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生油气量的C-K法(论文文献综述)
关瑞[1](2021)在《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油气,是我国未来天然气主要的接替选区,具有“持续式”聚集的特点。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山西组页岩气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未对该地区山西组建立页岩气的富集模式。本文选取延安地区山西组泥岩样品,以一大整块样品,钻取直径为2.5cm的岩心柱子,利用WYMN-3型温—压生烃模拟仪对岩心柱进行生烃模拟实验,研究其生排烃潜力,并利用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的方法对延安地区山西组储层孔隙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地质条件相结合,以探讨在研究区中影响页岩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建立页岩气藏的富集模式。本文根据测井曲线和地层划分标准对山西组进行了小层划分和沉积微相划分,认为研究区山西组整体处于三角洲沉积相,山1段和山2段泥岩厚度普遍在20~40m之间。在此基础上利用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数据分析还原了山西组各小层的古沉积环境和古生产力,结果显示在山西组沉积时期整体处于水下,基本处于温暖潮湿的还原环境中,沉积的古生产力较高,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的成熟度达到了高成熟—过成熟的阶段,大量发育以生气为主的Ⅲ型干酪根。而生烃模拟实验的结果显示山西组不同岩性组合,对不同成熟阶段的生排烃均有影响。目前山西组发育泥—砂—泥、煤—泥—砂及煤—泥三种岩性组合,在有机质成熟度过高时,泥岩中生成的烃类滞留泥岩地层中,可以形成较高的超压,可以大量排出。电镜扫描和氮气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发育大小以介孔为主矿物粒间孔和粒内孔,是油气运移与吸附的主要通道。在对泥页岩埋藏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与研究区生烃强度及孔隙特征相联系,建立了延安地区山西组的两种页岩气富集模式,分别是厚层泥岩夹薄砂层富气模式和厚层泥页岩与粉细砂岩富气模式。
谢国梁[2](2020)在《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孔隙结构及其与埋深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盆地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层系。本文利用FESEM-PCAS孔隙定量表征技术、多重分形分析以及CO2吸附、N2吸附等方法对四川盆地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不同埋深典型钻井26口、剖面3条页岩的孔隙形态、非均质性及连通性等特征进行定量表征,以探讨埋藏深度与超压发育等对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四川盆地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隙、矿物基质孔隙和裂缝等孔隙类型。页岩的有机质孔隙/矿物基质孔隙发育的比例、孔隙形态、孔隙非均质性和连通性等孔隙结构特征受到页岩有机质组分类型、埋藏深度、压力系数及矿物组成等因素综合控制。基于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的有机质组分进行观察,共识别出焦沥青、球状干酪根、藻类体碎片、细菌集合体、笔石和微粒体共6类有机质组分,并利用FESEM-PCAS定量技术分析不同有机质组分类型的孔隙发育特征,发现焦沥青孔隙在页岩样品中最为发育,面孔率及形状系数较高。焦沥青孔隙发育程度与页岩矿物组分密切相关,富硅的页岩样品焦沥青孔隙更为发育,面孔率更高。石英对于焦沥青孔隙的保护作用要好于黄铁矿、方解石等刚性矿物。基于盒计数法多重分形表征了页岩孔隙的非均质性和连通性。研究发现,超深层筇竹寺组页岩具有较低的微孔非均质性、较高的介孔-宏孔非均质性以及较高微孔、介孔-宏孔连通性。石英可以增加超深层筇竹寺组页岩微孔的非均质性,而TOC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页岩介孔-宏孔的非均质性。基于约束控制变量思路,对比分析不同埋深、压力系数、页岩岩相、测试产量(含气量)下页岩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认为:(1)与超深层埋深密切相关的压实作用可导致超深层埋深下的页岩孔隙结构“均一化”,并且页岩的平均孔径明显偏大。同时,压实作用很可能会改变常压下页岩孔隙的形态,使得近圆形的焦沥青孔隙逐渐消失,令孔隙形态往狭长–裂缝形发展。对比同为超压/高压不同埋深(超深层、深层和中浅层)页岩孔隙结构参数发现,超深层页岩具有最大的平均孔径、介孔/微孔比表面积比和介孔/微孔孔体积比,反映出超深层页岩介孔比例明显占优势;(2)超压可有效抵消上覆地层有效应力促使页岩孔隙(尤其是有机质孔隙)保存。相较于常压页岩储层,超压/高压页岩储层具有更高的面孔率和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超压/高压、常压页岩孔隙结构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有机质孔隙的发育程度,并且受到页岩气封盖条件控制。对于盆内构造稳定区页岩而言,良好的封盖条件利于有机质孔隙发育以及页岩气赋存,进一步形成及维持超压;(3)富硅、富碳的页岩岩相(硅质页岩岩相、含钙/黏土质硅质页岩岩相)相较于黏土矿物含量高的页岩岩相具有更高的面孔率、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以及比表面积、孔体积,更有利于页岩气赋存;(4)层理缝及层间缝的发育有利于页岩气富集,而构造型裂缝不利于页岩气的保存。构造活动导致的页岩构造裂缝非常发育很可能是造成盆缘页岩含气性差的关键因素。最大程度约束压力系数、页岩岩相等控制页岩孔隙结构因素后,开展黑色页岩埋藏深度与孔隙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平均孔径、介孔/微孔比表面积比和介孔/微孔体积比3个参数对于埋深敏感,均与埋深呈中度-高度正相关性。基于四川盆地黑色页岩的储层特征等相关地质条件,建议以6000 m作为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和超深层页岩气储层的分界线,并估算出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埋深应小于4613 m和5508 m。焦沥青是研究区页岩中含量最高的有机质组分类型,焦沥青孔隙规则、面孔率较高,为热成因孔隙,不受有机质原始类型影响。焦沥青孔隙初始形态稳定,以近圆形至椭圆形为主,目前仍保存有大量甲烷气体的焦沥青孔隙很可能由于其很高的孔隙压力而维持其近圆形或椭圆形的原始形态。因此,从理论上而言,焦沥青孔隙形态可作为页岩所处压力环境(含气性)的指示标志。统计发现,埋深2500 m以深数口典型产气钻井黑色页岩的焦沥青孔隙形状系数与页岩含气量呈中度正相关性,表现为页岩焦沥青孔隙形状越规则(越接近圆形),页岩含气量越高;埋深2500 m以浅,钻井的实测压力系数与页岩含气量之间呈高度正线性相关性,反映在较浅的埋深,页岩孔隙的连通性增加,压力系数能够很好地反映页岩的含气性。因此,焦沥青孔隙形状系数是埋深2500 m以深页岩含气性(微孔超压状态)的良好表征参数。通过对影响四川盆地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的地质因素进行分析,证实筇竹寺组底部含气性差的重要原因是筇竹寺组底部发育的桐湾期不整合面,表现为不整合面上约80m范围内页岩含气量及孔隙结构参数如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随埋深增加而显着降低。
范东稳[3](2020)在《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经济发展需求与能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加快步伐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主要集中在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在成藏特征、条件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资料,而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主要贡献层系及资源潜力还尚不明晰。查明气源主要贡献层系并揭示资源前景可为日后指导勘探提供参考。本文围绕研究主题,在详细梳理各层系岩性、沉积构造及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木里坳陷四套层系的地质特征,利用测试手段分析及对比了各层系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并进一步基于热模拟生烃实验探讨了不同层系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的气源条件,综合二维地震与储集岩物性测试阐释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集与成藏条件,系统评价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取得的主要认识:(1)石炭系、二叠系岩性特征以中厚层砂岩、薄层粉砂岩为主,沉积相类型为浅海陆棚相、滨岸相和三角洲相,该套层系泥岩层大部分缺失,推测构造作用强烈断层发育所导致;同时,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丰度偏低,整体生烃生气能力较差,难以成为天然气水合物潜在气源岩。(2)三叠系岩性特征以中薄层泥岩、中厚层砂岩为主,泥岩累计厚度较大,并发育薄煤层,沉积相类型为潮坪相、湖泊相和河流相;同时,三叠系以很好和好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均处于成熟阶段,生烃生气能力较强,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潜在气源岩。(3)侏罗系岩性特征以中厚层粉砂岩、中厚层泥岩、厚煤层为主,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同时,侏罗系以很好、好和中等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有机质成熟度介于低成熟与成熟之间,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次要潜在气源岩。(4)基于热模拟生烃实验,木里坳陷三叠系和侏罗系样品所生成的烃类气体均以甲烷为主,甲烷的产气量随实验设定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重烃气量则先增加后降低,并基于天然气水合物中烃类气体特征统计各样品在350℃~400℃区间段内甲烷和总烃的平均产气量,以进一步探讨对比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生气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生气潜力,侏罗系次之。(5)根据储集岩物性测试、二维地震、剖面实测及钻探资料,并基于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及成藏条件分析,分别选用有机碳质量平衡法和体积法计算了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地质资源量,并分析了该区域资源前景及有利勘探层位。
曹秦智[4](2020)在《阿尔金山前东坪隆起基岩天然气运移动力演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坪地区勘探工作的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东坪地区天然气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前人对东坪地区油气源对比的研究,表明东坪地区气藏为源外气藏,区内本身并不发育烃源岩,区内天然气地化特征与坪东凹陷的侏罗系烃源岩高度吻合,依靠深大断裂的连通,远距离运移至东坪地区成藏。但目前为止,对东坪地区天然气运移动力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东坪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测井、录井、地震资料以及实测资料等,开展了对东坪地区地层压力特征的研究,并通过测井曲线法、图版识别等对研究区异常压力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随后在对压力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数值模拟,从流体势的角度开展了对东坪地区主要成藏时期流线的分析,以期对东坪地区天然气运移动力演化规律进行一定的总结。研究认为,(1)东坪地区地层中超压与常压体系共存,储层普遍表现为异常高压,压力系数在1.261.48之间,过剩压力在515MPa之间;泥岩压力特征根据平衡深度法计算得知不同层段压力表现出明显差异,埋深1000m以上表现为正常压实,E31出现压力异常高,过剩压力在6.228.21MPa之间,同样表现为高异常压力的还有E1+2底部的膏泥岩,剩余压力可达15MPa左右;(2)阿尔金山前东坪隆起泥岩异常压力成因为不均衡压实作用,其余增压机制贡献量可忽略不计;储层异常压力系多机制共同控制,流体膨胀与超压传递起着主要作用,且不同层位储层其各机制增压贡献量也有很大差异,E31储层流体膨胀与超压传递贡献量37%44%,不均衡压实贡献量50%左右;E1+2储层流体膨胀与超压传递增压贡献量为82%左右,基岩储层流体膨胀与超压传递增压贡献量在90%以上;研究区内构造挤压增压贡献量基于前人计算的结果,在引入计算封闭系数参数0.33910.3474后,其贡献量为4%10%左右。(3)依据数值模拟流线的指示,坪东凹陷高势区油气有着向东坪隆起高构造部位运移的趋势,中新世早期开始进入大量生油阶段,进入中新世末期后,开始进入大量的生气阶段,上新世中期,达到最大生气量,进入上新世末期,构造调整,进入晚期生气阶段,现今构造格局定型;(4)东坪隆起基岩成藏为远源成藏模式,依靠坪东大断裂连通坪东凹陷优质烃源岩垂向传递,横向依靠不整合面与优质砂体运移,在泥膏岩盖层、横向封闭断层、基岩孔缝的发育与背斜构造的组合配置下,形成了东坪隆起基岩气藏。
张艺凡[5](2020)在《中国南方典型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孔隙特征与渗透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峰-龙马溪组和牛蹄塘组海相页岩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页岩气勘探层位。本文针对页岩储层的孔隙特征及渗透性,运用岩石学、地球化学、储层孔隙结构及渗透性评价技术和研究方法,对渝西五峰-龙马溪组、黔北龙马溪组及川南牛蹄塘组海相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结构、渗透率及产气量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探讨了不同组别及不同地区同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开发潜力。本文结合了页岩储层不同的评价手段,揭示了五峰-龙马溪组及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的发育情况,定性及定量地分析了页岩无机质孔隙、有机质孔隙及微裂缝的发育特征,并总结了三组页岩储层发育情况的异同点。有机质孔隙作为页岩气的主要储集场所,为了更好的研究有机质孔隙的发育情况,利用有机质提取法将有机质从全岩中提取出来,此方法是可行且高效的。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有机质孔隙演化的主控因素,结合五峰-龙马溪组及牛蹄塘组页岩的热成熟度情况,建立了有机质孔隙度与热成熟度之间的演化关系曲线。五峰-龙马溪组及牛蹄塘组页岩中有机质孔隙的生成能力已经达到上限,热成熟度的增加会降低有机质孔隙体积及比表面积,但对于无机孔隙并无显着影响。热成熟度是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对页岩气的生成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显示页岩平行层理方向的渗透率普遍高于垂直层理方向,孔隙结构发育的不同造成了强烈的渗透率各向异性,不同的矿物成分及微裂缝发育情况控制了页岩渗透率的各向异性比值。渗透率模型能够有效的拟合渗透率实验数据,绝对渗透率与孔隙压缩系数及Klinkenberg常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孔隙压缩系数反应了岩石的应力敏感性。渗透率是评价页岩渗透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影响页岩产率和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页岩储层基础参数,应用三孔隙度模型及SIMED II模拟软件对五峰-龙马溪组及牛蹄塘组页岩进行产量模拟计算。储层孔隙结构、吸附特性及渗透性特征是控制总产气量、裂缝游离气产量、基质游离气产量和吸附气产量的主要参数。
赵迪斐[6](2020)在《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川东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编录、室内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对比、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以优质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表征及优质孔隙结构储层的发育机理为核心科学问题,在系统调研、吸收前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丰富的研究区样品与地质资料,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尤其是纳米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展开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测试,针对表征难点设计一系列技术手段,以多种手段与综合技术体系精细量化表征了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量化了孔隙系统的层段性差异,形成了多方法交叉表征技术体系,并通过储层对比提炼了优质孔隙结构类型储层的特殊性,阐明了页岩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的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层段孔隙系统的成因差异,形成了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以及储层优选评价方法,将孔隙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地构造演化、古地理格局变化及海平面相对升降等因素的控制下,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沉积于滞留海盆-深水陆棚相环境,向上过渡为半深水-浅水陆棚相环境,沉积了碳质页岩、硅质-碳质页岩等构成的页岩层系,形成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下部、中部与上部储层的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层段性差异。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笔石水平层理极为发育,储层具有显微―层控‖特征,向上沉积构造过渡为粉砂质纹层等。矿物组分主要由粘土矿物、脆性矿物、黄铁矿等构成,其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组合为主,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生物源硅质、蒙脱石、有机质富集,向上陆源碎屑影响增强;有机质以基质干酪根、笔石化石、固体沥青等类型赋存,属于I型干酪根,达到高-过成熟,高孔隙度与高含气性层段与高脆性矿物、高TOC层段相对叠合。通过“微区覆膜无喷金技术”以及三轴抛光消减沉积物天然非均质性影响,实现3nm微裂隙尺度的全尺度孔隙观测,综合合发育尺度、发育空间位置、成因、形貌特征等特征,从成因-物质组分-形貌角度出发,综合建立了包括四大类、二十余种子孔隙类型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基质孔隙多级描述性系统分类方案。在系统认知储层孔隙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二氧化碳吸附-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图像数值化表征-纳米CT-低场核磁共振等多方法交叉综合测试,揭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微观储集空间分布特征,以微孔-小孔最为发育,大孔-微裂隙次之,中孔具有相对较低但稳定的发育程度;同时,针对孔隙连通性以及有机-无机孔隙结构差异等表征难点,设计了基于饱水-饱油-离心条件下的NMR测试、自发渗吸-NMR联测等手段,并结合纳米CT建模,将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划分为有效连通性不同的多级连通域,孔隙网络的三维分布特征和孔隙群簇对比反映有机质分布是孔隙网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矿物孔隙对储层孔隙系统连通性具有一定贡献。在高分辨率图像与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应用图像大视域拼接与数值化处理技术,提取了近40万个孔隙的结构特征参数,获取了不同类型孔隙的非直观特征,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孔隙的专门表征,突破了孔隙比例量化、孔隙形貌量化、孔隙定性-定量匹配等表征盲点,结果表明,储层孔隙整体形貌为近圆状,10nm30nm为孔隙数量峰值,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有机孔比例分别达到58%与62%,向上比例显着降低,层段性差异显着。结合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与创新手段,总结形成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的多方法量化表征技术体系,有助于加强对纳米孔隙的表征精度及针对性。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储层对比以及创新实验提炼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的特殊性,总结优质孔隙系统的结构特点。物质组分、沉积构造、物质空间分布、应力、力学结构、造缝潜力等因素通过不同机理影响了孔隙系统的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纳米吸附孔隙以有机孔隙为主;贵金属纳米粒子充注与储层对比显示非常规储层可以从孔隙网络连通性角度分为五个主要类型,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属于“核心渗流通道”型;综合选取物质组合、岩石结构、吸附孔隙特征、渗流孔隙特征、多尺度连通性等方面对孔隙系统进行分类表征,最优储层孔隙系统属于硅质-碳质页岩型,碳质页岩型次之。储层优质孔隙系统的发育受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控制因素影响,闭塞滞留或深水慢速沉积为优质储层提供了适宜的物质基础,不同沉积环境使储层具有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的层段性差异,在构造埋藏的控制下,储层经由有机质生烃作用、矿物转化作用等储层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以多种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形成了优质储层以有机质纳米孔为主要储集空间、以高压裂造缝潜力或矿物孔隙为主要渗流通道的孔隙结构;五峰组部分层段与龙马溪组底部的碳质-硅质型页岩孔隙系统,是在富生物源硅质、富有机质、富蒙脱石、富水平层理的物质基础上,经由强度、类型不同的特殊成岩改造,形成的具有高吸附储集能力、高自封性能与高脆性的优质储层孔隙类型。论文系统揭示了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与精细孔隙结构特征,实现了储层孔隙精细量化表征,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方法与多方法交叉量化技术体系,对不同品质孔隙系统的形成发育机理进行了专门研究,总结出了优质孔隙系统储层的形成发育机理以及孔隙角度的优选评价方法,为实现孔隙研究的深化、精细化、实用化提供科学方法与依据。该论文有图231幅,表66个,参考文献421篇。
崔达[7](2019)在《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分子表征与热演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断浮动的油价给对石油依赖较大的工业化社会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将目光投向可以替代常规石油资源的其它能源,如油页岩、生物质和油砂等。油页岩经低温干馏后可制取页岩油,页岩油与原油类似但不尽相同。页岩油组成结构的表征及其在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演化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干馏温度对页岩油分子组成及分子结构影响的科学问题,基于页岩油精细化分离方法与先进的分子表征方法,研究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六个地区(桦甸、汪清、抚顺、龙口、茂名、窑街)页岩油组成结构特征,探究了干馏终温对桦甸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影响及不同温度点下桦甸页岩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演化规律,从化学键形成和断裂的角度揭示了页岩油组成结构与油页岩热解反应性之间的关系。在对比分析不同地区页岩油基础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页岩油馏程切割、轻质油酸碱萃取以及中性组分柱层析等实验方法,分别获得了页岩油<300℃馏分和>300℃馏分,其中页岩油<300℃馏分再分为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六个中性亚组分,对各组分分子组成结构予以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油<300℃馏分中酸性组分主要为苯酚及羧酸类化合物,且低级酚含量明显高于高级酚含量;页岩油<300℃馏分碱性组分主要为碱性氮化合物,其中,窑街页岩油碱性组分中的吡啶和喹啉类化合物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选用合适的洗脱剂作为流动相,利用制备色谱完成中性组分柱层析分离,实现了脂肪烃、芳香烃、脂肪酮、脂肪腈等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族组分分离,系统开展了页岩油中提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基础性研究,形成了一种集馏程分离、轻质油酸碱萃取及中性组分柱层析的页岩油分离新方法。基于先进的1H、13C NMR与FT-IR等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详细表征了六个地区页岩油>300℃馏分分子结构特征,获得了页岩油>300℃馏分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各类官能团的相对含量以及分布特征等重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在六个地区页岩油样品中,桦甸页岩油>300℃馏分中具有最大的烷基碳率、取代基平均碳数和-CH2-与-CH3之比及最小的烷链支化度,由此说明桦甸页岩油>300℃馏分的化合物平均碳链最长;而与煤伴生的茂名、龙口页岩油>300℃馏分中芳碳率相对较高。1H、13C NMR与FT-IR等测试分析方法的协同利用,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了实验结果,为全面表征页岩油重质馏分的分子结构提供了新手段。基于先进的GC×GC-TOF/MS与NMR等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详细研究了干馏终温对桦甸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影响,探讨了温度在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C×GC-TOF/MS检测分析较一维GC-MS检测分析具有极高的峰容量,检测到S/N>2000的化合物数量至少高出了一个数量级,极大程度的减少了色谱峰重叠现象;随着干馏终温的增加,加剧了环烷烃的芳构化反应并降低烷链支化度,且页岩油中短链脂肪烃逐渐升高而长链脂肪烃减少。此项研究为油页岩热解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也为复杂页岩油分析测试开辟了新途径。基于桦甸页岩油中不同类型极性杂原子化合物可在正、负离子ESI条件下选择性电离的特性,采用了 FT-ICRMS技术对不同类型杂原子化合物进行了定性研究分析,从分子角度详细探究了五个不同温度点下桦甸页岩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结构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更高干馏温度点下发生的缩聚反应增加了桦甸油页岩热解产物中噻吩硫的含量及含吡咯结构的中性氮化合物相对丰度,更高干馏温度点下发生的裂解反应减少了页岩油中DBE为1的脂肪羧酸类O2化合物,并导致油页岩中碱性氮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更接近于N1类化合物,使页岩油中杂原子化合物向低DBE的化合物富集,这为页岩油杂原子化合物的赋存及变化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总之,本文基于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建立了页岩油不同馏分组分的组成结构的分子表征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探究了页岩油组成结构随干馏温度的演化规律,从化学键形成及断裂的角度揭示了更高温度点下二次裂解反应与聚合反应对杂原子化合物分布特性的影响情况,为油页岩干馏工况的调控和页岩油加氢催化剂的研发提供依据,并为油页岩油母质分子结构与热解机理分子模拟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高凤琳[8](2019)在《陆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以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陆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多样的沉积环境使其储层特征更加复杂,与海相页岩相比,研究较为薄弱。作为一种重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类型,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发育大规模优质烃源岩,随着页岩气勘探的兴起,沙河组页岩被证实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因此,本文以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采用多种实验手段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在准确评价含气性基础上,阐明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性的影响。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具有比海相页岩更为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影响页岩储集能力。通过TOC测定、岩石热解、显微组分鉴定、Ro测定、XRD测试、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气体吸附实验、高压压汞、QEMSCAN以及自发渗析等实验手段综合研究页岩储层特征,查明储层孔隙结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沙河子组页岩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海相页岩相近,中孔对孔体积贡献最大,其次为宏孔,微孔和中孔贡献99%以上的比表面积;高含量黏土矿物发育丰富的板片间狭缝状孔隙、黏土矿物集合体间孔隙以及晶间孔隙,为页岩提供了大部分的微孔、中孔以及宏孔;有机质对微孔和中孔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成熟度主要是通过促进无机矿物的成岩转化和溶蚀作用来增加无机孔隙的发育;方解石含量对储集空间具有改善作用,从纹层状页岩、层状页岩到块状页岩,连通性依次变差,综合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参数,混合质页岩储集性最好,其次为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有机孔隙发育非均质性强烈,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与荧光显微镜定位观察、能谱分析、固体沥青反射率测定、干酪根分离、气体吸附实验等手段、结合Image J图形处理软件对有机质孔隙进行定性和定量刻画,阐明有机孔隙发育差异化原因。结果表明:有机黏土复合体中的固体沥青孔隙最发育,单独片状固体沥青孔隙发育程度不一,结构镜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以及菌类体中存在有机孔,这主要受有机质本身,原始有机孔残余,固体沥青个体差异演化以及黏土矿物催化作用的影响;干酪根占总有机质的97%以上,是有机孔的主要贡献者,对页岩孔体积的贡献仅次于黏土矿物,孔体积和比表面平均分别为0.0128m L/g和42.60m2/g,10~200nm范围孔隙是干酪根孔体积的主要提供者,0.3~1.0nm是干酪根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有机孔隙贡献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固体沥青、镜质组、惰质组;随着成熟度增大,固体沥青孔隙度先增加后减小,镜质体和惰质体孔隙度先迅速减小而后微上升,总有机孔先减小后增加而后又减小。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高温甲烷吸附实验和测井解释相结合明确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含气性特征,进行储层特征对含气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沙河子组页岩总含气量最高可达8.09cm3/g,平均为1.88cm3/g;纵向上总体表现出在黏土质页岩层段吸附气含量高,分布在0.297~7.208cm3/g,平均为1.623cm3/g,平均占总含气量的77.15%;而在硅质页岩、混合质页岩层段以及贫有机质页岩层段游离气含量高,分布在0.297~2.128cm3/g,平均为0.989cm3/g,占比可达48.36~97.44%,平均为58.36%;地层条件下影响吸附气含量的主要因素仍为有机质,纹层状页岩有机质含量高,为吸附气提供可赋存的比表面积;影响游离气含量的主要因素为硅质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其粒间孔和粒内溶蚀孔隙为游离气提供储集空间,层状构造有利于游离气的赋存。综合页岩总含气量确定富有机质层状硅质页岩、富有机质层状混合质页岩以及富有机质纹层状黏土质页岩为有利储集岩相。
陈科洛[9](2019)在《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文中提出滇黔北地区处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边缘滇黔北坳陷,是南方海相页岩的有利地区,发育多套海相页岩。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由于富含有机质而普遍被视为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岩。页岩以微米-纳米孔隙为主、渗透率极低的特点而与常规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明确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将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帮助,三维模型的建立也将为页岩后期三维定量化研究打下基础。研究通过对滇黔北地区Y9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取芯段的观察分析,以陈旭建立的华南上奥陶统—兰多维列统生物带划分原则,划分出了 WF2-LM3共6个笔石带并建立了 Y9井的生物地层系统。页岩气储层特征主要包括矿物组分和岩相特征、有机质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特征六个部分。研究通过对龙马溪组样品进行XRD分析后发现:以长石+石英、黏土矿物、碳酸盐岩矿物为三端元组分的划分方法,共划分出硅质页岩、黏土质页岩、钙质页岩、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黏土质钙质混合页岩和钙质硅质混合页岩六种页岩岩相,其中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TOC较高,均值大于3%。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以I型干酪根为主,Ro主要介于2.0%~3.0%,处于过成熟阶段,TOC含量主要介于0.5%~8%。研究通过GRI法测定储层孔渗后发现:储层孔隙度介于1%~4%,渗透率极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包括矿物铸模孔、粒间孔、粒内孔、黄铁矿晶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其中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孔为主要孔隙类型。通过氮气吸附实验分析了页岩的孔隙结构,发现:页岩比表面积介于4.365~23.015 m2.g-1;孔体积介于 0.005~0.049 cm3·g-1,平均孔径介于 1.475~4.046nm;氮气等温吸附曲线指示页岩以槽状孔和微孔为主,与电镜分析结果一致。现场测试获取龙马溪组下段黑色页岩段含气量介于1.33~3.67m3/t,主要受控于干酪根类型、TOC含量、矿物组分、热演化程度、和矿物结构五大方面。研究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矿物组分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黏土矿物层间孔与有机质孔为主要孔隙类型的特点和高演化特征,以Materials Studio为平台,利用伊利石分子模型和石墨烯层状模型搭建页岩分子级孔隙模型,最后通过分形FHH公式和数理统计理论的指导,将模型验证问题转换成了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并最终验证了分子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孔令印[10](2019)在《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地层压力预测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提出异常地层压力是含油气盆地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经钻探证实广泛存在异常地层压力,且具有超压成因机制复杂的特征。针对研究区的问题,分别利用现今资料、地球化学资料和各种测试资料进行了现今地层压力的预测和古压力演化的恢复,并分析了超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的认识:(1)在基于测井声波时差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中对比发现,伊顿公式法和Bowers法预测的压力与同深度的实测压力对比吻合度较高,且Bowers法不易受相关参数的限制,预测的压力精度更高,适用于多种成因形成的超压计算。DC指数在超压段一般会明显向着减小的方向偏离正常趋势线,对于某些层段DC指数与超压关系响应不是很明显的情况,应考虑钻井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2)基于地震波层速度资料可以较好地预测出剖面压力的变化,剖面压力预测结果表明,中部4区块超压段具有明显的低速特征,超压顶界面具有一定的的穿时性,从深凹区向斜坡区层位显示变老的趋势。(3)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数值模拟表明,中部4区块油气存在至少两期多幕的充注过程,侏罗系超压演化大约在180Ma~150Ma开始增加,压力演化至今呈现增加的趋势。中部4区块超压主要是由于八道湾组烃源岩的生烃作用造成的,欠压实对超压的形成贡献相对稍弱。生烃增压计算表明,八道湾组主力烃源岩生烃增压是一个至少存在两期超压的增加和一次超压释放的过程。(4)从剖面上看,中部4区块侏罗系存在两套超高压系统(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三工河组中超压是由于八道湾组中的超高压系统向其发生传递的结果,头屯河组附近是超压的顶界。油气在头屯河组聚集成藏是由于超压、大型断层和三工河组砂岩输导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平面上看,中部4区块的油气在超压的主导作用下从研究区的西南部向东部和东北部运移和聚集。二苯并噻吩参数示踪表明,中部4区块头屯河组可能存在北部和南部两个向东部方向的油气充注路径。
二、计算生油气量的C-K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生油气量的C-K法(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生烃模拟 |
1.3.3 生烃动力学 |
1.3.4 页岩气富集模式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沉积相特征 |
2.2.1 沉积相标志 |
2.2.2 古沉积环境 |
2.3 古生物及古生产力 |
2.3.1 古生物 |
2.3.2 古生产力 |
第三章 山西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页岩的空间展布特征 |
3.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有机质类型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页岩气特征 |
3.3.1 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 |
3.3.2 页岩气成因 |
第四章 泥页岩生烃特征 |
4.1 生烃模拟方法 |
4.2 生烃模拟实验 |
4.2.1 样品采集和制备 |
4.2.2 实验方法和原理 |
4.2.3 实验流程 |
4.2.4 实验产物收集与定性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页岩气富集模式 |
5.1 不同气藏赋存特征及山西组岩性组合 |
5.1.1 不同岩相中页岩气赋存特征 |
5.1.2 山西组岩性叠置 |
5.2 山西组页岩气富集模式 |
5.2.1 页岩气富集条件 |
5.2.2 页岩气富集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孔隙结构及其与埋深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
1.2.1 页岩储层特征研究 |
1.2.2 页岩气保存条件 |
1.2.3 超压与页岩气保存 |
1.2.4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页岩气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及样品、研究方法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
2.2.1 早寒武世沉积古地理背景 |
2.2.2 筇竹寺组页岩分布 |
2.3 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 |
2.3.1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古地理背景 |
2.3.2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分布 |
2.4 样品与方法 |
2.4.1 样品特征 |
2.4.2 实验方法 |
第3章 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
3.1 孔隙类型与孔隙形态 |
3.1.1 孔隙类型 |
3.1.2 孔隙形态 |
3.1.3 孔隙形态、分形维数与储集空间的关系 |
3.2 有机质孔发育和保存机制 |
3.2.1 有机质的相关概念 |
3.2.3 有机质孔的发育和保存 |
3.2.4 焦沥青含量的地质意义 |
3.3 基于CO2和N2吸附页岩孔隙多重分形特征 |
3.3.1 多重分形概述 |
3.3.2 CO_2吸附数据的多重分形特征 |
3.3.3 N_2吸附数据的多重分形特征 |
3.3.4 影响页岩孔径分布非均质性、连通性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页岩孔隙结构差异性分析 |
4.1 超深层埋深对于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4.1.1 样品 |
4.1.2 超深层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
4.1.3 超深层页岩与深层、中浅层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对比 |
4.2 超压对于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4.2.1 样品 |
4.2.2 超压/高压与常压钻井页岩孔隙结构对比 |
4.2.3 超压对页岩储层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 |
4.2.4 微孔超压形成机理 |
4.3 岩相对于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4.3.1 岩相分类 |
4.3.2 微观孔隙类型 |
4.3.3 微观孔隙结构 |
4.3.4 影响因素 |
4.3.5 页岩岩相的勘探意义 |
4.4 不同产量钻井页岩的孔隙结构差异性分析 |
4.4.1 地球化学及矿物组成对比 |
4.4.2 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比 |
4.4.3 裂缝发育特征对比 |
第5章 页岩孔隙结构与埋深的相关性 |
5.1 样品与参数选取 |
5.1.1 样品特征 |
5.1.2 参数选取 |
5.2 埋藏深度与页岩气赋存状态 |
5.3 页岩孔隙结构-埋深演化模型 |
5.4 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含气性 |
5.5 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
1.2.2 国内外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
1.2.3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研究 |
1.2.4 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源研究 |
1.2.5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概述 |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1 存在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1.5.2 论文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地质演化特征 |
3 气源岩地质特征 |
3.1 石炭系-二叠系 |
3.1.1 岩性及构造特征 |
3.1.2 岩石地层序列 |
3.1.3 岩相类型及特征 |
3.1.4 沉积相分析 |
3.2 三叠系 |
3.2.1 岩性及构造特征 |
3.2.2 岩石地层序列 |
3.2.3 岩相类型及特征 |
3.2.4 沉积相分析 |
3.3 侏罗系 |
3.3.1 岩性及构造特征 |
3.3.2 岩石地层序列 |
3.3.3 岩相类型及特征 |
3.3.4 沉积相分析 |
3.4 气源岩地质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气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有机质丰度 |
4.2.1 有机碳含量 |
4.2.2 生烃潜量 |
4.3 有机质类型 |
4.4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
4.5 生物标志化合物 |
4.5.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5.2 有机质来源及成熟度 |
4.5.3 沉积环境分析 |
4.6 气源条件 |
4.6.1 石炭系、二叠系 |
4.6.2 三叠系 |
4.6.3 侏罗系 |
4.7 本章小结 |
5 气源岩热模拟生烃实验 |
5.1 样品与实验准备 |
5.1.1 理论依据 |
5.1.2 实验类型 |
5.1.3 实验思路 |
5.1.4 实验样品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步骤及结果 |
5.3.1 实验步骤 |
5.3.2 实验结果 |
5.4 生烃潜力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储集与成藏条件 |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 储集岩特征 |
6.2.1 岩石学特征 |
6.2.2 物性特征 |
6.2.3 孔隙结构特征 |
6.3 储集性能初步评价 |
6.4 成藏条件 |
6.4.1 冻土特征 |
6.4.2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 |
6.4.3 运移及聚集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7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研究 |
7.1 资源量计算方法适用性研究 |
7.2 有机碳质量平衡法计算资源量 |
7.2.1 方法依据及思路 |
7.2.2 计算公式 |
7.2.3 参数选取依据 |
7.3 体积法计算资源量 |
7.3.1 方法依据及思路 |
7.3.2 计算公式 |
7.3.3 参数选取依据 |
7.4 资源潜力评价 |
7.4.1 资源量计算结果 |
7.4.2 计算结果对比 |
7.4.3 有利勘探层位 |
7.4.4 资源前景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4)阿尔金山前东坪隆起基岩天然气运移动力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阿尔金山前石油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及勘探历程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和沉积特征 |
2.2.1 地层 |
2.3 生、储、盖特征 |
2.3.1 烃源岩 |
2.3.2 储层 |
2.3.3 盖层 |
2.4 生储盖配置 |
2.5 已知油气分布 |
第三章 阿尔金山前现今地层压力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
3.1 实测储层地层压力特征 |
3.2 柴达木盆地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
3.2.1 泥岩不均衡压实作用 |
3.2.2 其它增压作用 |
3.2.3 构造挤压作用 |
第四章 阿尔金山前流体动力数值模拟 |
4.1 模拟思路 |
4.2 软件模拟流程 |
4.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4.4 数值模拟基本参数及边界条件 |
4.5 剥蚀量恢复 |
4.6 断裂分布特征及封闭性 |
4.7 关键时期流线模拟分析 |
4.8 东坪隆起基岩成藏模式 |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中国南方典型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孔隙特征与渗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页岩有机质孔隙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3 页岩渗透率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科学问题 |
1.4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3 研究区典型地质剖面及钻井 |
第3章 实验测试方法 |
3.1 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
3.1.1 岩石学分析 |
3.1.2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
3.1.3 有机质提取 |
3.2 电镜观察 |
3.3 页岩储层结构分析 |
3.3.1 低压氮气及二氧化碳等温吸附实验 |
3.3.2 高压压汞实验 |
3.4 渗透率实验 |
第4章 页岩储层岩性及孔隙特征 |
4.1 页岩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相划分 |
4.1.1 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矿物组成特征 |
4.1.2 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成特征 |
4.1.3 五峰-龙马溪组及牛蹄塘组页岩岩相划分 |
4.2 五峰-龙马溪组及牛蹄塘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有机质类型 |
4.2.2 有机质丰度 |
4.2.3 有机质成熟度 |
4.3 页岩储层孔隙特征 |
4.3.1 页岩储层孔隙类型 |
4.3.2 基于二氧化碳(CO_2)吸附的孔隙表征 |
4.3.3 基于氮气(N_2)吸附的孔隙表征 |
4.3.4 基于高压压汞(MICP)的孔隙表征 |
4.4 全岩与其提取的有机质(EOM)的孔隙结构对比 |
4.4.1 全岩及EOM的二氧化碳/氮气吸附曲线对比 |
4.4.2 全岩及EOM的孔隙比表面积对比 |
4.4.3 全岩及EOM的孔隙直径分布对比 |
第5章 热成熟度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5.1 热成熟度对页岩孔隙的影响 |
5.2 有机质孔隙度计算 |
5.2.1 有机质提取法测算孔隙度 |
5.2.2 FE-SEM图像提取法测算表面有机质孔隙度 |
5.3 热成熟度(Ro)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
5.3.1 总有机碳含量(TOC)及热成熟度(Ro)对孔隙体积的影响 |
5.3.2 热成熟度对孔隙表面积的影响 |
5.3.3 热成熟度(Ro)对孔隙度的影响 |
5.3.4 热成熟度(Ro)对非有机质孔隙度的影响 |
第6章 页岩渗透率 |
6.1 页岩渗透率的各向异性 |
6.1.1 页岩渗透率各向异性结果 |
6.1.2 页岩渗透率各向异性影响因素 |
6.2 页岩渗透率与有效压力 |
6.2.1 页岩渗透率与有效应力/围压 |
6.2.2 页岩渗透率与气体压力 |
6.3 页岩渗透率与孔隙压缩系数的模型研究 |
6.3.1 页岩的Klinkenberg效应 |
6.3.2 页岩渗透率与孔隙压缩系数模型及结果 |
6.3.3 页岩孔隙压缩系数(C_f)及其影响因素 |
6.3.4 Klinkenberg常数(b)与绝对渗透率(K_a)的关系 |
第7章 产气量数值模拟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背景 |
2.4 层序地层特征 |
2.5 页岩发育特征 |
2.6 小结 |
3 页岩储层物质成分特征 |
3.1 储层宏观特征 |
3.2 储层矿物组成特征 |
3.3 储层有机地化特征 |
3.4 储层岩石综合分类 |
3.5 小结 |
4 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类型与物性特征 |
4.1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4.2 微观储集空间的系统分类 |
4.3 储层物性与含气性 |
4.4 章节小结 |
5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
5.1 基于高压压汞的大孔-中孔及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 |
5.2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与二氧化碳吸附的吸附孔隙表征 |
5.3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孔隙结构表征 |
5.4 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
5.5 基于纳米CT的储集空间与连通性量化表征 |
5.6 孔隙网络与连通性表征 |
5.7 微观储集空间量化表征体系 |
5.8 储集空间量化与气体行为 |
5.9 小结 |
6 孔隙系统对比与结构特殊性 |
6.1 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的意义 |
6.2 孔隙小尺度控制因素 |
6.3 储层孔隙系统对比研究 |
6.4 孔隙系统评价 |
6.5 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 |
6.6 结论 |
7.孔隙控因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
7.1 优质储层孔隙发育影响因素 |
7.2 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 |
7.3 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
7.4 依据孔隙发育控因的页岩储层优选 |
7.5 结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分子表征与热演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能源现状 |
1.1.2 油页岩资源概述 |
1.1.3 油页岩开发利用方式 |
1.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页岩油分离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精馏法 |
1.2.2 结晶法 |
1.2.3 溶剂萃取法 |
1.2.4 柱层析法 |
1.3 页岩油组成结构研究现状 |
1.3.1 质谱法 |
1.3.2 核磁共振波谱 |
1.3.3 红外光谱 |
1.4 干馏温度对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样品的制备与基础特性分析 |
2.1 油页岩样品制备与燃料特性分析 |
2.1.1 油页岩样品选取及制备 |
2.1.2 油页岩含油率测定 |
2.1.3 油页岩燃料特性实验分析 |
2.2 页岩油样品制备与油品特性分析 |
2.2.1 不同地区页岩油样品的制备与基础特性分析 |
2.2.2 不同干馏终温桦甸页岩油制备与基础特性分析 |
2.2.3 不同干馏温度点下桦甸页岩油制备与基础特性分析 |
2.3 页岩油精细分离实验 |
2.3.1 页岩油馏程分离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1 引言 |
3.2.1 GC-MS分析方法 |
3.4.1 GC-TOF/MS分析方法 |
3.4.2 中性组分1组成成分分析 |
3.4.3 中性组分2组成成分分析 |
3.4.4 中性组分3组成成分分析 |
3.4.5 中性组分4组成成分分析 |
3.4.6 中性组分5组成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00℃馏分分子结构分析'>第4章 页岩油>300℃馏分分子结构分析 |
4.1 引言 |
300℃馏分的NMR分子结构表征'>4.2 页岩油>300℃馏分的NMR分子结构表征 |
4.2.1 NMR分析方法 |
300℃馏分的~1H NMR分子结构分析'>4.2.2 页岩油>300℃馏分的~1H NMR分子结构分析 |
300℃馏分的~(13)C NMR分子结构分析'>4.2.3 页岩油>300℃馏分的~(13)C NMR分子结构分析 |
300℃馏分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4.2.4 页岩油>300℃馏分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 |
300℃馏分的液体FT-IR官能团结构表征'>4.3 页岩油>300℃馏分的液体FT-IR官能团结构表征 |
4.3.1 FT-IR分析方法 |
4.3.2 脂肪类物质结构分析 |
4.3.3 芳香类物质结构分析 |
4.3.4 含氧官能团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干馏终温对桦甸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1 GC×GC-TOF/MS分析方法 |
300℃馏分的NMR分子结构表征'>5.3 页岩油>300℃馏分的NMR分子结构表征 |
5.3.1 NMR分析方法 |
300℃馏分的NMR分析结果'>5.3.2 页岩油>300℃馏分的NMR分析结果 |
300℃馏分分子结构的影响'>5.4 干馏终温对桦甸页岩油页岩油>300℃馏分分子结构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不同温度点下热解页岩油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正离子ESI FT-ICR MS |
6.2.2 负离子ESI FT-ICR MS |
6.2.3 数据处理方法 |
6.3 杂原子化合物的正离子ESI FT-ICR MS分析 |
6.3.1 正离子ESI电离模式下杂原子化合物数量 |
6.3.2 N_1O_x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
6.3.3 N_2O_x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
6.3.4 N_3O_x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
6.3.5 N_1S_1与O_1S_1类化合物结构特征 |
6.4 杂原子化合物的负离子ESI FT-ICR MS分析 |
6.4.1 负离子ESI电离模式下杂原子化合物数量 |
6.4.2 中性氮化合物结构特征 |
6.4.3 含氧及含硫化合物结构特征 |
6.5 不同温度点下热解页岩油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演化规律 |
6.5.1 正离子ESI电离模式下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演化规律 |
6.5.2 负离子ESI电离模式下杂原子化合物分子组成演化规律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陆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以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页岩油气勘探研究现状 |
1.3.2 页岩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
1.3.3 页岩储层表征技术与方法 |
1.3.4 页岩含气性及其影响因素 |
1.3.5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区域勘探简况 |
第3章 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3.1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页岩矿物组成特征 |
3.3 页岩沉积构造特征 |
3.4 页岩岩相划分及特征 |
3.5 页岩孔隙结构定性表征 |
3.5.1 有机质孔隙 |
3.5.2 黏土矿物孔隙 |
3.5.3 脆性矿物孔隙 |
3.6 页岩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3.6.1 微孔发育特征 |
3.6.2 中孔发育特征 |
3.6.3 宏孔发育特征 |
3.6.4 全孔径分布特征 |
3.6.5 孔体积和比表面积 |
3.7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控制因素 |
3.7.1 有机质丰度 |
3.7.2 成熟度 |
3.7.3 黏土矿物 |
3.7.4 脆性矿物 |
3.7.5 沉积构造 |
3.8 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孔隙结构特征与海相页岩对比 |
第4章 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4.1 不同类型有机质特征 |
4.1.1 镜质体 |
4.1.2 惰质体 |
4.1.3 固体沥青 |
4.2 有机质孔隙定性表征 |
4.2.1 固体沥青孔隙 |
4.2.2 有机黏土复合体孔隙 |
4.2.3 镜质体孔隙 |
4.2.4 惰质体孔隙 |
4.3 有机孔隙发育差异性成因 |
4.3.1 原始有机孔隙残余 |
4.3.2 有机质类型差异 |
4.3.3 固体沥青个体差异演化 |
4.3.4 黏土矿物催化作用 |
4.4 有机孔隙定量表征 |
4.4.1 有机质孔隙发育定量计算 |
4.4.2 可溶有机质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4.4.3 干酪根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4.5 有机质孔隙结构特征的控制因素 |
4.6 不同有机质类型孔隙演化 |
4.6.1 固体沥青孔隙演化 |
4.6.2 镜质体和惰质体孔隙演化 |
4.6.3 孔隙演化模型 |
4.7 不同类型有机质的识别 |
4.7.1 氩离子抛光FE-SEM显微组分识别标志 |
4.7.2 镜质体识别特征 |
4.7.3 惰质体识别特征 |
4.7.4 固体沥青识别特征 |
4.8 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有机质孔隙特征与海相页岩对比 |
第5章 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性的影响 |
5.1 页岩吸附气含量 |
5.1.1 高温甲烷等温吸附 |
5.1.2 吸附能力影响因素 |
5.1.3 吸附气含量预测模型 |
5.2 页岩游离气含量 |
5.2.1 游离气含量预测模型 |
5.2.2 游离气预测关键参数 |
5.3 页岩气赋存状态及含气量 |
5.4 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性的影响 |
5.4.1 有机质对含气性的影响 |
5.4.2 矿物组成对含气性的影响 |
5.4.3 纹层对含气性的影响 |
5.4.4 孔隙结构对含气性的影响 |
5.5 页岩气微观赋存模式及有利岩相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页岩储层特征与孔隙演化 |
1.2.3 页岩孔隙模型搭建方法 |
1.2.4 页岩中分子模拟技术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区域沉积特征 |
2.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特征 |
3.1 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特征 |
3.1.1 Dicelleograptus.complexus带(WF2) |
3.1.2 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带(WF3) |
3.1.3 N.extraordinarius-N.ojsuensi带(WF4) |
3.1.4 Normalograptus persculptus带(LM1) |
3.1.5 Akidograptus ascensus带(LM2) |
3.1.6 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LM3) |
3.2 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生物地层特征 |
3.3 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地层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页岩气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 |
4.1 矿物组分与岩相特征 |
4.1.1 矿物组分特征 |
4.1.2 岩相特征 |
4.2 有机质特征 |
4.2.1 有机质类型 |
4.2.2 有机质丰度 |
4.2.3 有机质成熟度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孔隙类型 |
4.5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5.1 孔隙直径 |
4.5.2 孔隙结构表征参数 |
4.5.3 吸附回环 |
4.6 含气性特征 |
4.6.1 现场实测含气量 |
4.6.2 含气量控制因素 |
4.7 孔隙发育主控因素 |
第5章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构建 |
5.1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搭建 |
5.2 页岩微观孔隙模型验证 |
5.2.1 分形维数D |
5.2.2 置换率η |
5.2.3 分形修正系数C_1、C_2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地层压力预测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压力预测的大致发展历程 |
1.2.2 异常高压成因机制的研究概况 |
1.2.3 基于现今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研究概况 |
1.2.4 地层古压力的研究概况 |
1.2.5 超压对油气影响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沉积与构造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沉积演化特征 |
2.2.3 构造演化特征 |
2.3 生储盖特征 |
2.3.1 生油岩特征 |
2.3.2 储集层特征 |
2.3.3 盖层特征 |
第三章 基于现今资料的地层压力预测 |
3.1 实测压力来源 |
3.2 泥页岩的超压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
3.3 声波时差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 |
3.3.1 伊顿公式法 |
3.3.2 Bowers法 |
3.3.3 伊顿公式法与Bowers法计算的压力对比 |
3.4 基于钻井资料的地层压力预测 |
3.5 基于地震波层速度资料的地层剖面压力预测 |
3.5.1 地震层速度的获取 |
3.5.2 剖面压力的计算和模拟 |
第四章 地层古压力的模拟与演化 |
4.1 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恢复古压力 |
4.1.1 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 |
4.1.2 油气充注期次与成藏期划分 |
4.1.3 PVT热动力学模拟储层流体古压力 |
4.2 盆地数值模拟超压演化 |
4.2.1 单井超压演化模拟 |
4.2.2 平面超压演化模拟 |
4.3 烃源岩生烃增压演化特征 |
4.3.1 研究区超压成因分析 |
4.3.2 油气来源与生烃增压证据 |
4.3.3 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 |
4.3.4 生烃增压恢复超压演化 |
第五章 超压的油气地质意义 |
5.1 超压分布与油气运移的关系 |
5.1.1 平面超压分布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5.1.2 剖面超压分布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5.2 超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3 超压与断层主控下的油气成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计算生油气量的C-K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探区山西组细粒沉积物生烃及页岩气富集特征[D]. 关瑞.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页岩孔隙结构及其与埋深的相关性[D]. 谢国梁.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D]. 范东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阿尔金山前东坪隆起基岩天然气运移动力演化特征研究[D]. 曹秦智.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中国南方典型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孔隙特征与渗透性研究[D]. 张艺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D]. 赵迪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页岩油组成结构的分子表征与热演化特性研究[D]. 崔达. 东北电力大学, 2019(01)
- [8]陆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以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D]. 高凤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滇黔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模型[D]. 陈科洛.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地层压力预测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孔令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