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花园式营地——南昌陆军学院环境绿化纪录片

打造现代花园式营地——南昌陆军学院环境绿化纪录片

一、营造现代园林式营院——南昌陆军学院环境绿化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龚滢[1](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李岚[2](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指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朱鹏颖[3](2020)在《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高校老校区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对它的保存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随着很多高校陆续搬迁至新校区,在对老校区的处置或利用上,部分院校面临着诸如多校区使用和管理等难题,很多地方性高校的老校区在整体搬迁后面临着闲置、废弃或者拆除的命运。一些校园风貌古朴、文化气息浓厚、建筑功能完好、校园设施完善的老校区进行功能置换和更新改造后,使其以新的功能继续发挥本身的价值,对老校区的保存、优化和整合城市空间资源、推进城市更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数量众多的地方性一般院校整体搬迁后闲置的老校区,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归纳分析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以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继续使用的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了高校老校区包括满足教学用途之外的多种可能。并对其功能置换后园区的更新设计策略进行了普适性的研究。最后对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做了更新设计。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今后闲置高校老校区的功能转化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构建了论文的框架。第二章:老校区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和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高校老校区处置和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功能置换作为高校老校区方式优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置换模式的选择与分析。论述了老校区功能置换和再利用的几种模式的可行性及相关思路。第四章:更新策略。从前期调研评估、校园处置方式、园区总体规划、建筑、景观等多个方面对功能置换后的老校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展开了论述,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更新策略和建议。第五章:案例设计实践研究。对整体搬迁后河北工程大学闲置老校区进行了基于功能置换的更新设计实践,与文中涉及的功能置换理论和更新策略进行了验证,也是对研究主题的深化,希望为相关的项目提供参考。

陈世琪[4](2019)在《瑞金红色旅游景区红色雕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雕塑是我国革命历史的直观再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重要的人物、事件、精神的反映,它是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以及大力传承和宣传红色文化背景下,使得红色雕塑发展成为了契机,同时也给红色雕塑的创作设计带来了挑战。因此,这就给研究红色雕塑和从事相关行业人员设计创作红色雕塑赋予了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实地调研、访谈调查的方法,以瑞金红色旅游景区红色雕塑为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对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景区、红色雕塑、红色雕塑与红色旅游景区关系相关概念进行深入的解析,对文化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符号学相关理论研究为理论指导,对相关景观设计方法进行梳理作为实践手段。其次,分析红色雕塑从解放初期至今的发展演变,归纳总结出特征,结合不同的红色革命历史背景、地域性差异而选取的橘子洲、延安枣园、井冈山三个国内代表性红色旅游景区,通过对案例的解读,从中提取出红色旅游景区中红色雕塑设计的借鉴与启示。随之,通过现场调研,基于理论指导和设计方法研究,从空间布局与尺度观赏、题材内容和主题表现、表现手法、基座、材质设计以及景区游客访谈的多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出现状红色雕塑在景区中的特征和存在问题。最后,结合理论研究、案例借鉴与启示、现状特征与不足,继而从环境空间、红色雕塑景观设计、红色雕塑主旨立意三方面,对瑞金旅游集散中心红色雕塑设计进行实证研究,设计出《共和国摇篮》、《胜利之星》2座红色雕塑,提升瑞金旅游集散中心空间环境质量和空间红色氛围的营造。通过本文研究,提出红色雕塑创作设计中:第一,把握人、空间、雕塑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因果的关系,结合空间尺度与人的环境行为,明确红色雕塑的空间定位。第二,红色雕塑设计应融入红色文化符号,提升观赏者对红色雕塑的心理认知和文化内涵认同,并且在应用设计中,从材质、颜色、造型方面凸显红色雕塑的标志性,紧跟新时代大众心理需求。第三,红色雕塑设计紧扣地方红色历史文脉,明确通过红色雕塑讲好地方红色故事的主旨立意,进而以地方认同、城市认同为目标,凸显地域性,达到红色氛围营造和红色城市形象的提升。

侯叶[5](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胡占芳[6](2018)在《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自1840年至1949年的百余年近代化历程中,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生了本质性变化。针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展开的系列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笔者在查阅大量翔实历史文献资料和对现存近代住宅实地调研踏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准确地考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区)的发展特征。笔者在研究中翔实地考察每一历史阶段内住宅建筑本体特征、住宅区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住宅制度与规章策略等,并以住宅建筑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主线对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发展演进形成整体性认识,即南京近代城市住宅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论文主体内容共由七个章节组成,各章节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其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第二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第三部分的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第一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生成环境分析研究由第一章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第二章南京近代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两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历史研究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等四个章节组成,分别是针对1840-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和1945-1949年等四个历史时段内近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与发展变化的综合考察;第三部分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规律与启示由第七章节构成。

陈勐[7](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指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贾昊[8](2017)在《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园林做为“人造自然”的典型代表及重要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人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今学术界对于传统园林的相关研究一直未曾停下脚步,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构造之中蕴含着的建筑规律性的探索,是本论的最初的研究目的与出发点。本论是笔者试图通过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相结合,在分析过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及园林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基础性研究。首先,本论在分析过往的学术成果之中获取中国传统园林的相关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现场资料进行收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平面图进行再绘制,配合所得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位置分布、历史脉络进行一次整体性的分析。其次,结合笔者所绘制的传统园林平面图,对中国传统园林平面构成要素当中的最外围墙、园林建筑、园林水面、园林连廊、园林桥的平面进行建筑学式的分析,并呈现出不同地区及不同始建年代的中国传统园林在平面构成要素上表现出的共性与特性。最后,结合现场调研所获取到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当中的连廊、亭子、洞门、漏窗、桥、隔墙、船舫、铺地这些具有独特性的建筑要素进行构造与样式的分析,分析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建中国传统园林在建筑构造之上的共性与特性。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梳理与分析,试图总结出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的特征,这也是本论的一个主要宗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现存的园林当中山石及植被的资料收集尚不充足,故本论暂将研究视点放在对园林内建筑相关的构成要素之上,山石及植被对园林空间的构成影响拟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讨论。

姜立军[9](2016)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我军建设的总目标。中央军委[2011]4号文件中提出按照“集中部署、集成建设、集约保障、科学管理”的思路,加快建设现代营房,提高综合保障能力,促进正规化建设。基于此背景,现代化营区建设将面临一场全新改革。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现代化营区建设的理念,深入探讨现代化营区建设,形成新理论体系。从规划、设计、配套、安全、信息、生态等多方面研究现代化营区发展方向,这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国防建设大局、推动和促进军队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归纳总结我军前三代营区的建造背景、特色和不足,阐述了建设现代化营区的必然性并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进行了论证;(2)系统研究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新军事变革给营区带来的重大转变,对现代化营区建设的正规化、体系化、特色化进行了分析,构建出适应信息化条件的我军现代化营区的理论框架;(3)在深入研究现代化营区规模和功能等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大营区”概念,阐释了大营区规划、实施方略和内容控制,分析研究了大营区规划的目标和策略,确定了我军大营区建设的性质和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了营区建设的理论体系;(4)从营区功能、可持续性、技术体系、后勤保障为切入点阐述了营区建设集成化,实现了营区功能集中、生态优化,设施设备集成共享,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营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5)以信息化和军营集成化建设为依据,结合某营区的建设实践,在分析我军营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化营区建设应遵循正规化、系统化、特色化,并具有地方性和时代性特色。论文的创新点:一是创建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二是提出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手段;三是提出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建设功能要素的整合原则。

施瑛[10](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指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营造现代园林式营院——南昌陆军学院环境绿化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现代园林式营院——南昌陆军学院环境绿化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2)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范围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性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
    2.1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老校区
        2.1.2 功能置换
    2.2 基础理论
        2.2.1 城市更新理论
        2.2.2 城市触媒理论
        2.2.3 建筑再循环理论
    2.3 目前高校老校区存在的问题
        2.3.1 高校老校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3.2 知名院校和普通院校对待老校区不同态度
        2.3.3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处置现状
    2.4 整体搬迁后高校老校区再利用情况
        2.4.1 国外高校闲置校园的利用情况
        2.4.2 高校老校区再利用实地调研
        2.4.3 老校区再利用现状分析
        2.4.4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意向调研
    2.5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价值
        2.5.1 历史和文化价值
        2.5.2 经济和社会价值
    2.6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影响因素
        2.6.1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相关政策
        2.6.2 老校区功能置换与校园遗产
        2.6.3 校园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的影响
        2.6.4 老校区置换中的利益平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和模式选择
    3.1 高校老校区功能置换的目标
        3.1.1 定位明确和融入城市
        3.1.2 整体协调和空间整合
        3.1.3 照顾个性和优化环境
        3.1.4 经济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3.2 同种功能的置换
        3.2.1 院校之间的校际置换
        3.2.2 教育培训园区模式
    3.3 不同功能的置换
        3.3.1 适老化社区模式
        3.3.2 办公及创业园区模式
        3.3.3 休闲运动公园模式
        3.3.4 综合性社区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功能置换的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策略
    4.1 前期调研
        4.1.1 老校区及周边的调研评估
        4.1.2 科学合理的制定置换方案
    4.2 校园处置方式
        4.2.1 整体更新改造
        4.2.2 分区置换
    4.3 整体规划设计
        4.3.1 进一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4.3.2 合理分区设计
        4.3.3 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
    4.4 建筑更新
        4.4.1 建筑类型与功能置换
        4.4.2 建筑的改造
        4.4.3 建筑风格
    4.5 景观环境的更新
        4.5.1 景观构成
        4.5.2 更新原则
        4.5.3 更新策略
    4.6 高校老校区更新运作提升策略
        4.6.1 宣传保障
        4.6.2 多方协作
        4.6.3 政策支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北工程大学老校区更新设计实践
    5.1 概述
    5.2 水电学院校区
        5.2.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2.2 更新设计
    5.3 医学院校区
        5.3.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3.2 更新设计
    5.4 河北工程大学主校区
        5.4.1 现状分析与功能置换
        5.4.2 更新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4)瑞金红色旅游景区红色雕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文化自信
        1.1.2 红色文化的传承
        1.1.3 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
        1.1.4 红色雕塑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技术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红色文化
        2.1.2 红色旅游景区
        2.1.3 红色雕塑
        2.1.4 红色雕塑与红色旅游景区关系
    2.2 理论研究
        2.2.1 文化生态学
        2.2.2 环境行为学
        2.2.3 符号学
    2.3 设计方法研究
        2.3.1 红色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法
        2.3.2 红色雕塑设计方法
        2.3.3 红色雕塑设计原则
第三章 国内代表性红色旅游景区红色雕塑案例分析
    3.1 国内红色雕塑的发展历程
        3.1.1 解放初期
        3.1.2 文革时期
        3.1.3 改革开放后期
    3.2 橘子洲红色旅游景区
        3.2.1 景区概况
        3.2.2 地域背景
        3.2.3 景区红色雕塑分析
        3.2.4 借鉴和启示
    3.3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红色旅游景区
        3.3.1 景区概况
        3.3.2 地域背景
        3.3.3 景区红色雕塑分析
        3.3.4 借鉴和启示
    3.4 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
        3.4.1 景区概况
        3.4.2 地域背景
        3.4.3 景区红色雕塑分析
        3.4.4 借鉴和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景区红色雕塑现状分析
    4.1 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景区概况
        4.1.1 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景区分布
        4.1.2 瑞金红色历史文化背景
        4.1.3 瑞金红色旅游发展
    4.2 沙洲坝红井景区红色雕塑分析
        4.2.1 沙洲坝红井景区介绍
        4.2.2 红色雕塑布局空间与尺度视觉观赏分析
        4.2.3 红色雕塑题材内容和主题表现分析
        4.2.4 红色雕塑表现手法、基座、材质设计分析
    4.3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景区(北园)红色雕塑分析
        4.3.1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景区(北园)介绍
        4.3.2 红色雕塑布局空间与尺度视觉观赏分析
        4.3.3 红色雕塑题材内容和主题表现分析
        4.3.4 红色雕塑表现手法、基座、材质设计分析
    4.4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景区(南园)红色雕塑分析
        4.4.1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景区(南园)介绍
        4.4.2 红色雕塑布局空间与尺度视觉观赏分析
        4.4.3 红色雕塑题材内容和主题表现分析
        4.4.4 红色雕塑表现手法、基座、材质设计分析
    4.5 景区游客访谈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瑞金旅游集散中心红色雕塑设计
    5.1 瑞金全域旅游背景
    5.2 瑞金旅游集散中心概况
        5.2.1 瑞金旅游集散中心区位
        5.2.2 瑞金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分析
    5.3 瑞金旅游集散中心红色雕塑选址
        5.3.1 整体空间布局分析
        5.3.2 功能分区分析
        5.3.3 人流主要方向分析
    5.4 瑞金旅游集散中心红色雕塑创作思路
        5.4.1 红色雕塑的设计理念
        5.4.2 红色雕塑创作的历史事件依据
    5.5 瑞金旅游集散中心红色雕塑的创作
        5.5.1 共和国摇篮
        5.5.2 胜利之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以往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中国近现代住宅的相关研究
        三、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方面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历史时期的界定
        二、研究空间的界定
        三、研究对象——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与居住形态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史料搜集与文献研究
        二、实物调查与测绘
        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
    第四节 学术取向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产生的契机——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
        一、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二、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
        三、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发展
        四、近代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南京近代市民居住生活形态的变革
        一、社会结构的变革
        二、生活方式的变迁
        三、文化特征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居住空间图景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
        一、城市改良运动
        二、都市分区制度
        三、田园城市思想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一、《北城区发展计划》和《南京市政计划》中的住宅区
        二、《首都大计划》中的住宅区
        三、《首都计划》中的住宅区
        四、《首都计划的调整计划》中的住宅区
        五、《南京城都市计划要纲》和《南京都市计划大纲》中的住宅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萌芽期(1840-1927)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出现
        一、明清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形态
        二、南京近代住宅的出现及推动性因素
        三、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
    第三节 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一个天主教会筑建的里弄式住区
        一、天字号住区与天主教
        二、天字号住区与下关商埠区
        三、天字号住区的规划与建设
        四、天字号住区的建筑形态与居住空间形态
        五、天字号住宅建筑群在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第四节 华兴村(华侨村):一个华侨筹资自建的西式住区
        一、华兴村概况
        二、华兴村出现的社会背景
        三、华兴村的选址
        四、华兴村的规划建设与居住空间形态的形成
        五、华兴村在南京近代早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第一节 南京城的社会状况和住房需求
        一、政权变更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政府推行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一、政府推行的城市规划与住区规划
        二、政府实施的住宅策略
    第三节 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一、近代城市住宅的营建特征
        二、近代住宅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
    第四节 多种渠道的城市住宅供给
        一、政府主导的高级住宅区建设
        二、住宅房地产业的住宅开发
        三、企事业单位的住宅建设
        四、个人住宅建设活动
    第五节 多样化的城市住宅类型
        一、独立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二、毗连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三、联排式住宅的规模化建造
        四、公寓式住宅的出现与建造
    第六节 政府介入建造的平民住宅
        一、平民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二、棚户住宅区的规划与实际建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停滞(1937-1945)
    第一节 战争对城市的破坏与居住状况恶化
        一、城市破坏
        二、城市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战时南京近代城市住宅概况
        一、居住区与住宅建筑的破坏
        二、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三、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第三节 原有住宅区规划的后续设计
        一、清凉山公园住宅区
        二、新住宅区第二、三住宅区
    第四节 住宅的日式化改造
        一、住宅日式化改造概述
        二、住宅改造后的居住空间构成
        三、住宅日式化改造对近代城市住宅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的恢复(1945-1949)
    第一节 抗战后城市重建与住宅问题
        一、战后城市重建
        二、战后城市住宅问题
    第二节 抗战后的住区规划与住宅策略
        一、战后的都市计划与住区规划
        二、政府应对房荒的住宅政策
    第三节 百废待兴:战后城市住宅的实际建造
        一、战后住宅的营建特征
        二、战后住宅的城市空间分布形态
    第四节 独立式小住宅的再造
        一、独立式小住宅的建造概况:经济合用、现代
        二、建筑师自宅:杨廷宝住宅、童寯住宅
        三、现代住宅的阐释者:延晖馆、宋子文住宅
    第五节 集合住宅的设计与建造
        一、集合住宅建造概述
        二、集合住宅的典范:公教新村
        三、现代式公寓:美军顾问团公寓AB大楼
    第六节 政府公营住宅:平民住宅的规划与建设
        一、平民住宅的再设计
        二、住宅区的再规划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第一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进的机制
    第二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第三节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启示
参考文献
    近代书籍期刊文献
    地方史志
    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南京近代城市影像与地图资料
    档案文献及近代报刊
图表目录与来源
    绪论
    第一章 南京近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形态的变革
    第二章 南京近代城市居住规划思想和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空间图景
    第三章 肇始:南京近代住宅的萌芽(1840-1927)
    第四章 兴盛:南京近代住宅发展的重要时期(1927-1937)
    第五章 式微:南京近代住宅的停滞(1937-1945)
    第六章 修复和再建:南京近代住宅的恢复(1945-1949)
    第七章 南京近代城市住宅发展演变的机制、规律及启示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研究的创新性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相关概念解释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1.2.1 传统商业街市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2.2.4 小结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4.3.1“日人街”的划定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三) 认识和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0.3.1 研究方法
        0.3.2 具体技术路线
    0.4 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1章 相关研究综述
    1.1 对相关学术书籍的分析
    1.2 对国内相关学术文章的分析
    1.3 对国内相关学术文章的分析
    1.4 本章小节
第2章 作为本论研究对象的中国传统园林的资料获取
    2.1 中国传统园林信息的收集
    2.2 中国传统园林的具体信息的收集
        2.2.1 中国传统园林的地理位置的收集
        2.2.2 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脉络的收集
        2.2.3 中国传统园林的现场信息的收集
        2.2.4 中国传统园林的平面图纸的收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状况的分析
    3.1 不同年代始建的传统园林分布分析
        3.1.1 明代之前时期始建传统园林的分布
        3.1.2 明代时期始建传统园林的分布
        3.1.3 清代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分布
        3.1.4 民国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分布
        3.1.5 小结
    3.2 现存中国传统园林地理分布分析
        3.2.1 在城市层级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情况
        3.2.2 各省及直辖市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情况
        3.2.3 小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传统园林的构成要素分析
    4.1 平面构成要素分析
        4.1.1 对园林平面图占地面积的分析
        4.1.2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建筑的平面分析
        4.1.3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水面的平面分析
        4.1.4 对传统园林的园林连廊的平面分析
        4.1.5 对传统园林的桥的平面分析
        4.1.6 小结
    4.2 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要素分析
        4.2.1 中国传统园林连廊样式的构成分析
        4.2.2 中国传统园林亭子建筑的构成分析
        4.2.3 中国传统园林洞门的样式分析
        4.2.4 中国传统园林漏窗的样式分析
        4.2.5 中国传统园林桥的构成分析
        4.2.6 中国传统园林隔墙的构成分析
        4.2.7 中国传统园林船舫的构成分析
        4.2.8 中国传统园林室外铺地的构成分析
        4.2.9 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相关出版书籍
    相关文章
    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说明
    附录表1 相关书籍年表及其研究方向
    附录表2 关注于各个地区的相关学术文章
    附录表3 关注于各个地区的相关学位论文
    附录表4 收集到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始建时间
    附录表5 收集到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地理位置
    附录6 中国传统园林资料篇
致谢

(9)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4.1 相关概念解析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论文创新点
        1.4.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军营区建设的历史演进
    2.1 我军三代营房的发展沿革
        2.1.1 简易式的一代营房
        2.1.2 山、散、洞式二代营房
        2.1.3 制式化的三代营房
    2.2 我军三代营房的发展制约
        2.2.1 营区规划建设体系非组织性
        2.2.2 功能分配不合理
        2.2.3 基础设施陈旧
        2.2.4 军营特色建设缺失
    2.3 我军新时期营区建设的指向性
        2.3.1 新营区建设的宏观指向
        2.3.2 新营区建设的中观指向
        2.3.3 新营区建设微观指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军现代化营区建设的理论建构
    3.1 现代化营区建设的正规化
        3.1.1 正规化的背景
        3.1.2 正规化的目标
        3.1.3 正规化的途径
    3.2 现代化营区建设的体系化
        3.2.1 探索理论
        3.2.2 整体规划
        3.2.3 统筹建设
    3.3 现代化营区建设的特色化
        3.3.1 集中指挥的机关式营区
        3.3.2 平战结合的部队式营区
        3.3.3 信息保障的基地式营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军现代化营区规划的系统化
    4.1 大营区规划体系地提出
        4.1.1 大营区规划的释义
        4.1.2 大营区规划的原则
        4.1.3 大营区规划的特色
    4.2 大营区规划的实施方略
        4.2.1 适宜性规划
        4.2.2 以人为本的规划
        4.2.3 前瞻性规划
    4.3 大营区规划的内容控制
        4.3.1 营区的规划结构布局
        4.3.2 营区功能的分区组织
        4.3.3 营区的构成关系协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军现代化营区建设的集成化
    5.1 营区功能的集成化
        5.1.1 营区整体功能的集成
        5.1.2 营区建筑功能的集成
        5.1.3 营区训练功能的集成
    5.2 营区可持续的集成化
        5.2.1 生态军营——建设低碳环保新营房
        5.2.2 文化军营——培养官兵的“飒爽气魄”
        5.2.3 宜人军营——营造宜人舒适的营区空间
    5.3 营区技术体系的集成化
        5.3.1 营区指挥系统网络化
        5.3.2 营区检测系统智能化
    5.4 营区后勤保障的集成化
        5.4.1 营区后勤的生活保障
        5.4.2 营区后勤的应急保障
        5.4.3 营区后勤的社会保障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某营区集成化建设实践
    6.1 建设理念
        6.1.1 体现“三集原则”
        6.1.2 突出“军事中心”
        6.1.3 体现“以人为本”
    6.2 构建合理分区
        6.2.1 综合办公区
        6.2.2 公寓生活区
        6.2.3 文体场馆区
        6.2.4 技术保障区
        6.2.5 军事训练区
        6.2.6 生活服务区
    6.3 综合技术保障
        6.3.1 集约式军营管网
        6.3.2 生态式军营技术
        6.3.3 信息化后勤保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营造现代园林式营院——南昌陆军学院环境绿化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2]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功能置换的地方性高校老校区更新设计研究[D]. 朱鹏颖.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4]瑞金红色旅游景区红色雕塑研究[D]. 陈世琪. 江西理工大学, 2019(12)
  • [5]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南京近代城市住宅研究(1840-1949)[D]. 胡占芳. 东南大学, 2018(05)
  • [7]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8]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与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性研究[D]. 贾昊. 北京建筑大学, 2017(06)
  • [9]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D]. 姜立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10]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打造现代花园式营地——南昌陆军学院环境绿化纪录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