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林业企业股份制改造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朱震锋[1](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冼静贤[2](2013)在《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国有林区陷入了可采伐资源危机、林业企业经济危机和林区职工生活危难的“三危”困境,发展形式十分严峻。作为全国四大森林工业集团之一的吉林森林工业集团(以下称简称“吉林森工集团”),和其他国有森工企业一样,既肩负着木材生产、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任,又担负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发展举步维艰,改革势在必行。2005年起,吉林森工集团率先实行了以加工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社会职能全部移交、辅业全部转制为民营、职工劳动关系全部转换和实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的“四全部、一改造”体质改革,并提出了“三个优化,做大做强六大产业”和实现“培育九大龙头企业、实现八个目标”的改革战略。目前,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及相关研究理论的综述,然后从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背景、历程和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入手分析了其改革的整体情况。并通过借鉴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结合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采取初步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极不稳定、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养老保险覆盖率明显下降和林业教育投入的减少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最后,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经验,主要从改革中政府的作用、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股份制改造、社会职能的剥离和职工权益的维护五个方面,对我国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给予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刘明越[3](2013)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任何所有制都存有一个实现形式的问题。所有制改革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即社会中不同所有制比重的变化;其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即所有制具体采取怎样的形式来实现。我国的所有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沿着这两方面展开的。所有制结构改革,是从单一的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改革,是从传统的公有制企业变为现代公司制度,无论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都清晰地显示了这一演化过程。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微观基础,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国有企业30多年的改革,一方面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要不要坚持国有企业的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是围绕实现形式这一重点问题展开的。目前,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产权制度,实现了产权社会化。在我国,国有企业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担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性的重任,体现公有制的性质,而其创造的财富必须实现社会共享。但国有企业又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成为独立运行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按照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和产权理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强调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即国家所有的性质;一方面也要强调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改制后,宏观层面的产权多元化的结构已经形成,而企业微观层面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也随着产权多元化结构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产权“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也逐渐因产权制度改革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发生变化,除涉及国家绝对控股的行业外,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产权已经实现多元化,形成了国有相对控股和国有参股的产权模式。根据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和委托—代理关系,国有企业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也就是全民所有,全民共享。国资委的成立,解决了国家所有权出资人的代管问题,解决了国有资产具体管理的问题。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的目标是保值和增值,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全民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全民共享。实现国企经营成果全民共享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国资委的定位:国有资产代管者职能的完善;其次是对国有资产代管者的监督,以便确保代管者能够真正履职;第三是探索和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成果共享机制,实现全民共享。
雒文虎[4](2012)在《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林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已经成为加速林业跨越式发展、解决林区“三危”问题和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虽然是国有林区占主导地位的省份,但是非公有制林业在不同的时期依然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研究探索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论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国外私有林业发达国家的私有林业运行的模式为借鉴,对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轨迹进行了系统阐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探寻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预测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构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良好有序运行的制度环境。美国、芬兰、瑞典、韩国等私有林业发达的国家,都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私有林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主要的做法是通过健全的法律体系规范私有林业运行,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私有林主的积极性,通过积极的扶持政策提高私有林主的经济效益。由于国有林占主体,受到长期以来我国对重点国有林区政策的影响,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方式具有独特性。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找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在科学构建层次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的重要性,预测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即运行主体由分散经营为主向现代企业形式的集约化发展,运行目标由突出追求经济效益向追求生态效益等多效益发展,运行环境由政府管制为主向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上发展。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主要内容是运行主体、运行目标、运行规则和运行环境。运行主体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向个体合作制、第二产业向公司制、第三产业向专业公司制发展。运行目标的定位是在初级阶段要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级阶段要在追求经济效益中突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运行的经济规则必须要保障有效竞争,市场规则必须要保障契约执行,环境规则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运行环境要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完善和构建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制度环境。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制度性障碍既有制度供给不足也有制度供给过剩。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制度需求包括正式制度需求和非正式制度需求。要在产权保障、税费补贴、融资保障、保险支撑、政府职能转换、林业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完善和构建正式制度;要在思想价值观念塑造、林业生态文化构建等方面构建非正式制度。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于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轨迹和现状,科学预测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提出保障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健康快速运行需要构建和完善的制度内容,特别是重点研究了林业生态文化对于推动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作用和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的重点。
赖晓聪,周志翔,罗翀[5](2010)在《江西省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化国有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有林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南方国有林经营发展的一个迫切任务。在江西省大余县国有林经营股份制改造实践的基础上,对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程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转制职工的安置、股权结构与经营机制及股份制改造后的经营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有林股份制改造模式,为我国南方国有林经营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李红星[6](2009)在《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少林国家,经济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并使生态需求成为第一需求。但现实林情是,我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一棵树不砍也不够用;为了用材的目的,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多少年。林业资源匮乏的直接原因,不仅仅在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无节制利用和林木生长周期长、恢复慢、所需投资大,更在于林业生产力落后,突出表现为林地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林地产出低,林产加工业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木材综合利用、保护利用、节约代用产业和林下特色经济、林业现代服务业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部门办林业的羁绊也始终没有冲破,整个林业经济仍在封闭、低速、低效的状态下运行。尽管国家展开大规模的林业建设,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并推进国有林区和集体林业的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但林业资源匮乏的状况未见根本好转。究其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构建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不注意研究和运用利益机制,缺乏与改革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动力系统,导致林业经营特别是营造林活动比较效益低,林业微观主体缺乏活力,多元社会主体不愿进入,也无法进入。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容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达到政府与林业微观主体的目标函数趋向一致的林业利益机制,实属当务之急。本文以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为研究背景,以森林资源增加、林业三大效益兼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多元社会主体、多元社会资本办林业为研究目标,以利益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研究主线,按照激励相容的思路(即林业微观主体在利益机制激励下的理性逐利行为客观上起到资源增加、生态改善和产业发展的效果,实现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重点研究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协调问题、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中的利益支持问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的利益激励问题以及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利益整合问题,最终以利益机制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利益导向调动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还从利益激励角度,就国有林区改革模式、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的建管模式、经济限伐机制、分类经营改革功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适度涉及了林业产业政策、对外经贸合作、木材市场宏观调控等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利益激励与协调角度出发,通过政府选择利益手段、设计并向市场输入利益参数,凭借市场机制的自动传导功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导向,诱导林业微观主体和其他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和自主行为决策,形成社会资源在林业领域的积聚效应,从而协调林业两大效益间的矛盾,深入推进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加快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支撑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利益机制理论分析到结合林业发展与改革实际的利益机制运用,从林业经济主要问题到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具体构建和运行,层层递进。通过研究力求构建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利益支持机制,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利益整合机制等四项利益机制模式。构建每一个利益机制大体上都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或发展思路、构建利益机制促进改革或发展思路的实现这样一条逻辑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别把握每一个问题的全貌并系统提出利益激励对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奠基林业利益机制理论与应用方法:二是打通多元社会主体进入林业资源经营领域从事营造林活动的渠道;三是设计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管体制的改革模式,探讨投资主体换位、建设主体换位的具体办法,研究使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管活动获得与商品林经营等同的产业属性的对策;四是探索出以经济限伐机制取代行政限额采伐制度的合理性和操作模式。在我国,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林业木材生产定位的长期影响,系统研究林业利益机制问题仍属新的领域,可依成法不多,但这类研究却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可以实现林业利益机制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寻找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可将“机制设计理论”在我国林业改革发展中找到现实落脚点和简捷路径,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林情的利益激励理论体系、利益激励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我国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为以利益导向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从实践意义上看,林业利益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可以通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破除政府林业、部门林业的羁绊,多方筹措林业建设资金,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增加林业资源数量和提高质量,是摆脱林业“三危”(可采林木资源危机、林业企业经济危困、林区职工生活危难)困境的现实选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推动国有林业企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有利于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王自力[7](2008)在《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国有林场是以生态公益林管护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基层林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和木材生产基地,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生态、经济和社会实现协调、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国有林场面临严峻的危困局面。国有林场问题,已经和正在影响到国有林场有效开展森林保护和营林工作,影响到实现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影响到我国生态、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新时期林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政府正积极推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国有林场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战略选择的问题。该文首先系统归纳了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经济和管理理论,探讨了研究中可能使用的相关概念,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广东省肇庆市国有林业总场的北岭山国有林场和大水口国有林场、辽宁省通远堡国有林场和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的仙女国有林场等4个国有林场作为典型案例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为本研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我国国有林场发展现状部分,该文介绍了我国国有林场建设成就,总结了国有林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我国国有林场发展面临严重的危困局面,探讨了我国国有林场普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介绍了我国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部分地区对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的举措和成效。在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分析和比较研究部分,该文通过研究国有林场改革历程,分析国有林场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借鉴国外国有林业管理与经营体制经验,比较分析国有林场与集体林场、私营林场成效,研究优秀国有林场经营与管理经验,认为国有林场体制不顺、动力不足是制约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该文对影响我国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外部因素,和资本、资源、人员、技术等等内部因素,以及国有林场自身性质与定位、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体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通过确定利益相关者的位置和国有林场改革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来构建国有林场改革动力。该文对国有林场的性质和现行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林林场事业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是制约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目前国有林林场事业化的观点和趋向,该文提出生态建设不是国有林场事业化的理由,多元化发展混业经营使国有林场难以事业化,国有林场事业化面临诸多体制难题,进而提出企业化才是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由于国有林场复杂多样,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改革和发展模式,该文分析了我国国有林场体制改革与发展可供选择的模式,并提出了生态经营型林场的概念。该文在构建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基础上,对于事业型国有林场、企业型国有林场、民营化国有林场3种类型的国有林场进行了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构建,并分析了不同区域条件下的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和总体推进战略。国有林场体制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工作点多、牵扯面广、政策性强、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有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也必定是艰难的、复杂的,尤其是国有林场企业化改革,更会遇到利益相关者的重重阻力。除了大力宣传,使政府和社会充分认识国有林场的改革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内部改革阻力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改革与发展的外部条件。该文阐述了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如林业部门需要进行的林场分类经营改革、林业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林地林权制度改革等,以及各级政府需要进行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财政政策改革等。该文提出应统一国有林场隶属关系,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应承担起对生态公益林而不是国有林场的出资职能,切实解决国有林场的历史负担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构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赖晓聪[8](2008)在《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研究》文中指出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指导思想的长期影响,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经营国有林的国有林场,大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随着国家林业战略指导思想全面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实行分类经营、永续利用,国家对国有林场木材生产实行了严格限伐政策,林场收入锐减;国有林场陷入了资金不足、可伐资源锐减的“两危”的窘境。深化国有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有林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南方国有林经营发展的一个迫切任务。本文在大余县国有林经营股份制改造实践的基础上,以大余县林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实证材料,应用案例研究方法调查收集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资料,归纳总结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程序,重点对大余县国有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股份制改造中转制职工的安置、股权结构与经营机制、股份制改造的支撑体系及股份制改造后的经营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南方集体国有林经营、国有林业企业股份制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大余县按照工作机构的建立、资产评估与职工安置、股份制公司的组建三个阶段实行了国有林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改造程序规范合理。(2)准确地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是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大余县国有林资产评估以价值理论为基础,主要是对其林木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森林资产的价值;在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方法上,采用拍卖通过市场确认的做法,建立并首次运用了市场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寻找切合实际、方便有效确定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3)在职工的安置上,明确了指导思想,统一了安置补偿标准,加强了转制职工的再就业服务,较为妥善地进行职工安置工作。为国有林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建立了股份制公司和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政企分开和市场化运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但企业的股权结构应进一步调整与优化。(5)构建了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强有力支撑体系,并将政策法规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保证了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顺利实施。(6)股份制改造后,企业管理费用大幅下降,利润大幅度提升,员工收入逐年提高,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林盛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成效显着,为南方国有林经营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齐欢[9](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赵嘉宾[10](2008)在《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国有森工企业陷入了可采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国有森工企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近年来森工企业一直在探索走出“两危”困境的路径,深化改革是国有森工企业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但是以往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主要是从行政上放权和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关系上着手,然而,由于改革并未上升到制度创新的高度,所以最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起,全国四大森工集团之一的吉林森工集团率先进行了包括加工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辅业全部转制民营、社会职能全部移交、职工全部转换劳动关系、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内的“四全部、一改造”改革,破解了多年来困扰国有森工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冗员过多、社会负担沉重、主业不突出、企业创利能力不强等难题,吉林森工集团改制的阶段性成果为我国国有森工企业探索出一条有益之路,对我国国有林区改革具有启发借鉴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背景、相关理论综述,然后从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大背景推动、吉林森工集团现实需求、社会总效益最大化要求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分析了吉林森工集团改制的动因,并从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实施方案入手分析了其改制的总体思路、改制形式及改制实施情况等,并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对比分析法评价了吉林森工集团改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此来审视吉林森工集团改制的特殊价值:同时从一股独大、整体上市、产业后续发展的不足、社会遗留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吉林森工集团深化改制的必要性,并针对这四个方面提出其今后深化改制的措施;最后文章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改制经验,从启示的角度主要针对改制中政府主导作用、改制形式的选择和改制中职工权益的维护三个方面,对我国国有森工企业改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二、国有林业企业股份制改造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林业企业股份制改造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2.1.1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究 |
2.1.2 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研究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的研究综述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2.2.2 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概况 |
3.1 吉林森工集团整体情况介绍 |
3.2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背景及历程分析 |
3.2.1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背景 |
3.2.2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历程 |
3.3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的具体措施 |
3.3.1 坚持三个优化,发展六大产业体系 |
3.3.2 深化加工业、辅业、社会职能和职工关系的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 |
3.3.3 培养九大龙头产业,实现八个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3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1 生态效益指标 |
4.3.2 经济效益指标 |
4.3.3 社会效益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5 对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进行评价 |
5.1 对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进行初步评价 |
5.1.1 生态效益评价 |
5.1.2 经济效益评价 |
5.1.3 社会效益评价 |
5.1.4 初步评价结果分析 |
5.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吉林森工集团的改革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
5.2.1 主成分分析法(PCA)的原理 |
5.2.2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
5.2.3 应用SPSS19.0做主成分分析 |
5.2.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 评价结果分析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对策及启示 |
6.1 吉林森工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 |
6.1.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缓解集团改革压力 |
6.1.2 加大林业教育投入,强化人才兴企理念 |
6.1.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职工切身利益 |
6.1.4 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控制 |
6.2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对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启示 |
6.2.1 加强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实行地企联动 |
6.2.2 深化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一分为二 |
6.2.3 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 |
6.2.4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实现政企分离 |
6.2.5 保障职工切身利益,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的产权论 |
二、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私有化论 |
三、国企产权改革制度的社会化论 |
四、按照宪法规制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方向 |
五、国企改革的市场化竞争论 |
六、国企产权改革的合理化优势论 |
第二节 继续推进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研究路径 |
一、论文基本结构 |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注释 |
第二章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维度 |
第一节 产权制度概述 |
一、产权界定 |
二、产权的起源、产权结构与产权功能 |
三、经济学的产权和法学的产权 |
第二节 企业性质与企业产权理论 |
一、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分工与企业的产生 |
二、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局部均衡理论 |
三、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
四、企业家创新理论 |
第三节 企业制度(形态)的演变与企业产权结构变迁 |
一、企业制度的演变 |
二、现代企业(公司)的产权制度 |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混合所有制 |
四、现代企业制度与公有制的结合 |
注释 |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演进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 |
一、国有企业界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
二、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及国有资本的关系 |
三、经典作家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阐释和实践 |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最初探索 |
一、利益约束机制下的国营企业制度改革——放权让利 |
二、契约约束机制下的国营企业改革——两权分离 |
第三节 产权约束下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 |
一、国企法人财产权的确立 |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有限责任制度的形成 |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 |
注释 |
第四章 国企产权结构多元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逻辑和实现路径 |
一、国企股份制改革与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推进 |
二、“债转股”与国企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实现程度 |
三、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推进 |
第二节 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演变 |
一、政企关系的破冰 |
二、政资关系的调整 |
三、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 |
注释 |
第五章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
第一节 正确定位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功能 |
一、公法与私法视阈内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法律特征 |
二、国有经济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 |
三、以增加全民福祉为目标 |
四、强化国企社会责任 |
五、弥补“市场失灵”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
第二节 反对私有化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
一、反对国企权制度改革的私有化倾向 |
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
第三节 国民共进 |
一、“国进民退”的争论 |
二、国民共进 |
注释 |
第六章 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 |
一、国企法人财产权的确立 |
二、国企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向 |
三、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
第二节 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和出资人代管职能 |
一、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架构 |
二、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的方向 |
第三节 实现国企经营成果的社会分享 |
一、自然垄断行业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
二、自然垄断行业国企产权制度改革方向 |
三、强化国资监管、防止国资流失 |
四、建立国企经营成果共享机制 |
注释 |
第七章 结论 |
一、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二、渐进式改革可以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主要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研究范畴的界定 |
2.1.2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 |
2.1.3 非公有制林业的内涵 |
2.1.4 运行机制的内涵 |
2.2 基础理论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2.4 资源配置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外国私有林业的运行状况及经验借鉴 |
3.1 美国私有林业运行 |
3.1.1 美国私有林业的运行主体 |
3.1.2 美国私有林业的运行环境 |
3.2 芬兰私有林业运行 |
3.2.1 芬兰私有林业的运行主体 |
3.2.2 芬兰私有林业的运行环境 |
3.3 瑞典私有林业运行 |
3.3.1 瑞典私有林业运行主体 |
3.3.2 瑞典私有林业运行环境 |
3.4 韩国私有林业运行 |
3.4.1 韩国私有林业的运行主体 |
3.4.2 韩国私有林业的运行环境 |
3.5 外国私有林的运行特点和经验借鉴 |
3.5.1 私有林在国家的优势地位明显 |
3.5.2 私有林的法制保障健全 |
3.5.3 私有林的政府扶持到位有力 |
3.5.4 组织形式运行有效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轨迹和运行要素分析 |
4.1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轨迹 |
4.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 |
4.1.2 所有制形式升级过渡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运行 |
4.1.3 改革开放至今 |
4.2 中国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轨迹 |
4.2.1 调整改造和禁止发展阶段 |
4.2.2 重新成长和改革发展阶段 |
4.3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轨迹 |
4.3.1 上世纪非公有制林业缓慢发展 |
4.3.2 实施天保工程非公有林业获得重大发展机遇 |
4.3.3 伊春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为非公有林业的发展破冰探索 |
4.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为非公有制林业注入新的活力 |
4.4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要素分析 |
4.4.1 运行主体 |
4.4.2 运行目标 |
4.4.3 运行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及运行趋势分析 |
5.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影响因素概述 |
5.1.1 林权制度 |
5.1.2 融资情况 |
5.1.3 税费问题 |
5.1.4 活立木交易体系 |
5.1.5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制度 |
5.1.6 森林保险体系 |
5.1.7 政府职能 |
5.1.8 林业服务体系 |
5.1.9 林业文化建设 |
5.2 基于专家咨询确定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 |
5.2.1 专家咨询法的主要内容 |
5.2.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影响因素的影响因子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预测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趋势 |
5.3.1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
5.3.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层次结构模型建构 |
5.3.3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趋势分析 |
5.3.4 运行趋势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
5.3.5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选择和运行目标定位 |
6.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的选择 |
6.1.1 运行主体选择的原则 |
6.1.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主体的确定 |
6.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目标的定位 |
6.2.1 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目标定位的原则 |
6.2.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目标的定位 |
6.3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规则确认与运行环境构建 |
7.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规则的确认 |
7.1.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呈现动态平衡态势 |
7.1.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经济规则 |
7.1.3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的环境规则 |
7.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环境的构建 |
7.2.1 运行的环境需求 |
7.2.2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运行环境模型 |
7.3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正式制度的完善与构建 |
8.1 产权保障制度 |
8.1.1 完善黑龙江省林权制度的内涵 |
8.1.2 完善林权制度的策略 |
8.2 融资支撑制度 |
8.2.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融资制度特点 |
8.2.2 完善融资制度的策略 |
8.3 税费优惠制度 |
8.3.1 完善林业税费制度的原则 |
8.3.2 完善税费制度的策略 |
8.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8.4.1 生态效益补偿的制度需求 |
8.4.2 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策略 |
8.5 森林保险保障制度 |
8.5.1 森林保险体系的制度需求 |
8.5.2 完善森林保险制度的策略 |
8.6 政府职能促进制度 |
8.6.1 理性的政府职能架构 |
8.6.2 林区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
8.7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制度 |
8.7.1 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 |
8.7.2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 |
8.8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非正式制度的塑造与构建 |
9.1 思想价值观念引领制度 |
9.1.1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需求 |
9.1.2 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塑造 |
9.2 林业生态文化驱动制度 |
9.2.1 林业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 |
9.2.2 林业生态文化的驱动力表现 |
9.2.3 林业生态文化驱动体系构建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江西省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余县国有林经营概况 |
2 股份制改造的程序与关键环节 |
2.1 改造的程序 |
2.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
2.3 股份制改造中转制企业职工的安置 |
2.4 股份制改造后的股权结构与经营机制 |
2.4.1 股份制改造的股权设置 |
2.4.2 经营机制 |
3 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成效 |
3.1 企业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
3.2 职工市场意识不断增强 |
3.3 企业经济效益显着 |
3.4 职工收人逐年提高 |
3.5 企业业务得到拓展 |
3.6 森林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 |
4 对构建南方国有林股份制改造模式的探讨 |
4.1 全面准确评估森林资源资产, 明晰产权 |
4.2 进一步妥善安置转制职工 |
4.3 更合理地设置股权结构 |
4.4 实现股份制林业企业的规范化 |
4.5 国有林股份制改造应从实际出发 |
(6)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林业利益机制的基本理论与理论基础 |
2.1 林业利益机制的基本理论 |
2.1.1 利益机制的涵义 |
2.1.2 林业利益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2.1.3 林业利益机制的存在方式与构成要素 |
2.2 林业利益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理论 |
2.2.2 制度经济学原理 |
2.2.3 公共财政理论 |
2.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5 市场机制理论 |
2.2.6 机制设计理论 |
2.2.7 博弈及博弈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林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
3.1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现实状况 |
3.2 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3.3 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界定与发展现状 |
3.3.1 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界定 |
3.3.2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3.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利益机制视角下中国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
4.1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相协调 |
4.1.1 不相协调的表现 |
4.1.2 传统利益协调的形式与弊端 |
4.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利益支持不足 |
4.2.1 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模式 |
4.2.2 利益支持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
4.3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利益缺乏激励 |
4.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利益缺乏整合 |
4.4.1 生态工程建管体制不科学影响效率和质量 |
4.4.2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工程建设进程 |
4.4.3 国家经济补偿不足影响林业主体积极性 |
4.4.4 工程管理问题多影响林业重点建设 |
4.4.5 生态资源产权设计不合理影响多元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构建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战略构想 |
5.1 对林业利益机制的重新界定 |
5.2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作用机理 |
5.3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
5.3.1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原则 |
5.3.2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 |
6.1 林业两大效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
6.1.1 利益协调机制的目标 |
6.1.2 利益协调机制的设定原则 |
6.1.3 协调机制的技术路线 |
6.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 |
6.2.1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基本描述 |
6.2.2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行条件 |
6.2.3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行方式 |
6.2.4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用 |
6.3 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 |
6.3.1 利益激励机制的基本描述 |
6.3.2 利益激励机制的技术路线 |
6.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利益整合机制 |
6.4.1 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基本描述 |
6.4.2 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技术路线 |
6.5 本章小结 |
7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配套措施 |
7.1 林业两大效益利益协调机制的配套措施 |
7.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7.1.2 税费调节资源配置行为 |
7.1.3 林权激励 |
7.1.4 增加林区公共产品供给 |
7.1.5 畅通融资渠道 |
7.1.6 疏通生态效益的市场和第三方力量供给渠道 |
7.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配套措施 |
7.2.1 改革限额采伐制度 |
7.2.2 妥善安置林区职工 |
7.2.3 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 |
7.2.4 改变林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
7.3 非公有制林业利益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 |
7.3.1 放松对林权的约束 |
7.3.2 森林生态效用购买 |
7.3.3 营林生产性补贴 |
7.3.4 精简林业税费并发挥其调节资源配置功能 |
7.3.5 畅通融资渠道 |
7.3.6 建立林区公共服务体系 |
7.4 林业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配套措施 |
7.4.1 林权实现形式多样化 |
7.4.2 森林生态效用购买 |
7.4.3 苗木等生产性补贴 |
7.4.4 畅通融资渠道 |
7.4.5 建立项目区公共服务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地调研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进展 |
2.2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实地调研基本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
3.1 我国国有林场建设成就和地位作用 |
3.2 我国国有林场发展面临严重的危困局面 |
3.3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进展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分析和比较研究 |
4.1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历程及其分析评价 |
4.2 我国国有林场运行系统分析与评价 |
4.3 国外国有林业管理与经营体制分析与借鉴 |
4.4 我国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基本情况及经验借鉴 |
4.5 我国优秀国有林场经营与管理经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影响我国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多因素分析 |
5.1 影响我国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5.2 影响我国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条件因素分析 |
5.3 影响我国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6.1 国内外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情况 |
6.2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 |
6.3 国有林场改革的利益相关者需求分析 |
6.4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国有林场改革动力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7 新时期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方向研究与模式构建 |
7.1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方向研究 |
7.2 我国国有林场发展的模式构建 |
7.3 本章小结 |
8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框架构建和政策建议 |
8.1 加快相关林业改革,建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基础 |
8.2 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条件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前人研究进展 |
1.2.1 我国国有林经营现状与问题 |
1.2.2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研究进展 |
1.2.3 我国林权改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大余县国有林的形成与经营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2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程序 |
4.1.1 工作机构建立阶段 |
4.1.2 职工安置与资产评估阶段 |
4.1.3 公司组建阶段 |
4.2 大余县国有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
4.2.1 基本概念 |
4.2.2 森林资产评估的理论依据 |
4.2.3 大余县国有林资产的评估 |
4.3 股份制改造中转制企业职工的安置 |
4.3.1 指导思想 |
4.3.2 转制职工的补偿安置标准 |
4.3.3 加强再就业服务,保障职工权益 |
4.4 股份制改造后的股权结构与经营机制 |
4.4.1 股份制改造的股权设置 |
4.4.2 经营机制 |
4.5 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支撑体系 |
4.5.1 政策法律支撑 |
4.5.2 森林资源支撑 |
4.5.3 组织领导支撑 |
4.5.4 职工意识支撑 |
4.5.5 创新机制支撑 |
4.6 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成效 |
4.6.1 企业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
4.6.2 市场意识不断增强 |
4.6.3 企业经济效益显着 |
4.6.4 员工收人逐年提高 |
4.6.5 企业业务拓展 |
4.6.6 森林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讨论 |
5.2.1 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的完善与深化 |
5.2.2 对构建南方国有林股份制改造模式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理论框架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 |
2.1.2 威廉姆斯的资产专用性理论 |
2.2 产权理论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1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 |
2.3.2 詹森和麦克林的管理者理论 |
2.4 林业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3 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实施情况 |
3.1 吉林森工集团基本概况 |
3.2 吉林森工集团改革历史沿革 |
3.3 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动因分析 |
3.3.1 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大背景的推动 |
3.3.2 吉林森工集团的现实需求 |
3.3.3 社会总效益最大化要求 |
3.3.4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4 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实施情况 |
3.4.1 主辅分离改制 |
3.4.2 集团公司整体改制 |
3.4.3 劳动关系转换及职工安置 |
3.4.4 资产及土地处置 |
3.4.5 改制的成本筹措 |
3.5 本章小结 |
4 吉林森工集团改制效益实证分析 |
4.1 经济效益分析 |
4.1.1 经济效益的概念 |
4.1.2 经济效益评价原则 |
4.1.3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方法 |
4.1.4 主要变量的定义和意义描述 |
4.1.5 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
4.1.6 实证分析 |
4.2 社会效益分析 |
4.2.1 社会效益的概念 |
4.2.2 主要变量定义和估算程序 |
4.3 生态效益分析 |
4.3.1 生态效益评价概述 |
4.3.2 生态效益估算指标及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5 吉林森工集团深化改制的必要性及对策 |
5.1 吉林森工集团深化改制的必要性 |
5.1.1 一股独大 |
5.1.2 未能实现整体上市 |
5.1.3 产业后续发展有待加强 |
5.1.4 社会遗留问题有待解决 |
5.2 吉林森工集团深化改制的对策 |
5.2.1 国有股减持 |
5.2.2 整体上市 |
5.2.3 加强产业后续发展 |
5.2.4 妥善处理社会遗留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6 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对国有森工企业改制的启示 |
6.1 充分发挥国有森工企业改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
6.1.1 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推动森工企业改制进程 |
6.1.2 用足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 |
6.1.3 制定有利于国有森工企业改制的扶持政策 |
6.1.4 剥离森工企业社会职能对策 |
6.2 因企制宜,制定不同改制形式 |
6.2.1 股份制改造形式的选择 |
6.2.2 管理层收购形式的选择 |
6.2.3 破产形式的选择 |
6.3 保障改制中职工权益 |
6.3.1 转变职工思想观念 |
6.3.2 保证职工民主参与和协商等权利 |
6.3.3 处理好职工身份置换工作 |
6.3.4 多渠道筹集职工经济补偿金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国有林业企业股份制改造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2]吉林森工集团改革效益的评价[D]. 冼静贤.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 [3]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问题研究[D]. 刘明越. 复旦大学, 2013(03)
- [4]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研究[D]. 雒文虎.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2)
- [5]江西省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研究[J]. 赖晓聪,周志翔,罗翀. 林业经济, 2010(01)
- [6]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D]. 李红星.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7]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自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8]大余县国有林股份制改造研究[D]. 赖晓聪.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10]吉林森工集团改制实证研究[D]. 赵嘉宾.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