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论文文献综述)
翟斌庆,竺剡瑶[1](2014)在《中国历史城市的再生实践及启示——以西安鼓楼回民区为例》文中认为在以促进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市再生过程中,我国许多历史城市都对当地的城市空间进行重构,并对原住居民进行重新安置,这往往导致当地的传统生活内容与习俗也随之消失。通过对西安鼓楼回民区城市再生实践的探讨,研究表明以市场为导向的历史城市再生的结果,往往注重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与提高,而对当地社区中非物质文化因素的保护关注不足。其实加强对城市再生过程中的社区参与进行制度化的实施与管理,是实现城市再生政策中所提多方面努力目标的真正关键所在。
彭觉勇[2](2013)在《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快速推进。然而,长期以来主导我国规划实践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由于生成过程脱离中国城市规划的具体实际,这使规划理论与中国规划实践之间产生较大裂痕。要弥合这些裂痕,推动中国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需要将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开展城市规划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在当前我国规划理论受西方主导、“重物轻人”、忽略过程、缺少公平透明的背景下,论文对城市规划理论的本土化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我国城市规划过程具有浓郁的政治属性,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是推动规划现象发生的基本力量,而他们又深受传统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进而,论文运用传统政治文化视角对规划政策制定和规划政策实施各阶段的四大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本论文共分十章,按照“四段式”的逻辑框架进行组织:第一部分(第一章)首先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论文主题;第二部分(第二到七章)构建研究的基础理论和视角框架;第三部分(第七到八章)开展研究的主题内容;第四部分(第九到十章)是对策、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选题属于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研究,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命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部分研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论文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稚嫩和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能得到支持和鼓励。
明立波[3](2012)在《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背景下的广东城市规划范式转换》文中指出城市规划是城市化健康发展饿重要保障。2011年底,广东省开始部署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对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规划范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解读广东特色新型城市化精神的基础上,对新背景下广东城市规划在理念、方法、内容、体系等层面的新范式进行了研究。
罗小龙,梁晶[4](2011)在《规划浪费探缘及其政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城镇的快速发展使规划编制也出现了新一轮高潮,规划浪费也成为此轮规划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规划浪费的根源,指出规划浪费主要有部门利益博弈、行政长官意志、规划滞后于发展等原因。最后,为避免规划浪费,在强化规划委员会、理顺规划体系和强化规划法定地位等方面提出建议。
武廷海[5](2008)在《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述吴良镛人居环境研究的学术思想,尤其注重人居环境思想的生成、特征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论。吴良镛人居环境思想的生成经过了萌芽(1985年以前)、形成(1985~2002)和发展(2003年以来)三个时期;人居环境思想具有经世济用、环境设计、人本关怀、文化浸润等特征;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通过融贯的综合研究、整体设计,探讨走向整体的途径。
范宇[6](2008)在《论城市规划制定体制的新模式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规划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政府职能,又是一项社会活动。作为政府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具有科学性、公共性和治理性三项基本属性。我国既有的城市规划制定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已经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专家审查在规划制定中的作用,加大了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的力度,但是仍然缺乏整体的框架性制度安排。规划制定权还是由行政部门垄断,人大审查和监督仍然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物权法颁布实施和市民维权意识日益高涨等外部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有封闭、缺乏制衡和行政主导的城市规划制定模式难以为继,而城市规划本身的合法性和公信力也日益受到质疑。本文通过回顾上海城市规划制定体制的演进历程和比较国际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制定的制度经验,提出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国家治理模式转变的总体背景下,原有的城市规划制定体制必须改革。城市规划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政计划的技术工具,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公共政策;要从全能社会下政府包办一切规划制定事务,转向市民社会下的规划公众参与和公共决策;要从人治结构下的规划唯领导意志论和命令型管理,转向法治结构下权力制衡论和依法定程序管理。总之,转型时期的规划体制变革必须满足社会客观发展对规划科学性、公共性和治理性回归的需求。围绕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制定模式的新框架。同既有的规划制定模式相比较主要有四个方面变化。第一、强化规划编制阶段的专家权力和责任,将这一阶段专家的定位从技术咨询和服务转变为技术负责和主导。第二、全面建立规划制定中的方案公告、公众参与和听证制度,加强规划决策前的利益平衡和博弈过程。第三、让城市总体规划的决策主导权回归人大,由人大进行总体规划层面的规划决策。第四、调整城市详细规划的政府决策模式,将原有的行政机关规划部门首长决策模式调整为规划委员会决策模式。在这个城市规划决策新框架内,本文又简要分析了专家权责制度、人大规划审查制度、规划委员会决策制度、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等具体制度以及规划体系调整和规划事权纵向划分等相关事项,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孙钦毅[7](2007)在《城市概念规划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浅析》文中指出本文分析7概念规划在中国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比较传统城市规划与概念规划差异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国内概念规划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认为概念规划在未来仍将长期存在,其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实用性更强。
吴良镛[8](2006)在《通古今之变·识事理之常·谋创新之道——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50周年庆典而作》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近55年来参加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回顾,总结了发展中的三个根本问题,即当前城市规划的历史、理论与实践,指出应积极谋求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创新之道。
王兴平[9](2006)在《中国特色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重构中国城市规划体系是我们刻不容缓的神圣责任,本文系统回顾了建国 50多年以来我国几代规划工作者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并进而对构建中国特色城市规划体系的突破口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朱怿[10](2006)在《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 ——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居住小区”模式是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形式,它起源于计划经济年代,具有内向性和自完整性的特征。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和城市性质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正日益呈现出多方面的弊端,如:占地规模过大,城市交通受阻;外围界面封闭,街道活力丧失;追求自我完善,公共设施低效;建设模式单一,城市风貌趋同等。这些弊端的实质,在于小区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割裂,是对城市性的背离。这些问题显示了居住小区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尤其不适用于城市内部住区。论文系统总结了人居环境三个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设计学)及社会学、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在城市住区规划方面的理论进展,深入探析了居住小区模式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街区——宽马路”城市格局的对应性,从城市道路结构及功能、小区规模、公建性质、配套设施建设方式、住宅类型、城市基层管理等方面归纳和提炼出多层次的策略,对居住小区模式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破解。结合对北京城市建设及相关住区规划实例的调查,提出应对现有的住区规划设计从思想到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新的住区规划设计应以城市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为先导的设计原则,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在城市规划层面,提出住区占地规模应适应合理的道路结构和路网密度,根据对有关城市道路交通规范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城市建设经验,认为城市内部住区地块边长应在60~250米之间;在住区规划层面,认为应放弃将住宅与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捆绑”式布局的方式,而应区分公建的性质,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在住区管理上,可从整体封闭改变为在基层封闭,将封闭区限制在一幢或几幢楼宇组成的群体之间;对于新的模式中出现的东西向住宅问题,从住宅性质和居住主体的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居住类型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在城市设计层面,论述了住区界面形态和功能与相邻道路性质的关联性,提出应采用住区界面——道路断面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建立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从“居住小区”转变为“居住街区”的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新的模式不仅具有规模合理、功能复合和界面开放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用地模式和交通体系的综合考虑。这种模式协调了住区与城市、居住与生活的关系。在控制规模的前提下,它既可“纯居”,也可混合布局。居住街区模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城市建成区及新城建设,对于城市边缘和郊区住区,也具有参考价值。这种新的规划模式有益于住区自身及城市的发展,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城市风貌。
二、迎接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历史城市的再生实践及启示——以西安鼓楼回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的城市再生议程及特点 |
二、建国以来西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简述 |
三、 案例分析:西安鼓楼回民区 |
1.市场导向的房屋重建再生计划 |
2.当地社区和原住居民 |
四、结 语 |
(2)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规划理论“重物轻人” |
1.1.2 忽略过程公平透明 |
1.1.3 西方规划理论占据主导地位 |
1.1.4 中国规划理论面临新的创新环境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需要进行变革 |
1.2.2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是理论变革的关键 |
1.2.3 “中国的具体实际”是研究开展的重要切入点 |
1.2.4 问题的提出 |
1.3 释题 |
1.3.1 “传统政治文化”是论文的分析视角 |
1.3.2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界定了研究的目标群体 |
1.3.3 “行为取向”是论文的研究对象 |
1.3.4 “分析”表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特征 |
1.4 研究意义 |
1.4.1 有利于推动规划理论的本土化 |
1.4.2 有利于开辟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
1.4.3 有利于更好解释各种规划现象 |
1.4.4 有利于推动规划理论的创新 |
1.4.5 有利于规划理论与时俱进 |
1.4.6 有利于关注规划中人的需要 |
1.4.7 有利于更好的指导规划实践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的思维模式 |
1.6.2 具体的研究方法 |
1.7 章节安排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的政治学理论 |
2.1 本文需要借鉴的政治学理论 |
2.1.1 为什么要借鉴政治理论 |
2.1.2 需要借鉴哪些政治理论 |
2.2 政治学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
2.3 政治文化学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
2.3.1 政治文化学的研究进展 |
2.3.2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成果 |
第三章 规划过程的政治属性分析 |
3.1 国外城市规划政治属性的相关研究 |
3.1.1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理论的政治属性研究 |
3.1.2 小结 |
3.1.3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城市规划理论政治属性研究 |
3.1.4 小结 |
3.2 国内城市规划政治属性的相关研究 |
3.2.1 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
3.2.2 小结 |
第四章 规划过程与参与主体 |
4.1 规划过程分析 |
4.1.1 规划过程需要解决的主题 |
4.1.2 规划过程的组成阶段 |
4.1.3 规划过程特征分析 |
4.1.4 规划过程的“两段式”划分 |
4.1.5 规划现象是构成规划过程最基层的细胞 |
4.2 规划过程的参与主体 |
4.2.1 人与城市规划 |
4.2.2 人在参与规划过程中的存在状态 |
4.2.3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类型 |
4.3 小结 |
第五章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与取向 |
5.1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 |
5.1.1 行为的内涵 |
5.1.2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及表现方式 |
5.2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 |
5.2.1 行为取向的内涵 |
5.2.2 行为取向的产生 |
5.2.3 人类的行为取向由社会化作用产生 |
5.2.4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 |
5.3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与取向之间的关系 |
5.3.1 取向主导行为 |
5.3.2 行为反映取向 |
5.3.3 文化是行为和取向的共同内核 |
5.4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取向如何影响行为 |
5.4.1 行为取向为参与主体行为提供动机 |
5.4.2 规划目标是全体参与主体共同的行为取向 |
5.4.3 规划目标是参与主体共同追逐的理想 |
5.4.4 行为取向形成的文化塑造着人类的行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传统政治文化作为分析规划过程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视角 |
6.1 传统政治文化与规划过程 |
6.1.1 传统政治文化塑造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 |
6.1.2 传统政治文化如何影响规划结果 |
6.2 传统政治文化使规划过程表现出民族性 |
6.2.1 传统政治文化使本民族参与主体的行为呈现出共性 |
6.2.2 传统政治文化稳定而又持久地影响本民族的行为取向 |
6.2.3 传统政治文化使各民族对城市的未来产生不同的期待 |
6.3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差异比较及对规划的影响 |
6.3.1 本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环境是规划理论产生的土壤 |
6.3.2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对规划过程产生的影响 |
6.4 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规划过程 |
6.4.1 被传统政治文化渗透的中国人 |
6.4.2 传统政治文化对规划过程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影响 |
6.5 传统政治文化作为分析视角的框架 |
6.5.1 概念结构 |
6.5.2 参照系 |
6.5.3 传统政治文化视角 |
第七章 规划政策制定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
7.1 规划过程的两个阶段 |
7.1.1 规划政策制定阶段 |
7.1.2 规划政策实施阶段 |
7.2 规划政策制定阶段 |
7.2.1 问题的提出与筛选 |
7.2.2 确定规划目标 |
7.2.3 规划方案编制 |
7.2.4 选定规划方案 |
7.2.5 政策制定过程的反馈 |
7.3 规划过程政策制定阶段四大参与主体的行为 |
7.3.1 政府部门的参与行为 |
7.3.2 规划(咨询)机构的参与行为 |
7.3.3 利益集团(开发商)的参与行为 |
7.3.4 市民的参与行为 |
7.4 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的规划政策制定过程 |
7.4.1 伦理价值观念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轴 |
7.4.2 价值取向选择是规划政策制定的基础 |
7.4.3 价值取向决定着规划政策制定的权力分配 |
7.5 政府部门行为取向与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7.5.1 规划问题提出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
7.5.2 规划目标确定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
7.5.3 规划方案设计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
7.5.4 规划方案选定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
7.5.5 规划政策制定反馈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
7.6 规划(咨询)机构行为取向与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7.6.1 规划问题提出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
7.6.2 目标确定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
7.6.3 规划方案设计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
7.6.4 规划方案选择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
7.6.5 决策反馈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
7.6.6 规划机构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7.7 利益集团行为取向与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7.7.1 利益集团在规划政策制定阶段的行为取向 |
7.7.2 利益集团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7.8 市民行为取向与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7.8.1 市民在规划政策制定阶段的行为取向 |
7.8.2 市民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第八章 规划政策实施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
8.1 规划政策实施过程 |
8.1.1 规划政策实施是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8.1.2 规划政策实施过程组成的三个环节 |
8.1.3 规划政策实施的解释环节 |
8.1.4 规划政策实施的组织环节 |
8.1.5 规划政策的实施环节 |
8.2 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及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8.2.1 规划政策实施解释环节的行为取向 |
8.2.2 规划政策实施组织阶段的行为取向 |
8.2.3 规划政策实施环节的行为取向 |
8.2.4 政府部门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理解 |
8.3 规划(咨询)机构的行为取向及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8.3.1 规划(咨询)机构的行为取向 |
8.3.2 规划机构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理解 |
8.4 利益集团的行为取向及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8.4.1 利益集团的行为取向 |
8.4.2 利益集团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8.5 市民的行为取向及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
8.5.1 市民在规划政策实施阶段的参与行为 |
8.5.2 市民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理解 |
第九章 全球化语境及应对策略思考 |
9.1 规划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全球化语境 |
9.1.1 政府部门行为取向发生的变化 |
9.1.2 规划机构行为取向发生的变化 |
9.1.3 利益集团行为取向发生的变化 |
9.1.4 市民行为取向发生的变化 |
9.2 如何融入全球化 |
9.2.1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变” |
9.2.2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不变” |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0.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后记 |
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4)规划浪费探缘及其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规划的“春天”与规划浪费 |
3 规划浪费的根源 |
3.1 部门利益博弈 |
3.2 地方官员的行政长官意志 |
3.3 规划滞后于城市的快速发展 |
4 对改善现行规划体制的建议 |
4.1 强化规划委员会 |
4.2 理顺规划体系 |
4.3 强化规划的法定地位 |
5 结语 |
(6)论城市规划制定体制的新模式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二节 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立论和主要观点 |
1、当前规划制定体制的突出问题 |
2、论文基本立论 |
3、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基本结构安排 |
第一章 理论基点: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公共性和治理性 |
第一节 城市规划职能理论 |
1、城市化和城市问题 |
2、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 |
3、城市规划编制的理论框架 |
4、现代城市规划的职业化 |
第二节 政治决策理论 |
1、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市民契约" |
2、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
3、公共政策合法化和政治决策模式 |
4、公民社会兴起和城市规划公共属性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城市治理理论和政府改革理论 |
1、城市治理理论概述 |
2、规划管理中政府为主的多中心治理结构 |
3、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取向 |
第二章 历程回顾:上海城市规划体制的演进和反思 |
第一节 历史演进 |
1、解放前上海规划制定体制 |
2、解放后至文革时期规划制定体制 |
3、80年代的上海规划制定体制 |
4、90年代以后上海规划制定体制 |
第二节 体制反思 |
1、上海现有规划制定体制基本特征 |
2、经济体制变革对既有规划制定模式的冲击 |
3、社会转型视角下对既有规划制定模式的反思 |
第三节 转型探索 |
1、制度层面调整 |
2、实践层面探索 |
第三章 比较研究:城市规划制定体制的经验分析 |
第一节 行政主导的城市规划制定模式 |
1、英国:多元制衡型 |
2、日本:委员会制衡型 |
3、发展趋向 |
第二节 议会主导的城市规划制定模式 |
1、美国:彻底的议会主导 |
2、德国:有限制的议会主导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
1、制衡、多元、透明:规划制定体制的基本价值取向 |
2、规划委员会制:城市规划决策的通行体制 |
3、公众参与制度:对政府规划权力的制衡 |
第四章 分工制衡:迈向合理的城市规划制定模式 |
第一节 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
1、分析模型的建构思路 |
2、规划制定的主体及其特性 |
3、规划事务的分类及其主导价值分析 |
4、规划制定过程中的主导角色 |
5、城市规划制定的基本框架 |
第二节 规划编制中的专家团队领衔 |
1、规划编制对多学科专家的协同要求 |
2、建立专家团队主导的规划编制工作格局 |
3、规划编制专家主导的保障机制 |
4、规划编制专家主导的平衡机制 |
第三节 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
1、公众参与基本原则和上海规划实践的主要缺陷 |
2、规划制定过程中的公告制度 |
3、公众参与的核心机制:规划听证制度 |
4、社区规划师——培育城市规划中市民利益的代表 |
第四节 规划委员会从咨询型向决策型组织转变 |
1、委员会制及其在城市规划制定中的优势 |
2、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的现状和特点 |
3、规划委员会向决策型组织转型的基本设想 |
4、规划委员会内部和外部的制衡机制 |
第五节 规划制定中的人大审议和决策 |
1、人大的特点及其在规划制定中的组织优势 |
2、人大审查城市规划的宪法依据 |
3、本级人大进行城市规划审议的两种模式 |
4、上级人大的规划审查权 |
第五章 综合统筹:城市规划制定体制中的规划事权整合 |
第一节 规划体系的调整和完善 |
1、横向规划体系归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整合 |
2、纵向规划体系调整:"总规"编制内容转型和"详规"编制方法转变 |
第二节 城市规划事权的纵向整合 |
1、"职责同构"问题和规划事权的纵向配置 |
2、城市规划的合理管理模式 |
3、上海城市规划事权纵向划分和管理体制的改进设想 |
结束语 |
1、论文基本结论 |
2、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通古今之变·识事理之常·谋创新之道——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50周年庆典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温故知新, 认真认识和总结历史 |
1.1 需要对伟大的实践进行总结 |
1.2 需要一部完整的历史 |
1.3 需要一部批判的历史 |
2 与时俱进, 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理论 |
2.1 从丰富的历史中总结理论 |
2.2 从制度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
2.3 弘扬基本原理, 提倡复杂性研究 |
3 综合创新, 创造性地开展规划建设实践 |
3.1 城市与区域间的展拓 |
3.2 必须面对体制改革 |
3.3 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 |
4 再接再厉, 迎接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发展的“科学革命” |
(10)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 ——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 |
1.2.3 住区特点 |
1.3 本课题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学术框架 |
第二章 城市住区规划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住区规划的主导模式——居住小区模式 |
2.1.1 居住小区模式的由来与发展 |
2.1.2 居住小区模式的弊端 |
2.2 人居环境科学对城市住区规划的论述 |
2.2.1 城市规划学领域 |
2.2.2 建筑学领域 |
2.2.3 景观设计学领域 |
2.3 其它学科的有关论述 |
2.3.1 社会学领域 |
2.3.2 房地产开发领域 |
2.4 国外相关理论简介 |
2.4.1 新城市主义 |
2.4.2 “精明增长”理论 |
2.4.3 “紧凑城市”的思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城市住区建设背景分析 |
3.1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
3.1.1 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
3.1.2 城市集群的逐渐形成 |
3.1.3 “城市化”含义的转变 |
3.1.4 城市化与住区建设 |
3.2 城市内涵的调整和深化 |
3.2.1 城市职能的转变 |
3.2.2 城市就业结构的变化 |
3.2.3 城市内涵的变化与住区建设 |
3.3 城市道路交通矛盾突出 |
3.3.1 道路交通矛盾制约城市发展 |
3.3.2 道路结构与城市交通问题 |
3.3.3 交通模式与城市交通问题 |
3.4 住宅建设的高度市场化 |
3.4.1 住宅产业政策的发展和完善 |
3.4.2 住宅建设的市场化进程 |
3.5 环境与资源的制约显着 |
3.5.1 资源短缺与资源消耗的增长 |
3.5.2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
3.5.3 紧凑型的住区发展道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城市内部住区实例分析 |
4.1 北京城市建设概述 |
4.1.1 北京的城市规划进展 |
4.1.2 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问题 |
4.1.3 不同形态的城市道路空间 |
4.1.4 由开放走向封闭的城市住区 |
4.2 实例一:华清嘉园住区 |
4.2.1 现状 |
4.2.2 调查 |
4.2.3 评析 |
4.3 实例二:现代城住区 |
4.3.1 现状 |
4.3.2 调查 |
4.3.3 评析 |
4.4 实例三:建外SOHO 住区 |
4.4.1 现状 |
4.4.2 调查 |
4.4.3 评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探析 |
5.1 设计思想的变革 |
5.1.1 以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为主导的综合设计观 |
5.1.2 由树状结构走向网状结构的住区结构 |
5.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5.2.1 城市规划的变革 |
5.2.2 住区规划的变革 |
5.2.3 居住类型的多样化 |
5.2.4 城市设计的协调作用 |
5.3 新设计模式的建立及其优点 |
5.3.1 “居住街区”模式的建立 |
5.3.2 “居住街区”模式的优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住区发展趋势 |
6.1 万科的实践:开放式小区 |
6.2 唐山祥德里:“小区”与“街区”两种规划设计思想的碰撞 |
6.3 苏州桐芳巷小区——一个特殊的案例 |
6.4 日本新城建设的经验 |
6.5 更大规模的探索:中国的新城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迎接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历史城市的再生实践及启示——以西安鼓楼回民区为例[J]. 翟斌庆,竺剡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D]. 彭觉勇. 武汉大学, 2013(10)
- [3]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背景下的广东城市规划范式转换[A]. 明立波.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2
- [4]规划浪费探缘及其政策建议[J]. 罗小龙,梁晶. 现代城市研究, 2011(12)
- [5]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J]. 武廷海.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2)
- [6]论城市规划制定体制的新模式 ——以上海市为例[D]. 范宇. 复旦大学, 2008(04)
- [7]城市概念规划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浅析[J]. 孙钦毅. 广东科技, 2007(S2)
- [8]通古今之变·识事理之常·谋创新之道——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50周年庆典而作[J]. 吴良镛. 城市规划, 2006(11)
- [9]中国特色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A]. 王兴平. 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 2006
- [10]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 ——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探析[D]. 朱怿. 天津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