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社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新空间

电视媒体社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新空间

一、电视媒体社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新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尹升[1](2021)在《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文件指出:研究建立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创新市场运行机制,推进赛事举办权、赛事转播权、无形资产开发等具备交易条件的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促进多方参与主体共同发展。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除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外的其他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各平台可直接购买或转让;进一步促进公平竞争,降低赛事和活动成本。一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赛事版权商业化的推进,体育板块的市场潜力、联动能力以及体育内容价值逐渐凸显,促使网络新媒体平台纷纷抢占优质的体育赛事版权,新媒体版权的竞争尤其激烈。全面激活了新媒体体育赛事直播行业,各大新媒体平台竞相加入到赛事版权的竞购之中,激烈的竞争面对的是本就价格高昂的头部赛事IP版权,全面的市场化既带来了充分的产品供给,也抬升了赛事版权的底价,对新媒体平台的版权开发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路径和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力图建立我国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策略的逻辑架构,并在研究中发现版权开发的问题,分析我国早期体育赛事付费直播开发的来龙去脉,是如何从免费走向收费,从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结合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个案案例分析,总结各平台策略特点。分析制约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发展的外因和内因,相应的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为我国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策略发展提出可行之对策。

刘培[2](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互联网与计算机等技术建构的网络空间成为与现实社会空间并存的第二空间。但网络空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技术发展中不断演进的。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应用的广泛推进,借助于大数据可以量化一切的强大计算能力,网络空间确已进入到一个高度依赖数据和算法的阶段,形成了新型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是在大数据技术深度介入下形成、以数据生态为核心、以算法为主导的、虚实深度交融的网络空间。它不仅是世界的数据化再现,而且是大数据算法与人的意向性协同敞开的网络空间。作为大数据技术形塑的空间,“大数据-网络空间”不是固态的、稳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被技术发展与各类媒体、政党、国家等主体意愿建造、编制和构筑,即“大数据-网络空间”具有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作为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传播载体和场域,同样也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可量化与可计算,实现了精准化和个性化传播。另一方面,“大数据-网络空间”亦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挑战,主要包括:大数据技术理性张扬下传播者经验的下降与自身的隐匿、数据化传播受众画像的失真、假新闻深度转向与传播生态的后真相化、资本逻辑与算法逻辑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逻辑的干扰。面对这些挑战,已有相关研究往往集中在大数据技术薄弱、西方的数据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大数据-网络空间”自身的可塑造性。“大数据-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不仅仅是大数据以工具性载体助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网络空间”是被技术和各种意识形态共同塑造与建构的。由此,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必然要求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如何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规避算法主导的传播方式,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从而积极地影响、修正甚至改变算法推荐主导的传播内容,以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在“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核心地位。其次,以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从而建构“主流价值算法”。主流价值算法通过纠正流量至上的价值导向以消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空间的挤压,从根本上塑造一个正能量的“大数据-网络空间”。再次,展开数据素养和政治素养的双维教育。通过数据素养教育提升传播者和传播受众的数据素养,同时强化大数据技术人员的意识形态教育。最后,推动大数据检测技术与平台监管齐头并进。积极研发大数据检测技术,以检测、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且按照精细化、区别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分级地监管各类传播媒体与平台,健全法律与行业规范的双重规制,从而有力推进“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马烨[3](2020)在《Y市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媒体传播开辟了新途径,进而为电视节目的播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传统媒体在发展美食节目上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各类媒体传播媒介上,深受大众的喜爱。Y市电视台资源较弱,与上级电视台竞争力不足、与同级电视台优势不够明显,为应对激烈的传媒竞争,提升收视率,Y市电视台美食节目必须进行创新,努力提升其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Y市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策略为研究内容,在现代媒体营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方法对美食节目《小城味道》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该美食节目现有营销策略环境分析和营销现状的讨论,提出该节目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和保障措施。文章首先探究了Y市电视台美食节目级别情况和营销现状,运用STP理论和SWOT营销理论讨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采取问卷调查获得美食节目受众的真实数据反映,据此分析Y市电视台美食节目传播营销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最后,根据对营销环境的分析,在确定优化原则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提出营销策略的改进优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实施利益性营销策略,精准定位节目细分受众,努力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优质内容产出提升节目品牌价值,与企业商业开展广泛品牌合作增加营销渠道,巧妙植入广告元素实现节目效果和商家宣传的共同价值;实施文化性营销策略,发挥文化传递、情感传递功能;实施区域性营销策略,精准把握本地特色饮食文化,避免节目同质化现象;实施趣味性营销策略,提高节目的娱乐性与可视性。最后,结合Y市电视台实际发展情况,提出组织结构、技术、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措施。

罗静伟[4](2020)在《广电系统的新兴媒体商业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传统广电媒体为应对新媒体浪潮,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在其新兴媒体平台积极进行商业模式实践。大致而言,迄今已形成三种典型模式:以央视为代表的“无缝覆盖”协同模式;以湖南卫视芒果TV为代表的娱乐生态圈模式;以上海文广为代表的“深耕圈层”垂直模式。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的实践具有一定成效:一是市场定位方面,新兴媒体的用户思维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的受众思维;二是价值创造方面,广电媒体的优势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较有成效地与用户相连接;三是盈利模式方面,品牌形象广告收入相对上升,多元收入有一定发展,对传统广电广告下滑有一定阻滞;四是竞争壁垒方面,长视频内容IP在吸附用户上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不过,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实践仍任重道远。首先,网络经济引致典型商业模式难以复制,不是先行者“赢家通吃”,就是典型者难具普遍性。其次,新媒体巨头、网络视频平台的覆盖竞争,令商业模式构筑举步维艰;最后,盈利模式单一是商业模式发展的致命症结,一者单一广告难抵收入下滑,一者多元收入争取收效甚微。应对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实践诉求进行审视,传统广电媒体衰颓下其新兴媒体商业模式需重新定位。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的未来发展,中央级广电应尽力建成内容平台流量入口;省市级广电应寻求流量入口推广垂直内容。传统广电媒体应立足结合自身优势,寻求发展新兴媒体商业模式的合适道路。

唐元[5](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本刊编辑部[6](2019)在《丝路同行 共谈融合传播新思路——2019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高峰论坛融合传播委员会会议召开》文中研究说明2019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高峰论坛融合传播委员会会议近期举行,来自全球的多位共同体成员代表、专业人士就开放融合、传播创新、全媒体共融、产业融合创新等主题发表见解。在融合传播委员会会议上,融合传播委员会会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分党组成员姜文波等领导以及来自地方电视台、业内知名企业、广电科研机构的代表畅所欲言,共同探讨融合传播的发展之道,就如何更好地借助共同体这一优质平台,展开了深入沟通和探讨。本刊整理了各位代表发言,与读者分享。

赵君香[7](2019)在《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近些年,随着我国博物馆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传播能力的提升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博物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应用拓展传播途径,博物馆如何通过视觉信息的传播提高传播效率,取得传播效果,博物馆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和审美能力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汲取近年来视觉信息传播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主要基于马莱兹克传播场模式和受众中心论,试图建构博物馆视觉场,探索视觉信息的传播规律。基本路径是以视觉元素组成、特征、编码解码方式、视觉信息传播模式为突破口,概括博物馆视觉场的实体与虚拟、现象与表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考察视觉场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构视觉场提升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视觉场是文化结构、视觉主体与受众发生互渗、互动的场域,由物质、活动和虚拟三种形态组成。社会环境以及受众心理空间同样构成博物馆视觉场的一部分,受众心理空间的表达依赖于空间视觉力场的构造。本研究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对受众留言分析,对国内外博物馆馆长、策展人、管理人员、志愿者、受众的访谈,从博物馆的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呈现与视觉叙事、媒介社会环境,结合受众视觉感知综合分析获得当前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现实图景。在媒介融合时代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博物馆学理念下,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探索了博物馆视觉场的构建、视觉信息传播的策略和内外场域的媒介构成,探究博物馆传播者如何使受众更好进行意义建构。本研究围绕博物馆的视觉场构建、受众行为的演进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的两条逻辑脉络展开。研究发现,“受众中心论”将受众整合到博物馆自身已有的结构框架中,新博物馆学的兴起,将博物馆重心由“物”转向了“人”。博物馆实践创新侧重于应对当前的受众需求,建立博物馆内部与外部、物质场域的相关性。博物馆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就要与受众形成交融互动、同生共在、内化发展的关系。参观博物馆的受众行为从凝视到交互,再到沉浸,体现出更深层的“参与性”“体验性”“分享性”特征。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注重观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的参与,传播形态更加虚拟化、科技化和场景化。博物馆视觉场转变为场景丰富大众体验的多维场域。三种传播形态是并行存在的关系,受到社会环境、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影响,博物馆传播发展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呈现出某一种形态更为突出的状态,并不会互相取代。受众对视觉场建构的影响表现在:博物馆视觉场传播形态的演进和受众行为的演进过程密切相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绪论、结论与展望,以及主体部分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探究。论述了博物馆视觉信息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性,分析了博物馆作为大众媒介,其媒介特征表现为:具有持续不断的内容生产、文化信息的交换体系、针对受众的意义阐述、情感共鸣的艺术语境和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分析了传播过程的编码方式和解码途径,并参照大众传播理论中的马来兹克模式构建出视觉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基于受众中心论,分析了博物馆受众的社会环境,以及博物馆针对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传播目的。构建出博物馆受众“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素养培养”模式图;将受众视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不同受众个体的文化素养、视觉素养和媒介技能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应成为培养的着力点。对于受众群体,通过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多元文化环境有助于其提升文化自信并加强价值认同。第三章主要从分析视觉场的物质形态场构建、视觉信息呈现与阐释方式入手,聚焦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建筑空间、展品案例,对博物馆的视觉场域建构、视觉秩序形成、受众多感官体验策略、艺术通感、交互式视觉传播、志愿者人际传播等内部传播环境进行阐述,引导受众进行视觉体验和意义解读。良好的视觉秩序可以使得观者视线的序列、起伏和转移都能够因其空间设计而形成连贯多样的视觉线路;各视觉要素在形式上都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体现于受众的视知觉在建构过程中对视觉经验和审美心理的感知、选择和同构。第四章以博物馆中最常见的展览活动形态,即视觉场的传播内容地域文化展览和国际展览,探索展览视觉表现和内容的视觉修辞、传播过程中的视觉隐喻、视觉叙事来阐述如何实现精神层面的展览主题有效传播,通过多元文化叙事的展览增进文明的互鉴互赏。展览经过策展人员诠释、说明,由点到线,充分关注展品之间、媒介之间关联性以形成视觉叙事和视觉隐喻呈现展品价值。第五章从博物馆展示的虚拟环境、媒介方式、博物馆数字化形态对视觉信息传播功能的影响、电视媒介对信息的重构来研究博物馆视觉艺术及文化呈现,探求博物馆虚拟视觉场的构建。场域的迁移体现在:由内到外、由真实到虚拟,突破博物馆实体边界传播。各媒介平台、社会机构与博物馆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跨媒体的博物馆文化叙事,实现视觉信息的多样化传播。结合可视化技术运用,媒介融合传播效果优于比传统的展示方式;但博物馆对视觉信息的传播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和社会渠道,仍需要发挥传播主体功能深入传播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第六章主要对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归纳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从媒介社会学角度,博物馆应被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受众进入其中,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并与博物馆的其他要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田野调查获得的质性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问题并综合分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传播环境与视觉秩序;展品呈现与信息阐释;展览的多样化叙事;媒介应用与拓展。本章也是对视觉场建构的案例补充和实践验证。在最后的“结论与展望”部分,研究发现了视觉场三种形态下博物馆与受众的关系;构建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视觉场整合模式,提出博物馆馆内外视觉信息的传播策略;并以对中外博物馆在视觉信息、艺术思想、多元文化、城市形象传播基础上内在发展规律获得启示,进行研究展望。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多以收藏保护文物珍品、研究和展示为主,而城市化发展、文化艺术生态繁荣的环境下博物馆具有复合功能,大众传播与公共文化服务性增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定位为文化生产、阐释、传播和体验的公共中心,并嵌入城市文化系统和大众社交网络之中;受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发展影响,将会出现更多的实体与虚拟博物馆结合的传播形态;大众传播为博物馆拓展更宽广的传播路径和范围,融合媒介为博物馆提供更多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创新内容、重组资源、跨界融合,视觉信息传播将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

阎安[8](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郑春风[9](2017)在《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行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事业规制体制,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面临的根本性体制环境。通过对中国电视规制体制进行必要的结构分析,以探查隐藏在其背后的国家政治权力的作用逻辑、技术策略、多样性后果,以及中国电视事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历史命运。本论文充分立足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党和国家决策、措施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文献分析研究,对中国特殊社会情境中的电视技术、电视事业空间与国家电视事业规制体制之间复杂的、历史的与具体的关系进行批判式的考察,重点对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体制内部的主体权力结构形态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本论文认为,中国电视事业规制体制内部存在一种结构弹性,而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这种结构弹性对于规制体制背后的权力系统与电视事业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即它在使这套规制体制背后的国家权力维持对电视事业政治意识形态高效控制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结构性的权力规制空隙,从而为中国电视事业提供了诸多正式/非正式的结构性机会,为中国电视事业创造了一个比较活跃的"边缘"动力空间。

魏少华[10](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交媒体是基于Web2.0技术平台,用户可以实现浏览、下载、上传、分享、评论、即时通讯、在线交友等功能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既具有社交功能又具有信息发布的媒体功能。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指社交媒体中关于话题的所有功能。"话题"功能是社交媒体社交功能和媒体功能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从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的"对话理论"的视角,对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根据对话理论,一种真正的"对话"表现在以下几点:对话首先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社会需要一个自由对话的"公共空间";对话的双方需要具有"主体间性"关系;对话既具有"向心力",又具有"离心力";对话中的"大型对话"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复调"对话;在对话中"复调"与"狂欢"成为平等对话的表现。依据"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研究中把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分为:网民群分功能;网络社区构建功能;话题发布功能;话题聚合、发现功能;话题传播与扩散功能;话题讨论、互动功能等六大功能。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对对话理论观点的实践与诠释。论文根据每一种"话题"功能与"对话理论"观点的对应性,分章节论述了该"话题"功能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运营状况及对新闻对话的影响。文章从第三章到第八章,依据第二章中对社交媒体六大功能的划分,对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对话性"进行了分析。论文分析了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技术表现对信息传播,尤其是新闻传播的影响。Web1.0时代,大多数人以及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网络内容的构建权利,如同传统媒体时代一样,主要掌握在有技术权限和话语权限的部门和机构以及少数个人手中。Web2.0的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颠覆了 Web1.0网络传播的模式和理念,它开放了网络内容构建的权限,普通用户成为社交媒体内容的贡献者和构建者。所以,与其说Web2.0是网络技术的革新,不如说是网络传播理念的变革。社交媒体中的"话题"功能让其平台中的话题变成了一条让用户彼此相连的纽带,在"六度分隔"理论的支持下,实现了人与人的汇聚、"群分"功能。在社交媒体中,人与人实现了对话关系的建立,实现了网络中人与人的相遇。社交媒体的"话题"系统具有网络社区的构建功能,让话题平台中的人们通过话题系统组成不同的社区。这种社区有管理者和管理规则,人与人的联系相对多元、松散,但彼此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这种网络社区具有自由进入、自由讨论的特点,使网络社区具有了对话理论中的"公共空间"的部分属性。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共生其中,且公共话题讨论的参与者由于年龄、学历严重分化,造成其"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实现了用户在技术上的平等赋权,人与人在社交媒体中实现了表达权限的对等,用户"主体性"得以体现,使得用户之间开启了"主体间性"对话。在社交媒体中,人们关于话题的对话与互动表现出强大的个体性特点,既有对热点话题的强大"向心力",同时又具有多元主题、多元表达,以"去中心"为特点的"离心力"。社交媒体中的话题讨论呈现出主体多元、主题多元、话语表达多元的"复调"状态。匿名掩盖下的网络讨论,出现了众声喧哗的"狂欢"状态。社交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复调"与"狂欢"状态,给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它让信息传播回归了多元对话式传播;消极影响则是信息"狂欢"常带来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各种问题,对受众认知形成新的干扰。总之,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对公共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新闻传播等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电视媒体社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新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媒体社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新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比较分析法
        1.3.4 专家访谈法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内文献综述
        2.1.2 国外文献综述
    2.2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定义及相关理论
        2.2.1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模式
        2.2.2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模式构成要素
        2.2.3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模式驱动方式
3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发展现状
    3.1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发展阶段
        3.1.1 探索阶段
        3.1.2 发展阶段
        3.1.3 平稳阶段
    3.2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与传统平台的盈利模式对比
    3.3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优质的内容
        3.3.2 营运的成本过高
        3.3.3 版权意识的缺乏
4 案例分析——新浪体育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
    4.1 新浪体育现状——转型之路
    4.2 新浪体育现有盈利模式分析
        4.2.1 打赏业务实现盈利
        4.2.2 广告业务实现盈利
        4.2.3 赛事直播+电商业务实现盈利
    4.3 成功打造自有IP赛事3X3 黄金联赛
    4.4 结合自身优势打造赛事体系
5 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策略分析
    5.1 丰富场景体验
    5.2 增加优质内容
    5.3 新技术应用升级
    5.4 增强版权保护
    5.5 合理的竞购
    5.6 挖掘特色赛事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录:专家访谈提纲

(2)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由与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网络空间的内在关联
    2.1 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
    2.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迁
    2.3 网络空间及其可塑性
    2.4 网络空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在关联维度
3 大数据技术对网络空间的形塑
    3.1 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变革的技术基础
    3.2 大数据技术的生产力属性与功能
    3.3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界定
    3.4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本质
    3.5 “大数据-网络空间”的主要特征
4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4.1 “大数据-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机遇
    4.2 技术理性的张扬与传播者的遮蔽
    4.3 数据化受众画像的失真
    4.4 假新闻扰乱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环境
    4.5 政治逻辑、算法逻辑与资本逻辑的博弈
5 掌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提升塑造“大数据-网络空间”的能力
    5.1 建构基于传播者与受众能动性的个性化传播
    5.2 设计主流价值算法
    5.3 展开数据素养与政治素养双维度教育
    5.4 大数据检测技术与监管齐头并进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Y市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综述
        1.2.2 国内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美食节目
        2.1.2 电视营销
    2.2 理论基础
        2.2.1 STP理论
        2.2.2 竞争战略理论
        2.2.3 4I营销理论
3 Y市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电视美食节目介绍
        3.1.1 产品介绍
        3.1.2 财务状况
    3.2 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现状
        3.2.1 利益性营销策略
        3.2.2 互动性营销策略
        3.2.3 个性化营销策略
        3.2.4 趣味性营销策略
    3.3 电视美食节目营销调查分析
        3.3.1 调查问卷设计
        3.3.2 问卷结构
        3.3.3 数据收集
        3.3.4 问卷统计分析
4 Y市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美食节目市场
        4.1.2 社会宣传导向需求
        4.1.3 限娱令带来的机遇挑战
        4.1.4 新媒体发展加速
    4.2 竞争者分析
    4.3 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遇
        4.3.4 挑战
5 Y市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5.1 优化原则
    5.2 市场细分
        5.2.1 细分市场
        5.2.2 目标市场选择
        5.2.3 市场定位
    5.3 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5.3.1 利益性营销策略
        5.3.2 互动性营销策略
        5.3.3 个性营销策略
        5.3.4 趣味性营销策略
6 Y市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6.1 组织结构保障
    6.2 技术保障措施
    6.3 人力资源保障
    6.4 资金保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广电系统的新兴媒体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
第一章 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实践的典型模式
    第一节 芒果TV的娱乐生态圈模式
        一、从独播战略到独特战略的转化
        二、“一站式”娱乐矩阵平台架构
        三、娱乐矩阵平台的IP内容运营
        四、基于娱乐生态圈的多元化盈利模式
    第二节 中央电视台的“无缝覆盖”协同模式
        一、多元终端“无缝覆盖”
        二、多屏互动“无缝传播”
        三、基于“无缝覆盖”的盈利模式
    第三节 东方传媒的“深耕圈层”垂直模式
        一、垂直定位的“1+3”用户平台架构
        二、垂直内容“深耕圈层”
        三、基于垂直圈层的盈利模式
第二章 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实践的主要成效
    第一节 市场定位:受众向用户存局部转变
        一、用户思维对受众思维的边际替代
        二、从受众细分向用户分群初步转变
    第二节 价值创造:内容联接用户较有成效
        一、内容生态圈构筑初见成效
        二、多屏联接覆盖率有效提高
        三、“圈层深耕”用户黏性提升
    第三节 盈利模式:对广告下滑有一定阻滞
        一、品牌形象广告收入相对上升
        二、多元收入对广告下滑有所补偿
    第四节 竞争壁垒:长视频内容具比较优势
        一、长视频吸附用户具核心竞争力
        二、长视频的IP运营形成一定特色
第三章 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实践成效的反思
    第一节 网络经济致典型商业模式难以复制
        一、先行者“赢家通吃”
        二、典型者难具普适性
    第二节 覆盖竞争令商业模式构筑举步维艰
        一、新媒体巨头的覆盖竞争
        二、网络视频平台的覆盖竞争
    第三节 盈利单一成商业模式发展致命症结
        一、单一广告难抵收入下滑
        二、多元收入争取收效不明
第四章 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的再定位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发展新兴媒体商业模式的再定位
        一、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实践诉求审视
        二、广电衰颓下其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契合点
    第二节 广电系统新兴媒体商业模式发展建议
        一、中央级广电:尽力建成内容平台流量入口
        二、省市级广电:寻求流量入口推广垂直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3.3 小结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4.1 城市意象概述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4.3 小结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5.1 研究设计
        5.1.1 框架理论
        5.1.2 分析样本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5.2.1 日常空间
        5.2.2 记忆空间
        5.2.3 流动空间
        5.2.4 超级空间
    5.3 小结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6.4 小结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探究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博物馆
        二、视觉信息
        三、视觉场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述略
        一、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溯源
        二、视觉思维理论及研究启示
    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模式到视觉场建构
        一、博物馆媒介特征和传播模式
        二、博物馆视觉场的建构及形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感知
        一、接受理论和积极受众观
        二、分众化传播与学术引领
        三、博物馆视觉优先性体现
    第二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素养培养
        一、博物馆受众素养的维度
        二、提升受众视觉素养的路径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价值
        一、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
        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物质形态
    第一节 建筑空间场域引发受众想象体验
        一、奠定视觉艺术的发展基础
        二、塑造受众的多元文化环境
        三、创设受众感知的视觉场域
        四、营造视听感知的想象空间
    第二节 视觉信息的物质内容呈现与阐释
        一、学术支撑: 策展定位与知识信息权威性
        二、历史意义: 文物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三、情感符号: 绘画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第三节 从隐喻到意义的艺术展视觉传播
        一、当代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
        二、视觉艺术隐喻转换与触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活动形态
    第一节 地域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一、地域文化展览视觉信息特点
        二、地域文化展览视觉叙事策略
        三、地域传统文化意蕴呈现方式
    第二节 国际跨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一、柔性视觉传播中国故事
        二、异域文化激发文明创想
        三、展览视觉文化叙事模式
    第三节 视觉场的人际传播和创意活动
        一、创建对话: 受众接受与意义协商
        二、创意活动: 交互传播与意义建构
        三、诠释讲解: 交互过程的人际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虚拟形态
    第一节 博物馆视觉场的媒介形态演变
        一、博物馆视觉信息典藏与传播的新场域
        二、融合媒介下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转向
    第二节 大众文化构建博物馆视觉场的主要方式
        一、电视节目构筑博物馆虚拟叙事新空间
        二、自媒体对博物馆受众的影响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发展前瞻
        一、科学技术带来视觉信息的人文传播
        二、物质场与虚拟场传播形态融合转换
        三、辩证运用虚拟场进行视觉信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视觉信息的传播场元素
        一、视觉场的内容分析
        二、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三、视觉场的媒介分析
        四、受众与博物馆关系分析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建筑空间建立主体认知
        二、视觉信息环境的秩序性
        三、展品展览的文化多样性
        四、运用媒介阐释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启示思考
    三、局限性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一空间特征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二空间特征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概念与框架的界定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框架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创新
    (二) 论文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特殊情境建构下的电视事业规制体制
第一节 特殊的国家-社会-市场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中国特殊政治结构对规制体制框架的构建
第三节 政府主导市场化改革的非预期性后果 第二章 中国电视技术形态的潜能及其边界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主导下的宣传技术体系
    (一) 党和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引进与技术自主化
    (二) 传输技术的发展与接受设备的普及
    (三) 新电视技术浪潮的到来
第二节 电视事业规模与容量的增长
    (一) 传输与覆盖的扩展
    (二) 频道资源的增加与内容资源的丰富
第三节 电视事业主体性空间的边界
    (一) 自主运作空间的扩大与经济独立性的增长
    (二) 一种合法化政权的有效技术手段 第三章 对电视事业空间的策略性规制
第一节 监管机制内部的二元张力
    (一) 单位化制度:一种对政治风险的有效管控
    (二) 市场化策略:市场经济下的双赢抉择
    (三) 一个微妙的"二元悖逆"命题
第二节 互联网的渗透与区隔管理
    (一) 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电视事业及其边界的冲击
    (二) 互联网渗透引发的多元结构重组及其后果
    (三) 对电视事业空间结构可控可管的区隔管理
第三节 属地分治与分散风险
    (一) 电视事业中属地分治策略的确立
    (二) 属地化分治的客观多元化市场效果
    (三) 属地化分治作为分摊政治风险与获取政治增益资产的统一 第四章 中国电视事业规制体制的结构性机会
第一节 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与一个有限的博弈空间
    (一) 中国情境下电视体制的市场化与去管制化
    (二) 有限博弈空间的出现
第二节 电视体制开放性与规制变量的产生
    (一) 业务主体从"国家"扩展到"国家-社会"
    (二) 规制体制内部结构变量的多元化
第三节 监管理性的局限性及其动力空间
    (一) 新媒体环境下监管体制效用的有限性
    (二) 游离在监管体制边缘的发展活力 结语 一种脆弱的平衡之术 参考文献 后记

(10)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四、本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社交媒体及其对话理论视域下的"话题"功能
    第一节 社交媒体的概念、分类
        一、社交媒体的概念
        二、社交媒体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概况
        一、社交媒体的发端:电子邮件(1987)
        二、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的发展:曙光BBS、四通利方等为代表(1991)
        三、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的发展:QQ、微信、易信、陌陌等为代表(1999)
        四、自媒体类社交媒体的发展:博客、播客、微博等为代表(2002)
        五、SNS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人网、开心网等为代表(2005)
        六、垂直社区的发展:豆瓣、lofter等小众兴趣社交为代表(2005)
        七、协同出版类社交的发展:百科、知乎等问答社交为代表(2006)
    第三节 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一、对话理论发展脉络及其主要观点
        二、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第三章 网民汇聚与"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建立
    第一节 话题,社交媒体中网民汇聚的纽带
        一、社交媒体用户汇聚基本情况
        二、社交媒体用户汇聚的"对话性"需求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用户"群分"功能
        一、"自助式"系统"群分"
        二、平台定位式用户"群分":平台选择+用户自助
        三、基于"话题"贡献度用户"群分"
        四、基于"话题"技术采纳的"群分"
    第三节 社交媒体"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的建立
        一、"群"是网络社会形成的基础
        二、"群"是网络对话中"人与人的相遇"
        三、社交媒体"圈层化"人际对话具有平台互通性
    第四节 群体用户调研: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一、2015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网络调研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访谈发现
第四章 "话题"的社区构建功能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
    第一节 关于对话的"公共空间"概念梳理
        一、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
        三、泰勒《现代社会想象》
        四、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第二节 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形成
        一、"物理社区"的衰落与"网络社区"的崛起
        二、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构建措施
        三、基于"话题"系统的网络社区管理体制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及典型代表
        一、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
        二、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典型代表
    第四节 社交媒体公共话题对话主体及对话特点
        一、社交媒体公共对话主体构成
        二、社交媒体公共对话的主要特点
        三、社交媒体"话题"社区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的反思
第五章 "话题"的信息发布功能与网络"主体间性"对话
    第一节 "主体间性"与UGC理念下话题发布功能
        一、关于"主体间性"
        二、社交媒体UGC"话题"理念与"主体间性"关系
    第二节 各类社交媒体UGC"话题"发布主要方式
        一、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二、微博、播客、个人空间等自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三、即时通讯类"话题"发布
    第三节 网民"主体间"对话案例分析
        一、徐本禹事件:社交媒体主体性显现
        二、"虐猫女"、"铜须门"事件:网民主体争议性调查行为
        三、"秦火火"事件:被滥用的主体间对话
    第四节 社交媒体自助式话题发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推动新闻互动与对话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增加了新闻"把关"的难度
第六章 "话题"的信息聚合、发现功能与对话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聚合功能
        一、论坛类半开放社区的"话题"聚合
        二、自媒体开放社区的"话题"汇聚
        三、即时通讯类闭合式社交媒体的"话题"汇聚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
        一、大数据、算法:"话题"发现功能的技术支持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节 社交媒体热点话题的主要类别
        一、新闻资讯类话题
        二、"微营销"类话题
        三、情感类话题
        四、生活百科类话题
        五、"个人秀"类话题
    第四节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对话的"离心力"和"向心力"
        一、对话的"离心力":去中心化
        二、对话的"向心力":公共话题中的舆论合力
第七章 "话题"扩散功能与"大型对话"传播分析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信息扩散功能
    第二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扩散路径分析
        一、样本选择
        二、样本分类
        三、扩散路径分析
        四、研究发现
    第三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的叙事特点
        一、话题选择:显着性、公共性
        二、主题选择:时政与民生
        三、叙事框架:我的故事——大家的故事——社会的故事
        四、叙事身份:公共性利益代表身份
        五、对话范围:全媒体、多平台、互动性
第八章 "话题"互动、对话中的"复调"与"狂欢"
    第一节 社交媒体"复调"对话内容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果
    第二节 网络"狂欢"下的谣言传播
        一、社交媒体中谣言"信息包裹"解析
        二、谣言传播的手段解析
    第三节 "复调"与"狂欢"中的不良现象与正义维护
        一、社交媒体"复调"对话中的不良现象
        二、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系统和机制
        三、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边界
    第四节 "复调"与"狂欢"现象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复调"、"狂欢"现象的积极影响
        二、"复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第九章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影响及反思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实现了对话者在网络中"在场"和"相遇"
        二、推动了"转向他人"的"主体间性"的对话
        三、多元对话形成对传统对话的补充或关系重构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对话功能的异化现象
        一、媒体官方账号在话题传播中的强势态度依然存在
        二、敏感话题"转身"容易,对话难
        三、"工具性"对话成为网络社区隐患
        四、社交媒体"话题"系统中的"伪传播"现象严重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应用的风险与防范治理
        一、网民自治与"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二、社交媒体"话题"应用中资本控制的风险与治理
        三、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效应的防范与应对
结论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三、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电视媒体社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新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赛事直播平台盈利策略研究[D]. 尹升.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2]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 刘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Y市电视美食节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马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6)
  • [4]广电系统的新兴媒体商业模式研究[D]. 罗静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丝路同行 共谈融合传播新思路——2019丝绸之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高峰论坛融合传播委员会会议召开[J]. 本刊编辑部. 现代电视技术, 2019(10)
  • [7]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D]. 赵君香. 山东大学, 2019(02)
  • [8]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媒介技术、空间与权力控制游戏 ——中国大陆电视事业规制的结构弹性研究[D]. 郑春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10]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D]. 魏少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电视媒体社区: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新空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