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太阳系主要天体的位置建立特大地震的时间预测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纪策,吴凯,骆磊,王心源[1](2021)在《全球发震时刻-天体位置统计特征及其与引潮力关联分析》文中提出利用Iris网站中约55万条地震数据对日-月-地、日-地、月-地空间位置关系周期性变化对全球地震时间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与引潮力作用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考虑日-月-地空间关系,在不同的震级、震源深度下,全球地震频率在日-月-地三者成90°或180°时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2)考虑日-地空间关系,全球地震频率在地球运行于惊蛰-谷雨对应的公转轨道时有着明显的提升,当地球运行于春分-清明对应的公转轨道时,全球地震频率在农历初七的提升非常明显,相对于自然概率提升47.6%; 3)考虑月-地空间关系,发震位置经度距离月球星下点经度差为180°时易触发地震; 4)研究表明部分地震发震受到引潮力调制,特定周期下引潮力的最值区间对应于全球地震频率升高的时间区间。
叶璐[2](2017)在《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 ——以天文教科书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天文学在19-20世纪期间对我国天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天文学主要服务于历法制定、星占预卜等,并与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相依表里。随着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入华,西方近代天文学作为“通天捷径”始入中国,但囿于宫廷之中,仅面向皇帝、朝堂大臣等上层阶级。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天文学科的西学东渐开始呈现强劲势头,以中西学堂、教科书、报纸、文学作品等多维度流向晚清民众,推动中国天文学从宫廷走向民间。笔者通过参阅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等馆藏晚清天文书籍,并结合“全国报刊索引”、“申报(雕龙平台)”等网络数据库,对晚清天文专着及报刊专栏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在爬梳整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天文着作及相关教育活动进行一系列探讨,以期描述晚清天文知识启蒙与时人思想变革。为了使本文逻辑清晰,笔者按照时间顺序对晚清教科书进行叙述和分析,并将每一个特征时间段内的着作展开详细说明,以阐述其对晚清近代教育与时人启蒙之果效。正文部分除绪论、结语外,另包括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鸦片战争至“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期间,传教士携来早期天文教科书的雏形。此时的天文知识作为地理、圣经教义、英语的辅助内容,不足以构成近现代天文教育的载体。而另一本专门介绍天文学知识的《谈天》,鉴于其计算艰深繁琐,内容深奥难明,其影响力仅限于部分学者之中,难以达到晚清社会天文启蒙之高度。第二章主要介绍“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早期,一系列体系化、学科化的西方科学普及丛书移译入华。其中,文章重点对《格致启蒙》丛书之《天文启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天文启蒙》两个中译本与底本的比对,指出此期西书中译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该书所传播的新知识及影响。总体而言,该书代表着天文学科的西书中译逐步开始规范化、体系化。第三章主要介绍在“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之后,尽管国内天文教科书译着工作得到了规范化和体系化,但是直到京师同文馆天文算学馆建立,国内天文学走向实用教学层面。天文算学馆为洋务派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的产物,其课程教授、考试设定、星台建造等均以“实用”为初衷,其天文教科书《星学发轫》亦教授天文仪器的操作规范与测量原理,天文测量的方法与计算等实用天文学内容。然而,无论馆中教学还是教科书,其影响力均颇为有限。第四章主要论述登州文会馆的天文教育教学活动,重点探究天文教习赫士编译的《天文揭要》、《天文初阶》,以及在两书基础上参考多部西方天文着作、融合西方较新的天文观测和理论编纂而成的《天文新编》。登州文会馆的天文教学,基于上述具备逻辑性、时效性、系统性的教科书,为我国近现代天文工作培育诸多人才,文会馆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院校天文教育的鼻祖。第五章“国人自编和创作的天文启蒙读物”,是国人对西方天文学科认识逐步深化的表征和结果。本章主要介绍国人自编和创作天文启蒙读物的起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开始主动传播科学文化,不仅自编天文教材,且识字、歌谣、名物等读本内容换为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同时,创办的儿童报纸、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也囊括近代天文知识,这些均成为一种启蒙儿童甚至国人的有益形式。第六、七章为晚清天文启蒙成效研究。第六章以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为研究视角,针对社会各阶层对此特殊天象的反响展开群像研究。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之际,钦天监的记录,各地政府颁布的官牍,众多有识之士的观测、行文甚至学堂学生的演讲,对此天象均秉持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这些文字语言皆向大众传播有关彗星的客观观测记录、基本科学知识等,逐步取代传统彗星占中的迷信之语。第七章以中国本土传教士黄伯禄的中西历日工作为切入点,他自制的中西对照历表不仅时间跨度长,并包含甲子纪年纪月纪日、王位纪年、闰月等中国传统计时体系中的特殊符号,而且换算优于西方,准确性得以验证。该历表不仅为当时及后世学者编制历表提供蓝本和范式,还为研究中国天文、宗教等领域的西方学者提供信息参考,成为天文启蒙卓有成效的代表人物。本文主要探讨晚清时期天文学从宫廷发展至民间的传播历程,旨在梳理天文教科书由西书中译转至国人自编的脉络、天文教育从宫廷神学至学堂课程的路径。进而,加深有关晚清时期天文知识逐步脱离四书、五经的过程以及传教士“科学传教”演变过程的理解,增进对于晚清时期天文教育和知识启蒙的思考和认知。
芮建勋[3](2015)在《月球回归赤纬影响下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地带性规律》文中研究说明依据行星对应区理论模型,以1900-2014年期间我国黄河流域发生的31个7级及以上大地震为例,计算了逐年月球回归赤纬,研究了月球回归赤纬背景下大地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月球回归赤纬角是触发大地震的主要天文因子之一,大地震对月球回归赤纬的响应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以此可作为判断我国各流域是否进入有震期的主要依据;(2)月球回归赤纬小于19°或者介于23°25°之间时,是黄河流域的有震期,而介于20°23°之间时,是该流域的无震期;(3)其它影响大地震的天文因子还包括火星冲日、土木两星会合与合成、金水两星下合等,月球与它们共同作用,构成了决定大地震是否发生的条件。
芮建勋[4](2015)在《火星冲日对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影响》文中指出依据行星对应区理论模型,以1900—2014年期间我国黄河流域发生的31个7级以上大地震为例,计算了对应年份的火星视位置、冲日位置以及月球回归赤纬,研究了火星视位置、冲日位置对大地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在月球回归赤纬角的天文背景下,火星冲日是触发大地震的第2个主要天文因子,黄河流域大地震受火星冲日位置的影响很明显;(2)火星视赤纬介于20°22°之间时,是黄河流域的无震期,特别是在该视位置范围内冲日时,黄河流域不会发生大震;(3)火星在其它流域冲日时,如果月球回归赤纬也不对应黄河流域,则该流域将会发生大地震。诸天文因子共同作用,构成了某流域是否发生大震的先决条件。
张杰[5](2014)在《GPS精密测量中的海潮负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为代表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手段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近20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宝贵原始观测数据,也为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等地学研究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GPS数据处理结果是地学研究的基础,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对提高GPS估计精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也为GPS坐标时间序列研究中剥离海潮负荷效应影响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利用GP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检验海潮负荷模型的精度和适应性。因此在GPS精密测量中研究海潮负荷效应对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研究获取准确的几何和物理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系统地阐述了GPS精密测量中海潮负荷效应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海潮负荷影响GPS精密测量的各个关键环节,着重研究了不同海潮负荷模型位移改正对GPS坐标精密定位的修正效果,建立了海潮负荷位移和天顶对流层延迟(ZTD)估计精度的变化特征关系,深入分析了未模型化的海潮负荷位移传播到GPS高程时间序列的混叠信号的周期变化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海洋潮汐和海潮负荷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海洋潮汐产生的引潮位理论以及海洋潮汐的调和展开,给出了海洋潮汐和海潮负荷分析方法的详细表达式。(2)系统研究了非差精密单点定位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包括各种GPS时间系统及相互转化关系、各种GPS坐标系统及相互转化关系、基本观测方程和参数估计模型,针对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误差项,着重分析了非差精密单点定位主要误差源和改正模型及方法。(3)利用全球海潮模型FES2004的M2分潮波深入研究了我国海域的海潮空间特征分布,得出我国海域的M2分潮振幅主要分布为:较小振幅的南海区域,较大振幅的渤海、黄海和东海区域以及大陆近海岸的异常区域。在此研究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陆海全区域的海潮负荷位移三维坐标分量,海潮负荷的垂向位移分量为水平位移分量的3~4倍,同时在沿海陆地和近海海洋区域海潮位移变化较大。通过7种全球海潮模型分析了不同海潮负荷位移在我国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近海区域的不同海潮负荷位移的均方根误差较大,间接证明了全球海潮模型在我国近海区域精度具有较低的精度。(4)针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13个IGS站,分别采用全球海潮模型和经近海海潮模型修正的全球海潮模型计算及分析了各测站的海潮负荷位移,并利用GPS实测数据研究了海潮负荷对单天解和短时段周期解的精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局部近海海潮模型和全球海潮模型相应区域的精度相当,计算的海潮负荷位移未引起明显的差异。对于GPS单天解精密定位结果,从整体上各海潮负荷位移对测站坐标没有影响,但是在局部沿海地区测站的垂向坐标存在差异;对于GPS短周期精密定位,海潮负荷位移改正对我国沿海地区测站的精度能够提高2.5mm。(5)深入分析了利用映射函数和水平梯度模型进行GPS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的精度,结果显示选用GMF映射函数会比NMF映射函数从整体上提高了ZTD估计精度。在低高度角和气象变化剧烈条件下,施加水平梯度改正也能提高ZTD估计精度。研究了ZTD与海潮负荷位移的关系,通过解算结果确定了在我国及周边地区的IGS站的海潮负荷位移垂向分量与ZTD变化具有显着的线性对应关系,同时二者的比例因子在2-5范围内变化。为了满足GPS气象学应用PWV值优于1mm的精度要求,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必须要顾及海潮负荷效应的作用对ZTD估计偏差的影响。(6)系统研究了GPS高程时间序列的长周期混叠信号传播机制,确定了未建模的海潮负荷位移造成我国及周边地区8个测站的GPS高程时间序列长周期混叠信号周期和振幅分布特征,发现混叠信号主要集中于约14天、半年和周年周期,未建模的海潮负荷垂向位移引起GPS高程时间序列的混叠信号振幅能达到海潮负荷高程分量振幅的12%,而未建模的海潮负荷水平位移引起GPS高程时间序列的混叠信号振幅最大达到海潮负荷水平分量振幅的100%,同时基于未建模海潮负荷三维分量相对于未建模海潮负荷高程分量的GPS高程时间序列的频谱振幅和周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分析表明即使水平负荷位移量值很小,但是对于GPS高程时间序列混叠周期信号频谱特征解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提出了通过GPS高程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利用特定频率的振幅峰值评估不同海潮模型的相对精度特征,为海潮负荷模型定量分析提供了简明的评估手段。
刘晓刚[6](2011)在《GOCE卫星测量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GOCE卫星测量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作者在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1)建立了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各分量的传统计算模型;推导了m 2 Pn m(cos ? ) sin2?的去奇异性计算公式,进而建立了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各分量去奇异性的详细计算模型。(2)研究了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向下延拓的解析法、泊松积分迭代法和卫星重力梯度数据格网化的移动平均法、反距离加权法、普通克里金法,采用“直接法”和“移去-恢复法”两种方案对其向下延拓和格网化效果进行了测试。(3)分析了能量守恒方程中各项误差对沿轨扰动位计算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利用扰动位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最小二乘直接法、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配置法的实用数学模型。(4)建立了利用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各单分量和组合分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最小二乘直接法去奇异性计算模型;推导了利用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单分量和组合分量解算地球重力场的调和分析法模型;进一步推导了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各个分量之间的自协方差和互协方差函数及其与引力位系数之间协方差函数的具体计算公式。(5)推导了利用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联合平差法数学模型,介绍并分析了模型中各类数据最优定权的参数协方差法和方差分量估计法。(6)论述了谱组合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多种类型重力测量数据联合处理的谱权及谱组合的通用表达式,基于调和分析方法推导了SST+SGG、SST+SGG+Δg和SST+SGG+Δg+N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谱组合公式及对应谱权的具体形式。(7)推导了利用迭代法联合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基本原理公式,并给出了其具体实现步骤。(8)分析并计算了重力卫星轨道高度、卫星星间距离和卫星轨道倾角的设计指标;讨论了双星轨道长半轴的一致性要求、双星姿态俯仰角的控制要求以及双星编队保持机动的时间间隔要求。(9)确定了KBR系统的星间距离、星间距离变化率和星间加速度的精度指标;设计了星载GPS系统的卫星轨道位置和速度以及加速度计测量的精度指标;计算了加速度计检验质量质心到卫星质心的调整距离精度指标;分析了恒星敏感器的姿态角测量精度和稳定度;计算了参考重力场模型对于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和积分卫星轨道的影响。(10)研制了一套利用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软件平台。
崔京浩[7](2010)在《力学在学科发展及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力学是物理学的发端和基础,它引领并推动了基础学科的发展,是自然科学中历史最悠久、延伸功能最强的基础学科,对国民经济、技术科学和工业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明显,甚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力学。
李勇[8](2009)在《行星位置与全球性灾害事件时间预测模拟》文中指出根据某类事件发生时的行星空间位置分布,可以从理论上建立该事件的时间预测模型。指出这一方法有可能通过计时历史资料的归算,提供未来灾害事件发生时刻的预测信息。以地震为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思路。处理了1900-1996年中国震级6.5及以上级的311次地震资料,据此:(1)统计得出了历史时期的地震时间与行星位置分布的相关性;(2)利用这种相关性并以7星组合作1997-2010年间6.5及以上级地震的模拟预测,给出了6个可能的危险日期;(3)采用1997年1月至2006年6月的35次M6.5级地震对模型作检验,表明总计14种单星和组合模型中日、月、水星、金星和天王星等五种模型稍好,而冥王星和海王星模型则不理想。(4)指出该模型不适用于较大区域,因其难以提供较精确的地点信息。此外,预测精度还与步长和确定的危险日期的数量有关。
李勇[9](2008)在《行星地球的地震预警系统可监测汶川M8级地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国家天文台自主研发的行星地球的地震预警系统(测试版)考察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级地震,处理结果表明系统对该地震有所反应,预警曲线发生异常,且距实际地震日的误差仅8天.表明若事先对该地扫描,则有可能提前预警.工作指出该地域在2008年58月间须防范6级以上强震.
李勇[10](2008)在《基于固体潮的地震模拟预警系统的初步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地震震中所受日月和行星引潮力及其参数的分布特征,提出一种行星地球地震模拟预警系统的模型及设计方案.该模型理论上可方便地提供任何地点的地震预警信息,并试图成为地震研究的辅助手段.采用NEIC提供的1973~2003年全球完整的4018次M≥6级地震数据,建成其测试版,并作初步检测,其中包括对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4年印度洋地震的检验,以及模拟对美国旧金山地区所作10年(2006~2015年)6级以上的强震预测.
二、用太阳系主要天体的位置建立特大地震的时间预测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太阳系主要天体的位置建立特大地震的时间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发震时刻-天体位置统计特征及其与引潮力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
1.1 地震数据 |
1.2 历法转换 |
1.2.1 计算发震时间对应的农历时间 |
1.2.2 计算发震时间对应的农历节气区间 |
1.2.3 计算发震时间对应的月上中天时间 |
2 不同日-月-地位置关系下的全球发震频率统计与分析 |
2.1 日-地-月位置与全球地震频率 |
2.2 日-地位置与全球地震频率 |
2.3 月-地位置与全球地震频率 |
3 天体引潮力与地震 |
4 结论与讨论 |
(2)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 ——以天文教科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晚清早期着作中的西方天文知识 |
第一节 传教士着作中的天文知识 |
一、玛吉士的《新释地理备考全书》 |
二、合信的《天文略论》及《博物新编》 |
三、麦嘉缔的《平安通书》 |
第二节 英华书院外语教学中的天文知识 |
一、袁德辉的《问答体学生用书》 |
二、理雅各的《智环启蒙塾课初步》 |
第三节 第一本天文学译着—《谈天》 |
一、《谈天》中的系统天文知识 |
二、《谈天》的“普及”程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科学普及丛书中的天文译着 |
第一节 西方科学普及丛书概况 |
一、傅兰雅的“格致系列” |
二、《格致启蒙》丛书 |
第二节 《格致启蒙》之《天文启蒙》考 |
一、《天文启蒙》与底本的比较 |
二、中译本中的新知识 |
第三节 科学普及丛书在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师同文馆的实用天文学教育 |
第一节 京师同文馆的天文教学活动 |
一、京师同文馆之天文算学馆筹建始末 |
二、天文算学馆的课程 |
三、天文算学馆观象台的建立 |
第二节 京师同文馆的天文教习:以骆三畏为例 |
一、天文算学馆天文教习概述 |
二、骆三畏的生平简介 |
三、骆三畏的天文着作 |
四、其他天文工作 |
第三节 京师同文馆的实用天文教科书—《星学发轫》 |
一、天文仪器的操作与原理 |
二、天文测量的方法与计算 |
第四节 京师同文馆天文教育与教科书的传播与影响 |
一、《星学发轫》传播有限 |
二、京师同文馆天文教育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登州文会馆的高等天文教育 |
第一节 登州文会馆的天文教学活动 |
一、登州文会馆的创办及发展 |
二、赫士生平简介 |
第二节 登州文会馆的早期天文教科书 |
一、《天文揭要》 |
二、《天文初阶》 |
第三节 高等编译教科书—《天文新编》 |
一、《天文新编》的内容来源 |
二、《天文新编》“新”内容 |
三、《天文新编》“新”编纂思想 |
第四节 登州文会馆天文教学的影响 |
一、登州文会馆发展出来的中国天文算学系 |
二、登州文会馆走出的天文学家—王锡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人自编和创作的天文启蒙读物 |
第一节 晚清以前天文启蒙读物概况 |
第二节 蒙学启蒙读物的兴起与发展 |
一、晚清蒙学启蒙读物的发展契机 |
二、晚清天文启蒙读物出版概况 |
三、三本主要的国人自编教科书 |
四、识字、歌谣、名物等形式的天文启蒙读物 |
第三节 国人自办报刊中的天文知识 |
一、儿童报刊《蒙学报》及其天文知识 |
二、儿童画报《启蒙画报》及其天文知识 |
第四节 国人自创文学作品中的天文知识 |
一、本土小说文本中的天文知识 |
二、西来科学小说中的天文知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天象祛魅成效:以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的社会反响为例 |
第一节 哈雷彗星回归的相关报道 |
一、哈雷彗星回归前期的预测报道 |
二、哈雷彗星回归之时的实况报道 |
第二节 中央地方的天象辨谬 |
一、钦天监不主吉凶 |
二、地方政府发文祛惑 |
第三节 晚清世人的真实反应 |
一、文人官员观测热度高涨 |
二、有识之士撰文登报 |
三、学堂学生科学应对 |
第四节 伴随哈雷彗星的“末世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学人启蒙成效:以黄伯禄的中西历日工作为例 |
第一节 黄伯禄生平及着作 |
第二节 黄伯禄历表的体例和特点 |
一、体例:长时间维度的历表 |
二、内容:中国历法元素的全覆盖 |
三、计算:符合中国历史的中西历换算 |
第三节 黄伯禄历表的准确性判定 |
第四节 黄伯禄中西历工作在中西方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的成就与影响 |
第一节 近代天文教育发端于晚清 |
一、西译与国人自编的天文教科书逐步增多 |
二、引介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 |
三、天文学成为晚清教育的一门科目 |
第二节 天文启蒙初显成效 |
一、晚清时人理性看待天文学 |
二、科学观测方法和仪器指导实际观测 |
三、科学传播力量壮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月球回归赤纬影响下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地带性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行星对应区理论模型与地震 |
1. 1 星体如何引发地震 |
1. 2 星体视位置的地带性规律 |
1. 3 月球回归赤纬角影响地震的机制 |
2 月球回归赤纬角与黄河流域大地震 |
2. 1 月球视位置的计算 |
2. 2 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天文背景 |
2. 2. 1 大地震的区域分布 |
2. 2. 2 有震期的月球回归赤纬 |
2. 2. 3 无震期内的大地震 |
2. 2. 4 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太阳活动极年 |
2. 3 大地震的月际变化 |
3 结论及讨论 |
(4)火星冲日对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火星冲日的灾害效应 |
1.1 星体格局对地震的作用机理 |
1.2火星冲日与地震 |
1.3 火星视位置的计算与表达 |
2 火星视位置对大地震的影响 |
2.1 黄河流域的历史大震 |
2.2 视赤纬与大地震 |
3 火星冲日位置对大地震的影响 |
3.1 冲日年份及个别大震 |
3.2 其它流域冲日期间的大震 |
4 结论及讨论 |
(5)GPS精密测量中的海潮负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潮负荷效应研究 |
1.2.2 GPS测站的海潮负荷位移研究 |
1.2.3 GPS坐标时间序列混叠信号研究 |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潮负荷位移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海潮基本理论 |
2.2.1 引潮力与引潮位 |
2.2.2 引潮位调和展开 |
2.2.3 海潮调和表达 |
2.2.4 海潮分析方法 |
2.3 海潮负荷理论 |
2.3.1 球谐函数展开方法 |
2.3.2 负荷格林函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差精密单点定位原理 |
3.1 引言 |
3.2 GPS参考系统 |
3.2.1 GPS时间系统 |
3.2.2 GPS坐标系统 |
3.3 精密单点定位基本模型 |
3.4 非差精密单点定位主要误差源分析 |
3.4.1 卫星星历误差和卫星钟差 |
3.4.2 接收机钟差 |
3.4.3 天顶对流层延迟 |
3.4.4 电离层延迟 |
3.4.5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
3.4.6 多路径效应 |
3.4.7 地球潮汐改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潮负荷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我国区域内海潮负荷位移的特征分析 |
4.2.1 海潮分布特征 |
4.2.2 海潮负荷位移特征 |
4.2.3 不同海潮负荷位移差异分析 |
4.3 测站的海潮负荷位移效应 |
4.3.1 基于全球海潮模型的测站海潮负荷位移 |
4.3.2 基于近海海潮模型的测站海潮负荷位移 |
4.4 海潮负荷位移对GPS精密定位影响分析 |
4.4.1 海潮负荷位移对GPS单天解的影响 |
4.4.2 海潮负荷位移对GPS短周期解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PS天顶对流层延迟估计和海潮负荷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天顶对流层延迟模型 |
5.2.1 映射函数 |
5.2.2 水平梯度 |
5.3 ZTD参数估计不同方案比较 |
5.3.1 映射函数对ZTD估计的作用 |
5.3.2 水平梯度对ZTD估计的作用 |
5.4 ZTD与海潮负荷垂向位移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潮负荷造成的GPS高程时间序列混叠周期分析 |
6.1 引言 |
6.2 长周期混叠信号的传播机制 |
6.3 垂向负荷位移对GPS高程时间序列的影响分析 |
6.4 水平负荷位移对GPS高程时间序列的影响分析 |
6.5 海潮负荷模型精度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6)GOCE卫星测量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球重力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地球重力场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
1.1.2 地球重力场在现代军事技术中的作用 |
1.2 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理论及其应用 |
1.2.1 卫星地面跟踪技术 |
1.2.2 卫星测高观测技术 |
1.2.3 卫星跟踪卫星技术 |
1.2.4 卫星重力梯度技术 |
1.3 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 |
1.3.1 利用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及其进展 |
1.3.2 利用卫星重力梯度技术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及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卫星重力测量基础理论 |
2.1 时间系统及其转换关系 |
2.1.1 世界时系统 |
2.1.2 原子时系统 |
2.1.3 力学时系统 |
2.1.4 儒略年和贝塞尔年 |
2.2 坐标系统及其转换关系 |
2.2.1 空固坐标系统 |
2.2.2 地固坐标系统 |
2.2.3 与卫星相关的坐标系统 |
2.3 地球引力场量的表示 |
2.3.1 地球扰动引力位的球谐展开 |
2.3.2 地球扰动引力矢量的球谐展开 |
2.3.3 地球扰动引力梯度张量的球谐展开 |
2.4 卫星重力梯度张量在不同坐标系中的转换关系 |
2.4.1 基本原理 |
2.4.2 地心极坐标系和局部指北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
2.4.3 大地坐标系、卫星轨道极坐标系的度量张量和Christoffel 符号 |
2.5 卫星动力学基础 |
2.5.1 卫星动力学方程 |
2.5.2 卫星轨道数值积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OCE 卫星任务总体介绍 |
3.1 引言 |
3.2 GOCE 卫星任务的基本情况 |
3.2.1 任务研发过程及现状 |
3.2.2 任务目标与基本特点 |
3.2.3 任务的基本组成部分 |
3.2.4 GOCE 数据产品 |
3.3 GOCE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基本原理及误差分析 |
3.3.1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基本原理 |
3.3.2 重力梯度测量误差分析 |
3.4 GOCE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预处理 |
3.4.1 坐标转换和时变重力场改正 |
3.4.2 粗差探测和数据空白处理 |
3.4.3 外部校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去奇异性计算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问题的提出 |
4.3 Legendre 函数一、二阶导数的去奇异性计算 |
4.3.1 Legendre 函数一阶导数的去奇异性计算 |
4.3.2 Legendre 函数二阶导数的去奇异性计算 |
4.4 两类球谐函数的去奇异性计算 |
4.4.1 第一类球谐函数的去奇异性计算 |
4.4.2 第二类球谐函数的去奇异性的计算 |
4.5 扰动引力梯度张量详细计算模型的建立 |
4.6 GOCE 卫星测量数据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4.6.1 GOCE 卫星轨道数据模拟 |
4.6.2 GOCE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模拟 |
4.6.3 GOCE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有色噪声模拟 |
4.6.4 模拟数据的应用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延拓和格网化方法 |
5.1 引言 |
5.2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向下延拓 |
5.2.1 解析法 |
5.2.2 泊松积分迭代法 |
5.2.3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4 结论 |
5.3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格网化 |
5.3.1 移动平均法 |
5.3.2 反距离加权法 |
5.3.3 普通克里金法 |
5.3.4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5.3.5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利用高低卫星跟踪卫星和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法 |
6.1 引言 |
6.2 利用高低卫星跟踪卫星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法 |
6.2.1 能量守恒方程 |
6.2.2 扰动引力位的最小二乘法模型 |
6.2.3 扰动引力位的调和分析法模型 |
6.2.4 扰动引力位的最小二乘配置法模型 |
6.3 利用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法 |
6.3.1 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单分量和组合分量的最小二乘法去奇异性模型 |
6.3.2 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单分量和组合分量的调和分析法模型 |
6.3.3 扰动引力梯度张量单分量和组合分量的最小二乘配置法模型 |
6.4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6.4.1 利用扰动位数据解算重力场模型的数值实验结果 |
6.4.2 利用扰动引力梯度数据解算重力场模型的数值实验结果 |
6.5 几种方法的优缺点评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联合多种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法 |
7.1 引言 |
7.2 利用多种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联合平差法 |
7.2.1 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的联合平差模型 |
7.2.2 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的最优权估计方法 |
7.3 利用多种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谱组合法 |
7.3.1 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谱组合的基本原理 |
7.3.2 SST、SGG、Δg 和N 的谱组合模型 |
7.4 利用多种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迭代法 |
7.5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
7.5.1 谱方法数值实验结果 |
7.5.2 迭代法数值实验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卫星重力测量系统的指标设计论证 |
8.1 引言 |
8.2 卫星轨道参数的优化选取 |
8.2.1 卫星轨道高度设计指标 |
8.2.2 卫星星间距离设计指标 |
8.2.3 卫星轨道倾角设计指标 |
8.2.4 双星轨道长半轴的一致性要求指标 |
8.2.5 双星姿态俯仰角的控制要求指标 |
8.2.6 双星编队保持机动的时间间隔要求指标 |
8.3 卫星核心载荷的精度设计指标 |
8.3.1 KBR 系统设计指标 |
8.3.2 星载GPS 接收机设计指标 |
8.3.3 加速度计测量设计指标 |
8.3.4 恒星敏感器设计指标 |
8.4 参考重力场模型的优化选取 |
8.4.1 参考重力场模型对于累计大地水准面精度的影响 |
8.4.2 参考重力场模型对于积分卫星轨道的影响 |
8.5 卫星重力测量数据的有效处理 |
8.5.1 SST-hl/SST-ll 数据有效处理 |
8.5.2 多种观测手段获取的测量数据的融合处理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利用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软件系统集成设计 |
9.1 引言 |
9.2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 |
9.3 各部分详细设计 |
9.3.1 GOCE 卫星测量数据模拟模块 |
9.3.2 重力梯度数据向下延拓模块 |
9.3.3 重力梯度数据格网化模块 |
9.3.4 利用SST-hl 和SGG 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法模块 |
9.3.5 联合不同类型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法模块 |
9.3.6 地球重力场模型应用模块 |
9.3.7 我国卫星重力测量系统指标设计论证模块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英文缩写 |
B 部分地球重力场模型 |
作者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8)行星位置与全球性灾害事件时间预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性模型 |
1.1 定义相关性函数 |
1.2 建立相关性模型 |
2 模拟预测 |
3 检验 |
4 讨论 |
(9)行星地球的地震预警系统可监测汶川M8级地震(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对汶川地震的监测 |
(10)基于固体潮的地震模拟预警系统的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行星地球M≥6地震模拟预警系统 (测试版) 的设计 |
1.1 理论方法 |
1.2 模型数据 |
1.3 地震参数的相关性 |
2 模拟预警系统的测试 |
2.1 对1976年唐山地震的检验 |
2.2 对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的检验 |
2.3 预警尝试 |
3 讨 论 |
四、用太阳系主要天体的位置建立特大地震的时间预测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发震时刻-天体位置统计特征及其与引潮力关联分析[J]. 纪策,吴凯,骆磊,王心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1(05)
- [2]晚清天文教育与天文启蒙 ——以天文教科书为中心[D]. 叶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3]月球回归赤纬影响下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地带性规律[J]. 芮建勋.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4)
- [4]火星冲日对黄河流域大地震的影响[J]. 芮建勋. 华北地震科学, 2015(01)
- [5]GPS精密测量中的海潮负荷问题研究[D]. 张杰. 武汉大学, 2014(10)
- [6]GOCE卫星测量恢复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理论与方法[D]. 刘晓刚.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7]力学在学科发展及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A]. 崔京浩. 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10
- [8]行星位置与全球性灾害事件时间预测模拟[J]. 李勇. 自然灾害学报, 2009(06)
- [9]行星地球的地震预警系统可监测汶川M8级地震[J]. 李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3)
- [10]基于固体潮的地震模拟预警系统的初步设计[J]. 李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