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鹤岗市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义[1](2020)在《东北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评估》文中指出生物质露天燃烧因瞬时释放大量的气体及颗粒物而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产地,同时也是我国生物质露天燃烧严重的地区之一。受不利气象条件以及高强度生物质露天燃烧排放的影响,该区已成为我国雾霾污染高发区。本文针对当前东北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严重且雾霾污染频发的问题,采用了文献调研、地面观测、多源卫星遥感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量化了东北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污染物排放量并评估其燃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首先,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以及本地化的排放因子,优化了“自上而下”的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清单编制方法,构建了可直接应用于空气质量模型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的高分辨率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清单;其次,基于国内外主流的空气质量模型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CMAQ,并结合本地化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清单,定量揭示了生物质露天燃烧对东北地区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2015年全年东北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排放了约712.0 Gg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4959.6 Gg一氧化碳(CO)、654.9 Gg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78.7 Gg氨(NH3)、50.7 Gg二氧化硫(SO2)、263.1 Gg氮氧化物(NOx)、405.5 Gg有机碳(OC)以及31.0 Gg元素碳(EC)。较国外发布的排放清单,提高了东北地区清单的准确性。WRF-CMAQ模型对秋季(2015年11月1日至11月4日)以及春季(2019年2月25日至2月28日)重污染事件的模拟中,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大气中污染物浓度(PM2.5、PM10、CO、NO2)的模拟值与地面观测值相吻合,揭示了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演变规律。生物质露天燃烧对东北地区秋季以及春季颗粒物PM2.5浓度的贡献率分别为52.0%与24.6%,是东北地区两次重污染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秸秆禁烧政策实施后,2018年秋季火点以及污染物排放量较2015年显着下降,下降比例高达93.8%。与2015年同期相比,2018年黑龙江省、吉林省以及辽宁省PM2.5浓度分别下降了67.10%、53.23%以及10.06%,若在2015年实施2018年的秸秆禁烧政策,整个东北地区PM2.5的浓度将会下降48.1%。秸秆禁烧在减少东北地区秋收后颗粒物排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齐[2](2018)在《我国民用航空突发性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研究 ——基于多元主体协调管理视角》文中指出民航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其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安全是民航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一国民航发展现代化程度的评判标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民航服务向多元化、大众化发展的同时,民航业突发性安全事件也逐渐增多,若处置不当,极有可能影响航空公司经营、人民群众的人身及财物安全。严重的突发性安全事件如近年来发生的“8.24伊春空难”、“美国西南航空客机引擎爆炸事件”等,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也会使民众对民用航空的出行信心不足,造成整个行业发展缓慢,所以民用航空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危机处理也受到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崛起,截至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体。我国民航业一直以来都严守“安全”这根红线,并在2010年5月1日开始实施《中国民航航空应急管理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民用航空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逐渐增大,单单靠航空公司自身解决此类问题早已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如何加强民航业各参与主体的合作,高效解决日益复杂的突发性安全事件,保障民航业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民航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曾强调“航空运输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国家战略”。“民航业是重要的战略产业,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坚持民航安全底线,对安全隐患零容忍”。这些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民航安全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重要地位。本文在结合民航业相关知识与公共管理危机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民航业突发性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机制,通过对“8.24伊春空难”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主体职责的分析,阐明其相关关系,提出了现阶段在处置民航突发性安全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预警、监管、文化建设、管理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后续我国民航业多元主体间的协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万祥春[3](2018)在《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落后挨打,饱受列强的反复侵略,其中绝大多数侵略都来自于海洋。中国人民对这些海洋侵略深恶疼绝,对海洋安全的渴求十分强烈,无数仁人志士在反对海洋侵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出了各种海洋安全观,但这些探索受到种种制约,最后都失败了。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布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海洋争端,要实现海洋安全,就必须用海洋安全观来指导海洋安全实践,并在海洋安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促进海洋安全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海洋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海洋安全,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安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部分,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由第一章构成。安全是指主观和客观上没有威胁、事物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安全观是指安全主体对自身所面临的客观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海洋安全观,是海岛国家和沿海国家对自身所面临的海洋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涉海人们关于海洋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以海洋共同安全观为核心,由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和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五个子体系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由第二章构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的海洋争霸安全思想,强调其他国家要获得海洋安全,就必须学习西方一切先进的海洋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张中国的海洋安全观以反对西方海洋霸权为主要任务,倡导建立新的海洋安全观。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本研究的理论指南。第三部分是外延体系部分,由第三、四、五、六章和第七章构成。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积极倡导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愿意同世界有关海洋国家一起提供海洋公共安全产品,共同担负起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责任,并把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海洋政治大国。第四章阐述了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是指,在海洋经济贸易活动中,中国把既坚决维护我国的海洋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各地区海洋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观念。第五章阐释了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是指在海洋军事安全竞争合作力求双赢,在海洋军事竞争中努力谋求合作;在海洋军事合作中也不完全放弃竞争,通过有限度的海洋军事竞争促进本国海军的健康发展。第六章论述了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是指在海洋世纪,中华民族既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和融合创新,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各地海洋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第七章论述了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一处地方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全世界其他地方。所以,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就是全世界国家和人民要团结一致,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蓝色家园,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把海洋建设成为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各国共有一个海洋。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世界海洋安全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提倡“中国海洋安全方案”,同世界各国共享海洋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和指导意义。
康群[4](2018)在《黑龙江省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项目。为了满足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的生产、营销和管理等业务需求,本文根据国家电网“三集五大”和智能电网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套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分析了黑龙江省电网GIS系统的技术需求,基于CIM建立了黑龙江省电网的拓扑模型,这一模型根据应用需求将GIS系统抽象出电气网络、通信网络、设施网络和道路网络4个网络层。在不同网络层中的同一对象具有统一的网络拓扑特性,并设计了一种基于GIS的电网拓扑自动生成算法。采用CORS基准站&手持式GPS测量的数据采集差分模式,给出了各类电力资源数据采集规范和数据计算处理方法,设计了盲点补充采集方案,给出了数据采集作业流程和关键路径,设计了数据质量保证体系。采用模块化分析方法设计了PMS应用业务和应用、技术模块、物理模块的功能,完成了黑龙江省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顶层设计,给出了网省、各地市和区县电力部门的具体开发和实现的技术规范和解决途径。分析了系统开发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接口设计、基于CIM的电网数据交换技术、多级数据缓存技术、电网图形一体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建立了系统的测试环境,对电网GIS平台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经过试运行表明所设计的黑龙江省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各项功能正常,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姜蓝齐[5](2017)在《黑龙江省近百年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在不同时空尺度发生快速变化,在全球及区域尺度剧烈改变地表覆盖状态,对气候系统具有重大影响,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重要途径之一。黑龙江省作为全国范围内短时间经历人类活动高强度作用,以及近百年来升温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是研究LUCC对气候影响的典型敏感区域,对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提供参考。本文在总结和评述国内外LUCC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对气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气候模式(WRF),采用统计分析(OMR)、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黑龙江省LUCC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中高纬度典型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及物理机制。为丰富和发展区域环境变化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历史文献、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重建了1900s、1950s和2010s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并分析百年尺度下黑龙江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00s2010s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时空分布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以耕地面积扩张,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减少为主要变化方式,约占全省面积的48.01%,其中林地、耕地、草地和湿地的结构比例由1900s的63:5:20:12变为2010s的47:37:6:7:2。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方式空间上具有显着特征,在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地区表现为草地转耕地区域集中分布,东部三江平原地区主要为湿地转耕地集中区域,北部大兴安岭地区主要为林地转草地集中分布区域。(2)黑龙江省LUCC对气温空间变化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黑龙江省北部、西部、中南部地区表现尤为显着,充分表现出LUCC对区域气温的空间异质性。北部林地转草地地区,出现了以黑河市为中心的气温升高趋势;西部草地转耕地区和东部湿地转耕地的集中区,均出现了气温下降的低值区,并且东部气温下降幅度大于西部地区;南部出现了以哈尔滨为中心气温升高区,可能与区域建筑用地明显增加有关。(3)黑龙江省主要LUCC覆被比例程度与气温变化趋势存在线性/非线性拟合关系,LUCC覆被比例程度对气温变化趋势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耕地覆被比例大小对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随耕地覆盖比例的增加气温升温速度加快;森林、草地和湿地覆盖比例与气温变化为非线性关系,随森林覆被比例的增加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当覆盖比例达到72.22%时,升温作用最大;随草地和湿地覆被比例增加降温效应增强,当草地覆盖百分比为90%,湿地覆盖比例为60%时,降温效应最大。(4)黑龙江省LUCC对气温的影响整体表现为降温效应,对减缓黑龙江省升温的贡献为25.57%;各季节中冬季、春季、夏季LUCC对气温的影响表现为降温效应,秋季则表现为升温效应。百年内黑龙江省典型LUCC过程中,草地转耕地与湿地转耕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对气温变化的影响表现为升温作用,其中湿地转耕地升温幅度稍大于草地转耕地,近百年分别升温0.024℃和0.023℃,对全省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分别为1.94%和1.88%;森林转草地与森林转耕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表现为降温作用,其中森林转耕地降温程度远大于森林转草地,百年间气温分别下降0.103℃和0.009℃,对缓解全省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分别为7.86%和0.71%;但整体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甚微。(5)近百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显着改变了区域地表辐射平衡和能量收支的分配,全省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典型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气温变化的影响机制相同,均体现在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地表反照率增加(减少),地表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增加),地表净辐射通量减少,而引起地表温度的下降(上升),进行产生制冷(升温)作用;与此同时由于LUCC过程地表潜热通量的增加(减少)和感热通量的减少(增加),对区域气温也起到降温(升温)作用。
刘松涛[6](2016)在《黑龙江省秋末冬初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每6h一次的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常规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区域站资料和雷达资料等对黑龙江省秋末冬初“041105”、“071020”和“121112”三次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中尺度系统和降水相态演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着重分析了2012年11月1114日罕见暴雪天气过程,总结出黑龙江秋末冬初雨夹雪转暴雪天气的成因,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造成黑龙江省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的三次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的共同特征是均为500hPa低涡系统发展和东移的结果。(2)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充沛的水汽供给不仅为三次雨夹雪天气过程提供了利于暴雪产生的水汽条件,而且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发展机制,中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高低空配置,促进了垂直运动的发展、水汽的抬升凝结和暴雪的形成和发展。然而由于三次过程中低涡系统位置的不同,其水汽源地也出现较大的差异。(3)水质的相态变化是暴雪天气过程中重要的云微物理过程。三次过程降水中相态演变特征的分析表明,0℃层高度和地面气温可以作为黑龙江省降水相态转换的一个指标。0℃层的高度从大气物理的角度决定了降水粒子在下降过程中的相态转换。但是由于地面影响系统不同(如冷锋过境和南来气旋北上)导致高空冷暖平流的差异可能引起0℃层和地面气温阈值的微小差异。从三次过程分析来看,0℃层位于925hPa以及地面气温在1℃附近可以作为黑龙江地区雨雪转换的临界值。当2m气温大于1℃且0℃层高于925hPa时,为降雨天气过程;当2m气温约等于1℃且0℃层位于925950hPa之间时,雨夹雪天气过程;当2m气温小于0℃且0℃层位于950hPa地面时,为降雪天气过程。(4)雨夹雪转暴雪与大雪在水汽、动力、热力条件上有明显的异同点。共同点:在水汽条件上,水汽通量均存在大值区,水汽有辐合;低层相对湿度大;低层925hPa、850hPa比湿都存在大值区。在动力条件上,低层925hPa和850hPa都有上升运动,在低层有辐合,中高层有辐散。在热力条件上,低层较强暖空气沿冷空气上边界向高层倾斜伸展,冷空气向低层渗透与暖空气交汇。不同点:在水汽通量值上,雨夹雪转暴雪明显大于大雪。水汽通量散度上,雨夹雪转暴雪较大雪辐合更强。从低层比湿上对比,雨夹雪转暴雪较大雪比湿高2g·kg-1,水汽条件更好。雨夹雪转暴雪散度明显高于大雪,低层辐合强。从辐合辐散结构上对比,雨夹雪转暴雪辐散辐合区为上下垂直结构,低层存在辐合中心,散度梯度大。而大雪低层辐合为弱辐合,低层存在一个斜升区向上层延伸,散度梯度小。在热力条件上,温度层结结构不同,雨夹雪转暴雪在低层有强暖空气,存在逆温,暴雪区易出现在逆温层偏暖空气一侧。大雪的温度层结为低层暖上层冷的单一性质气团。
李京举[7](2016)在《论人文关怀在气象节目主持中的重要性 ——以毕业设计作品《气象万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古到今天气变化都和人的生存密切相关,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幻莫测的天气与现代通讯技术、工农业生产尤其是社会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经成为传播气象信息和科普知识的重要因素,它很好的成为了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对于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天气的变化已经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1981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开始,我国开始了气象节目的发展,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全国约有9亿观众都在收看,收视率一直稳定在20%左右,天气的信息走进千家万户。气象节目的发展让节目中更加注重人的感受,人文的关怀正逐步增加,你会在气象节目中了解到旅游气象、体育天气资讯、防晒指数、洗车指数甚至空气污染指数等内容,节目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正朝着多元化、细微化、人性化、亲民化的方向发展。早期的天气预报都是以"口播+字幕+配音"的形式出现,简单的信息预报指数开启了气象节目的发展,从1993年我国开始有第一位气象节目主持人开始,气象先生、气象小姐的加入使得气象节目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关怀,直至2001年气象节目主持人开始用手指图代替了指图棍,这就使气象节目显得更为贴近受众情感,更加人性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的天气预报不仅仅是直观的播报天气信息指数,在节目中受众也能了解到何时去旅游比较好,下午适不适合洗车,今天应不应该涂抹防晒霜,出门是否应该多带一件外套,更多的节目板块与内容的渗入透露出了对于人文的关注,节目越来越关注人的细微之处,越来越能体现出节目中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而天气预报正是对人的关怀的体现,天气预报的本质就是为民服务,就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其内容板块的设计以及对于人类生活中细微化的关注,包括节目中的主持人。主持人的角色在节目中非常重要,主持人的言语形象甚至眼神,有时候能够代替电视中直接出现的风雪雨雾的详细预报,因为主持人是具体的人,他的指向性和代表性能够带给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哪些区域的受众们需要带伞,哪些地区的受众不适宜洗车等等。从早期的主持人单一的播报气象信息,到现在主持人会用形象的语言、亲民的表达为受众介绍天气,不仅仅是内容的改变,从单一的天气信息指数到多元化的信息传递,甚至包括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形式等等,从节目的发展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节目中越来越多的情感色彩的体现,越来越多的注重人的发展,尊重人的感受,体会受众的情感,就是在这些方面天气预报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自制气象节目《气象万千》正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借鉴国内外气象节目的经验,在节目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创新性的提出了气象节目中应该具备的服务性、权威性和人文关怀的结合。电视节目不同于手机、报纸的信息传播,它包括画面语言、解说语言、现场语言、字幕语言,它是一个全方位展示的电视节目。在自制《气象万千》栏目中,从多方位的电视语言中体会受众的情感,注重关心受众的心情,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更多的注入人文关怀,在本期节目中,不仅仅是内容的设计,在细微的字幕,甚至主持人的眼神中都有所体现,将对于人的关注、对于人文关怀的体现具体到节目的每个板块中。在节目中主持人对于人的生存发展注入更多的关注,从而会使主持人更好的拥有感情色彩,尤其是对于灾难性天气和特殊气候的播报,感同身受的进行一次体验式的播报,在节目当中的这种融入式、体验式、情景式能够有效的将气象节目中的人文关怀传达到社会各阶层。本文会结合气象类节目的现状进行研究,针对主持人气象类节目中的人文关怀理念进行分析,剖析出人文关怀在气象类节目主持中的重要性。
杨莹[8](2016)在《基于中尺度耦合模型哈尔滨市辖区空气污染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哈尔滨市辖区化石能源消耗量及居民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各类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多,在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及特殊天气条件共同作用下,大气污染现象频发且多发于市辖区,周边地区秸秆焚烧的远距离传输同样影响哈市空气质量。因此分析哈尔滨市辖区空气质量状况,探究雾霾产生的原因,对污染物进行追踪溯源,根据未来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的要求确定污染源削减量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选取WRF/CALPUFF/HYSPLIT耦合系统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模型工作原理及其对输入参数的要求,结合哈尔滨市辖区独特的地理及气象条件,确定模拟方案及模型相关参数。统计哈尔滨市辖区各类排放源的排放量数据,分析排放特征并确定哈尔滨市辖区大气污染源排放参数。使用WRF/CALPUFF耦合系统研究哈尔滨市辖区空气质量,将污染物模拟浓度与监测浓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耦合系统可以基本反映哈尔滨市辖区实际空气质量,SO2、NO2及PM2.5的模拟浓度与监测浓度相关性在0.8左右。利用该系统模拟哈尔滨市辖区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内三种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研究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内不同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并进行污染源和区域浓度贡献分析,空气质量模拟结果显示,采暖期内,SO2、NO2、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26?g/m3、68?g/m3、123?g/m3,非采暖期内,SO2、NO2、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8?g/m3、68?g/m3、49?g/m3,道里区、平房区、南岗区对污染物浓度贡献排在前三位。气象方面,采暖期内平均风速小于2m/s,平均混合层高度为455m,大气以弱稳定(E)及稳定(F)为主,夜间混合层高度普遍小于200m,逆温层底高度在100m左右,不利于垂直方向空气流动,非采暖期大气以不稳定为主。采用WRF/CALPUFF/HYSPLIT耦合系统对2014年10月哈尔滨市辖区发生的一次严重雾霾天气进行模拟,对污染物进行溯源和追踪分析,结果显示高空污染物来自内蒙古,低空污染物来自于内蒙古和辽宁省。最后根据黑龙江省对未来三年空气质量的要求及模型模拟结果确定哈尔滨市辖区大气污染源减排量,为哈尔滨市辖区空气污染预警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结果显示采暖期及严重雾霾期内当PM2.5浓度每降低100?g/m3时,需削减烟尘排放量分别为2.60万吨/年及2.86万吨/年。
陈美[9](2015)在《中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从1999年中国政府上网年,到现在16年时间,中国政府网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大成就,而这一发展过程与政府改革有重要关系。与我国的行政改革的需求相似,我国政府网站还需进行改革与完善。然而,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网站发展也呈现一些问题,即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定位模糊以及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公民接受度和满意度偏低。究其原因在于:第一,缺乏以公共服务为主旨的政府网站顶层设计。尽管有大量针对电子政务设计的指导框架,但这些研究的对象多为普适意义的框架(如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或特定理论下的架构(如基于信息构建理论从组织系统、导航系统、标识系统、搜索系统探讨政府网站构建),但它们并没有针对政府网站公共服务提出的整体规则,导致政府缺乏一套针对政府网站提供公共服务的框架,因而各个政府在进行网站公共服务定位时无据可循。第二,缺乏对用户服务需求的了解。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很难了解广大网民的真实服务需求,往往基于自身业务来提供政府网站服务,从而导致“提供的服务不需要,需要的服务找不到”的局面。因此,如何重构政府网站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成为政府需要认真研究并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中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研究”为研究主题,以政府职能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比较分析、专家访谈、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框架,分别从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分析改进、政府网站服务内容重组、政府网站服务主体变革、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拓宽四个方面对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框架进行展开阐述。本学位论文的形成前后共历时一年半时间。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构建了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2)论证了政府网站服务内容的要素,并提出政府网站服务内容重组路径;(3)提出了政府网站服务主体变革策略。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引言。本部分阐述我国政府网站发展对服务体系重构的迫切需求以及与这种需求相冲突的服务体系重构框架的缺失,提出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并阐述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内容,并对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为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本章探讨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从理论层面探讨政府网站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政府职能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将这些理论分析与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相结合,分析其对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的作用。第二章为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中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根植于中国特定的国情下,因而本章对当前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进行现状调研,针对调研出的问题提出了包括服务需求、服务内容、服务主体、服务渠道四个方面的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框架。第三章为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分析方式改进。政府网站服务强调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来提供相应服务,那么就必须对政府网站服务需求进行分析。本章研究政府网站服务对象识别,比较了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分析方式,并列举了国内外在政府网站代码加载分析方面的应用案例。第四章为政府网站服务内容重组。在变革服务需求分析方式以后,如何根据服务需求来提供服务内容就成为关键,因而政府网站需要相应的服务内容进行支撑。本章提出政府网站服务内容的组成要素,并从政府网站服务业务界定、现有政府网站服务业务梳理、面向用户的政府网站服务内容优化三个方面提出重组路径。最后,本章还提出了重构政府网站服务内容的实现保障,以保证重组后的政府网站服务内容能得到秩序化供给。第五章为政府网站服务主体变革。公共服务的实质是服务主体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活动,但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制暴露出诸如各地不一、“碎片化”等不足,不再适应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本章研究政府网站服务主体构成,分析单一型政府网站服务主体与混合型政府网站服务主体的优缺点,从完善政府自身和延伸政府网站服务主体两个方面来探讨变革策略,并提出政府网站服务主体变革的保障机制。第六章为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拓宽。在进行服务对象需求、服务内容重组以及服务主体变革以后,则涉及如何将政府网站服务提供给服务对象,即服务渠道的问题。本章分析了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构成、拓宽政府网站服务渠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拓宽的举措。第七章为总结与展望。本章对整个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了研究中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赵萱[10](2014)在《“会议助理”系统数据接口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会议助理系统数据接口服务器部分。会议助理系统是作者实习所在公司中国移动研究院以集团客户信息化为切入点,采用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应用模式的会议管理软件。主要面向政企用户,提供一站式会务服务,解决传统会议筹备繁琐、组织复杂、资源浪费等问题。数据接口服务器包括业务系统、BOSS (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对接子系统以及数据统计子系统。业务系统供客户端功能接口,在中国移动云计算基地虚拟主机上,使用linux操作系统和apache-tomcat搭建系统测试及商业部署环境,主要采用Java语言编写,使用mvc模型构建业务数据接口,利用c3p0数据库连接池、log4j日志服务等开源系统辅助实现。作者详细设计并实现了业务系统鉴权方案、安全保障方案、应用软件升级方案以及消息推送等方案。BOSS对接子系统完成与集团BOSS和省级BOSS的对接,与其进行业务订购、变更、暂停、恢复、注销等交互。作者从BOSS对接子系统业务需求的分析入手,设计并实现其企业信息同步、业务信息同步以及开通状态通知三个交互接口。数据统计子系统收集用户行为日志,统计会议信息,分析用户行为,从而进一步提取用户需求,提升产品体验。作者设计并实现了数据统计子系统的收集、储存、分析统计及展示方案,利用flume-ng开源框架收集业务系统中用户行为数据,使用由3台服务器搭建的hadoop小型集群储存日志文件,并借助hive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结果以web页面的形式展示。系统验证结果表明数据接口服务器三个子系统测试通过率及遗留缺陷数量均满足Beta标准要求。会议助理系统目前已上线官方网站,并投入试商用阶段,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为公司带来移动互联网方向的发展契机与丰厚的经济收益。
二、鹤岗市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鹤岗市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生物质燃烧研究进展 |
1.2.1 生物质燃烧源排放清单编制的研究进展 |
1.2.2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
2.1 WRF-CMAQ模式 |
2.1.1 模式介绍 |
2.1.2 模式参数配置以及实验设计 |
2.2 气象与监测站点数据的获取 |
2.2.1 气象数据 |
2.2.2 监测数据 |
2.3 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数据 |
2.3.1 火数据产品介绍 |
2.3.2 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清单的编制 |
2.4 人为源排放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量估算 |
3.1 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污染物排放清单 |
3.1.1 东北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清单 |
3.1.2 东北各省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清单 |
3.2 污染物排放时空分布 |
3.2.1 污染物排放的空间特征 |
3.2.2 污染物排放的时间特征 |
3.3 本清单与其他相关研究清单的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质燃烧对东北地区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 |
4.1 秋季生物质露天燃烧事件个例 |
4.1.1 重污染特征分析 |
4.1.2 模拟效果评估 |
4.1.3 生物质露天燃烧对东北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 |
4.2 春季生物质露天燃烧事件个例 |
4.2.1 重污染特征分析 |
4.2.2 模拟效果评估 |
4.2.3 春季生物质露天燃烧对东北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秸秆禁烧政策对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评估 |
5.1 禁烧政策与生物质燃烧强度的关系 |
5.2 禁烧政策减排效果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我国民用航空突发性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研究 ——基于多元主体协调管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民航业突发性安全事件 |
2.1.2 危机管理 |
2.1.3 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 |
2.2 相关理论 |
2.2.1 危机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 民用航空突发性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以“8.24”伊春空难为例 |
3.1 “8.24伊春空难”事件回顾 |
3.2 “8.24伊春空难”事件危机管理中的多元主体构成 |
3.3 “8.24伊春空难”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关系 |
3.3.1 事前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关系 |
3.3.2 事中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关系 |
3.3.3 事后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关系 |
3.4 “8.24”伊春空难危机处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
3.4.1 预警机制不完善 |
3.4.2 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
3.4.3 责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
3.4.4 安全红线意识不足 |
3.4.5 主体间协作不彻底与相互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
4 民航业突发性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国际借鉴与启示 |
4.1 美国经验 |
4.2 日本经验 |
4.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 提高我国民用航空突发性安全事件危机管理水平的建议 |
5.1 科学完善突发性安全事件预警机制 |
5.2 加大业务能力培养与问责机制的落实力度 |
5.3 强化责任主体意识与全面落实追责制度 |
5.4 完善安全意识的教育、引导与考核制度 |
5.5 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危机管理与部门协作系统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五、论文研究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安全与安全观概论 |
第一节 安全相关概念与安全类型 |
一、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 |
二、安全化与安全困境 |
三、永久和平——安全的理想状态 |
四、安全类型 |
五、实现安全的实力途径 |
第二节 安全观及其类型 |
一、安全观的含义 |
二、安全观的类型 |
三、海洋安全观、陆地安全观、天空安全观 |
四、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含义和建构原则 |
五、海洋共同安全观——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
六、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外延体系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观及其中国化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思想的持续发展 |
一、海洋新航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加速器 |
二、对外开放的海洋经济政策 |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海洋开放战略 |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科技 |
第二节 海洋政治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和平利用黑海海峡,争取国际和平环境 |
二、反对美国干涉西太平洋的海洋外交政策 |
三、经济优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 |
四、和谐海洋思想 |
第三节 海洋军事思想的连续演进 |
一、机器大工业实力是海洋暴力的本质 |
二、海军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不懈追求 |
第四节 海洋文化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对中国大陆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前景展望 |
二、反对海洋殖民文化,倡导新民主义文化 |
三、海洋文化交流中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
四、倡导海洋文化多样化,维护文化安全 |
第五节 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提升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蕴含的海洋生态思想 |
二、绿化海岸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 |
三、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四、保护海洋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 |
五、建设美好海洋家园 |
第三章 塑造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政治安全是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一、优良海洋政治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
二、海洋政治确立了中国海洋安全的目标 |
三、海洋政治影响海洋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政治安全面临的错综复杂形势 |
一、海洋世纪带来的安全冲击 |
二、错综复杂的海洋划界争端 |
三、激烈交锋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三节 构建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体系 |
一、构建海峡两岸政治安全共同体 |
二、近睦远交的海洋安全外交观 |
三、倡导亚洲海洋新安全观 |
四、构建海洋政治共同安全机制 |
五、以海洋法公约为基础共同维护各方海洋权益 |
第四章 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是海洋安全的基础 |
一、海洋经济是海权的推进器 |
二、海洋经济是海洋政治议题的推动器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安全的现状 |
一、中国经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不断上升 |
二、海洋航线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
三、大而不强的海洋经济 |
第三节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海洋经济策略 |
一、建设互利互惠的蓝色粮仓 |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 |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贸易体制 |
四、发展互利合作的南北极海洋事业 |
五、共同开发新能源科技解决海洋能源运输安全问题 |
六、一带一路倡议是互利共赢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第五章 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 |
第一节 海军是海洋安全的战略保障 |
一、海军是海外经济利益的坚强保障 |
二、海洋军事外交是外交的有效形式 |
三、海军是保护黄金海岸的移动钢铁长城 |
第二节 中国海洋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 |
一、陆缓海急的总体安全形势 |
二、中国海军建设面临的不足 |
第三节 建设共同竞合的强大海军 |
一、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者——中国海军的世界定位 |
二、近海防御、远洋防卫的战略 |
三、海军高新技术是维护共同海洋安全的第一战斗力 |
四、海军人才是实现共同竞合安全观的第一资源 |
五、战训合一的训练体制是共同竞合安全观的强大保障 |
第六章 倡导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文化是海洋安全观的软实力 |
一、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
二、海洋文化是海洋军事安全的导航灯 |
三、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文化面临的挑战 |
一、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特征 |
二、海洋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
三、西方海洋文化冲击的威胁 |
第三节 促进海洋文化共同繁荣的新举措 |
一、用海洋传统文化增强海洋文化吸引力 |
二、以海洋文化自强推动海洋文化共同繁荣 |
三、积极实施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开放战略 |
第七章 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宝藏 |
一、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重要富源 |
二、海洋是全球气候调节器 |
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
第二节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
一、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水水质恶化 |
二、部分珊瑚礁面临灭绝危机 |
三、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
第三节 共同保护和建设美丽海洋家园 |
一、坚持依法治海、规划用海 |
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
三、划定并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
四、建设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 |
五、建立严格的海洋生态政治制度 |
结语: 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洋意识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黑龙江省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系统建设内容与设计原则 |
1.2.1 系统的建设内容 |
1.2.2 系统的设计原则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电网GIS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1.3.2 电网GIS数据采集方法 |
1.4 国内外当前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黑龙江省电网GIS系统拓扑模型 |
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1 系统设计目标 |
2.1.2 平台基本功能模块构成 |
2.1.3 黑龙江省电网GIS系统基础数据分析 |
2.2 电网拓扑模型的建立 |
2.2.1 电网拓扑模型简化与构建 |
2.2.2 基于公用信息模型CIM的电网拓扑模型 |
2.3 电网拓扑结构的构建 |
2.3.1 基于GIS的电网拓扑自动生成算法研究 |
2.3.2 黑龙江省电力信息网骨干网拓扑图 |
2.3.3 多网络层统一的拓扑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网GIS数据的采集与数据库建设 |
3.1 数据类型和采集需求分析 |
3.1.1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
3.1.2 电网GIS的属性数据 |
3.1.3 电网资源数据采集量分析 |
3.1.4 基础地理数据购买需求分析 |
3.1.5 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3.2 电网GIS资源数据采集方法 |
3.2.1 坐标系基准和精度要求 |
3.2.2 各类数据采集内容设计 |
3.2.3 空间位置数据采集方法 |
3.2.4 杆塔中心坐标计算方法 |
3.3 基于CORS基准站差分处理采集模式 |
3.3.1 CORS基准站差分处理模式 |
3.3.2 CORS基准站&手持式GPS测量的模式 |
3.3.3 CORS基准站布设方案设计 |
3.3.4 软硬件配置 |
3.4 盲点补充采集方案设计 |
3.4.1 地图标绘法 |
3.4.2 图形解析方式 |
3.4.3 全站仪方式 |
3.5 作业流程和关键路径 |
3.5.1 作业流程 |
3.5.2 关键路径 |
3.6 数据采集后的整理 |
3.6.1 数据属性命名规则 |
3.6.2 数据存储格式 |
3.6.3 数据验收和上报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结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1.1 总体结构与各功能模块 |
4.1.2 国网总部与黑龙江省网数据库关系 |
4.2 技术模块功能设计 |
4.2.1 技术路线 |
4.2.2 技术模块的总体框图 |
4.3 物理模块结构设计 |
4.3.1 硬件物理模块的部署 |
4.3.2 软件平台的构建 |
4.3.3 网络结构的设计 |
4.4 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
4.4.1 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方法 |
4.4.2 基于CIM的电网数据交换技术 |
4.4.3 数据多级缓存的技术 |
4.4.4 电网图形一体化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实际运行情况分析 |
5.1 系统运行前测试结果 |
5.1.1 测试准备工作 |
5.1.2 数据库准备与验收情况 |
5.1.3 系统测试结果 |
5.2 系统试运行情况 |
5.2.1 系统建设完成情况 |
5.2.2 平台服务器运行情况监测 |
5.2.3 平台功能应用情况 |
5.2.4 验收结论 |
5.2.5 系统主要工作界面截图 |
5.2.6 运行实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发表过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1-1 设计依据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 |
附件1-2 数据采集依据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 |
附件1-3 黑龙江省电网GIS数据验收报告 |
附件1-4 数据采集竣工验收报告 |
附件1-5 用户确认测试报告 |
附件1-6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GIS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试用报告 |
(5)黑龙江省近百年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概况 |
2.1.2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概况 |
2.1.3 黑龙江省生态建设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获取 |
2.2.2 气象数据获取 |
2.2.3 其他数据获取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线性回归分析 |
3.2 地图数字化 |
3.2.1 地图扫描 |
3.2.2 空间配准 |
3.2.3 手工矢量化 |
3.3 遥感信息解译 |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3.2 遥感图像增强 |
3.3.3 遥感影像分类 |
3.3.4 遥感信息提取 |
3.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5 气候倾向率 |
3.6 OMR方法 |
3.7 经验正交分解 |
3.8 克里格插值 |
3.9 方差分析 |
第4章 黑龙江省LUCC时空变化特征 |
4.1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重建 |
4.1.1 1900s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重建 |
4.1.2 1950s和 2010s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重建 |
4.2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
4.2.1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被面积时序变化 |
4.2.2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特征 |
4.2.3 黑龙江省LUCC空间分布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LUCC对区域气温及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5.1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趋势 |
5.1.1 实测气温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5.1.2 再分析气温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5.1.3 OMR气温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5.2 黑龙江省LUCC对气温空间特征的影响 |
5.2.1 黑龙江省气温空间变化特征 |
5.2.2 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
5.2.3 LUCC对区域气温分布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LUCC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
6.1 MATLAB数值计算与方案设计 |
6.1.1 MATLAB简介 |
6.1.2 实验提出及目的 |
6.1.3 方案设计 |
6.2 LUCC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
6.2.1 耕地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
6.2.2 森林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
6.2.3 草地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
6.2.4 湿地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LUCC对区域气温的影响及贡献 |
7.1 WRF模式与试验设计 |
7.1.1 WRF模式简介 |
7.1.2 实验设计 |
7.1.3 WRF模式输入数据预处理 |
7.2 对比实验模拟结果检验 |
7.3 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贡献 |
7.3.1 1900s~2010s黑龙江省气温变化特征 |
7.3.2 黑龙江省LUCC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
7.3.3 草地转耕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
7.3.4 湿地转耕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
7.3.5 森林转草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
7.3.6 森林转耕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
7.3.7 典型LUCC过程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
8.1 黑龙江省LUCC对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
8.1.1 地表反照率变化 |
8.1.2 净辐射通量变化 |
8.1.3 感热通量变化 |
8.1.4 潜热通量变化 |
8.2 草地转耕地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
8.2.1 地表反照率变化 |
8.2.2 净辐射通量 |
8.2.3 感热通量变化 |
8.2.4 潜热通量变化 |
8.3 湿地转耕地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
8.3.1 地表反照率变化 |
8.3.2 净辐射通量 |
8.3.3 感热通量变化 |
8.3.4 潜热通量变化 |
8.4 森林转草地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
8.4.1 地表反照率变化 |
8.4.2 净辐射通量 |
8.4.3 感热通量变化 |
8.4.4 潜热通量变化 |
8.5 森林转耕地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
8.5.1 地表反照率变化 |
8.5.2 净辐射通量 |
8.5.3 感热通量变化 |
8.5.4 潜热通量变化 |
8.6 典型LUCC过程对区域气温影响的物理机制对比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黑龙江省秋末冬初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三次雨夹雪转暴雪天气典型个例分析 |
3.1 2004 年11月 4~5 日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 |
3.1.1 降水实况 |
3.1.2 天气形势分析 |
3.1.3 物理量场分析 |
3.1.4 降水相态演变 |
3.1.5 小结 |
3.2 2007 年10月 19~21 日黑龙江东部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 |
3.2.1 降水概况 |
3.2.2 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系统 |
3.2.3 暴雪产生物理机制分析 |
3.2.4 降水相态演变 |
3.2.5 小结 |
3.3 鹤岗“121112”罕见特大暴雪成因分析 |
3.3.1 降水实况及灾情 |
3.3.2 极端降雪成因 |
3.3.3 天气形势分析 |
3.3.4 特大暴雪雷达回波特征 |
3.3.5 特征物理量诊断 |
3.3.6 降水相态演变 |
3.3.7 低层持续降温对降水相态的影响 |
3.3.8 地面气温与降水相态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三次雨夹雪转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
4.1 2004 年11月 4~5 日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 |
4.1.1 水汽条件 |
4.1.2 动力抬升条件 |
4.1.3 垂直热力结构 |
4.2 2007 年10月 19~21 日黑龙江东部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 |
4.2.1 水汽条件 |
4.2.2 动力抬升条件 |
4.2.3 垂直热力结构 |
4.3 2012 年11月 11~12 日雨夹雪转暴雪和大雪过程对比分析 |
4.3.1 水汽条件 |
4.3.2 动力条件 |
4.3.3 热力条件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 |
5.4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与出版论着 |
致谢 |
(7)论人文关怀在气象节目主持中的重要性 ——以毕业设计作品《气象万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1. 学科交叉法 |
2. 比较研究法 |
3. 内容分析法 |
4. 例证法 |
(四) 创新之处 |
1. 国内外对比研究 |
2. 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
一、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
(一) 气象节目主持人的内涵 |
(二) 气象节目主持的特性 |
1. 主持人在气象节目中的服务性语言 |
2. 气象节目有很强烈的专业指向性 |
3. 气象节目中主持人的对象感 |
4. 气象节目主持人应体现其节目的权威性 |
(三) 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特殊社会角色定位 |
1. 气象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
2. 主持人如何在气象节目中展现人文关怀 |
二、国内外气象主持人发展对比 |
(一) 美国气象节目主持人发展特性 |
1. 播报员认证制度在气象节目中的普及 |
2. 气象节目内容的多元化 |
3. 气象节目中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
(二) 日本气象节目主持人发展特性 |
1. 气象频道的发展以及"气象预报士制度"的成立 |
2. 气象节目主持开放度高 |
3. 气象节目主持中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
三、我国气象节目主持存在的问题 |
(一) 千篇一律的播报方式 |
(二) 人文关怀精神和专业气象知识的缺乏 |
四、成功的气象节目对天气预报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中尺度耦合模型哈尔滨市辖区空气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数值模式的发展 |
1.3.1 第一代空气质量模型 |
1.3.2 第二代空气质量模型 |
1.3.3 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 |
1.4 国内外空气质量模型研究现状 |
1.4.1 模型的验证 |
1.4.2 大气污染成因及来源解析 |
1.4.3 控制策略的选择与优化 |
1.4.4 重污染事件模拟研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尺度空气质量耦合系统 |
2.1 引言 |
2.2 中尺度气象模式WRF |
2.2.1 WRF模式简介 |
2.2.2 WRF模式流程及原理 |
2.2.3 WRF模式模拟方案及参数设置 |
2.3 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 |
2.3.1 CALPUFF模型简介 |
2.3.2 CALPUFF模型流程及原理 |
2.3.3 CALPUFF模型模拟方案及参数设置 |
2.4 污染物输送轨迹模式HYSPLIT |
2.4.1 HYSPLIT模式简介 |
2.4.2 HYSPLIT模式流程及原理 |
2.4.3 HYSPLIT模式模拟方案及参数设置 |
第3章 市辖区污染源排放量计算及排放源参数确定 |
3.1 引言 |
3.2 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 |
3.2.1 排放源分类 |
3.2.2 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
3.2.3 污染源空间分布特征 |
3.3 污染源参数设置 |
3.4 污染物排放量确定方法 |
3.4.1 点源排放量计算 |
3.4.2 面源排放量计算 |
3.4.3 线源排放量计算 |
3.5 大气污染排放源参数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辖区空气质量及气象条件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拟效果检验 |
4.2.1 模拟区域 |
4.2.2 浓度模拟效果检验 |
4.3 空气质量模拟结果分析 |
4.3.1 SO2浓度模拟结果分析 |
4.3.2 NO2浓度模拟结果分析 |
4.3.3 PM2.5 浓度模拟结果分析 |
4.4 气象条件对模拟结果分析 |
4.4.1 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4.4.2 混合层高度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4.4.3 热力学条件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4.5 污染源及区域浓度贡献分析 |
4.5.1 污染源浓度贡献分析 |
4.5.2 区域浓度贡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严重雾霾天气数值模拟及预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浓度模拟结果分析 |
5.3 气象因素对严重雾霾天气的影响 |
5.3.1 温度对PM2.5浓度的影响 |
5.3.2 相对湿度对PM2.5浓度的影响 |
5.3.3 风对PM2.5浓度的影响 |
5.3.4 混合层高度对PM2.5浓度的影响 |
5.3.5 逆温对PM2.5浓度的影响 |
5.4 严重雾霾天气前向和后向轨迹模拟 |
5.5 中度污染以上天气烟尘减排量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中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难点 |
0.5 本文的创新点 |
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基本概念界定 |
1.1.1 政府 |
1.1.2 政府网站 |
1.1.3 政府网站服务 |
1.1.4 体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政府职能理论 |
1.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1.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 |
2.1 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
2.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 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的不足 |
2.2.1 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分析缺乏深度 |
2.2.2 政府网站服务内容建设无序 |
2.2.3 政府网站服务主体不顺 |
2.2.4 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有限 |
2.3 我国已有的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 |
2.3.1 数字东城网站 |
2.3.2 国家发改委网站 |
2.3.3 广东农业信息网 |
2.4 我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的基本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分析方式改进 |
3.1 面向需求分析的政府网站服务对象的识别与分类 |
3.1.1 政府网站服务对象识别方式 |
3.1.2 政府网站服务对象细分 |
3.2 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及其分析方式的比较和优化 |
3.2.1 政府网站服务需求的特征 |
3.2.2 现有的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分析方式 |
3.2.3 适应大数据管理的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分析方式改进 |
3.2.4 影响政府网站服务需求分析方式改进的成功因素 |
3.3 应用案例:政府网站代码加载分析 |
3.3.1 国外应用 |
3.3.2 国内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政府网站服务内容重组 |
4.1 我国政府网站服务内容要素 |
4.1.1 信息公开服务 |
4.1.2 在线办事服务 |
4.1.3 互动交流服务 |
4.2 国外政府网站服务内容重组 |
4.2.1 美国 |
4.2.2 英国 |
4.2.3 加拿大 |
4.3 我国政府网站服务内容重组路径 |
4.3.1 政府职能框架下政府网站服务业务界定 |
4.3.2 已有政府网站服务业务梳理 |
4.3.3 面向用户的政府网站服务内容优化 |
4.3.4 应用案例:中国政府网 |
4.4 我国政府网站内容重组的实现保障 |
4.4.1 政府网站运行机制 |
4.4.2 政府网站内容保障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政府网站服务主体变革 |
5.1 政府网站服务主体分析 |
5.1.1 单一型政府网站服务主体 |
5.1.2 混合型政府网站服务主体 |
5.2 政府网站服务主体的变革策略 |
5.2.1 完善政府自身组织结构 |
5.2.2 注重政府网站服务主体建设 |
5.3 政府网站服务主体变革的保障机制 |
5.3.1 激励与约束机制 |
5.3.2 利益协调机制 |
5.3.3 政策法律规制 |
5.4 本章小结 |
6 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拓宽 |
6.1 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构成 |
6.2 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拓宽的影响因素 |
6.2.1 搜索引擎 |
6.2.2 社交媒体 |
6.2.3 移动互联网应用 |
6.3 政府网站服务渠道拓宽的举措 |
6.3.1 搜索引擎优化 |
6.3.2 政府网站服务渠道组合 |
6.3.3 应用案例:中国政府网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附录: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调研方案及访谈记录 |
关于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的调研方案 |
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的访谈方案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会议助理”系统数据接口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课题来源 |
1.2 系统概述 |
1.2.1 系统背景 |
1.2.2 系统目标 |
1.2.3 系统简介 |
1.2.4 系统应用价值及意义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会议助理系统架构与概要功能分析 |
2.1 系统架构 |
2.1.1 系统范围与组网结构 |
2.1.2 会议助理系统架构 |
2.2 系统模块划分 |
2.3 数据模型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业务系统异常管理 |
3.2 业务系统安全性保障方案 |
3.3 业务系统鉴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3.1 用户登录认证机制 |
3.3.2 用户登录功能 |
3.3.3 用户登出功能 |
3.3.4 密码找回功能 |
3.3.5 用户会议/应用列表功能 |
3.4 业务系统业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1 位置与二维码签到的实现 |
3.4.2 会议资料安全保障机制 |
3.4.3 APP升级检查机制 |
3.4.4 消息中心PUSH机制 |
3.4.5 天气信息模块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BOSS对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BOSS对接子系统架构设计 |
4.1.1 有限公司受理、支付交互流程 |
4.1.2 省公司受理、支付交互流程 |
4.2 BOSS对接子系统业务分析 |
4.2.1 按次订购话单同步业务分析 |
4.2.2 EC信息变更同步业务分析 |
4.2.3 会议助理业务暂停/恢复分析 |
4.2.4 议助理业务注销分析 |
4.3 BOSS对接子系统交互接口设计 |
4.3.1 EC企业信息同步接口 |
4.3.2 EC业务订购信息同步接口 |
4.3.3 开通状态通知接口 |
4.4 本章小结 |
5 数据统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数据收集与储存方案 |
5.2 数据统计及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6 会议助理系统验证 |
6.1 系统业务功能验证 |
6.2 消息推送服务器性能验证 |
6.3 HDFS性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鹤岗市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生物质露天燃烧源排放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与评估[D]. 杨光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2]我国民用航空突发性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研究 ——基于多元主体协调管理视角[D]. 张齐.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3]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D]. 万祥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4]黑龙江省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设计[D]. 康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黑龙江省近百年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姜蓝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6]黑龙江省秋末冬初雨夹雪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D]. 刘松涛. 兰州大学, 2016(06)
- [7]论人文关怀在气象节目主持中的重要性 ——以毕业设计作品《气象万千》为例[D]. 李京举. 河南大学, 2016(06)
- [8]基于中尺度耦合模型哈尔滨市辖区空气污染特征研究[D]. 杨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9]中国政府网站服务体系重构研究[D]. 陈美. 武汉大学, 2015(10)
- [10]“会议助理”系统数据接口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 赵萱.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