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新家庭, 新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苏奕宇[1](2019)在《资本驱动下的乡村空间演变研究 ——以漳州古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漫长历史过程中乡村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商品经济以及基于亲缘、地缘关系的社会结构,也孕育出独特的乡土文化。但是延伸至今,昔日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在城镇化、资本化浪潮的冲击下逐渐消逝,乡村的“异化”、“类城市化”现象层出不穷。追本溯源,这主要与建国以来城乡二元的发展模式以及时下以资本、权力为主导的强权外部力量对乡村的重塑有关。在资本的驱动下乡村空间演变呈现何种特征与规律,如何引导资本与乡村良性结合以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下,广大的乡村地域日益成为市场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资本与乡村关系越发紧密的同时,乡村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资本逻辑。本研究从资本的角度介入,结合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的理论研究,形成资本驱动乡村空间演变的分析思路。以漳州古雷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按照“对比空间变化特征——演绎分析形成机制——提出策略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在针对古雷乡村空间演变的实证研究中,台湾石化资本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通过“时空修复”方式转移危机,是古雷发展的初始推动力。其后,包括其它石化资本和非石化的工商资本陆续进入,形成多元资本共同推动的格局。研究聚焦古雷地区空间及与空间关联的社会、经济的演变特征,剖析形成“半城镇化”现象的根源。主要体现在资本介入虽然促使当地经济提升和设施完善,但是由于资本不断寻求价值增值,对当地造成不可持续性开发,引发产城失调、空间失衡等问题。在形成机制探讨上,论文从不同主体的行为逻辑与空间影响出发,解析权力、资本以及社会等不同主体的相互博弈过程和对空间的重塑。最后基于古雷案例总结以及其它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从制度改革与操作实践两个层面探索乡村城镇化转型的相关策略。提出为了促使乡村平稳转型升级,应探寻资本与乡村的多元化融合思路,规范工商资本进入路径,激发乡村内生活力。
马丹霞[2](2019)在《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化研究》文中认为人口问题是一个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所承受的人口压力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体会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我国开始执行以控制人口为目的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对减缓人口增速,提高人口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经历了重大改革,我国的人口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问题日益严重,我国人口问题开始由数量问题向结构问题转变,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带来了隐患。本文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78年至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内容分析,试图探索政府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对人口发展目标的注意力配置变化,经过量化分析后,我们发现,政府对人口发展目标的关注经历了从主要关注人口数量到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人口分布共同关注的过程。从单个目标的注意力配置看,人口数量目标是逐步下降的趋势,人口质量目标整体平稳,人口结构目标呈快速上升趋势,人口分布目标在中后期较突出。结合政府注意力配置的变化,本文从独生子女政策的形成和完善(1978年-1990年)、严格控制人口增长(1991年-2005年)、统筹解决人口问题(2006年-2018年)三个阶段分析了人口生育政策的演进过程。最后,根据人口发展的现状以及政府注意力配置的转变,分析了我国目前面临的生育率持续低迷、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的合理流动缺乏保障等问题,并提出了增加公共资源投入、完善家庭发展政策、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完善流动人口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
魏颖[3](2017)在《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研究》文中认为1980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到现在已过了 30余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都长大成人,且他们的父母步入了老年,老龄化变得越来越严重,老龄化家庭数量不断增长,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不管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体力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其中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和传统家庭进行对比,就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其人口数量相对比较少,规模不大,其应付风险的水平自然也大大的消弱。此外,独生子女家庭大部分多集中在城市,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方面面临的问题也就更早的显现出来。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以这个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为研究对象,对其父母在养老方面的意愿与需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进一步对城市当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在家庭、社区与机构三种养老模式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从国家层面、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层面、社会层面给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从政策层面给独生子女予以照顾,建立健全涉及独生子女的一些政策规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进一步健全社区、机构养老机制,鼓励老年者形成自我养老思想观念,并倡导独生子女选择和父母较近的距离居住。以期为解决我国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面面临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参考与借鉴。最后,在结合国内外养老模式的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核心体系、配套措施、辅助政策三个方面对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发展做出了全方位、科学的研究分析,在政策层面给出了建立健全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建议,为该市创建这方面的养老保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毛自鹏[4](2017)在《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文中研究表明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解放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过程。在这部解放史上,五四时期无疑是一个大写、特写“解放”二字的突出时期。五四时期求解放的渴望和思索可以说到了最深层次,也可以说最艰难、最焦灼、最痛苦;呼唤、发现“人”,也最直白、最突出、最强烈;而思考解放的出路又显得很模糊、很复杂、很彷徨。可以说“人的解放”这一宏大命题是五四时期最直接、最突出、最鲜明的主题。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是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的环境下中国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它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联系在一起的,且体现出更注重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体现出从个人的解放到工农大众整体解放的转折和趋势。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决定了五四人在寻求“人”的发现、“个性解放”的同时,面临更大、更紧迫的生存挑战和社会责任,即要尽快应对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反帝的民族革命双重任务。这与西方有些不同,反映了五四人寻求解放问题的急迫。西方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 30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中国五四时期,从思想启蒙到大革命却只有短短12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独特的现象。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这样大的急剧性变化,是值得思考的。它经历的阶段、演变的逻辑、问题域的转换以及经验与启示都值得深入研究,可以有力地回击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五四观。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大抵经过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隐含有两条主线索:一条是否定线索,即否定北洋军阀的统治,否定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一条是肯定线索,即寻找平民(国民、联合阶级)这个历史主体,以“、平民主义”的思想路线建构“民治政治”、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他们的思路是:必须启蒙平民、国民或工农大众,联袂资产阶级,以民众的大联合,并组织政党推动国民革命,走民众起来革命、以民治政治替代武人政治、建立自己的国民政府的新路子,从而推动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最终在社会主义中获得个人的解放。他们努力为之的,正是完成“否定—替代—建构”任务。本文第一章总体上描述上述两大主线索,分析了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出场、五四人的生活境遇和寻找解放的出路。欧洲一战的资本主义的落败现象与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对比,以及他们的对华态度,使时人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和前景。社会主义成为五四人向往的社会,也成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在追求社会主义目标和时局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经历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这五个阶段,文章分别以这五个阶段为关键词,通过五个章节展开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人面对时局急速变化的应对之策。这就是通过寻找“新人”主体,启发政治觉悟,在社会改良尝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社会革命,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开展与国民党合作,组织国民参与政治运动,进行国民革命,开展政治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文化转向政治,从个人解放融入到阶级、集体主义的解放中,是这个过程的一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启蒙与救亡交织在一起,五四不是单一的文化启蒙或文化现象,它更多的是政治启蒙和革命运动,“人的解放”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文化现象的主线。因此研究五四需要跳出庞杂而迷眼的就文化谈文化现象,不为所谓的“五四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和奇特的“哈姆雷特”现象所迷惑。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要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却五花八门,这也说明了五四思想的复杂性、多岐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的解放”悖论,一方面是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启示我们不能重复走资本主义的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五四人的艰难探索开启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梦想追求,五四时期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历经艰辛的同时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有着美好的前景。今天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四个自信”继续前行,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五四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梦、世界梦。
郝君琦[5](2016)在《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运动开展研究》文中认为自从2007年上海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后,我国的特奥运动发展及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特奥运动发展最快的国家,截至2010年底中国特奥运动员已达到100多万人。我国的特奥运动虽然发展较快,但各个地区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为使特奥运动在更多的地区得到更好的开展,不同的研究者开始对我国不同地区特奥运动的开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加强对特奥运动训练发展的对策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是特殊儿童特奥运动训练的主要阵地和重要途径。特奥运动在特殊教育学中开展的怎样对特奥运动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使特奥运动训练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怎样更好的开展这一急需解决的问题形势下,对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运动训练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研究选取了成都市9所特殊教育学校,以关注智障儿童生活质量为切入点对学校特奥运动开展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特殊儿童参训参赛情况、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场地情况,特奥训练教师、特殊儿童家长以及特殊需要儿童对特奥运动的认知情况、态度等方面。本研究有如下发现:从对特奥运动的认识来看,成都地区特奥训练教师、特殊需要儿童家长以及特殊需要儿童在特奥运动训练的认知方面还有一定的误区,但也并非什么都不懂,还需进一步的了解;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特奥训练的状况来看,成都地区开展常规特奥训练的特殊教育学校并不多,只有少数学校在开展,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在上级残联及教育局的要求下,采取赛前对学生开展特奥集训的形式;从师资方面来看,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训练教师师资不足,团队建设结构不完整,教师们从事特奥训练年限较少,教学与训练经验还有待提高,特奥训练教师接受特奥专业培训的频率低,培训项目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特殊儿童参与特奥训练的需要;从特殊教育学校所开展的特奥训练项目来看,相对简单易行、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特奥项目,诸如轮滑、田径以及足球等球类运动在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中容易开展,并且开展的特奥训练项目以夏季运动项目为主,冬季运动项目较少;和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较而言,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参与特奥运动赛事的次数总体来说较少,极少数特殊教育学校参与特奥运动赛事较多,在各特奥运动项目的参赛形式上,个人技术赛比例最大,常规团体赛次之、融合团体赛几乎没有。总体来讲,特奥运动非体育项在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的总体情况较差,开展项目不全面,开展比例小。这和特奥训练教师以及学校精力有限,加之部分学校对特奥运动的非体育项目不太了解有很大关系;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儿童家长比较支持孩子参加特奥运动训练,但对特奥运动训练的了解与关注度不高,对特奥运动的认识不深。他们认为孩子参加特奥训练虽有一定的意义,但对孩子以后的就业安置以及生活帮助不大;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特奥运动训练从学校层面来看很少考虑学生的康复与特奥训练的关系,相对而言特殊学生家长在其子女的特奥训练中会比较关注他们的康复问题;但是无论从学校还是从家庭来看,他们对特奥运动怎样促进特殊儿童生活质量这方面考虑较少。最后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特奥训练教师专业培训;开展特奥融合运动;建立特奥训练康复价值观;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特奥家庭、学校、社区综合发展模式;加强特奥非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设施的投入;构建特奥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肖楠[6](2014)在《华北沦陷区《妇女杂志》期刊研究》文中提出《妇女杂志》由赵今吾主编,是一份为女界现代化而办、面向都市妇女的综合性杂志,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需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艺作品在杂志中占有很大比例,不仅体裁众多,同时还收录了梅娘、雷妍、吴瑛等沦陷区小有成就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并且还多次设置了女性作家作品辑栏目,为女性作家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刊物从外在家庭生活物质层面到内在的精神需求层面都有兼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刊物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考察沦陷时期北平的文学发展状况以及普通市民的生存状况。本文对《妇女杂志》共分四章展开研究论述:第一章介绍《妇女杂志》的刊物概况。以刊物资料为基础,对杂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状况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了杂志的刊物性质、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以及作家创作心态等,对期刊的整体部分进行梳理、定位。第二章分析《妇女杂志》中体现出来的战争下以生存状况为立足点的女性生存多维度关注。这部分主要是对期刊具体文本内容做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分为三个主题。第一,文明的冲突: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由女性婚恋的变化反映出的女性社会地位和思想的变化,尤其是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第二,人生能有几多愁:女性的家庭生活。研究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烦恼人生问题,尤其是女性家庭地位问题。第三,艰难漫长的抗争:女性的教育与就业。研究女性教育的变化发展情况,以及新时期下女性就业问题。从这几个方面,力图探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几十年,女性在生活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以梅娘、雷妍和纪莹三位女性作家作品作为切入点,分析华北沦陷区作家在时代和特殊时局面前的作家心态和个人选择。这三位作家的关注点虽然都是对沦陷时期底层人民的生计审视,但是切入点却是各有千秋,在《妇女杂志》作家群中显得尤为突出。第四章《妇女杂志》的文学与史料价值。分析了《妇女杂志》在华北沦陷区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史料学价值,刊物包罗万象的内容记录了沦陷区民生的真实状态以及部分文人的思想动态,尤其是新生作家的自我表达,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沦陷区作家的有价值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妇女杂志》刊载的文章内容,为当代研究者更为客观和科学地考察研究华北沦陷区文化状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原始文献。同时,该刊作为一份女性杂志,其对于女性作家作品的重视,以及其内容对时局民生,尤其是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描写的这一独特的视角也赋予了杂志超越时代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贾国锋[7](2014)在《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战后,美国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十分重视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NCATE)作为美国最具权威性的教师教育认证机构,自1952年成立以来,积极致力于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完善与认可活动,曾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多个颇具影响力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极大推动了战后美国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根据专业标准所依托的评价理论及评价导向的不同,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演进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1945年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初是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目标本位”阶段。战后初期,在美国社会变革及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需求下,NCATE于1952年应运而生。1957年,NCATE出台了第一个教师教育专业标准,该标准是以“教师教育目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与教师教育专业目标相关的条件和过程来判断教师教育专业水平,最终做出专业认可判断。该标准的实施,对战后美国开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新阶段起到奠基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是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课程本位”阶段。20世纪60年代,NCATE遭到了多方指责和批判,在一片质疑声中,NCATE开始着手对1957年标准进行修订,并于1970年出台了新的专业标准。该标准是以“课程”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教师教育专业所设置的课程计划及实施课程计划的其他条件来判断教师教育专业的水平,最终做出认可判断。相比1957年标准,新标准有了长足的进步,它确立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科目和实习等四方面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知识基础本位”阶段。20世纪80年代,NCATE在内外多重危机的背景下开始对自身进行改革,与此同时也对1970年标准进行反思与修订,并于1990年出台了新的专业标准。新标准的特征是强调教师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明确要求教师教育应以知识基础为依托来设置课程。该标准顺应了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促进了教学专业化的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绩效本位”阶段。1995年,NCATE出台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此后又于2000年和2008年分别进行了修订。新的标准是以“绩效”为评价核心,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以知识的生成观为基础,要求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即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成果来评价学生的发展,考察教师教育专业的水平。由联邦政府认可的社会评价机构制定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并由其对教师教育实施专业评价,以及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注意评价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结合,是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演进的重要特征。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对战后美国教师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效推动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演进历程,对正处于教师教育转型期的我国,有着极为现实的借鉴价值。
戚婷婷[8](2014)在《心理辅导对学生生物学学习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成为学校了解学生健康状况的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成为学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此论文论述了现阶段综合高中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能够使得学生认真对待生物学科的学习,提高成绩,高二期末顺利通过生物水平结业考试。此论文概述了相关心理学的理论,让大家知道国内外对心理辅导和学生学习关系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心理健康的含义;分析了心理教育跟生命教育的关系,以及心理指导对综合高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作用。此论文使用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职业性格测试、树木人格测量法和问题法对于部分综合高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同时也通过观察法、面对面聊天法和电话聊天法等等方法,对学生的心理进一步了解,以及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通过对三届学生的持续研究,发现心理辅导对受试的综合高中学生生物学的学习效率确实有所影响:具体表现为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高二生物成绩明显提高,在生物水平结业考试中取得进步,全部达标。MBTI职业性格测试被经常用于学生择业之前的心理探究,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进行MBTI测试,得到的数据和一些信息表明,此测试也可以用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提高生物学习成绩。树木人格测量法,通过绘画树木检测心理问题,使用范围广,常用于测试对象是否存在心理疾病。现在作为我校对新生心理是否健康测试的必要手段之一。此论文中,树木人格测量法体现受试者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便于进行更确切的心理辅导。
李国敏[9](2013)在《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开展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奥运动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奥运动、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的快速发展对全国其他省市和地区培智学校特奥运动的发展起着积极引导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培智学校的特奥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各学校特奥运动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的更好开展提出相应策略,同时为我国其它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调查结果显示:(1)目前北京市培智学校的特奥教练员师资不足,团队建设结构不完整。特奥教练员较年轻,特奥教育年限少,教学与训练经验还有待提高。特奥教练员接受培训的频率低,培训项目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特奥教练员的需要。(2)特奥运动体育项目中,简单易行、对场地要求较低的项目在北京市培智学校中容易开展。随着对场地器材、教练员水平和教学条件的要求的提高,开展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少。(3)北京市培智学校参与特奥运动赛事的次数较多。但是由于缺少特奥融合伙伴,在各特奥运动项目的参赛形式上,个人技术赛比例最大,常规团体赛和融合团体赛占的比例较小。(4)各培智学校的特奥训练大部分采用赛前集训的形式。由于教练员相关经验不足、训练时间难以控制以及场地器材不足等原因,各学校制定的训练计划难以顺利完成。(5)北京市培智学校开展特奥运动的经费来源单一,且经费到位情况不好。各学校的体育场地建设情况不好,场地面积小,体育器材陈旧单一,难以满足特奥运动训练的需要。(6)特奥运动非体育项目在北京市培智学校中开展的总体情况较差,开展项目不全面,开展比例小。特奥教练员对相关项目不了解是非体育项目在培智学校中开展不好的直接原因。
缪学超[10](2013)在《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研究(2007.06-2010.05)》文中认为近年来,教育在很多国家成为政府政策的主要焦点。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政策这一社会理性手段得到保障,从而充分发挥它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在国际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各国政府都十分关注其他国家在教育政策领域的所作所为。布朗首相执政时期,英国经济发展完成了一个周期而走向衰退,尤其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为确保各级教育的平稳发展,布朗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并把它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布朗执政时期的教育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为我国教育改革及发展提供一种借鉴。本文试图以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政策文本分析为重点,从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政策目标、主要内容及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究,总结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的特色,以期得出对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启示。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及后记六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分为五章。引言就问题提出、研究价值、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作出说明。第一章剖析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背景及理念,侧重说明前布朗时期英国教育状况、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以及布朗首相的执政思路与教育理念。第二章考察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回顾英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然后探讨布朗政府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最后分析改革后教育管理机构的划分及其职能。第三章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个层面阐释布朗执政时期的教育政策,重点分析布朗政府发布的教育白皮书、报告书等政策文本,对其出台背景、政策目标、主要内容与措施作出探讨,并总结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的主要特色。第四章归纳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对我国教育改革及政策制定的启示。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全面梳理了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的发展,通过对主要政策文本的分析,总结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的特色,为完善我国教育政策内容,优化教育政策过程,提高教育政策效能,改善教育政策环境提供借鉴及启示。
二、新世纪,新家庭, 新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新家庭, 新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驱动下的乡村空间演变研究 ——以漳州古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域与方法 |
1.2.1 研究区域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本与资本下乡 |
2.1.2 空间演变 |
2.1.3 城镇化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资本与乡村结合的相关研究 |
2.2.2 乡村转型发展研究 |
2.2.3 主要理论基础 |
2.3 评述与总结 |
第三章 石化资本转移与古雷地区兴起 |
3.1 石化资本的时空转移过程 |
3.1.1 国内外石化资本的发展概况 |
3.1.2 闽台石化资本转移过程 |
3.1.3 台湾资本转移的经验借鉴 |
3.2 古雷的资本吸聚及其区域影响 |
3.2.1 古雷吸引投资的原因 |
3.2.2 古雷地区的起步过程 |
3.2.3 古雷崛起的区域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资本驱动与古雷空间演变 |
4.1 古雷地区空间的转变 |
4.1.1 空间结构的变化 |
4.1.2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
4.1.3 空间形态的变化 |
4.1.4 居住形态的变化 |
4.2 与空间关联的经济转变 |
4.2.1 产业结构的变化 |
4.2.2 土地经济的变化 |
4.2.3 消费经济的变化 |
4.3 与空间关联的社会转变 |
4.3.1 人口就业的变化 |
4.3.2 人际交往的变化 |
4.3.3 社会治理的变化 |
4.3.4 日常生活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主体博弈与空间生产逻辑 |
5.1 政府的行为逻辑及空间影响 |
5.1.1 政府的行为逻辑 |
5.1.2 强权政府作用下的空间再生产 |
5.2 资本的行为逻辑及空间影响 |
5.2.1 资本的行为逻辑 |
5.2.2 资本作用下的空间再生产 |
5.3 地方社会的行为逻辑及空间影响 |
5.3.1 地方社会的行为逻辑 |
5.3.2 地方社会的空间再生产 |
5.4 空间生产中的资本循环及利益博弈 |
5.4.1 围绕土地的博弈与资本循环模式 |
5.4.2 各行为主体的互动博弈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本与地方结合的乡村转型路径探索 |
6.1 资本驱动的乡村转型经验 |
6.1.1 古雷案例的经验教训 |
6.1.2 国内乡村转型的实践总结 |
6.2 乡村转型发展的目标与应对方式 |
6.2.1 乡村转型发展的目标 |
6.2.2 乡村转型发展的应对方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有关人口生育政策的研究 |
1.3.2 有关内容分析法的研究 |
1.3.3 政策文献类型及选择 |
1.3.4 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政策 |
2.1.2 生育政策 |
2.1.3 内容分析法 |
2.2 相关理论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2.2.2 适度人口理论 |
2.2.3 注意力理论 |
第3章 政府对人口发展目标的注意力配置量化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3.2 构建测量维度体系 |
3.3 关键词提取及分类编码 |
3.4 信度检验 |
3.5 建立量化体系 |
3.6 统计结果与分析 |
3.6.1 总体注意力配置 |
3.6.2 人口发展目标维度注意力配置 |
第4章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化分析 |
4.1 独生子女政策的形成和完善阶段(1978年-1990年) |
4.1.1 政府对人口发展目标的注意力配置 |
4.1.2 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 |
4.2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1991年-2005年) |
4.2.1 政府对人口发展目标的注意力配置 |
4.2.2 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 |
4.3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阶段(2006年-2018年) |
4.3.1 政府对人口发展目标的注意力配置 |
4.3.2 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 |
第5章 问题与建议 |
5.1 目前中国人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生育率持续低迷 |
5.1.2 老龄化程度加深 |
5.1.3 人口性别比失衡 |
5.1.4 人口的合理流动缺乏保障 |
5.2 对未来政策的建议 |
5.2.1 增加公共资源投入 |
5.2.2 完善家庭发展政策 |
5.2.3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5.2.4 完善流动人口服务体系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78年以来关于人口生育政策的文件 |
致谢 |
(3)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独生子女 |
2.1.2 独生子女父母 |
2.1.3 独生子女家庭 |
2.1.4 养老模式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2.2.2 人口投资理论 |
2.2.3 反馈理论 |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 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现状、问题及成因 |
3.1 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及独生子女家庭特征 |
3.1.1 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
3.1.2 哈尔滨市独生子女家庭特点 |
3.1.3 哈尔滨市独生子女家庭形成的背景 |
3.2 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现状 |
3.2.1 家庭养老模式为主 |
3.2.2 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广 |
3.2.3 机构养老模式为补充 |
3.3 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家庭养老陷入困境 |
3.3.2 社区养老环境不宜居 |
3.3.3 机构养老发展缓慢 |
3.4 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问题的成因 |
3.4.1 精神照料得不到重视 |
3.4.2 社区养老模式不成熟 |
3.4.3 机构养老的政策支持不足 |
4 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的调查分析 |
4.1 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调查的基本情况 |
4.1.1 基本情况的介绍 |
4.1.2 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 |
4.1.3 收入情况与社会参与情况 |
4.1.4 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
4.2 独生子女的基本情况 |
4.2.1 性别和年龄 |
4.2.2 婚姻状况 |
4.2.3 文化程度和工作状况 |
4.2.4 收入状况 |
4.3 独生子女父母对生活的满意情况与困难分析 |
4.3.1 独生子女父母满意情况的调查分析 |
4.3.2 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的困难分析 |
4.4 独生子女的养老压力分析 |
4.4.1 经济压力 |
4.4.2 体力压力 |
4.4.3 心理压力 |
5 国内外养老模式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养老模式经验 |
5.1.1 英国"社区照顾"模式经验 |
5.1.2 瑞典"福利性国家"养老模式经验 |
5.1.3 日本"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经验 |
5.2 国内养老模式经验 |
5.2.1 上海市的"养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
5.2.2 江苏省的"机构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
5.2.3 宁波市的"政府扶持"经验借鉴 |
5.3 国内外养老模式的启示 |
5.3.1 养老模式成熟且多样化 |
5.3.2 养老保障制度科学规范 |
5.3.3 养老相关法律法规完善 |
6 完善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的建议 |
6.1 完善家庭养老模式 |
6.1.1 引导独生子女父母转变传统观念 |
6.1.2 鼓励独生子女父母尝试新型养老模式 |
6.1.3 鼓励独生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 |
6.2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
6.2.1 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 |
6.2.2 建设专业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
6.2.3 营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氛围 |
6.3 完善机构养老模式 |
6.3.1 降低机构养老标准 |
6.3.2 提高机构养老服务质量 |
6.3.3 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总命题: 否定、替代与建构 |
第一节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命题的出场背景 |
一、近代以来学习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的失败 |
二、尊孔复古和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
三、甲午战后新兴知识分子的出现 |
第二节 五四时期人的生存危机的加剧 |
一、北洋军阀统治、资本主义剥削、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
二、民众的生活苦况与失望的加深 |
第三节 对十月革命、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
一、对苏俄十月劳农革命的逐步接受 |
二、对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
第二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一: “人”的发现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人”的发现的铺垫 |
一、激烈反传统与“人”的发现 |
二、文学革命与“人”的发现 |
第二节 探索的核心: “人” |
一、“人”的发现的主要内容 |
二、“人”的发现观念评析 |
第三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二: “社会改造” |
第一节 从“人”的发现到“社会”的寻找 |
一、从“群”到“社会”的演变 |
二、“人”的发现转向“改造社会” |
三、各种“主义”的兴起与新型社会团体的出现 |
第二节 另造“社会”的实践与失败 |
一、工读互助主义 |
二、新村主义 |
第三节 改造上层政治的理论构想 |
一、“好政府”主义 |
二、联省自治、联邦制 |
第四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三: “国民运动” |
第一节 从“党派运动”、“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变 |
一、辛亥后“党派运动”的失败 |
二、“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向 |
三、对国民政治觉悟的呼吁 |
第二节 国民运动的主要内容 |
一、民权(女权)运动同盟 |
二、废督裁兵运动 |
三、非基督教运动 |
四、国民会议运动 |
第五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四: “组织政党” |
第一节 从国民运动到组织政党的思考 |
一、国民运动的发展到组织政党的需要 |
二、“非党”与“造党”的争论 |
三、集合高素质的党员 |
第二节 新型革命政党的建立与合作 |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探索 |
二、国民党改组 |
三、国共合作 |
第三节 部分知识精英的追求 |
一、鲍明钤对欧美政党政治的追求 |
二、梁启超对代议政治的追求 |
第六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五: “国民革命” |
第一节 国民运动向国民革命的转变 |
一、国民运动转向国民革命 |
二、“国民革命”思想的发展 |
三、国民革命的积极推动作用 |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一、国民党对领导权的争夺 |
二、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权的认识 |
三、“人的解放”与革命领导权 |
第七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人的解放”悖论与“社会主义”的解困之道 |
第一节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悖论 |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成就 |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困境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与“人的解放”之思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与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 |
二、马克思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解放”的关注与诠释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应变之道与“人的解放”之路 |
一、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多方探索与“社会主义”的应然之道 |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增强“四个自信”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5)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运动开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我国特奥运动的不断发展 |
1.1.2 我国智障儿童参与特奥运动的情况 |
1.1.3 当前特奥训练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特奥运动的概念 |
1.3.2 智力障碍 |
1.3.3 特殊教育学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关于特奥运动的国内研究 |
1.4.2 特奥运动在国外发展情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过程 |
1.5.3 研究实施 |
2 成都地区特奥运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
2.1 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2.2 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运动开展及场地器材情况 |
2.3 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基本情况 |
2.4 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特奥训练形式及项目情况 |
2.5 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非体育项目的开展 |
3 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 |
3.1 特殊教育学校场地和设施对开展特奥运动训练的影响 |
3.2 特奥训练教师基本情况对特奥训练运动开展的影响 |
3.2.1 特奥训练教师人员数量与特奥训练的关系 |
3.2.2 特奥训练教师性别结构与特奥训练开展的关系 |
3.2.3 特奥训练教师专业及学历对特奥训练开展的影响 |
3.2.4 特奥训练教师相关专业培训与开展特奥训练的关系 |
3.3 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训练教师对特奥训练的认识、态度及意义 |
3.4 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对特奥训练的认识及态度 |
3.5 特殊需要儿童对特奥训练的认识及态度 |
3.6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特奥训练的动机 |
3.7 特殊儿童家长基本情况与特奥运动开展的关系 |
3.8 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运动训练开展的其他方面因素 |
4 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1.1 成都地区特奥训练开展情况 |
4.1.2 成都地区特奥训练师资 |
4.1.3 特奥训练开展形式 |
4.1.4 特奥训练场地要求 |
4.1.5 特奥训练的参赛形式 |
4.1.6 特奥非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情况 |
4.1.7 家长对特殊需要儿童特奥训练的态度 |
4.1.8 开展特奥训练的动机 |
4.2 建议 |
4.2.1 加强特奥训练教师专业培训 |
4.2.2 开展特奥融合运动 |
4.2.3 建立特奥训练康复价值观 |
4.2.4 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特奥家庭、学校、社区综合发展模式 |
4.2.5 加强特奥非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 |
4.2.6 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中增设特殊奥林匹克教育内容 |
4.2.7 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设施的投入 |
4.2.8 针对不同障碍类型的儿童,制定不同的个化别训练计划 |
4.2.9 构建特奥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华北沦陷区《妇女杂志》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妇女杂志》刊物概况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 时代环境 |
二、 文学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刊物基本面貌 |
一、 刊物宗旨 |
二、 栏目设置 |
三、 刊物性质 |
第三节 作家心态 |
第二章 战争下女性生存的多维度关注 |
第一节 文明的冲击:女性的爱情与婚姻 |
一、 痛的领悟:婚恋不自由 |
二、 新文明冲击下的迷茫 |
第二节 人生能有几多愁:女性的家庭生活 |
一、 男性权威的压制 |
二、 天使恶魔的合体 |
第三节 艰难漫长的抗争:女性的教育与就业 |
一、 举步维艰的教育 |
二、 险象迭生的就业 |
第三章 战争下世俗百态的作家关注 |
第一节 心灵深处的窥探——梅娘的匠心独具 |
第二节 文学虚构的真实——雷妍的生存困惑 |
第三节 底层社会的珍珠——纪莹的“下一代”关注 |
第四章 《妇女杂志》的文学与史料价值 |
第一节 文化实绩 |
一、 新人展露的平台 |
二、 妇女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史料学价值 |
一、 乱世下文学的记忆载体 |
二、 沦陷区社会的惊鸿一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目标本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1945~20 世纪 60 年代初) |
第一节 目标本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背景 |
一、战前美国教师教育的变迁及教育认证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与社会变革 |
三、生活适应教育主题下的教育改革 |
四、教师教育机构大学化的兴起 |
五、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废止 |
第二节 1957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内容及特点 |
一、1957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 |
二、1957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三、1957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特点 |
第三节 1957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得到普遍认可 |
二、提高了目标取向的一致性 |
三、标准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
第二章 课程本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20 世纪 60 年代初~70 年代) |
第一节 课程本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背景 |
一、民权运动导向下的社会变革 |
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与回归基础教育运动 |
三、教师教育机构大学化的基本完成 |
四、科南特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197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内容及特点 |
一、197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 |
二、197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三、197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特点 |
第三节 197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
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备 |
二、教师培养层次的提升 |
三、具体指标的变化与凝练 |
四、加强了教育实习 |
第三章 知识基础本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20 世纪 80~90 年代初) |
第一节 知识基础本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背景 |
一、保守主义复苏下的社会变革 |
二、质量导向下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 |
三、教师教育大学化阶段的矛盾与冲突 |
第二节 199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内容及特点 |
一、199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 |
二、199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三、199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特点 |
第三节 199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
一、明确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念 |
二、形成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课程内容 |
三、创新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模式 |
第四章 绩效本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今) |
第一节 绩效本位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背景 |
一、“克林顿主义”:优势主导加灵活反应策略及影响 |
二、《美国 2000:教育目标法》的出台 |
三、追求效率与均衡的基础教育改革 |
四、全球化思潮影响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
五、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的兴起 |
第二节 1995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内容及特点 |
一、1995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制定 |
二、1995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三、1995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特点 |
第三节 1995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
一、提高了实习教学的实效 |
二、推动了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平衡发展 |
三、提升了教育技术在教育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
四、转换了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关注点 |
五、促进了学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
第四节 2000 年对 1995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修订及实施效果 |
一、修订的原因及过程 |
二、200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三、200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特点 |
四、200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实施效果 |
第五节 2008 年对 2000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修订及实施效果 |
一、修订的原因 |
二、2008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三、2008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特点 |
四、2008 年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实施效果 |
第五章 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演进的历史反思 |
第一节 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核心指标及其变迁 |
一、课程 |
二、教师 |
三、学生 |
四、实习 |
五、教学资源与设施 |
第二节 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演进的经验教训 |
一、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演进的经验 |
二、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演进过程中的教训 |
第三节 对我国制定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启示 |
一、构建合理的专业标准体系,规范教师教育发展 |
二、组建第三方评价机构,提高专业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
三、鼓励评价理论研究,促使专业标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心理辅导对学生生物学学习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国外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情况: |
1.1.2 国内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情况和问题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选题的想法 |
1.2.2 问题的提出 |
1.2.3 问题的假设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相关心理学理论 |
1.4.1 内容心理学 |
1.4.2 构造主义心理学 |
1.4.3 行为学派 |
1.4.4 反射理论 |
1.4.5 社会心理学 |
1.4.6 建构主义 |
1.4.7 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 |
第2章 介绍研究对象 |
2.1 中职校与中职学生 |
2.1.1 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
2.1.2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
2.2 综合高中与综合高中学生 |
2.2.1 综合高中 |
2.2.2 我国的综合高中情况 |
2.2.3 国外的综合高中情况 |
2.3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3章 心理健康教育 |
3.1 心理健康 |
3.2 心理健康教育 |
3.2.1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
3.2.2 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
3.2.3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
3.2.4 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 |
3.3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
3.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
第4章 心理指导对学习生物学科的作用 |
4.1 生物学 |
4.2 生命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 |
4.2.1 生命教育 |
4.2.2 《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
4.2.3 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则 |
4.3 本文采用的测试方式 |
4.3.1 MBTI 测试 |
4.3.2 树木人格测试 |
4.3.3 其他方法 |
4.4 研究的简单方案 |
第5章 研究过程实例 |
I 第一组研究对象 |
II 第二组研究对象 |
III 第三组研究对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MBTI 测试 |
附录2 树木人格测试法 |
附录3 我校 2011 年生物水平测试成绩 |
附录4 上海市徐汇区七所中职或私立高中成绩汇总 |
致谢 |
(9)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开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阐述 |
1.2.1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
1.2.2 培智学校 |
1.3 选题意义 |
1.3.1 特奥运动的价值 |
1.3.2 我国特奥运动发展任重而道远 |
1.4 选题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特奥运动的研究状况 |
2.1.1 国内研究状况 |
2.1.2 国外研究状况 |
2.2 关于培智学校体育运动和教学的研究状况 |
2.2.1 关于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的研究 |
2.2.2 关于培智学校体育教育特点的研究 |
2.2.3 关于培智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和组织的研究 |
2.2.4 关于培智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原则的研究 |
2.2.5 关于培智学校体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2.2.6 关于培智学校体育运动现状的研究 |
2.3 关于培智学校特奥运动开展情况的研究 |
2.4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访谈调查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教练员现状概述 |
4.1.1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教练员与运动员数量及比例 |
4.1.2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教练员性别与年龄结构概况 |
4.1.3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教练员特殊教育年限和特奥教练年限结构 |
4.1.4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教练员学历和专业结构概况 |
4.1.5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教练员职称结构概况 |
4.1.6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教练员专业培训情况 |
4.1.7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教练员概况小结 |
4.2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体育项目开展现状 |
4.2.1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体育项目开设情况 |
4.2.2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赛事参与情况 |
4.2.3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训练情况 |
4.2.4 北京市培智学校开展特奥运动的场地设施和器材情况 |
4.2.5 北京市培智学校开展特奥运动的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
4.2.6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体育项目开展现状小结 |
4.3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非体育项目开展现状 |
4.3.1 特奥运动员领袖计划 |
4.3.2 特奥运动员健康计划 |
4.3.3 特奥学校和青少年计划 |
4.3.4 特奥家庭计划 |
4.3.5 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非体育项目开展现状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研究(2007.06-2010.0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背景及理念 |
第一节 前布朗时期英国的教育政策 |
一、“第三条道路” |
二、教育政策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的影响 |
一、金融危机导致英国经济衰退 |
二、金融危机对英国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布朗的执政思路与教育理念 |
一、布朗的执政思路:走出一条不同于布莱尔的执政新路 |
二、布朗的教育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创造平等机会 |
第三章 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回溯 |
第二节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
第三节 教育管理机构职能的划分及运行 |
一、儿童、学校与家庭部 |
二、创新、大学与技能部 |
三、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 |
第四节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及特色 |
第四章 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文本分析 |
第一节 基础教育 |
一、《儿童计划:构建美好的未来》(2007) |
二、《国家挑战:提高标准,支持学校发展》(2008) |
三、《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立21世纪的学校制度》(2009) |
四、基础教育政策的特色 |
第二节 高等教育 |
一、《崇高志向:知识经济中的大学未来》(2009) |
二、《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2010) |
三、高等教育政策的特色 |
第三节 继续教育 |
一、《继续教育与技能计划(2008—2011)》(2008) |
二、《继续教育的任务:支持个人、雇主和社区》(2008) |
三、继续教育政策的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通过执政党的教育理念影响政策制定 |
第二节 通过整合政府部门职能明确政策导向 |
第三节 通过延续教育政策确保基础教育公平 |
第四节 通过科学政策引导保障高等教育公平 |
第五节 通过扩充政策参与主体复兴继续教育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新世纪,新家庭, 新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驱动下的乡村空间演变研究 ——以漳州古雷地区为例[D]. 苏奕宇. 东南大学, 2019(05)
- [2]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化研究[D]. 马丹霞.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哈尔滨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式研究[D]. 魏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09)
- [4]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D]. 毛自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1)
- [5]成都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特奥运动开展研究[D]. 郝君琦.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6]华北沦陷区《妇女杂志》期刊研究[D]. 肖楠.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7]战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演进研究[D]. 贾国锋. 河北大学, 2014(10)
- [8]心理辅导对学生生物学学习效率的影响[D]. 戚婷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9]北京市培智学校特奥运动开展现状研究[D]. 李国敏. 北京体育大学, 2013(S1)
- [10]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政策研究(2007.06-2010.05)[D]. 缪学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