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烷基糖苷脱醇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雷自刚[2](2020)在《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烷基糖苷(APG)是由葡萄糖及淀粉水解糖与醇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缩合而成的,具有表面张力低、配伍性能强、泡沫细腻丰富、耐强酸强碱及较强抗盐性等诸多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无毒无刺激等环保优势。本文针对其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液体酸腐蚀设备、产品不纯等问题,利用固体酸催化合成烷基糖苷,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复配得到一种绿色环保的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剂,并对其泡沫性能、界面性能、乳化性能、驱替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复配体系在以上性能中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1)以葡萄糖、混合醇为原料,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直接苷化法,以高产品收率及产物色泽浅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对C12-14烷基糖苷的合成条件进行实验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15℃-120℃,催化剂与葡萄糖质量比0.015,混合醇与葡萄糖物质的量比5:1,葡萄糖分批加入,催化剂使用2-3次为宜。在此条件下,产物产率可以达到96%,产品色泽较浅。(2)以玉米淀粉、乙二醇、混合醇为原料,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转糖苷法,以高产品收率及产物色泽浅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乙二醇用量、混合醇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浓度与淀粉质量比为0.015、n(玉米淀粉中葡萄糖单元):n(乙二醇):n(混合醇)=1:4:2、转糖苷时间2h、催化剂使用2次为宜。在此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产物收率、产品色泽浅、反应时间短的优点。(3)对APG表面性能、界面性能、泡沫性能、乳化性能进行研究;将其与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以得到具有优良泡沫性能、低界面张力、低乳化稳定性的复配体系,并考察了复配体系配比、无机盐离子及浓度、温度等条件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APG):m(K12):m(OAB)=5:1:4时,APG/K12/OAB复配体系起泡体积在500 mL以上,半衰期在4h以上,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并受矿化度和温度影响较小;该复配体系能很好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2mN/m,并随着矿化度的增大,界面张力逐渐减小。(4)采用岩心流动评价试验装置进行了室内填砂管调驱实验,考察了烷基糖苷复配体系驱替性能。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时,泡沫驱及后续水驱原油总采收率提高了约20%;随着烷基糖苷复配体系浓度的增加,泡沫驱阶段压力明显升高,原油采收率进一步提升,当质量浓度为0.3%时,泡沫驱及后续水驱原油总采收率提高了约25%,该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和洗油能力。
汪多仁[3](2019)在《烷基糖苷的开发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烷基糖苷的性能,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与最佳的操作条件及有关进展情况。对现工业化运行的主要烷基糖苷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扩大应用范围等的前景与市场需求。
吴志宇[4](2019)在《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利用马来酸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烷基糖苷为主要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酒石酸酯(APG-ET)。针对原料烷基糖苷(APG)常温下水溶性差的缺点,衍生物烷基糖苷酒石酸酯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时其表面张力也明显降低。表面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在25℃时,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平衡表面张力依次为1.54×10-4mol/L和23.65 mN/m,与烷基糖苷相比,衍生物APG-ET具有更好的水溶性。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衍生物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合成与鉴定。本文分两步法合成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第一步,以月桂醇烷基糖苷与马来酸酐进行直接酯化反应,形成烷基糖苷琥珀酸酯中间体;第二步,以甲酸、双氧水的混合水溶液对中间体上的双键进行环氧化过程,同时环氧结构水解,形成具有邻二醇结构的烷基糖苷酒石酸酯。产品的结构由高效液相色谱(HPLC)、碘量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以及GB/T 1677-2008(环氧值的测定)等方法确定。最优反应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并利用Minitab正交分析软件进行正交实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步酯化反应可以顺利进行,烷基糖苷的平均转化率达到87.1%;第二步通过“碘量法”得到双键的平均转化率可以达到98.3%,根据标准GB/T 1677-2008得到环氧开环的平均收率达到81.3%。(2)衍生物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表面性质及吸附行为。本论文利用Wilhelmy悬片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平衡表面张力(γeq);利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0.01100s范围内的动态表面张力;采用Ward-Tordai方程分析烷基糖苷酒石酸酯以及月桂醇烷基糖苷的吸附行为。同时,计算并分析了动态表面张力的参数和有效扩散系数。平衡表面张力结果显示:衍生物烷基糖苷酒石酸酯表面张力明显降低,表明APG-ET在空气/水界面具有较强活性。同时,由于亲水集团数量的增加,APG-ET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明显增大。另外,界面所吸附表面活性剂分子占据的分子面积Amin值也明显增大。动态表面张力参数显示:与原料烷基糖苷相比,APG-ET更快达到介平衡区,更容易吸收到界面,而且具有更低的吸附能。根据Ward-Tordai方程,计算并分析有效系数Deff值,结果表明,随着体相浓度的增加,Deff的分布逐渐减小。研究还发现,吸附行为在整个吸附过程中并不总是受扩散控制。
宋芳[5](2019)在《2-乙基己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其助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开发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受到广泛关注。烷基糖苷(简称APG)是由天然可再生的糖类与脂肪醇在酸性催化下脱水缩合生成的一类新型的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产品由于其配伍性能好、对人体刺激小、环境友好、生物易降解等特点,近年来已经被应用到日化、医药、石油化工、冶金等许多领域。本课题以无水葡萄糖和2-乙基己醇(异辛醇)为原料,采用直接苷化法合成2-乙基己基葡糖苷(异构烷基糖苷,APG-IC8)。优选出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主催化剂,配制的混合酸催化效果优于单一酸DBSA,反应所需时间更短。选择自制混合酸作为催化剂,分别以催化剂添加量、醇糖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为考察对象,以反应所需时间、产物平均聚合度和透明度(副反应)为考察指标,苷化反应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真空度越高,所需反应时间越短;在真空度0.07~0.08 MPa条件下,得到较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催化剂投加量是葡萄糖质量的3%、醇糖摩尔比5:1,此时APG-IC8产率为156%,反应所需时间为10 h,平均聚合度为1.3,产物透明度和色泽均好。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是以自制混合酸为催化剂,以反应温度、醇糖摩尔比、催化剂投加量为交互影响因素,以单因素影响实验所得最佳参数为中心值,以反应所需时间为响应值,建立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方案。优化验证结果显示,在真空度为0.08~0.09 MPa条件下,反应温度为98℃、醇糖摩尔比5.24:1、催化剂投加量为葡萄糖质量的3.63%,反应所需时间为6.7 h,APG-IC8产率为162%,平均聚合度为1.51,产物透明度和色泽均好。对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1250 cm-1、1030 cm-1处有不对称醚的C-O-C伸缩振动峰,为糖苷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产物经衍生化处理后,与APG气相色谱图的保留时间一致,可以确定为目标产物APG-IC8。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PG-IC8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20℃时APG-IC8表面张力为29.0m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46%,属于一种高活性、低泡型、乳化能力较强的烷基糖苷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与典型的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任意比例复配,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自制APG-IC8产品的pH值、色泽、固含量、硫酸化灰分均符合烷基糖苷标准一级品要求。磨矿是氧化铝工业生产中高能耗、高物耗工段,添加助磨剂有利于节能降耗。本研究首次将自制APG-IC8应用于对铝土矿的助磨模拟研究,不添加助磨剂时:灰矿质量比10%、磨矿时间20 min、转速100 r/min时粉磨效果最佳;在相同磨矿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APG-IC8作为助磨剂,对矿浆料液比为1.27、1.50,粒径d1~3 mm铝土矿助磨效果明显,可使矿浆中粒径≤63μm颗粒含量比空白提高6.29%;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发现,APG-IC8在铝土矿颗粒表面发生吸附,表面粗糙度降低;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在260℃下糖苷热分解10%左右,360℃有较大的热解峰。综上,添加APG-IC8有助于磨矿,但对氧化铝熔出和分解工段的影响尚需深入研究,本研究可以为今后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杜择基,常春,李洪亮,白净,李攀,陈俊英,韩秀丽,方书起[6](2019)在《生物质基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制备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烷基糖苷的制备过程,原料的来源、合成的工艺、催化剂的选取和脱醇脱色的方法;介绍了烷基糖苷及其衍生物在洗护、建材、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总结了烷基糖苷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解菁[7](2018)在《烷基糖苷高效生产工艺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烷基糖苷(APG)作为一种新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可以应用在日化、医药、建材等诸多领域。国内外报道的APG合成工艺存在诸多不足,如反应时间长、后处理工序繁杂、工艺成本高等。针对目前工业化生产APG工艺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影响工艺的各条件为目标,系统考察各种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选择较佳的APG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合适的生产工艺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改善产品质量,从而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为开发工业化高效生产APG工艺奠定基础。本文工作首先对间歇法生产APG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确定较佳的工艺条件。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化工过程强化(以提高传质、传热为主)的基本理念,提出采用液膜反应器(反应耗时短、反应效率高)进行连续化生产APG的新工艺,同时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处理工艺。此外,对所合成的系列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并设计2.4 t/d的APG工业化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间歇法生产工艺(搅拌釜式反应器),以一水合葡萄糖和十二醇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APG粗产品;然后对得到的APG粗产物进行中和及脱醇。综合考虑各因素对生产工艺的影响,确定APG合成及后处理较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范围为115.0~130.0℃,反应时间为2.0~2.5 h,真空度范围为0.08~0.10 MPa;在温度为140.0~160.0℃、真空度为0.08~0.10 MPa条件下脱除多余的十二醇(可回收利用)。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葡萄糖转化率可达99.0%。这种方法在高温下反应时间长,脱醇过程温度较高、时间较长、产物粘度较大,导致产品颜色深、质量差,增大了后处理(漂白)工艺难度,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故需进一步对APG生产工艺及后处理工艺进行优化。(2)在采用间歇法生产工艺合成APG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化工过程强化的基本理念,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液膜反应器)对APG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80.0℃,真空度为0.08~0.10 MPa,反应时间为4.0~6.0min,葡萄糖的转化率可达80.0~90.0%。采用该工艺,反应时间可大幅度缩短,产品色泽浅,无需漂白处理,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艺成本。(3)对产品后处理工艺(主要针对脱醇工艺)进行改进,确定较佳的脱醇工艺为:在对反应产物进行中和后(并加入适量水),以乙酸乙酯为萃取剂,通过萃取的方式脱除过量的十二醇(可回收利用),产品中十二醇的含量可降至1.0%以下,可满足国标的要求。该工艺可克服高温蒸馏脱醇后处理工艺存在的诸多不足,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工艺成本。(4)对所合成的APG产品的残糖残醇含量、表面张力、泡沫性能、乳化性能、色度等性能进行测定,并与市面所售APG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基本符合预期结果:产品的残醇含量低于1.0%;最低表面张力为26.834mN/m;临界胶束浓度值为0.057%;HLB值为20.06,可作乳化剂,且属于水包油型乳化剂;泡沫性能良好,泡沫细腻稳定;乳化稳定性为1级;产品色度达到国标要求,与市售APG相似。(5)设计产能为2.4t/d的APG工业化方案,对确定工艺流程、能量衡算以及主要设备的工程计算等方面进行初步讨论,为工业化高效、低成本生产APG提供可靠依据。
邹米华[8](2017)在《超(近)临界醇解淀粉制备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文中指出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结合了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许多特点,可因其烷基碳链长短不同而性质各异,是一种新型绿色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高,发泡、消泡、增溶、去污性良好,安全无毒、无腐蚀、对皮肤无刺激性,生物降解彻底完全,不污染环境等特征。因而,烷基糖苷在日化、食品、生化、农业等诸多行业极具发展前景。目前,针对烷基糖苷的合成,国内外都是采用葡萄糖为糖源,脂肪醇为亲油基原料。鉴于产品种类、产量的限制和生产技术的改善,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生产原料,有关APG的制备途径也逐渐走向低消耗、高效率。此外,传统工业生产烷基糖苷都需要使用酸类作为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回收成本,对环境造成一定负担。因此,本研究尝试直接利用超(近)临界技术醇解淀粉制备两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直接利用淀粉为原料,减少了生产的成本,丰富了原料来源。在糖苷化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催化剂,简化了产品的分离和纯化。首先,选择直接糖苷化法,利用淀粉和异辛醇为原料,在超(近)临界条件下制备异辛基葡萄糖苷表面活性剂。整个过程分合成、减压脱醇、氧化脱色三步工艺完成。利用FT-IR、HPLC、1H NMR对产品进行结构表征,发现所合成的产物在1150 cm-1和1040 cm-1两处具有α-1,4糖苷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主产物在HPLC图谱中的出峰时间与异辛基吡喃葡萄糖单苷一致,都在6.981 min;产品中氢在碳骨架上的排列,与异辛基葡萄糖苷完全符合。因此,最终确定所合成产品为异辛基葡萄糖苷。再以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得到的最优制备方案为:糖苷化反应温度260°C,反应时间2 h,异辛醇与淀粉质量比10:1。在此条件下,所得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收率最高,达到73.45%。其次,选择转糖苷化法,将淀粉和甲醇先在超(近)临界条件下反应,制备得到甲基葡萄糖苷,再和十二醇进行双醇交换制备得到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反应经淀粉甲醇解、双醇交换、减压脱醇、氧化脱色四步工艺后,最终得到淡黄色产品。采用FT-IR对淀粉甲醇解产物、以及最终的转糖苷产物进行分析,发现两种产品在1146 cm-1和1038 cm-1、1142 cm-1和1060 cm-1处均具有α-1,4糖苷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HPLC图谱则表明淀粉甲醇解主产物和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单苷标样、转糖苷主产物和十二烷基葡萄糖单苷标样的出峰时间一致。最后利用1H NMR分析表征两个产品中氢在碳骨架上的排列,发现淀粉甲醇解产物的氢结构与甲基葡萄糖苷一致,转糖苷产物的氢结构与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结构相吻合,最终可判定淀粉甲醇解产物为甲基葡萄糖苷,转糖苷产品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制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第一步淀粉甲醇解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20°C,反应时间为2 h,甲醇与淀粉质量比为7.5:1,第二步双醇交换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10°C,反应时间1 h,十二醇与淀粉质量比为2.5: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与淀粉质量比为0.01:1。在此条件下,所得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收率为82.79%。最后,对所制备得到的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的表面张力、泡沫、乳化、润湿等性能和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的CMC值为2.5 g/L,γcmc=34.1 mN/m,HLB=17,平均聚合度DP为1.215,平均分子量为326.83。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的CMC值为0.22 g/L,γcmc=32.42 mN/m,HLB=12,平均聚合度DP为1.477,平均分子量为425.27。此外,两种产品的单苷含量均大于50%,残存含量接近于1%。总体来讲,所得产品各理化指标基本能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许丽萍[9](2016)在《烷基糖苷的生产工艺概述及应用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目前烷基糖苷的生产工艺,重点介绍了催化剂对低聚糖的影响,分离工艺、后处理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烷基糖苷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烷基糖苷工艺研究的发展趋势。
吴莉莉,魏秀慧,陈学梅[10](2015)在《刮膜式分子蒸馏法分离十二烷基葡萄糖苷》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刮膜式二级分子蒸馏分离十二烷基葡萄糖苷(APG)中正十二醇,高效气相测定其组成,并用色差计测定糖苷的颜色。当进料速率为6070 m L/h,刮膜器转速为90100 r/min,预热温度60℃,通过控制蒸馏温度和压力来优化分离流程,分离效果满意;一级分离条件:蒸馏温度90100℃,工作压力10 Pa,粗制后的APG含醇量控制在20%30%;二级分离条件:蒸馏温度120150℃,工作压力420 Pa都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但一定的蒸馏温度必定有一定的工作压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5 Pa、130℃和4 Pa、150℃时,脱醇效果较好,建议分离温度不超过150℃。
二、十二烷基糖苷脱醇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烷基糖苷脱醇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烷基糖苷 |
1.1.1 烷基糖苷的发展概述 |
1.1.2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 |
1.1.3 烷基糖苷的性质 |
1.2 三次采油技术 |
1.2.1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
1.2.2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葡萄糖烷基糖苷的合成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剂制备 |
2.2.1 固体酸制备 |
2.2.2 斐林试剂制备 |
2.3 葡萄糖烷基糖苷合成 |
2.3.1 合成机理 |
2.3.2 合成实验装置 |
2.3.3 合成步骤 |
2.4 合成工艺研究 |
2.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4.3 醇糖比的影响 |
2.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5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
2.5 烷基糖苷产物表征 |
2.5.1 产物提纯 |
2.5.2 红外光谱仪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淀粉烷基糖苷合成探索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试剂制备 |
3.2.1 固体酸制备 |
3.2.2 斐林试剂制备 |
3.2.3 KI-I试剂制备 |
3.3 淀粉烷基糖苷合成 |
3.3.1 合成机理 |
3.3.2 合成装置 |
3.3.3 合成方法 |
3.4 合成工艺研究 |
3.4.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3 乙二醇用量的影响 |
3.4.4 混合醇用量的影响 |
3.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6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
3.5 烷基糖苷产物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烷基糖苷及复配体系应用性能研究 |
4.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烷基糖苷的表界面性能 |
4.2.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4.2.2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3 烷基糖苷的泡沫性能 |
4.3.1 起泡性能研究 |
4.3.2 泡沫稳定性研究 |
4.4 烷基糖苷乳化性能 |
4.4.1 浓度对APG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4.4.2 矿化度对APG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4.4.3 温度对APG乳化稳定性影响 |
4.5 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筛选研究 |
4.5.1 不同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 |
4.5.2 APG与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界面性能 |
4.6 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筛选研究 |
4.6.1 起泡性能研究 |
4.6.2 泡沫稳定性 |
4.7 APG/K12 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
4.7.1 APG/K12 复配体系起泡性能 |
4.7.2 APG/K12 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 |
4.8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
4.8.1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起泡性能 |
4.8.2 APG/K12/OAB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 |
4.9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乳化性能 |
4.9.1 矿化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4.9.2 温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4.10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界面性能 |
4.10.1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10.2 矿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烷基糖苷泡沫复配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驱油效果评价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装置 |
5.2.3 浓度为0.1%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5.2.4 浓度为0.3%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烷基糖苷的开发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性质 |
2 生产工艺 |
2.1 一步法 |
2.1.1 操作过程 |
2.1.2. 终点鉴定分析 |
2.1.3 精制 |
2.2 酶法 |
3 技术指标 |
4 实用配方 |
5 应用 |
5.1 日用化妆品 |
5.2 洗涤剂 |
5.3 食品工业 |
5.4 化学助剂 |
6 市场展望 |
(4)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烷基糖苷及其衍生物简介 |
1.2.1 烷基糖苷 |
1.2.2 烷基糖苷的合成 |
1.2.3 烷基糖苷衍生物 |
1.3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表面活性剂概述 |
1.3.1 酒石酸的理化性质 |
1.3.2 酒石酸的生产方法 |
1.3.3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研究现状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过程及原理 |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2 .合成机理 |
2.2.3 合成过程 |
2.2.4 转化率及产物结构的鉴定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酯化反应过程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反应历程 |
2.3.3 月桂醇葡糖苷转化率分析 |
2.3.4 环氧开环反应过程 |
2.3.5 产物对照 |
2.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及所用仪器 |
3.2.2 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APG-ET与 C_(12)-APG的平衡表面张力 |
3.3.2 APG-ET与 C_(12)-APG的泡沫性能 |
3.3.3 APG-ET与 C_(12)-APG的润湿性能 |
3.3.4 APG-ET与 C_(12)-APG的乳化性能 |
3.3.5 APG-ET与 AES的复配性能 |
3.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动态表面张力及吸附行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所用仪器 |
4.2.2 性能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APG-ET与 C_(12)-APG的动态表面张力 |
4.3.2 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扩散系数 |
4.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论 |
5.1 总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2-乙基己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其助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1.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1.2 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
1.2 烷基糖苷概述 |
1.2.1 烷基糖苷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及流程 |
1.2.3 烷基糖苷的应用 |
1.3 烷基糖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1 烷基糖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烷基糖苷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铝土矿助磨剂技术研究进展 |
1.4.1 氧化铝工业助磨剂种类 |
1.4.2 铝土矿助磨剂的助磨机理及研究现状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2 2-乙基己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工艺优化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工艺流程 |
2.2.3 分析方法 |
2.3 单因素影响实验 |
2.3.1 酸催化剂的选择 |
2.3.2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 |
2.3.3 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 |
2.3.4 醇糖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 |
2.3.5 真空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 |
2.4 单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酸催化剂的选择及用量 |
2.4.2 反应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2.4.3 醇糖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2.4.4 真空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
2.5 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 |
2.5.1 实验因素水平设计 |
2.5.2 优化实验设计 |
2.5.3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统计 |
2.5.4 回归方程拟合及方差分析 |
2.5.5 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参数验证 |
2.6 小结 |
3 合成产物表征及其性能测试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3.2.1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3.2.2 表面张力及CMC值测定方法 |
3.2.3 泡沫性能测试方法 |
3.2.4 乳化性能测试方法 |
3.2.5 复配性能测试方法 |
3.2.6 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计算方法 |
3.2.7 2-乙基己基葡糖苷产品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表面张力及CMC值 |
3.3.3 泡沫性能 |
3.3.4 乳化性能 |
3.3.5 复配性能 |
3.3.6 亲水亲油平衡值 |
3.3.7 合成产物评价 |
3.4 小结 |
4 2-乙基己基葡糖苷对铝土矿助磨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原材料及预处理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磨矿参数对磨矿效率的影响 |
4.3.2 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铝土矿助磨效率的影响 |
4.3.3 2-乙基己基葡糖苷对铝土矿助磨效率的影响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分析 |
4.3.6 热重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生物质基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烷基糖苷的制备 |
1.1 原料 |
1.2 合成工艺 |
1.3 催化剂 |
1.4 脱醇处理 |
1.5 脱色处理 |
2 烷基糖苷衍生物 |
3 烷基糖苷的应用 |
3.1 洗涤剂 |
3.2 化妆品 |
3.3 食品加工 |
3.4 农业医药 |
3.5 石油化工 |
4 结语 |
(7)烷基糖苷高效生产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烷基糖苷概述 |
1.2 烷基糖苷的发展 |
1.3 烷基糖苷的性质 |
1.3.1 物理性质 |
1.3.2 化学性质 |
1.3.3 安全性能 |
1.4 烷基糖苷合成方法概述 |
1.4.1 Koenigs-Knorr法 |
1.4.2 酶催化法 |
1.4.3 糖的缩酮物醇解法 |
1.4.4 转糖苷化法 |
1.4.5 直接苷化法 |
1.5 烷基糖苷的后处理工艺 |
1.6 烷基糖苷的应用 |
1.6.1 日化业 |
1.6.2 化妆品 |
1.6.3 生物工程 |
1.6.4 食品工业 |
1.6.5 农药 |
1.6.6 石油工业 |
1.6.7 医药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间歇法生产APG工艺研究 |
2.1 间歇法合成APG方法研究 |
2.1.1 合成路线设计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实验装置 |
2.2.3 合成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 |
2.3.2 醇糖比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 |
2.3.4 催化剂用量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 |
2.3.5 其他方面的优化 |
2.3.6 产品检测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法生产APG工艺研究 |
3.1 生产工艺路线的确定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合成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结果与讨论 |
3.3.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3 其他因素的优化 |
3.3.4 后处理工艺优化 |
3.3.5 产品检测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性能测试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 性能测试与分析 |
4.2.1 残糖含量检测 |
4.2.2 残醇含量检测 |
4.2.3 表面张力及临界浓度胶束值 |
4.2.4 临界胶束浓度(CMC)值 |
4.2.5 HLB值 |
4.2.6 泡沫性能检测 |
4.2.7 乳化性能检测 |
4.2.8 产品色度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计算 |
5.1 设计基础 |
5.1.1 工艺流程探讨 |
5.1.2 装置规模 |
5.1.3 原料、产品、相关化学品概述 |
5.1.4 公用工程 |
5.1.5 其他说明 |
5.2 工艺说明 |
5.2.1 工艺流程图 |
5.2.2 工艺流程说明 |
5.2.3 工艺原理、特点主要操作条件 |
5.3 工艺设备设计 |
5.4 物料及能量核算 |
5.4.1 工艺物料衡算 |
5.4.2 工艺能量衡算 |
5.4.3 公用工程能量消耗 |
5.5 相应工艺设备表 |
5.6 界区条件表 |
5.7 设备布置及说明 |
5.7.1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 |
5.7.2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说明 |
5.8 分析、化验项目 |
5.9 卫生、安全与环保说明 |
5.10 连续化生产工艺的成本估算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超(近)临界醇解淀粉制备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 烷基糖苷 |
1.2.1 烷基糖苷的性质 |
1.2.2 烷基糖苷的应用 |
1.2.3 烷基糖苷的制备方法 |
1.2.4 烷基糖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 超(近)临界醇类降解聚合物的研究 |
1.3.1 超(近)临界流体特性 |
1.3.2 超(近)临界醇解聚合物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案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主要装置 |
2.3 实验原理 |
2.3.1 异辛基葡萄糖苷合成原理 |
2.3.2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合成原理 |
2.4 实验步骤 |
2.4.1 异辛基葡萄糖苷的制备 |
2.4.2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制备 |
2.5 糖苷产品的结构分析 |
2.5.1 FT-IR分析 |
2.5.2 HPLC分析 |
2.5.3 ~1H NMR分析 |
2.6 糖苷产品的性能分析 |
2.6.1 糖苷产率的计算 |
2.6.2 糖苷平均聚合度的计算 |
2.6.3 PH值测定 |
2.6.4 色度测定 |
2.6.5 残醇含量的测定 |
2.6.6 表面活性的测定 |
第三章 异辛基葡萄糖苷的制备 |
3.1 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的结构分析 |
3.1.1 FT-IR分析 |
3.1.2 HPLC分析 |
3.1.3 ~1H NMR分析 |
3.2 反应条件对异辛基葡萄糖苷产率的影响 |
3.2.1 单因素分析法 |
3.2.2 正交试验法 |
3.3 脱色条件对异辛基葡萄糖苷色泽的影响 |
3.4 异辛基葡萄糖苷产品的性能分析 |
3.4.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4.2 泡沫性能的测定 |
3.4.3 乳化性能的测定 |
3.4.4 润湿性能的测定 |
3.4.5 产品技术指标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制备 |
4.1 甲基葡萄糖苷产品的结构分析 |
4.1.1 FT-IR分析 |
4.1.2 HPLC分析 |
4.1.3 ~1H NMR分析 |
4.2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的结构分析 |
4.2.1 FT-IR分析 |
4.2.2 HPLC分析 |
4.2.3 ~1H NMR分析 |
4.3 反应条件对糖苷产率的影响 |
4.3.1 正交试验法 |
4.3.2 单因素分析法 |
4.4 脱色条件对十二烷基葡萄糖苷色泽的影响 |
4.5 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产品的性能分析 |
4.5.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4.5.2 泡沫性能的测定 |
4.5.3 乳化性能的测定 |
4.5.4 润湿性能的测定 |
4.5.5 产品技术指标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9)烷基糖苷的生产工艺概述及应用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烷基糖苷的生产工艺 |
1.1 反应合成工艺 |
1.2 分离工艺 |
1.3 后处理工艺 |
2 烷基糖苷的应用 |
3 结语 |
(10)刮膜式分子蒸馏法分离十二烷基葡萄糖苷(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十二烷基糖苷的合成条件 |
1.2 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 |
1.3 分离工艺过程 |
1.4 工艺参数的选择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蒸馏温度和压力对一级分离效果的影响 |
2.2 二级蒸馏温度和压力的选择 |
2.2.1 蒸馏温度对脱醇率的影响 |
2.2.2 压力对脱醇率的影响 |
2.3 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
2.4 分子蒸馏与传统减压蒸馏后APG颜色比较 |
3 结论 |
四、十二烷基糖苷脱醇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雷自刚.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3]烷基糖苷的开发与应用进展[J]. 汪多仁.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9(11)
- [4]烷基糖苷酒石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吴志宇.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2019(01)
- [5]2-乙基己基葡糖苷的合成及其助磨性能研究[D]. 宋芳. 郑州大学, 2019(08)
- [6]生物质基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制备与应用[J]. 杜择基,常春,李洪亮,白净,李攀,陈俊英,韩秀丽,方书起. 现代化工, 2019(04)
- [7]烷基糖苷高效生产工艺开发[D]. 解菁. 厦门大学, 2018(07)
- [8]超(近)临界醇解淀粉制备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D]. 邹米华. 上海大学, 2017(05)
- [9]烷基糖苷的生产工艺概述及应用发展趋势[J]. 许丽萍. 上海化工, 2016(09)
- [10]刮膜式分子蒸馏法分离十二烷基葡萄糖苷[J]. 吴莉莉,魏秀慧,陈学梅.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