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改善公共英语大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云峰[1](2021)在《乌兰浩特市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教育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城乡教育公平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区域社会公平的起点和重要支柱。在乌兰浩特市构建和谐区域经济社会和文明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城乡教育公平发展中可能面临诸多问题,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决定了这些问题都与乌兰浩特市城市和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区和农村地区的孩子成长道路选择息息相关。所以,本文在总结以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从乌兰浩特市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探索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比如:财政教育资金扶持不充分、教育资金支出不够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供需失衡、地方政府服务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等。结合乌兰浩特市城区教育和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同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财政教育资金、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家庭因素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角度具体分析阐述出现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乌兰浩特市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市场化供需分配要求的城乡统筹结合发展机制,资金使用与监督体系必须完善的财政教育资金规范化管理,政府职能须转变和公共服务视角转换的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宣传和利用网络媒介增强学习主动性的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等。这些措施既是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不公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也是城乡经济可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地区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许静[2](2021)在《网络环境下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公共英语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它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但在校大学生的具体学习结果如何还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本文以哈尔滨华德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公共英语网络课程学习问卷》作为研究手段,对在校大学生公共英语网络课程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林晴晴[3](2020)在《基于“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高中教学区公共空间建筑计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考制度改革以及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走班制”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主流。走班后,教学形式的变化、课程体系的改变,给教学空间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适应“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校园建筑空间改造和新建学校的设计,尚缺少标准和参考。因此,为了促进我国“走班制”高中校园建筑空间建设,笔者以城市普通高中的教学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建筑计划研究。该研究立足我国“走班制”发展现状,通过查阅“走班制”相关资料,调研多所“走班制”试点高中,梳理“走班制”下教学管理架构及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及“走班制”下师生教学活动的行为模式及空间需求。并结合国外“走班制”学校成熟案例分析,研究“走班制”下公共空间在“走班制”高中教学区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究“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功能构成模式、各功能面积指标。论文还创造性地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对高中公共空间布局、各功能的空间属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改造案例分析,研究学校公共空间改造原则。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水平仍处于国外20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当前我国的“走班制”类型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对教学空间建设造成了极大压力。走班后,公共空间是教学区的重要功能空间,需要利用灵活使用的公共空间,作为教学空间的补充。该研究最终梳理了3种走班模式——“小走班模式”、“大走班模式—选考3科全部走班”、“全走班模式—各科全走班”,并总结了各个模式的内涵、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该论文提出了适应“走班制”高中的校园总体、教学区功能构成和现有“各类型”教学空间面积指标,指出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教学功能区是“走班制”校园功能构成的理想模式。通过研究,论文总结出“走班制”高中教学区公共空间的三大发展趋势,即公共空间拓展化、功能复合化和多层次化。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教学区公共空间的面积占比应达到35%—40%的结论,提出了公共空间的多功能构成模式、各功能的面积占比和适应“走班制”的多层次公共空间空间模式。在设计方法上,总结了8种公共空间的布局方式及其优缺点;通过分析还得出了公共空间各功能的空间属性要求,以作为建筑设计的参考。研究最后针对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既有学校教学区公共空间适应性改造原则。希望通过该研究,为未来“走班制”新建学校的建设和既有学校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唐超[4](2020)在《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是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普及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个人实验到政府主导的转变,奠定了现代英国幼儿教育的基础。19世纪也是英国社会剧变的时期。经过工业革命,英国从一个偏于一隅的岛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初步实现工业化。同时,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英国最早实现了城市化,伴随而来的是持续的教派冲突和阶级斗争。经济的腾飞与复杂的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的改革进程。幼儿学校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剧变在历史时空上的重叠,赋予了本研究独特的意义。研究这一时期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化我们对英国幼儿教育史的认识,理清教育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为对象,在宏观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助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段教育史,本研究在纵向维度以幼儿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切入点,将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及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在横向维度主要考察了不同阶段幼儿学校的教学实践及其发展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幼儿学校从个人实验走向政府主导,是英国为解决学校数量不足问题的必然之路。这条道路符合英国人的文化传统和英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条自下而上、荆棘丛生、充满斗争的道路,带有明显的中产阶级特性。中上层社会对幼儿学校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保障是推动幼儿学校普及的主要原因。在幼儿学校体系方面,英国幼儿学校呈现出一种“进化”而非“进步”模式。怀尔德斯平的体系很好地应对了各种挑战,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幼儿教育观的转变和幼儿学校事业的发展相互影响,致使幼儿学校的性质实现了从民间慈善到国家福利的转变,教育场所经历了从家庭、教会到社会的转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世俗化。论文共7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的缘起,明晰研究意义,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内容,确定研究思路,选择适合本研究的方法。第一章追溯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重点阐述济贫院、育婴堂、主日学校等慈善机构中的贫困幼儿教育。通过对这些机构创办宗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分析发现:这些慈善机构主要致力于保育而非教育;由于缺乏成熟的模式和专业的教师,教学质量也比较低下。第二章考察欧文在新拉纳克的幼儿学校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欧文所生活的环境出发,描述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二是阐述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创办宗旨、理论基础、教学与管理;三是分析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影响。第三章探讨英国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幼儿学校运动期间,民间成立了一些幼儿学校组织,它们推动了幼儿学校在英国的传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怀尔德斯平作为幼儿学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完整地阐述了幼儿学校的理念,创造性地改进了幼儿学校的环境,并在全国建立了幼儿学校网络,奠定了英国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第四章研究民办公助下英国幼儿学校的推进。本章从国家资助幼儿学校的方式出发,把幼儿学校发展分为“申请资助”和“结果支付”两部分,分析了不同资助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其对幼儿学校的影响。在“申请资助”制度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逐年上升,国教派开始主导幼儿学校,幼儿学校的数量得到提升,教学条件获得改善,幼儿学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地位得到提升。在“结果支付”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急剧缩减,入学率逐渐提升,教学内容向读、写、算倾斜。第五章论述一系列教育法案影响下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本章选取1870年、1876年、1891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法案,论述了英国政府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幼儿学校的普及;同时探讨了在幼儿学校普及的过程中学校规模及其内部体系的变化。第六章对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分析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特征与影响。结语部分对绪论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高振凤,杜娟,张琼[5](2020)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现状与构建策略》文中指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构建生态课堂非常重要,有利于改善公共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现阶段,生态课堂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表现在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生态课堂建设、现有教学环境阻碍了生态课堂的开展、单一的考核模式限制了生态课堂的建设,为此,需要从公共英语生态课堂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准则、建立有利于生态课堂开展的教学环境、创建促进生态课堂发展的考核体制三个方面加强公共英语生态课堂建设。
董毅敏[6](2018)在《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导思想对高职高专公共外语课程改革的探索》文中提出本文旨在对高职高专院校中单一的公共英语教学转化为多元化的公共外语教学提出改革建议。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专业技能去选择自己要学的外语。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也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关键。给予学生对于公共课的选课的自由权利,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专业性和兴趣去选择,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特定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刘颖[7](2017)在《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前教育财政体系是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关键子系统。但学前教育财政体系仍存在投入不足、分配不公、支出损耗过高等多种问题。2010年以后,我国各级政府推进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机制改革,学前教育投入显着增长,但现有财政投入能否稳定、长效地支持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有质量,是否解决了久遭诟病的公平争议,是否最大化地实现了效益仍有待考察。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政策文本分析法,综合政策学、财政学、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从充足、公平和效率三个维度考察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主要追问以下几个问题: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取向为何?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理念是否契合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要求?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三者的影响因素为何,如何发生作用?儿童权利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品理论共同勾勒了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图景:以儿童为本、注重教育公平、追求充足投入、提高投入效率。因此,充足、公平和效率应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系设计和评估的三项基本原则。研究借助政策范式理论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经历了单位福利范式、市场化范式和社会投入范式萌芽三个阶段。在社会投入范式萌芽时期,在政策取向上出现了充足、公平和效率三者的渐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水平在2010年以后改善明显,但仍存在持续改善乏力、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在教育体系中最薄弱、距离财政充足理想水平有较大差距等问题。财政横向公平也有所改善,但省际、县际差异不容忽视。公共财政资源向城市公办园集中的情况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财政城乡纵向公平有所改善,但还存在明显的“城镇中心”导向,公用经费的改善情况及公平状况都优于人员经费。省级财政中立的改善并不明显,人员经费的财政中立状况弱于公用经费。就机会公平而言,儿童家庭资本仍是影响幼儿进入公办园机会的重要因素。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效率不高,损耗严重,尤以规模效率最为突出。同时,近年来人员经费占比降低到不适宜的比例,已明显低于OECD所有国家。研究继而从学理上探索了在内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中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要素。理论上,内系统各要素通过作用于政府投入意愿、支出能力以及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来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外部系统的作用集中体现于“中国式分权”的经济上分权、政治上集权的体制、官僚制度、公共需求表达制度等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支出意愿、支出能力以及公共需求进入决策可能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乡土社会成为当前经济分权和“自上而下”标尺竞争的文化根源,而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则成为地方官员准确认识学前教育价值的桎梏。就财政公平而言,研究认为,内系统和外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散化、“城市中心”、以编制投入为主的既有投入体制是制约财政公平的重要制度原因;自利的地方官员在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下缺乏调整利益格局、进行制度创新的内在动机;支出层级过低、分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削弱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财力基础;义务教育集权和“普九”锦标赛进一步挤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宏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差序格局下亲疏远近和地位等级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就学前教育财政效率而言,内系统的公共支出规模、支出要素结构、支出方式、资金拨付链条、财务信息的公开和监管机制、质量监测和问责机制都影响着财政效率。从外系统来看,弱化的公民参与机制和“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激烈的横向竞争都不利于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从宏系统来看,“信任半径”较小,公共生活中缺乏诚实、节俭和合作也是增长交易成本的重要原因。研究以我国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和A省样本(区)县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财政公平和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对财政充足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的支出和收入分权程度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作用基本为正;中央向省一级的转移支付,能够起到激励和“粘蝇板”的效应。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关键因素。居民偏好对公共财政支出决策的影响力有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政策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正向作用显着。对城乡纵向公平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自主权的提高会降低公平程度。政府学前教育努力程度的影响显着为正。省一级城镇化对城乡学前教育公平起负向作用,教育城镇化可能降低省一级学前教育城乡生均经费支出差异。对财政综合技术效率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学前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基本为负;政府学前教育努力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为负,投入仍沿着效率损耗路径展开;私人投入占比较高的地区,财政效率也较高。省一级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对财政效率影响为正。研究进一步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我国部分地区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经验,并最终提出了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建议。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而言,要通过立法确定学前教育权利、实现预算单列、确立底线标准来解决投入的合法性问题,综合采用内外部监督机制和政治、经济激励机制来解决政府投入的意愿问题;通过支出责任适度上移、分地区确立适宜的政府间分担责任来解决政府投入的能力问题;通过核算学前教育成本、明确公共财政分担比例、建立与需求挂钩的生均投入机制来解决投入的技术合理性问题。就学前教育财政公平而言,短期要做到弱势优先,兼顾“惠及人人”,长期需要实现“惠及人人”基础上的“弱势补偿”。通过新增普惠性资源向弱势群体聚集地区布局、向弱势群体优先开放来实现“弱势优先”;通过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确保入园资格无歧视、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对所有儿童经济可得和距离可得来实现惠及人人。在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上要利用生均经费拨款机制普及性分担基础成本,为弱势群体分担额外补偿成本;加强中央和省级统筹,实现对弱势地区的倾斜和补偿。就提高财政效率而言,要提高人员经费占比,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到位,加强财政预算民主和预算管理、监督,完善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
蒋洁蕾[8](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金晨[9](2016)在《教育投入与薄弱学校的绩效管理研究 ——基于晋、皖、豫三省义务教育国培教师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至今,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变成现实,其发展进入了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规划,对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性课题做了明确的解释和规定,我国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拉开序幕。中共十八大再次提出我国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该目标的核心即为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效率。随着公共部门的私有化改造以及政府绩效评估持续影响着公共部门的管理范式,绩效管理成为改进学校组织的管理手段。新公共管理将绩效指标等技术性工具引入教育质量保障的框架,用以测量教育和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管理的量化使得教育问责的导向日渐明晰,绩效管理由此成为教育质量保障的工具。近二十年来,绩效管理的思路在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计划集权走向自主分权,从优质项目走向新优质项目,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以及绩效评价成为获取资本的依据是我国学校绩效管理变革的主要表现。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导下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校绩效的优化,提高了学校效能。本研究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从教育投入的视角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绩效管理做了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工资总体水平偏低,且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在班额方面设置不合理,班额过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课程实施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薄弱,课程开展的支持设施配备不完全,无法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在生师比方面的平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吻合,但在教师教龄方面,70%以上的受访教师处于教师职业发展周期的下降期间,后力不足。受访教师的学历结构与我国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大致符合,但在职培训不足,远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学时间占工作时间的比例偏高,导致教师工作倦怠,同时受访教师的教研活跃度明显偏低。2.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绩效管理的四个维度总体评分均不高,学校管理的和教师教学的绩效管理相对较好,学校公共关系的绩效管理状况最差。具体到指标,学校获得社会经费资助、学校辐射力、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学校文化和品牌以及学生多元发展的评分最低。3.通过回归分析,教育投入与学校绩效管理为相关关系,教育资源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绩效管理产生作用。其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比例、心理咨询室开设情况以及功能教室配备情况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总体的绩效管理影响最大。政府应维持教师工资增长率,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管理;加强对心理咨询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参与度:加大对图书馆建设的倾斜力度,制定义务教育簿弱学校图书资料配备的最低标准;明确义务教育体育设施配备标准,拓宽融资渠道从而加强经费保障;在师资培训方面,完善培训的财政支持体系,建立开放、规范的培训体系以及培训评估机制;对专任教师采用灵活的招聘方式,严格教师的准入条件;通过扩建和分流等措施,保持学校合理的生师比。除此之外,政府应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力量参与的组织及运行机制;薄弱学校应通过学校交流网络,获取优质学校的支持,提高学校绩效。
孟令质,魏庆平[10](2014)在《让英语学习移动起来——浅析如何进行高职英语移动教学》文中指出当前高职生英语基础欠佳,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在采取传统教学情况下,师生互动难以展开、课堂气氛难以掌控、课堂组织难度较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随着3G、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猛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把视线聚焦到移动学习领域,探索如何利用智能手机、MP4、掌上助手、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进行移动学习,使移动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从而建构一个无接缝的学习空间。本文拟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和先进的移动电子终端设备,让大学英语学习移动起来。
二、谈改善公共英语大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改善公共英语大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乌兰浩特市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简要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公平 |
2.教育公平 |
3.政府公共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物品理论 |
2.服务型政府理论 |
二、乌兰浩特市城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一)政府的城乡教育预算资金分配情况 |
1.财政教育预算资金的分配情况 |
2.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内部结构情况 |
(二)学校就读学生情况 |
(三)学校任职教师情况 |
三、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 |
1.财政教育资金扶持效益低下 |
2.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
3.教育理念差异化严重 |
4.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单一化 |
(二)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城乡教育不公问题的原因 |
1.教育资金使用与监督体系不健全 |
2.教师待遇地区差异化 |
3.优质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
4.家庭因素影响 |
5.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长效功能不足 |
四、解决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对策 |
(一)实行城乡教育统筹结合制 |
1.以“强”带“弱” |
2.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
3.增强区域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
(二)完善地方教育资金使用与监督体系 |
1.教育资金用途明确化 |
2.增强教育资金使用的监督效力 |
(三)加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
1.转变政府基本职能 |
2.转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视角 |
(四)转变家庭教育理念 |
1.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 |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网络环境下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英语网络教学的优势 |
(一)确立了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 |
(二)具备灵活性及自主性的教学特征 |
二、公共英语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互补性 |
三、公共英语网络课程学习问卷 |
(一)网络问卷具体内容 |
(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
四、公共英语网络课程教学反思 |
(一)从学生角度进行改进 |
(二)从教师角度进行改进 |
五、公共英语网络课程总结 |
(3)基于“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高中教学区公共空间建筑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教育理论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外中学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
1.3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概念的界定 |
1.3.1 研究范围:城市普通高中 |
1.3.2 研究对象:公共空间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调研工作简介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走班制”发展现状及对比研究 |
2.1 国内外“走班制”发展概况 |
2.1.1 国外走班制发展历史沿革 |
2.1.2 我国“走班制”发展现状 |
2.2 我国走班制教育的特征 |
2.2.1 我国高中课程体系与“走班制”同步发展 |
2.2.2 我国高中新课程课程数量多、内容广 |
2.2.3 我国高中新课程对比国外高中课程数量更多 |
2.2.4 我国“走班制”类型复杂多样 |
2.3 本章小结 |
3 适应“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高中建筑计划研究 |
3.1 我国“走班制”高中师生行为模式变化分析 |
3.1.1 全走班模式下学习行为特征:自主时间多 |
3.1.2 全走班模式下课间教学空间转换路径过长 |
3.1.3 各类型走班制模式下教学空间转换路径都过长 |
3.2 “走班制”高中校园总体功能构成模式 |
3.2.1 各类型“走班制”高中校园总体功能构成现状 |
3.2.2 教育发达国家高中校园总体功能构成 |
3.2.3 “走班制”校园总体功能构成理想模式——集约化教学区 |
3.3 “走班制”高中教学区功能构成模式 |
3.3.1 各类型“走班制”高中教学区功能构成现状 |
3.3.2 公共空间是国外高中教学区功能的重要构成 |
3.3.3 公共空间是“走班制”高中教学区功能的重要构成 |
3.4 现有各类型“走班制”的教学空间分析 |
3.4.1 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类型 |
3.4.2 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数量 |
3.4.3 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班额 |
3.4.4 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面积规模 |
3.4.5 现有各类型“走班制”教学空间分析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4 “走班制”高中的教学区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
4.1 我国“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
4.1.1 单一空间模式造成的公共空间体验感不佳 |
4.1.2 学生交往场所缺失 |
4.1.3 公共空间的面积占比不足 |
4.1.4 公共空间的设计缺乏和低利用率 |
4.1.5 我国高中公共空间问题总结 |
4.2 国内外高中公共空间发展与对比 |
4.2.1 国内外教学区发展趋势 |
4.2.2 国外高中公共空间发展 |
4.2.3 国内高中公共空间发展 |
4.2.4 适应“走班制”的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
4.3 本章小结 |
5 “走班制”高中的教学区公共空间建筑计划与空间模式研究 |
5.1 “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功能构成模式与面积指标 |
5.1.1 “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功能构成模式 |
5.1.2 “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各功能面积配比 |
5.2 “走班制”的高中公共空间模式与设计方法 |
5.2.1 “走班制”对高中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 |
5.2.2 基于“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模式 |
5.2.3 “走班制”高中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走班制”模式下既有学校教学区公共空间改造原则 |
6.1 既有学校教学区公共空间走班制模式下改造案例分析 |
6.1.1 上海美国学校探究与设计中心 |
6.1.2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未来学校 |
6.1.3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北楼 |
6.1.4 Roskilde Folk High School |
6.2 既有学校教学区公共空间适应性改造原则 |
6.2.1 扩展公共空间原则 |
6.2.2 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化原则 |
6.2.3 公共空间开放原则 |
6.2.4 公共空间灵活使用原则 |
6.3 公共空间改造试验 |
6.3.1 改造学校现状 |
6.3.2 改造思路分析 |
6.3.3 改造前后空间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 图目录 |
二 表目录 |
(4)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幼儿学校与幼儿园 |
(二)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 |
(三)英国与英格兰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教育研究 |
(二)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研究 |
(三)关于19世纪英国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五、研究问题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幼儿慈善机构发展的背景 |
一、中上层社会热衷于慈善事业 |
二、中上层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 |
三、中上层社会幼儿教育观的改变 |
第二节 济贫院中的幼儿教育 |
一、济贫院的生源 |
二、济贫院的管理 |
三、济贫院的教学 |
第三节 育婴堂中的幼儿教育 |
一、育婴堂的创办 |
二、育婴堂的生源 |
三、育婴堂的教学 |
四、育婴堂的经费 |
第四节 主日学校中的幼儿教育 |
一、主日学校的创办 |
二、主日学校的发展 |
三、主日学校的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 |
第一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创办的背景 |
一、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
二、童工现象十分严重 |
三、贫困幼儿入学率很低 |
第二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 |
一、幼儿学校的创办宗旨 |
二、幼儿学校的理论基础 |
三、幼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
第三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影响 |
一、促进英国一批幼儿学校的诞生 |
二、推动其他国家幼儿学校的创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 |
第一节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贫困幼儿教育问题的凸显 |
二、政府对贫困幼儿教育的放任 |
三、国教派与非国教派冲突加剧 |
第二节 民间幼儿学校组织的成立 |
一、幼儿学校协会 |
二、格拉斯哥幼儿协会 |
三、本土及殖民地幼儿学校协会 |
第三节 怀尔德斯平对幼儿学校运动的贡献 |
一、创建幼儿学校体系 |
二、建立幼儿学校网络 |
三、改变社会幼儿教育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 |
第一节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推进的背景 |
一、英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
二、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 |
三、福禄贝尔幼儿园在英国的传播 |
第二节 “申请资助”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
一、“申请资助”制度的产生 |
二、政府对幼儿学校的督查 |
三、“申请资助”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
第三节 “结果支付”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
一、“结果支付”制度的产生 |
二、“结果支付”制度的内容 |
三、“结果支付”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 |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普及的背景 |
一、基础教育的落后 |
二、政府政策的支持 |
三、社会财富的激增 |
第二节 法律推动下幼儿学校教育的普及 |
一、普及入学的启动:1870年《福斯特法案》 |
二、强制入学的推动:1876年《桑登法案》 |
三、免费入学的实现:1891年《免费初等教育法》 |
第三节 幼儿学校普及过程中学校的改革 |
一、大力开办婴幼儿班 |
二、逐渐去“国教化” |
三、借鉴福禄贝尔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反思 |
第一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 |
一、上层社会需要推动幼儿学校发展 |
二、经济发展为幼儿学校提供了条件 |
三、法律为政府主导幼儿学校提供保障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特征 |
一、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 |
二、幼儿学校的发展模式自下而上 |
三、幼儿学校发展带有明显的阶级特性 |
四、幼儿学校发展延续怀尔德斯平体系 |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影响 |
一、促进了幼儿学校从慈善到福利的转变 |
二、推动了教育场所从家庭到社会的转移 |
三、实现了幼儿教育从宗教性走向世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生态文明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现状与构建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响生态课堂建设的主要原因 |
(一)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生态课堂建设 |
(二)现有教学环境阻碍了生态课堂的开展 |
1.教室空间布局不合理 |
2.教师和学生比例严重失调 |
(三)单一的考核模式限制了生态课堂的建设 |
二、高职公共英语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
(一)公共英语生态课堂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准则 |
(二)建立有利于生态课堂开展的教学环境 |
1.不断完善和改进高职院校教学设施 |
2.创建公共英语听说氛围 |
(三)创建促进生态课堂发展的考核体制 |
1.将阶段性考核作为考核结果的一项指标 |
2.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 |
三、结语 |
(6)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导思想对高职高专公共外语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分析 |
1. 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接受的公共外语教育的单一性, 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外语教学往往只有英语一个语种。 |
2. 外语专业的学生虽然不用参加大学英语的学习, 而且必修课 |
二、具体改革内容 |
1. 全面铺开多元化公共外语学习的选择 |
2. 针对每个专业的专业技术特点进行公共外语的定制班。 |
3. 根据不同学习目的对教材的改革 |
三、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 从学校到老师到学生层面上, 由单一的公共英语教学到多元化公共外语教学的观念上的转变。 |
2. 要由教务部门统筹固定各专业在公共外语的教学时间和各语种的教学地点。 |
3. 公共外语定制班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 因为涉及从未开设过 |
(7)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研究 |
(三) 已有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
(四)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涵义与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概念探讨 |
一、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概念探讨 |
(一) 教育财政充足:源于美国基础教育对教育结果公平的追求 |
(二) 财政充足原则有适用于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系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内涵与外延 |
二、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概念探讨 |
(一) 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概念探析 |
(二) 教育财政公平:源于美国的公共教育财政公平框架 |
(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内涵与外延 |
三、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概念探讨 |
(一) 教育财政效率的本义 |
(二)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三者的关系分析 |
一、学前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一)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与财政效率不必然呈现二元对立 |
(二) 过分追求公平和效率会造成另一价值的缺损 |
(三) 学前教育领域能实现财政公平与财政效率的有机统一 |
(四) 以公平为先,努力实现二者共同改善 |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与公平的关系 |
(一) 财政公平状况影响财政充足的真正实现、持续稳定 |
(二) 财政充足状况关系到财政公平的现实意义 |
(三) 财政充足与财政公平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
三、学前教育财政效率与充足的关系 |
(一) 财政充足的真正、长期实现依赖技术效率和结构效率的保障 |
(二) 结构效率的实现需要一定水平的投入提供保障 |
(三) 规模效率与财政充足之间存在一定张力 |
(四) 财政充足对财政技术效率的作用,依赖于政府角色与监督问责体系 |
(五) 寻求财政效率与财政充足的最优平衡,以财政充足原则为先 |
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三者关系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不同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共同价值 |
第一节 儿童权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
一、儿童权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
(一) 学前儿童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
(二) 学前教育过程中应保障儿童的权利 |
二、基于儿童权利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一) 以儿童为本,儿童利益最大化 |
(二) 强调充足,保障学前教育权利的落实 |
(三) 突出公平,努力实现学前教育权利人人享有 |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
一、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
(一) 学前教育能带来持久和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
(二) 学前教育是最具有经济效率的人力资本投入项目 |
(三) 面向处境不利群体的学前教育项目能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 |
(四) 迟滞性、外溢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学前教育投入不足 |
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一) 关注充足,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共投入水平 |
(二) 注重公平,将有限资源优先投向处境不利群体 |
(三) 强调有效,支持和引导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
第三节 公共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
一、公共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
(一) 学前教育是具有异质性的准公共产品 |
(二) 学前教育的“市场失灵”界定公共财政作用的前提 |
(三)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政府失灵” |
二、基于公共品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
(一) 加强财政投入力度,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
(二) 确保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实现普遍惠及与弱势倾斜 |
(三) 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 |
第四节 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体系建构 |
一、将公平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础性价值目标 |
二、将效率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补充性价值目标 |
三、将充足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性价值目标 |
四、将“以儿童为本”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纲领性价值目标 |
第五节 学前教育财政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 |
一、政策范式理论:政策范式鉴别和范式转移的分析框架 |
二、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范式识别 |
三、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范式转移路径 |
(一) 第一阶段:单位福利范式确立和发展 |
(二) 第二阶段:单位福利范式的式微和市场化范式的兴起 |
(三) 第三阶段:社会投入范式的萌芽 |
四、不同时期政策价值取向在充足、公平和效率维度的表现 |
(一) 第一阶段:财政充足的缺失、公平的扭曲和效率的缺损 |
(二) 第二阶段:财政充足的弱化、不公平的延续、效率的扭曲 |
(三) 第三阶段:充足、公平与效率三者的渐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评价 |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评价 |
一、财政充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二、财政充足的实证研究结果 |
(一) 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评价 |
(二) 以省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评价 |
(三) 以县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状况评价 |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评价 |
一、财政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一) 财政横向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二) 财政纵向公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 |
(三) 学前教育财政中立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四) 机会公平的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二、财政公平的实证研究结果 |
(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横向公平的现状分析 |
(二) 学前教育财政纵向公平状况 |
(三) 学前教育财政中立状况 |
(四) 学前教育机会公平状况 |
第三节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评价 |
一、财政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
(一) 财政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
(二) 财政结构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
二、财政效率的实证研究结果 |
(一)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现状的实证分析 |
(二)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效率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
(一) 内系统:学前教育体系的影响 |
(二) 外系统:政治治理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
(三) 宏系统:价值观、信念的影响 |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制约因素的经验研究 |
(一) 分析的框架 |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四) 讨论和政策涵义 |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影响因素 |
一、学前教育财政公平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
(一) 财政资源在公办园中分配公平的制约因素 |
(二) 财政资源在公民办园之间公平分配的制约因素 |
(三) 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公平分配的制约因素 |
(四) 宏系统:差序格局下亲疏远近和地位等级的总体性影响 |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
(一) 分析框架 |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四) 政策涵义 |
第三节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前教育财政效率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
(一) 内系统:学前教育体系的影响 |
(二) 外系统:政治治理结构和地区经济人口状况 |
(三) 宏系统:“信任半径”小,公共生活中缺乏诚实、节俭和合作精神 |
二、学前教育财政效率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
(一) 分析的框架 |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
(四) 政策涵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效率的政策实践 |
第一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国际经验 |
一、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政策实践 |
(一) 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建立最广泛的政策倡导者联盟 |
(二) 确立学前教育法定权利,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财政预算投入 |
(三) 确立适宜的政府间分担比例,保证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 |
(四) 建立稳定的生均拨款机制,按需进行公式拨款 |
(五) 拓宽筹资渠道,扩宽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来源 |
二、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实践 |
(一) 提供全面及(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 |
(二) 提供弱势优先的公共学前教育项目 |
(三) 强化弱势补偿的拨款机制,考虑弱势地区和群体的需求 |
(四) 为处境不利家庭提供费用减免、资助 |
(五) 适当提高财政支出责任的层级,加强财政统筹 |
三、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政策实践 |
(一) 在预算过程当中明确投入的目标 |
(二) 整合重点项目资金,统筹协调部门内和跨部门的资金 |
(三) 优化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的结构效率 |
(四) 追踪资金流向,加强公共资金监管,防止资金滥用 |
(五) 开展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 |
第二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地方探索 |
一、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地方探索 |
(一) 地方立法明确学前教育性质地位以及政府财政投入职责 |
(二) 提供政治和财政激励,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
(三)分项目、按比例确定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确保财权与事权的对等 |
(四) 将学前教育进行预算单列,规定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比 |
(五) 建立稳定增长的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
(六) 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来源 |
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地方探索 |
(一) 提供全面普及的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
(二) 完善弱势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
(三) 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扶持力度 |
(四) 推行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农村公共学前教育体系 |
(五) 加强省级统筹,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以缩小省内差异 |
三、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地方探索 |
(一) 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
(二) 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更多社会投入 |
(三) 实施结果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
(四) 健全学前教育财务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预算和执行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立场和核心原则 |
一、基本立场 |
(一) 明确学前财政政策应遵循充足、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取向 |
(二) 在“以儿童为本”价值的引领下实现三者的改善 |
二、权衡框架:核心原则 |
(一) 遵循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回应儿童发展的诉求 |
(二) 考虑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约束条件 |
(三) 承认我国既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影响 |
(四) 处理好制度变迁的短期和长期的成本收益 |
第二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政策建议 |
一、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政策建议 |
(一) 合法性:立法赋权、预算单列、确立底线 |
(二) 意愿:内外部监督结合,政治与经济激励并行 |
(三) 能力:责任适度上移,分地区确立政府间分担比例 |
(四) 技术合理性:成本核算,明确政府分担,按需定标 |
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建议 |
(一) 普惠性学前教育机会“弱势优先” |
(二) 普惠性学前教育机会“惠及人人” |
(三) 公共财政资源分配“惠及人人”与“弱势补偿” |
三、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政策建议 |
(一) 提高人员经费占比到65%以上,保障幼儿园教师有尊严的薪资待遇 |
(二) 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到位,财政投入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
(三) 加强学前教育预算民主,完善预算管理和监督 |
(四) 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体系,开展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 |
四、同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政策措施 |
(一) 加强对学前教育政策的中长期系统规划 |
(二) 采用以生均拨款为基础的公式拨款 |
(三) 明确支出责任,适度提升支出层级 |
(四) 加强财政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后记 |
(8)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
一、效率优先 |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
二、因材施教 |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
三、精英培养 |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
四、能力公平 |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
五、示范性发挥 |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教育投入与薄弱学校的绩效管理研究 ——基于晋、皖、豫三省义务教育国培教师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义务教育 |
(二) 学校绩效指标 |
(三) 绩效管理 |
(四) 薄弱学校 |
(五) 教育投入 |
五、学校绩效管理文献述评 |
(一) 学校绩效管理界说及外延研究 |
(二) 学校绩效责任研究 |
(三) 学校绩效评价应用研究 |
(四)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研究 |
(五) 关于学校绩效的简要的评论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主要研究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运动的全球性浪潮 |
一、绩效时代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思潮 |
(一)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
(二)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教育质量保障的工具 |
二、改革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
(一) 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 |
(二) 绩效问责的改革思路 |
(三) 公共教育市场化改革思路 |
三、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管理实践 |
(一) 从计划集权到自主分权 |
(二) 从优质到新优质:个性化的增值发展 |
(三) 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
(四) 绩效评价成为获取资本的依据 |
四、结论 |
第二章 基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一) 调查背景变量 |
(二) 研究变量 |
二、研究对象 |
(一)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二) 抽样方法 |
(三) 研究假设 |
三、研究变量的界定 |
(一) 自变量:教育投入 |
(二) 因变量:学校绩效管理 |
(三) 控制变量:学校所在省份、学校地区 |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 信度分析 |
(二) 效度分析 |
第三章 晋、皖、豫三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育投入 |
一、义务教育学校基本信息 |
二、三省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育投入 |
(一) 财力资源投入 |
(二) 物力资源投入 |
(三) 人力资源投入 |
第四章 教育投入与薄弱学校绩效管理的四维结构 |
一、教育投入对学校管理绩效的影响 |
(一) 对学校安全防护 |
(二) 对学校环境教育功能 |
(三) 对软硬件设施 |
(四) 对学校文化和品牌 |
(五) 对领导有效性 |
二、教育投入对教师教学绩效的影响 |
(一) 对教师教学能力 |
(二) 对教师参与培训 |
(三) 对教师科研 |
(四) 对教师解决教学问题 |
(五) 对班级管理有效性 |
(六) 对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
三、教育投入对学生发展绩效的影响 |
(一) 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业进步 |
(二) 对学生多元发展 |
(三) 对学生安全意识 |
(四) 对学生身心发展 |
(五) 对学生道德行为 |
四、教育投入对公共关系绩效的影响 |
(一) 对家长参与学校事务 |
(二) 对学校获得社会经费资助 |
(三) 对学校辐射力 |
(四) 对学校办学声望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 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育投入的主要结论 |
(二) 教育投入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绩效管理影响的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一) 建立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工资 |
(二) 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制定建设标准 |
(三) 完善教师培训的财政支持体系,提高教师质量 |
(四) 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构建学校互动网络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让英语学习移动起来——浅析如何进行高职英语移动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状分析 |
二、改革意义及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可行性分析 |
结语 |
四、谈改善公共英语大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乌兰浩特市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 杨云峰. 吉林大学, 2021(01)
- [2]网络环境下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许静.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08)
- [3]基于“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高中教学区公共空间建筑计划研究[D]. 林晴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D]. 唐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生态文明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现状与构建策略[J]. 高振凤,杜娟,张琼.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6]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导思想对高职高专公共外语课程改革的探索[J]. 董毅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7)
- [7]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D]. 刘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9]教育投入与薄弱学校的绩效管理研究 ——基于晋、皖、豫三省义务教育国培教师的调查[D]. 金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10]让英语学习移动起来——浅析如何进行高职英语移动教学[J]. 孟令质,魏庆平. 才智,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