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土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侯世伟,刘潇[1](2017)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文中提出文章基于地下结构这门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研究生教学培养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必然联系,并针对具体内容讨论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应注意的思路和事项。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讨论如何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从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方法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最后总结了学校和教师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陈勇,江巍,Dave.Chan[2](2016)在《研究生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本文基于岩土工程专业特色和课程教学现状,结合研究生培养经验体会和访学探讨经历,分析了研究生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品质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几点实质性建议,侧重于突出研究生自学能力锻炼和创新思维启发,强调心理健康和学术修养的管控,为研究生的成长进步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罗丹,李峻[3](2015)在《中美创新人才培养衔接比较研究——以四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比较中美四所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发现,中美两国案例院校本、硕、博课程衔接分别呈现出"反复加深专门化"和"由博而专"的特点。美国案例院校通过本科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潜能",与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课程和学习构成"放射状",本科教育是原点;我国案例院校本科教育重在知识掌握,与硕士和博士阶段的课程和学习构成"尖塔状",本科教育是基层。要提高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加深对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地位与任务的认识,进一步落实"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使之成为一种创新能力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相应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增强本、硕、博人才培养的合力。
陈卓异[4](2015)在《基于RFPA模拟深基坑边坡滑动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工程及其他建设项目更加高速地发展。深基坑工程作为各种建设工程的前期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计算机技术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工程质量也不断提高。本文以天津市某银行综合业务楼项目为模型,研究深基坑开挖后的边坡变形问题。通过RFPA软件模拟与实际观测进行对比、得以更加准确详细地分析。这样,有助于积累类似工程的经验,进而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现代化建设。通过RFPA软件进行模拟,直观地得到坡体滑移破坏面,并求得安全系数。由即得的边坡潜在破坏面和稳定安全系数对基坑工程稳定性进行判断,评定支护措施发挥的作用。经过与实际监测情况的对比,判断RFPA软件模拟对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否实用。本文主要采用RFPA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这类方法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不必预先假设滑动破坏面的方位和形状,采用不断降低岩土体自身强度的方式,最终是坡体模型发生破坏,一般发生在边坡模型强度最薄弱的环节,用此种方法来确定遭受剪切力破坏的部位,最终根据相应的剪切滑动面来分析对应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因此,以此项目的地质勘察报告的数据作为参数的来源,以基坑的变形观测报告的实际数据作为基准,根据现场参数进行RFPA软件模拟。经过模拟边坡支护与无边坡支护的边坡失稳过程,有助于加深对边坡破坏过程的理解。通过理论与具体施工项目的比较,进行经验的积累,有助于类似的项目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进而节约整个社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冯兴[5](2013)在《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及其在地基变形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由姚仰平教授等提出的统一硬化模型(UH模型)能够合理考虑土的复杂应力路径和应力历史对土体变形和强度的影响,它不仅能够描述正常固结土的特性,而且能够描述超固结土的硬化、软化、剪缩和剪胀等应力应变特性。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岩土工程问题时,核心就是岩土本构模型,而在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广泛应用的Cam-clay模型等弹塑性模型虽然能够很好反映正常固结土和弱超固结土特性,但是却不能很好地描述超固结土特性,所以应用它们对实际工程中的土进行有限元分析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有限元中应用UH模型,就可以合理的利用有限元强大的非线性求解平台,更加合理的预测实际工程中土的应力应变特性,解决复杂的土工问题等。因此本文基于UH模型,对UH模型有限元实现中所需处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ABAQUS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成功将UH模型与ABAQUS软件结合,对UH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实现,并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由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确定超固结比,将超固结比随深度变化关系引入到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对非均质不排水地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不同土层的超固结比引入到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对双层地基和路堤软基实际工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进一步对UH模型子程序进行发展,对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和考虑温度UH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了UH模型有限元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实现了UH模型与ABAQUS的结合,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UH模型有限元实现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1)采用屈服面与p轴的交点来进行加卸载准则的判断;(2)推导了硬化参数和内变量的更新公式;(3)说明了UH模型的应力更新算法步骤;(4)在不改变由弹塑性矩阵和应变增量相乘所得的应力增量结果的条件下,将由于变换应力空间和实际应力空间不同导致的非对称矩阵,转化成对称矩阵,推导了基于变换应力三维化UH模型的对称弹塑性矩阵,发展了熊文林的对称化方法,改善了有限元分析的收敛性;(5)对应力比大于极限应力比的情况进行了处理;(6)从整体上详细说明了UH模型有限元实现过程。将UH模型写入ABAQUS的材料子程序UMAT,完成了UH模型与ABAQUS有限元软件的结合,通过对常规三轴试验、真三轴试验和承载板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子程序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地基承载力和土体结点的应力应变关系。2)由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确定超固结比,将超固结比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引入到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对非均质不排水地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不排水抗剪强度与初始超固结比OCR的关系可以由三轴压缩状态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所表示。本文根据该公式,由不排水抗剪强度试验数据计算土体各点实际的OCR,并得到土体各点OCR与其深度的关系式;然后通过将OCR与深度的关系式引入到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使得UH模型材料子程序能够考虑OCR随深度的变化,从而能够合理考虑土体实际的超固结比;并应用UH模型分别对考虑OCR随深度变化和OCR为1的不排水地基进行了数值分析,对两种情况下的载荷沉降曲线、随时间变化的地基表面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结点剪应变、体应变和孔压曲线作了比较,分析可知:采用OCR随深度变化的UH模型的材料子程序能够合理考虑地基土体实际的超固结比,在非均质不排水地基的有限元分析中是有必要的。3)将不同土层的超固结比引入到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对双层地基受力变形和实际路堤工程层状软基变形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不同土层的超固结比引入到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通过设置不同土层的OCR来控制土层的软硬程度,采用UH模型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UH模型分别与简化双层地基应力系数法和Boussinesq弹性理论计算的附加应力进行了比较,从而证明UH模型在分析上硬下软双层地基应力特性方面的优越性,它能够反映上硬下软地基的应力扩散现象;然后用UH模型计算了土层为不同OCR的上硬下软双层地基的附加应力,研究了土层OCR对双层地基应力状态的影响;并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的固结沉降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地基沉降、土体应力应变特性和孔压变化规律。通过应用UH模型对两种实际路堤工程的层状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固结过程中路堤软基的变形规律和孔压消散规律,并和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的一致性体现了UH模型在实际工程分析中合理性。4)进一步发展了UH模型材料子程序,对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及考虑温度UH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实现。基于考虑粘聚力c≠0的SMP准则,推导了考虑c≠0的变换应力、屈服函数、应变增量、塑性因子和对称化的弹塑性矩阵,从而建立了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并在原UH模型有限元实现的基础上,对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实现;然后针对一无衬砌黄土隧洞开挖工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两种UH模型计算的隧洞土体位移和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应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不同OCR下隧洞的安全稳定系数。在UH模型子程序的基础上,添加了温度的影响,对考虑温度UH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实现,并对不同温度下的三轴试验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和单元预测结果的一致性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进而应用考虑温度UH模型子程序对承载板试验进行了模拟,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地基的变形和土体结点的应力应变规律。
李顺群,刘中宪,李珊珊,刘寒鹏[6](2012)在《土力学教学中几组关系的辨析》文中指出根据土力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多学科交叉性,以及学科体系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性等特点,结合教学体会及经验,文章辨析了土力学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还原论与系统论的关系,土力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教材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教材内容与最新科研成果的关系,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师生关系,新旧教学内容关系,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关系等。
俞辉[7](2012)在《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导师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以三峡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实施硕士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当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对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郭力[8](2010)在《深厚表土中立井井壁水平侧压力不均匀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井壁水平径向外载,沿用我国煤矿立井的设计规范,在深部情况下,非均匀部分验算时会发现需要立井井筒的壁厚加大很多。而实际情况是许多立井井筒未经过此验算,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使用正常,未出现由于水平地压偏压而造成井筒的破裂。井壁厚度是立井井筒设计与施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关系到立井的整个掘砌过程和生产期间井筒乃至整个矿井的安全。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现有的分布形式是否符合实际、不均匀系数如何合理取值均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理论解析分析的方法,研究在二向不等的原始水平地压作用下,井筒不均匀侧压力分布形式。归纳后发现,不均匀侧压力的分布都可表示为p=p0(1+βcos2θ)的形式。随后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验证,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发现即使地层中出现一定范围的塑性区,其井筒侧压力的分布形式亦可使用p=p0(1+βcos2θ)来描述,只是塑性区的存在使得这一公式的拟合程度有所降低。获得的压力分布规律与弹性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采用随机有限元方法,从几何尺寸和物理参数两大类不确定因素入手,对可能影响到井筒侧压力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其中包括:井筒内、外缘形状;井筒材料的物理性能;冻结壁的物理性能;地层材料的物理性能;地层存在倾斜的情况。以及冻结孔偏斜对井筒水平侧压力分布不均匀的影响。通过大量的随机抽样运算,得到了这些参数在统计规律上对井筒水平侧压力不均匀的影响程度,获得了压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两个极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判断水平地压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提供依据,为p=p0(1+βcos2θ)的分布形式中不均匀系数β的取值打下了基础。研制了深部地压模拟试验台。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地层为单一材料,以及存在倾斜情况下的井壁受力情况。地层材料为单一的砂土体时,测得砂土体对井筒的水平压力值与竖向压力值之比为0.35。18个测点数据均与其最小值相比,所得比值的均值为1.1382。测得砂层不同倾角下,井筒侧压力的分布形式和不均匀系数的大小。之后,把不均匀地压问题分解为3个子问题。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将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和融合,把相关结论归结到这3个子问题上。对不均匀水平地压的分布形式,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确定方法,以及不均匀系数β的取值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和论证。最后,经过总结归纳,本文建议:对于深厚表土下井壁受到的水平不均匀地压均可采用p=p0(1+βcos2θ)的分布形式。其中,p0为永久水土压力;对于外层冻结井壁,取β=0.05;对解冻后的井壁,取β=0.15。该论文有图92幅,表63个,参考文献83篇。
梁恒昌[9](2010)在《Tresca材料椭球形孔扩张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岩土工程中诸多问题可以用小孔扩张理论来解释,本课题“Tresca材料椭球形孔扩张问题研究”针对小孔扩张理论中的椭球形孔扩张问题,分别采用复变函数保角变换及改变平衡系数法进行理论分析、采用电敏低强度弹塑性材料进行室内物理模拟试验、采用ABAQUS进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Tresca材料中椭球形孔扩张过程的受力及位移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论文采用复变函数中保角变换等方法对无限均质岩土体中单连通孔洞扩张问题的弹性状态应力和位移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在假设材料服从Tresca准则基础上分析了无限均质体中的单连通孔洞,特别是对受均布内压荷载的椭球形孔洞的弹塑性力学性状进行了求解和分析,给出了弹塑性界线的影响因素、形状函数和求解方法,分析了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塑性区域的扩展特点,同时采用滑移线理论分析了椭圆孔周围塑性状态应力及位移的分布。论文针对不同长短轴比值的椭球形孔扩张问题,首次采用改变平衡方程中k值的方法,推导给出了弹性阶段的应力及位移公式、弹塑性阶段的弹性应力和塑性应力计算公式,给出了无限体中椭球形扩张下的孔壁位移表达式,在探讨k值物理含义和取值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k值情况下问题的理论闭合解算例,同时指出,柱形孔扩张解和球形孔扩张解是椭球形孔扩张解的上下限值。论文首次通过电敏弹塑性材料的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长短轴比值的椭球形孔扩张问题,研究了椭球形孔扩张过程中周围介质的力学特性特别是塑性区范围随荷载的变化规律,通过在材料内部径向方向布置不同测点、轴向方向布置不同测层来实测逐渐增大压力作用下周围介质中的电阻比变化,通过电阻比的演变规律来研究其力学特性的演变规律,实测规律和理论分析规律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论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长短轴比值下椭球形孔扩张问题,分析了在内压力逐渐增大过程中孔壁的变形形状和孔周围介质的弹塑性性状及位移场演变规律与特点,数值模拟结果规律和数值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杜西岗[10](2010)在《具有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与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土钉支护是以土钉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边坡支护技术,它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系统组成。同时为了增加其稳定性能,在支护结构中常设置减压平台。它通过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及土体在变形时土钉提供给土体的抗拔力达到支护目的,是一种主动受力的支护结构。由于它具有施工快速便捷、适用性强、经济可靠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的土体支护项目中。但在理论上对土钉支护的工作机理和稳定性研究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出透彻的认识,导致设计人员在进行土钉支护设计时所考虑因素的重要性不是很合理,设计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很大差距。本文通过准粘聚理论,在众多学者对土钉支护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压平台这一概念,对土钉支护抗剪强度的提高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推导出破裂角的表达式。对于设置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结构,通过剪滞法理论推导了减压平台所在平面之上、之下的土钉内力传递公式,并与未设置减压平台的情况下进行内力比较。在分析了前人破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的检测资料及实地经验,从理论上提出了支护结构的拉裂—滑移双直线潜在多破裂面的破坏模型,并推导其稳定性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对一个土钉支护工程实例的坡体水平位移和土钉拉力进行检测,得出设置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工程中坡体水平位移和土钉拉力随施工时间、挖土深度的变化情况。将土钉拉力的实测结果与由土钉内力传递公式计算所得结果相比,两者基本吻合,土钉最大拉力作用点也在理论分析的潜在破裂面附近,这验证前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土钉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谈《土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土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创新型人才基本要求 |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
四、教学效果和考核 |
五、结论 |
(2)研究生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 |
二、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
三、结论 |
(3)中美创新人才培养衔接比较研究——以四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
( 一) 美国: “由博而专” |
( 二) 中国: “逐层递进” |
三、课程设置的衔接 |
( 一) 本科阶段: “强调基础”与“基础与专业并重” |
( 二) 研究生课程: “开始专门化”与“深度专门化” |
四、启示与借鉴 |
( 一) 重视本、硕、博三阶段的有机联动 |
( 二) 应更重“潜能”而非“知识” |
(4)基于RFPA模拟深基坑边坡滑动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边坡问题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和计算方法 |
1.3.1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
1.3.2 边坡稳定的计算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RFPA软件介绍 |
2.1 RFPA软件概况 |
2.2 RFPA软件特点 |
2.3 RFPA软件的基本理论 |
2.4 RFPA软件强度折减版 |
3. 实例工程介绍 |
3.1 工程概况 |
3.2 地质勘察 |
3.3 地下连续墙施工及支护 |
3.4 工程监测 |
4. 不支护条件下的基坑边坡失稳计算与分析 |
4.1 模型及参数 |
4.2 数值计算 |
4.3 结果分析 |
5. 支护条件下的基坑边坡失稳计算与分析 |
5.1 模型及参数 |
5.2 数值计算 |
5.3 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期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及其在地基变形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岩土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1.2.1 土的弹性模型 |
1.2.2 土的弹塑性模型 |
1.2.3 几种典型弹塑性模型 |
1.3 有限元研究现状 |
1.3.1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 |
1.3.2 有限元法基本思路 |
1.3.3 常用有限元软件 |
1.3.4 有限元二次开发 |
1.4 地基变形分析研究现状 |
1.4.1 地基承载力 |
1.4.2 地基变形 |
1.4.3 双层地基承载力和变形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应力更新算法 |
2.1 引言 |
2.2 非线性问题的整体求解方法 |
2.2.1 增量法 |
2.2.2 迭代法 |
2.2.3 混合法 |
2.2.4 三种方法的比较 |
2.3 单元高斯积分点应力的计算 |
2.4 应力更新算法 |
2.4.1 显式应力积分算法 |
2.4.2 完全隐式回映算法 |
2.4.3 半隐式回映算法 |
2.4.4 三种算法的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 |
3.1 引言 |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及二次开发简介 |
3.2.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3.2.2 ABAQUS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 |
3.3 UH模型简介 |
3.3.1 基于SMP准则的变换应力 |
3.3.2 UH模型的屈服函数 |
3.3.3 UH模型的弹塑性矩阵 |
3.3.4 UH模型的材料参数 |
3.4 UH模型材料子程序UMAT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
3.4.1 UMAT子程序流程 |
3.4.2 UH模型中加卸载准则的判断 |
3.4.3 UH模型中硬化参数与内变量的更新 |
3.4.4 UH模型的应力更新算法步骤 |
3.4.5 UH模型弹塑性矩阵的对称化处理 |
3.4.6 应力比大于极限应力比情况的处理 |
3.4.7 程序设计中其它有关的注意事项 |
3.4.8 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整体过程 |
3.5 UH模型材料子程序验证 |
3.5.1 常规三轴试验有限元模拟 |
3.5.2 真三轴试验有限元模拟 |
3.6 地基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3.6.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3.6.2 结果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OCR的确定方法 |
4.1 引言 |
4.2 初始超固结比OCR的计算 |
4.2.1 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 |
4.2.2 计算超固结比OCR |
4.3 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OCR随深度变化关系的引入 |
4.4 不排水地基有限元分析 |
4.4.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4.4.2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UH模型在双层地基受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UH模型材料子程序中不同土层OCR的引入 |
5.3 上硬下软双层地基附加应力分析 |
5.3.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5.3.2 结果分析 |
5.4 上硬下软双层地基固结沉降分析 |
5.4.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5.4.2 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实际路堤工程的软基变形分析 |
6.1 引言 |
6.2 路堤工程实例一 |
6.2.1 工程概况简介与建模方法 |
6.2.2 结果分析 |
6.3 路堤工程实例二 |
6.3.1 工程概况简介与建模方法 |
6.3.2 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有限元的实现 |
7.1 引言 |
7.2 考虑c≠0的SMP准则 |
7.3 基于考虑c≠0SMP准则的变换应力 |
7.4 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 |
7.4.1 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的屈服函数 |
7.4.2 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的应变增量 |
7.4.3 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的塑性因子 |
7.4.4 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的弹塑性矩阵 |
7.4.5 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的材料参数 |
7.5 考虑粘聚力c值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 |
7.6 无衬砌黄土隧洞有限元分析 |
7.6.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7.6.2 结果分析 |
7.7 小结 |
第八章 考虑温度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 |
8.1 引言 |
8.2 考虑温度UH模型 |
8.2.1 考虑温度UH模型的屈服函数 |
8.2.2 考虑温度UH模型的弹塑性矩阵 |
8.2.3 考虑温度UH模型的热塑性应变增量 |
8.2.4 考虑温度UH模型的材料参数 |
8.3 考虑温度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 |
8.3.1 热应力问题的有限元法 |
8.3.2 考虑温度UH模型的热应变增量 |
8.3.3 热应变增量的二次开发 |
8.4 三轴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8.4.1 Boom土的等向升温-降温 |
8.4.2 等温下三轴排水 |
8.4.3 加载-升温-再加载三轴排水 |
8.4.4 持荷升温的三轴不排水 |
8.5 承载板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8.5.1 有限元计算模型 |
8.5.2 结果分析 |
8.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土力学教学中几组关系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力学的课程特点 |
(一)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
(二) 依托理论的多样性 |
(三) 多学科交叉性 |
(四) 对相关学科的反促进作用 |
(五) 学科体系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性 |
二、土力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组关系 |
(一)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二) 还原论与系统论的关系 |
(三) 土力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
(四) 讲授教材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 |
(五) 既有教材内容与最新科研成果的关系 |
(六) 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关系 |
(七)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
(八) 新旧教学内容的关系 |
(九)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关系 |
三、 结语 |
(7)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导师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以三峡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分析 |
二、解决办法 |
1. 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定 |
2. 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中各导师的职责 |
3. 导师联合培养模式中培养方案的制订 |
4. 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展望 |
(8)深厚表土中立井井壁水平侧压力不均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井筒不均匀水平侧压力的理论分析 |
2.1 弹性理论分析 |
2.2 弹性极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二向不等原始地压作用下井筒侧压力数值计算研究 |
3.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3 冻结法凿井施工期间 |
3.4 井筒运营期间 |
3.5 本章小结 |
4 参数随机变化情况下井筒水平侧压力的数值计算研究 |
4.1 概述 |
4.2 随机有限元法简介 |
4.3 ANSYS 中的概率设计系统简介 |
4.4 井筒几何参数的随机性 |
4.5 冻结孔偏斜 |
4.6 井筒材料物理参数的随机性 |
4.7 冻结壁材料物理参数的随机性 |
4.8 土体材料物理参数的随机性 |
4.9 地层倾角的影响 |
4.10 本章小结 |
5 井筒水平侧压力的试验研究 |
5.1 试验系统 |
5.2 传感器的选用 |
5.3 离散介质的压力测量 |
5.4 试验规划 |
5.5 试验准备 |
5.6 试验系统的调试与标定 |
5.7 单一地层材料 |
5.8 倾斜地层 |
5.9 试验中的问题与经验 |
5.10 本章小结 |
6 综合分析 |
6.1 不均匀压力分布形式的探讨 |
6.2 不均匀压力最小值或最大值的确定方法探讨 |
6.3 不均匀系数的取值探讨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Tresca材料椭球形孔扩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Detail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无限均质Tresca材料中椭球形孔扩张复变方法分析 |
2.1 模型及特征 |
2.2 问题的求解思路 |
2.3 复变函数求解方法 |
2.4 弹性解 |
2.5 塑性解 |
2.6 椭圆孔附近的滑移线解 |
2.7 问题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3 改变平衡系数k求解椭球形孔小孔扩张 |
3.1 模型及特征 |
3.2 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 |
3.3 协调条件和应力应变关系 |
3.4 弹性解 |
3.5 塑性解 |
3.6 参数k取值分析 |
3.7 模型试验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4 Tresca材料椭球形孔扩张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模型设计及规划 |
4.2 试验准备 |
4.3 试验数据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椭球形孔扩张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椭球形孔小孔扩张模拟 |
5.2 有限长柱形孔小孔扩张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具有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与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土钉支护技术简介 |
1.2.1 土钉支护的概念 |
1.2.2 土钉支护与锚杆支护的区别 |
1.3 土钉支护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
1.4 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
1.4.1 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 |
1.4.2 土钉支护技术的优点 |
1.4.3 土钉支护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 |
1.5 土钉支护的设计方法 |
1.5.1 外部稳定性分析方法 |
1.5.2 内部稳定性分析方法 |
1.6 土钉支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具有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的受力机理研究 |
2.1 土钉支护的工作机理 |
2.2 复合土体强度提高的原理 |
2.2.1 摩擦加筋原理 |
2.2.2 准粘聚力理论 |
2.3 土钉内力传递公式的推导 |
2.3.1 对现有计算方法的分析 |
2.3.1.1 三角形分布模式 |
2.3.1.2 梯形分布模式 |
2.3.1.3 上述模式存在的缺陷 |
2.3.2 建立土钉受力模型的基本假设 |
2.3.3 土钉受力理论的推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
3.1 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现状 |
3.2 土钉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型 |
3.3 土钉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 |
3.4 双直线潜在多滑移面的破坏模型分析 |
3.4.1 双直线潜在多滑移面破坏模型的假设条件 |
3.4.2 双直线多滑移面的选择 |
3.4.3 双直线潜在多滑移面破坏模型的几何关系 |
3.4.4 双直线潜在多滑移面破坏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力对比与稳定性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该工程的支护设计方案 |
4.3 基坑现场数据测试方案 |
4.3.1 基坑观测目的 |
4.3.2 基坑检测仪器及内容 |
4.3.3 测点的布置与检测方法 |
4.3.3.1 测点布置 |
4.3.3.2 检测方法 |
4.3.3.3 检测流程 |
4.4 现场数据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1 水平位移 |
4.4.2 土钉拉力测量 |
4.4.3 潜在滑移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谈《土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J]. 侯世伟,刘潇.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2)
- [2]研究生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 陈勇,江巍,Dave.Chan.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0)
- [3]中美创新人才培养衔接比较研究——以四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罗丹,李峻. 高校教育管理, 2015(06)
- [4]基于RFPA模拟深基坑边坡滑动机理分析[D]. 陈卓异.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5]UH模型的有限元实现及其在地基变形分析中的应用[D]. 冯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1)
- [6]土力学教学中几组关系的辨析[J]. 李顺群,刘中宪,李珊珊,刘寒鹏. 高等建筑教育, 2012(06)
- [7]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导师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以三峡大学为例[J]. 俞辉.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2(08)
- [8]深厚表土中立井井壁水平侧压力不均匀性研究[D]. 郭力.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4)
- [9]Tresca材料椭球形孔扩张问题研究[D]. 梁恒昌.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4)
- [10]具有减压平台的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与稳定性分析[D]. 杜西岗. 河北工程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