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相反相成原则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龙天键,许二平[1](2021)在《方剂配伍理论研究述评》文中认为方剂配伍理论是方剂学研究的核心。对于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除传统的君臣佐使组方、性味配伍、升降浮沉配伍、七情和合配伍外,现代学者还提出了框架配伍、组分配伍、功效配伍、剂型更换配伍等。但是,现有研究亟须界定方剂配伍理论中原则、形式、方法、规律等各种概念的内涵、外延,进一步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理论框架;单一配伍理论较为片面、单薄,无法体现方剂配伍特点及组方思路,需综合运用多种配伍理论。此外,多数研究仅针对单味药的组分配伍,需进一步加强对多于三味药物之间组分配伍分析,明晰药材组分,以更好地应用组分配伍理论。
钟琦[2](2021)在《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痰湿阻肺模型大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比例的法半夏与麦冬对痰湿阻肺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痰湿阻肺模型大鼠的作用与机制,为临床应用相反相成配伍原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前期对《中医方剂大辞典》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半夏与麦冬不同比例治痰湿的使用频数,从高至低取排名前5用于动物实验用药比例依据,即半夏与麦冬之比为1:1、5:3、2:1、3:2和10:3。雄性SD大鼠80只,适应环境饲养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药(沐舒坦)组、法半夏与麦冬1:1、3:2、5:3、2:1和10: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除外,其余各组给予硫磺熏、饮冰水和冷水浴刺激28d:硫磺熏时将大鼠置于自制的烟熏箱内,将撒有6g硫磺粉的干燥纸条放在铺平的艾绒上,点燃艾绒,每次熏30 min,每天2次,中间间隔4-6 h;冷水浴时将大鼠放入[(10±2)℃]冷水中游泳,直至大鼠无力游动鼻尖沉入水面时将其捞出(约8min),每天1次;同时每只饮0℃冰水2m L,每天1次。于每日上午9时、下午3时各给药组按体重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纯净水灌胃,连续灌胃28d后,麻醉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磷酸化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黏蛋白5AC(MUC5AC)、黏蛋白5B(MUC5B)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MUC5AC、MUC5B mRNA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与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精神状态好;模型对照组倦怠懒惰,活动度少,咳嗽、打喷嚏,喉间有痰鸣音,体重增长缓慢;法半夏与麦冬1:1、5:3、2:1组的咳嗽、打喷嚏、痰鸣音等症状有一定程度减轻,3:2、10:3组变化不明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模型对照组、3:2组、5:3组、10:3组、2:1组、1:1组、阳性对照药组、正常对照组。2.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EGFR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EGFR含量均降低(P<0.05,P<0.01)。与阳性对照药组比较,5:3、10:3组大鼠血清EGFR含量降低(P<0.0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ERK1/2、p-ERK1/2、p38 MAPK、p-p38 MAPK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药、1:1组大鼠肺组织ERK1/2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1);阳性对照药组大鼠肺组织p38 MAPK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1),3:2组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阳性对照药组大鼠肺组织p-p38MAPK蛋白含量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药组比较,3:2、5:3、2:1、10:3组大鼠肺组织ERK1/2、p38 MAPK蛋白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P<0.01)。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MUC5AC、MUC5B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药、1:1、2:1组大鼠肺组织MUC5AC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1);阳性对照药、1:1、5:3组大鼠肺组织MUC5B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5,P<0.01)。与阳性对照药组比较,3:2、5:3、10:3组大鼠肺组织MUC5AC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1),1:1组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5);各法半夏与麦冬组大鼠肺组织MUC5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P<0.01)。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MUC5ACmRNA、MUC5B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药、1:1、3:2、5:3组大鼠肺组织MUC5B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药组比较,5:3、2:1组大鼠肺组织MUC5AC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结论:1.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可显着改善大鼠痰湿阻肺症状,其中以1:1和2:1配伍组疗效尤为突出。2.法半夏与麦冬配伍改善大鼠痰湿阻肺证的机制与抑制MAPK-ERK1/2信号通路降低大鼠肺组织黏蛋白表达及降低EGFR含量抑制黏蛋白表达等有关。
江昊翼[3](2021)在《《内经》气味理论研究及其在经方组方配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气味理论进行基础研究,分析《内经》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对经方组方配伍的指导作用,最后探讨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以期对我们现代临床灵活运用《内经》气味理论遣药组方提供借鉴。方法系统地整理和归纳《内经》中“气味”相关的内容,从气味的含义,四气的内涵、体现的治则治法和使用原则,五味的内涵、功效和使用禁忌,气味配伍规律入手,准备《内经》气味理论的资料基础;通过探讨《内经》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引出其对仲景经方组方配伍的指导作用,引入仲景提出来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讨六经病的主方及其加减方中所蕴含的《内经》气味理论。结果1.气味多是指药食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作用的自然属性;气味分阴阳,根据气味薄厚可再分阴阳;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属性,也可将“平”气包含在内;五味最主要是用来反映药食物的功效;四气的运用体现了中医的正治、反治和反佐法,运用要遵从因时制宜和因病制宜的原则;五味的功效主要是基于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和五行相克理论总结出来的,合理运用五味能养五脏气,然切忌过食,否则会导致疾病发生;《内经》中的气味配伍规律,多与五脏苦欲补泻治则、五行生克规律以及四气正治法有关;2.《内经》气味理论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气味功效能提示药物的主治功能;气味禁忌提示用药方向;气味配伍能增强药性、扩大方药治疗范围、降低其毒副作用;3.分析六经病的主方及其加减方可知,仲景组方配伍,不是药物气味和功效的简单线性相加,而是在《内经》气味理论的指导下,将药物的气味和功效,按照君臣佐使结构、七情和合关系以及升降沉浮理论进行配伍组合;4.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气味理论,仲景运用其组方配伍的经验为他们释方制方提供了借鉴。结论《内经》气味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对经方组方配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内经》气味理论及其在经方组方配伍中的应用规律,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医家们的临床实践,而后世医家们的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气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中医学发展的良性循环。
刘素贤[4](2019)在《柏树纲教授以“相反相成”法配伍辨治慢性糜烂性胃炎学术经验总结》文中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CEG)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胃部疾病,超过半数的慢性胃炎为糜烂性胃炎,且有极高的癌变倾向。目前,诊断糜烂性胃炎需结合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西医治疗CEG多从改善消化道症状入手,通过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等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见效快但易复发的特点。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痞满”、“胃脘痛”等范畴,根据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对相关病症的记载到近代医家对本病的详尽分述,中医药疗法对本病疗效确切,可有效防治本病的进一步传变。“相反相成”配伍法是指将性味、功能、作用趋向相反的药物组合配伍治疗错综复杂的证候,达到相反相成效果的中药配伍方法。中医以相反相成法治疗本病源远流长,早在《伤寒论》中即有呈现,张仲景以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方中采用寒热并用的方法;《金匮要略》以枳术汤治疗本病,方中消补兼施并以消为主;张元素《医贯》所载枳术丸消补同用,以补为主;李玉奇教授“以痈论治”理论及周学文教授“毒热”学说均采用清补兼用法。柏师融汇古今各家学术思想,根据脾胃生理病理特点、CEG发病机制、发病特点,结合三十余年临床经验,提出了治疗CEG(中医痞证)的系列观点。认为脾胃生理特点主要在“平衡”,即阴阳平衡、寒热平衡、燥湿平衡及升降平衡。而CEG病机关键在于“失衡”,即阴阳失衡、寒热失衡、燥湿失衡及升降失衡。在对CEG病机深入认识基础上,老师将哲学“维度”的概念引入中医,从四个维度整体分析本病病机,认为本病临床症候特征为虚实兼夹、寒热并见、润燥失宜、升降失司。临床上,辨证宜重视整体辨证,从四个维度(虚实变化、寒热分布、津液运输与气机紊乱)及八个要素(虚、实、寒、热、润、燥、升、降)全面、系统、精准的评估脾胃病因病机症候状况,此谓之“和胃八纲”。《温病条辨·致病法论》载:“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疗CEG的关键在于平衡,平衡四维八纲的关系,以“相反相成”法实现脾胃平衡,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正平和的哲理和艺术。古有《易经·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今以相反相成配伍法治疗CEG之要点有一个核心:平衡;两个趋向:正与反;四个维度:虚实变化、寒热分布、津液运输与气机紊乱;八个要素:虚、实、寒、热、润、燥、升、降。针对CEG临床症候及治疗CEG核心要点,并融汇消补兼施、温清互用、润燥并进、升清降浊诸法于一方,老师拟定“八味和胃饮”用治本病:白术与鸡内金、干姜与栀子、陈皮与玉竹、黄芪与紫苏梗。其中白术与鸡内金消补同用;干姜与栀子寒热并用;陈皮与玉竹润燥互用;黄芪与紫苏梗升降相因。文章末尾典型病例举隅,体现柏师如何将这种配伍方法运用于临床及根据上述四对病机变化调整用药的具体模式。
任素剑,林江,丘志良,白扬[5](2019)在《中药组分配伍与方剂配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组分配伍遵循方剂的配伍理论与原则,以临床有效的名优中药二次开发为切入点,在方剂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基本明确的基础上,以组效关系为基础,优化设计,针对临床适应病证,筛选有效的中药处方。文章主要探讨中药组分配伍与方剂配伍的特性及相关性。通过对中药组分配伍研究模式的分析,阐述方剂配伍与组分配伍的衔接,并着重分析两种配伍方式的相关性。
余豆豆[6](2019)在《基于方剂基本理论的小方与药对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方剂基本理论包括组方、配伍、功效、主治、用法六大理论。本研究主要应用方剂理论框架的基本理论及综合应用文献学、目录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所搜集的两味药组成的“小方”与药对从组方、配伍、功效、主治、用法、分类六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以期发现两者各自的共性及特性,进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出历代特色小方和药对。第二步运用方剂理论框架的基本理论,对所搜集来的“小方”与药对从组方、配伍、功效、主治、用法、分类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三步对两者异同进行的归纳、概括、分析、总结,提炼出两者的共性及特性。结果:1.组方方面:小方具有分析病因病机,确立辨证分型,拟定治法的组方过程,其组方形式有君+臣、君+佐、相须式等形式。药对不属于方剂,没有组方过程和组方形式。2.配伍方面:小方的配伍形式多为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两大类,其中相辅相成有同类配伍和引经配伍,相反相成则有寒热并用、升降合用等。药对的配伍形式为中药的七情配伍、性味配伍等。3.功效方面:小方与药对均涉及对症、对证、对病功效,但绝大多数文献记载形式为案例式,即某一方或某一药对能治疗某一症或某一病,常于主治混淆。功效均源于后世学者对其所作的提炼、总结。4.主治方面:小方与药对均涉及对症、对证、对病主治。5.用法方面:小方组方剂量及使用剂量明确;剂型中汤剂占大多数,其次为丸、散、膏剂等等;服法有空心腹、食前服等多种服用方法。药对存在于复方之中,每一组药对有其固定的用量范围,根据每一味药物的特性,其具体的煎法会有所差异。6.分类方面:小方的分类先后经历了以病分类、病证分类、脏腑分类、功效分类。后世医家对药对的分类常以功效分类为主。结论:1.小方属于方剂的范畴,可以单独成方。而药对属于中药的范畴,其运用受七情和合配伍的指导,只能存在于复方之中。2.组方属于小方特有的概念,药对无组方概念;小方侧重同类配伍、引经配伍,药对则侧重相须、相使七情配伍;小方与药对功效及主治无明显差异,但在文献记载中两者有混淆;小方有其固定的剂量、剂型及煎服法,而药对药对的用法需随着其在具体方剂中具体的病因、病机作出相应的调整;小方与药对均具有功效分类。
刘兰[7](2018)在《王孟英治湿方剂之配伍特点研究》文中提出“湿”已成为现代疾病中愈发常见的一种致病因素。本研究主要应用基础文献研究与数据统计两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基础文献研究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纵向与横向梳理湿病发展脉络,重点分析王孟英所处时期的地域特点及疾病发生、发展特点。后通过后世对王孟英治湿理论及方剂的继承与发扬,表明了其方剂在现代运用中的广泛性与实用性。统计研究则通过对王孟英相关书籍的整理,提取其书中与治疗湿病相关的条文及医案,统计其所用方剂,分析其用药、配伍特点。旨在让医者更系统的认识王孟英治湿方剂之配伍特点,更好的指导临床运用。本研究中,通过对王孟英治湿常用药物、药对及方剂分析,可知王孟英在配伍上,遵循药物相辅相成与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相辅相成配伍中,常用到同类配伍与药对配伍,既将功效、性能相近的药物组合运用,或将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组合运用。在相反相成理论配伍上,注重药物寒温并用、升降相因,亦用到散收并用、润燥并用等配伍方法,意在气机的调理;与此同时,王孟英在配伍上注重辨证施治,药有专攻,且常配伍常见食物及生鲜之品使用。当今时代,湿邪致病愈发常见,体内湿气偏盛的亚健康人群也普遍增多,湿邪为患严重影响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脏腑功能。王孟英生活时代的气候条件与人群体质与现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总结王孟英治湿方剂的配伍特点,可为当代许多湿邪所致疾病的论治提供理论指导。
张赫然,赵志恒[8](2018)在《方剂配伍中散收思维刍议》文中指出散收是从药物的作用趋向而言,药性向外、趋上的则为散,药性偏内、趋下的则为收。散收思维在方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以散佐收、以收佐散和散收并用。以散佐收主要针对邪气束表、腠理不固、营卫失和的病机,方如玉屏风散;以收佐散是指在盛正不虚的情况下,为防大队辛散温燥之品耗伤正气,而配用少量收敛正气的药物,方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真武汤等;散收并用即向外发散与向内收敛的药物同用,方如桂枝汤、四逆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乌梅丸、四神丸等。
毛卓鹏,刘红宁,熊延熙,默啸筝,齐城成[9](2017)在《数据挖掘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述评》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并依此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方法:以中文数据库为信息源,如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方剂"and"配伍规律"为第一关键词,"数据挖掘"为第二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检索到200多篇相关文献,通过泛读之后,其中有42篇论文符合要求,并记载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同时存在很多关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其使用价值的争议。结论:在研究中医方剂的配伍规律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减免某些不需要的条件,在探讨方剂配伍规律找出相异点时,有更多的方向选择。
孙鑫[10](2017)在《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文中提出中药理论体系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对中药理论的认知结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从古至今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中药理论体系自《黄帝内经》起源、《神农本草经》形成以来,经过历代的演绎与发展,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范畴和内涵也随之发展演变。因此,开展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深层次研究,提炼中药理论体系框架,从总体上把握古今中药理论体系发展演变的脉络,进而总结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能够为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探寻中药理论体系的“源”与“流”提供新思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思想和《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内容,以及以统编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内容,提炼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随后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三者的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理论模块、所涵盖的概念范畴及药物构成结构进行点对点式地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探寻具有标志性或重大影响的理论演变,并试对其历史节点及演变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梳理中药理论体系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脉络。最后,对中药理论体系起源、形成、演变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的中药理论进行研究。《黄帝内经》虽记载具体方药不多,但其散见于多个篇章中涉及中药理论的阐发,为系统和完整的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部分将《黄帝内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素问》《灵枢》原文,对其中的中药理论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药性理论、配伍原则、服药方法、临证用药法则及十三方用药特点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基于上述内容,初步提炼出《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早期中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书中所载的中药学理论知识颇为丰富。本部分立足于《神农本草经》原文,从中药分类方法、药性理论、组方配伍理论、药物制备理论、服药方法理论、临证治疗理论六个方面对其中药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内涵进行阐发,并初步勾勒出《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本文第三部分是对以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为代表的近现代中药理论体系的研究。中药学教材发源自民国时期,广泛应用于现代。作为一种独特的中药学理论载体,其中药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的中药理论体系共识。故本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先对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的中药学教材的概况及理论体系特点进行阐发,随后简要介绍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及特点,最后论述本部分的重点内容——1960年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内涵、框架结构等基本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从1版至9版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基于统编中药学教材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样貌。本文的第四部分是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现代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中药理论体系和药物构成两个方面进行古今比较。中药理论体系方面的比较,是将古今中药理论体系的概念范畴进行点对点式的对比,发现从古至今内涵产生了变化的概念,并探寻其发生变化的历史节点和原因。药物构成方面的比较,本研究择取中药理论体系形成之初的中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与现行9版统编教材《中药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二者所收载药物的构成结构和性能分类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探明二者药物组成和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性能分类特点,并尝试分析造成其异同的原因。本文第五部分基于第四部分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分析,对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中药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前进和演变过程,其演变与发展的原因往往是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它受到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的指导,稳定沿袭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中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的需求和经验积累的推动作用下持续发展,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也与学科独立和分化等其他因素皆有关系,其研究方向在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所转变。各因素之间共同作用,从而使中药理论体系的理论核心得以稳定沿袭,理论外延得以延伸发展。
二、浅论相反相成原则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相反相成原则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方剂配伍理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配伍理论研究 |
1.1 君臣佐使组方原则 |
1.2 药性制方理论 |
1.2.1 性味配伍 |
1.2.2 升降浮沉配伍 |
1.2.3 七情和合配伍 |
1.3 框架理论配伍 |
1.4 组分配伍 |
1.5 其他配伍理论 |
1.5.1 功效配伍 |
1.5.2 剂型更换配伍 |
2 问题及对策 |
(2)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痰湿阻肺模型大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相反相成 |
1.1 相反相成理论研究 |
1.2 相反相成临床研究 |
1.3 相反相成实验研究 |
2 半夏、麦冬在方剂中的配伍作用 |
2.1 润燥互用 |
2.1.1 润燥化痰 |
2.1.2 润燥降逆 |
2.2 清热化痰 |
2.3 养心化痰 |
2.4 益阴降逆 |
2.5 清胃降逆 |
3 法半夏、麦冬与痰湿阻肺证关系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 |
1.2 药物与制备方法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给药与处理方法 |
2.4 指标观察与检测 |
2.4.1 大鼠一般情况的动态观察 |
2.4.2 HE染色 |
2.4.3 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 |
2.4.4 ELISA法检测蛋白表达 |
2.4.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2.4.6 Real-time PCR法检测基因表达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
3.2 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大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 |
3.3 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大鼠血清EGFR表达的影响 |
3.4 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大鼠肺组织ERK1/2、p-ERK1/2、p38 MAPK、p-p38MAPK表达的影响 |
3.5 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大鼠肺组织MUC5AC、MUC5B表达的影响 |
3.6 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大鼠肺组织MUC5ACmRNA、MUC5B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痰湿阻肺证与动物模型 |
4.2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4.3 对一般情况的影响 |
4.4 对肺组织病理的影响 |
4.5 对大鼠血清EGFR的影响 |
4.6 对大鼠肺组织ERK1/2、p-ERK1/2和p38 MAPK、p-p38 MAPK的影响 |
4.7 对大鼠肺组织MUC5AC、MUC5B及 mRNA的影响 |
5 结果与结论 |
5.1 结果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内经》气味理论研究及其在经方组方配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内经》气味理论的内容梳理和相关探讨 |
一、气味概述 |
二、四气 |
(一) 《内经》中的四气内涵 |
(二) 四气的运用所蕴含的中医治则治法 |
(三) 四气的使用原则 |
三、五味 |
(一) 《内经》中的五味内涵 |
(二) 五味的功效 |
1. “辛”味的功效 |
2. “酸”味的功效 |
3. “甘”味的功效 |
4. “苦”味的功效 |
5. “咸”味的功效 |
(三) 五味的使用禁忌 |
1. 过食五味伤脏腑 |
2. 过食五味伤五体 |
3. 过食五味造成的其它伤害 |
四、《内经》中的气味配伍规律 |
(一) 岁运的太过不及与司天在泉之治的气味配伍规律 |
1. 岁运太过的情况例举 |
2. 岁运不及的情况例举 |
3. 六十年气味配伍规律总结 |
(二) 六气异常变化的气味配伍规律 |
1. 六气淫胜之治的气味配伍规律 |
2. 邪气反胜之治的气味配伍规律 |
3. 六气胜复之治的气味配伍规律 |
五、《内经》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 |
第二部分 《内经》气味理论在经方组方配伍中的应用 |
一、经方的内涵 |
二、《内经》气味理论在经方中的应用 |
(一) 选用六经病主方为经方代表进行分析 |
(二) 太阳病主方中的气味配伍规律 |
1. 太阳病提纲和主方 |
2. 桂枝汤气味配伍规律探讨 |
3. 桂枝汤加减方中蕴含的《内经》气味理论 |
(三) 阳明病主方中的气味配伍规律 |
1. 阳明病提纲和主方 |
2. 大承气汤气味配伍规律探讨 |
3. 大承气汤加减方中蕴含的《内经》气味理论 |
(四) 少阳病主方中的气味配伍规律 |
1. 少阳病提纲和主方 |
2. 小柴胡汤气味配伍规律探讨 |
3. 小柴胡汤加减方中蕴含的《内经》气味理论 |
(五) 太阴病主方中的气味配伍规律 |
1. 太阴病提纲和主方 |
2. 理中丸气味配伍规律探讨 |
3. 理中丸加减方中蕴含的《内经》气味理论 |
(六) 少阴病主方中的气味配伍规律 |
1. 少阴病提纲和主方 |
2. 四逆汤气味配伍规律探讨 |
3. 四逆汤加减方中蕴含的《内经》气味理论 |
(七) 厥阴病主方中的气味配伍规律 |
1. 厥阴病提纲和主方 |
2. 乌梅丸气味配伍规律探讨 |
3. 乌梅丸加减方中蕴含的《内经》气味理论 |
三、对后世医家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六经病的论述 |
致谢 |
文献综述 《内经》气味理论的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4)柏树纲教授以“相反相成”法配伍辨治慢性糜烂性胃炎学术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
1.1 历代医家对本病病机的认识 |
1.2 历代中医治疗本病的用药配伍模式 |
2 柏师治疗 CEG 的学术经验 |
2.1 柏师对 CEG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柏师以相反相成法配伍治疗 CEG |
3 辨证施治 |
3.1 八味和胃饮 |
3.2 以虚损为主 |
3.3 以实滞为主 |
4 医案举隅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中药组分配伍与方剂配伍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方剂配伍理论 |
2 组分配伍方法与方剂配伍理论的衔接 |
2.1 方剂组分配伍 |
2.2 单味药组分配伍 |
2.3 标准物质组分配伍 |
3 思考与展望 |
(6)基于方剂基本理论的小方与药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 小方与药对在临床上常用且易混淆 |
1.2 小方与药对比较研究甚少 |
2.小方历史发展沿革 |
2.1 先秦两汉时期仲景善用小方 |
2.2 晋唐时期《千金方》所载小方一百余首 |
2.3 宋金元时期大量记载小方的方书涌现 |
2.4 明清时期小方在发展中丰富 |
2.5 近代张锡纯善用小方 |
3.药对历史发展沿革 |
3.1 先秦至两汉时期药对萌芽阶段 |
3.2 南北朝时期药对之名始见 |
3.3 明清时期药对理论发展 |
3.4 近代涌现大量关于药对的着作 |
4.小方与药对的研究现状 |
4.1 研究药对在方剂中的应用及应用规律 |
4.2 具体小方的临床应用 |
5.方剂理论框架研究简介 |
第二部分 应用方剂基本理论研究小方 |
1.小方的组方 |
1.1 小方的组方形式为君+臣、君+佐、相须式 |
1.2 组方研究示例 |
2.小方的配伍 |
2.1 小方配伍形式有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 |
2.2 配伍研究示例 |
3.小方的功效 |
3.1 小方的功效具有对症、对证、对病功效 |
3.2 功效研究示例 |
4.小方的主治 |
4.1 小方主治具有对症、对病、对证主治 |
4.2 主治研究示例 |
5.小方的用法 |
5.1 小方剂量明确 |
5.2 小方剂型有汤、丸、散等 |
5.3 小方具有完整的煎法服法 |
6.小方的分类 |
6.1 小方分类方式多样 |
第三部分 基于方剂基本理论研究药对 |
1.常见药对的配伍形式主要有七情配伍和性味配伍 |
1.1 七情配伍 |
1.2 性味配伍 |
1.3 常用药对配伍示例 |
2.常见药对的功效主要有对症、对证、对病功效 |
2.1 常用药对功效示例 |
3.常见药对的主治主要有对症、对证、对病主治 |
3.1 常用药对主治示例 |
4.常见药对的用法范围明确 |
4.1 常用药对用法示例 |
5、药对以功效为主分类 |
第四部分 讨论 |
1.小方具有组方过程和形式 |
2.小方具有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配伍形式 |
3.小方与药对均具有对病、对症、对证功效 |
4.小方与药对均具有对病、对症、对证主治 |
5.小方具有完整的剂量、剂型、用法结构 |
6.小方与药对均具有功效分类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王孟英治湿方剂之配伍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 病湿者多 |
1.2 对王孟英治湿方剂研究甚少 |
2 湿邪致病历代学术沿革 |
2.1 历代对湿邪致病的认识 |
2.1.1 秦汉时期 |
2.1.2 晋、唐宋时期 |
2.1.3 金元时期 |
2.1.4 明清时期 |
2.1.5 民国时期及以后 |
2.2 同时期医家对湿的论治 |
2.2.1 叶桂 |
2.2.2 薛雪 |
2.2.3 吴鞠通 |
3 湿邪致病多因素分析 |
3.1 湿邪产生的原因 |
3.1.1 生活方面 |
3.1.2 体质方面 |
3.2 湿邪之为病特点 |
3.2.1 湿邪特点 |
3.2.2 湿邪为病部位与症状 |
3.2.3 湿病与季节、地域的关系 |
3.2.4 治疗与预防 |
4 后世对王孟英治湿理论及方剂的传承 |
4.1 现代医家对王孟英治湿理论的继承与发扬 |
4.2 王孟英治湿方剂的近现代运用 |
4.2.1 甘露消毒丹 |
4.2.2 苏叶黄连汤 |
4.2.3 王氏连朴饮 |
4.2.4 王氏清暑益气汤 |
4.3 小结 |
第二部分 王孟英治湿方剂之配伍特点研究 |
1 王孟英对湿病的认识 |
1.1 社会时代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2 王孟英对湿的认识 |
2 治疗湿邪方剂提取 |
2.1 选书依据 |
2.2 选方依据 |
3 治疗湿邪方剂药物分析 |
3.1 药物使用 |
3.2 药物属性分析 |
3.3 药对分析 |
3.3.1 滑石甘草 |
3.3.2 半夏厚朴 |
3.3.3 茯苓与其他药物的配伍 |
3.4 小结 |
4 王孟英治湿方剂配伍特点分析 |
4.1 方剂配伍特点 |
4.1.1 相辅相成 |
4.1.2 相反相成 |
4.1.4 小结 |
4.2 王孟英治湿方剂分析 |
4.2.1 甘露消毒丹 |
4.2.2 苏叶黄连汤 |
4.2.3 王氏连朴饮 |
4.2.4 燃照汤 |
4.2.5 清暑益气汤 |
4.3 王孟英治湿医案分析 |
4.4 王孟英治湿配伍特点总结 |
4.4.1 相辅相成 |
4.4.2 寒温并用 |
4.4.3 性味配伍 |
4.4.4 重视调理气机 |
4.4.5 辨证为要,药有专攻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 问题与不足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药物药性及出现频次三线表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方剂配伍中散收思维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结者散之”与“散者收之” |
1.1“散者收之”与散收思维 |
1.2“结者散之”与散收思维 |
2 散收思维与相反相成 |
3 散收思维在方剂中的应用 |
3.1 以散佐收 |
3.2 以收佐散 |
3.3 散收并用 |
4 结语 |
(9)数据挖掘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方剂学研究进展 |
1.1 传统理论研究 |
1.2 循证医学研究 |
1.3 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 |
1.4分析系统 |
1.5 其他研究 |
2 方剂学研究中的科技问题及解决思路 |
2.1 方剂学研究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
2.2 解决思路 |
3 数据挖掘在方剂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
3.1 数据挖掘的方法 |
3.1.1 频数统计方法 |
3.1.2 分类模式 |
3.1.3 聚类分析 |
3.1.4关联规则 |
3.1.5 其他方法 |
3.2 数据挖掘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3.2.1 数据预处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3.2.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及解决思路 |
3.2.3 数据挖掘方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4 讨论 |
(10)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进展 |
2 中药理论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研究 |
1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内容 |
1.1 药性理论 |
1.2 配伍原则 |
1.3 服药方法 |
1.4 临证用药法则 |
1.5 《黄帝内经》十三方用药特点 |
2 《黄帝内经》中药理论核心概念范畴 |
第二部分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
1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内容 |
1.1 中药分类方法 |
1.2 药性理论 |
1.3 组方配伍理论 |
1.4 药物制备理论 |
1.5 用药方法理论 |
1.6 临证治疗理论 |
2 《神农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
第三部分 近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研究 |
1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
1.1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基本概况 |
1.2 民国时期中药学教材理论体系特点 |
2 建国初期(1949年—1960年)中药学教材沿革及特点 |
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 |
3.1 统编中药学教材概况 |
3.2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及内涵的演变 |
3.3 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结构的演变 |
4 统编中药学教材的中药理论体系框架 |
第四部分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比较研究 |
1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中药理论体系的比较 |
1.1 中药分类方法的比较 |
1.2 中药药性理论的比较 |
1.3 中药配伍理论的比较 |
1.4 中药效用的比较 |
1.5 中药制备理论的比较 |
1.6 用药禁忌理论的比较 |
1.7 服药方法理论的比较 |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本草经》与统编中药学教材药物属性和性能构成的聚类分析与比较 |
2.1 《本草经》和现代中药学教材中药性能特征数据库的建立 |
2.2 方法及步骤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五部分 中药理论体系的演变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古代哲学思想及中医思维模式指导中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2 《内经》《本草经》中药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沿袭使中药理论体系得以稳定表达 |
3 临床实践需求和经验积累推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 |
4 中西方思想文化交融影响近现代中药理论的研究方向 |
5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对中药理论体系发展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浅论相反相成原则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方剂配伍理论研究述评[J]. 龙天键,许二平. 中医学报, 2021(08)
- [2]法半夏与麦冬配伍对痰湿阻肺模型大鼠的影响[D]. 钟琦.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内经》气味理论研究及其在经方组方配伍中的应用[D]. 江昊翼.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柏树纲教授以“相反相成”法配伍辨治慢性糜烂性胃炎学术经验总结[D]. 刘素贤.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中药组分配伍与方剂配伍的相关性研究[J]. 任素剑,林江,丘志良,白扬.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4)
- [6]基于方剂基本理论的小方与药对的比较研究[D]. 余豆豆.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王孟英治湿方剂之配伍特点研究[D]. 刘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方剂配伍中散收思维刍议[J]. 张赫然,赵志恒. 中医学报, 2018(02)
- [9]数据挖掘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述评[J]. 毛卓鹏,刘红宁,熊延熙,默啸筝,齐城成.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6)
- [10]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近现代中药学教材探讨中药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D]. 孙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