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城镇建设》杂志2000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朱景广[1](2021)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与推进对策研究 ——以山东三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丁攀[2](2020)在《“双修”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开展,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一环,其规划发展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小城镇在经历了扩张式的发展之后,遗留了一系列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在小城镇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有待思考。城市双修是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用更新织补的理念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和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该理念也为转型期的小城镇规划对策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本文立足于此,主要研究目的是从分析小城镇规划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角度出发,将“双修”理念与小城镇规划相结合,为转型期的小城镇规划发展提供新的方向,着力打造绿色城镇,提升小城镇人居环境,最终达到小城镇长远健康发展的目标。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跨学科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全面收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并逐步开展分析研究。通过研究解释了“双修”理念发展情况及发展内涵,同时对现状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双修”理念与小城镇规划的契合点以及侧重点,归纳总结出“双修”理念下小城镇规划对策。研究重点是在“双修”理念的指导下小城镇规划方法构建,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及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小城镇现状存在生态破坏、公共设施短缺、文化肌理断裂、历史风貌缺失、交通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这也反应出小城镇在规划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少对整体风貌的规划、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历史文化保护观念淡薄、缺乏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思想等。通过对小城镇规划现状问题的研究,提出“双修”理念引导下小城镇规划方法:包括构建生态网络、构建海绵城镇系统和借助城市设计改善城镇空间,为提出“双修”理念下小城镇规划对策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双修”理念下小城镇规划对策,对策从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两方面构建。首先通过修补空间特色、完善设施网络、延展文化网络、织补交通网络来实现小城镇功能的修补,其次通过修复绿地系统、修复生态河道及建设海绵城市来实现小城镇生态的修复。希望能够通过以上研究,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有所帮助。
安耀文[3](2020)在《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协调城乡发展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城镇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蓄水池”,成为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对象。面对当前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和水平各不相同的情况,本文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理州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小城镇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大理州小城镇的城镇化质量,为大理州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路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小城镇的文献研究,发现了以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多元视角,总结了美、韩、德、瑞士等国的小城镇发展经验。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大理州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汇编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发展中的问题。建立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TOPSIS法、协调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其城镇化发展度和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在探讨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后,提出了核心发展策略和一般发展策略。同时,基于主导产业将小城镇分为农业服务型、文化旅游型、工贸带动型、综合发展型四种类型。而后,选取各类中的典型小城镇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着眼于产业、人口、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产业同质化,粗犷式发展较多。提出了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为思路,小城镇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为基础,州域形成“一核、两翼、三轴”的城镇空间结构,科学划分城镇规模等级;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完善发展体制机制等五条建议。以及挖掘优势产业,根据人口发展动态和城镇建设可承载的空间测算人口发展数量,预判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具体发展路径。
张江峰[4](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朱三兵[5](2019)在《基于实施单元的北京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市发展迅猛,各大城市的生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1]。针对空间扩张的增量规划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类城市的发展需求,由增量向存量与增量并存规划、存量规划[2]、减量规划转变成为应对超大城市发展转型的新方式。北京市提出“减量提质”的城市发展目标[3],对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量进行严格控制。在具体落实上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建立“市级指导、区级统筹、镇级落实”的任务落实机制。实施单元作为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的重要实现路径,与小城镇规划编制的结合不仅关系到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的减量,还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整体发展走向。本文在对实施单元发展历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小城镇当前面临的规划实施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近年来实施单元的实践探索和国内其他特大城市的经验进行总结,对现有实施单元的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最终提出基于实施单元的小城镇规划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其一,在背景和意义层面,对实施单元思想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必要性运用进行分析。在研究综述中,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小城镇发展历程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政策,并对实施单元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最终确定此次研究的重点和框架。其二,在问题发现和分析层面,结合《特色小城镇镇村联动实施单元研究》课题,对北京小城镇规划实施现状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对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建设时序、规划实施成本和土地收益分配4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三,在案例分析方面,将试点乡镇依照探索阶段和成熟阶段进行分类,选取北京4个小城镇从规划背景、规划策略、经验启示3个方面对实施单元思想的形成和主要的规划策略进行分析。借鉴上海和深圳两地的规划经验,对实施单元的理论进行完善补充,得出实施单元的运作机制。其四,在规划策略方面,针对北京市小城镇规划实施的现状问题,提出基于实施单元的规划策略。主要从实施任务、成本核算、年度实施计划、实施单元法定地位和政策保障5个方面给出策略指导。其五,在实践落实层面。通过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乡域总体规划的实践,对上文中提出的5个规划策略进行落实和检验,以求更好地为北京市小城镇规划提供思路和方法。
李兰芹[6](2019)在《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比较突出,以前“重城轻乡”的政策偏向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根深蒂固,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时代性问题。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已经在国内全面展开。本论文基于曲靖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对研究区的基本概况进行系统分析。第二,对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的现状特征作深入分析,认为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第三,对影响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发展的因素作深入研究,主要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影响因素,并且提出在曲靖市的辐射影响下马龙区域形成近郊圈、远郊圈和外围圈三圈层空间格局。第四,在曲靖市辐射影响下,对马龙区域产业发展展望及策略作深入研究,并提出分圈层引导策略。第五,基于曲靖市的辐射带动和三圈层空间格局,从产业发展入手,提出适应性的村镇体系规划策略。马龙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并受交通区位条件、曲靖中心城区的辐射影响较强,马龙应该充分发挥其郊县功能,主动融入曲靖都市圈发展,主动承接麒麟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带动自身产业及村镇协调体系发展。
林琳[7](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吴雷[8](2016)在《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城镇化以来,在中国城乡空间格局中,位于大都市郊区的乡村,其乡村问题最为严峻与尖锐。大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都市区,其中的城郊乡村面对着复杂而多变的城乡环境,乡村发展与乡村景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研究以大西安都市区为空间背景,以未来城乡结构转型为时间背景,将大西安城郊乡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诸多学科知识,借助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探索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从城郊整体到城郊乡村个体,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在主要职能、产业经济、社会人口、乡村景观的转型发展。具体的研究包括如下部分:第一,梳理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并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轨迹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大西安城郊格局演变的影响因子;预测大西安未来的城乡空间格局趋势与城乡结构转型;提出城乡格局演变中出现的四种乡村;指出城郊乡村将作为大西安都市区中“最后的乡村”,应采取“多样化主动适应”的战略实现乡村发展。第二,通过多种手段的乡村调研,把握大西安城郊乡村的整体现状;归类提出大西安城郊乡村面对城乡环境改变,自我调整发展方向,改变乡村子系统所产生缓慢演进型与剧烈演进型两类适应性自发展模式,其中剧烈演进型由分为: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镇功能承担型、乡村旅游接待型三类;本研究分析了不同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经验与瓶颈。第三,着眼未来的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为了适应都市区的城乡环境改变,指出城郊乡村也必须实现转型;鉴于大西安城郊乡村众多,难以针对每个乡村制定转型策略,因此提出类型化的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以确定不同乡村的主要职能发展方向;通过总结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先进案例的经验,发掘乡村自身价值,拓展适应性自发展,耦合都市区需求,本研究提出生态保育型、地区服务型、休闲游憩型与现代农业型的四种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并运用多因素的综合区划体系,借助GIS技术,将大西安城郊地区区划出不同乡村发展模式的范围。第四,从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角,理解乡村景观;按照大西安城郊地区的地形地貌分区,提出:平原型、台塬型、丘陵型与山地型的四类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类型;指出在今后乡村转型与乡村发展模式实施中,这些类型的城郊乡村景观将会出现差异化的演变,因此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城郊乡村典型景观进行联系,确定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即乡村景观规划的不同对象;针对四类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提出其各自特征,再采用景观指数与景观感知比对的方法,发现历经快速城镇化之后,这些乡村景观所出现的典型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动力与存在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五,对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与相关理论、原理、技术进行探索,架构起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确定规划的目标、原则;提出规划调查与乡村景观数据库建构的方法;明确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的主体和权责,以及成立乡村景观委员会、“以奖代罚”、发展乡村景观教育三项保障措施。第六,针对乡村景观规划内容体系所确定的:乡村景观格局规划、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乡村景观营建规划三个层次的规划,提出各自景观规划的方法与要点,并借助实例进行方法的验证。本研究形成了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法,用以分别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综合发展策略的确定与物质空间环境的落实,实现城郊乡村面对城乡关系转型时的综合发展,初步具备了完整的体系,为今后都市区城郊乡村发展策略、乡村景观规划等研究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补充,也为大西安与其他类似都市区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张永亮[9](2016)在《就地小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以贵州安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地区专业化分工与集聚效应的发挥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缩小了地区发展差距,加速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新常态下,中国的城镇化扮演着扩大内需、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角色,但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鼓励异地农民流向大城市与沿海地区,过度重视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这种“异地城镇化”的模式带来了城市拥堵、生活生产成本上升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难题。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城镇已经达到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6.1%,然而根据“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的目标,届时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4亿,按当下城镇化1%左右的速率计算,如果全部新增人口都由城市来消化,则需要重建5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14座,或者7座10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据测算,城市个体劳动力生产性投资接近人均一万元,新增城镇人口总投资也将接近万亿,如此巨额的投资成本将会使得政府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鼓励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推进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推进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实现中央提出的“一亿人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小城镇化”的战略要求,对于缓解“城市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西部地区“精准扶贫”战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研究共分为七章,遵循了就地小城镇化的“概念界定(第一、二章)——案例研究(第三章)——经济效应理论与实证(第四、五章)——国内外经验借鉴(第六章)——安顺发展路径(第七章)”的逻辑链。具体而言:第一、就地小城镇化概念界定。研究比较了小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以及就地小城镇化的概念,廓清了就地小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第二、就地小城镇化的安顺案例。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在中国小城镇发展历史沿革的宏观背景下,研究探讨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安顺市的小城镇化基础条件与发展现状,对安顺小城镇化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进行描述分析,并对包括旧州镇、夏云镇以及白岩镇在内的三个省级示范镇发展进行剖析。第三、就地小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了小城镇化通过影响生产要素配置、居民需求变化、产业与人口集聚以及分工与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基于农业与非农二部门经济假设,研究构建了一个小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增长模型,假设三个基本命题。具体而言,(1)命题一,小城镇化率的提高,通过人口与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分工与创新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的发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2)命题二,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的重新配置,实现了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3)命题三,小城镇化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转型,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作为小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变量,可能与小城镇化存在交互效应。基于理论假设,研究对小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第四、就地小城镇化国内外经验借鉴。系统比较了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路径、经验与教训,明晰了西方与中国小城镇发展重点的异同。第五、安顺就地小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基于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经验,研究提出了安顺发展特色小城镇,推进就地小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发展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包括实证结果与对策建议两部分:一、实证结果部分首先,研究利用安顺市199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安顺市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进一步,研究利用安顺市十三个示范小城镇2006-2015年面板数据,对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研究。最后,研究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小城镇化、产业结构对镇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市域小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检验。VAR模型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均显示,意味着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安顺地区城镇化的提高对人均GDP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反过来,经济的增长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并不显着。(2)镇域小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检验。安顺市示范城镇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显着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过度城镇化的倾向,不同城镇化的弹性均值为0.69,峰值为龙宫镇的1.265以及谷值为天龙镇的0.205。此外,研究还发现,地区人均GDP与小城镇化的增长弹性显着负相关,意味着人均GDP较高的地区增长弹性有下降的趋势,说明越是落后的地区,城镇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边际效应越大。(3)镇域小城镇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在控制产业结构、劳动就业、固定资产投资、教育投入以及其他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小城镇化显着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弹性范围在1.095至1.559之间,表明安顺示范小城镇的城镇化过程还处于快速推进的阶段;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城镇经济增长的影响弹性为1.601,城镇化率与产业结构的交互项系数也显着为正,证实了产业结构变迁在小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二、对策建议部分总结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不足,西方与中国小城镇化发展的关注点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均重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培育以及层级分明的城镇体系的建立。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存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产权制度比较完善,土地等私有产权界定清晰,生产要素能够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对完善市场机制的讨论较少。反观中国,小城镇建设依然面临着严重体制机制障碍,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等亟待改革,此外,中国尤其是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小城镇,还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压力。因此研究认为,推进安顺地区就地小城镇化建设,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消除小城镇化制度障碍;要求科学规划引领顶层设计,明晰小城镇功能定位;要求培育小城镇特色产业,提高城镇吸引力;要求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翟连峰[10](2011)在《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以渝东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当代的小城镇建设受到全球一体化导致的“文化趋同”现象冲击,正在大量构筑与当地传统建筑貌合神离,甚至背道而驰的现代建筑,其地域特色正逐渐衰退甚至消亡,小城镇地域风貌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对小城镇建设中风貌的地域性表达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并指导实践,是对地域建筑文化的整理和发展,对保护民族历史文化、建设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建筑有着长期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渝东南土家族地区为例,在研究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基础上,从渝东南小城镇的传统地域风貌特色与地域文化背景出发,通过对渝东南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的相关实践分析,最后提出“地域性表达的可操作策略”,希望获得对当代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有益的启发,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本论文的选题、研究背景、相关研究现状及研究对象、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框架等作了简要阐述;第二章介绍了地域主义与地域建筑的涵义及特征、当代地域建筑风貌设计相关理论、案例实践以及实践思路的梳理等;第三章简要概括了渝东南土家族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第四章以渝东南土家族地区为例,具体阐述其小城镇在进行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时所做的风貌保护与协调的发展实践,并对如何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实现风貌的合理地域性表达作出探讨;第五章在总结了渝东南小城镇应对地域特色危机及如何发扬地域文化的实践基础上,立足技术路线和方法策略,对今后如何保护、传承与创新渝东南小城镇地域建筑的形式、内涵及如何重视地域文化、实现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等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和建议。最后,第六章对整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总结。本文研究了渝东南土家族地区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现象之后,提出实现“地域性表达”的技术路线——“地域技术的现代化”;同时,认为城镇风貌保护与建设中,有两种不同的建设途径:“自下而上”的方式与“自上而下”的方式。自下而上的模式需要政策的监管和支持,也需要技术范式的约束、工匠的培育,自下而上可以成为可持续风貌更新的基础;自上而下的方式在风貌建设的执行力度和时效性上有明显的优势,需要严谨的研究和政策指引,也要避免其快速建设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
二、《小城镇建设》杂志2000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建设》杂志2000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双修”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发展理念的转变 |
1.1.2 “双修”理念的提出 |
1.1.3 提升人居环境的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对“双修”理念的研究 |
1.3.2 对小城镇规划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双修 |
2.1.2 小城镇 |
2.1.3 小城镇规划 |
2.2 “双修”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生态城市理论 |
2.2.2 拼贴城市理论 |
2.2.3 海绵城市理论 |
2.2.4 城市触媒理论 |
2.3 小城镇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有机更新理论 |
2.3.3 健康城市理论 |
2.3.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3 小城镇现状分析 |
3.1 小城镇现状存在问题 |
3.1.1 生态破坏严重 |
3.1.2 公共设施短缺 |
3.1.3 文化肌理断裂 |
3.1.4 历史风貌缺失 |
3.1.5 交通系统不完善 |
3.2 问题及现状分析引发的思考 |
3.2.1 缺少对整体风貌的规划 |
3.2.2 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
3.2.3 历史文化保护观念淡薄 |
3.2.4 缺乏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思想 |
3.3 小结 |
4 “双修”理念下小城镇规划的特征 |
4.1 “双修”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侧重点 |
4.2 小城镇规划的特性 |
4.2.1 政策性 |
4.2.2 综合性 |
4.2.3 长期性 |
4.2.4 前瞻性 |
4.3 小城镇规划基本原则 |
4.3.1 生态性原则 |
4.3.2 整体性原则 |
4.3.3 渐进性原则 |
4.3.4 传承性原则 |
4.4 小城镇规划目标 |
4.4.1 修复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城镇 |
4.4.2 完善城镇功能,提升人居环境 |
4.4.3 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地域特色 |
4.5 “双修”理念下小城镇规划思维转变 |
4.5.1 更加注重生态思维 |
4.5.2 更加注重系统整体 |
4.5.3 更加注重民生取向 |
4.5.4 更加注重地方特色 |
4.6 小结 |
5 “双修”理念下小城镇规划对策探索 |
5.1 “双修”引领下的小城镇规划方法 |
5.1.1 构建生态网络系统 |
5.1.2 构建海绵城镇系统 |
5.1.3 借助城市设计改善城镇空间 |
5.2 城市修补对策 |
5.2.1 修补空间特色 |
5.2.2 完善设施网络 |
5.2.3 延展文化网络 |
5.2.4 织补交通网络 |
5.3 生态修复对策 |
5.3.1 修复绿地系统 |
5.3.2 修复生态河道 |
5.3.3 建设海绵城市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 |
1.1.2 乡村振兴战略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小城镇 |
2.1.2 城镇化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2.2.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理论 |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国内小城镇研究情况概述 |
2.3.1 基于小城镇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研究 |
2.3.2 基于发展模式的小城镇发展探索 |
2.3.3 基于“特色小镇”语境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
2.3.4 基于小城镇发展的评价研究 |
2.3.5 基于人口流动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
2.4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概述 |
2.4.1 基于国外小城镇发展经验探析的研究 |
2.4.2 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分析 |
3.1 大理州新型城镇化情况 |
3.1.1 人口城镇化 |
3.1.2 经济城镇化 |
3.1.3 空间城镇化 |
3.1.4 社会城镇化 |
3.2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特征分析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发展特征 |
3.3 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
3.3.1 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 |
3.3.2 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 |
3.3.3 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 |
3.3.4 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粗犷式发展较多 |
3.4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及协调度分析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评价方法 |
3.4.3 评价过程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 |
4.1 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资源条件因素 |
4.1.2 政策制度因素 |
4.1.3 规划编制与管理因素 |
4.2 小城镇核心发展策略 |
4.2.1 合理划定城镇空间结构 |
4.2.2 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 |
4.2.3 推动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 |
4.3 小城镇一般发展策略 |
4.3.1 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 |
4.3.2 建全和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1 湾桥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1.1 产业经济分析 |
5.1.2 城镇空间分析 |
5.1.3 人口发展分析 |
5.1.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2 喜洲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2.1 产业经济分析 |
5.2.2 城镇空间分析 |
5.2.3 人口发展分析 |
5.2.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3 凤仪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3.1 产业经济分析 |
5.3.2 城镇空间分析 |
5.3.3 人口发展分析 |
5.3.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4 金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4.1 产业经济分析 |
5.4.2 城镇空间分析 |
5.4.3 人口发展分析 |
5.4.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5 典型小城镇发展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附图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5)基于实施单元的北京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1.1.2 城乡规划从“增量规划”向“减量规划”转变 |
1.1.3 北京市城市发展目标的转变 |
1.1.4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与创新利用 |
1.1.5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2.1 促进北京市减量集约化发展目标的落实 |
1.2.2 为小城镇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小城镇 |
1.4.2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1.4.3 实施单元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相关理论与政策 |
1.6.2 小城镇规划与实施研究 |
1.7 实施单元理论研究 |
1.7.1 实施单元的提出背景 |
1.7.2 实施单元的划分原则和作用 |
1.7.3 实施单元的基本类型 |
第2章 北京小城镇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2.1 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
2.1.1 经营类建设用地规模增长较快 |
2.1.2 工业大院和低端国有企业面临腾退 |
2.1.3 城乡建设用地面临减量 |
2.1.4 区域间优势资源难统筹 |
2.2 规划建设时序缺乏统筹考虑 |
2.2.1 村庄体系规划难实现 |
2.2.2 先占白地现象普遍 |
2.2.3 规划实施达不到预期 |
2.2.4 民生项目欠账严重 |
2.3 规划实施成本缺乏考虑 |
2.3.1 地价上涨导致规划实施成本增加 |
2.3.2 人口成本和市场预期逐年攀升 |
2.3.3 小城镇规划缺乏对实施成本的长远考虑 |
2.4 土地收益分配方式待优化 |
2.4.1 集体土地利用方式待明确 |
2.4.2 多方利益难协调 |
2.4.3 农民收益缺乏长期保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特大城市相关经验启示 |
3.1 北京实施单元探索阶段 |
3.1.1 大兴区西红门镇整体改造试点 |
3.1.2 昌平区百善镇规划实施方案编制试点 |
3.1.3 对小城镇规划的经验启示 |
3.2 北京实施单元的试点实践阶段 |
3.2.1 房山区良乡镇规划实施单元研究 |
3.2.2 房山区青龙湖镇规划实施单元研究 |
3.2.3 对小城镇规划的经验启示 |
3.3 上海郊野单元规划实践与探索 |
3.3.1 郊野单元规划背景 |
3.3.2 郊野单元规划特点 |
3.3.3 对小城镇规划的启示 |
3.4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实践与探索 |
3.4.1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背景 |
3.4.2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特点 |
3.4.3 对小城镇规划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实施单元的小城镇规划策略 |
4.1 统筹土地资源,落实规划实施任务 |
4.1.1 梳理现状用地资源 |
4.1.2 明确建设用地减量对象和任务 |
4.1.3 刚性约束,控制建设规模 |
4.2 测算规划实施成本与收益 |
4.2.1 建立规划实施成本台账 |
4.2.2 建立土地资源收益台账 |
4.2.3 肥瘦搭配,划分实施板块 |
4.3 明确建设时序,保证全面发展 |
4.3.1 建立项目清单和年度实施计划 |
4.3.2 公共优先,保障民生项目实施 |
4.4 优化收益分配方式,协调多方利益 |
4.4.1 统筹资金收益,优化土地财税政策 |
4.4.2 探索土地收益返还机制,保障农民利益 |
4.5 探索全域空间管制和实施政策 |
4.5.1 小城镇层面实施单元划分 |
4.5.2 明确实施单元法定地位,促进规划体系变革 |
4.5.3 多部门多维度协调,支撑规划实施 |
4.5.4 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规划实施单元实践探索 |
5.1 于家务回族乡基本情况 |
5.1.1 区位与人口现状 |
5.1.2 经济发展概况 |
5.1.3 资源优势 |
5.2 上位规划要求与规划原则 |
5.2.1 上位规划及要求 |
5.2.2 规划编制原则 |
5.2.3 于家务回族乡规划定位 |
5.3 乡域总体规划编制策略 |
5.3.1 实施单元的划分 |
5.3.2 理清土地资源 |
5.3.3 调整村镇规划体系 |
5.3.4 确定规划用地总量,划定空间管制分区 |
5.3.5 测算成本收益,全镇统筹 |
5.3.6 集体产业用地创新利用 |
5.3.7 镇企联合,保障长期收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层面—聚焦“三农”及“转变观念” |
1.1.2 省域层面—马龙融入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
1.1.3 区域层面—马龙撤县设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产业发展 |
1.5.2 城市郊县 |
1.5.3 村镇体系 |
1.5.4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基础理论 |
2.1.1 中心地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 |
2.1.3 点—轴系统理论 |
2.1.4 圈层结构理论 |
2.1.5 适用性分析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村镇产业 |
2.2.2 国内村镇产业 |
2.2.3 国外村镇体系 |
2.2.4 国内村镇体系 |
2.2.5 研究评述 |
2.3 政策导向 |
2.3.1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相关法规 |
2.3.2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2.4 案例研究 |
2.4.1 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
2.4.2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撤县设区分析 |
2.4.3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撤县设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选择 |
3.2 曲靖市概况 |
3.2.1 区位条件 |
3.2.2 资源概况 |
3.2.3 中心城区演变趋势 |
3.3 马龙区概况 |
3.3.1 区位条件与行政区划 |
3.3.2 资源概况 |
3.3.3 经济概况 |
3.3.4 人口现状 |
3.3.5 公路客运流量数据分析 |
3.4 马龙区域产业现状分析 |
3.4.1 产业背景 |
3.4.2 产业结构 |
3.4.3 区域产业空间分布 |
3.4.5 乡镇产业门类 |
3.4.6 “一乡一园” |
3.5 马龙村镇体系现状特征 |
3.5.1 等级规模:城关镇首位分布明显 |
3.5.2 职能类型:北部乡镇多样,南部乡镇单一 |
3.5.3 空间布局:北密南疏 |
3.6 产业发展和村镇体系内在关系探讨 |
3.6.1 农业和村镇体系 |
3.6.2 工业和村镇体系 |
3.6.3 商业、服务业、旅游业和村镇体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产业及村镇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内在影响因素 |
4.1.1 自然地理因素 |
4.1.2 社会经济因素 |
4.2 外在影响因素 |
4.2.1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 |
4.2.2 曲靖市的辐射 |
4.2.3 马龙主城区的辐射 |
4.2.4 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
4.3 动力因素作用结果分析 |
4.3.1 人口发展及城镇化率变化 |
4.3.2 区域空间三圈层格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产业发展展望及策略研究 |
5.1 区域产业发展展望研究 |
5.1.1 产业链 |
5.1.2 产业结构 |
5.1.3 产业门类与发展方向 |
5.1.4 产业形态 |
5.1.5 产业空间组织 |
5.2 区域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
5.2.1 布局思路 |
5.2.2 层次引导 |
5.2.3 乡镇产业发展引导 |
5.2.4 空间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发展影响下马龙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 |
6.1 思路探析 |
6.1.1 区域一体化 |
6.1.2 圈层区别化 |
6.1.3 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6.2 人口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
6.2.1 区域户籍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
6.2.2 乡镇户籍总人口及驻地人口预测 |
6.2.3 行政村驻地人口预测 |
6.3 规模策略 |
6.3.1 完善“五级”规模结构 |
6.3.2 优化“圈层”规模体系 |
6.4 空间策略 |
6.4.1 “中心集聚” |
6.4.2 “点轴带动” |
6.4.3 “圈层推进” |
6.4.4 调整村庄空间体系 |
6.4.5 空间布局结构 |
6.5 职能策略 |
6.5.1 以“圈层”为指导,划分乡镇职能 |
6.5.2 以“规模等级”为指导,强化职能体系 |
6.6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策略 |
6.6.1 近郊圈:以中心城区辐射为主 |
6.6.2 远郊圈:中心城区辐射与自身配套相结合 |
6.6.3 外围圈:以自身配套为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不足之处 |
7.3.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工作量界定 |
附录D:《马龙县村庄体系规划(2016-2030)》县域图集(全部) |
(7)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8)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机理、影响因子与结构转型 |
2.1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2.1.1 工业革命兴起到19世纪末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1.2 19世纪末到二战前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1.3 二战以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2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2.2.1 大西安城乡发展格局现状 |
2.2.2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 |
2.2.3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
2.3 影响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子 |
2.3.1 地形地质限制 |
2.3.2 自然生态保育 |
2.3.3 历史文化保护 |
2.4 大西安城乡结构转型 |
2.4.1 大西安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趋势 |
2.4.2 大西安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 |
2.4.3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的四类乡村 |
2.4.4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四类乡村的发展战略 |
2.5 本章小结 |
3.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演变与启示 |
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整体现状研究 |
3.1.1 城郊乡村调研与分析方法 |
3.1.2 城郊乡村整体现状 |
3.2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 |
3.2.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内涵与体系 |
3.2.2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
3.2.3 剧烈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
3.3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 |
3.3.1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2 剧烈演进型之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3 剧烈演进型之城镇功能承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4 剧烈演进型之乡村旅游接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4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启示 |
3.4.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经验 |
3.4.2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瓶颈 |
3.5 本章小结 |
4.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空间区划 |
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研究基础 |
4.1.1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内涵 |
4.1.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内涵 |
4.1.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提出的现实需求 |
4.2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 |
4.2.1 英国伦敦 |
4.2.2 法国巴黎 |
4.2.3 日本东京 |
4.2.4 四川成都 |
4.2.5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总结 |
4.3 大西安城乡供需分析与乡村转型动力 |
4.3.1 大西安都市区对城郊乡村的需求 |
4.3.2 大西安城郊乡村的价值 |
4.3.3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动力 |
4.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
4.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 |
4.4.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方法 |
4.4.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种类型 |
4.5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空间区划 |
4.5.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原则 |
4.5.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方法 |
4.5.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评定体系 |
4.5.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类空间区划 |
4.5.5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与实际乡村发展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乡村发展模式引导下的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5.1.1 乡村景观的内涵 |
5.1.2 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的划分 |
5.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的含义 |
5.1.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
5.1.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的不同类型 |
5.2 大西安城郊的典型乡村景观 |
5.2.1 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研究的方法 |
5.2.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 |
5.2.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 |
5.2.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 |
5.2.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 |
5.3 快速城镇化前后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1 乡村景观典型变化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
5.3.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4 快速城镇化时期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与存在问题 |
5.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 |
5.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的问题 |
5.4.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问题的根源 |
5.5 本章小结 |
6.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原理与编制体系 |
6.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相关概念与原理 |
6.1.1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 |
6.1.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需求 |
6.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原理 |
6.1.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技术 |
6.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编制内容体系 |
6.2.1 涉及乡村景观的相关规划内容研究 |
6.2.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层次、范围与对象 |
6.2.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 |
6.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策略 |
6.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目的 |
6.3.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遵循的原则 |
6.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与数据库构建 |
6.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 |
6.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数据库构建 |
6.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管理与保障措施 |
6.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各环节的主体与权责 |
6.5.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保障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7.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控制性与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
7.1 实证案例-蓝田县黄沟村 |
7.1.1 黄沟村概况 |
7.1.2 黄沟村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7.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规划的方法 |
7.2.1 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现状分析 |
7.2.2 城郊乡村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与预测 |
7.2.3 城郊乡村土地适宜性评价 |
7.2.4 城郊乡村景观总体感知分析 |
7.2.5 城郊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规划 |
7.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方法 |
7.3.1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内涵 |
7.3.2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控制体系 |
7.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
7.4.1 城郊乡村人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2 城郊乡村经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3 城郊乡村自然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4 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案例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8.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9)就地小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以贵州安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城镇化理论基础 |
2.1.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1.2 乡村都市带理论 |
2.1.3 自中心发展理论 |
2.1.4 灰色区域发展理论 |
2.1.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 区域经济理论 |
2.3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 |
2.3.1 小城镇化 |
2.3.2 就地城镇化 |
2.3.3 就地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3.4 就地城镇化与就地小城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顺市小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 |
3.1 小城镇发展的四个历史进程与宏观背景 |
3.1.1 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8) |
3.1.2 城镇发展萎缩时期(1959-1978) |
3.1.3 快速扩张时期(1979-2000) |
3.1.4 全面发展时期(2001至今) |
3.2 安顺就地小城镇化的意义与发展现状 |
3.2.1 就地小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
3.2.2 安顺小城镇化发展基础与现状 |
3.3 安顺就地小城镇化的典型案例 |
3.3.1 产业园区型:平坝县夏云镇案例分析 |
3.3.2 旅游景观型:西秀区旧州镇现状与特征分析 |
3.3.3 交通枢纽型:普定县白岩镇现状与特征分析 |
3.3.4 安顺省级示范小城镇的发展成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4.1 小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转变的机制 |
4.2 小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转变的数学模型 |
4.2.1 家户效用函数 |
4.2.2 农业部门生产函数 |
4.2.3 非农部门生产函数 |
4.2.4 一般均衡分析 |
4.3 小城镇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机制 |
4.4 小城镇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 |
4.4.1 农业与非农生产函数 |
4.4.2 要素生产弹性 |
4.4.3 要素投入结构与城镇经济增长 |
4.5 小城镇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4.5.1 理论模型 |
4.5.2 数学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就地小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5.1 市域小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检验 |
5.1.1 研究变量与数据来源 |
5.1.2 单位根检验 |
5.1.3 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回归结果 |
5.1.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1.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1.6 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 |
5.2 镇域小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检验 |
5.2.1 面板回归模型的选择 |
5.2.2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5.2.3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
5.2.4 面板数据的协整方程估计 |
5.3 镇域小城镇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 |
5.3.1 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4 皮尔逊系数相关性检验 |
5.3.5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内外推进就地城镇化路径之借鉴 |
6.1 国外推进就地小城镇化路径借鉴 |
6.1.1 美国小城镇化发展之路径 |
6.1.2 德国小城镇化发展之路径 |
6.1.3 日韩小城镇化发展之路径 |
6.2 国内推进就地小城镇化的路径借鉴 |
6.2.1 长三角小城镇化发展之路径 |
6.2.2 珠三角小城镇化发展之路径 |
6.2.3 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化发展之路径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安顺就地小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
7.1 深化就地小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
7.1.1 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
7.1.2 户籍制度改革 |
7.1.3 财税制度改革 |
7.1.4 社会保障制度 |
7.1.5 土地制度改革 |
7.1.6 投融资制度改革 |
7.2 有针对性加强就地小城镇化的对策研究 |
7.2.1 科学规划引领顶层设计,明晰小城镇功能定位 |
7.2.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消除小城镇化制度障碍 |
7.2.3 培育小城镇特色产业,提高城镇吸引力 |
7.2.4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以渝东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源起 |
1.2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
1.2.1 小城镇地域风貌建设面临着机遇与压力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与地域主义 |
2.1 地域主义与地域建筑的涵义及特征 |
2.1.1 地域性、地域主义与全球化 |
2.1.2 新地域主义与批判的地域主义 |
2.1.3 当代地域建筑的特征解析 |
2.2 当代地域建筑风貌设计研究 |
2.2.1 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实践 |
2.2.2 当代新地域主义建筑设计手法分析 |
2.3 中国当代小城镇建筑风貌地域性表达的实践案例 |
2.4 小城镇建筑风貌地域性表达的实践思路比较 |
3 渝东南土家族传统建筑的地域风貌特色 |
3.1 渝东南在重庆地区的定位 |
3.2 渝东南地区土家族建筑地域性特征分析 |
3.2.1 渝东南土家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
3.2.2 渝东南土家民族文化特征 |
3.3 渝东南土家族传统建筑的地域风貌特征 |
3.3.1 聚落择址与布局特色 |
3.3.2 空间组成与造型因素 |
3.3.3 建筑材料与装饰 |
3.3.4 建筑色彩与性格 |
3.4 小结 |
4 渝东南小城镇建筑风貌地域性表达的发展实践 |
4.1 渝东南小城镇地域风貌发展现状 |
4.2 渝东南地区已有的地域性表达思路研究 |
4.2.1 风貌保护 |
4.2.2 风貌协调 |
4.2.3 风貌异化 |
4.3 风貌建设——“传统”与“现代”的博弈 |
4.3.1 风貌建设的再界定与目标 |
4.3.2 形神兼备——传统与现代的博弈 |
4.3.3 设计实践分析 |
5 渝东南小城镇地域性表达的可操作策略探讨 |
5.1 地域性表达的“技术路线”研究 |
5.1.1 已有的方法策略比较 |
5.1.2 新技术路线的提出——地域技术现代化 |
5.1.3 新设计策略的提出 |
5.2 地域性表达的“实施策略”剖析 |
5.2.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
5.2.2 政策引导与支持 |
5.2.3 工艺培育与“文化范式再造”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渝东南土家族传统风貌控制细则(针对仿古商业街区及建筑) |
D. 渝东南土家族传统风貌协调细则(适用于新建区及改扩建风貌协调区) |
四、《小城镇建设》杂志2000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特色小城镇建设与推进对策研究 ——以山东三镇为例[D]. 朱景广.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双修”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丁攀.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 安耀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基于实施单元的北京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朱三兵.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4)
- [6]产业发展影响下曲靖市马龙区村镇体系规划策略研究[D]. 李兰芹.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8]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吴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9]就地小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以贵州安顺为例[D]. 张永亮. 武汉大学, 2016(11)
- [10]小城镇建筑风貌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以渝东南地区为例[D]. 翟连峰. 重庆大学, 2011(01)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