm/Yb和La/Yb比值变化较大,暗示成矿岩浆来源于地壳的不同深度(单斜辉石/角闪石/石榴石稳定域),埃达克质岩套形成于3540 km(早奥陶世弧)和>40 km(中-晚三叠世弧)深度的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与早侏罗世矽卡岩型铁-铜矿化相关的花岗岩类具有从埃达克质到正常岛弧岩石过渡的地球化学属性,这些花岗质岩石主要由新生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3540 km深度)形成,随后经历了同化结晶分异作用(AFC过程)。依据地质、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信息,本文将多宝山矿集区的构造-成矿模式归纳如下: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在中寒武世对中国东北开始俯冲,并于早奥陶世形成多宝山、铜山斑岩型铜-钼-(金)矿化,争光斑岩型金矿化及多宝山岛弧。晚奥陶世-晚石炭世期间,古亚洲洋俯冲影响减弱,区域构造处于长期沉降-伸展环境,这一伸展构造体制与志留纪大规模的陆相-浅海相沉积作用共同为埋藏奥陶纪斑岩型成矿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与陆内裂谷相关的大面积贫矿的泥盆纪(377363 Ma)和石炭纪(351345 Ma和323291 Ma)岩浆作用,可能破坏了矿集区以外绝大部分的奥陶纪多宝山弧及其斑岩型矿床。然而这种岩浆作用并没有延伸到矿集区内部,因此保存了奥陶纪的弧残余和铜、钼、金矿化。随着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斜向俯冲,在多宝山矿集区产生了中-晚三叠世大陆弧岩浆活动,以及叠加在奥陶纪斑岩成矿系统之上的铜山斑岩型铜-钼矿化、争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晚三叠世古太平洋板块开始向西斜向俯冲,自此矿集区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洋(西部)和古太平洋(东部)两个构造体制的联合影响。早侏罗世,西伯利亚-阿穆尔板块的碰撞及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使得中国东北处于挤压状态,在多宝山矿集区形成了三矿沟和小多宝山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中侏罗世后,东北亚大陆边缘古太平洋板块弧型地体增生(例如那丹哈达和Sikhote-Alin地体),俯冲板片后撤及俯冲带前缘向东撤退,导致古太平洋板块对多宝山矿集区的俯冲影响逐渐减弱。晚侏罗世和白垩纪的少量贫矿岩浆作用可能主要是由西伯利亚-阿穆尔板块碰撞后重力不稳定的塌陷作用和/或古太平洋弧后盆地伸展的远程效应所引起。奥陶系多宝山组铜、金等元素含量较高,被认为是多宝山矿集区主要的矿源层,这一认识对区域上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年轻的“湿”岩浆来源、中等岩浆形成深度和高氧逸度(fO2)也是矿集区内大规模成矿的关键。
刘国卿[4](2020)在《黑龙江省二道坎银多金属矿床矿石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道坎银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黑宝山镇南10公里处,地处兴蒙造山带东部,是多宝山矿集区内新发现的首个以银为主的矿床。矿体赋存于泥盆纪泥鳅河组地层中,直接赋存围岩有凝灰岩、灰岩、炭质板岩和蚀变安山岩等。矿区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类和中基性侵入岩,其中辉绿岩、辉绿玢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与矿体关系密切。矿区主要控矿构造为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构造,矿体与侵入岩沿北西向构造带展布。二道坎银矿床目前主要控制有Ⅰ、Ⅱ号两个矿体,为脉状、岩墙状矿体,两个矿体银平均品位分别为315.63g/t和550.71g/t。矿石类型为构造角砾岩型矿石,角砾大小在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之间,角砾岩性多为蚀变安山岩、次火山岩及碳酸盐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深红银矿、脆银矿、辉银矿,表生矿物有锰铅矿、软锰矿、针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长石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晶洞状构造,矿石结构以交代结构、结晶结构为主,固溶体分离结构及压碎结构次之,还可见黄铁矿的莓粒状结构、磁铁矿的环带结构。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确定了主要载银矿物为银的独立矿物:深红银矿、脆银矿和辉银矿,银在其中占比达到59.39%85.04%,在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锰铅矿和软锰矿中银占比低于5%。银矿物的嵌布形态有包裹银、粒间银和裂隙银。银也以类质同象和亚显微包体形式赋存于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中,在锰铅矿、软锰矿等含锰矿物中则以离子吸附态赋存。不同深度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还表明,Ag由矿体深部向浅部更为富集。结合矿物组构特征及矿物微区分析,将成矿过程分为三期:沉积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为主成矿期,表生期存在次生富集。又将热液成矿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石英-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Ⅰ和硫化物阶段Ⅱ,硫化物阶段Ⅰ为银的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及矿物电子探针成分指示成矿热液为低温体系,矿床为低温成矿,黄铁矿微量元素揭示了成矿热液中Mn、Ag等成矿元素的富集、迁移和沉淀规律,矿床经历了沸腾、混合、充填等成矿作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该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
刘金伟[5](2020)在《大兴安岭宝兴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元素运移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宝兴沟岩金矿床位于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部,腰站断陷北部与二十二站隆起南部的结合部位,属于上黑龙江成矿带(IV级),大地构造背景属于古亚洲成矿域与太平洋成矿域叠加部位,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大型岩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砂岩地层中或与浅成闪长玢岩接触部位,受NE向和近NS向断裂控制。目前已提交资源量(333+334)15余吨,平均品位为1.22×10-62.29×10-6。本文拟从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入手,深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宝兴沟矿石、石英流体包裹体和斜长石等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测试等分析,结合前人对宝兴沟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及成矿时代,以期探讨其形成的热液系统与成矿元素运移及矿床成因,丰富成矿理论。本文在一定区域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大兴安岭宝兴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元素运移机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宝兴沟金矿床形成于大陆伸展环境下,矿体总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局部为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作用可分为四个阶段,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性。2.矿体呈脉状产出于闪长玢岩花岗细晶岩与二十二站组砂岩接触带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其次为二十二站组砂岩。3.金矿化主要赋存于蚀变砂岩、蚀变闪长岩、蚀变闪长玢岩中,金矿化在蚀变砂岩与蚀变闪长岩、蚀变砂岩与闪长玢岩接触带部位更富集于蚀变砂岩中。4.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围岩蚀变十分发育,主要为黑云母化、冰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硬石膏化、明矾石化及高岭土化等。依据蚀变组合和相互穿插关系,该矿床有两期矿化蚀变。晚期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冰长石化-碳酸盐化的蚀变反映了该矿床为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5.金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118.13124.92Ma,形成于早白垩世。成矿流体主要以天水为主。成矿温度为172℃220℃之间,盐度为49 wt%NaCl,成矿深度小于1.5km。6.金主要以络合物的形式赋存运移,其中Au[HS]2-是最主要的金络合物。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为金成矿流体来源。金的亲铁性和亲硫行决定了金的可迁移性,早期以与富H2O-CO2和低盐度运移为特征,晚期以富含NaCl-H2O-CO2和相对较高的盐度运移与富集;黄铁矿和毒砂是金运移的主要载体。温度、压力的改变,流体的沸腾,流体-围岩反应及流体混合作用是致使金沉淀的决定性因素。
王长虹[6](2020)在《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地区铜钼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指出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地区处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分界断裂(贺根山–黑河断裂带)西侧,位于多宝山—三矿沟成矿带西北端。三矿沟地区除发育成型的三矿沟矽卡岩型铁铜矿以外,近期的找矿勘查工作,在其外围地区发现了斑岩型铜钼矿化。该类矿化主体产于花岗闪长岩内,呈细脉状和透镜状产出。依据矿物组合、矿脉穿切关系将铜钼多金属热液成矿作用划分为:I石英-黄铁矿阶段,II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阶段及III黄铁矿-闪锌矿-石英三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结果显示,三矿沟地区铜钼矿化I、II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型、富气相型和含NaCl子矿物三相型三种类型原生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Th=170.4337.8℃)高盐度(31.2641.01 wt.%NaCl eqv.)不均匀的NaCl-H2O体系热液,III阶段仅发育气液两相型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低温(Th=122.3213.4℃)低盐度(2.067.99 wt.%NaCl eqv.)均匀的NaCl-H2O体系热液。氢氧同位素组成(δD=-90.2‰-96.8‰;δ18O=-2.1‰4.0‰)显示该区成矿流体早期来源于岩浆水,而到晚期逐渐演化为以大气降水来源为主,硫、铅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物质来源具壳幔混源的特征。区内铜钼矿化产于花岗闪长岩岩体内,具有斑岩型矿化特征,因此,含矿花岗闪长岩岩体即为成矿岩体。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显示区内的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67.1±1.6Ma和165.9±1.5Ma,表明区内铜钼热液成矿作用时代为中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体具有高钾钙碱性系列及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特征,呈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三矿沟地区斑岩型矿化受环形断裂控制及中侏罗世花岗质岩浆活动控制,为该区必要成矿地质条件。钾化、硅化;中侏罗世中酸性侵入岩;北西向及环形构造;Mo、W、Ag、Au、Bi、Cu等元素土壤组合异常与高磁梯度带且低阻高极化异常为该区铜钼矿化的找矿标志。在综合分析三矿沟地区的地质特征、铜钼矿化成因,控矿地质条件以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基础上。利用MR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开展综合预测甄选出四个找矿靶区,为该区进一步勘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李洪梁[7](2020)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特提斯喜马拉雅(TH)东段扎西康矿集区中新世造山型金矿床的首次发现与报道证实,造山型金矿床不止产于主碰撞挤压构造环境,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同样可发育造山型金成矿作用。以扎西康矿集区马扎拉金矿床和新近发现的明赛和姐纳各普金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各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示踪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查明控矿因素,厘定成矿时代及动力学背景,建立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探讨金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大陆碰撞金成矿作用理论,对矿集区与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扎西康矿集区内的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19~17 Ma,处于印度—欧亚大陆后碰撞伸展阶段(<25 Ma),矿体严格受伸展断裂构造控制;金属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为主,含少量磁铁矿、辉砷镍矿、黝铜矿,而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以及高岭石等;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其次为石英和粘土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明赛、姐纳各普和马扎拉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以CO2-H2O型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70~290℃、230~270℃和230~260℃之间,平均盐度为3.8 wt%Na Cl.eqv、3.4 wt%Na Cl.eqv和3.6 wt%Na Cl.eqv,平均密度为平均0.82 g/cm3、0.84 g/cm3和0.85 g/cm3,属富CO2的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H2O-Na Cl-CO2-(CH4-N2)体系,成矿压力与深度分别为73.88 Mpa、6.98 km,64.90 Mpa、6.50 km和62.84 Mpa、6.39 km;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源变质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源。综合分析认为,由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活动及由此引发的错那洞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改变了地壳应力状态,诱发下地壳强烈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脱流体,形成富CO2的变质流体,携带来自于深源的成矿物质,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沿南北向裂谷运移至地壳浅部,与改造型大气饱和水或建造水混合,在运移至层间破碎带及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等张性空间时,压力骤降,导致流体沸腾、相分离,诱发Au的快速高效沉淀、成矿。通过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内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控矿构造、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方面差异显着。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喜马拉雅带存在2期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即始新世主碰撞挤压背景下,与俯冲的特提期洋壳板片的回卷和断离过程相关的金成矿作用,以及中新世后碰撞伸展背景下,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及由此引发的片麻岩穹窿成穹伸展作用相关的金成矿作用。
马全良[8](2020)在《东天山哈密地区红石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天山成矿带是我国西部重要金属成矿带,位置在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属中亚造山带南部边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红石梁金矿床是东天山哈密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金矿床,其位于大南湖岛弧带南缘与康古尔—黄山碰撞带北端相邻处。红石梁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头苏泉组钙碱性火山岩中。本文依托于―东天山成矿带景峡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项目组在东天山哈密地区三岔口幅、梧桐窝子泉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结合前人对同区域金矿床的专项研究,以红石梁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矿物学、锆石测年、岩石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和铅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分析了头苏泉组火山岩和石炭纪侵入岩的岩石系列、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探讨了红石梁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确定了矿床类型总结了成矿模式。取得以下成果:红石梁金矿床是位于东天山哈密地区大南湖岛弧带南缘与康古尔—黄山碰撞带北端相邻处。矿床严格受断裂控制,赋存于康古尔塔格断裂带的NEE向次级断裂中。红石梁金矿床赋矿围岩是中泥盆统头苏泉组安山岩、英安岩以及英安质或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等火山岩。头苏泉组火山岩属钙碱性火山岩系列,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组合构造环境判别,头苏泉组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岛弧构造环境(大南湖岛弧)。与红石梁金矿床受同构造控制的石炭纪岩浆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且具有同源演化特征,其大地构造背景为岛弧环境。红石梁金矿床含金地质体主要为石英脉和流纹岩—霏细岩,共圈定一条金矿化带,金矿化体金平均品位0.95×10-6。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自然金、褐铁矿及少量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玉髓状石英、玉髓,次要为明矾石、绿泥石、蒙脱石、绢云母、钾长石等。矿石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矿石和网脉状矿石。围岩蚀变具有一定分带性,其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冰长石化。红石梁矿体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分为纯液相包裹体、富液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气气液两相包裹体。对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均一温度和盐度的测定,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低温(131~276℃)、低盐度(2.41~9.60%Na Cleqv)、低密度(0.848~0.966g/cm3)的特征,具有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特征。氢氧同位素及激光拉曼成分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是岩浆水与大气水混合,在流体演化过程中不断有大气水的加入而混合形成的近中性流体。铅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成矿物质来源复杂,源于壳幔混合的岩浆活动的产物。红石梁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显微镜下观察到冰长石和以脉状或者围绕矿物环状出现的玉髓,并且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共存表明在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发生沸腾作用。沸腾作用是引起红石梁金矿床成矿物质卸载聚集成矿的主要成矿机制。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研究表明,赋矿围岩头苏泉组火山岩锆石测年结果为383.7±4.3Ma;矿区内闪长岩体的锆石U-Pb测年结果为332.1±2.7Ma。结合红石梁金矿床构造背景、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和成矿流体特征与国内外典型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对比,确定其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岩成矿地质过程经历了中—晚泥盆世到早石炭世古天山洋板块俯冲的壳幔混合作用下的火山活动而形成含矿流体,沸腾作用使Au等成矿物质聚集沉淀,最终形成了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红石梁金矿。
侯晓宇[9](2019)在《黑龙江争光金矿蚀变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争光金矿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地区,是多宝山矿集区内重要的金矿床,目前已经开发。该矿床金的储量已达35吨以上,平均品位为3.49克/吨,达到大型金矿床的规模,矿床可分为Ⅰ、Ⅱ、Ⅲ三个矿带,其中Ⅱ号矿带其位于矿床的中部,为矿区规模最大的矿带。争光金矿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特征、矿床类型方面,该矿床的矿体通过肉眼不易区别,以往一般是通过样品分析测试来确定矿体,效率低下,PIMA测试具有快速、低成本的优势,本文从蚀变矿物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建立简易的矿物学识别标志,为矿床的成因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收集资料,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选取Ⅱ号矿带为主要研究区,以短波红外技术(PIMA)为主,在室内以岩矿鉴定、扫描电镜SEM分析、X光衍射XRD分析、聚类分析等手段,对矿床蚀变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PIMA测试识别的矿区内主要蚀变矿物有: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蒙脱石、高岭石等。(2)本文识别出的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非金属矿物有白云母,高岭石等,金、银矿物种类主要为银金矿、自然金、辉银矿,本次新发现矿物辉硒银矿、碘银矿,其分别分布于石英、黄铁矿中。(3)本文研究的AA’、CC’、DD’剖面中金含量为小于0.1—52.38 g/t,共测试矿石样品133件,其中达到边界品位的样品有8件,主要赋存在黄铁绢英岩化带中。(4)本文识别的主要蚀变矿物种类与镜下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及XRD物相分析结果得到相互验证。依照蚀变矿物空间分布特点,确定蚀变矿物类型并划分蚀变带,蚀变中心为黄铁绢英岩化带;外围为青磐岩化带。(5)PIMA测试分析、室内实验分析及实地观察结果表明,矿区内金矿石主要在黄铁绢英岩化带内,故黄铁绢英岩化带为找矿标志,相应的氧化矿物学找矿标志为褐铁矿、赤铁矿。鉴于PIMA技术为简易的矿物蚀变带识别手段,因此建议以PIMA技术为主,通过蚀变矿物识别蚀变带,进而确定矿化带。
刘小春[10](2019)在《滇西那澜双户湾金矿床矿石矿物组成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文中提出滇西“三江”地区发育多期次的大规模俯冲增生和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大平掌和大中河两个火山岩浆成矿系统代表了典型的原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成矿事件记录。其中,大平掌火山岩浆系统中产有着名的大平掌VHMS型Cu矿床,而同样代表原特提斯洋俯冲-碰撞构造岩浆事件的“大中河火山岩浆系统”,是否也伴随有类似的成矿作用?其与大平掌火山岩浆系统又有何成因关联?显然,均是急需破解和回答的课题。2011~2013年,云南思茅山水铜业有限公司对“大中河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实现了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在深部新发现了隐伏的独立Au矿体—双户湾Au多金属矿床,其规模已达中型。但是,目前对该矿床的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尤其是对该矿床矿石矿物组成、金的赋存状态等认识较为薄弱,限制了对矿床成因的理解和成矿规律的总结,更难以建立其与大平掌Cu矿床的成因联系。为此,本次在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地表构造-蚀变-岩性填图和钻孔地质编录等工作的基础上,综合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并着重从矿石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金矿物的赋存状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矿床成因类型及发育机制。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双户湾Au多金属矿床已知的2个矿体群可分为两大成矿系列三种矿化类型。三种矿化类型分别为:1)大脉状、大透镜状的独立Au矿体;2)小脉状、小透镜状Au多金属矿体,包括Au多金属矿(化)体、主Cu矿(化)体和主Zn矿体;3)块状硫化物型Cu-Fe矿体,并显示出受后期构造改造的特征。以上3种矿化类型可归为两大成矿系列,即:1)与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有关的矿体,包括块状硫化物型Cu-Fe矿体和小脉状、小透镜状矿(化)体(成矿元素为差异性的Au-Cu-Zn-Ag组合),两者表现出层+脉状矿化共置的组合产出特征;2)与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矿体,主要为大脉状、大透镜状的独立Au矿体。2、矿石矿物组成较为复杂,其中碲化物有碲金矿(Cav)、斜方碲金矿(Krt)、碲铋矿(Teb)、碲镍矿(Mel)、碲铅矿(Alt)、碲汞矿(Mgn),自然元素矿物有自然碲(Te)、自然金(Au)、自然银(Ag)、自然铜(Cu),硫化物有黄铁矿(Py)、黄铜矿(Ccp)、方铅矿(Gn)、闪锌矿(Sp)、黝铜矿(THr)、毒砂(Apy),氧化物有石英(Qtz)、赤铁矿(Lm)、金红石(Rt),硅酸盐矿物有绢云母(Ser)、高岭石(Kln)、叶蜡石(Prl)、绿泥石(Chl)、斜长石(Pl)、钾长石(Kfs),磷酸盐矿物有磷灰石(Ap)、独居石(Mnz),碳酸盐矿物有方解石(Cal),硫酸盐矿物有重晶石(Brt),卤化物有萤石(Fl)、钾盐(Kcl?)等。3、金矿成矿作用可分为绢英岩化阶段(I)、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黄铁矿-碲化物阶段(IV)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Ⅴ)五个矿化阶段,其中金矿化主要发育于黄铁矿-碲化物阶段(IV)。4、矿石中Au主要赋存于独立矿物—碲金矿中,少数以自然金形式存在,极少数赋存在硫化物、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卤化物中,前两者表现为单体、连体的可见包裹金、裂隙金,其余表现为晶格金或类质同像金或被封闭包裹的微粒金(?)。5、根据矿床矿石矿物组成、Au的赋存状态和黄铁矿等矿物微量元素组成示踪的成因信息等综合分析,再对比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典型Te-Au矿床,确定那澜双户湾Au矿床为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Te-Au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体空间上叠置,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火山热液成矿系统,可能代表西南“三江”中南段的一种全新的矿化类型。6、双户湾矿床产于原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的岩浆熔流体,其成矿作用是对原特提斯洋俯冲增生造山过程的响应。其与澜沧惠民Fe矿床、大平掌Cu多金属矿床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原特提斯增生造山成矿系列,即:弧前增生楔内的惠民式Fe矿床、火山岩浆弧内的那澜双户湾式Te-Au多金属矿床、弧后盆地有关的大平掌式Cu多金属矿床。7、上述成矿认识可为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勘查提供重要依据。
二、争光金矿——黑龙江北部新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高品位金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争光金矿——黑龙江北部新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高品位金矿(论文提纲范文)
(1)小兴安岭西北部永新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与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特征 |
2 矿区地质特征 |
3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 测试结果 |
4.1 S同位素组成 |
4.2 Pb同位素组成 |
4.3 H-O同位素组成 |
4.4 流体2包裹体特征 |
4.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4.2 流体包裹体温度、压力和深度估算 |
4.4.3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5 讨论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5.2 成矿流体来源 |
5.3 矿床成因 |
6 结论 |
(2)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1.1 研究区范围 |
1.1.2 自然经济地理 |
1.2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项目依托与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概况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侵入岩概况 |
2.2.1 加里东期 |
2.2.2 海西期 |
2.2.3 燕山期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2.5.1 元古代 |
2.5.2 古生代 |
2.5.3 中生代 |
第3章 区域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3.1 二道河铅锌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2 得耳布尔铅锌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3 比利亚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4章 成岩与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分析方法与测试手段 |
4.1.1 实验测试样品 |
4.1.2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4.2 实验测试结果 |
4.2.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 |
4.2.2 硫化物中Rb-Sr同位素测年结果 |
第5章 成矿系统岩浆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5.1 分析方法与测试手段 |
5.2 地质、岩相学特征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中-晚侏罗世火山-次火山岩 |
5.3.2 早白垩世次火山岩 |
5.3.3 早白垩世侵入岩 |
5.3.4 火山岩-次火山岩成矿元素 |
5.3.5 Sr-Nd-Pb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
6.1 实验方法及样品采集 |
6.1.1 流体包裹体 |
6.1.2 氢-氧同位素 |
6.1.3 铅同位素 |
6.1.4 样品采集 |
6.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2.1 二道河子铅锌矿区 |
6.2.2 得耳布尔铅锌矿区 |
6.2.3 比利亚铅锌矿区 |
6.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6.4 铅同位素特征 |
第7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模式 |
7.1 成岩与成矿时代 |
7.1.1 成岩时代 |
7.1.2 成矿时代 |
7.2 矿床成因 |
7.2.1 矿床地质 |
7.2.2 含矿流体起源、性质与成矿物质来源 |
7.2.3 流体演化与成矿机理 |
7.2.4 地质过程与形成地质模式 |
第8章 岩浆-构造作用与成岩成矿动力学过程 |
8.1 岩浆-构造作用与成矿关系 |
8.1.1 中侏罗世中-基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2 中侏罗世酸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3 晚侏罗世酸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4 早白垩世中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2 岩浆作用对成矿制约 |
8.3 成岩成矿过程与地球动力学模式 |
第9章 结论 |
9.1 取得主要成果 |
9.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铜—钼—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2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研究现状 |
1.2.4 多宝山矿集区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项目依托及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集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多宝山矿集区地质特征 |
2.2.1 矿集区地层 |
2.2.2 矿集区构造 |
2.2.3 矿集区岩浆岩 |
2.2.4 矿集区矿产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
3.1.1 多宝山铜-钼-(金)矿床 |
3.1.2 铜山铜-钼-(金)矿床 |
3.2 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化特征 |
3.3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化特征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
4.1 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
4.1.1 成矿物质来源 |
4.1.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
4.1.3 成矿时代 |
4.1.4 矿床成因 |
4.2 矽卡岩型铁-铜矿床 |
4.2.1 成矿物质来源 |
4.2.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
4.2.3 成矿时代 |
4.2.4 矿床成因 |
4.3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
4.3.1 成矿物质来源 |
4.3.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
4.3.3 成矿时代 |
4.3.4 矿床成因 |
第5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与构造环境 |
5.1 矿集区岩浆岩年代学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锆石U-Pb年代学 |
5.1.3 多宝山矿集区及其邻区显生宙岩浆作用 |
5.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早奥陶世岩浆岩 |
5.2.2 中侏罗世岩浆岩 |
5.2.3 早白垩世岩浆岩 |
5.3 岩浆类型、源区及成因研究 |
5.3.1 岩浆类型:埃达克质、过渡及正常岛弧岩浆 |
5.3.2 岩浆源区 |
5.3.3 岩浆形成深度 |
5.3.4 岩石成因模式 |
5.3.5 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联系 |
5.4 成矿构造背景 |
第6章 区域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模式 |
6.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6.1.1 地层控矿作用 |
6.1.2 构造控矿作用 |
6.1.3 岩浆岩控矿作用 |
6.2 区域矿床时空展布规律 |
6.3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模式 |
6.3.1 古亚洲洋俯冲与多宝山弧及其斑岩型矿化的联系 |
6.3.2 多宝山岛弧及相应斑岩型矿化的埋藏和保存 |
6.3.3 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作用:矿集区叠加矿化的响应/诱因 |
6.3.4 中生代多期构造体制复合作用对区域多金属矿化的制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黑龙江省二道坎银多金属矿床矿石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银矿床研究现状 |
1.3.2 多宝山矿集区及二道坎银矿床研究现状 |
1.3.3 现阶段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2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矿物特征 |
3.3.3 矿石组构 |
3.4 围岩特征 |
3.4.1 围岩类型 |
3.4.2 围岩蚀变 |
3.5 矿化期及矿化阶段 |
第4章 矿物微区地球化学特征 |
4.1 扫描电镜分析 |
4.1.1 样品选择和分析方法 |
4.1.2 矿物特征 |
4.2 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
4.2.1 样品选择和分析方法 |
4.2.2 矿物电子探针成分特征 |
4.3 黄铁矿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
4.3.1 样品特征 |
4.3.2 实验分析方法 |
4.3.3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3.4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讨论 |
第5章 银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 |
5.1 银的赋存状态 |
5.1.1 独立银矿物 |
5.1.2 类质同象和亚显微包体 |
5.1.3 离子吸附态 |
5.2 矿床成因探讨 |
5.2.1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5.2.2 银的迁移沉淀机制 |
5.2.3 矿床成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大兴安岭宝兴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元素运移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选题依据及存在主要问题 |
1.2.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项目依托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2.1 金矿带特征 |
3.2.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物成分及特征 |
3.3.2 矿石类型及组构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阶段 |
3.6 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 |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特征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成矿流体性质 |
5.2 稳定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矿时代探讨 |
6.2 成矿机制探讨 |
6.3 成矿元素运移及沉淀探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地区铜钼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现状 |
1.3.2 三矿沟地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项目依托及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早古生界 |
2.1.2 晚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2.3 韧性剪切带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三矿沟地区地质特征 |
3.1 地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化特征 |
3.2.1 矿化类型及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3 成矿期次/阶段划分 |
3.4 围岩蚀变特征 |
第4章 三矿沟地区铜钼矿化成因 |
4.1 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
4.1.1 硫同位素组成 |
4.1.2 铅同位素组成 |
4.2 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来源 |
4.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特征 |
4.2.3 氢-氧同位素研究 |
4.2.4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4.3 成岩成矿时代 |
4.3.1 成岩年龄 |
4.3.2 成矿年龄 |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构造环境 |
4.4.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2 成矿构造背景 |
4.5 矿化成因及其成矿模式 |
第5章 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控矿作用 |
5.1.2 构造控矿作用 |
5.1.3 岩浆岩控矿作用 |
5.2 找矿标志 |
第6章 成矿预测及找矿方向 |
6.1 预测依据 |
6.1.1 地质依据 |
6.1.2 地球化学依据 |
6.1.3 地球物理依据 |
6.2 成矿预测 |
6.2.1 预测方法介绍 |
6.2.2 找矿靶区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藏南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扎西康矿集区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与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生界(Pz) |
2.2.2 三叠系(T) |
2.2.3 侏罗系(J)—白垩系(K)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3.3 穹窿构造 |
2.4 区域岩浆作用 |
2.4.1 白垩纪岩浆岩 |
2.4.2 渐新世岩浆岩 |
2.4.3 中新世岩浆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明赛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体地质特征 |
3.1.3 Au的赋存状态 |
3.2 姐纳各普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体地质特征 |
3.2.3 Au的赋存状态 |
3.3 马扎拉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3 Au的赋存状态 |
3.4 小结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流体包裹体 |
4.1.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成分特征 |
4.1.3 均一温度、盐度与密度 |
4.1.4 成矿压力与深度 |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2.2 H-O同位素组成 |
4.2.3 He-Ar同位素组成 |
4.2.4 S-(Pb)同位素组成 |
4.3 讨论 |
4.3.1 成矿流体特征 |
4.3.2 成矿流体来源 |
4.3.3 成矿物质来源 |
4.4 小结 |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作用 |
5.1 成矿年代学 |
5.1.1 明赛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2 姐纳各普金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 |
5.1.3 马扎拉金矿床成矿年龄限定 |
5.2 控矿要素 |
5.2.1 地层与成矿 |
5.2.2 构造与成矿 |
5.2.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5.3 矿床成因 |
5.3.1 热液金矿床的分类 |
5.3.2 矿床成因 |
5.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5 成矿模式 |
5.5.1 成矿流体的形成 |
5.5.2 金迁移的介质 |
5.5.3 金迁移的驱动力及机制 |
5.5.4 金的沉淀机制 |
第6章 区域对比与找矿潜力分析 |
6.1 与藏南典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性 |
6.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1.2 控矿构造 |
6.1.3 矿床地球化学 |
6.2 矿集区找矿潜力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东天山哈密地区红石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区及其区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研究进展与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地质构造演化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床和矿体特征 |
3.3 矿石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
3.4 围岩蚀变 |
第4章 成矿流体特征 |
4.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方法 |
4.1.1 选取采集样品 |
4.1.2 流体包裹体测试方法 |
4.1.3 H-O同位素测试方法 |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物理化学特征 |
4.2.3 流体包裹体物质组成 |
4.3 成矿流体H-O同位素分析 |
第5章 同位素测年和成岩成矿时限 |
5.1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
5.2 成岩时代 |
5.2.1 头苏泉组火山岩类成岩时代 |
5.2.2 岩浆岩体成岩时代 |
5.3 小结 |
第6章 赋矿围岩和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6.1 测试方法 |
6.2 研究区头苏泉组火山岩 |
6.2.1 火山岩岩相学特征 |
6.2.2 头苏泉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6.3 研究区石炭纪侵入岩 |
6.3.1 侵入岩岩相学特征 |
6.3.2 石炭纪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
6.4 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第7章 矿床成因 |
7.1 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 |
7.1.1 成矿流体性质 |
7.1.2 成矿物质来源 |
7.2 成矿机制 |
7.3 成岩成矿的构造动力学背景 |
7.4 矿床成因分析 |
7.5 成矿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黑龙江争光金矿蚀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依托项目 |
1.1.1 选题依据 |
1.1.2 依托项目 |
1.2 研究现状 |
1.2.1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研究现状 |
1.2.2 争光金矿研究现状 |
1.2.3 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工作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物组成 |
3.4 矿相学特征 |
3.5 蚀变类型 |
第4章 蚀变特征研究 |
4.1 PIMA测试 |
4.1.1 PIMA技术特点 |
4.1.2 数据采集分析 |
4.1.3 PIMA测试结果 |
4.1.4 聚类分析 |
4.2 扫描电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4 蚀变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滇西那澜双户湾金矿床矿石矿物组成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金矿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与弧岩浆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
1.2.3 研究区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方案 |
1.4 论文工作情况和实物工作量 |
1.4.1 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 |
1.4.2 工作进度情况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变质岩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变质作用 |
3.1.5 围岩蚀变 |
3.2 矿体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化类型及结构特征 |
第四章 矿石矿物组成及组构特征 |
4.1 矿物组成及其特征 |
4.1.1 碲化物 |
4.1.2 自然元素矿物 |
4.1.3 硫化物 |
4.1.4 氧化物 |
4.1.5 硅酸盐 |
4.1.6 碳酸盐 |
4.1.7 磷酸盐 |
4.1.8 硫酸盐 |
4.1.9 卤化物 |
4.2 矿石组构特征 |
4.2.1 矿石构造 |
4.2.2 矿石结构 |
4.3 矿化阶段划分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五章 主要矿物的化学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 |
5.1 主要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1 碲金矿 |
5.1.2 碲铋矿 |
5.1.3 碲镍矿 |
5.1.4 自然碲 |
5.1.5 黝铜矿 |
5.1.6 黄铜矿 |
5.1.7 黄铁矿 |
5.2 金的赋存状态 |
第六章 矿床成因类型及发育机制讨论 |
6.1 矿床特征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碲的来源 |
6.2.2 金的来源 |
6.3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6.3.1 成岩时代 |
6.3.2 构造环境 |
6.4 区域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四、争光金矿——黑龙江北部新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高品位金矿(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兴安岭西北部永新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与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和H-O-S-Pb同位素证据[J]. 赵忠海,陈俊,乔锴,崔晓梦,孙景贵,李成禄,杨逾. 矿床地质, 2021(02)
- [2]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D]. 徐智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3]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铜—钼—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D]. 蔡文艳. 吉林大学, 2020(08)
- [4]黑龙江省二道坎银多金属矿床矿石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D]. 刘国卿. 吉林大学, 2020(08)
- [5]大兴安岭宝兴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元素运移机理[D]. 刘金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6]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地区铜钼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D]. 王长虹. 吉林大学, 2020(08)
- [7]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矿集区造山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洪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东天山哈密地区红石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D]. 马全良. 长安大学, 2020(06)
- [9]黑龙江争光金矿蚀变特征研究[D]. 侯晓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10]滇西那澜双户湾金矿床矿石矿物组成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D]. 刘小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